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张士诚
1 2 3 4 5 6 7 下页 末页 (共7页)
G**U
发帖数: 5492
1
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民间有祭地藏王的习俗。而在这一天晚上,老苏州们会在自家
门口插上星星点点的香烛,俗称“烧狗屎香”。“狗屎香”又叫“久思香”,“久
思”正是张士诚小名“九四”的谐音。这些香便是苏州人民烧给他的,明祭“藏王
”,暗祭“张王”。
据史料记载,张士诚,元末泰州白驹场(今江苏大丰)人。因地属两淮运盐使
司而人称“淮张”。当初只是个盐场操舟运盐的角色,偶尔也贩贩私盐。元至正十
三年(1353)五月,与弟士义、士德、士信等18人聚众反元,自号诚王,僭号大周
。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率主力军进驻平江,把平江改名为隆平府,并修建
王宫,设立省、院、六部等行政机构。
翻开苏州地图,纵横交错的苏州古城地界里,依然保有“姑苏王”张士诚称王
苏州时痕迹。 时隔600多年,苏州人为何对张士诚有着如此深厚的感情?
据苏州一些老居民回忆,当时张士诚的王宫建造在苏州公园附近。在一位杂货店
老板娘的指引下,记者在五卅路老体育场对面,找到了一条小巷叫“皇废基”。据苏
州地方志记载,这里便是张士诚王宫所在地。眼前这条狭长的小巷子着实很难与壮观
的吴王宫相联系,据传,张士诚兵败之后王宫被大火烧毁,徒留... 阅读全帖
m**d
发帖数: 21441
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张士诚曲线救子
张士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利用职务之便,挪用石
油科研经费数额特别巨大,其数额达数千万元人民币,对于其在中国石油大(北京)签订
的数额巨大的石油项目资金去向无法说明,作为共产党员,沽名钓誉,欺世盗名,大搞
山头主义,生活作风腐化,贪图享乐,其名下及其亲属名下拥有数套来源不明别墅,远
超其参加工作担任校长以来的合法收入。其之“富有”,生活奢靡在中国石油大学(北
京)学生及老师圈子中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加之为人霸道,被一些老师讽刺是“金主”
,“学霸”,影响极其恶劣。其子也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就读,在张士诚的包庇下
,在学校专横跋扈,欺凌同学,多是不了了之,甚至在张士诚的一手操作下以优秀毕业
生的身份从石油大学毕业,更有甚者在国家严厉整顿学风的情况下,此人发觉其子保研
存在风险,便想出了一个“曲线救子”荒谬手段,授意在其子参加工作的同时 , 将其
破格录取为国家已明令禁止的在职研究生,成为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年纪最小的在职
研究生,无不为人侧目,严重危害了学校的公平教育。在当下行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毕业生工作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下,张士诚作为石油大学的副校长... 阅读全帖
n*******w
发帖数: 6708
3
张士诚是糊涂了,还是哪根筋不对
为啥要攻击刘福通和韩林儿?
当时韩,刘是天下义军的名义上的领袖, 他这么干还怎么夺取天下
张不攻击韩,刘, 元朝大军也会灭了韩刘
张士诚这么做真的是比朱元璋蠢多了
s********v
发帖数: 288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张士诚到底士自杀还是他杀
据说是宁可自杀也不降老朱
老朱把张士诚分尸喂狗,被苏州人运回,葬在斜塘
a****o
发帖数: 6612
5
张士诚格局太小。当初朱元璋和陈友谅在鄱阳湖打得不可开交,集庆空虚他都不去取。
等朱元璋搞定陈友谅,得天下只是迟早的事情。
K*****2
发帖数: 9308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张士诚之死
张士诚被朱元璋打败以后,试图上吊,结果没成功,老朱派人用弓弦勒死了老张。老朱
可会想到,多年后自己的子孙,崇祯上吊成功了,而且永历又是被弓弦勒死。
K**********n
发帖数: 10466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张士诚之死
so???
还行了,那时候认为,不砍头有个全尸就算是对得起人了。
朱元璋没把张士诚直接送到闹市问斩,算是厚道了。
说不定如果问斩了,可能崇祯就也被砍脑袋鸟。
p*********3
发帖数: 8525
8
靠零散海盗商人移民难,张士诚级别的组织力量大多了
z**********e
发帖数: 22064
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张士诚曲线救子
当年幕僚给张士诚起这个名字,就是暗地里骂他,知道他这个文盲也听不出来。
可是600年后还有亦步亦趋者,也确实是奇葩。
他这数千万元,大多数应该是你在位的时候贪污的吧。
m**d
发帖数: 21441
1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张士诚曲线救子
当年张士诚的名字可能是在骂他
现在谁知道啊?
a******9
发帖数: 20431
1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张士诚曲线救子
麻痹的老子还以为是吴王张士诚
这傻逼名字 当爹的太没文化了
k*******8
发帖数: 2320
12
酒和救 苏州话发音完全不同啊
倒是听说“讲张”和张士诚有关
n*********n
发帖数: 580
13
张士诚还是不错的诸侯,陈友谅就阴险毒辣的多。明史还是很有意思的。
b**a
发帖数: 1118
14
邓舍与洪继勋正说话间,室外有人来报:“通政司密奏、前线军报。”
两人停下话头。
邓舍吩咐说道:“呈上来。”
先打开“通政司密报”,有两份。上边一份是徐州、宿州传来的原件,下边一份是
李首生写的分析报告。
邓舍看过后,递给洪继勋,笑道:“说曹操、曹操到。我正准备和先生谈谈张士诚
,推测一下在当前局面下、他会有何举动。……,你瞧,这徐州、宿州的情报就已经送
来了。”
洪继勋接住,细细观看,见原件上写道:“我徐、宿对面之浙军,渐有增多之趋势
。松江风传:士诚与察罕已经签订好了盟约,有彼此呼应、图我济宁、徐、宿之意。”
李首生的分析报告上则写道:“士诚与察罕签订盟约这件事,之前,臣就有耳闻,
并早已呈给主公。而今,经过各方面的判断、取证,已经可以确定属实无疑了。
“不过,此事虽然属实,但结合从徐、宿以及淮泗等地传来的各种情报与消息来看
:张士诚北上的决心,到目前为止、似乎还并不坚定。他是心存犹豫,迟疑不决的。
“……,截止到情报送来日,他总计增援到淮泗的部队只有五千多人。根据最不乐
观的估计,即便他将增援淮泗的部队再翻两番,又即便... 阅读全帖
t**e
发帖数: 741
1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张士诚到底士自杀还是他杀
士诚第一次上吊就没死成,结果被人搞到老朱面前给羞辱一番
不知是被李善长搞死还是被老朱搞死
还是终于上吊自杀成功
Z**********g
发帖数: 14173
1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张士诚曲线救子
士,诚小人也。
啥鸡巴名字。真他妈没文化。
b**a
发帖数: 1118
17
安丰使者到金陵,一道诏书问借兵。朱元璋到底是不是进退两难,暂且不说。却便在同
时,浙西松江府里,张士诚却已经“左右为难”了。
他为难什么?
李察罕解围曹州前,听了封帖木的建议,曾遣过一使者前往浙西、去与张士诚结盟。
他当时驻军在李家道,从李家道到松江虽说不是太远,但中间一则跋山涉水、要得
横渡黄河;二则,更需通过几处燕军、吴军的地盘,行程甚是不易,路上耽搁了不少的
时间,故此,便在数日前刚刚入了苏州城。
这李察罕和张士诚没有直接打过交道,但通过其它的一些间接渠道,对彼此都早有
耳闻并比较熟悉。
便在年前,淮南、浙西有两个名士,一个名叫“汪同”,一个名叫“史椿”的,曾
专门去拜见过李察罕。
两下说起张士诚,李察罕对士诚有这么一个评语:“张士诚非忠于国家者”,并说
,“中原事定,平江南当自姑苏始”。
当时,汪同刚刚升了官儿,“拜淮南行省左丞”,李察罕因而又勉励他和史椿说:
“君与史君宜协力焉”。——协力什么?你们两个人要努力在淮南展势力,等到我大军
南下、平定姑苏时,助我一臂之力。
从李察罕的这番话,其实可以看出:他对张士诚没...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101
18
本文作者为我们爱历史团队成员、中国作家协会协会会员张嵚。
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汉唐是两个公认武功强盛的王朝,比起汉朝横扫匈奴的威武,
大唐战无不胜的风光,大明军队,在史料的纪录中,貌似是相对低调的。事实上,低调
只是表面现象,低调的明军,是一支威武之师,光荣之师。对比明军的发展历程,这绝
不是溢美之词。
明军开国的起点是非常高的,甚至说对比之前其他历代封建王朝,明军在大明开国战争
中所遭遇到的对手,是极其强大的。他所战胜的,是在中世纪曾横扫欧亚的世界最强骑
兵——元朝蒙古骑兵。
而且它还完成了两个奇迹:第一,他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支以农民起义军的
身份脱胎而来,最终完成改朝换代大业的军队。第二,他完成了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一件
空前的壮举,第一次以由南向北的形式北伐成功,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大业。这两件事,
更是绝对的高难度动作。
完成这样一个高难度动作的明军,也并非先天就这样强大,相反也是从一穷二白的基础
上默默积累实力,最终在元末农民战争中破茧而出,啸傲四海。
1、曾经纪律涣散的乌合之众
朱元璋如何打造铁血明军:从乌合之众到铁血雄师发生了什么?元末天下大乱,四方起
义四起,按照评...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1118
19
赵忠和道衍和尚只不过对答了几句机锋,却怎么扯到勘破生死上去了?
有句老话:“来则欢喜去时悲。”
赵忠问道衍:“甚么处来”?“怎么来”?道衍回答:“来处来”,“欢喜而来”
,其实就正暗合了这句老话。“来处来”,讲的是“出生”;“欢喜而来”,讲的是未
学佛法前的一点“尘心”,凡夫俗子嘛,总是喜生恶死。而到了最后回答“怎么去”:
“陌上花开,缓缓归去”。虽然“去”了,但并不“伤悲”,很云淡风轻,讲的却正是
学佛后的一种感触,即勘破生死。
——确实很有禅味。
听了赵忠的问话:“小和尚年纪轻轻,就勘破生死了么?”
道衍答道:“愿我六根常寂静,心如宝月映琉璃。”
“愿我六根常寂静,心如宝月映琉璃”,出自北宋王安石的一首词,调寄《望江南
》。全词是“皈依法,法不可思议。愿我六根常寂静,心如宝月映琉璃。了法更无疑”
。乃是一首“禅诗”。
单就“愿我六根常寂静,心如宝月映琉璃”一句而言,意思是说:“愿我的六根能
够不为境转,寂静而无诸烦恼。心就好像月光照琉璃,不再被世间的表象迷惑,而能明
了诸法的本性”。
道衍为什么没有正面回答赵忠的问话,...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1118
20
李惟德出使浙西,赖饶介、陈基、汪同、史椿、封伯颜以及苏州一干名士之力,终将张
士诚说动,定了盟约。满载而归。
这日他渡过黄河,打听得清楚,察罕帖木儿仍然驻军在曹州,未曾离去。当下不敢
延误,星夜兼程,直往曹州而去。
欲至曹州,有两条路可选,或经单州、走成武;或过楚丘、走定陶。燕军从曹州撤
退后,现如今全军停驻成武,周边警戒森严、远近哨骑不断,单州、成武这条路显然是
不好走的。他便选了楚丘、定陶。
楚丘驻扎的也有燕军,不过人数不多。他远远地避开城池,走小路,日夜急行,一
天半后,到了定陶。
定陶距曹州只有二三十里,当日赵过撤军时,专门留下了一支军马驻守在此,以作
应对察罕军马的前哨。李惟德在此处略微停了一下,他也不是无胆之人,在城外七八里
处,登上一座山丘,远远观望。
只见城中旌旗遍布,遥闻号角不绝。时有探马出入,外有步卒筑营。端得刁斗森严
。虽或不能说有金汤之固,但以所见,却也绝非一战可下。
他观望良久,叹道:“主公虽解曹州之围,燕军却分明元气未伤。海东小邓久有识
人之明,能得将士死力,号称百战百胜;今日观之,确为国之大患,我之强敌也。也... 阅读全帖
n*******w
发帖数: 6708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刘福通、韩林儿是怎样死的?
刘福通、韩林儿是元末农民起义中最先举义的将领,曾被北方各支红巾军尊为共主,因
而一向被认为是当时最重要的两位红中军领袖。然而,关于他俩最后是如何牺牲的,历
史记载却都模糊不清,后人对此猜测纷纷,颇多争议。史载韩林儿于至正十五年(1355
年)二月在毫州(安徽毫县)正式称帝,同年十二月因元军围攻毫州不得不迁居安丰(
安徽寿县)。至正十八年(1358年)五月,刘福通北上攻占了汴梁(河南开封),并迎
韩林儿居之。次年八月,元军察罕帖木儿攻陷汴梁,韩林儿与刘福通不得不丢下数万名
官吏、将士及其家属,匆忙逃回安丰。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盘踞南方的割据者张士
诚趁红巾军北伐失败,苦战元军即将不支之际,派遣大将吕珍率军20万(一
说10万),从背后袭击安丰。韩林儿不得不飞檄向朱元璋求援。朱元璋一方面考虑
到不能让张士诚如此轻易地扩大地盘与势力,另一方面也想借此控制小明王韩林儿,挟
天子以令诸侯来壮大自己的力量,打算派兵救援安丰。但谋士刘基极力反对,认为这时
如果陈友谅偷袭应天(南京),朱元璋的后方会丧失殆尽。而即使没有这一威胁,如何
处置被救出的韩林儿与刘福通也颇费脑筋。犹豫再三,朱元璋还是决定... 阅读全帖
n*****w
发帖数: 1325
22
来自主题: TVChinese版 - [合集] 中了新版水浒的毒了
☆─────────────────────────────────────☆
frada (微风轻哨) 于 (Tue Feb 28 15:39:09 2012, 美东) 提到:
现在除了干活,剩下时间都奉献给帅哥们了,
然后去百度去天涯找了好多相关八卦文看
真是快乐啊
也乱写几个新水浒感想
(1)这个片确实有好多雷点,但是雷得很舒服,很恰到好处,让人哈哈一笑的雷,并
不影响对这个片子的喜爱之情。雷点之一,水浒众帅哥的围巾啊!!!!只要是属于
108将体制内部的干部,一律一条围巾。每个围巾都不一样,每款围巾都有一个特别的
围法。如果总结起来,可以也到youtube上发一个“教你围巾的108种围法”的专题视频
,并且到买卖提来推广。
但是!!!!108种围法里面,唯独唯独我爱的青面兽哥哥!!为啥就你一个人搞了个
阿拉伯妇女造型啊!!!!!让燕小乙,史进这些烫面头打扮成阿拉伯妇女不行吗?为
啥是你啊!!!
泪奔啊
☆─────────────────────────────────────☆
frada (微风轻哨) 于 (Tue Feb 28 15:39:23 2012... 阅读全帖
d********f
发帖数: 43471
23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韩寒初中作文欣赏
罗贯中生於山西祁县,時當元仁宗延祐年间,父為丝绸商人。7岁开始,他在私塾学四
書五經。14岁时母亲病故,于是辍学随父亲去苏州、杭州一带做生意。但是罗贯中对商
業不感兴趣,在父亲的同意下,他到慈溪随当时的著名学者赵宝丰学习。
元惠宗至正十六年(1356年),罗贯中辞别赵宝丰,到农民起义军张士诚幕府作賓。第
二年在罗贯中的建议下,张士诚打败了朱元璋的部下康茂才的进攻。同年,张士诚的弟
弟兵败被元朝俘虏,张士诚只好投降。降元後,张士诚贪图享乐。到至正二十三年,张
士诚看到元朝没落,又再次称王。包括罗贯中在内的许多幕僚都建议暂缓称王,但是不
被采纳。罗贯中自此对张士诚失去了信心,返回老家太原。
路上他遇到同乡贾仲明,得知父亲已经逝世,继母改嫁,便不再打算回老家。在河阳山
(今日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他遇到了正在撰写《水浒传》的施耐庵。罗贯中非常赞同
他写书劝世的主张,于是拜施耐庵为师[7]。此後,罗贯中一直陪伴在施耐庵旁边,帮
助抄写书稿。随後自己也开始撰写《三国演义》,并得到了施耐庵的许多指点。
另說:羅貫中也在張士誠處任職[8],士誠敗歿,奉朱元璋令,遂專心著作出三國演義
,感化風俗人心。
...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7325
24
☆─────────────────────────────────────☆
cuojj (阿鼻废僧) 于 (Tue Mar 30 01:26:51 2010, 美东) 提到:
太祖打江山时,基本上都是内忧外患,(陈友谅,张士诚,元朝),(阎锡山,老蒋,日本人),而且
太祖实力开始都是最弱。平定天下之后,太祖的太子都死了。太祖眼看不行就开始烧弓烹狗,不管是没
反的(李文忠,冯胜,彭德怀,刘少奇)还是相反的(蓝玉,林彪),最后都留了个当了一辈子孙子,
从不造次的老下属(恩来,汤和)。结果太祖死了没多久就来了政变,(怀仁堂,朱棣)。新皇帝开始
搞开放,和平外交,做世界范围的生意(郑和)。现在海上遭遇了倭寇(索马里),不知本朝往下何去
何从啊。。。。
一家之言,笑笑而已。请勿拍砖
☆─────────────────────────────────────☆
far (如水) 于 (Tue Mar 30 01:30:11 2010, 美东) 提到:
恶毒,再往下就是土木堡了

,日本人),而且
弓烹狗,不管是没
当了一辈子孙子,
棣)。新皇帝开始
不知本朝往下何去
☆─... 阅读全帖
s******t
发帖数: 2511
25
来自主题: Zhejiang版 - 杭州坊巷录
十五奎巷
周衙弄北十五奎巷,南与城隍楼牌巷相通。宋曾名竹竿巷,属长庆坊。命名十五奎
巷有两说:一说巷徽州会馆内有一大石龟,俗名石乌龟巷,因嫌其不雅,改称十五奎巷
。另一说,明嘉靖年间,巷人多习骑射,科举考试时一举得十人,故称十武魁巷,谐音
读成十五奎巷。据传南宋僧人宝宁在巷内尝建百法寺,淳熙十四年(1187)改称广润寺
,元复为百法寺。明隆庆年间,总督胡宗宪平倭有功,此寺改为祠祭祀他。巷内原来还
有祭祀行刺秦桧的殿前小校施全的施公祠以及玄妙观,已毁。巷东口之四眼井,为千年
古井。
九刀庙巷
九刀庙巷,因巷内有九刀庙而得名。传说庙中供九把大刀,代表三国时名将关云长
及其部将关平、周仓、王甫、赵累、廖化、伊籍、冯斗、程畿等九人。庙建于何时不详
,毁于解放以后。
大东门
凤起路与新华路交叉口处的大东门,宋曾在此设后军寨,寨有朝东之大营门,故称
。寨南驻楼子营。宣和二年(1120),因讨睦州方腊,威捷第一指挥马军、全捷第二第
三指挥部步军驻扎在这一带。故附近巷名旧多以驻军名之。
大东门
大东门(直街)乃宋后军寨之东门,即大营门也,转南有楼子营。大营前古称大路
营,《西湖游览志》:“大路营,在褚... 阅读全帖
P**********e
发帖数: 2964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为什么元朝会败在朱元璋手下?
蒙古帝国分为四个汗国,元朝只是四大汗国之一。成吉思汗死后,对蒙古帝国的整体控
制就减弱了,期间还发生过争夺汗位之战。所以四大汗国之间基本不会相互援助。元朝
还算是汉化的比较厉害的。其他三个汗国对这点都很鄙视的意思。元朝内部的人的等级
森严,民族矛盾激化,加上自然灾害,很容易产生暴动。
最先起来的队伍是张士诚、陈友谅、郭子兴。朱元璋在郭子兴队伍里,郭子兴去世,朱
元璋得郭之位,开始与其他三方:元、张士诚、陈友谅争夺天下。陈友谅反元史是彻底
的,张士诚盘踞在江浙。朱元璋先灭陈友谅,后灭张士诚,再灭元。
我一直觉得朱元璋即位后对江浙的商人打击严重(例如罚沈万三充军云南的故事),说
明是否朱元璋对当年支持张士诚和自己作对的商人很有意见,猜测,最终还是朱元璋的
国家统治观念决定的。
c*********d
发帖数: 9770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真的靠这九个字称霸天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Dec 29 08:24:19 2017, 美东)
军武次位面2017-12-28 18:32:56
“九字三训”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我国古代每逢天下大乱,往往都预示着王朝的更迭。但是多如繁星的农民起义中,真正
能平定乱世、称王称霸的却是十分少见。即使是曾经盛极一时的起义军,也有许多最终
未能攫取大权,悉数走向终结。
究其原因,大多是因为农民军中缺乏具有政治远见的有识之士,往往因策略失误而被镇
压。项羽不用范增而有垓下之败,窦建德不听凌敬之言在虎牢关被擒,黄巢因监杀儒生
而陷于孤立,李自成则不容李岩而导致功亏一篑。
▲连声势浩大的闯王最终也走向覆灭
然而元朝末期的朱元璋却是个例外,他重视人才,大量知识分子涌入起义队伍。这些满
腹谋略的谋臣成了他的“智囊团”,在政治和军事上发挥了巨大作用。朱元璋最终得以
称帝,开启大明盛世。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阅读全帖
b*w
发帖数: 14917
2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施耐庵是不是被姓潘的耍了
若问《水浒传》中两大淫妇潘金莲和潘巧云,何以都姓潘?上世纪50年代初,曾有人在
对所谓“水浒作者施耐庵”的来历,作实地调查,认为当年施耐庵写《水浒》时,因站
在张士诚立场上,很卑视潘元绍、潘原明哥儿俩的为人。两潘原系张士诚反元起事时的
伙伴。张士诚称吴王时,二潘大见宠信,潘元绍招为吴王爱婿,潘原明则手握重兵,出
镇杭州,但二厮在张士诚危难时,竟先后投降了朱元璋,从而加速了张士诚的失败。因
而,施耐庵写《水浒》,有意将书中两个背夫偷偷打野食的不贞之妇,都取姓为“潘”
,以示恨极。
c*********d
发帖数: 9770
2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军武次位面2017
军武次位面2017-12-28 18:32:56
“九字三训”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我国古代每逢天下大乱,往往都预示着王朝的更迭。但是多如繁星的农民起义中,真正
能平定乱世、称王称霸的却是十分少见。即使是曾经盛极一时的起义军,也有许多最终
未能攫取大权,悉数走向终结。
究其原因,大多是因为农民军中缺乏具有政治远见的有识之士,往往因策略失误而被镇
压。项羽不用范增而有垓下之败,窦建德不听凌敬之言在虎牢关被擒,黄巢因监杀儒生
而陷于孤立,李自成则不容李岩而导致功亏一篑。
▲连声势浩大的闯王最终也走向覆灭
然而元朝末期的朱元璋却是个例外,他重视人才,大量知识分子涌入起义队伍。这些满
腹谋略的谋臣成了他的“智囊团”,在政治和军事上发挥了巨大作用。朱元璋最终得以
称帝,开启大明盛世。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是谋臣朱升给朱元璋的“九字三训”。事实上,它总结
概括了朱元璋起兵以来的主要策略,也是朱元璋最终全掌天下的关键。
确立根据地:有了实地才能重拳出击
“高筑墙”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当然这和后来明代修长城关系不大。在朱元璋这里
,“高筑墙”就是指加强防御、巩固实地。造就一种进可攻、退可...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428
30
张德信
朱元璋由贫穷的牧童到皇帝,尤其是他在与元朝和群雄的拼杀中,往往能出奇制胜
,逢凶化吉;他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军事才能,常常令 人叹为观止;他振兴破
败的雄心,反腐倡廉的执着,治世理乱的雄心,以及开规模、立条章、审形势、构框架
之中表现出来的局器宏阔、处事条理等等的较高文化素 养,无不使人惊服。然而,又
不得不使人产生怀疑:他的文化知识,以至深厚的文化素养,从何而来?如何聚积、升
华?他何以对传统文化有如此的认识与理解,等 等。本文拟由此入手,予以探讨,姑
为引玉之砖。
(一)
文化如积沙,越积越 厚。它沉淀了过往的经验与智慧。书册是文化的主要载体。
文化必须通过长期艰苦学习而后得,因而一般是有闲者的专利品。文化人,或地主阶级
知识分子,就是那 些有闲者中间的一个特殊集团。这个集团也正是封建王朝立法行政
的主要依靠力量。元朝政府推行民族压迫政策,维护固有习俗,固有治法,歧视汉人,
歧视汉文化 和汉族知识分子,使这些文人学士中的大多数仕进无门,岐路徘徊,不得
不隐身巷陌,和光同尘。这就使他们比较容易地卷进农民造反的大潮。大量落拓书生背
叛朝 廷,作贼作寇,是元末农民起义的一大特...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1118
31
等不多时,洪继勋二入燕王府。
此时天已偏晚,日头西沉,在太阳下晒了一天的青石板地面滚烫发热,院中的几棵
槐树也蔫蔫的,枝叶都耷拉下来,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洪继勋下午来时,穿的一袭白衣,圆领绣袍,大约因为出汗太多的缘故,两个多时
辰后再入王府,换了套衣服,窄袖袍、戴云肩,束玉带,携玉佩,脚穿络缝靴。较之下
午他初来时的那一身,这套衣服明显偏近胡风。
汉服宽大,天热时,衣服一被汗水浸透,贴在身上很不舒服,也不方便活动。洪继
勋是在双城长大的,这时换身狭窄便利的胡服,并不足为奇。
“大热的天,麻烦先生连跑两趟。辛苦辛苦。”
邓舍让座、看茶,两人分宾主坐定。风吹过来,邓舍只觉香气扑鼻,他顿时诧异:
“咦?先生何时也喜欢熏衣了?”
洪继勋的装束一向清爽干净,别说“熏衣”,便是香囊、配饰之类也几乎不带,极
少有“香气扑鼻”的时候。此时听了邓舍发问,他破天荒地竟似有些尴尬,回答说道:
“家中小奴不晓事,昨天自作主张把臣的衣服全都给熏了一熏。想换件别的,竟无衣可
换了。没奈何,只得如此。”
“噢?这倒奇了。先生府中听说规矩甚严,有哪个小奴敢这般... 阅读全帖
k******r
发帖数: 97
32
吴晗的《朱元璋传》引《朝野异文录》,也是出于《扎记》。
而张士诚的故事讲的是老朱文字狱的起源,出自赵翼的《廿二史札记》,引用《闲中今
古录》,《闲中古今录摘抄》中摘录:
蒋清高,象山人,元末遗儒也。内附后仕本县教谕,罹表笺祸。赴京师,斩于市。斯祸
也,起于左右一言。初洪武甲子(十七年)开科取士,向意右文,诸勋臣不平。上语以
故,曰:“世乱则用武,世治宜用文,非偏也。”诸勋进曰:“是,固然。但此辈善讥
讪,初不自觉。且如张九四(张士诚),厚礼文儒。及请其名,则曰‘士诚’。”上曰
:“此名甚美。”答曰:“孟子有‘士诚小人也’之句,彼安知之。”上由此览天下所
进表笺,而祸起矣。
从这里,可以得知两点,一,蒋清高死于洪武十七年以后,二,洪武十七年发生了这个
有趣的关于张士诚的对话。朱元璋从洪武四年开科,中间停了十二年,十七年重新开科
,十八年会试,跟这里的记载是吻合的。
蒋清高,根据民国《象山县志》的《蒋清高传》所录的蒋氏谱牒,死于洪武九年,不幸
没有能够活到洪武十七年,差了很多年。
而且再说‘士诚小人也’,应该断成“士诚,小人也”,还是“士,诚小人也”?这里
的“士”是尹士,是一个人,他自己
q*p
发帖数: 963
3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武松打虎很不可信
武松并不是梁山的核心头目,但施耐庵把他出场安排在宋江故事中间,占据了大段篇幅
描写了多个现在几乎是家喻户晓的故事,也塑造成几乎是众多梁山好汉中最为完美高大
的一个形象。金圣叹评武松“武松天人者,固具有鲁达之阔,林冲之毒,杨志之正,柴
进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吴用之捷,花荣之雅,卢俊义之大,石秀之警者也。”
那么,武松是作者根据什么创作出来的呢?
历史上有这么一个武松,他原是浪迹江湖的卖艺人,曾为杭州知府中的提辖。后来杭州
知府是太师蔡京的儿子蔡鋆,虐政殃民,人称蔡鋆为“蔡虎”。武松对这个奸臣恨之入
骨,决心为民除害。他身藏利刃,隐匿在蔡府之前,刺杀了蔡鋆,但被官兵捕获,惨死
于狱中。后来有关武松的故事是不是从这个英雄的武松那发展而来的,没人说得清楚。
在各种水浒故事中,《宋江三十六人赞》赞称“行者武松”是:“汝优婆塞,五戒在身
,酒色财气,更要杀人。”这是一个不守戒律、贪财使气的酒色行者,最突出的特点是
“杀人”。元人水浒杂剧中有关武松的具体故事没有流传下来,不清楚是怎样一个形象
,但可以猜想没有很特别精彩的故事。明代有一种马吊牌(麻将的前身),大牌上印着
二十名水浒好汉的像,头牌...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4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帝国之殇:首富为什么都被干掉了?
无论历史还是当下,“首富”作为观察社会的一面镜子,往往真实得很吓人。
明朝嘉靖年间,浙江嘉兴县一位进士花了23000两银子买了个小京官,当时人把这种花
大价钱买来的官叫做“沈万三官”。这就好比我们现在看到,有个不那么低调的小土豪
露出皮带,也会说:“哎哟,许家印同款。”
沈万三是元末明初的大富商。在网上,他有时候被称为元末明初的马云,有时候被称为
元末明初的王健林,最新的称呼则是元末明初的许家印。
谁叫中国的首富换得太快,而他才是永恒的首富。在江浙一带,沈万三是超级大富豪的
代名词。在山东等地,他被当作财神,张贴在各家门户上,像极了淘宝店主、电商企业
集体拜马云。
01
关于沈万三的身家,有一个记载说是“二十万万”,即20亿两银子。好事者经过换算,
说这一身家大概相当于5.3个马云。
这一换算纯属娱乐性质,不能当真。不过,沈万三最辉煌的时候拥有苏州城半数田地,
协助朱元璋修建南京城一半(有说三分之一)城墙。叫他“沈半城”,毫不夸张。
人们想要八卦的是,首富的钱从哪来?或者说,一个超级富豪是怎么赚到第一桶金的?
这种心理,跟一个社会财富转移的隐秘性相关。富人发家如果纯靠能力、眼光以及透明...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682
35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刘伯温为什么算不出自己的死期?
刘伯温,大名叫刘基,字伯温,像他这样的人物我们统称为“神人”。“神人”这俩字
很有讲究,他再怎么神,他是人,而不是真正的神。但是虽然是人,却需要在一定时候
把他神化。所以,我们在接触这些所谓“神人”事迹的时候会发现,有很多围绕在他们
身边的传说。比方说“诸葛亮借东风”,好像诸葛亮真把东风借来,其实他只不过是知
晓天文,所以神人身上,除了神机妙算能预测以外,最最重要的一个基本功是懂天文。
我们都知道,过去中国人对土地上的事很熟,农耕文明嘛,但是天上的事是很神秘的,
所以这些玄而又玄的事,往往跟神机妙算的人结合到一块儿。
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哲学,是大道理极
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万物之
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道至简,不仅被哲学流派道家、
儒家等所重视,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归真的高级功态。在这种清
净无为、忘我无私、天人合一的状态中,不求长功,功力自然上长;不求治病,身心自
然调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显现;你不求大小周天... 阅读全帖
G**U
发帖数: 5492
36
来自主题: SUDA版 - 漫谈苏州---文化篇ZZ
如果非要让苏州人选一个自己最自豪的领域,我觉得大多数人应该会选择文化。虽然经
济是目前最热
门的领域,苏州的经济也有很多亮点,但是苏州目前也就是国内还可以罢了,离世界级
水平还差得远
呢,即使发展顺利,苏州可以成为一个大城市,但是由于上海的存在,苏州不可能成为
举足轻重的大
都会。
提到苏州的文化,一般有所了解的朋友马上会想到两个概念‘吴文化’和‘江南文
化’,应该说江
南文化的范围比吴文化要大一点,象南京、扬州等名郡历史上都是江南文化的重镇,但
是一般来说,
这一带是不属于吴文化的,虽然在历史上的文化交流和互相之间的影响非常多,大的方
面来说,苏州
和南京之间的政治联系比较多,而和扬州之间因为京杭大运河的关系,经济联系比较多。
太湖水网一带的吴地先民,曾经因为‘断发纹身’而被北方称为蛮夷,按照现在的
说法,也可以说
是种文化歧视了,文化的起源不同,有所区别是正常的。前一阵有朋友说黄河文明才是
中华文明的主
体,我不承认,从考古等方方面面都早就证实了,长江文明的历史不比黄河文明短,不
过,我承认黄
河文明历史上一直是中华文明的正统,我只承认黄河文明是正统,不承认是主体,各种
文明都是中... 阅读全帖
k***g
发帖数: 7244
37
呵呵,其实文字狱最先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搞出来的,譬如有人写谢恩诗,里面出现了“
殊”这个字,老朱就把它拆成“歹”“朱”,把写诗的人砍了;大臣写奏章,用到“作
则”这个词,老朱认为“则”和“贼”同音,大臣是讽刺他做过贼(参加过义军),砍
了;还有一个人的贺表里用了“取法象魏”一词,老朱说“取法”与“去发”同音,这
是在讽刺他当过和尚,所以也给砍了,这和雍正时“维民所止”-〉雍正无头的逻辑其
实是如出一辙。
老朱当时对文人这么狠,据说是有一个故事。张士诚原来没有大名,就找了一个文人给
他取一个,那儒生就告诉他叫“士诚”,听起来不错,但是张士诚不知道其实《孟子》
里有一句话:“士诚小人也。”那儒生其实是戏谑他的,结果他老老实实的叫了一辈子
“张士诚”这个名字,因此朱元璋大概从心理厌恶读书人的这个调调儿。
q*p
发帖数: 963
38
《明初海权扩张与朝贡体制重建》
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 王日根
厦门大学军事教研室助理研究员 何 锋
【摘要】明初,在朝贡体制重建过程中,明朝的海上力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永乐帝通
过纠正洪武帝在海上力量投向上的错误,使明朝海军具备了向南洋、西洋地区进行远洋
投送和作战的能力,为将该地区国家纳入朝贡体制提供了强有力的军事支持。同时得益
于明朝海军的远洋投送与作战能力,才使明政府在不自觉的状态下控制了朝贡贸易的核
心——货币发行权和贸易定价权,从而确保明政府在官方主导的朝贡贸易中大获其利。
【关键词】明初 海上力量投向 朝贡体制重建
洪武年间重建朝贡体制战略目标的确立与海上力量的错误投向明朝初创之际,国势艰难
。在朱元璋统治的31年时间里,虽然国家面临着各种社会问题,国力也不宽裕,但这位
皇帝却早早定下了重建朝贡体制的战略目标,试图通过确立中国对周边国家的宗主国地
位,来树立明朝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洪武初,海外诸蕃与中国往来,使臣不绝,商贾便之。”但是洪武帝重建朝贡体制的
行动明显是以军事力量为后盾的。例如洪武三年九月(1370年9月),针对辽霫不来朝
贡,朱元璋公然向对方发出了武力恫吓。... 阅读全帖
j***i
发帖数: 3096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发现本朝和明朝很相似啊
陈友谅,张士诚主动进攻过元吗?我知道张士诚和元血拼过,但那是元打张士诚。
m********s
发帖数: 55301
40
北元前身大元统治中国不错。但如果说元多牛B,那也得算是成吉思汗到忽必烈期间才
是牛B。那已经是1276年的事情了,距离朱元璋干掉元有近90年。
来,咱们来复习一下元朝。
元朝(1271-1368)。
1351年,元惠宗派贾鲁治黄河,欲归故道,动用民夫十五万,士兵二万。而官吏乘机敲
诈勒索,造成不满。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刘福通等人决定在5月率教众发动起事,但事
泄,韩山童被捕杀,于是刘福通带韩山童之子韩林儿杀出重围,指韩山童为宋徽宗八世
孙,打出“复宋”旗号,以红巾为标志,其后郭子兴等人也纷纷加入。
蒙古政府则派兵镇压各地红巾军,由丞相脱脱亲自督战攻徐州起义军芝麻李部,一度取
得了很大的胜利。
至正十四年(1354年),脱脱率军围攻高邮起义军张士诚部,被朝中弹劾,功亏一篑。
至正十六年(1356)到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继承了病逝的郭子兴的地位,并不
断扩充自己的势力,攻占了江南的半壁江山。
与此同时,在北方察罕帖木儿(李察罕)和李思齐等元军将领则开始对北方红巾军展开
反攻。至正二十三年(1363),北方红巾军在安丰之役中败给新兴并降蒙的张士诚,刘
福通战死,韩林儿南下投奔朱元璋,... 阅读全帖
f***g
发帖数: 316
41
元朝的败亡,其主要原因在于其政治黑暗,民族歧视和政治压迫政策。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政局不稳,皇帝大多不理国政,贪图享受,腐化至极,经臣钩心斗角,欺上瞒下,朝廷横征暴敛,经济越来越衰,激起广大人民的反抗。各地农民起义,指向元朝。元朝在历史潮流面前衰亡。
元朝中期频繁更换皇帝,仅在1307年(大德十一年)至1333年(元统元年)就更换36个皇帝,在位都很短。全由权臣摆弄下诏或颁布诏令。皇帝成为傀儡,不能决策大事。宫廷纷争连续不断,尔虞我诈时时出现。再加上经济落后,广大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原地区农民尤其悲惨,饥寒交迫,其严重程度已达到再也不能忍受的地步。这样,人民群众被迫起来反抗,农民举行起义,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将矛头指向元朝。
元朝末期的妥欢帖睦尔在位较长。他从1333年(元统元年)六月至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七月,共35年的时间,是处在农民起义军的进攻与元朝军的抗击时期。可是,在这样长时间内元军之败,其原因不在将帅无能,士兵不勇,而是元朝政权不修政治,不兴经济,无休止的内部争权夺利,互相残杀的结果。尤其顺帝是个昏君,朝令夕改,出尔反尔,不得从臣... 阅读全帖
f*l
发帖数: 742
42
朱元璋打下应天后在其的割据势力周围长江上游有陈友谅,长江下游有张士诚,东南邻方国珍,南邻陈友定。其中朱元璋最主要的敌人要数陈友谅和张士诚2人。1360年陈友谅开始进攻朱元璋企图一统江南。结果在1363年的鄱阳湖大战中朱元璋一举击败陈友谅并于第二年攻陷武昌。紧接着1367年朱元璋又杀死张士诚进而统一江南。
相同的一幕500年后又出现了。1862年天平天国也有2个主要的敌人在天京以西是曾国藩的湘军。在天京以东是李鸿章的淮军。从1860年开始到1862年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率领大军2次进攻淮军驻守的上海结果都大败而回。此举导致太平天国西线防务空虚,湘军于1861年9月攻陷天京的西大门安庆进而围攻天京。到1864年6月洪秀全在天京病饿而死。
在相同的形势下为什么朱元璋能够统一江南进而一统华夏,而洪秀全却最终困守孤城病饿而死呢?
t***o
发帖数: 19256
43
朱,广积粮缓称王
洪:我要当皇帝,要钱要女人,其他啥也不想干
[在 fll (法拉利) 的大作中提到:]
:朱元璋打下应天后在其的割据势力周围长江上游有陈友谅,长江下游有张士诚,东南
邻方国珍,南邻陈友定。其中朱元璋最主要的敌人要数陈友谅和张士诚2人。1360年陈
友谅开始进攻朱元璋企图一统江南。结果在1363年的鄱阳湖大战中朱元璋一举击败陈友
谅并于第二年攻陷武昌。紧接着1367年朱元璋又杀死张士诚进而统一江南。

:...........
d******a
发帖数: 32122
44

估计是轮回的哥哥写的
杨琏真珈盗掘宋陵财宝一事,自元代以来已广为人知。在当今互联网上,杨琏真珈这位
元朝总统可谓是臭名远播,遭到各民族无数男女老幼口诛笔伐。
那么,杨琏真珈盗宋陵是不是确有其事呢?
笔者在此可以坚定地告诉广大汉族或非汉族同胞,杨琏真珈犯罪事实清清楚楚明明
白白,他已经受到元朝法律的制裁,得到应有的惩罚,“械之于市,士民称快”。
某些人可能对此要质问说大元政府为什么不对其人判处死刑?
没错,元朝藏族宗教干部杨琏真珈的盗墓行径影响的确相当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极大破坏了元政府与江南百姓的干群关系。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即便将杨琏真珈处以凌
迟之刑亦不为过。
然而,我们看问题要从历史背景出发。元代是一个宽刑慎法的时代,据元末明初人
叶子奇《草木子》记载:“七八十年中,老稚不曾闻斩戮。及见一死人头,则相惊骇。
可谓胜残去杀,黎元在海涵春育中矣。”而美国学者杰克·威泽弗德则告诉我们:“蒙
古人减少了宋朝严酷的刑律。他们减少了中国近一半的罪名数量,从两百三十三条减少
为一百三十五条。即使对保留下来的罪名,忽必烈汗也很少允许使用死刑。他在位三十
四年,有四个年份没有死刑记录。”“忽必烈...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5
元朝的败亡,其主要原因在于其政治黑暗,民族歧视和政治压迫政策。统治集团内部争
权夺利政局不稳,皇帝大多不理国政,贪图享受,腐化至极,经臣钩心斗角,欺上瞒下
,朝廷横征暴敛,经济越来越衰,激起广大人民的反抗。各地农民起义,指向元朝。元
朝在历史潮流面前衰亡。
元朝中期频繁更换皇帝,仅在1307年(大德十一年)至1333年(元统元年)就更换36个皇帝
,在位都很短。全由权臣摆弄下诏或颁布诏令。皇帝成为傀儡,不能决策大事。宫廷纷
争连续不断,尔虞我诈时时出现。再加上经济落后,广大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原
地区农民尤其悲惨,饥寒交迫,其严重程度已达到再也不能忍受的地步。这样,人民群
众被迫起来反抗,农民举行起义,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的口号,将矛头指向元朝。
元朝末期的妥欢帖睦尔在位较长。他从1333年(元统元年)六月至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
七月,共35年的时间,是处在农民起义军的进攻与元朝军的抗击时期。可是,在这样长
时间内元军之败,其原因不在将帅无能,士兵不勇,而是元朝政权不修政治,不兴经济
,无休止的内部争权夺利,互相残杀的结果。尤其顺帝是个昏君,朝令夕... 阅读全帖
y*z
发帖数: 3244
46
红巾军主力就是山东的,张士诚就是浙江的。
朱元璋灭张士诚。
施耐庵就是张士诚的谋士。
a***u
发帖数: 4334
4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来说说儒教最大的问题
来来来,继续码字。说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再来说说儒教。
长话短说。儒教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传统的儒教徒基本上都是潜质的精神分裂:一方面
,大力宣传三纲五常,君臣父子。一方面,又讲汤武革命,有道伐无道。至于什么是有
道,什么是无道,什么时候该推翻一个王朝,什么时候要推出皇帝的侄子来取代皇帝儿
子但是朝代不变,什么时候要效忠王朝跳海自杀,完全没有标准,文科生一锅粥,所以
最后儒教就变成暴力崇拜外加5毛成堆——成王败寇,只要胜利者就是千古一帝,自有
一大堆文科生儒教徒跪舔;失败了,自然是乱臣贼子,永世不得翻身。儒教这下就变成
了五毛教。当然了,到了朝代交替时代,百无一用的儒教徒是最凌乱的,也怪可怜的。
下面来看看历史。
其实本来没有儒教这个玩意儿,是孔子看到春秋时代礼崩乐坏,批量生产乱臣贼子(其
实春秋还不错了,孔子要是到后世要更加悲愤了),然后搞了一套复古主义。孔子当然
不能跪舔夏朝和商朝了,政治不正确,于是跪舔周天子和他的直接boss周公,大力提倡
周文化。
不过孔子提倡的东西一开始就有bug。一边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要当乱臣贼子,一
边又大力吹捧商汤和周文王周武王,什么毛病?外加孔子这... 阅读全帖
f***a
发帖数: 11477
48
来自主题: TVChinese版 - 中了新版水浒的毒了
跟别人讨论,她说宋江跟张士诚有相似的地方,我的回答
不过,宋江和张士诚,从发家,到性格,貌似没有太多相似的地方。张士诚我要是没有
记错,贩私盐出身吧?除了性格坚韧以外,整个人就是见识短浅,没有大眼光大胸怀。
朱元璋评价他是:器小。陈友谅需要和他协作进军朱元璋的时候,他小器,不肯出兵。
结果后来被朱元璋灭了。
他唯一和宋江有些象的就是,投降!本来是起义军,先投降了元朝,结果又反了元朝,
反复无常。
徐寿辉作为一个大善人,这点倒是和宋江的某些方面有重合。可惜,徐寿辉连英雄都算
不上,后来奴颜媚骨地求陈友谅不要杀他,宋江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这样做的。
朱元璋,知人善用,眼光远大,当机立断,早期信任手下。手下的人都肯为他卖命。比
如一个柔弱书生,也可以为了朱元璋连死都不怕,通风报信,这点我觉得是最接近宋江
的地方。
所以我感觉宋江是这3个人的综合体。当然了,这3个人都是商人农民出身,真正做过刀
笔小吏的,反倒是陈友谅。
f***a
发帖数: 11477
49
来自主题: TVChinese版 - 中了新版水浒的毒了
跟别人讨论,她说宋江跟张士诚有相似的地方,我的回答
不过,宋江和张士诚,从发家,到性格,貌似没有太多相似的地方。张士诚我要是没有
记错,贩私盐出身吧?除了性格坚韧以外,整个人就是见识短浅,没有大眼光大胸怀。
朱元璋评价他是:器小。陈友谅需要和他协作进军朱元璋的时候,他小器,不肯出兵。
结果后来被朱元璋灭了。
他唯一和宋江有些象的就是,投降!本来是起义军,先投降了元朝,结果又反了元朝,
反复无常。
徐寿辉作为一个大善人,这点倒是和宋江的某些方面有重合。可惜,徐寿辉连英雄都算
不上,后来奴颜媚骨地求陈友谅不要杀他,宋江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这样做的。
朱元璋,知人善用,眼光远大,当机立断,早期信任手下。手下的人都肯为他卖命。比
如一个柔弱书生,也可以为了朱元璋连死都不怕,通风报信,这点我觉得是最接近宋江
的地方。
所以我感觉宋江是这3个人的综合体。当然了,这3个人都是商人农民出身,真正做过刀
笔小吏的,反倒是陈友谅。
l*r
发帖数: 79569
50
来自主题: Memory版 - 忽作人言
(改主意了,原来打算编个四不象的故事,现在改白开水抄书了。不过开卷有益,再抄
一段:)
小妖们力行沉默是金,大概也是形势所迫。一只鸭子说起了人话,如果不被大师画符烤
了,多半也要捆了献到宫中,沦为倡优或做了实验。有个故事讲,一个无赖打死别人的
鸭子不赔,纪晓岚吓唬他说这鸭子能讲人话,是要进贡给宫中的,这才赔了钱。那这鸭
子说的是什么呢,原来不过是自呼其名“呷呷呷”罢了。这当然只是故事,纪大学士真
要贡了这只鸭子,再多少急智,怕也脱不了欺君之罪。所以历史记载的贡物里,善学人
话的一般止于鹦鹉。鹦鹉剪舌能言,易于训练,学几句天下太平万寿无疆,既讨了皇上
欢心,也不会被指作妖物惑上。杨贵妃有一只“雪衣”,据说能诵佛经,能作偈语,多
半已成半仙之体;黛玉的鹦鹉长叹一声“花落人亡两不知”,便成了谶语。美女们的鹦
鹉多半灵气十足,怕不是能学来的,但若能审时度势,也还能独善其身。据说张士诚有
一只八哥,生性乖巧,深讨张士诚欢心,恨不得唤作“八儿”。后来张士诚兵败,众人
搜他不到,这只八哥却识时务,大叫“士城在缸里”。有了这份投名状,想来不能穿红
戴紫,也能将功补过了。再下一等的,不知变通,一味学舌,
1 2 3 4 5 6 7 下页 末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