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l*****a 发帖数: 38403 | 7 发信人: SeeU (See you),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关于佛教轮回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5 19:00:11 2011, 美东)
楼主一思考,不但上帝要发笑,连禅师也要拈花微笑了。
楼主能想出这些有的没的问题,正如众生能随业力轮回。本无今有,有已还无,何等明
白?
基督教的上帝无因而有,既然允许\无因而有,允许\一个(上帝)无因而有,与多个(
佛性)无因而有,逻辑上有比较高明嘛?
佛法说世间无始,不需要造物者。佛性是方便说,如来藏系说佛性是法尔如是,不靠一
个无法证实的造物主。
无明与贪爱的缘起造成世间,是现观四圣谛的内容之一。修四念处,如实显现则无疑。
不修四念处而戏论,无明也。
<中观论>引般若经说∶
佛告须菩提∶菩萨坐道场时,观十二因缘,如虚空不可尽。
http://zh.wikisource.org/wiki/%E4%B8%AD%E8%AB%96_%28%E4%BD%9B%E |
|
|
|
S**U 发帖数: 7025 | 10 是滴。
可以读一下这段,看自己与佛法因缘有多深。
瑜伽师地论/21
谓暂闻佛或法或僧胜功\德已,便得随念清净信心,引发广大出离善法。数数缘念融练净
心,身遂毛竪,悲泣雨泪\。
http://zh.wikisource.org/zh/%E7%91%9C%E4%BC%BD%E5%B8%AB%E5%9C%B0%E8%AB%96/021
云何名为已趣入者所有诸相。谓安住种姓补特伽罗才已趣入设转余生。于自大师及善说法毘奈耶中。虽复妄念。若遇世间现有恶说法毘奈耶及有善说法毘奈耶。虽久听闻以无量门赞美恶说法毘奈耶有胜功\德。而不信解爱乐修行。亦不于彼而求出家。设暂出家才得趣入。寻复速疾弃舍退还。为性于彼不乐安住。如蜜生虫置之酽酢。或如爱乐受妙欲者置淤泥中。彼由宿世妙善因力所任持故。若暂听闻赞美善说法毘奈耶少分功\德。或全
未闻。虽暂少闻或全未闻。而能速疾信解趣入爱乐修行或求出家。既出家已毕竟趣入终无退转。为性于此爱乐安住。如蜜生虫。置之上蜜。或如爱乐受妙欲者置胜欲中。彼由宿世妙善因力所任持故。是名第一已得趣入补特伽罗已趣入相。
复有所余已得趣入补特伽罗已趣入相。谓虽未得能往一切恶趣无暇...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11 鬼谷子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鬼谷子,中国历史上战国时代的显赫人物,是“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家的鼻祖,也是
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
[编辑] 简介
据说其姓王名禅字诩,号鬼谷,民间称为王禅老祖。「鬼谷」之名,由其出生地或隐居
地(今河南登封县内的归谷山)而得,因「归谷」亦习称为「鬼谷」,故得其名。
最早记载鬼谷子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史记·卷069·苏秦列传》中说:“苏秦者
,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子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
鬼谷子被喻为纵横家之鼻祖的原因是其下有苏秦与张仪两个叱咤战国时代的杰出弟子〔
见《战国策》〕。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见《孙庞演义》〕。
鬼谷子既有政治家的六韬三略,又擅长于外交家的纵横之术,更兼有阴阳家的祖宗衣钵
,预言家的江湖神算,所以世人称鬼谷子是一位奇才、全才。他着有《鬼谷子》一书,
又叫做《捭阖策》。
道教认为鬼谷先生为“古之真仙”,曾在人间活了百余岁,而后不知去向。《鬼谷子》
一书完整地保留在道家的经典《道藏》中。民间亦有传说鬼谷子是命理师的祖师爷,在
道教中鬼谷子尊号为玄都仙长。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鬼谷子http://zh.wiki...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12 第一次集结经藏的内容应当是四阿含∶
* 《长阿含经》;
* 《中阿含经》;
* 《杂阿含经》;
* 《增一阿含经》;
没有《小部》。
印顺法师『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
铜鍱部Ta^mras/a^t!i^ya的「经藏」,在「长」、「中」、「相应」、「增支」外,有「小部」,总称为「五部」。『善见律毘婆沙』说∶「除四阿鋡,余者一切佛法,悉名堀陀迦经」。掘堀迦Khuddaka译义为「杂碎」、「小」,所以「小部」也就是「杂部」。化地部 Mahi^s/a^saka『五分律』,法藏部Dharmaguptaka『四分律』,大众部 Maha^sa^m!ghika『僧只律』,凡「四阿含」以外的「杂说」,都称为「杂藏」。说一切有部 Sarva^sti-va^di^n!,没有「杂藏」,因为经上但说「持吾三藏」,或说「持素怛缆,及毘奈耶、摩呾理迦」。早期的结集,可见是没有「杂藏」或「小部」的。铜鍱部立「五部」,但在铜鍱部学者的著作中,如Samantapa^sa^dika^说∶「通四部者」
Catuneka^yika;Suman%galavila^sini^ 说∶「四部阿含... 阅读全帖 |
|
|
S**U 发帖数: 7025 | 14 马哈西系统内观,是修纯观不修定。这与经说的戒定慧三学以解脱,有没有冲突呢?
在杂阿含的依据,是阿难说的∶「修习于观,终成于止。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
。」
在论典中的依据,马哈西的弟子 U Silananda 长老指出∶清净道论有乾观者(dry
insight)。修纯观不修定,可以成就刹那定,而不是根本定。其实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八
也主张没有根本定的观可以证果。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八
http://zh.wikisource.org/zh/%E7%91%9C%E4%BC%BD%E5%B8%AB%E5%9C%B
或有增上慧学,能引发增上心学。谓圣弟子未得根本静虑,先学见迹。后为进断修道所
断一切烦恼,正勤加行修念觉支,乃至修舍觉支,是名增上慧学引发增上心学。 |
|
|
|
S**U 发帖数: 7025 | 17 华严经入法界品卷六十二
善财以何因缘而有其名?知此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
七伏藏,于其藏上,地自开裂,生七宝芽,所谓∶金、银、瑠璃、玻瓈、
真珠、砗磲、码碯。善财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肢分端正具足;其七大藏
,纵广高下各满七肘,从地涌出,光明照耀。复于宅中自然而有五百宝器,种种诸物自
然盈满。所谓∶金刚器中盛一切香,于香器中盛种种衣,美玉器中盛满种种上味饮食,
摩尼器中盛满种种殊异珍宝,金器盛银,银器盛金,金银器中盛满瑠璃及摩尼宝
,玻瓈器中盛满砗磲,砗磲器中盛满玻瓈,码碯器中盛满真珠,真
珠器中盛满码碯,火摩尼器中盛满水摩尼,水摩尼器中盛满火摩尼……。如是等
五百宝器,自然出现。又雨众宝及诸财物,一切库藏悉令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
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又知此童子,已曾供养过去诸佛,深种善根,信解广大
,常乐亲近诸善知识,身、语、意业皆无过失,净菩萨道,求一切智,成佛法器,其心
清净犹如虚空,回向菩提无所障碍。
http://zh.... 阅读全帖 |
|
|
S**U 发帖数: 7025 | 19 此主张违背《瑜伽师地论》,不知有何根据。
《瑜伽师地论》主张,心脏冷时识才离身,但是分两阶段∶麁想现行时(还有意
识),助念还有用,身体会有痛感。细想现行时,是无记心,助念听不到,身体也不会
痛。依八识说,就是六识不起,只有阿陀那识还没离身的阶段。
助念对死者只有在有意识阶段还可能有用,心脏冷了以后是绝对没用的。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云何善心死。犹如有一将命终时。自忆先时所习善法。或复由他令彼忆念。由此因缘。
尔时信等善法现行于心。乃至麁想现行。若细想行时。善心即舍唯住无记心。所
以者何。彼于尔时。于曾习善亦不能忆。他亦不能令彼忆念。
云何不善心死。犹如有一命将欲终。自忆先时串习恶法。或复由他令彼忆念。彼于
尔时贪瞠等俱诸不善法现行于心。乃至麁细等想现行。如前善说。又善心死时安
乐而死。将欲终时无极苦受逼迫于身。恶心死时苦恼而死。将命终时极重苦受逼迫于身
。又善心死者见不乱色相。不善心死者见乱色相。
云何无记心死。谓行善不善者或不行者。将命终时自不能忆。无他令忆。尔时非善
心非不善心死。既非安乐死亦非苦恼死又行善不善补特伽罗将命终时。或自然忆先所... 阅读全帖 |
|
|
S**U 发帖数: 7025 | 21 《金刚经》云∶「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无诤∶音译阿兰那。「诤」,即诤论,为烦恼之异名。诤有三种∶(1)烦恼诤∶烦恼为
诤论之根本,故云。(2)五蕴诤∶此亦为诤论之根本。(3)斗诤∶诸有情互相凌辱,言语
相违。透过修行,使此三种诤论止息不起,谓之无诤。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五
复次由五相故建立有诤诸法差别。何等为五。谓由事故。因缘故。自性故。助伴故。等
起故。
此中五取蕴名有诤法事。
若爱味染著爱味耽嗜。名诤因缘。
若无常性苦性变坏法性。名有诤自性。
即于此诤无智愚痴。名诤助伴。
由此因缘五黑品转。名为等起谓鬪讼违诤。耽著诸欲诸见所生。或余种类。是初
黑品。若随所有诸烦恼缠无有羞耻。多安住性。是第二黑品。若有沙门或婆罗门。违逆
正道。所欲苦行及余信解。自饿投火坠高岩等。是第三黑品。若有现行身语及意一切恶
行。是第四黑品。欣乐后有。是第五黑品。此中最初由生怨恨发愤心故。不安隐住。第
二由诸烦恼内烧然故。不安隐住。第三由自誓愿虚受劬劳无义苦故。不安隐住。第四生
恶趣故。不安隐住。第五生老死等众苦合故。不安隐住。此中五取蕴有诤事与诤自性及
彼因缘助伴...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22 ☆─────────────────────────────────────☆
imper (Imper) 于 (Sat May 7 14:38:15 2011, 美东) 提到:
大迦叶尊者的悲心
释恒强
一、自利利他的头陀行
二、以清净心说法
三、佛陀嘱法大迦叶
四、结集三藏
五、呵责是爱护
六、结语(含注释)
☆─────────────────────────────────────☆
imper (Imper) 于 (Sat May 7 14:39:00 2011, 美东) 提到:
【提 要】 大乘佛教的信奉者一直以来对大迦叶等声闻众存在误解、偏见,说他们自利
独善,贬斥他们为“小乘”,讥毁他们为“痴犬”、“焦芽败种”,这都是不实、不公
的。大迦叶尊者行头陀行也有利他的一面,也常以清净心说法,乃至为正法久住而说法
。尊者人间乞食,随缘教化,也经管精舍,领众共修,利益大众。佛陀常常赞叹尊者、
维护尊者,以便在僧团中树立起尊者的威信,最后将佛法付嘱于他及阿难。佛陀涅槃后
,尊者即发起僧众忠实地结集佛陀的... 阅读全帖 |
|
|
S**U 发帖数: 7025 | 24 No.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三
若无想定。若无想生。及灭尽定是无心地。
http://zh.wikisource.org/wiki/%E7%91%9C%E4%BC%BD%E5%B8%AB%E5%9C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三
复次依静虑等当知能入二无心定。一者无想定。二者灭尽定。无想定者。唯诸异生由弃背想作意方便能入。灭尽定者。唯诸圣者由止息想受作意方便能入。如是二定。由二作意方便能入。谓无想定。由弃背想作意以为上首。勤修加行渐次能入。若灭尽定。由从非想非非想处。欲求上进暂时止息所缘作意以为上首。勤修加行渐次能入。若诸异生作如是念。诸想如病诸想如痈诸想如箭。唯有无想寂静微妙摄受。如是背想作意。于所生起一切想中。精勤修习不念作意。由此修习为因缘故。加行道中是有心位。入定无间心不复转。如是出离想作意。为先已离遍净贪未离广果贪诸心心法灭。是名无想定。由是方便证得此定。若诸圣者已得非想非非想处。复欲暂时住寂静住。从非有想非无想处心求上进。心上进时求上所缘竟无所得。无所得故灭而不转。如是有学已离无所有处贪。或阿罗汉求暂住想作意。为先诸心心法灭。是名灭尽定。 |
|
S**U 发帖数: 7025 | 25 No.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三
若无想定。若无想生。及灭尽定是无心地。
http://zh.wikisource.org/wiki/%E7%91%9C%E4%BC%BD%E5%B8%AB%E5%9C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三
复次依静虑等当知能入二无心定。一者无想定。二者灭尽定。无想定者。唯诸异生由弃背想作意方便能入。灭尽定者。唯诸圣者由止息想受作意方便能入。如是二定。由二作意方便能入。谓无想定。由弃背想作意以为上首。勤修加行渐次能入。若灭尽定。由从非想非非想处。欲求上进暂时止息所缘作意以为上首。勤修加行渐次能入。若诸异生作如是念。诸想如病诸想如痈诸想如箭。唯有无想寂静微妙摄受。如是背想作意。于所生起一切想中。精勤修习不念作意。由此修习为因缘故。加行道中是有心位。入定无间心不复转。如是出离想作意。为先已离遍净贪未离广果贪诸心心法灭。是名无想定。由是方便证得此定。若诸圣者已得非想非非想处。复欲暂时住寂静住。从非有想非无想处心求上进。心上进时求上所缘竟无所得。无所得故灭而不转。如是有学已离无所有处贪。或阿罗汉求暂住想作意。为先诸心心法灭。是名灭尽定。 |
|
|
S**U 发帖数: 7025 | 27 楼主一思考,不但上帝要发笑,连禅师也要拈花微笑了。
楼主能想出这些有的没的问题,正如众生能随业力轮回。本无今有,有已还无,何等明
白?
基督教的上帝无因而有,既然允许\无因而有,允许\一个(上帝)无因而有,与多个(
佛性)无因而有,逻辑上有比较高明嘛?
佛法说世间无始,不需要造物者。佛性是方便说,如来藏系说佛性是法尔如是,不靠一
个无法证实的造物主。
无明与贪爱的缘起造成世间,是现观四圣谛的内容之一。修四念处,如实显现则无疑。
不修四念处而戏论,无明也。
<中观论>引般若经说∶
佛告须菩提∶菩萨坐道场时,观十二因缘,如虚空不可尽。
http://zh.wikisource.org/wiki/%E4%B8%AD%E8%AB%96_%28%E4%BD%9B%E |
|
Y**u 发帖数: 5466 | 28 ☆─────────────────────────────────────☆
leonana (leonany) 于 (Mon Sep 5 03:43:44 2011, 美东) 提到:
发信人: BHistory (往者的影子), 信区: TrustInJesus
标 题: 关于佛教轮回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Sep 4 23:02:10 2011, 美东)
本帖主要想和认为灵界/佛性存在的网友讨论对佛教轮回概念的理解,不讨论灵界是否
存在。
俺扯些问题,等了解佛教的网友回答。
1. 轮回如同地铁系统,载着亿万众生死生转圈。佛教认为万物皆是因缘相生,那么
在你相信轮回之前,先问个问题:这个地铁系统如何因缘相生?
是其中众生先商讨了后共同建造的呢,还是因缘生了这个系统,其他因缘众生不商量不
知道不了解却乖乖进入,毫无差错的轮回着?
要知道轮回这个系统精密着呢,它操作着肉体,操作着灵魂,一会让肉体和灵魂分开,
一会又让灵魂和另一个肉体结合,还要记忆你万世之业,用算法来算这次结合时怎么报
应你,包括GPS定位,投到地球/宇宙什么地方去等等。
这是个无...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29 维摩诘经赞叹如大粪、烂泥的烦恼出生佛道。这与原始佛法的「八正道得解脱」,说法
大不相同。八正道是清净道,佛不会用大粪、烂泥来比喻它。
<维摩诘经·佛道品>∶
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如是见无为法入正位者,终不复能生
于佛法。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
又如殖种于空,终不得生;粪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无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于
我见如须弥山,犹能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是故当知∶一切烦恼为如
来种。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
http://zh.wikisource.org/zh-hant/%E7%B6%AD%E6%91%A9%E8%A9%B0%E6
一切烦恼为如来种,该怎么理解呢?大乘就说这是方便。 |
|
S**U 发帖数: 7025 | 30 哦,大乘的<维摩诘经>这一段,不是拿阿罗汉开涮?说阿罗汉发现自己于大乘永绝其
根,已如败种,难过得哭了?
维摩诘所说经·不思议品第六
是时大迦叶,闻说菩萨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叹未曾有。谓舍利弗∶譬如有人于盲者前,
现众色像,非彼所见。一切声闻,闻是不可思议解脱法门,不能解了为若此也。智者闻
是。其谁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等何为永绝其根。于此大乘已如败种。一切声
闻闻是不可思议解脱法门。皆应号泣声震三千大千世界。
http://zh.wikisource.org/wiki/%E7%B6%AD%E6%91%A9%E8%A9%B0%E6%89
大乘的<法华经>中,佛又给大迦叶、舍利弗受记,未来成佛。原来大迦叶白哭了。佛
真会跟大弟子们开玩笑啊,耍得团团转。当然这些大乘都解释成串通好表演给我们看(
示现),密意。嗯,什么逻辑矛盾都可以用这法子解释。 |
|
S**U 发帖数: 7025 | 31 维摩诘所说经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
弟子上。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尔时
天女问舍利弗。何故去华。答曰。此华不如法是以去之天曰。勿谓此华为不如法。所以
者何。是华无所分别。仁者自生分别想耳。若于佛法出家有所分别为不如法。若无所分
别是则如法。观诸菩萨华不著者已断一切分别想故。譬如人畏时非人得其便。如是弟子
畏生死故。色声香味触得其便也。已离畏者一切五欲无能为也。结习未尽华著身耳。结
习尽者华不著也。舍利弗言。天止此室其已久如。答曰。我止此室如耆年解脱。舍利弗
言。止此久耶。天曰。耆年解脱亦何如久。舍利弗默然不答。天曰。如何耆旧大智而默
。答曰。解脱者无所言说故吾于是不知所云。天曰。言说文字皆解脱相。所以者何。解
脱者不内不外不在两间。文字亦不内不外不在两间。是故舍利弗。无离文字说解脱也。
所以者何。一切诸法是解脱相。舍利弗言。不复以离婬怒痴为解脱乎。天曰。佛为增上
慢人。说离婬怒痴为解脱耳。若无增上慢者。佛说婬怒痴性即是解脱。舍利弗言。善哉
善哉。天女。汝何所得以何为证辩乃如是。天曰。我无得无证故辩如是。...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32 维摩诘所说经
佛国品第一
......
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尔时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萨心净则佛土净者,我世尊本为菩萨时意岂不
净。而是佛土不净若此?
佛知其念即告之言∶于意云何?日月岂不净耶?而盲者不见。
对曰∶不也。世尊。是盲者过非日月咎。
舍利弗!众生罪故,不见如来佛土严净,非如来咎。舍利弗!我此土净而汝不见。
尔时螺髻梵王语舍利弗∶勿作是意。谓此佛土以为不净。所以者何?我见释迦牟尼佛土
清净。譬如自在天宫。
舍利弗言∶我见此土,丘陵坑坎荆蕀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
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舍利弗。菩萨于一切众生。
悉皆平等。深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
于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时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宝严饰。譬如宝庄严佛无量功德宝庄
严土。一切大众叹未曾有。而皆自见坐宝莲华。
佛告舍利弗∶汝且观是佛土严净!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见。本所不闻。今佛国土严净悉现。
佛语舍利弗∶我佛国土常净若此。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众恶不净土耳。譬如诸天共
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如是舍利弗。若人心净便见此土功德庄严。
htt...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33 ☆─────────────────────────────────────☆
Yisu (大头教主) 于 (Mon Dec 5 09:37:28 2011, 美东) 提到:
请专楼专用, 谢谢..
发信人: rapier (Avant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开贴扯 '大乘佛化人生' 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5 00:37:50 2011, 美东)
要说汉传佛教不是佛法,有点冤枉它,它会理直气壮地把三法印拿出来挥舞:我都有,
我都有!
如果把真正的佛法比喻成一颗明珠,汉传“大乘”佛教就是一大团包裹着这颗明珠的大
粪,大粪的基本成分是各种各样的外道学说,但是它们在汉传里有个统一的名字,叫做
“方便”,和“大便”押韵,而大部分的汉传佛教学人都啃着大粪津津有味,同时陶醉
在可以用这个“方(大)便”度脱世人上。
============================================
在印顺法师的著作《印度佛教思想史》中,第169页~170页中说:
『佛法说无我,而现在极力说如来藏我,到底我是什么?《大般涅槃经... 阅读全帖 |
|
|
S**U 发帖数: 7025 | 35 "先已作方便心,如其先心而起。"
In plain English, this is due to your mastering of mind, so that you can
enter and leave as you wish. 瑜伽师地论 use this as one of reasons to prove
that 阿赖耶识(不灭尽) should exist.
北传:杂阿含568经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568.htm
......
「所谓行者,云何名行?」
伽摩比丘言∶
「行者,谓三行∶身行,口行,意行。」
复问∶
「云何身行?云何口行?云何意行?」
答言∶
「长者!出息入息名为身行,有觉、有观名为口行,想、思名为意行。」
......
复问∶
「尊者!云何入灭正受?」
答言∶
「长者!入灭正受,不言∶『我入灭正受,我当入灭正受。』然先作如是渐息方便
,如先方便向入正受。」
复问∶
「尊者!入灭正受时,先灭何法?为身行?为口行?为意行耶?」
答言∶
「长者!入灭正受者,先灭口行,次身行,次意行。」
复问∶
「尊者!云何为出灭... 阅读全帖 |
|
|
S**U 发帖数: 7025 | 37 "先已作方便心,如其先心而起。"
In plain English, this is due to your mastering of mind, so that you can
enter and leave as you wish. 瑜伽师地论 use this as one of reasons to prove
that 阿赖耶识(不灭尽) should exist.
北传:杂阿含568经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568.htm
......
「所谓行者,云何名行?」
伽摩比丘言∶
「行者,谓三行∶身行,口行,意行。」
复问∶
「云何身行?云何口行?云何意行?」
答言∶
「长者!出息入息名为身行,有觉、有观名为口行,想、思名为意行。」
......
复问∶
「尊者!云何入灭正受?」
答言∶
「长者!入灭正受,不言∶『我入灭正受,我当入灭正受。』然先作如是渐息方便
,如先方便向入正受。」
复问∶
「尊者!入灭正受时,先灭何法?为身行?为口行?为意行耶?」
答言∶
「长者!入灭正受者,先灭口行,次身行,次意行。」
复问∶
「尊者!云何为出灭... 阅读全帖 |
|
|
|
|
B*******a 发帖数: 801 | 41 懂了。日本人原来还蛮识货的。
打上海的时候,据说日军的飞机大炮就往闸北的太阳山路,虹口的虹镇老街这种破地方
轰。那种霞飞路高尚地段是什么事情都没有。车照开,舞照跳。
结果跑南京也是一样。就老是往白下区这种地方狠。原来日军还是有选择性的。所以不
要怪日本人恨,只能怪自己没钱住好区。
对了,那些国内新来的小年轻可能还不知道吧。自从南京以后,国际正义人士开始认识
到战争对平民的伤害可以那么吓人。所以在1949年签署了第四次日内瓦公约。里面详细
的规定了战争期间对安全区设立,平民的生活必需品的保障,还有正常生活次序。这个
wiki都有可以看到的。
所以那些傻逼,指望什么血洗东京的,先不说能不能赶上日本都是个问题。就是真有那
么一天,中国是签了日内瓦公约的。真干的话以后要被送上国际法庭的。
等于说,在forseeable的现代文明社会,南京是绝版了。你说南京那些住烂区的人真他
妈被啊。就是将来中国强大了,受日内瓦公约的约束,这仇恨是永远没的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52年7年13日声明承认;1956年12月28日交存批准书
http://zh.wikisource.org/wiki/%E6...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42 仁學
作者:譚嗣同 清
目录
■1 自敘
■2 仁學界說二十七界說
■3 仁學一
■3.1 一
■3.2 二
■3.3 三
■3.4 四
■3.5 五
■3.6 六
■3.7 七
■3.8 八
■3.9 九
■3.10 十
■3.11 十一
■3.12 十二
■3.13 十三
■3.14 十四
■3.15 十五
■3.16 十六
■3.17 十七
■3.18 十八
■3.19 十九
■3.20 二十
■3.21 二十一
■3.22 二十二
■3.23 二十三
■3.24 二十四
■3.25 二十五
■3.26 二十六
■3.27 二十七
■3.28 二十八
■3.29 二十九
■3.30 三十
■4 仁學二
■4.1 三十一
■4.2 三十二
■4.3 三十三
■4.4 三十四
■4.5 三十五
■4.6 三十六
■4.7 三十七
■4.8 三十八
■4.9 三十九
■4.10 四十
■4.11 四十一
■4.12 四十二
■4.13 四十三
■4.14 四十四
■4.15 四十五
■4.16 四十六
■4.17 四十七
■4.18 四十八
■4.19 四十九
■4.20 五十
自... 阅读全帖 |
|
l*r 发帖数: 79569 | 43 本想和你一起看,wikisource 竟然没有中文这一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