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变异性
首页 1 2 3 4 (共4页)
r********n
发帖数: 149
1
来自美国Standford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种电路设计的新方法──能让电路在
其中很多纳米管(nanotubes)被扭曲或者没有对准(misaligned)时,仍然能够运作。
纳米管往往会随着不可预测的扭结(kink)而生长,并且会因弯曲造成有害的布线连接
。Standford研究人员假设工程师因此必须设计出一种无须考虑纳米管在哪里以及如何
放置,都一样能工作的电路。
研究人员想到采用一种单电路组件(single circuit element)──即一种NAND闸;
它不会受到其基本纳米管布局变异性的影响。他们从这种单元件撷取和生成了数学公式
及算法,据说尽管会出现没有被对准的纳米管,这种算法能保证对任何电路组件都能获
得有效的设计。
确定电路组件是否受纳米管未对准影响的关键,是把每个电路组件分割到能做数学
分析的精细网格内。用模型以抽象方式进行分析,就允许工程师确定纳米管必须要通过
哪一个网格范围,以及哪一个网格纳米管又不能穿过,因而确保设计正确地工作。
为了免除不必要的连接,在所谓的「不合法区域(illegalregions)」内的纳米管,
既可以透过化学方法进行
L*******a
发帖数: 824
2
来自主题: Pharmaceutical版 - Anyone is currently working on ADC?
想法是好的 但是还是没有跳出传统的研发模式 看看3期的结果吧 很可能又是效果
不显著 还是两个问题 resistance 和 responsive population% 我觉得未来研发模
式会越来越依赖数学和统计学模型 毕竟人和人之间的个体差异太大 肿瘤变异性也大
只靠人类的理解和逻辑已经很难正确把握一个药物的成功与否了 一切科学源于数学
只有回到根本才能推动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了 numbers never lie

发帖数: 1
3
癌症免疫治疗公司回应死亡病例事件 (ZT)
(前言:这种神经毒性可是致命性的,临床前的动物实验就没有显示出如此严重的神经毒
性? 可见他们的研究过于草率!)
在5名白血病患者死于一项涉及基因工程免疫细胞的实验性治疗1年多之后,相关公司的
开发人员表示,目前已经能更好地处理发生的错误,以及应如何防止悲剧重演。
近日,总部位于华盛顿州西雅图的朱诺治疗公司公布了上述死亡病例迄今为止最全面的
公众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患者的个性特征和“产品变异性”导致了致命的脑肿胀。该公
司表示,目前正在使用其分析改进细胞疗法。
与朱诺治疗公司没有关系的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市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儿科肿瘤学家
Stephen Gottschalk提到,他仍然发现该公司临床试验的死亡病例有些神秘,但他赞扬
了该公司的努力。Gottschalk说:“他们提出了一个非常全面的分析,并十分及时。”
据悉,相关疗法被称为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这是用一种新的表面蛋白来
平衡病人自己的免疫细胞,使其能够在体内杀死癌细胞。这是一种很有希望的方法,它
被认为是2013年年度科学突破之一。今年早些时候,两个CAR-T细胞产品... 阅读全帖
I****e
发帖数: 7742
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ayofflying (小破熊),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重大突破 人类首次制造室温超导现象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Sep 18 21:57:49 2012, 美东)
重大突破 人类首次制造室温超导现象
2012-09-18 19:47
33
新浪微博 开心网 腾讯微博 人人网 QQ空间 邮件 复制网址 收藏夹 打印 更多
相关阅读
关键词:
物理高温超导室温超导量子计算机超导体
研究人员在石墨颗粒中发现室温超导性
德国科学家宣布发现了室温超导体——听起来难以置信——实际上,他们发现的超导性
只是一种“表面效应”。 室温超导体是指能在300K左右温度下工作的超导体,绝大多
数超导材料需要在极低的温度下才能实现零电阻,因此实际应用有限。
德国莱比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 现,石墨颗粒在变干后它们之间的接触面会出现超导现
象,这种表面效应只发生在极少部分碳粉末上——仅占总质量的0.0001%。他们还发现
,超导现象非常脆弱,挤压之后就会消失。研究人员称,过去几十年在碳基材料中已经
观察到多次类似的现象...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316
5
急性应激障碍的临床研究新进展(DSM-5新标准)
邓明昱 博士
美国东西方健康科学学院心身医学教授,美国纽约
【摘要】急性应激障碍(ASD)又称为急性应激反应(ASR),是对恐怖或创伤事件产生
的心理反应。ASD以急剧、严重的创伤事件作为直接原因,患者在受刺激后立即(1小时
之内)发病。ASD的常见症状是麻木;情感分离;缄默;现实感丧失;人格解体;心因
性遗忘;对经历的创伤事件和思想的重新体验、做梦和闪回;对事件的回避。在这段时
间里,患者存在着焦虑症状和至少一个基本功能的损害。症状至少持续3天,最多不超
过4周;并发生于创伤事件之后的4周之内。
美国精神病学会在2013年5月出版了《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DSM
-5对ASD的诊断标准进行了新的修订。近年来,对ASD的临床研究成为精神病学、心身医
学和临床心理学的热点。根据DSM-5的标准和新的临床研究成果,本文对ASD的病因和发
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心理评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预防和预后进行了
分析。
【关键词】急性应激障碍;DSM-5;临床研究
New Progress of ClinicalR... 阅读全帖
T*******I
发帖数: 5138
6
来自主题: Statistics版 - 一个confidence interval的问题
我认为你错了。t和t^2是两个不同的随机变量,它们的变异性不一样,因而CI的估计也
不一样,且我们没有任何样本基础可以假定[CI(t)]^2 = CI(t^2)。从上面我给出的X和
Y(Y=X^2)的实例中不难看出,[mean(X)]^2 不等于mean(Y),因而,我们也就不能用
[CI(mean(X))]^2来作为CI(mean(Y)),两者之间不存在这样的函数关系。
所谓的频率主义就是经验主义,是一种从经验中抽象出理性的哲学思想。这正是统计学
理论和方法的基石。所谓的贝叶斯主义是一种主观先验主义,是一种从先验理性到客观
经验的哲学思想。LZ提出的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先验的数学理性,而这个理性根本
不存在,因为根据算术均数和可信区间的算法定义,他所期望的等式根本不成立。
T*******I
发帖数: 5138
7
来自主题: Statistics版 - 关于样本空间,欢迎大家前来讨论
本讨论的话题是由于以下讨论引发的:
网名houselover (love my house)在MITBBS的Statistics版询问:“四十岁了,从生物
研究改到统计硕士生,可行吗?有成功的例子吗?”
smileguy (身在资本主义大农村):“有呀。老陈,陈立功。自强不息搞研究,虽然新
的理论不被主流看好,但是仍然不屈不挠。老陈,我看好你。上次你被群殴,我顶你还
被关进小黑屋14天。你得空,发个包子吧。”
TNEGIETNI (lovewisdom):“借此机会告诉大家,我百分之百地成功了!统计学的历史
将就此被改写!无人能够相信一个国内医学院毕业的卫生统计学硕士以独自一人的能力
为统计学筑起了一道崭新的地平线!毫无疑问,这是科学史上的一个奇迹。
当前的所谓统计学的主流,是以数学家们的思维建立起来的,混合着大量的确定
性假设等的逻辑思维,因而存在着许多荒谬。是的,他们不会认可自己的错误,但真理
终将获胜,因为随机系统不可被假定;我们唯一能够假定的是,它是非确定的,因而任
何确定性假设下的方法论都是不可接受的。”
bearJhonson (八棵七七葚):“FT,今天终于明... 阅读全帖
T*******I
发帖数: 5138
8
我可能没有说明白而引起了你的误会。
我所说的自加权期望,不是自加权自己的期望,而是说的对随机变量X采用其自加权来
估计其分布的期望。这是在一个二维空间里估计X的分布期望,因为它的自加权具有可
测性和变异性。
所谓的算术均数是在一维空间上对X的分布期望做出的简单估计。它的理论基础是样本
中的每个点对分布期望的贡献相同(以1来表示这种贡献是最简单的了)。
我也复习过了当前的统计学,那里面没有我所提出的自加权的概念。
T*******I
发帖数: 5138
9
我不怀疑人们在探索数据分析的过程中会有新的发现。人们可以发现很多很多现象。比
如我在定义了点对点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后,我可以在此基础上为样本中的每一个随机点
定义成百上千个不同的自权重,但只有一个自权重是无偏的,即随机变量X在该自权重
基础上的自加权期望与其自权重曲线的顶点之间的吻合程度在任意分布形态下最高。这
表明除此之外的其它成百上千个自权重没有意义,因为它们都拥有较大的偏差。
这是什么原因呢?你要是想弄清楚这个问题,你需要学习使用辩证法,它会给你一个严
谨的解释。如果你不懂辩证法,你就会以为只要是自己发现的客观存在着的东西,就一
定是真理。遗憾的是,这是一个谬论。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辆车子在路上行驶,司机开车的速度是80miles/h。在围绕该车
360度范围内以目视观察它的速度,每一个角度上得到的速度都是不一样的,但对于观
察者来说都是真实的,而车子的速度却不会因为观察角度的不同而改变,它的速度就是
80miles/h。
我想说的是,我从来不说人云亦云的话,不做人行亦行的事,除非我经过了认真的思考
后发现它没有任何我所能理解的问题。对于我来说,任何统计方法都是值得怀疑的,即
使... 阅读全帖
T*******I
发帖数: 5138
10
看来,在那些抽象的概念上纠缠永远不能有结果。让我说得具体一点。
给定一个两分法的样本(假定X是自变量而Y是因变量,两段都是简单线性模型,且临界点是在X上)。现行算法及分段模型组的基本表述如下:
hat\y_1 = a1+b1X if X<=t
hat\y_2 = a2+b2X if X>t
ID X Y M CR
1 x1 y1 m1 cr1
2 x2 y2 m2 cr2
3 x3 y3 m3 cr3
4 x4 y4 m4 cr4
5 x5 y5 m5 cr5
6 x6 y6 m6 cr6
7 x7 y7 m7* cr7 min(.)
8 x8 y8 m8 cr8
9 x9 y9 m9 cr9
0 x0 y0 m0 cr0
其中,M是由分段模型组的系数构成的矩阵,CR是分段模型的合并残差。*表示根据最小
CR选定的分段模型,如果我们有 ... 阅读全帖
T*******I
发帖数: 5138
11
这几天版上总有人找我茬。相信他们无一不是数学背景出来搞统计的。他们以为自己掌
握了一点数学技能就在统计学里自命不凡。如果他们不是孬种,就请接受我的以下挑战
,并回答我在最后提出的简单问题。回答不了的,或不敢回答的,就请他/她滚回数学里
去讨饭吃,别仗着自己那份高深莫测的数学理论继续在统计学里胡说八道。为了不再继
续为版上添乱,我想请seattleren, ningyan, kaleege等人接受我的挑战。当然,我也欢
迎任何人参与严肃的讨论。不能说出个一二三四的,就请自动回避,免得自讨没趣(我
想对pp65说的是,我对你感到抱歉,因为本段最后的话对你来说说得太晚了)。
给定一个两分法的样本(假定X是自变量而Y是因变量,两段都是简单线性模型,且临界
点是在X上)。现行算法及分段模型组的基本表述如下:
hat\y_1 = a1+b1X if X<=t
hat\y_2 = a2+b2X if X>t
ID X Y M CR
1 x1 y1 m1 cr1
2 x2 y2 m2 cr2
3 x3 y3 ... 阅读全帖
T*******I
发帖数: 5138
12
你似乎没看懂我的三分逻辑。我已经说了,如果是两分,即假定只存在一个未知临界点
,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假定是否存在另一个与它一致或不一致呢?
为此,我构建了两种三分迭代搜索的方法。对于对称性分布来说,临界点不可能都集中
在分布期望的同一侧,因而我们可以根据对称性同步估计两个临界点;如果是非对称性
分布,则可以先假定如果临界点在左侧(低段),那么,我们就要在其右侧(高段)进
行搜索以确定右侧临界点的期望;然后反过来假设以找到低段临界点的期望估计。一般
说来,当样本量是n时,每个临界点将得到对应于n个原始样本点的n个加权期望估计,
然后由这n个期望的加权期望作为临界点的最终期望估计。这样的搜索对于每个临界点
都是一个完全独立的过程,即一个临界点的获得不以另一个的获得为条件。
由于两个临界点均有n个随机点测量及其相应的n个权重,因此,我们可以检验两个临界
点是否一致。
当然,上述的两类三分迭代都存在着一个可测空间的不一致问题。这是一个需要被解决
的问题,因为可测空间不一致,必然导致两个临界点的随机测量之间存在着系统性差异。
上述回答针对你的第一和第三个问题。顺便提醒一句,按顺序搜索(即找到一... 阅读全帖
T*******I
发帖数: 5138
13
来自主题: Statistics版 - 陈大师, 我很好奇
要我说,一个样本是总体的一个随机真子集,因此,可以认为样本中所包含的全部信息都是随机确定的。尽管如此,我们不能说定义在其上的样本统计量对于总体参数的估计而言就是确定的,而是非确定的,因为对总体的同等条件抽样的结果会出现统计量的随机变异性,从而我们不能将任一随机样本的统计量的性质看成的确定不变的。
最优化的一个错误就在于以在样本基础上构建和计算的optimizer的最小或最大值作为一个决策准则。这个准则是不成立的,因为这个决策中的对应关系对于总体而言是非确定的,就好比身高和体重之间,我们不能用最高或最矮身高去确定体重的期望估计。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你在前面说到样本中的信息都是fixed的。这个观点是片面的且容易在方法论的构建中导致错误。也许最优化就是由这个观点导致的。我曾与一位著名的美国统计学家讨论过这个问题,是他提醒我注意这个问题的。
在我看来,随机对应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对应关系,需要严谨地定义。我尝试了一下。如果我们早就有这个概念的定义的话,最优化可能就不会在统计学里大行其道。
T*******I
发帖数: 5138
14
我打算今年去JSM上讲讲这个新概念系统。我不是学数学的,所以提出来请大家帮忙修
正一下,免得到时候闹笑话。当然,到时候是全英文版的。估计版上有些人已经看过的。
还会有一些数学符号式的表述,这里无法显示。多谢了。
个体:在认识论范畴内,一个个体是一个独立的存在或实体或客体,且拥有其自身已知
的、可知的和不可知的全部属性,并且由于这些属性,一个个体可以与所有其它个体相
区别。在一个特定的领域中,任何以最小单元存在着的事物可以被称为是一个个体。当
一个个体进入一个主体的观察范畴且能被认知或再认知时,它的每一个属性应该是确定
的而非不确定的。换句话说,一个个体是它自己而非任何其它事物是由于它所拥有的全
部属性至少在被认知的那一刻是确定的。反之,如果它的全部属性在被主体观察时是不
确定的,那么主体将对它不可知,或者说它对于主体来说不可测。
属性:一个个体的一个属性(用符号A(字体:kunstler script)表示)是关于它的一个
抽象的特征。这类抽象的特征通常有质和量两大类,由此我们可以在许多个体中定义一
个群体或类。例如,一个个体可以有姓字、性别、身高和体重等属性。每一个属性是唯
一的并且...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790
15
You have shown how naive you are about all the concepts here. You have
absolute no understanding of the terminologies you used, except the words
linguistically.
for example, 总体中的个体构成了一个空间,即总体空间。Why this is a space? Do
you know for a set to be a space what properties it should have? do you
know the definition of "space"?
I bet you know nothing about the concepts of countable and uncountable.
btw, your "measure", "measurable", to me sounds like "observation" or
observable.

是学数学的,所以提出来请大家帮忙修正一下,免得... 阅读全帖
T*******I
发帖数: 5138
16
我看,如果真有不要脸的,非你莫属。难道你能说“bioinformatics”所要处理的对象
、试图得到的结论可以与“随机性和变异性”无关?如果有关,那么在方法论上与基本
统计思维有何区别?答案是没有区别,因为它所涉及的一切问题都是随机的且存在变异。
T*******I
发帖数: 5138
17
少在这里堆砌数学名词。你以为你知道几个数学术语就可以上天?你用拓扑、图论、几何、有限元、偏微分方程、生物动力学技术等等来解决你的所谓的生物学问题,你以为你用这些数学方法来处理的对象没有随机性和变异性了?你的数学假设就能带给我们真实的世界? 笑话。
d******e
发帖数: 7844
18
大师作为数学盲,从来没有考虑学一点数学,相反,天天在这里鄙视数学,大师这是何
苦在这里作践自己的名声呢?当然大师也没什么名声可言,至少没啥好的名声。

几何、有限元、偏微分方程、生物动力学技术等等来解决你的所谓的生物学问题,你以
为你用这些数学方法来处理的对象没有随机性和变异性了?你的数学假设就能带给我们
真实的世界? 笑话。
T*******I
发帖数: 5138
19
所谓的bioinformatics是biology + informatics,即一门关于生物学信息的抽象概括
的学问。由于生物学观察数据的大量性、随机性、变异性和复杂性,有关生物信息的抽
象概括的方法学是且只能是统计学的方法,所以,我的观点是两者间的关系(在方法论
上)是全集和子集的关系。如果你认为我在胡扯,就要为此给出你的论证,至少要举出
bioinformatics中的一个要素不属于生物统计(=生物学+统计学)的范畴以支持你的观
点。
T*******I
发帖数: 5138
20
本质上,bioinformatics是试图为基因数据分析提供一套方法论。这就是为什么我说bioinformaitcs与biostatistics是子集与全集的关系的原因。都是从生物学观察与实验(生物学实验从广义上说也是一种观察)的数据中抽象或归纳出普遍结论的方法学。由于观察的随机性和变异性,bioinformatics本质上就是biostatistics。既然biostatistics早已存在于学术界,那么搞出一个新名词bioinformatics就是那些无视或不懂biostatistics人的创造。
T*******I
发帖数: 5138
21
我觉得很多人没搞清楚差异性检验法中那个用于推断的概率的实质。
就本题讨论的回归系数的检验而言,那个检验是在推断b-0这一绝对差中抽样误差发生
的概率大小(a),从而得到总体回归系数等于b的概率大小(1-a)。这两者是同一的,因
为b与0之间的全部误差由且仅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系统误差,另一部分就是抽样误
差。
当b=0的假设被拒绝后,我们便只有唯一的可接受的结果,即b,以及相应的b的样本基
础上所估计的变异性。所谓的最优性、无偏性则都是由算法保障的。不是由算法所得出
的数值所保障的。

题。
T*******I
发帖数: 5138
22
或许,我们在统计学里需要把“等于”的概念与数学中的“等于”相区分。
统计学里的一个统计量“等于”某个数值不同于数学里的“x=3”这样的概念,因为任
何一个统计量都伴随着抽样误差或抽样变异性。由一个样本所估计出来的统计量不是一
个常量,而是一个随机的变量,因为样本是随机得到的。但一个样本本身的一切信息又
都是固定不变的,因此,由样本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确定的估计结果。这个“确定性”仅
对样本本身成立,但对于总体则是随机而不确定的。所以,不能把由样本估计的统计量
看成是总体参数不可变的结果。
这种理解已经超出了经典数学里关于“同一性”或“相等”等概念的内涵。
因此,当检验一个回归系数b是否等于0时,我们通过检验b-0这个绝对差值中抽样误差
发生的概率大小而得到关于b本身的精确程度的估计。这是不容置疑的。又由于我们仅
有关于某个样本的回归系数可用,因此,这个回归系数便成为唯一可接受的关于总体相
应参数的估计结果的一个期望值,当然,还有关于它的抽样标准误。而由这个期望值和
相应的标准误,我们就可以得到关于总体参数估计的一个随机分布。没有其它。
我和你所使用的语言略有不同,这并不妨碍我们使用相同的方... 阅读全帖
T*******I
发帖数: 5138
23
来自主题: Statistics版 - 统计牛人来帮个忙啊
这听起来你似乎是想要一个定理之类的东西来一致性的回答你所面对的那个问题。让我
告诉你,这里没有定理可得,因为样本的抽样变异性,也就是期望和方差估计的不可确
定性。
T*******I
发帖数: 5138
24
来自主题: Statistics版 - 恭请luckyjet (tejykcul)回答二个问题
1. 我说那是大数定理的另一个表达形式,是指的以下一段完整的话,而不仅仅是其中
的那个等式:
“如果一个样本来自所定义的总体,那么,这个样本的统计测度,例如,一个连续型随
机变量的算术均数就是这个总体的算术均数的一个随机变异性的抽样表达。无数个此类
样本的算术均数的平均值应该会以无穷小的差异性收敛在总体均数之上,也即你试图在
数学上予以证明的
expectation of (一个样本的平均)= 总体均数”
你说这个不需要证明,他的原话在这里:
simply using indication function and some basic assumption could prove
expectation of (sample mean) = population mean.
其实,数理统计中试图证明的是:
sample mean = population mean
但这个命题是不可能被证明的。
2. 别忘了我在后面还有一个条件语句:除非我们把这个样本的算术均数定义为是对总
体均数的样本估计值。
我们可以做到用全部原始样本观察... 阅读全帖
T*******I
发帖数: 5138
25
Usually 数据结构是这样的:
ID JY1 JY2 .....JY10000
女1
女2
.
.
.
女10
男1
男2
.
.
.
男8
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can be calculated among 基因s for 女 or 男,
respectively.
But, 他的数据结构是这样的:
基因 女1 女2 .... 女10 男1 男2 ... 男8
JY1
JY2
.
.
.
JY1万
他计算的是每一性别内每两个人形成的组合中一万个基因的变异性之间的相关性。由于
基因数据的产生和记录方式对每一个基因都是一样的, 例如, 都是某种表达率, 他所定
义的相关系数作为一种随机测量是没有问题的, 且不会有重复的组合发生, 从而每一个
组合也即每一个相关系数都是独立的。
T*******I
发帖数: 5138
26
Do you want me to repeat my words at 29 lou?
"他计算的是每一性别内每两个人形成的组合中一万个基因的变异性之间的相关性。由
于基因数据的产生和记录方式对每一个基因都是一样的, 例如, 都是某种表达率, 他所
定义的相关系数作为一种随机测量是没有问题的, 且不会有重复的组合发生, 从而每一
个组合也即每一个相关系数都是独立的。"
The variance is of 10000 genes and calculated for each person.
l**k
发帖数: 419
27
来自主题: Complain版 - 站规与板规
开站的时候,为了限制站长的权力,并且我相信变异性得有不同的人来体现
出来,所以这个站搞的是站长任命板主,板主治板,板主对站长负责(现在
部分权力归智囊团了)。
站规还是有的,只不过很普通,就是言论自由和非歧视。所谓言论自由,并
不是指不分场合不分地点说任何话,而是指在同一讨论环境下,不同的观点
有同等的发言权力。打个比方,某个板不允许讨论政治,那么不仅反对共产
党的不允许讨论,支持的也不行。这是我对言论自由的理解。至于非歧视,
也就是说无论网友的性别或者区域,在本站都有同等的发表观点的权力。
我的观点是,只要板主或者板副制订的板规没有违反这上面两个规则,并且
板规没有违反建板目的,我不反对山头林立。
n*******c
发帖数: 501
28
来自主题: Medicalpractice版 - 谈谈门诊病历书写规范化
我出国前参与过一些电子病历化的工作,十年前了,主要感觉是还是要尽量推行英文作
为医学用语。用中文变异性太大,不好管理,不好交流,即使语法不能用英文,专业术
语也尽量应该用英文,在过去困难,在现在的中国这不应该是一件难事

发帖数: 1
29
癌症免疫治疗公司回应死亡病例事件 (ZT)
(前言:这种神经毒性可是致命性的,临床前的动物实验就没有显示出如此严重的神经毒
性? 可见他们的研究过于草率!)
在5名白血病患者死于一项涉及基因工程免疫细胞的实验性治疗1年多之后,相关公司的
开发人员表示,目前已经能更好地处理发生的错误,以及应如何防止悲剧重演。
近日,总部位于华盛顿州西雅图的朱诺治疗公司公布了上述死亡病例迄今为止最全面的
公众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患者的个性特征和“产品变异性”导致了致命的脑肿胀。该公
司表示,目前正在使用其分析改进细胞疗法。
与朱诺治疗公司没有关系的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市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儿科肿瘤学家
Stephen Gottschalk提到,他仍然发现该公司临床试验的死亡病例有些神秘,但他赞扬
了该公司的努力。Gottschalk说:“他们提出了一个非常全面的分析,并十分及时。”
据悉,相关疗法被称为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这是用一种新的表面蛋白来
平衡病人自己的免疫细胞,使其能够在体内杀死癌细胞。这是一种很有希望的方法,它
被认为是2013年年度科学突破之一。今年早些时候,两个CAR-T细胞产品...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0
癌症免疫治疗公司回应死亡病例事件 (ZT)
(前言:这种神经毒性可是致命性的,临床前的动物实验就没有显示出如此严重的神经毒
性? 可见他们的研究过于草率!)
在5名白血病患者死于一项涉及基因工程免疫细胞的实验性治疗1年多之后,相关公司的
开发人员表示,目前已经能更好地处理发生的错误,以及应如何防止悲剧重演。
近日,总部位于华盛顿州西雅图的朱诺治疗公司公布了上述死亡病例迄今为止最全面的
公众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患者的个性特征和“产品变异性”导致了致命的脑肿胀。该公
司表示,目前正在使用其分析改进细胞疗法。
与朱诺治疗公司没有关系的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市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儿科肿瘤学家
Stephen Gottschalk提到,他仍然发现该公司临床试验的死亡病例有些神秘,但他赞扬
了该公司的努力。Gottschalk说:“他们提出了一个非常全面的分析,并十分及时。”
据悉,相关疗法被称为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这是用一种新的表面蛋白来
平衡病人自己的免疫细胞,使其能够在体内杀死癌细胞。这是一种很有希望的方法,它
被认为是2013年年度科学突破之一。今年早些时候,两个CAR-T细胞产品...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15215
31
来自主题: Animals版 - 复活灭绝动物能带来什么
在俄罗斯谢曼诺夫斯基博物馆中,一个涅涅茨(涅涅茨人为俄罗斯原住民族群之一)幼童
正在抚摸猛犸象尸体
猛犸象是最引人注目的灭绝动物之一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3月18日消息,从飞翔的旅鸽,到披着长毛的猛犸象,这
些动物现在可能要被归为“基因存在,但肉体已经灭绝”的一类。它们确实已经没有活
的个体,但它们的DNA还一直保留在博物馆的标本和化石中,有的已经有了20万年的历
史。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些存留的DNA片段有可能最终使灭绝的动物复活
。还有一些灭绝动物的DNA实在太过古老而无法恢复,这意味着它们已经彻底灭绝,如
恐龙等动物。但是为什么要复活那些消失的动物呢?这一过程肯定非常昂贵而且困难,
或许十年二十年都未必能成功,为什么还要做这种尝试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可以用来回答另一个问题,即为什么我们要耗费大量精力保护那
些濒危的物种?答案是相同的:保护生物多样性,恢复不断减少的生态系统,推进防止
动物灭绝的科学研究,并避免人类过去曾犯下的错误再次重演。
此外,复活灭绝动物也有极为深远的意义。一些人们以往认为不可逆转的事情,比
如动物灭绝,如果能够实现逆转,将成为无数人惊叹的奇...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2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柳栋:解析林立果(上)
第一节:「异类」林立果是怎样炼成的?
约有以下几个原因:
1·天资聪颖——他考上名牌大学。靠的不是父母的权势,而是自己的努力聪明和才华
。这一点跟她的姐姐林豆豆不一样。这说明,他的聪明过人思想活跃,追求创新精神。
求知欲强。
2·信息特权——这是笔者自创词汇。在文化大革命前后,只有像林立果这样身份特殊
、地位特殊、父亲政治身份极为特殊者的高干子弟身份,才可以依照依靠自身的特权身
份,阅读到中下层干部子弟更别说普通老百姓了所能查阅到的,各类国内国外的信息书
籍报刊电影,纪录片等等。总之,各种开放的信息、多源的信息。
这是斯大林主义体制的一个显著特征,信息是分等级的。什么地位的人,什么身份的人
,有权接受什么等级的、国内外的各种信息。如曾经名扬天下的「大参考」「小参考」
,便是一个例证。
而作为林彪家的公子,他所能阅读到的多元化信息,甚至是其他高干子弟所不能比拟的
。因为文革前后的林彪的政治地位政治身份政治影响力,已经达到了半神的尊位。
身价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林副统帅的公子,自然也就可以享受到最高权力者的最高级
别的「信息特权」,此乃「政治特权」所派生出的一种历史怪象、社会畸形、不平等恶... 阅读全帖
m****g
发帖数: 530
33
来自主题: _Harvard_Medical_School版 - 流感疫情促进全球生物制药企业市场大热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人感染病毒后,会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病毒感染
早期使用达菲(Oseltamivir)
有效,但对金刚烷胺(Amantadine)和金刚乙胺(Rimantadine)有抗药性。

世卫组织称:目前还没有专门用于人类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而普通的抗流感
疫苗对人类没有明显效果。

全球气候变化、环境因素、人口流动和经贸往来增多等因素,给感冒、流行性
感冒(简称流感)、禽流感等呼吸道
传染病的传播提供了渠道和温床。而今年4月份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更是继金融危机
后对人类的又一次重大考验。

2009年初,我国政府制定了高致病性禽流感动物疫病免疫方案,提出将从加强
疫情监测、加快疫苗生产等方面做
好免疫和预防工作。目前,全国对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预防工作已高度重视。

与普通伤风感冒不同,流感是感染流感病毒后导致的疾病,而后者是由普通呼
吸道病毒所致。医学研究证实,两种
病毒菌株的毒性亦大相径庭。流感具有发病率高、传播快、流行性广、变异性大的特点
。在抗感染药物中,抗流
首页 1 2 3 4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