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 发帖数: 867 | 1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阴尽者,见诸佛心,如明镜中显现其像,
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犹如魇人,手足宛然,见闻不惑,心触客邪而不能动。此则名为受
阴区宇。若魇咎歇,其心离身,返观其面,去住自由,无复留碍,名受阴尽,是人则能
超越见浊。观其所由,虚明妄想以为其本。
“阿难,彼善男子,当在此中得大光耀,其心发明,内抑过分,忽于其处发无穷悲
,如是乃至观见蚊虻犹如赤子,心生怜愍不觉流泪。此名功用抑摧过越,悟则无咎,非
为圣证。觉了不迷,久自销歇。若作圣解,则有悲魔入其心腑,见人则悲啼泣无限,失
于正受,当从沦坠。
“阿难,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胜相现前,感激过分,忽于其
中生无限勇,其心猛利,志齐诸佛,谓三僧祇一念能越。此名功用陵率过越,悟则无咎
,非为圣证。觉了不迷,久自销歇。若作圣解,则有狂魔入其心腑,见人则夸我慢无比
,其心乃至上不见佛,下不见人,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前无新证,归失故居,智力衰微,入
中隳地,迥无所见,心中忽然生大枯渴,于一切时沉忆不散,将此以为勤精进相。此名
修心无慧自失,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 |
|
c***h 发帖数: 2262 | 2 有一个叫做罗陀的比丘问佛陀:「佛陀!你常常在开示中说到魔,到底什么是魔呢?」
当时佛陀回答罗陀:「观五受阴身心为魔,观五受阴为杀人犯、为瘤、为刺刀,如是的
观察,是名为正观。
为什么要如实观察?为厌离五受阴所生的祸患,所以要如实观察。
为什么要厌患五受阴?为远离欲贪而厌患五受阴。
因为有欲贪、渴爱执取五阴,就会引生烦恼。
为什么要远离欲贪?为解脱烦恼而远离欲贪。
为什么要解脱?为达到涅盘。
什么是涅盘?
佛陀说: 罗陀!虽然你问这么多,但对实际修行没有帮助,我只能开示涅盘的方法。
罗陀再问为何要涅盘呢? 佛陀说,何必再问。
我多嘴,帮佛陀回答,涅盘就是要离苦(烦恼)。佛陀已经说过了。
我认为,除非见苦谛,见灭谛,不然会如同罗陀一样生”疑”结。有一堆疑问。
当然,我也还没解开”疑”结,大家共勉,努力精进。
五受阴 |
|
Y**u 发帖数: 5466 | 3 ☆─────────────────────────────────────☆
Sekon (求空,其实是色) 于 (Mon Jun 11 12:49:47 2012, 美东) 提到:
解脱,涅槃,其实就是不存在了。大家为什么要追求“不存在”呢?
解脱,就是没有自我这个边界了,就是“全存在”了,就是全部了。
但是这个全部形式的存在,打个比方吧,孙悟空在一个房间里,他要变成“全存在”的
形式,也就是桌子里有他,他就是桌子;凳子里有他,他就是凳子;地板里有他,他就
是地板;空气中有他,他就是空气。。。
也就是说,“全存在”这个存在形式,就等于是“不存在”了。因为存在的特征性没有
了。
要知道,自杀并不能消灭自我,所以还要继续轮回。但是涅槃是彻底达到“全存在/不
存在”了,所以想找也找不到了,所以不会轮回了。所以涅槃也可以认为是最彻底的躲
猫猫,是最彻底的”自杀“。
大家确定你追求的就是这个解脱吗?
想起了一个经典的笑话:Everyone wants to go to heaven, but no one wants to
die.
:)
☆────────────────────... 阅读全帖 |
|
i********7 发帖数: 808 | 4 杂阿含经65:
佛陀指出禅观是如实观察: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所以者何?
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如實觀察。
云何如實觀察?“
那么如实观察的内容呢?
”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滅;此是受……想……行……識,此是識集,此是識滅。
云何色集?受、想、行、識集?“
观察五阴的集与灭为如实观察,不是自己在静坐中自己想象,比如不净观,慈心观之类。
那么什么是五阴的集?
”愚癡無聞凡夫於苦、樂、不苦不樂受不如實觀察此受集,受滅,受味,受患,受離;
不如實觀察故,於受樂著生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
如是,純大苦聚從集而生,是名色集,是名受、想、行、識集。 ”
那么什么是五阴的灭?
“云何色滅?受、想、行、識滅?
多聞聖弟子受諸苦、樂、不苦不樂受如實觀察受集,受滅,受味,受患,受離;如
實觀察故,於受樂著滅,著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
憂、悲、惱、苦滅,如是,純大苦聚皆悉得滅,是名色滅;受、想、行、識滅。”
“是故,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
比丘!禪思住,內寂其心,精勤方便,如實觀察。」
佛... 阅读全帖 |
|
i********7 发帖数: 808 | 5 法友似乎没有搞明白,在涅磐的定义上,你我的观点是一致的
都认为五阴灭尽
然而我的看法更彻底,五阴不仅要灭尽,而且还要灭尽永不起才是涅磐
正因为你,也认为五阴灭尽才是涅磐,但是同是你又认可阿罗汉体验涅磐
后再回来的这件事情,所以你才要想尽办法来解释如果体验的涅磐确实是
货真价实的涅磐,但是为什么一个是灭尽不起,一个却还会退转。
如果你认为,阿罗汉体验涅磐后,之所以再回来是因为对众生的[爱]
那么想要了解,阿罗汉在涅磐,五阴已经灭尽,不知道哪里跑出来想阴
或受阴(我随你来定义)让涅磐终止?
显然这样的观点完全符合想受灭尽定的概念
想受调服住,得想受灭尽定,但是任何禅定都是缘生法
想,受会再起,再起时,就出了想受灭尽定
所以只是想受灭尽定而已,不是体验什么涅磐 |
|
f*******e 发帖数: 5594 | 6 (分段经文)
无明:
若不知前际.不知后际.不知前后际。不知于内.不知于外.不知内外。不知业.不知
报.不知业报。不知佛.不知法.不知僧。不知苦.不知集.不知灭.不知道。不知因
.不知因所起法。不知善不善.有罪无罪.习不习。若劣.若胜.染污.清净。分别缘
起。皆悉不知。于六触入处。不如实觉知。于彼彼不知.不见.无无间等.痴闇.无明
.大冥。
行:行有三种。身行.口行.意行。
识:谓六识身。眼识身.耳识身.鼻识身.舌识身.身识身.意识身。缘识名色者。
名:谓四无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云何色。谓四大.四大所造色。是名为色
。此色及前所说名是为名色。
六入处:谓六内入处。眼入处.耳入处.鼻入处.舌入处.身入处.意入处。
触:谓六触身。眼触身.耳触身.鼻触身.舌触身.身触身.意触身。
受:谓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爱:谓三爱。欲爱.色爱.无色爱。
取:四取。欲取.见取.戒取.我取。
有: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
生:若彼彼众生。彼彼身种类一生。超越和合出生。得阴.得界.得入处.得命根。是
名为生。
老死:若发白露顶。皮缓根熟。支弱背偻。垂头呻吟。短气前输。柱杖而行。身体黧黑
...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7 色蘊,又叫色受陰,是佛法對物質的一種描述,
雜阿含六十一經: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何等为五?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云何色
受阴?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名为色受阴。复次彼色是无常、苦、变易
之法
四大,就是地,火,水 ,風。地是堅固性,火是冷熱溫度,水是粘連濕性,風是移動
支撐。
代表受想行識的名法有冷熱溫度嗎?有堅固性嗎(質量)?有速度嗎?
沒有,所以任何名法(精神意識現象)都不可能是色。
而沒有任何色法和名法的涅槃,更不可能是色。
說一切存在都是色,說名法也是色,甚至說涅槃也是色,是胡扯八道。 |
|
G**W 发帖数: 1865 | 8 中阴身與灵魂的故事
以下轉貼,
婆婆往生后数天,同修的弟弟阿清说:“妈妈昨天晚上半夜,到我的房间天花板上飞来
飞去。”
同修:“您认为那是什么?”
阿清:“人已经死了,那不是灵魂吗?”
同修:“那是民间世俗法所说的!”
阿清:“从小都听人家说,我们身体内,有个灵魂,在人死后,灵魂就会跑出来,然后
继续去投胎。不是这样吗?”
同修:“那是民间传说。事实上,我们的身体没有居住个灵魂这件事情,所以人死后,
也不会有灵魂跑出去的事情。灵魂是不存在的。”
活著的时候,我们有这样的肉体当作是身体,死后,尚未投胎到下一世前,在另外的时
空,会有一个不一样的身体,而不是有一个灵魂一直存在不灭。”
阿清:“那我看到的,难道是假的吗?”
同修:“不是这么说。尚未投胎到下一世前,会有一个新出生的身体,在如此的另外时
空的这样身体,于佛经中,是称作‘中阴身’,有时候,有的人偶尔会看到。”
阿清:“喔!它不叫做灵魂,叫‘中阴身’,那为什么要叫是“中阴身”?”
同修:“因为是两世之间阴阳两隔,方便以阴间来作譬喻,所以又叫‘中阴身’—-两
世之间的五阴身。仔细来说,它还有个名词,称为‘中有身’”。
这是因为‘中阴身...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570 | 9 索达吉堪布
十二、观苦品
上一品遮破了人我的所依——轮回,本品遮破人我的能依——痛苦。
外道及内道的有实宗认为痛苦实有,他们以自作等四边建立痛苦的存在。入宗派者尚且
如此,更何况世间人。世间人时常见到亲友叫苦连天,自己也不断感受身苦和意苦,对
于他们来讲还有什么比痛苦更真实呢?他们说:“你们佛教徒一再说万法皆空,其实这
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你们也空不了,学佛的人也很苦。虽然你们说出了家、学了佛后
一切都很快乐,但我们感觉并不是这样,其实你们心里也很苦,跟我们没什么差别。”
这些被实执束缚的众生很难认同空性。
当然,中观宗并未否认名言中的痛苦,大乘中观的创始人龙猛菩萨在《亲友书》中就宣
说了六道的痛苦。比如地狱寒热的痛苦、饿鬼饥渴的痛苦、旁生被役使的痛苦、天人堕
落的痛苦、阿修罗战争的痛苦、人类生老死病的痛苦。
那龙猛菩萨承不承认痛苦有自性呢?不承认,本品就以理证抉择了痛苦的空性。痛苦本
是空性,只不过众生对痛苦产生了强烈的执著,《般若经》云:“苦以苦而空。”
庚三、(破人我之能依——观苦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辛一、(以理证广说)分二:一、破四边苦;二、以此理类推他...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5594 | 10 原始佛法的解释(以阿含经为主)
1. 普通的含义,比如空地,空闲,空中,等。
经文:
杂阿含经 288经 譬如三芦立于空地。展转相依。而得竖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
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转相依。而得竖立。
2. 无常、无我的同义词。因为五蕴的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是生灭法,所以是无我的
,苦的,和空的。
经文:
杂阿含经 1经 如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
杂阿含经 104经 多闻圣弟子于此五受阴。观察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
空、非我、非我所。
杂阿含经 232经 云何名为世间空。佛告三弥离提。眼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
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
杂阿含经 567经 云何空三昧。谓圣弟子世间空。世间空如实观察。常住不变易。非我
、非我所。是名空心三昧。
3. 非实有,假名施设。即众生通常认为的世间是真实的,你、我、他、众生是真实的
,但实际上五蕴世间是一直变化的,生灭的,并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我”可得,你、
我、他、众生只是假名施设。
经文:
杂阿含经 273经 诸行如幻、如炎。刹那时顷尽朽。不实来实去。是故。比丘。于空诸
行当知、当喜、当念。空诸行常、恒、住、不变...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1 一、楔子
宗教信仰与学术研究的差别,在于宗教信仰只是纯然的相信而没有科学的证据与证
明,甚至是违反事实;例如《旧约全书》的〈创世纪〉对宇宙在六天内创造的描述,就
是一件违反事实的说法。学术研究是以科学的方法,实事求是的态度来立论,并可以经
得起反对者的客观验证,重复检验;例如唐代玄奘大师著作《八识规矩颂》将生命可解
剖为八个识的事实清楚呈现于世界,直至今日仍可客观的验证其真实性。从这样的角度
来看,学术研究者若没有科学的论述,那么虽有学术身分,则其论述也只是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者若有科学论述,那么虽具宗教身分,则其论述亦可以有学术的贡献。
二、何谓实证佛教
「要认识真正的佛教,只有实证的方法与确实履践,别无他途,而这种方法是人类认
识涅槃、认识实相的基础。譬如如何认识杯子中水的滋味与温度呢?再多的语言、文字
与说明,都没有办法清楚完整地指称杯子中的水味或温度;只有亲自喝了杯中的水,才
能够说明那杯水的滋味,才能知道要采用什么属性可以客观的描述那杯水的味道或温度
。」
「实证方法」,将佛学研究从以往以文字训诂为主的方法,提升成为具有客观实证方法
的一门科学,扫除宗教迷信的色彩...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12 接續---中阴身與灵魂的故事
“但助念是可以对亡者的眷属是有帮助的,因为他们正处于极大的忧伤之中,助念可以
让他们心灵得到慰藉,也可以让他们与佛菩萨结下善缘。因为助念的过程中,有开示和
佛号不断的反覆的提示,可以让他们的善根增长。”
“而且,不仅仅是如此,在现场的还有许多冤亲债主,还有其他的众生有情,所以大家
也是可以得到利益的。这些功德将来对亡者来说,都是有一分功德的,因为他是缘起这
件佛事的当事者,所以最后他还是有利益的。”
“而且,许多人死的时候,实际上,是有很多的执著的,因此他从死亡,一直到中阴身
完整现起,就有可能要花上一天的时间。这‘正死位’到完整中阴身现起的时间,比较
固定,大约是方才说的4~6钟头。而这样他在助念时间,所能领受佛号以及开示的时间
,就可能长达十几个钟头,甚至20个钟头。”
“所以,你在亡者死亡之后,助念8个钟头,是对许多亡者都有利益的,因为实际的变
化是根据每个人的状况而有所不同,我们给人家助念,应该要知道这个道理。”
“也因为能够利益许多众生,身边的众生,冤亲债主等等,不光是死者一人;再加上考
量大多数的亡者几乎都是情执深重,难以割舍亲缘眷属,这中阴身... 阅读全帖 |
|
s********h 发帖数: 938 | 13 咬文嚼字一下哈:
你的取不是十二支中的取,
你说的有也不是十二支中的有啊。
你看,那个取缘有,都在生以前,而我取与我不取,都在生以后。生了以后用心,大有
学问。请看楞严说法:
***************************
阿难即从座起。闻佛示诲,顶礼钦奉,忆持无失。于大众中重复白佛。如佛所言五阴相
中,五种虚妄为本想心。我等平常,未蒙如来微细开示。又此五阴,为并销除,为次第
尽。如是五重,诣何为界。惟愿如来发宣大慈。为此大众清净心目。以为末世一切众生
,作将来眼。
佛告阿难。精真妙明本觉圆净,非留死生及诸尘垢。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
元本觉妙明真精,妄以发生诸器世间。如演若多,迷头认影。妄元无因。于妄想中立因
缘性。迷因缘者,称为自然。彼虚空性,犹实幻生。因缘自然,皆是众生妄心计度。
阿难。知妄所起,说妄因缘。若妄元无,说妄因缘元无所有。何况不知,推自然者。是
故如来与汝发明,五阴本因,同是妄想。汝体先因父母想生。汝心非想,则不能来想中
传命。如我先言心想醋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悬崖不有。醋物未来。汝
体必非虚妄通伦。口水如何因谈醋出。是故当知,汝现色身,...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14
这里的取蕴的定义又不是经里面定义的,是论吧。
好呗 就算这样,依你们,
可能引起贪爱的
那么会引起谁的贪爱,不就是自己的贪爱吗
阿罗汉的身体会引起阿罗汉自己的贪爱吗? 当然不会。
所以阿罗汉的身体应该不算色取蕴。
因为阿罗汉不会贪爱自己的身体了呀。
增ㄧ阿含也有舍立弗这样的相似经文,但舍立弗说到阿罗汉,与前面不一样。
不过增ㄧ阿含可性度较低,大概就非学阿含者引得很高兴而已,不到万不得已,不引用。
可增ㄧ阿含与杂阿含其它经也很合,反而是你们引的经文很独特。
举例 以下杂阿含经文不是也说,于五受阴厌.离欲.灭,名阿罗汉慧解脱
那不是与你及跑日贴的经文不合吗?
(七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何等为五。谓色受阴。比丘于色厌.离欲.灭
.不起.解脱。是名如来.应.等正觉。如是受.想.行.识。厌.离欲.灭.不起
.解脱。是名如来.应.等正觉。比丘亦于色厌.离欲.灭。名阿罗汉慧解脱。
退一步说,那你解释一下你们引的经文
「摩诃拘絺罗!阿罗汉亦复思惟:此五受阴法为病、为痈、为刺、为杀,无常、苦、空
、非我,所以者何?为得未得故,证未证故,见法乐住...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15 你引的那个无明结不算一个吗?:)
-- 哪段经文? 我怎么不知道
你以为有什么新的方法吗?都已经在经文里面了
相应部12.126不是讲了如实知五阴的集灭法,就可以得明
方法就是观五阴的集灭法
刚开始的时候就一步到位?
不会一步到位的,在初果前,还有向初果,呵呵
无明不是这么容易断,就像初果不是那么容易证一样
-- 我是说,初果之前就达到的意思。
你为什么不回到经文呢?五阴的集,是指如何发生
断无明,就是知道了五阴是如何发生的,
所以才知道五阴如何可以止息,所以才可以开始修行断集证灭的道路
怎么叫没有无明,就没有集?你的思路似乎很混乱
-- 啊 我知道我们对 “无明” “明” 的定义的差别了
-- 这个定义之差别, 造成以后各种各说各话。
-- 我认为 断”无明” ,并不只是 “知道了五阴是如何发生的”
-- 还要能断五蕴的发生。
-- 当然 “知道了五阴是如何发生的” 是比较 “明”一点,但还不够彻底。
-- 还不到断无明的程度。
你看来是没有明白我之前对于刹那生灭与集灭的区别的论证。。。
anyway,色或者受,从来没有刹那生灭过,你怎么去看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阅读全帖 |
|
i********7 发帖数: 808 | 16 相对南传的相应部,也有共说,真让人吃惊,看来南传的修行者可能真的不太读经,特
别是相应部:
蕴相应5经:
比丘知五阴的集与灭
”比丘們!得定的比丘如實了知,如實了知什麼呢?色的集起與滅沒,受的集起與滅沒
,想的集起與滅沒,行的集起與滅沒,識的集起與滅沒。“
那么什么才是五阴的集与灭?
”而,比丘們!什麼是色的集起?什麼是受的集起?什麼是想的集起?什麼是行的集起
?什麼是識的集起?
比丘們!這裡,比丘歡喜、歡迎、持續固持;歡喜、歡迎、持續固持什麼呢?歡喜
、歡迎、持續固持色;當歡喜、歡迎、持續固持那個色時,則生起歡喜;凡在色上歡喜
者,則是取;以其取為緣而有有;以有為緣而有生;以生為緣而有老、死、愁、悲、苦
、憂、絕望生起,這樣是這整個苦蘊的集。
受……(中略)……想……行……歡喜、歡迎、持續固持識;當歡喜、歡迎、持續固持
那個識時,則生起歡喜;凡在識上歡喜者,則是取;以其取為緣而有有;以有為緣而有
生;以生為緣而有老、死、愁、悲、苦、憂、絕望生起,這樣是這整個苦蘊的集。
比丘們!這是色的集起,這是受的集起,這是想的集起,這是行的集起,這是識的
集起。”
那么什么是五阴的灭?
而,比丘們...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17 解悟:
如果说,相应部的记载你看不清楚的的话,杂阿含第58经说的就非常清楚了:是五蕴和
五取蕴的区别。
今当更问。世尊。阴即受。为五阴异受耶
佛告比丘。非五阴即受。亦非五阴异受。能于彼有欲贪者。是五受阴 |
|
c***h 发帖数: 2262 | 18
依目前所知较可靠是佛陀所说的经典的记载,如下。
你可以问一下网友,佛陀与阿罗汉的差别,也许很多人与我观点相同或相似 : )
相应部22相应58经/遍正觉者经(蕴相应/蕴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起源于舍卫城。
「比丘们!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经由对色的厌、离贪、灭,以不执取而解脱,
被称为『遍正觉者』。比丘们!比丘慧解脱者也经由对色的厌、离贪、灭,以不执取而
解脱,被称为『慧解脱者』。
比丘们!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经由对受的厌、离贪、灭,以不执取而解脱,被
称为『遍正觉者』。比丘们!比丘慧解脱者也经由对受的厌、……(中略)被称为『慧
解脱者』。
比丘们!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经由对想的……对行的……经由对识的厌、离贪
、灭,以不执取而解脱,被称为『遍正觉者』。比丘们!比丘慧解脱者也经由对识的厌
、离贪、灭,以不执取而解脱,被称为『慧解脱者』。
那里,比丘们!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与慧解脱比丘有什么高下,有什么不同,
有什么差别呢?」
「大德!我们的法以世尊为根本,以世尊为导引,以世尊为依归,大德!如果世尊
能说明这所说的义理,那就好了!听闻世尊的[教说]后,比丘们将会忆持的。」
「...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19
依目前所知较可靠是佛陀所说的经典的记载,如下。
你可以问一下网友,佛陀与阿罗汉的差别,也许很多人与我观点相同或相似 : )
相应部22相应58经/遍正觉者经(蕴相应/蕴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起源于舍卫城。
「比丘们!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经由对色的厌、离贪、灭,以不执取而解脱,
被称为『遍正觉者』。比丘们!比丘慧解脱者也经由对色的厌、离贪、灭,以不执取而
解脱,被称为『慧解脱者』。
比丘们!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经由对受的厌、离贪、灭,以不执取而解脱,被
称为『遍正觉者』。比丘们!比丘慧解脱者也经由对受的厌、……(中略)被称为『慧
解脱者』。
比丘们!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经由对想的……对行的……经由对识的厌、离贪
、灭,以不执取而解脱,被称为『遍正觉者』。比丘们!比丘慧解脱者也经由对识的厌
、离贪、灭,以不执取而解脱,被称为『慧解脱者』。
那里,比丘们!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与慧解脱比丘有什么高下,有什么不同,
有什么差别呢?」
「大德!我们的法以世尊为根本,以世尊为导引,以世尊为依归,大德!如果世尊
能说明这所说的义理,那就好了!听闻世尊的[教说]后,比丘们将会忆持的。」
「...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20
“心一境性”或者初禅,应该与”禅那”的争议一样
禅那几乎是禅定的同义词
可能多数人认为”禅那”指安止定、”心一境性”、能所合一,也就是杂阿含中说的
”净念、一心”。
而剎那定、近行定还不算禅那,也就没达到初禅。
但杂阿含中说的初禅并没有 ”净念、一心” (心一境性)
不知为何后世人都说初禅必须有”心一境性”?
缅甸禅师诠释“禅那”区分为止禅禅那、观禅禅那
但有学者指出”观禅禅那”没在巴利经、论及注释文献提到。
另有学者温宗堃认为巴利注释文献里,“观相(禅那)”具有“燃烧义”及“观照义”,
”观禅禅那”未出现在巴利注释文献中,但其内涵与注释书的“观相(禅那)”相合,
因此“禅那”不仅属于色界、无色界可称为禅那,毗婆舍那乃至出世间的道、果,亦涵
盖于禅那的范畴中。
我认为,既然佛教的”禅那”意译为思维修或静虑。
那么安止定或”能所合一”的心一境性如何思维修或静虑呢? 不懂
我认为,很可能佛教的禅那或者杂阿含中说的”净念、一心,并不一定是”能所合一”
也就是说,佛陀说的四禅有两种,
对于直接找佛陀修行的人,佛陀说观禅四禅
外道已经修了安止定的人,佛陀说止禅四禅
当时有很多外道跳槽找佛陀修... 阅读全帖 |
|
s********h 发帖数: 938 | 21 (六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
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比丘。若沙门.婆罗门计有我。一切皆于此五受阴计
有我。何等为五。诸沙门.婆罗门于色见是我.异我.相在。如是受.想.行.识。见
是我.异我.相在。如是愚痴无闻凡夫。计我.无明.分别如是观。不离我所。不离我
所者。入于诸根。入于诸根已。而生于触。六触入所触。愚痴无闻凡夫生苦乐。从是生
此等及余。谓六触身。云何为六。谓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比丘。有
意界.法界.无明界。无明触所触。愚痴无闻凡夫言有.言无.言有无.言非有非无.
言我最胜.言我相似。我知.我见。复次。比丘。多闻圣弟子住六触入处。而能厌离无
明。能生于明。彼于无明离欲而生于明。不有.不无.非有无.非不有无.非有我胜.
非有我劣.非有我相似。我知.我见。作如是知.如是见已。所起前无明触灭。后明触
集起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祝好! |
|
s********h 发帖数: 938 | 22 (六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
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比丘。若沙门.婆罗门计有我。一切皆于此五受阴计
有我。何等为五。诸沙门.婆罗门于色见是我.异我.相在。如是受.想.行.识。见
是我.异我.相在。如是愚痴无闻凡夫。计我.无明.分别如是观。不离我所。不离我
所者。入于诸根。入于诸根已。而生于触。六触入所触。愚痴无闻凡夫生苦乐。从是生
此等及余。谓六触身。云何为六。谓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比丘。有
意界.法界.无明界。无明触所触。愚痴无闻凡夫言有.言无.言有无.言非有非无.
言我最胜.言我相似。我知.我见。复次。比丘。多闻圣弟子住六触入处。而能厌离无
明。能生于明。彼于无明离欲而生于明。不有.不无.非有无.非不有无.非有我胜.
非有我劣.非有我相似。我知.我见。作如是知.如是见已。所起前无明触灭。后明触
集起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祝好! |
|
Y**u 发帖数: 5466 | 23 ☆─────────────────────────────────────☆
stonebench (stonebench) 于 (Fri Aug 12 11:06:22 2011, 美东) 提到:
runsun 的看法我大概了解了一点儿:涅槃与我们的根尘世界不一不异,不离不合,不
相在。而且无余涅槃是一种“无为”状态,不会起意干涉我们这个世界;起意,是神我
特征。(大致印象如此,如果不对,请runsun纠正)
请问修习南传的师兄,这个看法是南传公认的吗?
这个涅槃的状态存在吗?
当凡夫流转于无明时,涅槃转还不是不转?或者说,某人五蕴未熄时,佛的涅槃境界对
此人有还是没有?
☆─────────────────────────────────────☆
runsun (runsun) 于 (Sun Aug 14 01:56:26 2011, 美东) 提到:
☆─────────────────────────────────────☆
runsun (runsun) 于 (Sun Aug 14 02:05:55 2011, 美东) 提到:
“人五蕴未熄时...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5594 | 24 阿含经中数十处提到空与苦的并列,离苦、离空才是涅磐。
参考经文:
第1经 “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
后有。如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
第104经“多闻圣弟子于此五受阴。观察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
我.非我所。于此五受阴不着.不受.不受故不着。不着故自觉涅盘。”
第335经 “云何为第一义空经。诸比丘。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
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俗数法。耳.鼻.舌.身
.意亦如是说。除俗数法。俗数法者。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无明缘行。行缘
识。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起。又复。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
识灭。如是广说。乃至纯大苦聚灭。比丘。是名第一义空法经”
第867经 “而于色.受.想.行.识法思惟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
非我。于此等法心生厌离.怖畏.防护。厌离.防护已。于甘露法界以自饶益。此则寂
静。此则胜妙。所谓舍离。一切有余爱尽.无欲.灭尽.涅盘” |
|
c***h 发帖数: 2262 | 25 发信人: tuziwang (a.k.a. 毛兔, 兔子, Kaiju),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佛】真心提问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22 13:53:24 2014, 美东)
我的了解,蛋糕的美味是存在的,不可能修到尝不出蛋糕的美味,
如果是这样,哪可能是神经系统出问题。
但是,尝到蛋糕的美味之后会产生的后遗症,是要注意的,这就是佛法的重点。
尝到美味,会有乐受(难吃的东西,会有苦受),
对于乐受,我们会”想要”(欲望)。 这很正常,只要是人都会这样。
欲望升起,会自己消下去。 (这要非常仔细的内观)
问题是,一般人会再想要,再想要。 (称为贪爱。 对于欲望的贪叫”欲贪”)
(其它的贪还有色贪、无色贪)
当贪爱了,就像有火在底下烧,那个欲望就消失又升起,不会消失了,就出问
题了。
我们会一直执着不放手,认为美味、乐受、欲望都是我、我的(取) ,占住它(
有)
ㄧ但”有”,就是造业,也就是这种贪爱会影响你之后的思考行为 (行)
一...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6 觉的法相有四种比较大的义理,第一种义理叫作真实空;真实空的究竟道理,就好
像虚空明镜一样,一切心的境界相和觉相都不可得。为什么说觉相有四种大义呢?这里
所谓的“觉”,觉有本觉、不觉、始觉、随分觉、相似觉和究竟觉等六种不同的觉悟智
慧境界相;“大”则是说,祂是真实、是究竟的。然而什么才是真实究竟的觉悟呢?当
然得要到达究竟佛地才算是真正的觉悟,其他层次的觉悟都还不是究竟的,所以不能说
是真正;只有在相对于悟错了实相的凡夫来说的时候,才说找到实相心的人是真正的开
悟,但其实这都还不是究竟。
在这里从众生地心真如的证知,而发起觉悟的不同境界相,来说觉有四种相。为什么要
从众生地开始说起呢?那是因为这个本觉是从众生地到等觉地都一直存在,都是一样的
;虽然觉悟的内涵和层次有所不同,但是心真如的涅槃自性、清净体性并没有差异;所
以从理即佛开始说起,那就是心真如的真实空大义如虚空明镜,真实空的究竟义理就好
像虚空明镜一般。意思是说,本觉的本身犹如空,迥无形色,却又能生万法,犹如明镜
能现一切色像。
所谓犹如虚空,并不是说就是虚空,所以才说“犹如”两个字,而不说是“即是”
虚空。有一些大法师、大...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27
破我执(我的意思是指十结之ㄧ的”我见结”),不会认为”我”是名色。
我认为,如果没有我执(我的意思是指十结之ㄧ的”我见结”),也不会执着于名色为实
有。
要除去有个”我”的认知,很难。
基本上就快初果了。
首先要有很强的觉知作用。发现身心是身心,其中没有我。
在南传,就是清净道论第一智,名色分别智。
方法是,一直觉知自己的一举ㄧ动,进而觉知各种感受、念头。
在四念处,就是身念处一直感知身体的一举ㄧ动,
进而观察到身体的肉(地)是一生一灭,生灭无常,再生再灭与之前又不一样。
观察到身体的水(液体流动)是一生一灭,生灭无常,再生再灭与之前又不一样
观察到身体的火(温度变化)是一生一灭,生灭无常,再生再灭与之前又不一样
观察到身体的风(呼吸、筋骨支撑)是一生一灭,生灭无常,再生再灭与之前又不一样
进而体会到身体只有地水火风,身体是身体。
(如果是安那般那,就是观察呼吸一生一灭,呼吸有长有短,进而发现每次呼吸都是不
一样长短、气重气轻)
“定”到一定程度,感知力(内观)强大了,会体会到身体(色)非我,只是地水火风。
受念处、心念处,一直感知 受、心的一念ㄧ念生灭,感知力(内观)更强大了,
...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28 发信人: stonebench (stonebench),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来点儿真格的---断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18 16:31:37 2014, 美东)
在哪里断。 深奥的问题。
我也不知该怎么说,说的也不ㄧ定对。
姑且试试。 与”怎么断”合在一起说。
(从身、受、心、法为主轴说起,仅是方法之ㄧ而已,仅能当参考)
由对五蕴的贪断起。
1最容易的是色,先观察到色是什么,色的特性(四大与无常),如实了知。
(很细微,非有相当”定”才能观察仔细,看到四大无常)
先由简单的做起,观察容易观察的。E.g.呼吸、行走。
念住于所观察目标,不飘移。然后这样的”定”力加强了,可继续观察更细微的目标。
e.g.观察一呼ㄧ吸,念住不飘移。
再观察气在鼻孔的摩擦力变化的细微情况
再继续细微观察每次呼吸是否长短不ㄧ。
再继续观察每次呼吸冷热变化,肺部扩张收缩的细微情况
再继续观察更细微,气ㄧ吸进来,气贯全身的情况。
(通常这样观察,都会有气功的情况产生)
这时应该可以...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29 没有什麼研究,大家侃侃
===
大正藏《杂阿含》298经
「云何名?谓四无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云何色?谓四大,四大所造色,
是名為色。此色及前所说名,是為名色。」
五蕴(色,受,想,行,识)中之"受想行识"四蕴為名,色蕴為色,因受想行识四蕴是心识的
作用,只有名而无实体,所以叫做名,色蕴则是由一些极微物质所构成,有质碍的物体
,所以叫做色。
因缘法里面的两种因缘法,十因缘法与十二因缘法. 两门所说的识其实是不一样的识。
两种因缘法里面所说的识支,十因缘法中的识是指第八识,十二因缘法中的识是指六识。
===
所以, 识蕴和识缘名色里的识支是个什么关系 ? 这要看是对+因缘法或者是对十二因
缘法来说. |
|
发帖数: 1 | 30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我们现在的科技非常的进步,特别现在的天文学、物理学,是
以前古代的人类所不能企及的。有些人就认为,两千五百多年前的佛教——那个时候
释迦牟尼佛创建的佛教,那是一个古老的宗教,这古老的宗教一定没有现代的科学知识
。所以就会产生一个疑惑:现在的科学所说的,与佛法所谈论的“实相”有符合吗?恐
怕是不符合才对吧!
事实上不然,因为佛法所说的是“永恒不变的实相”,既然祂是永恒不变的实相,
所以永恒不变的实相祂是没有古今的时间差别的。也就是,这种实相的事情祂是永远存
在的,既然祂是永远存在的一个法,所以祂没有时间的限制。也就是说,现在的法界的
实相,跟两千五百多年前是一样的;乃至跟侏罗纪当时的情况是一样的;乃至未来无量
无边的劫数之后,这个实相还是不变的。所以佛法中所谈的实相,祂是不论时间的,是
古今中外都可以符合的,这样才是佛法的实相。等于放诸四海皆准的,那才是佛法的实
相。
我们首先来说说,佛法中有跟目前物理学一致的部分,我们接著再来说不一致的部
分。一致的部分,譬如,我们讲物理学所探讨的就是物质——那是现代的物理学,现代
物理学所探讨的物质,事实上在佛法中也谈论。譬...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31 发信人: freeman08 (心树),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若识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l 7 10:01:11 2017, 美东)
-你这个结论恐怕没有依据。
为何”无明”了,这个因为”无明”而有的”行”居然是清净的、出世间的呢?
这个问题大了 其他有争议的地方可以放着 可以各说各话 先看这问题
我见识浅薄,没看过古今有道高僧,不管上座部、大乘,有人这样说
或者 你可以举一个古今有道高僧或不管上座部、大乘的经典,有人这样说的
以下我说的不一定对,也许没人这样说过,就当我个人观察后乱说好了,当个参考就好
如果真的内观功力很深厚(那真的要非常非常深厚),观察到”行”在推动身心的运作
那时候如果采”正观”角度 : 诸法(这里指”行”)因缘所生,因缘所灭。此为无常,
无常则无我
那一定看得到
”行”会 因缘生(因为”无明”、无知而生),
”行”一推动则四识住,并且以下开始缘起,也就是不好的身心(五取蕴、五受阴)运作
开始了。
于是”触””受”这一段产生, 直奔向苦
为什么又提”触”ɨ...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2 会有提出这个题目,是因为有些人可能会认为,我们现在的科技非常的进步,特别现在
的天文学、物理学,是以前古代的人类所不能企及的。有些人就认为,两千五百多年前
的佛教——那个时候 释迦牟尼佛创建的佛教,那是一个古老的宗教,这古老的宗教一
定没有现代的科学知识。所以就会产生一个疑惑:现在的科学所说的,与佛法所谈论的
“实相”有符合吗?恐怕是不符合才对吧!
事实上不然,因为佛法所说的是“永恒不变的实相”,既然祂是永恒不变的实相,
所以永恒不变的实相祂是没有古今的时间差别的。也就是,这种实相的事情祂是永远存
在的,既然祂是永远存在的一个法,所以祂没有时间的限制。也就是说,现在的法界的
实相,跟两千五百多年前是一样的;乃至跟侏罗纪当时的情况是一样的;乃至未来无量
无边的劫数之后,这个实相还是不变的。所以佛法中所谈的实相,祂是不论时间的,是
古今中外都可以符合的,这样才是佛法的实相。等于放诸四海皆准的,那才是佛法的实
相。
我们首先来说说,佛法中有跟目前物理学一致的部分,我们接著再来说不一致的部
分。一致的部分,譬如,我们讲物理学所探讨的就是物质——那是现代的物理学,现代
物理学所探讨的物质,事实上... 阅读全帖 |
|
d******y 发帖数: 3668 | 33 不是我跑题,是你看不懂
你没有好好读我贴的佛经
“于此五受阴不着、不受,不受故不着,不着故自觉涅盘: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
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告仙尼:「我诸弟子,闻我所说,不悉解义,而起慢无间等,非无间等故慢则不断,
慢不断故,舍此阴已,与阴相续生。是故仙尼!我则记说是诸弟子,身坏命终,生彼彼
处。所以者何?以彼有余慢故。仙尼!我诸弟子,于我所说能解义者,彼于诸慢得无间
等,得无间等故诸慢则断。诸慢断故,身坏命终,更不相续。仙尼!如是弟子,我不说
彼舍此阴已,生彼彼处。所以者何?无因缘可记说故。欲令我记说者,当记说彼:断诸
爱欲,永离有结,正意解脱,究竟苦边。我从昔来及今现在,常说慢根、慢集、慢生、
慢起,若于慢无间等,观众苦不生」。
漏尽阿罗汉不受后有,无未来世六根生,“无因缘可记说故”。
。 |
|
c***h 发帖数: 2262 | 34 没人说阿罗汉有五蕴会影响他的解脱。
====
-- 既然不影响
-- 那……干麻搞一个五蕴尽灭的动作呢?
-- 用意何在?
慧解脱阿罗汉只是没有经过四禅八定而证悟解脱的。
但是这不等于慧解脱阿罗汉无法做到以涅盘为所缘,深入的定并不是以涅盘为所缘的充
分必要条件。
=========
-- 慧解脱阿罗汉可以做到,那我还免强能接受。
==========
只要很短的以涅盘为所缘就足够,甚至我认为就哪怕没有做到以涅盘为所缘,靠慧,也
足够可以成为阿罗汉。
解脱重点在于升起厌离,在于认识无常,苦,无我,对涅盘的认识,慧见也可以。
不过由于阿罗汉已经熄灭了贪爱,想要做到以涅盘为所缘,我认为不是难事。
这方面由于缺乏实践例子去检验,目前只能基于理论的推测。
================
可能是对涅盘的理解不同。
我也没涅盘过,不见得对。
初果前应该可以体验涅盘。能力有限,免强达到,不能保持,只能暂时以涅盘为所缘。
那 证阿罗汉果的阿罗汉呢? 还是如同初果一样,某种状态,例如打坐,才能如此吗?
这是一个问题。
我认为,不需要。
很多经都说,是五受阴灭 色集色灭
色灭 寂静涅盘。
阿罗汉...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1281 | 35 谢谢你为我查找!
恩,我理解了。
五石兄,你看,按照这里的说法,不用到最后一层才是解脱的,倒数第二层也是解脱的
。最后一层,是道。
离贪
、灭,以不执取而解脱,被称为『遍正觉者』。比丘们!比丘慧解脱者也经由对识的厌
、离贪、灭,以不执取而解脱,被称为『慧解脱者』。
那里,比丘们!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与慧解脱比丘有什么高下,有什么不同,
有什么差别呢?」
「大德!我们的法以世尊为根本,以世尊为导引,以世尊为依归,大德!如果世尊
能说明这所说的义理,那就好了!听闻世尊的[教说]后,比丘们将会忆持的。」
「那样的话,比丘们!你们要听!你们要好好作意!我要说了。」
「是的,大德!」那些比丘回答世尊。
世尊这么说:
「比丘们!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是未生起道的创始者;未出生道的生产者;未
宣说道的宣说者,是道的了知者;道的知者;道的熟知者。又,比丘们![其]弟子现在
住于道的随行,以后为具备者。
比丘们!对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与慧解脱比丘,这是高下,这是不同,这是差
别。」
==========================================================...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1281 | 36 谢谢你为我查找!
恩,我理解了。
五石兄,你看,按照这里的说法,不用到最后一层才是解脱的,倒数第二层也是解脱的
。最后一层,是道。
离贪
、灭,以不执取而解脱,被称为『遍正觉者』。比丘们!比丘慧解脱者也经由对识的厌
、离贪、灭,以不执取而解脱,被称为『慧解脱者』。
那里,比丘们!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与慧解脱比丘有什么高下,有什么不同,
有什么差别呢?」
「大德!我们的法以世尊为根本,以世尊为导引,以世尊为依归,大德!如果世尊
能说明这所说的义理,那就好了!听闻世尊的[教说]后,比丘们将会忆持的。」
「那样的话,比丘们!你们要听!你们要好好作意!我要说了。」
「是的,大德!」那些比丘回答世尊。
世尊这么说:
「比丘们!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是未生起道的创始者;未出生道的生产者;未
宣说道的宣说者,是道的了知者;道的知者;道的熟知者。又,比丘们![其]弟子现在
住于道的随行,以后为具备者。
比丘们!对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与慧解脱比丘,这是高下,这是不同,这是差
别。」
==========================================================...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1540 | 37 李秀成自述
时逢甲子六月,国破① 被拏,落在清营,承德宽刑,中承<丞>②大人量广,日食资
云。又蒙老中堂③ 驾至,讯问来情,是日遂(逐)一大概情形回禀,未得十分明实,
是以再用愁心,一一清白写明。自我主应立开塞〈基〉之情节,衣〈依〉天王诏书明教
传下,将其出身起义之由,诏书因京城失破,未及带随,可记在心之大略,写呈老中堂
玉鉴。我一片虔心写就,并未瞒隐半分。
一将天王出身之首,载书明白。其在家时,兄弟三人,长兄洪仁发,次兄洪仁达,天王
名洪秀全,同父各母,其父□名不知。长、次兄是其前母所生,洪秀全是後母所生。④
此之话是天王载在诏书教下,屡屡讲讲道理教人人可知。长、次兄往家种田。洪秀全
在家读书,同冯云山二人同窗书友。有一日,天王忽病,此是丁酉年(道光十七年,
1837 年)之病,死去七日还魂。自还魂之後,俱讲天话,凡问之话少言,劝世人敬拜
上芾,劝人修善,云若世人肯拜上帝者无灾,无不拜上帝者,蛇虎伤人,敬上帝者不得
拜别神,拜别神者有罪。故世人拜过上帝之後,具〈俱〉不敢拜别神。为世民者,具〈
俱〉是怕死之人,云蛇虎咬人,何人不怕?故而从之。
天王是广东花县人氏,花县上到广西寻〈浔〉州... 阅读全帖 |
|
v****i 发帖数: 779 | 38 巴西警方2月28日说,美国涉嫌性侵多名少女的邪教头目维克托·巴纳德在巴西被
捕,正等待被引渡回美国受指控。巴纳德现年53岁,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创立了一个名为
“河路伙伴”的邪教,涉嫌在将近10年时间里性侵多名少女。按照美国执法局的说法,
巴纳德2000年在距明尼阿波利斯市以北大约160公里的芬利森镇附近建立一处营地,要
求多名信徒让他们的女儿与他生活在一起。他把这些女孩称作“女佣”,利用宗教威逼
和胁迫控制她们。一份刑事诉讼材料显示,两名女性自称分别在12岁和13岁时便遭巴纳
德性侵犯。一名女性说,她从13岁一直被性侵至22岁;另一名女性的受害时间是从12岁
至20岁。
又是一位渔猎女性的邪教头!
实际上,邪教头向来是渔猎女性“第一人”!邪教头深谙教主崇拜之妙,利用身上
神秘的光环,瞄准女性的脆弱性,想出各种阴招,令被渔猎、玩弄的女性心甘情愿受其
侮辱。
编造“蒙召”邪说引诱女性
“被立王”教头吴扬明为了实施自己的淫威,编造“蒙召”邪说,以“神”自居,
要求信徒“肉体崇拜”,把身体献上,以“赤身裸体迎接神”,“与神合二为一”为由
,欺骗女信徒与自己发生性关系。他把“蒙召”说成是“神召选你... 阅读全帖 |
|
a*******e 发帖数: 100 | 39 经典对色蕴的定义很清楚。
《杂阿含经》:“云何色受阴?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名为色受阴”,
“若可碍可分,是名色受阴。触所碍,若手、若石、若杖、若刀、若冷、若暖、若渴、若
饿、若蚊、虻、诸毒虫、风、雨触,是名触碍,是故碍是色受阴。”
对第二句经文的解释,见上贴。 |
|
f*******e 发帖数: 5594 | 40 舍利弗三次回答什么是无明:
谓色无常。色无常如实不知。色磨灭法。色磨灭法如实不知。色生灭法。色生灭法如实
不知。受、想、行、识。受、想、行、识无常如实不知。识磨灭法。识磨灭法如实不知
。识生灭法。识生灭法如实不知。摩诃拘絺罗。于此五受阴如实不知、不见、无无间等
、愚、闇、不明。是名无明。
谓色不如实知。色集、色灭、色灭道迹不如实知。受、想、行、识不如实知。识集、识
灭、识灭道迹不如实知。摩诃拘絺罗。于此五受阴不如实知、不知、不见、不无间等、
愚、闇、不明。是名无明。
谓色不如实知。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不如实知。受、想、行、识。识集、识
灭、识味、识患、识离不如实知。摩诃拘絺罗。于此五受阴不如实知、不如实见、不无
间等、若闇、若愚。是名无明。 |
|
m********a 发帖数: 265 | 41 [前言] 听说《秀丽江山》拍成电视剧了,看了片花。刘秀是老袁演的,算是勉强接受
吧,只是老袁在片花里显得有点笨拙透点傻气。阴丽华居然是紫薇林阿姨,林阿姨以40
岁高龄出演19岁的阴丽华还是需要很多勇气的。话说林阿姨是多么喜欢大汉朝啊。
《秀丽江山》是一部穿越YY小说,讲的是一位女跆拳道手穿越成了阴丽华。一部多角恋
的小言揉进了东汉开国的历史。女主是玛丽苏,一大帮少年壮志不言愁的英雄为她陷入
感情的漩涡,呵呵。女主阴丽华因不满刘秀有别的女人,伤心欲绝,借酒消愁,居然找
到她的蓝颜知己冯异酒后吐真言,哈哈,我不厚道地笑,大树将军变成了供人吐槽的树
洞。可怜的刘秀,要是知道他身边最亲密最值得信赖的小伙伴们都暗恋他的丽华小妹该
作何感想。我突然想到,用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古代人的感情,真是有趣。
那么历史上的阴丽华是如何让刘秀信服相爱一生的呢?被黑成渣渣的郭圣通又是如何一
个人呢?于是我心血来潮,决定写写自己对这段历史的感悟。一边写我一边想,真实的
历史虽然没有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虐恋情深,也没有海枯石烂,天长地久的决绝誓言,
但是却有两人的相濡以沫,琴瑟和鸣的温情岁月。对阴丽华的爱就像涓涓细流...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42 ☆─────────────────────────────────────☆
bdbd (kakali) 于 (Thu Jul 14 06:22:59 2011, 美东) 提到:
佛在无我相经里面说色不是我,因为如果是我的,我就不会让它有病苦。 我觉得这个
论据不充分。 就好象买座房子,我不会盖房子,房子自己会漏,但是我可以住在里面
,所以它还是我的。 房子不是我,但是是我的。。。。。。
谁来开示一下。
☆─────────────────────────────────────☆
nibbana (卍) 于 (Thu Jul 14 08:34:22 2011, 美东) 提到:
经里说not self,你说的是not mine。
房子是你现在拥有的,但不是你。色也不是你。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tipitaka/sn/sn22/sn22.059.nymo.h
☆─────────────────────────────────────☆
SeeU (See you) 于 (Thu Jul 14 11:26:54 20...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39120 | 43 被拉到山西配阴婚的陕西残疾女陈某(左)已回到家中,因为智障,她尚不知道自己经历了一次生死劫难。
活生生的陕西残疾女陈某被陕西人丁某、山西运城人关某、王某带着“配阴婚”,幸亏被芮城公安民警截获,阻止了一起后果难以预料的恶性事件。本报7月12日对此事进行报道后,反响强烈。目前,陕西省华县警方正在对该案进行后续侦破工作。
记者在采访此案时了解到,在运城、临汾的乡村,近年来发生多起因为配阴婚引发的刑事案件、民事纠纷,配阴婚这一古老陋习并没有随着时代进步而减少,反倒因为经济发展而增多,且受利益驱动,已出现专业人员和黑色利益链条。
配阴婚源自民俗压力和心理需求
稷山县某村65岁的杨某最近接了一桩生意:邻村一户人家的儿子多年前遭电击身亡,因为年龄尚轻未婚配,其父母最近要给儿子寻一个合适的“鬼妻”。老杨多年从事婚姻介绍,是远近有名的媒人,为人热情活络,四乡八村跑动,信息灵通,他主要是给活人说媒,但是“配阴婚”这样的活儿找上门,他也不拒绝。“是个好孩子,可惜了。”老杨介绍着,从黑皮笔记本中抽出一张相片。相片上的人浓眉大眼,身材苗条,按出生年龄算已经25岁了,只是生前留影时的模样未脱稚气。
在老杨的理解中... 阅读全帖 |
|
x*********o 发帖数: 208 | 44 45.犀牛头师具义金刚
虽说是词句传承,实际上也是续部传承。大多数续部传承是那洛巴和梅志巴传下来的,
有些是从龙树菩萨——胜天——罗睺罗——月称论师——光源论师——智称——仙得巴。
数量不菲的续部传承是由文殊友传给婆罗门智慧金刚和菩提金刚。
还有一种传承:吉祥智慧洲—寂友论师—吉祥部—芝乐巴—那巴洲(黑生)—曼巴侠(
医师足)。这后四位传给文殊智——具义金刚——思得布拉——阿底峡尊者——尊瓦巴
——大金刚座者。
另一个传承是:芝乐巴—拓嘎那—仙得巴—加纳西尔摩卡—阿底峡尊者—大金刚座者—
中金刚座者。
还有一种传承:游舞金刚,他从邬金迎请了许多续部——勒勒班扎——文殊吉祥智慧。
这位阿阇黎以带牛角的威猛坐式修持大威德瑜伽,流传有一位大日国王曾被他掀翻在地。
文殊吉祥智慧传给具义金刚——又称秀拔瓦或婆罗门华筝,获大手印果位。有一次,南
方贝塔那有一位外道国王要将一位讲经说法的三藏比丘斩首示众,阿阇黎闻讯前往,请
求外道国王手下留情。外道国王说:“既然你替他求情,我可以放他,但有一个条件,
你要用自己的头来交换。”
阿阇黎当即砍下自己的头,把它送给国王。随后,他又在自己的头部安了一个犀牛的...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45 善哉 善哉
SeeU Psoliton 两位法友善思考,善说法
再次佩服
“愚痴无闻凡夫于五受阴作常想.安隐想.不病想.我想.我所想。
于此五受阴保持护惜。终为此五受阴怨家所害。”
无为法 不可以 有为法 论之。
只论 无常 苦 无我
可做 苦与苦灭 论之。
佛陀说 我所说的法,只有苦与苦的熄灭。
====
发信人: SeeU (See you),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为何说“漏尽阿罗汉身坏命终更无所有”是恶邪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l 21 14:21:18 2012, 美东)
是。这是理解「无我」的一个关鉴。
经文的说法,是∶漏尽阿罗汉,如实见法,不可施设(有我),只能说「诸苦永尽」。
经文∶
如来见法真实如,住无所得,无所施设。
...
当如是答∶『漏尽阿罗汉色无常,无常者是苦,苦者寂静、清凉、永没;受、想、行、
识亦复如是。』
对于主张离五蕴有「心」或「我」的,经文也反对。
复问∶
「非色、受、想、行、识有如来耶?」
答言∶
「不也,尊者舍利弗!」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 阅读全帖 |
|
x*********o 发帖数: 208 | 46 45.犀牛头师具义金刚
虽说是词句传承,实际上也是续部传承。大多数续部传承是那洛巴和梅志巴传下来的,
有些是从龙树菩萨——胜天——罗睺罗——月称论师——光源论师——智称——仙得巴。
数量不菲的续部传承是由文殊友传给婆罗门智慧金刚和菩提金刚。
还有一种传承:吉祥智慧洲—寂友论师—吉祥部—芝乐巴—那巴洲(黑生)—曼巴侠(
医师足)。这后四位传给文殊智——具义金刚——思得布拉——阿底峡尊者——尊瓦巴
——大金刚座者。
另一个传承是:芝乐巴—拓嘎那—仙得巴—加纳西尔摩卡—阿底峡尊者—大金刚座者—
中金刚座者。
还有一种传承:游舞金刚,他从邬金迎请了许多续部——勒勒班扎——文殊吉祥智慧。
这位阿阇黎以带牛角的威猛坐式修持大威德瑜伽,流传有一位大日国王曾被他掀翻在地。
文殊吉祥智慧传给具义金刚——又称秀拔瓦或婆罗门华筝,获大手印果位。有一次,南
方贝塔那有一位外道国王要将一位讲经说法的三藏比丘斩首示众,阿阇黎闻讯前往,请
求外道国王手下留情。外道国王说:“既然你替他求情,我可以放他,但有一个条件,
你要用自己的头来交换。”
阿阇黎当即砍下自己的头,把它送给国王。随后,他又在自己的头部安了一个犀牛的...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47
从比较拗口的佛法用词 反向再解释一下
(不一定对 仅供参考而已)
接着是贪爱之集 了解贪爱来自何处
若有这种能力,且是离贪嗔的能力而离贪嗔,则明 (离贪嗔瞋的明)
贪嗔寂灭、空(离贪嗔的那种) 心清净 无杂染 喜乐
有时又叫初禅
四念处 身念处可以离色的贪嗔 我所知也可以永远断除对色的贪嗔
接着是”受”之集 了解受来自何处
若有这种能力,且是离苦受乐受的能力而离苦受乐受,则明 (离”受”的明)
“受”寂灭、空(“受”寂灭的那种) 心更清净
有时又叫xx禅
四念处 受念处可以离苦受乐受 不知是否也可以永远断除苦受乐受
也许可以
明)
接着是”想”之集 了解想来自何处
若有这种能力,且是离想的能力而离想,则明 (离”想”的明)
“想”寂灭、空(“想”寂灭的那种) 心更清净
法,
明)
接着是”行”之集 了解行来自何处
若有这种能力,且是离行的能力而离行,则明 (离”行”的明)
“行”寂灭、空(“行”寂灭的那种) 心更清净
四念处 心念处可以离想、行、识 不知是否能永远断除想行识
好像很困难
但是只是暂时五受阴寂灭、空,也很不简单了
要... 阅读全帖 |
|
|
L*****s 发帖数: 6046 | 49 今年8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时说:“
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
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说到这里,现场突然爆发的掌声把讲话打断了几秒钟。
55年前,中国最后一次和平解决中印边境局势的外交努力无果后,毛泽东说过一段
话:“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是小学课本上都有的。不能轮到我毛泽东当家
,领土就变成950万、930万,我无法向人民交代。”当时尼赫鲁的回应是,“麦克马洪
线”就是印度边界。在这种形势下,一场捍卫中国领土的自卫反击战,已经难以避免。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爆发前,解放军和印度士兵在边界对峙。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爆发
前,解放军和印度士兵在边界对峙。
紧急军令,“速到拉萨接受任务”
随着印度得寸进尺,中国做好了可能爆发战争的预案。1962年6月,时任中共西藏
工委江孜地委书记兼江孜军分区政委的阴法唐,接到了一封电报:速到拉萨接受任务。
他对环视听工作室记者说:“那时,尼赫鲁搞‘前进政策’,蚕食我国的领土,最初重
点在边境西段的新疆阿克赛钦地区。我1950年随解放军入藏,后来在靠近边界...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50 南传:相应部12相应2经
而,比丘们!什么是名色?受、想、思、触、作意,这被称为名;四大与四大之所造色
,这被称为色,这样,这名与这色,比丘们!这被称为名色。
北传:杂阿含298经
缘识名色者,云何名?谓四无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云何色?谓∶四大、四
大所造色,是名为色。此色及前所说名,是为名色。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298.htm
为何不说五蕴就好?
This is a question for 北传; not so for 南传, as 名 != 四无色阴 for 南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