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张申府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s***y
发帖数: 198
1
http://www.toppk.net/lj/Pk_ReadNews.asp?newsid=4310&ArticlePage
1920年10月,张申府和李大钊等人发起成立了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毛泽东曾不乏
幽默地称他为“我的顶头上司”。然而,似乎多数青年人没听说过这位“大人物”——
张申府。
最近,我向一家人物杂志的编辑提及写关于张申府文章的苦衷:他是政治家?哲学
家?是马克思主义者?还是自由知识分子?或是被民盟开除的“另类”?这位年青的编
辑反问我,张申府是谁?他做过什么?
拜访张申府开了眼界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曾在全国政协机关工作。1984年5月全国政协六届二次会议
开幕前夕,一个偶然的机会,民盟中央的一位老同志对我说,“现职” 政协委员、91
岁的张申府今天下午要到机关来,他是周恩来和朱德的入党介绍人。张申府后来“退党
”了,参加了民盟,20世纪40年代末发表一个“声明”犯了错误,为此民盟开除了他,
他的老伴刘清扬也为此和他离婚了。新中国成立后,他一直在北京图书馆做研究员,
1957年反右时,他被划为“右派”,现在倒是 “摘帽了”……近两年被增补为全国政
协委员。
过去,... 阅读全帖
m***i
发帖数: 263
2
建立共产主义小组
1920年10月,这三人又共同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基层组织--北京共产主义
小组。作为一个共产主义的信仰者,张申府成为这个共产党前身的最早创始人之一。
1920年冬,申府先生以蔡元培先生秘书的名义,到法国深造。而李石曾、吴稚晖等
人在法国巴黎筹办了一所里昂中法大学, 张申府应聘前往教逻辑。同时李大钊、陈独
秀在国内就委托他到法国后继续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安定下来之后,申府先生于
1921年初发展了刘清扬入党,又一同介绍周恩来入党,并与后来到达的党员赵世炎、陈
公培在巴黎成立了共产党小组。先于张申府到达巴黎的周恩来原是准备在伦敦留学的。
在伦敦住了一段时间后,感到那里的生活费用太贵,于是转回巴黎。中间,遇到了越南
人阮爱国〔即胡志明〕,其时还是法国共产党员的胡志明向周恩来讲了不少马克思主义
。后来周恩来听说他的好友刘清扬和张申府在法国,就急着去找他们,因此张申府成了
周恩来革命的引路人,并成为周早期在政坛迅速崛起的重要关键人物。
11、1922年,张申府由于支持留法学生抗议中国学院院长吴稚晖拒收勤工俭学的中
国留学生入学而毅然辞去教授之职,眼看巴黎的生活日益艰难...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452
3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张申府访谈录
Summer 没干什么事。
看了几本英文的写中国的书。
除了根大家说过的“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 "Rivertown".
还有”The time for telling truth is running out"
2001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了中文版,易名为 “张申府访谈录”
但既然是从英文翻过去的,还是看原文来的直接。
中国的历史要美国人来记述,还提醒我们,Time is running out
这也算是是中国人的悲哀吧。
这本书讲的是周恩来到入党介绍人,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岱年之兄 张申府。
仗着有周恩来的保护,在1966年写给红卫兵的检查中,
自称“我有三好:好名、好书、好女人”也算是个人物。
书中探讨在孔子与罗素之间思索,作为CCP的创始人之一,又主动退党的张申府,
上个世纪2,30年代在中国关于性自由的讨论,张申府生命中的女人们
(包括CCP第一个女党员刘清扬),读来别有一番意味。
有个中文review link:
http://www.booker.com.cn/gb/paper23/40/class002300003/hwz203212
t******3
发帖数: 4053
4
毛泽东的自卑情结与反智主义
芦笛
毛泽东的第一个人格缺陷是深重的自卑情结(inferiority complex),这是他最主要
的心理疾患,若干其他人格缺陷尤其是妄想型人格失常(详见下),都可以看成是这一
情结的衍生物。
如同其他心理病人一样,毛的自卑情结也来自于青少年时代自觉遭受歧视或被忽略而受
到的心理创伤。他受到的第一次刺激,是在17岁进入东山高等小学之后:
“我以前从没有见过这么多孩子聚在一起。他们大多数是地主子弟,穿着讲究;很少农民
供得起子弟上这样的学堂。我的穿着比别人都寒酸。我只有一套像样的短衫裤。学生是
不穿大褂的,只有教员才穿,而洋服只有‘洋鬼子’才穿。我平常总是穿一身破旧的衫
裤,许多阔学生因此看不起我。可是在他们当中我也有朋友,特别有两个是我的好同志
。其中一个现在是作家,住在苏联。
人家不喜欢我也因为我不是湘乡人。在这个学堂,是不是湘乡本地人是非常重要的,而
且还要看是湘乡哪一乡来的。湘乡有上、中、下三里,而上下两里,纯粹出于地域观念而
殴斗不休,彼此势不两立。我在这场斗争中采取中立的态度,因为我根本不是本地人。
结果三派都看不起我。我精神上感到很压抑。 ” ...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18699
5
张申府是谁?你是他什么人?
w***u
发帖数: 17713
6
张申府、周恩来、李维汉、李富春、陈延年等同志严重违反组织原则,在留美期间擅自
组织中国少年共产党,并大肆活动,给组织上带来巨大的压力,甚至给国际共产主义运
动制造了很坏的形象。经中央常委扩大会议研究决定,开除少共党美国支部各位党员的
中国共产党党籍。
L*********g
发帖数: 3001
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毛泽东为何那么恨张霖之?
今日读报,又触及张霖之这个名字,勾起笔者藏在心底几十年的一个疑问:
毛泽东为什么恨张霖之?
毛泽东恨一个人,整一个人,尽管理由不充足,但往往也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草蛇灰
线般的理由。
例如:毛泽东恨张申府,那是两人在1918年在北大图书馆结下的梁子。
毛泽东恨梁漱溟,那也是在1918年在北京豆腐池胡同杨家,梁“有眼无珠”了。
毛泽东恨王明,那是因为王明自恃有共产国际背景,不把他放在眼里。
毛泽东恨张国焘,那是因为张曾经自持人多枪多,成为毛泽东一生最凶险的政敌。
毛泽东恨张闻天,那是因为张以理论家自居,不肯爽爽快快地交权;还对他与江青的婚
姻说三道四。
毛泽东恨项英,那也是因为项英曾在中央苏区夺过他的权。
毛泽东恨胡适,那是因为胡适说过按毛泽东现在的水平,考不上北京大学。
毛泽东恨胡风,那是因为胡风竟然不赞成他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毛泽东恨潘汉年,那是因为潘见过汪精卫,居然没向他汇报。
毛泽东恨罗隆基,那是因为罗变相说他是小知识分子。
毛泽东恨彭德怀,那是因为彭居然叫彭得华,他也想得中华。
毛泽东恨刘少奇,那是因为七千人大会上刘让毛憋了气。
-------
但是毛泽东为什么恨张...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21396
8
张解放后任北图研究员,有份体面工作,活了90多岁才死,没觉得怎么受迫害啊。
s*******w
发帖数: 2257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zt 周恩来的历史(摘要)
周恩来的历史(摘要) 2014-10-16 11:49:35
作者: 红朝笑笑生
想要弄清楚周恩来的历史,就不能不提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张申府。 今天在大街上问
张申府是谁,十个人有十个不知道他,但在当年,这位张先生可绝对不是等闲人物,因
为他几乎影响了整个中国的革命进程。 张申府,男,一八九三年生于河北,一九一三
年考上北京大学,一九一七年留校工作,主教预科数学和逻辑。
张老师教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不仅擅长数学和哲学,还跟北大其他几个人也很熟
,一个是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另一个是文科学长陈独秀,还有一位伦理系的老教师叫杨
昌济,也就是毛泽东的岳父。 认识的都是这样的人,张申府老师立场如何也就不用多
说了。早在一九一八年他就和李大钊、陈独秀创办了杂志《每周评论》,由于他对英国
哲学家罗素极为了解,以至于罗素有次写信时说,中国的这位张先生比我还了解我的著
作。
一九二零年,一位叫维金斯基的俄国人来到了中国,他的中文名字叫吴廷康。如果大家
还有印象的话,这位国际友人主要业绩有两件,一是帮助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二是跟孙
中山会面,促成国共合作。在他的大力推动下,中国共产党第...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8403
1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zt 周恩来的历史(摘要)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bHunting 讨论区 】
发信人: onetiemyshoe (onetiemyshoe), 信区: JobHunting
标 题: zt 周恩来的历史(摘要)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an 15 20:24:12 2016, 美东)
发信人: smilhaNew (ha), 信区: History
标 题: zt 周恩来的历史(摘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9 18:29:01 2015, 美东)
周恩来的历史(摘要) 2014-10-16 11:49:35
作者: 红朝笑笑生
想要弄清楚周恩来的历史,就不能不提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张申府。 今天在大街上问
张申府是谁,十个人有十个不知道他,但在当年,这位张先生可绝对不是等闲人物,因
为他几乎影响了整个中国的革命进程。 张申府,男,一八九三年生于河北,一九一三
年考上北京大学,一九一七年留校工作,主教预科数学和逻辑。
张老师教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不仅擅长数学和哲学,还跟北大其他几个人也很熟
,一个是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另一个是文...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8403
11
来自主题: JobHunting版 - zt 周恩来的历史(摘要)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milhaNew (ha), 信区: History
标 题: zt 周恩来的历史(摘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9 18:29:01 2015, 美东)
周恩来的历史(摘要) 2014-10-16 11:49:35
作者: 红朝笑笑生
想要弄清楚周恩来的历史,就不能不提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张申府。 今天在大街上问
张申府是谁,十个人有十个不知道他,但在当年,这位张先生可绝对不是等闲人物,因
为他几乎影响了整个中国的革命进程。 张申府,男,一八九三年生于河北,一九一三
年考上北京大学,一九一七年留校工作,主教预科数学和逻辑。
张老师教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不仅擅长数学和哲学,还跟北大其他几个人也很熟
,一个是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另一个是文科学长陈独秀,还有一位伦理系的老教师叫杨
昌济,也就是毛泽东的岳父。 认识的都是这样的人,张申府老师立场如何也就不用多
说了。早在一九一八年他就和李大钊、陈独秀创办了杂志《每周评论》,由于他对英国
哲学家罗素极为了解,以至于罗素有次写信时说,中国...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7166
12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zt 周恩来的历史(摘要)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milhaNew (ha), 信区: History
标 题: zt 周恩来的历史(摘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9 18:29:01 2015, 美东)
周恩来的历史(摘要) 2014-10-16 11:49:35
作者: 红朝笑笑生
想要弄清楚周恩来的历史,就不能不提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张申府。 今天在大街上问
张申府是谁,十个人有十个不知道他,但在当年,这位张先生可绝对不是等闲人物,因
为他几乎影响了整个中国的革命进程。 张申府,男,一八九三年生于河北,一九一三
年考上北京大学,一九一七年留校工作,主教预科数学和逻辑。
张老师教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不仅擅长数学和哲学,还跟北大其他几个人也很熟
,一个是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另一个是文科学长陈独秀,还有一位伦理系的老教师叫杨
昌济,也就是毛泽东的岳父。 认识的都是这样的人,张申府老师立场如何也就不用多
说了。早在一九一八年他就和李大钊、陈独秀创办了杂志《每周评论》,由于他对英国
哲学家罗素极为了解,以至于罗素有次写信时说,中国... 阅读全帖
j****f
发帖数: 381
13
[转帖]1918年,毛同志在北大
......
三、毛同志在北大的感受
讲完了这三个小故事,有条件言归正题了。
话说毛同志于1918年8月19日,第一次从湖南来到北京。他后来在与斯诺谈话中谈
到了这一段经历:
“我自已在北平的生活是十分困苦的,我住在一个叫三眼井的地方,和另外七个人
合住一个小房间,我们全体挤在坑上,连呼吸的地方都没有,每逢我翻身都得预先警告
身旁的人。”
“对于我,北平好像花费太大了,我是从朋友们借了钱来北平的,来了以后,马上
就必须寻找职业。杨昌济--我从前在师范学校的伦理教员,这时是国立北京大学教授。
我请他帮助我找寻一个职业,他就把我介绍给北大的图书馆主任。这主任就是李大钊,
他不久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者,后来被张作霖枪杀了。李大钊给我找到工作,当图书
馆的助理员,每月给我不算少的数目--8块钱。”(笔者注:酸溜溜了。嫌钱少呀!这
很正常。)
毛说8块钱不算少,那是自我调侃。那时北大的名教授的工资高者有300多元。8块
钱,让毛感到屈辱。
一个临时工,图书馆助理员的岗位,8块大洋的工资,这三项决定了当年毛同... 阅读全帖
d***3
发帖数: 81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共早期领导人爱情之八卦(zz)
[转自汉唐论坛]
八卦先从老毛讲起,老毛第一任妻子杨开慧众所周知,但毛的初恋情人不是杨开慧,而是
有‘长江以南第一才女"之称的陶斯咏.五四运动前,毛和蔡和森等发起新民学会,组织
法国勤工俭学,蔡和森的妹妹蔡畅邀校友向警予同往,向警予和昔日同窗陶斯咏来到长
沙,加入新民学会。陶斯咏,向警予,蔡畅号称湖南长沙周南女中三杰.留法期间,向警
予嫁给了蔡和森,蔡畅嫁给了李富春.
在新民学会,斯咏很快就为润之的才华倾倒。陶家当时是湘潭一带的名门,毛家一破落
富农,门户悬殊。由于陶家父兄极力反对,毛和陶的爱情中途夭折,两人只有"挥手从
兹去"。陶斯咏不久后离开长沙去了南京。一段时间内,毛和陶还保持着婚前好友的情
谊,老毛21年在上海开完党的一大后,组织上发了50大洋的返乡费,回湖南途中老毛在
南京刹了一脚,和老相好"苦情重诉".毛的<<贺新郎.别友>>写得连丝带缕地,是老毛诗
词中难得婉约缠绵的一首,以前史家说是老毛写给杨开慧的,但现有人考证是毛给陶的
情诗。曾经沧海难为水,老毛之后,美女陶斯咏虽不乏追求者,到31年去世时一直单身
未嫁。
老毛在北京和老师的女儿杨开慧相识相爱后,20年两人回到湖南。... 阅读全帖
p****x
发帖数: 643
1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早期领导人爱情之八卦
ZZ 海归网
八卦先从老毛讲起,老毛第一任妻子杨开慧众所周知,但毛的初恋情人不是杨开慧,而是
有‘长江以南第一才女"之称的陶斯咏.五四运动前,毛和蔡和森等发起新 民学会,组织
法国勤工俭学,蔡和森的妹妹蔡畅邀校友向警予同往,向警予和昔日同窗陶斯咏来到长
沙,加入新民学会。陶斯咏,向警予,蔡畅号称湖南长沙周南女 中三杰.留法期间,向
警予嫁给了蔡和森,蔡畅嫁给了李富春.
在新民学会,斯咏很快就为润之的才华倾倒。陶家当时是湘潭一带的名门,毛家一破落
富农,门户悬殊。由于陶家父兄极力反对,毛和陶的爱情中途夭折,两人只 有"挥手从
兹去"。陶斯咏不久后离开长沙去了南京。一段时间内,毛和陶还保持着婚前好友的情
谊,老毛21年在上海开完党的一大后,组织上发了50大洋的返 乡费,回湖南途中老毛
在南京刹了一脚,和老相好"苦情重诉".毛的<<贺新郎.别友>>写得连丝带缕地,是老毛
诗词中难得婉约缠 绵的一首,以前史家说是老毛写给杨开慧的,但现有人考证是毛给
陶的情诗。曾经沧海难为水,老毛之后,美女陶斯咏虽不乏追求者,到31年去世时一直
单身未 嫁。
老毛在北京和老师的女儿杨开慧相识相爱后,20年两人回... 阅读全帖
j****e
发帖数: 12067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dm123 (dm123),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中共早期领导人爱情之八卦(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Dec 19 21:19:28 2010, 美东)
[转自汉唐论坛]
八卦先从老毛讲起,老毛第一任妻子杨开慧众所周知,但毛的初恋情人不是杨开慧,而是
有‘长江以南第一才女"之称的陶斯咏.五四运动前,毛和蔡和森等发起新民学会,组织
法国勤工俭学,蔡和森的妹妹蔡畅邀校友向警予同往,向警予和昔日同窗陶斯咏来到长
沙,加入新民学会。陶斯咏,向警予,蔡畅号称湖南长沙周南女中三杰.留法期间,向警
予嫁给了蔡和森,蔡畅嫁给了李富春.
在新民学会,斯咏很快就为润之的才华倾倒。陶家当时是湘潭一带的名门,毛家一破落
富农,门户悬殊。由于陶家父兄极力反对,毛和陶的爱情中途夭折,两人只有"挥手从
兹去"。陶斯咏不久后离开长沙去了南京。一段时间内,毛和陶还保持着婚前好友的情
谊,老毛21年在上海开完党的一大后,组织上发了50大洋的返乡费,回湖南途中老毛在
南京刹了一脚,和老相好"苦情重诉".毛的<<贺新郎.别友>>写... 阅读全帖
c**v
发帖数: 1936
17
历史学家赵俪生点评25位名人
2014-11-22 新浪博客 陈小雅2013
2014-11-18 赵俪生 水煮百年网


编者注:赵俪生(1917—2007),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1934年入清华大学外语
系就读,积极参加一二·九运动,1935年加入左翼作家联盟,1937年参加山西新军任营
指导员,后历任济南市政府秘书、中国科学院编译处副处长、东北师范大学和山东大学
教授。



张申府

我18岁那年初识张申府先生,记得他身材较高,方脸膛,微胖,穿一身考究的西服
,严整的打着领带,用一口并不浓重的河北中部口音讲课。一次到他的办公室去,看到
他正把两条腿架在书桌上读杂志,这样的架势,像是后来看到的丘吉尔和尼克松照片中
的形象。那时,他在清华大学是教《逻辑学》的教授,但当时还“吃不开”,此前却是
大人物,曾是中国共产党巴黎支部、柏林支部的创建者,黄埔一期生入学口试的主持人
。他的《逻辑》课很少讲逻辑学,而是骂蒋介石,成为热门的政治论坛。听他课的人不
外两部分,一部分是保持着自己见解从拥护或者反对立场上来挑拣... 阅读全帖
p********i
发帖数: 719
18
小脚“野蛮”vs大脚“文明”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是鲁迅的小说《伤逝》当中,
女主角子君对旧式婚姻发出的“中国好声音”。这位少女如果健在,当她看到今天的女
孩在聚光灯下尽情挥洒,又会发出何种感喟?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周末之夜的
电视相亲,倏忽百年过去。回首子君们生活的20世纪初期,层出不穷却又变动不居的“
新政体”、“新学界”与“新道德”,不但引爆了王朝革命的炮火,也打开了未来两性
平权的闸门。
来成为政治学者的萨孟武还记得,那时“一切都开始转变,在这转变期之中,一
切又要求解放”。到了五四,“最先实现解放的,却是妇女的足,由缠足解放为天足”
。难怪徐志摩的第一任夫人张幼仪,曾以《小脚与西服》为口述自传命名,借助这对颇
具性别象征的符号,凸显新旧夫妻的矛盾纠葛。不过,即便在五四时期颇得“家庭革命
”风气之先的成都,小脚解放也并非后人想象的那样轻松自如。家住四川的郭沫若的大
哥与父亲之间的一次家庭冲突,足以一窥当日两代人在女性认知上的扞格难通:
“大哥问我是喜欢大脚还是喜欢小脚。我说:‘我自然喜欢大脚了。’他满高兴的
不免提...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9
润涛阎:从郭美美谈到周恩来---玩弄溜子的空子 (2014-08-24 19:20:53) 下一个
(一)引言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江湖上混的,大多都是溜子。所谓溜子,就是走江湖的伙计,
这里可以是中性。你只要不在溜子前边加个“二”字,就不是贬义。在江湖上的溜子,
哪怕是盗贼,也要遵守溜子们共同的规则,亦即盗亦有道。比如说,政治局常委与央视
美女主播通奸,这不犯法,也不违背江湖规则,虽然听起来是丑闻。就是嫂子勾搭小叔
子,比如潘金莲勾搭武二郎,武二郎不会就此杀了嫂子,否则就坏了江湖规矩。就是武
二郎知道潘金莲与西门庆偷情,武二郎也不能杀潘金莲,因为按照江湖规矩,出轨不是
死罪。武二郎杀了嫂子,是因为她与奸夫合谋杀了武大郎。但如果叔叔奸污了亲侄女,
那就是该杀。在法律上你不能杀人,但在江湖上杀了也就杀了。男人也一样,出轨可以
,但奸污亲女儿亲侄女,杀了你,溜子们也会原谅杀人犯。
溜子们组成的各路英豪,互相之间也遵守着不成文的规则,比如,不杀来使;不杀降卒
;成王败寇,愿赌服输;等等。也就是说,溜子们跟溜子们对打,也都是用同样的江湖
规矩,因为溜子们的思维方式是雷同的。
然而,与溜子不同... 阅读全帖
S****s
发帖数: 42
20
坊间传说,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时,不仅被上司张申府训斥,还被当时的学生傅斯年打
了一记耳光,说毛在北大图书馆出借部工作不认真,特别是字迹十分潦草,难以辨认。
图书馆馆长李大钊就此曾经批评过他。有一次毛泽东把傅斯年要借的一本书搞错了,毛
不认错反而强辩,加之两人的地方方言沟通不良,傅气急之下打了毛一个嘴巴。那么,
傅斯年到底打没打过毛泽东一耳光?毛泽东对知识分子的仇恨是否真的源于这个耳光?
本文摘自潘文伟的个人博客,原题为《傅斯年真打过毛一耳光吗?》。
传说是这样的: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时,不仅被上司张申府训斥,还被当时的学生傅斯
年打了一记耳光,说毛在北大图书馆出借部工作不认真,特别是字迹十分潦草,难以辨
认。图书馆馆长李大钊就此曾经批评过他。有一次毛泽东把傅斯年要借的一本书搞错了
,毛不认错反而强辩,加之两人的地方方言沟通不良,傅气急之下打了毛一个嘴巴。
张申府是谁?即是北大图书馆馆长李大钊的助手,毛当时是图书馆见习书记(抄写员
)。章立凡曾引用张申府的说法:“当时馆长李大钊每年暑假都要回昌黎老家五峰山休
假,申府先生曾两度代他主持馆务,这件事就发生在1918年的暑期。我为此专门请老先
... 阅读全帖
g*******0
发帖数: 3240
21
附图: 1923年朱德和部分留德人员在哥廷根合影。
前排右起:朱德、贺治华、郑太朴、张申府。
后排右起:孙炳文、高语罕。
-------------------------------
朱德女儿朱敏著的《我的父亲朱德》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登出了朱
敏的母亲贺治华和朱德在德国留学的照片。尘封76年,终于看到了朱德元帅第四个妻子
贺治华的照片。
就是这个贺治华,给朱德戴绿帽子,“背叛”革命,“出卖”中共早期领袖罗亦农,被
中央特科秘密扑杀,未死。

朱德(1886-1976)四川仪陇人。原名代珍,字玉阶。元帅。1922年9月抛弃滇军少
将旅长官职赴德。11月在柏林由周恩来介绍入党。1925年7月赴苏。1926年夏回国。参
与领导南昌起义,发动湘南起义。朱毛井冈山会师。解放军总司令。全国人大委员长。
6届候补中委。7届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8届政治局常委、副主席。9届政治局
委员。10届政治局常委。

据有关资料和报道,朱德一生有过六次婚姻。
第一次,刘氏。1905年,19岁的朱德在老家仪陇与刘姓农家姑娘结婚。
第二次,萧菊芬。1912年秋天...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毛泽东真相 zt
到底是谁的罪错
─文革人物聂元梓的晚景与反思
十一前夕,前往医院去探望因急性肺炎而住院的聂元梓。一搭讪,已经米寿之年(
八十八岁)的老人又把话题提到往事上去了。回首前尘她真是有一肚子的委屈与埋怨。
毛泽东最恨知识分子
回顾历史,聂元梓认为,毛泽东最恨知识分子,因为与北大有宿怨,这是因为他早
年在北大图书馆登录室勤工俭学时,曾受到代理馆长张申府的冷遇,有一次,因为毛的
字体潦草,张还要他重新再填写一本图书卡片。延安时期,凡是有北平到延安的,毛都
要询问张申府的情况,解放之后,他几次提到「张申府、张老板面色很难看啊」。所以
,张申府于建国前因为第三条道路被开除民盟成为人民公敌,一九五七年又被打成右派
,都与此有关联。
据史料记载,到了一九五七年反右期间,北大教职工打成右派的九十人,学生右派
四百二十一人,共计五百一十一人。但毛泽东不高兴了,嫌北大当时的校党委书记江隆
基手太软,就把铁道部的陆平派来担任校党委书记。到了这年十月以及来年春季,不少
的单位已开始对右派进行甄别,就是给明显搞错的、不是右派的人摘帽,可北大却反其
道而行之,偏偏又搞了一场「右派补课」,补划右派一百七十三人,总...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452
23
来自主题: Jiangsu版 - 读书
Summer 没干什么事。
看了几本英文的写中国的书。
除了根大家说过的“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 "Rivertown".
还有”The time for telling truth is running out"
2001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了中文版,易名为 “张申府访谈录”
但既然是从英文翻过去的,还是看原文来的直接。
中国的历史要美国人来记述,还提醒我们,Time is running out
这也算是是中国人的悲哀吧。
这本书讲的是周恩来到入党介绍人,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岱年之兄 张申府。
仗着有周恩来的保护,在1966年写给红卫兵的检查中,
自称“我有三好:好名、好书、好女人”也算是个人物。
书中探讨在孔子与罗素之间思索,作为CCP的创始人之一,又主动退党的张申府,
上个世纪2,30年代在中国关于性自由的讨论,张申府生命中的女人们
(包括CCP第一个女党员刘清扬),读来别有一番意味。
有个中文review link:
http://www.booker.com.cn/gb/paper23/40/class002300003/hwz203212
z**********e
发帖数: 22064
2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王康:重庆谈判70周年祭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王康:重庆谈判70周年祭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18 01:24:44 2015, 美东)
http://hx.cnd.org/?p=116509
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
贤贱不孝,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重庆谈判落幕70年了。
很少有哪次事件像重庆谈判那样,闪耀着那麽令人眩目的戏剧性光环,唤起过那麽巨大
的希望,又终如一首即兴叙事曲转瞬即逝,徒然留下难以言表的历史悬问,藏匿在无数
尘封档案后面的无法复位的记忆,以及至今无人真正述及的历史启示。
重庆谈判也许是传统中国最后一次以战争解决政治争端的替代方式,是现代中国第一次
具有显豁的国际背景和公众舆情参予的试图以民意制衡党争、以理性驾驭武力而终归失
败的历史性尝试。
很少有哪次事件像重庆谈判那样,闪耀着那麽令人眩目的戏剧性光环,唤起过那麽巨大
的希望,...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5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王康:重庆谈判70周年祭
http://hx.cnd.org/?p=116509
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
贤贱不孝,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重庆谈判落幕70年了。
很少有哪次事件像重庆谈判那样,闪耀着那麽令人眩目的戏剧性光环,唤起过那麽巨大
的希望,又终如一首即兴叙事曲转瞬即逝,徒然留下难以言表的历史悬问,藏匿在无数
尘封档案后面的无法复位的记忆,以及至今无人真正述及的历史启示。
重庆谈判也许是传统中国最后一次以战争解决政治争端的替代方式,是现代中国第一次
具有显豁的国际背景和公众舆情参予的试图以民意制衡党争、以理性驾驭武力而终归失
败的历史性尝试。
很少有哪次事件像重庆谈判那样,闪耀着那麽令人眩目的戏剧性光环,唤起过那麽巨大
的希望,又终如一首即兴叙事曲转瞬即逝,徒然留下难以言表的历史悬问,藏匿在无数
尘封档案后面的无法复位的记忆,以及至今无人真正述及的时代启示。
历经70年苍黄翻覆的今代国人蓦然发现,那场遥远的谈判,那些早已作古的主角们并未
如烟而去,那些挥手、微笑、合影、握别,那些称兄道弟、信誓旦...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5286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有个关于五号同志的疑问
你知道张当年是什么级别么?
张申府当年和陈独秀李大钊一起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三位创党人,
也是周恩来本人的入党介绍人,在当年地位远远高于周恩来。
张也是蒋介石的俄文翻译, 张申府为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
戴季陶有事时, 张多次代理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是当时中共在黄埔军校最高的任职
没有张申府向戴和蒋的举荐,
仅仅一封共产国际推荐信根本当不上黄埔政治部主任的位置,
何况当年怀揣推荐信的留苏回国年轻人多了去了。
l*w
发帖数: 3758
2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周总理是好人还是坏人???
他是张申府介绍入党的,张申府之所以选他第一个入党而不是同期旅欧的学生领袖赵世
炎,李维汉什么的,是因为刘清扬是邓颖超好朋友。张介绍的第一个党员是刘清扬,第
二个是周恩来。张申府自己党票是21年7月以后才有的。欧洲少共成立时22年6月。
w*********e
发帖数: 5286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有个关于五号同志的疑问
五号开始是政治部副主任, 主任是戴季陶。
五号其实顶的是张申府的位置,张申府是共产党创党人之一,资格是够
政治部副主任的,五号能当政治部副主任是因为张申府竭力推荐。
E*V
发帖数: 17544
29
来自主题: WorldNews版 - 英语中专生,舔美得晋升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sbd (小破喵),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英语中专生,舔美得晋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25 14:14:30 2009, 美东)
收到《SOHO小报》今年第1期,其中有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泳的一篇短文《英国旧书
店给张申府的一封信》,里面有一段话让我觉得奇怪:

“从信中的日期可以判断,这封旧书店的回函恰好在信发出的一个月内,虽然张申府要
的书没有了,但他们很快为张申府复制副本寄回,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这个速度应当
说不慢,今天中国清华大学哲学系的教授,个人要在英国旧书店里买几本自己想要的书
,不敢说在一个月内会得到满意的结果……”

后面还有一些今不如昔的感慨,不抄了。为什么这段话让我觉得奇怪呢?因为那是1932
年2月啊,可不像现在有复印机可用,要复制一本书得用影印,成本该有多高!英国旧
书店就为了一个中国教授专门影印旧书,而且不只一本,而是三本,真是不可思议。

幸而谢教授在文中抄录了信件的原文。一读之下,才知道原来谢教授没有看懂这封简单
的英文信件,导致整篇文
l*w
发帖数: 3758
30
张申府。张申府受陈独秀委托,去欧洲建立共产主义小组并吸收党员。张申府在船上遇
到刘清扬并向她求爱,在船上“结婚”,然后就发展了刘清扬作为他发展的第一个党员
。刘清扬和邓颖超是好朋友,所以到法国下了船以后,党组织就发展了周成为第三个成
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欧洲少共是1922年成立的,不是很多人说的1920年和1921年,文
革后很多人要打周旗号反毛,所以要把周入党年代提前到1921年,这样周就也能算得上
土共创始人了。
m********r
发帖数: 718
31
此人很有意思,在国内一直活到1987年才挂,也算一绝世奇人

张申府。张申府受陈独秀委托,去欧洲建立共产主义小组并吸收党员。张申府在船上遇
到刘清扬并向她求爱,在船上“结婚”,然后就发展了刘清扬作为他发展的第一个党员
。刘清扬和邓颖超是好朋友,所以到法国下了船以后,党组织就发展了周成为第三个成
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欧洲少共是1922年成立的,不是很多人说的1920年和1921年,文
革后很多人要打周旗号反毛,所以要把周入党年代提前到1921年,这样周就也能算得上
土共创始人了。
m*******e
发帖数: 21667
32
☆─────────────────────────────────────☆
tiegoba (草和尚) 于 (Sun Sep 26 12:10:20 2010, 美东) 提到:
其实我看张国焘活的好得很,活到79年,活过了老毛,还笑看当年跟着老毛反对他的人
一个个被老毛整死。
张国焘当年不趁当着陕甘宁边区代主席还有点地位的时候出逃,将来肯定就没机会出逃
了,早晚是死路一条。又有人说他不该投军统,中共特工也不是吃素的,不投军统当个
老百姓能有命吗。
活到最后就是活得最好,我看张国焘在已经翻脸失势力的选择不错,投敌有千古骂名,
留在中共我看最后也是骂名。
老张要名节我看也有个办法,就是想办法死于敌手,最好是日本人之手,杀身成仁。也
是一条路。
☆─────────────────────────────────────☆
monkeylady (MonkeyQueen) 于 (Sun Sep 26 12:28:50 2010, 美东) 提到:
他最后死在了老人院里。我很不解他的几个当教授和工程师的儿子,怎么忍得下心?
我看了一篇文章说他的儿子们也经济困难,我想,张国...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3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转帖]周英才:王造时“反苏”真相
adolfina 于 2014-2-8 4:38:39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著名爱国“七君子”之一的王造时,解放后一直背着个沉重的“反苏”包袱。1957
年被“钦定”为大右派,历经磨难;“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折磨再次升级,以“反革命
”罪被捕入狱,终被惨死于鬼魅之手。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王造时被彻底平反,
其“反苏”真相才昭然于天下。
王造时是江西安福县人,出身于平民之家,1930年毕业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获政
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他拒绝从政,在上海光华大学担任文学院院长。时值九一八事
变爆发,王造时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去,与国民党蒋介石的倒行逆施作斗争,是
我国抗日救亡的先驱者之一。在那白色恐怖的日子里,乏造时不惧于威,不诱于誉,两
次遭到逮捕,两次坐牢,一次暗杀,多次失业,但他为真理而战,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建国后,声名中外的“七君子”,除邹韬奋于1944年病故和李公朴于1946年被国民
党特务暗杀外,其余5位“君子”有4位陆续调去北京高就。沈钧儒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章乃器任粮食部部长,沙千里任商业部部长,史良任司法部部长。惟独学位最高,年
纪又轻,功劳... 阅读全帖
d**********u
发帖数: 4124
34
☆─────────────────────────────────────☆
bluewater0 (ocean) 于 (Mon Oct 26 04:45:19 2009, 美东) 提到:
要亡一个国,先亡其学,先让你的人民不知道有其民族文化。
胡适的说法并不对。不是先有一个“国故学”流行,然后大家省称、简称,才有了
国学。
陈独秀讲,研究国学、整理国故好像是在大粪里面找香水,而我们现在是要从西方
引进香水。
作为研究体系的国学才有新旧,作为研究对象的国学没有所谓新旧。
时间: 2009年10月14日上午
地点: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陈来办公室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将于2009年11月1日举行成立大会。此时距上世纪三十年代以
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为代表的清华大学国学院停办,整整过去了八十年。
八十年间,国学饱经风霜,无论其性情还是面貌,都有了很多改变。对此,作为重新恢复的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院长,陈来先生会有一些什么样的感触,面对梁启超等四先生所留
下的思想遗产,今天的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是要“照着讲”还是“接着讲”?日...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6800
3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wlch (cwl),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高华:六十年来家国,万千心事谁诉—读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29 22:58:04 2011, 美东)
高华:六十年来家国,万千心事谁诉
——读龙应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札记
作者:高华
来源:《领导者》总第34期(2010年6月)
本站发布时间:2010-7-20 7:56:45
一、引子:龙应台要说什么?
龙应台去年出版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一书在台、港和海外的华人社会引起强烈
反响。作为一名近代史研究者,我读过许多探讨1949年前后中国历史变化的著述,我自
己也曾就其中的某些问题写过文章,但是龙应台的书还是给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应
该说,这是一部用散文的文体,以新的思维,对1949年前往台湾的一群中国人进行全新
论述的重要作品。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意象复杂,场面宏大:从1949年200万大陆人渡海迁台,再
到二战时期的德、俄战场和南太平洋战场;从“白色恐怖”对“外省人”的残酷迫害,
到“本省人”对“祖国军”的期盼和失... 阅读全帖
g*********r
发帖数: 9366
36
☆─────────────────────────────────────☆
kirklook (Ni) 于 (Thu Dec 29 23:08:32 2011, 美东) 提到:
发信人: cwlch (cwl),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高华:六十年来家国,万千心事谁诉—读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29 22:58:04 2011, 美东)
高华:六十年来家国,万千心事谁诉
——读龙应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札记
作者:高华
来源:《领导者》总第34期(2010年6月)
本站发布时间:2010-7-20 7:56:45
一、引子:龙应台要说什么?
龙应台去年出版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一书在台、港和海外的华人社会引起强烈
反响。作为一名近代史研究者,我读过许多探讨1949年前后中国历史变化的著述,我自
己也曾就其中的某些问题写过文章,但是龙应台的书还是给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应
该说,这是一部用散文的文体,以新的思维,对1949年前往台湾的一群中国人进行全新
论述的重要作品。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意象复杂,场面宏大:从194...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37
高华:六十年来家国,万千心事谁诉
——读龙应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札记
作者:高华
来源:《领导者》总第34期(2010年6月)
本站发布时间:2010-7-20 7:56:45
一、引子:龙应台要说什么?
龙应台去年出版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一书在台、港和海外的华人社会引起强烈
反响。作为一名近代史研究者,我读过许多探讨1949年前后中国历史变化的著述,我自
己也曾就其中的某些问题写过文章,但是龙应台的书还是给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应
该说,这是一部用散文的文体,以新的思维,对1949年前往台湾的一群中国人进行全新
论述的重要作品。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意象复杂,场面宏大:从1949年200万大陆人渡海迁台,再
到二战时期的德、俄战场和南太平洋战场;从“白色恐怖”对“外省人”的残酷迫害,
到“本省人”对“祖国军”的期盼和失望,再到“亚细亚孤儿”的悲情。全书有家有国
,以个人和家族的变迁,来折射时代和国家的大势走向对个人命运的影响。以人文的、
人道的史观,穿透被宏大话语总结、归纳的历史,从中还原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寻求其
中的意义和价值,这是《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一书的基本特点。在我多年的... 阅读全帖
d*****n
发帖数: 3084
38
大胆设想是好的,但是也要仔细求证,事实都说不清楚就会影响论点了。
张申府是周的入党介绍人,在欧洲的时候就已经认识了。说的好像他们以前不熟是的。
张的地位对周在黄埔的地位是有作用的,而且非常大。张在党内资历跟李大钊一个级别
的,周算是他的嫡系。毛其实在党内开始没有什么地位和派系的。
周在欧洲甚至苏联可能啥都没有混上,共产国际的介绍信应该是真的,但是真实的意义
不见得是那种委派/推荐性质的。甚至可能是一种标准印刷品的函件,证明在欧洲的经
历,譬如季的名字是印刷的。
周其实有说法是1917年就加入了德国共产党,但是这个经历后来不提了。
而当时进入中国的不是苏联而是共产国际,像后来李德都是那么来的。周在欧洲算个小
头目,正好可以遮掩苏联的幕后角色,也因此,开始在台面的大人物都是苏联的亲儿子
,周没有份。
周算是共产国际的人,张申府的嫡系(张国焘也是),所以在当时,土共内部等价于国
民党那边的蒋廖,党内辈份一样,因为孙还活着。
周又是浙江人,跟老蒋关系不错。国民党里浙江人多,看看他们后来中常委的浙江人比
例。所以国民党里他人缘好。毛也是靠了汪精卫才当上宣传部长的,可惜国民党里后来
广东人不行了。... 阅读全帖
A*****1
发帖数: 1738
3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谈谈如何拍建党伟业
转自
http://ent.sina.com.cn/m/2011-06-02/08403323973.shtml
真是一群刺眼的星啊!
演员 剧中人物
刘烨 毛泽东
冯远征 陈独秀
黄轩 刘仁静
张嘉译 李大钊
何平 何叔衡
王学兵 包惠僧
祖峰 邓中夏
戚玉武 王烬美
张一山 邓恩铭
王丹戎 董必武
谭凯 陈潭秋
马少骅 孙 文
周润发 袁世凯
周杰 李汉俊
张译 周佛海
林申 方 豪
包贝尔 匡互生
佟瑞欣 陈公博
黄觉 李 达
聂远 陈其美 ...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40
润涛阎:温家宝的谋划与黄奇帆的运气
2015-08-07 06:25:10
(1)不粘锅黄奇帆
大家都记得当年新闻报道黄奇帆所言:“我和薄熙来书记配合默契,如鱼得水,相处得
愉快来劲。”大家也都知道薄熙来黄奇帆王立军三人在重庆如同当年刘备关公张飞桃园
三结义。可转眼间老大老三入狱成了阶下囚,而老二依然座上客。人们不解其道,便感
叹黄奇帆是“不粘锅”。
考虑到至今还没看到这一独特现象的令人折服的解释,润涛阎有义务把里边的猫腻告诉
润涛阎的读者。
这就有必要提到当初主张拿掉薄熙来的温家宝与极力反对(本质上是害怕)拿掉薄熙来
的高层包括常委与后台的曾庆红等人所进行的智力较量与当面舌战摊牌的过程。
根据后来的“遥遥领先的预言(=谣言)”所述,当年在重庆就有江泽民的儿子吴邦国
的弟弟等无数官二代跟着薄熙来发大财。毫无疑问,拿掉薄熙来,就必须给人民一个交
代,就必须审判他的罪行,那就把一帮子在重庆发大财的官二代给暴露了,那些人无论
如何不能让温家宝胡锦涛习近平李克强一伙拿掉薄熙来。更别说包括跟薄熙来有政变预
谋的周永康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等人了。
王立军跑到美领馆后把薄熙来老婆杀... 阅读全帖
l*w
发帖数: 3758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周恩来为什么这么牛?
张申府是周的入党介绍人,那些拼命把周入党时间往21年提的人,是想方设法把张申府
和他情人赴欧日期往前提的。提完赴欧时间还要提张在欧第一次见周的事件,然后还要
对周自己填的简历视而不见。挺累的。
至于毛什么在主流之外还是之内,看看老毛的职务好伐。老毛是土共内第一势力派系湖
南系的老大,老毛要想当总书记,八七会议就可以争。

共产
c****e
发帖数: 1628
42
长沙师范旁边的小旅馆里,撸完了一管不过瘾,
毛主席又去找个暗娼睡了一晚
民国成立两年了,街上仍然到处是长辫子,
听说张勋要复辟?
革命仍不断,各地大王拼命勒索,到处是兵痞
毛主席看看口袋里的盘缠不多了,怎么才能发家?怎么才能生存?
回韶山种地?太累,我不干。经商?没本钱。
去当兵痞?
5年后,1918,毛主席25岁了,终于拿到长沙师范的文凭,相当于现在初中毕业。
可干啥呢?不是富二代,不是官二代,找不到活干。也没女人操。
入夜了,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主席翻了翻水浒,不禁长叹,
去梁山入伙?可梁山在哪?
主席百无聊赖,失魂落魄,
长沙街头徘徊,一天,偶遇同学,你记得杨昌济吗?长沙师范的时候教过你,
去北大做教授了,找他求个差事?主席心头猛的一亮,好主意。
教授?对,杨昌济不是初中老师吗?怎么当北大教授。
话说当初的教授嘛,真的没啥。别说在1918年,就算到了1925年,清华聘请朱自清当教
授的时候,
朱自清也不过是北大本科毕业,在浙江教了几年语文的一个中学老师。
清华的梅校长也不过是个本科毕业,连几个留美博士,学的内容难度仅仅相当于今天的
大学课程。
为啥48年毛主席称赞朱自清宁可饿死?人...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3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周恩来的朋友圈
2016年01月06日19:37
2016年1月8日是周恩来总理逝世40周年的日子。你了解他吗?今天我们该如何认识他?
一起来看看曾经跟周恩来接触过的人是如何评价他的吧。
周恩来入党介绍人张申府:“周恩来当时在巴黎积极从事革命活动,英俊潇洒,才华横
溢,工作勤奋,团结同志,在留学生中有极高的威信。入党是在1921年春天举行,比中
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早半年。”这是周恩来和张申府(右一)、刘清扬(右二)在柏林
万赛湖。
周恩来夫人邓颖超:“我们那时没有可以登记的地方,也不需要什么证婚人、介绍人,
更没有讲排场、讲阔气,我们就很简单地,没有举行什么仪式,住在一起。在革命之花
开放的时候,我们的爱情之花并开了。”两人相识于1919年,1925年在广州结婚。图为
二人在广东合影。
美国记者白修德:曾家岩50号是一个“寒酸的地方,下雨时小巷的泥就没过脚面,接待
室的地上也被踩得到处是泥”。曾家岩50号又称周公馆,是周恩来在重庆以个人名义租
下的房子,实为中共南方局的办公地点。周恩来经常在此招待中外记者。图为周在红岩
村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
发动西安事变的张学良:“周恩来的人好厉害,他们都控制住... 阅读全帖
J*******l
发帖数: 133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世人皆欲杀的罗隆基
作者:温梓川(马来西亚)
《黄花岗》杂志转载:
http://www.huanghuagang.org/hhgLibrary/year2010/2010-07/everyon
在暨南的教授群中,以新月社的一伙人占最多数,除了胡适,徐志摩,陈西 滢,凌叔
华,顾一樵,闻一多,陈铨等人之外,如罗隆基,梁实秋,叶公超,刘英士,余上沅,
饶孟侃,蒯淑平,潘光旦,彭基相,卫聚贤,沈从文,顾仲蠡,梁遇 春,余楠秋,都
在暨南教过书;至于在一九三九年二月七日在上海被杀的左翼作家胡也频,他初期的作
品,《鬼与人心》和《圣徒》等也是在《新月》杂志发表的, 甚至还在新月书店出版
过几本集子,也可以说是新月社的朋友之一。然而,那时新月社这一伙人是被人号为“
新月派”的。但依照梁实秋先生的说法“办这杂志的一 伙人,常被人称做新月派,好
像是一个有组织的团体,好像是有什么共同的主张,其实这不是事实……新月派这顶帽
子是自命为左派的人所制造的,后来也就常被其 他自命的人所使用。当然,在使用这
顶帽子的时候,恶意的比较多,以为一顶帽子可以把人压个半死。”不过,在外人看来
,新月社这伙人当中,有三个人最为特 殊。一个...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3402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世人皆欲杀的罗隆基
作者:温梓川(马来西亚)
在暨南的教授群中,以新月社的一伙人占最多数,除了胡适,徐志摩,陈西滢,凌叔华
,顾一樵,闻一多,陈铨等人之外,如罗隆基,梁实秋,叶公超,刘英士,余上沅,饶
孟侃,蒯淑平,潘光旦,彭基相,卫聚贤,沈从文,顾仲蠡,梁遇春,余楠秋,都在暨
南教过书;至于在一九三九年二月七日在上海被杀的左翼作家胡也频,他初期的作品,
《鬼与人心》和《圣徒》等也是在《新月》杂志发表的,甚至还在新月书店出版过几本
集子,也可以说是新月社的朋友之一。然而,那时新月社这一伙人是被人号为“新月派
”的。但依照梁实秋先生的说法“办这杂志的一伙人,常被人称做新月派,好像是一个
有组织的团体,好像是有什么共同的主张,其实这不是事实……新月派这顶帽子是自命
为左派的人所制造的,后来也就常被其他自命的人所使用。当然,在使用这顶帽子的时
候,恶意的比较多,以为一顶帽子可以把人压个半死。”不过,在外人看来,新月社这
伙人当中,有三个人最为特殊。一个是胡也频,后来因为参加了左联而被捕枪毙。另一
个是闻一多,因政治问题被暗杀。还有一个是罗隆基,后来也走上政治的道路,成了中
国民主同盟的要员,被人目为左翼政团宣传... 阅读全帖
l*w
发帖数: 3758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周恩来为什么这么牛?
22年夏天共产党都成立一年了,这时候入党也叫缔造? 你也承认老毛建军是独立的。但
欧洲少共成立可不是独立的。李大钊在一大后,给张申府写信,说共产党成立了,委任
他为中国共产党旅欧通讯员,并委托他在欧洲发展组织,这个能算独立?
欧洲少共22年夏天成立,总书记是赵世炎,组织部长张伯简,宣传部长陈延年,工运部
长周恩来,但实际领导者是张申府。

是比较早期入党,有相对独立的组织活动,都可以算。比如说毛领导的秋收起义比南昌
起义晚,但毛仍然是中共军队的缔造者,这谁也不能否认,因为秋收起义与南昌起义的
组织是相对独立的,哪个时间早
会参加国内组建党组织的。和陈独秀、李大钊一样,虽然没参加一大,但他的这段履历
,足够承认他是缔造者了。什么时候谁介绍的,只是手续问题。
,和研究红楼梦研究到曹雪芹家谱一样无聊。
缔造者的依据,都是在拿日期卡性质,一样的无聊,说来说去,都是文革那一套。1922
年入党就是1922年,是缔造者就是缔造者,两个没有绝对联系。评价一个人,主要看的
是活动经历,不是盯着日历说事
共的
h********n
发帖数: 1671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周恩来为什么这么牛?
知道你党史熟,但抠到这份上就没意思了,搞的跟有的红学家似的。
欧州的党组织是相对于国内独立发展的,联系也只不过是李大钊的一封信,并没有直接的领导关系。虽然时间上晚一些,但这些人早就投身民主运动,只是后来才得知国内成立共产党的消息。李大钊写信只是“通知”他们共产党成立的消息,并不是那时候起才培养他们的共产主义信仰。所以你提到的那些人,都可以算是缔造者。就好像秋收起义时的领导人会不知道南昌起义的消息吗?也只不过是知道消息而已。从组织、人员和策划,并没有多少南昌起义的直接影响,那些人也不是因为得知南昌起义后才决定要投身革命的,这就是相对独立的意思。
李大钊早在1920年底,最迟1921年春就委托张申府在欧洲发展组织。1921年春天,周恩来就经张申府介绍加入共产主义小组。中共一大时,一说欧洲的共产主义小组未接到通知,一说接到通知但因为路途遥远而未成行。无论何说,都说明当时欧洲的共产主义小组已经成立。直到1923年,几经周折之后,这个欧洲的共产主义小组才与国内建立了组织上的关系,正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改组为中共的欧洲支部,也说是在这之前,欧洲的党组织是独立发展的。所以说,这个共产主义小组后来... 阅读全帖
l*w
发帖数: 3758
4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周恩来为什么这么牛?
1,真服了你了,我的材料和你那点一致了,那个五人共产主义小组根本子虚乌有。这
个说法第一次出现时候只有张申府在世了。死无对证,周在世时从来没这个说法。周自
己说法很一贯的,从来没变过。
2,1921年蔡和森成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几个组织和在一起成立中国共
产主义青年团,周成为创建者之一。哪里矛盾?20年8月,陈独秀成立第一个共产主义
小组,和第二年毛泽东等成为中共创始人有矛盾吗?
别往蔡和森身上扯,张申府那个五人共产主义小组可没包括蔡和森。80年代蔡畅还活着
呐。另外当时周在德国时间比较多。建议看看郑超麟回忆录,里面当时在欧洲是多个组
织乱七八糟瞎折腾。
3,居然跟我扯这个,我那个是按照西行漫记照着敲得,就是个大意。周说的翌年,他
参与创建共青团,然后就说了一段1922年以后,他如何在德法英三国间来回跑发展青年
团组织。然后才说1922年入党的事情。我为了省事就没敲。
别把周记错年,和一大记错日期往一起混,那是一回事吗?周从20年代开始填简历就一
直填22年。和斯诺采访也是说22年。一大代表们可没必要每年写一下一大那天开的,原
来英明的周相几十年,感情都记错了,如果这... 阅读全帖
h*****n
发帖数: 3270
49
自存资料。 军阀分布图醒脑,
啊啊,这个问题简直是为昨晚我在清华的演讲量身定做的。简而言之,北洋没有政治纲
领,而从北洋到国民党再到1949年,政治脉络可以简化为少年中国学会这个100多人的
团体内部矛盾。理解了少年中国学会的分裂史,就能读懂民国政治史,下面是全文:
晚上好。感谢大家在周五的晚上来给我捧场。十月初,我的朋友邀我来谈谈历史,出的
题目是重庆谈判,因为10月10号是重庆谈判签订协议七十周年。
在座各位大多应该是20出头,我今年34岁,比各位大10岁左右。谈七十年前的事情,这
10年时间不能算明显的优势,我同样要通过读书来了解历史,其次是向别人请教,这次
来之前,我就向一位叫 @穆好古 的朋友请教了许多问题。但他也是个80后,不可能有
很直观的印象去谈70年前的事情。所以,为了增加我谈历史的资本,在讲正题之前,我
先讲几个我家传的老段子,拉近一点我和历史的距离。
第一个故事来自我的母亲。她今天也在这里听我讲历史。40年前,也就是离重庆谈判30
年左右的时候,她是一名北方山区的乡村教师。在我家乡那个穷县里,她工作的地方也
是最穷、最闭塞的几个乡镇。在我的记忆里,直到80年代,她... 阅读全帖
h*****n
发帖数: 3270
50
自存资料。 军阀分布图醒脑,
啊啊,这个问题简直是为昨晚我在清华的演讲量身定做的。简而言之,北洋没有政治纲
领,而从北洋到国民党再到1949年,政治脉络可以简化为少年中国学会这个100多人的
团体内部矛盾。理解了少年中国学会的分裂史,就能读懂民国政治史,下面是全文:
晚上好。感谢大家在周五的晚上来给我捧场。十月初,我的朋友邀我来谈谈历史,出的
题目是重庆谈判,因为10月10号是重庆谈判签订协议七十周年。
在座各位大多应该是20出头,我今年34岁,比各位大10岁左右。谈七十年前的事情,这
10年时间不能算明显的优势,我同样要通过读书来了解历史,其次是向别人请教,这次
来之前,我就向一位叫 @穆好古 的朋友请教了许多问题。但他也是个80后,不可能有
很直观的印象去谈70年前的事情。所以,为了增加我谈历史的资本,在讲正题之前,我
先讲几个我家传的老段子,拉近一点我和历史的距离。
第一个故事来自我的母亲。她今天也在这里听我讲历史。40年前,也就是离重庆谈判30
年左右的时候,她是一名北方山区的乡村教师。在我家乡那个穷县里,她工作的地方也
是最穷、最闭塞的几个乡镇。在我的记忆里,直到80年代,她...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