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 发帖数: 25262 | 1 北京的一场书法活动。要想掌握汉字,可能需要学习数年。
北京——1913年,中国语言学家、无政府主义者吴稚晖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一场研讨会。
混乱的会场上不仅有言语交锋,甚至还有茶杯乱飞。与会者试图解答一个问题:汉语是
什么。
这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两年前,中国最后一个王朝在孙中山领导的共和革命中瓦解。像
吴稚晖这样的改革派知道,要想存活下来,中国必须变成一个现代国家。但据最近出版
了《十亿个声音》(A Billion Voices)的莫大伟(David Moser)介绍,中国当时有成百
上千种口头语言和方言,书写体系“非常难”,只有一些受教育程度很高的人和官员才
熟悉。《十亿个声音》一书详细记述了现代汉语的确立过程。
莫大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标准汉语——在中国叫“普通话”——是一种“弗兰肯斯坦
式”的混合语言,结合了几种北方方言,最终在共产主义革命结束六年后的1955年被政
府作为国家语言。但他说,自1913年那次会议以来,在一些方面,情况并没有发生什么
改变。
“是,是有了一种语言,但如果想普及读写,它就是一场灾难,”莫大伟说。他是北京
一个名叫CET的汉语项目的负责人,拥有汉学博士学位,... 阅读全帖 |
|
T*****n 发帖数: 2456 |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Torasan (真辛苦),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余英时:重版汪精卫《双照楼诗词汇》序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15 18:07:06 2014, 美东)
多年以来颜纯钩先生都抱着一个愿望,想推出一部注释本的汪精卫诗词集,让一般读者
也能充分欣赏他的古典创作。在我们信札往复中,颜先生曾一再表示,政治和艺术必须
分別看待,我们不应因为不赞成汪精卫的政治,便将他的艺术也一笔抹杀了。这一观点
我是完全同意的。
现在颜先生的夙愿即将实现,但他雅意拳拳坚约我为笺释本《双照楼诗词汇》写序
,参与他的创举。感于他的热忱,我一诺无辞,然而也不免有几分踌躇,不知道应该从
何处落笔。
我既不懂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也没有系统地研究过诗词流变的历史,因此对于汪
精卫诗词本身的分析和评价,我只能敬而远之。一再考虑之后,我觉得也许可以从两个
互相关联的角度来写这篇序文:第一、我是一个旧诗词的爱好者,并且很早便已为汪的
作品所吸引;第二、我又是一个史学工作者,对于汪精卫在日本侵略者的羽翼之下建立
政权这... 阅读全帖 |
|
S*****g 发帖数: 77 | 3 下面我想说的是,鲁迅和胡适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无论是共同主张新文化运动,还
是在政治远见上的模糊失误, 后一点以鲁迅为甚。
鲁迅在30年代亲近左联,鼓吹苏联式的“革命”,并且翻译了《毁灭》《铁流》等“革命
文学”。这一点无论如何是鲁迅的失误。30年代,斯大林已经搞了肃反,中共也几经清党
,鲁迅无论以人道主义立场,还是以自由主义立场出发,都应对此现象有所警醒,对共产
主义本质有点认识。遗憾的是,鲁迅的批判精神,大多用在对中国的国民性及国民党政府
上面,对自己的信仰,却没有适当自我批评。当然,我至今没读完鲁迅,希望有人纠正我
的谬误。
胡适也一样,对30年代政局的演变,有一些错误估计。他说:“我不信中国今日有能专制
的人,或能专制的党,或能专制的阶级。。。我不信中国今日有什么大魔力的活话题可以
号召全国人的情绪与理智,使全国能站在某个领袖或某党某阶级的领导之下,造成一个新
式专制的局面。”
这段话,在2003年的我们看来, 简直是个笑话。多么乐观可爱的胡适。
而吴稚晖早在1928年,即已看出共产党“还要大得志一番,中国还免不了杀人放火之劫”
。 胡适在1953年写的《追念吴稚晖先生》一 |
|
l*****a 发帖数: 38403 | 4 〖 非基运动的经过 〗
非基运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是在主后1922年,第二是自主后1924年始,至
1927年为止。
第一阶段:1922年4月1日,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
WorldStudentChristianFederation)在北京借用清华大学召开第十一届年会。各地分会
(即基督徒学生运动,StudentChristian Movement)均派代表参加。
在会议尚未召开前的3月9日,一群上海学生以「非基督教学生同盟」为名,反对世
界基督教学生同盟借用中国的大学校址开会;他们又攻击基督教为资本主义殖民政策的
先导,奴役中国人民。这群学生通电全国各校,要求支持,各地纷纷响应。
3月11日,北京学生成立「反宗教大同盟」,李石曾、蔡元培等人均予协助。3月21
日,由为数七十七人的学者以该同盟的名义联署发表宣言和电文,指出宗教对人类的祸
害,中国原为无教之国,但近数十年基督教却来毒害国民,故他们组织同盟以对抗之。
4月9日,在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大会闭幕的当天,北京大学举行非宗教演讲大会,有三
千多人参加,不少著名学者上台发表演说,反教情绪高涨。
当时,中国各大城市的学生及知识分子纷... 阅读全帖 |
|
p****e 发帖数: 468 | 5 太长我都懒得读了, 谁自愿读完小结一下吧.
文/王晓明
当你翻开字典,如果没有注音字母,你能准确地读出它的音律吗?这些简单的字母,
使得我们与前人的沟通变得那么直接、那么简洁。你可知道,它们的诞生,和我们学校有
着紧密的联系。
中国的一个个方块字,它姓什名谁,没有老师告诉你,没有注音帮助你,你怎样去
认识它?这个问题从清末到民初,一直困扰着国学家们,私塾里的先生口音各异,教出来
的学生自然是南辕北辙。地大物博的中华民族,人类文明的古老国度,靠口传笔授,怎能
生延发展?1913年,北京高师胡以鲁教授率先开设"国语学"课程,1915年他又协
办"注音字母传习所",并特别在高师附小?quot;国语讲习所",专教注音字母和国语。
根据1913 年教育部读音统一会全国代表和专家多数表决的字音注音,由吴稚晖
编写的《国音字典》,收录有一万三千多字,经钱玄同、吴稚晖、黎锦熙、王璞、马裕藻
等审定,教育部于1918年正式颁布,这是我国确立国语字音标准之始。
1918年,北京高师陈宝泉校长在校内丽泽楼主持召开了全国第一次国语教科书
编辑会议,与会者公推高师国文系教授 |
|
M******8 发帖数: 10589 | 6 http://cpc.people.com.cn/GB/69112/71148/72755/4947508.html
北京市档案馆藏有李大钊1927年4月被捕后的口供笔录材料二件,是在京师高等检察厅
档案中发现的。供词为抄件,是京师警察厅抄送给高等检察厅的,被警察厅称为“李大
钊供词全份”。现予公布,供研究李大钊与国共合作的北方组织和活动情况参考。
李大钊供词之一
李大钊供:籍贯、年岁同前述。我在北方区担任特别市党部政治执行委员,我的职任就
是关于政治军事对中央党部报告,其市党部的组织另有部长管理,我不过代管党务。武
汉有中央政治委员会,在北京是分会。从先政治委员李石曾、顾孟余等人,他们已先后
离京,北京只有我一人。
问:特别市党部共有几处及其组织内容?
答:特别市党部共有四个:广州、上海、汉口、北京共四处。特别市党部有事直接报告
中央。在市党部以下分组织部、宣传部、工人部、农民部、青年部。各部以下分设之组
织部是专管介绍党员,宣传部专管宣传、各种印刷品类,如对于民众方面、学校内学生
、工人、农民均有宣传的职任。各部以下有会务部,专管开会之事。党人对于各地宣传
有调查军队及军械的任务,...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6673 | 7 2004年04月26日 10:05 来源: 广州日报
他走过了一个世纪,他创造了一个时代,他矗立了一座丰碑!
———《百年小平》(中央文献出版社)
毕业于重庆留法预备学校
留法勤工俭学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蔡元培、吴玉章、李石曾、吴稚晖等共同
倡导。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对正在兴起的留法勤工俭学热潮从思想上起到了很大的
推动作用。周恩来在《留法勤工俭学之大波澜》一文中指出:“迨欧战既停,国内青年
受新思潮之鼓荡,求知识之心大盛,复耳濡目染于‘工读’之名词,耸动于‘劳工神圣
’之思想,奋起作海外勤工俭学之行者因以大增。”
1919年9月,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正式开学。校址设在重庆市夫子祠内。
1919年9月下旬,邓小平同邓绍圣、胡明德一起考入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
学校的招生,分为公费生(或称贷费生)和自费生两种。邓小平的叔父邓绍圣取得
贷费生资格,邓小平和胡伦则为自费生。自费生赴法的旅费,除由学校董事会补助100
多元外,另须自行筹集一部分,凑足300元即可成行。
邓小平进入这所学校时,刚满15岁。据他当时的同学江泽民(克明)回忆:“邓小
平是稍晚才进入这所预备学 |
|
f*****e 发帖数: 939 | 8 作者不详
刘国珍(1862—1947),字介臣,又名席玉,祖籍浙江绍兴,本人诞生于天津,原
姓李,但因家境清贫,诞生后约100天母亲病故,只能由14岁的姐姐勉力喂养,不久被
姨娘家(刘姓)接去,刘家膝下无男孩,随即过继入刘门,改姓刘,学名席玉,乳名小柱
。刘家虽为书香门第,但家境一般。刘国珍童年时被送入私塾读书,他聪敏灵慧、勤奋
好学,特别喜欢看人家写字,随时随地临摹他人手笔,几近废寝忘食程度。少年时他到
市上去买东西,往往因见路人写字绘画等而入迷忘归。至青年时期,最初被录入直隶总
督衙门任文职,由于学识渊博、才智过人、品行正直、办事能干,深受上下级的赞扬,
并很快地成为当时总督衙门的两大师爷之一。他精通大清律例,主要负责国内的民事律
法问题,另一位叫刘子兰,则负责对外国的事务兼翻译。两人是官方处理日常法律事务
的主要骨干。
他生于同治元年,比康有为小4岁,比谭嗣同大3岁,比梁启超大11岁,是康
梁的志同道合人及维新变法在天津的积极支持者。刘国珍当时在津以新潮人物而知名,
与许多具有革新思想的高层次年轻学者交往甚密,因关心国事,也结识了不少友好的外
国朋... 阅读全帖 |
|
|
j**n 发帖数: 13789 | 9 1919~1920年间,先后有1600多名中国知识青年赴法国勤工俭学,李石曾、吴玉章、
吴稚晖、张继以及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功不可没;这段时间里,蔡和森、毛泽东都在
北京,也在忙这件事。但毛泽东轰轰隆隆组织不少人赴法勤工俭学,临要走时他又不去
了。去不去法国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想法,蔡和森、毛泽东这对同学好友一起在北京
组织张罗这件事,毛却不去了,蔡和森却不问毛为什么。似乎,至今也少有人问为什么。
然而众所周知,毛泽东轰轰隆隆组织中国青年赴法勤工俭学期间,有人为赴法勤工
俭学的各地学生筹措的两万银元交给毛泽东。毛是怎么花的,也成为悬案。两万银元不
是笔小钱,毛在北大红楼每月才8块银元,他得干200多年才能挣到这些钱。这笔钱都怎
么花的,蔡和森也许知道,但蔡和森死了。
然而,蔡和森死了,当年赴法的人还有没死的。唐铎《回忆五四时期的留法勤工俭
学运动》中说,“我们在北京,一边参加五四爱国运动,一边积极准备赴法勤工俭学,
每天的生活都很紧张。我们都是些离乡背井的穷学生,家里无法接济,时间拖长了,吃
饭就成了大问题。我们只好一面继续交涉,一面自己找点工作做……大约在1920年初... 阅读全帖 |
|
m***i 发帖数: 263 | 10 我决定成立旅美爱国共产主义小组,发展monkeylady, hsh, benckmark, dahuilanga,
goodegg,liangzhi为第一批党员。。 |
|
|
|
|
b*****t 发帖数: 9671 | 14 21世纪会是胡适的世纪吗?
傅国涌
【2008年4月在浙江大学讲,根据录音整理】
六十年前,1948年10月20日胡适之先生在大陆做了作后一场演讲,在浙江大学,讲
题为自由主义。一个浙大学生多年后回忆,那次听讲的人不多,而且中途有许多人离开
,但我在浙大校长竺可桢当天的日记看到的情况完全不同。这次讲演,与胡适不久后在
台湾发表的演说《自由主义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内容很接近。胡适是个自由主义者,但
是他真正直接、系统地表达自由主义的理念,则是1947年以后的事。“五四”时代,他
提出要引进“易卜生主义”,也就是独立的个人主义,这是他所理解的自由主义的一个
基础,包括他在20年代主张的“好政府主义”,与他理解的自由主义也是接近的,但他
长期以来并没有打出自由主义的旗帜,直到他离开大陆前一年,他才在北平广播电台的
一次演讲当中,全面地阐述了他对自由主义的见解。这次到浙大是他在大陆讲自由主义
的最后一场,事实上,在此以后,他追求的自由主义在大陆就要长时期地退出历史舞台。
1948年12月17日,中国面临剧变,胡适将永远离开大陆,他跟当时美国驻华大使司
徒雷登说过,他与共产主义“不... 阅读全帖 |
|
k******k 发帖数: 6800 | 1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wlch (cwl),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高华:六十年来家国,万千心事谁诉—读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29 22:58:04 2011, 美东)
高华:六十年来家国,万千心事谁诉
——读龙应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札记
作者:高华
来源:《领导者》总第34期(2010年6月)
本站发布时间:2010-7-20 7:56:45
一、引子:龙应台要说什么?
龙应台去年出版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一书在台、港和海外的华人社会引起强烈
反响。作为一名近代史研究者,我读过许多探讨1949年前后中国历史变化的著述,我自
己也曾就其中的某些问题写过文章,但是龙应台的书还是给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应
该说,这是一部用散文的文体,以新的思维,对1949年前往台湾的一群中国人进行全新
论述的重要作品。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意象复杂,场面宏大:从1949年200万大陆人渡海迁台,再
到二战时期的德、俄战场和南太平洋战场;从“白色恐怖”对“外省人”的残酷迫害,
到“本省人”对“祖国军”的期盼和失... 阅读全帖 |
|
g*********r 发帖数: 9366 | 16 ☆─────────────────────────────────────☆
kirklook (Ni) 于 (Thu Dec 29 23:08:32 2011, 美东) 提到:
发信人: cwlch (cwl),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高华:六十年来家国,万千心事谁诉—读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29 22:58:04 2011, 美东)
高华:六十年来家国,万千心事谁诉
——读龙应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札记
作者:高华
来源:《领导者》总第34期(2010年6月)
本站发布时间:2010-7-20 7:56:45
一、引子:龙应台要说什么?
龙应台去年出版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一书在台、港和海外的华人社会引起强烈
反响。作为一名近代史研究者,我读过许多探讨1949年前后中国历史变化的著述,我自
己也曾就其中的某些问题写过文章,但是龙应台的书还是给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应
该说,这是一部用散文的文体,以新的思维,对1949年前往台湾的一群中国人进行全新
论述的重要作品。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意象复杂,场面宏大:从194... 阅读全帖 |
|
b*******t 发帖数: 14 | 17 (2013 年 12 月 25 日复旦校友供稿)近日,笔者欣闻好友兼复旦同学 Yao 开发的一
套“英文注音”软件在国际上屡获好评,甚至有望彻底改变美国儿童的识字方式,成为
美国的“万世师表”,笔者深感这真是我旦的光荣,复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近在咫尺了
。以下是笔者对 Yao 的专访。
导读
一、看到英文单词即知道发音,托福听力口语不再愁
二、媒体报道,专家好评,参加美国国家教育博览会
三、研究起步自复旦时光,复旦人的自豪感鼓舞探索
四、常州蕴育五位拼音设计者,江南文明激发自豪感
五、中国人或成为美国万世师表?当是全中国的光荣
六、更打造外语学习的战略武器,志在统一人类语言
一、看到英文单词即知道发音,托福听力口语不再愁
Speak, break, bread, idea, reality, create, ocean. 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单词有
什么共同点?聪明的你可能很快会发现,它们都有“ea”,而且“ea”的发音各不相同
。这反映了英语的一个特点:单词拼写和发音并不完全对应,不像汉语拼音那样,看到
拼写就一定知道发音,听到发音也一定能知道拼写。
英语的这个问题给两类人带来了不便。一...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1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辛灏年:谁在分裂中国(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21 07:43:19 2015, 美东)
在上期的节目中,辛灏年先生首先回顾了中国自辛亥以来的历史事实。他指出,维护中
国的统一自来就是国人的共识。辛亥革命爆发时,连即将退位的满清朝廷都没有因为自
身的覆亡而分裂过中国;辛亥革命爆发之后,即便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满清,大小军
阀混战十一年,他们或是要复辟大一统的中华帝国;或是梦想武力统一中国;或是一心
维持军事割据,但都没有要分裂中国。中华民国的国父孙中山先生直到辞世的那一天,
都在为了中国的民主进步统一,就是大中华民国的统一,而艰难奋斗未已,他留在人间
的最后一句话,就是「和平奋斗救中国」。而民族英雄蒋介石先生的一生,就为捍卫中
国的进步统一,他无愧于中华五千年的牺牲和奋斗。然而自西来幽灵进入中国,前苏俄
帮助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天开始,一个「认马列为祖宗,苏俄为祖国,斯大林为父亲
」的政党,就开始了分裂国家,出卖民族的行... 阅读全帖 |
|
N*****e 发帖数: 1094 | 19 1948年3月25日至27日,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代院长兼评议会议长朱家骅在南京主持召
开了最后一轮院士选举会。经过与会者五轮无记名投票,原定要选出的100名院士最后
只有81人通过。这81人也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批院士。共分为三个组:数理组、
生物组、人文组。
1948年底,国民党输掉大陆已成定局,只好布局退守台湾。在蒋介石的直接领导下,时
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和傅斯年、杭立武、蒋经国、陈雪屏等要人于南京紧急磋商
谋划了“平津学术教育界知名人士抢救计划”细节办法,并拟定了“抢救人员”名单。
按照蒋介石的指令,此计划中以下学人是要必须“抢救”出来经南京送赴台湾的:一是
大陆各大专院校的负责首长;二是原中央研究院院士;三是因政治原因必须限令离开大
陆的高级知识分子;四是在国内外学术上有杰出贡献者等等。于是,一份经傅斯年、陈
雪屏和蒋经国三人共同商议拟定的“抢救”的名单很快出炉了,名单上几乎全是清一色
当时国内卓有成就的杰出知识分子。
在国民政府1948年3月选出的包括郭沫若在内的81名院士中,1949年后,到台湾的只有
凌鸿勋、林可胜、傅斯年、董作宾、李济、王世杰、吴稚晖、朱家骅、...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20 1942年,蒋介石夫妇与史迪威将军(右)会晤。
资料图:2009年3月19日,蒋介石和陈洁如结婚时用的五门橱从陈洁如原淡水路居所迁出,移至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馆展览,此外,陈洁如的老照片也同样吸引众人视线。据介绍,此张老照片为陈洁如(右)与朱逸民女士的合影。1918年陈洁如被母亲送往蔡元培创办的爱国女子学校学习,在那里结识了朱逸民女士,二人情同姐妹。1919年,朱逸民成为上海滩大财阀张静江的续弦,陈洁如也常被邀去张府与朱逸民相聚,并在张府与蒋介石相遇。
蒋介石的感情世界向来为世人所好奇。在其戎马生涯中,至少与4位女子──毛福梅、姚冶诚、陈洁如、宋美龄,交织过4段轻重有别的关系,并纪录在他的日记中。国民党党史馆主任邵铭煌在今日出版的台湾《旺报》撰文解读蒋的日记,一窥蒋介石对毛、姚、陈、宋的爱与恨:和平常人一样,蒋在男女私情上也会争风吃醋、喜新厌旧,还会算计得失。
暗藏玄机的照片
在蒋介石感情世界里,依可靠记载有4个女性伴侣,毛福梅、姚冶诚、陈洁如、宋美龄。毛福梅是发妻,元配夫人。姚冶诚是妾妇,如夫人。陈洁如是良伴,也算是如夫人。宋美龄是明媒正娶,最后的蒋夫人。她们都陪伴蒋介石度过一段生活,...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21 回国的诱惑:揭秘中国最高级别的人才计划
什么是“千人计划”?
什么样的海归才算“人才”?
人才回国图什么?
海归人才能改变中国吗?
掌管中国高级官员任免的中共中央组织部很少如此高调:向海外敲锣打鼓,呼唤高层次人才回国效力。
颇像一次大规模的政治动员。
2008年年底的中国,由向来仅负责任命高级官员的中组部牵头,启动了一项旨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千人计划”——在国家层面,用5~10年时间,引进2000名左右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创业的领军人才回到国内发展事业。
有别于以往的“百人计划”、“长江学者”计划以及“杰出青年基金”计划,这是一项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审议通过的政治级别最高的人才计划——显然,为了吸引海外留学人才归国,中国政府下定决心要做最大的努力。
国际舆论称之为“高瞻远瞩”。
据教育部统计,目前中国有20多万留学人员学成后留在海外工作,就职于国际知名企业、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取得副教授或相当职务以上的高层次人才约有1.5万人。他们大多在35~50岁之间,正处于创新创业黄金时期。
另一方面,中国在20世纪国际性人才竞争中,像世界上其他新兴...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22 盖棺不能定论:“文化领袖”郭沫若遭人质疑的是是非非
郭沫若逝世已经20年了,但对他的评价,很多方面尚未定论,特别是他的人格问题,更是议论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说他很伟大,有的说他很平庸;有的说他是“青春型”人格,有的则说他是投机分子;有的说他是敢于创造的天才,有的则说他是御用文人;有的说他是一代知识分子的楷模,有的则不以为然,等等。郭沫若究竟具有怎样的人格,他在现代和当代文化界、知识界、教育界心目中到底是什么形象,在这里我们不准备全面评述,只想就其有关的点点滴滴的具体问题谈点看法,供读者参考,也请专家学者赐教。
(一)信仰中的人格问题
严格地说,信仰并不属于人格研究范畴。但在本世纪初的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我们宁可把信仰共产主义视为一种高尚和伟大的人格体现。这时的郭沫若真的信仰共产主义吗?不是。共产主义对于郭沫若来说,只能算作一种倾向,一种想法,一种愿望而已,始终未形成为真正的信仰。尽管在作品中,在一定的场合,他也曾喊“我是个无产者”,“我愿意成为共产主义者”的口号,这正如他自己所坦言的,那“只是文字上的游戏”;瞿秋白也认为这是“吊膀子”罢了。
下面的例证也说明这一点:
①1926年初,郭去... 阅读全帖 |
|
b*******t 发帖数: 14 |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bootedcat (bootedcat),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复旦牛人创立英文注音系统 或成为美国万世师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Dec 28 22:36:50 2013, 美东)
(2013 年 12 月 25 日复旦校友供稿)近日,笔者欣闻好友兼复旦同学 Yao 开发的一
套“英文注音”软件在国际上屡获好评,甚至有望彻底改变美国儿童的识字方式,成为
美国的“万世师表”,笔者深感这真是我旦的光荣,复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近在咫尺了
。以下是笔者对 Yao 的专访。
导读
一、看到英文单词即知道发音,托福听力口语不再愁
二、媒体报道,专家好评,参加美国国家教育博览会
三、研究起步自复旦时光,复旦人的自豪感鼓舞探索
四、常州蕴育五位拼音设计者,江南文明激发自豪感
五、中国人或成为美国万世师表?当是全中国的光荣
六、更打造外语学习的战略武器,志在统一人类语言
一、看到英文单词即知道发音,托福听力口语不再愁
Speak, break, bread, idea, reality, create,... 阅读全帖 |
|
o***s 发帖数: 42149 | 24 西安事变至今,已有整整80年。然而,这场改变近代中国历史走向的事件,却还有很多错误的说法在广为流传。所谓“西安事变发生后,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极力主张进攻西安,欲趁乱炸死蒋介石或假张、杨之手杀掉蒋介石,以便自己取而代之”之说,就是很典型的一例。
何应钦不可能有“杀蒋”“代蒋”的心思
蒋介石在西安被扣,南京出现权力真空,何应钦确实暂时取得了之前未曾有过的地位——事变当晚,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和中央政治委员会临时联席会议做出决议,“关于指挥调动军队,归军事委员会委员、军政部长何应钦负责”。但这并不意味着何具备了取代蒋介石的能力。其资历与实力,在党内远不能与汪精卫等辈相提并论;在地方实力派中难望李宗仁、阎锡山之项背(何出身贵州,并无地方力量可作依靠);即便在黄埔系中,陈诚、胡宗南等人的力量,也非何所能驾驭。何应钦军界浮沉十余年,不可能连这点自知之明都没有,而生出“取蒋介石而代之”的荒唐念头。
事实上,在12月12日晚的会议上,主张“明令讨伐”者,非止何应钦一人。激烈主张派飞机轰炸西安的乃是戴季陶;陈立夫则痛斥“谓对张不可过急烈,防危及蒋先生”的张继乃是汉奸。戴季陶、陈立夫与蒋介石的关系至为... 阅读全帖 |
|
|
s***e 发帖数: 1272 | 26 这俩够不上。
吴稚晖肯定够。还有一个据说是李石曾。 |
|
K*K 发帖数: 193 | 27 那篇记者的文章背后推手多半就是文章里提到过的吴锐。吴锐跟刘起釪关系好,不过他本人也很有意思。
抄一篇刘起釪的文章,学术上不评价,不过这里面的
“遵循备受党中央、社科院领导、学术界尊重的顾学之路”
“应该首先把先行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党的社会科学领导同志对待顾先生学术的态
度告诉大家,当然更重要的是党中央始终尊重顾先生学术也都要告诉大家,以见出我们
从事社会科学的人,对顾先生应持什么态度才是正确的。”
“特别是他作为历史研究所所长,直接违抗胡乔木、胡绳先后两位院长重视顾学的指示
,顶着干而来的”
学术界还有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也就算了,提党中央、社科院领导,拉周恩来,胡绳,
周扬,胡乔木的大旗,有意思吗?要批李学勤应当从学术上批判,扯到“中央”,“领
导”上面,甚至有一些人身攻击,这难道就是“顶尖史学大家”应该有的风范?而且如
果这篇文章发表在60,70的文革年代,在时代的背景下,也就算了,到现在还扯这
些东西,就没意思了。还有文章后面对李学勤连一些不适合的话都出来了,这不是硬生
生地把学术研究自我贬低为江湖恩怨的水平么?
当然,一种可能是刘起釪过去曾经受到李学勤的打压,不过就算这样,阐... 阅读全帖 |
|
f****i 发帖数: 9419 | 28 我首先要说,这个内容本身就有很多讨论都是更多的存疑史料是偏蒋的,我转这个就是
为了告诉某些无知的人,即便是屁股决定脑袋也最好长个脑袋思考一下。我对该文说的
各方责任判定还是基本赞同,虽然有偏差但是误差不大。另外看看人家都怎么引用史料
的,别张嘴就胡扑哧。
作者:杨天石
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进攻沈阳北大营,发动事变,蒋介石
下令“不抵抗”,众口一词,几成铁案。前些年,张学良在接受唐德刚的口述历史访问
时,特别声明,“不抵抗”是他本人下的命令,和蒋介石无关。这样,学术界关于这一
问题的研究就向前推进了一步。但是,还有若干问题并未解决。这些问题是:
蒋介石是什么时候得知日军进攻沈阳北大营的?他的反应是什么?
南京国民政府处理事变的对策是什么?
张学良为何下令“不抵抗”?真的和蒋介石没有关系吗?
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不能认为问题已经彻底弄清楚了。
【一】蒋介石迟至9月19日晚才从上海方面得知“事变”消息
1931年9月18日这一天,蒋介石上午早起后,即与宋美龄同谒中山陵。其后,参加国府
会议,讨论工厂检查法等问题。晚9时半,登永绥舰,往南昌督师“剿共”。当日日记
云...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29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9378
●梁启超(1873─1929)以康梁变法闻名於世,晚年致力於国学研究。是中国近代史上
公认的文化巨人。他和九个子女的大量通信,是其珍贵遗产之一。此信写於国共分裂之
後,收信人是长女梁思顺,小名令娴。
近来连接思忠的信,思想一天天趋到激烈,而且对於党军胜利似起了无限兴奋,这也难
怪。本来中国十几年来,时局太沉闷了,军阀们罪恶太贯盈了,人人都痛苦到极,厌倦
到极,想一个新局面发生,以为无论如何总比旧日好,虽以年辈很老的人尚多半如此,
何为青年们。所以你们这种变化,我绝不以为怪,但是这种希望,只怕还是落空。
我说话很容易发生误会,因为我向来和国民党有那些历史在前头。其实我是最没有党见
的人,只要有人能把中国弄好,我绝对不惜和他表深厚的同情,我从不采那”非自己干
来的都不好”那种褊狭嫉妒的态度。平心而论这回初出来的一部分党军,的确是好的─
─但也只是一部分,可惜在江西把好的军队损伤不少,现在好的计不过二三万人──但
行军以外的一切事情,都被极坏的党人把持,所以党军所至...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1862 | 30 高华:六十年来家国,万千心事谁诉
——读龙应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札记
作者:高华
来源:《领导者》总第34期(2010年6月)
本站发布时间:2010-7-20 7:56:45
一、引子:龙应台要说什么?
龙应台去年出版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一书在台、港和海外的华人社会引起强烈
反响。作为一名近代史研究者,我读过许多探讨1949年前后中国历史变化的著述,我自
己也曾就其中的某些问题写过文章,但是龙应台的书还是给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应
该说,这是一部用散文的文体,以新的思维,对1949年前往台湾的一群中国人进行全新
论述的重要作品。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意象复杂,场面宏大:从1949年200万大陆人渡海迁台,再
到二战时期的德、俄战场和南太平洋战场;从“白色恐怖”对“外省人”的残酷迫害,
到“本省人”对“祖国军”的期盼和失望,再到“亚细亚孤儿”的悲情。全书有家有国
,以个人和家族的变迁,来折射时代和国家的大势走向对个人命运的影响。以人文的、
人道的史观,穿透被宏大话语总结、归纳的历史,从中还原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寻求其
中的意义和价值,这是《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一书的基本特点。在我多年的... 阅读全帖 |
|
g*****g 发帖数: 6798 | 31 412不是蒋介石搞起啦的.
是桂系李黄白和文人元老吴稚晖,蔡元培,张静江等人发动的.
蒋介石是被动接受.
而且共产党掌握的武装势力可不是被动挨打的角色,
上海被占领是由共产党领导的总工会发动的3次起义内外配合的,
白崇禧一进上海,发现他根本管不了事,总工会是第一大势力. |
|
H****g 发帖数: 14447 | 3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erzog (singularity),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历史上的明天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pr 10 13:59:35 2012, 美东)
今天是国内的4月11日。明天就是4月12日。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四
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6年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工农运动的高涨,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
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威胁到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1927年3月,帝国主义直接出兵
镇压,制造了南京事件。与此同时,蒋介石为了实现其反革命野心,积极寻找靠山,加
紧同帝国主义、封建买办阶级勾结,密谋举行反革命政变。4月上旬,蒋介石和汪精卫
、白崇禧等人举行一系列的秘密反共会议。接着,蒋介石纠集流氓、地痞组织“中华共
进会”和“上海工界联合总会”,以反对上海总工会。他又指使吴稚晖、钮永健、白崇
禧、陈果夫等组织“上海临时政治委员会”,篡夺上海人民的政权。他施展两面派的手
法,一面以总司令部的名义发布文告,...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10589 | 33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3940
朱正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辞海》中有词条: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五四运动前后,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到法国勤工俭学的留学运动
。开始于1912年,由李石曾、吴玉章、蔡元培等人发起组织。1919年五四运动后,数以
千计家境贫寒的知识青年通过华法教育会的介绍赴法国,一面做工,一面求学,使这一
运动达到高潮。来自全国18省、共20批学生抵达法国学习,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人才。一
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如蔡和森、赵世炎、周恩来、王若飞、陈延年、邓小平等,留法期
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组织了旅欧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回国后成为
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骨干。
作为辞典的词条,大概只能写得这样简单。没有写出这事的一些曲折,也没有说明
这个运动是怎样结束的。有材料说明,这运动到1920年即无法维持下去了。一个材料是
1921年1月12日蔡元培以华法教育会会长的身份发表的第一号通告。它说:
元培到法以来,在法勤工俭学生以及学生部任事者,先后向元培声述各方面困难情
形,及询求解...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10589 | 34 http://www.zxls.com/Article/Class109/Class106/200501/2005012800
2013年5月20日星期一
郭沫若逝世已经20年了,但对他的评价,很多方面尚未定论,特别是他的人格问题,更
是议论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说他很伟大,有的说他很平庸;有的说他是“青春型”人
格,有的则说他是投机分子;有的说他是敢于创造的天才,有的则说他是御用文人;有
的说他是一代知识分子的楷模,有的则不以为然,等等。郭沫若究竟具有怎样的人格,
他在现代和当代文化界、知识界、教育界心目中到底是什么形象,在这里我们不准备全
面评述,只想就其有关的点点滴滴的具体问题谈点看法,供读者参考,也请专家学者赐
教。
(一)信仰中的人格问题
严格地说,信仰并不属于人格研究范畴。但在本世纪初的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我们宁可
把信仰共产主义,追随共产党视为一种高尚和伟大的人格体现。这时的郭沫若真的信仰
共产主义,跟随共产党吗?不是。共产主义、共产党对于郭沫若来说,只能算作一种倾
向,一种想法,一种愿望而已,始终未形成为真正的信仰。尽管在作品中,在一定的场
合,他也曾喊“我是个无产者”,“... 阅读全帖 |
|
f********t 发帖数: 6999 | 3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ilovespring (spring), 信区: Joke
标 题: 历史不容细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8 10:52:04 2014, 美东)
1、东汉有个太监,凭借为皇后诬陷其他嫔妃上位,皇后死后,他立即又傍上了另一个
皇后,简直就是个皇后控。这个人政治上的作为不堪入目。他叫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2、1960年,国内大饥荒,青壮年每天定量3两米,不足,人相食。茅台酒厂无米酿酒,
周恩来闻讯,特批2200吨粮食给茅台酒厂酿酒!而此期间,中国大陆有数千万人饿死。
但茅台酒厂1959年到61年的产量并没有减少,且更有收藏价值!这个时期的土陶瓶茅台
酒145.6万元创国内最高价,只因为这个时期的茅台不是用粮食酿造的,而是用人民的
性命和血酿造的。
3、林彪,黄埔天才,23岁任军长。解放战争任东北野战军司令,指挥辽沈战役、平津
战役。解放后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防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1971年9月13日林彪
机毁人亡,绝大多数人迷茫:毛的亲密战友副统帅咋就叛国了?蒋介石生平少有的几次
痛哭,这次就是为了学... 阅读全帖 |
|
h******x 发帖数: 10156 | 36 撰文/陈良飞
自夏朝始,中国历代统治者正式建立的大小国都或陪都有298个,如果加上一些王朝末
期匆匆选定的“国都”和农民起义政权所在地,这个数目会增加到350个左右。如此频
繁的建都、迁都史,在世界历史上独一无二。
迁都往往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理条件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迁
都案例中,有的因素凸显,而有些不那么突出。
中国古代统治者以天命自居,对国都的选择与营造极其重视,一旦确定就不再轻言迁都
。无论被迫迁都还是主动迁都,统治者常常要冒着很大的政治风险和社会压力,更考验
他们的勇气和智慧,主动迁都者尤甚。
进攻与退守
在古代中国,选取一个“固若金汤”的都城几乎是所有统治者思考国都问题时的首要因
素。大多数时候,统治者会寻找一些具备良好地形据守条件的地方作为国都。但出于加
强防御的考虑,统治者有时会将国都主动设在靠近军事冲突前沿但本身易守难攻的地区
,既能扼守军事要塞,又不易被侵占,也不失为一招妙棋。
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周振鹤看来,唐代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重心在黄河流
域,比较大范围的天下之中就在三河地区,从政治地理上来说,就是所谓核心区。从三
河缩小到一个地...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1862 | 37 从梁启超的书信看蒋介石为什么要发动412清党?
梁启超与令娴女士等书(节录)
(1927年5月5日)
近来连接思忠的信,思想一天天趋到激烈,而且对于党军胜利似起了无限兴奋,
这也难怪。本来中国十几年来,时局太沉闷了,军阀们罪恶太贯盈了,人人都痛 苦到
极,厌倦到极,想一个新局面发生,以为无论如何总比旧日好,虽以年辈很老的人尚多
半如此,何况青年们。所以你们这种变化,我绝不以为怪,但是这种希 望,只怕还是
落空。
我说话很容易发生误会,因为我向来和国民党有那些历史在前头。其实我是最没有
党见的人,只要有人能把中国弄 好,我绝对不惜和他表深厚的同情,我从不采 那“非
自己干来的都不好”那种褊狭嫉妒的态度。平心而论,这回初出来的一部分党军,的确
是好的——但也只是一部分,可惜在江西把好的军队损伤不少,现在好 的计不过二三
万人——但行军以外的一切事情,都被极坏的党人把持,所以党军所至之地,弄得民不
聊生。孟子有几句话说:“……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 哉,避水火也。如水益
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这几句话真可以写尽现在两湖、江浙人的心理了。
受病的总根源,在把社会上最下层 的 人经过来... 阅读全帖 |
|
M*****t 发帖数: 1842 | 38 是共产党抱住了北大这个五四革命的老牌子,对蔡元培这个北大老校长也不好下手了。
另外412后蔡淡出国民党核心政治圈。
蔡元培的北大校长就是他在共产党历史评价中的护身符,所以没有被共产党在大陆公开
标记成吴稚晖那样的国民党反动右派,其实他就是个国民党的大右派。 |
|
o***e 发帖数: 3526 | 39 清党光头倒未必那么积极。最积极的是蔡元培吴稚晖那伙人。
暴力土改秘密党员都不是问题,KMT自己的屁股也未见得就干净。议会道路在很多国家
也都是在血路中走出来的,英国的国王和议会之间,议会内部也不是没见过血。问题是
怎么处理暴力土改。有些事本来是可以商量的,实在是KMT内部矛盾太深了,大家都想
见血,没耐心谈下去了。清党的结果是杀人一万,自损八千,KMT又好到哪里了,人杀
完了,自己对基层的控制力也没了,结果是走前面北洋政府的老路而已。没球新意了。 |
|
p**j 发帖数: 293 | 40 一、周恩来——倾城风采
周恩来的风采绝对不是一个美字可以概括的。周恩来生于南方但长于北方,这使得其美兼具南方的俊秀和北方的英挺,其性格特征也正是集细腻与豪放于一体。
周恩来年轻时就读于南开中学。1914年南开十周年校庆,校方组织学生演出宣传妇女解放、破除封建迷信的新剧《恩怨缘》。可是因为女主角无人扮演而即将放弃。无奈之际,俊美的周恩来在同学推荐下男扮女装,反串了《恩怨缘》中的女角,没想到演出相当成功。自此,他一发而不可收,接连在《仇大娘》、《华娥传》等10多部新剧中担纲扮演主要女角,广获好评。
周恩来毕业时被举为全校文科第一名,后留学于日、法等国。所谓相由心生,帅气的相貌或许是天生的,但是令人倾慕的风采是后天高洁的品德使然。
二、蒋介石——新旧交融
在民国四大美男子中,人们对蒋中正政治得失的关注远远大于对其相貌的注意。人们一直认为,蒋中正与宋美龄的结合,是蒋因为政治企图而追求宋的。然而,几十年后,宋美龄却坦言,是自己在一次宴会上与蒋相识后,倾慕蒋的英俊挺拔,而主动追求蒋的。宋美龄随后不顾二姐庆龄、大哥子文的反对,在大姐霭龄的帮助下,最终说服母亲,成就了与蒋的百年之好。由此可见,蒋中正之...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41 7月
12日上午,毛泽东找我们三人谈话后的第二天,小
舟体会毛泽东是愿意听人谈缺点的。周惠鼓动小舟再去找彭德怀谈一次,
告知毛泽东跟我们谈话的精神。小舟于是向彭德怀介绍了这次谈话的情况,
关于会议多谈缺点还是有压力;“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国乱思良将,家
贫思贤妻”;以及蒋干故事等等,双方都谈了。说我们讲话很随便,毛泽东
都听进去了,希望他能去找主席谈谈。彭德怀说怕谈不好,有些意见还不
成熟,在西北小组会上没有谈。有些谈了,《简报》上也没有登,因此想写
一封信。小舟很赞成写信,说将那些发言加以整理充实,就很好了。彭欣
然同意,还对小舟说:“你当了我的参谋。”
在庐山时,张闻天的住处同彭德怀很近,早晚散步常见面。由于观点相
同,张闻天到彭德怀的住处交谈过多次。张闻天对小土做炼铁特别不满,
认为浪费人力、物力太多,并影响秋收,归结为“得不偿失或损失很大”。
彭德怀则认为,“有得有失或有失有得”,搞得太多,有很大浪费,但也发
动了群众,取得了经验,还普查了地质。中国大落后,他赞成大中小并举
和土洋结合的方针。张闻天认为今年钢产
1300万吨很难完成。造假报告,
夸大成绩现象仍然严重。报纸上...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2 作者: 冯学荣
宋庆龄的父亲宋嘉树是海南文昌人,12岁时追随堂舅去的美洲,然后在美国成为了一名
传教士,并于1886年奉派返回中国上海传教,同时也从事商业,故宋嘉树拥有传教士与
富商的双重身份。
回国传教没几年,宋嘉树认识了孙中山,并迅速成为孙中山的超级粉丝,他成为了众多
资助孙中山革命事业的金主之一。
1893年,宋嘉树在上海生下宋庆龄,生在基督教家庭,宋庆龄自然有一个英文名字,叫
做Rosamond,宋庆龄在上海生活至14岁,所以我们在黑白文献片里看到宋庆龄发言,都
是一口浓重的上海话,就是这个缘故。
宋庆龄尽管是海南人,然而终其一生,并未在海南生长过,加上其母亲倪桂珍是上海人
,宋庆龄自然讲得一口流利的上海话。那么宋庆龄与孙中山是怎么沟通的呢?答案是:
他们用英语沟通。
宋庆龄14岁时赴美留学,并于20岁时毕业,此前姐姐宋霭龄担任孙中山的英文秘书已久
,宋庆龄毕业之后先是回国,然后去了日本,接替宋霭龄、担任孙中山的英文秘书,她
之所以和孙中山结缘,就是因为这份工作的缘故。
孙中山与宋庆龄在朝夕相处中,竟然擦出了火花,两人年龄相差27岁,而更大的问题不
在于年龄,而在于宋庆龄是孙中... 阅读全帖 |
|
i*****y 发帖数: 3449 | 43 梁启超与女儿谬论南京事件
受病的总根源,在把社会上最下层的人翻过来握最高的权。我所谓上层下层者,并于非富贵贫贱等阶级而言,乃于人的品格而言。贫贱而好的人,当然我们该极端欢迎他。今也不然,握权者都是向来最凶恶阴险龌龊的分子,质言之,强盗、小偷、土棍、流氓之类个个得意,善良之人都变了俎上肉。这种实例,举不胜举,我也没有恁么闲工夫来列举他。“党军可爱,党人可杀”这两句,早已成为南方极流行的格言,连最近吴稚晖弹劾共产党的呈文上都已引及。但近来党人可杀的怨声虽日日增加,而党军可爱的颂声却日日减少,因为附和日多,军队素质远不如前了。总而言之,所谓工会、农会等等,整天价任意宣告人的死刑,其他没收财产等更是家常茶饭,而在这种会中,完全拿来报私,然他们打的是“打倒土豪劣绅”旗号,其实真的土豪劣绅,早已变做党人了,所打者只是无告的良民。 主持的人,都是社会上最恶劣分子,(报上所说几次妇女裸体游行的确的确是真的,诸如此类之举动,真举不胜举。)半年以来的两湖,最近两个月的江西,(今年年底两湖人,非全数饿死不可。因为田全都没有人耕,工商业更连根拔尽。)
即如这回南京事件,思永来信痛恨美国报纸造谣。不借,欧美人免 |
|
c*****i 发帖数: 11737 | 44 两个洋婆子被强奸,梁起超就痛心疾首成这样了?真会替洋人着想啊,当年英法联军,
八国联军在北京糟蹋中国妇女的时候梁启超可曾为受辱的中国妇女表带过一丁点同情吗?
非富贵贫贱等阶级而言,乃于人的品格而言。贫贱而好的人,当然我们该极端欢迎他。
今也不然,握权者都是向来最凶恶阴险龌龊的分子,质言之,强盗、小偷、土棍、流氓
之类个个得意,善良之人都变了俎上肉。这种实例,举不胜举,我也没有恁么闲工夫来
列举他。“党军可爱,党人可杀”这两句,早已成为南方极流行的格言,连最近吴稚晖
弹劾共产党的呈文上都已引及。但近来党人可杀的怨声虽日日增加,而党军可爱的颂声
却日日减少,因为附和日多,军队素质远不如前了? W芏灾焦せ帷⑴┗岬鹊龋
旒廴我庑嫒说乃佬蹋渌皇詹撇雀羌页2璺梗谡庵只嶂校耆美幢
ㄋ剑凰谴虻氖恰按虻雇梁懒由稹逼旌牛涫嫡娴耐梁懒由穑缫驯渥龅橙肆耍
蛘咧皇俏薷娴牧济瘛?主持的人,都是社会上最恶劣分子,(报上所说几次妇女裸体游
行的确的确是真的,诸如此类之举动,真举不胜举。)半年以来的两湖,最近两个月的
江西,(今年年底两湖人,非全数饿死不可。因为田全都没有人耕,工商业更连根拔尽
。) |
|
g*****g 发帖数: 6798 | 45 梁启超与女儿谬论南京事件
与令娴女士等书
(1927年5月5日) 近来连接思忠的信,思想一天天趋到激烈,而且对于党军胜利似起
了无限兴奋,这也难怪。本来中国十几年来,时局太沉闷了,军阀们罪恶太贯盈了,人
人都痛苦到极,厌倦到极,想一个新局面发生,以为无论如何总比旧日好,虽以年辈很
老的人尚多半如此,何况青年们。
所以你们这种变化,我绝不以为怪,但是这种希望,只怕还是落空。 我说话很容易发
生误会,因为我向来和国民党有那些历史在前头。其实我是最没有党见的人,只要有人
能把中国弄好,我绝对不惜和他表深厚的同情,我从不采那“非自己干来的都不好”那
种褊狭嫉妒的态度。平心而论,这回初出来的一部分党军,的确是好的——但也只是一
部分,可惜在江西把好的军队损伤不少,现在好的计不过二三万人——但行军以外的一
切事情,都被极坏的党人把持,所以党军所至之地,弄得民不聊生。孟子有几句话说: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这几句话真可以写尽现在两湖、江浙人的心理了。
受病的总根源,在把社会上最下层的人翻过来握最高的权。我所谓上层下层者,并于非
富贵贫贱等阶... 阅读全帖 |
|
x*****u 发帖数: 6559 | 46 1907年,以吴稚晖为中心的一帮巴黎中国留学生创办了《新世纪》杂志,在鼓吹无政府
主义、狂骂西太后的同时,更将剩余激情投入到汉语和汉字上面,在“文化失败”主义
的心态之下,他们恨透了母语,全盘否定中华文化,要求废除汉字,实行拼音文字为根
本的强国之道。认为正是汉语和汉字使四万万同胞陷入困顿,主张“改用万国新语(即
世界语)”,即或不能立即推广,也可以考虑先用英语、法语或德语来代替汉语。
当代大文豪鲁迅在《病中答救亡情报访员》提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因为汉字的
艰深,使全中国大多数的人民,永远和前进的文化隔离,中国的人民,决不会聪明起来
,理解自身所遭受的压榨,理解整个民族的危机。我是自身受汉字苦痛很深的一个人,
因此我坚决主张以新文字来替代这种障碍大众进步的汉字。" 甚至到了30年代,鲁迅还
多次声称"汉字是中国文化乃至中国社会的一个毒瘤,必先割去,才能救中国。" |
|
e*9 发帖数: 2289 | 47 军校也有文人吧,
吴稚晖 政治讲师,
李世璋 政治教官,记者,周介绍的。
恽代英 政治主任教官,愤青,还是太祖同事
。。。 |
|
g********e 发帖数: 6425 | 48 太祖的演讲,真是嬉笑怒骂,让人忍俊不禁,又发人深思。
///////////////////////////////////////////////
你们讲了那么多,允许我讲个把钟头,可不可以?吃了三次安眠药,睡不着。
我看了同志们的发言记录及许多文件,还跟一部份同志谈了话,感到有两种倾向
,一种是触不得,大有一触即跳之势。吴稚晖形容孙科是一触即跳,现在有些同志不让
人家讲坏话,只愿人家讲好话,不愿听坏话。因之,有一部分同志感到有压力,两种话
都要听。我跟这些同志谈过,劝过他们,不管坏话,好话,两种话都要听嘛。嘴巴的任
务,一是吃饭,二是讲话。既有讲话之第二种任务,他就要讲。还有人长了耳朵,是为
了听声音的,就得听人家讲话。话有三种:一种是正确的;二是基本正确或不甚正确的
;三是基本不正确或不正确的。两头是对立的,正确与不正确是对立的。好坏都要听。
现在党内党外都在刮风。右派讲,秦始皇为什么倒台?就是因为修长城。现在我
们修天安门,搞得一蹋糊涂,要垮台了。党内这一部分意见我还没有看完,集中表现在
江西党校的反应,各地都有。邵大个(江西省长邵式平)你不必... 阅读全帖 |
|
x*******n 发帖数: 969 | 49 虾蟹就是那个国民党的大佬吴稚晖,一天到晚疯疯癫癫的,其实人情看得透。以前那个
李贽,还有那个郑板桥,加上章太炎,最近的那个李宗吾,都是疯子一样的,当时就被
人称为疯子。其实是仙风道骨啊
那个方舟子,其实有点这个味道,方疯子方轴子嘛 |
|
H****g 发帖数: 14447 | 50 今天是国内的4月11日。明天就是4月12日。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四
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6年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工农运动的高涨,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
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威胁到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1927年3月,帝国主义直接出兵
镇压,制造了南京事件。与此同时,蒋介石为了实现其反革命野心,积极寻找靠山,加
紧同帝国主义、封建买办阶级勾结,密谋举行反革命政变。4月上旬,蒋介石和汪精卫
、白崇禧等人举行一系列的秘密反共会议。接着,蒋介石纠集流氓、地痞组织“中华共
进会”和“上海工界联合总会”,以反对上海总工会。他又指使吴稚晖、钮永健、白崇
禧、陈果夫等组织“上海临时政治委员会”,篡夺上海人民的政权。他施展两面派的手
法,一面以总司令部的名义发布文告,限制工会和工人纠察队的活动;另一面假惺惺地
给工人纠察队送去亲自题写的“共同奋斗”的锦旗,来麻痹工人的警惕性。在这紧急的
时刻,中国共产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既不同蒋介石进行针锋相对的斗
争,也不作应付突然事变的充分准备,而是一味妥协退...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