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俗字
首页 上页 1 2 3 4 下页 末页 (共4页)
c********e
发帖数: 42175
1
来自主题: Girl版 - Girl版版三申请发上任包子
你这个俗字,我老觉得和谷轮有关系。
x*****r
发帖数: 320
2
来自主题: Joke版 - 桔和橘
桔 <名> jié
桔梗,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桔,桔梗药草也。从人,吉声。――《说文》
今求柴胡桔梗于沮泽,累世不得一焉。――《战国策·秦策》
“橘”(jú)是现代汉语规范字,“桔”(jié)也是现代汉语规范字,当“桔”(jié)
读(jú 时,是“橘”jú的俗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手头字。
“桔”本只有一个读音,jié 。“桔”和“橘”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字,“桔”也不是
“橘”的简化字,所以将“橘”写成“桔”是错误的。(原因接上【释义】②)
“桔”跟“橘”不应混淆。特别要注意的是,不宜用“桔”来代替“橘”使用。
1977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其中将“橘”简
化为“桔”,并说明“中药桔梗的桔仍读 jié”。
但是,1986年6月24日《国务院批转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废止〈第二次汉字简
化方案(草案)〉和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现象的请示的通知》中指出:“1977年12月20日
发表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自本通知下达之日起停止使用。”
这样,“桔”就不能作为“橘”的简化字了。
l**h
发帖数: 8270
3
什么叫俗卒?跟俗字搭边的和我应该都不搭边呀

..
l*****f
发帖数: 13466
4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重湖叠巘清嘉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
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
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
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这是小时读的第一首柳词望海潮, 在这以前只读过苏词 大江东去 之类. 据说要体会宋
词的好处, 柳词是应该读的. 读诗词是讲缘分的吧,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
里荷花。”觉得很美, 读起来音律节奏也好, 此后一直都很喜欢柳词. 后来看了那个著
名的故事, “少游自会稽入都见东坡,东坡云:“不意别后,公却学柳七作词。”少游
曰:“某虽无学,亦不如是。”东坡曰:“‘销魂当此际’非柳七语乎?”” 有点儿
不忿, 虽然苏大胡子向来我是很景仰的. 东坡老兄,似乎颇对柳永有偏见了. 当然也不
只是他一个, 当时士大夫大多以为柳词俗, 牵涉到所谓词的俗, 雅之辩. 士大夫作词
多抒写”雅人深致”, 即使写艳情也多含蓄委婉, 柳永则用些俗字, 写的通俗浅露. 写
离别, 柳永说, “执手相看泪眼”, “多情自古伤离别”, 而秦
q****e
发帖数: 1911
5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再次求名
还好吧。。。俗入声亚,也就是普通话里略近,还差个调。我小时候的同学中好多名字
里都有个苏字,好像也没人联想到俗字,heihei
不过我也不太喜欢把老妈的姓放在小朋友的名字里,怪怪的。。。
c******y
发帖数: 547
6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还是上个篆刻吧
我不太懂
好像博和道是俗字
x*****u
发帖数: 3419
7
集韻:「乾,通作干。」
http://ap6.pccu.edu.tw/Dictionary/word.asp?no=519
《庄子·田子方》:“方将被发而干。”陆德明释文 : “而干 , 本或作乾 ……。”《释名·释饮食》:
“干饭 , 饭而暴(曝) 乾之也。”毕沅疏证 : “干与乾音同 , 得相假借。”敦煌汉简 : “干茭一钧七
斤半斤。”王国维《流沙坠简》注 : “干即乾之俗字。”《后汉书·独行传》: “明堂之奠 , 干饭
寒水。”《集韵》: “乾 , 燥也。……通作干。”《康熙字典》:“干 , ……古与乾通。”
李乐毅《80 %的简化字是“古已有之”的》语文建设 1996 年第 8 期
楊愼曰:淡,古淡液之淡,干,古干溼之干。今以淡作痰,干作乾,非也。
http://www.zdic.net/zd/zi/ZdicE5ZdicB9ZdicB2.htm
v****e
发帖数: 1240
8
昭陵的确有鸵鸟像,在国际贸易发达的年代,这也是很常见的事情,并不能由此就断言
为“开放”,“博大”,“海纳百川”,等等。倘若作者以这样的方式来联想,只能说
明作者的目的性针对性过于强烈,说难听点就是心态失衡。
以外来动物做装饰,也并非唐代独有,古今中外这种例子多不胜数,所谓“顾忌”,就
更无从谈起了。如果说“盛唐”以外来动物做装饰反映这个时代的“恢宏气度”,那么
其他朝代某个昏君采用同样的形式,是否又说明其如何地“穷奢极侈”?
鲁迅的原文如下。其实如果仔细读读,就会发现很多举证根本经不起推敲。比如被作者
所贬低的南宋,其海上对外贸易却是无比发达,对外国商人的友善和宽容,同唐朝和当
今相比,恐怕还有过之而无不及,蒲寿庚家族就是典型的例子(只可惜,这是一个农夫
和蛇的故事)。然而,南宋最后灭国了,死得很惨,于是就沦为了作者的批判对象。
看镜有感
·鲁迅·
因为翻衣箱,翻出几面古铜镜子来,大概是民国初年初到北京时候买在那里的,"
情随事迁",全然忘却,宛如见了隔世的东西了。
一面圆径不过二寸,很厚重,背面满刻蒲陶,还有跳跃的鼯鼠,沿边是一圈小飞禽
。古董店家都称为"海马葡萄镜"。但我的一面并... 阅读全帖
n**y
发帖数: 860
9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海上花列传》- 叙/例言

或谓六十四回不结而结,甚善。顾既曰全书矣,而简端又无序,毋乃阙与?
华也怜侬田:撌怯兴怠N舳南壬孕颍嗍銎渖剿銮氨参湃似
赞美之语,仆将援斯例以为之,且推而广之。凡读吾书而有得于中者,必不能已于
言。其言也,不徒品题赞美之语,爱我厚而教我多也;苟有以抉吾之疵,发吾之覆,
振吾之聩,起吾之疴,虽至呵责唾骂,讪谤诙嘲,皆当录诸简端,以存吾书之真焉。
敬告同人,毋??金玉
光绪甲午孟春,云间花也怜侬识于九天珠玉之楼。
例言
此书为劝戒而作,其形容尽致处,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阅者深味其言,更返
观风月场中,自当厌弃嫉恶之不暇矣。所载人名、事实,俱系凭空捏造,并无所指。
如有强作解人,妄言某人隐某人、某事隐某事,此则不善读书、不足与谈者矣。
苏州上白,弹词中所载多系俗字,但通行已久,人所共知,故仍用之,盖演义
小说不必沾沾于考据也。惟有有音而无字者,如说撐鹨獢二字,苏人每急呼之,
并为一音;若仍作撐鹨獢二字,便不合当时神理;又无他字可以替
g*****n
发帖数: 547
10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Re: 其实亦舒的书

~~~~~~~~~~~~~~~~~~~~~~~~~~~~~~~~~~赫赫,何必,俗就俗了,
有什么可怕地亚,看上的净是些权威论断的“低”文字,这品位还能高么?
~~~~~~~~~~~~~~~~~~~~~~~~~~~~俺不过一个俗字而已,怎么也招您老
不快了?念在俺们态度还诚恳,就也高姿态了一把,一笑而过了?
突然想起来有首俗歌,唱的是“你伤害了我,却一笑而过。。。“真俗!
没办法,俺就是这样子喜欢通俗地。。。不过我想兰笨笨也不过就是想幽上一
默,没有更多深意。。。这就是俺们亦舒拥趸者了,做事没什么大脑地,您们
都别想多了。。。
下面这些让俺长了好些见识。。。不过既然是泰斗评泰斗,想必如何都有道理
万万不可拿来给俺们做比较。。。
//GRIN!
再者,好于张爱玲的文字更是成把成
h****t
发帖数: 1640
11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点降唇 无题 附师傅改正篇
就是。
生死永难题,“题”,字还有些回味。改为“记”,俗字,而且了无余味。
l*r
发帖数: 79569
12
我倒觉得用俗字别有一番风味
下阕开头同意包子兄所言。。。
娥之子夜卿之卯,其实颇有新意,写古人之所未见
churchill的有些妙句很喜欢,也是很见功力的
个人很喜欢churchill那一首七律,等其它刽子手来砍一砍:)
x*****u
发帖数: 3419
13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柳词八赏--离别
这个说字,算个俗字(?),但用在这里,竟比‘悦’更佳。
而且‘说’在古代,不必通悦,也应该就是个仄声。好比这首:
休说
唐·徐夤
休说人间有陆沈,一樽闲待月明斟。
时来不怕沧溟阔,道大却忧潢潦深。
白首钓鱼应是分,青云干禄已无心。
梓桐赋罢相如隐,谁为君前永夜吟。
n*n
发帖数: 456
14
来自主题: Xiqu版 - 曲学名词--音名与唱名 ZZ
【音名】
音乐术语。对固定高度的音所定的名称。中国古代律制中的十二律以黄钟、
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作
为十二个固定高度的音的名称。七音律制中,则以宫、商、角、徵、羽、变
徵、变宫为名称,民间传统则以“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
乙、仩、亻尺、仜 ”为名称。在近现代则通用以C D E F G A B为固定高度
的音的名称,当固定音发生变化的时候,则用升、降号来表示。
【唱名】
音乐术语。为了便于发音和区别音级,常用七个拉丁文的音节来表示自然音
阶中的七个音名的唱法,即用 do re mi fa sol la si 。 中国工尺谱中的
上、尺、工、凡、六、五、乙等音名,亦为唱名,六、五、乙的低八度则唱
作合、四、一。 唱名法又分为固定唱名法和可动唱名法。以绝对音高为基
础,C唱do,D唱re,E唱mi等,无论何调,永远不变,为固定唱名法;以相对
音高为基础,其唱名不固定,以调别为准则,C调以C唱do,D调以D唱do 等,
唱名随调式而变,为可动唱名法,亦称首调唱名法。中国古代两种唱名法都
有,宋代工尺谱、俗字谱均用固定唱名法记谱,民间
m******r
发帖数: 4351
15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唐家三少的书很好看
对头。主角是天才帅哥,这点上很难让钓丝们带入进去。但是,如果唐三面向的是女ID
...
我看的一本叫<绝世唐门>,从书名到设定到段子就是一个俗字。但我一不小心就看了快
二百章,秘诀是看到打斗之类不喜欢的地方就翻页跳过去。
反正你看下去就知道了,我觉得文字上的功力不弱于蛤蟆之流。
要说问题,我觉得唐三的书的就好像甜点,多了会腻,但小孩女人除外。
反正我是把这东西当成小孩子的童话看的。童话么,大人看了明知脱离现实,但心态放
低也是没问题的,比如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之类的。某些小孩子长大了,想表现点自己的
成熟,但没弄好的话会不上不下,看着反而难受又别扭了。比如前几天我推荐的仙路争
锋,现在越写越弱了,啪啪使劲打我的脸啊。
唐三这家伙现在似乎还有个团队,一边写还一边出漫画,同时还搞网游和别的什么乱七
八糟的东东。
p*******n
发帖数: 73
16
来自主题: Prose版 - Re: 城市脚印 一 (天津)
铃铛阁(那个天津人要念gao的)好像在红桥区一带,具体我也搞不清楚。我觉得天津的
民俗很有特色,就是在这个俗字上,不是粗俗,而是纯朴和原始,从它的方言,到天津人
的热情和直爽,还有蕴含传说掌故的各种风味小吃,再有土气扑面而来却生意兴隆还特招
外国人待见的文化街,估衣街等等。虽然很多人说是中国最大的农村,但是不得不承认这
是一个悠闲舒适的农村。除了天津站外蝗虫一样的出租司机。
不过天津也有很洋气的地方,就是原先八国联军留下的租界了。租界里个人认为保存得比
较好的,是意大利和法国的,我母亲原来住在日租界,据说原先都是拉门榻榻米,但是后
来全部改装了,因为位于寸土寸金的和平区,所以很多地方都早就翻修的面目全非了。意
租界在河北区,改动不大,我家曾经住在意租界,附近就是梁启超的饮冰室和袁世凯的故
居,可怜原先的深深庭院现在不知道住了多少人家,院子里也布满违章建筑。这些年大概
颇有改观。法租界主要是五大道地区。看过朗园吗?那各小说就是以这个地带为背景的,
我初中三年在这里度过,所以读起来倍感亲切。法租界和意租界类似,外表看来依旧庄严
神秘,实际上里面完全面目全非了,记得看过一次电视采访,那里的住
l*r
发帖数: 79569
17
来自主题: Prose版 - 【Prose征文】瓜子
哈哈,赞!
薄荷现身说法,活灵活现!
俺几年前攒过一篇瓜子文,贴在下面,充做注脚。如果当时识得薄荷这样的嗑瓜子高手
,俺散漫空谈的文章就能充实多啦~
发信人: lhr (麻辣呆牛筋), 信区: Memory
标 题: 闲嗑-读cranberry《看award"多年以后“有感》之有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Sep 23 17:03:05 2008)
各花入各眼,才子佳人们眼中的葵花是生命、跳动、梵高,是水彩、成长、小老虎。俗
人如我,想到的却是葵花籽,狮子头,与那本著名的宝典。
葵花据说起源于墨西哥,葵花籽想必美洲土著是最先尝过的,西班牙人带入欧洲后,说
不定也摆上过贵妇小姐们的果盘。但这和我意象中的葵花籽实在有些距离,正如我固执
的认为,贾府果盘上林黛玉抿着嘴嗑的瓜子,当是西瓜、南瓜籽一类;潘金莲、孟玉楼
倚窗嬉笑,唾到楼下人头上的才是我们要说的葵花籽。再如六安瓜片,有人说因状如葵
花籽而得名,我倒相信这瓜片指得是西瓜子,或者就是切开的一牙西瓜。但俗成已定,
满大街叫卖着炒瓜子的全是葵花籽,我们就姑且称之为瓜子吧。
瓜子儿的精髓在嗑,靠墙根儿、唠闲话儿、嗑瓜子儿、喝... 阅读全帖
P*******i
发帖数: 10965
18
来自主题: Prose版 - 【Prose征文】瓜子
wow~牛筋大作先mark, 再细读。

哈哈,赞!
薄荷现身说法,活灵活现!
俺几年前攒过一篇瓜子文,贴在下面,充做注脚。如果当时识得薄荷这样的嗑瓜子高手
,俺散漫空谈的文章就能充实多啦~
发信人: lhr (麻辣呆牛筋), 信区: Memory
标 题: 闲嗑-读cranberry《看award"多年以后“有感》之有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Sep 23 17:03:05 2008)
各花入各眼,才子佳人们眼中的葵花是生命、跳动、梵高,是水彩、成长、小老虎。俗
人如我,想到的却是葵花籽,狮子头,与那本著名的宝典。
葵花据说起源于墨西哥,葵花籽想必美洲土著是最先尝过的,西班牙人带入欧洲后,说
不定也摆上过贵妇小姐们的果盘。但这和我意象中的葵花籽实在有些距离,正如我固执
的认为,贾府果盘上林黛玉抿着嘴嗑的瓜子,当是西瓜、南瓜籽一类;潘金莲、孟玉楼
倚窗嬉笑,唾到楼下人头上的才是我们要说的葵花籽。再如六安瓜片,有人说因状如葵
花籽而得名,我倒相信这瓜片指得是西瓜子,或者就是切开的一牙西瓜。但俗成已定,
满大街叫卖着炒瓜子的全是葵花籽,我们就姑且称之为瓜子吧。
瓜子儿的...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26819
19
来自主题: Thoughts版 - 胡适的诗
一.其 人 其 事
新詩老祖宗--胡適
胡適是中國新詩的開山祖,他自己則戲稱為-新詩老祖宗-,胡適與新詩,這其中自有著很
大的因緣值得我們去探索. 胡適,字適之,世居安徽績溪,民國前二十一年出生於上海,二
十歲赴美留學,後來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民國六年返國,任北京大學教授,抗戰期
間,曾出任駐美大使,勝利之後為北京大學校長,旅美期間,先後任教於哈佛大學\哥倫比
亞大學\加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民國四十七年來台主持中央研究院,任院長職,五十一
年逝世於南港任所,享年七十一歲.著有<中國古存代哲學史><白話文學史料><胡適文存>
等書. 中國新文學運動,胡適是最重要的啟蒙人,早在民國六年一月,他即發表<文學改良
芻議>,提出當時文學的八個主張,也就是後來的八不主義: 一.不做-言之無物-的文字
二.不做-無病呻吟-的文字 三.不用典 四.不用套語爛調 五.不重對偶-文須廢駢詩須廢
律 六.不做不合文法的文字 七.不摹倣古人 八.不避俗話俗字 他主張使用-白話-做為
文學語言改革的基礎,對於白話他的看法是: 一.白話的-白-,是戲台上<說白>的白,是俗
語<土白>的白,故白話即是俗話.
a*****y
发帖数: 33185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新文化运动ZZ
新文化运动
百科名片
[新青年]
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为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
。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德先
生与赛先生),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以胡适为
代表的温和派,则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
即为新文化运动滥觞。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
物,这一运动并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
目录
起止时间
兴起背景
运动过程
代表人物
运动论述
口号
主要内容
进步性
局限性
影响
意义作用
历史评价
起止时间
兴起背景
运动过程
代表人物
运动论述
口号
主要内容
进步性
* 局限性
* 影响
* 意义作用
* 历史评价
展开
鲁迅介绍
总纲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
...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新文化运动ZZ
新文化运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Wiki letter w.svg
此条目或章节需要扩充,请协助改善这篇条目。(2008年7月11日)
更进一步的信息可能会在讨论页或扩充请求中找到。请在扩充条目后将此模板移除。
《青年杂志》第一期,作为陈独秀在文坛活跃的象征同时,也昭示著中国自1840年以来
即将再次降临的思想风暴。
新文化运动为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
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
倡民主与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一方面,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则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
主义代替儒家学说,即为新文化运动滥觞。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
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一运动并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
目录
[隐藏]
* 1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 2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3 前期经过
* 4 主要内容
* 5 后期变化
... 阅读全帖
g****y
发帖数: 141
2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USTC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slaker (獾), 信区: USTC
标 题: 疯人院(3)____Xie_Song(没头脑)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Sat Jun 10 02:17:45 2000) WWW-POST
(3)
梯子总是安静的看他的书,当然跟鸭子、矬子和我不一样,梯子
只看两种书:课本和英语。梯子是有远大志向的人,之所以他肯呆在
疯人院里跟我们同流合污,完全是因为在这里他可以肆无忌惮的挑灯
夜战,在这里,你就算半夜两点爬起来跳芭蕾也没人理你。
梯子的绰号是有来由的,在他的桌上有一张不伦不类酷似名言的
东西,之所以说类似,是因为梯子现在还不是名人:生活,就象爬楼
梯,只有向上才可能登顶。对于这张纸片,鸭子常常露出很轻蔑的神
情,然后从鼻孔儿里挤出个俗字来。不过在私下的谈论中,我们几个
一致认为寝室里将来最有希望被人追着要签名的就是梯子,虽然现在
我们对他的吝啬都很不屑。不管怎么说,梯子正是这样从小学爬到中
学,再爬到这儿来的,当然,这儿离顶还远,对于未来,梯子早有打
算,他只花了一个学期就
m**********e
发帖数: 2808
23
来自主题: Cantonese版 - 一些关于粤语的帖子。。。
粵語書寫的兩途(上)
陳雲 | 三文治 – 2011年6月7日
粵語書寫有雅俗兩途,兩者都有時代錯置的誤解,要辨別清楚。所謂雅,是粵語的
音韻、語彙、語法和套語都有雅言痕跡。粵語音韻來自秦漢,語彙上溯先秦,大者來自
唐宋,例如唐朝語彙,今日在北方話變成倒裝詞,語言仍是日用詞,如人客(客人)、
擠擁(擁擠)、緊要(要緊)、心甘(甘心)、配搭(搭配)、韆鞦(鞦韆)、蹺蹊(
蹊蹺)、油漆(漆油)、士兵(兵士)、弟兄(兄弟)、銜頭(頭銜)、取錄(錄取)
等。
所謂俗,就是將口語用俗字、諧音字、英文拼音來記錄,也就是現今的寫法。
粵語語法有先秦特色,如雙賓語語序(我卑錢渠)、我錢多過你、食多一啖飯之類
。套語之有何貴幹、歡迎之至、何罪之有、莫奈之何等,來自宋元白話之套語。往日,
這些是通行口語,俗人聽粵曲和讀傳奇故事多了,也識得講有請、有失遠迎、有怪莫怪
之類,今日由於學子與傳統戲曲和傳奇脫節,才覺得是老古雅言。
傳承香港的粵語書寫,首先是將口語的雅言繼承下來,堅持寫今日、食飯、飲水、
人客、銜頭、取錄、多過你、我去英國、等我來、一生之類,毋須寫今天、吃飯、喝水
、客人、頭銜、錄取、比你多、我到...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2808
24
来自主题: Cantonese版 - 一些关于粤语的帖子。。。
粵語書寫的兩途(上)
陳雲 | 三文治 – 2011年6月7日
粵語書寫有雅俗兩途,兩者都有時代錯置的誤解,要辨別清楚。所謂雅,是粵語的
音韻、語彙、語法和套語都有雅言痕跡。粵語音韻來自秦漢,語彙上溯先秦,大者來自
唐宋,例如唐朝語彙,今日在北方話變成倒裝詞,語言仍是日用詞,如人客(客人)、
擠擁(擁擠)、緊要(要緊)、心甘(甘心)、配搭(搭配)、韆鞦(鞦韆)、蹺蹊(
蹊蹺)、油漆(漆油)、士兵(兵士)、弟兄(兄弟)、銜頭(頭銜)、取錄(錄取)
等。
所謂俗,就是將口語用俗字、諧音字、英文拼音來記錄,也就是現今的寫法。
粵語語法有先秦特色,如雙賓語語序(我卑錢渠)、我錢多過你、食多一啖飯之類
。套語之有何貴幹、歡迎之至、何罪之有、莫奈之何等,來自宋元白話之套語。往日,
這些是通行口語,俗人聽粵曲和讀傳奇故事多了,也識得講有請、有失遠迎、有怪莫怪
之類,今日由於學子與傳統戲曲和傳奇脫節,才覺得是老古雅言。
傳承香港的粵語書寫,首先是將口語的雅言繼承下來,堅持寫今日、食飯、飲水、
人客、銜頭、取錄、多過你、我去英國、等我來、一生之類,毋須寫今天、吃飯、喝水
、客人、頭銜、錄取、比你多、我到... 阅读全帖
p***l
发帖数: 134
25
来自主题: Cantonese版 - 香港人经常读错和写错的几个字
原来楼主是评论广东话的读音?楼主唔系广东人,唔该唔好乱评广东话。
1.“时间”和“空间”在所有广东人都是同一种读法,前者读阴上声,后者读阴平声。
你可以话广东话同普通话(两字同读阴平声)无对应。不过你话香港人读错呢两个字就
太离谱啦。唔通所有广东人都读错,只有你的广东话最正?
3.唔知你听边个香港人将“强抢”个强同“强颜欢笑”个强读成同音?反正我睇左卅年
香港电视都未听过有人甘读法。如果你唔系广东人,听唔出阴去声同阳平声的区别我就
可以理解。
4.使字是形声字,古韵(按《广韵》)与“史”字同音。楼主梗是唔知道广东话有“文
白异读”的现象啦。正式场合或者读书时“使”字读作“史”,口语“使”字读作“洗
”,正是香港人比广州人讲究的体现,广州人应该要学习就真。甘都够胆摞来批?类似
的现象在广州人的广府话里面也有呀,比如“行走”的“行”读书音是“恒”,口头读
“hang",绝对唔可以搞混的。如果你有心研究一下各种方言,就会发现比如潮州话的
”文白异读“现象更突出。反正我睇楼主真是见到骆驼叫做肿背马。
5.“堕”同“坠”在古汉语就是同义词,有问题咩?
6.广东话本来就无“哪里”的讲法。有d唔严肃... 阅读全帖
A**k
发帖数: 1978
26
来自主题: Fujian版 - 【转载】虎究娃拱美印奴

从晚清的福州话罗马字到现今的语言学家注音,一般都写成io,对应《戚林八音》里的
“桥”韵字。再就是现在东南亚的福州裔“张”姓一般都写成Tiong或者Diong,也是用的io,在清初以前的福州话里以及现在福州西部(闽清)、北部(古田、罗源)和东南部(福清),“张”还是读Diong,而不是Duong的。
福州话有“摔”字啦,只不过是用来表示“摔东西”的意思,没有“摔倒”的意思。而
且任何汉字在福州话里都有读音,只不过一些北方白话常用的土俗字在福州话里要用文
读音读出来,很少用到。
j****s
发帖数: 271
27
来自主题: Shanghai版 - 老朱这一世 zz
我比较保守的,认为汉字不是文读的专利,更不是普通话发音的专利
所以碰到文白异读,一般都写本字,最多注个音。
野 ya 讹化成 洋 yan 可能是连读过程中,后字的唇音粘连到前字造成的
ia和ya的区别,前者音高,是阴调,后者音低,阳调
“着”本是“著”的俗字,考虑到大陆简体字体系用着表穿衣,所以用“着”
不过不管哪个字,都不止一个音
“著”在“著作”里是 tsy,音同“主”
“着”在“着火”和 verb+着 中念 zah,音同“石”
在“着衣裳”里是 tsah,音同“扎”
另,普通话里“穿着打扮”和“着火”也是异读关系
渠 是大部分吴语甚至粤语第三人称的本源,广东的“佢”,苏州的
“俚”,嘉兴的“伊”(阴调),宁波的“其”,浙江大部的gi/ge等等都是
同源词。上海的 yi 是个阳调,和阴调字“伊”不符,表示“那里”
的i倒是应该用"伊"。有一种写法是用“侇”来表示上海的第三人称
考虑到整个吴语区的通用性,不妨用“渠”,发音末,就训读好来
p*******n
发帖数: 73
28
来自主题: Tianjin版 - [转载] Re: 城市脚印 一 (天津)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rose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porphyrin (山楂片~~TH0329), 信区: Prose
标 题: Re: 城市脚印 一 (天津)
发信站: Unknown Space - 未名空间 (Tue Dec 21 10:40:07 2004) WWW-POST
铃铛阁(那个天津人要念gao的)好像在红桥区一带,具体我也搞不清楚。我觉得天津的
民俗很有特色,就是在这个俗字上,不是粗俗,而是纯朴和原始,从它的方言,到天津人
的热情和直爽,还有蕴含传说掌故的各种风味小吃,再有土气扑面而来却生意兴隆还特招
外国人待见的文化街,估衣街等等。虽然很多人说是中国最大的农村,但是不得不承认这
是一个悠闲舒适的农村。除了天津站外蝗虫一样的出租司机。
不过天津也有很洋气的地方,就是原先八国联军留下的租界了。租界里个人认为保存得比
较好的,是意大利和法国的,我母亲原来住在日租界,据说原先都是拉门榻榻米,但是后
来全部改装了,因为位于寸土寸金的和平区,所以很多地方都早就翻修的面目全非了。意
租界在河北区,改动不大,我家曾经住在意租界,附近就是梁启超的饮冰室和袁世凯的故
首页 上页 1 2 3 4 下页 末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