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 发帖数: 1503 | 1 我一个短语回答你:
八路军,全称“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 |
|
s*****y 发帖数: 169 | 2 在中共的情报人员中,袁殊是最神秘的传奇人物之一,他是“五方特务”(中共、共产
国际、国民党中统、军统和日寇),他一生参加过许多惊险的地下战斗,为中共夺取政
权立下大功。近年有些报刊虽刊登了他的一些事迹,但有的文章泛泛而谈未涉要害,有
的文章戴着“左”的眼镜,抹杀回避了中共利用袁殊勾结日寇破坏抗战的事实,因而不
够真实,不够客观公正。笔者的舅父恽逸群(曾任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社长,中共华东
局政治秘书)是袁殊的结拜兄弟,是同一战线的战友,我与袁及其部下又有过接触,为
了反映历史真相,我特写此文作重要补充和纠正。
我初次见到袁是在1938年上海“孤岛”时期,当时我在一所夜大学新闻系读书,白天无
事常到袁主持的《杂志》社看报聊天。袁当时约近30岁,身材矮胖结实,神采弈弈,来
看他的人很多,可见他交际广宽,而一个20多岁的摩登女郎则是常客,她是女作家关露
,后来才知道她是潘汉年手下的特工。渐渐地我了解到袁的身世和经历。
从北伐战士到文艺青年
袁殊本名袁学易,1911年出生于湖北蕲春县,父亲袁晓岚是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员,虽
是官宦却家道衰落,独自到浙江谋生,妻子带着两个儿子到上海投靠姐姐,后又迁到...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1862 | 3 红军长征前将知情者灭口,周恩来救了他
红军长征前将多少知情者杀了灭口?
邱会作的儿子 程光《历史的回顾》第三章
送交者: 高伐林
很多中共体制内清醒人士,像周扬,像胡耀邦,像习仲勋、像陆定一……痛定思痛
,不约而同说过(甚至以总书记身份发誓):永远记取教训,今后永远不能再整人了!
但有这种认识的人士,不旋踵即被逼下台、被置于冷宫,他们的悔悟终究迸散在绞肉机
时强时弱、却永不停息的轰鸣之中!这难道是偶然的吗?
老高按:关于左倾路线给中国造成多少灾难,造成中华民族多少无辜的生命,乃至
杰出的精英人才死于非命,已经有了多少血泪斑斑的史料啊。杨尚昆感叹:共产党杀的
共产党,比国民党杀的共产党都多(大意);《五七一工程纪要》中将这个体制比喻为
“绞肉机”,都实在是一点并未夸张。
不过,看中共党史,90多年历程中竟有70多年以杀中共自己的成员、杀老百姓为主
,杀敌人——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军警宪特——为辅(最近20年来,改“杀”为“压”
,到底是与时俱进了!)。这让我惊悟:无数人命,无数血债,只由中共内部的那些个
左倾路线的派别担责,只怪罪那一些左倾执行者与追随者,够吗?
余生也晚,没有赶上从土改、... 阅读全帖 |
|
D*******a 发帖数: 1723 | 4 徐中约 中国近代史 摘要
http://book.zi5.me/books/read/1838
◇第二十四章 中日战争,1937-1945年
在不到半个世纪里爆发的这第二场中日战争, 对两个国家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导致了日本在现代历史上的第一次失败,也彻底消耗了中国国民政府的势力,同时又
给了中共一个扩展军队和政党组织力量的机会,并最终夺取政权。
统一战线及其衰败
如同前一次1923-1927年间的联盟一样,这一次的联盟也是命运悲惨。从一开始,共产
党就把它看作是一种纯粹为了执行共产国际的指示、避免国民党的进攻并在抗战期间积
蓄力量的手段而已。为了不使党内的任何成员误解这些秘密的目标,毛泽东告诫干部要
充分利用抗日战争的时机壮大自身。他说:『我们确定的政策应当是百分之七十作扩张
,百分之二十对付国民党,百分之十抗日。』 干部们被要求根据这个原则相机行事,
即使在与党中央失去联络时也应如此。毛泽东非常清楚地表明,与国民党的暂时合作并
不是背叛原则,也不是向敌人投降,而是进行休整及为将来保存革命力量的一种现实手
段。他向追随者们重申,将红军改编成国民革命军及以边区政府来替代苏维埃政... 阅读全帖 |
|
c*********2 发帖数: 3402 | 5 http://fanfu.people.com.cn/GB/18158565.html
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2012年06月12日15:15 来源:解放军报
一个政党或组织的纯洁性,决定着这个政党或组织的先进性。在军队建设的内外环
境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胡主席从党的建设的战略全局高度,从贯彻国防和军队建设主
题主线,不断增强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能力的实际要求出发,强调指出:“
要加强军队反腐倡廉建设,保持军队党组织和干部队伍的纯洁性。”这一重要指示,是
新时期加强军队党的建设的基本遵循,也是当前在党员领导干部中进行的“讲政治、顾
大局、守纪律”教育活动的根本目标。
时代在发展变化,保持军队党组织和干部队伍纯洁性更加显得重要
我军历来重视保持党组织和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
期,都对如何保持党组织和干部队伍的纯洁性进行过理论和实践探索。在人民军队初创
时期,针对人员成分异常复杂、思想非常混乱的局面,毛泽东进行三湾改编,改变了过
去国民革命军官兵人人皆为国民党员的做法,强调要吸收先进分子加入共产党,并在其
后的古田会议上以决议的形式...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1862 | 6 1933-1934年:共产党员自首叛变率高达95%
作者:王彬彬 (文史学者、南京大学教授)
《共产党人自首法》的颁行和“反省院”之设立,效用是非常明显的。从1933年秋到
1934年秋,一年的时间里,国民党在全国捕获的共产党员是4505人,而自首叛变者则达
到4213人,“自首叛变率”竟达95%,“这足以证明国民党这时的自首政策,对被捕的
共产党人影响极大”。
几年前,我到台湾开会。主办方安排大陆与会者去了趟台北市著名的诚品书店。时
间短促,我只挑了几本书,其中一本是万亚刚的《国共斗争的见闻》,李敖出版社1995
年7月出版。从李敖所作的序中可知,作者万亚刚本名万大鋐,1928年19岁时,即进入
陈立夫的“中统”,直到59岁退休,凡40年。在“中统”,万氏历任科长、晋陕豫边区
专员、调查局主任秘书等职。抗战期间,曾潜入“红色圣地”延安,并安插特务到抗大
“潜伏”。这种经历,使得他对国共两党的恩怨所知颇深。《国共斗争的见闻》是万氏
相关文章的结集。从集中一些文章看,晚年万氏,坚决反对“台独”,是铁杆的“统派
”。这且不谈。集中有一篇《谜,还是谜》,谈的是瞿秋白之死。文中有这样一段:
瞿... 阅读全帖 |
|
I********l 发帖数: 8702 |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Irrational (Herzog),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也从抗战相持阶段的军事政治背景谈皖南事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16 13:32:12 2013, 美东)
在那个杨帆回忆皖南事变的帖子里,虎肉一人力战好蛋等毛黑,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
人,驳斥所谓毛泽东暗害项英的卑鄙谬论。考虑到那个帖子本身忽略了皖南事变的大背
景,所以我单独开个贴,说说皖南事变。没有什么令人恍然大悟的内容,但是所有的内
容都有足够的论据可以查证。
首先来说说1941年前后中国的军事政治大背景,第一次和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情况,然后
谈谈蒋介石集团为什么要发动皖南事变。最后捎带着说说皖南事变之后国民党假抗日真
反共的策略。
第一,国民党在抗战相持阶段搞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制造第一次和第二次反共高潮。
1、五届五中全会。
从1938年秋武汉会战失利之后,蒋介石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势力在抗日政策上出现重大
转变。从早期的积极抗日(以保护英美以及大资产买办阶级在华经济利益为动机)转为
消极抗战,等待外援,积极反共,制造... 阅读全帖 |
|
D*V 发帖数: 3096 | 8 国民革命军做为二战时期的国家正规武装当然是抗击日军的主力。绝大多数军人也为了
国家为了祖国打得英勇顽强。这些军人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但是从战略和战术上讲,国军的很多鲜血流得太草率了。战略上讲,蒋本人太看重英美
的调停,而没有立足于自身,立足于打。放弃东北大好河山,让日军进入到了无险可守
的华北平原上,而且不能很好的利用当地民众,不能和面临丧失家园的民众很好的合作
。同时抗日行动一直都在摇摆,没有做到决绝,背水一战。
战术上,国军的很多军事行动拖沓,步调不协调一致,表现出了基本军事素养的缺乏。
国军的战术运用笨拙,不能很好的利用有利地形,集中优势兵力给予敌人以痛击。
总之,国军未能完成保家卫国的任务,令中华大好河山落入敌手,国民政府和国军有着
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承认国军是抗日的主力,但是同时他们更要为自己的无能表现而
自责。 |
|
s*****y 发帖数: 169 | 9 张灵甫将军(资料图片)
要说中国最帅的将军,非张灵甫莫属。
张灵甫之帅,不仅帅在外表,更帅在其人格魅力。
张灵甫的一生(1903.08.20~1947.05.16),是众多中国抗日英雄的缩影——投笔从戎
、黄埔起步、悲壮抗日,最后,在国共内战中壮烈殉国——中华民族众多英魂的共同归
宿,令人叹息。
1,书法奇佳,喜好历史,考入北大,转考黄埔
1903年,张灵甫(1937年前叫张钟麟)出生于陕西长安。幼时即以书法出名。据说国民
党元老于右任先生曾当面称赞张灵甫“奇才,奇才,后生可畏!”
张灵甫爱好历史。1923年中学毕业后,他回家乡担任了一段时间的小学教师,后考入北
京大学历史系。有资料说他上了北大然后为了抗日而辍学,有资料说他是因为学费不够
而辍学,有资料说他根本没去北大报道就参军抗日。总之,他放弃了北大。当年的北大
流失了一位好学生,今天的北大不配拥有这位好学生。
1925年,张灵甫到河南开封加入国民二军军官训练团。1926年,热张灵甫参加了广州黄
埔军校在郑州的秘密招生,并被录取,进入黄埔军校第4期入伍生总队,修步科。 他当
时的同学有胡琏、林彪、刘志丹、袁国平、李弥、文强、唐生明等... 阅读全帖 |
|
N*****e 发帖数: 1094 | 10 1982年与1984年,宋美龄曾分别针对廖承志致蒋经国以及邓颖超致其的公开信,发表两
份公开回覆信件。中共对宋美龄这两份公开信一直讳莫如深,中共官方从来没有报导。
以下是宋美龄这两份公开信全文。
宋美龄致廖承志公开信(1982年8月17日)
承志世侄:
七月廿四日致经国函,已在报章阅及。经国主政,负有对我中华民国赓续之职责,故其
一再声言“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乃是表达我中华民国、中华民族及中国国民党
浩然正气使之然也。
余阅及世侄电函,本可一笑置之。但念及五十六七年前事,世侄尚属稚年,此中真情肯
綮,殊多隔阂。余与令尊仲恺先生及令堂廖夫人,曩昔在广州大元帅府,得曾相识,嗣
后,我总理在平病况阽危,甫值悍匪孙美瑶在临城绑劫蓝钢车案后,津浦铁路中断,大
沽口并已封港,乃只得与大姊孔夫人绕道买桌先至青岛,由胶济路北上转平,时逢祁寒
,车厢既无暖气,又无膳食饮料,车上水喉均已冰冻,车到北平前门车站,周身既抖且
僵。离沪时即知途程艰难,甚至何时或可否能如期到达目的地,均难逆料,而所以赶往
者,乃与总理之感情,期能有所相助之处,更予二家姐孙夫人精神上之奥援,于此时期
中,在铁狮子胡同,与令堂...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1862 | 11 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真实历史背景
已离休老干部
核心提示:还是那么几个领袖,还是那么几个脑袋,为什么三十年代打了十年,最后我
军只能靠长征保存实力,而四十年代只用了三年时间就解放了全中国了呢?
对于“联俄容共”期间我党和国民党的一些纠葛,有些同志完全颠倒了事情的因果。首
先,1926年蒋介石发动的“三·二〇”事件,也就是“整理党务案”只是阻止我党党员
担任国民党的中央部长,但是并不阻止我党党员担任国民革命军的党代表,也不阻止我
党党员担任国民政府的任何级别的官职。当时我党还能掌握部分军队,也拥有部分政权
,而对于国民党而言,本党的高级职务禁止其他党的党员担任,这是政治常理,有什么
值得诧异甚至指责的呢?
其次,在国军进入上海之前,周恩来已经发动了武装起义并掌握了民间武装,当时赵世
炎同志也开始策划攻击国军,试图让上海成为中国的彼得堡而重演“十月革命”。但是
蒋介石因为我党发动的第一次南昌暴动和南京事件而忽然醒悟,比我党快一步去抢夺上
海的民间武装,在这次突击中白崇禧的部队和青帮分子共杀害了一百二十名反抗的工人
纠察队成员(其中大部分不是我党党员),这就是所谓的“四·一二”大屠杀。
第三,... 阅读全帖 |
|
N*****e 发帖数: 1094 | 12 题记:他说:知识在我们这个时代是罪恶!毛泽东恨就恨的就是知识。因为有了知识就
有思想和见解,就会是反革命……
如果没有记错,那是1964年1月,和往常一样,他凌晨四点从草席上爬起来,叮叮当当
戴着脚镣和反铐做操,尽管十分吃力却做得认真,一招一式毫不马虎,虽然那个“两手
挽弓射大雕”的姿式不能扬手展臂,他极力分开双腿做出标准的骑马式。操毕,气喘呼
呼一身热汗,再用反铐的双手把毛巾浸在水盆里扭开擦洗,然后是聚精会神倚着监舍的
风门看《黄帝内经》。这本书跟着他好些年了,不知反去复来读了多少次,几乎可以倒
背如流,但仍百看不厌。其实,监狱里除马列主义和“毛选”外,其它书都是禁看的,
因他是待执行的死囚犯狱吏也就网开一面了。戴着脚镣反铐又怎么看书?那真是幅千古
绝版的油画:他上身弯曲下支微斜,右腿伸直足尖抬高,书的一头放在肩甲骨上,另一
头紧贴风门窗沿,头部偏例两目直视书本,每看完一页再看下页便用舌尖去翻动,其艰
难程度可想而知。四十多天来天天如此,从不间断一直坚持,这不但需要毅力更需要的
是精神!是种什么精神呢?
一次我实在忍不住了说:“你何苦折腾自已,多休息休息呀!都到这份上……”下面要
说... 阅读全帖 |
|
f****o 发帖数: 8105 | 13 贺龙与刘少奇、邓小平、彭真、罗瑞卿等关系过于亲密,引起了毛的猜忌。(网络图片)
自称“两把菜刀起家”的贺龙,乃是中共十大元帅之一,曾担任国家体委主任、军委副
主席、国务院副总理等职。贺龙于1896年3月出生在湖南省桑植县,所受教育不多。
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后加入国民革命军,先后任旅长、师长等。受中
共影响,1927年参与指挥了南昌暴动,并加入中共,此后为中共夺取政权立下了不小的
功劳。
据说,贺龙对毛泽东是忠心耿耿。如当年毛在延安与江青的婚姻,除康生支持外,就只
有贺龙支持。贺龙当时说:“堂堂一个大主席,讨个女人有什么了不起,谁再议论我枪
毙了他!”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中共眼中的功臣,毛眼中最忠实的属下,却在毛发动的
文革中被打倒,并最终惨死。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文革前,贺龙与刘少奇、邓小平、彭真、罗瑞卿等关系过于亲密,引起了毛的猜忌
,尤其是贺龙1964年9月在解放军政治学院说的一番话,毛听人密报后耿耿于怀。当时
贺龙曾说:“你们为什么不请刘少奇、邓小平、彭真作报告,王光美也可以嘛。”“要
知道,现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总司令是刘少奇。”此外,毛在八届十一中全会... 阅读全帖 |
|
N*****e 发帖数: 1094 | 14 对民国历史有所了解的当代知识分子对于金陵大学并不陌生,她是一所由美国教会于
1888年在南京创办的私立教会大学。其校址就在今天的南京大学所在地。
金陵大学先后设有文科、理科、医科、农科、林科、工科等,以英语文学、中国文化研
究和农林闻名,被称为文理农“三院嵯峨”。金陵大学还开创中国电影教育,首开中国
医科七年制教育和博士教育。从1888年到1952年,金陵大学共有毕业生4475人,分布于
政治、实业、文化、教育、农业等各个方面,对中国的贡献不可谓不大。1949年中共建
政后,其院系分别并入南京大学等,金陵大学就此消失。
1927年3月,发生了一件让金陵大学上下至为震惊的一件事:时任副校长的美国人文怀
恩被打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原来,在1926年,不顾国民党左派和中共的反对,蒋介石率军北伐,并在1927年初攻克
了江西,之后进军杭州,随之攻克了上海和南京。3月,蒋介石抵达上海。
3月22日,参加北伐战争的国民革命军中央军所属的江右军部队抵达南京,次日凌晨,
进入城内,沿途鸣枪搜索,并向驻南京的各国领事馆询问有无战犯藏匿其中。得到否定
答复后,这些部队便平静的离开了外国领事馆。但是,从... 阅读全帖 |
|
N*****e 发帖数: 1094 | 15 左:张学良,右:杨虎城。(网络图片)
蒋介石为什么只杀杨虎城不杀张学良?以下从双方的关系和背后的实力两方面来讲。
两人背后的实力
张学良继承的是他爸爸东北王张作霖的实力,东北那个时候就是张家的私人地盘,张作
霖一手遮天,日本人和俄国人都来拉拢张作霖这个马匪出身的人,兵力大概有30万到40
万,装备精良。
东北易帜后,东北军编成步兵25个旅、骑兵6个旅、炮兵10个团,这些是正式编制,在
国民政府的军政部有记载,当然也有一些没有国民革命军番号的,那就不好说了。
根据记载,在1930年9月,张学良支援蒋介石参加中原大战,以其9个精锐旅共10万人编
成两军,帮助把兄弟蒋介石取得中原大战的胜利,入关的9个旅及配属分驻在平津一带。
1931年7月,为讨伐石友三的反蒋反张战争,又将东北的步兵3个旅、炮兵2个团共8万人
调进关内。再加上驻山海关的何柱国旅,这时东北军步兵精锐和大部炮兵分布在平津及
河北、察哈尔一带。留驻东北的步兵12个旅、骑兵3个旅和省防旅,装备都较关内部队
差。由于东北军政当局历来是反共反苏的,特别是1929年中东铁路事件后,在兵力部署
上主要是用来对付苏联。“九一八”事变前夕,在东... 阅读全帖 |
|
N*****e 发帖数: 1094 | 16 在中共的语境下,“民主党派”指的是除中共以外八个参政的政党的统称,在中共一党
专制下,它们无疑只是花瓶而已,因此又被称为“卫星党”。这些“卫星党”在中共建
政前后为中共实施统战发挥了不小的作用。然而,它们虽然被中共称为“肝胆相照”,
虽然为中共立下了大功,但它们却在中共掀起的政治风暴中,不能幸免。特别是在文革
中,包括大批民主党派高官、工商业者上层代表人物以及少数民族、宗教、华侨的头面
人物,非党高级知识分子等都被抄家、被揪斗。
本系列将盘点那些一心追随中共但被中共迫害的民主党派高官和知名人士。本篇说的是
民革中央的高官。
民革,是八个民主党派排在第一位的,是1948年在中共的指示下建立的,早期主要由国
共内战时的国民党左派及其后裔以及投靠中共的国民党军政人员组成,代表人物宋庆龄
,曾被中共任命为国家副主席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因为其成员与台湾国民党存在
关联,所以其统战目标非常明确。也因为这样的关联,民革的一些高官们在中共发起的
运动中,或是在精神上,或是在肉体上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迫害。因宋庆龄已在《被中共
迫害的国家正副主席》中介绍过,本篇不再纳入。
民革中央秘书长梅龚彬入狱八年
... 阅读全帖 |
|
h****3 发帖数: 22 | 17 致妻儿与国民 蒋介石西安事变的遗嘱(图)
蒋介石
蒋介石平生曾有十次立遗嘱的记录,在辛亥革命时还特地将遗照准备好,原照为黑白照
,此为网友处理过彩色照片(网络图片/看中国配图)
蒋介石平生曾有十次立遗嘱的记录,其中第五次遗嘱蒋介石同时写了三份,完成于1936
年西安事变时被扣押之中。蒋认为张学良是“叛乱”,必须严惩,要求南京政府急速进
兵讨伐,但他恐怕这会更加危及到自己的生命,在生死未卜之际,备好了遗嘱,在与宋
子文单独谈话时,秘嘱其转交宋美龄等。宋子文转将遗嘱给张学良看,张暂且扣下,并
以人格担保假如战事发生,一定将遗嘱传出。蒋的这三份遗嘱首次出现在日记中,是在
两年之后。1938年12月13日蒋写道: “本日检阅,得前年在西安寄妻子与两子之遗嘱
,读之不禁有隔世之感。玆特录之”。三份遗嘱分别是致宋美龄、致蒋经国蒋纬国、致
国民。其全文如下:
致宋美龄
贤妻爱鉴:兄不自检束,竟遭不测之祸,致令至爱忧伤,罪何可言。今事既至此,惟有
不愧为吾妻之丈夫,亦不愧负吾总理与吾父吾母一生之教养,必以清白之身还我先生,
只求不愧不怍无负上帝神明而已。家事并无挂念,惟经国与纬国两儿皆为兄之子,亦即
... 阅读全帖 |
|
M*V 发帖数: 3205 | 18 还是我们绵阳的老乡
王建堂(1912——1992),四川安县人(今北川县曲山镇)。抗战时在国民革命军第二十
九集团军(川军)第四十四军中,先后担任过排长、副官、连长、司令部参谋、副营长
等职,并数次担任敢死队长。七年中共计参加大小战役数十次,负伤四次,多次立功授
勋。因背负“死字旗”抗日而名震天下!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cL8q9b4_PBdbnEqhJgnuvpVPDwDYSaT
这里有全文,
顺便贴一张现存的死字旗照片
“死”字的左右两侧写着这样的几行小字:
右边,“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上尽忠。”
左边,“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
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永往直前,勿忘本分。” |
|
S****4 发帖数: 470 | 19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变叛乱,绑架扣押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
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图前排为蒋介石(右)和张学良(左)。(网络图片)
张学良西安事变英文遗嘱首度曝光
【2015年05月18日讯】(记者张顿综合报导)由赵紫阳女儿为创办者之一的中国嘉德拍
卖公司的春季拍卖首次曝光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后留下的英文遗嘱。说明张学良被羁押
后,当时可能做了“被处死”的最坏打算。
据《法制晚报》报导,5月18日在中国嘉德拍卖公司的春季拍卖品包括这份共计3页的英
文遗嘱及张学良相关的照片、信件和档案。这些资料都是美国人海岚•里昂(
Hyland Lyon)的藏品。里昂当时是张学良专机飞行员和随从,也是美联社战地记者。
西安事变发生后,里昂成为张学良的密使,当时有一大批张学良私人物品被里昂保留。
嘉德拍卖公司创始于1993年,其创始人之一的总经理王雁南是赵紫阳的女儿。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的张学良和时任国民革命军第
十七路总指挥的杨虎城在西安发动 “兵谏”,扣留了蒋介石等数百名国民政府军政核
心要员。张、杨对蒋提出“停止一切内战准备抗... 阅读全帖 |
|
x*******8 发帖数: 1254 | 20 9月3日举行的胜利日阅兵将首次组织共产党抗战老兵和国民党抗战老兵一起接受检阅
,以体现全民族抗战的伟大精神。
据介绍,在参与阅兵的50个方(梯)队中,抗战老同志组成2个乘车方队,并将首
先出场。人员包括从大陆遴选的、目前健在的国共两党抗战老兵、共产党和国民党抗日
英烈后代,以及抗战支前模范代表。国共两党老兵将共同乘坐敞篷车接受检阅。
92岁的国民党抗战老兵符隆前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欣慰。“祖国没有忘记我们这些
老兵,这是很高的礼遇!参加抗日是我这辈子最值得纪念的一件事。”原籍湖南的他于
1941年入伍,曾任国民革命军第73军炮兵连炮手,抗战中参加过长沙会战、常德会战等
重大战役。 |
|
发帖数: 1 | 21 http://www.epochtimes.com/gb/16/4/9/n7537857.htm
林辉:还原中共“英雄模范”之刘胡兰
【字号】 大 中 小
更新: 2016-04-10 5:51 AM 标签: 刘胡兰, 还原中共“英雄模范”
【大纪元2016年04月10日讯】中国人打从上小学起,就知道了刘胡兰这个名字,在中共
的灌输下,小小年纪就为中共“英勇就义”的刘胡兰的形象在不少人心目中是相当的“
高大”。
在中共官方的宣传中,是如此描述其最后一刻的:1947年1月12日,因叛徒告密,刘胡
兰被国军阎锡山部队和当地地主武装抓捕。在国军的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
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国军于是将同时被捕的6个革命群众当场铡死,但刘胡兰
毫不畏惧,从容地躺在铡刀下,时年15岁。但真相到底是什么?
一篇文章引起波澜
在2007年刘胡兰死去60周年之际,北京某高校一位副教授在自己的博客中发表了一篇文
章,题目叫《在武力胁迫下,乡亲们颤抖著,铡死了刘胡兰》。文章称,《翻阅日历》
电视栏目组(中国教育电视台的一个栏目)派出由记者杨小光带队的摄制小分队,前往山
...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2 毛泽东淫乱 蹂躏过的女性高达千人
发表时间: 2016-04-24 19:39 作者: 一名
中国有句古话:“万恶淫为首”,“共产共妻”几乎所有的共产党党魁私生活都淫乱不
堪,如马克思有私生子,斯大林包养歌星情妇,列宁患有梅毒,毛泽东更是纵欲无度。
毛第一任妻子罗一秀。毛泽东第二任妻子杨开慧,1920年与毛泽东结婚,毛泽东喜新厌
旧,强奸了李立三的妻子,此时被杨开慧知道后大吵一架,一再请求去井冈山,毛断然
拒绝,杨开慧因拒绝声明与毛脱离夫妻关系,在长沙遇难,毛岸英在朝鲜战争中遇美军
飞机轰炸阵亡。
毛泽东次子毛岸青,因脑震荡无生育能力,1970年人工授精产下毛泽东唯一的孙子毛新
宇。
毛泽东第三任妻子贺子珍。1937年,贺子珍经常撞到毛与其女翻译吴广惠幽会,贺接受
不了,终日与毛吵架。
不久,毛以“精神病”为由,将贺子珍送到莫斯科,结果一关就是六年,毛泽东未与贺
子珍离婚就与江青结婚,贺子珍回国后无法回到北京,1984年在上海孤独离世。
1976年10月毛去世后尸骨未寒江青便遭逮捕,并被判处死缓。1991年自杀身亡。
2012年6月,海外网站上发表《毛泽东淫乱史——被他蹂躏过的女性高达... 阅读全帖 |
|
j****e 发帖数: 12067 | 23 从主战派到主和派的转变
蒋介石在中原大战胜利後,独裁的倾向越发明显化,以前支持他的国民党元老胡汉
民等人也转而加入了反蒋的战线。1931年2月蒋介石将胡汉民软禁,在国民党朝野引起
了轩然大波,又引发了另一次反蒋高潮。1931年5月,改组派、西山会议派、胡汉民派
、林森和孙科派、以及两广地方实力派陈济棠、李宗仁,在广州成立了“中国国民党中
央执监委员非常会议”,打出“打倒独裁”“护党救国”的旗号,在香港的汪精卫应邀
出任广州“非常会议”政府的领袖。1931年9月初,广州政府派军北上讨蒋,宁粤战争
爆发。正在此时,9月18日在东北爆发了“九一八”事变。
1927年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时,发生了武力强行收回英国租借和打杀外国人的南京
事件。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政府於1927年6月27日到7月7日,召开了“东方会议”,讨
论对中国的对策。所谓“东方会议”,就是关於中国问题的会议,这里“东方”就是指
中国。虽然中国在地理上位於日本的西方,但日本却把中国称为东方,而自己称为西方
,这看上去似乎有些矛盾,其实与当时日本人的脱亚入欧思想有关。当时日本人说:“
日本在地理上属於东方,但在政治上属於西方;日本 |
|
A*******e 发帖数: 12486 |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kelvinchufei (Kelvin),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话说,会不会有少壮派再搞一次“西安事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Sep 19 13:48:16 2010, 美东)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当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当时
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的
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
中正,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中正被迫接受停
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导致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而和平解决。
==============================================
“改组政府,出兵抗日”还是可以用的么。。。 |
|
|
C********g 发帖数: 9656 | 26 第二章 从明争到暗斗周恩来遭遇伏击
1937年4月25日,周恩来乘坐卡车从延安南门出发去西安。国际友人赠送的这辆卡车,
乃是延安最为先进的交通工具。
周恩来与司机坐在驾驶室内,车厢上,有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副参谋长张云逸、参谋孔石
泉、随从副官陈友才、机要员曾洪才、记者吴涛和四名警卫员,还有西北保卫局特务队
副排长陈国桥率领的一个班战士,这25人就是中央军委副主席出行的阵容。
卡车一直向南行驶。从延安到西安,要经过甘泉、富县、黄陵、铜川、耀县、富平等地
,跑上几百公里。车出延安城,首先到达三十里铺,这里有西北保卫局设立的检查站,
再往南的甘泉县就是国民党的地盘。从延安到西安是居高临下,行驶非常轻快,出城五
十多里后汽车却费力起来。这是攀登横亘在延安与甘泉之间的大劳山。这大劳山,乃是
陕北名山黄龙山的余脉,古来就是用兵之地。清兵进剿回民起义,就在这里遭遇埋伏,
留下千人大墓。东北军进攻红十五军团,也在这里被歼灭两个团。
卡车进入红白交界地区,车上的战士都提高警惕,翻过山脊下行,这就进入甘泉县境了
。卡车刚刚进入一个簸箕形山坳,突然听到枪声!周恩来立即观察地形,只见公路通过
谷底的水潭,左面的...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27 10月24日,是宋美龄去世三周年纪念日,介绍宋美龄的第一本英文传记日前在美国出版。 这本传记披露,在1927年与蒋介石结婚前,宋美龄对自己婚姻的想法是:如果不能嫁给真正喜欢的人,就嫁给名利。
1913年宋美龄(1排左2)和卫斯里安学校的同学合影
《蒋介石夫人》一书的封面
与密友往来书信揭示宋美龄性格矛盾
这本传记是根据宋美龄与大学密友米尔斯女士的往来书信整理而成。
宋美龄九岁到美国读书,十九岁回到上海,米尔斯正是宋美龄就读美国韦思礼女子学院时最好的朋友。 1917年,宋美龄毕业返回上海,但家乡却让她感觉像异乡,米尔斯成了她排解情绪的主要对象。 直到米尔斯1987年过世前,两人来往都很密切。 米尔斯的遗嘱交代,将她与宋美龄的往来书信都交给韦思礼学院,但在宋美龄过世前不得公开。
2003年宋美龄过世,韦思礼学院次年将这一批书信档案整理公布。 1997年曾替英国《金融时报》撰写过“宋美龄百岁诞辰”的记者台珊,成为第一位阅览、整理这批史料的人,并写成这本《蒋介石夫人》。
台珊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宋美龄在美国生活十年返回上海后,第一个面对的是“文化冲突”。 这种冲突让宋具备了三种形象:美国南方...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28 1942年,蒋介石夫妇与史迪威将军(右)会晤。
资料图:2009年3月19日,蒋介石和陈洁如结婚时用的五门橱从陈洁如原淡水路居所迁出,移至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馆展览,此外,陈洁如的老照片也同样吸引众人视线。据介绍,此张老照片为陈洁如(右)与朱逸民女士的合影。1918年陈洁如被母亲送往蔡元培创办的爱国女子学校学习,在那里结识了朱逸民女士,二人情同姐妹。1919年,朱逸民成为上海滩大财阀张静江的续弦,陈洁如也常被邀去张府与朱逸民相聚,并在张府与蒋介石相遇。
蒋介石的感情世界向来为世人所好奇。在其戎马生涯中,至少与4位女子──毛福梅、姚冶诚、陈洁如、宋美龄,交织过4段轻重有别的关系,并纪录在他的日记中。国民党党史馆主任邵铭煌在今日出版的台湾《旺报》撰文解读蒋的日记,一窥蒋介石对毛、姚、陈、宋的爱与恨:和平常人一样,蒋在男女私情上也会争风吃醋、喜新厌旧,还会算计得失。
暗藏玄机的照片
在蒋介石感情世界里,依可靠记载有4个女性伴侣,毛福梅、姚冶诚、陈洁如、宋美龄。毛福梅是发妻,元配夫人。姚冶诚是妾妇,如夫人。陈洁如是良伴,也算是如夫人。宋美龄是明媒正娶,最后的蒋夫人。她们都陪伴蒋介石度过一段生活,...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29 十大元帅殿后的,就是中国现当代史上谁也不能不说谁都想说但是又谁也说不清楚的叶剑英(1897-1986)了。幸好咱只谈情缘,马马虎虎可以敷衍成篇,要是谈别的缘,孔老师自认能力不够也。
说起叶帅,毛泽东对叶剑英的两句评价可能太有名了:“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朋友们或许以为叶剑英如此严肃谨慎,恐怕在情缘方面只有一位夫人甚至一位也没有吧?那可是大错特错!十大元帅平均婚恋4.9次,全仗着咱叶帅这个“最高分”呢。别忘了,叶帅可是十大元帅里最酷的帅哥啊。用叶帅家乡的广东话讲,“衰锅”系一定离不开“霉铝”的啦。
网上很多军迷都说叶帅风流,“叶剑英”这个名字也给人“英俊小生”的感觉。他的养女、著名作家戴晴说:“世间流传着不少有关他的绯闻,传到我耳朵里的时候,已近天方夜谭。” 但孔老师认为,桃花运破空扑来之际,就是佛祖也挡不住。十大元帅总体来说,感情方面吃了很多苦,不是情侣牺牲,就是生离死别,当个元帅咋就那么倒霉呢?总得落实到某位身上补偿补偿吧。再说叶帅感情经历丰富,不等于他就没有痛苦和寂寞啊。直到叶帅去世已过20载的2007年,日本北海道还出了一个大骗子,冒充叶剑英,骗得2500万日元,被东... 阅读全帖 |
|
b*******k 发帖数: 16989 | 30 老流氓一个
叶剑英(1897-1986)了。幸好咱只谈情缘,马马虎虎可以敷衍成篇,要是谈别的缘,孔
老师自认能力不够也。
不糊涂”。朋友们或许以为叶剑英如此严肃谨慎,恐怕在情缘方面只有一位夫人甚至一
位也没有吧?那可是大错特错!十大元帅平均婚恋4.9次,全仗着咱叶帅这个“最高分”
呢。别忘了,叶帅可是十大br />
人“英俊小生”的感觉。他的养女、著名作家戴晴说:“世间流传着不少有关他的绯闻
,传到我耳朵里的时候,已近天方夜谭。” 但孔老师认为,桃花运破空扑来之际,就
是佛祖也挡不住。十大元帅总体来说,感情方面吃了很多br />
县小商之家,属于客家人,因此跟俺们北方人有缘分。他18岁中学毕业时,写下“成则
为周武三千,败则为田横五百,可常可变,可生可死”的壮语,既透露出岂甘人下的不
凡之志,又表达了进退两可的人生智慧。据说他早年有桩包办婚姻,一无子女,二无音
生了长女叶楚梅,名字都取得很漂亮。那时候叶剑英追随孙中山,在国民党内和黄埔军
校担任要职,当过国民革命军整编第二师师长及第四军参谋长等。曾经只有叶剑英一个
人,可以佩剑进入蒋介石的
一年,他娶了不到18岁的教导团女战士曾宪植 ...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39120 | 31 蒋介石恐怕连做梦都没有想到,他人生的最后26 个寒暑,会在台湾这个蕞尔小岛度过。从1949 年12 月起,他一步都不曾离开过台、澎、金、马的范围,直到1975 年4 月5 日,在台北士林官邸咽下最后一口气。
蒋介石风光了半辈子,从北伐初期的黄埔军官学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政院长、国民政府主席,一路做到行宪后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人们会说,他之所以会从大陆败退台湾,这完全是天命,天命不可违。蒋介石败退台湾,或许正应验了天命,然而,他会选择台湾作为败退与安身之所,确实是一个 “神来之笔”的抉择。
蒋介石为什么会择定台湾岛,作为他与共产党斗法的“复兴基地”?人们可以想出这样那样各种理由及说法,但我们在蒋介石父子的往来函电中找到了答案。
是的,答案就在蒋经国呈给蒋介石的一封家书里边。蒋经国于1948 年6 月26 日发出的那封信,是这样写的――
父亲大人膝下:
大人能在无形中从速密筹有关南迁之计划与准备,儿对此考虑或有过分之处,但以目前局势之演变而论,军事与经济并非无崩溃之可能,实不可不作必要之防备也。为儿者心有所思,不敢不直呈于大人者,即多数人之心,皆惶惶然而不知如何是... 阅读全帖 |
|
o***s 发帖数: 42149 | 32 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卢德铭警卫团原定参加南昌起义,但因为南昌起义突发,他们没有赶上暴动,只好停留湖南一带。8月下旬,毛泽东指令他们和平江、浏阳、安源等地工农义勇队合编为一个师,其中,警卫团为第1团,驻修水;浏阳工农义勇队为第3团,驻铜鼓;平江工农义勇队分别补入这两个团;安源铁路煤矿工人纠察队、矿警队和安福、莲花、萍乡、醴陵、衡山等地的农民自卫军,合编为第2团。三个团一起号称“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因为卢德铭已去武汉向党中央报告工作,余洒度任师长。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计划在9月9日举行。8月底,毛泽东和浏阳县委书记潘心源和安源俱乐部党员易子义从安源出发去铜鼓,组织第3团暴动。毛泽东化名为安源煤矿采购员张先生,易子义改名为易绍钦。他们抄小路,绕过敌人盘踞的萍乡,到了浏阳和铜鼓边界的张家坊。第二天一早,他们正在客店吃早餐,忽然外面一片狗叫声,接着又是阵阵叫喊声。毛泽东问店老板:“外头在干么子呀?”
老板回答说:“准是‘铲共团’在抓人哩,三天两头闹腾一回;哪晓得有这么多的共产党!”
话音刚落,几个手持梭镖的团丁就进了屋。一个团丁边上下打量,边恶狠狠地问:“你们从哪儿来的,干什么去?”
“我...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39120 | 33 毛泽东的表弟文强称得上是一位传奇人物。他曾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干部,参加过北伐战争、八一南昌起义,担任过四川省委常委兼军委书记、川东特委书记,后脱离共产党,成为国民党军统特务和国民党军将领,参加淮海战役时被我军俘虏,在狱中呆了26年,1975年获特赦。
出狱后的文强赶上了打倒“四人帮”和改革开放,感觉“生活很愉快、很正常”,先后担任过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监察委员,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等职。他积极利用广泛的人脉关系开展海峡两岸的交流工作,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作出了贡献。
一、“那时毛泽东的苏区只有12个县,我负责23个县,是最大的一块根据地。”
1907年,文强出生在湖南长沙西麓(今望城县金良乡)一个书香之家,据传是文天祥第二十三代孙。父亲文振之曾留学日本,辛亥革命前后与孙中山、黄兴、蔡锷等人均有交往。姑母文七妹是毛泽东的母亲。
文强自小称呼毛泽东为“毛大哥”,与毛家小弟毛泽覃是同学,两人关系最好。毛泽东比文强大14岁,爱跟文强开玩笑,文强生性倔强,常与毛泽东争辩。
1925年6月,文强在长沙艺群美术专科学校就读时,毛泽东的同学夏曦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建议他赴广州投考...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34 1938年曾宪植和爱子叶选宁在香港
叶剑英元帅
十大元帅殿后的,就是中国现当代史上谁也不能不说谁都想说但是又谁也说不清楚的叶剑英(1897-1986)了。幸好咱只谈情缘,马马虎虎可以敷衍成篇,要是谈别的缘,孔老师自认能力不够也。
说起叶帅,毛泽东对叶剑英的两句评价可能太有名了:“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煳涂”。朋友们或许以为叶剑英如此严肃谨慎,恐怕在情缘方面只有一位夫人甚至一位也没有吧?那可是大错特错!十大元帅平均婚恋4.9次,全仗着咱叶帅这个“最高分”呢。别忘了,叶帅可是十大元帅里最酷的帅哥啊。用叶帅家乡的广东话讲,“衰锅”系一定离不开“霉铝”的啦。
网上很多军迷都说叶帅风流,“叶剑英”这个名字也给人“英俊小生”的感觉。他的养女、着名作家戴晴说:“世间流传着不少有关他的绯闻,传到我耳朵里的时候,已近天方夜谭。”但孔老师认为,桃花运破空扑来之际,就是佛祖也挡不住。十大元帅总体来说,感情方面吃了很多苦,不是情侣牺牲,就是生离死别,当个元帅咋就那么倒霉呢?总得落实到某位身上补偿补偿吧。再说叶帅感情经历丰富,不等于他就没有痛苦和寂寞啊。直到叶帅去世已过20载的2007年,日本北海道还出了一...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35 大妹杨尚朋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文化大革命”中,江青污蔑杨尚昆家里没有好人,杨尚朋因此遭到株连,受尽凌辱。某天早上,人们在学校楼下发现了她的遗体。
解放军总政治部原主任杨白冰1月15日逝世。他是原国家主席杨尚昆的弟弟。他们兄弟姐妹12人,大多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大哥二哥曾为同盟会成员
杨尚昆的父亲杨淮清主张子女都要读书,所以杨氏兄妹都接受了较好的教育。大哥杨剑秋、二哥杨衡石、四哥杨闇公(按当时大家族男女分别排行)都曾到日本求学。
杨剑秋毕业于日本中央大学经济系,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回国后受聘于上海商务印书馆做编译。1916年护国运动兴起,他加入护国军,任护国军团长。杨剑秋1937年因舌癌病逝于上海。
杨衡石是在天津参加的京津同盟会。1917年,他东渡日本,考入明治大学,接触到了《共产党宣言》《新青年》等书刊,回国后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国民革命军第22军党代表。解放后,杨衡石历任四川潼南解放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参事室副主任等职。
家里可以成立党支部了
1978年,杨尚昆在广州接受采访时曾说:“我家里可以成立一个支部。”12姊妹中走出来的共产党人除了杨衡石、...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36 叶帅可是十大元帅里最酷的帅哥啊。用叶帅家乡的广东话讲,“衰锅”系一定离不开“霉铝”的啦。1955年因感情不合,叶帅与第6位夫人离异,此后30年的漫长岁月,因为生活和情感的需要,据说叶帅身边还先后有过三位女性(参见戴晴的有关叙述),其中最后一位比叶帅年轻将近60岁。
资料图:1921年,叶剑英在广东。
十大元帅殿后的,就是中国现当代史上谁也不能不说谁都想说但是又谁也说不清楚的叶剑英(1897-1986)了。幸好咱只谈情缘,马马虎虎可以敷衍成篇,要是谈别的缘,孔老师自认能力不够也。
说起叶帅,毛泽东对叶剑英的两句评价可能太有名了:“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煳涂”。朋友们或许以为叶剑英如此严肃谨慎,恐怕在情缘方面只有一位夫人甚至一位也没有吧?那可是大错特错!十大元帅平均婚恋4.9次,全仗着咱叶帅这个“最高分”呢。别忘了,叶帅可是十大元帅里最酷的帅哥啊。用叶帅家乡的广东话讲,“衰锅”系一定离不开“霉铝”的啦。
网上很多军迷都说叶帅风流,“叶剑英”这个名字也给人“英俊小生”的感觉。他的养女、著名作家戴晴说:“世间流传着不少有关他的绯闻,传到我耳朵里的时候,已近天方夜谭。”但孔老师认为,桃花运破... 阅读全帖 |
|
o***s 发帖数: 42149 | 37 吴石
《潜伏》剧照
吴石题词
很多人都看过谍战电视剧《潜伏》,但很多人不知《潜伏》主角余则成原型人物之一是时任台湾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将军。近日,重庆晚报记者在北碚区档案馆征集入馆抗战时期名人档案中发现了一首署名为“吴石”的诗作,诗作旁还有一幅描绘缙云山风景的国画,其落款为:“何遂写 虞薰诗”。就此,再次翻开战争年代的谍战风云篇。
余则成原型之一
人称“十二能人”
吴石,字虞薰,1895年8月生于福建省闽侯县一个读书人家。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吴石毅然投笔从戎,参加北伐学生军,此后被保送到保定军官学校,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师处长、北伐军总参谋部作战科科长。
吴石曾留学日本炮兵学校和日本陆军大学,毕业成绩名列两校第一,被称为“十二能人”,即能文能武、能诗能词、能书能画、会英语日语、能骑能射、能驾能泳。留日归来后,吴石在陆军大学任教多年,是军界公认的日本通。
北碚区档案局局长冯琰介绍,抗战爆发后,吴石先从事对日情报工作。1940年底,吴石调任第四战区长官部任参谋长;1944年又任第四战区中将参谋长、第16集团军副总司令,亲自部署了柳桂大会战和中越边境保卫战。1945年4月,在重庆出任国民政府...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38 1月15日上午,记者驱车从黎城县城沿太行山深处蜿蜒的公路向西北部行驶25公里,穿过几条村间小道,来到洪井乡孔家峧村郭海波家。
当年,老房东郭建仁为子孙立下“不搞宣传”的祖训,三代人“深度”隐藏秘密70余年。如今,郭建仁的重孙郭海波将尘封泛黄的八路军千余账单和单据向世人公开披露,钩沉出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再现了八路军与上党老区人民的鱼水深情。
千余账单记载调运粮食物资信息
在黎城县“红色百村工程”领导组组长、县人大副主任孙广兴的带领下,记者前往郭海波家。到达后,记者看到,这是一户两进东西四个院落的人家,房屋至今仍保留着制作精良的旧式屋檐和砖雕。院落主人郭海波今年40岁,他介绍说,抗战时期孔家峧全村有300多口人,1938年八路军进驻孔家峧期间,时任村干部的曾祖父郭建仁是当地有名的医生,也是当时八路军总部记录物资收支情况的财粮会计人员。
“我家里原来有50多间房屋和窑洞。抗战爆发后,曾祖父积极为入驻孔家峧的八路军筹粮筹款,带领全村群众共同开展抗战工作,保留至今的八路军各部粮食及调运物资的账单,就是那时候留下的。”郭海波说。
郭建仁的儿子,即郭海波的爷爷,叫郭宜民,经常和父亲在一起给八路军帮... 阅读全帖 |
|
o***s 发帖数: 42149 | 39 南庄老街旁打造景观步道,但有民众发现观光指示牌设计超像“墓碑”(上图);下图为苗栗三湾乡一处公墓。《联合报》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苗栗县南庄老街是热门景点,但不少游客及当地人都称导览牌设计“怪怪的”,很像墓碑,感觉很不舒服。
有游客笑说,第一次造访南庄,远远看这处观光导览牌,后方还倚着山壁,“第一时间还真不敢靠近”,实在不好看。
“如果真的感觉像墓碑,绝对会调整。”南庄乡长赖盛为说,导览牌委托设计公司设计,融入客家元素,但每个人观察角度不同,才会有像墓碑的联想,会请厂商调整,力求从善如流。
相关新闻
河南1处民宅下发现300余通抗日阵亡将士墓碑
75年前,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军115旅3000多将士,在沁阳市常平村、关爷坡10公里一线,阻击欲打通晋豫通道的侵华日军3万余人的数百次进攻,3000余名抗日将士殉国南太行山。
15年前,时任沁阳市文化局副局长的李建国(现任沁阳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副秘书长),在一次下乡时,在位于沁阳市常平乡境内的当年常平阻击战战场遗址,发现了抗日阵亡将士19通墓碑(后增至21通)。15年来,他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14位抗日阵亡将士的遗属,让他们的亡灵得以告慰。
...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40 9月2日下午,一天淅淅沥沥的连绵小雨后,河北省遵化市马兰峪昌瑞山升腾起迷人的雨后山岚,将其山脚下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皇家陵寝——— 清东陵,笼罩在威严与神秘的色彩下。
奢靡的清皇陵,也吸引来无数盗墓者。这一皇家陵寝遭遇过怎样的劫难?无数珍宝又流落何方?
皇陵埋藏巨大财富
据清东陵博物馆副馆长、清东陵文物管理处研究室主任李寅介绍,作为清朝入关后的第一座皇家陵寝,这里埋葬着包括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共计大清王朝5位帝王、15位皇后、136位妃嫔,1位皇子,共计157位墓主人。清东陵的建设历时近两个半世纪,是我国现存的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的帝王陵墓建筑群。
9月2日,阴雨连绵的天空笼罩下,清东陵越发显得肃穆。穿过我国现存的面阔最宽的石牌坊和高大宏伟的清东陵总门户大红门,正式进入清东陵陵区,全长6000米,通往清入关后第一帝顺治孝陵的主神道,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长的神路,两侧形态各异的石像生、文武官员雕塑仪态生动。
独揽朝纲48年之久的慈禧太后,一生极度奢靡,对其死后灵魂寄居的地方更是重金打造,向后人昭示其不可一世的权威与地位。
在慈禧陵,记者看到,虽历经洗劫,但今日的慈禧陵隆恩殿...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41 孙红雷
眼下,由康洪雷执导,孙红雷、海清联袂主演的抗日题材连续剧《二炮手》正在东方卫视、江苏卫视热播。不同于以往抗战剧的套路,这部《二炮手》充满浓浓的舞台化夸张喜感,难怪有剧迷感叹:“不是个抗战剧吗?我怎么看出了喜剧的感觉!”因为故事背景在东北地区,全剧东北方言乱飞,有观众直呼“听不懂”,但也有人说像看东北小品似的有幽默感。
新派东北方言,既能听懂又保留喜感
“《二炮手》完全可以当做语言教学片来看。不仅可以学习地道的东北话,还能顺带学几句日语。特别注意的是,有些东北话你可能会说,但未必知道怎么写,所以好好看字幕吧!”这是追剧网友“候鸟东北飞”的看法。
剧中如“扯犊子”、“撂了”、“不把握”等东北方言频频出现。如果这些台词还算容易理解的,那么,海清饰演的财主家小姐李娴淑(小名李四)跟随未婚夫远走后,她父亲李仁和说她“尥(liao)了”(意思是走了、跑了)就真的难住不少非东北观众。
说一口纯正的东北话,这对出生在哈尔滨的孙红雷来说不成问题,但却难坏了江苏南京姑娘海清。海清坦承,“从口音到性子,直到开拍我都不太确定到底能不能驾驭得了,总之只管使出全身的劲儿,拼了命一样演。”
过于地道的东北方...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42 北戴河,这里曾经是中央高层领导人夏天休假的地方。在这个轻松的环境里,中央首长们得到了休息,他们的子女则在这片海滩玩耍、成长,留下难忘的回忆。如今,北戴河早已成为最普通不过的旅游景点。但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到六十年代中期,北戴河的那段黄金时代,仍是高干子女们的美好记忆,他们无法忘怀那片等级森严、生活安逸的海滩。2014年9月,《国家人文历史》记者采访国民革命军上将、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程潜的女儿程丹,听她回忆生活在50年代的普通人完全无法体会的北戴河暑期生活。
上世纪60代初,程潜的六个女儿在海边合影。左起:程欣(四女)、程瑜(二女)、程玉(小女)、程熙(长女)、程文(三女)、程丹(五女)
去北戴河就像搬家
夏天到北戴河度假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每年暑假,我们全家人就跑到北戴河得住一个月左右,最长的一次有四十多天。因此,每次到北戴河就跟搬家似的,被褥、床单、蚊帐、衣服、小板凳什么都自己带。除了我们一家人之外,跟随的还有秘书、司机、厨师、警卫员一起,杨秘书、汪秘书、谢秘书、厨师刘哥、陈哥哥,还有北京的两个警卫都跟着,可谓全家搬迁。所有这些都由阿婆统筹,刘哥就跟阿婆算账,跟在北京一样。
20世纪...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43 裕陵陵寝门及三路—孔桥(资料图)
裕陵地宫(资料图)
东陵盗案发生后的1928年8月,溥仪派载泽、耆龄等人进行善后处理。他们在清理裕陵地宫时,发现了一具完整的女尸。参与清理重殓的清室遗臣在东陵期间所写的日记中,都曾提到此事。据这些宗室遗臣判断,此具女尸就是嘉庆皇帝的生母孝仪皇后,卒年49岁。裕陵地宫中的6位墓主人,有比她先死先入葬的,也有比她晚死晚入葬的;有比她年龄小的,也有比她岁数大的。为什么其他5人都成了一堆乱骨,唯独她却尸体完整,没有腐烂,面目如生?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长达二百九十六年。
在这将近三个世纪的历史时空内。共修建了十二座皇帝陵、七座皇后陵、十座妃园寝。位于河北省遵化市马兰峪西部的“清东陵”是清朝三大皇家陵园中规模最大的,现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从清王朝灭亡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三十八年间,清东陵曾先后遭到三次大规模的盗劫,变得伤痕累累,满目疮痍,损失相当惨重。
有关清皇陵有着许许多多的传说。以下是有关埋葬乾隆皇帝的裕陵在发掘过程中一些至今难解的谜。
三次疯狂盗劫
第一次盗劫
1928年,也就是清朝覆亡后的第十七个年头,挂着国民革命军旗号的十... 阅读全帖 |
|
o***s 发帖数: 42149 | 44 她是演员。是歌手。是制片人。
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她最主要的身份是:“有背景”的人。
作为一个“非一线”的艺人,她不仅在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献唱,在央视春晚上唱歌、表演小品和相声剧,在元宵晚会上与赵本山、宋祖英同台,也出现在“神七”的指挥间,并佩戴着一个近20克拉的海水蓝宝石戒指。
有人说她是身份显赫的“红三代”;更多的人在追问:她的爸爸是不是韩三平?
对于最后一个问题,答案显然为否。但她不反感这样的东西,“刚开始的时候有点生气,后来习惯了,也就不生气了。”
我问她如果要写自传或墓志铭,她会怎么写。那时候我们坐在北京南边一间酒店空荡荡的大堂里,她坐在对面的软沙发上,保持着将近两个小时前的姿势,“什么都不会写。”这个现年32岁、名叫韩雪的女人说,“你写了,就是还在意后人怎么看你。但自己的人生不是写给别人看的,也不是写给自己看的,所以我不会写,就像我现在也很少听别人评价他们喜不喜欢我一样。”
用脚步丈量二战历史
站在苏州河的南岸,韩雪拿起照片,与河对岸的那栋建筑物略一对照:就是它了。
在上海闸北区,这幢六层钢筋水泥楼并不算太显眼。如果驱车从西藏北路经过,你多半会以为那不过是苏州河两岸常见厂房或...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45 释来空
摄影师黑明花费6年时间,走访近200个家庭,拍摄了上万张抗战老兵的照片,最终形成100个抗战老兵的故事。
大历史中个体命运沉浮,他们前半生为了共同目标奋斗,后半生的境遇则不尽相同。
记者从中选取四位老兵,讲述他们的故事。
释来空,原名吴淞,1922年12月5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化龙池一户普通家庭。1938年8月16日,国民革命军税警总团在长沙街头开始征兵。还在上初中的吴淞看到了“有钱出钱、没钱出力、共赴国难”的标语,这个家中的独生子未经父母同意就报名参军了。
当他穿着军装回家的时候,邻居们有人佩服,有人说他当丘八去吃粮太可惜。他说自己的母亲一夜未睡,也没有直接和他表态。第二天早饭吃完,母亲把他送到街口,含着眼泪嘱咐要他好好照顾自己,多来信,千万不要狂妄自大。他向母亲敬了一个军礼,再也没有回头。
1938年8月21日,吴淞随部队从长沙出发前往贵州都匀,在独山接受训练。当时税警总团的装备和人员素质都代表着国军的最高水准。1939年,他从下士副班长直接升为上士排附。
1941年初,吴淞从炮校准尉附员升为少尉干事,随后成为税警总团团长孙立人身边的一名团附。不少人羡慕他能够给孙立人当副官... 阅读全帖 |
|
h***s 发帖数: 1716 | 46 这就是所谓“强国”的落后之处,这类例子举不胜举。国家有钱,老百姓全都沾不上光
,搞每个面子工程总是轰轰烈烈,落到实处,每一个都掉链子。比如,安徽的抗战英雄
欧兴田,几十年国家没一分钱建个烈士陵园,全老欧人出钱出力,一个抗战老兵最后还
只能上电视扇扇情而已,最后还得上这个长安街,接受检阅。他们可以没有怨言,尼玛
国家政府官员就没有脸皮啊,操!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数位抗战老兵乘车列入阅兵方阵,雄壮威武的中国军人列队穿过长
安街接受检阅之时,抗战老兵、101岁的蒋义清等了一辈子,却没有等到最后这一天。
的全部战斗。走过了枪林弹雨、百年沧桑,9月2日傍晚19时30分,抗战老兵蒋义清在家
乡全州县青山屯的一个边远小村里辞世。临终前,老人最惦念的是前一天刚刚亲手领回
来的抗日纪念章,并询问“国家给我的抗日纪念章拿来了没有”。
情景。“当时进村的路正在修,我们下了汽车,徒步了好长一段,又坐了一辆老式四轮
货车才到老人家。”
蒋义清。“老人是‘五保户’,家里的土坯房破败不堪,跟侄子同住。屋里昏暗,屋顶
都是硕大的蜘蛛网,地上、凳子上、灯泡上都是厚厚的灰。但一张由联合勤务总司令部
第十八后方医院于19...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47 10月10日上午,成都人民公园一茶馆内,30余位远征军老兵相聚一堂。95岁高龄的陈永成端着盖碗茶,听老兵们聊起滇缅抗战,自己也陷入回忆中。
“没想到在有生之年,还能见到同一部队的兄弟。”几天前,陈老在热心志愿者的陪同下,奔赴200多公里外内江的一处小山村,找到了当年一起抗战的国民革命军79军战友郭太和。
部队一别整整70年,热血青年已成白发老翁。彼此一句简单的问候,让两位老人都抹起了眼泪。
一段路 相隔200公里,老战友分别了70年
10月5日清晨,内江威远连界镇的一处小山村里,95岁的郭太和起了个早。站在家门外的小道上,他眼巴巴地望着路那头,“听说我们79军的战友要来。”
与此同时,成自泸高速公路上,几辆私家车正朝着内江疾驰。坐在车上的陈永成难掩激动的心情,同时也有些忐忑,“当年79军那么多人,不知道他是不是还认识我,还记不记得一起打仗的事情?”
“我爸早上4点过就醒了,激动得几乎睡不着觉。”与陈老同行的大女儿陈世慧说,这么多年来,父亲时常跟家人讲起抗战经历,念叨当年的战友,“但是这些年来,却没找到一位79军的战友。”
最终,在热心志愿者帮助下,在远离成都200多公里外的小山村里,终... 阅读全帖 |
|
a***s 发帖数: 12296 | 48 本月24日上午,因接警称甘孜州邛崃干休所一住户家中有枪,邛崃市公安局9名警力荷枪实弹赶到现场,结果,家中一位84岁的老人掏出了一把如今在电视剧里才能看到的毛瑟驳壳手枪,惊呆了一群民警。原来23日晚,卢方旭老人在收拾旧衣服时,在自家一个木箱的箱底发现了这把毛瑟驳壳手枪和若干子弹,她称可能是老伴生前存放的,并上交给了当地派出所,老人的举动得到了邛崃警方的称道,派出所将把枪支和子弹上交到邛崃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进行处理。据了解,卢方旭的老伴是位离休干部,参加过解放战争并在甘孜州康定派出所和司法局工作过。
手枪上“MAUSER”厂标清晰可见
昨日,记者在邛崃市临邛派出所,看到这把只能在电视剧里看到的毛瑟驳壳手枪。记者发现,这把手枪陈色并不旧,在手里掂量一下约有3斤左右,整把枪由钢材制作,枪把上套有木头,枪管笔直坚挺。散落的42颗子弹摆了一地,弹夹里塞满了,还有两板子弹没有剥下来,存放在皮质的子弹套里,一个纸盒同样显眼,上面印有“51式,7.62手普”的字样,可谓是一套齐全的装备。
民警杨红强很肯定地说,这是把德国出口的真资格毛瑟手枪。“手枪枪击的击锤位置,有个毛瑟厂(“MAUSER”)的厂标,...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39120 | 49 丈夫早逝,7位子女仅有小儿子赡养;北京市民政局表示其不在优抚政策之列
“抗战老兵竟然在乞讨?”近日,有网友在微博反映,一位90岁的国民党抗战老兵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拉横幅乞讨。
记者探访得知,老人名叫张翠萍,是原国民党第15军64师卫生队的一名卫生员,曾参加洛阳保卫战,在炮火中幸存。丈夫早逝,7位子女仅有小儿子赡养。北京市民政局优抚科表示,张翠萍不符合相关文件中对国民党老兵的优抚政策,至于其他待遇,并无细则可执行。
如今
九旬老兵公园乞讨
6月21日晚上7点多,和往常一样,张翠萍的儿子张雷开着老年代步车带母亲来到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门。停好车后,张雷将母亲扶到折叠椅上坐 着,在她胸前别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身上也挂上关爱老兵志愿者送的“抗战老兵”绶带。随后,他把写满事迹的横幅拿出来挂在车身。
有人和张翠萍交流时,她摆摆手指指耳朵:“聋了,听不清”。有人询问几句放下些零钱,有人摇摇头走开。
张翠萍的耳朵是在抗战时被炮火声震坏的,她身旁的横幅上写着:“一九四二年在洛阳参加国民革命军十五军六十四师,一等兵,护士。一九四四年在洛 阳与日军浴血奋战二十多天。三处负伤,是洛阳保卫战的...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39120 | 50 “我从未想过这一天会到来!从未想过能等到这一天!”在穿越半个地球后,7月27日下午,美国83岁的玛丽·普蕾维特(Mary Taylor Previte)女士终于在中国贵阳见到了71年前空降潍县集中营营救她的救援队英雄——91岁的王成汉。1945年,由王成汉等7人组成的“鸭子行动队”将玛丽和其他约1500名外侨从日军设在山东的潍县集中营解救了出来。玛丽曾是新泽西州的一名女议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她一直在寻找这些救援队成员,并向他们当面致谢。王成汉是她找到的最后一位队员,至此,多年来的感恩心愿终于圆满了。记者全程现场记录了这感人的时刻。
回忆当年被营救的场景:7位英雄从天而降,整个集中营疯狂了
“天哪!这就是我的英雄!”27日下午3点半,贵阳,刚下飞机的玛丽在亲人陪同下来到王成汉老人家楼下,一眼就看见了下楼来迎接她的王成汉。两个八九十岁的老人几乎是冲到对方面前拉住手,像孩子一般叫着,笑着,随后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我从未想过能等到这一天,从来没敢想过……”玛丽不断重复着这句话,转过身大声宣布着:“这就是王先生,他是我的英雄!”
时间回到上世纪40年代初。二战时期,日军于1942年将坐落...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