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复合物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S***J
发帖数: 1210
1
哦,really,看来你是真的不了解为啥Raymond没得奖,也不了解Raymond和Kobilka之
间的恩怨。看得奖理由这一条来看谁能得奖,就知道你根本不清楚什么是得奖的核心竞
争力。
Raymond虽然解了很多GPCR结构,但Kobilka是在方法学上搞定GPCR不容易结晶的人。在
loop上应用T4 fusion是Kobilka的原创。GPCR能这么快拿奖,更重要的是Kobilka解析
了GPCR与G蛋白的复合物结构,这一结构中他又应用了新的改造蛋白的方法。如果不是
这最后一记重拳(复合物结构),GPCR甚至都不可能拿奖。
不知道是谁在臆想。。。

个重
y***o
发帖数: 1853
2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
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的201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5年1月31日在京揭晓。
此项年度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了21次。评选结果经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后,在社会上产生
了强烈反响,使公众进一步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的动态,对宣传、普及科学技术起到了
积极作用。
201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是:
1. 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圆满成功 国防科技工业局宣布,11月1日6时42分
,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顺利着陆,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再
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于10月24日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
心发射升空,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科研人员将对飞行试验获得的数据进行深入研究,为
优化完善嫦娥五号任务设计提供技术支撑。试验器服务舱将继续在太空飞行,并开展一
系列拓展试验。首次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已全面突破和掌握航天器
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的高速再入返回关键技术,为确保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和探月工
程持续推进奠定了坚实... 阅读全帖
T*****e
发帖数: 247
3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IP 和 flow cytometry的结果不一致
我总结一下楼主的实验,看看我有没有理解:
1. 在某细胞系中有B蛋白,楼主在其中表达一个A receptor,并假定AB有直接的蛋白相
互作用(连接)。于是楼主做co-IP,用识别B蛋白的抗体拉复合物,在该复合物中可以
检测到A蛋白(抗体识别,我自己脑补的)。
2. 楼主想进一步验证该结合,或者其他目的(筛选,测序等等)。于是在上述细胞系
中(有B蛋白,部分细胞可能转染了A receptor),对该细胞系进行染色(我不知道什
么是surface staining),楼主默认B蛋白在细胞膜上(我脑补的),所以该染色可以
标记所有带B蛋白的细胞,又因为B蛋白和A receptor结合,所以楼主认为在收到的B蛋
白阳性的细胞中应该有A receptor表达,于是检测A receptor,但无法检测到结果。
我对此有如下问题:
1. B蛋白在细胞膜上吗?
2. 在该细胞系中B蛋白是稳定表达的吗?每个细胞?每个时刻?
3. 楼主在实验2中如何检测A receptor?WB?
我看不出来IP的结果为什么能说明表达B蛋白的细胞中一定有A receptor的表达。
S***J
发帖数: 1210
4
我也是半桶水,瞎说一下。一公要拿诺奖,估计还需要把其他几种状态的剪接复合物做
出来才行,不见得每个都3.6A,只要最早做出来,诺奖希望还是很大的。我估计他们组
应该有其他几种状态的初始数据了,甚至已经有结果了,不然不会高调的说出来。
把整个剪接过程不同复合物的结构都搞到,绝对能超过之前日本人的贡献(包括tri-
snRNP和一些单独亚基)。现在中国人终于会造势了,我听说好几位华人科学家都给
science写信,说这项工作是施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结构生物学届仅剩的两个最重要
的难题之一。
t**m
发帖数: 158
5
清华新闻网8月23日电 8月21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施一公教授研究组在《科学》
(Science)同时在线发表了两篇背靠背研究长文,题目分别为“3.6埃的酵母剪接体结
构”(Structure of a Yeast Spliceosome at 3.6 Angstrom Resolution)和“前体
信使RNA剪接的结构基础”(Structural Basis of Pre-mRNA Splicing)。文章发表后
,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
菲利普·夏普(Phillip Allen Sharp):
施一公教授在《科学》杂志发表的两篇文章里展示的剪接体及其反应活性中心的结构非
常振奋人心,这是RNA剪接领域的突破。我之前不确定我们是否真的能“看到”在活性
状态下的剪接体结构,因为构成它的蛋白和RNA是如此多样并复杂。在这两篇文章里,
我们看到了冷冻电镜的技术、攻克难题的决心、以及创造性的想法,这三点对此次的成
功缺一不可。再次祝贺取得此次巨大的成果。
(因发现RNA剪接而获得1993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2006年美国国家科学奖章获得
者,美国MIT生物系教授)
杰... 阅读全帖
k*****n
发帖数: 417
6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希望Keays吃他的帽子去
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因为CRY敲除的果蝇之前就被证明缺乏感应磁场能力,而
从它的结构和功能看,它只是一个感光蛋白,并没有人直接证明它是磁感应蛋白。所以
它很可能只是磁感应复合物中的一个关键组分或磁感应信号通路中的关键一环。谢灿通
过CRY找到能和Fe-S结合的蛋白MagR,证明这俩作为一个蛋白复合物发挥作用,加上之
前对CRY的研究结果,我觉得更加可信。
k*****n
发帖数: 417
7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希望Keays吃他的帽子去
CRY并非磁感应受体,只是在感应磁场过程中发挥必不可少作用,不然CRY被发现二十年
来研究人员还是没找到磁感应受体,对动物感应磁场的机制更是一无所知。
如果后续工作证明MagR是真正的磁感应受体,绝对是诺奖级别啊。首先谢灿找到MagR,
发现它在感应磁场中的功能,是可能的直接磁感应受体。第二揭示了生物感应磁场的机
制:MagR感应磁场,CRY感光,两者必不可少,以MagR-CRY复合物发挥磁场感应功能。
第三解出了MagR-CRY复合物的结构。不仅对了解生物磁感应推进了一大步,其作用机制
更为利用磁场操纵生物行为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当然前提是谢灿的发现最后被证明是对的。如果是错的或非核心的,就另当别论了。
S***J
发帖数: 1210
8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MacKinnon 也开始用冰冻电镜了
电镜对这种多重对称的,分子量又中等偏大的膜蛋白,真是完爆晶体学。目前电镜也就
是对GPCR还不是太靠谱,但可预见的将来GPCR晶体学也会被完爆。
不过,晶体学在中小复合物结构解析及小分子药物识别等方面还是绝对优势。很多性质
好的水溶性复合物,晶体学比电镜有时候会快很多,大部分时候精度也要更高。小分子
方面,电镜对小分子基本上是只能回答where it binds,不能回答how it binds,所以
电镜目前对小分子药物改造可以说毫无用处。
另一方面,其实晶体学的人转电镜有先天优势,因为样品制备永远都是结构生物学最核
心的问题。电镜软件操作及计算资源依赖等问题,基本会在5年内彻底消失,就想当年
CCP4对晶体学的推动一样。目前电镜出身的人是找工作的黄金期,等晶体学的那帮人都
转过来了,电镜科班出身的人基本会毫无竞争性。
c**********n
发帖数: 177
9
2014年朵德纳拿到的是Apo form的Cas9,日本组拿到的是Cas9-RNA-DNA复合物。对于
engineering Cas9,肯定是复合物结构更具启发意义啊。
我其实挺奇怪为啥会是博得研究所和伯克利在掐架,那个法国美女才是Cas9的发现者啊
,为啥不是法国美女在的所和博得掐架?
t******s
发帖数: 378
10
11月18日,清华大学研究生特等奖学金评选结果公示,其中医学院直博生万蕊雪在本科
毕业三年内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上发表5篇文章的成绩吸引了大量关注。报道
中“学霸”“牛人”和“大神”等描述频出,那么到底她是“骨骼清奇”还是有“高人
指点”?小研专访万蕊雪,带你揭开学神背后的秘密!
2015年9月11日
两篇阐释生命大分子剪接体结构的文章以杂志当期封面的形式,“背靠背”发表在国际
顶尖期刊《Science》上,震惊了学术界。
2016年1月8日
施一公教授研究组在《Science》就剪接体的结构与机理研究再发长文,题为《U4/U6.
U5 三小核核糖核蛋白复合物3.8埃的结构:对剪接体组装及催化的理解》。
2016年7月22日
施一公教授研究组获取了剪接体激活和剪接反应催化过程中两个重要状态的剪接体复合
物,成果再次“背靠背”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Science》上的新闻又刷爆朋友圈。
90后女孩、2016年清华大学研究生特等奖学金得主万蕊雪是这五篇《Science》论文的
共同第一作者。很难想象,三年前,她初次进入施一公课题组时,曾觉得自己“笨到家
了”。
“我觉得自己笨到...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390
11
每天早上7点多到实验室,晚上12点之后离开,如此苦行僧般的作息,她从2013年3月一
直坚持到了现在。
一名年仅29岁的生物学博士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在国际顶尖学术杂志《细胞》发表了论
文,周围的人都觉得她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也可以去国外知名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
。但她选择了延迟毕业一年,继续完成手里的研究。仅仅时隔8个多月,也就是2017年7
月6日凌晨,她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尖学术杂志《自然》发表论文。就连上海科
技大学iHuman研究所创始所长、国际著名结构生物学家雷蒙德·斯蒂文斯教授,也忍不
住打趣问她,人生还有什么值得兴奋的事情。
这位年轻有为的博士,就是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和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联合培
养的华甜。
连续4年几乎每天工作17小时
她在人群中是不起眼的。160厘米的身高,体重只有42公斤,看上去弱不禁风。
她不善言辞。“只要在公开场合讲话,我就会特别紧张。”采访中,她总是以最简洁的
话语作答,声音低到只有身旁的人才能听得见。
她对自己的评价是“不食人间烟火”。连续4年几乎每天在实验室工作17个小时,除了
整天打交道的蛋白结构,她对科研工作以外的事情几... 阅读全帖
z*******o
发帖数: 1794
12
在Rhodopsin结构出来之前,scientist通过经典的电生理和生化已经很清楚的知道了
ligand是如何与rhodopsin蛋白在什么位点结合,光子进来后如何通过改变能量进而导
致构象变化,然后激活三个G蛋白的复合物,G蛋白复合物如何分离往下游传信号也是清
清楚楚。这些蛋白怎么互作含量多少相对比例多少都清楚了,你如果有兴趣我可以给你
找几篇十几年前的文章看看。
p******s
发帖数: 137
13
来自主题: Macromolecules版 - 组织工程(二)
第一课、组织工程研究内容
组织工程(Tissue Engineering)是近年来正在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组织工程一词
最早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1987年正式提出和确定的。它是应用生命科学和工程学的原
理与技术,在正确认识哺乳动物的正常及病理两种状态下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基础上,研究
、开发用于修复、维护、促进人体各种组织或器官损伤后的功能和形态生物替代物的科学

组织工程的核心就是建立细胞与生物材料的三维空间复合体,即具有生命力的活体组
织,用以对病损组织进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重建并达到永久性替代。共基本原理和方法
是将体外培养扩增的正常组织细胞,吸附于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并可被机体吸收的生物材
料上形成复合物,将细胞-生物材料复合物植入机体组织、器官的病损病分,细胞在生物
材料逐渐被机体降解吸收的过程中形成新的在形态和功能方面与相应器官、组织相一致的
组织,而达到修复创伤和重建功能的目的。
在此,生物相容性好、可被人体降解吸收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称为细胞外基质(ECM
),其功能是为细胞提供生存空间,使细胞获足够的营养物质,进行气体交换,并使细胞
按预制形态的三维支架生长。在细胞和生物
s*i
发帖数: 5025
14
来自主题: ME版 - [转载] 组织工程(二)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cromolecules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polymers (polypoly), 信区: Macromolecules
标 题: 组织工程(二)
发信站: Unknown Space - 未名空间 (Wed Apr 28 22:47:13 2004) WWW-POST
第一课、组织工程研究内容
组织工程(Tissue Engineering)是近年来正在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组织工程一词
最早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1987年正式提出和确定的。它是应用生命科学和工程学的原
理与技术,在正确认识哺乳动物的正常及病理两种状态下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基础上,研究
、开发用于修复、维护、促进人体各种组织或器官损伤后的功能和形态生物替代物的科学

组织工程的核心就是建立细胞与生物材料的三维空间复合体,即具有生命力的活体组
织,用以对病损组织进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重建并达到永久性替代。共基本原理和方法
是将体外培养扩增的正常组织细胞,吸附于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并可被机体吸收的生物材
料上形成复合物,将细胞-生物材料复合物植入机体组织、器官的病损病分,细胞在生物
l******u
发帖数: 2314
15
来自主题: NanoST版 - 碳纳米管化学纪事 (四)
九十年代中期,以Dresselhaus老太太为首的物理学家们早就告诉大家碳纳米管有无数
应用上的爆点,然而他们每天只是对着电脑或者拿着云母片上的根把根管子做出的器件
说事。除了感应器(sensor)类的器件应用(这也是后来的事),搞材料的筒子们面对的
却是那些动不动就是大如微米级别的一大坨脏兮兮的东西。这些东西真是脏得要命 -
又是无定形碳、又是纳米碳粒、又是制造过程留下的金属垃圾什么的。
做应用方面,拿做高分子复合物(polymer composite)举例,这些管子由于高碳的表
面,什么溶剂都溶不了,而且总喜欢自己扎堆,完全不爱分散到聚合物基体(polymer
matrix)里。于是瞎搅和出来的复合物总是黑一块白一块,丑陋之极。
另一方面,多壁管(特别是后来的CVD做的管子)其实凑合,搅吧搅吧还能差不多彼此
搅开了;单壁管就操蛋了:管子和管子之间由于范德华力忒喜欢粘在一起(类似石墨层
之间的相互作用),各种方法的制成品的单壁管从反应器里挖出来的都不是单根,而是
成捆(bundle)的(激光法制出的管子表面最齐整,于是范德华力最严重,成的捆也最大
)。这捆起来的玩意超声还超不开,更别
m****g
发帖数: 530
16
来自主题: _Harvard_Medical_School版 - 小G蛋白RhoA
2009年9月24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邵峰博士实验室在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
杂志上发表题为“Cullin
Mediates Degradation of RhoA through Evolutionarily Conserved BTB
Adaptors to Control Actin
Cytoskeleton Structure and Cell Movement”的文章。该文章报道了一个特异性
调节小G蛋白RhoA降解和细胞骨架
及运动能力的新的泛素连接酶复合物。
泛素化修饰介导的蛋白酶体降解途径是真核生物中非常重要的蛋白质调节系统,能够维
持真核细胞内的蛋白质水平的平
衡,同时参与调节细胞周期进程,细胞的增值和分化,以及细胞内信号传导等多种细胞
生理过程。在蛋白质泛素化修饰
过程中,泛素连接酶负责特异性识别和招募底物蛋白分子。Cullin家族蛋白是一类介导
泛素连接酶复合物组装的连接分
子。作为Cullin家族成员之一,Cul3与具有BTB结构域的衔接蛋白组成泛素连接酶复合
物,并结合特异性的底物,介导
底物的泛素化。人
E*V
发帖数: 17544
17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ug 11 21:45:29 2012, 美东)
根本无法确定谷开来杀人的法理事实。 2012-08-11 02:46:50
网上流传的法庭记录有下面这样的话:
“王立军让当地警方两次检验血样寻找毒药痕迹,但检验结果是阴性。
据称,所有法庭出示的证据都是书面证词,由法庭人员大声读出。
唯一到场的证人是中国公安部的一位科学人员。他说4月份时对海伍德的血样进行了检
验,证实有毒药的痕迹。”
我们姑且认为网上的这个记录是准确的,那从中可以看出,谷杀人案被告做手脚
的可能很大。
第一,法庭没有出示谷所毒杀海伍德用的”三步倒“毒狗药到底毒性有多大?而
从网友们对称为毒鼠强类毒药的药理分析看出,这类药应该可以排除有”氰“成份。
在王立军主持下的两次血样检验都没有查出有毒药结果的情况下,为什么4月份中
国家公安部却检查出了血样中有”毒药“痕迹?
失控了的四个月的血样,有没有被人为做假或污染的可能性?如何解释王立军主
持的前二次检验无毒的结果?(据传,王立军还请教求过美国侦探李昌珏帮助检验,当
然李昌珏实际是刑事侦探,并不是药理检验专家,而且李还说过,王立军的...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8
日前,本报曾连续报道丹阳西瓜莫名其妙出现爆炸的现象,后来有关方面认为罪魁祸首是使用了膨大剂所致,为此江苏省农科院有关专家表示,爆炸实际上与干旱有关。就在膨大剂导致“谈瓜色变”的时候,微博关于这个事件的讨论也一直没有停歇过,有瓜农博友向著名的生化博士方舟子发出求救信,希望他能够出面 “辟谣”,以解除他们的“卖瓜之忧”。
为此,这两天,方舟子在微博上连续披露了西瓜上涂抹的膨大剂和大米添加剂对人体完全无害的言论,也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昨天下午,方舟子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连线专访时坚称,“膨大剂和西瓜爆炸没有直接联系”,对于一些细节,他还作了相关的深度披露。
――微博求助帖
方舟子说
膨大剂真的很“无辜”
“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西瓜本身就容易爆炸,与是否涂抹了膨大剂没有直接因果关系。”方舟子介绍,西瓜成熟后在一定的空气湿度温度下,本身就具备爆炸的条件,这与是否涂抹了膨大剂没有必然联系。
针对很多读者认为的服用膨大剂后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这一说法,他介绍,膨大剂属于植物类激素,与杀虫剂等动物激素完全不同。美国早年对老鼠等动物食用膨大剂做过毒理实验发现,以500毫升的饮料剂量为例,动物如果一天喝下几瓶膨大...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9
发现地点:天长市大通镇坝田社区水沟里
龙虾特点:通体呈宝蓝色,两只虾螯上的突起也呈白色,胸腹部及尾部的纹路更加清晰。
基因变异:小龙虾在发育过程中出现基因变异造成,基因突变几率两百万分之一,并不是由重金属等污染造成。
网友评论:天这么热,突然来个蓝色龙虾,瞅着倒是挺凉快。
蓝色龙虾“帅得掉渣”
晚上9点左右,杨金保在小沟里忙活了两个小时,收获颇丰。他没想到,网兜里有一只他从来没见过的一只蓝色小龙虾。水产专家表示,蓝色龙虾的出现几率小到只有两百万分之一。
捕虾者说:水沟里捕到蓝色龙虾
杨金保是天长市大通镇坝田社区的居民。今年8月一天晚上,杨金保提着手电,在家周边几条水沟里探索。很快,他的网兜装满了各种水产。第二天,杨金保检视时,惊讶地发现一只长相稀罕的“虾将军”。 “一身蓝,很亮。 ”杨金保说,在一堆暗红色的同类中,这只蓝色小龙虾非常惹眼。
根据观察,这只蓝色龙虾除了体型较小之外,与其他同类在外形上并无二致。杨金保的发现立刻引起坝田社区居民们的围观。几个龙虾养殖户也觉得非常稀罕: “龙虾就见过三种颜色,小的泛青、中等泛红,长老了就发黑,蓝色还真是头一回。 ”
有人将蓝色龙虾拍成照片发到当...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20
日前,一位来自湖南郴州的普通司机和一对“龙凤双胞胎”家庭之间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
刘建波是郴州市中心血站献血车的一名司机。为救助一位患上了罕见免疫性疾病的母亲,他连续19个月、前后近20次免费献血,最终确保了一对“龙凤双胞胎”平安诞生并健康成长。
2011年10月,结婚5年的湖南郴州资兴市三都镇居民段佳(化名)再次流产,失去了第三个胎儿。“每一个宝宝都是刚刚怀上2、3个月就突然流掉,不知道什么原因。”段佳的丈夫说。
经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实验中心诊断,段佳是患上了一种罕见的免疫性疾病,以致母体不能产生足量的保护胎儿的封闭式抗体,导致母亲因自身的淋巴细胞对胎儿产生免疫排斥而流产。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实验中心主任刘巧突说,这种因免疫因素而导致的复发性流产,是可以治愈的,但需要有一位成年健康男性为患者定时献血,提供由静脉血中分离纯化的免疫细胞,以促使母体产生足够的封闭式抗体,与胎儿胎盘滋养细胞的HIA抗原形成复合物,覆盖在胎盘表面,让胎盘免受母体免疫细胞的攻击。
而这样的供血者通常是由患者的丈夫或亲属担任,但遗憾的是,段佳的丈夫因血检某项指标不达标,无法成为供血者,而他们找来参与...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227
21
来自主题: Headline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onews(OverseasNews), 信区: Headline
标题: 这些中药含超级致癌物!中医面临大衰亡?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Wed Oct 25 09:36:01 2017,GMT)
国际权威医学期刊《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 Medicine)最近封面文章显示,含马兜铃酸的有毒草药是导致亚洲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种草药的阴暗面”——《科学转化医学》杂志的评论是这么写的,它评论的这篇文章,题为《台湾和亚洲地区的肝癌与马兜铃酸及其衍生物广泛相关》,发表在这本医学期刊2017年10月的封面故事上。
该文作者作了如下评论:马兜铃酸,这是草药中的一类化合物,常见于许多种传统医药当中,此前已经被揭示与肾衰竭、泌尿道癌症相关。
因为其已知的毒性,一些国家已经限制或禁止使用含有马兜铃酸的草药,但人们仍可以通过网购和替代药方获取它。
此研究通过分析台湾和亚洲其他国家等地的大量样本,马兜铃酸造成的肝癌后果得到证实,而肝癌是一种常见得多的恶性肿瘤。研究者指出,亚洲尤其是台湾地区广泛应用含马兜铃酸的草药,增加了多种不同癌症的风险。
研究者对亚洲... 阅读全帖
h*h
发帖数: 27852
22
莫斯科和基辅 - 德国如何能赢得二战
-------------------------------------------------- --------------------------
----
PT。 #1
俄罗斯前是决定性的二战战场。如果德国队无处不在
一样,但失去了对俄罗斯阵线,那么他们输掉了这场战争。但80%的
德军采用苏联作战,因此,如果他们失去了无处不在
其他人,但他们赢得了俄罗斯的接待,然后根据这些事件时
发生德军应该已经能够转向强制赎回
他们的失败在其他地方,赢得战争的胜利。即使在美国,如果
德国之后赢得了俄罗斯前6至8个月内(大约
之间的日语攻击珍珠港及火炬入侵的时间),然后
德国应该已经能够使欧洲(北非)
固若金汤来入侵。
这怎么可能从何而来?我建议,仅1变化
战略,德国对俄罗斯阵线的胜利几乎是保证 -
大概在'42。
在8月18日'41陆军最高统帅部(OKH)提交与希特勒的计划
秋天的运动,它被指定为莫斯科的主要目标。 22日
八月,然而,希特勒拒绝OKH计划和决定,而不是地带军
GP中心(AGC),其2装甲军队,发送一条支持AGN
VS列宁格勒和其他支持... 阅读全帖
g**1
发帖数: 10330
23
9月16日益阳政府和日本成功签定协议合作开发稀土
9月16日,由日本第一稀元素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日本明和产业株式会社与益阳鸿源稀
土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总投资4500万元的稀土新材料项目正式签约。市经济合作局局长
莫继红主持签约仪式。省商务厅周船副厅长以及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长沙海关等省直部
门领导,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徐云波,资阳区区委书记周振宇等领导出席签约仪式。
益阳鸿源稀土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科技外向型企业,是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
认定的国家18家稀土生产骨干企业之一,“巨鹿”牌稀土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具有良好
声誉,特别是铈类产品开发走在世界前列。本次益阳鸿源稀土与第一稀元素、明和产业签约
项目将充分发挥合作三方生产、研发、应用和市场渠道等优势,开发锆铈复合物及高纯度氧
化钪等产品,应用于汽车尾气催化剂及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领域。
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徐云波在签约仪式上讲话。他要求,资阳区及市直相关
部门要继续搞好项目全程服务,加快稀土功能材料的应用与产业化,促进稀土产业结构调整
和升级,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市稀土产业,为加速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作出贡献
t******t
发帖数: 15246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iology 讨论区 】
发信人: peoplem (我爱我家), 信区: Biology
标 题: 蒲慕明批评施一公和饶毅,呼吁科学家自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1 19:35:33 2010, 美东)
你说他们怎么自己闹将起来。。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3187072
蒲慕明:中国科学“病”在何处?
徐治国
时隔两月,科技部新闻发言人终于就美国《科学》杂志刊登施一公、饶毅社论一事作出
答复,认为文中所涉中国基础研究科研经费分配问题与事实不符。这一回应于11月8日
在科技部网站刊出。
事情起因于今年9月,美国《科学》杂志刊登名为《中国的科研文化》(China's
Research Culture)的社论指出,中国现行的科研基金分配更多地是靠关系而非学术水
平高低,直接“炮轰”当前中国的科研经费分配体制及科研文化问题。文章的作者是两
位来自中国最著名学府的杰出“海归”院长——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教授
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教授。
随后,《科学新闻》采访了国内众多院士和知名教授,... 阅读全帖
f******g
发帖数: 592
25
ZT 蒲慕明:中国科学“病”在何处
点评施一公饶毅《科学》社论,并呼吁中国科学家自律
作为一位在国内工作多年的外籍科学家,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点评施一公
和饶毅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社论,并呼吁中国科学家自律.
时隔两月,科技部新闻发言人终于就美国《科学》杂志刊登施一公、饶毅社论一事作出
答复,认为文中所涉中国基础研究科研经费分配问题与事实不符。这一回应于11月8日
在科技部网站刊出。
事情起因于今年9月,美国《科学》杂志刊登名为《中国的科研文化》(China's
Research Culture)的社论指出,中国现行的科研基金分配更多地是靠关系而非学术水
平高低,直接“炮轰”当前中国的科研经费分配体制及科研文化问题。文章的作者是两
位来自中国最著名学府的杰出“海归”院长——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教授
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教授。
随后,《科学新闻》采访了国内众多院士和知名教授,对中国科研的现状进行探讨,并
以《撬动中国科技潜规则》一文刊发,引起科技界密切关注。
对于施、饶的社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并不完
全赞同。他在接受《科...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8912
26
方舟子还说,提倡大米用两种添加剂,为什么呢?
方舟子的看法是这样的
大米可以使用双乙酸钠和甲壳素等添加剂的消息,引起一片哗然。众多质疑表示,
大米使用添加剂没有任何必要,让人吃添加剂很不放心,甚至会破坏大米本身的质量。
为此,方舟子的态度是:鼓励用这两种添加剂!
“双乙酸钠”是什么?实际上就是醋
“甲壳素”又是什么?是天然的纤维素
“双乙酸钠”名字听起来挺悬乎,可方舟子说,懂化学的人一看分子式就知道,“
双乙酸钠实际上就是醋”,就是“等同醋”的意思。
双乙酸钠为乙酸钠和乙酸的分子复合物,醋酸就是乙酸,是一样的,也可说双乙酸
钠是固体醋。双乙酸钠是可以被水溶解的,它作用于大米生长,主要是因为醋可以发菌
,而菌类对大米出现霉变可以起到防腐作用。
方舟子又对“甲壳素”作出解读:“它就如同食物的纤维素,是从螃蟹、虾等动物
中提取,不是人工合成。”甲壳素运用于大米生长,主要功用在于把大米包起来实现保
鲜。其实甲壳素也是“等同食用纤维素”。
加这两种添加剂干什么?是为了防霉
大米为什么要防霉?霉变大米会致癌
方舟子说,国家标准允许在大米放的添加剂有两种,双乙酸钠实际上就是醋,甲壳
素是食用纤维素,...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19
27
网上流传的法庭记录有下面这样的话:
“王立军让当地警方两次检验血样寻找毒药痕迹,但检验结果是阴性。
据称,所有法庭出示的证据都是书面证词,由法庭人员大声读出。
唯一到场的证人是中国公安部的一位科学人员。他说4月份时对海伍德的血样进行了检
验,证实有毒药的痕迹。”
我们姑且认为网上的这个记录是准确的,那从中可以看出,谷杀人案被告做手脚
的可能很大。
第一,法庭没有出示谷所毒杀海伍德用的”三步倒“毒狗药到底毒性有多大?而
从网友们对称为毒鼠强类毒药的药理分析看出,这类药应该可以排除有”氰“成份。
在王立军主持下的两次血样检验都没有查出有毒药结果的情况下,为什么4月份中
国家公安部却检查出了血样中有”毒药“痕迹?
失控了的四个月的血样,有没有被人为做假或污染的可能性?如何解释王立军主
持的前二次检验无毒的结果?(据传,王立军还请教求过美国侦探李昌珏帮助检验,当
然李昌珏实际是刑事侦探,并不是药理检验专家,而且李还说过,王立军的药品检验设
备已经是中国最好的之一)
如果凭空否定王立军的前二次检验,那理由是什么?难道说,非得直到检验出毒为
止?
...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19
28
根本无法确定谷开来杀人的法理事实。

网上流传的法庭记录有下面这样的话:
“王立军让当地警方两次检验血样寻找毒药痕迹,但检验结果是阴性。
据称,所有法庭出示的证据都是书面证词,由法庭人员大声读出。
唯一到场的证人是中国公安部的一位科学人员。他说4月份时对海伍德的血样进行了检
验,证实有毒药的痕迹。”
我们姑且认为网上的这个记录是准确的,那从中可以看出,谷杀人案被告做手脚
的可能很大。
第一,法庭没有出示谷所毒杀海伍德用的”三步倒“毒狗药到底毒性有多大?而
从网友们对称为毒鼠强类毒药的药理分析看出,这类药应该可以排除有”氰“成份。
在王立军主持下的两次血样检验都没有查出有毒药结果的情况下,为什么4月份中
国家公安部却检查出了血样中有”毒药“痕迹?
失控了的四个月的血样,有没有被人为做假或污染的可能性?如何解释王立军主
持的前二次检验无毒的结果?(据传,王立军还请教求过美国侦探李昌珏帮助检验,当
然李昌珏实际是刑事侦探,并不是药理检验专家,而且李还说过,王立军的药品检验设
备已经是中国最好的之一)
如果凭空否定王立...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19
29
根本无法确定谷开来杀人的法理事实。 2012-08-11 02:46:50


网上流传的法庭记录有下面这样的话:
“王立军让当地警方两次检验血样寻找毒药痕迹,但检验结果是阴性。
据称,所有法庭出示的证据都是书面证词,由法庭人员大声读出。
唯一到场的证人是中国公安部的一位科学人员。他说4月份时对海伍德的血样进行了检
验,证实有毒药的痕迹。”
我们姑且认为网上的这个记录是准确的,那从中可以看出,谷杀人案被告做手脚
的可能很大。
第一,法庭没有出示谷所毒杀海伍德用的”三步倒“毒狗药到底毒性有多大?而
从网友们对称为毒鼠强类毒药的药理分析看出,这类药应该可以排除有”氰“成份。
在王立军主持下的两次血样检验都没有查出有毒药结果的情况下,为什么4月份中
国家公安部却检查出了血样中有”毒药“痕迹?
失控了的四个月的血样,有没有被人为做假或污染的可能性?如何解释王立军主
持的前二次检验无毒的结果?(据传,王立军还请教求过美国侦探李昌珏帮助检验,当
然李昌珏实际是刑事侦探,并不是药理检验专家,而且李还说过,王立军的药品检...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7441
30
你是生物wsn吧,不要羡慕嫉妒恨哦
------------------
清华“基因组改造” 再度入选《科学》年度十大
报道见科学网的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1/273592.shtm以及清华大学的http://news.tsinghua.edu.cn/publish/news/4205/2013/20130102132246523458324/20130102132246523458324_.html
报道称继2009年颜宁老师的植物激素脱落酸受体的结构解析工作被Science杂志评
为年度十大科技进展后,2012年颜宁老师和施一公老师合作的转录激活子样效应蛋白的
结构解析工作又被Science杂志评出的年度十大科技进展引用,由此彰显了清华大学在
结构生物学研究领域居于世界前列。
其实,个人以为,这两个成果分别都是他们的主流工作之外的偶尔所得。
颜宁老师回国后主打膜转运蛋白和某代谢通路的膜蛋白。目前已经解析的膜蛋白结
构包括:甲酸通道(Nature,2009),此工作PK掉了国际上几个小组,后者只能发在
... 阅读全帖
f***y
发帖数: 4447
31
http://www.simm.cas.cn/xwzx/kydt/201309/t20130911_3929864.html
9月12日,美国《科学》杂志-美国科学促进会(Science-AAAS)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
研究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吴蓓丽研究员研究组在趋化因子受
体CCR5结构生物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上,吴蓓丽
研究员为唯一通讯作者,上海药物研究所为第一单位。这也是《科学》杂志-美国科学
促进会第一次在上海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之前仅在北京做过一次新闻发布。
CCR5是一种位于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质,作为艾滋病毒共受体之一,在大多数种类
艾滋病毒感染人体免疫细胞时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其三维结构的解析极具挑战性,长
久以来一直困扰着国内外科学家。日前,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美国Scripps
研究所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终于在该项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研究成果,成功解析了
CCR5蛋白质分子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并据此揭示了抗艾滋病毒感染的药物马拉维若是
如何作用于该受体分子进而阻断病毒入侵的分子机制。
“这些结构信息将帮... 阅读全帖
f***y
发帖数: 4447
32
http://www.ebiotrade.com/newsf/2014-3/2014324120149490.htm
来自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Scripps研究所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Structure
of the human P2Y12 receptor in complex with an antithrombotic drug”的文章,
首次揭示了关键受体:P2Y12与抗血栓药物复合物的高分辨率晶体结构,并从中发现了
这一受体的特殊结构特征,有助于抗血栓药物的研发。
s****n
发帖数: 8912
33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4-07/04/nw.D110000gmrb_201407

这是一场全球生命科学领域持续数十年最激烈的赛跑,中国科学家以一次完美的撞线
赢得了胜利。



2014年6月29日,英国《自然》杂志以长文形式在线发表了这个让全世界顶尖生物
学家都为之一震的惊人发现。它也是罕见的,让世界顶级期刊《细胞》《科学》“疯抢
”的重大成果。



“我很紧张。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召开新闻发布会。”4天之后,7月3日,清华
园夏意正浓,大名鼎鼎的施一公在媒体的注视下略显羞赧,疲惫的嗓音却透出轻松,“
这次不是杂志选择我们,是我们选择了《自然》。”



“阿尔茨海默症多发于65岁以上的老人,随着现代人寿命的增长,患病人数将越
来越多。20世纪90年代末,科学家就知道了人源γ分泌酶复合物是其致病蛋白,但几十
年来,却从未有人看清它到底‘长成什么样’。”他在试图用最浅显的语言向普通人揭
示这个令人激动的发现,“我们的工作,就是让人类首次看到了这个蛋白质的真实形状
、组成和几乎所... 阅读全帖
d*******3
发帖数: 8598
34
这些还早
这些是 器材原件
你有一堆零件,尺寸和功能都有了,能弄出一个车么? 什么叫车? 它的定义是什么?
假设生物定义是:能自我复制的化学复合物。

新研
!
f***y
发帖数: 4447
35
苏州大学康振辉教授课题组在《Science》杂志发表论文
我校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FUNSOM)康振辉教授课题组题为“Metal-Free
Efficient Photocatalyst for Stable Visible Water Splitting via a Two-
Electron Pathway”的论文,在2015年2月27日出版的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杂
志发表,这是我校科研人员首次在该杂志发表理工科学术论文(第一单位,第一作者)

该论文主要介绍了课题组在高效光催化分解水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利用太阳能完全分
解水同时制氢气和氧气是发展清洁、绿色能源的关键技术之一。在过去的四十年里,研
究人员开发了一系列光分解水的光催化剂。然而这些光催化剂的太阳能到氢能的转化效
率较低、稳定性也较差,阻碍了光分解水制氢的实际应用进程。
康振辉教授课题组此次发表的论文(与李述汤院士、以色列理工学院的Yeshayahu
Lifshitz教授合作)报道了一种新型光催化剂:碳纳米点-氮化碳纳米复合物。该催化
剂由碳和氮两种元素组成,具有价廉、资源丰富、无污染的优点,并且稳定... 阅读全帖
n*********o
发帖数: 574
36
这个加速度,是在石墨烯多孔复合物基础上实现的,那东西等效密度比空气还小。总推
力还是比较小的,另外依靠电子发射,石墨烯本身正电荷会越来越高,没有外来电子供
给,这个激发效应会很快消失。
w*******e
发帖数: 15912
37
清华新任副校长施一公:每年100节课雷打不动
信源:北京青年报|编辑:2015-08-23|
施一公研究组昨天在清华大学宣布,在RNA剪接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正在任职副校长公
示期间的施一公院士表示,即使当了副校长,他在清华大学每年约100节课的教学也不
会减少。
8月21日,施一公研究组在《科学》周刊同时在线发表两篇背靠背研究长文,第一篇报
道了通过单颗粒冷冻电子显微技术解析的酵母剪接体近原子分辨率的三维结构,第二篇
在此结构的基础上阐述了剪接体对前体信使RNA执行剪接的基本工作机理。这在世界上
首次捕获了真核细胞剪接体复合物的高分辨率空间三维结构,阐述了剪接体对前体信使
RNA执行剪接的基本工作机理。
该成果的完成不仅初步解答了基础生命科学领域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的核心问题,也为进
一步揭示与剪接体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了坚实基础。而许多人类疾病都归咎于基因
的错误剪接或针对剪接体的调控错误。
施一公眼下正在任职副校长的公示期。在昨天的发布会上,对于升任副校长后如何平衡
教学、科研和行政的问题,他表示:“我每年在清华大约有100 节课,是雷打不动的,
做副校长也不会减少一节课,只会增加。...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5912
38
一流的大牛施一公怎么成功的?
信源:小思博客|编辑:2015-08-24|
血滴大牛施一公的诀窍,保你成功
最近,施一公成了中国科学家的大热门人物。尽管国内最热最火最高调的人肯定是习大
大,但中国科学界最热门的人物非施一公莫属。而且不止最近几天,是最近几年。其实
我不大够格来讲施一公,因为我不作生物结构实验,所以与他没有正面交锋。同时本人
毕竟是小思,而施一公是大师。不过我也同大家一样对他发表的文章有所了解,对他自
己介绍的成功体会和媒体报道很关注。同时也与他匆匆见过一面,在清华开会时他还和
我们一群人合过影。所以写下一点公正的评论,应该不太牵强吧?希望本文有助于非生
物学领域的朋友们客观认识施一公。
现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他的研究团队主要运用
生化和生物物理的手段,研究细胞调亡的分子机制、重要膜蛋白以及细胞内生物大分子
机器的结构与功能。据报道,施一公将出任清华大学副校长。
施一公早在2003年就获得了鄂文西格青年科学家奖,2007年又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生物学
系建系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和讲席教授。有人问,你实现了一个灿烂的美国梦。你为
什么会放弃... 阅读全帖
i***l
发帖数: 468
39
什么... “8月21日,施一公研究组在《科学》周刊同时在线发表两篇背靠背研究长
文,第一篇报道了通过单颗粒冷冻电子显微技术解析的酵母剪接体近原子分辨率的三维
结构,第二篇在此结构的基础上阐述了剪接体对前体信使RNA执行剪接的基本工作机理
。这在世界上首次捕获了真核细胞剪接体复合物的高分辨率空间三维结构,阐述了剪接
体对前体信使RNA执行剪接的基本工作机理。”
搞的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和实际生活有啥相关啊?!哪天题目白话了,生物的春天
也就来了。
D***r
发帖数: 7511
40
有啥不明白的, 高考不是有科技文阅读吗?
不就是有个东西叫剪接体,一个功能是剪接信使RNA
信使RNA的概念中学生物课本上有
施一公他们捕获了剪接体复合物的三维结构
我也不是学生物的
d*****l
发帖数: 8441
41
去年,结构生物学家Sjors Scheres因开发了RELION软件包,将冷冻电镜图像转变为精
细的分子结构而入选Nature2014年度十大科学人物。他主要的贡献就是数学方面的。通
过更好的计算机程序来解读大量的数据,他和施一公教授合作确定了γ分泌酶复合物的
结构,就是上文介绍的老年痴呆症致病源。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进步不仅称补了电镜
方法固有的缺陷,而且使以前看似不可能的样品的分析成为现实。
G*******r
发帖数: 657
42
http://edu.people.com.cn/n/2015/0825/c1053-27511750.html
清华大学23日举行施一公研究团队“剪接体的三维结构、RNA(核糖核酸)剪接的分子基
础”成果发布会。有学者认为,施一公团队的这一科研成果,将得到诺贝尔奖委员会的
认真考虑。
发表两篇“里程碑式”论文
8月21日,施一公作为通讯作者,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博士后闫创业、医学院博士研
究生杭婧和万蕊雪,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上同时发表两篇“背
靠背”论文。被著名结构生物学家、美国斯隆-凯特琳癌症研究中心教授丁绍·帕特尔
用“里程碑式”一词形容。
他们的成果之一还包括,在世界上首次捕获了真核细胞剪接体复合物的高分辨率空
间三维结构。
施一公分析他的团队超前于世界其他研究团队的原因时表示,除了2013年冷冻电镜
技术有了质的飞跃,与3位“85后”弟子的成长也分不开。
分子生物学法则中“最后一个待解结构”
“我能站立、行走的大部分作用来自蛋白质,但蛋白质不会凭空产生,源头是遗传
物质DNA,而描述DNA到蛋白质这一过程的规律叫做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施一公说。
多个诺贝... 阅读全帖
q**w
发帖数: 782
43
对中国的科学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和
爱好科学的公众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对喋喋不休中国人不会创新、永远没希望的逆
向民族主义分子来说,这是最坏的时代。让那些花岗岩脑袋在现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吧
,我们对他们的无知和偏执感到可怜。
2015年12月11日,欧洲物理学会(Institute of Physics)新闻网站《物理世界》(
Physics World)公布了2015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域的十项重大突破(http://physicsworld.com/cws/article/news/2015/dec/11/double-quantum-teleportation-milestone-is-physics-world-2015-breakthrough-of-the-year)。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潘建伟院士、陆朝阳教授等完成的“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名列榜首,被评为年度突破(Breakthrough of the Year)。其他九大突破排名不分先后,由美国、德国、荷兰、葡萄牙、中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科学家分享。下面我们尽量用公众能够理解的语言来介绍这些重... 阅读全帖
e*******n
发帖数: 4912
44
中国科学家率先破解光合作用超分子结构之谜
2016-05-22 16:00:27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消息,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命体赖以生存的基础,对它的科学研究
已持续了两百多年,但仍有很多未解之谜。记者21日从中科院获悉,该院生物物理所的
研究团队在光合作用研究中获得重要突破,在国际上率先解析了高等植物(菠菜)光合
作用超级复合物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该项研究工作发表在最新出版(5月19日)的国
际顶级期刊《自然》上。
l*******1
发帖数: 16217
45
光合作用超级复合物
不会就是叶绿体吧
c*********d
发帖数: 9770
4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新闻联播正在播采访颜宁
http://tv.cctv.com/2016/08/04/VIDEu2msiiOvRRIstg0c7kmL160804.shtml
相关稿件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生命科学领域是世界新科技革命的热点,也是未来产业革命最
有希望突破的领域。清华大学青年科学家颜宁,29岁回国任教,成为清华当年最年轻的
正教授。她带领科研团队,在结构生物学领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研
成果。
5月26日,国际著名科学期刊《细胞》杂志报道了颜宁团队和合作者的最新科研成果,
首次揭示了人体细胞内一种名为NPC1的蛋白及其与埃博拉病毒表面蛋白复合物的三维结
构。这也是颜宁自2007年从美国回国任教后,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第41篇论
文。科研成果高产出的背后,是这位年轻科学家对生命科学持之以恒的专注和热爱。
醉心于生命科学领域的探索,是颜宁读大学时就立下的志愿。2000年,她从清华大学生
物科学与技术系本科毕业后,前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分子生物学博士,博士后毕业
时,颜宁已经取得普林斯顿大学助理教授的身份。而在姚期智、施一公等一批科学家回
国全职工作的影响下,颜宁决定放弃在美国的工作,回到... 阅读全帖
x******g
发帖数: 33885
47
老将和小将学习的榜样。
生命科学领域是世界新科技革命的热点,也是未来产业革命最有希望突破的领域。清华
大学青年科学家颜宁,29岁回国任教,成为清华当年最年轻的正教授。她带领科研团队
,在结构生物学领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5月26日,国际著名科学期刊《细胞》杂志报道了颜宁团队和合作者的最新科研成果,
首次揭示了人体细胞内一种名为NPC1的蛋白及其与埃博拉病毒表面蛋白复合物的三维结
构。这也是颜宁自2007年从美国回国任教后,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第41篇论
文。科研成果高产出的背后,是这位年轻科学家对生命科学持之以恒的专注和热爱。
醉心于生命科学领域的探索,是颜宁读大学时就立下的志愿。2000年,她从清华大学生
物科学与技术系本科毕业后,前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分子生物学博士,博士后毕业
时,颜宁已经取得普林斯顿大学助理教授的身份。而在姚期智、施一公等一批科学家回
国全职工作的影响下,颜宁决定放弃在美国的工作,回到母校任教。
回国后的颜宁,在自己的母校清华大学医学院组建了细胞膜蛋白实验室,她带领四位平
均年龄只有24岁的博士生,在世界上首次揭示了帮助葡萄糖穿...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8
11月18日下午,2016年度清华大学研究生特等奖学金评选结果正式公示,共有来自于九
个院系的7名博士生与3名硕士生最终获此殊荣。其中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唯一的获奖者
是来自施一公教授课题组的博士生万蕊雪。
都说名师出高徒,万蕊雪就是高徒中的一位。她是清华大学医学院2013级直博生,师从
施一公院士,研究方向是结构生物学与生物物理学。
三年五篇Science ,师从施一公,攻克顶尖难题
2016年7月22日,施一公教授研究组于《Science》上背靠背发表两篇研究成果长文,万
蕊雪的名字出现在作者栏的首位。3年来,通过对剪接体激活和剪接反应催化过程中两
个重要状态的剪接体复合物的研究, 她已手握5篇《Science》一作,其中有两篇排在
共同一作的首位。
在今年9月21日中国科协公示的2016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入选名单中,万蕊雪的
名字赫然在列,该计划每年评选1次,每次不超过5名。
万蕊雪之所以能在科研领域迅速崭露头角、独挑大梁,绝非运气使然。而是凭借她的快
节奏、高效率和高强度,才能铸就顶尖的科研成果。为了能够拿到更好的实验数据,她
几乎天天泡在实验室,一直保持着平均每日工作14... 阅读全帖
a****r
发帖数: 12375
49
杭婧,清华大学医学院2012级直博生,师从施一公教授,研究方向是剪接体领域的结构生物
学研究。她共发表SCI论文4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自然》上发表文章一篇,在《科学》上
发表文章两篇,影响因子累积破百。
2015年9月11日,两篇阐释生命大分子剪接体结构的文章以杂志当期封面的形式,“背靠背
”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自然》上,震惊了学术界。两篇论文的科学意义十分重大,它们不
仅完善了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而且再次证明了中国生命科学领域近年来的快速发展。让
人没有料到的是,如此重量级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竟然是一名在读的清华女博士生。她,
就是杭婧。
泡实验室是最好的减肥办法
初见杭婧,她穿着一身冬日的装扮,带着一副黑边框眼镜,脖子间围着一条丝巾,整个人简
洁而大方。还没有进会议室的时候,她靠着墙,随性地和我们聊着,脸上总是带着淡淡的笑
容。
2012年9月,杭婧进入清华大学医学院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按照学院的轮转培养制度,她得
以进入到施一公实验室中见习,但见习期满后是否能够留下,还要取决于她的表现。一开始
,杭婧心理压力非常大,一方面是因为新环境中的同学非常优秀,而且都比她进实验室要早
,... 阅读全帖
f***y
发帖数: 4447
50
施一公组首次报道人源剪切体原子分辨率结构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5/376111.shtm
2017年5月12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施一公研究组于《细
胞》(Cell)在线发表了题为《人源剪接体的原子分辨率结构》(An Atomic
Structure of the Human Spliceosome)。这是第一个高分辨率的人源剪接体结构,也
是首次在近原子分辨率的尺度上观察到酵母以外的、来自高等生物的剪接体的结构,进
一步揭示了剪接体的组装和工作机理,为理解高等生物的RNA剪接过程提供了重要基础。
在真核生物细胞内,大多数基因是不连续的,它们的编码区(exon)被称为“内含子(
intron)”的非编码序列隔断。在基因表达过程中,内含子需要经过“剪”和“接”这
两步化学反应被去除,从而使得编码区可以连接成不同的信使RNA(mRNA)。同一个基
因,因为内含子的边界和数量不同,经过剪接,便可以产生出多种编码蛋白的mRNA。
RNA剪接是所有真核生物特有的过程,是真核生物“中心法则”的关键步骤之一,也被
认...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