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归国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发帖数: 1
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学生归国潮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学生归国潮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2017年第5期 作者:陈松友 范俊琪 时间:2017-12-28
17 0 新中国史 字号:A-A+
分享到:
0 收藏 打印
u=3984649085,2120359488&fm=27&gp=0.jpg
钱学森归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我国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当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传到国外时,立刻在海外留学生中引起了极大反响,燃起了他们
报效祖国的强烈责任感,使他们看到了民族振兴的希望。在爱国情怀的驱使和国家政策
的感召以及各进步团体的推动下,从1949年到1956年,海外留学生们克服了重重困难,
经历了无数曲折,从美、日、英、法等国返回祖国的怀抱,参加新中国建设,形成了留
学生归国热潮。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生归国潮概况
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在海外的留学生共有5541人,他们大部分是在1946~1948年期间
出国的。欧美国家的中国留学生最多,达到4295人,约占留学生总人数的77.51%,其中
留美学生为3500人,约占留学生总数的63.17%,其他留学生多集中在英国和法国。其次
是留日学生...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1852
2
转载自科学网王鸿飞博客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1305
后留学时代与后归国时代
-蒲慕明、饶毅、施一公及其它
王鸿飞
2010.12.07
看了《科学新闻》上《蒲慕明:中国科学“病”在何处点评施一公饶毅《科学》社论,
并呼吁中国科学家自律》文章以及饶毅施一公对该文的回应,感觉到的是理念很不相同
的两代人之间的对话。
蒲慕明这位“老”先生的理念属于前留学时代和前归国时代,而饶毅施一公这批人的理
念则属于后留学时代和后归国时代。
《科学新闻》《蒲慕明:中国科学“病”在何处点评施一公饶毅《科学》社论,并呼吁
中国科学家自律》文章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12/241185-1.shtm
《科学新闻》饶毅施一公《对《蒲慕明:中国科学“病”在何处?》一文的回应》文章
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12/241185-2.shtm
1993年我还在纽约念博士。当时一位刚从回国内探亲回来的学弟对我说:...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1010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eturnee 讨论区 】
发信人: dajiamajia (打架专用马甲),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后留学时代与后归国时代[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Dec 7 15:21:36 2010, 美东)
转载自科学网王鸿飞博客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1305
后留学时代与后归国时代
-蒲慕明、饶毅、施一公及其它
王鸿飞
2010.12.07
看了《科学新闻》上《蒲慕明:中国科学“病”在何处点评施一公饶毅《科学》社论,
并呼吁中国科学家自律》文章以及饶毅施一公对该文的回应,感觉到的是理念很不相同
的两代人之间的对话。
蒲慕明这位“老”先生的理念属于前留学时代和前归国时代,而饶毅施一公这批人的理
念则属于后留学时代和后归国时代。
《科学新闻》《蒲慕明:中国科学“病”在何处点评施一公饶毅《科学》社论,并呼吁
中国科学家自律》文章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12/241185-1.shtm
《...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2876
4
到底是饶毅,施一公把自己当个人物,还是老蒲把自己当个人物?
怎么就能看出来他们觉得自己不算个什么?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eturnee 讨论区 】
发信人: dajiamajia (打架专用马甲),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后留学时代与后归国时代[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Dec 7 15:21:36 2010, 美东)
转载自科学网王鸿飞博客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1305
后留学时代与后归国时代
-蒲慕明、饶毅、施一公及其它
王鸿飞
2010.12.07
看了《科学新闻》上《蒲慕明:中国科学“病”在何处点评施一公饶毅《科学》社论,
并呼吁中国科学家自律》文章以及饶毅施一公对该文的回应,感觉到的是理念很不相同
的两代人之间的对话。
蒲慕明这位“老”先生的理念属于前留学时代和前归国时代,而饶毅施一公这批人的理
念则属于后留学时代和后归国时代。
《科学新闻》《蒲慕明:中国科学“病”在何处点评施一公饶毅《科学》社论,并呼吁
中国科学家自律》文章链接:http://n...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0087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eturnee 讨论区 】
发信人: flyingpie (pie),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硅谷归国精英这一年:呆不住的中国,逃不回的美国(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Sep 29 17:26:09 2017, 美东)
"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下,一大批硅谷归国的工程师都开始考虑再次逃离,回到曾经的
舒适圈——硅谷。但离开容易,再回去可就难了。
吴杰说在美国,工程师做的事情相对专一。但一旦加入中国的创业公司,由于人手问题
,经常要面临非常杂乱的工作内容,所以在重新面试硅谷公司的技术面试时往往会意外
败下阵来。在这点上,Facebook对于员工离职一年内可以重新免面试回到原来岗位的政
策就显得法外开恩。
而另外一些归国的硅谷工程师无法回到硅谷的原因,更让人震惊——因为出轨,他们在
硅谷的家庭早已经支离破碎。"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9/29/6619644.html
本文授权转载自:硅星人
作者:lianzi
传说中的那些“毕业就年薪百万”的华人硅谷精英们,正在面临着挑战。
和刚加...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eturnee 讨论区 】
发信人: playplaygame (player),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硅谷归国精英这一年:呆不住的中国,逃不回的美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Sep 29 20:37:50 2017, 美东)
传说中的那些“毕业就年薪百万”的华人硅谷精英们,正在面临着挑战。
和刚加入科技公司的年轻员工比,35岁的这一批回国寻找温暖的“高精尖”工程师是真
真地正在经历着中年危机——他们在硅谷无趣的养老生活和看得到的玻璃天花板下寻找
着一个寻求社会阶级上升的出路。而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他们认定这条出路就是回国。
但这个出路有时通向康庄大道,更多时候,却将这些人推向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这辈子好像就这样了。老梁(化名)在自己的35岁生日宴上叹了口气。
在旁人看来,老梁是让人羡慕的——5年前从美国常春藤名校拿到了博士学位,之后顺
利进入Google硅谷总部工作。又因为有博士学位和在校时发出的有分量的论文,毕业不
久就拿到了美国身份。
同时,老梁在房价赶超北上广的硅谷有一套50来万的公寓。相对比其他升职顺利的工程
师惦记着...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7
一些前几年满怀着热情海归回国的杰出人才,像饶毅等人,很多现在都变得心灰意冷,
他们一个共同的感叹就是在中国要做点正事,那种体制和人际关系都太可怕了。中国的
科研领域,充斥着社会上的各种歪风邪气,像高校行政化、评职称论资排辈、论文剽窃
成风、教授学生间充满潜规则等等,这样的环境不仅不能造就优秀人才,只能把优秀人
才排挤出去、逆向淘汰出去。几年前网上热传的刘俐俐在天津卫视《非你莫属》节目上
被主持人和一群嘉宾刁难和羞辱,就是今天的海归的一个真实缩影。大多数海归精英的
共同结局,都是既被国内排挤,经历又不被美国承认,最终落得妻离子散、孤独终老。
=========================================
硅谷归国精英这一年:呆不住的中国,逃不回的美国(图)
文章来源: 硅星人 于 2017-09-29 14:00:4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
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 (被阅读 58770 次)
传说中的那些“毕业就年薪百万”的华人硅谷精英们,正在面临着挑战。
和刚加入科技公司的年轻员工比,35岁的这一批回国寻找温暖的“高精尖”工程师是真
真地正在经...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3433
8
传说中的那些“毕业就年薪百万”的华人硅谷精英们,正在面临着挑战。
和刚加入科技公司的年轻员工比,35岁的这一批回国寻找温暖的“高精尖”工程师是真
真地正在经历着中年危机——他们在硅谷无趣的养老生活和看得到的玻璃天花板下寻找
着一个寻求社会阶级上升的出路。而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他们认定这条出路就是回国。
但这个出路有时通向康庄大道,更多时候,却将这些人推向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这辈子好像就这样了。老梁(化名)在自己的35岁生日宴上叹了口气。
在旁人看来,老梁是让人羡慕的——5年前从美国常春藤名校拿到了博士学位,之后顺
利进入Google硅谷总部工作。又因为有博士学位和在校时发出的有分量的论文,毕业不
久就拿到了美国身份。
同时,老梁在房价赶超北上广的硅谷有一套50来万的公寓。相对比其他升职顺利的工程
师惦记着咬咬牙买在斯坦福大学隔壁200万的学区房,这样的生活显得不算宽裕,但对
比那些非科技公司职员来说,这又是让人羡慕不已的。
但老梁在硅谷呆的越久,工作经验越多,他就越对自己失望: “难道这辈子就这样了
?不上不下。”
在他看来,硅谷像个养老院,Google有不错的薪水、细致到家的福利,...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3433
9
传说中的那些“毕业就年薪百万”的华人硅谷精英们,正在面临着挑战。
和刚加入科技公司的年轻员工比,35岁的这一批回国寻找温暖的“高精尖”工程师是真
真地正在经历着中年危机——他们在硅谷无趣的养老生活和看得到的玻璃天花板下寻找
着一个寻求社会阶级上升的出路。而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他们认定这条出路就是回国。
但这个出路有时通向康庄大道,更多时候,却将这些人推向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这辈子好像就这样了。老梁(化名)在自己的35岁生日宴上叹了口气。
在旁人看来,老梁是让人羡慕的——5年前从美国常春藤名校拿到了博士学位,之后顺
利进入Google硅谷总部工作。又因为有博士学位和在校时发出的有分量的论文,毕业不
久就拿到了美国身份。
同时,老梁在房价赶超北上广的硅谷有一套50来万的公寓。相对比其他升职顺利的工程
师惦记着咬咬牙买在斯坦福大学隔壁200万的学区房,这样的生活显得不算宽裕,但对
比那些非科技公司职员来说,这又是让人羡慕不已的。
但老梁在硅谷呆的越久,工作经验越多,他就越对自己失望: “难道这辈子就这样了
?不上不下。”
在他看来,硅谷像个养老院,Google有不错的薪水、细致到家的福利,...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3433
10
传说中的那些“毕业就年薪百万”的华人硅谷精英们,正在面临着挑战。
和刚加入科技公司的年轻员工比,35岁的这一批回国寻找温暖的“高精尖”工程师是真
真地正在经历着中年危机——他们在硅谷无趣的养老生活和看得到的玻璃天花板下寻找
着一个寻求社会阶级上升的出路。而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他们认定这条出路就是回国。
但这个出路有时通向康庄大道,更多时候,却将这些人推向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这辈子好像就这样了。老梁(化名)在自己的35岁生日宴上叹了口气。
在旁人看来,老梁是让人羡慕的——5年前从美国常春藤名校拿到了博士学位,之后顺
利进入Google硅谷总部工作。又因为有博士学位和在校时发出的有分量的论文,毕业不
久就拿到了美国身份。
同时,老梁在房价赶超北上广的硅谷有一套50来万的公寓。相对比其他升职顺利的工程
师惦记着咬咬牙买在斯坦福大学隔壁200万的学区房,这样的生活显得不算宽裕,但对
比那些非科技公司职员来说,这又是让人羡慕不已的。
但老梁在硅谷呆的越久,工作经验越多,他就越对自己失望: “难道这辈子就这样了
?不上不下。”
在他看来,硅谷像个养老院,Google有不错的薪水、细致到家的福利,...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1
传说中的那些“毕业就年薪百万”的华人硅谷精英们,正在面临着挑战。
和刚加入科技公司的年轻员工比,35岁的这一批回国寻找温暖的“高精尖”工程师是真
真地正在经历着中年危机——他们在硅谷无趣的养老生活和看得到的玻璃天花板下寻找
着一个寻求社会阶级上升的出路。而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他们认定这条出路就是回国。
但这个出路有时通向康庄大道,更多时候,却将这些人推向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这辈子好像就这样了。老梁(化名)在自己的35岁生日宴上叹了口气。
在旁人看来,老梁是让人羡慕的——5年前从美国常春藤名校拿到了博士学位,之后顺
利进入Google硅谷总部工作。又因为有博士学位和在校时发出的有分量的论文,毕业不
久就拿到了美国身份。
同时,老梁在房价赶超北上广的硅谷有一套50来万的公寓。相对比其他升职顺利的工程
师惦记着咬咬牙买在斯坦福大学隔壁200万的学区房,这样的生活显得不算宽裕,但对
比那些非科技公司职员来说,这又是让人羡慕不已的。
但老梁在硅谷呆的越久,工作经验越多,他就越对自己失望: “难道这辈子就这样了
?不上不下。”
在他看来,硅谷像个养老院,Google有不错的薪水、细致到家的福利,... 阅读全帖
t*******a
发帖数: 4055
12
留学生归国潮:部分海归“水土不服” 顶尖人才流失严重
分享到:
5
2017-10-28 09:36:39 字号:A- A A+ 来源:参考消息
关键字: 留学生找工作找工作留学生留学生留学生归国归国留学生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海外留学人数一年比一年要多,但是在过去的很多年中,大部
分的留学生都选择留在国外,没有回过发展。
现在情况出现了变化,对此,参考消息10月28日刊登了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
的文章,文章称,中国留学出现了三个趋势,留学从精英走向大众化,但是顶尖人才的
流失依然严重,另外,归国的留学生因为种种原因缺乏竞争力,这也折射出用人方式发
生了转变。
归国的留学博士与用人单位洽谈应聘@视觉中国
20年前回国,是中国需要留学生;20年后回国,是因为留学生需要祖国——近日,美国
《旧金山纪事报》在一则引发热议的报道中称,中国正再次迎来留学生“归国潮”。
的确,教育部的最新统计显示,我国正在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留学人才归国
潮。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到265.11万人,超过八
成的留学人员(82.23%)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
客... 阅读全帖
Z**********g
发帖数: 14173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sn2017 (萎缩男2017),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中国重金挖在美科学家归国研发武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r 30 06:31:53 2017, 美东)
香港《南华早报》29日发文称,中国近年来利用经济刺激、激发爱国情怀以及提供更好
的事业发展前景,努力吸引海外机构科学家归国,“已在军事上取得了回报”。
这篇题为《中国武器研究上的美国隐秘角色》的报道称,一名中国国家安全专家指出,
美国政府清楚地意识到人才流失的逆转,但可能不了了之,“即使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也
做不了什么。如果他禁止外国科学家在美工作,大多数美国研究机构将立即关闭,因为
并没有很多美国人有兴趣成为科学家。”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张家栋29日对此表示,出现中国吸引科学家回国从事军事研
究的论调肯定有美国对此警惕的原因在其中。事实上,很多华裔科学家回国,本身是中
国发展的结果,美国提供不了相应的工作机会,而中国有需求,科学家自然愿意回国。
香港《南华早报》报道截图,图为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NL)
《南华...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4
香港《南华早报》29日发文称,中国近年来利用经济刺激、激发爱国情怀以及提供更好
的事业发展前景,努力吸引海外机构科学家归国,“已在军事上取得了回报”。
这篇题为《中国武器研究上的美国隐秘角色》的报道称,一名中国国家安全专家指出,
美国政府清楚地意识到人才流失的逆转,但可能不了了之,“即使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也
做不了什么。如果他禁止外国科学家在美工作,大多数美国研究机构将立即关闭,因为
并没有很多美国人有兴趣成为科学家。”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张家栋29日对此表示,出现中国吸引科学家回国从事军事研
究的论调肯定有美国对此警惕的原因在其中。事实上,很多华裔科学家回国,本身是中
国发展的结果,美国提供不了相应的工作机会,而中国有需求,科学家自然愿意回国。
香港《南华早报》报道截图,图为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NL)
《南华早报》称,有“知情人士”称,这些科学家归国后,参与了能够突破导弹防御系
统的超音速武器,以及能够在美国西海岸悄悄巡航的新型潜艇设计。
报道称,十多年来,中国努力吸引在美国实验室工作、有能力的科学家归国效力。其中
,包括美国核武器项目和其他军事项目,还有如NASA、... 阅读全帖
t*******a
发帖数: 4055
15
留学生归国人数超出国人数 中国迎“人才顺差”世纪拐点
发布时间: 2017-09-21 08:50:37 来源:欧洲时报网 浏览次数:244 评论:
0
【欧洲时报网】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两次留学生“归国潮”,分别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初
和90年代初。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第三次“归国潮”便开始孕育。
考虑时滞性因素,中国留学生归国人数已经超过出国人数,留学生回归的世纪拐点已经
到来。这是中国自上世纪以来的首次拐点,俗称的“海归顺差”已经出现,并有望延续
多年。
【返潮“三段式”发展期】
留学人员“返潮”并非一路“高歌猛进”,而是经历了从缓慢发展到高速发展再到高位
运行的“三段式”发展期,其变化轨迹直接印证近几年中国人才吸引磁力不断增强的事
实。
在测算留学归国人员规模的时候,我们经常用到的一个指标是“留学人员回流率”。它
指的是同一时段内,留学回国人数占出国留学人数的比率。如果回流率≥1,则表示归
国人数≥出国人数;如果回流率<1,则表示归国人数<出国人数。
第三次“归国潮”经济三段式发展期。(图片来源:欧洲时报网制图)
2004年至2010年,中国留学人员回流... 阅读全帖
h*****l
发帖数: 3857
16
原标题 台媒称大陆留学人才涌现“归国潮”:经济形势好是主因
参考消息网9月11日报道 台媒称,大陆媒体最近大篇幅报道八个哈佛博士后集体归
国创业的议题。大陆已有两次留学生“归国潮”,分别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初和90年代
初,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第三次“归国潮”便开始孕育,如今已正式到来,
上述哈佛博士归国创业便是典型案例。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9月8日报道,媒体以“八剑下哈佛,共聚科学岛”来形容八个哈
佛博士后集体归国创业。在美国时,他们在同一个大楼工作,七年时间里,他们又陆续
归国,共聚合肥“科学岛”,小岛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西郊的蜀山湖畔,占地2.65平方公
里,由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十个研究所的专家学者聚集于此,潜心研究,
故又名科学岛。
陆媒统计,留学生回国人数超过出国人数,俗称“海归顺差”已经出现,虽然目前
数据显示,名义上,出国留学人数还是大于回国人数,但是实际转折点已到来。
报道称,如果仅以2016年出国留学人员54.45万人、留学回国人员43.25万人作比较
,并不准确,这其中包含时滞性问题。一个留学生往往要在国外完成几年学业之后,才
真正面临回国还是不...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3433
17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海外留学人数一年比一年要多,但是在过去的很多年中,大部
分的留学生都选择留在国外,没有回过发展。
现在情况出现了变化,对此,参考消息10月28日刊登了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
的文章,文章称,中国留学出现了三个趋势,留学从精英走向大众化,但是顶尖人才的
流失依然严重,另外,归国的留学生因为种种原因缺乏竞争力,这也折射出用人方式发
生了转变。
归国的留学博士与用人单位洽谈应聘@视觉中国
20年前回国,是中国需要留学生;20年后回国,是因为留学生需要祖国——近日,美国
《旧金山纪事报》在一则引发热议的报道中称,中国正再次迎来留学生“归国潮”。
的确,教育部的最新统计显示,我国正在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留学人才归国
潮。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到265.11万人,超过八
成的留学人员(82.23%)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
客观而言,“归国潮”是出国留学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的必然现象。虽然不少舆论在解
读“归国潮”时,认为主因是国内就业吸引力增强,但除了国内发展形势对出国留学者
的吸引力之外,不能忽视我国出国留学的结构已经发生根本变... 阅读全帖
a***s
发帖数: 12296
18
近日,由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和多家机构发起的规模最大的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遗骸归国活动,已收殓347具远征军将士遗骸。昨天下午,龙越慈善基金会发布消息称,赴缅甸迎远征军遗骸活动受阻,云南同乡会表示不愿意将遗骸运送回国。
昨晚,龙越基金会再次发布消息,称经过近两天艰难的协调和竭力的交涉,依然没有结果,所以入缅队伍决定6日启程返回腾冲。
变数陡生 车队空手归国
据活动组织方龙越基金会志愿者陆思屹介绍,这次出境车队由远征军后代、活动志愿者等组成,共60多人、9个车队,其中6辆大巴车载有347个空棺木和一个用来装载挖掘战马遗骸的空棺木。陆思屹称,棺木都是云南当地的企业家捐助的实木棺木。
据了解,此前原定的遗骸入殓活动,未能于4日按期举行,现场只进行了超度仪式。据龙越基金会工作人员介绍,车队在4日凌晨抵达密支那时,发现存放遗骸的房间被云南同乡会加锁,并在门口堵上了两台车辆,致使遗骸入殓仪式无法进行。随后立即与云南同乡会沟通,对方表示不愿意将遗骸运送回国,核心理由是计划在密支那修建相关纪念设施,需要将遗骸安放在密支那。通过多方协调,依然没有任何进展,决定暂时取消原定于5日及6日举行的迎接和暂厝仪式。...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19
据英国《英中时报》报道,2009年,10.8万留学人员选择归国,根据中国教育部国际司的数据,这个数字在近些年几乎是每三年就翻一番。他们中大约有十分之一选择自主创业。
由于旅居海外多年,与国内生活有所脱节,许多留学生缺乏对国内文化、社会以及商务规则的认识。创业中套用国外模式,缺乏对中国游戏规则的了解,是许多海归归国创业的硬伤。一份针对归国留学人员的调查中,对中国社会“人情世故”的不适应成为诸多海归的隐痛。
尽管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政策,设立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推出“千人计划”,“百人计划”,组织诸如“春晖杯创新创业大赛”的活动广纳贤才,涉及扶植留学人员归国创业整体机制还不完善,存在着信息不透明、各政府部门协调不力、缺乏有效的融资平台和注重短期效应等问题——这从另一方面增加了归国留学人员创业的成本。
归国创业四处碰壁
留学生小王在英国获得互联网工程的学士学位后,在多家IT公司有过工作经历。2006年他在英国创办了一家IT咨询公司,在中国、印度设分部。
有了之前的工作经验和第一次创业的资本,他计划在上海投资创办一家教育咨询公司,但是“没有想到回国创业这么难”。
“我去
c***s
发帖数: 70028
20
据英国《英中时报》报道,2009年,10.8万留学人员选择归国,根据中国教育部国际司的数据,这个数字在近些年几乎是每三年就翻一番。他们中大约有十分之一选择自主创业。
由于旅居海外多年,与国内生活有所脱节,许多留学生缺乏对国内文化、社会以及商务规则的认识。创业中套用国外模式,缺乏对中国游戏规则的了解,是许多海归归国创业的硬伤。一份针对归国留学人员的调查中,对中国社会“人情世故”的不适应成为诸多海归的隐痛。
尽管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政策,设立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推出“千人计划”,“百人计划”,组织诸如“春晖杯创新创业大赛”的活动广纳贤才,涉及扶植留学人员归国创业整体机制还不完善,存在着信息不透明、各政府部门协调不力、缺乏有效的融资平台和注重短期效应等问题——这从另一方面增加了归国留学人员创业的成本。
归国创业四处碰壁
留学生小王在英国获得互联网工程的学士学位后,在多家IT公司有过工作经历。2006年他在英国创办了一家IT咨询公司,在中国、印度设分部。
有了之前的工作经验和第一次创业的资本,他计划在上海投资创办一家教育咨询公司,但是“没有想到回国创业这么难”。
“我去
g**1
发帖数: 10330
21
中国成归国人才乐土
2017-02-21 22:36 来源: 侨报网 作者:钟海之 字号:【大 中 小】
科研环境不断改善,让中国逐步成为归国人才开展科研工作的乐土。
【侨报2月22日“四合院”时评】近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杨振宁、姚期智两位科学家
已放弃外国国籍,并由中科院外籍院士正式转为中科院院士的消息。杨振宁曾获得诺贝
尔物理学奖,他为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争取到过巨额的科研经费,还推荐过
1200多名年强学者赴国外深造。杨振宁在一次访谈中谈及换美国护照一事,他说因为当
时从事学术工作,需要到各国旅行,当时持中国护照旅行不便,因而加入了美国国籍。
无法为科学家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曾阻塞了很多科学家的回国之路,现在,杨振宁、姚
期智等科学家,以及施一公等学有所成的留学人员纷纷归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
的科研环境的不断改善。近年来,中国对科研的投入不断增加,2000年,中国的科研投
入和法国差不多,到2014年,中国的科研投入已达到整个欧洲科研投入的三分之二。现
在,中国每年的科研投入和研究论文数量都达到了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投入增加之外,中国还全力推进科研改革,打破限制科...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2199
22
这段话很精辟
海龟只能自己创业, 绝不能去打打工仔,哪怕是最高的高管, 没有10%以上的股份都
不要去做
很多创业公司从硅谷挖人才看重的并不是他的能力和技术,而是用硅谷人才的加入来讲
资本故事。这也是国内创业圈融资的一个手段。为了用硅谷大牛讲好这个故事,初创公
司甚至会发出比CEO待遇都好的工作Offer。但是故事讲完,融资成功,这些硅谷工程师
的价值就缩水了,创业公司也就不会愿意继续支付过高的薪水了。或者当公司经济状况
遇到问题,性价比较低的归国人才就成了第一个被遣散的人,降薪、降职更是屡见不鲜。
“相对比大公司稳定的归国政策、待遇,归国加入自己不了解的创业公司风险是非常大
的。”吴杰说他个人并不建议归国的工程师贸然走这条路。以他过往的经验来看,归国
加入小型初创公司的归国工程师大概每半年就不得不跳一次槽。如果中途想加入阿里巴
巴这样的大公司,也很难保住创业公司的高职位和高薪水。
s**u
发帖数: 9035
23
发信人: shmu (shmu),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如今是百年一遇的归国好时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Dec 24 14:31:22 2011, 美东)
新老海归:“如今是百年一遇的归国好时机”
2011-12-22 南方日报
昨天上午,留交会新老“海归”回国工作恳谈交流会上,入选“千人计划”的老海归们
介绍了自己回国经历和经验。而在互动环节上,新海归也提出了归国前的困惑。中国科
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许宁生表示:“回国,就要有干大事的决心。如果没有这种决
心,反而困难重重。”
“回国就要有干大事的决心”
海归们一般有三种选择:企业、创业和到大学任教研究,选择创业的不在少数。“回国
创业,肯定艰难。市场上,我们海归能做的就是国家、市场急需的产业。”益善生物技
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许嘉森感慨道。
在新老海归互动环节上,来自法国一家科研机构任研究员的女博士刘剑淼就在归不归?
归哪里等问题上“纠结”。
在回国的选择上,“如果研究对象产业化前景好,可以选择创业;如果属于基础研究,
则应选择好的研究平台。”广州威格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范群博士分析,“...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9035
24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如今是百年一遇的归国好时机?(ZZ)
发信人: shmu (shmu),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如今是百年一遇的归国好时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Dec 24 14:31:22 2011, 美东)
新老海归:“如今是百年一遇的归国好时机”
2011-12-22 南方日报
昨天上午,留交会新老“海归”回国工作恳谈交流会上,入选“千人计划”的老海归们
介绍了自己回国经历和经验。而在互动环节上,新海归也提出了归国前的困惑。中国科
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许宁生表示:“回国,就要有干大事的决心。如果没有这种决
心,反而困难重重。”
“回国就要有干大事的决心”
海归们一般有三种选择:企业、创业和到大学任教研究,选择创业的不在少数。“回国
创业,肯定艰难。市场上,我们海归能做的就是国家、市场急需的产业。”益善生物技
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许嘉森感慨道。
在新老海归互动环节上,来自法国一家科研机构任研究员的女博士刘剑淼就在归不归?
归哪里等问题上“纠结”。
在回国的选择上,“如果研究对象产业化前景好,可以选择创业;如果属于基础研究,
则应选择好的研究平台。”广州威格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范群博士分析,“...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9035
25
发信人: shmu (shmu),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如今是百年一遇的归国好时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Dec 24 14:31:22 2011, 美东)
新老海归:“如今是百年一遇的归国好时机”
2011-12-22 南方日报
昨天上午,留交会新老“海归”回国工作恳谈交流会上,入选“千人计划”的老海归们
介绍了自己回国经历和经验。而在互动环节上,新海归也提出了归国前的困惑。中国科
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许宁生表示:“回国,就要有干大事的决心。如果没有这种决
心,反而困难重重。”
“回国就要有干大事的决心”
海归们一般有三种选择:企业、创业和到大学任教研究,选择创业的不在少数。“回国
创业,肯定艰难。市场上,我们海归能做的就是国家、市场急需的产业。”益善生物技
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许嘉森感慨道。
在新老海归互动环节上,来自法国一家科研机构任研究员的女博士刘剑淼就在归不归?
归哪里等问题上“纠结”。
在回国的选择上,“如果研究对象产业化前景好,可以选择创业;如果属于基础研究,
则应选择好的研究平台。”广州威格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范群博士分析,“...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9035
26
发信人: shmu (shmu),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如今是百年一遇的归国好时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Dec 24 14:31:22 2011, 美东)
新老海归:“如今是百年一遇的归国好时机”
2011-12-22 南方日报
昨天上午,留交会新老“海归”回国工作恳谈交流会上,入选“千人计划”的老海归们
介绍了自己回国经历和经验。而在互动环节上,新海归也提出了归国前的困惑。中国科
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许宁生表示:“回国,就要有干大事的决心。如果没有这种决
心,反而困难重重。”
“回国就要有干大事的决心”
海归们一般有三种选择:企业、创业和到大学任教研究,选择创业的不在少数。“回国
创业,肯定艰难。市场上,我们海归能做的就是国家、市场急需的产业。”益善生物技
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许嘉森感慨道。
在新老海归互动环节上,来自法国一家科研机构任研究员的女博士刘剑淼就在归不归?
归哪里等问题上“纠结”。
在回国的选择上,“如果研究对象产业化前景好,可以选择创业;如果属于基础研究,
则应选择好的研究平台。”广州威格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范群博士分析,“...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9035
27
发信人: shmu (shmu),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如今是百年一遇的归国好时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Dec 24 14:31:22 2011, 美东)
新老海归:“如今是百年一遇的归国好时机”
2011-12-22 南方日报
昨天上午,留交会新老“海归”回国工作恳谈交流会上,入选“千人计划”的老海归们
介绍了自己回国经历和经验。而在互动环节上,新海归也提出了归国前的困惑。中国科
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许宁生表示:“回国,就要有干大事的决心。如果没有这种决
心,反而困难重重。”
“回国就要有干大事的决心”
海归们一般有三种选择:企业、创业和到大学任教研究,选择创业的不在少数。“回国
创业,肯定艰难。市场上,我们海归能做的就是国家、市场急需的产业。”益善生物技
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许嘉森感慨道。
在新老海归互动环节上,来自法国一家科研机构任研究员的女博士刘剑淼就在归不归?
归哪里等问题上“纠结”。
在回国的选择上,“如果研究对象产业化前景好,可以选择创业;如果属于基础研究,
则应选择好的研究平台。”广州威格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范群博士分析,“...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8
新华视点:【逾150万人出国留学未归】截至去年底,我国累计出国留学人数达到264万,留学回国人员仅为109万人——出、归“赤字”超过了150万人。2003年以来,我国出国留学人数与接收外国留学生人数的“逆差”每年都接近或超过4万人,最高已接近7万人。为啥有那么多留学生不回来了?
北京10月24日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历史上规模最大、领域最多、范围最广的“留学潮”和“归国热”,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求学。然而,这背后有两个人才“赤字”数字似乎更值得人们关注:
截至2012年底,我国累计出国留学人数达到264万,留学回国人员仅为109万人——出、归“赤字”超过了150万人;
2003年以来,我国每年出国留学人数从不到12万增加到了接近40万,而同期我国接收外国留学生人数从不到8万增加到了不到33万——留学“逆差”每年都接近或超过4万人,最高已接近7万人。
归国人数增加,但高端人才继续“失血”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显著攀升以及欧美地区经济的持续低迷,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回国的人数显著增加,尤其以最近5年最为明显。
统计数字显示,2008年归国留学人员仅为6.93万,...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29
3月29日,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在北京举办“2014春季留学英才招聘会暨高端人才洽谈会”。据中国教育部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13年底,各类留学返华人员总数达144.48万,有72.83%的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返华发展。
在过去100多年的岁月里,留学返华人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古老中国的近现代化进程。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留学生选择返华。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更加看好在中国的发展,相对于“外国梦”,留学生们更看好“中国梦”。
而中国官方也正在为他们的“归国梦”铺路。2014年,中国将进一步落实中国“绿卡”配套政策,提高中国“绿卡”含金量。
从“学成不归”到汹涌澎湃“归国热”
中国将迎来返华人数超出国人数的历史“拐点”
1847年,中国最早的3名留学生登上了赴大洋彼岸的海船,两名学成者均返华,其中一人系最早担任西医教学的国人教师黄宽,另一人则为容闳——他后来带回的120名留美幼童中,有的人参与了中国早期大学的创办,有的人成为中国电报业、采矿业、铁路事业的开山鼻祖。在过去100多年的岁月里,留学返华人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古老中国的近现代化进程。
北京《工... 阅读全帖
s*******2
发帖数: 598
30
发信人: s19990602 (s19990602),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归国战俘总代表张泽石对朝鲜战争和人生感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ug 11 06:23:50 2013, 美东)
See
http://view.news.qq.com/a/20130218/000039.htm
张泽石:我对朝鲜战争的回顾与思考
最新文章炎黄春秋张泽石2013-02-18 10:42
[导读]”败退。此时,美国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终于提出了停战谈判建议,这次轮到
了毛泽东被胜利冲昏头脑,听不进彭德怀的休战请求,听从了斯大林和金日成的怂恿,
拒绝美方建议。
上个世纪50年代初,中国经历了极为惨烈的朝鲜战争。我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投
入了那场战争。尽管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朝鲜战争的一些场景依然清晰地刻印在我的记
忆深处。
首先是战争的死亡惨相。我在山间小道夜行军中,见过月光下溪沟里朝鲜老人的尸体,
腹部已经破裂,肠子漂浮在水上;我在一个空无一人的村子里看见过被几只野猫围着脑
袋啃肉的女尸,她的眼睛鼻子都只剩下了空洞,太可怕了!更多的死亡是发生在我的身... 阅读全帖
s*******2
发帖数: 598
31
发信人: s19990602 (s19990602),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归国战俘总代表张泽石对朝鲜战争和人生感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ug 11 06:23:50 2013, 美东)
See
http://view.news.qq.com/a/20130218/000039.htm
张泽石:我对朝鲜战争的回顾与思考
最新文章炎黄春秋张泽石2013-02-18 10:42
[导读]”败退。此时,美国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终于提出了停战谈判建议,这次轮到
了毛泽东被胜利冲昏头脑,听不进彭德怀的休战请求,听从了斯大林和金日成的怂恿,
拒绝美方建议。
上个世纪50年代初,中国经历了极为惨烈的朝鲜战争。我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投
入了那场战争。尽管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朝鲜战争的一些场景依然清晰地刻印在我的记
忆深处。
首先是战争的死亡惨相。我在山间小道夜行军中,见过月光下溪沟里朝鲜老人的尸体,
腹部已经破裂,肠子漂浮在水上;我在一个空无一人的村子里看见过被几只野猫围着脑
袋啃肉的女尸,她的眼睛鼻子都只剩下了空洞,太可怕了!更多的死亡是发生在我的身... 阅读全帖
T*******x
发帖数: 8565
3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tranquila (diamante),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哈佛八博士后“集体归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25 00:05:47 2017, 美东)
罕见 哈佛八博士后“集体归国”
即便是在经历最大“海归潮”的当下中国,这也是一个罕见的归国故事。
故事主角是8名青年科学家:王俊峰、刘青松、刘静、王文超、张欣、张钠、林文
楚、任涛。在科学界这8人可能都称不上“鼎鼎大名”,但简单勾勒他们的人生轨迹就
会发现,他们所依赖的并非个体的“单打独斗”,而是团队式的“共进退”。
8人都曾在美国打拼十几年,并因为在哈佛大学“同一个楼道”里共事,而有了命
运轨迹的第一次交集,这也让他们彼此熟悉,磨合出作重大选择时的信任和默契;而后
,一人率先离职回国,触发连锁效应,另外7人接连离职回到中国,命运轨迹再次交织
。这一次,他们找到“共同事业”。
正如其中一位女科学家张欣所说,他们只是普通的8个归国留学人员,如果说有什
么特点的话,那就是“决定集体回国,相约到一处打拼”,优势是“相互之间不必再磨
合”... 阅读全帖
s*******2
发帖数: 598
33
发信人: s19990602 (s19990602),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归国战俘总代表张泽石对朝鲜战争和人生感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ug 11 06:23:50 2013, 美东)
See
http://view.news.qq.com/a/20130218/000039.htm
张泽石:我对朝鲜战争的回顾与思考
最新文章炎黄春秋张泽石2013-02-18 10:42
[导读]”败退。此时,美国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终于提出了停战谈判建议,这次轮到
了毛泽东被胜利冲昏头脑,听不进彭德怀的休战请求,听从了斯大林和金日成的怂恿,
拒绝美方建议。
上个世纪50年代初,中国经历了极为惨烈的朝鲜战争。我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投
入了那场战争。尽管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朝鲜战争的一些场景依然清晰地刻印在我的记
忆深处。
首先是战争的死亡惨相。我在山间小道夜行军中,见过月光下溪沟里朝鲜老人的尸体,
腹部已经破裂,肠子漂浮在水上;我在一个空无一人的村子里看见过被几只野猫围着脑
袋啃肉的女尸,她的眼睛鼻子都只剩下了空洞,太可怕了!更多的死亡是发生在我的身...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5912
34
文章来源: 侨报 于 2014-04-14
月29日,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在北京举办“2014春季留学英才招聘会暨高端人才洽谈会”
。据中国教育部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13年底,各类留学返华人员总数达144.48万,
有72.83%的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返华发展。CFP
在过去100多年的岁月里,留学返华人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古老中国的近现代化进程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留学生选择返华。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不
断深化,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更加看好在中国的发展,相对于“外国梦”,留学生们更看
好“中国梦”。
而中国官方也正在为他们的“归国梦”铺路。2014年,中国将进一步落实中国“绿卡”
配套政策,提高中国“绿卡”含金量。
从“学成不归”到汹涌澎湃“归国热”
中国将迎来返华人数超出国人数的历史“拐点”
1847年,中国最早的3名留学生登上了赴大洋彼岸的海船,两名学成者均返华,其中一
人系最早担任西医教学的国人教师黄宽,另一人则为容闳——他后来带回的120名留美
幼童中,有的人参与了中国早期大学的创办,有的人成为中国电报业、采矿业、铁路事
业的开山鼻祖。在过去100多年的岁月里...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5
香港《南华早报》称,中国近年来利用经济刺激、激发爱国情怀以及提供更好的事业发
展前景,努力吸引海外机构科学家归国,「已在军事上取得了回报」。
观察者网指出,这篇题为《中国武器研究上的美国隐秘角色》的报导称,一名中国国家
安全专家指出,美国政府清楚地意识到人才流失的逆转,但可能不了了之,「即使是美
国总统川普也做不了什麼。如果他禁止外国科学家在美工作,大多数美国研究机构将立
即关闭,因为并没有很多美国人有兴趣成为科学家。」
復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张家栋对此表示,出现中国吸引科学家回国从事军事研究的
论调肯定有美国对此警惕的原因在其中。事实上,很多华裔科学家回国,本身是中国发
展的结果,美国提供不了相应的工作机会,而中国有需求。
《南华早报》引述「知情人士」称,这些科学家归国后,参与了能够突破导弹防御系统
的超音速武器,以及能够在美国西海岸悄悄巡航的新型潜艇设计。
报导称,十多年来,中国努力吸引在美国实验室工作、有能力的科学家归国效力。其中
,包括美国核武器项目和其他军事项目,还有如NASA、洛克希德·马丁以及波音这样的
军火公司。
许多归国科学家此前在美国相关军事计画研究实验室工作。包...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9035
36
来自主题: Returnee版 - 如今是百年一遇的归国好时机?
新老海归:“如今是百年一遇的归国好时机”
2011-12-22 南方日报
昨天上午,留交会新老“海归”回国工作恳谈交流会上,入选“千人计划”的老海归们
介绍了自己回国经历和经验。而在互动环节上,新海归也提出了归国前的困惑。中国科
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许宁生表示:“回国,就要有干大事的决心。如果没有这种决
心,反而困难重重。”
“回国就要有干大事的决心”
海归们一般有三种选择:企业、创业和到大学任教研究,选择创业的不在少数。“回国
创业,肯定艰难。市场上,我们海归能做的就是国家、市场急需的产业。”益善生物技
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许嘉森感慨道。
在新老海归互动环节上,来自法国一家科研机构任研究员的女博士刘剑淼就在归不归?
归哪里等问题上“纠结”。
在回国的选择上,“如果研究对象产业化前景好,可以选择创业;如果属于基础研究,
则应选择好的研究平台。”广州威格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范群博士分析,“在城
市选择上,不要只看城市给的政策,不要‘有奶就是娘’,要注重城市产业链、市场的
情况。”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袁玉宇是最年轻的80后,为“千人计划”最年轻
的入选者,2008年归...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2159
37
来自主题: Returnee版 - 如今是百年一遇的归国好时机?
十年前这么说还差不多

新老海归:“如今是百年一遇的归国好时机”
2011-12-22 南方日报
昨天上午,留交会新老“海归”回国工作恳谈交流会上,入选“千人计划”的老海归们
介绍了自己回国经历和经验。而在互动环节上,新海归也提出了归国前的困惑。中国科
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许宁生表示:“回国,就要有干大事的决心。如果没有这种决
心,反而困难重重。”
“回国就要有干大事的决心”
海归们一般有三种选择:企业、创业和到大学任教研究,选择创业的不在少数。“回国
创业,肯定艰难。市场上,我们海归能做的就是国家、市场急需的产业。”益善生物技
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许嘉森感慨道。
在新老海归互动环节上,来自法国一家科研机构任研究员的女博士刘剑淼就在归不归?
归哪里等问题上“纠结”。
在回国的选择上,“如果研究对象产业化前景好,可以选择创业;如果属于基础研究,
则应选择好的研究平台。”广州威格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范群博士分析,“在城
市选择上,不要只看城市给的政策,不要‘有奶就是娘’,要注重城市产业链、市场的
情况。”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袁玉宇是最年轻的80后,为“千人计划”最年轻... 阅读全帖
f**********r
发帖数: 2158
38
新华视点:【逾150万人出国留学未归】截至去年底,我国累计出国留学人数达到264万
,留学回国人员仅为109万人——出、归“赤字”超过了150万人。2003年以来,我国出
国留学人数与接收外国留学生人数的“逆差”每年都接近或超过4万人,最高已接近7万
人。为啥有那么多留学生不回来了?
北京10月24日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历史上规模最大、领域最多、范围最广的
“留学潮”和“归国热”,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求学。然而,这背后有
两个人才“赤字”数字似乎更值得人们关注:
截至2012年底,我国累计出国留学人数达到264万,留学回国人员仅为109万人——出、
归“赤字”超过了150万人;
2003年以来,我国每年出国留学人数从不到12万增加到了接近40万,而同期我国接收外
国留学生人数从不到8万增加到了不到33万——留学“逆差”每年都接近或超过4万人,
最高已接近7万人。
归国人数增加,但高端人才继续“失血”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显著攀升以及欧美地区经济的持续低迷,我国出
国留学人员回国的人数显著增加,尤其以最近5年最为明显。
统计数字显示,2008年归国留学人...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2278
39
来自主题: SanFrancisco版 - 留学生归国创业面对体制瓶颈
新闻来源: 英中时报
据英国《英中时报》报道,2009年,10.8万留学人员选择归国,根据中国教育部国际司
的数据,这个数字在近些年几乎是每三年就翻一番。他们中大约有十分之一选择自主创
业。
由于旅居海外多年,与国内生活有所脱节,许多留学生缺乏对国内文化、社会以及
商务规则的认识。创业中套用国外模式,缺乏对中国游戏规则的了解,是许多海归归国
创业的硬伤。一份针对归国留学人员的调查中,对中国社会“人情世故”的不适应成为
诸多海归的隐痛。
尽管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政策,设立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
基金,推出“千人计划”,“百人计划”,组织诸如“春晖杯创新创业大赛” 的活动
广纳贤才,涉及扶植留学人员归国创业整体机制还不完善,存在着信息不透明、各政府
部门协调不力、缺乏有效的融资平台和注重短期效应等问题——这从另一方面增加了归
国留学人员创业的成本。
归国创业四处碰壁
留学生小王在英国获得互联网工程的学士学位后,在多家IT公司有过工作经历。
2006年他在英国创办了一家IT咨询公司,在中国、印度设分部。
有了之前的工作经验和第一次创业的资本,他计划在上海投资创办一家教育咨询公
h****z
发帖数: 35
40
我是公派来德国进修半年的教师。在德国留学的朋友都知道,到德国后,要办理延签手
续。在国内买的半年医疗保险,2010年9月22日到次年3月20日。可是因为机票的关系,
9月30日才到德国。办理延签的时候,老妈妈告诉我,你的邀请信到3月30号,可是医保
只到3月20号。你考虑好了,要不要延一下医保。
我当时想到主要看大使馆的要求,就写信去询问如果3月20日离境是不是可以办理留学
归国证明。教育领事说:不可以,半年以内不能办理证明,可以出一个在德国进修证明
。我一听,马上让家里人去延了医保。大家都知道,留学归国证明可以有很多用途的。
在德生活一切顺利。到2011年2月中,考虑可以开始办理留学归国证明了,就写信去给
那个教育领事需要提供哪些证明。领事给我寄来一封《如何办理...》。我按照上面的
要求把材料准备好,主要是在德进修单位出示的证明信比较麻烦,因为要导师签字,还
要院长签字。院长嘛,成天在外面飘来飘去的,很不好找到。证明信里开的进修时间是
2010年9月29日到2011年3月29日。
全部材料寄到大使馆,过了几日,领事居然跟我来信说:半年以上才可以办理留学归国
证明!!!忙了半天,居然... 阅读全帖
s*******2
发帖数: 598
41
发信人: s19990602 (s19990602),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归国战俘总代表张泽石对朝鲜战争和人生感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ug 11 06:23:50 2013, 美东)
See
http://view.news.qq.com/a/20130218/000039.htm
张泽石:我对朝鲜战争的回顾与思考
最新文章炎黄春秋张泽石2013-02-18 10:42
[导读]”败退。此时,美国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终于提出了停战谈判建议,这次轮到
了毛泽东被胜利冲昏头脑,听不进彭德怀的休战请求,听从了斯大林和金日成的怂恿,
拒绝美方建议。
上个世纪50年代初,中国经历了极为惨烈的朝鲜战争。我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投
入了那场战争。尽管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朝鲜战争的一些场景依然清晰地刻印在我的记
忆深处。
首先是战争的死亡惨相。我在山间小道夜行军中,见过月光下溪沟里朝鲜老人的尸体,
腹部已经破裂,肠子漂浮在水上;我在一个空无一人的村子里看见过被几只野猫围着脑
袋啃肉的女尸,她的眼睛鼻子都只剩下了空洞,太可怕了!更多的死亡是发生在我的身...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2
归来吧,人才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看过《天下无贼》的人,想必大都会记得葛优这句非常经典的台词。虽然是一句搞笑的话,却也讲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在知识经济占主导的21世纪,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人才是决定盛衰的关键。在全球范围内争夺优秀人才,已经变成了各个国家之间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以“千人计划”为代表,中国政府已经高调加入这场人才争夺战。打开“千人计划”的网站,上面有各种层次的人才引进计划。中国政府已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猎头公司,并且这个公司的重点对象是在海外的华人精英。
“祖国需要你们,祖国欢迎你们,祖国寄希望于你们!”这是“千人计划”网站上不停滚动出现的一行醒目大字,让人想起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拒绝国外的优厚物质条件,突破重重阻挠和困难,毅然回到新中国的种种感人事迹。
只不过今天的时代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当年的中国,一穷二白,而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更为重要的是,当年的中国,有博士学位的人屈指可数,而2010年中国就有超过11万博士生毕业,成为世界第一大博士学位授予国。
既然我们有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培养体系,为什么还要投入巨资从海外引进各种人才,尤...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3
昨天上午,留交会新老“海归”回国工作恳谈交流会上,入选“千人计划”的老海归们介绍了自己回国经历和经验。而在互动环节上,新海归也提出了归国前的困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许宁生表示:“回国,就要有干大事的决心。如果没有这种决心,反而困难重重。”
“回国就要有干大事的决心”
海归们一般有三种选择:企业、创业和到大学任教研究,选择创业的不在少数。“回国创业,肯定艰难。市场上,我们海归能做的就是国家、市场急需的产业。”益善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许嘉森感慨道。
在新老海归互动环节上,来自法国一家科研机构任研究员的女博士刘剑淼就在归不归?归哪里等问题上“纠结”。
在回国的选择上,“如果研究对象产业化前景好,可以选择创业;如果属于基础研究,则应选择好的研究平台。”广州威格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范群博士分析,“在城市选择上,不要只看城市给的政策,不要‘有奶就是娘’,要注重城市产业链、市场的情况。”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袁玉宇是最年轻的80后,为“千人计划”最年轻的入选者,2008年归国的他,切身体会到近几年政策的好转。“当年政府给我们归国的优惠资金扶持仅3万元,而今,...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4825
44
http://news.sina.com.cn/w/2011-08-10/033822964264.shtml
据新华社电 在阿富汗直升机遭袭坠机事件中死亡的30名美军士兵遗体,预计于美
国东部时间9日运抵美国特拉华州多佛空军基地。美国国防部8日禁止媒体报道士兵遗体
归国仪式。
媒体之所以感到“意外”,是因为贝拉克·奥巴马总统2009年已放宽前政府对阵亡
美军士兵的报道禁令,规定媒体是否可报道遗体归国仅取决于阵亡者家属。
但这一次,国防部以“遇难士兵遗体未及辨认”为由拒绝一切媒体现场报道,仅批
准遇难士兵家属前往多佛空军基地迎接归国遗体。
国防部一份声明说,飞机坠毁,士兵遗体难以辨认,所以,在尚未完成遗体辨认前
,即便是遇难士兵的至亲也不得给予媒体准入报道权。声明说,这“符合国防部政策”
,而不是改变政策。
这次美军士兵遗体归国仪式颇受媒体关注,因为30名遇难士兵中包括22名海军“海
豹”突击队成员,其中20人属于“海豹”突击队中最精锐的“海豹”六队。
今年5月在巴基斯坦突袭、抓捕、击毙“基地”组织头目乌萨马·本·拉登的23名
美国特种兵全部来自“海豹”六队。
“海豹”六队是美军最神秘... 阅读全帖
z*m
发帖数: 3227
4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eturnee 讨论区 】
发信人: zlm (We will prevail),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在英中国留学生现归国潮:首选外企 起薪要求不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ug 4 23:19:28 2012, 美东)
据英国《华闻周刊》报道,随着英国PSW(Post Study Work)签证逐渐成为历史,越来越
多的中国留学生加入到回国就业创业的海归队伍中。英国华人留学生对回国就业怀有怎
样的期待呢?他们又是否愿意提早归国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主动回国就业是他们
的第一选择吗?针对留学生就业等热点话题,该报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来自全英近20
所高校不同专业的中国留学生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涵盖的包括有是否主动归国就业,
以及对回国就业具体的选择期望等重要问题。
半数被动回国就业
没有明确职业规划
《华闻周刊》的问卷调查显示,在对“是否打算主动回国就业”的问题上,51%的
受访者表示打算主动回国就业。49%的受访者表示并不愿意主动回国就业,即便是在今
年PSW已经被取消的情况下,近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仍旧希望在签证到期前,将... 阅读全帖
s*******h
发帖数: 3219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anFrancisco 讨论区 】
发信人: sammamish (sammamish), 信区: SanFrancisco
标 题: 说说我从湾区海归国内后的性福生活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3 13:09:18 2015, 美东)
发信人: choming (请抵制“十万强插”计划!),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海归国内的超性福生活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3 00:30:41 2015, 美东)
发信人: choming (请抵制“十万强插”计划!),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海归国内的超性福生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an 2 22:38:19 2015, 美东)
发信人: bbs8080 (bbs8080),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更新]披马甲说海归国内的感受+性福生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an 2 11:02:14 2015, 美东)
小弟海归已经好几年了,对比之前在美国的生活,感触经... 阅读全帖
t*******a
发帖数: 4055
4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哈佛八博士后“集体归国”
罕见 哈佛八博士后“集体归国”
即便是在经历最大“海归潮”的当下中国,这也是一个罕见的归国故事。
故事主角是8名青年科学家:王俊峰、刘青松、刘静、王文超、张欣、张钠、林文
楚、任涛。在科学界这8人可能都称不上“鼎鼎大名”,但简单勾勒他们的人生轨迹就
会发现,他们所依赖的并非个体的“单打独斗”,而是团队式的“共进退”。
8人都曾在美国打拼十几年,并因为在哈佛大学“同一个楼道”里共事,而有了命
运轨迹的第一次交集,这也让他们彼此熟悉,磨合出作重大选择时的信任和默契;而后
,一人率先离职回国,触发连锁效应,另外7人接连离职回到中国,命运轨迹再次交织
。这一次,他们找到“共同事业”。
正如其中一位女科学家张欣所说,他们只是普通的8个归国留学人员,如果说有什
么特点的话,那就是“决定集体回国,相约到一处打拼”,优势是“相互之间不必再磨
合”,于是只念一个目标:认真踏实做好科研。
在讲究团队合作的大科学时代背景下,这种“集体式的回归”显得弥足可贵。因为
他们8人曾经的共同身份——哈佛大学博士后,以及现在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
科学研究院(强磁场中心)的所在地——合肥科学岛,外人在形容他们的经历... 阅读全帖
s******7
发帖数: 2
48
海外学子归国必须要重视的问题-学历认证Q2367904089
各位留学归国(即将归国)的朋友们,使馆教育处开据的
《留学人员回国证明》(使馆公证)是留学人员在国内证
明留学身份、联系工作、创办企业、落转户口、申请国内
各类基金等必备的材料。留学人员持有此证明还可以享受
汽车以及开办公司等多项税收优惠政策,而这一切都将为
您在国内创造高品质的工作及生活带来实质性的收益。
反之可以说文凭不《认》《证》,归国无着落。
如果你是以下情况,我们都能竭诚为你解决实际问题:
1:不方便自己直接办理
2:对时间要求紧迫,单位急着要,希望尽快拿到
3:不清楚流程以及材料该如何准备
4:回国时间很长,忘记办理
5:回国马上就要找工作,办给用人单位看
6:企事业单位必须要求办理的
如果你是下列情况之一,我们也能为你服务:
1你自己是正常毕业,已经拿到学校真实的(毕)(业)
(证)和(成)(绩)(单)。你想要回国发展,需要(认)
(证)使馆和(学)(历)的,我们可以帮你递交,节省你宝
贵的时间、精力。过程安全可靠,公开透明。
2你是联合办学的。如2+1,2+2,3+1,3+2的课程,自己想
(认)(证)下来很... 阅读全帖
h******7
发帖数: 4
49
海外学子归国必须要重视的问题-学历认证Q2367904089
各位留学归国(即将归国)的朋友们,使馆教育处开据《留学人员回国证明》(使馆公
证)是留学人员在国内证明留学身份、联系工作、创办企业、落转户口、申请国内各类
基金等必备的材料。留学人员持有此证明还可以享受汽车以及开办公司等多项税收优惠
政策,而这一切都将为您在国内创造高品质的工作及生活带来实质性的收益。反之可以
说文凭不《认》《证》,归国无着落。
如果你是以下情况,我们都能竭诚为你解决实际问题:
1:不方便自己直接办理
2:对时间要求紧迫,单位急着要,希望尽快拿到
3:不清楚流程以及材料该如何准备
4:回国时间很长,忘记办理
5:回国马上就要找工作,办给用人单位看
6:企事业单位必须要求办理的
如果你是下列情况之一,我们也能为你服务:
1你自己是正常毕业,已经拿到学校真实的(毕)(业)(证)和(成)(绩)(单)
。你想要回国发展,需要(认)(证)使馆和(学)(历)的,我们可以帮你递交,节
省你宝贵的时间、精力。过程安全可靠,公开透明。
2你是联合办学的。如2+1,2+2,3+1,3+2的课程,自己想(认)(证)下来很不容...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