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W 发帖数: 1865 | 1 應成派中觀
一. 無因論的業種自存說
應成派中觀的法義, 重點在於專講:「諸法緣起性空,不立一法、專破他法。」並自詳
是佛法中最勝妙的中觀,認為無人, 無其他法能比之更了義. 但是當他們自以為不立一
法時,其實已經是建立了「不立一法」的法了。
應成派中觀見的矛盾很嚴重,近代學者的代表者, 便是印順老法師. 近年多有大乘見道
之學人不斷質疑印順老法師的應成派中觀的邪見;評論他的法義不正確,都無法得到正
面的回應。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就只簡單地討論應成派中觀三個不能自圓其說的嚴重
問題所在。
第一個問題就是 :
『應成派中觀的思想是屬於業種自存的無因論』;雖然他們仍然承認業種是存在的,因
果律也是存在的,但問題是:當他們把執持業種的如來藏砍掉、否定之後,還有哪一個
心能執持業種?沒有了!沒有常住心持種,就會使得因果律成為虛妄說,就等於是在否
定因果律。可是因果律明明在法界中是存在的,關於這點就無法自圓其說了.
所以印順法師就發明了「意識細心說」。他們說「意識細心」可以來往三世、祂能持種
,但是這跟他們所崇尚之「原始佛教」的教典卻又大相衝突!因為他們所謂的「原始佛
教」不外乎四阿含的諸經啊!...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2 阿含聖教中和阿賴耶識的連緊,
以下两篇阿含经文来说明 :
『破斥唯识
我是这么听说的:
有一次,佛陀于舍卫城游化,住在祇树给孤独园里。那时,嗏帝比丘生起了邪见,他说
:「我知道世尊开示的法义,就是在生死轮回中流转的是同一个识 。」比丘们知道了
,就去嗏帝比丘那里,问道:「嗏帝!你真的说过这样的话吗?」嗏帝比丘回答说:「
各位贤者,正是如此!我知道世尊开示的法义,就是在生死轮回中流转的是同一个识。」
当时,比丘们就诃责嗏帝比丘说:「你不要这么说!不可诬陷世尊!不可诽谤世尊!这
种行为是很不善的。世尊并不曾开示这样的法义。嗏帝!识由于因缘而生起。世尊曾多
方借喻,解说识乃基于特定的因缘而生起;若赖以生起的因缘消灭,识也会随之灭去。
嗏帝!你应该赶快捨弃你那种邪见才是。」...........,
佛陀就问道:「嗏帝!你可曾宣称如来一向开示的法义就是在生死轮回中流转的是同一
个识?」嗏帝比丘回答说:「世尊!我确实知道您是这么教导我们的:在生死轮回中流
转的是同一个识。」佛陀接著问道:「嗏帝,你说的识是甚么呢?」嗏帝比丘回答说:
「世尊!我说的识就是吾人一切动静语默,乃至起心动念的主宰;不论投生...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3 《成唯識論》卷 5 :「故知別有第七末那,恒審思量,正名為『 意 』。」 (CBETA,
T31, no. 1585, p. 25, b21-22) 聖 玄奘菩薩已經明言 第七末那識就是意根。 《成
唯識論》卷 4 :「如《瑜伽》說:『有藏識故得有末那;末那為依,意識得轉。
『恒審思量』的恆, means always there, 通三世,不論正死位,中陰,住胎,it's there. |
|
n********n 发帖数: 8336 | 4 如來藏思想不是佛教
松本史朗 著 呂凱文 譯
法光雜誌 v.101 (1998.02 )
法光雜誌編輯委員會
前言
如同題目[1]所示,我認為「如來藏思想不是佛教」。以下將說明其理由。
為了論證如來藏思想不是佛教,首先將說明如來藏思想是什麼、佛教是什麼,然後再辨
明兩者不同。總之嚴格說來,我想考察如來藏思想是什麼、佛教是什麼。
佛教是什麼?
首先,關於佛教是什麼?我先說自己的意見。就結論而言,我認為佛教是主張無我
說、緣起說。然而,這裡所謂的「緣起說」並不是指重重無盡的法界緣起或是相依相待
的、同時的、空間的緣起。我所謂的緣起主要是指十二支緣起;依據《律藏》〈大品〉
所載,我相信釋尊是順逆地觀察十二支緣起而證悟。
然而一旦有這種言論,馬上就會招來所謂學術批判的聲音。這些聲音包括:釋尊的證
悟與緣起無關,或十二支緣起乃後代成立,或更極端的是認為釋尊的證悟與奧義書或原
始耆那教哲學之間在本質上不相違背。礙於篇幅所限,本文並不容許我就原始佛教(初
期佛教)的種種解釋深入問題討論[2],可是基於兩個前題考量下,我敢主張釋尊是證
悟十二支緣起。第一...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1281 | 5 这文章写得挺有启发的。。
但在带来“打破”的启发效果的同时,却强化了概念的清晰边界,形成了鲜明的对立,
这恰是我想要纠正一下的。。
因为,破,不是为了立的。。
概念,本就是缘起,本就是可以借用的。。但也恰恰是最终要抛弃的。。并且,就因为
是缘起,所以也应该是与时俱进的。。
我这个论断,也同样会面临着这个命运。。
由此,也就能看出修佛的“无奈”---那就是:不立,就无法破。。立了,破了,却太
容易立得过牢了。。以后还要去破。。
但从这个“无奈”之中,却能明白修佛的方法论。。。
的、同時的、空間的緣起。我所謂的緣起主要是指十二支緣起;依據《律藏》〈大品〉
所載,我相信釋尊是順逆地觀察十二支緣起而證悟。
然而一旦有這種言論,馬上就會招來所謂學術批判的聲音。這些聲音包括:釋尊的證
悟與緣起無關,或十二支緣起乃後代成立,或更極端的是認為釋尊的證悟與奧義書或原
始耆那教哲學之間在本質上不相違背。礙於篇幅所限,本文並不容許我就原始佛教(初
期佛教)的種種解釋深入問題討論[2],可是基於兩個前題考量下,我敢主張釋尊是證
悟十二支緣起。第一是為了要對抗客觀主義的學術,亦即視學術為客觀的想法,以及對
抗... 阅读全帖 |
|
W*********E 发帖数: 197 | 6 死亡過程而成就中陰身的正理:
當吾人剛斷氣、呼吸心跳停止(初死位)的時候,今生頭腦中的記憶將移轉至第八識
,因而導致業境現前,如同電影片播放一樣,由上而下一格一格出現,而且不到半秒鐘
就將一生的善惡業全部播放完成,接著息脈就全部停止了。這時每一格所造之業,或善
業、或惡業、或淨業、或不淨業,此時的意識心都能清楚了知而進入真正死亡的階位(
唯識學稱為正死位),此時第八識開始捨身,而捨身過程可分下面五種情形:
第一種,善人之死:行善之人因為在世間努力造橋、鋪路、布施、行善,守五戒、十
善等,於死亡後的中陰境界中,猶如美夢中見諸天女迎接圍繞,心生愛樂;於愛樂之中
,趣向彼處,即於所應出生之天上化生而出生,死時無諸苦患。若是往生色界天時,雖
有中陰身,但是仍無苦患;若是往生無色界天時,則無中陰階段,直接往生無色界。
第二種,五戒不犯者之死亡:死時,就好像睡眠一樣不知不覺,於中陰身現起覺知時
,方知自己已死,所以死亡過程中無諸苦患。
第三種,修得禪定者及證悟菩薩之死:此諸證悟菩薩悟後若未生起所知障中的異生性
,未因性障深重而造誹謗師長、破壞正法等惡業,或無往世業緣成熟者,則死時無有惡
境現前,正... 阅读全帖 |
|
a**u 发帖数: 8107 | 7 ☆─────────────────────────────────────☆
leonany (Cagalli Yula Athha) 于 (Sun Aug 9 22:48:49 2009, 美东) 提到:
如题目
☆─────────────────────────────────────☆
runsun (runsun) 于 (Sun Aug 9 23:13:00 2009, 美东) 提到:
几乎可以和现在一样,实际在佛教经典里面很少谈轮回。
佛陀的法具有一个特征:当下可以直接体验。
轮回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不符合这种特征。
佛教的核心:三法印,四圣谛,八正道,四念处这些都和轮回都没有直接关系,甚至可以说一点关系都没有
缘起虽然和轮回有一定关系,但是去掉轮回,缘起照样成立。
☆─────────────────────────────────────☆
bigfool (fool) 于 (Sun Aug 9 23:26:54 2009, 美东) 提到:
没有轮回理论,就没有佛教了。
正是因为有轮回,如果不出离,生生世世都会在四苦缔里轮转不休,所...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8 赖耶缘起之正理,在此末法时期,已经无人能修能证;虽然有人讲解唯识学时
会说到赖耶缘起的道理,但却无力亲自证实祂。更严重的是否定阿赖耶识,不承认有这
个第八识,使得佛法堕入断灭论、无因论中;譬如不承认有第八识。认為有情眾生造业
以后,业已经过去了,业过去以后,不须有第八识执持业种,业种自己能去至未来世而
起现行,认為不须有阿赖耶识执持自己所造的业种,这种观念是邪见,堕入外道无因论
中,不是佛法。这种邪见有很多的过失.
這就是在講 See U 等六識論者,不知識陰六識外, 還有其它識(作用), 使得佛法堕入断
灭论、无因论中. |
|
G**W 发帖数: 1865 | 9 兔王兄,
恕小弟冒昧,您這個彩色圖,很明白的說一切有是從四大而來, 換句話說,就是"色法生心
法", 由物質來產生心識的作用, 不過依佛法 :
1."色法生心法" 首先通不過 12 因緣法的檢驗, 12因緣法第一支 "無明緣行",無明首
先就不是四大種.
2. 如果這彩色圖能成立,佛法成唯物論,反推人死又成物,物灰飛煙滅,成斷滅,也成無因
論.
3. 如果再以大乘法說的 "三界唯心 萬法唯識" 的層面來說,更說不過去.
只可惜 "三界唯心 萬法唯識",沒啥人有興趣.
不過您那張手繪的,識在核心,有意思. |
|
S**U 发帖数: 7025 | 10 印順法師持不同看法。
http://yinshun-edu.org.tw/en/Master_yinshun/y28_03_01
經上說:「壽、暖及與識,三法捨身時,所捨身僵仆,如不無思覺」。壽、暖、識──
三者不再在身體上生起,也就是沒有這三者,才是死了。倒在地上的身體,與砍斷了的
樹木,落地的蘋果一樣。「識」,不但沒有六識,內在的細意識,十八界中(六識界以
外)的意界,也不再生起了。「暖」,人是熱血動物,如體溫下降,全身冷透了就是死
。因病而死的,體溫漸漸消失,以全身冰冷為準。「壽」,也稱為命根,指從業力而受
生的,生存有局限性,因業力而決定的生存期限,稱為壽命。一般人,或酗酒,縱欲,
飲食沒有節制等,不知維護身體而受到傷害;或受到疾病的傳染等,早衰而早死;或受
到水、火、戰爭等而橫死的,大都不能盡其壽命。無論是病死或橫死,如沒有了識與暖
,壽命也就完了。這三者,是同時不起而確定為死亡的。這樣,如還有體溫,也就是還
有意界(識)與壽命,而醫生宣告死亡,就移動身體;或捐贈器官的,就進行開割手術
,那不是傷害到活人嗎?不會的!如病到六識不起(等於一般所說的「腦死」),身體
部分變冷,那... 阅读全帖 |
|
d*******r 发帖数: 3875 | 11 寨王潮 香港大學中醫學院/五年級 本科生 指導: 莫老師
摘要
火神派是近日中醫界掀起的一股新學說,其理論強調「陽主陰從、以火立極」,臨床上
長期及大量地使用溫熱性藥物,尤其是對附子的應用,更是推崇備至。本文先透過簡要
分析火神派的學術思想要點,以展示筆者對火神派的初淺認識,繼而進一步探討當中的
問題,以及其與傳統中醫理論的關係。
而火神派出現之歷史背景,亦或多或少與其理論的確立有所關連。本文第二部份將嘗試
探討火神派產生及發展的歷史背景,以及其他獨有的因素。若能對火神派歷史背景及淵
源有所了解,我們將能更公正及客觀地對其作出評價。
本文的第三部份,則希望提出火神派學說中,一些值得商榷之處,好讓我們能對火神派
以至傳統中醫,有一個更清晰及深刻的認識。筆者認為,火神派與其他學派一樣,難免
有其片面不足之處。就其「陰陽理論」、「陰火理論」、「附子用量」、「標本關係」
、「對鄭欽安原著的理解」以及「對《傷寒論》的理解」等幾個方面,筆者將嘗試提出
一些疑問,藉此拋磚引玉,好讓筆者能與各中醫藥的愛好者們共同學習及討論。
前言
自《思考中醫》一書所引起的火神熱潮,在... 阅读全帖 |
|
W*********E 发帖数: 197 | 12 非常感謝大德能提供慧思大师《大乘止观法门》的鏈接,
此鏈接文中第五頁中 (如以下『』), 將如來藏心說成阿賴耶識, 無論其所說內容為何,
方向應無誤, 因為大乘經中如楞伽經, 密嚴經均指出將如來藏心就是指阿賴耶識, 只
是不同名稱罷了.
『云何名此心以 為法身。答曰。法以功能為義。身以依止為義。以此心體有隨染之用
故。為一切染法 之所熏習。即以此心隨染故。能攝持熏習之氣。復能依熏顯現染法。
即此心性能持能 現二種功能。及所持所現二種染法。皆依此一心而立。與心不一不異
故名此心以為法 身。此能持之功能與所持之氣和合。故名為子時阿梨耶識也。依熏現
法之能與所現之 相和合。故名為果報阿梨耶識。此二識體一用異也。』
然既指如來藏就是阿賴耶識的異名, 我們應該知道八識是人人俱有, 人人各有, 並不是
所有眾生共有一個阿賴耶識, 如成唯識論卷七 : 「識言, 總顯一切有情各有八識」.
慧思大師之文中既說如來藏心就是指阿賴耶識, 那他又於 p12中說如來藏心是全部眾生
所共有, 所以其立論有些前後不符, 如果慧思大師之意確指眾生共有一個如來藏, 那麼
除了不符其他經論外, 也不符大乘法中實証如來藏行... 阅读全帖 |
|
p***n 发帖数: 17190 | 13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2/16293.html
“書到今生讀已遲”,這話出自清朝詩人袁枚的《隨園詩話》,表的是宋朝大才子黃庭
堅轉世的一段公案。
黃庭堅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字山谷,江西省修水縣人。修水縣志以及很多筆
記中都記載著這樣一個淒美動人的故事。 說黃庭堅得中進士之後,被朝廷任命為黃州
(蕪湖)知州,就任時才二十六歲。有一天他在州衙內午睡,夢見自己走出衙門,來到
一處鄉村,老遠就看見一個滿頭白發的老婆婆,站在家門外的香案前陡妫谥泻爸粋
煜ざ吧拿帧I焦茸呓埃姲干瞎┲煌霟釟怛v騰的芹菜面,香味撲鼻,便
不自覺地端起來吃,吃完後回衙門休息。忽然聽見敲門聲,一覺醒來,方知是夢。不過
夢境逼真,嘴裡還留有芹菜香味。但他並未在意,以為只是夢而已。
次日午睡,再夢如昨,菜香幽幽,夢境歷歷。黃庭堅感到不可思議,遂起身步出州衙,
循著夢中道路行去,欲探個究竟。
行至一村落,景物依稀,仿佛回到故鄉一般。他徑直走到一戶人家,扣門而進,正是夢
中所見的老婆婆,便上前施禮,問婆婆何故在門外喊人吃面。老人答道:“昨天是我女
兒的忌日,因為她生前喜歡吃芹菜面,... 阅读全帖 |
|
p***n 发帖数: 17190 | 14 我念完芝大物理博
發覺
唯物論畢竟只是個信仰
人類頂多能弄點線性函數
非線性函數後面都是一坨....
不是能描述所有宇宙現象的真理
只有肉
唯肉論
才是庶民的真理
超脫 那是唯識論
是在古典識論之前的 古希臘識論
不入我眼啊.... |
|
G**W 发帖数: 1865 | 15 cell biology 和 molecular biology 怎麼說,您說說 ?
天人的天身和地獄眾生的地獄身也是五陰身吧 ? 又是如法何和您的
cell biology 和 molecular biology 產生關係 ? 您再說說.
cell biology 顯然是唯物,
===
既是唯物,中論說 :諸法不自生, 云何胎兒的色身會日漸成長 ?
既是唯物,<成唯識論> 卷二中「種子六義」。六義是剎那滅,果俱有,恒隨轉,性決定
,待眾緣,引自果。
引自果:各各引生自果。即是色法種子仍生色法之果,心法種子仍生心法之果.
色法不生心法,cell是物,又何來心識的作用.
==
依您老人家隨便扯兩個英文字,就不唬哢了 ?
你以為只你念過英文 ?
不過我很清楚其實你自己並不知道,
您己經在說 龍樹菩薩的中論和 聖玄藏的成唯識論說的不對,
自詡大乘佛子,並不明白何謂謗法,玩笑開太了. |
|
G**W 发帖数: 1865 | 16 cell biology 和 molecular biology 怎麼說,您說說 ?
天人的天身和地獄眾生的地獄身也是五陰身吧 ? 又是如法何和您的
cell biology 和 molecular biology 產生關係 ? 您再說說.
cell biology 顯然是唯物,
===
既是唯物,中論說 :諸法不自生, 云何胎兒的色身會日漸成長 ?
既是唯物,<成唯識論> 卷二中「種子六義」。六義是剎那滅,果俱有,恒隨轉,性決定
,待眾緣,引自果。
引自果:各各引生自果。即是色法種子仍生色法之果,心法種子仍生心法之果.
色法不生心法,cell是物,又何來心識的作用.
==
依您老人家隨便扯兩個英文字,就不唬哢了 ?
你以為只你念過英文 ?
不過我很清楚其實你自己並不知道,
您己經在說 龍樹菩薩的中論和 聖玄藏的成唯識論說的不對,
自詡大乘佛子,並不明白何謂謗法,玩笑開太大了. |
|
n********n 发帖数: 8336 | 17 转:
阿赖耶(ālayavijñ;āna),梵语alaya之音译;大乘佛教术语,意译为“藏
识”,为瑜伽行唯识学派的基本理论基础之一。
梵语的译音。意译为“藏”。谓能藏一切。 范文澜《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末
那与阿赖耶互相为因。”[1]
阿赖耶是语根 ālaya 的衍生语,意思就是“收藏”,出于《增壹阿含经·卷第十·劝
请品·第十九》中的一句话:“人不信受,亦不奉行”,此文同巴利S.vol-1p.136的:
“Alayarama kho panayam paja alayarata alayasamudita·”将此句译为中文,就是
:“又彼诸人是乐阿赖耶、喜阿赖耶、悦阿赖耶。”
阿赖耶,梵语a^laya之音译。为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等识)
之一,九识(八识及阿摩罗识)之一。又作阿罗耶识、阿黎耶识、阿剌耶识、阿梨耶识
。略称赖耶、梨耶。旧译作无没识,新译作藏识。或作第八识、本识、宅识。无没识意
谓执持诸法而不迷失心性;以其为诸法之根本,故亦称本识;以其为诸识作用之最强者
,故亦称识主。此识为宇宙万有之本,含藏万有,使之存而不失,故称藏识。又因其...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18 余部经中亦密意说阿赖耶识有别自性。谓大众部阿笈摩中密意说此名『根本识』。是眼
识等所依止故。譬如树根是茎等本。非眼等识有如是义。
上坐部经分别论者俱密意说此名『有分识』。有谓三有。分是因义 唯此恒遍为三有
因。
化地部说此名『穷生死蕴』。离第八识无别蕴法穷生死际无间断时。谓无色界诸色间
断。无想天等余心等灭。不相应行离色心等无别自体。已极成故。唯此识名穷生死蕴。 |
|
G**W 发帖数: 1865 | 19 瑜伽师地论,成唯識論,是唯識種智的論典,不說一般人,就是大乘法上才明心証悟的行者
,如果沒有大善知識如真正的地上菩薩指導,是看不明白的,无一居士真能確定他自身真
懂瑜伽师地论堂奧 ?
宏揚佛法是大功德,但是如果沒有眾生緣,無法攝受眾生,那有可能是福德還不具足,說的
話沒有很多人聽,出家法師很多,有些名滿天下,徒眾甚多,有些連微少供養都難得.
-7 |
|
m***n 发帖数: 12188 | 20 您的結論,只説明您的無知。
Psyche世界的存在和“物質”世界的存在一樣真實,甚至更真實。所以聖靈和魔鬼都是
真實存在。比你所見的“物質”更真實。而且這些物質在現代物理學上最後不知是什麽
東西了。superstring? 13維空間的投影?
很多人似乎只有一點樸素唯物主義或者科技唯物主義的思想,實際上是根本不知道自己
到底信什麽,自己在討論什麽。
如果了解一點中國或者西方的哲學和理性傳統,就不會這麽簡單推論了。
即使是馬克思主義,也是把黑格爾辯證法“顛倒過來”,也就是說,黑格爾是把馬克思
顛倒過來。
在Jung心理學裏,靈魂是時空之外的存在。
西方的傳統,從柏拉圖開始,就以理念為真實,以實體為虛幻,馬克思,海克爾等“唯
物主義”哲學傢其實都是異類,非主流。今天美國大學的哲學係裏也很難找到他們的位
置。
在中國的傳統裏,從老子的先有名,再有常,最後才是形而下的實,縂歸為道。到唯識
宗的“万法唯識”,到王陽明的“吾心即是宇宙”,中間點綴幾個“唯物主義”的異類
,比如李贄,還往往精神有些毛病。 |
|
G**W 发帖数: 1865 | 21 如来藏,阿赖耶識於佛法中的重要性:
首先,佛教修行者必定相信轮回,如果没有轮回,那么死了就完了,不需要修行,搞这
么多名堂,又是闻又是思又是修的,不需要这么累,只管吃喝玩乐,早死晚死一样。
第二,既然有轮回,那么是什么在轮回?这是关键中的关键了!如果不知道是什么在轮
回,我们怎么把握轮回呢?就象原始人连车都没见过,而说自己会开车,你相信吗?
所以,修行的真正开始,必定是从了知什么东西在轮回开始的,只有知道什么在轮回,
才谈得上改造命运,保证生生世世修行,保证最终成佛等等。
这里就引起两派争论来了,反方认为,缘起性空就是佛教真理,不需要有轮回的主体
,认为如来藏是“性空唯名”的方便说,并没有如来藏可证可知;正方认为,如来藏就
是轮回的主体,离开如来藏谈一切问题都是戏论。下面就两派观点是否吻合三转法轮经
典和三法印来作辨证:
初转法轮之《杂阿含经》卷五:记录了一个叫焰摩伽的比丘说:阿罗汉身坏命终,更无
所有。遭到了僧团的一致反对,大家都劝他舍弃邪见,最终,焰摩伽比丘在舍利弗的开
导下,这样改了口:阿罗汉是熄灭了五阴之苦。这里就有一个问题,熄灭了五阴之后不
是更无所有,还有一个东西在,如... 阅读全帖 |
|
J******s 发帖数: 7538 | 22 如来藏,阿赖耶識於佛法中的重要性:
首先,佛教修行者必定相信轮回,如果没有轮回,那么死了就完了,不需要修行,搞这
么多名堂,又是闻又是思又是修的,不需要这么累,只管吃喝玩乐,早死晚死一样。
------------------------
学佛是应该相信轮回,但是我不觉得开始实践闻思修一定要完全相信轮回。明白佛法里
的苦,要求灭苦,一样可以开始闻思修。没有见法的人,对轮回不可能没有任何疑惑的。
第二,既然有轮回,那么是什么在轮回?这是关键中的关键了!如果不知道是什么在轮
回,我们怎么把握轮回呢?就象原始人连车都没见过,而说自己会开车,你相信吗?
所以,修行的真正开始,必定是从了知什么东西在轮回开始的,只有知道什么在轮回,
才谈得上改造命运,保证生生世世修行,保证最终成佛等等。
这里就引起两派争论来了,反方认为,缘起性空就是佛教真理,不需要有轮回的主体
,认为如来藏是“性空唯名”的方便说,并没有如来藏可证可知;正方认为,如来藏就
是轮回的主体,离开如来藏谈一切问题都是戏论。下面就两派观点是否吻合三转法轮经
典和三法印来作辨证:
-------------------------
缘起...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23 我以下說的可能是答非所問,
1)您問九和十识是否是凡夫分别念能了知的?
不要說九,十, even 連第八識時凡夫的分别念也不能了知的,相信八識論的人也只知道
它存在,
但是不知道它在那,所以是凡夫. 而真實能証知第八識的人,玄藏菩薩說這樣的人是証道
的菩薩,不是凡夫了.
《成唯識論》卷3:「已入見道諸菩薩眾得真現觀,名為勝者,彼能證解阿賴耶識,故
我世尊正為開示。」
2)是否是和凡夫分别念相违的?
這第八識的体性和凡夫的分别念是不同的,它的分別和我們意識的分別是不同的, 可是
也不能說就是相违. |
|
S**U 发帖数: 7025 | 24
yes.
No.
心脏停止跳动,也有後來又活過來的。佛教認為這種是沒有死,不是死而復生。
阿含經以"壽、暖、識"三者來判斷。
身體變冷,命根斷,識離身則死。
暖、識的解釋,比較明確。瑜伽師地論等雖說中陰,徵狀與此相同,只是變成阿賴耶識
離身,而不是六識離身。
有天眼者,可見其投生。
南傳把"壽"解釋為"命根",包括色命根與名命根。用白話大致說,就是身與心作用。死
時身與心作用完全失效,不能恢復(與暫停不同)。這一點與瑜伽行派主張阿陀那識執
持根身有相似處,只是後者變成唯識,色法變次要。南傳的命根,心與色地位平等。 |
|
W**N 发帖数: 1037 | 25 ----[关于南宗的顿悟]洪州(石頭)所傳----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32/yinshun32-14.html
印顺《中国禅宗史》
到慧能而日益盛大的南宗,如「以心傳心」,「頓成佛道」,早在東山 門下就如
此了。這本是「一切眾生有佛性」,「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如來藏說的禪
門。成佛,佛有法身、報身、化身,而以法身為本。歸依有佛、法、僧──三寶,而
以如來常住 (或無為性)為本。眾生有五蘊,十二處,十八界,而以心為本。這都是
人類所本有的,人心所 本具的(這是印度晚期佛教的一般傾向)。而實現成佛的方法
(除他力加持不論),以定、慧的 修持,到「等定慧地」,明見真如或佛性,見性成
佛。在學者,對三寶、三身,雖意解到是本有 的,而總覺得:「佛」,「菩提」,「
涅槃」,「般若」,「佛性」,「如來藏」──這些名目 ,是理想,是目的,是高高
的,遠遠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修行並不容易。所以「是心作佛」, 「是心即佛」,
這一類詞句,雖為一分大乘經的常談,而在佛教界──法師,禪師,都看作崇高 與偉
大的理想,... 阅读全帖 |
|
W**N 发帖数: 1037 | 26 ----[关于南宗的顿悟]洪州(石頭)所傳----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32/yinshun32-14.html
印顺《中国禅宗史》
到慧能而日益盛大的南宗,如「以心傳心」,「頓成佛道」,早在東山 門下就如
此了。這本是「一切眾生有佛性」,「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如來藏說的禪
門。成佛,佛有法身、報身、化身,而以法身為本。歸依有佛、法、僧──三寶,而
以如來常住 (或無為性)為本。眾生有五蘊,十二處,十八界,而以心為本。這都是
人類所本有的,人心所 本具的(這是印度晚期佛教的一般傾向)。而實現成佛的方法
(除他力加持不論),以定、慧的 修持,到「等定慧地」,明見真如或佛性,見性成
佛。在學者,對三寶、三身,雖意解到是本有 的,而總覺得:「佛」,「菩提」,「
涅槃」,「般若」,「佛性」,「如來藏」──這些名目 ,是理想,是目的,是高高
的,遠遠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修行並不容易。所以「是心作佛」, 「是心即佛」,
這一類詞句,雖為一分大乘經的常談,而在佛教界──法師,禪師,都看作崇高 與偉
大的理想,... 阅读全帖 |
|
W**N 发帖数: 1037 | 27 雪庐老人专辑-论语篇。《论语讲记》
http://www.haihui.org.tw/data/551/index.asp?t1=0&t2=9&t3=6
子罕→七.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子罕這一篇多是記孔子的動作,所以比其他的問答難講,不知道他的用意是什麼。
你們聽的時候必須學會把段落分清楚,古人不加標點,後人的標點,句法有很多錯誤。
你們必須注重文理,論語正義講的大意還不錯,朱注是連經也改了。
這一章所注的,吾不甚滿意,前面一章說孔子博學多能,如今卻說空空如也,順不下來
。儒佛都講性,性有兩種嗎?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發明引焦氏筆乘說,孔子心裡自己有所得,得什麼?
「見聞識知,泯絕無寄」。見聞識知這四個字,泯絕而無所寄託,才是「空空也」,這
「空空如也」四個字為最高的境界。
見,照見;聞,耳聞;「識知」為「覺知」,識是分別,覺是照。說「照」大家不懂,
說「分別」大家容瞭易。
覺,一般人有時會有錯覺,佛學說要正覺,從這裡舉一反三,若沒有錯覺,如何有正覺
?你們萬不可買櫝還珠,所以要知道事情都是很複雜,怕是買了假 貨,不認真貨﹔對...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8 (有自稱「悲智」者,打著「反邪教」的旗幟,表面上以文字比對法著作「專輯」
對本會扣上各種不實的指控,其實骨子裡卻是主張「大乘非佛說」,全面否定中國古聖
先賢所努力迻譯的北傳四部阿含部類經典與各部類大乘經典,要將中國佛教連根鏟除,
推翻中國禪宗與唯識宗,而以南洋、日本佛教為依歸與標竿。這是對中國佛教與傳統唐
宋佛教文化進行全面否定的開始。敬請所有關心中國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的仁人志士關
注此事,共同維護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的存在與發展。以下文章是本會對悲智所主張「
大乘非佛說」的破斥。)
2-1、 悲智以邪知見推翻北傳阿含經典,妄稱阿含部類為偽經
悲智先生的來文中,到處充滿著認知上與方法上的錯誤而不自知。然而,如果這樣
的錯誤,從來沒有人提及與辨正,那麼悲智犯下這些錯誤也就無可厚非了。但是,偏偏
悲智先生所犯認知上與方法上的錯誤,卻是他所讀過而想要批判與反對的正覺教團所曾
經破斥過的錯誤;而且這些被正覺教團所破斥的邪見,悲智先生對於被破斥的內容,也
都只能默不作聲,然後顧左右而言他──另提其他似是而非的質疑,不能正視自己墮入
這些錯誤的事實;因為正覺教團所說的佛法道理不但符合...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29 唯識裏說的第七末那識,又另一個說法,叫俱生我執.
『俱生我執,無始時來,虛妄熏習內因力故;恆與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別,任叨D
;故名俱生。第一種、常相續。在第七識,緣第八識,起自心相,執為實我』.
拿萬念俱灰,自殺的人來說,自殺的強烈念頭,不願生命再相續,意識(第六),這麼思維.
念頭相當強烈,所以做了. 但是死了之後,那個大家都不了解在那的"俱生我執"的執取力,
又令此人現中陰身而再度入胎(依業力而入於六道中),於是, 他的分斷生死相續.
选择往东不往西的,所以是什么识,或者是什么在做决定呢?
是第七末那識. |
|
p***n 发帖数: 17190 | 30 /選自【諸子】/莊子集釋/附錄一/莊子天下篇述義序言之二
- 3 -
莊子學說,似受印度哲學之影響頗深;其天下篇曰:「不離於宗,謂之天人;不離
於精,謂之神人;不離於真,謂之至人;以天為宗,以德為本,以道為門,兆於變化,
謂之聖人;以仁為恩,以義為理,以禮為行,以樂為和,薰然慈仁,謂之君子;以法為
分,以名為表,以參為驗,以稽為決;其數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齒;以事為常,
以衣食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為意,皆有以養,民之理也」.郭象於「謂之聖人」下
出注云:「凡此四名一人耳,所自言之異」.又於「謂之君子」下出注云:「此四名之
粗跡,而賢人君子之所服膺也」.又於「皆有以養民之理也」下出注曰:「民理既然,
故聖賢不逆」.余謂「不離於宗」至於「民之理也」通是一人.大區則三:「天人」一
也,「神人」「至人」二也,「聖人」「君子」「民」三也.小區則六,具如本文.如
次言之,初大區三者,佛地經卷七云:「自性法受用,變化差別轉」.論云:「雖諸如
來所依清淨法界體性無有差別,而有三身種種相異轉變不同,故名差別」.成唯識論十
之三云:「如是法身有三相別:[一]自性身.謂諸如來真
- 4 -
淨法界,受...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6488 | 3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elief 讨论区 】
发信人: arhat (紫辰子), 信区: Belief
标 题: 南怀瑾先生新著:花雨滿天 維摩說法 9(补足)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18 17:07:35 2006), 转信
(二十)無盡意菩薩──六度迴向一切智
「無盡意菩薩曰:布施迴向一切智為二。布施性即是迴向一切智性。如是持戒
、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迴向一切智為二。智慧性即是迴向一切智性,於其中
入一相者,是為入不二法門。」無盡是無量無邊,在凡夫,意是第六意識,成佛了
也用意,不過意識這麼一轉,轉凡夫的妄念為菩提。根據唯識,意在凡夫是分別心
,轉識成智之後,第六意識就轉成妙觀察智。無盡意菩薩報告的內容是六度,就是
大乘修行的六個次序: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梵文叫六波羅蜜。
波羅蜜的原義就是由這裡到那裡,人如何超脫人世的苦海,到達清涼自在的那一邊
。中文翻譯是翻義,就用了一個字:度。佛教常說要度人,如何叫度?就是使人能
夠解脫,能夠大徹大悟才叫度,不是說叫人信佛就算度了。
根據教理,六度的前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是修福德資 |
|
z***o 发帖数: 2104 | 32 所謂諸因緣 以善了為第一
依佛教緣起性空的觀點,因為十方三世諸法界中,如同華嚴經中所譬喻無量無邊的因陀
羅網,緣起互相映攝交融,所以很巧妙地編織出六道輪迴中,每個眾生對自己的「俱生
我執」。
最深摯愛的其實是自己
就人類深層內心演化而言,俱生我執其實應該算是人類最原始的愛情,我執本身是
依他而起自性,也是十二緣起中最隱微深奧的無明作用,所以古代印度哲學家把它取名
為「薩迦耶見」或「補特伽羅」。傳統上,法相唯識學說對它的深奧神秘特性也特別重
視,因為這種無明業相,有著非常奇妙微細的鏡射與記憶功能,也似乎對十方三世法界
中所有因緣種子,也有類似召喚與吸引的能力,所以能見相與境界相,相伴變幻而生,
這也就是所謂的「行業
」,所有的「修行人」其實都該認真看待:它既是回憶的本體,也是憧憬的種子,對人
類而言,它是在漫漫時間長流中相續繫縛的緣起,同時也是生命中一切陰晴圓缺、悲歡
離合的依附。
中論頌云:「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
。」「我執」也是如此,雖空亦非斷,雖有亦非常,因果業不失,是故諸佛常說此事。
誠如佛經中末利夫人坦然對波斯匿王所言:「陛下最深摯愛的人其實是自己。」但
奇怪的是... 阅读全帖 |
|
x***e 发帖数: 844 | 33 http://blog.udn.com/mhwu1/4739347
最後的晚餐
前言
定這種題目,我想很多人都會想要罵我,先別急!?因為定義基督教為『邪教』我並不
是第一人,早在西元 4 世紀之前,羅馬帝國就已經定義基督教為邪教,後來因為政治
上的需要,君士坦丁大帝才將基督教改為國教,甚至到東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西二世曾
經在 435 年頒佈命令對所有除猶太人以外的異教徒處以死刑。而一些伊斯蘭教國家,
如中東的沙特阿拉伯、非洲的迦納等信奉伊斯蘭教國家中基督教是被視為『邪教』列入
禁止的,信徒只能秘密聚會。
然而把基督教列為『邪教』這種有悖於世俗觀念的命題,並非是大隻熊要譁眾取寵,而
是有鑑於近幾年國人被基督教文化污染的人越來越多,一些光怪陸離的現象不斷的出現
,甚至越演越烈。比方說,有些教會強調耶穌的靈能夠驅鬼、致病(這個與一些地方乩
童、黃大仙有異曲同工之妙),有些則教導信眾被教導不要崇拜偶像,但是到後來甚至
連祭祖也一併禁止之列。有些則被灌輸『末日審判』的觀念,強要信眾捐輸、奉獻(怨
妻上教會 夫潑汽油嗆:耶穌怎麼救)最後導致妻(夫)離子散等等,這些劣跡多到不
勝枚舉。當然這些異端邪... 阅读全帖 |
|
K*****k 发帖数: 1611 | 34 简单的讲是不是就是“真理”?
-----------------
百度的:
真如是个佛教术语。一般解释为不变的最高真理或本体。由于佛教各派解释不同,真如
的分类也各异。例如《佛地经论》卷七举出一切法真如发挥法空无我、实性无颠倒性等
教义,提出两种真如(生空无我、法空无我)、三种真如(善、不善、无记)乃至十种
真如
维基的:
真如(梵文:Tathāta, Bhuddhatathāta)佛教術語,意思是世界的真實本質。
佛陀住世時亦自稱「如來(Tathāgata)」。
《成唯識論》卷九:“‘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
實,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此性計是唯識實性。”
真如,一般解釋為絕對不變之“永恆真理”或宇宙本體。
真如,亦意譯“如”、“如如”;意為宇宙萬物的真實本質,真實性相。
早期佛經譯籍將“真如”譯為“本無”。甚至創造出一個“本無宗”來。
佛教不同的經典,對“真如”,也有不同的翻譯方法。不同的學術流派,對“真如”也
有不同角度的詮釋。譬如,譯作“真實”、“實相”、“實際”、“實性”、“佛性”
、“真性”、“性空”、“法性”、“法界”、“法身”、“... 阅读全帖 |
|
l*****a 发帖数: 38403 | 35 这个,有什么地方不一样的?
原始佛教
釋尊悟道的那一刻,就是佛法的起源。當時釋尊的年齡為三十五歲(大約是西元前528
年),他體悟到世間的一切都是虛幻的,他的覺醒就像是從睡夢中醒來般,了解到娑婆
世界的所有眾生,因為無明,導致必須在永無止盡的六道輪迴裡,承受不必要的痛苦。
於是,釋尊決定「逆著時代潮流」,向受苦的眾生,宣說覺醒的解脫之道,也就是教導
佛法。
有四十五年的時間,釋尊在印度中部的恆河平原來回行腳、佈道,傳遞他深廣、超凡的
覺悟。有時他直截了當地開示,有時則詳盡闡述,而逐漸形成了一個綜合精神、心靈與
實效層次的教理體系。釋尊的證道和覺悟的法教,透過無數未曾中斷的宗派導師傳承下
來,並擴展到許多國家。其中還有不少宗派,至今依然十分興盛。
西元前483年,釋尊入滅,佛法正盛行於中印度。當時已有許多在家護法居士;然而,
佛教團體的重心還是在出家眾,包括眾多的阿羅漢(即「應供」,此生成就涅槃者)。
此外,數不清的佛教寺院,一座座矗立在當時的各大城市,如:王舍城、舍衛國和吠舍
離。
佛陀教法的結集
根據傳統說法,首先繼承佛陀衣缽的大弟子是摩訶迦葉尊者,他負責統整佛陀的教法。
在佛陀圓寂...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36 1) “出阴神”,“出阳神”其實是道家的說法,但是這些都是意識運作的境界.我沒有
熟读经书,只是愛講話而已.
2) 意识觉知心從唯識學觀察,是从心真如中流注出「分别法尘、分别六尘细相」的分
别种子,并使这个分别性的种子流注不断,看来似乎是有一个心体存在。可是大家却不
知道这个意识的作用也是种子流注的道理,于是就认定能觉知的心是真的有一个心体;
推究起来,意识心是无实体的。 意识其实只是真如心中的意识种子不断流注而产生了
似乎有意识心体存在著的一个现象,本质仍然是以意识种子作为意识心体的,所以意识
心体其实也只是心真如所流注出来的意识种子罢了,并没有一个实体法的意识心体存在。
由于这个缘故,所以,佛在四阿含诸经中常常说到:「意根,法尘相触作为因缘,意识
就出生了。」原文即是:「意,法为缘生意识。」有时佛又说 :一切粗细意识皆意法
为缘生。正是说明了这个真实理。,不论是谁,都无法在理証上推翻佛的这个说法。
所以六识心(眼,耳,鼻,舌,身和意识)和意根(第七识),其实都是依七识心的种
子而施设为心,本来无心,只是七识心种子罢了。所以,同一个心的种子,前后不能于
同时相应,同时不能于前后相应,... 阅读全帖 |
|
n**********a 发帖数: 438 | 37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apdmjslsjj/default.php
庚三、宣說無表色:
散亂以及無心時,善不善法及隨流,
一切大種作為因,彼即稱為無表色。
具足散亂、無心、善不善法、隨流以及一切大種作為因這五種特點的法,即被
稱為無表色。
對於無表色也是有辯論的,因為色法應該具足微塵,只有微塵的積聚才可稱為
色法,但無表色沒有微塵聚集之故,不應成為真正的色法。有部宗認為:無表色不是真
正的五根、五境,因為真正的五根、五境都是有微塵的,無表色是超越微塵所組成的一
種實有之法。無表色可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別解脫戒,如居士戒,沙彌戒、比丘戒;第
二種是惡戒,如在有生之年要殺生或做妓女等,若在心裡如此發願,則在相續中獲得一
種惡戒;第三種是中戒,如在二、三個月內做善事惡事。
之所以稱為無表色,是因其發心於外面無法表達,比如惡...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38 《如何修證佛法》中 南懷瑾這麼說 : 對還是不對 ?
『我們為什麼自己不能明心見性?因為無始以來,我們生命中有一個東西在作用,就是
攀緣心,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因為我們的思想不能停止,就是睡覺時、睡夢中,還是
在思想,這個叫攀緣心。一般人錯把這個攀緣心認為是“心”,等於西洋哲學家笛卡兒
所說的:“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在”只是普通人的思想觀念,但卻錯了,不是本
“心”。
佛說的這個心是現象,是本體所起的作用。生命的本心、本能叫菩提,又叫本體,它所
發出的現象是分段的,像電波一樣的跳動的。你不要去抓住這種現象,要回轉來認識那
個本體。
識精元明包括了唯識的識,精是真精神,原來靈明的這一點,就是你那個能夠知覺,能
夠感覺靈靈明明的那個東西。這個東西是什麼呢?能生諸緣,這個東西在裏面一動,我
們思想念頭一動,心裏一感覺,外面就起作用了。』 |
|
n********n 发帖数: 8336 | 39 如來藏思想-庄春江
西元三世紀,印度本土發生了梵文學復興邉印_@個邉樱瑤Ыo了婆羅門教重振的契機。
重振中的婆羅門教,在這段時期逐漸蛻變成印度教。就在這樣的環境下,佛教內部,闡
揚屬
於成佛後果位的「涅槃功德」傾向,正在逐漸增強。反觀龍樹菩薩的思想,則是一再地
遭受
到質疑,而顯得沒落不振了。逐漸起來取而代之的,除了瑜伽大乘的唯識思想外,就是
「如
來藏」思想。
「如來」,是佛陀的十個名號之一。在《大智度論》中,音譯為「多陀阿伽陀」(《大
正大
藏經》二五‧七一中),包含著三個意思:
一、「如法相解」:這是就智慧的通達一切法的實相(真如)而說的,也簡稱為「如解
」。
二、「如法相說」:就是恰如其分的說法,如實、不誇張、不錯誤,也簡稱為「如說」。
三、「如諸法安隱(穩)道來」:就是說一切佛,都是經由相同的安穩道路(修行方法)
成佛的,簡稱為「如來」,這是偏重於一切佛的平等解脫來說的。
除此而外,「如來」在印度通俗的用語中,也是指生死流轉的主體 ─ 「我」(或說「神
我」,「神」是「我」的舊譯)的別名。本來,世尊一貫的教說是「無我」,但到了部
派佛教後,
卻為了解說業力流轉的過... 阅读全帖 |
|
p******n 发帖数: 2449 | 40 圣地法师师从过
"北京韓鏡清居士,亦致力於法相唯識的研究。在北京成立「慈氏學開發中心」,專門
弘揚慈氏學。韓鏡清居士精通藏文,已將漢譯藏經中未有的慈氏學論典,從藏文藏經中
翻譯回來,總計有數十部之多。其著有二百四十萬字之《成唯識論疏翼》,及多部慈氏
學論述"
人生难得初相见,人一生的缘分,20岁前的才是真难得。
20岁后,无非红尘中打滚,我信任的,都是我的过去
还很纯真的时候。 我20岁后认识的人和事,基本没好的。 |
|
|
R****a 发帖数: 6858 | 42 後記
想不到這種文章居然會引來一位崇洋媚外者的罵街,真是開了眼了,我把我的回應文貼
在下面
本來 hothill 情緒的用詞,我並不想回應,但是他抬出了共產黨,我就不得不加以處
理了,首先在中國沒有一個宗教是神聖到不可以批評的地步,以儒教而言一個自西元
179 前起兩千多年來一直被中國各朝代所尊重的學派,但是到了文化大革命時候,被那
些所謂的紅色小將,污辱、破壞成什麼樣子?這些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那些文革中所
遺留下的人還有很多,不用我在此舉證了。而本國一個學派(還不是宗教喔)就遭受如
此待遇,就更不要說外國的基督教了,1966 年,十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中國的基督教
教會就遇到滅頂之災。牧師被批鬥,教堂被搗毀,信徒被抄家,聖經被燒掉,連官方三
自教會也不能倖免。江青說,中國的基督教已經進入歷史博物館了。這就是當時的中國
共產黨。所以在中國,誰都可以談宗教平等,唯獨共產黨沒資格。
再則東西方的對立自清末以來一直是存在的,西方國家想要分裂中國的狼子野心不曾停
止過,從太平天國、藏毒、台獨、64 學運再再都有西方國家操作的痕跡。這豈是我一
個隨便寫一篇文章就能挑起的?所以我認為共產黨在建國之... 阅读全帖 |
|
w*****r 发帖数: 7106 | 43 连个wiki都引不全。你真会引用啊。
这还是你自己那个连接里面的:
====
羅時憲為廣東順德人,1939年畢業於中山大學文學系。其父參與國民政府作文書工作,
故小學時代親見過 孫中山。羅氏少從寶靜法師(覺光之師)聽講,廣習天臺、唯識、中
觀之學,1949年後來香港大學教書。在羅時憲的錄音中,講到孫中山在1922-25年時,
已至很開明包容的境界,他身邊有個一近衛兵,具特異功能,可看見及感知一切鬼神,
常指示 孫先生那邊小路不宜行,有鬼;那個人勿握手,有妖;那件燒味勿吃,有鬼喫
過之陰氣;身邊一切人身體有何部位不妥,一概知曉,令 孫先生避了許多加重病患之
厄與麻煩,故後期 孫先生知道真有因果報應、鬼神,繼而研讀佛經,講了一句:「佛
學乃哲學之母。」便是他由那近衛兵之因緣,知道佛經所述的世界原非虛構:乃是眾生
無邊、五濁惡世。惜其已年壽終盡,無法再深造下去。
孫中山曾抨擊西方「用宗教來耗奪中國人的精神」[參 51],有人從其言論中提出孫中
山信基督教或不信基督教的各種說法。孫中山在早期的革命生涯中,許多同志為基督徒
[3]。孫中山晚年指出宗教「迷信」的弊端,民國12年的公開演講中說「就宗... 阅读全帖 |
|
|
d******r 发帖数: 5008 | 45 一、因為釋迦牟尼佛是大千世界包括娑婆世界唯一的法主;
而喇嘛教另立N多法王,自封上千活佛。學佛人初入門時
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而喇嘛教卻偏要另起
爐灶搞個“四皈依”,外加一個“皈依上師”,把上師擺
在佛祖之上。所以喇嘛教不是佛教。
二、因為佛世尊為規範僧團,制定戒律。居士三歸五戒,
比丘、比丘尼戒,大乘菩薩戒,一直延續千載。而喇嘛教
卻另立戒律,不同佛制。所以喇嘛教不是佛教。
三、世尊反復告誡弟子要“以戒為師”,學佛人首先要求
戒行清淨。而喇嘛教喇嘛們另行其事,不持戒律,普遍喝
酒,吃肉,邪淫,妄語,斂財,男女雙修等,烏煙瘴氣,
令人掩鼻,比一般在家人還不如。所以喇嘛教不是佛教。
四、佛法講“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以第八識如來藏為
世出世間第一義,一切法門皆出於此,核心是三乘菩提般
若智慧。而喇嘛教不承認如來藏,又恐遭人詬病,所以就
編出一個“意識微細心”取而代之;鼓吹應承派中觀論;
熱衷用外力晃動搖轉“經筒”, 心外求法,不離三界。
所以喇嘛教不是佛教。
五、佛家心地慈悲視一切有情眾生如子想。佛陀往世舍身
飼虎,大乘菩薩舍己為人。而喇嘛教毫無慈悲,以魚肉眾
生為樂。解放前...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46 沒錯沒錯,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既法身』,就是那個"不一不異", 不是同一個 (意識和實
相不同),又不能說是不同(因為意識是實相的所顯眾多功能之一),
而『意识』,是不能,也不該捨棄,必須以意识去証得那個不是意识的實相,
如果捨棄了意識,就無法參學了. |
|
G**W 发帖数: 1865 | 47 "心物不二"的含義
就是說這個現象界的"物質現象"和"眾生的心識"現象都是同一個源頭,
不是在說心和物是相同的, 因為"物質"產生不了心識, 這是學佛人一個
基本誤區.
"心物不二"也就是那句"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 |
|
G**W 发帖数: 1865 | 48 『《中阿含经》卷24:“阿难!若识不入母胎者,有名色成此身耶?”
答曰:“无也。”
“阿难!若识入胎即出者,名色会精耶?”
答曰:“不会。”
“阿难!若幼童男、童女识初断坏不有者,名色转增长耶?”
答曰:“不也。”
“阿难!是故当知是名色因、名色习、名色本、名色缘者,谓此识也。”』
名色是五蕴十八界法的总括。佛在此经中说:如果没有识入住母胎中,名色就不能成长
成人。在受精卵位,识、名、色又是指什么呢?要细细分析一下:
(一)色。就是指精子与卵子的结合体(受精卵),故《成唯识论》说“色谓羯逻蓝”;
(二)名。是除色蕴之外心识之法,谓眼耳鼻舌身意及意根七转识。 |
|
G**W 发帖数: 1865 | 49 阿含经中明说阿赖耶识。
(一)北传《本事经》卷三:“世尊。为彼怖畏诸有阿赖耶者。恒为断见所系缚者。令
知业果无失坏故。所说正法。现见应时。易见饶益。智者内证一切世间真实对治。谓能
除灭憍慢渴爱害阿赖耶。断诸径路。证真空性。离诸贪欲。证得究竟寂灭涅槃。如是名
为有慧眼者。”
(二)北传《本事经》卷六:“如是汝等。应以正慧如实随观。出离色有。云何汝等。
应以正慧如实随观。出无色有。谓正了知。是为寂静。是为微妙。谓离憍慢。息诸渴爱
。灭阿赖耶。断诸径路。空无所得。爱尽离欲。寂灭涅槃。”
(三)南传《相应部》、有偈篇第六梵天相应:“依我所证得此法,甚深难见、难悟。
寂静微妙,超越思念之领域。深妙唯贤者始知。又,此诸人等乐阿赖耶,喜阿赖耶,跳
跃阿赖耶。诸人依于乐阿赖耶,喜阿赖耶,跳跃阿赖耶,而难见此理。此理者,即所谓
依缘、缘起是。此理亦难见。此理者,即一切行之止静,一切依之舍离、爱尽、离、灭
、涅槃是。我若说法,诸人难了解我所说者,我是应所疲劳而烦扰。” |
|
G**W 发帖数: 1865 | 50 杂阿含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种种子。何等为五?谓根种子、茎种子、节种子、自
落种子、实种子。此五种子不断、不坏、不腐、不中风,新熟坚实,有地界而无水界,
彼种子不生长增广。若彼种新熟坚实,不断、不坏、不中风,有水界而无地界,彼种子
亦不生长增广。若彼种子新熟坚实,不断、不坏、不腐、不中风,有地、水界,彼种子
生长增广。
“比丘!彼五种子者,譬『取阴俱识』;地界者,譬四识住;水界者,譬贪喜四取
攀缘识住。何等为四?于色中识住,攀缘色,喜贪润泽,生长增广;于受、想、行中识
住,攀缘受、想、行,贪喜润泽,生长增广。比丘!识于中若来、若去、若住、若没、
若生长增广。
“比丘!若离色、受、想、行,识有若来、若去、若住、若生者,彼但有言数,问
已不知,增益生痴,以非境界故。色界离贪,离贪已,于色封滞意生缚断;于色封滞意
生缚断已,攀缘断;攀缘断已,识无住处,不复生长增广。受、想、行界离贪,离贪已
,于行封滞意生触断;于行封滞意生触断已,攀缘断,攀缘断已,彼识无所住,不复生
长增广。不生长故,不作行;不作行已住,住已知足,知足已解脱;解脱已,于诸世...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