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写作组
1 2 3 下页 末页 (共3页)
z**********e
发帖数: 22064
1
核心提示:“梁效”的前身是1973年10月拼凑起来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批林批孔研
究小组”,由当时的军宣队负责人迟群、谢静宜主持。1974年3月,人员调整后,改为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它是江青直接控制、指挥的写作班子,设在北京大
学朗润园湖畔的一座幽雅的小楼里。前后有数十人参加,多时保持在30人左右。这些“
秀才们”根据钓鱼台的指令,炮制了200多篇文章,其中有30余篇“重点文章”,成了
当时的“学习文件”。他们的文章,在《红旗》杂志和《人民日报》上连续发表。当时
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文章的来头,反对他们的文章也会被视为“反动行为”而遭遇打击。
江青曾得意洋洋地对迟、谢二人说:“你们都是我的排炮。”而他们自己也以此为荣。
江青把“梁效”叫作“我的班子”,而迟群也曾表示:“班子要对我负责,我对江青负
责。”写作班子里的成员也声称,他们是在江青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一步一步成长起
来的”。
摘自《读书文摘》2004年第12期
作者:尹家民
以写作组名义发表文章在“文革”期间非常盛行,“梁效”、“罗思鼎”、“石一歌”
等笔名在当时家喻户晓,以它们名义发表的每一篇文章都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
核心提示:“梁效”的前身是1973年10月拼凑起来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批林批孔研
究小组”,由当时的军宣队负责人迟群、谢静宜主持。1974年3月,人员调整后,改为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它是江青直接控制、指挥的写作班子,设在北京大
学朗润园湖畔的一座幽雅的小楼里。前后有数十人参加,多时保持在30人左右。这些“
秀才们”根据钓鱼台的指令,炮制了200多篇文章,其中有30余篇“重点文章”,成了
当时的“学习文件”。他们的文章,在《红旗》杂志和《人民日报》上连续发表。当时
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文章的来头,反对他们的文章也会被视为“反动行为”而遭遇打击。
江青曾得意洋洋地对迟、谢二人说:“你们都是我的排炮。”而他们自己也以此为荣。
江青把“梁效”叫作“我的班子”,而迟群也曾表示:“班子要对我负责,我对江青负
责。”写作班子里的成员也声称,他们是在江青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一步一步成长起
来的”。
摘自《读书文摘》2004年第12期
作者:尹家民
以写作组名义发表文章在“文革”期间非常盛行,“梁效”、“罗思鼎”、“石一歌”
等笔名在当时家喻户晓,以它们名义发表的每一篇文章都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3
http://news.sina.com.cn/c/2010-04-13/163420065484.shtml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13日16:34 南风窗
文_本刊记者 章剑锋 发自上海
斗室之间,尘埃尽染。堆满书籍的两张架子床上,蛛丝斜挂。3月上海,正值雨季
,天阴沉沉,破旧的书房里寒意犹深。午后,一只白猫悄悄走进来,一纵身,跳上了朱
永嘉的膝头。
猫的主人坐在两张架子床间的局促空地里,一盏灯打亮他的背面,整个面孔却为屋
内的阴暗笼罩。
“我的编制还在复旦,也不算复旦的人,基本上就在家里。他们给我生活费,给我
图书馆借书证,有这些条件我就够了……我出来的时候已经59岁了,退体金200块钱一
个月……”
34年前,运动需要,朱永嘉因“写作组”而兴,由复旦大学一名普通教员一跃而起
,成为上海政治舞台上的一个重要人物。“文革”期间,他直接领导着上海市委写作组
,专供张春桥、姚文元及当时的上海市官方“御用”,被张、姚等人倚为腹心。
身为通晓历史的知识分子,朱永嘉手眼虽能通天,但是机关览尽,内心始终处于一
种履冰临渊的彷徨状态。权力机器一旦开动,... 阅读全帖
c*****3
发帖数: 1141
4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之后,《人民日报》连续刊登了署名“郑青原”的5篇文章,对此
,该报自己的评价是“一篇比一篇有分量”。我们今天的话题就从这里说起。特别是其
中的第3篇涉及政治体制改革的敏感文章,在人民网以大字头条推广24小时以上,被称
为是“前所未有的现象”。为此,郑青原这个名字也在一夜之间声名鹊起。那么,这个
郑青原究竟是何许人也呢?
新华网为此专门发文《揭秘“郑青原”》分析认为:郑青原在系列文章中对重大观点的
提出和强调,显然不是一人之能力所及;再根据其登报时机和发表的显要位置,更是对
今后一段时间内的政治体制改革定方向、定基调的作用号角文章,显示了其不同一般的
政治意义。因此,这个“郑青原”应该是比《人民日报》此前的 “仲祖文”(即“以中
组部名义所发文章”)和“任仲平”(即“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更高级别的化名
。甚至可以说,这个“郑青原”系列文章就是中央政治局形成的观点,也是政治局级别
的舆论导向。由此可见,这个写作组的横空出世有着重大的政治意义。
谈到此类拥有深厚背景写作班子的历史,有分析人士回顾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各种
各样的官方御用写作组在中国大陆曾经风云一时,其... 阅读全帖
h*****e
发帖数: 2988
5
文学城有个“爬藤”版,里面的一些大叔大妈组织了个“文学城子女教育写作组”,
最近出了一本书叫《子女上名校,父母谈心得》,正在版面上全力推销。
我老刚才想鹊桥是不是也可以组织个写作组,也出本啥的,把找到(或者找不到)
老婆/老公的经验跟全社会分享一下。
v*****s
发帖数: 20290
6
余秋雨也是这个写作组的吧,人家混得就挺好。
c*********d
发帖数: 9770
7
http://www.rfa.org/mandarin/zhuanlan/wenyitiandi-cite/yujie-050
余杰
2016-05-04
《革命造反年代:上海文革运动史稿》一书
在文革发生五十週年之后(文革只有发生之日,而无结束之期,説文革结束四十週年,
是一个自欺欺人的谎言),文革研究在中国仍是一个禁区。关于文革的许多档桉材料仍
未解密,学者对文革的研究举步维艰——研究计划得不到大学和智库的支持和立项,研
究成果无法在学术刊物和大众媒体上发表,更不可能面对学生讲授这一题目。然而,仍
然有一小撮“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学者,一头扎进文革研究领域,从事这一“投入”
与“产出”根本不成正比的事业,上海学者李逊就是其中之一。她放弃了在美国优越的
工作和生活条件,毅然返回中国,以十年时间撰写完成上下两大卷、长达一千六百页的
《革命造反年代:上海文革运动史稿》一书——当然,这部巨着最终只能在香港出版。
文革史研究的权威学者宋永毅高度评价説,这本着作“代表了文革研究从概括性的全国
史向细节性的地方史的发展。另一方面,它又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出发,对整个宏观的文
革做出了一些深度的理论思...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3767cad0100wrir.html
老友 http://blog.sina.com.cn/u/1937145005
文革史料:四人帮的御用写作班子梁效、罗思鼎、初澜
梁效
梁效,即“两校”的谐音,是文革时期批林批孔运动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
判组的笔名,1973年9月4日第一次公开亮相,1976年10月“四人帮”被摧毁后,梁效也
随即退出历史舞台。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还用过柏青、高路、景华、安杰、秦怀文、郭平、施
均、金戈、万山红、祝小章、梁小章等十几个笔名,但以“梁效”的使用频率最高、名
声最大。
与同时期的“罗思鼎”(上海市委写作组)、“池恒”(《红旗》杂志写作组)、
“初澜”(文化部写作组)等其他写作组相比,梁效更具有政治影响力,其消息来源也
更广,名气更大,网罗的知名学者更多。
梁效产生的历史背景
1973年5月下旬,中共中央召开筹备十大的工作会议。2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
议上,毛泽东批驳社会上流传的“文化大革命失败了”的说法,提醒政治局,要注意抓
路线...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9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梁效”的成立与终结
·范达人·
一、工字厅会议
“梁效”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的笔名。它的建立最早可以追溯到1973年
10月。我记得,有一天,北大历史系党总支书记徐华民通知我:“明天,你到清华大学
工字厅去开一个会。这个会很重要。会议内容,你不要对别人讲,回来也不需要向我汇
报。”这一番话使我感到奇怪,特别是无须向他报告会议情况。因为按照常规,他作为
基层党组织的书记,我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应该把参与的一切活动如实地向他汇报,而
且把汇报视为党性的表现。可是,这次却如此地反常,足以显示这个会议的重要性和神
秘性。
第二天,我去清华工字厅参加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约十二人,北大、清华各一半
。北大这边,有中文系的魏建功先生,历史系的周一良先生,哲学系的汤一介先生,研
究马列主义的徐琳,北大政工组干部龙协涛,他最年轻,只有二十七八岁,我当时在北
大历史系算青年教师,其实也已38岁。在清华那边,到会的有王世敏、王朝文、孙中原
和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史国衡等六个人。
人到齐后,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迟群、党委副书记谢静宜走了进来,并讲了话。迟群
说,把你们清华、北大的同志找来,是为了编一份材料,前一段,我们去林彪住处...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0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梁效”的成立与终结
来源:《炎黄春秋》2014年第6期
作者:范达人
一、工字厅会议
「梁效」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的笔名。它的建立最早可以追溯到1973年
10月。我记得,有一天,北大历史系党总支书记徐华民通知我:「明天,你到清华大学
工字厅去开一个会。这个会很重要。会议内容,你不要对别人讲,回来也不需要向我汇
报。」这一番话使我感到奇怪,特别是无须向他报告会议情况。因为按照常规,他作为
基层党组织的书记,我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应该把参与的一切活动如实地向他汇报,而
且把汇报视为党性的表现。可是,这次却如此地反常,足以显示这个会议的重要性和神
秘性。
第二天,我去清华工字厅参加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约十二人,北大、清华各一半
。北大这边,有中文系的魏建功先生,历史系的周一良先生,哲学系的汤一介先生,研
究马列主义的徐琳,北大政工组干部龙协涛,他最年轻,只有二十七八岁,我当时在北
大历史系算青年教师,其实也已38岁。在清华那边,到会的有王世敏、王朝文、孙中原
和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史国衡等六个人。
人到齐后,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迟群、党委副书记谢静宜走了进来,并讲了话。迟群
说,把你们清华、北大的同志找来,是...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11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范达人:“梁效”的成立与终结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history/xiandai/20140911112965_all.html
2014-09-11 10:00
来源:《炎黄春秋》2014年第6期
作者:范达人
一、工字厅会议
“梁效”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的笔名。它的建立最早可以追溯到1973年
10月。我记得,有一天,北大历史系党总支书记徐华民通知我:“明天,你到清华大学
工字厅去开一个会。这个会很重要。会议内容,你不要对别人讲,回来也不需要向我汇
报。”这一番话使我感到奇怪,特别是无须向他报告会议情况。因为按照常规,他作为
基层党组织的书记,我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应该把参与的一切活动如实地向他汇报,而
且把汇报视为党性的表现。可是,这次却如此地反常,足以显示这个会议的重要性和神
秘性。
第二天,我去清华工字厅参加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约十二人,北大、清华各一半
。北大这边,有中文系的魏建功先生,历史系的周一良先生,哲学系的汤一介先生,研
究马列主义的徐琳,北大政工组干部龙协涛,他最年轻,只有二十七八岁,我当时在北
大历史系算青年教师,其实也已38岁。在清华那边,到...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12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简单介绍一下“梁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10dbbdf0102vijf.html
“梁效”,小时候没少听,其评论是报纸、广播的主角。当时有“听广播看党报,都离
不开梁效”的说法。为此,简单介绍一下“梁效”。
梁效,即“两校”的谐音,是文革时期批林批孔运动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
的笔名,1973年9月4日第一次公开亮相,1976年10月“四人帮”被摧毁后,梁效也随即
退出历史舞台。
其历史背景:
1973年5月下旬,中共中央召开筹备十大的工作会议。2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
,毛泽东批驳社会上流传的“文化大革命失败了”的说法,提醒政治局,要注意抓路线
,抓上层建筑,抓意识形态,要学一点历史,要批判孔子和尊儒思想。
1973年8月24日至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十大后,9月4日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的《儒家和儒家的反动思想》一文,在《北京日报》
发表。这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的第一次公开亮相。两校“大批判组”其
实就是梁效,它名义上是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大批判组”,实际是江青根据毛泽东
的意图,抽调北京大学...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3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林彪读懂了《论语》吗
http://history.sina.com.cn/his/zl/2015-06-24/1047121808.shtml
2015年06月24日10:47 新浪历史 作者:朱永嘉
近日,我一直在反复地读孔子的《论语》,《论语》是记录孔子与其弟子应答孔子
之语录,这本语录是孔子去世以后,诸弟子记载的孔夫子与其弟子之间的问答之语。《
论语》成书经历了较长的时间,参预的弟子亦较多,现在我们看到的本子,共二十篇,
篇名皆以篇首之二、三字为题。各篇定型的时间亦有先后,作者亦非某一家弟子,故难
免有前后矛盾之处,各篇的主旨亦不尽相同。全书仅有一万二千七百字,二千多年来,
注释本不下五六百种,为了便于今人阅读,我萌生出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就是把它按内
容重新分类编排,分为论学、为人、为政三大类,每类又各分成若干小类,以便今人翻
阅,并能便于今人比较完整地掌握孔子的思想,更准确地切合当时和当今的时代意义。
我自己在阅读《论语》时,情不自禁地会联系到自己经历的往事,往往感慨系之。
记得在1974年元月12日,王洪文、江青联名写信给毛泽东,建议向全国转发北京大
学、清华大学汇编的《林彪与孔孟之道》...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梁效——维基百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梁效是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的笔名。“梁效”即“两
校”的谐音。另外还有柏青、高路、景华、安杰、秦怀文、郭平、施均、金戈、万山红
、祝小章、梁小章等,也是该写作组的笔名;但以“梁效”的使用频率最高、名声最大
。如遇有特别重要、需要正式身份的文章,仍署全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
名义。
目录 [隐藏]
1缘起和组织
2运转和代表作
3参与者的际遇
4参考文献
5参见
缘起和组织
该写作班子最初以“批林批孔研究小组”名义组建于1973年10月,1974年人员调整后定
名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其活动结束于1976年10月。由驻两校的军宣队
负责人迟群、谢静宜主持,另有8341部队一名军人任书记,清华、北大各一人任副书记
。以北京大学朗润园湖畔一外国专家招待所的幽雅小楼为驻地,门禁森严,除老教授外
都集中住宿,不得随便请假,不得向外面(包括自己家人)透露工作内容。物资供应享
受外宾标准。组织成员最多时有三、四十人;清华大学10人、北京大学20多人,还有个
别从中国人民大学抽调。
运转和代表作
该写作班子除了有毛泽东直接向... 阅读全帖
s****y
发帖数: 704
15
与九·一三事件相联系的上海文汇报三·一六文章
——十问十答(上)
朱永嘉
· 收到网友guokuo1234跟帖:老爷子能不能请教一个问题啊,前几天看了徐景贤同
志的回忆录《十年一梦》,里面有九一·三之后参观毛家大院的记录,关于林彪叶群一
家的生活给我印象很深,这些情景是真的吗?毛家大湾确实如书里写的那样吗?
答:看到你的跟帖内容,我知道大家都为林彪的结局惋惜,林彪毕竟是十大元帅之一,
出身黄埔军校,参加过南昌起义,上了井冈山,他二十五岁时,担任红军主力二十八团
的团长,不久就被任命为红军一军团的军团长,与彭德怀带的三军团是那个时期红军的
主力兵团,抗日战争时,他是八路军115师的师长,打过平型关战役,解放战争时期林
彪是第四野战军的司令员,打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后来出任中南军区司令员,最终
摔死在外蒙古温度尔汗。许多人想不通,这样一个身经百战的将军怎么会落得这样一个
结局呢?徐景贤在《十年一梦》中描述的他二次参观毛家湾的景象与林的前半生戎马生
涯自然对不起号来,所以你提出的问题,很多人会有相同的想法。林彪在1950年3月便
迁居毛家湾,那里原来是高岗的住所,...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33562
16
◆◆◆◆◆◆◆◆◆◆◆◆◆◆◆◆◆◆
◆                ◆
◆  华 夏 文 摘 增 刊   ◆
◆  文革博物馆通讯(四六八)  ◆
◆                ◆
◆◆◆◆◆◆◆◆◆◆◆◆◆◆◆◆◆◆
China news digest -- chinese magazine(cnd-cm)
·—·—·中国新闻电脑网络(CND)主办·—·—·
—— 增刊 第六三五期 ——
(二○○八年三月十七日出版)
————————————————————————————————————
本期目录 (zk0803d)
————————————————————————————————————
【史海钩沉】 文革中对爱...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5912
17
http://www.cnd.org/CR/ZK08/cr468.gb.html
【史海钩沉】
文革中对爱因斯坦的批判运动(上)
·胡大年·
〔本文摘自胡大年著《爱因斯坦在中国》(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一书
中的第五章:“爱因斯坦:从批判中重生的偶像”的原定稿。在中国出版时有所删
改——编者〕
文化大革命(1966-1976)对中国来说完全是一场悲剧和灾难。这场
主要由毛泽东个人发动的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可能是最具毁灭性的影响。〔1
〕由于文化大革命是以摧毁文化机构开始的,中国的科学和科学家都属于最严重的
受害者。文革期间,爱因斯坦和相对论遭到了有组织的批判。该批判运动于196
8年首先发难于北京,1970年代又在上海得以扩张和加强。陈伯达和姚文元支
持了这种批判,并利用它为自己谋取政治利益。在陈、姚这些激进的领导人倒台之
后,大多数政治和哲学上的批判都于1976年停止了。但由这些批判所引发的一
场关于相对论的大争论,却又持续了6个月。直到1979年,中国政府才正式给
...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8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风流张春桥文革期间竟如此选老婆
作者:徐景贤
一九七六年十月,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被捕以后,上海就盛传:“徐景贤为
张春桥找了个老婆。”
听说的人都感到奇怪:张春桥不是早就有老婆了吗?张春桥的老婆不是叫文静吗?怎么
又给张春桥找了个老婆呢?
在各种场合,许多人向我打听这件事的真相,可是我始终缄口不言,因为,当年十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派苏振华、倪志福,彭冲三人到上海主持工作,当时我还没有失去自由
,我便把这件事的前后经过,向他们作了详细汇报。他们三人听了以后对我说,这件事
情就到此为止,不必再对外讲出具体的当事人了。人命关天,这类事情处理得不好会出
人命案子的。我也觉得确实应该慎重对待,特别要对当事人负责,所以,我一直把这件
事深深地藏在自己的心里。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我还关在监狱里,看到有一个作家为张春桥写的一本传记。他
当然不肯放弃这段颇有吸引力的情节,可是他又打听不到真实的情况,于是把一些道听
途说的东西写了进去。他写道,张春桥不打算“与文静离婚”,只是“需要一个伴”,
“要年轻、漂亮、有文化、有政治头脑”,“徐景贤毕竟头脑灵活,派人在上海医学院
物色对象,借口是给‘中央首长’挑选一名护士……‘对象’... 阅读全帖
J*******l
发帖数: 133
19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满独运动大事记(2012年2月版)
一)【灰飞烟灭】
1908年11月,毒杀光绪帝之后,慈禧太后病逝,立光绪帝的五弟醇亲王载沣为摄政王,
其子溥仪为帝。慈禧是叶赫部,曾经杀害咸丰帝的顾命八大臣之铁帽子王郑亲王瑞华、
怡亲王载垣、首席大学士肃顺(瑞华之弟),成功夺权,垂帘听政,引起清朝皇族的不
满。
1908年11月,《大公报》登出袁世凯奏请速开国会,实行宪政以安人心的新闻,让载沣
等恼怒不已。
1908年12月,大清皇帝登基典礼,3岁的溥仪坐在太和殿的宝座上接受文武百官朝贺时
,哭闹不止,父亲摄政王载沣哄他说:“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典礼结束
后,文武百官窃窃私议,摄政王怎么可以说“快完了”呢?好象预示一种不祥之兆。
1909年1月,清王朝的开明派要求朝廷平反戊戌变法与维新派,载沣的岳父瓜尔佳·荣
禄正是囚禁、迫害光绪帝的元凶,为寻找替罪羊,载沣解除了军机大臣袁世凯的官职,
引发在朝廷与军队中的汉族官员的不满,“北洋陆军皆袁旧部,闻之大哗,个个摩拳擦
掌”,而载沣自己所任用依靠的这群人,无一不是亲贵、虽无能但权欲极重的庸才。
1909年2月,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清统治集团内部立宪组阁的呼声越来越高
,清...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0
本文摘自《羊城晚报》2010年10月3日B02版,作者:古远清,原题:《读余秋雨的“悔过书”》
在要不要全文披露下面所载余秋雨的交代检查问题上,笔者是有过踌躇的:将这类“文革”史料公开发表出来,似有损于余秋雨“永远站在正面”的形象,但他既然在新作《我等不到了》中把说出余秋雨“文革”真相看作是所谓“刑事犯罪案件”,批评他的人在犯“诽谤罪”,那我作为一个“文革”文学研究者和“余秋雨现象” 关注者,为什么就不能谈谈自己跟余秋雨完全不同的看法呢?
在批林批孔批周公的背景下,一位姓陆的女士于1978年5月19日揭发余秋雨参与了批林批孔另搞一套的活动:
这篇文章是王知常在1974年初布置我写的。最初题目是《封建礼教与贾政》,王知常在与我讨论时说,文章写贾政在大观园里的地位,写贾政用孔学统治大观园,贾政是大观园中制定政策路线的。文章通过贾政揭露封建礼教的虚伪与虚弱性,通过贾政这只纸老虎反映没落封建阶级也是纸老虎、一切反动阶级都是纸老虎。最后,王知常说,这篇文章要讲阶级关系,阶级压迫,讲孔子也是贾政,谁要知道孔子是什么人,就可去读读《红楼梦》。
根据王知常规定的文章层次,我写了一个初稿。初稿中主要排列...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1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梁效”几篇重点文章的写作经过
●范达人
众所周知,“梁效”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的笔名。“梁效”后期分成九个小
组,每组三至四人。粉碎“四人帮”后,有两个小组被称为“尖刀班”。可能由于这两
个小组出手的文章比较多,加上“态度不好”,因而挨了更多批斗,吃了较大的苦头。
我便是其中一个“尖刀班”的班长。我们这个“尖刀班”最后仅三人:陈先达、何芳川
和我。据统计,从中共十大以后到1976年10月,“梁效”共发表了181篇文章。当时的
重点文章很多出自我们小组之手。我本人参与撰写的文章共34篇,其中已公开发表的28
篇。
一、奉命撰写《孔丘其人》
为了收集整理林彪尊孔材料,1973年10月,由迟群、谢静宜牵头,北大、清华成立
了批林批孔材料小组,到1974年初,《林彪与孔孟之道》(材料之一)完成后,收集整
理林彪尊孔材料之事告一段落。为配合《林彪与孔孟之道》(材料之一)的发表,“梁
效”准备写些大批判文章,由此材料小组转变成写作组。我们所写的第一篇综合性的批
判文章,是发表在《红旗》1974年第2期上的《林彪与孔孟之道》。此文发表后,全国
各地报刊纷纷转载,《北京周报》也将它译成多种外文发行。参与写作这篇文章的有我
...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22
http://www.aisixiang.com/data/73511.html
更新时间:2014-03-31 21:05:44
●范达人
众所周知,“梁效”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的笔名。“梁效”后期分成九
个小组,每组三至四人。粉碎“四人帮”后,有两个小组被称为“尖刀班”。可能由于
这两个小组出手的文章比较多,加上“态度不好”,因而挨了更多批斗,吃了较大的苦
头。我便是其中一个“尖刀班”的班长。我们这个“尖刀班”最后仅三人:陈先达、何
芳川和我。据统计,从中共十大以后到1976年10月,“梁效”共发表了181篇文章。当
时的重点文章很多出自我们小组之手。我本人参与撰写的文章共34篇,其中已公开发表
的28篇。
一、奉命撰写《孔丘其人》
为了收集整理林彪尊孔材料,1973年10月,由迟群、谢静宜牵头,北大、清华成立
了批林批孔材料小组,到1974年初,《林彪与孔孟之道》(材料之一)完成后,收集整
理林彪尊孔材料之事告一段落。为配合《林彪与孔孟之道》(材料之一)的发表,“梁
效”准备写些大批判文章,由此材料小组转变成写作组。我们所写的第一篇综合性的批
判文章,是发表在《红旗》19...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海日向往的公社
巴黎公社原则在文革中的蜕变
作者: 李逊
公社是毛泽东的毕生追求,甚至可以说是他的宗教。[1]纵观毛的一生,除了年青时对
公社理念的不倦探索甚至实践,执政后更曾掀起两次大的公社热潮:第一次从中国文化
溯源,第二次向西方巴黎公社借鉴。两次热潮事先都未经中央决策层讨论,最后都以失
败而告终。尤其第二次公社热的失败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法国巴黎公社在历史上只存在
了七十二天(如果从巴黎公社正式成立算起应该只有六十二天),留下更多的是彼岸的
理想,而不是现实的操作样本;另一方面则是文化大革命发动者的叶公好龙和实用主义
。当理想危及执政党的执政地位,便马上毫不犹豫地离弃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巴黎公社
原则。[2]本文所要讨论的正是巴黎公社原则在文革中的这个蜕变过程。
一、巴黎公社——毛泽东的乌托邦
第一次公社热在1958至1959年。一些农村合并合作社办“大社”,以调动更多生产资源
。毛泽东非常支持,说乡社合一,将来就是共产主义的雏型。之后,毛泽东在多次谈话
和视察中都提及公社设想,赞扬说“人民公社好!”全国于是掀起大办农村人民公社热
潮。毛甚至在城市也推行“公社”,到1960年7月,全国所有城市都基本...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锁男老将不懂 署名的重要性
作者:李超字子躍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892275/answer/2944133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人民日报》的评论文章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社论或评论员文章,一般由写作组集体或高级记者创作,涉及重要话题,直接
表达官方和《人民日报》编辑部的立场,从不使用个人署名
第二类为针对特殊事件的评论文章,一般基于中宣部的指导,由《人民日报》内部写作
组创作并署集体笔名
第三类为读者评论,不反映官方立场,不在讨论之列。
常见笔名具体举例:任仲平:谐音“人重评”,人民日报重要评论
何振华:“如何振兴中华”,主要负责反分裂主义的文章
柯教平:“科技教育评论”,主要撰写科教方面的文章国
纪平:“国际评论”,主要表达中国官方对国际问题的看法
仲言:“重视言论”,负责引导文艺创作工作。
仲祖文、仲组轩:中组部
钟政轩:政法委
钟轩理:中宣部理论局
秋石:中央委员会(主要在中央委员会主管的《求是》杂志发文)
卫民康:卫生部
特殊时期、特殊情况笔名举例:梁效:谐音“两校”,“文革”时期批林批孔...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25
2016-09-21 汉尊 微信号 hanzun2016
功能介绍
为了汉语的尊严
摘要:孟子可以“以德抗位”,陶渊明可以“不为五斗米折腰”,李贽可以“不以孔子
的是非为是非”,而我却把这些传统的知识分子美德丢掉了,想起来十分惭愧,愧对于
人,也很悲哀。
著名学者汤一介的遗著《我们三代人》即将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本书是汤一
介先生遗稿,书中写了他祖父汤霖、父亲汤用彤和他自己的身世经历、人物关系、学术
著述,生动展现了汤氏一门三代知识分子在中国百年社会动荡变迁中的政治命运和对中
国传统文化以及学术的传承守望。这本书原为汤一介应一家出版社之约写的,但遭遇退
稿,出版社说有20多处地方比较敏感,不能出版。汤一介不愿违心屈从,没有做任何修
改,书稿,在抽屉一睡就睡了12年。在书中,汤一介完整披露了自己在“文革”中的经
历,并且对自己加入“梁效”写作组的详情一一陈述,他也直言不讳地表示了忏悔。
任何人在他的一生中总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有些错误会得到别人谅解,甚至自己也可
以原谅自己,但是有些错误是不会得到别人谅解,自己也不能原谅自己。我参加“清华
北大两校大批判组”(即“梁效”)是属于后...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突然发动“评《水浒》”
作者:叶永烈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江青伺机反扑。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事情的发生,颇为偶然:
那是1975年5月26日,一个四十四岁的女讲师,奉召进入中南海,来到毛泽东身边工作。
她叫芦荻。笔者在1990年6月与芦荻作了长谈。据她说,她本名芦素琴,1931年出生在
东北辽阳。曾就学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后来进入解放区,改名芦荻。1954年执教于中国
人民大学。“文革”中调往北京大学中文系。
毛泽东患眼疾以来,虽有张玉凤为他读文件、信件,但他毕竟是个酷爱文史、手不释卷
的人,要张玉凤读古籍,就勉为其难了。为此,毛泽东要中共中央办公厅遴选一位熟悉
古典文学的大学教师,为他侍读古籍。中共中央办公厅派人前往北京大学,从中文系教
师中初选了四位,内中有芦荻。毛泽东听了关于这四位教师的简历介绍,选中了芦荻。
其原因是毛泽东曾读过中国青年出版社1963年出版的《历代文选》一书,芦荻是选注者
之一,他熟悉她的名字。
芦荻以极为偶然的机缘,进入中南海。夜里,她为毛泽东侍读。读毕,毛泽东常与她谈
论古典文学,有时一谈便是两三小时。在毛泽东晚年,很少有人能够这样经常跟毛泽东
长谈。
1975年8月14日...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3402
27
·彭厚文·
1973年七八月间,毛泽东针对周恩来领导的纠“左”工作和党内外怀疑和否定“文
革,的思潮,发表了一系列谈论中国历史上儒法斗争的言论,否定和批判儒家,肯定和
赞扬法家。他的目的,是含蓄地发出警告,不要否定“文革”,否则就是“尊孔反法”
,开历史倒车,与林彪和历史上的反动派没有什么区别。毛泽东的这些言论,被“四人
帮”集团所利用,引发了儒法斗争史的研究和“批林批孔”运动。
◇ 儒法斗争史研究的由来
从时间上看,儒法斗争史的研究在“批林批孔”运动正式发动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1973年9月,“四人帮”控制的上海市委写作组以石仑的笔名在《学习与批判》创刊号
发表了《论尊儒反法》一文。这篇文章发表后,当年第10期的《红旗》杂志以及10月25
日的《人民日报》相继全文转载,由此可以看出“四人帮”对它的重视。
《论尊儒反法》提出了儒法斗争的概念,认为“儒家是维护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统治
的反动学派。法家是代表新兴的地主阶级利益的进步学派”,儒家提倡“礼治”,法家
提倡“法治”,儒家主张守旧,法家主张革新。儒家和法家的斗争不是学术主张之争,
而是两种思想、两条路线的斗争,“是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 阅读全帖
b*******y
发帖数: 4304
28
华国锋的批示,在“四人帮”中引起震动,于是,姚文元在10月3日下午,亲自找《人
民日报》负责人鲁瑛说:“现在报纸上大量出现‘按既定方针办’,这句话传得不准确
,要采取措施,从明天起,在报纸上逐渐减少‘按既定方针办’的提法,你得亲自把关
。”并要鲁瑛转告新华社解力夫和《光明日报》莫艾。姚文元还特别强调说:“这是个
很大的问题,你得有思想准备。”10月4日晚,鲁瑛电话通知莫艾去《人民日报》,鲁
瑛说:“关于‘按既定方针办’这句话,是主席患病期间谈的,传得不够确切,以后报
上不要再用这句话了。”莫艾说:“《光明日报》今天发表梁效的文章中,大标题就是
讲这个的。”鲁瑛没有任何表示,继续说,“你回去把把关,遇到这句话要改掉。新华
社发的稿件中,也要注意有没有这句话,有也不要用。这事你一个人知道就行了,不要
下传,我现在也是亲自把关。”莫艾回到报社以后照鲁瑛的话办了。
《永》文的选题组稿定稿过程
选题的产生1976年9月15日,莫艾作为毛主席治丧委员会成员,在人民大会堂守灵
。在休息厅里,《人民日报》社鲁瑛对莫艾说,“明天有重要社论发表,是传达毛主席
的临终嘱咐,解释‘按既定方针办’的。已通知你们... 阅读全帖
b*******y
发帖数: 4304
29
修改与定稿在《光明日报》明确了文章写法后,“梁效”写作组长范达人将执笔任务交
给写作组的一个成员。初稿写完,范达人作了润色修改,9月24日送《光明日报》。孙
关龙接到稿件后,于当天夜里发排。9月25日打出小样8份,分送“梁效”写作组和莫艾
等报社领导小组成员。9月27日,“梁效”将清样呈送给迟群、谢静宜。上写:“迟群
、静宜同志:这是《光明日报》约稿,争取近期发表。此文是范达人、×××、×××
同志写的,请您审阅。——两校大批判组,9月27日。”
清样在《光明日报》领导小组成员中传阅,有的同志提出过修改意见,如建议增加
“三要三不要”的内容等,但没有被采纳。
9月29日,孙关龙将综合清样交给莫艾,莫艾于当天深夜动手阅处,改动了几处,
签了字写了一段话:“我略有改动,请和‘梁效’商量,听听他们的意见,然后见报。”
9月30日上午,孙关龙同范达人在电话中交换各自改动的情况。9月30日下午,迟群
给“梁效”核心组成员回电话:“我太忙,没时间,那四篇稿子注:包括《永》文
不看了,你们看了,可以发。”孙关龙把“梁效”的改动告诉了莫艾,莫艾同意。于是
孙关龙在定稿样上写了批语:“这是‘梁效’与莫艾...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14447
30
下面是《批判洋奴哲学》的全文。里面对全球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剖析入木三分,“外
国产品剖开来,确是好多东西都是别的国家的。这种经济上相互依赖的现象,是资本主
义制度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所决定的。正因为如此,经济危机在一国出现,就象瘟
疫一样,很快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按照党内那个不肯改悔的走资派的一套办,必然把我国经济引向资本主义道路。他在
谈到引进技术、设备的“理由”时曾经说:“外国的产品,一剖开好多东西也是别的国
家的。”外国者,资本主义国家也。难道我们的国家发展经济也可以按着资本主义国家
那么一条路子走吗?外国产品剖开来,确是好多东西都是别的国家的。这种经济上相互
依赖的现象,是资本主义制度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所决定的。正因为如此,经济危
机在一国出现,就象瘟疫一样,很快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其实,即使是资本主义国
家,完全依靠外国,也不可能真正发展自己的独立经济。那些依赖别人发展经济的国家
,纵然一时经济发展比较快,也是虚假的繁荣,基础极为脆弱。一有风吹草动,不是闹
这个荒,就是闹那个荒,简直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13519
31
文艺
2010年7月8日,王立军会见重庆市作协主席黄济人,要求黄“用文学之魂,深刻铭记打
黑除恶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就在会见的前一天,7月7日,原重庆市司法局局长文强
被执行死刑。
王称,文强作古,是打黑除恶划时代的标志。他希望由黄济人领头,组建写作组。资料
显示,该写作组其他三人皆来自东北,包括辽宁省作协《鸭绿江》杂志总编田某、《“
慕马大案”查办纪实》作者关某以及沈阳作家崔某。
为演绎打黑史,王立军还接触了诸多影视名人。香港导演杜琪峰称,他曾在重庆实地考
察,前后与王立军四次会面。据市局原宣传处负责人透露,由于杜将“打黑”设计成枪
战片,不符合主旋律,因此创意被毙。
2011年6月17日,王立军会见导演李少红,同行的还有作曲家吕远等。王反复跟李表示
,电影要“去英雄化”,不要渲染公安局长,要用黑社会的残忍和杀人现场作为底色。
会见中,王立军希望吕远为重庆交巡警创作歌曲。2011年9月21日,吕向王递交了曲子
,王请他把市委主要领导的那句“帮得了百姓、镇得住坏人、管得住自己”加进歌词。
王还交代民警:“一定把吕老在重庆的时间挤干压尽,让他保证休息,加强营养。”
打黑创作组也未能幸免...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2262
32
杨白冰走了以后,从外部表征到精神内涵,符合传统意义“儒将”称谓的军官在军营里
再难见到。不是官将们不崇尚儒,一个时代结束了,产生“儒将文化”的时代不复存在
了,只剩下了官。本文选自三剑客,作者金乃凡曾任成都军区政治部战旗话剧团团长,
与杨白冰有私交,原题为《我和杨白冰》。
写在前面
好友田林和内弟胡小刚正积极筹划出版一本叫《北较场风雨轶事》的书。
北较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司令部、政治部机关所在地。因前清是成都城北的一
座练兵习武的较场而得名。抗日战争时期,南京沦陷,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前身
是黄埔军校)迁此。现在是统领云,贵,川,藏四省区的西南战区指挥中心。
为书撰稿的,全部是在北较场出生或生活过的军区司、政机关干部子女。以他们的视角
和记忆,为这座大西南军事重镇的厚重历史,勾勒出一幅幅别开生面的鲜活插图和生动
注脚。
这是口述历史的一部份,是正史的必要补充,意义匪浅。
编委会知道我曾与杨白冰有过一些“特殊”交往经历,提议我写篇关于杨白冰的文章,
我没有答应。首先我不属于北较场圈内角色,更主要杨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尤其是成都
军区对他多有微词。而我对他印象甚好。再则,他大部分工... 阅读全帖
x**m
发帖数: 637
33
去年今天过世的志愿军老兵、历史工作者刘家驹披露:中国出动了一共195万人,伤亡
98万多人,其中阵亡36万人。这个数字,他是战后从志愿军总后勤部长洪学智的传记写
作组那里得到的信息。而中国官方公布死亡人数才18万多,少了一半。
“美帝国主义支持南朝鲜李承晚集团悍然发动了战争”——这是我从儿时记事起就耳熟
能详、当年中国人人都能脱口而出的一句话。而现在,海外恐怕99.9%的中国人都知道
历史的真相是怎么回事了——我之所以不说“百分之百”,因为就在前一两年,还有几
位很熟识的朋友坚持认为,首先启衅挑起战火的是美国撑腰的南朝鲜。
国内呢?还有多大比例的民众,仍然相信这么一个公然愚弄国人的弥天大谎?
看徐友渔的视频节目,我想起一个星期前《纽约时报》中文网发表的对前志愿军老兵刘
家驹的访谈《中国老兵忆朝战:救了金家,留下祸根》。
刘家驹在解放军文艺杂志社工作多年,退休后加入《炎黄春秋》,担任过副主编。在去
年“八一”前去世,今天正是他的一周年忌日。数年前,我曾间接与他通过电子邮件有
过些微接触,谈不上了解。但是读过他多篇回忆、文章,我相信他的价值观也是将追求
真实放在第一位,我相信他的真诚和一丝... 阅读全帖
n****4
发帖数: 12553
34
《艳阳天》(第二卷),浩然,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3月
《清江壮歌》,马识途,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3月
《海岛女民兵》,黎汝清,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4月1版,1972年2月再版
《艳阳天》(第三卷),浩然,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5月
《欧阳海之歌》,金敬迈,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7月
《虹南作战史》,上海县《虹南作战史》写作组,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2月
《牛田洋》,南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2月
《激战无名川》,郑直,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2月
《沸腾的群山》,李云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4月
《江畔朝阳》,郑加真,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
《金光大道》(第一部),浩然,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5月
《连心锁》,克扬、戈基,山西人民出版社,1972年6月
《飞雪迎春》,周良思,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7月
《红卡》,张雁卿,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2年7月
《渔岛怒潮》,姜树茂,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8月
《桐柏英雄》,集体创作,前渉执笔,天津人民出版社,1972年11月
《沸腾的群山》(第二部),李云徳,人民文学出版社,19...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1470
35
朱永嘉是上海文革班子写作组负责人, 原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明史专家, 发现并提拔
了余秋雨.
后来余秋雨翻脸不认人, 拒绝承认文革期间加入写作组并发表文革文章的事实.
现在复旦历史系好像又请朱去给博士生上课了, 这人学问绝对是一流, 就是书呆子气太
重.
我对他是很敬重的.
M**********t
发帖数: 1842
3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来来,贴个余老师的大作
俺最初看文化苦旅的时候没留心,回头再看了一遍,回想一下余老师的简历,
有点奇怪。 这个去吴江是70年代初,而余老师68年大学毕业留校,68年毕业留校,可
圈可点。 看来是以老师身份带着学生们去乡下的。 我原来看时,还以为他也是广大男
同学的一员呢。呵呵。
再想想前些年闹的轰轰烈烈的忏悔,石一歌事件,更是奇怪。 如果余老师真是写作组
成员,写作组是1972年-1973年间的事情,吴江这个,又说女生死后,两年才回城。
总之,语焉不详,具体的细节,前因后果实在很含糊。
对俺这种,喜欢看法院卷宗类读物的人来说,有点遗憾。
R******k
发帖数: 4756
37
李红——余秋雨的前妻,一个自信而又坚强的女人。当余秋雨处在人生低潮时,她不畏
世俗嫁给了他,全心全意当起了贤妻良母;当余秋雨功成名就后,她独自带着女儿开始
了艰难的生活……

痛彻肺腑:14年的婚姻说散就散
李红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上海人,她的父亲是中学英语教师,母亲是医生。李红从
小就喜欢戏剧,可身为教师的父亲却希望她努力读书,将来能继承自己的衣钵。
1970年,从农村插队归来,李红被招工到上海市纺织局下属的棉纺厂当了一名纺
织工人。工作之余,她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学习戏剧表演中。不久,上海市青年话剧团
《年轻一代》剧组来纺织局选演员,相貌姣好的李红被看中,作为业余演员借调过去。
1974年,23岁的李红报考了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虽然她的成绩在1000多名考生
中名列前茅,但在那个特殊时期,由于她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不属于“根红苗正”的
接班人,因此落榜了。她气愤地去找学院领导评理,当时28岁的余秋雨负责学院的招生
工作,他非常欣赏李红的表演才能,但审查了李红的家庭出身后,余秋雨也迟疑了,没
敢贸然录取她。
送走李红后,余秋雨的脑海里一直闪现着她年轻、漂亮...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3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陆谷孙学英语(采访录)
白发先生陆谷孙
李晓婷
2006年06月20日 南方人物周刊
在复旦二教的走廊里,65岁的陆谷孙先生背着手,微笑地望向窗外说,我还是没有
话语权啊,都被剥夺了。声如洪钟,花白头发飘扬着。
一生研究莎士比亚成痴,2006年将要出版的《莎士比亚史讲》是多年心血的集成。
他主持编写的《英汉大辞典》,被董桥形容为“不可一日无此君”,英美的词典专
家评论这是“远东最好,也是世界范围内较好的双语词典之一”、“具有超世纪的生命
力”。
当年,他父亲陆达成和董浩云一道在航运公司里打拼,因为割舍不下对故土的眷恋
,从香港上到北京,在中国科学院做了许多年的法语翻译。在洋行工作,和外国人打交
道,却爱穿唐衫,习性上完全是个旧式的传统中国文人。
和父亲相似,陆谷孙也是这样的一束矛盾。自小学过俄文、法语,从大学开始,就
没有离开过复旦英语系。
操一口中庸的英语腔调,既不像伦敦口音,也不是美国音调,而是无意中在英美两
个世界两头讨喜的“超越大西洋”的英语。中西学养都同样深厚,固守传统道德和个人
原则,恋家,固执,铁齿。学院送去美国的公派留学生逾期不返,对方学校又不放人,
陆先生就主动写了信去跟校长理论,坚持要对簿... 阅读全帖
n****4
发帖数: 12553
39
来自主题: Joke版 - 叶剑英用酒肉腐蚀王洪文,
1973年中共十大召开前,在九届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当周恩来传达了毛泽东让王洪文担
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提议后,政治局委员都不表态,场面十分尴尬。许世友上将提出:
副主席一个就可以了。他的意思很清楚,周恩来担任副主席,不赞成将王洪文放上去。
在中央党政军直属机关和各省、市、自治区负责人会议上,周恩来传达和解释毛泽东选
调王洪文到中央工作的思想,试图说服大家。尽管如此,许世友仍然不服气,多次插话
陈述自己的意见。张春桥指责许世友“反对毛主席的意见”,许世友当众大声呵斥:“
你有什么了不起。”本文摘自《革命造反年代——上海文革运动史稿》,作者李逊,香
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
四人帮中,王洪文年龄最小,资历最浅,地位却最高
王洪文被关注
毛泽东对王洪文的了解最初得之张春桥。张春桥、姚文元1967年初回上海工作时,
每隔几天就要向毛泽东和中央文革写书面报告,汇报上海情况。据徐景贤回忆,毛泽东
当时“给了张春桥一个任务,要他物色新的上海市委领导的人选”。这样,从张春桥一
系列书面汇报中,毛泽东陆续了解了工总司及王洪文的情况。
1967年1月夺权后,上海市革命委员会成立,王洪文成为市革会的七... 阅读全帖
h********m
发帖数: 6049
40
《结婚指南》写作组和《离婚指南》写作组互相交流,互相参照,同步写作最好。
写好了就印在一起,正面《结婚指南》,背面《离婚指南》,小本精装,查起来方便,
肯定畅销~
鹊版人才济济,我看好你们~~~~
c***k
发帖数: 4349
41
我看就你了,老夫来给作序

《结婚指南》写作组和《离婚指南》写作组互相交流,互相参照,同步写作最好。
写好了就印在一起,正面《结婚指南》,背面《离婚指南》,小本精装,查起来方便,
肯定畅销~
鹊版人才济济,我看好你们~~~~
wh
发帖数: 141625
42
来自主题: Translation版 - 陆谷孙学英语(采访录)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陆谷孙学英语(采访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29 12:53:49 2015, 美东)
白发先生陆谷孙
李晓婷
2006年06月20日 南方人物周刊
在复旦二教的走廊里,65岁的陆谷孙先生背着手,微笑地望向窗外说,我还是没有
话语权啊,都被剥夺了。声如洪钟,花白头发飘扬着。
一生研究莎士比亚成痴,2006年将要出版的《莎士比亚史讲》是多年心血的集成。
他主持编写的《英汉大辞典》,被董桥形容为“不可一日无此君”,英美的词典专
家评论这是“远东最好,也是世界范围内较好的双语词典之一”、“具有超世纪的生命
力”。
当年,他父亲陆达成和董浩云一道在航运公司里打拼,因为割舍不下对故土的眷恋
,从香港上到北京,在中国科学院做了许多年的法语翻译。在洋行工作,和外国人打交
道,却爱穿唐衫,习性上完全是个旧式的传统中国文人。
和父亲相似,陆谷孙也是这样的一束矛盾。自小学过俄文、法语,从大学开始,就
没有离开过复旦英语系。
操一口中庸的英语腔调,既不像...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4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2 (共産豬2),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批林批孔”运动中的儒法斗争史研究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r 6 21:27:55 2012, 美东)
·彭厚文·
1973年七八月间,毛泽东针对周恩来领导的纠“左”工作和党内外怀疑和否定“文
革,的思潮,发表了一系列谈论中国历史上儒法斗争的言论,否定和批判儒家,肯定和
赞扬法家。他的目的,是含蓄地发出警告,不要否定“文革”,否则就是“尊孔反法”
,开历史倒车,与林彪和历史上的反动派没有什么区别。毛泽东的这些言论,被“四人
帮”集团所利用,引发了儒法斗争史的研究和“批林批孔”运动。
◇ 儒法斗争史研究的由来
从时间上看,儒法斗争史的研究在“批林批孔”运动正式发动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1973年9月,“四人帮”控制的上海市委写作组以石仑的笔名在《学习与批判》创刊号
发表了《论尊儒反法》一文。这篇文章发表后,当年第10期的《红旗》杂志以及10月25
日的《人民日报》相继全文转载,由此可以看出“四人帮”对它的重视。
《论尊儒反法》提出了儒...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4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陆谷孙学英语(采访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29 12:53:49 2015, 美东)
白发先生陆谷孙
李晓婷
2006年06月20日 南方人物周刊
在复旦二教的走廊里,65岁的陆谷孙先生背着手,微笑地望向窗外说,我还是没有
话语权啊,都被剥夺了。声如洪钟,花白头发飘扬着。
一生研究莎士比亚成痴,2006年将要出版的《莎士比亚史讲》是多年心血的集成。
他主持编写的《英汉大辞典》,被董桥形容为“不可一日无此君”,英美的词典专
家评论这是“远东最好,也是世界范围内较好的双语词典之一”、“具有超世纪的生命
力”。
当年,他父亲陆达成和董浩云一道在航运公司里打拼,因为割舍不下对故土的眷恋
,从香港上到北京,在中国科学院做了许多年的法语翻译。在洋行工作,和外国人打交
道,却爱穿唐衫,习性上完全是个旧式的传统中国文人。
和父亲相似,陆谷孙也是这样的一束矛盾。自小学过俄文、法语,从大学开始,就
没有离开过复旦英语系。
操一口中庸的英语腔调,既不像...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4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陆谷孙学英语(采访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29 12:53:49 2015, 美东)
白发先生陆谷孙
李晓婷
2006年06月20日 南方人物周刊
在复旦二教的走廊里,65岁的陆谷孙先生背着手,微笑地望向窗外说,我还是没有
话语权啊,都被剥夺了。声如洪钟,花白头发飘扬着。
一生研究莎士比亚成痴,2006年将要出版的《莎士比亚史讲》是多年心血的集成。
他主持编写的《英汉大辞典》,被董桥形容为“不可一日无此君”,英美的词典专
家评论这是“远东最好,也是世界范围内较好的双语词典之一”、“具有超世纪的生命
力”。
当年,他父亲陆达成和董浩云一道在航运公司里打拼,因为割舍不下对故土的眷恋
,从香港上到北京,在中国科学院做了许多年的法语翻译。在洋行工作,和外国人打交
道,却爱穿唐衫,习性上完全是个旧式的传统中国文人。
和父亲相似,陆谷孙也是这样的一束矛盾。自小学过俄文、法语,从大学开始,就
没有离开过复旦英语系。
操一口中庸的英语腔调,既不像... 阅读全帖
j********b
发帖数: 565
46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沙叶新:参加徐景贤的遗体告别
对于徐景贤,我觉得我们应该表达应有的尊重。
他在上海生活74年,我在上海也生活了50年。同在一座城市,都是动笔杆的,还都写过
剧本,还互知其名,但在四年以前我们从未见过面。
在我第一次和他见面时,我根本没想到要写他;前不久他去世了,我却很想写写他。
他是徐景贤!
如今三、四十岁以下的人,几乎很少知道他是何许人了。可在“文革”十年,他却是大
大的风云人物,他是上海“文革”重要的起始人、当事人,是上海“文革”核心的策划
者、操纵者。当年在上海滩,谁个不知他是声名显赫的市委书记徐景贤?哪个不晓他是
名列张春桥、姚文元之后的“徐老三”!但他不像张那样阴沉乖张,也不像姚那样纵笔
招摇。很多人说,张像狗头军师,姚像刀笔衙吏,徐则更像个黉门秀才,印象并不恶。
徐体貌修长白皙,也让枯瘦的张、肥矮的姚,相形见绌。徐是当年许多左倾妇女的偶像
。时至今日,还有一些半老的徐娘提起当年的“徐郎”仍然津津乐道,说他作报告从不
用稿,说起话来井井有条………一种钦慕之情,溢于言表。
每当听到这种私下的暧昧的言说,总令我感慨万千。“文革”已经奄忽40年,那么惨痛
深刻的政治血迹,却逐渐淡去;而对政治人物的外在印象,倒经...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7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范达人在“梁效”的经历(上)
原载《信睿》2012年第3期
郑实:范达人,浙江绍兴人,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1962年毕业于北大历史系,同年留
校任教。1973年10月至1976年10月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梁效”)写作组
长。1975年出席全国四届人大。1976年10月,“梁效”在中共十一大政治报告中被点名
,范达人在被审查之后遭到逮捕,1979年释放出狱,回到北京大学工作,现常居美国。
我在读到周一良先生的回忆录《毕竟是书生》和范达人先生的《“文革”御笔沉浮
录—“梁效”往事》之后,开始关注“梁效”,希望了解更多真实情况。和范达人先生
取得联系后,他回北京时便邀我到他家中一谈。以下是我整理出的部分访谈内容。
郑实:您从1973年“梁效”写作组一成立便作为其中的重要人物。您对“梁效”内
部的事情应当说是比较了解的。请您先谈谈“梁效”到毛家湾林彪驻地的情况,以及由
此展开的“批儒评法”文章的撰写情况。
范达人:1999年5月,香港明报出版社出版了我写的一本书《“文革”御笔沉浮录
—“梁效”往事》。这本书基本上把我知道的一些情况和我的一些看法都写了出来。
梁效在去毛家湾之前已经组织了一个“批林批孔”小组,...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8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范达人在“梁效”的经历(上)
原载《信睿》2012年第3期
郑实:范达人,浙江绍兴人,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1962年毕业于北大历史系,同年留
校任教。1973年10月至1976年10月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梁效”)写作组
长。1975年出席全国四届人大。1976年10月,“梁效”在中共十一大政治报告中被点名
,范达人在被审查之后遭到逮捕,1979年释放出狱,回到北京大学工作,现常居美国。
我在读到周一良先生的回忆录《毕竟是书生》和范达人先生的《“文革”御笔沉浮
录—“梁效”往事》之后,开始关注“梁效”,希望了解更多真实情况。和范达人先生
取得联系后,他回北京时便邀我到他家中一谈。以下是我整理出的部分访谈内容。
郑实:您从1973年“梁效”写作组一成立便作为其中的重要人物。您对“梁效”内
部的事情应当说是比较了解的。请您先谈谈“梁效”到毛家湾林彪驻地的情况,以及由
此展开的“批儒评法”文章的撰写情况。
范达人:1999年5月,香港明报出版社出版了我写的一本书《“文革”御笔沉浮录
—“梁效”往事》。这本书基本上把我知道的一些情况和我的一些看法都写了出来。
梁效在去毛家湾之前已经组织了一个“批林批孔”小组,...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49
来自主题: _WHandFriends版 - 陆谷孙学英语(采访录)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陆谷孙学英语(采访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29 12:53:49 2015, 美东)
白发先生陆谷孙
李晓婷
2006年06月20日 南方人物周刊
在复旦二教的走廊里,65岁的陆谷孙先生背着手,微笑地望向窗外说,我还是没有
话语权啊,都被剥夺了。声如洪钟,花白头发飘扬着。
一生研究莎士比亚成痴,2006年将要出版的《莎士比亚史讲》是多年心血的集成。
他主持编写的《英汉大辞典》,被董桥形容为“不可一日无此君”,英美的词典专
家评论这是“远东最好,也是世界范围内较好的双语词典之一”、“具有超世纪的生命
力”。
当年,他父亲陆达成和董浩云一道在航运公司里打拼,因为割舍不下对故土的眷恋
,从香港上到北京,在中国科学院做了许多年的法语翻译。在洋行工作,和外国人打交
道,却爱穿唐衫,习性上完全是个旧式的传统中国文人。
和父亲相似,陆谷孙也是这样的一束矛盾。自小学过俄文、法语,从大学开始,就
没有离开过复旦英语系。
操一口中庸的英语腔调,既不像...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13789
50
郑青原的文章一篇比一篇激进,揭露了9个政治局常委的暗斗激烈化
1 2 3 下页 末页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