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8 发帖数: 289 | 1 08 年法国的博士,应该是法国人。现在是 Group leader and head of the
transgenesis facility,ANU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Biology and Environment
Dr Gaetan Burgio
MSc (Paris XI), MBBS (Paris VII), MD (Paris VII), PhD (Pasteur Institute and
MNHN, Paris), Group leader and head of the transgenesis facility, John
Curtin School of Medical Research (JCSMR) |
|
W*****n 发帖数: 21 | 2 试着整理了一下.
刚开始有人在Google论坛上说阿狗切不了内源DNA,也切不了转入DNA,自己太衰了,请高
手指点一下.结果有一群人都说阿狗切不动.
突然有个印度小哥debo说阿狗神勇,一试就灵. 与阿狗共转染的GFP质粒表达GFP蛋白明
显下降, 暗示GFP质粒DNA被阿狗切段, Fig 3C 被重复. 众人一追问,debo小哥说没做
DNA实验.看似印度小哥对T7E1实验不太熟. 众人讨论GFP蛋白表达下降也许是由于其他
因素,诸如导向DNA影响转译, 或是GFP质粒DNA转染效率本身在试验组和对照组中就有差
异.也就说对照不严格, 是个假对照. 过了几天, 印度小哥debo悄悄发贴说DNA实验结果
为阴性. 阿狗没有切DNA.
与此同时,更多的人表示Fig4 无法重复. 有人说实验是在293细胞中做的, 也许在HeLa
细胞中会有不同结果. 也有人明确说在HeLa中也不行. 无任何DNA被切证据.
突然又有个澳洲老哥Gaetan Burgio发推特说阿狗神勇,在受精卵中大切内源DNA, 效率
惊人, 而且这次是DNA证据. 有图有真相. 不过老哥好象挺粗心, 图也标错了,引起... 阅读全帖 |
|
i***9 发帖数: 106 | 3 他敢下这个结论,很强悍啊。
Gaetan Burgio
39 mins ago
"Yes there is a possibility for a new STAP. No doubt about that." |
|
a*****i 发帖数: 1316 | 4 7月31日中午,科技日报记者打通电话的时候,韩春雨正在做实验。河北科技大学里那
个有点破旧的实验室是韩春雨的成名之地。今年5月2日,世界顶级学术刊物《自然·生
物技术》刊发了他的论文《NgAgo DNA单链引导的基因编辑工具》,一时引来无数关注的
目光。近日,韩春雨再一次处在舆论中心,越来越多的人对其实验结果是否可重复提出
了质疑。
北京时间7月29日,一度支持韩春雨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基因学家Gaetan Burgio
在推特上发布长文《我的NgAgo经历》,否认了自己7月15日之前部分重复实验时得出的
结论,并表示他和同事在过去一个月做了多次尝试,但最终发现NgAgo无法进行基因组编
辑。他呼吁《自然》杂志要求韩春雨公开所有原始数据和实验条件。这条消息把此前就
有的质疑推向了高潮。
尚未收到《自然》公布数据要求
韩春雨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截至目前他并没有收到《自然》杂志社要求他公布数据
的通知,但是他自己对能重复实验结果充满信心。“澳大利亚的这位教授,前一阵说实
验可重复,前天又说不能重复,科学不是这么儿戏的。对此,我都不打算做解释和回应
,外界的这些纷纷扰扰我不太在意。对我来说,最... 阅读全帖 |
|
o*****p 发帖数: 2977 | 5 还有韩春雨说什么因为关系到几亿元的产业,什么黄姓科学家压迫之类的,怎么没写
上。
里那
注的
Burgio
组编 |
|
|
w*p 发帖数: 16484 | 7 “澳大利亚的这位教授,前一阵说实验可重复,前天又说不能重复,科学不是这么儿戏
的。对此,我都不打算做解释和回应,外界的这些纷纷扰扰我不太在意。对我来说,最
重要的就是把实验和科研做好。”
他这段话就是不要脸耍赖了。人家澳大利亚开始说能重复,那是测序前的初步结果,他
不会不知道吧。人家就是因为没把这事当儿戏,所以才做了后面的实验,最后证明不能
重复。
我看韩春雨他就打算这么赖下去了。
里那
注的
Burgio
组编 |
|
b*****n 发帖数: 1841 | 8 到此为止,事情已经非常明显了,大家是时候跟 NgAgo说bye bye了。
Sad!
里那
注的
Burgio
组编 |
|
M****H 发帖数: 1057 | 9 这事儿又上十大了,赶紧进来看看进展
我靠,原来还有点反感有些新ID整天上窜下跳的黑韩春雨
都想过骂骂那些黑韩的人居心不良
但是现在看起来这是造假的可能性相当的大啊
又给华人学术界抹黑...
难道这人是在用拖字决?拖到利益到手,最后不了了之?
里那
注的
Burgio
组编 |
|
x***m 发帖数: 345 | 10 “ 最后无非是杂志社派专家组过来监督、指导,我把实验重做一遍,到时候就什么都
清楚了”。
韩教授,不会有专家组看你重复试验,你真是个土鳖。你意识不到你已经到了你职业生
涯的最危险时候了吗?如果是真的可重复的,就公布所有数据,包括你藏着掖着的所谓
秘密,主动配合国际研究人员重复你的试验。否则,丢失名誉后,十倍代价也补不回来
!你也不用在科研领域混了!
里那
注的
Burgio
组编 |
|
发帖数: 1 | 11 青年学者引发的国际争论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叶雨婷 陈馨瑶 实习生 任思远
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8月04日 06 版)
近日,“一鸣惊人”的韩春雨又陷入了“舆论风暴”。
2016年5月2日,这位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生物
技术》上发表文章,并提出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手段——NgAgo。
论文发表后,韩春雨受到一些科学家及媒体热捧,但此后不久,该事件又陷
入持续性争论,多国科学家表示其基因组编辑结果无法重复,也有科学家称其可
以重复。在多方呼吁下,8月2日,《自然-生物技术》发表声明,要求韩春雨公
开相关实验数据。
多国科学家质疑,韩春雨实验结果不可重复?
韩春雨的论文发表至今已有3个多月,韩春雨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也被人认
为是对现有的CRISPR技术提出了挑战,有媒体报道时称,这是一个“具有颠覆性
的第四代基因编辑技术”,被誉为“诺奖级”成果。
就在媒体争相报道这位年轻科学家时,国外一些科学家已经开始利用韩春雨
论文描述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然而这些实验所得数据有的可以证明,韩春雨的
实验是可重复... 阅读全帖 |
|
|
|
发帖数: 1 | 14 你这回答我赞同。就象那句话:韩的论文发在杂志上,要学术质疑,给杂志投稿。
: 去Burgio推特质询啊,有问必答
|
|
c********n 发帖数: 225 | 15 特别记录
编者注:
增加记录一些中外对于韩国学者发现了NgAgo实际功能,以及河北科大与Novozymes合作
关系曝光以后的反应
信息来源 1: Gaetan Burgio (澳洲哥)的 blog
Title: Is NgAgo a genome editing tool after all?
Date: 2017-1-21
Link:
https:[email protected]/* *//is-ngago-a-genome-editing-tool-after-all-
3cb668ec46a#.6t2dc1g1e
信息来源 2: 澎湃新闻
Title: 讨论韩春雨基因编辑技术争议是否逆转,你得先弄清这四个问题
Date: 2017-1-24
Link: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607042 |
|
|
m****a 发帖数: 270 | 17 转一个 Nature news 下面的了评论,直接冲着方舟子去的。
DONGXIAO YUE•2016-08-08 08:06 PM
The following is a summary of some very heated debate in China on the Han
NgAgo paper. 1. Fang's rash accusation of fraud was a mere result of his
misunderstandings of the Han paper and molecular biology in general. Even
one of Fang's ardent supporters pointed out to him that he misinterpreted
the electrophoresis bands presented in the paper. Fang further mistook
distances between target sites for DNA segment size deltas. 2...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8 独家专访:面对质疑的韩春雨
原创2016-10-18 陈晓雪、李晓明 知识分子
►韩春雨任教的河北科技大学门口。摄影:陈晓雪
内文提要:
独家专访:面对质疑的韩春雨
韩春雨NgAgo论文可重复性争议考验科学界
编者按:
5月初,《知识分子》以国际科学媒体的标准,第一时间报道依据国际科学同行
评议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的韩春雨论文以及当时多位科学家评论,并说明其是发展了荷兰
科学家的工作。此后,国内媒体和单位纷纷跟进,因为没有新的工作进展,《知识分子
》未继续报道。从网上开始有声音质疑韩春雨文章结果,《知识分子》一直保持追踪国
内外学术界最新的动态,但不依据私下匿名来源为主作报道,直到13位中国科学家公开
实名发言后,《知识分子》才有可以较为完整、公开的事实可以报道。
NgAgo实验的可重复性争议历经数月之久,至今虽有多方表态,但仍然没有迹象显示很
快会得到解决。如何在学术规范下寻找解决之道,是摆在中国科学界面前的重要挑战。
10月10日晚,12位科学家实名呼吁调查(后增加一名科学家),《知识分子》
当晚连线韩春雨,并于第二日中午赶赴河北科... 阅读全帖 |
|
z*******x 发帖数: 103 | 19 证据是这些人都不能重复。小萝卜头有重大发现是可能的。但,上百个人(包括匿名
的)看完文章后,都不能重复,有一点科研常识的人就知道文章结果是错的。 反过来
,看你和Wang9, Han 匿名在这里发无数废话, 有意思吗?
如果你选择和韩站在一边,就实名辩论。否则,不要滥费像染毒瘾一样,搞对科研无益
的话题。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王立铭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教授熊敬维、
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李伟、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晓群、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孙育杰、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研究员李劲松、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吴强、
温州医科大学教授谷峰、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李大力、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杨辉
Debojyoti Chakraborty (印度)
Jan Winter (博士,海德堡德国癌症研究中心)
...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0 http://biorxiv.org/content/biorxiv/early/2016/12/06/091678.full.pdf
结论摘要
Importantly, and in agreement with recently published reports [5-7], we
found strictly no evidence of a double strand break of the DNA with NgAgo,
and no editing of the mouse and human DNA despite an efficient delivery of
NgAgo and the gDNA. We did not observe an editing event in over 100 mouse
embryos injected with NgAgo, giving an editing efficiency of less than 1%,
contradicting the results reported in Gao et al.
小鼠细胞和人类...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1 NBT怎么调查韩春雨?截至目前有3篇公开发表的文章声明不能重复,所以找其他独立实
验室重复这个环节应该可以省略了吧,那剩下就是检查原始实验记录了,韩春雨貌似给
自己找好了借口,条件有限,实验记录不全?还要像小保方晴子一样在监控的条件下让
韩春雨自己重复一遍吗?这个根据惯例最好由河北科大来监督实施,关键是大家都知道
河北科大的态度啊,基本不可能的事,有可能让浙大来监督吗?合作者沈啸就是浙大的
啊,浙大在要脸这方面应该还是比河北科大靠谱吧。 |
|
j******i 发帖数: 939 | 22 NBT的那篇由德国,韩国,美国三家实验室完成的Correspondence大概就是杂志委托的。 |
|
D********d 发帖数: 2154 | 23 biorxiv上算正式发表吗,会转到其他杂志再发表吗? |
|
|
W***o 发帖数: 6519 | 25 这事的结局,韩老板会不会收到啥惩罚?唾沫星子惩罚一下就好了吗?这作假成本也太
低了吧 |
|
|
|
|
|
l**k 发帖数: 160 | 30 实验记录不全这条理由被沈啸堵死了:
作为论文的共同作者之一,沈啸的工作在于对实验的设计提供建议并协助论文撰写,并
未参与到实验过程当中,他所看到的也是论文中呈现出的数据。在质疑声开始出现时,
他就反复问过韩春雨实验数据的真实性,“我跟他再三确认,看到的会不会是假阳性?
是不是细胞有污染情况?他去查了以前的实验记录告诉我,都是真的,非常确定,非常
自信。” |
|
c*******u 发帖数: 800 | 31 河北科大说的也是含含糊糊,想把舆论向Novozymes已经重复出来的方向引,但是也没
好意思/没敢说死:“NgAgo-gDNA基因编辑技术工具在诺维信公司的真菌表达系统中已
经展现出潜力。诺维信
公司对进一步开发NgAgo基因编辑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新产品的开发有浓厚兴趣。”
Novozymes说的就是标准的官方发言,”可能有用,但是现在太早说是不是对我们有用
“,”我们想看看这个东西会不会对我们在微生物系统里生产酶有帮助” 云云。
Gaetan Burgio, a geneticist at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in
Canberra and one of the first scientists to publish a critique of Han’s
claims, suspects that Novozymes’ interest in NgAgo may not be as a gene
editor. He notes that the company has an RNA-interference technology u... 阅读全帖 |
|
U**R 发帖数: 34 | 32 尘埃落定韩春雨? Nature Biotechnology 撤稿 NgAgo!
原创2017-08-03 知社 知社学术圈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北京时间8月3日,在经历过长达一年多的纷争和等待之后,Nature Biotechnology应韩
春雨等作者的要求,撤稿其发表于2016年5月的NgAgo论文。
从一鸣惊人到一波三折再到一声叹息,这一年多,中国学术界和韩春雨走过来了什么样
的历程?“身心疲惫”?NgAgo的争议,是否又就此尘埃落定? 请看知社对这一里程碑
事件的回顾,和业内人士特约独家点评。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NgAgo事件的主要发展过程与关键时间节点。
2014年2月,荷兰科学家John van der Oost在Nature杂志发表论文,报道TtAgo可以在
高温条件下体外切割DNA。韩春雨受到启发,开始利用Argonaut进行基因编辑,并在
2014年5月中旬取得关键突破。
2015年6月3日,韩春雨向Nature Biotechnology投稿。12月21日,浙江大学沈啸和韩春
雨提交“以Argonaute核酸酶为核心...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3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NgAgo事件的主要发展过程与关键时间节点。
2014年2月,荷兰科学家John van der Oost在Nature杂志发表论文,报道TtAgo可以在
高温条件下体外切割DNA。韩春雨受到启发,开始利用Argonaut进行基因编辑,并在
2014年5月中旬取得关键突破。
2015年6月3日,韩春雨向Nature Biotechnology投稿。12月21日,浙江大学沈啸和韩春
雨提交“以Argonaute核酸酶为核心的基因编辑技术”的专利保护申请。2016年3月21日
,Nature Biotechnology接收韩春雨的投稿,并在5月2日在线发表其题为DNA-guided
genome editing using the 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 Argonaute论文。
2016年5月8日,多家知名微信公众号以一鸣惊人为题,先后报道韩春雨在极端艰苦与简
陋的条件下,做出世界级的科技成果,韩春雨首次进入大众视野,引发热议,并受到许
多媒体热捧。对于许多处于中国学术体制边缘地带的本土青年学者,韩春雨的成功具有
极大的励志效应,让很多人看...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4 来源:澎湃新闻
北京时间8月3日凌晨,经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主动申请,其关于新基
因编辑技术NgAgo-gDNA的争议性论文由《自然-生物技术》撤回。
韩春雨团队在撤稿声明中写道:“由于科研界一直无法根据我们论文提供的
实验方案重复出论文图4所示的关键结果,我们决定撤回这项研究。虽然许多实
验室都进行了努力,但是没有独立重复出这些结果的报告。因此,我们现在撤回
我们的最初报告,以维护科学记录的完整性。不过,我们会继续调查该研究缺乏
可重复性的原因,以提供一个优化的实验方案。”
同时,《自然-生物技术》发表题为《是该数据说话的时候了》社论,“现
在,距原论文发表已过去了一年多,我们了解到当初曾报告说初步成功重复出实
验结果的独立研究小组,无法强化初始数据,使其达到可发表的水平。类似的,
在征求专家评审人的反馈意见后,我们判定韩春雨及同事提供的最新数据不足以
反驳大量与其初始发现相悖的证据。我们现在确信韩春雨的撤稿决定是维护已发
表科研记录完整性的最好做法。”
同一日,河北科技大学在其官网刊发《韩春雨团队发布声明》,声明提到:
“鉴于该论文已撤稿,学校决定启动对韩春雨该项研究成果的学术...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5 著名科学杂志《自然》的子刊《自然 方法》日前(2018年3月30日)撤销了一篇发表于
2017年5月30日的招致诸多批评的论文。该研究论文的题目为“
Unexpectedmutations after CRISPR–Cas9 editing in vivo” (用
CRISPR–Cas9 编辑小鼠基因
出现一些意外突变)。撤销的理由是,该研究设计的对照组不当,在试验组两只小鼠基
因组中观察到的一些变异,不能得出是由于CRISPR–Cas9 编辑而引起的结论。该
论文有6位作者,其中两位通讯作者分别是美国的斯坦福大学的副教授Vinit B Mahajan
博士 和 爱荷华大学的副教授Alexander G Bassuk 博士。
该论文发表后,引起同行们的强烈质疑和批评,纷纷发表文章指出该研究设计存在的问
题和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论文的错误结论加剧了人们对基于CRISPR技术治疗人类遗传
疾病的潜在的不精准,高风险和不安全的疑虑,造成开发这项技术的公司们的股票下跌
。论文的结论与其他的研究者结论不一致。作者在改进了试验设计后,再次... 阅读全帖 |
|
U**R 发帖数: 34 | 36 尘埃落定韩春雨? Nature Biotechnology 撤稿 NgAgo!
尘埃落定韩春雨? Nature Biotechnology 撤稿 NgAgo!
原创2017-08-03 知社 知社学术圈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北京时间8月3日,在经历过长达一年多的纷争和等待之后,Nature Biotechnology应韩
春雨等作者的要求,撤稿其发表于2016年5月的NgAgo论文。
从一鸣惊人到一波三折再到一声叹息,这一年多,中国学术界和韩春雨走过来了什么样
的历程?“身心疲惫”?NgAgo的争议,是否又就此尘埃落定? 请看知社对这一里程碑
事件的回顾,和业内人士特约独家点评。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NgAgo事件的主要发展过程与关键时间节点。
2014年2月,荷兰科学家John van der Oost在Nature杂志发表论文,报道TtAgo可以在
高温条件下体外切割DNA。韩春雨受到启发,开始利用Argonaut进行基因编辑,并在
2014年5月中旬取得关键突破。
2015年6月3日,韩春雨向Nature Biotechnology...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