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 发帖数: 53800 | 1 《碧海鉤沉回憶思錄──孫立人將軍功業與冤案真相紀實》
作者 鄭錦玉
出版社 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ISBN 9789575997786
分類 歷史 > 中國歷史 > 中國歷史專題史
本書以樸實的文字、將義勇忠誠的孫立人將軍,遠征印緬掃蕩日寇、參與東北國共爭鬥
、在台灣練兵建軍的歷程及最後蒙冤幽居之真相,重現於世人面前。
作者走訪國內、外,詳細的調查與蒐證史料,將過去曾被執政當局視為禁忌的斑斑史事
編錄成書、昭顯於世;書中文字搭配珍貴的圖片資料,全篇所提各方人士,更是各階段
歷史的有力見證者。
全帙取材詳實,考證明辨,描述生動,是研究抗日戰史、國共內戰與台灣戒嚴政治冤獄
不可或缺的參考資料。
第1篇 負笈求學 文武兼修
第2篇 投身軍旅 驃鷹初啼
第3篇 中國全面抗日 二戰爆發
第4篇 大將率師南征 中日緬甸地獄戰
第5篇 反攻緬甸 抗戰勝利
第6篇 緬戰凱旋班師 應邀參訪歐美軍事
第7篇 奉召返國 參加內戰
第8篇 東北淪陷記
第9篇 建軍練兵與保台
第10篇 白色恐怖 受冤蒙難
第11篇 中央研究院 孫案真相調查報告書
附 錄
讀者心聲:王作榮、蕭一葦、賴宗良、樓慕瑾
作者... 阅读全帖 |
|
G********C 发帖数: 456 | 2 黃花崗雜誌第三十五 、三十六期合刊
http://www.huanghuagang.org/hhgMagazine/issue35-36/page003_SunA
封 從 德
提要:
一、一些流行的錯誤認知
二、孫文領導了廣義的辛亥革命
三、孫文也是狹義辛亥革命的領袖
四、廣州起義才是原本的主線
五、武昌成功得益於較好的形勢
六、武昌成功是長期積累的結果
七、孫文與武昌革命力量的關係
八、與武昌起義有關的同盟會員
九、孫文在武昌起義前的作為
十、武昌起義時孫文並非在丹佛打工
十一、結語
一、一些流行的錯誤認知
檢視孫文(孫中山、孫逸仙)在武昌起義成功前的革命生涯的全過程,可以看出,他並
非在每一次革命起義中都事必躬親,而且大部分起義他都沒有親自參加。然而,他最早
為中國民主革命提供了綱領與方略,並進行了有效的組織與宣傳,這就奠定了他作為辛
亥革命的最高領袖的歷史地位。孫文後來被國人尊為國父,人們緬懷他領導的辛亥革命
所取得的前所未有的豐功偉績——二千多年的帝制被推翻,中國歷史進入一個嶄新的階
段。
但是,在辛亥革命迎來一百週年之際,卻流行著一些似是而非的認知,導致許多人誤認
為:孫文對... 阅读全帖 |
|
R*****d 发帖数: 1148 | 3 ☆─────────────────────────────────────☆
machineo21 (archangel) 于 (Sat Mar 19 17:16:57 2011, 美东) 提到:
大家覺得近年最出色的歷史正劇是哪一部?
鄙人以爲《漢武大帝》雖在劇本上做了諸多与歷史事實不完全相符的改動,然而就器物文化以及製作水平來看,逺勝于《貞觀長歌》等等(虛構的成分如此之多,大概只可算作戲説)。其有選擇地把史料編進劇本(固爲一失),只對某些情節人物作了改動,雖媚專製而不失其時代全貌
矊匐y得之作。
zxyhsy (封狼居胥) 説,地方台播的《贞观之治》非常写实,制作精良,演员也很不错。我自己找來看,覺得此言非虛,拍得實在太妙了。
《大秦帝國》好看,但爲了劇情多有杜撰,明顯的錯誤極多,亦不屬歷史正劇之列。
《臺灣1894》、《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水平實在勝過辮子戲多矣。
觀之日本,則以大河劇《龍馬傳》爲最出色。不符史實之處,鄙人專文討論。愚以爲《龍馬傳》對中國人理解東亞近代歷史亦極有教益。
《走向共和》甚善。此劇清末故事较严谨(除翁同龢,形象較爲偏離)。民国创立部分亦未能全... 阅读全帖 |
|
s******8 发帖数: 7105 | 4
其实那几个毛粉只是攻击饿死千万人而已。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可以质疑、攻击,因为历
史事件不可能完全100%证明,历史事件都是些不可复制的事。关键这些质疑、攻击
是否合理,是否有证据支持。 |
|
f****i 发帖数: 9419 | 5 “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三线建设,是那个时代的人们思考和奋斗的特殊产物。我们应
该肯定它在军事上的成就。但如果从经济上来衡量,这是一场不划算的建设,甚至中间
存在着较大的资源浪费。”——陈东林
主持人:陈教授,您知道三线建设这个历史词汇是从80年代解密的,到现在20多年过去
了,但是可能对现在年轻一代来说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也可能很多人听过,但是不知
道是怎么回事。“三线”的定义是什么呢?
陈东林:是的,“三线”这个词有一个神秘的面纱笼罩着,应该说像我这样年纪的人都
知道,但是当时不能说,你注意《人民日报》第一次出现“三线”这个词是在90年代,
在这之前我们可以看到,在我们的一些文件,一些宣传材料里面用的都是“XX”,所以
说明这是具有保密性质的,到现在为止“三线”的研究也是很薄弱的,很多人亲临其境
,很多人为之倾注了终身心血,但是写这个的人很少。“三线”我们简单讲就是以中国
的国境线为最外沿做一个划分,国境线到第一道线的地区叫做一线地区,第一道线到第
二道线的地区叫做二线地区。这里面我们讲到比如人的腹部地区,就是“三线”地区。
总的来讲,一线是前沿阵地,三线是我们的后方。
三线建设决策...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6 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38903/15233683.html
杨天石
2011年07月25日08:21 来源:《北京日报》
在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上,长期以来流行着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诸如“革命付出代
价大”、“孙中山软弱妥协”等等。那么,真实情况究竟如何?
辛亥革命若干问题辨识
百年前发生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的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
的新纪元,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辛亥革命一直是学界研究和关注的一个
重点。这里简单谈谈我对辛亥革命研究中几个问题的看法。
如何认识辛亥革命“胜利快、代价小”的特点?
按照一般人的想法,辛亥革命肯定是很艰巨、很复杂、代价很大的,因为它是一场
大变革。在一个拥有1000多万平方公里的超级大国里,推翻绵延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
度,哪能那么容易,那么简单?康有为曾吓唬革命党说:如果要革命,就要准备几十年
甚至上百年的时间,牺牲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颗脑袋。但是很奇怪 ——武昌起义,革
命党人打出第一枪,是1911年10月10日,到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也就是中华民国成立,
是1912年1月1日,这期... 阅读全帖 |
|
b****r 发帖数: 2555 | 7 抄书笔记——戊戌变法(1)
戊戌变法,上承甲午战败,由甲午战败而致李鸿章失势,下层知识分子寻求激烈的救国
方式,最终以帝后的直接冲突而结束;下启庚子拳乱,慈禧训政后为个人权利,推动大
阿哥试图取代光绪,为防止外国干预而暗中支持义和团,导致本可以由地方大吏压制的
群众运动蔓延到整个北方。八国联军干涉后的辛丑条约则规定中国每年赔偿白银1200万
两,考虑到同治年间清政府的年财政支出不过4000万两的规模,至此清政府的财政已经
陷于崩溃的边缘。中央政府的权威也在东南互保中完全崩溃,满清此时已不过是百足之
虫,等死而已。
所以说戊戌变法在近代史的地位可以说和共产党的兴起同等重要,前者是一个王朝的最
后挣扎和失去的最后机会;后者则是当时国际普世思潮,日俄在远东争霸和老毛这样天
才人物合力的结果,并直接导致了下一个强力王朝的诞生。
长期以来,一般人对戊戌变法认识的主要来源是重要当事人的回忆,包括袁世凯日记和
康梁二人的回忆。问题是,利益所及,这几位的回忆都不可信。袁世凯固然要洗刷自己
叛逆的名声,康有为好大言则极大地夸大了自己在维新变法中的作用。他的很多记录在
当时即为其他当事人打脸,比如说他传出...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8 嘉善在线 > 资讯中心 > 历史人文 > 正文
2011年07月14日 http://www.js0573.com
秦末民众暴动的著名故事,有陈胜、吴广利用同行戍卒神秘主义意识进行宣传鼓动的情
节。司马迁在《史记•陈涉世家》中记载,陈胜、吴广策划起义时曾经“行卜”
。卜者暗示“卜之鬼”,“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
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
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
往语,皆指目陈胜。”所谓“丹书帛曰‘陈胜王’”是秘密行动,可推知陈胜、吴广这
样的普通戍卒,其中至少有一位是可以写字的。而陈胜“少时尝与人佣耕”的经历,是
大家都熟悉的。他们虽然在戍卒中身为“屯长”,但应当仍然是平民身份。
汉代普通人识字的例证,则有《史记•外戚世家》记载的窦少君故事。汉文帝窦
皇后的弟弟窦广国,字少君。窦少君“年四五岁时,家贫,为人所略卖,其家不知其处
”。此后相继“传十余家,至宜阳,为其主入山作炭,暮卧岸下百余人,岸崩,尽压杀
卧者,少君独得脱,不死”...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9 http://theory.gmw.cn/2011-08/19/content_2490271.htm
http://www.gmw.cn 2011-08-19 15:27:20 来源:北京日报网络版
百年前发生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的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
的新纪元,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辛亥革命一直是学界研究和关注的一个
重点。这里简单谈谈我对辛亥革命研究中几个问题的看法。
如何认识辛亥革命“胜利快、代价小”的特点?
按照一般人的想法,辛亥革命肯定是很艰巨、很复杂、代价很大的,因为它是一场
大变革。在一个拥有1000多万平方公里的超级大国里,推翻绵延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
度,哪能那么容易,那么简单?康有为曾吓唬革命党说:如果要革命,就要准备几十年
甚至上百年的时间,牺牲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颗脑袋。但是很奇怪——武昌起义,革命
党人打出第一枪,是1911年10月10日,到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也就是中华民国成立,是
1912年1月1日,这期间只有两个多月,就将共和制度建立起来了。既便从孙中山在檀香
山创立兴中会算起,到中华民国成立,辛亥革命也就是17年光景。所以说... 阅读全帖 |
|
f*******5 发帖数: 1815 | 10 1924年1月19日,驼龙在长春被处决,是轰动当时的大事件,驼龙名字传遍白山黑水,
报道、故事和传说不翼而飞。一位出生在长春的作家说,他4岁时,母亲抱他去看一场
热闹。被枪毙的人是一个30几岁(应该是25岁)的女人,据说是个女土匪。人们并不仇
视她,而是以惊羡的口吻传颂她如猛,双手都会使枪。我10岁左右的时候,痴迷传奇文
学,读过一篇作品就是写这个女人的,她身世很悲惨,被逼为*,后来成了土匪,她的
名字叫“驼龙”。 驼龙真名张素贞,辽阳人。自幼贫寒,母死后,被卖到长春“
玉春堂”*院,时年16岁。1919年被自称“仁”报号“大龙”的王福棠赎身,结为夫妻
。1923年阴历八月二十五日,大龙率领手下攻打长春县纪家大院,被纪家的家丁和赶来
的保安队夹击,负重伤逃至乱石山死去。张素贞被推为首领,报号“驼龙”,发誓要报
血海深仇。 有人说,其部下有四百余众。《戊戌变法以来有关大事记》说:驼龙
“率两千人在五常、榆树、双城等地”活动六年。可见其势力不小。张素贞惯使双抢,
骁勇善战,屡次挫败围剿的官兵。 1924年队伍被击溃,张素贞只身逃脱,无处投
奔,遂落脚于公主岭*院。1925年1月... 阅读全帖 |
|
t*n 发帖数: 14458 | 11 屠城校尉司徒
公元前331年,马其顿军Hetairoi骑兵队的伟大战士NEWAVATAR因为在高嘎美拉之战的
战功,
切罗塔斯的推荐以及他与Hephastion的友谊(当然,已经是过去式),获得亚历山大大帝
的赏
赐,幷被提升为伊拉克总督.
(注:据考证,伊拉克是远古在幼发拉底河畔的小城邦,曾被西方的蛮族美利坚人征服多
年,
在亚力山大扫平美利坚人之后,伊拉克成为马其顿帝国的属邦.1845年,一个英国考古
学家
找到伊拉克古的遗迹,记有NEWAVATAR名字的纸草奇迹般的完好,幷被送到英国,今天由
大英
博物馆收藏).
新任的伊拉克总督出身名门,他的身材健美而匀称,据说他就是Myron掷铁饼者的模特
儿.而
他对哲学的探究与深思,使他成为希腊上层社会的典范.很不幸的,因为美德与英俊的
外貌,
NEWAVATAR总觉得大帝平时看他的眼神,带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暧昧…大帝在远征印度之
后,
脾气变的古怪,许多长期追随着他的将军遭到毫无道理的杀害.感谢众神的庇护,在多
年的
杀戮中NEWAVATAR都因为远居偏陲而幸免.但是在公元前323年的一个夏日,大帝的死讯
传到
小亚细亚的时候,NEWAV...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12072 | 12 再论义和团拆毁铁路电杆的主要原因——兼回袁伟时先生
【关于本人身份的重要声明】
近来网上盛传,反驳袁伟时先生的网友“子乔”,也即本人,是史学界的某位老前
辈。特声明如下:本人今年30出头,企业职工,普通网民,并无学术背景,更无其它身
份。网友若见此类传闻,恳请代为澄清,不胜感激之至。如转贴本文,烦将此声明一同
转贴。
再论义和团拆毁铁路电杆的主要原因——兼回袁伟时先生
作者:子乔
【摘要】
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拿“主义”压人而回避“实际”。
二、“义和团拆毁铁路电杆与‘敌视现代文明’基本无关”只是一个事实判断,不
能与价值判断混淆。
三、义和团的口号主要用于宣传,不能只看口号而忽视对实际行动及其背景的分析
;就是口号本身,定性为“敌视现代文明”也不准确。
四、袁伟时先生仍在重复此前的错误逻辑,以义和团拆毁卢保铁路的开始时间来否
定它拆毁津卢铁路是为了阻挡侵略军。
五、义和团是极端的反洋教组织,大部分义和团在大部分时期并不主动侵害非教民
;这个事实判断有一定的意义。
六、袁伟时先生处理材料很不严谨,继续误导读者。
笔者在网上看到了袁伟时先生的一篇文章《中国历史教科书风波忧思》(以...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12072 |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再论义和团拆毁铁路电杆的主要原因——兼回袁伟时先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10 04:06:22 2011, 美东)
【关于本人身份的重要声明】
近来网上盛传,反驳袁伟时先生的网友“子乔”,也即本人,是史学界的某位老前
辈。特声明如下:本人今年30出头,企业职工,普通网民,并无学术背景,更无其它身
份。网友若见此类传闻,恳请代为澄清,不胜感激之至。如转贴本文,烦将此声明一同
转贴。
再论义和团拆毁铁路电杆的主要原因——兼回袁伟时先生
作者:子乔
【摘要】
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拿“主义”压人而回避“实际”。
二、“义和团拆毁铁路电杆与‘敌视现代文明’基本无关”只是一个事实判断,不
能与价值判断混淆。
三、义和团的口号主要用于宣传,不能只看口号而忽视对实际行动及其背景的分析
;就是口号本身,定性为“敌视现代文明”也不准确。
四、袁伟时先生仍在重复此前的错误逻辑,以义和团拆毁卢保铁路的开始时间来否
定它拆毁津卢铁路是为了阻挡侵略军。
五... 阅读全帖 |
|
k******k 发帖数: 6800 | 14 俺是出于朴素的无产阶级感情,认为我们无产阶级军事家超过反动派的走狗。
您要从历史的角度,从史事基础上,给我们深入浅出分析一下嘛。
这才是历史版未来版委书记应有的风采哟,哟! |
|
T****i 发帖数: 715 | 15 关于诛十族及其他
月关
内容比较杂乱,对历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慢慢看看。
第一版《明史》中记述方孝孺等人之夷族诛死仅用了“丁丑,杀齐泰、黄子澄、方
孝孺,并夷其族”十五字。
而在“四库”版《明史本纪》中则改为了这样的叙述:“丁丑,召方孝孺草登基诏
,孝孺投笔,且哭且骂。帝大怒,泰、子澄亦抗辩不屈。遂与孝孺同磔于市,皆夷其族
”。
很显然,无论是原本还是四库本的《明史》,都没有明成祖夷方孝儒十族的记载。
(关关这里插一句:永乐帝登基的日子是己巳日,之后隔了庚午,辛未,壬申,癸
酉,甲戌,乙亥,丙子整整七日才是丁丑,永乐帝都当了七天皇帝了,又怎么会在七天
后逼着他奸佞榜上第一人的方孝孺给他写登基诏书呢?《明史》四库版替前版增加的这
个情节,可疑乎?)
《明史》从头到尾都由满清皇帝终审定稿。清廷的几位皇帝对《明史》修撰的重视
可谓到了离谱的程度,《明史》每完成一部分,康熙、雍正、乾隆无不仔细审阅,乃至
事无大小地就每个自己所“关心”的细节提出自己的“建议”并让书写者照办。
朱元璋修《元史》只花了两年多时间,蒙元修《宋史》(二十四史中规模最大的一
部史书)也只花了两年多时间,惟独满清,修一部明历...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1862 | 16 高华:六十年来家国,万千心事谁诉
——读龙应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札记
作者:高华
来源:《领导者》总第34期(2010年6月)
本站发布时间:2010-7-20 7:56:45
一、引子:龙应台要说什么?
龙应台去年出版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一书在台、港和海外的华人社会引起强烈
反响。作为一名近代史研究者,我读过许多探讨1949年前后中国历史变化的著述,我自
己也曾就其中的某些问题写过文章,但是龙应台的书还是给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应
该说,这是一部用散文的文体,以新的思维,对1949年前往台湾的一群中国人进行全新
论述的重要作品。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意象复杂,场面宏大:从1949年200万大陆人渡海迁台,再
到二战时期的德、俄战场和南太平洋战场;从“白色恐怖”对“外省人”的残酷迫害,
到“本省人”对“祖国军”的期盼和失望,再到“亚细亚孤儿”的悲情。全书有家有国
,以个人和家族的变迁,来折射时代和国家的大势走向对个人命运的影响。以人文的、
人道的史观,穿透被宏大话语总结、归纳的历史,从中还原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寻求其
中的意义和价值,这是《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一书的基本特点。在我多年的...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12072 | 1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精彩点评高华书中的太多诛心之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9 21:33:03 2012, 美东)
http://www.cchere.com/alist/3636921
我不同意高华对延安整风问题尤其是对毛等人的分析,也许有个人的倾向问题,但我觉
得最主要还是高华的书写得不好,太多的猜测,太多诛心之论,而背后是他把个人的家
庭经历和政治倾向带进他的分析了。
我没法在此逐页分析,我只信手举书中几个例子。由于是多年前看的,不完全准确。
书一开始讲毛与王明、博古、张闻天、周恩来的历史恩怨,算是交待延安整风的来龙去
脉。但真的如此吗?中共在毛主政之后,确实逐步成熟了,独立性增强了,根据地扩大
了,军队增加了,当然还是犯了各种错误,包括各地的左倾错误,但没有持续的普遍的
广泛的可以称之为路线的错误;延安整风之后,七大之后,中共确实生龙活虎。用周的
话来说,大意是这几年来的经验证明了中共找到了自己的领袖。但高华在书中称,这是
周在受到毛的批评打击之后... 阅读全帖 |
|
f*******5 发帖数: 1815 | 18 苏联航空志愿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1年)苏联援华抗日的苏联空军。称呼
很多,通常也称“苏联空军志愿队”、“苏联援华飞行队”、“苏联志愿航空队”、“
苏联志愿援华抗日空军联队”、“苏联援华空军志愿队”等,另外還有「正義之劍」此
等別號。
1937年8月,因为对日抗戰期間中國軍隊损失惨重,自中東路事件僵化的中蘇關係有著
解凍的契機。當時蒋介石向苏联请求大规模的援助,由於感覺到日本擴軍的壓力,蘇聯
在利害關係一致的大環境下決定與中國修好,8月20日,中苏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
约》和《军事技术援助协定》,並宣稱將提供中國上億美金的軍購。
1937年9月14日,苏联向中国出售225架各型軍機,同時接受國民政府的提案派遣飞行员
,地勤人员,机场建筑师,工程师和机械师以志願隊的身分前來中國協助抗日,在蘇聯
內部這項人員派遣稱為Z(Zet)作戰,人員則由外貝加爾軍區與太平洋艦隊所屬航空部隊
中選拔的「志願者」。蘇聯這種在西班牙內戰中也使用相同模式對交戰方提供援助,因
此當時各地軍區認為中央將要求其部隊至西班牙參戰,故挑選出較好的飛行人員;這批
人員編為一個戰鬥機大隊(31架戰機、10... 阅读全帖 |
|
n***g 发帖数: 5027 | 19 东晋人认为,晋明帝因母亲是鲜卑人而相貌类似于鲜卑人,所以才被称为“黄头鲜卑奴
”或“黄须鲜卑奴”,证明“黄头”或“黄须”正是鲜卑人的相貌特征。金发是白种人
的显着特征之一,可见鲜卑人、至少是东部鲜卑人中,存在相当数量的白种人。晋明帝
生母荀氏生于公元3世纪下半叶,所以说,东北亚的东南部地区,至晚在公元3世纪,就
已经有白种人的部族居住,只不过他们在当时被看成是鲜卑人。
不仅东晋人把“黄头”或“黄须”看成是鲜卑人的相貌特征,在唐朝人的观念中,
鲜卑人的相貌特征仍具有金发碧眼等白种人的特点。唐代诗人张籍的《永嘉行》开篇即
是:“黄头鲜卑入洛阳,胡儿执戟升明堂。晋家天子作降虏,公卿奔走如牛羊”
,显然咏的是西晋灭亡的史事,诗中称鲜卑为“黄头”,反映着在唐代通行的观念中,
鲜卑人最明显的相貌特征是“黄头”。苏轼在观赏唐人韩干的画时赋诗,其中一句是:
“赤髯碧眼老鲜卑”
,说明在唐人的画作中,鲜卑人的形象还是黄须碧眼的,反映出唐代社会普遍将黄须碧
眼看成是鲜卑人的相貌特征。
公元3世纪,东北亚地区的白种人不仅存在于鲜卑人之中。《魏书·安同传》:“安同
,辽东胡人也。其先祖曰世祖,汉时以安息王侍子... 阅读全帖 |
|
c*********2 发帖数: 3402 | 20 送交者: 高伐林 2012年03月19日15:41:31 于 [教育学术]
这份试题是否真为台湾高一学生的历史试题?我并无把握。但真假姑且不论,它跳
出了中国大陆中学历史课灌输的那套“八股”;它主要涉及事实判断,而不是价值判断
;它虽比较简单,但涵盖了中国现代、当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主要内容,考的就是学生对
基本常识的了解。下一代是否能及格呢?
老高按:明镜历史网(http://www.mingjinglishi.com/)转载了台湾一所高中高一学生的历史试题,虽然标以来自“天涯社区”,但我相信也是转载,原发来源则难考,是否真为台湾高一学生的历史试题?我也并无把握。——例如,第二题为何说中共在某地成立政府,管理“一万五千平方英里”的土地?难道台湾到现在还用英制度量衡?
其中还有一些“中共某一领导人”“×××事件”之类的说法,也启人疑窦:难道
台湾的高中还会避讳“敏感词”不成?不过,或许,这并不是台湾高中原文的避讳,而
是转载者为在中国大陆网站上转载时不惹麻烦,做了点文字处理?
还有其它一些疑点。总而言之,真伪问题有待进一步证实。
既然不辨真假,为什么我在这里转载这份试题?因为我觉得,真假姑... 阅读全帖 |
|
J*******l 发帖数: 133 | 21 奉Mandarin為「國語」是對漢文化的嚴重侮辱。Mandarin是滿族人學講北京話而出現的
Mandarin的由來
[400年前的北京話:吳語]
北京自建城以來經歷過了許多個朝代的變遷,自古以來北京話有過多少變化?如何變化
?從歷史上講,400多年前的明朝末年,從意大利來的傳教士利馬竇曾用羅馬拼音記錄
了大量的當時的北京話,這些記錄至今尚保存著。從利的記錄中可以明白無誤地看出:
當時的北京話是有大量入聲字並且沒有zh、ch、sh等翹舌音的語言。這說明了當時的北
京話不是現在的北京話,也不是現在的普通話,因為無論北京話還是普通話都不具備這
些特徵。同時也說明了北京話和普通話的歷史都超不過400年,400年前的北京話是明朝
的官話(考證為吳語)。
[北京出現第二語言:滿語]
滿人入關進駐北京後,為了小區的安全等政治因素,滿人把紫禁城周圍10裏之內的漢人
全部趕走而專屬滿人居住,這個範圍稱為北京的內城,而10裏之外稱為外城。於是,北
京城出現了兩個社群:滿人社群和漢人社群,這是階級、語言和居住地域等都十分分明
的兩個社群,北京城也就出現了兩種語言:明朝官話和滿語。任何語言都是跟人群一體
的... 阅读全帖 |
|
t***h 发帖数: 5601 | 22 http://www.cclawnet.com/zongheng/zonh2007/zonh20071016.html
《纵横》杂志2007年第10期 作者:纪敏
1991年,我在抚顺市政协文史委主任任上。当完成《震撼世界的奇迹 改造伪满皇
帝溥仪暨日本战犯纪实》等三本史料专辑的编辑与出版工作之后,我便立刻把中共管教
与特赦释放国民党战犯史料征集工作摆到日程上。为此,我同文史办的徐桂英一起遍访
当年曾收押蒋战犯的抚顺战犯管理所、北京秦城监狱、济南战犯管理所、南京老虎桥监
狱、苏州监狱、重庆战犯管理所、武汉战犯管理所与西安战犯管理所。我们找到不少尚
健在的亲历者与知情人,请他们撰写了一批很有历史价值的亲历、亲见、亲闻的史料。
但是,他们都属于中、下层管教人员,只能提供他们所在单位的有关史实,而对于中央
领导同志的决策经过,谁也说不清楚。于是,我就把目光盯住了原中央公安部分管战犯
工作的副部长、当时担任国家安全部部长的凌云。因为我知道,早在50年代初期,凌云
从山东济南调到中央公安部担任该部政保局(即一局)局长时起,他就负责主抓管教国
民党战犯工作,一直到1975年将战犯全部特赦释放完毕...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1862 | 23 为保卫苏联,北平学生痛打蔡元培
(凤凰网历史频道专栏作者王勇供稿)
特别说明:
本文部分内容引用自《北京革命史回忆录 第2辑》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九·一
八”事变后北平学生卧轨斗争及南下示威运动的回忆.李时雨 “九·一八”事变后北平
学生南下请愿斗争.薛迅
薛迅在文章里透露的一段细节更令人吃惊: “九·一八”事变之后,我们党的方针
是什么?据我的记忆,党对“九·一八”事变的分析是:事变的发生,当然是日、美在
东北矛盾尖锐化的结果。为了缓和日美矛盾,日本占领东北后必然要进攻苏联。因此党
的方针是展开群众性抗日运动。一方面要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然而更重要的是要
保卫苏联。具体到对学生运动的指导方队是要把学生的抗日运动和日常的经济斗争结合
起来。当时各学校在抗日活动中撵校长、哄教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搞起来的。
蔡元培曾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然而,当这位北大校长在校园中播下“五四运动”的火种之时,他不会想到15年之后,
已是65岁老人、腿脚有残疾、还是民国元勋的他,会被热血沸腾的女大学生打了一记响
亮的耳光;更不会想到那些继承五四传统、高呼抗日口号的爱国青... 阅读全帖 |
|
s***a 发帖数: 2141 | 24 嘿嘿嘿,当心,不要亮瞎了你的眼哦~我不报销医药费哦~
目录:
第一部分 国内兵工厂调整、扩大
(1)兵工厂的内迁、改建和扩建
(2)兵器制式的统一
第二部分 外购武器
(1)德国武器
(2)其他国家
第三部分 陆军及特种兵整编
(1)陆军整编
(2)炮兵
(3)装甲兵
引用文章:
(1)法肯豪森与国民政府的国防和抗战
(2)国民党中国的德国军事顾问_近期研究述评
(3)蒋介石政府与纳粹德国
(4)中德日三角关系研究:1936-1938
(5)1928_1938年德国驻华军事顾问团历史考察
(6)抗战爆发前德国军火输华述评
(7)抗日战争时期中德关系研究
(8)20世纪30年代的中德技术贸易
(9)中德军事和经贸合作关系的若干史事述评
(10)中德外交密档(1927-1947年)
(11)1928-1938年德国军事顾问团与中国国防工业建设
(12)抗战时期外国对华军事援助
(13)德国德国与中国的抗日战备
(14)克虏伯与中国的近代化
(15)民国时期的中德贸易_1919_1941
(16)民国史档案资料丛书-中国近代兵器工业档案史料
(17)中国近代兵器工业—清末至民国的兵器工... 阅读全帖 |
|
s***a 发帖数: 2141 | 25 呵呵呵呵,翅膀慢慢扇,憋了半天才憋出这么几句呀?
哈哈哈哈
人家作者在网上网名公开,注明了“原创”
还有一长串吓死你的参考资料,哈哈哈哈,网文,百度,哈哈哈哈
你这辈子百度出过这样的“网文”么?哈哈哈哈哈
人家都写了,3师9师战防炮连各6门意大利百禄战防炮
而3师战防炮连参加了台儿庄战斗呀,哈哈哈哈,这都不知道呀
哈哈哈哈哈哈,你除了吃喝,还知道什么?
来,前一号学家,给你们小朋友上上课,哈哈哈,看看还有药可救不?
哈哈哈哈
还跟我得瑟呢,看你们前一号学家什么下场?
引用文章:
(1)法肯豪森与国民政府的国防和抗战
(2)国民党中国的德国军事顾问_近期研究述评
(3)蒋介石政府与纳粹德国
(4)中德日三角关系研究:1936-1938
(5)1928_1938年德国驻华军事顾问团历史考察
(6)抗战爆发前德国军火输华述评
(7)抗日战争时期中德关系研究
(8)20世纪30年代的中德技术贸易
(9)中德军事和经贸合作关系的若干史事述评
(10)中德外交密档(1927-1947年)
(11)1928-1938年德国军事顾问团与中国国防工业建设
(12)抗战时期外国对华军事援助
(13)德国... 阅读全帖 |
|
t*n 发帖数: 14458 | 26 恭喜版主上任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2 讨论区 】
发信人: tin (大猪小猪摞一盘), 信区: Military2
标 题: 苏定方一千破八万的一点点考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23 11:10:12 2012, 美东)
~~~~~~~~~~~~~华丽的分割线~~~~~~~~~~~~~
初唐名将苏定方一个战绩,记录在敦煌吐蕃文文献中,为汉文史书所无
网上文字多为:“达延莽布支于乌海东如与唐廷苏定方交战,达延战死,且以八万败于
一千”。查阅《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增订本)》,王尧 陈践 译注, 民族出版社,
1992
这是汉文译文的“大事纪年”中的。这么惊人的战果,竟然在汉文史书中一笔都没有提
到,实在令人惊异。有个藏族学者(忘了名字了)认为是王,陈二人翻译错误,应该是
达延莽布支胜了。但是两位作者治学相当的严谨,前言中写道:
再版之中做过大量的订正。单单这个错误翻译没有得到纠正的概率不高。而且在增订本
最后还给出了藏文的影印,如果的确是翻译错误,早被很多人指出来了,而不是仅仅一
个人持此观点。
《唐代西突厥都曼起兵史事考 - 《新疆社会科学》... 阅读全帖 |
|
t*n 发帖数: 14458 | 27 恭喜版主上任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2 讨论区 】
发信人: tin (大猪小猪摞一盘), 信区: Military2
标 题: 苏定方一千破八万的一点点考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23 11:10:12 2012, 美东)
~~~~~~~~~~~~~华丽的分割线~~~~~~~~~~~~~
初唐名将苏定方一个战绩,记录在敦煌吐蕃文文献中,为汉文史书所无
网上文字多为:“达延莽布支于乌海东如与唐廷苏定方交战,达延战死,且以八万败于
一千”。查阅《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增订本)》,王尧 陈践 译注, 民族出版社,
1992
这是汉文译文的“大事纪年”中的。这么惊人的战果,竟然在汉文史书中一笔都没有提
到,实在令人惊异。有个藏族学者(忘了名字了)认为是王,陈二人翻译错误,应该是
达延莽布支胜了。但是两位作者治学相当的严谨,前言中写道:
再版之中做过大量的订正。单单这个错误翻译没有得到纠正的概率不高。而且在增订本
最后还给出了藏文的影印,如果的确是翻译错误,早被很多人指出来了,而不是仅仅一
个人持此观点。
《唐代西突厥都曼起兵史事考 - 《新疆社会科学》... 阅读全帖 |
|
c*****1 发帖数: 3240 | 28 ☆─────────────────────────────────────☆
truth (民主·枫林·桃园·红卫) 于 (Sun Apr 8 02:18:56 2012, 美东) 提到:
http://www.cclawnet.com/zongheng/zonh2007/zonh20071016.html
《纵横》杂志2007年第10期 作者:纪敏
1991年,我在抚顺市政协文史委主任任上。当完成《震撼世界的奇迹 改造伪满皇
帝溥仪暨日本战犯纪实》等三本史料专辑的编辑与出版工作之后,我便立刻把中共管教
与特赦释放国民党战犯史料征集工作摆到日程上。为此,我同文史办的徐桂英一起遍访
当年曾收押蒋战犯的抚顺战犯管理所、北京秦城监狱、济南战犯管理所、南京老虎桥监
狱、苏州监狱、重庆战犯管理所、武汉战犯管理所与西安战犯管理所。我们找到不少尚
健在的亲历者与知情人,请他们撰写了一批很有历史价值的亲历、亲见、亲闻的史料。
但是,他们都属于中、下层管教人员,只能提供他们所在单位的有关史实,而对于中央
领导同志的决策经过,谁也说不清楚。于是,我就把目光盯住了原中央公安部分管战犯
工作的... 阅读全帖 |
|
m******r 发帖数: 4351 | 29 一个我以前的老帖:
司马迁修史记的史料依据
先重申一下秦烧书的具体内容:
1)史纪:除了史官所藏秦国史记以外,别国史记一概烧毁;
2)诗书:除了博士官所藏图书,私人所藏儒家经典和诸子书一概送官府烧毁。
这些是史学界的共识,根本没有任何疑议。这里重申一下,诗书和史纪是不同的。诗指
的是音乐伴奏的歌辞;书指的是公文档案格式,包括会盟的盟誓,出兵的宣誓,分封诸
侯任命官吏的册命,君臣重要言论和对臣下的诰戒与赏赐,一些历史重要大事等等。诗
书对儒生比较重要,因为这东西对找工作很有用; 顺便说一下秦汉之时儒生之所以喜欢
分封制,也是因为那样的话工作岗位多。因为实用的原因,诗书和史纪完全不同,在民
间多有收藏,这也是为啥诗书经过秦皇和项羽两把火仍然没有烧绝的原因。
但是史纪,也就是官方史料,和诗书不同,这种档案性的资料,因为卷帙浩繁, 没有人
有这个精力或者财力抄录一个副本。西周档案工作非常细致,以至用到大量人手,这也
是周礼所规定的,这方面有很多论文,不详述。另外也可参见史纪里面的"天子无戏言"
的故事,可以想见记述的详细。
杨宽<战国史>里面也说:诗书和先秦百家,"民间多有收藏,秦不能尽烧,后...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1862 | 30 雍正皇帝--发动群众斗群众的祖师
宋石男
名誉是人类最珍贵的衣服。剥夺一个人的名誉所造成的侮辱,比剥去他的衣服更持久而
深刻。清代雍正年间的“名教罪人”案,即是皇帝通过“发动群众斗群众”、“戴政治
帽子”等手段,剥夺苦主钱名世名誉终身。
钱名世,字亮工,江苏武进人,有“江左才子”之称,案发时为翰林院侍讲。他曾作为
万斯同(字季野)的助手参修《明史》,出力甚多。葛虚存记其事说:“钱亮工……才
思捷敏,昼则征逐朋酒,夕则晋接津要,夜半始归静室中。季野踞高足床上坐,钱就炕
几前执笔,随问随答,如瓶泻水。钱据纸发书,笔不停缀,十行并下,略无罅漏。史稿
之成,虽经数十人手,而万与钱实尸之。噫!万以老诸生系国史绝续之寄,洵非偶然;
钱之才亦曷可少哉!”可见钱名世确有过人才华。但此人有才无行,老师万斯同在京城
病逝,他主持丧事之后,竟将老师的藏书卷走,还将部分手稿攫为己有,故而邓之诚说
他“实非端士也。”
既非端士,那就多半会做些不太体面的事,比如谄媚权贵。年羹尧是当时炙手可热的权
臣,文人清客少不了要写些赞美诗给他。钱名世就是其中一位。他投赠年羹尧的诗,将
年比作周代的召伯和汉代的卫青、霍去病... 阅读全帖 |
|
y******i 发帖数: 2584 | 31 李学勤情系清华简 坦对诸多质疑和诘难
2011-11-11 陈洁 人民日报 点击: 863
上海中西书局的编辑们正在紧张地忙碌着,《清华大学藏战国楚简第二辑》即将付梓。
与此同时,李学勤带领的团队已经投入到第三辑的整理工作中,“我们保持每年年底出
版一辑的进度,每一次都有很多新发现。”李学勤语带兴奋。
情系清华简
在荷清苑一间普通的起居室里,李学勤坐在单人沙发上,很少有表情和肢体动作,
说话也毫无枝蔓,一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的样子。只有说到清华大学所藏战国竹简,他
的脸上才会焕发出神采和光亮,言语也生动起来。
自2008年7月入藏之后,这批竹简的内容和性质已经获得共识:它们是一批经史类
书,包括《尚书》及同《尚书》类似的文献。去年底整理出版的第一辑收的是其中的《
楚居》,而即将面世的第二辑是《系年》。
《系年》简长44.6—45厘米,共138支,原没有篇题,《系年》是清华整理者给拟
的题。这些简保存基本良好,只有个别残损。全篇分为23章,每章自为起讫,是编年体
史书,所记史事上起西周之初,下到战国前期。篇中讲到几个重要诸侯国的兴起,如秦
、卫、郑、晋等,至于楚国,则自楚...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24 | 32 "《系年》简长44.6—45厘米,共138支,原没有篇题,《系年》是清华整理者给拟
的题。这些简保存基本良好,只有个别残损。全篇分为23章,每章自为起讫,是编年体
史书,所记史事上起西周之初,下到战国前期。篇中讲到几个重要诸侯国的兴起,如秦
、卫、郑、晋等,至于楚国,则自楚文王始见。文字通为墨笔书写的楚文字,全篇虽多
次提到楚但不为楚人掩丑,有时措词甚至颇为严厉,所以作者到底是不是楚人,站在什
么立场,还有待研究。"
有这么巧么,你感兴趣什么两千年前的古人就给你埋好了等你挖。这更我今天早上突然
想吃肯德基,出门就有一人发张肯德基的免费coupon的好事,一样不可惜。 |
|
h******x 发帖数: 10156 | 33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 钟鸣 最后更新:2009-06-11 12:14:20
标签三星堆甲骨文蝌蚪文打印小字体
大●夏朝历经十四代十七王,足见盛世,不可能没有文字。若有,是什么形态?又在何
种范围?
●三星堆文字自成一体,无论数量、书写方式的多样化,在甲骨文之前之后甚至在夏后
夏前,都独领风骚。
●能否倾听这样一种解释:彝族是夏代的统治者,古彝文是夏代的官方文字,殷革夏后
,彝族便迁往南夷高地,却留下辉煌的三星堆?这种假设出的衰败,能否解释三星堆文
化“历夏商周”这样的绵延性、完整性?
图1
民间收藏的玉石铭文拓片(文字未破译)
图2
蝌蚪文龙玺印拓(文字未破译)尺寸:12×9.5厘米
图3
蝌蚪文龙玺 尺寸:通高121厘米 现藏于民间
图4
彝文 直译:鹰眼守家 意译:鹰眼守护疆域 彝族学者阿余铁日2009年4月15日所破译的
印文
图5
神龟负洛书玉雕尺寸:通高50厘米 现藏于民间
史学家上了秦始皇的当
去年,偶遇旅居法国的摄影师曾年,他正为美国《国家地理》拍摄介绍蜀地的三星堆文
化,我引他看陋室庋藏的三星堆古玉,闲谈时涉及“中国的……”,曾速匡正,历史上
“中国”的说法很晚。这... 阅读全帖 |
|
|
n*******w 发帖数: 6708 | 35 清军进占浙东府县后,大学士张国维、督师兵部尚书余煌、礼部尚书陈函辉、大理寺少
卿陈潜夫等先后自杀。督师大学士朱大典据守金华,誓死不降。博洛亲自统率满、汉军
于六月二十三日从绍兴前往金华,二十六日把该城四面包围。由于明军在朱大典指挥下
凭城顽抗,博洛从杭州调来红衣大炮,浙闽总督张存仁也奉命带兵参加攻城②。清军以
绝对优势的兵力猛攻了二十天,直到七月十六日金华才被攻破。朱大典带领家属和亲信
将校来到火药局,用绳索捆在火药桶上,点燃引线,轰然一声,壮烈成仁。朱大典在明
末官场上以贪婪著称,然而当民族危难之时他却破家纾难,体现了威武不能屈的气节。
清军进入金华,借口“民不顺命,因屠之”③,又炮制了一场惨绝人寰的悲剧。
关于马士英的末路,诸书记载差异极大。大抵倾向于东林党的人都说他同阮大铖一
道投降了清朝,清军追杀隆武帝时在缴获的文书中发现了他降清后给明方的表文,因而
处斩。借以证明马士英先为奸臣,继为叛贼,死有余辜①。
然而,根据比较可信的材料,马士英并没有降清。清实录记载,顺治三年六月二十日,
“浙闽总督张存仁疏报:副将张国勋等进剿太湖逆贼,擒获伪大学士马士英、长兴伯吴
日生、主事倪曼青等。...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1862 | 36 国民党败退台湾:初期的窘境 【修订版】
作者:论语1972.2
自从李宗仁1949年1月21日代理总统之后,中华民国南京政府的军事、政治形势稳定了3
个月,但随后急剧恶化。4月20日,解放军启动渡江作战,5月27日,上海失守;10月1
日北京人民政府成立,12月8日,行政院长阎锡山决定将中央政府迁离大陆,从此,台
北成为中国继广州、重庆后的第3个临时首都。12月10日,蒋介石于凤凰山机场注视着
满山敌军的逼近而黯然飞离成都、驻节台北。1950年3月27日,西康省西昌失守,标志
着国军在大陆成建制的军事抵抗就此崩溃,自此开启了国民党孤守金马台澎地区的历史
新页。当时台湾的处境究竟如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略作考察:
首先,是国内政治人心的总体崩溃。1949年11月20日代总统李宗仁因其根据地广西失守
,便声称“胃病宿疾突发,便血不止”而经香港“赴美就医”。其时滇黔川康渝尚算完
整,但基于宪法第36条“总统统率全国陆海空军”的规定,李的擅离职守导致国家军事
指挥系统被从根破坏,而下野总统蒋介石竟矜于名节拒绝复职,因为军队国家化的原则
,作为国民党总裁的蒋又无法指挥军队,导致国军高层无政府... 阅读全帖 |
|
g******4 发帖数: 6339 | 37 金以林: 大陆新版《中华民国史》编纂过程及价值
一 引言
我注意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两岸对民国史的叙述,从结构上讲长期以来是完全一致
的,特别是对1927年以前的叙述和评价几乎相同。比如两岸论述民国史的开端,大都从
民国纪元前18年(1894年)孙中山先生成立兴中会开始。国史馆编纂的《中华民国史事
纪要》、教育部主编的《中华民国建国史》,以及大陆出版的诸多民国史研究论著中都
是如此。大陆新近出版的《中华民国史》亦是如此。
事实上,长期以来两岸都在一个非常相近的“革命史观”下叙述民国史。对晚清政府、
辛亥革命、北洋政权的认识,双方的观点几乎是一致的;对此后的历史叙述,在历史分
期和结构上双方也完全相同,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924-1927年,大陆称之前“
大革命”、台湾称之为“国民革命”;1927-1937,大陆称之为“土地革命战争”、台
湾称之为“统一、剿匪时期”;1937-1945,双方均称为“抗日战争”;1945-1949,大
陆为“解放战争”、台湾为“勘乱时期”。史实和时间的叙述基本一致,最大的不同是
对性质的判断,各说各的话。
自1949年以来,双方都共同经历过“以党... 阅读全帖 |
|
c*****1 发帖数: 3240 | 38 ☆─────────────────────────────────────☆
ssgo2008 (上山打虎,下山拔毛) 于 (Sun Nov 18 18:04:08 2012, 美东) 提到:
前一段时间看到有人写到苏定方一千破八万吐蕃军,当时就很疑惑,西域人一向以彪悍
出名,区区一千人如何打败八万人呢?而且唐朝方面完全无记录,可能吗?
这两天有个机会网上找了找,除了几年前网上有篇文章提到吐蕃这些文献外,根本无人
提及。这样的惊天发现难道竟然只有一、二人知晓?于是翻了翻历史资料,发现自从文
成公主于640年和亲到吐蕃后,直到670年的大非川之战,二、三十多年基本无战事。
而苏定方生于592年,死于667年,终年76岁。纵使大唐与吐蕃在660-670年有几个不为
人知的大仗,苏定方已经是七十岁了,能一千破八万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得
不探寻一下苏定方的一些英雄事迹。
苏定方本是隋朝末期诸侯窦建德的干将, 李家父子打败窦建德之后,他回家隐居。直
到唐太宗登基,苏定方才得启用。公元627年突厥首领颉利跟他弟弟内斗(颉利娶了隋
朝公主,自视为隋朝继承人),苏定方随着名将李靖出... 阅读全帖 |
|
a***t 发帖数: 337 | 39 确实中国的正史是这么记载的。但关键是如何说服他们(近似不可能)和世人同意我们
的观点。现在北韩根本否认箕子的存在,南韩也淡化其作用而大肆宣扬神话中的檀君。
目前在历史继承上的准则都是很模糊的,是血统,文化还是疆域,每国都用对自己有利
的准则。在高丽时代他们自己的三国史事中,确实是把高句丽当成“我”来记述的,有
兴趣你可以读一下里面高句丽传的最后一节(我记不太清了),其中也同意高句丽生于
中华东北一隅,所以估计作者是根据当时高丽的疆域范围来记述的历史,但这也是韩国
人认为高句丽是自己祖先的一例。血统上讲,这本书也记述了高句丽遗民的一部分融入
了新罗,这点上与新旧唐书不同。
渤海国,他们的论点说其建立者是高句丽人,与中国历史界有争议,但他们的史料上确
有记载大量的渤海人在契丹灭渤海后大量从东丹国投奔新罗,所以韩国人也溶有渤海血
统。
话换回来说,决定继承的是血统,文化还是疆域?只能是争论不休。
但任何的观点都不足以说明中国东北各族与高句丽和渤海无关。
至于韩国目前的疆域,只能说每个民族有自己的生存手段和智慧。韩国从来没有入主过
中原,但他们的事大主义却能周旋在周围强国之间并最大限得到了生存...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12188 | 40 語言不是孤立現象,你說有借詞或者親緣關係,還需要歷史事實旁證。
請問西方学者和东方学者這個分歧哪裏來的?政治因素?
而且您的反駁不成立,现在的叶尼塞语不可能有大量匈奴语借词,因爲匈奴語消失已久
,考察語言,主要是考察核心詞彙。 |
|
o***e 发帖数: 3526 |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elg (二里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李则芬1979年旧文:明人歪曲了元代历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6 13:41:23 2013, 美东)
李则芬1979年旧文:明人歪曲了元代历史
一、元代不是黑暗时代
七年前,作者开始研究元代史。仿照读书先看序文的习惯,首先遍读近人所著的许多中
国通史、史纲,及各种专史之元代部分。这些著作,几乎众口一词,都说元代政治黑暗
,毫无文化可言。有些专史,甚至根本不谈元代事。写完宋代之后,但说元代政治黑暗
、无足述,且谈明朝。於是,这些议论,就形成了我的先见。在我潜意识内,相当牢固
。我在研究过程中,凡发现与此先见相迳庭之处,对於新的发见,总是保留一个问号。
要到研究了五年之后,我才知道这个先见是错误的,但仍不知其所以然。我更涉猎明代
的历史文献,又过了一年多,才发见了答案:元代的历史事实,原来已被明人歪曲了。
与一般人的想像相反,元代不但不是一个黑暗时代,毋宁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难得的小康
时期。一般人说元代黑暗的,所引证的事例,无非是蒙古初期的残... 阅读全帖 |
|
m******r 发帖数: 4351 | 42 孙次舟的东西逻辑上的问题处处都是. 没时间一个一个扁, 先转一个
这个是发在正经刊物上的
http://pub.bashuquanshu.com/bashuluntan/13018373285378.html
张献忠帝蜀史的畸形研究
冯广宏 《文史杂志》2011年第2期 2011-04-03
一、偏爱辩解终究无益
现代研究家出自对农民起义首领的热爱,极力否定张献忠“屠蜀”一事。其论证方
式虽有多端,而目标和趋向则基本一致:
一是痛斥“张献忠杀尽蜀人”的谰言,以归还其清白。其实“杀尽蜀人”这句话仅
属文学性语言,既无定量价值,亦非史学定性;即使不做考证,只凭常识也能知道,谁
能把四川人杀个一干二净,不留半口?所以反复辩证根本没有必要。
二是力辨张献忠杀人数量不大,以洗刷其罪责。这可能是个可笑的命题:如果在战
争环境下杀戮和平居民,杀一千人和一万人有无区别?杀一万人和十万人有无区别?人
为万物之灵,能够随便去杀?
三是引经据典论述所杀者皆为该杀者,以突出其正义。这种论述就过于带理想主义
色彩了,或可评为迂腐之论。在对敌斗争的真刀真枪条件下,要说不枉杀一个好人,那
是不可能的;但... 阅读全帖 |
|
y****e 发帖数: 23939 | 43 现在要来说说关于长篇小说《刘志丹》的大冤案了。
1956年,工人出版社拟定了一个出版革命烈士传记和回忆录的选题计划。在此之前,编辑
和社领导看到过刘景范和李建彤撰写的一些回忆刘志丹的短文, 如《刘志丹太白收枪》
等,认为作者对刘志丹事迹比较熟悉,加上知道刘景范是革命烈士刘志丹的亲弟弟,李
建彤是刘志丹的弟媳妇,在素材收集、采访方面会有很大便利。而且,作为延安培养出
来的干部,李建彤对延安的感情和认识上也比一般人要深刻得多,于是就约请李建彤创
作小说《刘志丹》。
不幸就此埋下了。李建彤创作的长篇小说《刘志丹》在当代文学史中,是一个极其特殊
的文字存在。作为革命历史人物传记,《刘志丹》早已超出了文学创作的本身意义,同
时又不同于一般的历史人物传记。因为小说中大量历史人物真名实姓地出现,与革命历
史事件描述的客观场景之间产生了冲突,特别由于政治背景的原因,如陕北红军与中央
红军的历史作用及高岗等陕北籍创始人被打成“反党集团”头子等,使艺术的真实与历
史的真实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意见分歧。所以,《刘志丹》从1959年完成初稿到1962
年写出第四稿,尚未出版就遭到否定。到1979年中央为《刘志... 阅读全帖 |
|
s***i 发帖数: 10182 | 44 中国不缺乱世,不缺荡气回肠的故事,不缺市场,不缺钱和技术
我觉得缺的是两样
一样是好的剧本
一样是严肃的剧组
剧本不说了,最近流行的不是清宫的戏说,就是借用历史演绎的现代爱情剧。 看到一
个兰陵王眼前一亮,南北朝乱世,周武帝一代贤君灭齐题材多好啊,五月天的歌词写得
也不错,结果一看原来是一部三角恋故事。
剧组嘛,我也认识国内的电视剧拍摄人员,他们都是注重短平快,服装道具没什么专业
历史人员去指导,对白台词更是越现代越恶心越好。现在也没有人愿意批判历史题材了
,因为基本找不出尊重史事的电视剧了
能提上台面的,剧本二月河的不错,虽然歌功颂德太恶心,但是历史事件都真实的
touch到了,这样矮子里拔将军的剧本也不多了。
剧组态度的话,走向共和不错,对白台词看得出来都是下了功夫的。
我觉得不如让NHK来照着田中芳树的几本中国小说来拍拍几部电视剧,我估计应该可以
秒杀中国之前的任何一部。 |
|
l***y 发帖数: 1166 | 45 苏美尔王表是一份古代文献,发现于美索不达米亚各地,使用苏美尔语书写。目前发现
总共有十六份。互相之间基本相同。
此王表列举了“官方”的统治者以及他们统治的时间。按照王表,“王权”自天而降,
然后从一个城市转移到另一个城市。王表中只有一位女性:Kug-Baba,属于基什第三王
朝。
王表中早先的君主大概都属神话人物,统治时间非常长。后来的许多君主,是实际存在
的历史人物,但是王表也会将他们的统治时间说的很长。而且从王表的不同版本可以看
到,有时可能是故意这么做的。
表中第一个可以确认的历史人物是基什王恩美巴拉格西。
在考古学中著名的城邦拉格什却没有出现在王表中,虽然拉格什第一和第二王朝都曾经
非常强大。而因打败拉格什而闻名的卢加尔扎克西,却出现在了王表中。
公元前350年前后,希腊化时代有位巴比伦人贝洛索斯来到希腊,在希腊他用希腊语写
成了一部《巴比伦尼亚志》,此书已佚,但是很多古希腊著作中保留着对它的引文。在
近代考古学开始以前,这本书可能是后人关于那个遥远的两河流域文明的唯一的知识来
源。由于贝洛索斯是巴比伦人,在他的时代,他应该仍然能接触到苏美尔文明的大量文
献资料,可惜的是,他的... 阅读全帖 |
|
g***j 发帖数: 40861 | 46 不必美化赵宋王朝——宋代顶峰论献疑
张邦炜
2011-11-23 09:36:19 阅读 2211 次
刊《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刊载时略有删节),蒙邱志诚先生提供完整
版,象牙塔网络发布
一、“往前多走了一步”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赵宋王朝真可谓时来运转:30年前,备受贬损:“
守内虚外,积贫积弱”;30年后,博得赞美:“空前绝后,登峰造极。”宋朝顶峰论,
据说出自史界泰斗。的确,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
赵宋之世。”[1]邓广铭讲过:“宋代的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截至明
清之际的西学东渐的时期为止,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值得注意的是
,邓氏强调“历史不能割断”,既重视隋唐两代的“传承”,又在时间上严格予以限制
,“截至明清之际”。[②]至于陈氏的论断,只怕应当正确理会,不能无限引申。正如
那句名言所说:“真理往前多走一步就是谬误。”
宋朝顶峰论的代表作,当推萧建生先生所著《中国文明的反思》一书。此书号称“
当代中国的《盛世危言》”,某些媒体在高度评价之余,也曾指出:“作者对每个时代
史料的把握真切与否,有... 阅读全帖 |
|
m**d 发帖数: 21441 | 47 今天上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四次成果发布,此时距离第三次成果发布已有一年。
在第四辑的整理报告上,共收入3篇清华简文献,重现了古代最早实用算具的真容,对
历史学、文献学、科技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宝贵的研究资料。
据介绍,目前清华简的整理工作已近一半,未来成果的发布数量将达13至15辑之间。第
五辑的整理工作已经启动,内容比较接近第一辑,与《尚书》及相关历史有关。
清华简上出现早期“八卦图”
第四辑包括一篇题作《筮法》的文献,记载了一种盛行于战国时代楚国、不同于《周易
》的占筮方法。据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介绍,这篇文献保存良
好,没有明显缺损,在2008年入藏时就发现,该竹简是唯一一部保持原来成卷状态的竹
简。
据了解,清华简由于年代久远,又因保存于地下,竹简大部分都散断。因此,《筮法》
的成卷状态则显得让人格外惊喜。此外,该卷竹简都有次序编号,为内容的整理提供了
极大的便利。
全篇文字分栏书写,并且附有插图和表格,体例犹如一幅帛书。简文详细记述占筮的原
理和方法,包含大量以数字卦表现的占例。数字卦的形式与天星观、包山、葛陵等楚简
中的实际占筮记录一致。其中,八经卦的... 阅读全帖 |
|
l***y 发帖数: 1166 | 48 [ 作者:钟 鸣 日期:2012-1-14 来源:彝族人网 点击:1294 评论:0 ]
能否倾听这样一种解释:彝族是夏代的统治者,古彝文是夏代的官方文字,殷革夏
后,彝族便迁往南夷高地,却留下辉煌的三星堆?这种假设出的衰败,能否解释三星堆
文化“历夏商周”这样的绵延性、完整性?
●夏朝历经十四代十七王,足见盛世,不可能没有文字。若有,是什么形态?又
在何种范围?
●三星堆文字自成一体,无论数量、书写方式的多样化,在甲骨文之前之后甚至
在夏后夏前,都独领风骚。
●能否倾听这样一种解释:彝族是夏代的统治者,古彝文是夏代的官方文字,殷
革夏后,彝族便迁往南夷高地,却留下辉煌的三星堆?这种假设出的衰败,能否解释三
星堆文化“历夏商周”这样的绵延性、完整性?
史学家上了秦始皇的当
去年,偶遇旅居法国的摄影师曾年,他正为美国《国家地理》拍摄介绍蜀地的三星
堆文化,我引他看陋室庋藏的三星堆古玉,闲谈时涉及“中国的……”,曾速匡正,历
史上“中国”的说法很晚。这点他是对的。
《礼记·中庸》“洋溢乎中国”,《汉书》“统天下,理中国”……,都指的是
中原黄河流域... 阅读全帖 |
|
z**z 发帖数: 436 | 49 前几年回国时候买了本夏商周断代工程纪实,就是前一阵板上有人总结的那本。然后看
各种议论。咱是外行,就看个热闹。
前几天有个帖子说陕西眉县杨家村2003年发现的青铜器窖藏就挑战了那个断代工程,我
不知所以然,就去网上搜了一把,找到了这篇文章。但是看完了也没明白为啥就挑战了
断代工程?有没有人可以指点一下?
http://www.qlwh.com/jidi/xinshu.asp?id=362
由新出 公盨、逨氏铜器论夏商周世系——纪念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发
表85周年
下面是文章中有关杨家村2003年发现的青铜器窖藏及断代工程
2、眉县新出逨氏青铜器与西周王室世系
2003年1月19日,陕西眉县杨家村新发现了一处青铜器窖藏。内有27件青铜器
,包括逨盘1件,逨盉1件,叔五父匜1件,单五父壶2件,单叔鬲9件,42年逨鼎2件,43
年逨鼎10件,天盂1件。27件铜器件件有铭文,其中逨盘372字,42年逨鼎281字,43年
逨鼎310字,均为长篇铭文,具有相当珍贵的史料价值。我们曾就这批铜器做过综合研
究。这里着重就其中逨盘对于西周王室世系研究方面的重要意义,试作讨论...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12188 | 50 在提笔之初,请容我颠覆颠覆阁下的三观:比日本人称呼中国为“支那”更早的,是一
个唐代的中国人,他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唐僧”——玄奘法师。
玄奘法师在其口述的《大唐西域记》里面,记载了拘摩罗王和玄奘法师的
一番对话如下:
拘摩罗王:‘自何国来,将何所欲?’
玄奘法师:“从大唐国来,请求佛法。”
拘摩罗王:“大唐国在何方?经途所日,去斯远近?”
玄奘法师:‘当此东北数万余里,印度所谓摩诃至那国是也。’
这段对话,翻译成现代中文,是以下的意思:
拘摩罗王:“你是从哪个国家来的?来我们这里干什么?”
玄奘法师:“我从大唐国来,是来求佛经的。”
拘摩罗王:“大唐国在哪里?要走多少天?有多远的路程?”
玄奘法师:“往东北方向走几万里路,印度叫支那的,就是大唐。”
玄奘法师所说的,只不过是一个事实:古印度将大唐国称呼为“至那”、“支
那”、“脂那”。
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在唐朝。当时的唐朝,是日本崇拜和学习的对象。
于是,从唐朝开始,一些日本僧人就开始在文献中,称呼大唐国为“支那”—
—注意:那时的日本,仰...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