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 发帖数: 20290 | 1 那五胡乱华和安史之乱都是咋回事?
同化一个民族哪有那么快的。人类就是个爱分成小集团内斗的物种,而民族就是天然的
小集团。 |
|
m**********o 发帖数: 2272 | 2 呵呵,谢谢啊~很少来这个版,刚看见这么大一坑就跳了。。。 |
|
w**t 发帖数: 3247 | 3 哈哈,还是vespers了解我。Michelle不必太客气。 |
|
m**********o 发帖数: 2272 | 4 谢谢啦~我不是研究历史的,只跳着读过康雍两朝的实录,太长了没耐心^_^
你举的那些制度什么的我都举不出来,只能记得看到过哪些,说不清楚,汗。。。 |
|
w**t 发帖数: 3247 | 5 佟养性恐怕还是汉人的成分多些。俺刚才本来写了一大长段考证,结果一不留神都丢了
。没劲头重写了。 |
|
w**t 发帖数: 3247 | 6 康雍两朝的实录都读过我应该拜一拜你才对啊。俺看的都是二手以至N手材料了。 |
|
m**********o 发帖数: 2272 | 7 嗯,我是看到某些“专家”研究的,就懒得看了。。。
最早好像是康熙时期说的,可能就是抬入满洲的时候吧,说佟氏是满洲最早的一个大族
什么的balabala |
|
m**********o 发帖数: 2272 | 8 是“跳着”读过啦,太长了,word版雍正的一千多页,康熙的两千多,而且废话太多,
这个进贡了,那个丁忧了,然后到处是节妇……
一开始就是看实录上写的,通常都是用“满洲、蒙古、汉军、汉人”这样来表明,所以
才觉得等级制度严格 |
|
m******r 发帖数: 4351 | 9 你这些观点差不多都似是而非。
唐朝因为自己的胡狄血统的关系,对少数民族间的对立关系并不像其他朝代那样明显。
头一百来年,是唐朝最开放的年代,甚至民俗都出现了胡化,如统治阶级之间流行穿胡
服胡帽之类。但主体趋势还是汉化融合,并没有出现问题。
但是随着唐府兵制的败坏,逐渐转向募兵后,军队的主要来源开始转向胡人。而本来的汉
人兵源因为贪图富足和安逸,渐渐让于第二位。这种和平年代军队的退化是各个朝代都
有的事情,只是由于唐朝的特殊性,地盘广大和包含多民族,还有如边将出于自己的考虑
诱少数民族内迁成为自己的兵源等等。军队的兵源多数是少数民族,这是安禄山能够挟
持军队叛乱的重要原因。
安史之乱后,唐朝的心态和政策已经开始趋向内敛,对少数民族已经开始不信任。比如
仆固怀恩之叛乱一定程度上就是这种心态的体现。但最重要的是唐朝的实力已经今非昔
比,河北等众多藩镇在那里尚且无力制衡,西面又受到吐蕃和党项的连番袭扰(也许还
有回鹘的压力)。唐朝无力应付,让党项人迁入凉州来抵挡吐蕃是最自然可行的办法。
从结果看,西北的少数民族,如党项,沙陀等并没有成为唐朝的大麻烦; 至少,比起晚
期的西罗马之于东哥特人和西格 |
|
b**d 发帖数: 2049 | 10 籍贯辽宁岫岩
老姓就不说了. 蓝旗
我昨天在这里受了歧视, 敢怒不敢言 |
|
|
O****X 发帖数: 24292 | 12 太宗还是比校长强的,强幸小周还拍成AV,这份气势凯申就比不上啊 |
|
|
|
S********8 发帖数: 4466 | 15 俺坚决地支持大姐你自由表达观点,虽然,按也不太认可您的看法。。。 |
|
S********8 发帖数: 4466 | 16 这个坑不错,似乎有海纳百川的趋势啊,从近代史到大历史,魏晋唐宋元明清一网打尽
阿 |
|
|
|
w**t 发帖数: 3247 | 19 哇,牛头出来了,vespers,你要好好和他辩一辩。 |
|
w**t 发帖数: 3247 | 20 嗯,我老的眼光当然不错了。当初在菌斑看到这个贴子,就觉得在菌斑肯定会沉,可惜
了,不如搬到石板火一下。呵呵 |
|
|
|
O****X 发帖数: 24292 | 23 我老没研究,我老一向认为他就是为了娶国母妹妹而玩的伎俩而已 |
|
w**t 发帖数: 3247 | 24 FT, 不是玩玩的目的吧。凯申的目标很远大的。 |
|
O****X 发帖数: 24292 | 25 他一向狠远大的,我老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给去美国的外交武官讲话,布置人家好好侦察
美国地形,以备有朝一日校长要远征北美的 |
|
|
|
|
|
|
w**t 发帖数: 3247 | 31 vespers持该观点有一段时间了,以前也跟别人辩过,哪那么容易被说服啊。 |
|
m******r 发帖数: 4351 | 32 一个事实,两种解读而已。
我一向认为,对于党项入西北,唐朝是不能也,非不为也。对于衰落状态中的晚唐,做
到历史那样也算可以了。而对于幽州和西夏,北宋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对于处于上升
状态的王朝初期的北宋,这样是说不过去的。
举个有点类似的例子,民国的西藏一直处在准独立状态,但积弱的民国内忧外患无力整
肃之,只能保持这样的状态留给后人;可是如果接下来处于上升阶段的土共因为达赖的
反叛翻手把西藏丢了回去,你说谁责任大一点呢。 |
|
w**t 发帖数: 3247 | 33 那要看TG是怎么丢的西藏了。责任这二字其实是很沉重的,当局者要考虑的和后人能看
到的不是一个集合,很难说谁清谁迷。 |
|
b*******k 发帖数: 1761 | 34 如果把历史无限细节化,肯定会有很多的理由说明宋其实也是有难处的。比如缺乏战马
,粮食运转的问题。但是很显然你如果同样公正地去评价其他朝代开始的时候,也有这
样那样的问题。就拿唐朝来说,李世民起家的时候没有一个像赵大那样现成的国家可以
继承。一开始的时候,在众多起义军里面,李阀的势力也不是最大的,而且还受到突厥
的威胁。复杂的情况下,可能一步走错,就满盘皆输。但是伟大的君主的不同寻常之处
就是利用创造力和坚定的决心克服了种种困难。 |
|
w**t 发帖数: 3247 | 35 也有不少并不缺乏创造力和坚定的决心但最后输得很惨的例子。事情能不能做成还有具
体情况具体分析。 |
|
v*****s 发帖数: 20290 | 36 晚唐利用党项抵挡吐蕃这事,咱没有听说过,还要再议。俺印象里面是唐联络回纥,共
御吐蕃。党项的内迁也不是从晚唐才开始的。吐蕃在晚唐基本没有给唐朝造成什么麻烦
了。
部分由于唐的失误,宋的对手和唐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像契丹这种横跨千里,制度稳
定,民族和睦的封建大帝国,指望一两次北伐就能夺回幽燕是不现实的。别忘了,安史
之乱之前,契丹还是个小部族的时候,就把小安子打得只身而还了。西夏的问题上,宋
当然有失误,但是如果不是唐愚蠢的民族政策,彻底改变了灵夏州的民族构成和生态系
统,党项根本没有叛乱的机会。
西藏tg固然够狠,抢回来了,那是tg逆天,不是正常的王朝能做到的。就是tg不也得认
了外蒙古,江心坡。北宋可没有继承幽燕。换句话说,如果tg立国之前,达赖就已经投了阿三,成了印度国的一部分,tg也未必能抢回来吧。 |
|
v*****s 发帖数: 20290 | 37 北宋初期对幽燕是非常上心的,相应的,辽国也一样有牧马南下的野心。双方多次大战
,军队主力悉数都在那儿。一直到了澶渊之盟,双方才意识到对方的战争潜力,承认现
状了。
北宋对西夏,客观上来说,自然地理的变迁极大的恶化了宋的战略形势,主观上来说,
一开始的战略也操之过急,经过调整以后,改成稳扎稳打,堡垒推进以后,效果还是非
常好的。具体情况请咨询广阳郡王。
总之,这两边都不是不为,实乃不能而已。 |
|
v*****s 发帖数: 20290 | 38 公公明辨,这事早就吵了几十年了,所有的观点内容都是炒了几十遍的,没有新东西,
怎么可能随便就转换立场了。
其实说来也是,这都是汉人的伤心事,吵来吵去有啥意思。 |
|
m******r 发帖数: 4351 | 39 跟什么创造力之类的关系不大,而是宋朝这个朝代的苟安心理太重了
事有可为的时候而不为,就是他的罪状 |
|
m******r 发帖数: 4351 | 40 我以前论述过,北宋完全能把幽州打下来,就是用你说的堡垒政策就行,只是代价大一
点,但是是造福中华千年,还是值得的。根本原因第一是宋太宗太弱,失败了两回就有
了心理阴影了。第二是后来的继承者有苟安心理。
我也纠正你一个错误:我没说过幽州是北宋丢掉的,不知你从何而来的这个印象 |
|
b****r 发帖数: 2555 | 41 北宋范仲淹以后对西夏的战略还是很成功的,包括将兵制,弹性防御,堡垒
推进。后期把堡垒修到了横山地区,灭西夏已经是一个选项了。不过由于
后勤的限制,需要军事能力非常强的主将才能做到。
西夏战场锻炼出来的西兵战斗力也很强。 |
|
b****r 发帖数: 2555 | 42 堡垒推进对西夏管用,对辽就未必管用。要考虑到地形,后勤和对手战斗力的区别。 |
|
v*****s 发帖数: 20290 | 43 很难,契丹不是西夏,幽州是坚城。宋又没有强有力的骑兵进行战场机动和遮蔽。宋的
军事财政如果不是澶渊之盟和王安石变法,早就要破产了。要再投钱在华北平原搞堡垒
推进,难度太大。
那句话我删掉了,更精确的表达我放在前一个回帖了。 |
|
v*****s 发帖数: 20290 | 44 嗯,宋对西夏的大麻烦就是后勤,两个原因,沙漠化,没有民众支持。而这两条都和唐
内迁党项有极大关系。 |
|
|
|
m******r 发帖数: 4351 | 47 唐朝不内迁党项,那块地盘就保不住
当时吐蕃驱使党项进攻,唐根本就顶不住。那时的吐番有多强你又不是不知道,盛唐时
候都无奈其何,衰的时候长安都被人攻进过。整个西域都落入吐蕃手,好在大食也很强
,二者互相牵制,消耗了吐蕃相当大的实力。唐朝内部矛盾重重,藩镇割据,能做到这
样已经算不错了。
这就是我说的,非不为也,是不能耳
而宋朝,则相反,非不能也,是不为耳
说来说去,其实是一个态度问题,不能因为前人的客观问题,来为自己的主观不作为找
借口 |
|
|
b*******k 发帖数: 1761 | 49 军事财政破产也是因为军队太过臃肿造成的,120万军纪散漫的常备军,古代社会养这
么多军队不破产也怪啊 |
|
b****r 发帖数: 2555 | 50 专门有本书叫宋夏战争中的后勤什么的。
其实也不用看专门的书,找本中国历史地图集,看看双方实际控制线,几次战争
的路线,灵州的地理位置就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