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 发帖数: 99 | 1 孔捷生亲历邓主席指挥14个集团军平京大捷
六四事件之后的血色北京
大中小2014-04-25 03:57:42
转发TwitterFacebook打印投稿
【多维历史】
作家孔捷生在《最后的北京》一文中将“六四事件”发生之后的北京用文字详实的描绘
出来,将历史的镜头永远定格在字里行间之中。作者在文中这样写道:我身为“六四事
件”的见证人,迄今血脉贲张,那惨烈的景像永世不忘。我没有能力对邓小平作“春秋
”式的定论,他无疑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不管历史对他如何判定,他首先是一
个政权的化身,他是他所献身信奉的那个主义的坚定战士。他不能逾越自己。他让我透
过纷乱的历史表像看到了事物的本质。正是这种冷酷而无可变更的本质,令我感到彻骨
的恐惧和幻灭。
一、
枪声仍在响。远或近。
天空惨白。北京的夏季仿佛是从那个大凶大煞的日子开始的,苍穹于是一直颜色惨淡,
间或揉进几股浓黑的烟柱,好让那尸布一样的天幕分出层次来。
“——不要走近窗户!”每家每户的大人都反复警诫,如同吓唬小孩的鬼怪故事。而恐
怖的超神传说倏地变成了现实。
不同军种、兵种的精锐团队在空寂无人的大街上跑过或操过。他们互不相涉,更互无... 阅读全帖 |
|
l*****9 发帖数: 9501 |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estopenacc (维丝托·潘纳克),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红朝第一军事家小平首创的平京战役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n 5 05:28:14 2014, 美东)
孔捷生亲历邓主席指挥14个集团军平京大捷
六四事件之后的血色北京
大中小2014-04-25 03:57:42
转发TwitterFacebook打印投稿
【多维历史】
作家孔捷生在《最后的北京》一文中将“六四事件”发生之后的北京用文字详实的描绘
出来,将历史的镜头永远定格在字里行间之中。作者在文中这样写道:我身为“六四事
件”的见证人,迄今血脉贲张,那惨烈的景像永世不忘。我没有能力对邓小平作“春秋
”式的定论,他无疑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不管历史对他如何判定,他首先是一
个政权的化身,他是他所献身信奉的那个主义的坚定战士。他不能逾越自己。他让我透
过纷乱的历史表像看到了事物的本质。正是这种冷酷而无可变更的本质,令我感到彻骨
的恐惧和幻灭。
一、
枪声仍在响。远或近。
天空惨白。北京的夏季仿佛是从那个大凶大煞... 阅读全帖 |
|
l*****9 发帖数: 9501 |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estopenacc (维丝托·潘纳克),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红朝第一军事家小平首创的平京战役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n 5 05:28:14 2014, 美东)
孔捷生亲历邓主席指挥14个集团军平京大捷
六四事件之后的血色北京
大中小2014-04-25 03:57:42
转发TwitterFacebook打印投稿
【多维历史】
作家孔捷生在《最后的北京》一文中将“六四事件”发生之后的北京用文字详实的描绘
出来,将历史的镜头永远定格在字里行间之中。作者在文中这样写道:我身为“六四事
件”的见证人,迄今血脉贲张,那惨烈的景像永世不忘。我没有能力对邓小平作“春秋
”式的定论,他无疑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不管历史对他如何判定,他首先是一
个政权的化身,他是他所献身信奉的那个主义的坚定战士。他不能逾越自己。他让我透
过纷乱的历史表像看到了事物的本质。正是这种冷酷而无可变更的本质,令我感到彻骨
的恐惧和幻灭。
一、
枪声仍在响。远或近。
天空惨白。北京的夏季仿佛是从那个大凶大煞... 阅读全帖 |
|
g*******2 发帖数: 1184 | 4 什么叫高水平,这才叫高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辛亥:既要“摆事实”,也要“讲道理”
秦晖
2011-10-01 02:14:19| 分类: 默认分类 |字号 订阅
(网易独家,请勿转载)
辛亥百年,人们已经写了浩如烟海的文字;百年辛亥,人们依然还有太多的话要说。一
百年来,在国难当头,强敌入侵时,人们为“民族”而战斗;因积贫积弱、温饱难求故
,人们为“民生”而拼搏;当国家自立、国民脱贫后,对“民权”的追求又强烈起来。
只要民主前贤、共和先烈的理想未能完全实现,“辛亥情结”就会一直萦绕在人们的心
头。
看历史无他巧,用过去曾流行的说法,不过是“摆事实,讲道理”而已。近代史上辛亥
在两岸三地都是热门的研究领域,专门吃辛亥这碗饭的学者很多。近年来研究深化细化
,许多过去不为人知的“故事”(故往之事,不是“编故事”)都被发掘出来,其意义
是很大的。笔者并非专业的辛亥研究者,只是在他们工作的基础上谈点感想。
摆事实:小事大事都要摆
“摆事实”当然是考察历史的第一步。但是事实包括大事与小事。过去人们对辛亥革命
的许多细节不甚了解,予以辨...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5 辛亥百年,人们已经写了浩如烟海的文字;百年辛亥,人们依然还有太多的话要说。一百年来,在国难当头,强敌入侵时,人们为“民族”而战斗;因积贫积弱、温饱难求故,人们为“民生”而拼搏;当国家自立、国民脱贫后,对“民权”的追求又强烈起来。只要民主前贤、共和先烈的理想未能完全实现,“辛亥情结”就会一直萦绕在人们的心头。
看历史无他巧,用过去曾流行的说法,不过是“摆事实,讲道理”而已。近代史上辛亥在两岸三地都是热门的研究领域,专门吃辛亥这碗饭的学者很多。近年来研究深化细化,许多过去不为人知的“故事”(故往之事,不是“编故事”)都被发掘出来,其意义是很大的。笔者并非专业的辛亥研究者,只是在他们工作的基础上谈点感想。
摆事实:小事大事都要摆
“摆事实”当然是考察历史的第一步。但是事实包括大事与小事。过去人们对辛亥革命的许多细节不甚了解,予以辨析绝对是必要的。但是过去对这段历史的大背景也有许多似是而非的描述,这恐怕更应该反思。
例如,过去人们常从“中西文化碰撞”的角度看近代史,于是流行一种“三阶段”的叙事:洋务运动时国人热衷于船坚炮利,学习西方的“器物”;戊戌、辛亥国人由改良而革命,是学习西方的“制度”;... 阅读全帖 |
|
g*******2 发帖数: 1184 |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goodegg02 (goodegg),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秦晖: 反思辛亥:既要“摆事实”,也要“讲道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10 00:20:57 2011, 美东)
什么叫高水平,这才叫高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辛亥:既要“摆事实”,也要“讲道理”
秦晖
2011-10-01 02:14:19| 分类: 默认分类 |字号 订阅
(网易独家,请勿转载)
辛亥百年,人们已经写了浩如烟海的文字;百年辛亥,人们依然还有太多的话要说。一
百年来,在国难当头,强敌入侵时,人们为“民族”而战斗;因积贫积弱、温饱难求故
,人们为“民生”而拼搏;当国家自立、国民脱贫后,对“民权”的追求又强烈起来。
只要民主前贤、共和先烈的理想未能完全实现,“辛亥情结”就会一直萦绕在人们的心
头。
看历史无他巧,用过去曾流行的说法,不过是“摆事实,讲道理”而已。近代史上辛亥
在两岸三地都是热门的研究领域,专门吃辛亥这碗饭的学者很多。近年来研究深... 阅读全帖 |
|
g*******2 发帖数: 1184 |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goodegg02 (goodegg),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秦晖: 反思辛亥:既要“摆事实”,也要“讲道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10 00:20:57 2011, 美东)
什么叫高水平,这才叫高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辛亥:既要“摆事实”,也要“讲道理”
秦晖
2011-10-01 02:14:19| 分类: 默认分类 |字号 订阅
(网易独家,请勿转载)
辛亥百年,人们已经写了浩如烟海的文字;百年辛亥,人们依然还有太多的话要说。一
百年来,在国难当头,强敌入侵时,人们为“民族”而战斗;因积贫积弱、温饱难求故
,人们为“民生”而拼搏;当国家自立、国民脱贫后,对“民权”的追求又强烈起来。
只要民主前贤、共和先烈的理想未能完全实现,“辛亥情结”就会一直萦绕在人们的心
头。
看历史无他巧,用过去曾流行的说法,不过是“摆事实,讲道理”而已。近代史上辛亥
在两岸三地都是热门的研究领域,专门吃辛亥这碗饭的学者很多。近年来研究深... 阅读全帖 |
|
t******t 发帖数: 15246 | 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oodegg02 (goodegg),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秦晖: 反思辛亥:既要“摆事实”,也要“讲道理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10 00:25:22 2011, 美东)
发信人: goodegg02 (goodegg),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秦晖: 反思辛亥:既要“摆事实”,也要“讲道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10 00:20:57 2011, 美东)
什么叫高水平,这才叫高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辛亥:既要“摆事实”,也要“讲道理”
秦晖
2011-10-01 02:14:19| 分类: 默认分类 |字号 订阅
(网易独家,请勿转载)
辛亥百年,人们已经写了浩如烟海的文字;百年辛亥,人们依然还有太多的话要说。一
百年来,在国难当头,强敌入侵时,人们为“民族”而战斗;因积贫积弱、温饱难求故
,人们为“民生”而拼搏;当国家自立、国民脱贫后,对“民权”的追求又强烈起来。... 阅读全帖 |
|
c****e 发帖数: 1628 | 9 徐州的“徐”从哪儿来?
东夷多半迁到了河南,安徽,江苏一代,
历史上的“徐”国人,最早就是东夷,也就是在山东南部,后来被周人攻打,迁走。
山东的“潍”水,就是“淮”河,这两个字过去是一个,淮河称谓来自“潍”
很多人考证过的。这也证明,过去潍水居住的“东夷”人后来迁到了淮河流域。
山东是中华文明(周文明)的唯一正朔,不假。
高中语文,韩非子“五蠹”:徐国的地盘曾很大:
古者文王處豐、鎬之間,地方百里,行仁義而懷西戎,遂王天下。徐偃王處漢東,地方
五百里,行仁義,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國,荊文王恐其害己也,舉兵伐徐,遂滅之。故
文王行仁義而王天下,偃王行仁義而喪其國,是仁義用於古不用於今也。故曰:世異則
事異。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
乃修教三年,執干戚舞,有苗乃服。共工之戰,鐵銛矩者及乎敵,鎧甲不堅者傷乎體,
是干戚用於古不用於今也。故曰:事異則備變。上古競於道德,中世逐於智郑斀駹庫
稓饬Α}R將攻魯,魯使子貢說之,齊人曰:『子言非不辯也,吾所欲者土地也,非斯
言所謂也。』遂舉兵伐魯,去門十里以為界。故偃王仁義而徐亡,子貢辯智而魯削。以
是言之,... 阅读全帖 |
|
c****e 发帖数: 1628 | 10 徐州的“徐”从哪儿来?
高中语文,韩非子“五蠹”:徐国的地盘曾很大:
古者文王處豐、鎬之間,地方百里,行仁義而懷西戎,遂王天下。徐偃王處漢東,地方
五百里,行仁義,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國,荊文王恐其害己也,舉兵伐徐,遂滅之。故
文王行仁義而王天下,偃王行仁義而喪其國,是仁義用於古不用於今也。故曰:世異則
事異。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
乃修教三年,執干戚舞,有苗乃服。共工之戰,鐵銛矩者及乎敵,鎧甲不堅者傷乎體,
是干戚用於古不用於今也。故曰:事異則備變。上古競於道德,中世逐於智郑斀駹庫
稓饬Α}R將攻魯,魯使子貢說之,齊人曰:『子言非不辯也,吾所欲者土地也,非斯
言所謂也。』遂舉兵伐魯,去門十里以為界。故偃王仁義而徐亡,子貢辯智而魯削。以
是言之,夫仁義辯智,非所以持國也。去偃王之仁,息子貢之智,循徐、魯之力使敵萬
乘,則齊、荊之欲不得行於二國矣。
东夷多半迁到了河南,安徽,江苏一代,
历史上的“徐”国人,最早就是东夷,也就是在山东南部,后来被周人攻打,迁走。
山东的“潍”水,就是“淮”河,这两个字过去是一个,淮河称谓来自“潍”
很多人考证过... 阅读全帖 |
|
q****o 发帖数: 329 | 11 一九五一年复,由《人民日报》社和中央文化部发起,组织了一个十三人的武训
历史调查团,赴山东堂邑、临清、馆陶等县,先后进行了二十多天的调查。《武训历史
调查记》是根据这次调查的材料由几个人起草、经毛泽东阅改而成的。调查记分作五个
部分。一、和武训同时的当地农民革命领袖宋景诗;二、武训的为人;三、武训学校的
性质;四、武训的高利贷剥削;五、武训的土地剥削。下面的十五段文字,是毛泽东加
写和改写的。胡乔木,当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毛泽东的秘书。以此可见,毛泽
东对武训批判的重视程度。
一
武训的歌颂者曾经指摘人们“缺乏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错误”地把“今天的
尺度”去“衡量历史上的人物”;并且说,武训受了“具体的历史条件的限制”,是不
可能有革命的思想和行动的。经过人们指出武训所处的具体历史环境,正是太平天国和
北方捻军的农民大革命时代以后,某些歌颂武训的人们还是不甚心悦诚服,理由是那些
革命军究竟不是起于武训家乡的,虽在武训家乡打过仗,总是外地人,其没有引起武训
注意,还是情有可原的。
我们的调查发现了武训家乡的革命军。他们不是太平军,也不是捻军,而... 阅读全帖 |
|
D*V 发帖数: 3096 |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oodegg02 (goodegg),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秦晖: 反思辛亥:既要“摆事实”,也要“讲道理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10 00:25:22 2011, 美东)
发信人: goodegg02 (goodegg),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秦晖: 反思辛亥:既要“摆事实”,也要“讲道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10 00:20:57 2011, 美东)
什么叫高水平,这才叫高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辛亥:既要“摆事实”,也要“讲道理”
秦晖
2011-10-01 02:14:19| 分类: 默认分类 |字号 订阅
(网易独家,请勿转载)
辛亥百年,人们已经写了浩如烟海的文字;百年辛亥,人们依然还有太多的话要说。一
百年来,在国难当头,强敌入侵时,人们为“民族”而战斗;因积贫积弱、温饱难求故
,人们为“民生”而拼搏;当国家自立、国民脱贫后,对“民权”的追求又强烈起来。
只要民主... 阅读全帖 |
|
b***n 发帖数: 13455 | 13 【龙魂侠影 第21集 神州新象17骨血砌宫】
「此次能揭穿沧贼面目,还多亏了龙将军和杨督帅的誓死奋战,殿下万莫怠
慢忠胆义士啊!」
侯翔宇忽然开口,语态温和,气度从容。
晋王笑道:「岳丈所言甚是,对于龙、杨二帅,小王岂敢怠慢。以此薄酒,
聊表谢意!」说罢举杯敬酒,龙辉也捧杯相迎。
美酒下肚后,晋王道:「此番反攻玉京,不知龙帅有何战略打算,可需小王
怎样配合?」
「沧释天心狠手辣,为求目的可牺牲任何人。」
龙辉道,「这贼厮当初为了脱身,将自己的养子血肉点燃,如今他手底下乃
是玉京百万军民,一旦这贼子发觉没有退路,定会丧心病狂走上极端,届时受苦
的恐怕还是城内无辜。所以此番还是想跟殿下协商,探讨出一个妥善的法子。」
晋王道:「龙帅所言甚是,咱们便静心探讨一番吧。」
龙辉问道:「殿下可否将玉京的虚实告之?」
晋王道:「我朝太祖定都玉京后,便开始着手修建帝都的防御体系,设有万
尊铁甲神雷、崩山火炮。御林军精锐战力高达十万,大内侍卫五万,总和战力十
五万。」
龙辉蹙了蹙眉,心想这些战力以前或许可以叫人忌惮,可是现在根本不值一
提。
元鼎真人开口道:「其实玉京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防御体系。」
龙辉问... 阅读全帖 |
|
p*********n 发帖数: 7788 | 14 ☆─────────────────────────────────────☆
GUSU (唐寅) 于 (Tue Apr 27 20:18:03 2010, 美东) 提到:
天堂何状,似不可知。于是人们在大地上寻觅着尽善尽美的地方——终于找到了“苏杭
”,以为人间天
堂。单说苏州这座天堂,春秋筑城,乃吴国国都,秦汉为会稽郡治所,唐称江南雄州,
明清时为江苏
巡抚驻地,今称苏州市。在其广阔的地域内,江湖横陈,土地肥沃,物产丰饶,民风淳
厚,商贾云
集,雅士争趋,有着说不完的才人轶事,道不尽的吴趋佳话。其间小桥.深巷.园林.胜
迹.鱼米.丝
绸.工艺.书画.吴歈.评弹,无不令人神往.赞叹.而独具特色的天堂美食,则以其悠久的
历史.广博
的取料.精巧的烹制.高雅的调味及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我国饮食文化领域里的一方瑰宝
。
笔者在研究苏州菜时,深感其“鱼文化”的突出位置,本概述即以此为重点,兼及苏州
菜的一般特
点。
我们知道,苏州开始建城,就和鱼联系在一起。公元前514年,吴王僚因嗜食“炙鱼”
,披甲赴宴,丧
生失国。公子光赖专诸藏剑于炙鱼,刺杀王僚而完成宫廷政变,登吴王位(即阖闾)... 阅读全帖 |
|
k*****e 发帖数: 22013 | 1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goodegg02 (goodegg),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秦晖: 反思辛亥:既要“摆事实”,也要“讲道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10 00:20:57 2011, 美东)
什么叫高水平,这才叫高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辛亥:既要“摆事实”,也要“讲道理”
秦晖
2011-10-01 02:14:19| 分类: 默认分类 |字号 订阅
(网易独家,请勿转载)
辛亥百年,人们已经写了浩如烟海的文字;百年辛亥,人们依然还有太多的话要说。一
百年来,在国难当头,强敌入侵时,人们为“民族”而战斗;因积贫积弱、温饱难求故
,人们为“民生”而拼搏;当国家自立、国民脱贫后,对“民权”的追求又强烈起来。
只要民主前贤、共和先烈的理想未能完全实现,“辛亥情结”就会一直萦绕在人们的心
头。
看历史无他巧,用过去曾流行的说法,不过是“摆事实,讲道理”而已。近代史上辛亥
在两岸三地都是热门的研究领域,专门吃辛亥这碗饭的学者很多。近年来研究深... 阅读全帖 |
|
k*****e 发帖数: 22013 |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goodegg02 (goodegg),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秦晖: 反思辛亥:既要“摆事实”,也要“讲道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10 00:20:57 2011, 美东)
什么叫高水平,这才叫高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辛亥:既要“摆事实”,也要“讲道理”
秦晖
2011-10-01 02:14:19| 分类: 默认分类 |字号 订阅
(网易独家,请勿转载)
辛亥百年,人们已经写了浩如烟海的文字;百年辛亥,人们依然还有太多的话要说。一
百年来,在国难当头,强敌入侵时,人们为“民族”而战斗;因积贫积弱、温饱难求故
,人们为“民生”而拼搏;当国家自立、国民脱贫后,对“民权”的追求又强烈起来。
只要民主前贤、共和先烈的理想未能完全实现,“辛亥情结”就会一直萦绕在人们的心
头。
看历史无他巧,用过去曾流行的说法,不过是“摆事实,讲道理”而已。近代史上辛亥
在两岸三地都是热门的研究领域,专门吃辛亥这碗饭的学者很多。近年来研究深...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17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她的种种经历令人啧啧称奇,随着大陆电视连续剧《武媚娘传奇》的热播,人们再次把目光聚焦到这位中国历史上特立独行的女皇帝身上。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华浊水所著《中国帝王后宫私生活之谜全纪录》一书中,作者在《武则天独掌大唐江山之谜》这一章节简述武则天非比寻常的人生经历。
大陆演员范冰冰在《武媚娘传奇》中饰演的武则天
武则天(624~705年),名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14岁时被唐太宗挑入宫选为才人,太宗死后为尼。高宗时复召为昭仪,永徽六年立为皇后,参预朝政,后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弘道元年中宗即位,她临服改制。次年,废中宗,立睿宗。载初元年废睿宗,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史称武周。神龙六年中宗复位,上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是年冬死。
唐太宗身体不适,太子李治入奉汤药,恰好武媚娘侍侧,李治见她长得美丽动人,不禁心神动荡,两人目光交错时,武媚面含羞色转过脸。李治苦于没有机会与她说句话。一天周围无人,媚娘奉金盆水跪进,李治手伸进水盆里,把水洒在武媚衣服上,且挑逗说:“乍忆翠山梦里魂,阳台路隔岂无... 阅读全帖 |
|
D********r 发帖数: 3238 | 18 呵呵,还用这么麻烦干什么
把常公时期都实践了,而且实践得更彻底。三年自然灾害那种情况在校长治下是天天有
,月月有的常态。
“民国时期的饥荒可谓家常便饭,无日无之,下面我整理了部分资料,其中包括一些外
国记者采访中国大饥荒的一些资料,供网友们参考。采访过民国时期中国大饥荒的记者
很多,其中有美国人斯诺(EdgarSnow)、白修德(TheodoreHWhite)、新西兰人路易
·艾黎、英国人哈里森?福曼(HarrisonForman)等人。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
JohnLeight丨onStuart)说过,1949年以前,中国平均每年有300--700万人死于饥饿。
民国时代曾经累计饿死过2亿以上人口。解放前上海滩的某一个寒风刺骨的早上,环卫
工人一下子清理出300多具饿殍来。有人认为民国时期的战争是导致大饥荒的根本原因
,不完全对。1929年斯诺采访过大饥荒的内蒙古萨拉齐,根本就没有兵燹,却饿殍满地
。他夫人19丨81年整理出版的《斯诺的中国》一书(EdgarSnow’sChina,RandomHouse
,19丨81。这本书好象没有中文译本)中提到,“饥民的尸体经常在埋葬之前就消失 |
|
l**i 发帖数: 8144 | 19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4/201004/143688.html
一、国民党统治期中国到底饿死多少人
1929年,23岁的堪萨斯青年埃得加?斯诺来到内蒙古土默特右旗。这里没有兵燹,
可以说是安宁平和,但是他在《西行漫记》第四章《通过红色大门》这样写到“斯诺接
到的第一次采访任务是沿着中国8000英里长的铁路线作旅行报道。
在连年饥荒的中国北方农村,斯诺第一次看到了饿殍遍野的可怕场面。他在报道中
写道:“你有没有见到过一个人有一个多月没有吃饭了?儿童们甚至更加可怜,他们的
小骷髅弯曲变形,关节突出,骨瘦如柴,鼓鼓的肚皮由于塞满了树皮锯末,象生了肿瘤
。“这是由当时中华民国的交通部长孙科安排的一次旅行,他的本意是为了让斯诺写写
沿途的风光名胜,以便吸引美国的观光客。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人类灾难,斯诺本该轻
松的旅行变得沉重而压抑,他只有一个想法,尽快离开中国。
而他夫人1981年理出版的《斯诺的中国》一书(Edgar Snow’sChina,Random
House,1981。这本书好象没有中文译本)中提到,“饥民的尸体经常在埋葬之前就 |
|
g******t 发帖数: 18158 | 20 放狗搜了一个来:
http://www.hawh.cn/html/20090205/106911.html
少林僧兵抗倭事迹考
[作者:程大力/何伟琪] [2009-02-05]
少林武术如果和其它许多武术流派一样,如果一直仅是在下层民间流传,很可能长
时期会默默无闻,不会留下什么文字记载,而绝对不会有后来那样的声名,也绝对不会
“寺以武显”、“武以寺名”。但“执干戈以卫社稷”是士人的最高责任,“修、齐、
治、平”是士人的最高理想,和尚也好,武术也好,一旦同样进入了这个层面,自当刮
目相看,另当别论。明清之际的大儒顾炎武在评价僧兵抗倭时,所说的“嗟乎!能执干
戈以捍疆场,则不得以其髡徒而外之矣”这句话,便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倭寇入侵之初,中国军队连战连败,少林僧兵出马,首次战胜倭寇,使我军民重新
振作,所以时人郑若曾便说:“其安中国之神气,功岂小哉?”①少林僧兵在明代的征
战活动,特别是参加抗倭战争,屡建殊勋,为少林寺、少林僧兵、少林武术赢得了巨大
的名声。这是少林武术史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少林武术真正发展和显扬的重要契机。
一、明代僧兵抗倭事实
嘉靖时,明王朝海防松弛,沿海卫... 阅读全帖 |
|
j****e 发帖数: 12067 | 21 从1912年到1926年,鲁迅在教育部任职长逾十四年,这段经历被其对头、批评家陈西
滢等人派作是
他的“污迹”。即使鲁迅为此同陈西滢论战,针锋相对,但仍解脱不了身后的非议。鲁
迅经历的一段官
场岁月,也成为研究者有意无意回避的一段历史。
在人们的脑海里,作为文坛旗手的鲁迅耿介、倔强,既不宽容,又从不妥协。他的
文章是投枪,
是匕首,一如他的为人。你也许无法想象,同样的一位鲁迅在1912年至1926年曾沉于下
僚十余年,
试图扮演好恪尽职守的公务员角色。并且,这一切真实地发生过。
许多人熟知的中学语文《藤野先生》中,通常认为,弃医从文是鲁迅早期思想发展
的一次飞跃,
它集中反映了青年鲁迅的爱国思想。但是,爱国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在不同国家的
不同历史时期
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而且每个人也会有自己的特殊表现。所以,弃医从文也只是鲁迅
早期思想发展
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1906年,鲁迅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求学期间,由于幻灯片事件的刺激,决定弃
医从文。这
是鲁迅在人生道路上的重要转折。回国后,从1918年至1926年,鲁迅创作出版了《狂人
日记》、
《阿Q正传》、... 阅读全帖 |
|
t******o 发帖数: 2792 | 22 开宗就说了,古代没有精确的统计,记载考证过的人口增减数据是仅有的基础。这是专栏文章,不是学术论文,是有所依据的推论不是严密的考证。
一来改朝换代大乱局总是伴随着骇人的人口剧减,二来虽没有全面精确的统计,但同一时段“白骨露于夜,千里无鸡鸣”、坑杀、屠城、屠乡的记载随处可见。把人口的下降归因于战乱如何说不过去?
最后,你从主贴哪里能看出来作者认为人口下降都是被杀,文中说的是血腥战乱导致人口下降;农业遭到破坏、兵燹导致的饥荒、艰苦条件下的颠沛流离难道被作者排除在外了?
杀戮不一定是直接原因,但说是间接导致,绝不为过。 |
|
s*****e 发帖数: 16824 | 23 他文章的论点就是中国人杀中国人的规模世间少有,这个没论证出来,那还有啥用。
是专栏文章,不是学术论文,是有所依据的推论不是严密的考证。
同一时段“白骨露于夜,千里无鸡鸣”、坑杀、屠城、屠乡的记载随处可见。把人口的
下降归因于战乱如何说不过去?
导致人口下降;农业遭到破坏、兵燹导致的饥荒、艰苦条件下的颠沛流离难道被作者排
除在外了? |
|
a**i 发帖数: 5846 | 24 老兄,我建议你去看看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全本,不是土共教材那种随便引几句然后大段
批判的。是全本。那是西方的经典之一。
然后你就不会再觉得这篇文章有任何可取之处了。
说起来悲哀,马克思主义当时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人口论的反动。我国号称搞了
共产主义。然后大家又否定共产主义。搞来搞去,就是为搞而搞,历史积累是半点没有
的。
是专栏文章,不是学术论文,是有所依据的推论不是严密的考证。
同一时段“白骨露于夜,千里无鸡鸣”、坑杀、屠城、屠乡的记载随处可见。把人口的
下降归因于战乱如何说不过去?
导致人口下降;农业遭到破坏、兵燹导致的饥荒、艰苦条件下的颠沛流离难道被作者排
除在外了? |
|
j****c 发帖数: 19908 | 25 1948年5月,正在美国访问的中研院吴有训院士,一连接到几封蒋介石发来的加急电报
,而且措辞一封比一封严厉,要求他尽快回国。迫于无奈,吴有训只好于10 月打点行
装,匆忙登船返国。甫一到京,蒋介石就迫不及待让他再度出任中央大学校长,而两个
月前,他已经在美辞去了中大校长之职。于是吴有训先生以健康为由,坚辞不就。
一天,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杭立武来到吴先生家中,取出一大堆银元和金圆券放在桌上,
着急地说,这些钱先解燃眉之急,如还不够,还可再说。并特意补充道,蒋委员长非常
挂念你的安危,找你找得好苦,让你一定随他飞抵台湾。走时留下了家中电话和住址,
且反复叮嘱吴,什么时候想走就给他打个电话,他会立即办理接运手续。
地下党侦悉这一情况后,急忙和吴接头,并将他秘密转移至上海,住址保密,且时常更
换,并嘱咐他深居简出,不要接待任何可疑的来人。就这样,在国共两党的炮火声中,
吴有训度过了胆战心惊的几个月。
可就在当晚,他收听国民党中央电台时,听到女播音员正字正腔圆地播送着一则寻人启
事:"吴有训先生,你在哪里?听到广播后请你马上启程赴厦门,那里有人接你……"这
则寻人启事一连播送了好几遍,而且之后的每... 阅读全帖 |
|
t******o 发帖数: 2792 | 26 余英时说二十世纪的中国乱世,毛蒋要负小责任,孙文要负大责任。
大小可能一时谈不清楚,但要说毛蒋都是孙暴力哲学的好学生应该是有道理的。
孙的二次革命,常公的412,往深里说都是绕开体制(不论他有没有缺陷),只问目的
,不择手段的典型(甚至包括10来年前灭某功),毛自然就不必提了。
说来说去,民国以来,兵燹战火,是孙文开启的,蔑视体制,靠枪夺权的路数是他最早玩的,不管有没有这个能力玩,这个始作俑者他是逃不掉的。
比起上面的,什么把KMT从一个准现代政党整成一个帮会,先勾日后联俄,促成极左坐大这些烂事都算不了什么了。
他现在也就是个符号而已,民国之哀,一定程度上就在于摊上这么一个国父。 |
|
b*********f 发帖数: 1585 | 27 辽金时期,蒙古草原群雄逐鹿,互相攻伐。兵燹连年,民不生安。孛儿只斤·铁木真应
势而起,东征西讨,捭阖纵横;茫茫草原,策马驰骋;凯歌频奏,用兵如神;诸部英豪
,皆为属臣。遂七载之中成大业,六合之内为一统,故得尊号“成吉思汗”,后人谓之
“一代天骄”!
辽朝末年,国势衰微,契丹人渐渐失去对蒙古草原的控制。女真人灭辽后,又因与宋朝
长期对峙,未能着力经营蒙古草原,大多时期采取守势。于是草原诸部趁机发展壮大,
彼此间争夺霸位的战争也日趋频繁。当时草原上主要分为五大部:克烈部、塔塔儿部、
乃蛮部、蔑儿乞部和蒙古部,同时也有一些其他部落:汪古部、斡亦剌部等等。(详见
下图)正当这些部落的贵族都在觊觎草原共主宝座的时候,一位日后草原上真正的雄主
却在蒙古乞颜部诞生了。
1162年,蒙古乞颜部的首领也速该对塔塔儿部的战争取胜,生擒塔塔儿部首领铁木真兀
格,回到家后,家里诞生了一名男婴。也速该为了纪念此次胜仗,用所擒俘虏的名字铁
木真为自己儿子命名,全名孛儿只斤·铁木真,他就是将来声名煊赫的成吉思汗。铁木
真9岁时,也速该带铁木真去蒙古弘吉剌部求亲,在回来的路上,因食用被塔塔儿人下
毒的食物,到家后不久... 阅读全帖 |
|
h*********i 发帖数: 2605 |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youdu (youdu),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关于八国联军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29 23:29:08 2011, 美东)
关于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的构成:
日本,8000人;俄军,4800人;英军,3000;美军,2100;法军,800;奥匈帝国,58
;意大利,53;德国,7000(登陆时在海上)。(总计不到3万人。)
八国联军侵华实录 :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向北京发起总攻,三日内占领全城 。
8月14日凌晨,八国联军对北京发动总攻。俄军攻东直门,日军攻朝阳门,美军攻
东便门。上午11时东便门被攻破,部分美军最先攻入外城。英军中午始达北京,攻广渠
门,至下午2时许攻入。晚9时,俄、日军各自由东直、朝阳破门而入。
英人当日记道:“日本人和俄国人所面对的满城城墙,高六十英尺。顶部宽四十英
尺,”“城墙的顶上聚集着军队,这两支军队整天都被阻截住。作了无数次用强烈棉炸
药轰开城门的努力,但是,每次派人去点燃引信时都被打倒了。这样持续到日本人和俄
国人都各遭到了... 阅读全帖 |
|
J*******l 发帖数: 133 | 29 【析世鑒】製作組:總理聯俄容共及北上逝世前後
馬超俊口述
聯俄與容共
1.初期的聯络
民國十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共產國際代表馬林(G.Maring)到桂林,逗留三日,兩謁
總理,並提出三項建議:⑴改組國民黨,聯合社會各階層,尤其是農工大眾。⑵創辦軍
官學校,為建立革命武力之基礎。⑶與中國共產黨合作。總理期期以為不可,反覆辯論
,馬林毫無所獲,廢然而返。不久遠東共和國在赤塔開勞工大會,北方以李大剑(守常
)為代表,南方則以我為代表,即向總理請示,以定行止。總理說:「現正出師北伐,
你如前往,誰負責工會和運輸工作?」乃改派黄文山參加。
陳炯明叛變之前,我在廣州作工運工作,經常晉謁總理,談論勞工問題,以及青年人的
理想,有時則用電話交談。很多重要會議我也應邀參加。其時陳獨秀擔任廣東省教育會
長,馬文車作秘書長,譚平山、楊匏安、陳公博等都在廣州,這一批人都是共產黨。S
.Y.(社會主義青年團)、C.Y.(共產主義青年團)、C.P.(共產黨)都很活躍
,他們陰謀奪取工運領導權,以便打擊本黨,我隨時將彼等活動情形與陳逆叛變陰謀報
告總理,廖仲愷卻駡我挑撥離間,可見其成見之深。
2. 總理聯俄容共的苦...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1862 | 30 凤凰网 历史频道› 专家论史› 民国另一面:人口增长之快中国历史绝无
仅有
核心提示:尽管抗战时期又一次导致人口下降,但1949年年底仍达5.4亿。
关于民国的进步,我只讲两个过去人们比较忽略的问题。一是人口模式。如前所述,传
统时代人口的增减是王朝兴衰的显示器,而乱世人口大减则是常规。然 而民国时期尽
管兵燹不断,天灾人祸深重,但与历史上“乱世”人口往往要损失一半以上甚至更多的
情况形成鲜明对比,民国却出现了历史上从未见过的人口“乱世 增长”。复旦大学人
口史研究团队多年潜心研究的结晶《中国人口史》六卷,其中后两卷就集中揭示了这一
过去人们未加注意的重大问题。
过去人们都有两个印象,一是清代中期人口突飞猛进,连破一、二、三、四亿大关,由
此产生了关于清代伟大的种种说法。二是从晚清到民国一直都说中国是 “四万万”人
口,这倒也符合人们对历代乱世人口衰落的认识,没有大减已经很不错了。而中国人口
走向“高低高”的近代发展中模式,则是20世纪后半期至厉行 计划生育前的事。
但是,由曹树基、侯杨方分别完成的《中国人口史》后两卷以翔实具体的考证和统计告
诉我们,这两个印象... 阅读全帖 |
|
b*******7 发帖数: 907 | 31 作者:马勇
所谓”近代中国”,可能有很多解读,如果从大历史视角观察,其实就是一个传统的中
国面对西方挑战而给出的回应。西方的挑战,也没有那么复杂,就是传统中国文明面对
一个全新的工业文明。中国能不能在西方全新的工业文明挑战后给予积极回应,能不能
在精致的农业文明基础上增加一个工业文明,确实一度成为中国人的焦虑。不过从过往
一百多年中国现代化史的角度想想,并不那么可怕。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进中国,是
一个不必怀疑的主题,关键只在于中国怎样走上世界?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中国取得
了巨大成就;学习西方的制度文明,并将这些制度文明拣择性地融入中国既成制度架构
,中国也在甲午战争之后做了认真的尝试,直至维新运动失败,义和团运动发生,中国
终于在经历了大起大落之后沉痛反省,开始了新政,进而开始了预备立宪。应该承认,
中国在这个时间段的尝试并不错,踏准了世界历史的节奏,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一个全
新的宪政国家指日可待。可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皇族内阁,一个铁路干线国有化政策,
将先前努力付之东流,中国还能走上宪政之路吗,成为许多中国人1911年下半年的现实
焦虑。
忍不住发难
10月10日,湖北新军在武昌... 阅读全帖 |
|
|
g*****p 发帖数: 790 | 33 开国定都,一向是中国历朝历代的传统。大凡开国定都总要考虑当地的地理形势和
交通方便与否等因素。西汉定都长安,因为关中号称天下膏壤,地势险要,挟制东方郡
县好象按着别人的脊背。东汉定都的洛阳虽然不如长安,这是因为长安经西汉末年兵燹
,残破不堪。何况洛阳却也是有山有水的好风光,亦算有险可凭,况且历来就是古都。
东晋的京都南京,号称石头城,虎踞龙盘,扼长江而挡北方,自然是风水宝地。北宋的
京都汴梁虽地处中原,但无险可守,金兵南下,一举就把北宋灭亡了。明朝开国时定都
南京,但是,后来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目的是为了对抗蒙古的兵马,不得不如此。
说起来,首都是一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中央政府的所在地。从中国的历
史看,历朝历代关于都城的选择,多是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位置适中、交通便捷,而
且地势险要之地。统治者对都城的选择均十分慎重,主要是从有利于巩固统治和经济发
展的角度去考虑。孙中山要创建中华民国自然也必然有定都何地的选择。但是,他开始
选择的并不是南京。
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1887年,孙中山就对中国首都的选择有过缜密的考虑,他曾
主张“一都四京”,一都即武汉,四京即...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1862 | 34 日俄战争时北洋清军和日军的合作,吴佩孚获日军勋章
1903年11月底,日本参谋本部派遣曾做过北洋军教官的日军大佐青木宣纯以使馆副
武官的身份紧急来华,与袁世凯面商日中联合组织情报机构和招募东北“马贼”等事宜。
1903年底,青木宣纯与袁世凯就谍报合作达成一致,袁从北洋军中挑选数十名精干
士官,与其组成了联合侦探队。这些北洋军官大多毕业于测绘学堂等军事学校,故工作
颇有成效,其中就有后来成为直系军阀头目的吴佩孚,他原是北洋督练公所参谋处军官
,参加日军的谍报活动后,几次进出东北,工作深受好评,其间曾被俄军俘获,但拒不
招供,被判死刑后跳车逃生,战后晋升上尉军衔,日军授予其勋章。
同时,直隶总督府每天还将东北和蒙古的情报通过袁世凯的日本顾问坂西利八郎转
交天津驻屯军司令部。另外,日军在山东烟台的情报工作也得到了袁世凯及其北洋军的
支持。
清军为日本特工提供炸药支持
清军为日军“特别任务班”袭扰俄军的活动提供了炸药、经费等援助。战争期间,
日本以北京为根据地,由使馆副武官青木宣纯联系在华浪人、特务及少量中国人,组织
了“特别任务班”。其成员打扮成汉、蒙...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1862 | 35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军队打的6次重大战役/战斗
1. 太行山战役 - 歼灭国军朱怀冰,鹿锺麟,孙殿英6万人
1940年3月,国军朱怀冰,鹿锺麟,孙殿英三支军队准备从山西南部 开往河北,穿
过太行山打开了一条通道,以使后面的国军能够进入河北省向日本军发动 全面攻击,
并在顺德附近切断日军平汉路的补给线。张荫梧将军已经在河北省组织起民 团,在沿
铁路线一带牵掣住日军达两年之久。张荫梧必须保住交通线。那样他便须控制 住河北
和河南间的山路。当这计画完成时,朱怀冰的九十七军,兵力两万,驻守山路的 南端
,正好通到河北省平原。他把军队分驻在村庄和山头的堡垒里。山路中间直到河北边境
,由鹿锺麟将军驻守.兵力也有两万。南端便是孙殿英的新五军, 乒力也有两万。
共产党八路军刘伯承部队此时也进入了这个地区。刘伯承在一九二九年曾加入俄国
军队与张学良的东北军作战。中国共产党中第一个投入外军残害自己同胞的就是他。刘
伯承晓得,如果他能够切断张荫梧和这山路里三军国军的联络线,此后他们便可以阻止
住任何其他国军的推进,这项计画实现后,他们便可以逐渐压迫沿交通线对日作战 的
游击队,而获到整个华北的控... 阅读全帖 |
|
m***e 发帖数: 428 | 36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2期 作者:夏春涛
内容提要: 太平天国起初主要靠攻陷城池接收官库、剥夺官绅浮财以及绅民进贡
来筹措军饷,定都年余后确定“照旧交粮纳税”政策,以田赋作为固定饷源,并推行轻
徭薄赋以 争取民心。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轻徭薄赋政策在后期未能切实持久推行,
为近乎竭泽而渔式的强制征敛所取代。筹饷问题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战略思想的片面
性,尤其是在乡村治理上的失策,以及其内部存在的腐化享乐意识膨胀、拥兵自重、
人心涣散等严重问题,对战局走势影响甚巨。
关 键 词:太平天国 太平军 军饷 乡官
作者简介:夏春涛,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专职副主
任,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太平天国打江山,清政府全力保江山,双方势不两立。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
行”,在这场旷日持久的争战中,军饷供应对双方来 说都是一个至关紧要的问题,事
关军心是否稳定、能否继续支撑战事,涉及社会经济政策、吏治、军纪等,对战局走势
影响甚巨。关于太平天国筹饷问题,学界以往 论著已有不同程度论述,但不够系统全
面,某些史实未纳入研究视野,对一些具体史实的解读也存...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8158 | 37
中国人口模式的转变发生于民国时期 关于民国的进步,我只讲两个过去人们比较忽略
的问题。
一是人口模式。如前所述,传统时代人口的增减是王朝兴衰的 显示器,而乱世人口大
减则是常规。然而民国时期尽管兵燹不 断,天灾人祸深重,但与历史上“乱世”人口
往往要损失一半 以上甚至更多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民国却出现了历史上从未见过的
人口“乱世增长”。复旦大学人口史研究团队多年潜心研 究的结晶《中国人口史》六
卷,其中后两卷就集中揭示了这一 过去人们未加注意的重大问题。 过去人们都有两个
印象,一是清代中期人口突飞猛进,连破一、二、三、四亿大关,由此产生了关于清代
伟大的种种说法。
二是从晚清到民国一直都说中国是“四万万”人口,这倒也符合人们对历代乱世人口衰
落的认识,没有大减已经很不错了。而中国人口走向“高低高”的近代发展中模式,则
是20 世纪后半期至厉行计划生育前的事。 但是,由曹树基、侯杨方分别完成的《中国
人口史》后两卷以翔实具体的考证和统计告诉我们,这两个印象并不真实。 在《中国
人口史》第 5 卷中,曹树基证明,以往由于严重 低估人口基数导致的所谓清中叶人口
空前高速增长的说法不确。...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3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吳鐘學),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王家范:地方史志有“脑补”功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pr 21 11:58:43 2016, 美东)
http://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58596
王家范
2016-04-21 08:57
编者按:由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古籍出版社组织的《上海府县旧志丛书》点校出
版工作正式完成。《上海府县旧志丛书》全套11卷,36册,辑有59种于1949年前修纂的
上海地区府县卫厅志书,并附录20种府县级方志资料。这意味着,上海成为全国省级行
政区划内第一家完成府县旧志点校出版的地区。4月22日,由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
海古籍出版社主办的“上海府县旧志丛书”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将在上海社科院举行。
本文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上海府县旧志丛书》
尚记得2011年年底,收到《上海府县旧志丛书·松江卷》二箱十四大册,一册册摆现,
蓬荜顿亮,心情也突然好起来(老伴刚过世)。史学界有个行规,...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9 1000 多年前,一堆名不见经传的匠人,聚集在一起,奉辽王之命,用10万块木构件,
像搭积木一样,建了一座高67.31米(20层楼高),直径为30.27米 (7个篮球场大小)
的纯木结构的木塔。遭受7天大震,遭受200多发炮弹攻击,周围房屋全部倒塌,而这座
木塔至今岿然不动,屹立千年。它就是应县木塔(佛宫寺释迦塔)
应县木塔(佛宫寺释迦塔)。(网络图片)
在今天山西晋北雁门关附近的应县,存留着一座由辽代兴建的木塔,至今已伫立近千年
。相比于其他地方不断出土的地下文物,这种地上文物显得格外不同寻常。
试想一下,一个纯木建筑克服火灾、雷击、兵燹、虫蛀以及风吹雨淋,屹立1000年到现
在,这本身就是个奇迹。
元大德九年四月,大同路发生6.5级强烈地震,有声如雷,波及木塔;
元顺帝时,应州大地震7日,塔旁舍宇皆倒塌,唯木塔屹然不动;
350年前明王朝时,山西灵丘一带曾发生烈度为9级的强震,房屋倒坍,人死几千,而木
塔无损;
1926年,山西军阀混战,对塔炮击200余发,塔身弹痕累累,有多次击中后燃烧起火,
可是很快〝自行〞熄灭!
近代,邢台、唐山、大同、阳高一带的几次大地震,均波及应县,木塔大...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0 一月剧变与内战:“苏维埃政权反对‘普遍、直接、平等、秘密的’选举的斗争”
事实上,所谓十月革命后相对平静的政局,即苏维埃政权“凯歌行进”的局面,正是在
这场“一月剧变”后被打破的。俄国的国内矛盾自此迅速尖锐化,不久就爆发了大规模
的残酷内战。关于这场内战各种“官书”上有着许多定义,但是列宁1919年致罗日科夫
的一封私人信件有个坦率的说法值得一提:列宁认为当时的内战是“苏维埃政权反对‘
普遍、直接、平等、秘密的’选举的斗争,即反对反革命立宪会议的斗争”,“这是资
产阶级民主和资产阶级议会制的世界性大崩溃,无论在哪个国家,没有国内战争就不会
有进步。情愿者命运引着走,不情愿者命运拖着走。”
“十月革命”后最初两个月苏俄实际上没有军队,似乎也不需要军队。马克思以来的社
会主义者都一贯反对“常备军”,民兵代表革命,常备军代表反革命,这种理念甚至可
追溯到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但1918年1月15日,在“一月剧变”后仅十天,苏俄政
府即颁布了建立红军的法令。法令仍许诺“在不久的将来实行全民武装代替常备军”,
但很快这个“不久的将来”就被证明无限遥远。二月革命以来布尔什维克最积极提倡的
“士兵民...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1 01
公元1644年,农历甲申年,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风云激荡、云诡波谲的一年。
这既是大明王朝的最后一年“崇祯十七年”,又是清朝“顺治元年”,同时也是李
自成大顺政权“永昌元年”,中国大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天灾、兵燹、生存、毁灭时
刻上演,历史舞台上眼花缭乱,今天的成王转瞬变败寇。
“天崩地裂,山河巨变。”当时的人们如此形容激烈动荡的甲申之变,认为大明劫
数天注定。
后世的各种记载都称,当时异象频出,天象示警。《明季北略》记载,“正月初一
庚寅,大风霾,震屋扬沙,咫尺不见。占曰:风从干起,主暴兵至城破。”
现在看来也许只是北京遇到了强沙尘暴,但大家内心都觉得“快完了”。
生命进入倒计时的崇祯皇帝扶乩求神,欲求真仙指点迷津,得到的偈语竟然是“干
戈从此起,休想太平年。”
京师千里之外的四川,史书中记载的则满是各种“血光之灾”不祥之兆。
比如,“春正月,日赤。日中有赤气数道,下宽上锐,自东指西。又日月无光,赤
如血。仰视北斗,皆不复见。”
换句话说,煞星已扣门。
02
差不多同时,38岁的...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12072 | 42 http://www.snzg.cn/article/show.php?itemid-15313/page-1.html
民国大饥荒饿死2亿
有关中国三年困难时期的饥荒,网上谈的人很多。好象关注民国时期的大饥荒的人不是
很多。其实,民国时期的饥荒可谓家常便饭,无日无之,下面我整理了部分资料,其中
包括一些外国记者采访中国大饥荒的一些资料,供网友们参考。采访过民国时期中国大
饥荒的记者很多,其中有美国人斯诺(Edgar Snow)、白修德(Theodore H White)、
新西兰人路易·艾黎、英国人哈里森?福曼(Harrison Forman)等人。
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说过,1949年以前,中国平均每年有
300--700万人死于饥饿。民国时代曾经累计饿死过2亿以上人口。解放前上海滩的某一
个寒风刺骨的早上,环卫工人一下子清理出300多具饿殍来。
有人认为民国时期的战争是导致大饥荒的根本原因,不完全对。1929年斯诺采访过大饥
荒的内蒙古萨拉齐,根本就没有兵燹,却饿殍满地。他夫人1981年整理出版的《斯诺的
中国》一书(EdgarSnow |
|
w****2 发帖数: 12072 | 43 http://www.snzg.cn/article/show.php?itemid-15313/page-1.html
民国大饥荒饿死2亿
有关中国三年困难时期的饥荒,网上谈的人很多。好象关注民国时期的大饥荒的人不是
很多。其实,民国时期的饥荒可谓家常便饭,无日无之,下面我整理了部分资料,其中
包括一些外国记者采访中国大饥荒的一些资料,供网友们参考。采访过民国时期中国大
饥荒的记者很多,其中有美国人斯诺(Edgar Snow)、白修德(Theodore H White)、
新西兰人路易·艾黎、英国人哈里森?福曼(Harrison Forman)等人。
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说过,1949年以前,中国平均每年有
300--700万人死于饥饿。民国时代曾经累计饿死过2亿以上人口。解放前上海滩的某一
个寒风刺骨的早上,环卫工人一下子清理出300多具饿殍来。
有人认为民国时期的战争是导致大饥荒的根本原因,不完全对。1929年斯诺采访过大饥
荒的内蒙古萨拉齐,根本就没有兵燹,却饿殍满地。他夫人1981年整理出版的《斯诺的
中国》一书(EdgarSnow |
|
k*****r 发帖数: 21039 | 44
放狗搜来的打脸贴来了:
23楼
采访过民国时期中国大饥荒的记者很多,其中有美国人斯诺(EdgarSnow)、白修德(T
heodore H
White)、新西兰人路易·艾黎、英国人哈里森•福曼(Harrison Forman)等人
。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JohnLeighton
Stuart)说过,1949年以前,中国平均每年有300--700万人死于饥饿。
民国时代曾经累计饿死过2亿以上人口。解放前上海滩的某一个寒风刺骨的早上,环卫
工人一下子清理出300多具饿殍来。有人认为民国时期的战争是
导致大饥荒的根本原因,不完全对。1929年斯诺采访过大饥荒的内蒙古萨拉齐,根本就
没有兵燹,却饿殍满地。他夫人1981年整理出版的
《斯诺的中国》一书(Edgar Snow’sChina,Random
House,1981。这本书好象没有中文译本)中提到,“饥民的尸体经常在埋葬之前就消
失了,在一些村庄,人肉公开售卖。”这本书中有很多斯诺拍摄的骇
人的饥民尸体的照片。饿死人不一定非得是战争造成的。民国时期的中国也不是任何时
候,任何地方都有战争。
战争不能完全解释民国饥荒的成因。... 阅读全帖 |
|
h*****9 发帖数: 6643 | 45 这篇总结得比较全:
http://www.dzlishi.net/ZaTan/yi/yi_1273.htm
民国时期的中国大饥荒
关键字 民国时期的中国大饥荒
有关中国三年困难时期的饥荒,网上谈的人很多。好象关注民国时期的大饥荒的人不是
很多。其实,民国时期的饥荒可谓家常便饭,无日无之,下面我整理了部分资料,其中
包括一些外国记者采访中国大饥荒的一些资料,供网友们参考。采访过民国时期中国大
饥荒的记者很多,其中有美国人斯诺(EdgarSnow)、白修德(Theodore H White)、
新西兰人路易·艾黎、英国人哈里森•;福曼(Harrison Forman)等人。美国驻
华大使司徒雷登(JohnLeighton Stuart)说过,1949年以前,中国平均每年有300——
700万人死于饥饿。民国时代曾经累计饿死过2亿以上人口。解放前上海滩的某一个寒风
刺骨的早上,环卫工人一下子清理出300多具饿殍来。有人认为民国时期的战争是导致
大饥荒的根本原因,不完全对。1929年斯诺采访过大饥荒的内蒙古萨拉齐,根本就没有
兵燹,却饿殍满地。他夫人1981年整理出版的《斯诺的中国... 阅读全帖 |
|
g****g 发帖数: 1828 | 46 湖广填四川是指发生在清朝的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根据考证表明,江西、福建、广西等
十几个省份的居民也在移民行列之中。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四川经过战乱,导致人口
急剧减少。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其中以湖广行
省人口最多。以成都为例,清末《成都通览》曾记录“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
;其中,湖广占25%,河南、山东5%,陕西10%,云南、贵州15%,江西15%,安徽5%,江
苏、浙江10%,广东、广西10%,福建、山西、甘肃5%。
目录
简介
背景
1. 长期的大规模战争
2. 瘟疫、灾害接踵而至
细详信息
1. 实施“湖广填四川”政策的背景
2. 麻城移民入川的条件、形式和人数
3. 麻城移民入川的管理和作用
4. 一些县居住的主要麻城大姓
影响
1. 植被资源破坏严重
2. 华南虎等物种逐渐消失
3. 旱灾发生频繁
简介
背景
1. 长期的大规模战争
2.... 阅读全帖 |
|
b*****n 发帖数: 6324 | 47 http://news.sohu.com/20110705/n312414400.shtml
英国首相卡梅伦最近烦心事比较多。为削减赤字、紧缩开支而进行的改革,动静比较大
,时不时挨批评,挨批评也得说。日前首相又在电视节目中公开呼吁英国的失业家庭不
要再多生孩子,因为国家已经实在负担不起那么多的儿童福利。卡梅伦坦率表示,希望
英国人能改变领补贴“价值观”,不要太过依赖政府帮忙养孩子。
按说,民众家庭生几个孩子,依西方文化传统似乎无需首相亲自出面教育,但这次
不一样。英国有关机构的统计数据表明,英国约有三百万家庭没一个人就业,全靠领取
政府福利过活。这些家庭中大约有10万家庭有4个或更多的孩子,其中有900多个家庭至
少有8个孩子。具体地说,英国政府要为每家16周岁以下、或20岁以下仍在读书的长子
每周支付20-30英镑的补贴,后面孩子的补贴为每周13?4英镑;这意味着那些辛勤工作
的纳税人每年要承担127亿英镑的重负。
目前,英国政府用于支付失业、住房、身体残疾和子女供养费等各种社会补贴的账
单总额高达1800亿英镑。这对赤字累累的英国政府来说实在是不小的负担,首相亲自出
面劝阻失业人... 阅读全帖 |
|
T*****n 发帖数: 18811 | 48 中国要不要搞成福利国家?
===========================================
英国高福利成巨大负担 首相呼吁低收入家庭少生
来源:人民网 2011年07月05日06:38我来说两句 (147) 复制链接打印大中小大中小大
中小 英国首相卡梅伦最近烦心事比较多。为削减赤字、紧缩开支而进行的改革,动
静比较大,时不时挨批评,挨批评也得说。日前首相又在电视节目中公开呼吁英国的失
业家庭不要再多生孩子,因为国家已经实在负担不起那么多的儿童福利。卡梅伦坦率表
示,希望英国人能改变领补贴“价值观”,不要太过依赖政府帮忙养孩子。
按说,民众家庭生几个孩子,依西方文化传统似乎无需首相亲自出面教育,但这次
不一样。英国有关机构的统计数据表明,英国约有三百万家庭没一个人就业,全靠领取
政府福利过活。这些家庭中大约有10万家庭有4个或更多的孩子,其中有900多个家庭至
少有8个孩子。具体地说,英国政府要为每家16周岁以下、或20岁以下仍在读书的长子
每周支付20-30英镑的补贴,后面孩子的补贴为每周13?4英镑;这意味着那些辛勤工作
的纳税人每年要承担127亿英镑的重负... 阅读全帖 |
|
S*********4 发帖数: 5125 | 49 战争在所难免:吴建民和平崛起论 将把中国推向深渊!
2011-07-11 07:16:52.0
中国要和平崛起,这个口号已经喊了多年,已成为当代中国的一个重大承诺,妇孺
皆知、道路咸闻。但这还不够,时值今日,这个口号喊叫得愈发起劲、拔高得更加邪乎
,差不多都到了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的程度。其中,人民日报海外版7月1日的一篇题为
《共产党为什么能领导中国和平崛起》的文章就是一个佼佼者。
笔者以为,这篇文不对题的大作所议论的,并不是共产党为什么能领导中国和平崛
起,有关共产党为什么能而美国的民主党共和党却不能的问题,其实该文只字未提。该
文不厌其烦所议论的,不过是想给和平崛起披上一袭神圣的外衣而已。仔细研读这篇大
作,笔者领会,该文从性质、标准、目的等几个方面,向国人兜售了中国非和平崛起而
无他途的奇谈怪论。
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诸个要点:
一曰 “时代脉搏世界潮流”
该文声称,世界已经进入了和平发展的时代,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潮流已经
形成并且很强大了,已经浩浩荡荡、到了“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样骇人听闻的程度
!
显然,这是对和平崛起的定性。
二曰“不扩张、不称霸、不结盟”
这是对和... 阅读全帖 |
|
f*********d 发帖数: 3358 | 50 周也是个诸候国而已。只不过比其他的礼仪上高。
一个宗教的兴起,决定因素很多。
有人信是一方面,上层的支持更关键,还要与原有的争夺。
东汉末叶迄隋初天下一统,四百年间兵燹连绵,几无宁日,这一现象历来被认为与佛教
昌盛,乃至造像发达有直接、密切的联系。
这不是我的看法,古人也有,相关的文章也有。
我不反对佛教,只是说它的传入,带来的不是安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