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 发帖数: 12188 | 1 朱德1905年参加了最后一次府试后,在家乡四川仪陇,由长辈做主,娶了比他大两岁的
表姐刘氏为妻。
刘氏贤惠,但朱德不甚喜欢,1906年离家求学,一去不归(类似鲁迅)。
后来国民党三次挖朱家祖坟,刘氏吃斋念佛,保佑朱德平安。建国后朱德要接刘氏去北
京养老,刘奶奶摇头不去,1958年病逝,享年74岁。
1912年秋,26岁的滇军少校朱德,娶了昆明师院的18岁女学生萧菊芳,是朋友的妹妹,
萧家曾经恩助过求学时代的朱德。朱德很喜欢这个没有缠足的进步姑娘。1916年9月生
儿朱琦(宝书),朱德而立之年喜得一生中惟一的贵子,讨袁战场上又获得大捷,真是爽
气弥天。
但1917年初,萧菊芳不幸染疾,辗转病榻,到1919年不治而逝。朱德撰写挽联曰:
“举案齐眉,颇自诩人间佳偶;离尘一笑,料仍是天上仙姝”。另有《悼亡诗》七首。
看到朱德受病妻幼子拖累,其部属陈平辉便给他介绍了自己21岁的堂妹,名叫陈玉珍(
贞)。陈玉珍也是个受过师范教育的大脚女性,帮助朱德照料萧菊芳和朱琦。萧菊芳去
世后,陈玉珍视朱琦如亲生,待朱德如骨肉,小家庭打理得温馨雅致。可惜朱德志在四
方,已然混到堂堂旅长、30多岁了还要跑出去打天... 阅读全帖 |
|
w**********5 发帖数: 1741 | 2 1938年,45岁的毛泽东与24岁的江青结婚
1929年,43岁的朱德与17岁的康克清结婚
1948年,50岁的刘少奇与27岁的王光美结婚
1938年,40岁的彭德怀与20岁的浦安修结婚
1942年,46岁的贺龙与26岁的薛明结婚
1936年,44岁的刘伯承与19岁的汪荣华
1940年,39岁的陈毅与18岁的张茜结婚 |
|
发帖数: 1 | 3 举案齐眉
这词儿用的好
康克清长的的确像孟光
LOL |
|
发帖数: 1 | 4 主席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操过白妞
盹盹盹
:1938年,45岁的毛泽东与24岁的江青结婚
:1929年,43岁的朱德与17岁的康克清结婚
:1948年,50岁的刘少奇与27岁的王光美结婚
:1938年,40岁的彭德怀与20岁的浦安修结婚
:1942年,46岁的贺龙与26岁的薛明结婚
:1936年,44岁的刘伯承与19岁的汪荣华
:1940年,39岁的陈毅与18岁的张茜结婚 |
|
s****n 发帖数: 8912 |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autin (老将萨乌丁),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刚正不阿邓小平:1983年“严打”朱德孙子因泡妞获罪被杀内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n 2 15:16:18 2011, 美东)
博文点读:朱德的亲孙子当时是天津市人民银行的行长朱国华,权也大,官也大,人也
长的不错,又很有地位,很讨女孩子们的喜欢呀,于是他天天晚上换女孩子,就是这样
一个罪,在现在根本不算什么的,不过那是20年前。这是一个大罪。当时是否判他死刑
的请示报告递到邓小平手里,邓小平没有批,指示把请示文件拿给康克清,一切请她决
定,最后康克清批复,同意死刑。
朱老总孙子被杀
1983年“严打”期间,朱老总最小的孙子因触犯法律,在天津被处以极刑。一时间
,社会上传得沸沸扬扬。“邓小平找康克清谈话了,做她的思想工作。”“康克清很气
愤,说'这是在朱老总头上动刀子!'”“康克清去天津了解情况,想给孙子减刑。”“
朱家的子孙都不是康克清亲生的。她没有感情。”……
其实,康克清惟一接到的是有关部门转来的一份记录电话,向她通报情...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8912 | 6 博文点读:朱德的亲孙子当时是天津市人民银行的行长朱国华,权也大,官也大,人也
长的不错,又很有地位,很讨女孩子们的喜欢呀,于是他天天晚上换女孩子,就是这样
一个罪,在现在根本不算什么的,不过那是20年前。这是一个大罪。当时是否判他死刑
的请示报告递到邓小平手里,邓小平没有批,指示把请示文件拿给康克清,一切请她决
定,最后康克清批复,同意死刑。
朱老总孙子被杀
1983年“严打”期间,朱老总最小的孙子因触犯法律,在天津被处以极刑。一时间
,社会上传得沸沸扬扬。“邓小平找康克清谈话了,做她的思想工作。”“康克清很气
愤,说'这是在朱老总头上动刀子!'”“康克清去天津了解情况,想给孙子减刑。”“
朱家的子孙都不是康克清亲生的。她没有感情。”……
其实,康克清惟一接到的是有关部门转来的一份记录电话,向她通报情况。她的态
度很明确:“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康克清从未介入此事,也没有任何领导人找她
谈过话。凡事依靠组织,这是她一贯的思想。
康克清曾对跟随她多年的老秘书叶梅娟说:“朱德同志生前有过嘱咐:'如果孩子不
争气,犯了错误,出了问题,你也不用生气,党有党纪,国有国法。子孙不争气,你可... 阅读全帖 |
|
x******g 发帖数: 33885 | 7 朱德亲孙子朱国华交女朋友多被处死刑罪不当死
1983年“严打”期间,朱老总最小的孙子朱国华因触犯法律,在天津被处以极刑。一时
间,社会上传得沸沸扬扬。“邓小平找康克清谈话了,做她的思想工作。”“康克清很
气愤,说‘这是在朱老总头上动刀子!’”“康克清去天津了解情况,想给孙子减刑。
”“朱家的子孙都不是康克清亲生的。她没有感情。”……
其实,康克清惟一接到的是有关部门转来的一份记录电话,向她通报情况。她的态度很
明确:“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康克清从未介入此事,也没有任何领导人找她谈过
话。凡事依靠组织,这是她一贯的思想。
康克清曾对跟随她多年的老秘书叶梅娟说:“朱德同志生前有过嘱咐:‘如果孩子不争
气,犯了错误,出了问题,你也不用生气,党有党纪,国有国法。子孙不争气,你可以
登报与他们脱离关系。’”对于社会上的种种传说和流言,康克清未予理睬,她说:“
当务之急是要做好他母亲的思想工作,使她能认清现实,尊重法律,并从中吸取教训。”
就在朱老总的小孙子被执行死刑的次日,康克清外出参加重要活动。行车途中,她平静
地对司机刘国和说:“刘师傅,我要告诉你一件事,我的孙子犯了罪,昨天给枪毙了。
... 阅读全帖 |
|
H********g 发帖数: 43926 | 8 朱国华
本词条介绍的是朱国华(开国元帅朱德之孙),更多含义,请参阅“朱国华(多义词)
”。
朱国华是朱德唯一的儿子朱琦(朱德和原配夫人肖菊芳所生,肖菊芳生下朱琦不到四个
月因病去世)和赵力平(朱琦和赵力平共育四子一女,即:朱援朝、朱和平、朱全华、
朱新华、朱国华)的最小儿子。八十年代初,朱国华大学刚毕业,在天津铁路部门工作
,又是朱老总的亲孙子,很有地位,人也长得很帅,很讨女孩子们的喜欢。于是,他经
常换女孩子,和多个女孩子发生关系。
1983年“严打”期间,朱老总最小的孙子因触犯法律,在天津被处以极刑。一时间,社
会上传得沸沸扬扬。“邓小平找康克清谈话了,做她的思想工作。”“康克清很气愤,
说‘这是在朱老总头上动刀子!’”“康克清去天津了解情况,想给孙子减刑。”“朱
家的子孙都不是康克清亲生的。她没有感情。”……
其实,康克清惟一接到的是有关部门转来的一份记录电话,向她通报情况。她的态度很
明确:“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康克清从未介入此事,也没有任何领导人找她谈过
话。凡事依靠组织,这是她一贯的思想。
康克清曾对跟随她多年的老秘书叶梅娟说:“朱德同志生前有过嘱咐:‘如果孩子不争
气... 阅读全帖 |
|
|
F*******t 发帖数: 2186 | 9 史料汇集:
红军将士的茅台酒情结(节录) -
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
红军将士的茅台酒情结(节录)
《红军长征在贵州史料选辑》(贵州社会科学编辑部、贵州省博物馆编1983年出版
)记载毛泽东的警卫员陈昌奉1964年12月谈话:
记得到了仁怀,主席开玩笑说:“到产酒的地方了,要喝酒的赶快喝。”主席的马
夫老于用个长竹筒把中间打通以后装酒,抬着走,就像机关枪,这次数他带的酒最多。
那时到仁怀,群众没有怎样走,因此可以大量的买到酒。主席还跟我们谈到为什么茅台
酒有名的道理。
《朱德和康克清》(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版)载:
进入土城,果然见到商店里摆满一缸缸的茅台酒,正在传达遵义会议精神的红军指
挥员们,还愁没法好好庆贺一番呢,这下可好了。
进城之后,后勤供给部门的同志已经和店主、厂家办好手续,抬来了酒。人们纷纷
拿出小搪瓷碗、漱口缸,舀出甘醇清香的茅台酒,咕咚咕咚地喝起来,连下酒的菜也不
要。有些人还聚拢在一起划起拳来。拳令都是现编的:“一定胜利”、“双抢兵倒大霉
”等等,像过年一样热闹。
朱德尽管军务繁忙,仍然抽空到战士中间去热闹一番。他举起碗向干部战士祝贺、
问... 阅读全帖 |
|
a***s 发帖数: 12296 | 10 1983年由高层发动的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有一个广为人知的简称:严打。
这场以“从重从快”为办案方针的司法运动,对当时的法律做出了颠覆性改变,“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国家治理方式”,并对后来的司法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严打期间,就发生了朱德之孙朱国华犯法被枪毙事件。
八十年代初,朱国华大学刚毕业,在天津铁路部门工作,又是朱老总的亲孙子,很有地位,人也长得很帅,很讨女孩子们的喜欢。于是,他经常换女孩子,和多个女孩子发生关系。
1983年“严打”期间,朱老总最小的孙子因触犯法律,在天津被1983年被判死刑、处以极刑。一时间,社会上传得沸沸扬扬。有的说康克清在为朱国华四处奔走!也有的人说,朱国华最终会被释放......但是当最终结果出来的时候,却令无数人大为震惊。
其实,康克清惟一接到的是有关部门转来的一份记录电话,向她通报情况。她的态度很明确:“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康克清从未介入此事,也没有任何领导人找她谈过话。凡事依靠组织,这是她一贯的思想。
康克清曾对跟随她多年的老秘书叶梅娟说:“朱德同志生前有过嘱咐:‘如果孩子不争气,犯了错误,出了问题,你也不用生气,党有党纪,国有国法。子孙不争...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1 大家都知道,朱德总司令在我军的地位无人能比,1955年授衔时,众望所归地被授予第
一元帅的军衔。然而鲜为人知的是,直到1976年逝世,朱老总在21年的时间里,从未领
过元帅的工资。
在中南海,朱老总家里是比较有名的困难户。据说,当年住在中南海的中央领导干部中
,朱德、刘少奇、陈云这三家是有名的困难户,原因都是家庭成员多,需要接济的亲戚
多,而朱家尤甚。
中央办公厅曾设法给予他们补助,但他们都回绝了,有的则在得知补助后,逐月退还了。
当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共中央最高领袖,定的是一级工资,但根据
毛泽东的建议,他们拿的都是四级工资,也就是400多元。绝大多数人的工资,都是随
着参加工作的年限而递增,而这几位最高领袖,又响应了毛泽东的倡导,工资实行“递
减制”。
和党政干部相比,军队干部的薪金要稍微高些。朱德功高德勋,完全可以拿元帅的工资
。但他以已经不在军队中担任实际职务为由,坚决不拿元帅的工资。
这样一来,他和康克清两个人的工资加在一起,才顶一个元帅的工资。两位老人日常生
活,再加上十几个孩子的吃、穿,上学的费用,还要接济家乡的亲戚等,有限的工资就
变得紧紧巴巴了。
到了...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12 http://history.people.com.cn/GB/205396/13408572.html
2010年12月06日15:16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1969年10月17日,林彪突然抛出了一个“关于加强战备,防止敌人突然袭击的紧急指示
”,全军立即随着“副统帅”的惊惶失措,进入了紧急战备状态。朱德接到这个紧急指
示后,对康克清说:“这里面有鬼呵……
朱德、毛泽东井冈山会师
刘少奇之死、陈云在“四人帮”围攻“二月逆流”中拍案而起、倒在暗箭下的贺龙
、朱德被赶出中南海……《中南海人物春秋》(顾保孜著,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再现政
坛风云人物历史命运以及他们的生活,披露鲜为人知的“文革”重大历史始末,揭示政
坛风云人物沉浮的深层内幕。
朱德夫妇被批斗
自从“文化大革命”开始,他就常住市郊的别墅里。他和以前一样,对中南海的事
情不太深究,对会议桌以外的事情就更不打听了。尽管他每年要多次下基层,倾听群众
的声音,但对中央内部核心机密却知之甚少,他也不打听,不传说。
“文化大革命”小组成立后,他似乎更加沉默寡言,更加“孤陋寡闻”了。然而老
帅的心一天也没有沉默过,面对纷乱的局势,他陷入了...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37081 | 13 2011年12月1日,是朱德诞辰125周年。此前,朱德唯一儿子朱琦的夫人、年过八旬的赵
力平老人,一直忙于大型纪念活动的筹备工作。在她位于北京玉泉路一个普通公寓楼的
住宅里,她和朱德生前身边的工作人员袁存建见了面,两位老人高兴得拥抱起来。
赵力平1926年出生于河北定县大定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44年经组织介绍,在贺龙的
撮合下,三张铺板一拼,与朱琦结婚。解放后,赵力平任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组织科
科长,1957年任天津中心妇产医院副院长,1979年任中国农业银行天津分行副行长,
1988年离休。
赵力平与丈夫朱琦育有四子一女,分别是朱援朝、朱和平、朱全华、朱新华、朱国华。
其中,朱新华是他们唯一的女儿。而最小的儿子朱国华则在1983年9月“严打”期间,
以“流氓罪”被枪决了,死时年仅25岁。
1997年刑法修订,“流氓罪”被删除。很多人为朱国华打抱不平。对此,赵力平女士在
接受专访时,坦然做了回应。
赵力平身材偏瘦,但精神矍铄,说话娓娓道来,对于唏嘘往事,非常释然,“想得很开
”。
朱德、康克清与儿子朱琦
朱琦的生母和养母
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的前夫人尼姆·威尔斯1937年在延安第... 阅读全帖 |
|
f*******5 发帖数: 1815 | 1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ongfong5 (fongfong5),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国军高级将领回忆: 1937年视察延安共军印象记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6 19:41:16 2011, 美东)
一段永难忘怀的亲身经历
——当年点騐延安共军印象记
退 思
这是五十年前我亲身经历的一段重要往事;今日旧事重提,仍不失其珍贵真实的价值。
记得民廿六年(一九叁七)春,亦即西安事变过後,七七事变之前,南京国府军委会决
定收编在陕北延安的共军,是年一月间发表顾祝同为「西北行营主任」坐镇西安。稍後
即决定由中央党政军各部门遴选必要人员,会同陕西省地方人员组成一视察团,赴陕北
延安作一次实地视察。以为尔後处理该区军政问题的参考。
先从南京飞西安
大约是一九叁七年二月末,军事委员会指派涂思宗中将为视察团团长,令他率领中央遴
派的视察人员先赴西安;到达西安後,则请示行营主任顾祝同决定行止。笔者是时服务
於军事委员会调统局,被指派为中央视察人员之一,并用涂团长随从参谋的名义,随涂
氏一行赴陕北考察。
我於奉派后,即请示涂团...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朱德的女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欧洲部原副主任刘铮,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10月26日5时3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10月27日,陆媒澎湃新闻从权威信源处证实了这一消息:刘铮的遗体送别仪式定于2015年10月30日上午9时在解放军306医院送别厅举行。
刘铮原名刘长寿,汉族,河北石家庄人,1927年2月出生。1945年7月,刘铮从河北省清风店进入解放区参加革命工作,194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9月在中共中央外事组工作。历任外交部办公厅秘书室翻译,驻前苏联大使馆随员,外交部礼宾司科员,外交部前苏联东欧司科员、副科长、副处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欧洲处副处长,驻前苏联使馆二秘、一秘,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欧洲工作部副主任等职务。
据湖南当地媒体《潇湘晨报》报道,刘铮曾经接受采访回忆了自己和夫人朱敏的恋爱史。报道称,刘铮曾跟随中国第一任驻苏联大使王稼祥到苏联使馆工作,认识了在莫斯科留学的朱敏。“她给我的第一印象很好,朴实、诚恳,不像有些高干子弟那样摆架子,因此我们很快就熟了。”刘铮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在1950年认识,生活中经常相互倾诉一... 阅读全帖 |
|
a***s 发帖数: 12296 | 16 刘铮26日在京逝世,享年88岁。 资料图
朱德元帅女婿、朱敏同志爱人、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欧洲部原副主任刘铮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10月26日5时3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澎湃新闻10月27日从权威信源处获悉了这一消息。
刘铮同志遗体送别仪式定于2015年10月30日上午9时在解放军306医院送别厅举行。
刘铮原名刘长寿,汉族,河北石家庄人,1927年2月出生,1945年7月从河北省清风店进入解放区参加革命工作,194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9月在中共中央外事组工作。历任外交部办公厅秘书室翻译,驻前苏联大使馆随员,外交部礼宾司科员,外交部前苏联东欧司科员、副科长、副处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欧洲处副处长,驻前苏联使馆二秘、一秘,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欧洲工作部副主任等职务。
刘铮在1952年同朱德元帅女儿朱敏结婚。
左起分别为刘铮、朱敏、朱德、康克清。 资料图
他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自己当时随着共和国第一任驻苏联大使王稼祥到苏联使馆工作,认识了在莫斯科留学的朱敏。“她给我的第一印象很好,朴实、诚恳,不像有些高干子弟那样摆架子,因此我们很快就熟了。”
“我们在...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17 朱德一生因参加革命一次次丧失家庭、一次次重铸婚姻,饱尝个中滋味。他曾经有过五次频繁的婚变,当然也曾拥有过六位年轻漂亮的妻子。其中,第五位妻子伍若兰死的最惨。1928年二人在井冈山结婚,伍若兰曾任红四军政治部宣传部长。1929年2月2日,在红四军从井冈山向赣南挺进途中,伍若兰遭遇国军何键部队突袭,被捕。2月12日,在赣州卫府里遭到杀害,头颅被割下来,挂在城门前的木杆上示众,这是朱德死的最惨的一位妻子。
朱德元配夫人刘从珍,其父刘泽沛是朱德的大舅。1905年,朱德的父母作主,把他大舅的女儿刘氏许配给他,并于这年9月完婚。1906年春,朱德外出求学,自此未归,刘氏从此独守空房。1949年后,朱德叫她去北京生活。但刘氏感到乡村生活舒服自在,不愿意去。1958年2月,刘氏在家乡病逝,享年75岁。
1912年秋天,26岁的云南陆军讲武堂教官朱德同昆明师范学院19岁的学生萧菊芳结婚。1916年初,朱德随讨袁护国军第1军北征,开往家乡四川。萧菊芳生子,小名“保柱”谱名“宝书”,就是朱德的独子朱琦。生子4个月后,萧菊芳患了类似赤痢的热病,于1919年6月病逝。
后来朱德的挚友孙炳文把自己的外甥女陈玉珍介... 阅读全帖 |
|
T****i 发帖数: 15191 | 18 严打本来就违宪。
朱德孙子犯了什么罪?应该不应该死刑,这才是问题。老康和中国百姓都糊涂的要死。
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国家治理方式”,并对后来的司法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严打期
间,就发生了朱德之孙朱国华犯法被枪毙事件。
地位,人也长得很帅,很讨女孩子们的喜欢。于是,他经常换女孩子,和多个女孩子发
生关系。
以极刑。一时间,社会上传得沸沸扬扬。有的说康克清在为朱国华四处奔走!也有的人
说,朱国华最终会被释放......但是当最终结果出来的时候,却令无数人大为震惊。
很明确:“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康克清从未介入此事,也没有任何领导人找她谈
过话。凡事依靠组织,这是她一贯的思想。
争气,犯了错误,出了问题,你也不用生气,党有党纪,国有国法。子孙不争气,你可
以登报与他们脱离关系。’”对于社会上的种种传说和流言,康克清未予理睬,她说:
“当务之急是要做好他母亲的思想工作,使她能认清现实,尊重法律,并从中吸取教训
。”
静地对司机刘国和说:“刘师傅,我要告诉你一件事,我的孙子犯了罪,昨天给枪毙了
。”“我也听说了,但没敢问您。”稍后,刘国和又谨慎地问:“听专车司机们说,您
在判决书上签过字?... 阅读全帖 |
|
l*****n 发帖数: 1648 | 19 严打现象说明中国不是法治国家
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国家治理方式”,并对后来的司法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严打期
间,就发生了朱德之孙朱国华犯法被枪毙事件。
地位,人也长得很帅,很讨女孩子们的喜欢。于是,他经常换女孩子,和多个女孩子发
生关系。
以极刑。一时间,社会上传得沸沸扬扬。有的说康克清在为朱国华四处奔走!也有的人
说,朱国华最终会被释放......但是当最终结果出来的时候,却令无数人大为震惊。
很明确:“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康克清从未介入此事,也没有任何领导人找她谈
过话。凡事依靠组织,这是她一贯的思想。
争气,犯了错误,出了问题,你也不用生气,党有党纪,国有国法。子孙不争气,你可
以登报与他们脱离关系。’”对于社会上的种种传说和流言,康克清未予理睬,她说:
“当务之急是要做好他母亲的思想工作,使她能认清现实,尊重法律,并从中吸取教训
。”
静地对司机刘国和说:“刘师傅,我要告诉你一件事,我的孙子犯了罪,昨天给枪毙了
。”“我也听说了,但没敢问您。”稍后,刘国和又谨慎地问:“听专车司机们说,您
在判决书上签过字?”康克清略显激动地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还用签字吗
?” |
|
T**********s 发帖数: 2135 | 20 总师报复当年革命一箭之仇?
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国家治理方式”,并对后来的司法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严打期
间,就发生了朱德之孙朱国华犯法被枪毙事件。
地位,人也长得很帅,很讨女孩子们的喜欢。于是,他经常换女孩子,和多个女孩子发
生关系。
以极刑。一时间,社会上传得沸沸扬扬。有的说康克清在为朱国华四处奔走!也有的人
说,朱国华最终会被释放......但是当最终结果出来的时候,却令无数人大为震惊。
很明确:“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康克清从未介入此事,也没有任何领导人找她谈
过话。凡事依靠组织,这是她一贯的思想。
争气,犯了错误,出了问题,你也不用生气,党有党纪,国有国法。子孙不争气,你可
以登报与他们脱离关系。’”对于社会上的种种传说和流言,康克清未予理睬,她说:
“当务之急是要做好他母亲的思想工作,使她能认清现实,尊重法律,并从中吸取教训
。”
静地对司机刘国和说:“刘师傅,我要告诉你一件事,我的孙子犯了罪,昨天给枪毙了
。”“我也听说了,但没敢问您。”稍后,刘国和又谨慎地问:“听专车司机们说,您
在判决书上签过字?”康克清略显激动地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还用签字吗
?” |
|
l*w 发帖数: 3758 | 21 两人没血缘关系。
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国家治理方式”,并对后来的司法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严打期
间,就发生了朱德之孙朱国华犯法被枪毙事件。
地位,人也长得很帅,很讨女孩子们的喜欢。于是,他经常换女孩子,和多个女孩子发
生关系。
以极刑。一时间,社会上传得沸沸扬扬。有的说康克清在为朱国华四处奔走!也有的人
说,朱国华最终会被释放......但是当最终结果出来的时候,却令无数人大为震惊。
很明确:“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康克清从未介入此事,也没有任何领导人找她谈
过话。凡事依靠组织,这是她一贯的思想。
争气,犯了错误,出了问题,你也不用生气,党有党纪,国有国法。子孙不争气,你可
以登报与他们脱离关系。’”对于社会上的种种传说和流言,康克清未予理睬,她说:
“当务之急是要做好他母亲的思想工作,使她能认清现实,尊重法律,并从中吸取教训
。”
静地对司机刘国和说:“刘师傅,我要告诉你一件事,我的孙子犯了罪,昨天给枪毙了
。”“我也听说了,但没敢问您。”稍后,刘国和又谨慎地问:“听专车司机们说,您
在判决书上签过字?”康克清略显激动地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还用签字吗
?” |
|
w*****g 发帖数: 1503 | 22 (彭德怀反大跃进反浮夸被毛泽东打倒,自不必说, 其实朱老总也因此受到毛泽东自合
作来,第一次用不尊不敬的评语点了他的名.毛泽东之类的地主子弟,只能给农民帮倒忙)
朱德突然受到毛泽东严厉的批评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对于长年在群众中开展调查研究的朱德而言,不能不引
起深思。朱德已觉察到党在指导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他是力主纠正者之一。
在庐山会议上,毛泽东对彭德怀的批判和定调让朱德始料未及,同时对毛泽东的做
法感到很不理解。
然而,谁也没料到,在一周后的中共八届八中全会上,彭被打成“反党集团头子”
,一大批领导人被列入彭的“俱乐部”。朱德虽能幸免,却遭到自与毛泽东合作以来一
次较为严厉的指责。
1959年的秋日来临前,朱德感到有一种肃杀的气氛。许多老战友、好同志突然成了
“反党集团”的成员,一直韬光养晦的林彪则成了毛泽东最信任的人。尤其是在经过几
十年的合作后,毛泽东第一次用不尊不敬的评语点了他的名。更为具体的是,中央军委
为此作了调整:毛为主席,林彪、贺龙、聂荣臻为副主席,朱德为常委。
“九大”前夕,他已进入“黑名单”
春天总是给人带来希望。1961年春,中央确定对国民经济实... 阅读全帖 |
|
f*******5 发帖数: 1815 | 23 一段永难忘怀的亲身经历
——当年点騐延安共军印象记
退 思
这是五十年前我亲身经历的一段重要往事;今日旧事重提,仍不失其珍贵真实的价值。
记得民廿六年(一九叁七)春,亦即西安事变过後,七七事变之前,南京国府军委会决
定收编在陕北延安的共军,是年一月间发表顾祝同为「西北行营主任」坐镇西安。稍後
即决定由中央党政军各部门遴选必要人员,会同陕西省地方人员组成一视察团,赴陕北
延安作一次实地视察。以为尔後处理该区军政问题的参考。
先从南京飞西安
大约是一九叁七年二月末,军事委员会指派涂思宗中将为视察团团长,令他率领中央遴
派的视察人员先赴西安;到达西安後,则请示行营主任顾祝同决定行止。笔者是时服务
於军事委员会调统局,被指派为中央视察人员之一,并用涂团长随从参谋的名义,随涂
氏一行赴陕北考察。
我於奉派后,即请示涂团长:「何时起程?乘何种交通工具?」
涂先生说:「已决定乘飞机,起程日期还未定,但必在叁两日之内,请等候通知。」
大约是叁月初的一天下午,便接到涂先生的通知:「嘱於翌晨到飞机塲集合,一同乘专
机,由南京直飞西安。」
次日晨,我随涂先生提前先到飞机塲,与其他人员会合後,上机直飞西安。到... 阅读全帖 |
|
B****s 发帖数: 5731 | 24 http://www.jsqg.org/bbs/viewthread.php?tid=39092&extra=page%3D1
老总儿媳回忆儿子死刑事件
口述/赵力平 采写/周海滨
2011年12月1日,是朱德诞辰125周年。
此前,朱德唯一儿子朱琦的夫人、年过八旬的赵力平老人,一直忙于大型纪念活动的筹
备工作。在她位于北京玉泉路一个普通公寓楼的住宅里,她和朱德生前身边的工作人员
袁存建见了面,两位老人高兴得拥抱起来。
赵力平1926年出生于河北定县大定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44年经组织介绍,在贺龙的
撮合下,三张铺板一拼,与朱琦结婚。解放后,赵力平任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组织科
科长,1957年任天津中心妇产医院副院长,1979年任中国农业银行天津分行副行长,
1988年离休。
赵力平与丈夫朱琦育有四子一女,分别是朱援朝、朱和平、朱全华、朱新华、朱国华。
其中,朱新华是他们唯一的女儿。而最小的儿子朱国华则在1983年9月“严打”期间,
以“流氓罪”被枪决了,死时年仅25岁。
1997年刑法修订,“流氓罪”被删除。很多人为朱国华打抱不平。对此,赵力平女士在
接受《中国新闻周刊》特约撰稿... 阅读全帖 |
|
f*******5 发帖数: 1815 | 25 一段永难忘怀的亲身经历
——当年点騐延安共军印象记
退 思
这是五十年前我亲身经历的一段重要往事;今日旧事重提,仍不失其珍贵真实的价值。
记得民廿六年(一九叁七)春,亦即西安事变过後,七七事变之前,南京国府军委会决
定收编在陕北延安的共军,是年一月间发表顾祝同为「西北行营主任」坐镇西安。稍後
即决定由中央党政军各部门遴选必要人员,会同陕西省地方人员组成一视察团,赴陕北
延安作一次实地视察。以为尔後处理该区军政问题的参考。
先从南京飞西安
大约是一九叁七年二月末,军事委员会指派涂思宗中将为视察团团长,令他率领中央遴
派的视察人员先赴西安;到达西安後,则请示行营主任顾祝同决定行止。笔者是时服务
於军事委员会调统局,被指派为中央视察人员之一,并用涂团长随从参谋的名义,随涂
氏一行赴陕北考察。
我於奉派后,即请示涂团长:「何时起程?乘何种交通工具?」
涂先生说:「已决定乘飞机,起程日期还未定,但必在叁两日之内,请等候通知。」
大约是叁月初的一天下午,便接到涂先生的通知:「嘱於翌晨到飞机塲集合,一同乘专
机,由南京直飞西安。」
次日晨,我随涂先生提前先到飞机塲,与其他人员会合後,上机直飞西安。到...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1985 | 26 跨越中南海的墙,了解真实的毛泽东
——之采访吴凤君
文章作者:寒星 项雨
写在前面的话:
生于80后,我们从小被告知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新时代。
小时候,在老师和家长的教育下,我们知道了近代中国的屈辱,有一种深刻的民族悲情
。从1919年五四爱国救亡运动起,中国新青年的崛起使我们看到了希望。之后的30年,
五四青年毛泽东,周恩来等带领我们民族从灭顶之灾中崛起建立了新中国。抗美援朝的
胜利,两弹一星的成果,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等成就,使我们感到无比骄傲。
然而上学之后,从教科书上对历史的一知半解,到自己所能接触到的零星线索以及伤痕
文学的影响,使我们感觉那个年代很不可思议,尽管那样激情燃烧的岁月也令人神往,
但似乎做了许多超现实的事,并因此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罪,这让人觉得那个时代的
人太傻了。甚至按照某种逻辑想当然地把那时候的贫穷都归结为不搞计划生育,没搞改
革开放,觉得做人还是应该现实点好,管他黑猫白猫,发展才是硬道理。殊不知我们改
革来,开放去,实际是改掉了社会主义优越性,放弃了自力更生的生存之道。
当听到大人们怀念毛泽东,听到他们对现实的不满和抱怨时,我们总觉得他们思想固执
,太过... 阅读全帖 |
|
T**********e 发帖数: 29576 | 27
95
胡绩伟把朱德孙子说得太脸谱化了,朱德儿媳回忆得比较实在。
----------------------------------
朱德儿媳口述历史
我1988年12月底正式办理离休手续。我一个人在天津,身边没有一个子女。我打了
个报告,1996年才调到北京。
1983年“严打”期间,天津一天内处决了82人,国华就在里面。国华1957年出生,
出事时才25岁。他不是什么天津人民银行的行长,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天津铁路系统工
作。与国华一起被枪毙的还有天津警备区政委的子女。
国华不爱说,不怎么出去,他喜欢画图,制作写字台、单人床,像个“小木匠”。
家里也不像人传的那样,地上有地毯,桌上有电视机,都没买。
当时的形势是“严打快打”。当时有人说把责任都推到国华身上,朱国华有他爷爷
朱德,肯定不会难为他,国华被推到最前面,结果其余人被放,最年轻的国华被枪毙。
这个事情在社会上传得沸沸扬扬。有很多不实的传言,比如说:“邓小平找康克清
谈话了,做她的思想工作。”“康克清很气愤,说‘这是在朱老总头上动刀子!’”“
康克清去天津了解情况,想给孙子减刑。”“朱家的子孙都不是康克清亲生的。她没有
感情。... 阅读全帖 |
|
z*****g 发帖数: 75 | 28 佟云入学后第二天就发现了一美女,白净高挑,那是去系里报道回来的路上二人面对面
擦肩而过。帅哥大大方方地盯着美女,目不转睛,享受那上苍赐给的机会;美女腼腆地
用眼角一扫眼前这位正盯着自己看的帅哥,不好意思的小激动加快了心脏跳动致使一股
暖流从心头涌到额头,半路上把面颊给染红了。佟云捕捉到了美女眼角的一抹流光,暗
忖这美女一定属于我了。
这美女叫赵静。她很幸运,高中毕业没赶上下乡当知青就参加高考了。她是从哈尔滨考
入北京的,也是第一次来到北京,临走前老师们、父母的同事们、左右邻居们都为她庆
祝。父母辈的还鼓励她一定要珍惜如此难得的机会好好读书,未来就是一个国家栋梁之
才。谁说女儿不如男?巾帼不让须眉。这些谆谆教导,她都记住了,那意思就是别着急
搞对象,要集中精力把学业搞好。然而,帅哥的那勾魂的眼神时不时地在她眼前晃动。
上第一堂课,她四处查看了一下,发现了他的身影。待老师开始拿着花名册点名时她知
道了他的名字叫佟云。
没过三天,在食堂吃饭时佟云故意到赵静所在的饭桌旁坐下,四目相对,互相用眼睛打
了个招呼,佟云就坐下了。
“你哪里人?”佟云开始了谈话。
“哈尔滨。”
“哦!老乡!我们是老乡啊...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29 http://hx.cnd.org/?p=116197
余汝信
1977年,根据与江青近距离接触长达60小时谈话后完成的,有关这位文革时期最显赫人
物的自传——《江青同志》又名《红都女王》在美国出版,然而面世几十年,海内外都
尚未有中文版,令人惋惜。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下,在中国大陆,涉及到这本书及江青
那一次与维特克谈话经过的所谓“实录”、“纪实文学”,如张颖的《风雨往事——维
特克采访江青实录》,叶永烈的《江青传》、陈东林、杜蒲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
录》,邬吉成、王凡的《红色警卫》,以及杨银禄在香港出版的《我给江青当秘书》等
,内中谬误或不确之处比比皆是(即便是亲身经历者所著亦不例外),而未看过《江青
同志》一书者又难以明辨真伪,有感于此,文革研究专家余汝信,根据英文版《江青同
志》并与朋友合译该书的序言及第一章,还原了该书出炉的经过。
有关罗克珊·维特克
罗克珊·维特克于1972年应邀访华时,尚是一位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
State University of NewYork,Binghamton)任教的青年学者。她毕业于史丹福大学
,在芝加哥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12072 | 3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ayofflyingg (小小熊熊),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跨越中南海的墙,了解真实的毛泽东 ——之采访吴凤君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Nov 7 14:19:02 2011, 美东)
跨越中南海的墙,了解真实的毛泽东
——之采访吴凤君
文章作者:寒星 项雨
写在前面的话:
生于80后,我们从小被告知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新时代。
小时候,在老师和家长的教育下,我们知道了近代中国的屈辱,有一种深刻的民族悲情
。从1919年五四爱国救亡运动起,中国新青年的崛起使我们看到了希望。之后的30年,
五四青年毛泽东,周恩来等带领我们民族从灭顶之灾中崛起建立了新中国。抗美援朝的
胜利,两弹一星的成果,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等成就,使我们感到无比骄傲。
然而上学之后,从教科书上对历史的一知半解,到自己所能接触到的零星线索以及伤痕
文学的影响,使我们感觉那个年代很不可思议,尽管那样激情燃烧的岁月也令人神往,
但似乎做了许多超现实的事,并因此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罪,这让人觉得那个时代的
人太傻了。甚至按照某... 阅读全帖 |
|
|
C********g 发帖数: 9656 | 32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0744
有关朱德元帅在“文革”中的境遇,在粉碎“四人帮”后的回忆录,即便是家属的回忆
中,也只有闪铄其词、语焉不详的记载。朱德夫人康克清在1986年11月29日《解放军报
》上的回忆中有这样的细节:
他参加中央的会议回来,将林彪那个大谈“政变”的讲话交给秘书,转身就走。以
往,凡是中央的文件,或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同志的讲话,他交给秘书时都要坐下
来讲讲该怎样理解。而这次却不屑一提。他这种鄙视态度,不正反映出他的心境吗?【
1】
林彪有关“政变”的讲话发表在1966年5月18日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朱德对
之大为不满的“中央的会议”显然是指这一次了。但为什么持如此的“鄙视态度”和造
成如此“不屑一提”的恶劣“心境”,康克清的回忆却嘎然而止。
终于,在最近出版的,由许农合主编的《开国元帅的晚年岁月》中披露,似乎朱在
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小组会上受到过严历的批判。该书有如下的记载:
朱德在小组会的发言中,强调要认真学习马列著作,学习唯物辩证法。他说:“朝
闻道、夕... 阅读全帖 |
|
T**********e 发帖数: 29576 | 33
(ZT)
中共前国家副主席、人大委员长朱德死因成迷,外界流传“意外”感冒和“投毒灭口”
不同版本。《同舟共进》2012年第7期发表周海滨采访朱德唯一儿子朱琦的夫人、年过
八旬的赵力平的口述历史,证实朱德“意外”感冒情节,并表示随后的医疗组治疗时,
“打这个针可能不利,可能越打越坏”,但医疗组拒绝换药。朱德在“意外”感冒十余
天后不治身亡。
当时中共中央专门为朱德成立了医疗组,组长是中央军委副秘书长苏振华,副组长是李
素文。成员有姚连蔚、吴桂贤、刘湘屏等。刘湘屏是当时的卫生部部长、谢富治的老婆
,同江青关系密切。她在三楼住,每天都要来看朱德一次。康克清对赵说:“她的态度
和神情,都使我感到她对朱老总缺少真诚的关心。有一次,我听见她问负责朱老总医疗
的主管医生:‘还能拖多久?’大夫说反正现在正在抢救,情况不太好。”刘湘屏和江
青去看望朱德。江青说:“总司令好!”朱德没吭气也没抬手,没反应。
赵力平的女儿是医生,跟奶奶康克清提出来,说朱德打这个针可能不利,可能越打越坏
。康克清就跟医生说这个药是不是换换,他们不听,说是专家组织的意见。1976年7月6
日,朱德去世,终年90岁。
赵力平表示... 阅读全帖 |
|
k*******p 发帖数: 8821 | 34 当时问了康克清的意见。康克清说决不姑息。妈的,主要是不是康克清亲生的。 |
|
V*******w 发帖数: 67 | 35 周恩来处理“维特克事件”是谨慎和克制的,也是经过毛泽东授意的,他不可
能会借此去“策划离间毛泽东与江青”,熟知周恩来的人都不可能会相信这种猜测。
张颖女士曾先后着有两本回忆录:《风雨往事:维特克采访江青实录》(河南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沧桑文丛”之一,1979年版)、《走在西花厅的小路上——忆在恩
来同志领导下工作的日子》(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以及在香港凤凰电视台的《
口述历史》节目中作了一场关于“《红都女皇》事件” 的采访谈话。
由于张颖曾长期在周恩来身边工作(如战争年代的中共南方局以及新中国的外交部
。在外交部时,她曾任外交部新闻司、西欧司副司长,她还是周恩来手下着名外交人士
章文晋的夫人,并以大使夫人的身份随同章文晋赴美履新),遂能够以事件见证人的身
份披露和辨析一些历史疑案,例如当年曾闹得沸沸扬扬的所谓 “《红都女皇》事件”
和“维特克事件”。
据张颖在两本书中叙述,她记忆中的“《红都女皇》事件”和“维特克事件”
跟一些相关的传闻可以说是大相径庭。她的这些回忆,可以有助于我们澄清一些相关的
历史...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36 江青在谈话中还津津有味地说起了毛泽东与贺子珍及她在延安的婚姻风波,刻薄地挖苦抨击贺子珍:我听说你看过关于我和毛主席结婚的事,那是假的,说什么中央有个决定,那是假的。那完全是假的,完全是王明捏造的。当时是有人反对的,项英就反对,他甚至打了个电报。……毛主席回电说,“我学孙中山”。
本文原载于《历史学家茶座》第8辑,原标题为“‘红都女皇’之谜”
1972年7月19日,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研究中国现代史的女教师罗克珊? 维特克(Roxane Witke)应中国对外友协的邀请来到中国,目的是要了解中国妇女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她们的贡献。
据维特克在她1977年出版的《江青同志》(Roxane Witke: Comrade Chiang Ch'ing,Boston?Toronto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77)一书中说,是中国驻外机构建议她“为什么不考虑研究年轻的妇女同志,特别是那些近几年提拔到中央委员会的女同志?还问我是否介意她和高粱代表我给北京写一封信,说我请求访问中国,研究革命的女性和文化?”后来她接到电话说:“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政府处理与其...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37 朱和平委员。人民网记者 孝金波摄
3日15时,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全国政协委员、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朱德之孙朱和平少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应了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话题。
身为教育界别的委员,朱和平说,因为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刚刚制定,前几年主要是关注规划的形式和内容,建言献策。现在规划公布了,正在执行过程中,当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觉得思路已经很清楚了。所以今年主要是围绕文化建设的具体方面提出建议,有效建设文化强国。一个是建议在瑞金等地开设干部学院。另一个是革命遗址和革命文物的保护。
建设文化强国要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就“如何建设文化强国”的问题,朱和平说:“我个人认为,建设文化强国是有定语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突出的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所以需要大力宣传和传播党的革命传统,包括提炼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基本元素,这部分做好了,我们的核心价值也就牢固了。”
中国的社会主义就是要“唱红”
谈起唱红歌,朱和平笑着说,唱红歌挺好哇。这也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一部分,我们中国的社会主义就是要“唱红”。除了红色元素... 阅读全帖 |
|
W***i 发帖数: 9134 | 38 著有《永久的记忆?和爷爷朱德奶奶康克清一起生活的日子》、《长征中的朱德》、《
我的奶奶康克清》.... |
|
s*****j 发帖数: 6435 | 39 国焘开分裂大会, 老总在会上发言反对被国焘骂"你这个老顽固".
这个应该是真有其事吧? 多个回忆录有记录.
索尔兹伯里采访康克清, 康克清对国焘杀掉老总的马耿耿于怀, 也不象是装的.
我看还是 索尔兹伯里 分析的对 : 国焘一直以为可以争取老总, 但到摊牌时,
证明老总还是毛泽东的人.
另外, 你说的野史是哪本书? 我也想看看有多刺激. |
|
m****5 发帖数: 1131 | 40 江青找到了自己的“斯诺”——维特克
《红都女皇》中的真实访谈
维特克关于江青的传记《红都女皇》,书名为《Comrade Chiang Ching》,
1972年8月,文革中的江青会见了美国作家维特克。
维特克拍摄的江青生活照。
江青找到了自己的“斯诺”——维特克
在韩素音那里碰了一鼻子灰之后,江青仍在继续物色、寻觅着自己的“斯诺”。
在尼克松总统访华之后,随着历史性的文件——《中美上海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走
上了正常化的轨道。
1972年7月19日,一架波音客机降落在北京机场,一群在当时中国罕见的穿高跟鞋的女
郎款款走下舷梯。这是访问中国的第一个美国妇女代表团。
内中有一位三十四岁的女士,是代表团中的“中国历史学家”。她名叫露克珊·维特克
(Roxane Witke)。她在美国纽约州宾翰顿大学讲授中国 近、现代史、古代史以及日
本历史。当时中国报纸称她是副教授,实际上她只是“助教授”。直至1978年,她才升
任正教授。她的丈夫叫恩特洛·纳森,也研究 东亚问题。
据维特克自述:她学过中文,能说简单的汉语,但是只能说略懂而已。
她曾在亚洲和欧洲做过两年研究,对中国问题很有兴趣。她对中国的... 阅读全帖 |
|
e*******n 发帖数: 4912 |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eadline 讨论区 】
发信人: Cnews (chinanews), 信区: Headline
标 题: 朱德之孙力挺薄熙来:社会主义就是要唱红(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4 21:44:25 2012, 美东)
朱和平委员。人民网记者 孝金波摄
3日15时,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全国政协委员、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朱德之孙朱和平少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应了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话题。
身为教育界别的委员,朱和平说,因为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刚刚制定,前几年主要是关注规划的形式和内容,建言献策。现在规划公布了,正在执行过程中,当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觉得思路已经很清楚了。所以今年主要是围绕文化建设的具体方面提出建议,有效建设文化强国。一个是建议在瑞金等地开设干部学院。另一个是革命遗址和革命文物的保护。
建设文化强国要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就“如何建设文化强国”的问题,朱和平说:“我个人认为,建设文化强国是有定语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突出的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所以需要大力宣传... 阅读全帖 |
|
|
h******t 发帖数: 11 | 43 本文来源:人民网,作者:朱和平,原题:《周恩来批判朱德不可靠,是“常委中的定
时炸弹”》
关于朱德在文革中的境遇,各种历史资料一直都是闪铄其词、语焉不详的。有记载指,
当初林彪批朱德是“黑司令”时,毛泽东直指:朱德不能批斗,他是红司令!但是,为
何当初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林彪有要说“朱德你是有野心的”,还有“附和者”
称朱德要“黄袍加身”呢?周恩来也说:毛主席常说,高饶彭黄的事你都沾过边。你到
处发表意见,是危险的事,我们不放心。你到处乱说话。你要谈话,得写个稿子,跟我
们商量。所以你是不可靠的,是不能信任的。
毛泽东:朱德是红司令
据《党史博览》记载,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五一六”通知,设立
“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点起了十年动乱的文革之火。在这次会上,林彪在批判彭真、
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的同时,指名批评中共中央几位领导人,特别点了朱德的名,
说朱德反对毛泽东思想。
同时,康生散布朱德是空头司令,是党外人士等流言。中央文革小组的主要成员和也散
布“朱德是黑司令”、“野心很大,想当领袖”、“老机会主义者”……
这年8月,在中共的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广州军区司令员... 阅读全帖 |
|
g*******1 发帖数: 6009 | 44 人民网,作者:朱和平,原题:《周恩来批判朱德不可靠,是“常委中的定时炸弹”》
关于朱德在文革中的境遇,各种历史资料一直都是闪铄其词、语焉不详的。有记载
指,当初林彪批朱德是“黑司令”时,毛泽东直指:朱德不能批斗,他是红司令!但是
,为何当初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林彪有要说“朱德你是有野心的”,还有“附和
者”称朱德要“黄袍加身”呢?周恩来也说:毛主席常说,高饶彭黄的事你都沾过边。
你到处发表意见,是危险的事,我们不放心。你到处乱说话。你要谈话,得写个稿子,
跟我们商量。所以你是不可靠的,是不能信任的。
毛泽东:朱德是红司令
据《党史博览》记载,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五一六”通知,
设立“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点起了十年动乱的文革之火。在这次会上,林彪在批判彭
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的同时,指名批评中共中央几位领导人,特别点了朱德的
名,说朱德反对毛泽东思想。
同时,康生散布朱德是空头司令,是党外人士等流言。中央文革小组的主要成员和
也散布“朱德是黑司令”、“野心很大,想当领袖”、“老机会主义者”……
... 阅读全帖 |
|
e*******n 发帖数: 4912 | 45 关键是小女人生的
康克清正好乐得做高姿态
康克清自己的孙子你看矮帝敢动吗 |
|
z**********e 发帖数: 22064 |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sc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Cnews (chinanews), 信区: MiscNews
标 题: [ZGPT]江青自曝在上海男朋友多 周恩来密令封杀记录(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Nov 23 19:42:06 2013, 美东)
编者按:1972年春,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向北京发回一份电报:美国纽约州宾翰顿大学副教授洛克珊·维特克夫人希望到中国访问,专门采访有关中国妇女革命的历史,请考虑作为友好人士予以接待。
江青与维特克夫人(资料图)
7月19日至9月1日,维特克夫人应邀来华访问。在中国友协的安排下,全国妇联副主席邓颖超、康克清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维特克夫人。此外,会见她的都是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战士、老革命家,是领导中国妇女运动的杰出人物。
一位普普通通的美国公民,受到这样高规格的接待和会见,应该心满意足了,但是,她想得到“中国问题专家”的称号,便提出了会见江青的要求。她说:美国人知道宋美龄,却很少有人知道江青。她认为江青是当代中国最时髦、最有权威的女人,写一本关于江青的书,肯定会给美国读者带来震动。
周恩来总理在外交部的呈... 阅读全帖 |
|
h*********g 发帖数: 9102 | 47 本文摘自《领导文萃》2007年01期 作者:马社香 原题为:《骨子里的疼爱:毛泽东
与青年毛远新》
彭德怀感叹地说:“一看见你那双大眼睛,就知道你是毛泽民的儿子。你父亲是一个很
憨厚真诚的人。乖儿子……”彭德怀不知道怎么表示对毛远新的疼爱,他拽起自己油腻
腻的衣袋,从里面拿出了一把花生米,彭德怀笑着说:“这可是我从朝鲜战场带回来的
。”
毛远新是毛泽民惟一的儿子,也是毛泽东认为毛氏三兄弟在世的惟一侄儿。1946年7月
11日,朱旦华带着儿子毛远新和新疆监狱的共产党人一起回到延安。数日后,毛泽东邀
请朱旦华母子到杨家岭家中做客。朱旦华曾回忆,毛泽东在杨家岭窑洞前,第一次看见
她牵着的毛远新愣了好一会儿。当年毛远新只有5岁,圆圆的脸蛋,一双大眼睛和毛泽
民长得一模一样。直至朱旦华叫毛远新喊“大伯”,毛泽东才一把抱起侄儿,说:“让
我好好看看润莲的儿子。”看着毛远新。远新一点儿不怯生,问:“大伯,你怎么有毛
泽东和毛主席两个名字呢?”毛泽东大笑,把侄儿举了起来,说:“你怎么也有两个名
字呵?”小远新的头摇得像拨浪鼓,说:“我只有远新一个名字。妈妈,是不是?”毛
泽东点着毛远新的小鼻子说:...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48 罗瑞卿女儿罗点点
【核心提示】罗点点,是原解放军总参谋长、军委秘书长罗瑞卿大将的小女儿,近年来
写了若干关于罗的回忆文字,发表于《当代》1998年第4、5期的《点点记忆》则是其中
最有价值的一篇,因为它不仅仅是为父辈歌功颂德或叫屈鸣冤。
最近大陆网站将罗瑞卿女儿罗点点回忆录《中南海的权力游戏》摆上网,引起广泛关注
。大彻大悟的这位红色公主在回忆录中对中共革命有很深的反省,也披露了中共高层很
多丑闻。毛派分子爱说毛时代官员很清廉,但罗点点的披露显示毛时代的中共特权分子
只要政治上不出问题,生活相当腐朽。开国上将陈锡联甚至姦污侄女。
罗点点父亲文革前是毛的宠臣,任解放军总参谋长及公安部长,因此罗点点童年享尽荣
华富贵。她回忆童年夏天在王侯们的乐园北戴河度假:「一个瘦小黧黑的姑娘给我留下
深刻的记忆,她姓陈,她的叔叔是一位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她总是到我们浴场来是因为
她当时正和在我们浴场裡出入的某男(姑且叫他杨大哥)谈恋爱。她眼睛裡有一种特殊
的神情,那是一种非同寻常的胆怯、自卑和哀怨。」
多年以后,罗点点才知道:原来「陈姑娘的叔叔是个劣迹累累的无耻之徒,侄女在他家
不仅受够了寄人篱下的苦处,...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9 内蒙经济条件好啊。
乌兰夫虽已逝世28年,但当时他收养3000孤儿的故事,一直被人们所感怀。
1959年末,全国各地开始饥荒,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几十个孤儿院里,几千名
孤儿因粮食不足严重营养不良,患病的孩子越来越多。
这些孤儿院负责人纷纷向时任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告急,请求中央帮助解决困难。周恩
来随即指示康克清与乌兰夫联系,“你直接与乌兰夫商量,看看他有没有办法从内蒙古
调一些奶粉过去。乌兰夫可是解决困难的能手啊!”
乌兰夫立即接受了任务,表态说:“就让草原把他们养大!”
他随即安排内蒙古民政厅和卫生厅成立工作组,负责接收孤儿,并提出了“收一个、活
一个、壮一个”的要求。
1960年至1963年,内蒙古先后接纳了3000名孤儿,其中上海有1800名。当地牧民把这些
孩子接回家悉心照料,教他们说蒙古语、骑马、打猎,还供其上学。这些孤儿就此在内
蒙古长大,扎根内蒙。 |
|
发帖数: 1 | 50 延安水浒传:日本人笔下的中共一百零八将
文艺 1天前 激流网 0
如果有人说抗战期间日本人把中共的名士良将一一筛选,每人冠以一个水泊梁山一百零
八将的外号,那听者大约会以为这是谣言。不幸,这却是真实的事情。本文摘自2012年
第9期《书摘》,作者萨苏,原题为《日本人笔下的延安一百单八将》。
1941年,大约因为抗战期间让八路打狠了,日军很多人都想知道这八路军到底是些什么
人。结果有个日本记者、“中国通”波多野乾一写了一本书,把当时中国共产党八路军
的高层文官武将编成了一百单八将来评价。这本书据说聂鹤亭中将曾在家里收藏一本,
可惜在“文革”时被抄没。最近在日本发现该书仍有存世,不免令人大感惊讶。
波多野乾一,早年毕业于上海东亚同文书院,是时事通信社和大阪每日新闻长期驻中国
的日本记者。这个身份决定了他在日本军内、政界内的情报来源。但是,此人又是个中
国文化的狂热爱好者,他喜欢京剧,能讲一口流利的北京话,是梅兰芳先生的朋友,而
且,他还是把中国麻将介绍到日本的重要人物,曾任日本麻将学会会长!
战后,此人在日本外务省任职,曾在1956年接待梅兰芳访日,在中日民间交流中做过不
少事情。他的孙子...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