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傅聪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共9页)
w********h
发帖数: 12367
1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江苏路285弄(zz)

285弄的门牌是算在江苏路上的。老底子这条弄堂绿茵婆娑,庭院深深。1959年,一场
台风把弄堂最末的一堵墙刮倒以后,后面的一条江北棚棚弄堂就突然和花园洋房鼻头碰
鼻头。从此285弄就没有什么好日子,大大小小被折磨了很多次。
285弄28号有两个人近来常常会被提起,一个是吴征,一个是张子静。
吴征就是杨澜的老公,媒体上见到他,总是一只汤婆子面孔,倒梳油头,八字胡增加了
他的商贾气。
吴征小名叫东东,小时候很乖,书也读得好,爸妈是教师,管得也严。吴征爸爸年轻时
是个帅哥,头发天然卷,皮肤白皙,像他奶奶。东东长得像妈妈。东东有一个伯伯,弄
堂里小孩子有点怕他,他有时候会很奇怪地对着电线杆子站几个小时,下大雨都直直的
站在那里。但从来不打人骂人。
吴征一家住三楼,张子静住一楼,偏西一小间。
张子静被媒体提起是因为他的姐姐张爱玲。张子静就是他姐姐笔下的脓包弟弟,一个红
鼻头瘦老头。
285弄全部是独立的花园洋房。双号从2到36,再加39、41、43三个单号。文革抄家,几
乎只只门牌号头翻箱倒柜。39号有两家的批斗印象深刻,一个是旧上海警察局长宣铁吾
的秘书,小学同班女同学的爸爸,洋瓶底眼镜,...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646
2
n年前,傅聪得了华沙肖邦钢琴比赛第四名而一举成名,李云迪2000年获得
的第一名,而且是15年来第一一直空缺得情况下夺得的。更绝的是他当时
在深圳,才18岁。和他如今齐名的郎朗则没参加过什么比赛。我没听过郎朗
的,李云迪也是第一次。不过舆论好像偏向李,而贬低郎,几乎说后者无知自负,
而前者天资过人。但傅聪的评价正相反,他认为郎是要超过李的。虽然本L一向
佩服傅老爷子见解独到,但看郎的咄咄逼人和李的内敛谨慎,我到是更喜欢李
一些。

下班后和R吃了块pissa就直奔Lincoln center,到Alice Tully Hall门口一看,
大出意料,挤满了人,中国人!从来没见过中国人这么齐心听音乐会,似乎比
上次傅聪的音乐会还热烈。再仔细看看,不由得感叹,帅哥稀少,美女如云,
很少见这么多中国淑媛如此集中,估计全是来捧李帅哥场的。据说郎在这方面
就很吃亏。

此次李主要弹了四支曲子,一支莫扎特,两支肖邦,一支舒曼 ,其中本来是
要弹一支李斯特的,但不知是不是要给自己的CD打广告,换成了一支刚录过音的
肖邦。据R说,这是李谨慎
S***n
发帖数: 2932
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鸡鸣不已,云胡不喜
副标题:《傅雷家书》读后(1)。
注意,这里标注(1)的意思是说400页家书我只看了一咪咪,不是连载意。
时间是1954-1955,风雨如晦。
开篇傅雷对傅聪说:你的笑脸。。。这么开门见山我就被感情弹炸到還是很少,所幸很
快,我就发现这样的拳拳情谊,我吃不消。在我家中不仅食不言寝不语,我和父母清醒
相处的时间也有限。尤其我和我爹都是不干预别人也不能忍受被干预的人:我们都固守
自己的领地而不容侵犯。傅雷这样一片冰心袒露无遗,作为朋友、师长令我感动,作为
父亲令我无法想象和接受。然而傅雷渐渐在信中展现另一方面,从他评价(某女高音?
)讲:呆的人当然无往不呆,开始,令我对傅"呆"的印象大为改观 :D
进一步,傅雷向傅聪推荐《世说新语》,这本书我也看了两三遍,经历审美疲劳的阶段
,见到评价它装十三的讲法,看到各种批评,此番看傅雷中正平和的推重说“我常常缅
怀两晋六朝的文采风流,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高峰”,感到格外称意。傅雷接着推荐
《人间此话》,此书,我匆匆翻过,实在无力消受,不过傅雷的评价照样有趣:王的美
学是“唯心”的;。。王也是受批判的对象。其实,唯心唯物不过是一物之两面,何必
这样死拘...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646
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ewJersey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bigL (湛若秋露,穆如春风), 信区: NewJersey
标 题: 李云迪Alice Tully Hall钢琴音乐会印象记
发信站: Unknown Space - 未名空间 (Fri Apr 29 02:52:42 2005) WWW-POST
n年前,傅聪得了华沙肖邦钢琴比赛第四名而一举成名,李云迪2000年获得
的第一名,而且是15年来第一一直空缺得情况下夺得的。更绝的是他当时
在深圳,才18岁。和他如今齐名的郎朗则没参加过什么比赛。我没听过郎朗
的,李云迪也是第一次。不过舆论好像偏向李,而贬低郎,几乎说后者无知自负,
而前者天资过人。但傅聪的评价正相反,他认为郎是要超过李的。虽然本L一向
佩服傅老爷子见解独到,但看郎的咄咄逼人和李的内敛谨慎,我到是更喜欢李
一些。

下班后和R吃了块pissa就直奔Lincoln center,到Alice Tully Hall门口一看,
大出意料,挤满了人,中国人!从来没见过中国人这么齐心听音乐会,似乎比
上次傅聪的音乐会还
b*w
发帖数: 14917
5
这个叛逃能和傅聪相提并论?tg把傅聪一家害的那么惨,傅聪出走可以理解
r******g
发帖数: 691
6
老舍的死, 文革迫害是主因,他自己的孽债是副因。
现在看来, 傅雷自杀,当然文革迫害是主因,但傅聪无缘无故的出走,也让老爸很被
动。傅聪当初为什么在国外代表文化部演出时出走呢,是预料到文革迫害吗。不一定吧
。出走了, 傅雷就说不清了。在当时那种政治气候下,傅聪也真是坑爹不轻哩。也不
孝嘛。
回头说说孽债。文革中受害的,有些人是付孽债。 比如刘少奇。
周恩来没有孽债,所以能如巍巍青松,屹立黄山。大家都同意周公是人中俊杰吧。你我
琐男和周公比,好比黄山脚下的一抷狗屎,然而天天想着花花世界,恨不得精尽人亡。
周公伴着小超,日理万机,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所以开国宰相做到头,英名
盖世。
孽债啊孽债!
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好男儿还是应该克制一下自己的淫欲的。
g*****n
发帖数: 21539
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1970的简爱,有人看过么?
现在讲他最聪明的事情是送傅聪出国, 如果傅聪不出国的话, 按照当时的情况, 那
个后果, 我还是建议你看看傅雷家书, 体会一下一个像傅雷那种人的父爱, 是多么
的细致, 像朋友一样的交流, 对儿子的婚姻的看法, 一行一字里流露的真情, 在三
大家书里, 可能是最贴近我们的生活的, 也许是我的生活, 2000年左右, 傅雷到波
士顿演出, 演出后有幸请傅聪给我的傅雷家书上签了个名字, 带回家中好好的保存了
起来, 对傅雷就我本人而言, 有的只是崇敬
p*********y
发帖数: 1617
8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求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
最近也翻了下傅雷的家书,同情傅雷命运的时候,也常常感叹父对子的感情。一家人太
亲近,太熟悉难免会使矛盾放大,从而变成激烈的冲突。我自己曾经一度觉得很难和父
母沟通,相处。但是若干年的今天却让我戏剧化的发现我父母的星座都是和我非常相配
的。而在这之前他们过的都是阴历生日,并不清楚阳历。这样的发现令我重新审视我们
的关系。然后就会发现如果避开矛盾,会发现有很多融洽的地方。
看到傅雷对傅聪说觉得自己多了一个朋友 (傅聪),可以互相交流音乐的看法。也从傅
聪那里学到东西。我们是父母亲生命的延续,如果做到这一点,大概是最令他们欣慰的
了。
但是人们常在自己还是跌跌爬爬的时候就抚育了下一代,难免对待孩子时就出现了有失
公允的一面。这样长大的孩子却也皮实。
我到是不应该挑起什么70后,80后,90后的话题。其实做人没必要这么化清界限。只要
思想不落后,生理年龄没必要看的太重吧,好像西方国家就比较少这么化界限的。
互联网上我认识不了几个牛人,比如说我从融科资讯大楼下,就是那个联想控股,走过
的时候,想像不出里面是什么人,什么样子。
如你所说,环境固然重要,但关键也是看个人。我现在觉得应该多为社会,为身...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9
就是前面说的“许多人说钱刻薄,杨绛则说他天真,我一直想知道这两者怎么统一”。
这篇钱钟书里的这几段让我有点打通:
从狂傲到“默存”
儿时的他,已显出其禀赋异于常人,表现在“专爱胡说乱道”,“好臧否古今人物
”。考上东林小学后,父亲为其改字“默存”,叫他“少说话”。事实上,直到后半生
他才渐渐敛住锋芒。
青年时期的钱锺书,俨然今日酷评家,著述中笔挟风霜,生活中口无遮拦。有评者
认为,小说《猫》有影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之嫌,而圈中文人尽数被他揶揄了一番;
在《容安馆日札》中,钱氏评人更见苛刻,于并世名流如冒鹤亭、邓之诚、谭戒甫、陈
寅恪、钱仲联诸公,多所讥弹……对此,施蛰存生前也有评议:“他学问是好的,但嘴
巴糗!喜欢讲人家,狂妄得狠呀!”
历史学家向达曾与钱一同留学伦敦,他似乎看出了钱狂傲背后的率真:“一般人对
他颇多误解,其实他是‘语狠心慈’,有见解,有真情,是一位典型的文人。”丁伟志
也说:“他确实有着一身傲骨,对于一切看不惯的人和事,常常抱着天真的态度,一针
见血地捅破某些精心糊起来的包装纸。他的时而幽默时而犀利的雅谑,传出去,自然免
不了会使得一些没有雅量的人士,觉得难以下台。”...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10
莫少聪忙健身(资料图)
两人结婚通知书曝光
洪欣养大与莫少聪之子
据香港媒体报道,昨日娱乐圈传来三宗喜事,终于打破了锋芝离婚及傅颖被罗仲谦打到分手的闷局。昨日记者在香港婚姻注册处,发现今年踏入51岁的莫少聪与一名23岁内地嫩女孙云玲的拟结婚通知书(编者按:在香港登记结婚需先填写拟结婚通知书,并展示于民众,15天内无人反对才可举行婚礼),他比未婚妻足足大28年,又是老牛吃嫩草的典型例子。另外,有人目击崔建邦出入婚姻注册处,料他与唐诗咏好事近;王祖蓝也被指下月会亲赴加国,向女友李亚男家人提亲。
记者昨日在香港婚姻注册处,发现莫少聪与一名叫孙云玲的女子登记注册,入纸排期结婚。据登记资料显示,孙云玲英文译名Sun Yun Ling,出生日期为1988年8月15日,即刚满23岁;至于准新郎填报的出生日期是1960年12月2日,出生年月日和英文名Max完全吻合,换言之年底满51岁的莫少聪,将迎娶年轻28岁的女友。
10岁儿子跟随洪欣生活
莫少聪早年和上山诗钠及洪欣拍过拖,洪欣更为他未婚诞下儿子莫镐廉(现改名张浩锋),目前儿子已10岁大,随洪欣和继父张丹峰生活,转战内地发展多年的莫少聪,近年口味突变... 阅读全帖
g******4
发帖数: 6339
11
更让我感怀的是,在傅雷夫妇的悲剧故事中,还有一位奇女子的存在。按当时惯例,“
自绝于人民”者不能保留骨灰,傅雷夫妇当然属于此类,与傅家素不相识、但一向钟爱
傅雷文字的文学青年江小燕 自称是傅雷的干女儿,冒着巨大危险要回骨灰妥善保管,
并给中央写信为傅雷鸣冤,结果吃尽苦头,成了“反革命”。
文革后,她被平反,但青春已逝,1985年,46岁的她报考上海第二教育学院中文系本科
班,终于圆了大学梦。成名的傅聪也曾找到她,意欲报答 ,这位奇女子只接受了一张
傅聪音乐会门票,在音乐会结束后翩然而去.
http://bbs.wenxuecity.com/memory/723788.html
g*****n
发帖数: 21539
1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1970的简爱,有人看过么?
傅敏就是一老实孩子, 大概是老二的原因, 倒是傅聪得益于父亲的严厉教导, 其实
傅雷对于自己对傅聪的严厉是有愧疚的, 和雪叔吆喝着要当梁启超有一拼, 不过他那
个吆喝做不得数, 读完家书, 才能理解傅雷这种类型的父爱,他大概叫更早期版本的
“虎爸”才对
p*****c
发帖数: 20445
13
现在基本上所有的媒体,包括台湾的,都认为新任命说明马英九接下来“重美轻陆”,
因为金傅聪与马英九关系非同一般,而王郁琦资历太浅。。。
只有我认为,这样反而说明马英九要在两岸关系上做点什么来追求历史地位:他要亲自
抓两岸关系,王郁琦只负责传达;而这样需要让美方减轻疑虑,需要保持沟通,这需要
马英九的最亲近幕僚金傅聪。。。
P******r
发帖数: 966
1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王金平还是很有水平的
你最后一句的前提是特侦组是马英九指使的,哪怕是特侦组揣摩上意也不是马英九控制
的,你要先证明马英九直接指使特侦组才行。
你对马英九的恨就是我说的第三类人,恨马英九不能执行统一路线,这个我也恨,但是
他有他的考量,有他的理想,这个没有办法。
你一方面说马不想跟大陆真正靠拢,另一方面有同情在服贸协议搞小动作的王金平,你
好像也挺矛盾的。王金平蓝绿通吃,绝对比马英九更绿。
金傅聪即便是马英九首肯才能执行,但是至少有一个缓解的空间,对马很不满的人可能
理解为金傅聪提议,马英九错误首肯等。金小刀是一顶一的能干,把绿营搞得人仰马翻
,不知道哪得罪你了,对他这么恨。
你说的马干连战,呵呵,连战自己心里顶多说他不肯全力帮忙吧。连战被阿扁黑了,群
众大规模集会抗议,马市长作为市长依法行政,他即便放任集会,能改变什么结果呢?
马英九人品没问题,这是多数台湾人的共识。要不你上网搜搜去。他做的事情有争议,
不见得他很阴,只为自己。

发帖数: 1
15
众所周知,美俄是世界上拥有核武器最多的两个国家。而作为两国间唯一有效力的军
备限制条约,《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将于2021年2月到期,俄罗斯一直敦促延长该条
约,不过美国至今没有做出最终决定,只是应付称:时间还富裕。
​此外,美国不顾实际情况,强行甩锅,三番五次要求中国加入所谓的“中美俄
三边军控谈判”,其险恶用心昭然若揭。
近日,中方再次就此问题发表强硬表态,严词驳斥了美方的无理要求。报道称,2月12
日至13日,五核国(P5,中法俄英美)合作机制第九次年度正式会议在英国伦敦举行。
中国外交部军控司司长傅聪率团出席。
会上,针对中美俄三边军控谈判问题,傅聪强调,中方核力量与美俄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要求中方参与三边军控谈判既不公平也不合理。美俄作为拥有最大核武库的国家,应
切实履行核裁军特殊责任,并进一步大幅削减核武器。如美真的有意讨论战略安全问题
,完全可利用五核国机制开展讨论。
​据悉,这并非中国官方首次就所谓“三边军控谈判”问题亮明态度。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曾表示,关于这个问题,我已经讲了很多次。中方无意参加所谓
的“中美俄三边军控谈判”,这一立场十分明... 阅读全帖
W*******f
发帖数: 47
16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最后说两句
我最早的一个showoff贴,引起很多讨论.我的感觉,这里大多数人都主张快乐教育,
很反感把孩子想成天才,进行所谓逼迫式教育.我想,期望值高就真的那么不可取吗?
张爱玲便是从小被目为天才培养琴棋书画,傅聪小时候被逼迫夜以继日的弹琴.假如他
们的父母上这个版,被大家discourage, 改变严格教育法,恐怕张爱玲便不会写出那些
惊才绝艳的作品,傅聪也不会成为举世闻名的演奏家了.一讲这个,也许又会有人反驳
,他们本来做平常人可能会更快乐啊,至少会有个快乐的童年.这个观点也没错,我说
过,见仁见智.我只是觉得,没有必要把逼迫式教育视为洪水猛兽,没有必要觉得自己
的快乐教育就一定最佳.所有人都是中庸之道,社会进步想来也会缓慢些.我自己亦是
倾向中庸,但是我尊重那些严格教育孩子的人.
我和我哥的communication,经常很成问题.我感觉他的一些看法很狭隘.所以我想,
为什么他会形成这么世俗的价值观呢?为什么他会受环境影响如此之深?我的结论可能
有些偏颇.比如我比较我哥和我爸,我爸喜爱文学,阅读广泛,是个很有见识有思想的
人.当然,我哥的性格比我爸好,过得也比我爸快乐些,那是另一方面的st
l*******e
发帖数: 2431
17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男孩的智商
好像坊间广泛流传,男孩的智力继承妈妈,女孩继承both。
据此推论,如果儿子比女儿聪明,那么妈妈比爸爸聪明。反之,则爸爸更聪明。
如果全是男孩或女孩,那么应该智力相仿,但是总会有点variability。
当然,每个理论都是general speaking,总是能找到反例。继承学并不能解释
一切,有时会有基因变异,比如普通父母生出天才孩子或天才父母生出普通孩子。
最好是能design一个observational study,调查那些父母之间某方面能力差距
巨大的孩子情况。比如思维能力很强的极差的组合,音乐家的爸爸和乐盲的妈妈。
但是这样的夫妻组合可能不会占多数。
还有,很多时候,一个人的成就是和他受过的训练相关,所以根据成就判断他的
天生能力很有误导性。比如居里夫人的两个女儿,老大从小严格培养,后来成为
物理学家,小女儿放养,好像学了文科。但是不能结论说她们天生的理科思维能
力就是天差地别。傅雷有两个儿子,他对傅聪练琴的逼迫到了残酷的程度,所以
后来傅聪成了大钢琴家。但是这两个儿子的音乐天分,不见得原本就有这么大的
差距。
p*****n
发帖数: 1415
18

听说Argerich弹得很好,不过我没听过,不好说。
可傅聪弹的我听过,真是一个字”棒”
他弹的肖邦二十四首练习曲与阿旭肯纳及弹的相比
傅聪弹的技巧高妙,如诗ㄧ般,灵气逼人。
每个音每一句都有着中国特有的灵性,从没听过这种音乐。
可以听出在他心底的中国文化涵养很深,
就像肖邦之于波兰,不然谈不出这样的音乐。
p**********n
发帖数: 1470
19
来自主题: ClassicalMusic版 - 傅雷: 独一无二的艺术家莫扎特
[小帕注] 最近在看 <与傅聪谈音乐> 一书, 这本书虽不如<傅雷家书>有名, 但是所收
录的文章更加专业.
这是里面的一篇文章. 傅聪后来接受采访的时候, 大段大段得背诵里面的评论, 特别是
莫扎特和贝多芬的比较那段, 可见其
父的音乐观对其影响之深.
p**********n
发帖数: 1470
2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lassicalMusic 讨论区 】
发信人: pascaldechin (小帕), 信区: ClassicalMusic
标 题: 傅雷: 独一无二的艺术家莫扎特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21 18:43:39 2010, 美东)
[小帕注] 最近在看 <与傅聪谈音乐> 一书, 这本书虽不如<傅雷家书>有名, 但是所收
录的文章更加专业.
这是里面的一篇文章. 傅聪后来接受采访的时候, 大段大段得背诵里面的评论, 特别是
莫扎特和贝多芬的比较那段, 可见其
父的音乐观对其影响之深.
s*******y
发帖数: 46535
2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1970的简爱,有人看过么?
哦,你说作为家长而言,你对傅聪印象不太好,我以为傅聪有什么不成器的孩子呢,呵呵
wh
发帖数: 141625
22
张爱玲也写傅雷啊,写了啥?我去复习了杨绛写的傅雷,他的确打孩子,傅聪委屈地说
爸爸打得真疼。朱梅馥说傅聪的脾气像爸,说他爸的暴躁性格不由自主,沉静下来就自
责痛苦。我第一次看到朱梅馥在窗棂边上吊身亡时不由地想窗台边上怎么上吊。第一次
看到sylvia plath把头伸进烤箱自杀时也想头会怎样。
还有一段给jsolomon看:傅雷有一次开翻译会,列举了与会人员的许多翻译错误,惹恼
了所有人,大骂他狂傲,其中一个老翻译家气得大哭。杨绛说翻译工作繁琐,谬误如猫
狗身上的跳蚤难以捉尽。傅雷就是不会做人,要是先拿自己的错做引子或作陪就会好些
。他其实一点不狂傲,对自己的翻译从不满意,自苦译笔呆滞,经常写信讨论求教,做
笔记很认真。他应该没看过杨绛翻译的堂吉诃德。即使后人给杨绛挑错,也不要是踩名
人的心态,实事求是、谦虚谨慎最好了……还有杨绛的文字真像doha。
b*s
发帖数: 82482
23
莫扎特和朗朗的老爸们也都很严厉。不打不成器?
翻译还开会?真滑稽

张爱玲也写傅雷啊,写了啥?我去复习了杨绛写的傅雷,他的确打孩子,傅聪委屈地说
爸爸打得真疼。朱梅馥说傅聪的脾气像爸,说他爸的暴躁性格不由自主,沉静下来就自
责痛苦。我第一次看到朱梅馥在窗棂边上吊身亡时不由地想窗台边上怎么上吊。第一次
看到sylvia plath把头伸进烤箱自杀时也想头会怎样。
还有一段给jsolomon看:傅雷有一次开翻译会,列举了与会人员的许多翻译错误,惹恼
了所有人,大骂他狂傲,其中一个老翻译家气得大哭。杨绛说翻译工作繁琐,谬误如猫
狗身上的跳蚤难以捉尽。傅雷就是不会做人,要是先拿自己的错做引子或作陪就会好些
。他其实一点不狂傲,对自己的翻译从不满意,自苦译笔呆滞,经常写信讨论求教,做
笔记很认真。他应该没看过杨绛翻译的堂吉诃德。即使后人给杨绛挑错,也不要是踩名
人的心态,实事求是、谦虚谨慎最好了……还有杨绛的文字真像doha。
wh
发帖数: 141625
24
杨必——令人扼腕的英才
2011年05月30日17:32 南方人物周刊
本刊记者 李乃清 发自上海、北京
是了,这就是我们的名利场。这里虽然是个热闹去处,却是道德沦亡,说不上有什
么快活。
——《名利场》“开幕以前的几句话”
英国小说《名利场》(Vanity Fair),几乎成了杨必的名片。
这部“罕见的佳译”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至今仍是业界经典译本,著名学者陆谷
孙曾撰文高度评价,“英蕤窈窕,元气淋漓,非文字功力出众,小说文学修养精湛者不
可为。”
而《名利场》背后的杨必,又是怎样一位女性?
吴学昭曾和记者聊过杨必:“她和我姐姐常‘合’(沪语Ge)一起上学,当时我们家
离学校近,她每天放学到我家来,我母亲总让她先吃点心再做功课,她15岁就没了母亲
,能感到一种家庭温暖吧。”因年龄相近、同在上海工部局女中就读,吴家姐妹和杨必
关系颇近。
“杨必好像和姐姐(杨绛)不太像,她比较年轻,也比较时尚,现在叫帅,从前叫
Smart。”吴回忆道,“她长得很漂亮,皮肤雪雪白(沪语);加上她个子高,穿得又时
髦,很讲究上海小姐的派头;她在国际劳工局时,我看到她穿那种黑皮夹克,当时很少
女孩这么...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67
2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Edward Said and Najla Said
最近特别着迷美籍巴勒斯坦人,哥伦比亚大学文学教授,公共知识分子Edward Said.
政治上他宣扬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为在以色列里的巴勒斯坦人争取平等的权利。因
为对古典乐的热爱,他与Daniel barenboim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并共同组织了West-
east divan orchestra. 他批判后殖民时代西方对中东文化的扭曲和误解,也为反抗以
色列,争取巴勒斯坦人的权利而加入Palestine national council. 说到以色列的所谓
犹太复国主义Zionism,我记得傅聪说过一个段子,他和barenboim 是好朋友(红娘)
,他问b讨厌Zionism 为什么每年还回以色列开音乐会,b说没办法,好像是犹太人就必
须回去露露脸。傅聪还披露把持美国古典音乐界的Issac stern的狂热犹太复国主义帮
,逼得同是犹太人的小提琴家梅纽因都去了英国。我看到以色列总理的姐夫指着占领区
的地号称这是几千年前上帝许给犹太人的,我真有恶心的想吐的感觉。。。
https://youtu.be/6NNuczNFyZM
两天时间读完了Edward said 的女儿najla s... 阅读全帖
L*****k
发帖数: 13042
26
开始了。推荐一些我听过至少十遍以上的唱片。现在是2012年的第35周,故编
号35
先声明一下:支持正版,打击盗版!
下载不难,大家也买得起。喜欢的东西买一张正版,还可以仔细阅读里面的
小册子
找了一些youtube的片段。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ir_Cq4aXhI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qp2_LaYoSU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nDthkjPNfg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3Ne8a9QrzQ
阿根廷钢琴大师阿格里奇以演奏浪漫主义作品为主,录音棚的巴洛克作品不多
见。这张是她早于88年DG(Deutsche Grammophon)录制的2000再版。88年的版本
我没有听过。
BWV911是巴赫后期的7个托卡塔(BWV910-916)之一。这组相比巴赫的其他键
盘作品不太出名。C小调组曲2号和A小调英国组曲2号则很有名。
阿格里奇的演奏清新,感情的表达恰到好处。这张唱片里面我最喜欢的是
BWV911,最富喜剧性--主...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27
杨必——令人扼腕的英才
2011年05月30日17:32 南方人物周刊
本刊记者 李乃清 发自上海、北京
是了,这就是我们的名利场。这里虽然是个热闹去处,却是道德沦亡,说不上有什
么快活。
——《名利场》“开幕以前的几句话”
英国小说《名利场》(Vanity Fair),几乎成了杨必的名片。
这部“罕见的佳译”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至今仍是业界经典译本,著名学者陆谷
孙曾撰文高度评价,“英蕤窈窕,元气淋漓,非文字功力出众,小说文学修养精湛者不
可为。”
而《名利场》背后的杨必,又是怎样一位女性?
吴学昭曾和记者聊过杨必:“她和我姐姐常‘合’(沪语Ge)一起上学,当时我们家
离学校近,她每天放学到我家来,我母亲总让她先吃点心再做功课,她15岁就没了母亲
,能感到一种家庭温暖吧。”因年龄相近、同在上海工部局女中就读,吴家姐妹和杨必
关系颇近。
“杨必好像和姐姐(杨绛)不太像,她比较年轻,也比较时尚,现在叫帅,从前叫
Smart。”吴回忆道,“她长得很漂亮,皮肤雪雪白(沪语);加上她个子高,穿得又时
髦,很讲究上海小姐的派头;她在国际劳工局时,我看到她穿那种黑皮夹克,当时很少
女孩这么... 阅读全帖
l*******e
发帖数: 2431
28
严格说来,世上没有不推的父母,除非真的只负责孩子的衣食住行。
但是那样的话,其实很有失职的嫌疑。只不过大家的观点想法以及孩
子天赋兴趣各个不同,所以推的方向有别,方法各异,目标不同,
导致往南推的人认为往北才叫推,推五十步的人自觉有资格嘲笑推
一百步的。本质上来说,是没有推和不推之分的。
理想的情况,是重物自己有知觉,父母因势利导,推得皆大欢喜。
次之呢,象littleice所说,化于无形,不动声色地推。即便不得
已,推的过程不愉快,最后能够和孩子一起分享成果,也是一大乐
趣。最要命的是,过程既痛苦,目标又设得太高因此没了成就感。
其实象傅雷那样的大教育家,在傅聪的钢琴上也推得极狠。傅聪小
时候,恨他怕他,但是长大后还是父子修好。毕竟天下有哪个孩子,
能抵抗那样的家书。朗爸的推法也无可厚非,只不过大家通常不会
去仿效,太孤注一掷,成侯败寇,一般人赌不起。

推"
t********r
发帖数: 4908
29
☆─────────────────────────────────────☆
izze (凉拌豆渣) 于 (Wed Jun 9 01:44:52 2010, 美东) 提到:
我先来,
推嘛,就是借用外力来改变一个事物的状态,更多的时候就是变静态于动态;
推的过程中,会有摩擦,会有阻力,被推的不一定开心 :)
//一看到推这个字,眼前的图像就是,
//一个沉重的纸箱放在地上,
//现在我们得上去使劲地把it推到我们想让it去的地方,哈哈
☆─────────────────────────────────────☆
Kittey (蒜头猫) 于 (Wed Jun 9 01:54:42 2010, 美东) 提到:
火火,推的人开始很开心,很有决心,我一定能达到目的,把这个重物推到该去的地方
。结果有两种,一种越推越省力,这重物很好推,自己加速了!
一种越推越费劲,摩擦力太大,推不动了。。。;-)

☆─────────────────────────────────────☆
tomjerry (Tom) 于 (Wed Jun 9 02:04:26 20...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3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DU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FDU
标 题: ”这就是我们的名利场“——记杨必(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2 22:39:33 2014, 美东)
杨必——令人扼腕的英才
2011年05月30日17:32 南方人物周刊
本刊记者 李乃清 发自上海、北京
是了,这就是我们的名利场。这里虽然是个热闹去处,却是道德沦亡,说不上有什
么快活。
——《名利场》“开幕以前的几句话”
英国小说《名利场》(Vanity Fair),几乎成了杨必的名片。
这部“罕见的佳译”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至今仍是业界经典译本,著名学者陆谷
孙曾撰文高度评价,“英蕤窈窕,元气淋漓,非文字功力出众,小说文学修养精湛者不
可为。”
而《名利场》背后的杨必,又是怎样一位女性?
吴学昭曾和记者聊过杨必:“她和我姐姐常‘合’(沪语Ge)一起上学,当时我们家
离学校近,她每天放学到我家来,我母亲总让她先吃点心再做功课,她15岁就没了母亲
,能感到一种家庭温暖吧。”因年龄相近、同在上海工部局女中就读,吴家姐妹和杨必
关系颇近。
“杨必好像和姐... 阅读全帖
d******1
发帖数: 249
31
马思聪(1912年5月7日-1987年5月20日),中国广东海丰县人,中国作曲家、小提琴
家与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中国小提琴第一人”。他于1937年创作的《思乡曲》,被认
为是中国20世纪的音乐经典之一。
1966年马思聪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67年1月15日与女儿马瑞雪、夫人王慕理、儿
子马如龙乘“002”号电动拖船偷渡香港。1967年4月12日美国国务院公布,北京中央音
乐学院院长马思聪逃出中国大陆,来此避难。马思聪同夫人及两个孩子,一起被批准避
难。
此后不久,马思聪在纽约公开露面,在寓所接待外国记者,发表了题为《我为什么逃离
中国——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可怕真相》的讲话。原文如下:
“我是音乐家。我珍惜恬静、和平的生活,需要适宜工作的环境。况且我作为一个中国
人,非常热爱和尊敬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当然,我个人所遭受的一切不幸和中国当前发
生的悲剧比起来,全是微不足道的。‘文化大革命’在毁灭中国的知识分子。去年夏秋
所发生的事件,使我完全陷入了绝望,并迫使我和我的家属成了逃亡者,成了漂流四方
的‘饥饿的幽灵’。如果说我的行为在某种意义上有什么越轨的地方的话,那就是我从
中国逃跑... 阅读全帖
c*****3
发帖数: 1141
32
马思聪(1912年5月7日-1987年5月20日),中国广东海丰县人,中国作曲家、小提琴
家与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中国小提琴第一人”。他于1937年创作的《思乡曲》,被认
为是中国20世纪的音乐经典之一。
1966年马思聪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67年1月15日与女儿马瑞雪、夫人王慕理、儿
子马如龙乘“002”号电动拖船偷渡香港。1967年4月12日美国国务院公布,北京中央音
乐学院院长马思聪逃出中国大陆,来此避难。马思聪同夫人及两个孩子,一起被批准避
难。
此后不久,马思聪在纽约公开露面,在寓所接待外国记者,发表了题为《我为什么逃离
中国——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可怕真相》的讲话。原文如下:
“我是音乐家。我珍惜恬静、和平的生活,需要适宜工作的环境。况且我作为一个中国
人,非常热爱和尊敬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当然,我个人所遭受的一切不幸和中国当前发
生的悲剧比起来,全是微不足道的。‘文化大革命’在毁灭中国的知识分子。去年夏秋
所发生的事件,使我完全陷入了绝望,并迫使我和我的家属成了逃亡者,成了漂流四方
的‘饥饿的幽灵’。如果说我的行为在某种意义上有什么越轨的地方的话,那就是我从
中国逃跑...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5251
33
马思聪举家逃亡 美国为何出手相救?
马思聪(1912年5月7日-1987年5月20日),中国广东海丰县人,中国作曲家、小提琴
家与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中国小提琴第一人”。他于1937年创作的《思乡曲》,被认
为是中国20世纪的音乐经典之一。
1966年马思聪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67年1月15日与女儿马瑞雪、夫人王慕理、儿
子马如龙乘“002”号电动拖船偷渡香港。1967年4月12日美国国务院公布,北京中央音
乐学院院长马思聪逃出中国大陆,来此避难。马思聪同夫人及两个孩子,一起被批准避
难。
此后不久,马思聪在纽约公开露面,在寓所接待外国记者,发表了题为《我为什么逃离
中国——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可怕真相》的讲话。原文如下:
“我是音乐家。我珍惜恬静、和平的生活,需要适宜工作的环境。况且我作为一个中国
人,非常热爱和尊敬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当然,我个人所遭受的一切不幸和中国当前发
生的悲剧比起来,全是微不足道的。‘文化大革命’在毁灭中国的知识分子。去年夏秋
所发生的事件,使我完全陷入了绝望,并迫使我和我的家属成了逃亡者,成了漂流四方
的‘饥饿的幽灵’。如果说我的行为在某种意义上有什么...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4
[转] 原中央音乐学院院长马思聪偷渡记
2016-03-03 14:18:10
岁月的钟声
马思聪(1912年5月7日-1987年5月20日),中国广东海丰县人,中国作曲家、小提琴
家与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中国小提琴第一人”。他于1937年创作的《思乡曲》,被认
为是中国20世纪的音乐经典之一。
1966年马思聪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67年1月15日与女儿马瑞雪、夫人王慕理、儿
子马如龙乘“002”号电动拖船偷渡香港。1967年4月12日美国国务院公布,北京中央音
乐学院院长马思聪逃出中国大陆,来此避难。马思聪同夫人及两个孩子,一起被批准避
难。
此后不久,马思聪在纽约公开露面,在寓所接待外国记者,发表了题为《我为什么逃离
中国——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可怕真相》的讲话。原文如下:
“我是音乐家。我珍惜恬静、和平的生活,需要适宜工作的环境。况且我作为一个中国
人,非常热爱和尊敬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当然,我个人所遭受的一切不幸和中国当前发
生的悲剧比起来,全是微不足道的。‘文化大革命’在毁灭中国的知识分子。去年夏秋
所发生的事件,使我完全陷入了绝望,并迫使我和我的家属成了逃亡者,成了漂流...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5
[转] 原中央音乐学院院长马思聪偷渡记
2016-03-03 14:18:10
岁月的钟声
马思聪(1912年5月7日-1987年5月20日),中国广东海丰县人,中国作曲家、小提琴
家与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中国小提琴第一人”。他于1937年创作的《思乡曲》,被认
为是中国20世纪的音乐经典之一。
1966年马思聪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67年1月15日与女儿马瑞雪、夫人王慕理、儿
子马如龙乘“002”号电动拖船偷渡香港。1967年4月12日美国国务院公布,北京中央音
乐学院院长马思聪逃出中国大陆,来此避难。马思聪同夫人及两个孩子,一起被批准避
难。
此后不久,马思聪在纽约公开露面,在寓所接待外国记者,发表了题为《我为什么逃离
中国——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可怕真相》的讲话。原文如下:
“我是音乐家。我珍惜恬静、和平的生活,需要适宜工作的环境。况且我作为一个中国
人,非常热爱和尊敬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当然,我个人所遭受的一切不幸和中国当前发
生的悲剧比起来,全是微不足道的。‘文化大革命’在毁灭中国的知识分子。去年夏秋
所发生的事件,使我完全陷入了绝望,并迫使我和我的家属成了逃亡者,成了漂流...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36
http://phtv.ifeng.com/a/20160822/44440404_0.shtml
2016年08月22日 11:19 来源:凤凰卫视
核心提示:《思乡曲》这一经典曲目创作于抗战爆发的1937年,而在1990年张学良将军
庆祝九十岁寿辰时他特意要求听一听这支曲子,这首曲子曾被禁止演奏将近二十年,而
在被禁之前,它一直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广播节目的开始曲,
每天通过短波传导全世界。
凤凰卫视8月20日《我们一起走过》,以下为文字实录:
姜楠:我们刚才听到的这首曲子连同这个音乐家的全部作品曾经被禁止演奏将近二十年
,不过在被禁之前它一直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广播节目的开始
曲,每天通过短波传导全世界,这首曲子创作于抗战爆发的1937年,而在1990年张学良
将军庆祝九十岁寿辰时他特意要求听一听这支曲子,旋律响起老人潸然泪下,哽咽无语
,这首曲子叫做《思乡曲》,这个音乐家他叫马思聪。
苏联认为中国只有马思聪这一个作曲家 别人都算不上
陈自明(中央音乐学院前党委书记):苏联认为中国只有一个作曲家,就是马思聪,别
人都够不上作曲家。
马之庸(... 阅读全帖
a*********l
发帖数: 386
3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w0913 (凤阳2010),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傅国涌:胡适眼中的毛泽东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6 22:16:38 2010, 美东)
1945年8月抗战刚胜利时,远在美国的胡适给毛泽东发了一份电报,从中不难看出他那
种属于书生本色的天真。1954年,他为司徒雷登《在中国五十年》所写的序中说:
“司徒(雷登)博士的大使任务也宣告失败,因为正如他自己说的,他是‘外交的生手
’。……事实上,在理想主义澎湃的那些日子里,我跟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的生手们同
样的天真。的确,我在对日胜利后不久,竟天真到打了一封长的电报到重庆,以便转交
给我的从前的学生毛泽东。我在电文里用严肃而诚恳的态度央求他说,日本既已投降,
中共就再没有正当的理由来继续保持一支庞大的私人军队,中共现在更应该学英国工党
的好榜样。这个劳工党没有一兵一卒,但在最后一次的选举中,却得到了压倒优势的胜
利,获取今后五年里没有人能够跟他抗争的政权。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到了重庆,
陪他同来的有美国大使赫尔利将军,也是...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3199
38
来自主题: LoveNLust版 - happy holidays!
自跟一贴,一篇Hallelujah不过瘾,handel同学是我最喜欢底英国作曲家(喂,啥?)
之一,况且应景baby-birth day,不能不再贴:for unto us a child is born:
http://youtu.be/LFBIJgkj_-g
本贴应该先扔去classicalmusic被骂一番回来,奈何乐盲和人家层次差别太大也不大好
讨教,,,现求宝地一隅与无心向乐同道们共娱~~~
handel是长居伦敦的德国人,颇有其时意大利风气--这个说法据说特为不通乐理初识
3B者乐道(3B是那个berlioz, bruch, berstein咩?)。傅雷傅聪父子很推崇handel,
网上傅氏父子纷云毁誉,我无力鉴评,之于handel,只以Messiah论,我是发自内心共
鸣,共鸣于handel独有的喜悦,入世乐世与中国精神相通的喜悦--洋洋乎大哉!
略展开说,handel与同侪bach相似,创作大量宗教作品,比如这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Messiah,创作未逾一月。极为流行的Hallelujah和for unto us a child is born就出
自其中。但与bac...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3199
39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求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
恭喜融洽!难得的;为家人、社会付出啊,厉害的!BLESS!
不看上下文都忘记在讲什么了,哈哈。哎,一灌发现和你还是有点鸡同鸭讲的。其他人
不了解,个人而言,你的看法我能共鸣的真不多呀 ^.^ 老实讲,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当
初我和人家吵架你怎么会跑来劝慰我的,萍水相逢,很感激,也压力很大```一直记得
,无奈我小人难度君子之腹,只能领情不能领会。见谅见谅。
傅氏父子不了解,另一个版我挖了个相关小坑里有同学回称:傅雷micro-management,
傅聪更不容易。这我倒很共鸣,呵呵,我还有其他恶言,不过傅雷的看法拿来给我读目
前是绰绰有余,见识上我即使不认同,也没能力评价他;只是不认同的无聊话还是不讲
了。whatever当初看家书一上来相当吃不消,当中还弃读了一次。倒是后来读到末尾临
近66年时傅雷between the lines教我觉得有趣和钦佩,比如傅雷压力下反躬自省发现
的,不是身不由己的痛苦无奈,而是生活之空虚。
哈哈,不知道怎么从7,8,90生人灌到做人这么大的话题上底。前文那个调笑是真花我
不少力气呢,真心实意底,只苦于对你的话题不熟悉。最后还有一句不好的话,冒昧说
了,个... 阅读全帖
v******a
发帖数: 45075
40
来自主题: Translation版 - 翻译的首要问题
一个比较经典的例子就是傅聪请教他老爹"惆怅"一词如何翻译, 老傅都搞不定, 请教了
当时的几个牛人还是没搞定. 赫赫.
v******a
发帖数: 45075
41
来自主题: Translation版 - 上次我记错了
//blush 1 down first
傅雷家书里的翻译问题是“感慨”,不是“惆怅”
傅聪向老爹求教,老爹搞不定,请几个同修“斧正”--都是和他同一级别的哦 :)
总结出5个
1. deeply affected with painful recollections
2. stirs up painful memories
3. starts a train of melancholy thought
4. the music calls forth painful memories
5. the letter is full of reflections on life
这5种经大牛们反复推敲都不合适。recollection太肯定,太有所指;reflection太笼统
;sad太过分。老傅对儿子说 “感慨是描写中国人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就是只可意会不
可言传。i.e. 不可翻。:)
g****z
发帖数: 2413
42
来自主题: _FilmStudies版 - 搬小板凳跟狗姐一起看电影啦~
43. 她比烟花寂寞 Hilary and Jackie (1998)
终于看了这个电影,它酸掉牙的中文名字一直让我避而远之,怕受不了文艺女要死要活
的腔调。
Anand Tucker,又知道了一个导演的名字,做为他的第一部剧情长片,很多地方可圈可
点,除了编导演音摄等,影片的叙事结构比较独特,色彩的运用颇具个性。个人感觉全
片大体可分为春夏秋冬四个乐章,从童年时代到Hilary 篇章开始为春,Hilary 篇为夏
,Jackie 篇到她发病初为秋,等到她渐渐病入膏肓,电影走向严冬末篇。我觉得这个
电影还是有遗憾的,就是成年后Jackie 的个性行事在其童年的成长经历中没有给出足
够的依据,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物的悲剧力量,并且也因此在夏篇章,她的那些做派要
特别是要睡自己姐夫的举动很是招人反感,觉得丫纯粹脑子有病,文艺女自己做死不值
得同情;到了秋,她的内心世界渐渐暴露在观众面前,也让我们对她有了更深的了解和
更多的体认,等到疾病骤然来袭,电影蒙上了愈加沉郁的色彩,悲剧感扑面而来,果然
,女艺术家杯具人生的经典陈设一一摆上台来,做为观众的我们似乎从来不嫌此类桥段
的俗套,相反,因为其真... 阅读全帖
g****z
发帖数: 2413
43
来自主题: _FilmStudies版 - 搬小板凳跟狗姐一起看电影啦~
43. 她比烟花寂寞 Hilary and Jackie (1998)
终于看了这个电影,它酸掉牙的中文名字一直让我避而远之,怕受不了文艺女要死要活
的腔调。
Anand Tucker,又知道了一个导演的名字,做为他的第一部剧情长片,很多地方可圈可
点,除了编导演音摄等,影片的叙事结构比较独特,色彩的运用颇具个性。个人感觉全
片大体可分为春夏秋冬四个乐章,从童年时代到Hilary 篇章开始为春,Hilary 篇为夏
,Jackie 篇到她发病初为秋,等到她渐渐病入膏肓,电影走向严冬末篇。我觉得这个
电影还是有遗憾的,就是成年后Jackie 的个性行事在其童年的成长经历中没有给出足
够的依据,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物的悲剧力量,并且也因此在夏篇章,她的那些做派要
特别是要睡自己姐夫的举动很是招人反感,觉得丫纯粹脑子有病,文艺女自己做死不值
得同情;到了秋,她的内心世界渐渐暴露在观众面前,也让我们对她有了更深的了解和
更多的体认,等到疾病骤然来袭,电影蒙上了愈加沉郁的色彩,悲剧感扑面而来,果然
,女艺术家杯具人生的经典陈设一一摆上台来,做为观众的我们似乎从来不嫌此类桥段
的俗套,相反,因为其真... 阅读全帖
w***3
发帖数: 387
44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傅国涌:胡适眼中的毛泽东
1945年8月抗战刚胜利时,远在美国的胡适给毛泽东发了一份电报,从中不难看出他那
种属于书生本色的天真。1954年,他为司徒雷登《在中国五十年》所写的序中说:
“司徒(雷登)博士的大使任务也宣告失败,因为正如他自己说的,他是‘外交的生手
’。……事实上,在理想主义澎湃的那些日子里,我跟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的生手们同
样的天真。的确,我在对日胜利后不久,竟天真到打了一封长的电报到重庆,以便转交
给我的从前的学生毛泽东。我在电文里用严肃而诚恳的态度央求他说,日本既已投降,
中共就再没有正当的理由来继续保持一支庞大的私人军队,中共现在更应该学英国工党
的好榜样。这个劳工党没有一兵一卒,但在最后一次的选举中,却得到了压倒优势的胜
利,获取今后五年里没有人能够跟他抗争的政权。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到了重庆,
陪他同来的有美国大使赫尔利将军,也是一个外交的生手。那时候重庆的朋友打电报告
诉我,说我的电报已经交给毛先生本人。当然,我一直到今天还没有得到回音。”(胡
颂平编《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五册,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版,1895页)
1945年的毛泽东早已不是“五四”前北大的旁... 阅读全帖
k*******r
发帖数: 16963
45
傅聪当年叛逃到英国,对傅雷心理上的打击很大的。
d*****1
发帖数: 123
46
国民党秘书长 爱新觉罗·傅聪 也比他优先,他捣什么乱啊。
y******a
发帖数: 244
47
老中折腾自己的孩子就是有瘾。
c***s
发帖数: 70028
48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院长离职演说:现行体制下折腾没希望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院长离职演说:现行体制下折腾没希望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徐斌的告别演说——
怀童心的孩子回家了
这是我最后一次以院长身份讲话,也是告别辞。本届人文学院的管理团队任满三年,履行了该做的工作,维系了人文学院教学、科研的正常运转,教工、学生人人平安,这便足以令人欣慰。至于体制所看重的各种业绩、评价,皆过眼云烟,不值得多提了。如果说,这几年里有什么没干好的事,无论是校方有看法,还是教师学生有意见,都由我来承担了。就各位对我这个自由主义分子的海涵,亦心存温暖。
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常规换届的结果,竟是上届管理团队的全军覆没,尽管原因各不相同。本人“老卖年糕”,鲍伟轮岗,两位副院长抱着深深的人文情怀回到自己所眷恋的专业中。不过看透了,这也是好事,不经意间摆脱了所谓“新老结合,以老带新”的陈腐套路,新院长、书记可以轻装上阵,独立思考。
六年半讲了无数次话,多是随意发挥,也没什么主题,这最后一次,我想了个题目:《怀童心的孩子回家吧》。
此次卸任,也是...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9
王诗佳奶奶的“27字家书”。
一次回家,奶奶帮诗佳系鞋带,诗佳随手用手机拍下“感动一刻”。 诗佳提供“多吃点,不要减肥,晚上不要出门,照顾自己,常回家,给你做你爱吃的。”歪歪扭扭的铅笔字,没有标点,六个简短的句子组成一封家书。1日,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王诗佳同学意外收到一封来自祖母的家书,全篇只有27个字,“超短”的家信,却让她流泪不止。说意外,是因为小王根本没想到“半文盲”的奶奶会给她写信;感动得泪奔,是因为这27个字对于奶奶来说,太不容易,老人家已经半个多世纪没碰过笔认过字了。记者了解到,这封家书的起因,是因为前段时间小王心情不好,想“发泄”,而奶奶回复孙女的,则是满满当当的爱。 通讯员 万阳慧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咏“没想到会收到这样一封信”
“我没想到会收到这样的一封信,奶奶小学都不曾毕业,在家从来不曾写过字,甚至不认识几个字。”来自泰州靖江东兴镇的诗佳说,“前阵子事多,心情压抑又不愿意说出来,没处发泄,就想写些东西。后来写了长长的一封信,寄回家,真的没想到奶奶会一字一字地看完,还给我写了回信。我抱怨了那么多,奶奶只是简简单单几句话,而又是她常对我唠叨的那些话,一封回信让我...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50
一次回家,奶奶帮诗佳系鞋带,诗佳随手用手机拍下“感动一刻”。
“多吃点,不要减肥,晚上不要出门,照顾自己,常回家,给你做你爱吃的。”歪歪扭扭的铅笔字,没有标点,六个简短的句子组成一封家书。1日,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王诗佳同学意外收到一封来自祖母的家书,全篇只有27个字,“超短”的家信,却让她流泪不止。说意外,是因为小王根本没想到“半文盲”的奶奶会给她写信;感动得泪奔,是因为这27个字对于奶奶来说,太不容易,老人家已经半个多世纪没碰过笔认过字了。记者了解到,这封家书的起因,是因为前段时间小王心情不好,想“发泄”,而奶奶回复孙女的,则是满满当当的爱。
“没想到会收到这样一封信”
“我没想到会收到这样的一封信,奶奶小学都不曾毕业,在家从来不曾写过字,甚至不认识几个字。”来自泰州靖江东兴镇的诗佳说,“前阵子事多,心情压抑又不愿意说出来,没处发泄,就想写些东西。后来写了长长的一封信,寄回家,真的没想到奶奶会一字一字地看完,还给我写了回信。我抱怨了那么多,奶奶只是简简单单几句话,而又是她常对我唠叨的那些话,一封回信让我感受到了平凡中最不平凡的爱。”
王诗佳的奶奶今年67岁,戴一副老花眼镜,有近6...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