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 发帖数: 5032 | 1 不久前,动漫电影《哆啦A梦:伴我同行》的热映让我们想起了童年时期的美好,并再
次掀起了一阵蓝胖子旋风,有人想要一个可以自由飞翔的竹蜻蜓,不过我们现 在可以
通过喷气式背包 Martin Jetpack 来实现同样的效果。当然,也有人幻想着拥有一扇能
够瞬间移动到另一个地方的任意门,这有可能实现吗?
_600x600.jpg
科学家研究发现,从理论上来说,任意门和传送门其实是可以实现的。日前,来自马里
兰大学的生物物理学家 Chris Monroe 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我很难一脸严肃地谈
论瞬间移动和传送门之类的东西,但是我想表达的是:你可以把一个原子从一个地方传
送到另一个地方。”
Chris Monroe 的实验室设置在大学的地下室里,实验室内的设备不像电影《星际迷航
》里的传输机那么华丽,相反,他那些价值几百万美元的设备都摆放在一张 20 英尺的
桌子上,比如激光反射镜和透镜等等。
David Hucul 刚刚在 Chris Monroe 的指导下获得了博士学位,他表示:“电视节目里
的瞬间移动其实就是把原子传送到一个很远的地方,但是,如果你真的能够建造具备传
送功能的设备,你...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2 浙江义乌商人杨宗福的新发明,代号Atlantis的“诺亚方舟”,可用于火山、海啸、洪水、地震、核辐射等灾难发生时逃生
在电商网站上,诺亚方舟船票从批发每张一毛到预售每张1亿元不等。
“无论末日是不是真的,我只想珍惜眼前人,我爱我的家人,爱我的爱人,爱我的朋友,无论68天后的结果是如何,我都会记住你们在我的生命中出现过,谢谢你们。我会珍惜眼前人。”在一个末日倒计时网站上,有这样一条长长的留言,这一天是2012年10月14日,离所谓的“世界末日”还有68天。
诸如此类的留言有成千上万条。
真假船票
似乎没有比2009年末上映的《2012》让人恐慌的电影了。电影除了让更多的人对玛雅文明和神秘的西藏有了极大的兴趣以外,还炒火了一种另类的礼物——船票。
2012年8月17日,大学生郑章书在西藏的旅途中给朋友寄出了一张“诺亚方舟船票”,这是他在西藏布达拉宫景点买的一套明信片中的一张。明信片上印着如同《2012》电影场景中一样的洪水场面的图片,并且印有“诺亚方舟船票”字样。
“这样的船票明信片在西藏很多景点都有卖,而且卖得蛮火的。”郑章书对《瞭望东方周刊》说。据他回忆,他买的时候,店家的存货都所剩无... 阅读全帖 |
|
h******n 发帖数: 77 | 3 日本不搞房地产后,航天科技更加精进。
新华网东京6月13日电(记者蓝建中)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的“隼鸟”号小行星
探测器13日夜进入大气层,降落在澳大利亚南部伍默拉附近的沙漠地带,时隔7年后回
归地球。这是人类的探测器首次往返于地球和月球之外的天体。
澳大利亚当地时间13日20时21分(北京时间18时51分)左右,“隼鸟”号探测器的
主体与密封舱分离,当地时间23时20分(北京时间21 时50分)左右,探测器以每秒约
12公里的速度进入距地面约200公里处的大气层。探测器主体燃烧殆尽,只有进行了耐
热处理的密封舱继续下降,在高度约 10公里的地方打开降落伞,落到沙漠中。
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说,他们通过电磁波确认密封舱已落地,并且从直升机上肉
眼也能看到密封舱。
按计划,“隼鸟”号通过向“丝川”小行星表面发射金属球来采集飞溅起来的岩石
,但最后以失败告终。不过,由于它曾经在小行星表面着陆,研究人员推测,着陆时的
冲击可能令小行星表面的一些物质进入探测器的密封舱。如果能回收这些来自小行星的
物质,则可为人类了解太阳系形成初期的情形提供珍贵线索。
美国虽然曾经从太空回收过彗星尘埃,但从 |
|
b*****d 发帖数: 61690 | 4 杨宗福花费150万制作了“诺亚方舟”。这个直径4米的橘黄色大圆球自重6吨在水面可
承载33吨。
“2012”逃生记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吕爽、特约撰稿吴夕报道
视频:义乌男子试验自制诺亚方舟 来源:浙江经视
在电商网站上,诺亚方舟船票从批发每张一毛到预售每张1亿元不等
“无论末日是不是真的,我只想珍惜眼前人,我爱我的家人,爱我的爱人,爱我的
朋友,无论68天后的结果是如何,我都会记住你们在我的生命中出现过,谢谢你们。我
会珍惜眼前人。”在一个末日倒计时网站上,有这样一条长长的留言,这一天是2012年
10月14日,离所谓的“世界末日”还有68天。
诸如此类的留言有成千上万条。
真假船票
似乎没有比2009年末上映的《2012》让人恐慌的电影了。电影除了让更多的人对玛
雅文明和神秘的西藏有了极大的兴趣以外,还炒火了一种另类的礼物——船票。
2012年8月17日,大学生郑章书在西藏的旅途中给朋友寄出了一张“诺亚方舟船票
”,这是他在西藏布达拉宫景点买的一套明信片中的一张。明信片上印着如同《2012》
电影场景中一样的洪水场面的图片,并且印有“诺亚方舟船票”字样。
“这样的船票明信片在西藏很... 阅读全帖 |
|
s*****t 发帖数: 1994 | 5 新华网东京6月13日电(记者蓝建中)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的“隼鸟”号小行星
探测器13日夜进入大气层,降落在澳大利亚南部伍默拉附近的沙漠地带,时隔7年后回
归地球。这是人类的探测器首次往返于地球和月球之外的天体。
澳大利亚当地时间13日20时21分(北京时间18时51分)左右,“隼鸟”号探测器的
主体与密封舱分离,当地时间23时20分(北京时间21 时50分)左右,探测器以每秒约
12公里的速度进入距地面约200公里处的大气层。探测器主体燃烧殆尽,只有进行了耐
热处理的密封舱继续下降,在高度约 10公里的地方打开降落伞,落到沙漠中。
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说,他们通过电磁波确认密封舱已落地,并且从直升机上肉
眼也能看到密封舱。
按计划,“隼鸟”号通过向“丝川”小行星表面发射金属球来采集飞溅起来的岩石
,但最后以失败告终。不过,由于它曾经在小行星表面着陆,研究人员推测,着陆时的
冲击可能令小行星表面的一些物质进入探测器的密封舱。如果能回收这些来自小行星的
物质,则可为人类了解太阳系形成初期的情形提供珍贵线索。
美国虽然曾经从太空回收过彗星尘埃,但从没有探测器在月球以外的天体着陆并返
回 |
|
x*******o 发帖数: 74 | 6 据国外网站报道,科学家的使命是探索未知,在追求科学的道路上充满荆棘和险情。有
些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其中不乏为事业献身者,在这里列出10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们都
是最终死于自己的发明。
1、居里夫人 Marie Curie
居里夫人是一位法国籍波兰科学家。她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了一系列新元素,包括镭
和钋。此外她的放射原理以及放射同位素分离法都是非常有名的。 1903年她和丈夫皮
埃尔一起荣获诺贝尔奖。当时放射性元素的破坏作用还没有被发现,居里夫人在工作时
没有采取任何保护措施,有时将装有放射性元素的试验管放在衣袋里,有时放在抽屉里
,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元素,居里夫人最终在1934年7月4日死于恶性贫血。
2、托马斯·米基利·梅勒 Thomas Midgley Jr
托马斯·米基利是一位美国化学家,发明了加铅汽油和氯氟烃。虽然在世时也得到了很
多赞誉,但真正使米基利成名的是由于他的发明他被称为“地球历史上对大气影响最大
的个体生物”以及“历史上杀戮最多的个体”。他后来染上了脊髓灰质炎和铅中毒瘫痪
在床。为此,他发明了一套绳索滑轮系统以便于起床。后来在他55岁的时候,被滑轮绳
索缠住,窒息而...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7 我心说怎么可能,惊喜道:“不,可能是王四川!”说着,我就想大叫一声,告诉他我
们在这里。
可没等我叫出来,一股极度的恐惧顿时笼罩了我,我浑身僵住了,眼睛看到了
那探照灯照出来的地方,一步也挪不开。
我一直认为恐惧和惊吓是两种不同的东西,惊吓源于突然发生的事物,就算这
个事物本身并不可怕,但是因为它的突然出现或者消失,也会让人有惊吓的感觉。而恐
惧则不是,恐惧是一种思考后的情绪,而且有一种酝酿的过程,比如说我们对于黑暗的
恐惧,就是一种想象力思考带来的情绪,黑暗本身是不可怕的。
如果你要问我当时在那片深渊中看到了什么东西,才能够使用恐惧这个词语,
我无法回答,因为,事实上,我什么都没有看到。
在探照灯的光源下,我什么都没有看到,这就是我莫名的极度恐惧的来源。
在我本身的想法中,这个巨大的虚无空间有多大?我已经有一个定量的概念,
我认为它的巨大,是和我见过的和我听过的其他地下空洞比较得来的,但当探照灯的灯
光照出去后,我发现,巨大这个词语,已经无法来形容这个空间的大小。
我在部队以及平时的勘探生活中,深切的知道,军用探照灯的探照距离,可以
达到一千五百米到两千米——这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说,...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1329 | 8 1楼
半空中的瓦尔哈拉静静悬浮着,道道紫色的光芒顺着棱线流动着。舰身上仍然有数
处巨大的破口,破坏了星舰的神秘和美感。看到那些直径数米乃至十余米的破损,会让
人误以为瓦尔哈拉刚刚与势均力敌的对手进行过生死炮战,才会留下如此创伤。大多数
破损已经不再冒出烟火,只有一个地方偶尔还会喷出缕缕火光。在破损处不断涌出淡蓝
色的雾气,其实那都是些极微小的修理机器人,依靠引力在空中移动,不断修补着缺损
。一块块半液态的金属被固定到外壁上,并且在力场的作用下与周围的金属融合在一起
。那些巨大的破损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合拢,用不了几个小时,瓦尔哈拉就会焕然一
新,至少表面上如此。
控制大厅中,菲兹德克仍然飘浮在空中,身体周围重新幻化出一个巨大的光球,数
以万计的光带将全舰的数据汇聚到这里,再将命令传递回去。
短暂而剧烈的战斗持续还不到一分钟,对瓦尔哈拉所造成的破坏却无疑是巨大的。
此刻的瓦尔哈拉数处核心节点被毁,差点连空间炉都被摧毁,整体性能还不到顶峰时的
40%,就算经过一整天的修补,也不过能恢复55%左右的战力。要想完全修复,只能回到
地下基地去。完全修复意味着消耗巨大的能量和众多...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9 ▲曹胤鹏和爸爸的旅游合影。▲曹胤鹏有些嫌弃自己的小肚腩。
孩子如今已经习惯了各种检查。
2016年寒假,8岁的徐州孩子曹胤鹏盘算着去澳大利亚看袋鼠,因为这是爸爸承诺的“旅游季”。可是,他所有的计划被爸爸的病打断了。
有一天,妈妈告诉曹胤鹏,现在只有他才能救爸爸。曹胤鹏很快明白了“骨髓移植”的意思,不过他必须让自己的体重超过90斤。随后的两个月里,他开始了“暴食”,体重直线上升。7月6日,曹胤鹏在医院里完成了手术。妈妈告诉他,爸爸得救了。
病魔袭来
父亲突患白血病 唯一的希望是儿子
昨日上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密封舱病房外,曹胤鹏隔着玻璃给爸爸曹磊做鬼脸,爸爸听不到他说话,他就一边比划一边大声喊,“爸爸你什么时候回家啊?”
曹磊是在7月6日完成骨髓移植手术的,现在正在密封舱病房进行观察,他需要度过10多天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期。
张琳今年34岁,比丈夫小1岁,结婚10年来,他们的日子一直过得很平静。丈夫在徐州一家建筑公司从事文员工作,自己在一家商场当营业员,8年前儿子出生,现在当地一所小学读二年级,孩子成绩还不错。因为工作原因,儿子平时跟丈夫更亲,每年节假日,曹磊都要带着孩子出去... 阅读全帖 |
|
g********e 发帖数: 106 | 10 航天史话:1981年-1990年
新华网 ( 2003-10-09 10:10:42 ) 稿件来源: 中国科普
第二代空间站为“礼炮-6”号及“礼炮-7”号。它们的对接口增加到两个,
可同时把载人和载货用的飞船分开,载人用“联盟”号,载货用“进步”号货运飞
船。“礼炮-7”号轨道科学站于1982年4月19日发射,发射时不载人,宇航员和给
养分别由载人飞机和货运飞船与其对接供给。人在“礼炮-7”号上连续逗留时间
最长的为211天。“礼炮-7”号全长约15米,重约20吨,前后各有一个与飞船对接
的舱口,可同时与两艘飞船对接。备有变轨发动机,能提高轨道高度,保证长期运
行。拥有3个密封舱和2个非密封舱,密封舱的最大直径为4米多,舱内明亮、舒
供水充足,保证宇航员长时间在空间站停留。“礼炮-7号”在总共4年多的飞行中
,先后有10批国内外宇航员在站上工作,累计800余天,获得大量科学资料和图
并生产出第一批太空制造的优质单晶,其中最长的一次是1984年由基齐姆、索洛维
约夫和阿季科夫组成的三人乘员组连续飞行237天,创宇航史上载人飞行的最高纪
录。1986年8月,“礼炮-7号”轨道 |
|
b*****e 发帖数: 5476 | 11 新华网东京6月18日电(记者蓝建中)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18日说,对“隼鸟”号
小行星探测器密封舱的X光检查显示,密封舱的密封性保持得很好,不过,内部未发现
明显的颗粒状物质,目前还不清楚探测器是否采集到了“丝川”小行星的表面物质。
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18日把运抵相模原市开封和分析设施的“隼鸟”号探测器密
封舱转运到东京都调布市的一处设施中,在那里,研究人员对密封舱内直径约6厘米、
高约7厘米的圆筒形收藏容器进行了X光检查。这种X光能够发现小到0.3毫米的物质。检
查结果,容器内部未发现有颗粒状物质。因此,“隼鸟”号探测器是否采集到了“丝川
”小行星的表面物质,只有等到开封后才能判断。
检查结束后,密封舱被再次运到开封和分析设施中。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将遵循
极为慎重的程序打开收藏容器。研究人员将首先清除收藏容器表面的污物,把容器表面
的金属层削薄,然后把容器组装到开封机中,再连同开封机放入真空装置。为防止收藏
容器中的物质飞出,研究人员在开封前还要测量容器中的气压,并使容器内外的气压保
持相等。
一切准备妥当后,开封工作才能开始。容器的盖子打开后,研究人员将一边借助显
微镜观P |
|
w*********g 发帖数: 30882 | 12 看来国内大搞发光二极管的人工照明,大棚农业,高铁和核电站另有深意啊。
========================================================
2012年12月2日17时04分20秒,北京航天城内,随着一声“开舱”的口令,中国航天员
中心唐永康、米涛结束为期30天的封闭试验,顺利走出我国首次受控生态生保系统试验
平台密封舱。与其他密封舱需要外部供氧不同,这个舱体内的氧气完全由其搭载的4种
蔬菜产生。专家表示,试验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深空探测和建立月球基地的基础保障技
术已经攻克。
13.5㎡绿植可为1名航天员供氧
实现远距离或长时间的载人深空探测、地外星球定居,首先要保障的就是航天员的
人体循环。“昨天完成的试验,大气、水和食物的闭合度分别达到100%、85%和15%。”
试验负责人、中国航天员中心研究员郭双生兴奋地说,今后,中国的宇宙飞船和空间站
及未来的月球基地都不必再为携带大量制氧剂和生活物资而发愁了。
唐永康、米涛两人在过去的30天里,生活在总面积54平方米的密闭舱内,模拟了航
天员在太空的生存环境。他们的生活空间,除了18平方米的乘员舱,...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13 “月宫一号”密闭循环基地建成 为长期载人航天及登月做准备
字号:小中大2013-12-18 11:45:13
更多
149
关键字 >> 登月月宫1号生态基地月球基地载人登月生态1号生物圈植物生物嫦娥奔月航
空航天
《南方都市报》今天刊文介绍了我国的生态生保集成试验设施,并昵称其为“月宫1号
”。这个设施曾在今年12月进行了首次30天的试验。下一步,我国将开始建设类似美国
“生物圈2号”的更完整的实验设施。与“生物圈2号”相比,中国的“月宫1号”最大
特点是……吃得好。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设施能为参加试验的宇航员提供什么美味?
“生态1号”实验设施内种植生菜、油麦菜等四种植物,都能吃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12月1日报道,历时30天的我国首次受控生态生保集成试验于近
日完成各项科学试验,获得圆满成功。此次试验验证了我国自主研制的受控生态生保系
统集成实验平台,标志着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在受控生态生保技术研究领域迈出重
要一步。
参试乘员唐永康(右)、米涛(左)圆满完成试验、顺利出舱
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领导参加出舱仪式
开展长时间、远距离和多乘员的载人深空探测和地外星球定居是未来航天技术...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1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ayofflying (小破熊),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二炮和航天所开始搞地下城市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19 14:45:09 2012, 美东)
看来国内大搞发光二极管的人工照明,大棚农业和核电站另有深意啊。
========================================================
2012年12月2日17时04分20秒,北京航天城内,随着一声“开舱”的口令,中国航天员
中心唐永康、米涛结束为期30天的封闭试验,顺利走出我国首次受控生态生保系统试验
平台密封舱。与其他密封舱需要外部供氧不同,这个舱体内的氧气完全由其搭载的4种
蔬菜产生。专家表示,试验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深空探测和建立月球基地的基础保障技
术已经攻克。
13.5㎡绿植可为1名航天员供氧
实现远距离或长时间的载人深空探测、地外星球定居,首先要保障的就是航天员的
人体循环。“昨天完成的试验,大气、水和食物的闭合度分别达到100%、85%和15%。”
试验负责人、中国航天员中心研... 阅读全帖 |
|
S*******C 发帖数: 7325 | 15 ☆─────────────────────────────────────☆
father (father 是 single 的) 于 (Tue Mar 9 12:50:16 2010, 美东) 提到:
看看对少数民族的称呼
北狄:会用火的野兽
西戎:毛绒绒的人?
南蛮:也是虫子
东夷:就是对东边的人很客气,用弓箭的人,另外对日本人算最有礼貌了:倭人,虽然
不好听,但是毕竟是单人旁,其它都是野兽
还有:猃 长着野兽脸的人? 狁 长着野兽鼻子的人?
☆─────────────────────────────────────☆
larrabee (larrabee) 于 (Tue Mar 9 12:51:34 2010, 美东) 提到:
其实叫倭王就挺好的
非得叫啥天皇
☆─────────────────────────────────────☆
sturtle (huhu) 于 (Tue Mar 9 12:52:58 2010, 美东) 提到:
夷字其实象形里面是一个人长了条尾巴,也好不到哪里去的。
☆────────────────────... 阅读全帖 |
|
t******t 发帖数: 15246 | 16 朝鲜日报记者 李吉星/赵虎镇
(2010.10.15 14:19)
在韩国首枚运载火箭“罗老号”第二次发射失败3天后的今年6月13日晚7时51分,一个
长1米、宽1.6米、高2米、重510公斤的物体,从太空进入地球大气层。这是7年前的
2003年5月从地球向3亿公里以外的小行星发射的日本“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
“隼鸟”号在3小时后,因摩擦力燃烧殆尽。但最后所剩下的物体——长40厘米的圆筒
状密封舱落在澳大利亚伍默拉沙漠。在3000度高温中存留下来的该密封舱中存放着带有
太阳系形成秘密的绕行在地球与火星之间的小行星岩石。在人类历史中,穿越月球探测
太空后成功返回地球这还是第一次。
◆日本“隼鸟”号探测太空后返回地球
在“隼鸟”号的60亿公里太空流浪中,包含着日本宇航产业55年的技术成果。其中有与
陆地失去通讯联络时,自动向地球发射信号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在太空航行15年以上的
电离子发动机技术;在发生故障的2个离子发动机中,将能够正常运作的零部件合装在
一起,制造一个新发动机的距离数亿公里的远程遥控技术;在3000度高温中能够保存密
封舱的隔热技术。
“隼鸟”号的技术力,让宇航开发强国—...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7 伊朗近期举行了规模浩大的军演,这项名为“守卫97”的军演,出动了100艘舰艇和
多架直升机,然而最吸引全世界目光的却是一艘排水量仅仅120吨的微型潜艇,就在军
演尾声,它发射了一枚潜射巡航导弹,并成功命中目标。这是伊朗首次公开潜射巡航导
弹全程,曝光了宣扬已久的杀手锏。伊朗这一举动被专家解读为面对美国的强大压力,
伊朗不甘示弱,并以此向全世界秀肌肉。 伊朗“卡迪尔”级潜艇发射潜射巡航导弹现
场照片,图中橘红色的物体是携带导弹的密封舱,从图中的发射方式可以看出运载导弹
的密封舱并未安装助推火箭,导弹是直接从水中点火发射升空,所以需要潜艇浮出水面
进行发射。
伊朗“卡迪尔”级潜艇源自哪国?
在伊朗公布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潜艇浮出水面,一枚桔红色的桶状物从鱼雷发
射管射出,它是装载巡航导弹的容器。看起来和普通的鱼雷发射完全相同,不过速度要
慢很多。搭载导弹的容器在水里前进一段距离后,助推火箭点火,在白色烟雾中导弹脱
离容器腾空而起,接着导弹主发动机启动,进入巡航飞行。整个发射过程只有几十秒时
间,却完整地一一呈现,可以说是相当难得的内幕公开。
这艘一百多吨的微型潜艇,就是伊朗自行研制的“卡... 阅读全帖 |
|
p*********w 发帖数: 23432 | 18 日本“隼鸟”号探测器游太空7年近日归巢zz
在外太空“流浪”7年的日本“隼鸟”号探测器有望于北京时间13日22时许进入大气
层,焚毁前释放出可能收纳有小行星岩石样本的密封舱。如果密封舱内确有样本,这将是
人类首次直接获得月球以外天体的岩石样本。
7年前飞往“马铃薯”
造价高达1.38亿美元的“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体积如一辆普通汽车,重约500公斤
,太阳能电池板展后长约5米。2003年5月9日,“隼鸟”号搭乘M-V型运载火箭从日本种子
岛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朝目的地“丝川”小行星驶去。
“丝川”小行星原本是国际天文联合会小行星专业委员会认定的第25143号小行星,
日本为了纪念该国已故“火箭之父”丝川英夫,后来向委员会提出命名申请并获得批准。
“丝川”小行星与地球直线距离约为3亿公里,长约540米,宽约300米,表面崎岖不平,外形
就像个大马铃薯。这颗小行星是从太阳系形成初期就存在的天体中分裂出去的,已经有“
数千万到数亿年的历史”,上面的原始沙石将为天文学家研究太阳系形成和宇宙进化提供
前所未有的重要信息。
2005年9月,“隼鸟”号探测器抵达“丝川”小行星轨道范围,并成功向地球发回一 |
|
S**b 发帖数: 1883 | 19 先说时间,确认船只没救了必须弃船是在0点5分,而1点40分最后一艘救生艇放下海面
,就是说有一个半小时的逃生时间。
而所有的救生艇据称可搭载1178人的,结果只搭载了651人,死了1503个人。
如果发动群众,充分想办法利用一切船上的设备来临时制造出一些简易的救生艇,是来
得及的。因为大船上有许多地毯,还有大量的高级家具,象桌椅板凳,再有一些绳索,
如果没有绳索还可以把衣服撕成绳索,把这些东西用一种巧妙的办法绑在一起,也可以
形成简易的救生艇。
因此当时船长可以有另外一种政策,就是如果有乘客不是用大船上现成的救生艇,而是
自己用船上的任何物件迅速制作了简易救生艇,他们就可以自己逃生。
也就是说,如果这两千个人集思广益,万众一心,想尽一切办法,如果争取在大船彻底
沉没之前哪怕是先跳海远离大船,然后再用小艇去救,都可能有许多人被救。
我看过讲英国人的《桂河大桥》,那个英国军官坚持自己是军官就不做体力活,和泰坦
尼克号一样,就是资本主义的自私自利贪生怕死对劳动人民则草菅人命的一个丑恶大暴
露,这么多年来一直在被资本主义社会努力美化着,其实逃跑的过程都是一个大丑闻。
甚至,如果有几十个船员在一...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1636 | 20 意大利籍宇航员卢卡·帕尔米塔诺20日在博客发文,回忆上月太空行走时突遇宇航服头
盔进水、险些被“淹死”一事。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说,这次事故原因可能是装有生命支持系统的宇航服背包出现
问题。
突遇漏水
美国东部时间7月16日,帕尔米塔诺和美国宇航员克里斯托弗·卡西迪进行太空行
走。其间,帕尔米塔诺的头盔“漏水”。
帕尔米塔诺20日在文章中写道,当时头盔“漏水”后,他的视线受到阻挡,“糟糕
的是,水漫过我的鼻子,那真是一种可怕的感觉。我试图摇头以赶走水,结果让情况更
糟”。
“这时候,头盔上部全是水,我甚至不能确定,下次呼吸时吸到肺里的是空气还是
液体。”
帕尔米塔诺说,他失去方向,不确定朝哪边走才能回到国际空间站的舱门。他尝试
联系同伴卡西迪和控制中心,但他们的声音渐趋微弱,没有人能够听到他。
帕尔米塔诺意识到,同伴卡西迪无法来救他。“我独自一人,疯狂地想办法,”他
写道,“我必须尽快回到空间站内……但我还剩下多少时间,不可能知道。”
帕尔米塔诺现年36岁,是意大利空军少校。这是他的第二次太空行走,一周前,他
刚成为意大利太空行走第一人。
紧急“自救”
帕尔米塔诺说,他想起了安全绳,利...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21 今晚,我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将发射,这标志着中国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中国航天技术又上新台阶。
今天,临战前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秋日阳光照射下,一如往日般宁静祥和。内装有天宫一号的发射塔,静静矗立在蓝天下。只有当我们走近每一个岗位,才能从紧张而有序的忙碌中,感受到最后备战的气氛。
天宫一号舱内可看电影可发电子邮件
“天宫一号”空间比以往的飞船大一倍可看电影休闲、与地面发E-mail和进行可视对话
15立方米舱内可锻炼体能
随着“天宫一号”发射时间的临近,国内已经掀起了“天宫”热,“天宫一号”内部的各种设置也成为公众感兴趣的话题。
法晚记者探访获悉,“天宫一号”有诸多突破。因为“天宫”是未来航天员工作的空间站,所以“天宫一号”的设计是以有航天员驻留为前提的。为了保护航天员以及舱内材料的安全,规避太空中各种危险,“天宫一号”设置了自动和人工双重保险。
除去工作外,航天员未来在“天宫”中的生活将丰富多彩,既可以看电影、锻炼身体,还可以与地面进行E-mail联系。
天宫一号·空间
15立方米活动空间比飞船大一倍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是我国第一个低轨道、长寿命的大型载人航天器...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22 记者从北京飞控中心大屏幕看到,在打开天宫一号舱门之前,景海鹏首先从工具箱中取出“钥匙”。这并不是我们常见的钥匙,而是一把三四十厘米长的金属把手,相当于把一枚“螺母”套在舱门开门机构的“螺帽”上。
虽然地面试验中航天员开门并不难,此前科研人员们还是有担心:天宫一号关闭了这么长时间,会不会打不开?
不过,景海鹏并没有太费劲就打开了天宫之门。
神舟七号时的出舱环节,航天员翟志刚与刘伯明在打开舱门时费了些周折。“那道门内外是不同的空间环境与飞船舱内环境,虽然开门前舱内已经卸压,但仍然会存在一定的压力差,所以开门比较费力。”
飞船系统副总设计师朱光辰解释说,这一次,天宫一号舱门的两头都是密封舱,压力完全平衡,因此操作相对顺利多了。
揭秘
为什么选景海鹏打开天宫?
昨晚,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说,选择景海鹏打开天宫一号大门主要有几个方面原因,一是根据任务程序的安排需要,每个航天员有不同分工,景海鹏是指令长,也是第二次飞上太空,他在身体的控制、个人操作特性,以及本人经验上更好。
在天宫与神九合体完成后,神舟九号的轨道舱就变成了航天员的厨房和卫生间。天宫一号就成了卧室、工作室、实验室和健身...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39120 | 23 由美国航空航天局前工程师迈克尔-莱恩创办的电梯港集团公司宣称,由于在月球上建太空电梯比在地球上建更容易,所以该公司可用现有技术在月球上建造一座太空电梯,并表示这一想法能在8年内成为现实。
最近,由美国航空航天局前工程师迈克尔-莱恩创办的电梯港集团公司宣称,由于在月球上建太空电梯比在地球上建更容易,所以该公司可用现有技术在月球上建造一座太空电梯,并表示这一想法能在8年内成为现实。
十九世纪末就提出幻想
现在进入太空的主要工具是运载火箭,它是通过消耗大量燃料来摆脱地球引力的。目前的运载火箭所携带的燃料要占到火箭总重量的90%以上,它每运送1千克有效载荷上天平均需耗资约1万美元。而太空电梯虽然造价昂贵,但不需要动用大量燃料,因此建成之后的运行费用比运载火箭低两个量级,且可像高速公路一样24小时运转,将航天器、有关货物和旅游者等带到太空去。
用一根粗大的吊索,一端固定在位于地球赤道的平台上,另一端紧紧抓住距地面约3.6万千米、与地球同步运行的航天器上,就可使一个形似电梯的吊箱载着货物沿吊索驶向太空……这就是一些国家研究人员正在尝试设计的太空电梯。它似乎是科学幻想,然而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该梦... 阅读全帖 |
|
h***i 发帖数: 89031 | 24 外延龙骨和分离密封舱,这都是宋代的技术了
利用伯努力原理的纵帆和和横帆,也早就有了
你要学点文化 |
|
h***i 发帖数: 89031 | 25 对头,南宋的航海技术算是世界领先,分离密封舱技术已经成熟应用,大船不成问题 |
|
v**e 发帖数: 8422 | 26 带回来的样品连苍蝇腿都不够.....
发信人: vuse (vuse), 信区: Military2
标 题: 日本小行星探测器 可能带回地球外物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7 20:55:04 2010, 美东)
日本小行星探测器 可能带回地球外物质
(2010-10-07)
(东京法新电)在日本小行星探测器隼鸟号带回的密封舱收纳容器内,科研人员发
现了可能是地球外物质的多个微粒子。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昨天说,科研人员在用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后发现,隼
鸟号(Hayabusa)带回的微粒子,特征与地球物质稍有不同。这些微粒子的大小均为0.
001毫米左右。从其成分和形状等来看,有一些无法断定是否为地球物质。
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在“丝川”小行星上着陆时,采集岩石样本的装置没能顺利完
成任务。此前研究人员曾利用分辨率为0.01毫米左右的光学显微镜进行分析,但未在收
藏容器内发现地球外物质。随后,研究人员又使用特殊刮刀,将微粒集中在一起,利用
电子显微镜确认微粒的形状和成分,结果有所发现。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自6月24日起,便同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 阅读全帖 |
|
t******t 发帖数: 15246 | 27 新华网广州12月9日电(记者梁钢华)记者从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获悉
,由我国自主研发的高精度勘探技术——远海区低功耗全向性磁日变观测系统,日前在
南海北部深海海域成功通过海上试验。这标志着我国在突破深海油气“磁日变”高精度
勘探技术瓶颈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据介绍,磁法勘探是当前油气资源前期勘探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之一。及时获取磁
力勘探数据的日变改正资料,对于提高磁法勘探的精度至关重要。随着油气勘探工作走
向深海区,获取高精度的磁日变改正资料成为制约磁法勘探走向深海的关键技术问题。
为解决这一难题,国家“十一五”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设立了远海区低功耗全
向性磁日变观测系统研究课题,以海洋潜标方式进行地磁日变观测的集成技术研究。此
课题由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负责、广东省地震局协作。
经过3年多努力,科研人员克服重重困难,研制完成了远海区低功耗全向性磁日变
观测系统,并于2008年、2010年分别完成浅海区及深海区的海上试验,成功解
决了海底地磁观测系统不受观测方向限制,在深海海域高压低温极端环境下观测设备连
续观测能力达30天以上,并在国内首次... 阅读全帖 |
|
J*********r 发帖数: 5921 | 28 【历史揭秘·一位前苏联航天员的不归路】许多中国人都记得,他们的中学课本里,世
界上第一位在宇
宙飞船中丧生的宇航员科马洛夫牺牲前眼含热泪:“为宇航事业献身是神圣的,我无怨
无悔!”这篇题
为《悲壮的两小时》的课文,已被证实是彻头彻尾的编造。真相是这样的:
http://t.cn/h1drlN
==
科马洛夫是世界上第一位在飞行中的宇宙飞船中丧生的宇航员。
许多中国人都记得,在他们学过的中小学课本里,这位前苏联宇航员牺牲前眼含热
泪地说:“为宇
航事业献身是神圣的,我无怨无悔!”
这篇题为《悲壮的两小时》的课文,已经被证实是彻头彻尾的编造。
但真相究竟怎样,却一直是个谜。最近美国的《探星者》一书,披露了科马洛夫之
死的绝密内容
———
1
弥天大谎《悲壮的两小时》
1995年第2期《读者》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宇航员之死》的文章,此文后来被选
入全国通用的
小学和初中《语文》课本,以及新加坡高中课本《高中华文》,成为学生诵读的“范文
”。
这篇改标题为《悲壮的两小时》的课文描写道:1967年8月23日,前苏联著名宇航
员科马洛夫驾
驶“联盟1号”宇宙飞船归航,宇宙飞船返回大气层后,因为减速... 阅读全帖 |
|
g**x 发帖数: 1192 | 29 http://bbs.wenxuecity.com/military/749819.html
送交者: 无为 2011年05月03日04:05:06 于 [世界军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J20首飞了!广大军迷均激动万分、喜气洋洋!做为资深军迷及曾经在成飞工作过的我
也同样心潮澎湃。大家爱屋及乌,由关心四代到关心成飞,那么我就和大家聊聊成飞的
一些往事。
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90年代初分配(那时还是国家分配)到成都飞机工业公司的,在
2000年初离开,总计在成飞工作了10年,也经过了很多故事,现在拣些有意思的说说:
一、报道
7月毕业,拿了毕业证、派遣证、粮食关系等等证件,再将行李托运至成飞就先回老家
了。因为规定要到8月中旬才到成飞报道呢!先放松一下吧!
8月十几日到成都,按照向前得到的指引,先从火车站坐4路公交到通惠门,再转13路公
交到黄田坝!当时感觉这成飞真偏僻啊!出了城,基本就是乡村,总共坐公交车就花了
快3个小时!
到了成飞,刚巧是中午下班。一下子就被镇住了:这么多人、这么多自行车,密密麻麻
从厂门口拥出来,广播里正在播放成飞新 闻,当时感叹:果然是大厂啊!
然后找地方报道,问...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7494 | 30 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抵达了它的目的地--月球。伴随着当宇航员尼尔·阿姆斯
特朗和巴斯·奥尔德林的脚步,人类终于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实现了登上月球的梦想。
今年暑期档热映的电影《变形金刚3》,将这次登月行动,描绘成了一次寻找外星文明
的秘密计划。这其中自然带着很大的演绎色彩,不过转过头来想想,难道当年登月计划
的策划者们,真的没有盼望着可以在月球上找到生命,甚至是比人类更先进的外星文明
吗?
不管怎样,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成功,将世人的目光集中到了浩瀚无边的宇宙空间之中,
人们已经开始憧憬着与外星文明来一次亲密接触了。几十年来,人类探索宇宙的步伐一
刻都没有停止过,但至少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确凿的证据能够证明外星人的存在。正
当许多人感到失望之时,研究者们却在地球上找到了突破口。种种的迹象似乎表明,外
星人似乎早在远古时期就造访过地球,而人类文明的发展,也与他们有着密不可分的联
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秦始皇的时代就曾出过外星人?
《拾遗记》卷四一记载道:“有宛渠之民,乘螺旋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
不浸入,一名'论波舟'。其国人长十丈,编鸟兽之毛以蔽形。始皇与之语及... 阅读全帖 |
|
k*****r 发帖数: 21039 | 3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2 讨论区 】
发信人: kayaker (霜晨の月), 信区: Military2
标 题: 俺在成飞的日子(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4 22:23:20 2012, 美东)
作者: 无为
J20首飞了!广大军迷均激动万分、喜气洋洋!做为资深军迷及曾经在成飞工作过的我
也同样心潮澎湃。大家爱屋及乌,由关心四代到关心成飞,那么我就和大家聊聊成飞的
一些往事。
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90年代初分配(那时还是国家分配)到成都飞机工业公司的,在
2000年初离开,总计在成飞工作了10年,也经过了很多故事,现在拣些有意思的说说:
一、报道
7月毕业,拿了毕业证、派遣证、粮食关系等等证件,再将行李托运至成飞就先回老家
了。因为规定要到8月中旬才到成飞报道呢!先放松一下吧!
8月十几日到成都,按照向前得到的指引,先从火车站坐4路公交到通惠门,再转13路公
交到黄田坝!当时感觉这成飞真偏僻啊!出了城,基本就是乡村,总共坐公交车就花了
快3个小时!
到了成飞,刚巧是中午下班。一下子就被镇住了:这么多人、这么多自行车,密密麻麻
从厂门... 阅读全帖 |
|
S**b 发帖数: 1883 | 32 先说时间,确认船只没救了必须弃船是在0点5分,而1点40分最后一艘救生艇放下海面
,就是说有一个半小时的逃生时间。
而所有的救生艇据称可搭载1178人的,结果只搭载了651人,死了1503个人。
如果发动群众,充分想办法利用一切船上的设备来临时制造出一些简易的救生艇,是来
得及的。因为大船上有许多地毯,还有大量的高级家具,象桌椅板凳,再有一些绳索,
如果没有绳索还可以把衣服撕成绳索,把这些东西用一种巧妙的办法绑在一起,也可以
形成简易的救生艇。
因此当时船长可以有另外一种政策,就是如果有乘客不是用大船上现成的救生艇,而是
自己用船上的任何物件迅速制作了简易救生艇,他们就可以自己逃生。
也就是说,如果这两千个人集思广益,万众一心,想尽一切办法,如果争取在大船彻底
沉没之前哪怕是先跳海远离大船,然后再用小艇去救,都可能有许多人被救。
我看过讲英国人的《桂河大桥》,那个英国军官坚持自己是军官就不做体力活,和泰坦
尼克号一样,就是资本主义的自私自利贪生怕死对劳动人民则草菅人命的一个丑恶大暴
露,这么多年来一直在被资本主义社会努力美化着,其实逃跑的过程都是一个大丑闻。
甚至,如果有几十个船员在一... 阅读全帖 |
|
u****d 发帖数: 2578 | 33 俄罗斯欲阻中国等国成为北极理事会观察员
北极理事会8国外长5月15日将在瑞典基律纳举行会晤,讨论是否接纳中国、韩国以
及欧盟等14个实体为北极理事会观察员、从而使它们在决定北极未来方面拥有发言权等
问题。
北极国际化议题最受关注
北极理事会1996年成立于加拿大渥太华,迄今只包括加拿大、丹麦、芬兰、冰岛、
挪威、俄罗斯、瑞典和美国等8个创始国。其宗旨是保护北极地区环境,促进该地区在
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持续发展。
对于扩大北极理事会规模的问题,北极理事会各成员国目前意见不一。北欧几国家
希望北极“国际化”,而在北极控制了更多领土的俄罗斯和加拿大则强烈反对。美国总
统奥巴马对此还没有作出公开决定。有美国政府高级官员5月10日表示,对于是否授予
中国等实体在北极理事会的观察员地位,美国政府还没有立场,奥巴马尚未作出最后决
定。
“此次会议有重大地缘战略意义”
5月14日的俄罗斯《生意人报》发表《俄罗斯要控制北极圈范围》一文。文中援引
俄外交部消息人士的话说,此次北极理事会外长会议是一次“历史性的会议”,将在很
大程度上会决定北极的未来。另一位俄外交官称:“此次会议对俄罗斯具有十分重大的
地缘... 阅读全帖 |
|
t****x 发帖数: 9441 | 34 女性高潮是在各种条件综合刺激下才能达到的,视觉、嗅觉、触觉、情绪、环境等等。
单单去触摸一个点就不行。比如说把女的上半身置于一个与外界完全隔绝的密封舱里,
然后用一个不知什么材料做成的物体去刺激所谓基点,肯定无效。
所以基点是不存在的。 |
|
s******t 发帖数: 3572 | 35 洗衣机不是密封舱。即使退一万步,盖子密封良好,里面的空气也足够呼吸很长时间。 |
|
d****o 发帖数: 32610 | 36 推力够大,飞船设计就可以傻大黑粗一点无所谓
美帝航天飞机都还在,怎么可能做不出一个好一点的密封舱 |
|
w*********g 发帖数: 30882 | 37 你倒不如说中国得科技还落后俄罗斯43年了。
看看俄罗斯1970年得月球车1号
月球车1号(俄语:Луноход)是苏联发射成功的世界上第一辆成功运行的遥控
月球车。质量约为756千克,高1米35,长2.2米,宽1.6米。[1] 依靠4对电驱动,电磁
继电器制动的轮子实现机动。于1970年11月17日由月球17号送上月球(降落点位于北纬
38°17'西经35°),一直在雨海地区工作至1971年10月4日。
月球车1号
目录 [隐藏]
1 结构与装备
2 收获
3 參見
4 参考资料
5 外部链接
结构与装备[编辑]
月球车分为仪器舱和自动行走底盘两部分。由可展开的圆形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联合供
电。
仪器舱是由镁合金制成的密封舱,其内装有无线电收发装置、遥控仪器、供电系统、摄
像头、X射线仪、温控系统等。月球车一号上有多套摄像头系统,最重要的一只是位于
车头向外突出的主摄像头。它每秒可向地球上的5人控制小组传输1幅图像。此外车前还
有两个摄像头,车后的两个摄像头分别可在垂直方向做360度旋转和水平方向的180度旋
转。当需要传输高质量图像时,月球车1号就停下来利用车上的窄束天线进行发射。... 阅读全帖 |
|
y*h 发帖数: 25423 | 38 这个事故跟华航的两回事,华航的是机体的密封舱耐压壳蒙皮受损,修复后的部分在空
中开裂的话巨大的压力差会使蒙皮爆破而立即解体。马航这个飞机是翼尖受损,修复后
的部分即使在空中突然脱落飞机也不会立即坠毁,因为没有压力的问题,飞行员甚至
可以驾驶这样的飞机顺利着陆。 |
|
y*h 发帖数: 25423 | 39
那架波音747和后来台湾中华航空在台湾海峡坠毁的那架747是完全一样的事故原因,都
是因为几年前有一次擦尾事故导致尾部密封舱损坏进行过修补,由于金属疲劳而在高空
低压下突然爆破。日本那架还算幸运,尾部爆破后没有解体还继续挣扎飞行了很久,台
湾那架则是立即在空中粉碎性解体,最悲催的是那是华航那架747最后一次飞行,本来
飞完这次就要退役转卖给外国货机公司的。。。 |
|
n****j 发帖数: 17 | 40 基本都死了。船上层的落水瞬间就被水压把肺里空气挤出来,秒死。除了舱底有几个倒
霉蛋靠着密封舱空气活着,最后也得是憋死,很惨。
[在 wizardoz (hoho) 的大作中提到:]
:担心空气不够, 是不是黄金48小时已经过去了? |
|
t****x 发帖数: 9441 | 41 既要在船底开口子,又不能让水位上涨,最彻底的办法是在船底焊一个密封舱,在舱内
搞切割。但是这个来不及了。上潜水员是最稳妥的,但效率太低。
真是想不出有什么好办法。 |
|
|
T**********e 发帖数: 29576 | 43
那得在一个超级密封舱里,气团什么姿势都不会跑掉。 |
|
t***o 发帖数: 4265 | 44 三,在水的压力下舱门也打不开
呵呵,可以肯定幸存者游到岸上报警的时候,船上大部分人已经死了
最后还能剩十几个活的,又被救上来已经算不错了
这船的舱是密封舱吗?进水了两面的压力就一样了,为啥在水下打不开?
十几个活的,是被李英语指挥救起来的吗?
既然可以肯定幸存者游到岸上报警的时候,船上大部分人已经死了,为什么不一开始就
将船吊起,或拖到岸边?
无论是肯定里面人是都死了,还是里面还有不少活人,都该把船拖到岸边。这个江面并
不宽,并不难做到这点。 |
|
w*******e 发帖数: 15912 | 45 当年泰坦尼克这那么NB的密封舱设计都撞沉了。哥陷入了沉思中 |
|
发帖数: 1 | 46 还有就是80多年前二战前美苏的太空竞赛。造热气球达到宇宙边沿。美国的热气球表面
积2英亩,100多名军人帮助铺开、充气。全国实况广播。然后在高空因为故障撕裂,飞
行员要爬出密封舱跳伞逃生。第二次才成功打破苏俄世界记录。
这玩意神州真没听说过。所以神州没法知道为啥太空舱的设计,山寨不了。只能靠一帮
克兰的奴隶砖家设计制造。 |
|
z**********e 发帖数: 22064 | 47 http://www.xici.net/d38820.htm
航母8月已经上了船台 (转贴)
火球 发表于:99-12-02 09:24
8月航母上船台(1)
7/09/99
鄙人是江南厂的,说出来也没关系,省得又让老外抢了先机。
江南造船厂已经拿到了由无锡船研中心、701、708等所联合设计的航空母舰图纸
,航母的满载排水量4万8千吨,动力是沪东厂造的蒸汽轮机,非核动力。武警派
的一个中队20日进厂,厂里正在为武警腾宿舍。
舰载机据说是国产机,可能是歼10。很多辅助厂的技术员已经进厂,乱哄哄的。
为造航母,还成立了指挥部,厂长只当了个常务副总指挥,总指挥不知是谁。上
海船舶公司外事处我认识的一个南开毕业的俄语翻译这几天,天天来这里上班,
说是来了几个俄罗斯技术专家,与造航母有没有关系,他也不知道。
上航母船台的,每月还有220元津贴,不知算不算保密费,我们舾装的没有,大家
正在和厂里交涉。
大连船厂造的是两栖攻击舰,排水量22000吨。我们厂能争到这艘航母,是因为船
用钢板是用宝钢的,蒸汽轮机是沪东的,运输安装方便。
这次军费肯定增加了不少,海军欠我厂几百万造112、113的经费都几... 阅读全帖 |
|
L**G 发帖数: 2602 | 48 屁塔美军叫你披麻戴孝哭丧
路透社8月28日报道称,美国海军28日证实,10名在“约翰·麦凯恩”号导弹驱逐舰与
一艘商船相撞时死亡的水手遗体都已找到。
近日,该舰在新加坡以东地区与“阿尔尼克”号油轮相撞。
第七舰队在其网站上的一份声明中说:“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潜水员已经找回所有
10名‘约翰·麦凯恩’号上水手的遗体。”
24日,在找到并确认一名水手的遗体后,海军宣布暂停更大范围的搜救行动。海军在受
损船体的密封舱部分发现了水手的遗体。该舰目前停靠在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
声明还说:“事件正在调查过程中,以确定碰撞的事实和情况。”
来自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和美国的飞机、潜水员和船只在事故地
周围约5500平方公里的地区展开了对失踪水手的搜救行动。
这次碰撞事件是今年美国太平洋舰队发生的第四起重大事故,引发了对其行动的反思。
海军已将第七舰队司令约瑟夫·奥库安中将撤职,理由是事故发生后“失去对他指挥能
力的信心”。 |
|
c*********7 发帖数: 19373 | 49 油轮房间跟大密封舱一样,还有中央管道串联各房间。真是一人得病全船倒霉 |
|
发帖数: 1 | 50 美国的核动力航母编队是美国军事实力的一个重要体现,美国借助核武器的威力直接用
航母对别国进行有效的威慑。所以各国为了对抗航母研制出了很多先进的远程反舰导弹
,有军事专家认为,随着这些反舰导弹的研制与应用,航母正在逐渐变得危险而脆弱。
但是美海军的军官却表示,现在的航母生存能力更强,受到攻击的可能性更小了。福布
斯新闻网也曾发文提出了10个原因,来证明航母是战场上最安全的存在。
部署中的航母总是保持随时机动的状态。而且航母的速度已经很快了,超过了大多数潜
艇。以尼米兹级航母为例,其速度可达到30节,30分钟内就可以移动到700平方千米内
的任何地方,90分钟后其运动范围将扩大到了6000平方千米,这么大的活动范围,即使
敌人找到航母的身影,也不一定可以瞄准它,当武器抵达瞄准的地方时,航母很可能已
经到了其他区域。
而且现在美国的航母尼米兹级和福特级都是核动力航母,其航程几乎可以看作是无限的
,即使其舰队中其他军舰出现意外被拦截,也完全不会受到影响。反而可以通过一些小
手段骗过敌人的追踪,轻易去到敌人的寻找范围之外。
航母上搭载的舰载机是航母非常重要的战斗力量。美军现在全力打造的F35战机...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