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
(共0页)
p********7
发帖数: 18007
1
何其芳,1912年2月5日生于重庆万州,现代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
1935年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1938年,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同年加入中国共产
党,为革命文艺作了大量拓荒工作。同年,发表作品《生活是多么广阔》《我为少男少
女们歌唱》。[1-2]
何其芳曾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和书记处书记,中国社会科
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3]
1977年7月24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5岁
f****o
发帖数: 8105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林辉:真实的白毛女和黄世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2 12:21:08 2015, 美东)
电影《白毛女》剧照 (网络图片)
对于白毛女、杨白劳和黄世仁这三个人物形象,许多大陆人乃至海外华人都并不陌生,
甚至当今一些工作压力大的白领还会戏称自己的老板是“黄世仁”,潜台词就是自己被
其“压榨”。而正是这一出演了几十年的《白毛女》,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
把鬼变成人”的思想植入人心,欺骗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从中共的角度看,这可以称
得上是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杰作。
然而,很多人并不知晓的是:白毛女并没有受过什么压迫,而真实的黄世仁更是勤劳本
分、喜欢行善的地主。
先说说这个题材的由来。据大陆作家流沙河考证,晋察冀地区几百年来一直流传着“白
毛仙姑”的故事。民间传说在在河北省平山县的一个山洞里,住着一个浑身长满白毛的
仙姑。仙姑法力无边,能惩恶扬善,扶正祛邪,主宰人间的一切祸福,因此人们都前去
上供。
在抗战期间的中共晋察...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280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林辉:真实的白毛女和黄世仁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5 19:35:39 2015, 美东)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林辉:真实的白毛女和黄世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2 12:21:08 2015, 美东)
电影《白毛女》剧照 (网络图片)
对于白毛女、杨白劳和黄世仁这三个人物形象,许多大陆人乃至海外华人都并不陌生,
甚至当今一些工作压力大的白领还会戏称自己的老板是“黄世仁”,潜台词就是自己被
其“压榨”。而正是这一出演了几十年的《白毛女》,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
把鬼变成人”的思想植入人心,欺骗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从中共的角度看,这可以称
得上是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杰作。
然而,很多人并不知晓的是:白毛女并没有受过什么压迫,而真实的黄世仁更是勤劳本
分、喜欢行善的地主。
先...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4
网文:延安整风中的一些历史碎片
发表于 2016 年 01 月 15 日 由 lixindai
“母亲也与我一起到了延安。某天她说‘这里不好住,每天晚上鬼哭狼嚎,不知怎么回
事。’我向深沟走去,看六七个窑洞关着约上百人,许多人神经失常。有的大笑,有的
哭泣。看管人告诉我:他们都是被‘抢救’的知识分子,是来延安学习而遭到‘抢救’
的!”
——薄一波回忆录《七十年奋斗与思考》
“一位女同志被打得满脸尽是血污,月经来了,也照斗照打,结果裤子都咽透了,还把
窑洞的地面染红了一大块。每到夜晚寂静时,临时支部这排窑洞的一个个小窗口透出了
胡麻油小灯萤火般闪烁的昏黄灯光,四处静静悄悄地,传出一阵阵喝骂声、踢打声和惨
叫声越过土墙,越过山梁飘向漆黑的山野,时断时续,此起彼伏,让人心惊肉跳,不寒
而栗。”
——“打、骂、踢,刑罚多种多样,特别是那些‘坦白分子’,为了洗刷自己,也为了
邀功,斗起别人来更是心狠手辣。还有个别老红军,对党十分忠诚,但因为与社会接触
少,知识面窄,不善于分析,只一味抱着‘对敌人要狠’的态度,所以整起人来也毫不
留情。” ——陶铸夫人曾志回忆录《一个革命的幸存者》
“屈打成招,延... 阅读全帖
T**********e
发帖数: 29576
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原来刘索拉是刘志丹的侄女
怪不得《刘志丹》被反复禁反复出版,都在香港印了。
家庭对刘索拉在艺术上的影响很大。她的父亲刘景范,出生在陕西保安县的一个知识分
子家庭,是中共红军高级将领刘志丹的胞弟;曾官至中顾委委员、民政部副部长。母亲
李建彤,曾先后在抗日军政大学和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后因撰写小说《刘志丹》,
给一家人带来了巨大政治灾难。从小,父亲就教授她国画;而母亲也因为写小说,所以
有很多藏书。
查建英(左)刘索拉(中)陈丹青(右)
b********n
发帖数: 38600
6
从整体上讲,歌剧《白毛女》是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创作结晶。鲁迅艺术学院
的院长周扬组织,由戏剧系主任张庚总负责,由贺敬之、丁毅等编剧,至于作曲则几乎
汇集了音乐系所有的精兵强将:马可、张鲁、瞿维、向隅、李焕之。 《白毛女》创作
班子,人才荟萃,群贤毕至,是当时“鲁艺”最强的班子。 创作上根本没有江青什么
事。江青是后来60年代看到《白毛女》得到了毛泽东的首肯,马上公开宣布芭蕾舞剧《
白毛女》是全国的八个“革命样板戏”之一,把它归入了自己领导的“文艺革命”的功
劳簿。
c*********d
发帖数: 9770
7
http://hx.cnd.org/?p=119044
“母亲也与我一起到了延安。某天她说‘这里不好住,每天晚上鬼哭狼嚎,不知怎么回
事。’我向深沟走去,看六七个窑洞关着约上百人,许多人神经失常。有的大笑,有的
哭泣。看管人告诉我:他们都是被‘抢救’的知识分子,是来延安学习而遭到‘抢救’
的!”
——薄一波回忆录《七十年奋斗与思考》
“一位女同志被打得满脸尽是血污,月经来了,也照斗照打,结果裤子都咽透了,还把
窑洞的地面染红了一大块。每到夜晚寂静时,临时支部这排窑洞的一个个小窗口透出了
胡麻油小灯萤火般闪烁的昏黄灯光,四处静静悄悄地,传出一阵阵喝骂声、踢打声和惨
叫声越过土墙,越过山梁飘向漆黑的山野,时断时续,此起彼伏,让人心惊肉跳,不寒
而栗。”
——“打、骂、踢,刑罚多种多样,特别是那些‘坦白分子’,为了洗刷自己,也为了
邀功,斗起别人来更是心狠手辣。还有个别老红军,对党十分忠诚,但因为与社会接触
少,知识面窄,不善于分析,只一味抱着‘对敌人要狠’的态度,所以整起人来也毫不
留情。”——陶铸夫人曾志回忆录《一个革命的幸存者》
“屈打成招,延安遍地特务,人人特务,康生说‘延安各机关已... 阅读全帖
k**********4
发帖数: 16092
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延安整风中的一些历史碎片
“母亲也与我一起到了延安。某天她说‘这里不好住,每天晚上鬼哭狼嚎,不知怎么回
事。’我向深沟走去,看六七个窑洞关着约上百人,许多人神经失常。有的大笑,有的
哭泣。看管人告诉我:他们都是被‘抢救’的知识分子,是来延安学习而遭到‘抢救’
的!”
——薄一波回忆录《七十年奋斗与思考》
“一位女同志被打得满脸尽是血污,月经来了,也照斗照打,结果裤子都咽透了,还把
窑洞的地面染红了一大块。每到夜晚寂静时,临时支部这排窑洞的一个个小窗口透出了
胡麻油小灯萤火般闪烁的昏黄灯光,四处静静悄悄地,传出一阵阵喝骂声、踢打声和惨
叫声越过土墙,越过山梁飘向漆黑的山野,时断时续,此起彼伏,让人心惊肉跳,不寒
而栗。”
——“打、骂、踢,刑罚多种多样,特别是那些‘坦白分子’,为了洗刷自己,也为了
邀功,斗起别人来更是心狠手辣。还有个别老红军,对党十分忠诚,但因为与社会接触
少,知识面窄,不善于分析,只一味抱着‘对敌人要狠’的态度,所以整起人来也毫不
留情。” ——陶铸夫人曾志回忆录《一个革命的幸存者》
“屈打成招,延安遍地特务,人人特务,康生说‘延安各机关已是特务如麻’。特务从
中学生‘发展’到小学生,12岁的...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9
本主题共有 5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返回讨论区]
[回复本文][原帖] 发信人: tulsi(蓝袜子), 信区: masterpiece
标 题: 葛岩:七十年代:记忆中的西安地下读书活动
发信站: 饮水思源 (2012年09月03日08:52:35 星期一)
http://www.yantan.cc/bbs/thread-112637-1-1.html
[转帖] 七十年代:记忆中的西安地下读书活动
作者:葛 岩
从1960年末期开始,不少曾积极参于文革的大中学生失意于现实。其中的一些人开始阅读
禁书,形成今人所说的地下读书活动。这种时为禁忌的活动分布广泛,参与者众多,在某
种程度上,是1980年代思想解放运动在民间的序幕,是催生日后许多理想主义文化精英的
摇篮。《今天》杂志的诗人中、“星星画派”的艺术家中,《走向未来》丛书的编辑中和
参与改革设计的策士中,不少人是在地下读书活动时开始了其知识和文化的准备。对此,
坊间已经有了相当数量的回忆和评论。
不过,从1968年上山下乡开始至 1977年恢复高考,地下读书活动延续十年之久。
其间
,“老三届”中学毕业生,...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5912
10
为什么开文艺座谈会:文人到延安,搅动一池水
来源: 文史参考 作者:李响
1936年初冬,陕西洛川以北。
黄土高原上,一队骑兵护送着一个女子,驰往保安方向。
这女子刚刚把头发剪得像男人一样短,穿着八路军战士的军装。即使亲朋好友,远看恐
怕也辨认不出,她就是曾经名扬海内的左翼女作家——丁玲。
丁玲
1938年的丁玲
此时的丁玲,是在被国民党关押了三年后,经多方营救终于重获自由。牢狱生涯使她对
国统区黑暗现实绝望,决心投奔陕北的中共中央。
作为第一个去陕北的著名文化人,丁玲的到来对中共意义重大。抵达当晚,她就被请进
中央驻地最大的一间窑洞,参加专门为她举办的欢迎茶话会。中共高层领导悉数到场,
丁玲首先看见的是坐在窑洞门槛上的周恩来——陕北艰苦,椅子不够,周恩来便一直坐
在门槛上。
不一会儿,毛泽东来了。他一边踏进窑洞一边问:“我们的女作家在哪呢?”看见丁玲
,毛泽东走过去表示欢迎,还特别提到杨开慧是丁玲的中学同学。
几天后,丁玲主动请缨去陇东前线。她收到毛泽东通过军用电报发来的《临江仙·给丁
玲同志》:“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
将军。”
...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马英八:我弟弟要滚蛋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转帖] 七十年代:记忆中的西安地下读书活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5 23:44:09 2016, 美东)
本主题共有 5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返回讨论区]
[回复本文][原帖] 发信人: tulsi(蓝袜子), 信区: masterpiece
标 题: 葛岩:七十年代:记忆中的西安地下读书活动
发信站: 饮水思源 (2012年09月03日08:52:35 星期一)
http://www.yantan.cc/bbs/thread-112637-1-1.html
[转帖] 七十年代:记忆中的西安地下读书活动
作者:葛 岩
从1960年末期开始,不少曾积极参于文革的大中学生失意于现实。其中的一些人开始阅读
禁书,形成今人所说的地下读书活动。这种时为禁忌的活动分布广泛,参与者众多,在某
种程度上,是1980年代思想解放运动在民间的序幕,是催生日后许多理想主义文化精英的
摇篮。《今天》杂志的诗人... 阅读全帖
(共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