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容闳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共9页)
s*******w
发帖数: 2257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蒲实:容闳- -耶鲁人,中国人
蒲实:容闳- -耶鲁人,中国人
发表于 2015 年 12 月 19 日 由 siyu
ronghong2容闳(1828.11.17-1912.4.21)原名光照,族名达萌,号纯甫,英文名Yung
Wing,广东香山县南屏村(今珠海市南屏镇)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外交家和社
会活动家。容闳是第一个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是中国留学生事业的先驱
,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
【史学家如此评说:容闳以一人之力带动一批,以一批影响一代,以一代造福一国的留
学教育,为封闭的中国打开了通向世界的大门,开创了百年留学教育的先河,培养了一
批批富国强兵的栋梁之才。】
容闳:留美之始
在耶鲁,时常会与中国元素在一些角落不经意相遇,牵扯出它与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
耶鲁斯特林纪念图书馆正门上方,就刻着古汉语的碑文,取自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书
法,让我感到意外又亲切。当然,中文并不是正门上碑文唯一的语言。中文之外,还刻
着另外七种古代文明的文字,从左至右分别是克罗马农人岩画、古埃及象形文字、亚述
楔形文字、古希伯来文、阿拉伯语、古希腊语和玛雅文字。图书馆的设计师是耶鲁1889
届的校友詹姆士... 阅读全帖
m**t
发帖数: 1956
2
容闳的照片
http://www.hooyou.net/newbook/chapter6/pic01.html
留美求学第一人,容闳强国梦难圆
容闳是当之无愧的华人留美第一人。在他之后的百年间,无数炎黄子孙循着他的足迹,跨
越时空和文化造成的隔阂,远赴美国留学。
1828年11月7日,容闳生于澳门附近的南平村。当时,澳门已经沦为葡萄牙的殖民地,许
多基督教传教机构在那里开设学校。容闳七岁时被父亲送到澳门的一家教会学校。这家学
校主要以英语授课,讲授美国学校的一些课程。四年后,学校关闭,容闳回到南平,接受
中文教育。不久,容闳的父亲去世。为了养家糊口,容闳辍学务农,先后做过小贩、伙计
等。
1841年,澳门那家学校重新开课,容闳跟着复课。第二年,学校搬到香港。容闳在这家学
校一直念到相当于高中毕业。1846年,一位教师因健康原因要回美国,表示希望带几位中
国学生到美国深造。容闳和其他两名学生征得家长同意后报名参加。容闳的母亲相信,儿
子此番远行必能成就大事。容闳打点行装,告别母亲,登上了远渡美国的轮船。这年容闳
十八岁,已经长成一个忧国忧民的少年。
1847年4月,容闳一行到达美国麻萨诸...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3402
3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2064
罗慰年

容闳是清朝留美第一人。因为家贫,容闳得到教会资助,来美国念书。后进入耶鲁大学
,是耶鲁大学第一个来自清国的毕业生。学成后,容闳亟欲报效祖国,是近代华人第一
个海归。回国后,当上曾国藩的幕僚。他大胆向慈禧奏折,开创了留学事业。被誉为“
中国留学之父”。容闳后来出版《西学东渐记》。他对中国现代教育的影响,无人可以
匹敌。
留学美国后我才知道,容闳晚年回到美国,在美国去世。他的墓地不在中国,而在美国
。而且在离纽约不远的康州。我一直有个心愿,想拜竭容闳的墓地。不承想,这个心愿
埋在心里快二十年了,还没有实现。直到去年四月,我跟两位来自广州的朋友,去容闳
毕业的耶鲁大学参观校园,随后去容闳墓地祭奠。才终于完成了拜竭容闳之墓的心愿。
容闳之墓在康州哈福特市郊的雪松岭公墓(Cedar Hill Cemetery)。雪松岭公墓是一
个十分幽静的墓园。我们参观的那天,墓园没有守园人。离铁门不远处,立了一个一米
高的木柱。柱子顶上安了个有玻璃盖的小盒子。里面放着墓园...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onnecticut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onnecticut
标 题: 中国近代第一位留美学生容闳及中国幼童留美运动的帖子合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30 14:27:40 2011, 美东)
SandStone和Docker老大最早提起位于康州Hartford南区雪松岭墓地(Cedar Hill Cemetery)
12号区的容闳(Yung Wing)墓,帖子比较分散,版上又时不时有人询问,我就都统一整
理在这个帖子里,并加一点关于容闳及其发起的中国幼童留美运动的介绍。麻烦哪位版
副mark一下,收在精华区明显易找的地方,以后查询方便。也欢迎大家多贴一些和中国
相关的康州人物或历史文化,增加对地方风土的了解和与家乡的联系。
【容闳小传】
容闳(1828年11月17日-1912年4月21日)字达萌,号纯甫,汉族,广东香山县南屏村
(今珠海市南屏镇)人,中国近代史上首位留学美国的学生,中国留学生事业的先驱,
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
1835年,七岁的容闳跟随父亲前往澳门,入读马礼逊纪念学校(Morris...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onnecticut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onnecticut
标 题: 中国近代第一位留美学生容闳及中国幼童留美运动的帖子合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30 14:27:40 2011, 美东)
SandStone和Docker老大最早提起位于康州Hartford南区雪松岭墓地(Cedar Hill Cemetery)
12号区的容闳(Yung Wing)墓,帖子比较分散,版上又时不时有人询问,我就都统一整
理在这个帖子里,并加一点关于容闳及其发起的中国幼童留美运动的介绍。麻烦哪位版
副mark一下,收在精华区明显易找的地方,以后查询方便。也欢迎大家多贴一些和中国
相关的康州人物或历史文化,增加对地方风土的了解和与家乡的联系。
【容闳小传】
容闳(1828年11月17日-1912年4月21日)字达萌,号纯甫,汉族,广东香山县南屏村
(今珠海市南屏镇)人,中国近代史上首位留学美国的学生,中国留学生事业的先驱,
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
1835年,七岁的容闳跟随父亲前往澳门,入读马礼逊纪念学校(Morris...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6
SandStone和Docker老大最早提起位于康州Hartford南区雪松岭墓地(Cedar Hill Cemetery)
12号区的容闳(Yung Wing)墓,帖子比较分散,版上又时不时有人询问,我就都统一整
理在这个帖子里,并加一点关于容闳及其发起的中国幼童留美运动的介绍。麻烦哪位版
副mark一下,收在精华区明显易找的地方,以后查询方便。也欢迎大家多贴一些和中国
相关的康州人物或历史文化,增加对地方风土的了解和与家乡的联系。
【容闳小传】
容闳(1828年11月17日-1912年4月21日)字达萌,号纯甫,汉族,广东香山县南屏村
(今珠海市南屏镇)人,中国近代史上首位留学美国的学生,中国留学生事业的先驱,
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
1835年,七岁的容闳跟随父亲前往澳门,入读马礼逊纪念学校(Morrison School)。
1842年由于香港割让英国,马礼逊纪念学校迁往香港,容闳亦随之迁往香港继续学业。
1847年,校长勃朗牧师返回美国,离开时带同容闳、黄宽及黄胜三人前往美国留学。其
后只有容闳一人留在美国升学,黄胜因病返港,而黄宽则于1849年转读苏格兰爱丁堡大
学。
...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onnecticut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onnecticut
标 题: 中国近代第一位留美学生容闳及中国幼童留美运动的帖子合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30 14:27:40 2011, 美东)
SandStone和Docker老大最早提起位于康州Hartford南区雪松岭墓地(Cedar Hill Cemetery)
12号区的容闳(Yung Wing)墓,帖子比较分散,版上又时不时有人询问,我就都统一整
理在这个帖子里,并加一点关于容闳及其发起的中国幼童留美运动的介绍。麻烦哪位版
副mark一下,收在精华区明显易找的地方,以后查询方便。也欢迎大家多贴一些和中国
相关的康州人物或历史文化,增加对地方风土的了解和与家乡的联系。
【容闳小传】
容闳(1828年11月17日-1912年4月21日)字达萌,号纯甫,汉族,广东香山县南屏村
(今珠海市南屏镇)人,中国近代史上首位留学美国的学生,中国留学生事业的先驱,
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
1835年,七岁的容闳跟随父亲前往澳门,入读马礼逊纪念学校(Morris... 阅读全帖
m**t
发帖数: 1956
8
容闳的照片
http://www.hooyou.net/newbook/chapter6/pic01.html
留美求学第一人,容闳强国梦难圆
容闳是当之无愧的华人留美第一人。在他之后的百年间,无数炎黄子孙循着他的足迹,跨
越时空和文化造成的隔阂,远赴美国留学。
1828年11月7日,容闳生于澳门附近的南平村。当时,澳门已经沦为葡萄牙的殖民地,许
多基督教传教机构在那里开设学校。容闳七岁时被父亲送到澳门的一家教会学校。这家学
校主要以英语授课,讲授美国学校的一些课程。四年后,学校关闭,容闳回到南平,接受
中文教育。不久,容闳的父亲去世。为了养家糊口,容闳辍学务农,先后做过小贩、伙计
等。
1841年,澳门那家学校重新开课,容闳跟着复课。第二年,学校搬到香港。容闳在这家学
校一直念到相当于高中毕业。1846年,一位教师因健康原因要回美国,表示希望带几位中
国学生到美国深造。容闳和其他两名学生征得家长同意后报名参加。容闳的母亲相信,儿
子此番远行必能成就大事。容闳打点行装,告别母亲,登上了远渡美国的轮船。这年容闳
十八岁,已经长成一个忧国忧民的少年。
1847年4月,容闳一行到达美国麻萨诸
D****R
发帖数: 6053
9
在容闳到来前三十年前, 就有中国学习来康州留学了哈, 先驱。。
据美国档案记载,一八一八到一八二五年间,有五名华人青年就学于康纳迪格州的康沃
尔教会学校。其中一位叫廖阿希的青年是第一个受洗的华人新教徒,还有一位叫阿龙,
回国后任林则徐的翻译。
一八四七年一月四日,容闳和同学黄胜、黄宽登上了一艘帆船,前往美国留学。容闳等
人先在麻萨诸塞州接受大学的预备教育。后来,黄胜因病提前回国。黄宽受香港教会的
资助转赴英国的爱丁堡大学深造。容闳则于一八五零年,得到乔治亚州萨凡纳的妇女会
资助考取了耶鲁大学。四年后容闳以优异成绩获学士学位。容闳回国后,准备实施一个
留学计划,组织更多的人来美留学,将西方的先进学术引入中国。直到一八七零年,在
洋务官员丁日昌、曾国藩等人的支持下,清政府才决定派遣幼童赴美留学。
一八七二年八月十一日,第一批三十名幼童启程赴美。到一八七五年,先后有四批共一
百二十名幼童抵美。这批一百二十名幼童于一八八一年被迫缀学回国,其中中途回国和
去世的有二十六人,尚在中学读书的有三十二人,考入大学的有六十人,已大学毕业的
有詹天佑、欧阳庚两人。他们回国后运用在美国学到的科学技术和先进思...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onnecticut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onnecticut
标 题: 见到容闳的后代,还有廖仲恺的后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Dec 7 12:22:19 2012, 美东)
版上聊过好几次容闳,中国近代第一个留美学生,耶鲁毕业,墓地在Hartford。有个合
集、照片帖在这里: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Connecticut/31191845.html
对了帖子里说“他的画像悬挂在耶鲁校园,与同样毕业于该校的布什、克林顿等政界名
人肖像并排一起受学生瞻仰”——好像没有吧?只有Stirling Library进门左首有个容
闳塑像;网上找不到图片,下次我去拍个照补上来。
昨天有人去听耶鲁关于中日关系的讲座吗?在那里遇到容闳的后代容应萸女士,容闳是
她祖父的堂哥。她说容闳这一支家丁不兴旺,只有一个孙子,现在新加坡;曾孙可能在
上海做生意。她祖父则生了十一个子女,后代众多,遍布各地。她本人在日本东京的亚
细亚大学社会学系做教授,现在耶鲁历史系访问一年,研究的课题是十九世纪中...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onnecticut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onnecticut
标 题: 见到容闳的后代,还有廖仲恺的后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Dec 7 12:22:19 2012, 美东)
版上聊过好几次容闳,中国近代第一个留美学生,耶鲁毕业,墓地在Hartford。有个合
集、照片帖在这里: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Connecticut/31191845.html
对了帖子里说“他的画像悬挂在耶鲁校园,与同样毕业于该校的布什、克林顿等政界名
人肖像并排一起受学生瞻仰”——好像没有吧?只有Stirling Library进门左首有个容
闳塑像;网上找不到图片,下次我去拍个照补上来。
昨天有人去听耶鲁关于中日关系的讲座吗?在那里遇到容闳的后代容应萸女士,容闳是
她祖父的堂哥。她说容闳这一支家丁不兴旺,只有一个孙子,现在新加坡;曾孙可能在
上海做生意。她祖父则生了十一个子女,后代众多,遍布各地。她本人在日本东京的亚
细亚大学社会学系做教授,现在耶鲁历史系访问一年,研究的课题是十九世纪中...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2
版上聊过好几次容闳,中国近代第一个留美学生,耶鲁毕业,墓地在Hartford。有个合
集、照片帖在这里: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Connecticut/31191845.html
对了帖子里说“他的画像悬挂在耶鲁校园,与同样毕业于该校的布什、克林顿等政界名
人肖像并排一起受学生瞻仰”——好像没有吧?只有Stirling Library进门左首有个容
闳塑像;网上找不到图片,下次我去拍个照补上来。
昨天有人去听耶鲁关于中日关系的讲座吗?在那里遇到容闳的后代容应萸女士,容闳是
她祖父的堂哥。她说容闳这一支家丁不兴旺,只有一个孙子,现在新加坡;曾孙可能在
上海做生意。她祖父则生了十一个子女,后代众多,遍布各地。她本人在日本东京的亚
细亚大学社会学系做教授,现在耶鲁历史系访问一年,研究的课题是十九世纪中日两国
的留美学生的关系及和美国的关系。容闳是1847年留美的。容应萸教授说19世纪留学美
国的中日学生很多都是为了学习现代化,自强本国;但奇怪的是中日学生之间没有任何
交往。我瞎想一下,在70年代之前,中日都闭关锁国,互相没什么来往。1868年日本开
...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1311
13
耶鲁大学将举行中国近代史第一位留学生--容闳像揭幕仪式
http://www.creaders.net 2000年5月05日07:49:09 多维社


  多维社5日电:记者郑舟平报道/美国耶鲁大学定於五日举行中国第一位留学
生容闳像揭幕仪式。据耶鲁大学雅礼协会介绍,耶鲁大学校长、中国驻美大使馆、
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官员将参加揭幕仪式。
  容闳於1928年出生於广东省一个小村庄,他从小在澳门一家教会学校读书,
那家教会学校由耶鲁大学毕业生布朗(Samuel Robbins Brown)神甫执教。1847年
容闳随同布朗神甫一同到美国,他先进入门松学院(MonsonAcademy)就读,1848年
进入耶鲁大学。
  容闳回国後致力於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其中最著名的是帮助中国学生留美深
造。他在1870年组织一百二十名学生到美国马萨诸塞州和康涅狄格州学校就读,
包括耶鲁大学。这
wh
发帖数: 141625
14
来自主题: Connecticut版 - 长周末去New Haven, 关于容闳
这个帖子下有容闳墓的详细地址和附近的小吃:
http://74.53.4.74/article_t/Connecticut/31189501.html
容闳墓的信息分散在好几个帖子下,明天我抽空汇总在一起,哪个版副帮忙收一下精华区吧。时不时有人问起容闳墓,精华区里收的几篇又不全。
new haven附近不知道有没有关于容闳的东西,yale即使有大概也挺trivial,不然早就
该知道了。
s*******w
发帖数: 2257
1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蒲实:容闳- -耶鲁人,中国人
《庚款留美发端考》
作者:茆诗珍/徐飞,两位作者皆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原文链接如下:
http://www.historychina.net/qsyj/ztyj/zwgx/2007-06-25/25666.sht
经过作者的再考证,文章确认时任中国驻美公使梁诚发现契机,巧妙周旋,经过多
年不懈努力,最终才达成庚款退还(浮报、虚报部分)、首创并促成庚款留学计划的实
现,所以梁诚才是促成庚款留学的第一功臣。
因原文较长,下面摘取其中几段,说明主要史实。
****************************************************************************
*********************************************
历史上著名的庚子赔款源于1900年,这一年,中国爆发义和团运动,随即八国联军
武装干涉入侵北京,翌年9月,清廷被迫与列强各国签订《辛丑条约》。条约议定,中
国赔偿俄、德、法、英、美、日、意、奥八国及比、荷、西、葡、瑞典和挪威六“受害
国”损失共计白银四亿五千万两(全中国人平均每人...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962
16
来自主题: Connecticut版 - 长周末去New Haven, 关于容闳
好几个月以前,我记得在贵版看到过一个讨论容闳老先生长眠之所:墓地的地址,图文
并茂的,当时也没把地址记下来。我不记得不清楚,还一直以为是在New Haven,不过我
上网查了一下好像在Hartford。
那么顺路到New Haven有什么地方可以瞻仰他的地方?这个长周末就过去。
谢谢!
wh
发帖数: 141625
17
赞,哪里找来的资料呀?最近倒是碰到容闳的后裔容应萸女士好几次,她在日本大学教
社会学,到这里访问一年。
wh
发帖数: 141625
18
就是个八卦帖,州版的人熟悉容闳,别的地儿大概不熟。廖仲恺应该都熟吧……
wh
发帖数: 141625
19
只聊了一会儿,没时间深入追忆容闳……哈哈。廖仲恺那个还没听呢,估计也没时间追
忆先烈……就是随便八卦一下,这两位名人后代还挺有作为。
c**v
发帖数: 1936
20
这个不该算是容闳的后代吧
s*******w
发帖数: 2257
21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美国的那些事1
晚清留美幼童被撤回后的命运(图)
2014-01-30 04:40【字號】 大 中 小
【正体版】 【打印机版】
2014/01/26/20140126122726440.jpg
留美幼童
【看中国2014年01月30日讯】
清同治十一年七月九日(公元1872年8月12日),上海港。一艘轮船启锚了。船上30名统
一着装的中国幼童向码头上送行的亲人挥手惜别,分外惹人注意。他们中很多人连县城
都没去过,但现在即将远行,目的地是传说中的美国。
被曾国藩称为“中华创始之举,古来未有之事”的官派学生留洋活动,至此拉开了序幕
。对这个有着悠久文明,向来把异国篾视为“夷”的国家来说,迈出这一步并不容易。
幼童与美国的相遇
清政府送学生留洋,何以选择美国?
首先不能不说,在对华交往中,美国是当时西方列强里不良记录最少的国家,清廷对美
国有一种信任感。
其次要谈到“蒲安臣条约”。蒲安臣于1861年至1867年担任美国驻华公使,任内因主张
对中国采取合作政策,并调停了中外多起外交纷争,成为第一个对清政府具有重大影响
的外国公使,离任后还被清政府聘为出使大臣,委托他代表中国政府访问欧美。1868年
7...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2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美国的那些事1
晚清留美幼童被撤回后的命运(图)
2014-01-30 04:40【字號】 大 中 小
【正体版】 【打印机版】
2014/01/26/20140126122726440.jpg
留美幼童
【看中国2014年01月30日讯】
清同治十一年七月九日(公元1872年8月12日),上海港。一艘轮船启锚了。船上30名统
一着装的中国幼童向码头上送行的亲人挥手惜别,分外惹人注意。他们中很多人连县城
都没去过,但现在即将远行,目的地是传说中的美国。
被曾国藩称为“中华创始之举,古来未有之事”的官派学生留洋活动,至此拉开了序幕
。对这个有着悠久文明,向来把异国篾视为“夷”的国家来说,迈出这一步并不容易。
幼童与美国的相遇
清政府送学生留洋,何以选择美国?
首先不能不说,在对华交往中,美国是当时西方列强里不良记录最少的国家,清廷对美
国有一种信任感。
其次要谈到“蒲安臣条约”。蒲安臣于1861年至1867年担任美国驻华公使,任内因主张
对中国采取合作政策,并调停了中外多起外交纷争,成为第一个对清政府具有重大影响
的外国公使,离任后还被清政府聘为出使大臣,委托他代表中国政府访问欧美。1868年
7...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3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洋务运动史--17
第十七章洋务教育的发展
一、由封建教育逐渐向资产阶级教育转变
本书第七章已对洋务运动前期的新式文化教育,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随着洋务事业、尤其是洋务民用工业企业的创办与发展,新式海陆军的建设,
需才孔亟,洋务文化教育很自然地迅速发展着。而且在性质上也必然起着变
化。如果说19世纪60年代洋务教育方面的改革,基本上是封建主义教育的
话,那么,70年代以后到80—90年代,则是逐渐向资本主义转化并相当程
度变为资产阶级教育了。60年代的教育,是与军用工业、对外交涉相适应的,
虽带上资本主义教育的色彩,但它是直接为封建统治服务并仍然是封建主义
的教育体制,这一点是显然的。奕曾企图挑选正途出身的官吏到同文馆学
习天文数学等科技知识,以逐步改变原有的干部队伍结构和制度,但这仍然
没有超出封建主义的范畴①。70年代以后,特别是80—90年代则大不相同了。
办新式教育的根本目的,虽也是为了维护封建主义统治,但教育的直接服务
目标,却是日益增多地为了发展资本主义,也就是为造船、驾驶、电报、矿
务、冶金、铁路、纺织、商务以及一切近代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培养所必需
的人才。因此,教育的体制,包括课程设置、...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4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美国的那些事1
1881年度事件:朝廷下旨中途召回留美幼童
1872年8月,第一批幼童30人从上海港乘船出发前往美国。其后三年,1873、1874、
1875每年各有一批,共120名幼童(年龄在10—16 岁间)到美国留学。留学年限定为15年
,另加2年游历以验所学,加上行前在上海预备学校肄习一年中西文,共计将近20年时
间。史称“晚清幼童留美计划”。计划最强力的推动者李鸿章曾如此表述其目的:“求
洋人擅长之技,而为中国自强之图。”
尽管在启动之初,李鸿章屡次言及须不畏艰险与流言,绝不使计划流产,但最终,他没
有能够坚持到底。伴随着李鸿章对留美幼童计划进展的失望,1881年6月28日,总理衙
门照会在美国的幼童出洋肄业局,令全体师生尽速返华。留美幼童被分三批启程,于
1881年秋返回中国。至此,始于1872年,历经10年的中国第一次官派留学以失败告终。
一度拟将推动留学教育以开启民智作为自己毕生事业的容闳痛心疾首:“毕生志愿,既
横被摧毁……顿觉心灰,无复生趣。”后来他在天津见到李鸿章,严厉指责这位洋务老
臣没有尽力保全这一事业。然而,容闳所不知道的是,李鸿章本就是撤回留美幼童的强
力主张者——188...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5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美国的那些事1
1881年度事件:朝廷下旨中途召回留美幼童
1872年8月,第一批幼童30人从上海港乘船出发前往美国。其后三年,1873、1874、
1875每年各有一批,共120名幼童(年龄在10—16 岁间)到美国留学。留学年限定为15年
,另加2年游历以验所学,加上行前在上海预备学校肄习一年中西文,共计将近20年时
间。史称“晚清幼童留美计划”。计划最强力的推动者李鸿章曾如此表述其目的:“求
洋人擅长之技,而为中国自强之图。”
尽管在启动之初,李鸿章屡次言及须不畏艰险与流言,绝不使计划流产,但最终,他没
有能够坚持到底。伴随着李鸿章对留美幼童计划进展的失望,1881年6月28日,总理衙
门照会在美国的幼童出洋肄业局,令全体师生尽速返华。留美幼童被分三批启程,于
1881年秋返回中国。至此,始于1872年,历经10年的中国第一次官派留学以失败告终。
一度拟将推动留学教育以开启民智作为自己毕生事业的容闳痛心疾首:“毕生志愿,既
横被摧毁……顿觉心灰,无复生趣。”后来他在天津见到李鸿章,严厉指责这位洋务老
臣没有尽力保全这一事业。然而,容闳所不知道的是,李鸿章本就是撤回留美幼童的强
力主张者——188...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6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美国的那些事1
苦涩的异域文化体验:早期留美幼童的悲喜剧
新华网 (2002-05-13 10:34:50)
稿件来源:人民网
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选派10岁到16岁的幼童120名到美国留学,这是中国最早
的官派留学生。这批幼童原计划留学15年,但由于政治文化的差异,9年后就中途撤回
,以失败而告终。这些受中国固有传统文化熏陶的幼童,越过太平洋去拥抱风格迥异的
美国文化,自然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中美文化冲突与融合过程中的阵痛,其中的酸甜苦辣
是颇耐人寻味的。
出国难
派留学生出国,本来是近代世界文化交流中司空见惯的事情,但在专制积淀甚深的
中国却经历了一个十分曲折的演进过程。
魏晋隋唐时期,有数百名高僧跋山涉水往印度钻研佛学,可以讲这是中国最早的留
学生。然而,宋元明清以降,由于中国的优越地位和封建王朝的固步自封,出国留学者
却寥寥无几。尤其是清廷推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几乎关闭了中国人走向世界的大门。当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的时候,中国人的世界知识极其有限,连林则徐那样努力睁眼看世
界的开明官僚,都无法准确说出英国的地理位置,甚至认为英国和俄国接壤。伴随着鸦
片战争的硝烟,林则徐、魏源等有识之士...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7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美国的那些事1
苦涩的异域文化体验:早期留美幼童的悲喜剧
新华网 (2002-05-13 10:34:50)
稿件来源:人民网
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选派10岁到16岁的幼童120名到美国留学,这是中国最早
的官派留学生。这批幼童原计划留学15年,但由于政治文化的差异,9年后就中途撤回
,以失败而告终。这些受中国固有传统文化熏陶的幼童,越过太平洋去拥抱风格迥异的
美国文化,自然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中美文化冲突与融合过程中的阵痛,其中的酸甜苦辣
是颇耐人寻味的。
出国难
派留学生出国,本来是近代世界文化交流中司空见惯的事情,但在专制积淀甚深的
中国却经历了一个十分曲折的演进过程。
魏晋隋唐时期,有数百名高僧跋山涉水往印度钻研佛学,可以讲这是中国最早的留
学生。然而,宋元明清以降,由于中国的优越地位和封建王朝的固步自封,出国留学者
却寥寥无几。尤其是清廷推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几乎关闭了中国人走向世界的大门。当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的时候,中国人的世界知识极其有限,连林则徐那样努力睁眼看世
界的开明官僚,都无法准确说出英国的地理位置,甚至认为英国和俄国接壤。伴随着鸦
片战争的硝烟,林则徐、魏源等有识之士...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8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洋务运动史--4
第四章近代军用工业之一——从安庆内军械所到江南制造局①
一、中国近代工业的开端——安庆内军械所
在本书前三章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
提出,或是洋枪洋炮的使用和“借师助剿”的实行,都在某一侧面和一定程
度上,为中国自己创办近代军用工业,作了思想上和技术上的准备。尤其是
清军使用洋枪炮、火轮船和“借师助剿”的实践,对清政府的军政官员下定
自己掌握先进武器的决心,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值得指出的是,对于中国
必须设厂制造枪炮轮船的直接认识,始自林则徐。林则徐在两广总督任内与
英国侵略军的接仗中,即明确意识到:为了国防的需要,不仅从西洋购买火
炮船只,更要自己制造,而首先在国防前线地区制造。他说:“以船炮而言,
本为防海必需之物,虽一时难以猝办,而为长久计,亦不得不先事筹维。..
粤东关税既比他省丰饶,则以通夷之银,量为防夷之用。从此制炮必求极利,
造船必求极坚。”①魏源并建议在虎门外的大角、沙角建立造船厂和火药局各
一座,雇用法、美等国技术工匠,制造船炮。这种主张在当时虽未能实现,
但对后人的影响却是深远的。直至6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并付诸实践后,左宗
棠因此举被顽固...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9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美国的那些事1
【中美旧史14】留学生容闳 (2014-04-05 05:05:41) 下一个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七十年代
中国清朝"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
美国"南北战争",工业革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在纽约东部康奈迪克州首府哈特福德(Hartford)市南郊,有座名为“香柏山”(
Cedar Hill)的墓园,这里是位于耶鲁大学北偏东六十公里处,里面除了安葬有赫赫有
名的“大金融家”JP摩根及著名女影星凯瑟琳•赫本外,还有一位叫做 Yung
Wing-“容闳”的中国人也长眠于此。
容闳(音:Rong Hong-宏,1828-1912)是历史上第一位在美国大学毕业的中国留学
生,1854年,他毕业于康州的“耶鲁学院”,即今天的耶鲁大学。他涉足于清朝和美国
之间的商务往来,并从中国招收留学...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0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美国的那些事1
【中美旧史14】留学生容闳 (2014-04-05 05:05:41) 下一个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七十年代
中国清朝"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
美国"南北战争",工业革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在纽约东部康奈迪克州首府哈特福德(Hartford)市南郊,有座名为“香柏山”(
Cedar Hill)的墓园,这里是位于耶鲁大学北偏东六十公里处,里面除了安葬有赫赫有
名的“大金融家”JP摩根及著名女影星凯瑟琳•赫本外,还有一位叫做 Yung
Wing-“容闳”的中国人也长眠于此。
容闳(音:Rong Hong-宏,1828-1912)是历史上第一位在美国大学毕业的中国留学
生,1854年,他毕业于康州的“耶鲁学院”,即今天的耶鲁大学。他涉足于清朝和美国
之间的商务往来,并从中国招收留学...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1
中国社会,是原子形态的。对此,最形象的描述莫过于孙中山先生之“散沙”论。
用世界上各民族的人数比较起来,我们人数最多,民族最大,文明教化有四千多年,也
应该和欧美各国并驾齐驱。但是中国人的只有家族和宗族的团体,没有民族精神,所以
虽有四万万人结合成一个中国,实在是一片散沙,弄到今日,是世界上最贫弱的国家,
处国际中最低下的地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们的地位在此时最为危险。如果再不
留心提倡民族主义,结合四万万人成一个坚固的民族,中国便有亡国灭种之忧。我们要
挽救这种危亡,便要提倡民族主义,用民族精神来救国。
严复先生,看法几同。
中国廿余口之租界,英人处其中者,多不逾千,少不及百,而制度厘然,隐若敌国。吾
闽粤民走南洋台湾非洲者,所在以亿计,然终不免为人臧获驱驰也,悲夫!
数以百万计、上亿的中国人,被外人驱使,原因何在?不团结、一片散沙也。
当今之日,离孙中山和严复先生之时代,已去百年,然而,我们的个人主义倾向,有增
无减。北京大学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说:今天大学所培养的,不过是一群精致的“利己
主义者”。
2003年春季,中国发生了大范围SARS疫情,北京也是重灾区。为防止疫情扩大,...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32
丑人多读书 丑人多读书 微信号 xsyxzd
功能介绍
学习力就是竞争力!
或许可以说,是大清自已拒绝了这些满怀赤诚的拯救者,拒绝的结果是,作为拯救者的
幼童们报国无门,而作为拒绝者的大清则轰然倒塌——这个日暮途穷的帝国最反动之处
就在于:它宁愿选择死亡,也要断然拒绝来自另一种文明的急救。
大清之恶:宁愿选择死亡,也要断然拒绝来自另一种文明的急救
文/聂作平
1
故事得从一场棒球赛开始。这场棒场赛已经过去了两个甲子,当年的参赛者和观看者都
已化作了泥土和腐殖质。人们之所以还记得它,乃是参赛队之一来自一个古老而陌生的
国度。
当这支参赛队队员的同胞们脑袋后面还拖着一根猪尾巴似的长辫子,还穿着长袍马褂,
随时伸手打拱时,这些年龄在二十岁左右的青年,已经在被他们的同胞看作蛮夷之地的
美利坚生活了将近十年。
十年里,这群来自中国的少年,三三两两地入住于新英格兰地区的美国家庭,并与同龄
的美国孩子同窗共读。溜冰、跳舞、打棒球,这些新鲜的东西潜滋暗长地烙进了他们记
忆的沟回。
少年的经历影响巨大,十年过去,他们不仅已经习惯了美式饮食起居,也接受了美式价
值观。几十年以后,当他们垂垂老矣,却仍然...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3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美国的那些事1
宋耀如:与留学生牛尚周温秉忠是怎么样认识的?
1872年夏,“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组织第一批留美幼童30人赴美留学。宋耀如日
后的连襟牛尚周、温秉忠分别为第一、二批赴美官派留学生。
宋耀如:与留学生牛尚周温秉忠是怎么样认识的?
上图:宋耀如的Uncle(舅舅)和宋耀如在讨论耀如的前途。  下图:宋耀如的
Uncle(舅舅)在他的“东方丝茶”店。  (插图选自美国作家科妮莉亚·斯宾塞著、
1939年出版的《三姐妹———中国宋氏家族的故事》)
宋耀如:与留学生牛尚周温秉忠是怎么样认识的?
文\钟 一
宋耀如一生中得到无数贵人的相助。他初到美国就认识了牛尚周、温秉忠等中国近
代留学生,他们是他日后命运转机的重要人物。等到宋耀如1886年回到上海后,1887年
由牛尚周做媒,婚配倪珪贞,而此前牛迎娶了倪蕴山的长女倪珪金,温秉忠后来也娶了
倪蕴山的幼女倪秀贞,三人遂奇迹般地结为连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从海南出走的乡村
少年的最为奇特的人生。
牛尚周(1857或1861-1918),字文卿,江苏嘉定县人,中国近代第一批官费留美
幼童。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被容闳选中,官费赴美留学。回国后,任职上...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4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美国的那些事1
宋耀如:与留学生牛尚周温秉忠是怎么样认识的?
1872年夏,“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组织第一批留美幼童30人赴美留学。宋耀如日
后的连襟牛尚周、温秉忠分别为第一、二批赴美官派留学生。
宋耀如:与留学生牛尚周温秉忠是怎么样认识的?
上图:宋耀如的Uncle(舅舅)和宋耀如在讨论耀如的前途。  下图:宋耀如的
Uncle(舅舅)在他的“东方丝茶”店。  (插图选自美国作家科妮莉亚·斯宾塞著、
1939年出版的《三姐妹———中国宋氏家族的故事》)
宋耀如:与留学生牛尚周温秉忠是怎么样认识的?
文\钟 一
宋耀如一生中得到无数贵人的相助。他初到美国就认识了牛尚周、温秉忠等中国近
代留学生,他们是他日后命运转机的重要人物。等到宋耀如1886年回到上海后,1887年
由牛尚周做媒,婚配倪珪贞,而此前牛迎娶了倪蕴山的长女倪珪金,温秉忠后来也娶了
倪蕴山的幼女倪秀贞,三人遂奇迹般地结为连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从海南出走的乡村
少年的最为奇特的人生。
牛尚周(1857或1861-1918),字文卿,江苏嘉定县人,中国近代第一批官费留美
幼童。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被容闳选中,官费赴美留学。回国后,任职上... 阅读全帖
m*c
发帖数: 427
3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anada 讨论区 】
【 原文由 yeson 所发表 】
中国清朝幼童留美前后
从19世纪70年代起,清廷重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倡导发起了“师夷长技以
制夷”的洋务运动,希望利用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挽救垂死的清王朝。从1872年到1875年
,清政府先后选派了120名10岁至16岁的幼童赴美留学。这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批官
派留学生。
容闳提出“留学教育计划”
说到近代中国的第一批留学生,人们就会谈起被誉为“近代中国留美第一人”的容闳
。容闳是广东香山县人,少年时家境贫寒上不起学,只好到德国传教士在澳门开办的教会
学堂读书。1847年,该校校长、美国传教士布朗因病提前归国,要带几名学生赴美留学,
容闳在布朗的帮助下,来到了美国。
在美国,容闳先入中学,后在耶鲁大学半工半读学习英语文学,靠奖学金和打零工完
成了学业。面对祖国的落后和异邦的强盛,容闳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国青年“以西方之学术
,灌输与中国”。
1854年11月,26岁的容闳谢绝了美国友人的挽留,经过3个多月的海上颠簸,回到了
阔别7年的祖国。
回国后的容闳先在广州学习中文,后到香港谋生。为了自己的
c*c
发帖数: 2397
36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许志永:回到中国去
许志永:回到中国去
热3已有 66 次阅读 2013-07-30 23:00
你印象中的中国是什么样子?几乎和每一个美国人聊天,我都会问他们这个问题。
在纽海文城北的一条小河边,一个正在钓鱼的建筑工人说,长城,中国餐馆,人權,中
国人很聪明,但政府,不太好。一个曾经在中国生活过一年的耶鲁大学的女生说,中国
人很多,个人空间小;中国人对外国人很好奇,经常在背后称她“老外”;还有,她在
一个小镇上住旅馆,发现那里的警察对外国人戒备心很强。
一位曾经在山东聊城一个大学里教过英语的美国人对于中国的回忆充满了温暖,他说,
当时在那个小城市里,外国人极少,很多人都认识他,对他很友好。我们一起吃饭他坚
决拒绝AA制,而是坚持要请我吃饭,说在聊城他的学生就经常请他吃饭。一个学中文的
曾经去过中国的八岁小女孩说,有一次在上海一家餐馆她叫一个服务员“同志”,发现
服务员用一种很奇怪的表情看着她。我告诉她中国很多场合都不再称呼“同志”了,甚
至有的地方,“同志”还有同性恋的意思,她惊讶地一下子张大了嘴巴。
一位华裔大学生的回答让我有点不舒服。他出生在美国,父母都是香港人,现在仍有大
部分时间工作在上海。我...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7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美国的那些事1
内幕:清朝留美幼童为何提前回国
1872年-1875年,在曾国藩、李鸿章、容闳等洋务派的主持下,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
12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这原本是清政府设立的一个长达15年的留学计划,进行到第10
年时,遭到强烈反对,“留美幼童”被强行提前召回。
曾国藩和李鸿章决定,由翰林陈兰彬担任留学事务局正委员,留学计划的积极倡议者容
闳为副委 员。后来,开放的容闳与保守的陈兰彬及其继任吴子登之间产生矛盾,最终
导致留学计划的夭折。
李鸿章原计划把留学幼童送入军事学院和海军学院,但当若干幼童从美国的高中毕业、
准备到大学读书时,美国政府却没有接受中国政府的请求。同时,美国西海岸出现了“
排华”浪潮,给中美关系蒙上了阴影。
国内,容闳和陈兰彬、吴子登为留学生的洋化问题发生了争执,容闳曾向密友、当地教
堂牧师推切尔求助。推切尔首先联络美国若干所著名大学的校长,联名致信清廷的总理
衙门;还和他的好友马克·吐温到纽约见前总统格兰特先生,请求他的帮助。格兰特立
刻表态,“我会给总督大人写一封信,单独写一封,给他施加一些更有力的证据,我很
了解他,我的话对他会有分量的。我立刻就写。”
1881年2月24日...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8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美国的那些事1
内幕:清朝留美幼童为何提前回国
1872年-1875年,在曾国藩、李鸿章、容闳等洋务派的主持下,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
12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这原本是清政府设立的一个长达15年的留学计划,进行到第10
年时,遭到强烈反对,“留美幼童”被强行提前召回。
曾国藩和李鸿章决定,由翰林陈兰彬担任留学事务局正委员,留学计划的积极倡议者容
闳为副委 员。后来,开放的容闳与保守的陈兰彬及其继任吴子登之间产生矛盾,最终
导致留学计划的夭折。
李鸿章原计划把留学幼童送入军事学院和海军学院,但当若干幼童从美国的高中毕业、
准备到大学读书时,美国政府却没有接受中国政府的请求。同时,美国西海岸出现了“
排华”浪潮,给中美关系蒙上了阴影。
国内,容闳和陈兰彬、吴子登为留学生的洋化问题发生了争执,容闳曾向密友、当地教
堂牧师推切尔求助。推切尔首先联络美国若干所著名大学的校长,联名致信清廷的总理
衙门;还和他的好友马克·吐温到纽约见前总统格兰特先生,请求他的帮助。格兰特立
刻表态,“我会给总督大人写一封信,单独写一封,给他施加一些更有力的证据,我很
了解他,我的话对他会有分量的。我立刻就写。”
1881年2月24日...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9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
馬禮遜(Robert Morrison,1782年1月5日-1834年8月1日),英格蘭出生的蘇格蘭傳
教士。清嘉慶十二年(1807)受倫敦傳道會派遣來華傳教,到達廣州,是外國來華的第
一個基督教傳教士。在英國東印度公司任職25年。他在廣州做了大量文化工作:是第一
個把《聖經》全文翻譯成中文並予以出版的人;他獨自編撰了中國第一部《華英字典》
,編寫了《中國一覽》、《廣東省土語字彙》(1828年)等近代早期中西文化交流方面
的重要作品。他還吸收了第一個華人基督徒蔡高,按立了第一位華人宣教師梁發。和米
憐等在馬六甲創辦了英華書院、中文月刊《察世俗每月統計傳》與英文刊物《印度支那
拾錦》。英華書院是近代傳教士開辦的第一所中文學校,馬禮遜曾任該院牧師。曾協助
麥滌遜創辦了在中國出版的第一份英文報——《廣州記錄報》。【節錄自維基百科】
1784年2月22日,正值华盛顿总统52岁诞辰,纽约丹尼斯·帕克公司(Daniel Parker&
Co.)、费城商人罗伯特·莫里斯集资装备了一艘木帆船,命名为“中国皇后”号,从
纽约港启航进行第一次中美间直接通航。
容闳(1828年至1912年),字纯甫,生于香...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0
http://hx.cnd.org/?p=120600
中国人真的“忠”、“孝”吗?
一百年以前,中国发生了新文化运动,其中一个代表人物就是陈独秀,他推崇个性解放
和婚姻自由,因此就受到当时一批比较保守的人的抨击,说他搞“讨父仇孝”,就是声
讨父亲、仇视孝道,甚至说他鼓吹“万恶孝为首,百善淫为先”,而古代中国有一句话
,叫“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
总而言之,以前中国人认为最坏的就是“淫”,最好的就是“孝”,而陈独秀的宣传的
是倒过来的,认为最坏的就是孝,最好的就是淫。他们认为陈所提倡的婚姻自由就是淫
,子女有独立人格就是仇孝,因此是“讨父仇孝”。对此,陈独秀做了一个挺有意思的
回应,他说我是反对淫、主张孝的。子女媳妇孝敬父母翁姑当然是好事,但是我非常反
对用不合理的父权去恐吓和约束子女。也就是说既然父母和媳妇本来就是懂得孝顺父母
公婆的,父母公婆何必拥有那么大的恐吓权力呢?比如说中国人有一句话叫“父叫子死
,子不得不死”,他说你何必要这样呢?你不这样,大家不也孝顺你吗?如果你有那么
大的权力可以置我于死地我才孝顺你,一旦你没有了这个权力我就不孝顺了,你能说我
是真的孝顺你吗?我只是...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40861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秦晖:中国为什么搞不成君主立宪?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29 23:17:36 2016, 美东)
http://hx.cnd.org/?p=120600
中国人真的“忠”、“孝”吗?
一百年以前,中国发生了新文化运动,其中一个代表人物就是陈独秀,他推崇个性解放
和婚姻自由,因此就受到当时一批比较保守的人的抨击,说他搞“讨父仇孝”,就是声
讨父亲、仇视孝道,甚至说他鼓吹“万恶孝为首,百善淫为先”,而古代中国有一句话
,叫“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
总而言之,以前中国人认为最坏的就是“淫”,最好的就是“孝”,而陈独秀的宣传的
是倒过来的,认为最坏的就是孝,最好的就是淫。他们认为陈所提倡的婚姻自由就是淫
,子女有独立人格就是仇孝,因此是“讨父仇孝”。对此,陈独秀做了一个挺有意思的
回应,他说我是反对淫、主张孝的。子女媳妇孝敬父母翁姑当然是好事,但是我非常反
对用不合理的父权去恐吓和约束子女。也就是说既然父母和媳妇本来就是懂得孝...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42
来自主题: Connecticut版 - 耶鲁中国缘
耶鲁和中国关系紧密,是第一个录取中国学生、第一个收藏中文书籍、第一个开设中文
课、第一个与中国交往的美国学校,培养出最多的驻华大使,清华、复旦第一任校长与
北大第一任教务长也都是耶鲁毕业生。前一阵查资料,兴起排了个耶鲁-中国交往时间
表。内容较杂,分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耶鲁及其(非中国)毕业生和中国的交往,
算耶鲁中国缘?第二部分是耶鲁的中国毕业生,算中国耶鲁缘?想不好怎么分类取名,
另外缺漏也一定不少,还望有识人士指点和补充,谢谢。
一、耶鲁中国缘
1835:耶鲁大学毕业生、传教士医生Peter Parker(中文名伯驾)在广州创办了中国第
一家西式医院——眼科医局(Ophthalmic Infirmary),又名博济医院。许多中国学生在
此学医、实习,包括孙中山。后改名为中山医院。
1838:耶鲁大学毕业生Samuel Robbins Brown(是康州本地人,出生于East Windsor)
来到中国,在澳门参与创办了中国第一所西式学堂——马礼逊学堂(Morrison
Memorial School)。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学堂迁至香港。1846年,布朗一
家返回美国,...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4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耶鲁中国缘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onnecticut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onnecticut
标 题: 耶鲁中国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14 19:27:06 2014, 美东)
耶鲁和中国关系紧密,是第一个录取中国学生、第一个收藏中文书籍、第一个开设中文
课、第一个与中国交往的美国学校,培养出最多的驻华大使,清华、复旦第一任校长与
北大第一任教务长也都是耶鲁毕业生。前一阵查资料,兴起排了个耶鲁-中国交往时间
表。内容较杂,分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耶鲁及其(非中国)毕业生和中国的交往,
算耶鲁中国缘?第二部分是耶鲁的中国毕业生,算中国耶鲁缘?想不好怎么分类取名,
另外缺漏也一定不少,还望有识人士指点和补充,谢谢。
一、耶鲁中国缘
1835:耶鲁大学毕业生、传教士医生Peter Parker(中文名伯驾)在广州创办了中国第
一家西式医院——眼科医局(Ophthalmic Infirmary),又名博济医院。许多中国学生在
此学医、实习,包括孙中山。后改名为中山医院。
1838:耶鲁大学毕业生Samuel Robbins Brown(是康州... 阅读全帖
a*o
发帖数: 25262
4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秦晖:中国为什么搞不成君主立宪?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29 23:17:36 2016, 美东)
http://hx.cnd.org/?p=120600
中国人真的“忠”、“孝”吗?
一百年以前,中国发生了新文化运动,其中一个代表人物就是陈独秀,他推崇个性解放
和婚姻自由,因此就受到当时一批比较保守的人的抨击,说他搞“讨父仇孝”,就是声
讨父亲、仇视孝道,甚至说他鼓吹“万恶孝为首,百善淫为先”,而古代中国有一句话
,叫“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
总而言之,以前中国人认为最坏的就是“淫”,最好的就是“孝”,而陈独秀的宣传的
是倒过来的,认为最坏的就是孝,最好的就是淫。他们认为陈所提倡的婚姻自由就是淫
,子女有独立人格就是仇孝,因此是“讨父仇孝”。对此,陈独秀做了一个挺有意思的
回应,他说我是反对淫、主张孝的。子女媳妇孝敬父母翁姑当然是好事,但是我非常反
对用不合理的父权去恐吓和约束子女。也就是说既然父母和媳妇本来就是懂得孝...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45
来自主题: FDU版 - 耶鲁中国缘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onnecticut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onnecticut
标 题: 耶鲁中国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14 19:27:06 2014, 美东)
耶鲁和中国关系紧密,是第一个录取中国学生、第一个收藏中文书籍、第一个开设中文
课、第一个与中国交往的美国学校,培养出最多的驻华大使,清华、复旦第一任校长与
北大第一任教务长也都是耶鲁毕业生。前一阵查资料,兴起排了个耶鲁-中国交往时间
表。内容较杂,分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耶鲁及其(非中国)毕业生和中国的交往,
算耶鲁中国缘?第二部分是耶鲁的中国毕业生,算中国耶鲁缘?想不好怎么分类取名,
另外缺漏也一定不少,还望有识人士指点和补充,谢谢。
一、耶鲁中国缘
1835:耶鲁大学毕业生、传教士医生Peter Parker(中文名伯驾)在广州创办了中国第
一家西式医院——眼科医局(Ophthalmic Infirmary),又名博济医院。许多中国学生在
此学医、实习,包括孙中山。后改名为中山医院。
1838:耶鲁大学毕业生Samuel Robbins Brown(是康州...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46
来自主题: FDU版 - 耶鲁中国缘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onnecticut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onnecticut
标 题: 耶鲁中国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14 19:27:06 2014, 美东)
耶鲁和中国关系紧密,是第一个录取中国学生、第一个收藏中文书籍、第一个开设中文
课、第一个与中国交往的美国学校,培养出最多的驻华大使,清华、复旦第一任校长与
北大第一任教务长也都是耶鲁毕业生。前一阵查资料,兴起排了个耶鲁-中国交往时间
表。内容较杂,分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耶鲁及其(非中国)毕业生和中国的交往,
算耶鲁中国缘?第二部分是耶鲁的中国毕业生,算中国耶鲁缘?想不好怎么分类取名,
另外缺漏也一定不少,还望有识人士指点和补充,谢谢。
一、耶鲁中国缘
1835:耶鲁大学毕业生、传教士医生Peter Parker(中文名伯驾)在广州创办了中国第
一家西式医院——眼科医局(Ophthalmic Infirmary),又名博济医院。许多中国学生在
此学医、实习,包括孙中山。后改名为中山医院。
1838:耶鲁大学毕业生Samuel Robbins Brown(是康州... 阅读全帖
x**********g
发帖数: 3276
47
一九零一年九月七日,清政府被迫签署《辛丑条约》。中国免于领土被瓜分,条约第六
款议定,清政府赔偿俄、德、法、英、美、日、意、奥八国及比、荷、西、葡、瑞典和
挪威六“受害国”,总计四亿五千万两白银的战争赔款,分三十九年偿还。赔款的期限
为一九零二年至一九四零年,年息四厘,本息合计为九亿八千万两。再加上各省的地方
赔款,总数在十亿两以上,史称“庚子赔款”。对此申报发表社论说“中国不能保护使
臣致惨遭毙……曲诚在我……不得谓外人过于要挟也。”赔款的总值按当时银价,为三
亿三百三十万美元。其中俄国以出兵满洲,花费最多为由,得赔款最巨,为一亿三千零
三十七万多两。美国应得赔款三千二百多万两,合二千四百多万美元。
《辛丑条约》没有指定赔款是用黄金还是白银。一九零四年前,清政府的赔款用的是银
子。一九零四年后,一些国家要求用黄金支付。因为当时金贵银贱。美国向来同情中国
,独倡用银支付。后来因其白银产量大增,也变卦了。为此,一九零四年十二月,中国
驻美公使梁诚觐见美国国务卿约翰·海。据理力争:“用金用银出入不多,唯美国答应
用银,将来别国尚有转机;若一律用金,以后就更难翻案。敝政府所争即此,并非歧视
... 阅读全帖
b*******s
发帖数: 1919
48
来自一篇穿越文。注意文中的“大宋”是主角穿越后在广州建立起来的一个进步政权,
全称是海宋。
本文相当写实,尤其是诱杀东王部属的全过程,几乎是第一次披露
以下是正文:
而秦麻子根本没听见,他弓着腰看着面前的景象,目瞪口呆:他们的使节馆就在东
王府街对面,而此刻这条宽阔干净的大街上已经到处是包着红头巾的太平军士兵了,三
步一岗,两步一哨,在天王府门口那两排灯笼下地红光看下去,那里人流涌动,不停有
士兵挺着长矛、举着大刀,用冲锋的度冲进去。
巨大的围墙内兵器对砍声、女人哭声、喊杀声、叫救命声此起彼伏,简直好像这座
天京最高权力中心突然像沸水一样咕噜着冒起来。
“干什么的”不知哪里冲出来几个士兵,用粤语大声吼着,他们披散着头,看不清
面容,但那兵刃的寒光和凶狠的口吻,在黑夜里简直如一群厉鬼。
“大宋使节”秦麻子大声叫着。
很快他和郑阿宝以及一群从使节馆赶出来的各种人,在东王府墙根下哆哆嗦嗦的蹲
做一排,他们面前只能看见草鞋和长矛杆以及刀鞘晃来晃去。
不知过了多久,不远处的东王府大门里冲出一拨人,立刻一阵锄头猛力砸地地声音
传了过来,秦麻子他们都小...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49
秦晖:那些最早认识西方的小人物
2017-03-25秦晖 影响力发现 微信号
功能介绍
优秀原创文章推送
郭嵩焘:每叹西洋国政民风之美
近代以后,西方对中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这个影响是怎么造成的呢?有些人造出一
种三段论,说中国人最早佩服西方的器物,西方人把我们打败了,我们对洋枪洋炮感兴
趣,于是有了洋务运动。但是,我们有了洋枪洋炮之后还是被打败,像中法战争、中日
战争都是在中国有了洋枪洋炮、军舰的情况下被打败的。于是,又有人说光学器物还不
够,还要学制度,因此有了戊戌变法。但是,后来搞了共和制之后,结果还是不行,于
是中国人这个时候才认识到西方的文化是最重要的,就有了新文化运动等。
这个所谓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过程听起来有道理,但是仔细一分析,就发现远远不
是那么回事。
鸦片战争以后,的确有极少数人注意过洋枪洋炮确实很厉害,但是大部分的中国人包括
清政府根本不把洋枪洋炮当作一回事。实际上,中国人重视洋枪洋炮是很晚的事,早在
这之前,中国人对西方文化就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好感,甚至有一些好感是走入误区的。
早在1843年,也就是鸦片战争结束不久,晚清名臣徐继畲就写了《瀛环志... 阅读全帖
t****t
发帖数: 203
50
来自主题: Mainland版 - 同治帝载淳(6)
同治朝开设的新式学校,还有江南制造局附设的机械学堂、福州船政局附设的船政学堂等
。福州船政学堂又称“求是堂艺局”,是同治五年(1866年)由左宗棠主持福州船政局时附
设。这所学校是近代较早开设的一所以学习自然科学为主的新式学校,同时又有军事学校
的性质,以培养海军和造船人才为目的之一。
(四)派留学生出国。同治十一年(1872年),首批30名“幼童”奔赴美国留学,史称

幼童出洋”。同治年间留学之风兴起,与容闳(hóng)分不开。容闳(1828~1912年),广
东香山(今中山)人,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入澳门马礼逊教会学堂读书,家长想让他学成
后做买办。后该校教员、美国人布朗回美国时,容闳随他去了美国,成为近代早期留学生
之一。他在美国先读中学,后入耶鲁大学,攻读4年,于咸丰四年(1854年)获该校文学学
士学位后回国。同治九年(1870年),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容闳为其幕僚和译员。他多次向
曾国藩建议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同年,清政府批准了曾国藩等上奏派留学生的章程,决
定派遣120名十二三岁幼童去美国留学,学习期限为15年,在上海成立留学出洋局管理此
事。后以陈兰彬、容闳为正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