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会试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l******8
发帖数: 9475
1
来自主题: pets版 - 大灾大难之时
对下面这段话印象深刻!
"关于宠物,我自己没有宠物,我那时也没看到很多宠物。是不是被人们吃了?我不知道
。也许吧。"
里面有些人性的东西.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unsAndGears 讨论区 】
发信人: dingjin (dingjin), 信区: GunsAndGears
标 题: 一个SHTF情况的记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3 13:36:18 2012, 美东)
这里有人贴过,我应一个朋友要求给他翻成中文了,看着方便点。转贴在这里。
有些人觉得不好的事永远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有些人觉得还是应该做些准备。
我妈妈经历过地震,从此床下面永远放着瓶装水和饼干,一点药物。
最近看到一篇东西,是比较极端的情况下的,多数人当然不可能遇到,仅供参考。但飓
风,地震,停电断水,短期骚乱,还是应该有点应对的准备,尤其是男主人,这是你的
责任。
仅供参考而已
原帖地址:
http://www.tacticalintelligence.net/blog/shtf-survival-qa-a-fir
有些人觉得不好的事永远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有些人觉得还是... 阅读全帖
x*****u
发帖数: 3419
2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会馆与科举z
http://www.jsdj.com/luyou/HKTK/BJHUIGUAN.htm
会馆与科举
[ 主页 ] [ 旅游资源 ] [ 旅游常识 ] [ 海阔天空 ] [ 游记 ]

国子监  国子监2 北京孔庙 会馆与科举
自1415年,明清两朝的科举考试地点都设在北京。古代的科举制度分为甲乙二科,乙
科是指集中全省秀才在省城举行“乡试(省试)”甲科是把全国的举人集中到京城举行“
会试”,会试由礼部在京城主持,各省举子赴京考试国家按例提供一定的车马费,史称"
公车",但是单程,会试录取比较严格,每科应试大约六七千人,只录取三百人左右。一
经贡院出榜,榜上有名的,依然留在北京,参加殿试,分出甲别、名次,进士分为三等,
即“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一甲只有三名,殿试一至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
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统称进士,考中状元的当时被认为是
“天下第一才子”。明清两朝先后举行过进士考试201科。
全国各地的举子云集京城,再加上仆人等,人数更多,食宿非常困难。发榜后没有考

发帖数: 1
3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败像丛生的清戊午科场案
清朝咸丰八年是戊午年(1858年),八月初六,咸丰皇帝钦点了此次顺天(北京)
乡试的主考官和副主考。
柏葰担任主考官。
柏葰此人非同小可,是蒙古正蓝旗人,道光六年进士,先授编修,后任内阁学士,
兼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拜文渊阁大学士,是清室庙
堂的一品大员。著有《薜菻吟馆诗钞》、《奉使朝鲜日记》等著作。
柏葰素与肃顺等不和。
副主考官则是户部尚书朱凤标和御史程庭桂,同考官是翰林院编修浦安、翰林院编
修邹石麟。
同考官是乡试、会试中协同主考或总裁阅卷之官。
发榜时,有人发现唱戏的优伶平龄,竟然中了第七名。
按清制,娼妓、优伶、皂、吏等不能参加科考,而平龄经常登台唱戏却还能中榜,
引起人们的议论和怀疑,一时舆论大哗。
就在这风生水起之时,御史言官孟传金突然呈递奏章,参劾考生平龄的朱卷和墨卷
不一致,应该查究。
墨卷是考生用墨笔写的考卷,字是黑色。朱卷是考场监考工作人员用朱笔誊抄誊抄
的复制的考卷,红字。
朱卷,是专门给阅卷官披阅的考卷。
我国在北宋就采用了密封、糊名和誊... 阅读全帖
s**l
发帖数: 11983
4
来自主题: NorthEast版 - guess where this is
loading...
铁岭银冈书院的文化特征
作者:徐天欣 来源:铁岭市银冈书院
书院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形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为建设华夏文明立下了不朽的功劳。嵩阳书院、白鹿洞书
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早已名闻遐迩。东林书院那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
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楹联,更是脍炙人口,影响古今。银冈书院作为众多书院中
的一员,认真学习了前代书院的办学经验,并在东北特定的历史环境里孕育、创建和发
展。因而形成了它的特有的个性和文化特征。
银冈书院是东北清代成立最早、保存最好的书院。它虽规模不大,但功能颇多;它
自主办学,保持着书院的许多文化传统;它施教注意实践,学生因时而学,爱国时政教
育占有突出地位。今天它成了一处宣传祖国优秀民族文化,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
育的基地。
一、规模小而包容大
银冈书院位于铁岭古城南门里,是一处清代建筑群。其规模不大,院舍也不雄伟。
它没有我国著名书院的巍巍大观,没有高阁、长廊,也没有幽林掩映和高山为伴。可是
在这里却有着很大的文化包容,我们可以从这小小的天地里窥视到铁岭历史文化的剪影...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5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秘闻:鲁迅祖父周福清贿考案
http://www.dzwww.com/dzwwc/200402280480.htm
鲁迅祖父周福清科场贿考案始末
文/刘书龙
鲁迅先生在其《呐喊·自序》一文中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
入困顿的吗?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那
么,鲁迅先生是缘何“从小康而坠入困顿”的呢?对这一问题的答案,
先生在为俄文译本《阿Q正传》写的著者自叙传略中极为简略地提了
一句:“听人说,在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
生计。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
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除此之外,
在鲁迅先生的著作中,我们再也找不到关于这“一场很大的变故”的
任何记述。其实,鲁迅先生所说的这场“很大的变故”,是因发生于
1894年的其祖父周福清科场贿考案而引起的。对于这场当时轰动两江
及京城的科场贿考案,周作人在其《鲁迅先生的故家》、《鲁迅先生
的青年时代》及《知堂回想录》等著述中多有述及,但因贿考案发生
时,周作人年龄尚幼,故其记述多是根据自己晚年的回忆及传闻,与
事实真相多有出入。现笔者根据《光绪朝东华录》收有有关此案全部...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566
6
来自主题: _beyond_real_world版 - 明朝那些事儿:王守仁传 (zt)
《明朝那些事儿》——王守仁传(3.踌躇)
在外面混了一年的王守仁终于带着老婆回了北京。刚一回来,父亲王华就用警惕的眼睛
审视着他,唯恐他继续干那些奇怪的事情,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自己的儿子
变了,回家之后除了看书还是看书。
他十分满意,终于放下了心头的大石。
王华犯了一个天真的错误,因为王守仁读的只是朱熹的书,他读书的动机也一如以往—
—做圣贤。
不久之后,另一件怪事发生了。
王华突然发现,王守仁从书房失踪了,他怕出事,连忙派人去找,结果发现这位怪人正
待在自家的花园里,看着一枝竹子发呆,一动不动。
他走上前去,奇怪地问道:
“你又想干什么?”
王守仁压根就没有看他,眼睛依然死盯着那根竹子,只是挥了挥手,轻声说道:
“不要吵,我在参悟圣人之道。”
王华气得不行,急匆匆地走了,一边走一边大叫:
“我不管了,我不管了!”
王守仁依然深情地注视着那根竹子,在他的世界中,只剩下了他和这根不知名的竹子。
王华不理解王守仁的行为,但是大家应该理解,有了前面的哲学课打底,我们已经知道
,王守仁先生正大踏步地前进在圣贤之路上,他在“格”自己家的竹子。
“格”竹子实在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王守仁坐...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7
来自主题: _Mao_and_Deng版 - 左宗棠之死
左宗棠之死
作者: 冯伟林

光绪十一年(1885年)7月27日清晨,74岁的湘人左宗棠停止了最后的呼吸。他是在福
州北门黄华馆钦差行辕任上去世的。他一死,意味着大清王朝最后的顶梁柱倒下了,这
大厦还能维持多久?
接到丧折后,慈禧太后的心情是复杂的。“中国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
棠”言犹在耳,可左宗棠走了。走了也好,这个汉人太强硬,太无拘束,甚至在万寿圣
节也不参加行礼。但态是要表的,要不然还会有谁去为朝廷卖命呢?于是诏谕立即派发
各省:追赠左宗棠为太傅,恩谥“文襄”,赏治丧银三千两。
就在慈禧太后下达诏谕后的一个夜晚,福州暴雨倾盆,忽听一声劈雷,东南角城墙,顿
时被撕裂一个几丈宽的大口子,而城下居民安然无恙。老百姓说,左宗棠死了,此乃天
意,要毁我长城。
左宗棠死了,左公行辕标着“肃静”、“回避”字样的灯笼。已被罩以白纱的长明灯代
替,沉重的死亡气息,压得人透不过气来。这盏盏白灯,宣告着时代强音的终结,这是
一个奋起抗争、抵御外侮的时代,左宗棠是中流砥柱。而拥有“二等恪靖侯、东阁大学
士、太子太保、一等轻骑都尉、赏穿黄马褂、两江总督、南洋通商事务大臣”等七个头
衔的左宗... 阅读全帖
g********n
发帖数: 2314
8
来自主题: _GoldenrainClub版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zz 钱穆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zz 钱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28 11:17:00 2009), 站内
发信人: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信区: paladin
标 题: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zz 钱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28 11:16:46 2009), 转信
eBookCN|Txt电子书籍下载 http://www.ebookcn.com
目 录

前言
第一讲 汉代
第二讲 唐代
第三讲 宋代
第四讲 明代
第五讲 清代
总论
钱穆年表
钱穆先生小传
王昆吾: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毕明迩:关于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我很早以前,就想写一部中国政治制度史。一则我认为政治乃文化体系中一要目。尤其如中国,其文化精神偏重在人文界。更其是儒家的抱负,一向着重修齐治平。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绝不该忽略中国传统政治。辛亥前后,由于革命宣传,把秦以后政治传统,用专制黑暗四字一笔抹杀。...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362
9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天道佑善 积德改运
古人认为,人的命运与祸福,都是有因有果,一切取决于自己行为的结果,一切都逃不
出天理的安排。然而天道佑善,常眷顾、帮助善良的人,使其做事有如神助。自古以来
积德改运的例子不胜枚举,以下是南宋的赵雄行善得报的故事。
赵雄生来朴实厚道,读书识字不十分聪明,说话也不是很伶俐,他父母也认为像他这样
也就知道些字罢了。
赵雄对于先生讲的一些典故,很多都记不住,只牢牢记住先生讲的这样一个故事:说王
曾的父亲一生敬重字纸,积德行善,一日梦见孔圣人对他说道:“汝一生敬重字纸,积
德行善,阴功浩大,当赐汝一贵子,大汝门户。”果然生出王曾,中了三元。
赵雄想道:“我一生愚笨,多是前生不惜字纸,不积善之故。以后一定要多行善事。”
果然善念虔诚,自有报应,笔下的文章越写越顺,与原先大是不同。一日,赵雄便要赴
临安来科举,周围有人嘲笑他,他也不与人争论。
赵雄赴科举路上,一日见树林下,一具骸骨暴露在地,想到西周时文王遇枯骨,必然埋
以土泥。于是叫仆人借得锄头一柄,主仆二人将此骸骨埋于土泥之中。考试揭榜后,赵
雄中了举人。
到了会试之时,全天下举子都纷纷而来,赵雄想到:“自己这样水平中举已属侥幸,怎
再参加会试?...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10
宋先生收藏的明代马褂
昨天,山东烟台莱州市民宋先生展示了他收藏的明代殿试作弊“马褂”,该衣服的正反两面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将直径为1.5厘米的5角钱硬币放到该衣服上,上下足足写了8个字,平均一个字长仅为1.8毫米。
《山东商报》报道,“这件衣服原来的主人姓任,家住东宋,出身书香门第。”该物品现在的主人宋先生透露,26年前,他在姓任的主人家里第一次见到这件衣服,当时立即被衣服上工整、清秀的蝇头小楷吸引。“足足有四五万字呢,正反两面抄录了《四书五经》的必考题材,并在主要部分加注了点记和目录,可见考生的用心良苦。”
“写满这样一件衣服,得用三四年的时间吧,工程太庞大了。”莱州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称,笔迹从一而终,相当工整,而且可以看出当时全国“统考”的重要内容。目前莱州市出土的类似以衣服作为作弊的物品仅此一件。
记者随后电话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魏坚,他说:“虽然文物陈列中,作弊的物品并不少见,但是这么煞费苦心的还是比较令人震惊的。”
“在我们熟悉的小说当中,范进不就是中举后发疯了吗,那是古代科举制度下部分书生的缩影。”工作人员说,科举考试是每三年一次,而每次能够考中的只有...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1
顺化文庙遗址的“进士题名碑”。
香江穿过的越南故都顺化,正好在越南国土的中部。顺化北至河内654公里,南距胡志明市1071公里;从1558年至1945年的400多年间,先后是广南阮氏、西山阮氏和新阮等三个王朝的京都。猛然看见它,那浓烈的古代中国建筑风格,使我感受到强烈冲击。
越南阮朝末代皇帝叫阮福永瑞(阮福晪),从小受法国教育,先后在法国和日本的卵翼下,做过好几次傀儡。
日本投降后,1945年8月30日,这位年号“保大”的皇帝在顺化皇城南面的午门,正式宣布退位。4年不到,他又在法国扶持下再次回到西贡,当上越南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元首。
6年后的1955年,保大自己任命的政府总理吴庭艳把他废除了,成立越南共和国。从此,保大就再也看不到顺化故都,只得远走他乡,在巴黎度过余生。
顺化的中心是皇城。皇城呈方形,每一边长600多米,有护城河和城墙环绕,东南西北各有一座城门。朝南的是最雄伟的午门。午门前还有三座金水桥和高大的旗台。皇城北面的门叫和平门,城东是显仁门,城西是彰德门。
资料说,皇城始建于1687年。1802年后又花了几十年功夫才建成现在这个模样。皇城东南西三方之外,是故都的城区,这儿原有阮...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12
昨日,北京电影学院,一位落榜的考生现场给媒体记者表演武术。当日,北京电影学院初试放榜。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一名考生在北电校园内查看成绩。拍者 金硕 摄
2014年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报名人数5077人。昨天北电表演学院初试发榜,4280名考生落榜,占报名人数的84%,只有797人进入复试。
网上公布榜单 现场看榜考生减少
由于今年北电首次在网上和校园内同时公布榜单,当天来现场看榜的考生人数大幅减少。
表演学院复试考试今日开始
据北电表演学院副院长姜丽芬介绍,2014年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招收本科生50人,高职生30人。考试分初试,复试进行。报考表演专业的考生,参加专业考试时,一律不许化妆。
复试考试于2月16日开始,考试内容有:声乐、形体综合会试;台词、表演综合会试;口试(艺术、历史、社会常识等)。
据介绍,2014年表演学院招生考试在考场安排上,考官和考生均以抽签形式决定所在考场;考场监督上,每位考生的考试过程都将全程视频记录;评分时,考官实行背对背打分,督导组现场督导,学校招生监察组各环节全程监督。
c***s
发帖数: 70028
13
昨日,北京电影学院,报考表演系的考生在排队等候初试。
又是一年艺考时,昨日在北京电影学院启动的表演学院专业考试吸引了不少“颜值”颇高的考生参加。今年该校表演学院本科招生计划为50人,报名人数达6168人,比去年增加了1000余人,报录比为123:1。
进场只能报考生号
昨日上午,北京电影学院表演楼外排起了一条“颜值”颇高的队伍,来自全国各地的帅哥美女们将陆续参加为期8天的专业测试。
据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副院长姜丽芬介绍,今年该院共有50个本科招生计划,报名人数比去年增加,报录比是123:1。
今年该校的考试流程设计得格外严谨,4个考场中有5位考官,而考生和考官均要通过随机抽签才能确定所在考场。
考生进场后除了考生编号外不能报告个人信息,也不进行自我介绍;考官在考试中也不能互相交流,而是要通过电脑打分,所有分数都是百分制度,5位考官分数去除最高和最低分后,取剩下3位的平均值。
初试首增才艺展示
今年初试首次增加了才艺展示环节,包括声乐,舞蹈,戏曲,武术,曲艺,杂技,而不是往年在三试时才进行才艺展示。
据介绍,这既是为了考生能在初试时有展示自己在表演方面的优势和特长的机会,也是为了让考官... 阅读全帖
a***s
发帖数: 12296
14
据台湾媒体《东森新闻云》6月28日报道,甜心主播吕佳宜拥有可爱的外型,2014年升格人妻,她2月初才传出怀孕的喜讯,不料,3月却意外小产。她28日指出会小产是因妇幼医院诊断错误造成治疗延误,后来求偿无门,才会曝出过程;对此,负责产检的苏怡宁医师稍早在脸书反驳,直批吕佳宜“睁眼说瞎话”,引起网友关注。
苏怡宁医师28日在脸书PO文回应吕佳宜,表示因为基于隐私问题,无法公开讨论对方的健康状况,“但根据您自己的脸书记载,我绝对是世界上第一个,最早就告诉你胎儿有问题愈后非常不良的医师,竟然还睁眼说瞎话说我误诊?这世界上还有公理吗?”他指出不知吕佳宜为了什么理由,才会这样任意诬蔑他的专业,并气愤质问说:“难道只是之前你希望我们要求金钱赔偿,我们认为非常无理严正拒绝之后,你就可以任意这样做?”
苏怡宁医师更强调,他最无法谅解的是吕佳宜利用媒体人的身分散播这件事,“在各式媒体上放话混淆视听,这才是最令人发指的,我还是会试着原谅你。”而他的一番话引来不少网友支持,更有许多妈妈跳出来为他说话。
对于苏怡宁医师的回应,非凡电视台要求医院提出所谓“金额赔偿”的证据;吕佳宜本人更强调和对方私下没有任何的联系,... 阅读全帖
s*******l
发帖数: 597
1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请教一个历史问题:关于李卫
看看这个。你会发现李卫能上位根本还是因为是个能臣,而非忠臣,更不是愚忠。
李卫轶事
历史上真实的李卫 字又玠,并不是出身于市井的小混混,而是江苏丰县一家家境
比较富裕的人家。康熙五十六年,李卫花钱捐了一个官。《清史稿·李卫传》载:李卫
“入赀为员外郎,补兵部。康熙五十八年,迁户部郎中。”据《小仓山房文集》载,李
卫在户部供职期间干了一件让当时还是亲王的胤禛刮目相看的事:当时分管户部的一位
亲王每收钱粮一千两,加收平余十两。李卫屡次谏阻都不听,于是在走廊上置一柜,写
着“某王赢钱”,使这位亲王十分难堪,只好停止多收。雍正十分看重李卫“勇敢任事
”的优点,一继位就任命李卫为云南道盐驿道,次年擢升为布政使掌管朝廷重要税源的
盐务。雍正三年 1725年 又被擢升为浙江巡抚兼理两浙盐政。雍正五年,李卫“寻授浙
江总督,管巡抚事”;翌年,朝廷又以“江南多盗”,而地方官又“非戢盗之才”为由
,命李卫统管江南七府五州盗案,“将吏听节制。”雍正七年,李卫被加封为兵部尚书
、太子太傅,雍正十年又内召署理刑部尚书,寻授直隶总督。
李卫任浙江、直隶总督十多年倒做了几件让世人称赞的好事。李卫管理盐政不仅加
强了... 阅读全帖
b**********u
发帖数: 2817
16
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二月,李自成趁明官军征剿张献忠之际,打出商洛山,转战
湖北、四川,又北上一路打到洛阳,旋又包围开封,虽未打下开封,但有力震动了明王
朝的大厦。后又经郊县之战、潼关之战,明王朝的帝国大厦终于倒塌。崇祯自缢煤山,
固若金汤的明王朝彻底崩溃。
一、官逼民反
明朝末年,朝政腐败,社会黑暗,贪官污吏横行,地主、豪强欺压百姓,农民赖以生
存的土地,多被官府、豪强、地主、强占、兼并,生活没有出路,尤其天启、崇祯年代
,阉宦当权,魏忠贤把持朝廷,朝政昏暗。这时边患也十分严重,后金(清初称后金)
常年与明军在辽、蓟地区作战,战争开支庞大,朝延为应付巨大的战争经费,在农民十
分沉重的赋税负担上,又加派“辽饷”,随后又增加了“剿饷”、“练饷”,谓之“三
饷”。“三饷”如同三座大山压得农民喘不过气来,各行业各业也都负担沉重,难以支
撑。天下人心惶惶,深感生存危机。更为严重的是水、旱天灾不断,尤其陕北地方数年
不雨,赤地千里。天灾人祸,造成遍地饥荒,原本就少地或根本无地的农民更加无法度
日,濒临绝路。又加官府讨饷横征,虎狼般地痛叱、催逼、打、抓、坐牢、杀害,种种
摧残之下,致使无数成...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甲申三百年祭》里的两段
前天是郭氏翘辫子35周年,竟然无一人纪念。
今天因为别的原因,读其《甲申三百年祭》,发现里面两段话很值得玩味。
第一段:
饥荒诚然是严重,但也并不是没有方法救济。饥荒之极,流而为盗,可知在一方面有不
甘饿死、铤而走险的人,而在另一方面也有不能饿死、足有诲盗的物资积蓄着。假使政
治是休明的,那么挹彼注此,损有余以补不足,尽可以用人力来和天灾抗衡,然而却是
「有司束于功令之严,不得不严为催科」。这一句话已经足够说明:无论是饥荒或盗贼
,事实上都是政治所促成的。
这层在崇祯帝自己也很明白,十年闰四月大旱,久祈不雨时的《罪己诏》上又说得多么
的痛切呀:「……张官设吏,原为治国安民。今出仕专为身谋,居官有同贸易。催钱粮
先比火耗,完正额又欲羡余。甚至已经蠲免,亦悖旨私征;才议缮修,(辄)乘机自润
。或召买不给价值,或驿路诡名轿抬。或差派则卖富殊贫,或理谳则以直为枉。阿堵违
心,则敲朴任意。囊橐既富,则好慝可容。抚按之荐劾失真,要津之毁誉倒置。又如勋
戚不知厌足,纵贪横了京畿。乡宦灭弃防维,肆侵凌于闾里。纳无赖为爪牙,受奸民之
投献。不肖官吏,畏势而曲承。积恶衙蠹,生端而勾引。嗟此小民,谁能安枕!...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18
一位拒绝明太祖征辟的“少数民族”真隐士
1379年(明洪武12年)秋冬之际,悄然隐居在江西进贤某乡村中的伯颜子中,忽然
受到来自县衙门的传唤。找上门来的本县衙役身后,还紧随着一名受当日主政江西全省
的南昌布政使沈立本派遣、专程前来找寻他的公差。临行前,沈立本曾叮嘱公差说:“
倘若带不回伯颜子中,你也不要再来见我”。所以那人不敢怠慢,从县城一路跟到北山
脚下的子中居所。
乍看起来,这还真像是一件大好事。原来太祖皇帝朱元璋新近君临天下,亟需能帮
他治理国家的各色人才,所以下诏“搜求博学老成之士”。诏书递到江西,沈立本便决
意把这个在元朝曾“四领乡荐”(即四次通过省级“乡试”、获得进京参加全国性“会
试”的功名)的色目书生列入他的举荐名单。村里人围在伯颜子中三间简陋的竹屋外面
交头接耳,都打心眼里为他高兴:这个“晨饘暮粥”、穷困孤独的老头,如今总算熬出
了一个模样来!
但是,面对“上面来人”软言细语、却又斩钉截铁的邀约,伯颜子中的心里充满了
懊伤。他懊悔自己选错了隐身埋名的地方。他本不是汉人,祖上来自西域,是作为由蒙
古人调发到中原汉地的远征军而被集体迁徙到华北的。自从蒙古征服南宋疆土以来,...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19

曾的衣钵轮不到李鸿章,轮到谁啊?海日说说看
李鸿章在晚清的上升,曾国藩的影响极大。李鸿章曾说:“别人都晓得我前半部的功业
是老师提挈的”,这个老师就是曾国藩,曾国藩对李鸿章的提携,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因此,李鸿章对曾国藩念念不忘。曾国藩去世以后,李鸿章写信给曾的两个儿子,说:
“鸿章从游几三十年,尝谓在诸门人中受知最早、最深,亦最亲切。”又在挽联中痛悼
:“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
天下才。”曾国藩与李鸿章的师生之谊,持续了将近三十年。三十年当中,李鸿章扶摇
直上,成为晚清第一重臣。《庚子西狩丛谈》中说:李鸿章“平素最服膺曾文正公,启
口必称我老师,敬佩殆如神圣”,李鸿章敬佩曾国藩如神圣。李鸿章对曾国藩,不仅感
念,而且佩服。晚年还说:“我老师文正公,那真是大人先生,现在这些大人先生,简
直都是秕糠,我一扫而空之。”李鸿章佩服曾国藩,可谓五体投地。
曾国藩对李鸿章也是器重得很。咸丰三年(1853年)曾国藩写信给李鸿章的哥哥李瀚章,
说:“令弟李少荃(李鸿章字少荃)自乙丙之际(1845、1846年),仆即知其才可大用。丁
未(1847年)... 阅读全帖
f*l
发帖数: 742
20
我在青岛读高中时,每周日必到青岛图书馆读书看报、查找历史资料。据说,青
岛图书馆附近就是埋葬康有为的地方,大家都为中国的革命家、大学者,死时竟如此凄
惨感到费解。几十年来,康有为先生的英姿一直缠绕在我的心中。捡起又放下的是康有
为的书卷,而拾起放不下的却是我对康先生尊敬和思念。
但我实在不敢恭维的是风流才子康有为先生一生情无限,爱无边,六位夫人将康
圣人多彩、多婚的人生装点。
忆往昔,康有为曾落魄上海,天天狎妓,却无钱偿嫖资。久而失之,妓家群到康
有为所住的客栈索取,康有为觉得很不好意思,只得走逃广东。康有为一生中几遭清政
府缉杀,数次流亡异域,中学西学在他思想内激荡。也因此,他身上折射出诸多矛盾,
往往言与行南辕北辙。他提倡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制,可是自己却妻妾成群,且处处留
情,被称为“风流圣人”。
谈“风流圣人”康有为,首先要回顾他的主张变法、促进辛亥革命,并流亡海外
十六的“丰功伟绩“。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十二月十日,康有为第一次上书光绪皇帝,主张变法。
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清朝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翌年,... 阅读全帖
b**********7
发帖数: 814
21
余怀《板板杂记》上卷“雅游”:“旧院与贡院相对,仅隔一河,原为才子佳人而设。”
旧院,“人称曲中”。曲中,就是妓院。古代青楼有所谓“雅妓”,即色艺双全者
。她们的才艺,颇为广泛,可以是诗文、书画、琴棋以至烹饪等,而度曲、演唱是基础
(在中国,妓女的古源是“女乐”),所以也称较高等的欢场为“曲中”。
随着需求扩大,这行业也在变化,慢慢开始出现有无才无艺而仅供肉欲、以色事人
者,如旧北京之八大胡同,一解饥渴而已,别无蕴藉,连留下的故事也是粗恶的。如所
皆知,当年同治皇帝私游其间,染了一身梅毒,死得很不成样子。
明末的秦淮香艳,不是这样。“原为才子佳人而设”,点出了它的特点。其实,当
时南京的欢场,已有不同类型和档次,如“珠市”和“南市”。珠市的客人,多为富商
大贾,单论美色与豪奢,此处不在秦淮之下。“其中时有丽人,惜限于地,不敢与旧院
颉颃。”公认为姿色第一的名妓王月,即属珠市。而论品位,珠市却距秦淮颇远。至于
南市,“卑屑所居”,是廉价的去处。三个地点的服务对象大致固定,秦淮乃文人雅士
的畛域,珠市为阔佬之乐园,南市则供下层社会消遣。
其之如此,环境使然。说到秦淮南岸的旧院,就不能不说北... 阅读全帖
a******i
发帖数: 174
22
明清时期,“状元”特指殿试第一名,依次而下,会试第一名称“会元”,乡试第一名
称“解元”,院试、府试、县试第一名则通称“案首”。科举之途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考个“状元”已属不易,连中“三元”则尤为难得,至于从县试到殿试,六战六捷,
六获第一,难度自然最大。历史上只有一人曾从县试到殿试六夺第一,他就是明代的科
场奇才黄观,时人称其“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
黄观,生于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南直隶贵池人(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父
亲黄古出身书香门第,后家道中落,不得不入赘贵池上清溪的许家,成了“倒插门“的
女婿。黄观出生后,即从母姓,名叫许观,直到他做了礼部右侍郎以后,才获得恩准恢
复原姓,改称黄观。
黄观酷爱读书,他的老师是元末学者翰林待制黄冔。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黄观以
贡生的身份入太学。这年八月,他参加乡试的考试,获得第一名,中“解元”。次年应
会试,又得了第一名,中“会元”。同年,他参加由明太祖朱元璋亲发策问的殿试,再
次获得第一名,中“状元”。这样,明代第一个连中三元的读书人就诞生了。
一个考生只有在三次大考中都得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三顶桂...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23
同治的孝哲皇后阿鲁特氏的父亲崇绮,是清末满蒙八旗上层人物中我比较敬重的人物。
新中国建立后北京有名的文化老人、书法家启功先生的祖母便出自阿鲁特氏家族。启功
先生本来姓爱新觉罗,宗室子弟,因为清末爱新觉罗皇室统治昏庸,导致孝哲皇后及其
家人无辜“节烈死”殉葬,以及他的另外两位祖先肃顺、端华死于慈禧太后慈安太后一
手主导的“辛酉政变”,他的家庭发誓切断与爱新觉罗家族的联系,不用其姓。
启功颇有其曾外祖父崇绮遗风,没有失掉满蒙汉子的血性刚烈,都是从家道中落的家庭
里自学成才成为大家,都是书法家。
清军入关后,科举有汉榜(也就是天下士子传胪那个榜)以及面向八旗子弟内部招考的
旗榜两种,而且“旗不点元”,也就是说只有汉榜才有状元。大名鼎鼎的进士出身的满
族大词人、大才子纳兰性德也不过是旗榜出身的进士。崇绮是正蓝旗蒙古族人,不仅与
纳兰性德一样文武双全,而且是正宗的传胪天下的汉榜状元。
早就看到别的历史论坛包括天涯、凤凰、新浪等以讹传讹说崇绮家族女眷在庚子之难里
被八国联军凌辱的谣言。没想到在这里也被这么误传。我感到必须站出来为这刚烈的一
家,虽为满蒙旗人但不辱饱读圣贤书的士人风骨的崇绮一家正名。... 阅读全帖
kx
发帖数: 16384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张献忠到底有没有大肆屠蜀?
http://www.guancha.cn/shichuan/2017_04_04_401971_s.shtml
逝川
神经粗大脑洞很深的历史爱好者
2017-04-04 08:11:12 字号:A- A A+ 来源:观察者网
关键字: 江口沉银张献忠李自成张献忠屠川三次入川明末清初多尔衮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逝川】
去年底,国内十余位考古专家齐聚四川彭山,正式宣布彭山“江口沉银遗址”经考证为
历史记载的张献忠沉银中心区域之一。“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
成都府”这句流传数百年的童谣,也终于被证实。2017年1月5日,水下考古发掘正式启
动。
而就在3月20日下午,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了“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阶段性工作新
闻通气会:历经两个多月的发掘,出土了超10000件文物,包括明王朝分封藩王及张献忠
分封嫔妃的金册、银册,西王赏功金币、银币、大顺通宝铜币、银锭以及各类金银首饰
和兵器。进一步实证确认了“张献忠江口沉银”传说。
现场展示“木鞘藏银”的照片
然而随着江口沉银一同浮出水面成为热点的,还有围绕这位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的种种
争议:其中最大的疑团,当属“张...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5
“年度深度报道”:胡适开启新红学百年骗局(作者篇上)
《石头记》作者是曹頫 红学界隐瞒重大证据?
——陈林认为胡文彬查验清宫档案《娶妻册》关于曹佳氏生日的记载,早已证实小说作
者是曹頫
本报讯 长期以来,红学界关于“《石头记》作者是曹雪芹”的论断几乎成为家喻户晓
、深入人心的“红学常识”。但陈林认为,《石头记》的真正作者是康熙末年、雍正初
年曾任江宁织造的曹頫,曹頫在120回小说之中隐藏了一条真实的年代序列,暗示了作
者本人确切的出生日期和真实身份,也暗示了小说中贾元春的原型人物、曹頫之姐曹佳
氏的确切生日。
陈林表示,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研究员、著名红学家胡文彬早在十多年前就根
据其学术论文提供的线索,查验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宫档案《娶妻册》,发现
《娶妻册》所记载的清代平郡王讷尔素嫡福晋(王妃)曹佳氏的生辰八字跟陈林推断的
完全一致。陈林表示,这一项重大史料证明其关于小说作者和隐藏的真实年代序列的论
证完全正确,但胡文彬多年来一直拒绝公开承认和说明,红学界对该项史料也讳莫如深
,从未公开深入讨论。
(小标题)小说隐藏“时间密码”?
陈林在其2006年公开出版的学术论著《... 阅读全帖
h***p
发帖数: 8
2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左宗棠之死
左宗棠出生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字季高,号朴存,湖南湘阴人。4岁时,随祖父
在家中梧塘私塾读书,6岁开始攻读“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9岁开始学作八股
文。道光六年(1826年),15岁的左宗棠参加湘阴县试,名列第一。次年应长沙府试,取
中第二名。道光九年,18岁的左宗棠开始读顾社禹的《读史方舆纪要》、顾炎武的《天
下郡国利病书》和齐南的《水道提纲》。这些是完全不同于儒家经典的学问。正是这些
不算是正统的学问,为左宗棠日后的成功奠定了知识基础。道光十二年,左宗棠以监生
身份参加湖南乡试,中第18名。之后六年,三次赴京会试,均未考中。左宗棠最初的心
态是复杂的、迷离的。
他后来说,“读书当为经世之学,科名特进身阶耳”。他没有在悲观中走向人生的
沉沦,没有像有些酸酸的文人一样从此寄情山水,尽管他的诗文才华出众。他决定不再
参加会试,何必像范进一样在考试路上耗尽生命年华?从此“绝意仕进”,打算“长为
农夫没世”,寻找新的报国途径。
23岁结婚时,左宗棠就在新房自写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
古人。”气壮山河的宣言,是对自己的勉励,也是他一生的写照。30年后的同治五
s******g
发帖数: 3841
27
马英九(右)昨天接见社福团体,其中也包括甫被提名国民党不分区“立委”的“罕病
天使”杨玉欣(左)。马英九蹲下来,与坐轮椅的杨玉欣在同样高度交谈。
东南网11月18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马英九今天看到我,立刻在我面前蹲下来,这
细微的动作,让我非常感动。”甫获国民党不分区“立委”提名的罕见疾病基金会秘书
长杨玉欣,昨天坐着轮椅,与其他社福团体代表一同晋见马英九,她事后描述第一次见
到马英九的感动。
杨玉欣昨天当面向马英九提出建言,建议多项社福补助在制度化前,应先调涨到符合现
今所需金额,理想涨幅依基金会试算为19%。她指出,马英九虽未做出具体承诺,但表
示“非常肯定”。
杨玉欣说,马当局认为老农津贴及弱势补助可每四年依物价指数调整,固然是美意,但
以其他老人、残障人士、低收入户等八大社福补助来说,已有十多年未调整,宜在制度
化前先调高。依罕见疾病基金会试算,若以2007年至今的生活水准差价为基点,适当调
幅为19%。
杨玉欣表示,她建议马英九,若八大社福补助能先调高,将有286万人受惠,所需金额
也并不多;马英九则一直仔细倾听各社福代表所言,表示非常重视这些意见,将以公平
正义为原则,... 阅读全帖
t****v
发帖数: 9235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aixiaoxiaoyu (我爱小小鱼),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李钟琴:勘破韩寒“代笔”门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23 10:37:21 2012, 美东)
来源日期:2012-2-22
作者按:今天是正月最后一天,如不出意外,这将是我关于韩寒代笔门的最后一个
总结性的帖子。不管将来发生什么,至少在我的心目中,这出春节大戏该落幕了。本文
并非新作,实乃以《“公知”们为何纷纷跳进韩寒挖的大坑?》一文为主,以我的另外
两三个帖子为辅,加以补充修改而成。不当之处,尚请网友批评指正。
利用春节长假,我看了韩寒早年的文章,看了媒体以前采访韩寒的五六个视频,翻看了
大量质疑和反质疑帖子,我不得不相信,《三重门》、《求医》、《书店》、《杯中窥
人》等韩寒出道时的作品不可能是少年韩寒写的。良知也告诉我,不管什么借口,都不
是阻止网友们追求真相的理由。
随着方舟子和网友们质疑的深入,我认为,只要认真看过那些质疑文章,只要不是抱有
成见、预设立场,只要有起码的判断能力,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而...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540
2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俞大猷
俞大猷(1504-1580)汉族,字志辅,又字逊尧,号虚江,福建泉州北郊濠市(今洛江
区河市镇)濠格头村人,生于弘治十六年(1503)。是明代著名民族英雄、抗倭名将、
儒将、武术家、诗人、兵器发明家,然而,他最主要的功绩是领导抗倭战争。他历任明
代三朝,一生坎坷。戎马生涯四十七年,“时而受重用,名声显赫;时而受贬责,沦为
囚徒”,四为参将,六为总兵,累官都督。本邑好友潘湖黄光升(明兵部侍郎后任户刑
二部尚书)密授俞大猷方略,率部转战于苏、浙、闽、粤之间,身经百战,战功显赫,
“俞家军”威名赫赫,与当时另一位抗倭名将戚继光并称“俞龙戚虎”。《明史·俞大
猷传》曰:“大猷负奇志”,“忠诚许国,老而弥笃”。《明史·戚继光传》把戚继光
与俞大猷比较,说戚继光“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
俞大猷出身于下级军官家庭,祖籍安徽凤阳,始祖俞敏跟从朱元璋打天下,以开国
功臣袭泉州卫百户官,至其父俞元赞已历五代。俞大猷自幼家贫,靠母亲杨氏编发网和
亲友资助,寄居清源山水流坑村,勤学不辍。五岁时即在家乡河市入塾读书,拜几位当
地名士习文。十岁随家迁居泉州城内北隅(其遗址即今泉州侨中),与邓城、汤克宽等
读书于清...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3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甲申三百年祭》里的两段
前天是郭氏翘辫子35周年,竟然无一人纪念。
今天因为别的原因,读其《甲申三百年祭》,发现里面两段话很值得玩味。
第一段:
饥荒诚然是严重,但也并不是没有方法救济。饥荒之极,流而为盗,可知在一方面有不
甘饿死、铤而走险的人,而在另一方面也有不能饿死、足有诲盗的物资积蓄着。假使政
治是休明的,那么挹彼注此,损有余以补不足,尽可以用人力来和天灾抗衡,然而却是
「有司束于功令之严,不得不严为催科」。这一句话已经足够说明:无论是饥荒或盗贼
,事实上都是政治所促成的。
这层在崇祯帝自己也很明白,十年闰四月大旱,久祈不雨时的《罪己诏》上又说得多么
的痛切呀:「……张官设吏,原为治国安民。今出仕专为身谋,居官有同贸易。催钱粮
先比火耗,完正额又欲羡余。甚至已经蠲免,亦悖旨私征;才议缮修,(辄)乘机自润
。或召买不给价值,或驿路诡名轿抬。或差派则卖富殊贫,或理谳则以直为枉。阿堵违
心,则敲朴任意。囊橐既富,则好慝可容。抚按之荐劾失真,要津之毁誉倒置。又如勋
戚不知厌足,纵贪横了京畿。乡宦灭弃防维,肆侵凌于闾里。纳无赖为爪牙,受奸民之
投献。不肖官吏,畏势而曲承。积恶衙蠹,生端而勾引。嗟此小民,谁能安枕!...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2593
3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为什么是方舟子 (转载)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4063404
方舟子被封了,干净利落,全方位。中宣部被人骂,不是一天两天。骂中宣部蠢,也不
是一人两人。
能在中共体系内爬到高位,绝对不是笨蠢之人。方舟子可算是中国网络上的绝对“正能
量”,虽然树敌无数,但是,其行文,其立身,绝对在中国乌七八糟的网络上,是上上
之选。
其影响力,其事实声望,非一般网路名人可比。
方舟子盯上周小平,中宣部没有料到,我也没有料到,相信大伙也没有料到。事实上,
方舟子也许都没有盯上周小平,周小平分量还不够。方舟子只是一个“嗜错者”,看不
得人写东西有错,就像“嗜血者”一样,一看有血,上来就咬一口。
中宣部看到方舟子这一下,铁定是吓坏了。方舟子的“胡搅蛮缠”,追根问底,绝对是
名动江湖,声闻朝廷。更何况这些初中生写手的确写的东西也不严谨,如若让方舟子揪
住,那一定是立马遍体凌伤,奄奄一息。
习大大刚指的方向,中宣部刚设的典型,就这样夭折?有关部门封方舟子,利弊应该已
经推演过。你我都是升斗小民,出发点自然是从升斗小民的角度出发。人家官人,自然
是从官家角度出发。
习大大指的方向是错不了的,就是要重...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1956
3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ZT: 近世守护新疆F4之一:左宗棠
作者:十年砍柴
从清朝同治、光绪年间,到民国初年。中华大地局势混乱、战祸频发,各派政治势力纷
争不已。而地处中国西北的新疆——这个陆地面积占中国1/6的广袤地区也受到波及,
曾一度面临着从中国版图分割出去的危机。有四位生长在南方的伟男子,他们的命运和
离其家乡数千公里的新疆紧密联系在一起,
如果没有这四人的作为,今天的新疆恐怕早就是另外一个样子。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
立六十周年之际,我们有必要感谢这四位天山守护者。
他们是:左宗棠、刘锦棠、魏光焘、杨增新。
左宗棠:引得春风度玉门
收复新疆是左宗棠一生最大的功勋。
尽管,直到光绪六年(1880年)五月,左宗棠才首次踏上新疆的土地。这一年,他为了给
盘踞在伊犁的沙俄侵略者以压力,率领大军,从肃州出发,抬榇(空棺材)出嘉峪关,以
示即使死在新疆也要收复伊犁的决心。
但左宗棠早在青壮年时期,就瞩目新疆,那时候他还是一位几次会试落第的举人。
道光三十年(1850年)一月,初春的长沙城还寒意袭人,远处的岳麓山青葱如黛。城外湘
江的码头上停泊着一只官船,官船内一位已是风烛残年的大官,正在接见一位布衣书生。
老人是刚刚卸任云贵总督的林则徐;书生则是已...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16824
33
乡试有名额,直隶的名额比其他地方多。不过那个不能完全比照高考,因为乡试中了只
是举人,基本当不了官,需要考会试和殿试才行,而会试殿试就是统一试题,也无名额
了(潜规则还是有的)。

发帖数: 1
3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上名校的锁男放古代中个举人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会试刚考完,上海考生戴有祺的家里就给他送信了,
说他的母亲去世了,要他马上回去。虽然马上就要进行殿试了,但戴有祺也不敢停留,
立刻就启程回家了。
当然,遇到这种情况,朝廷也是有优待的,等下一科考试时,就不用再考会试了,
可以直接参加殿试。
三年后,戴有祺重新回到了考场,发挥得不错,经考官们审阅,最后排在第二名。
而第一名名叫吴昺(音同“饼”),这个人后来没什么名气,但有个侄孙很有名,叫吴
敬梓,就是写《儒林外史》那位。接下来第三名杨中讷,浙江海盐人,第四名黄叔琳,
顺天(北京)大兴人……就按这个顺序给康熙送了上去。
康熙那个时候正在练习书法,对写字好的人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好感,而戴有祺就是
一个写字非常好看的,所以康熙一看到他的字,就把他提到了第一名。
主考官张玉书小心地说:“皇上,戴有祺的书法虽然漂亮,但吴昺的文章水平要更
胜一筹,您看看……”
张玉书这么说不是没有原因的,就在15年前,同样是这位康熙皇帝,把探花彭定求
提拔成了状元,主考官说彭定求的字写的不好看,不适合当状元,结果被康熙训了一顿
:“这又不是书法比赛,你管他字好不好看干吗?那不成了以字取人...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3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废止科举后遗症:庶民的世界
杨念群 翻译教学与研究 微信号 fanyiluntan
功能介绍
语言塑造世界,翻译再现人文,语言绽放人性,翻译重塑文明。
现在有个很大的问题:我们对科举制有非常大的误解。
我想谈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科举制被污名化的历史根源是什么?大家可能耳熟能详的就
是《儒林外史》、《范进中举》,我们从中学课本里已经耳熟能详的故事:范进多少年
没中举,到了四十岁突然一下子就中举了,之后就变疯了。
给人的感觉,考科举是非常漫长的过程,而且是非常折磨人的过程。那么在这个折磨人
的过程和漫长的科举应试过程之中,人是逐渐地被摧残,心理逐渐崩溃,到最后达到疯
癫的状态。这就是我们对科举制的印象。
科举的污名化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印象?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认为科举制的核心内容就是考八股文。
什么叫八股文?把古代的经典,比如四书五经里面若干的词、段落拿出来,然后按照非
常严格的格式写出一篇类似现在所说的作文。这个格式是非常严格的,而且要经过长期
的训练,读一些经典和著述——主要是朱熹的注释,以这个为核心来进行作文的训练。
当然这个训练是非常有难度的,我们知道科举基本是经过最初的生员考试到秀才,秀才
完了经过不断...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7018
36
明朝南北榜案
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二月会试,以翰林学士刘三吾、王府纪善白信蹈主持丁丑科殿
试。后发榜,陈安阝为第一,取录宋琮等51名,是为春榜。因所录51名全系南方人,故
又称南榜。北方人一名未取,为历科所不见。
会试落第的北方举人联名上疏,告考官刘三吾﹑白信蹈偏私南方人。朱元璋命人复阅落
第试卷,增录北方人入仕。
但经复阅后上呈的试卷文理不佳,并有犯禁忌之语。有人上告说刘三吾﹑白信蹈暗嘱张
信等人故意以陋卷进呈。朱元璋大怒,处理了相关官员。 六月,朱元璋亲自策问,取
录任伯安等六十一名,六月廷试,以韩克忠为第一名﹑王恕为第二名﹑焦胜为第三名,
是为夏榜。因所录六十一人全系北方人,故又称北榜。
南北榜案以为明朝分南北取士之先例,至朱元璋以后遂成定制。
k**********4
发帖数: 16092
3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曾国藩借钱过年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的春节,30岁的曾国藩一个人在京城,孤苦伶仃。他在给父母
的家书中不无心酸地写道:
“男今年过年,除用去会馆房租六十千外,又借银五十两。前日冀望外间或有炭资之赠
,今冬乃绝无此项。闻今年家中可尽完旧债,是男在外有负累,而家无负累,此最可喜
之事。”
这里的“男”,当然指的是曾国藩本人。当年冬天,曾国藩原本指望外地官员送点“炭
敬”之类,聊以过年。可是盼来盼去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曾国藩不得不借
了50两银子过年。
曾国藩于1838年参加会试,金榜题名,考中进士,得以进入翰林院,成为庶吉士,从此
步入仕途。到1841年,曾国藩已经当了3年京官。3年京官当下来,曾国藩为什么不但没
有存下什么积蓄,反而穷得要向人借钱过年?
这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曾国藩作为一名级别不高的京官,俸禄的确很低。
1841年时,曾国藩任职翰林院检讨。翰林院检讨的级别为从七品,比“七品芝麻官”还
低。按照这个级别,曾国藩的俸禄标准为年俸45两银子、禄米45斛。这是什么概念呢?
当时,山西巨富乔家大院请的佣人和长工,每年能拿到50两——100两银子工钱。这就
是说,曾国藩一个堂堂...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8


幸而天网恢诙,我丈夫来烧头香,被我捉住。这回是要叫他偿命了。(pixabay.
com)
一、周太史驱鬼怪
周用修,是江西瑞昌县楼下村人,现年五十多岁。他早年丧妻,现在有子有媳,日子过
得很不错。
这一天,有位五十多岁的老婆子,来到周家,登楼把周用修的长媳叫到面前,对她说:
〝我是你婆婆呀,你不用害怕!〞周家的长媳感到很诧异,心里想:我嫁到这周家来,
从未见过有什么婆婆!
周用修听说后,急忙赶到楼上,要见见这位老婆子,但老婆子不肯与他见面。周用修的
长子,前来相见,老婆子也不肯见面。但老婆子饮食、起居和常人完全一样,全家也安
然无事。
不久,有些关于老婆子的流言蜚语,四处传扬。老婆子一怒之下,就离开了。但是,从
此以后,周家的生活逐渐困顿。而且家中所存的布匹和粮食,本来是收藏在大柜子里的
,锁得也很牢固。一天打开一看,里面的布匹、粮食,已不翼而飞,柜子空空如也!与
此同时,楼下村人,却经常看见一个老婆子,在...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5ea78d01007x6z.html
评书传统书目《大红袍》、《严海斗》
王军http://blog.sina.com.cn/pingshu 2007-12-28 22:08:51
评书传统书目。长篇,又名《大红袍》、《严海斗》。
写明嘉靖年间,广东琼南举子海瑞,进京会试误期,暂住京郊,等待下科。房东张浦,
年迈多病,常受海瑞资助。一日张浦去丞相严嵩府上送饮马豆浆,家人严二以十两假银
相借。月底至张家讨帐时,见张女元春貌美,差媒提亲不允,严二将借据改为五十两。
张无力偿还,严至兵马司告状,将张拘捕。海瑞与兵马司徐煜帮系故交,告以实情。严
二被打招供,怀恨在心。适嘉靖选美,严二趁机报复,命大兴县派人去选元春。原以为
选进宫中受禁,不料却受帝宠,封为正宫。元春奏请赐第二次会试因严嵩污其试卷而落
第的海瑞为额外进士,遣赴浙江淳安县任儒学,后升县令。海瑞从政执法,刚正不阿,
参奏贪官,官升监察司云南主事。瑞偶得严嵩罪状十二条,参奏未准,罚俸半年。太子
设计令严嵩进宫讲学,严失手打碎茶杯遭责打,交南司审理,海瑞将严酷刑待毙。帝怒... 阅读全帖
i***e
发帖数: 9429
40
Home inspector 在夏季不会试暖气,同样在冬天也不会试冷气,这很正常,因为有太
多的理由让他们不会去那样做。如楼主一定要检查冷气机是否运行,是可以的。需要请
当地的licensed Contractor 去测试,他们都知道怎么操作!
一般室外温度在40F左右是很容易测试的。室外温度在20F时,会稍微麻烦点,也可以测
试。室外温度到0F时,需要看压缩机的型号。
n********h
发帖数: 13135
41
关键楼主非常固执. 比如这个牛奶问题, 很多有自闭症的家长, 说停牛奶有帮助. 楼主
非要死活每天给孩子灌牛奶. 问题她家孩子喝了这末多奶, 骨头软成这样, 至少说明牛
奶没有啥用. 换了我, 起码会试着改变孩子饮食, 死马当成活马医, 可能的方法, 如果
没有太大害处, 我都会试. 人家楼主就是一定要喂牛奶. 她家孩子的奶量比同龄的孩子
都多不少.
n********h
发帖数: 13135
42
关键楼主非常固执. 比如这个牛奶问题, 很多有自闭症的家长, 说停牛奶有帮助. 楼主
非要死活每天给孩子灌牛奶. 问题她家孩子喝了这末多奶, 骨头软成这样, 至少说明牛
奶没有啥用. 换了我, 起码会试着改变孩子饮食, 死马当成活马医, 可能的方法, 如果
没有太大害处, 我都会试. 人家楼主就是一定要喂牛奶. 她家孩子的奶量比同龄的孩子
都多不少.
a******o
发帖数: 16625
43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29100
城市生存手记——一个波斯尼亚人的内战生活总结
2012年7月9日 墙外仙 发表评论 阅读评论
@Jackyshadow 一篇来自经过波黑内战的普通公民的生存手记(中文)。他介绍了自己
及家人在完全丧失政府,治安,医疗,资源极度匮乏,匪帮横行的战时城市中生存一年
所积累的经验。由于你懂得的原因,我认为十分值得天朝暴民们仔细阅读。
—–
真正出现情况的时候,恐怕指望不了上帝,只能靠自己。
没有胜利者,我们只是活下来了,伴随着许多噩梦——塞尔克
SHTFPlan.com的Mac Slavo最近在论坛里编辑贴出了Chris Kitze发布在Before Its
News的帖子。原帖在生存者论坛里,是一个名叫塞尔克的人关于他在1992年间波斯尼
亚危机中与其家庭长期SHTF(SHTF即shit hit the fan的缩写,意思是有麻烦了、出大
事了,也就是生存狂们需要动用装备战天斗地的时候到来了)状态下生存的第一手报告
。许多网友问了塞尔克各种各样的问题,后者很热情地给予了解答。本文是根据这些问
答编撰而成的。... 阅读全帖
f**z
发帖数: 186
44
真实唐伯虎被误读太深 他活得并不潇洒

作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唐伯虎,他的故事多次被改编成文艺作品所被人们熟悉,从
冯梦龙的《唐解元一笑姻缘》,到民国时期的《四杰传》,再到银幕上周星驰版的《唐
伯虎点秋香》……剧中所表现出的唐伯虎给人的感觉就是风流潇洒、花天酒地、纸醉金
迷,既有纨绔子弟的放浪,又有饱览诗书的倜傥,活脱脱一个堕落的“富二代”形象;
此外,他还艳福还不浅、风月无边,一连娶了9个老婆,尤其是在邂逅美女秋香,还搞
出了一段惊天动地的婚外恋,更是活生生的“撩妹”高手。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
是不是这样呢的?
答案是否定的,古往今来,人们对唐伯虎的误读得太深太久,而真实的他的一生多
半时间都很过得很苦逼,不但穷困,而且命运也非常的艰难坎坷。
唐伯虎生于1470年的苏州,明朝人,活了54岁,他出生的时间是寅年寅月,所以他
父亲给他取名唐寅,由于他属虎,又排行老大,故名字伯虎。再来说说他的家庭,他母
亲是当地有名的才女,而他父亲是个酒馆的老板,叫唐广德,家庭条件也很一般。不过
,好在唐伯虎的智商很高,年仅15岁的他就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中秀才。

唐伯虎画像
一看读书这么聪明,父...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13236
4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tock 讨论区 】
发信人: altopalo (城市猎人), 信区: Stock
标 题: Re: 乱世黄金是真的还是假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9 01:35:51 2012, 美东)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29100
城市生存手记——一个波斯尼亚人的内战生活总结
2012年7月9日 墙外仙 发表评论 阅读评论
@Jackyshadow 一篇来自经过波黑内战的普通公民的生存手记(中文)。他介绍了自己
及家人在完全丧失政府,治安,医疗,资源极度匮乏,匪帮横行的战时城市中生存一年
所积累的经验。由于你懂得的原因,我认为十分值得天朝暴民们仔细阅读。
—–
真正出现情况的时候,恐怕指望不了上帝,只能靠自己。
没有胜利者,我们只是活下来了,伴随着许多噩梦——塞尔克
SHTFPlan.com的Mac Slavo最近在论坛里编辑贴出了Chris Kitze发布在Before Its
News的帖子。原帖在生存者论坛里,是一个名叫塞尔克的人关于他在1992年间波斯尼
亚危机中与其家庭长期S... 阅读全帖
g******4
发帖数: 6339
46
来自主题: Chicago版 - 四大名高中
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的矛盾(即古代倾斜的“高考分数线”问题),是一个自宋代
以后就争论不休的千古难题。宋代,欧阳修与司马光引发了中国科举史上有关南北举额
分配的首次争论。到了明初,洪武三十年,会试发榜,共录取52名贡士,无一不是江南
的考生,北方举子统统落选。如果听任这种情况发生,全国按统一标准取士,势必使国
家政治生活完全由少数几个教育发达省份的士人垄断,则国家政治基础岌岌可危,基于
此,明太祖开始了南北分卷取人制度。清代统治者为了统合南北差异,以均衡各地的科
名数额来达到政治势力的合理分配、巩固中央集权统治,对乡、会试中额的地区划分越
来越细。
http://www.bjdclib.com/dclib/subjectdb/exam/examlow/201001/t201
------------------------------------
现在 中国内地高考,不可能全国按统一标准录取,只有在每个省, 按统一标准录取.
在美国,在每个邻居高中,按统一,或类似统一,标准录取.(我们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
比较和找到的差异
-----... 阅读全帖
c****x
发帖数: 1270
47
没有胜利者,我们只是活下来了,伴随着许多噩梦——塞尔克
SHTFPlan.com的Mac Slavo最近在论坛里编辑贴出了Chris Kitze发布在Before Its
News的帖子。原帖在生存者论坛里,是一个名叫塞尔克的人关于他在1992年间波斯尼
亚危机中与其家庭长期SHTF(SHTF即shit hit the fan的缩写,意思是有麻烦了、出大
事了,也就是生存狂们需要动用装备战天斗地的时候到来了)状态下生存的第一手报告
。许多网友问了塞尔克各种各样的问题,后者很热情地给予了解答。本文是根据这些问
答编撰而成的。
在这篇文章里,塞尔克描述了他是如何在一个没有电力,燃油或燃料,自来水,食
物分配,以及传统商业的城市里生活了一年的。他们的货币已经全无用处,也没有警察
或Z F,街道被匪 徒和暴 力所统治。他和他的家庭以及整个社区所采用的生存策略是
保持警惕,同时为了生存,需要重新考虑哪些才是最重要的。虽然这是一篇很长的文章
,但考虑到这位幸存下来的人所提供的大量宝贵知识,我还是强烈推荐本文。
好吧,我想与你们分享一下我的经历。
我来自波斯尼亚,可能你们中的有些人知道1992至19... 阅读全帖
n****1
发帖数: 1762
48
☆─────────────────────────────────────☆
yaya02 (蓝星) 于 (Fri Feb 14 19:33:24 2014, 美东) 提到:
俗话说:正月二月三月间,荠菜可以当灵丹。 可见这种普普通通的野菜在民间是多么
受欢迎。荠菜有种特殊的香味,与其他食材搭配能突显它与众不同的美味。从小到大俺
就特别好那一口,包饺子,炒豆干,炒鸡蛋,简简单单的做法,美味令人回味无穷。
来美多年,俺注意到超市里荠菜从来就只有冰冻的卖,做出来的菜肴口感味道比新鲜的
略逊一筹。俺无数次地幻想自己也能种出荠菜来,想吃多少有多少。也曾无数次在脑海
里略过这样的镜头:在俺的地头里,整片整片的绿油油密麻麻的荠菜疯长着,俺高兴得
合不拢嘴,站在地头那傻乐,口中喃喃自语:"好啊!好啊!老天开眼呀!俺买化肥的
银子终于可以赚回来了!"
可是可是,就是这样一种田间地头随随便便都能生长的野菜,在俺那肥沃的土壤里,撒
了籽后就是不发芽。偶尔见到一两颗,象发现了珠宝一样,兴奋得眼晴一亮,幻想着还能
在别处发现宝藏。可是可是(谢谢小四,从你那新学来的一个词 ),俺再也寻觅不到
它的影...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9010
49
你说这么多,也没办法逃避一个事实:就是你是要拿中国与其它国家
在反省这个问题上做比较。
你说的“我一直想表达的是中国整体上一直企图靠儒家文化的理念来
处理对外事务。”
这当然是你想表达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仅仅这部分,与日本的反省
问题完全不挂钩,没有人会吃饱了撑的在讨论时拿完全无关的东西来说事。
与日本反省问题挂钩的,也就是你没有直接表达出来, 但意思很清楚的,就是你
在说别的国家不是靠儒家文化的理念来治国,所以人家不反省是可以预计的。
这话的意思,不就是说中国的治国理念是会导致很好反省(过错)的么?
我不在乎理念不理念,那是你自己推论出来的。我只是指出,你认为
中国(不管什么原因)是会反省(过错)的(或者,换个方式说,不象日本或者
其它国家那么不反省过错),这个说法,没有事实依据。
说到为什么没有事实依据,就好像你举那个西红柿的例子一样,我
也无所谓。我只要说明了你拿来说的事没有事实依据就够了。至于你没有
机会试能不能吃西红柿,或者没给中国机会试是否会好好反省,这与我无关。
wh
发帖数: 141625
50
哈哈,我以前觉得乡试是各省考试,会试是高考,殿试像考研究生。不过现在高考好像
各地自行命题?那就跟乡试差不多。但又有全国卷,是不是各省既可以自己出试题,又
可以用全国卷么。考分不知道怎么平衡。
天一阁的收藏注重地方史料性质,有很多地方志会试录登科录,大概挺适合现在流行的
民间历史的研究。刚刚查了查,现在还收藏当代作家手稿,铁凝首当其冲,哈哈:“收
藏现代作家铁凝、黄亚洲、叶辛、高洪波、雷达、王宏甲、王剑冰、韩作荣、陈源斌、
王旭峰、叶文玲、陈祖芬等12位作家的书稿,计14部23卷,是天一阁迄今第一次成批量
收藏当代通俗类文学作品”。下一代作家全都用电脑写作了。这些藏书,再过几百年,
不知道会怎样。想想挺感慨的,变化好大。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