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d 发帖数: 22178 | 1 今天偶然看了一下吴健雄传记,
发现果然是你搞错了:
时间是1958年,在瑞士日内瓦,
人物是费曼,那时候费米已经死了4年了.
当时在日内瓦开一个什么会,
吴问费曼如果有什么事要通知他,该送到什么地址.
只见费曼居然脸红了,支支吾吾了半天不肯说自己的住址,
原来他住在红灯区里的一个小旅馆里. |
|
h*********6 发帖数: 2469 | 2 据说Lamb还为了吴健雄迟迟评不上正教授一事从哥大辞职以示抗议。Lamb难道真有这么
仗义? |
|
l******d 发帖数: 287 | 3 吴健雄在完成实验后,有两个礼拜时间完全无法入睡。她一再地自问,为什么 老天爷
要她来揭示这个奥秘?她说:“这件事给我们一个教训,就是永远不要把所谓‘不验自
明’的定律视为是必然的。” |
|
|
x***0 发帖数: 3070 | 5 斯坦福的SLAC实验室可能会出面来挖我。
我去伯克利主要是因为我师姐吴健雄是那里的。
斯坦福也算名校吧。
天体物理不错。 |
|
|
x***0 发帖数: 3070 | 7 吴健雄是国立中央大学的。
其实国立中央大学的总部是后来的南京工学院。
金陵大学才是南京大学。
国立中央大学的主校区是后来的南京工学院。 |
|
x***0 发帖数: 3070 | 8 能感动他们的committee 吗? are you sure?
Becaus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me.
Thanks for your idea.
我可不可以说: 吴健雄是我的校友,也是我的榜样,我要替她拿本来属于她的诺贝尔
奖??? |
|
|
c****e 发帖数: 2097 | 9 就说你oral水平一流
动手也很有经验
还有你视自己生命如粪土
要用它换取无限的光荣
总之就是要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意思
还有你血统很复杂,是稀有的人种
可以给组里申请到很多经费
还有比如吴健雄托梦给你
其实弱相互作用宇称是守恒的
还有你是中国排名第一的工学院的学生
蒋介石临死给你留了封推荐信
建议盟国所有著名大学物理系特与接受 |
|
|
x***0 发帖数: 3070 |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erkeley 讨论区 】
发信人: x1980 (ilovechina), 信区: Berkeley
标 题: x1980断言:在美国,除了伯克利的人是人才,其他都不是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28 20:46:37 2010, 美东)
在迁往伯克利前夕,著名作家x1980发表了他此次准备前往伯克利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
的原因,以下节
选自他的讲话:
伯克利是世界研究第一牛校,是个把铁炼成钢的熔炉。当然,要是你连铁都不是,那么
你进不了这个熔
炉。
古往今来,多少中国有志青年曾经到伯大求学,古有我的大世界吴健雄,今有诺奖豪杰
朱利文。伯大可
谓是人才辈出啊。
伯大的人文气氛也是世界著名,自由演讲发源于伯大。此次迁往伯大,除了实现大师姐
的诺奖之梦,还
有就是为伯大做贡献,把伯大变成前后10000年无人能及的空前名校!
中国人,不跟伯克利沾边的,都不能算是人才。x1980最后补充说。 |
|
x***0 发帖数: 3070 | 12 X1980:
找对老师,进入伯克利物理系和劳伦斯国家实验室。
埋头苦干,不走捷径。掌握好基础知识,学习试验方法。
多参加会议,向他人学习,并建立网络关系,为将来得奖建立群众基础。
发几篇NATURE,在博士毕业的时候要小有轰动。
好好写博士论文,因为很多人就是博士论文后来得的诺奖。
毕业后找个巨牛做博士后,做个几年再回伯克利做教授。
找一些史上最有天赋的学生给我打工。
不停地努力,直到拿到诺奖为止。
我的大师姐吴健雄要是知道我拿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她肯定开心啊。 |
|
l**n 发帖数: 908 | 13 你还敢歧视女性不成?!
——吴健雄
另外,我的话再明白不过了,看不懂是你的事。 |
|
q*d 发帖数: 22178 | 14 1.卡皮查用箭拉石英丝--说他一直用手拉不出细的均匀的石英丝,
有天发明了用箭尾沾了石英以后用弓射出去,拉出了又细又均匀的石英丝
2.吴健雄做parity iolation Co60 β衰变的实验时,需要长一个大晶体,
结果因为用炉子加热晶体溶液时温度总是不均匀,一直长不出合乎要求的,
结果她一个学生把晶体容易带回家,放在台灯底下后就去做饭了,
回来一看居然长出大晶体了,秘诀就是用灯光加热温度就均匀了 |
|
q*d 发帖数: 22178 | 15 你推慢点,我要看书——写给侯伯宇老先生 来源:周康的日志
侯伯宇老先生在医院最后一次作检查,是躺在病榻上由护士推着去的。 侯老对护士说
:“你推慢点,我要看书。”
说到这里,侯老的弟弟侯伯文先生泣不成声。阶梯教室里的几百学生,也泣不成声。
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我们学校现代物理所的侯伯宇教授与世长辞了。侯老师太累了,
现在,终于可以休息了。
追悼会那天,天气突然从头天的晴空万里变成了倾盆大雨。我想,这是苍天在缅怀这位
可敬的老人,忍不住落泪吧。
李政道这些大师们纷纷发来唁电,悼念这位我国理论物理的学术带头人。侯老培养出来
的优秀的物理学家们,纷纷从五湖四海回到西安,跟自己的恩师告别,在侯老的遗体前
泪流满面,浙江大学的陈一新教授泪流满面,中科院的范桁教授泪流满面,南开的赵柳
教授泪流满面,宁波大学的岳瑞宏教授泪流满面...
对遗体鞠完躬,与侯老家人握手时,我似乎从自己的胸腔里听到了心碎的声音。因为那
一排家人,只有四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侯老的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还有侯老的夫人。
侯老的独子和独孙,已经在三年前被一次车祸夺去了生命。听人说,在遭遇这样的人间
悲剧后,侯老仍然坚持照常在物理所授... 阅读全帖 |
|
n****y 发帖数: 968 | 16 我是谁重要吗?当然不重要啦,重要的是您啊,您是谁?吴健雄和校长大人的师弟,他
们二位响当当的,您一定也不赖!还有,您和爱因斯坦一样,都是一个鼻子俩眼,所以
我断定,您一定也能达到他的成就。
再说,您也没回答我的问题啊。“你所谓的烂学校好学校的标准是什么?你现在所在的
学校是好学校吗?” |
|
x***0 发帖数: 3070 | 17 之前提到我的师姐吴健雄,可是她离我甚远,且越来越远了。
身边比较厉害的还忠实于物理的,莫过于我亲爱的校长大人,France A. Córdova.
且先看看她的官方简历吧:
Degrees
BA cum laude, English, Stanford University, 1969
PhD, Physics,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79
Honorary Doctorate, Loyola-Marymount University, 1997
Honorary Professorship,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05
Recognition, Awards
Stanford University Multicultural Alumni Hall of Fame inductee, 2008
Fellow,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2008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istinguish... 阅读全帖 |
|
y*********i 发帖数: 28 | 18 我不否认,诺奖猫腻不少,但帮忙评上诺奖(如果真如你所说是贵校长运作的结果)就
是伯乐了?是不是千里马在于一个诺奖?你所尊重的吴健雄没拿诺奖,但丝毫不减损她
的成就和声誉.老杨倒是拿了诺奖,至于是不是他的工作,从现在他的作为和品行来看
,难讲。
初读你的帖子,觉得你是要以校长为榜样学习物理,现在看你字里行间的艳羡,又仿佛
是要追比其出色的包装和运作能力.
少。 |
|
q*d 发帖数: 22178 | 19 下到这本书的电子版无数天了,每次读都被书最开始的option price,
Black-Scholes model这些我根本不知所云的概念吓住,没继续下去,
直到近日,版上有人重新提到这本书,终于捏着鼻子把序言部分读完,
看到第一章他怎么学物理的,里面提及一些物理学史的部分,错误无数:
1.这厮是南非人,在开普敦读的本科,1966年到哥大读PHD
2.他的PHD读了7年,正如本版已经有人指出的,他的解释是他在
开普敦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在哥大必须要上3还是4年的课.
3.第一章23页,当提及Fermi的时候,他说"Amazingly,he was also
the theorist who, in the 1930s, had predicted the existence
of the neutrino"--neutrino是Pauli最先预言的吧,名字是Fermi起的.
4.第一章24页,"Willis Lamb and Polykarp Kush,both at Columbia in
the late 1940s,had carefully and accurately mea... 阅读全帖 |
|
l******d 发帖数: 287 | 20 C. S. Wu, E. Ambler, R. W. Hayward,D. D. Hoppes, and R. P. Hudson,
Phys. Rev. 105, 1413 (1957). |
|
|
T*********r 发帖数: 11175 | 22 朱是谁?
你是指朱部长?
还是朱经武
吴健雄应该算这级别吧 |
|
l******o 发帖数: 298 | 23 一圈闭合的环形电流会产生磁场,这个磁场遵守右手
法则。
如果电流是顺时针的那么在镜子里的电流会是逆时针的
而且磁场的南极和北极也会有一个180度的相反。
这不是很简单的证实对称不守恒了吗?为什么吴健雄
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做复杂的实验证明对称不守恒? |
|
l******o 发帖数: 298 | 24 宇称: parity
对称: symmetry
吴健雄用 对称(symmetry)被破坏 去断定 宇称(parity) 也被破坏。
宇称(parity)不是说什么 (-1)的几次方吗?
对称(symmetry)就是说如果一个试验发生了,那么这个试验关于某个平面的对称的试验
也一定会发生,两次试验结果应该一样。
宇称 和 对称 是不是一回事? |
|
t*****n 发帖数: 13 | 25 [转载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5086-653075.html
2013年1月13日,农历的腊月初二,传统三九的第六天,在经历了近30年来最冷的冬天
后,北京城一片萧瑟,挥之不去的雾霾笼罩着这个古老都城的上空。
这天是星期天,上午9点50分,收到短信,得知林先生于凌晨4:50分走了。虽然我知道
林先生已经住院一个多月了,但是突然间收到这个消息,仍然心头一紧,一种空落落的
感觉涌上心头。遥望着窗外阴暗的天空,我思绪万千,眼前不断浮现出在这位温文尔雅
的长者面前讨论学术问题、聆听教诲的情景。
我是2005年7月留在周培源应用数学研究中心工作的。记得当时中心还暂时在理学院西
配楼,林先生在那里有一间办公室,里间是他日常工作的地方,外面是秘书靳力女士办
公桌。在中心每周四下午的讨论会上,当时中心主任谢定裕先生跟大家谈起林先生和学
生之间的讨论内容,我了解到林先生倡导的蛋白质结构理论研究。这是一个新奇而又充
满诱惑力的研究领域,对于固体力学出身的我来说,生物学简直就是一座笼罩在浓雾之
中的大山,然而林先生提出的蛋白质折叠随机过程和统计热力学方法,... 阅读全帖 |
|
q*d 发帖数: 22178 | 26 除了指点张去做凝聚态以外,
老杨还撺掇至少两个台湾人去做加速器--一个叫赵午,
加速器迄今为止都是物理里最容易找工作的专业吧--工业界要用,
医学界要用,学术界也用.
老杨也有失败的时候,按吴健雄传,
吴的儿子选专业以前,吴让他去跟老杨谈谈,
老杨建议他去学生物,因为老杨判断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
结果生物现在是劝退的世纪,不过吴的儿子也没听他的,
跑去做高能还是核物理了. |
|
J*******3 发帖数: 1651 | 27 李政道:物理学的挑战
摘选
除新星外,还有超新星(supernova)。超新星的亮度是太阳的1010倍。像太阳这样的
星,当它的氢核完全变成氦核时,就变成中子星,这个中子星直径只有几千米。所以像
太阳这样大的星一下子变成几千米大,就要变成超新星了。关于超新星,全世界最早、
最完整的记录也在中国,是1056年宋朝时发现的。宋朝的天文记录已经很详细,每天有
记录,记录中说,当超新星刚出现的时候,大如鸡蛋,然后它的亮度一天天慢慢变小。
从记录中可以推出现在的蟹状星云是哪个时候哪颗超新星演变产生的。这颗超新星的寿
命差不多是一年。
我想介绍一下中国古代对于天体构造的看法。中国很早就推测地是圆的,天也是圆的。
这是诗人屈原推测的。屈原在他的《天问》里写着: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
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东西南北,其修孰多?
南北顺椭,其衍几何?
屈原用解析推理的方法,也就是“细推”了地是圆的。当时没有实验的证明,是推理出
来的。屈原充分运用了诗人的想象力和解析思考能力,那是公元前5世纪。得到了这样
重要的结论:天像蛋壳,地像蛋黄,两者都可以转,所以中国从古代开始,天体的运行
轨道就有黄道、赤道两个... 阅读全帖 |
|
H****h 发帖数: 1037 |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 原文由 Ilovexiaoyu 所发表 】
第三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大会”开幕
http://www.sina.com.cn 2000/08/01 09:08 中新社
中新社香港七月三十一日电(实习生麦婉媚)第三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大
会”今天在此间举行开幕典礼,逾三百多位来自海峡两岸及世界各地的物
理学家聚会一堂,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在为期五天的大会中,将为三位在近年辞世的著名华人物理学家吴大
猷、吴健雄和谢希德举办纪念会,并将举行七次全体会议及六十个分组报
告会,内容跨越十二个物理学热门领域。逾三百位杰出华人科学家出席,
包括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丘成桐、朱经武及赵忠贤等。在第一天的
吴大猷教授纪念会中,杨振宁教授、李政道教授、黄昆教授及沈君山教授
和众人分享昔日与吴大猷教授相处的经历。
吴大猷教授是老一辈的著名物理学家,于本年初去世,他在原子及分
子理论、散射理论及统计物理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亦启发和造就了几代
的后来学者 |
|
l*a 发帖数: 8 | 29 一九五七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因为「宇称不守恒」理论的贡献,成为率先获得诺贝尔奖的
中国人。但两人多年后交恶,于一九六二年形同陌路的决裂分手,不但国际科学界引以
为憾,日后在返回中国大陆贡献科学成就的各种场合,杨、李不合也成为中国科学发展
上的一件阴影。而两位当代中国大科学家的对撞起因,即在一篇经典性论文的排名先后
问题,有关诺贝尔颁奖过程的不同待遇,也种下两人心结。
今年是杨振宁八十岁大寿,科学报导作家江才健继科学家《吴健雄传》,再度执笔中
国科学大师传记,由天下文化出版发表《规范与对称之美-杨振宁传》。这本传记不仅
叙述了杨振宁的童年和成长历程,也包括其亲情生活与科学成就。最引人注意的章节之
一即杨、李失合的来龙去脉。书中杨振宁也提出一九八九年、他写给老师、已故中研院
长吴大猷的信,那是两人交恶多年后,杨振宁对老师报告两人合作情形。
而江才健也在作者后记指出,他曾去信给李政道希望能采访他,李政道没有回信,而
过去香港电视台制作杨振宁电视专辑时,李政道也拒绝了接受访问。
天才遇见天才惺惺相惜
一九四六年杨振宁、李政道初次见面时,杨振宁已经是芝加哥大学名声鹊起的一位天
才研究生,一九四六到四 |
|
q*d 发帖数: 22178 | 30 这不是事实.我有那篇只有2页的文章,文章的作者是这个格式:
C.S.Wu,Columbia University,New York, New York
And
E.AMBLER,R.HAYWARD,D.D.HOPPES,AND R.P.HUDSON,
National Bureau of Standard, Washington,D.C.
估计后面那一堆人可能会有点不高兴 |
|
M*********m 发帖数: 2024 | 31 1. 参看杨振宁论文集和他与李在1957年的所有文章。在他们发表了那篇文章以后,他
们还猜了另外几个可能形式,而且也都发表在PR上。这才显示出吴健雄工作的重要性,
只有在吴的实验出来positive的结果之后,芝大的组才认真地做了超子的实验,而且
吴的实验精度和对弱衰变的破坏程度是给出准确的数值的,这点也要超过芝大的实验
结果。
2. 现在所知的p,d,f波配对要多于s波配对,超导序参量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参看RMP上
的一篇超导序参量的文章。 |
|
M*********m 发帖数: 2024 | 32 嗯,关于Co60的实验也是跟吴健雄讨论的结果,我记得杨李吴都有这段记忆,即向当时
的衰变专家吴咨询来讨论可能性。
这个实验也有一点问题,就是李曾经向芝大的那个组单独建议超子实验,而且在他60岁
的(beschrift?)中曾经为了争功提到过,李当时就有争功的动机。而且芝大最先出的结
果,而吴的实验由于样品问题,还没有完全做完,所以杨曾经在一次会议上反对芝大的
结果,最后也被李用来说杨的观念是错误的,等等。
说不尽的杨李啊。。。。。。。 |
|
c*******g 发帖数: 475 | 33 关键是, 状元们未必听说过他的大名;
又不是李政道/吴健雄这样的大牛
打过去之后, 估计还得先介绍自己, 喂, 那个啥, 我是第N届图灵奖得主... |
|
a****y 发帖数: 1035 | 3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emist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rpwd (lrpwd), 信区: Chemistry
标 题: 准晶:被双料诺奖得主鲍林斥为Nonsense的伟大发现( by 黄秀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5 10:53:58 2011, 美东)
a nice review: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80705&do=blog
重大的科学发现往往是偶然的,有时候还需要运气,原始创新思想,不是靠智者们指
南规划出来,更不是靠金钱烧出来,它或许仅仅是平凡者的神来之笔?创新需要勇气,
是你死我活的战争,不是你不幸被权威踩死,就是你把权威拉下神坛,不要迷信权威,
知识越多越糊涂,威望越高越保守。
一. 神秘的对称性
在自然界中,很多固体物质都是以晶体的方式存在,它们在宏观上表现出特定
的对称性。早在十九世纪,德国科学家就总结并通过数学严格证明,为了满足晶体的平
移对称性(长程序),晶体只能出现n=1、2、3、4、6等五种旋转对称轴(相应的转角为
2π/n... 阅读全帖 |
|
j**********i 发帖数: 3758 | 35 我们小地方的人是不愿意参与大是大非的讨论的。
然而,即使我们成了挡箭牌,也阻止不了未来的纷争。
吴健雄并非一个挡箭牌。
这里一向是和辣椒派,牛羊派,航海派和挥斥方遒的人没有太多的
共性。而且,这里仅仅是一个租赁通道,在居住环境上没有比较优势。
这里的人比较容易有物质满足,对于纷争的兴趣不大。
而且,早就是比较中立的公共路径。
这里的居民已经过剩,而外地人的融合及向外的移居比较盛行。
即使有战争,这里也不一定是必经通道。
这里的人既不掌权,也没有外交义务。
尽管进出的移民比较多,这种移民的性质也是生存和劳作需要。
不是由于严重的迫害或冒险。这是适应命运和变革的的结果。
这里提供了中国中央政府近2000年的额外食物需求和接受了2000年以上的
外来统治。也体验了生活的压抑和欢乐。
这里过去由于其他地方缺乏食物被称为“人间天堂”,这种名誉
并没有给本地人带来过多的祝福。现在,似乎没有必要
再以一个过时的借口干扰这里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人已经和比较接近的南方邻居有着比较明显
的区别,这种区别就像荷兰人和德国人,德国人和奥地利人,
比利时人和法国人,瑞士人和法国人,马来西亚人与印尼人,
... 阅读全帖 |
|
f**d 发帖数: 768 | 36 个人观点
两者相关,有很大交叠部分,并相互包含
从研究角度,神经科学注重从微观(分子、通道、神经元)到系统(网络、皮层、意识)
的研究路线来探索大脑和意识的工作原理,所有理论机制都基于实验现象提出
认知科学起源于心理学、哲学对意识-脑的认识和研究,致力于从系统(身体-意识)
入手来探索大脑,理论往往基于哲学理论、经验、推测和假设,
但现在也是基本全从实验出发,并从微观(神经元、网络链接)来寻找认知的机制了。
东南大学吴健雄生物电子学实验室给出了比较好的阐述
http://www.lmbe.seu.edu.cn/biology/bess/biology/chapt16/16-5.ht
认知科学定义为:“智能实体与他们的环境相互作用的原理的研究,向两个方向展
开”(斯蒂灵等1987),是研究人类的认知和智力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研究范围
包括知觉、注意、记忆、动作、语言、推理和思考乃至意识在内的各个层次和方面
的人类的认知和智力活。
1、 外延,列举了认知科学的分支领域以及它们之间的交叉关系:计算机科学、心
理学、哲学、语言学、人类学和神经科学
2、 内涵:发现心智的表征和计算能力以及他们在... 阅读全帖 |
|
f**d 发帖数: 768 | 37 东南大学吴健雄电子生物学实验室对神经科学的定义--相对认知科学而言:
http://www.lmbe.seu.edu.cn/biology/bess/biology/chapt16/16-4.ht
脑科学,狭义的讲就是神经科学,是为了了解神经系统内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细
胞间的变化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在中枢功能控制系统内的整合作用而进行的研究。
(美国神经科学学会)广义的定义是研究脑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还包括认知神经
科学等。
1、基础神经科学:侧重基础理论
– 神经生物学:研究人和动物的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是在分子水平上、细胞水平上、神经网络或回路水平上乃至系统和整体水平上阐明
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物质的、能量的、信息的基本活动规律的科学。(认识脑)
由六个研究分支:分子神经生物学(化学物质)、细胞神经生物学(细胞、亚细胞
)、系统神经生物学、行为神经生物学(学习记忆、情感、睡眠、觉醒等)、发育
神经生物学、比较神经生物学
– 计算神经科学:应用数学理论和计算机模拟方法来研究脑功能的学科。(创造脑
)
2、临床神经科学:侧重医学临床应用
研究与神经系统有关的疾病,... 阅读全帖 |
|
|
G*******9 发帖数: 4371 | 39 以下是饶毅教授2005年发表的雄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5973.html
海外华人的“乖孩子综合症” 精选
已有 8546 次阅读 2007-8-14 10:53 |个人分类:社会|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从两位犹太科学家的故事说起
离开中国本土的华人,本来气质各异,可是海外华人这个群体在国际社会和居住国
,却形成了“乖孩子”的刻板形象。这形象无论是受外界影响或者是由于本身的心理而
形成,都对华人发展有影响,而且它也成为一种心理限制,让华人在无形中要取悦、适
应居住国,不能自由地、有创意地发展;它还可以扭曲华人和祖国的关系。移民与祖国
和居住国的问题,当然不是新问题。犹太人所需要处理的族裔和侨居地关系与之相似,
而且历史更长,有时所牵涉的问题还要更复杂一些。因此,对中国人和华人来说,了解
两位态度截然不同的犹太血统科学家的故事,也许有意义。
这里讲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并不是因为他们的立场比一般人更重要,而是因为相
关记载较多。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879-1955)是大家熟悉的,和他不同立场的
是德国化学家...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2367 | 40 以前看完美的对称一书,讲述Rice Univ的Smalley, Kroto, Curl等人发现C60的过程。
最后的合作关系基本破裂。但从书中看得出他们互相还不止于坏到见面不说话的地步。
科学上合作的争执,多半起源于最后贡献大小的认可。
以及研究过程中方向、进展的异议。
大家都把自己当棵葱,所以葱与葱之间是很容易不服气的。赫赫。
吴健雄老人家从来就不怎么提她在国家实验室做那个关键试验的细节。
她自己霸占了所有功劳。
没有国家实验室的超低温设备,她那试验做个P.
能
么
一
人
是
放
非
成
之
。 |
|
t***u 发帖数: 368 | 41 真实的汪精卫
作者:林思云
(《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中国经常有这样一种怪现象,提到某个人的名字是妇孺皆知,但问起该人的生平和事迹
时,
却又是鲜为人知。汪精卫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物。汪精卫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大
汉奸,可是大家对汪精卫的“卖国事迹”却是一问三不知。这也是中国历史教育的一大特
色;只告诉大家他是坏人,却又不告诉大家他作过什么坏事。好在中国学生头脑比较简
单,
不喜欢刨根究底,所以历史老师还不至遇到太大的麻烦。
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中国历
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实
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政府。这种出于主观愿望而
随意修改历史的作法,使中国人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虚假的理解,实在有碍于中国的发展
与进步。
历史上真实的汪精卫,曾是近代中国有数的叱吒风云的历史人物,对中国的历史走向有举
足轻重的影响。在历史走到21世纪的今天,应该考虑还汪精卫的本来面目,重新认识历
史上真实的汪精卫。
要为汪精卫写一个比较...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42 “兰德公司对中国人的评价”谣言追踪
标签: 谎言 中国人 国民性
顶[0] 分享到 发表评论(1) 编辑词条
参见核心关联词条:谎言重复再重复,种族自虐妖魔化,西奴自虐典型文章存档
目录
• 点评
• 正文
• 附录一 《兰德公司对中国人的评价》
• 附录二:兰德原文《中国与全球化》
[显示全部]
点评编辑本段回目录
网友们的这个接力分析很辛苦,很用力,是群体智慧的结晶。
真相很给力。
谣言的问题在于,制造和传播太简单了,而分析和治理相对成本要高的多,即使被戳破
也能过段时间重新拿出来继续骗,这个骗不了,还可以去骗另外一个,反正总能找到自
己的土壤。
所以眼下只能指望志愿者义工们出来,找些典型谣言文来戳破,警告那些智商较低,总
是习惯性上当受骗进而义愤填膺或跟着种族自虐的小笨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故意埋
藏破绽地雷的钓鱼文,起到的其实就是疫苗免疫针之用。
正文编辑本段回目录
第三声:为什么仇恨、鄙视中国的总是中国人——《兰德公司对中国人的评价》真相
http://bbs.anti-cnn.com/threa... 阅读全帖 |
|
b*****d 发帖数: 61690 | 43 谁在保卫金正日?
作者: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吴健
所有朝鲜护卫人员必须练就百发百中的本领,如100米外手枪速射必须在1分钟内消
灭8个人才能得到90分。
护卫队员往往单凭人力就能完成严密的搜查,对领导人计划活动的地方采取的措施
也非常严格有效。
“即使是牺牲自己,也要至死不渝地忠诚于最高领袖”。
像十年前一样,2011年8月20日至25日,金正日搭乘绿皮装甲专列访问俄罗斯,继
续他一直习惯的火车长途旅程。
这是他看来最安全的方式。
列车以150-180公里时速急驰,也不会感觉晃动,车上软硬件设施都非常完备,足
以开展“富有活力的共和国外交事业”。
从他的“移动的装甲办公室”驶入俄境内开始,其行程便引起西方特别是韩国高度
关注。
多年来,韩美情报当局一直试图用侦察卫星、U-2侦察机等各种侦察装备,来判定
金正日专列的行踪。然而“高科技抵不过严防死守”,长久以来,金正日专列无论是在
国内还是国外运行,韩美却屡屡“后知后觉”。
不仅出访,即使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每年一百多次乘坐火车的国内视察活动,也
大多鲜为人知,人们不知道他从哪里驶出、驶向何方。是谁创造这样的“安保奇迹”?
谁在保卫金正日?... 阅读全帖 |
|
T****t 发帖数: 11162 | 44 新华社北京2月24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2980名)
(各选举单位选出的代表均按姓名笔划排列)
北京市(55名)
于志刚、马一德、王全、王铮、方复全、厉莉(女)、田春艳(女,满族)、冯乐平(
女)、任鸣、伊彤(女,满族)、刘加军、刘伟、刘振所、齐玫(女,满族)、闫傲霜
(女)、杜德印、李伟、李俊丰、李勇、李晓林、杨万明、杨元庆、吴素芳(女)、吴
晨、邱勇、何福胜、张工、张礼斌、张建东、张硕辅、陈立人、陈吉宁、林建华、罗瀛
(女,满族)、周立云、庞丽娟(女)、赵郁、赵晓燕(女)、侯湛莹(女)、秦飞、
班宇侠(女,回族)、夏伟东、夏林茂、顾晋、徐滔(女)、高子程、谈绪祥、阎建国
、敬大力、韩永进、程京、靳伟、雷军、蔡奇、戴天方
天津市(42名)
才华、马杰(女,回族)、王小云(女)、王胜明、王洪海、王艳(女,回族)、孔晓
艳(女)、邓凯、邓修明、叶赞平、冯忠华、巩建丽(女)、刘巍、齐玉、关牧村(女
,满族)、孙丰源、李刚、李建成、李响、李家俊、李鸿忠、李巍、杨光、杨茂荣、杨
宝玲(女)、肖怀远、邱立成、张伯礼、张国清、张智龙、苑广睿、周振海、周潮洪(
女)... 阅读全帖 |
|
M*V 发帖数: 3205 | 45 谁在保卫金正日?
作者: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吴健
所有朝鲜护卫人员必须练就百发百中的本领,如100米外手枪速射必须在1分钟内消
灭8个人才能得到90分。
护卫队员往往单凭人力就能完成严密的搜查,对领导人计划活动的地方采取的措施
也非常严格有效。
“即使是牺牲自己,也要至死不渝地忠诚于最高领袖”。
像十年前一样,2011年8月20日至25日,金正日搭乘绿皮装甲专列访问俄罗斯,继
续他一直习惯的火车长途旅程。
这是他看来最安全的方式。
列车以150-180公里时速急驰,也不会感觉晃动,车上软硬件设施都非常完备,足
以开展“富有活力的共和国外交事业”。
从他的“移动的装甲办公室”驶入俄境内开始,其行程便引起西方特别是韩国高度
关注。
多年来,韩美情报当局一直试图用侦察卫星、U-2侦察机等各种侦察装备,来判定
金正日专列的行踪。然而“高科技抵不过严防死守”,长久以来,金正日专列无论是在
国内还是国外运行,韩美却屡屡“后知后觉”。
不仅出访,即使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每年一百多次乘坐火车的国内视察活动,也
大多鲜为人知,人们不知道他从哪里驶出、驶向何方。是谁创造这样的“安保奇迹”?
谁在保卫金正日?...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46 第二章适逢经济和思潮变革之会的洋务运动的兴起
一、“两害取轻”的抉择
左宗棠在《重刻〈海国图志〉叙》中指出,鸦片战争中林则徐、魏源等
先进政治家思想家,试图以“师夷长技以制夷”来拯救清王朝垂危统治的改
革主张和措施,由于顽固势力的破坏阻挠而被扼杀,以致“廿余载事局如故”,
社会处于停滞状态,毫无革新和前进;20年后,清政府处于太平天国革命和
英法联军入侵双重压力下,采取“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决策,却又将“师夷
长技”提到了实践的日程。这也就是说,“师夷长技”的变革,没有能在抵
御外侮也即所谓“制夷”中实行,而却在镇压人民起义中实行了。
清政府的“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抉择,不是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一开
始就定下来的,而是经过四年的酝酿讨论和各种“力”的较量后,认为只有
这样做才能达到挽救清王朝的危亡局面的目的,从而作出这样的决定的。
太平军成为清王朝之“害”始于1851年。1856年在太平军摧枯拉朽般
打击下,处于惶惶不可终日的清政府,又遭英国和法国的武装侵入。面对太
平天国和英法联军内外两大敌人的清朝统治者,从天朝至尊和统治利益出
发,当然要用两个拳头同时打向内外两重威胁。但事实上,这...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