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韩素音
1 2 下页 末页 (共2页)
s*****n
发帖数: 1636
1
在世界文坛上颇有影响的华裔女作家韩素音当地时间2日中午在瑞士洛桑的寓所无疾而
终,享年96岁。韩素音的女儿周惠音和唐蓉梅表示,韩素音遗体告别仪式将于本月8日
在洛桑举行。
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至少有一亿人听说过韩素音的名字。韩素音的一生是一部传
奇,她的初恋是纳粹党徒,后成为中国驻英武官的妻子,她是比利时国防大臣的外甥女
,曾为毛泽东和周恩来写传记。
韩素音,又是英籍华人女作家伊丽莎白·柯默的笔名,原名周光瑚,1917年9月12
日生于河南信阳。韩素音是“汉属英”的音译。意思是她这位汉人已入籍英国。她是客
家人,祖籍广东五华县水寨镇,父亲周映彤出生于成都郫县,是中国第一代庚款留学生
,母亲玛格丽特出身比利时贵族家庭。
1933年后,她考入燕京大学医预科读书。1935年秋,她获得奖学金到比利时布鲁塞
尔自由大学继续她的学业。在比利时留学期间,韩素音渐渐对文学产生兴趣。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韩素音闻讯后决定回国。她写道:“中国,中国是我的骨肉
,我的灵魂,我的气息,我的生命!”
她一生有过多次感情经历。1931年她从北京圣心中学毕业后到协和医学院当秘书,
其间自己的初恋对象是执迷不悟...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5617
2
来自主题: Translation版 - 韓素音逝世 (新貼報導在二樓)
韓素音最後的英文名字是 Elizabeth Comber
陸文星的印度原名是 Vincent Ratnaswamy
http://news.backchina.com/viewnews-219163-gb2312.html
著名华裔传奇女作家韩素音在瑞士逝世 享年96岁
京港台时间:2012/11/4 消息来源:潇湘晨报 网友评论 7 条
著名华裔传奇女作家韩素音在瑞士逝世 享年96岁(图)
核心提示:著名华裔女作家韩素音在11月2日中午在瑞士洛桑的寓去世,享年96
岁。韩素音的长篇小说《爱情至上》出版后,被好莱坞拍摄成电影《生死恋》,轰动世
界文坛。其中1952年写成的自传体小说《瑰宝》奠定了韩素音在国际文坛上的地位。
综合新华社、《广州日报》报道 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至少有一亿人听说过韩素
音的名字。韩素音的一生是一部传奇,她的初恋是纳粹党徒,后成为中国驻英武官的妻
子,她是比利时国防大臣的外甥女,曾为毛泽东和周恩来写传记。记者3日获悉,在世
界文坛上颇有影响的华裔女作家韩素音当地时间2日中午在瑞士洛桑的寓所无疾而终,
享年96岁。韩素音的女儿周惠音和唐蓉梅表示,韩素音遗体告别仪...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5617
3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韓素音逝世 著名英籍華裔女作家
http://news.backchina.com/viewnews-219163-gb2312.html
著名华裔传奇女作家韩素音在瑞士逝世 享年96岁
京港台时间:2012/11/4 消息来源:潇湘晨报 网友评论 7 条
著名华裔传奇女作家韩素音在瑞士逝世 享年96岁(图)
核心提示:著名华裔女作家韩素音在11月2日中午在瑞士洛桑的寓去世,享年96
岁。韩素音的长篇小说《爱情至上》出版后,被好莱坞拍摄成电影《生死恋》,轰动世
界文坛。其中1952年写成的自传体小说《瑰宝》奠定了韩素音在国际文坛上的地位。
综合新华社、《广州日报》报道 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至少有一亿人听说过韩素
音的名字。韩素音的一生是一部传奇,她的初恋是纳粹党徒,后成为中国驻英武官的妻
子,她是比利时国防大臣的外甥女,曾为毛泽东和周恩来写传记。记者3日获悉,在世
界文坛上颇有影响的华裔女作家韩素音当地时间2日中午在瑞士洛桑的寓所无疾而终,
享年96岁。韩素音的女儿周惠音和唐蓉梅表示,韩素音遗体告别仪式将于本月8日在洛
桑举行。
拥有多次感情经历
韩素音,又是英籍华人女作家伊丽莎白•柯默的笔名,原名周光...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5617
4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韓素音逝世 享年96歲
http://news.backchina.com/viewnews-219163-gb2312.html
著名华裔传奇女作家韩素音在瑞士逝世 享年96岁
京港台时间:2012/11/4 消息来源:潇湘晨报 网友评论 7 条
著名华裔传奇女作家韩素音在瑞士逝世 享年96岁(图)
核心提示:著名华裔女作家韩素音在11月2日中午在瑞士洛桑的寓去世,享年96
岁。韩素音的长篇小说《爱情至上》出版后,被好莱坞拍摄成电影《生死恋》,轰动世
界文坛。其中1952年写成的自传体小说《瑰宝》奠定了韩素音在国际文坛上的地位。
综合新华社、《广州日报》报道 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至少有一亿人听说过韩素
音的名字。韩素音的一生是一部传奇,她的初恋是纳粹党徒,后成为中国驻英武官的妻
子,她是比利时国防大臣的外甥女,曾为毛泽东和周恩来写传记。记者3日获悉,在世
界文坛上颇有影响的华裔女作家韩素音当地时间2日中午在瑞士洛桑的寓所无疾而终,
享年96岁。韩素音的女儿周惠音和唐蓉梅表示,韩素音遗体告别仪式将于本月8日在洛
桑举行。
拥有多次感情经历
韩素音,又是英籍华人女作家伊丽莎白•柯默的笔名,原名周光...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5617
5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韓素音逝世 著名英籍華裔女作家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a3bcdf0100e8wu.html
韩素音的家庭生活
(作者叶永烈)
(2009-06-01 13:54:34)
在中国度过七十寿辰
1987年6月,羊城。当《家庭》杂志向我索稿时,我想及一个话题:不久前,英籍女作
家韩素音女士路过上海,曾告诉我,今年9月是她70大寿,她也许会在上海过生日……
“你就写一写韩素音的家庭生活吧。”《家庭》杂志总编李骏马上“抓”住了我,说道
, “一言为定。”
果真,9月9日晚上,当中央电视台播放新闻节目时,荧屏上出现了穿着鲜红色薄毛衣的
韩素音女士——当天下午,邓颖超同志在北京接见了她。
韩素音在她的70大寿庆宴上
9月10日中午,她从北京飞抵上海。我应约前往锦江宾馆看望她。她一边给我沏茶,一
边说:“我在国外,也一向喝茶。特别是我的丈夫陆文星,最爱喝龙井茶。我每一次来
中国,总是给他带去龙井茶叶。”
“你去机场接他吗?”我事先已经知道,陆文星先生将在下午3点从香港飞抵上海。
“不,我不去接他。虽然我们已经两个月没有见面了——他回印度去了。”韩女士说道
,“我们之间的感情很好,但是在事...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5617
6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韓素音逝世 著名英籍華裔女作家
http://www.rwabc.com/diqurenwu/diqudanyirenwu.asp?p_name=ᦙ
情系中国的韩素音 (1991)
•   在我国,韩素音的大名,无论党政要人,文化学术界人士,甚至是不
幸的残疾人之中,几乎没有一个人不知道,而且一提起她,也没有人不生敬佩之心。她
每年在春秋二季回国,每次来报纸上总要刊出有关她行踪的消息,而蒙她眷顾的人,也
莫不以一见她为幸。她每次回国也一定走访这些老友新朋们,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残
疾青年,除非时间上实在分身不堪,她不会忘掉任何一个朋友。即使见不了面,她也要
致以衷心的存问。令我十分感动的,倒不是只是为了她在海外做了许多有益祖国的工作
,而是她对我国前途、文化事业,以及残疾青年生活的关怀。
韩素音现在虽拿的是英国护照,但她始终没有忘掉她那多难而又前途光明的祖国。
她处处以祖国的辩护人自居,曾经因为保卫祖国的荣誉和令名而在海外多次受到反华分
子的围攻,但是不以此而低头,反而更坚定了爱祖国的赤诚。她曾经说过,除了写小说
之外,她要利用每一个机会,为宣传祖国而出力。有一年我们在纽约相遇,她正忙着要...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5617
7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韓素音逝世 享年96歲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a3bcdf0100e8wu.html
韩素音的家庭生活
(作者叶永烈)
(2009-06-01 13:54:34)
在中国度过七十寿辰
1987年6月,羊城。当《家庭》杂志向我索稿时,我想及一个话题:不久前,英籍女作
家韩素音女士路过上海,曾告诉我,今年9月是她70大寿,她也许会在上海过生日……
“你就写一写韩素音的家庭生活吧。”《家庭》杂志总编李骏马上“抓”住了我,说道
, “一言为定。”
果真,9月9日晚上,当中央电视台播放新闻节目时,荧屏上出现了穿着鲜红色薄毛衣的
韩素音女士——当天下午,邓颖超同志在北京接见了她。
韩素音在她的70大寿庆宴上
9月10日中午,她从北京飞抵上海。我应约前往锦江宾馆看望她。她一边给我沏茶,一
边说:“我在国外,也一向喝茶。特别是我的丈夫陆文星,最爱喝龙井茶。我每一次来
中国,总是给他带去龙井茶叶。”
“你去机场接他吗?”我事先已经知道,陆文星先生将在下午3点从香港飞抵上海。
“不,我不去接他。虽然我们已经两个月没有见面了——他回印度去了。”韩女士说道
,“我们之间的感情很好,但是在事...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5617
8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韓素音逝世 享年96歲
http://www.rwabc.com/diqurenwu/diqudanyirenwu.asp?p_name=ᦙ
情系中国的韩素音 (1991)
在我国,韩素音的大名,无论党政要人,文化学术界人士,甚至是不幸的残疾人之中,
几乎没有一个人不知道,而且一提起她,也没有人不生敬佩之心。她每年在春秋二季回
国,每次来报纸上总要刊出有关她行踪的消息,而蒙她眷顾的人,也莫不以一见她为幸
。她每次回国也一定走访这些老友新朋们,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残疾青年,除非时间
上实在分身不堪,她不会忘掉任何一个朋友。即使见不了面,她也要致以衷心的存问。
令我十分感动的,倒不是只是为了她在海外做了许多有益祖国的工作,而是她对我国前
途、文化事业,以及残疾青年生活的关怀。
韩素音现在虽拿的是英国护照,但她始终没有忘掉她那多难而又前途光明的祖国。
她处处以祖国的辩护人自居,曾经因为保卫祖国的荣誉和令名而在海外多次受到反华分
子的围攻,但是不以此而低头,反而更坚定了爱祖国的赤诚。她曾经说过,除了写小说
之外,她要利用每一个机会,为宣传祖国而出力。有一年我们在纽约相遇,她正忙着要
到美国南方各地旅行演讲。... 阅读全帖
O*******d
发帖数: 20343
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韓素音逝世 (转载)
韩素音1952年的自傳小说《A Many-Splendoured Thing》曾被好莱坞拍摄成电影《生死
戀》(Love Is A Many Splendoured Thing)
http://zh.wikipedia.org/wiki/韩素音
O*******d
发帖数: 20343
1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韓素音逝世 (转载)
Jennifer Jones只比韩素音小两岁。 可见当时拍那部电影时,韩素音还是非常年轻。
O*******d
发帖数: 20343
11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韓素音逝世 (转载)
那个电影的女主角就叫韩素音。
O*******d
发帖数: 20343
1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韓素音逝世 (转载)
一部电影,就是根据她的自传拍的. 里边的女主角就叫韩素音。
欣赏“Love is a many splendored thing"
z**n
发帖数: 22303
1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韓素音逝世 (转载)
韩素音的自传体不是五部么?繁花,寂夏,残树,吾宅双门,凤凰涅槃。
这五部书二十年前俺就看过中译本啊,居然最近才首印?
z***o
发帖数: 2104
14
来自主题: Heart版 - 韩素音 《瑰宝》
序幕简洁深刻如下
(觉得非常好的译笔,事实上,韩只用英文法文写作,中文译者颇不凡)
序幕 1950年4月
“你会不会写一本书说说我的事?”马克问道。
这是缠绵之后的时刻。我们躺在山坡上茂盛的长草中,身上洒满阳光。在我们上面
,毫无遮拦的天空一直延伸到地平线。环绕在我们周围的是嶙嶙青石,萋萋芳草,还有
羊齿蕨和开着小花的桃金娘。碧波荡漾的大海横卧在山下,上面见不到一片帆影,在这
似乎没有尽头的春日午后显得冷清寂寞。我们安安静静地说着一些有口无心的话,不用
再字斟句酌。我们谈起了那些现在已经不会令我们伤怀的话题。我们心底坦然地预测了
变心、分手,谈到我们的世界将会破碎成彼此互不相容的碎片。我们的话语调平静,声
音若有若无——这样的声音只有彼此相爱的人才能听到。
“我会写写你的事情,”我回答,“但不是现在。现在我太幸福了,什么事情也不
想做,只要活着就行。现在我只是不断想到你是属于我的,我全身充满了喜悦。或许等
你离开我以后,我会因为伤心,或是其他什么充足的理由,写一本书讲讲你的事情。”
“你还会有什么其他充足的理由?”马克问道。
“比如解决吃饭问题。有一天我会出卖我的爱情故事来换口饭吃... 阅读全帖
R****a
发帖数: 6858
1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世界各国人这样评价周恩来
过十来次。关于第一次会面的情景,韩素音回忆道:“那是1956年,我与周恩来谈了两
个小时, 这次谈话改变了我的一生。”韩素音:《周恩来与他的世纪》序言。中央文
献出版社1992年版。周恩来杰出的管理才能和卓越的奉献精神给韩素音留下了极深刻的
印象。在《周恩来与他的世纪》这本出色的传记作品中,韩素音曾这样书写传主:“他
天生就是一位管理人才,对面临的大量问题一一加以考虑,并想方设法以最小的冲突和
损耗取得最大的效益。”韩素音:《周恩来与他的世纪》第350页。该书有一章即冠以
“中国的大管家”的标题。这一章中韩素音写道:“10月1日,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
上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任人欺侮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了’。周转向他的‘
外事’人员,要他们确保把毛的话翻译好,通过电台,广为传播。‘要让全世界都听到
我们的声音’。必须从几十年连绵不断的战争的废墟中建立一个崭新的国家,崭新的秩
序。毛说过:‘我们继承的是一条布满窟窿的毯子’。当时中国可谓千疮百孔。一切要
仰仗毛称之为‘大管家’的周恩来修补这条破毯子,并在有朝一日提供新的毯子。”同
上书,第274页。
美籍华人赵浩生先生从1946年到... 阅读全帖
n****b
发帖数: 744
16
Love Is a Many-Splendored Thing is a 1955 American drama-romance film. Set
in 1949-50 Hong Kong, it tells the story of a married, but separated,
American reporter (played by William Holden), who falls in love with a
Eurasian doctor originally from China (played by Jennifer Jones), only to
encounter prejudice from her family and from Hong Kong society.
The movie was adapted by John Patrick from the 1952 novel A Many-Splendoured
Thing by Han Suyin. The film was directed by Henry King.
韩素音,(1917年9月... 阅读全帖
v****g
发帖数: 11080
17
根据近年解密的有关毛泽东逝世后世界各国的反应的资料如下:
共有53个国家降下半旗,各国领袖给予高度评价
毛泽东逝世的10天里,共有123个国家的政府和首脑向中国政府发来了唁电或唁函,105
个国家的领导人或他们的代表到中国使馆吊唁,53个国家降半旗致哀,许多国际机构和
国际会议上也开展了悼念活动。
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在联合国全体大会上发言:“毛主席是一位伟大的政治思想家
、哲学家和诗人”,“他实现自己理想的勇气和决心将继续鼓励今后的世世代代。”联
合国大会主席高度评价毛泽东是“我们时代最英雄的人物”,“他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
程”。
美国总统福特在9日的唁电:毛主席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位巨人,他对历史的影响将远
远超出中国的国界。
国务卿基辛格:“我的孩子们谈到流行音乐歌手身上有一种‘颤流’,我承认我自己对
此浑然不觉。但是毛泽东却发出了力量、权力和意志的‘颤流’。”
联邦德国总理施密特:“毛泽东主席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创造者之一,是给中国人民指出
走向新的未来的道路的人。”
澳大利亚总理弗雷泽:“新兴的中国就是他永久的纪念碑”。
日本首相三木武夫说:“毛主席作为世界的大政治家在历史上留下...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8
中共历史的见证—司马璐回忆录 (2016-02-07 12:47:38)
毛泽东周恩来早年惊人情史

惊爆周恩来养女惨遭毛泽东强暴等等
1950年2月,毛泽东结束访问苏联回国途径海拉尔车站下车散步,左起:孙维世、
毛泽东、高岗、欧阳钦、叶子龙、周恩来、滕代远

惊爆周恩来养女惨遭毛泽东强暴等等
惊爆周恩来养女惨遭毛泽东强暴等等
政治、文学,和女人的世界往往有关联,很多政治上有魅力的人,在女人心目中也
一样有魅力,有些女人常把政冶狂热的人物看作性感的动物。毛泽东一生中,多数的时
间都同时有两个以上的女人。在中共资料中,有的女人自称为“毛泽东的保卫员”,有
的女人自称为毛的“忠实的学生”,有的女人自称为毛的“亲密的战友”。至于周恩来
,对于女人的吸引力更在毛泽东之上。著名的左翼作家韩素音说过,她第一次见到周恩
来,就像触了电似的,如果周恩来命令她去死,她一定会服从。

情欲与政治之间

共产党人既然有七情六欲,当然也有男女之间嫉忌、争夺的男女私人情结,在中共
党人的斗争中,其中有真正坚持自己政治立场的,这种斗争还是比较... 阅读全帖
D******6
发帖数: 6211
1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em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Doha2006 (猫咪), 信区: Memory
标 题: 和中国有关的2个美国电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ug 1 17:50:15 2009, 美东)
最近看了2个影碟,都是和中国有关的美国电影吧。
一个是韩素音的自传,Lov is A Many-Splendored Thing, 50年代的电影。一个是the
painted veil,2006年的电影。
韩素音那个电影看着不行,有隔膜,和以前看海明威的电影一样,不知道五六十年代是
表演有隔阂了还是电影的表现手法有隔阂了。反正好容易坚持看完了。女主角很漂亮,
但是不觉得是有中国气质的美女——当然了我也没有见过50年代中国美女。只是电影中
素音总是强调她是中国人。而且,其中出现的中国演员,素音的家人,从表演到对话都
觉着象木偶。。。
painted veil就好看很多,而且在桂林拍的,也非常美,同时片子里的中国人和中国话
都还不走样,不象以前看kill bill里面中国元素觉得假。就是里面的中国人英文真好
,赫赫,在一个偏僻的小镇,一个军官和一个医生都
D******6
发帖数: 6211
20
来自主题: Memory版 - 和中国有关的2个美国电影
最近看了2个影碟,都是和中国有关的美国电影吧。
一个是韩素音的自传,Lov is A Many-Splendored Thing, 50年代的电影。一个是the
painted veil,2006年的电影。
韩素音那个电影看着不行,有隔膜,和以前看海明威的电影一样,不知道五六十年代是
表演有隔阂了还是电影的表现手法有隔阂了。反正好容易坚持看完了。女主角很漂亮,
但是不觉得是有中国气质的美女——当然了我也没有见过50年代中国美女。只是电影中
素音总是强调她是中国人。而且,其中出现的中国演员,素音的家人,从表演到对话都
觉着象木偶。。。
painted veil就好看很多,而且在桂林拍的,也非常美,同时片子里的中国人和中国话
都还不走样,不象以前看kill bill里面中国元素觉得假。就是里面的中国人英文真好
,赫赫,在一个偏僻的小镇,一个军官和一个医生都能说流利的英文。军官是黄秋生演
的,似乎这名字耳熟,他的表情在自然点好了,太板的时候太多了,赫赫。
painted veil是毛姆的小说,我喜欢毛姆的故事,很多故事有种异样的殖民地风情。外
国人离家万里在殖民地,有种说不出的新鲜,寂寥,悲
z********e
发帖数: 253
21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董乐山杂文
http://bbs.tianya.cn/post-780-65445-1.shtml
董乐山杂文一篇:用伯乐相千里马来比喻知人善任真的恰当吗?反对言语霸权!换种角
度看问题。
伯乐与千里马
以伯乐相千里马的历史典故来做比喻知人善任的文章,已多得不可胜计了。至今还
没有看到有人表示异议,仿佛这是绝对的真理。
其实把这样的比喻用在我们当今的新时代,恐怕是极不妥当的。首先,伯乐与千里
马是人畜的关系,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奴才(因为伯乐也是为马主所用)与奴隶的关系
,只不过是用寓言化的形式表达出来而已。因此伯乐的眼光无论如何敏锐,他相千里马
的目的无非是找一匹骏马供他或马主人驱使而已,而千里马被他相中并没有什么好处,
也无非是要比在不识货的马主人手里,更多驱使而已。因此这种主奴关系用在新时代的
人际关系上是极不妥当的。
其次,如果说千里马难得,需要伯乐来物色,则伯乐何尝就不难得,又需要谁来物
色呢?依此类推,就钻了牛角尖,永远没有一个答案。因此要真正发现千里马,最好办
法是让千里马自告奋勇站出来,而这只有让它自己做伯乐,才能做到,这就需要让千里
马从畜牲的地位恢复到人的地位,也就是从被驱使的地...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26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来个组阁完全版吧
天津日报网-新闻人物-外交
乔冠华最后的岁月
“四人帮”组阁名单上有他
1976年10月6日,“四人帮”被捕,外交部反对乔冠华的人马上贴出大字报,说乔冠
华“秉承‘四人帮’旨意,把他们制订的‘按既定方针办’写进联大报告,替‘四人帮’
篡党夺权制造舆论。”
此时,外交部贴出了许多揭批“四人帮”的大字报,直接点了乔冠华的名,其中有一
张题为《〈红都女皇〉是怎样出笼的?》的大字报,是这样说的:
“……美籍中国作家韩素音也得到了一本《红都女皇》。韩见此书,大吃一惊,在伟
大祖国出现蛀虫,泄露了国家重要情报不算,还恶毒攻击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作者并声
称‘本书承江青本人口述’,使韩更加难以相信。韩立即乘车去中国驻美联络处会见中国
常驻联合国大使黄华。工作人员把韩引进会客室,说:‘黄华在联合国参加国际贸易会议
’,韩立即打电话到联合国会议厅找黄华,说:‘如果有可能的话,请离席,我要告诉你
一个骇人听闻的事。’黄华说:‘我立即就来,请你稍等片刻。’黄华把准备发言的讲话
给安致远(前中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时任中国驻联合国代表)代他发言,然后驱车回联络
处见韩素音。黄华急步跨入会客室,韩拿出红色封面
m********3
发帖数: 3280
23
延安“性”事很有特色,及时行乐是应该的。及至女性知识分子开始涌入,延安的婚恋
花絮增多:自由恋爱、组织分配、历尽坎坷、第三者插足、爱上老外,三姐妹嫁三兄弟
的“三刘嫁三王”,各有各的戏,各有各的故事。本文原载于《同舟共进》2012年第6
期,
作者裴毅然,原题为《延安婚恋故事》。
高岗在西安看到省委领导逛妓院深感诧异
延安“性”事很有特色。南方十年闹红,提着脑袋闹革命,牺牲之事经常发生,不
可能对部属在情恋方面约束过紧。1933年5月18日,陶铸在上海亭子间被捕,下了南京
大狱。其妻曾志(1911~1998)在闽东任临时特委组织部长,同时相好于宣传部长叶飞
(后为上将、福建省委书记)、游击队长任铁峰,遭组织处分,“当时我思想不通,为
什么要我负主要责任?!只因为我是女人吗?我并没有去招惹他们,但我承认在这个问
题上确实有小资产阶级浪漫情调,我认为恋爱是我的权利……我对叶飞是有好感的……
当时,我与他们两人关系较好,工作之余较常来往……陶铸来信说,他被判处无期徒刑
,恢复自由遥遥无期。而那时我才23岁,我是共产党员、职业革命者,为革命随时都要
做出牺牲;同时也早将‘三从四德’、贞节牌坊那... 阅读全帖
q*d
发帖数: 22178
24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延安时期的性与爱
1934年1月,高岗因奸污妇女受到严厉处分,但他仍每到一处都找女人。中央红军到延
安后,他见党内一些高干与自己“同好”,自然不但不收勒自羁,还有所发展。上海财
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裴毅然,参考诸多史料以及当事人回忆录,撰文《延安情恋》,披
露中共在延安时期高层之间的两性轶事。
革命+恋爱
延安“性”事很有特色。南方十年闹红,提着脑袋闹革命,牺牲之事经常发生,不可能
对部属在情恋方面约束过紧。1933年5月18日,陶铸在上海亭子间被捕,下了南京大狱
。其妻曾志(1911~1998)在闽东任临时特委组织部长,同时相好于宣传部长叶飞(后
为上将、福建省委书记)、游击队长任铁峰,遭组织处分,“当时我思想不通,为什么
要我负主要责任?!只因为我是女人吗?我并没有去招惹他们,但我承认在这个问题上
确实有小资产阶级浪漫情调,我认为恋爱是我的权利……我对叶飞是有好感的……当时
,我与他们两人关系较好,工作之余较常来往……陶铸来信说,他被判处无期徒刑,恢
复自由遥遥无期。而那时我才23岁,我是共产党员、职业革命者,为革命随时都要做出
牺牲;同时也早将‘三从四德’、贞节牌坊那种封建的东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阅读全帖
V*******w
发帖数: 67
25
周恩来处理“维特克事件”是谨慎和克制的,也是经过毛泽东授意的,他不可
能会借此去“策划离间毛泽东与江青”,熟知周恩来的人都不可能会相信这种猜测。

  张颖女士曾先后着有两本回忆录:《风雨往事:维特克采访江青实录》(河南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沧桑文丛”之一,1979年版)、《走在西花厅的小路上——忆在恩
来同志领导下工作的日子》(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以及在香港凤凰电视台的《
口述历史》节目中作了一场关于“《红都女皇》事件” 的采访谈话。

由于张颖曾长期在周恩来身边工作(如战争年代的中共南方局以及新中国的外交部
。在外交部时,她曾任外交部新闻司、西欧司副司长,她还是周恩来手下着名外交人士
章文晋的夫人,并以大使夫人的身份随同章文晋赴美履新),遂能够以事件见证人的身
份披露和辨析一些历史疑案,例如当年曾闹得沸沸扬扬的所谓 “《红都女皇》事件”
和“维特克事件”。

  据张颖在两本书中叙述,她记忆中的“《红都女皇》事件”和“维特克事件”
跟一些相关的传闻可以说是大相径庭。她的这些回忆,可以有助于我们澄清一些相关的
历史... 阅读全帖
n*******w
发帖数: 6708
2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毛泽东身边的“五大秘书”
中共中央一支笔、政治秘书——胡乔木
胡乔木,1912年出生于江苏盐城,原名胡鼎新,笔名乔木,北乔。胡乔木由于其深
厚的理论功底和文字修养为毛泽东所重视,他以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和优美的文辞
获得了党内外享有盛名的学者和章辞家的称号。胡乔木于1941年担任了毛泽东的政治秘
书,并成为中央重要的笔杆子,他先后协助编选了《六大以来》、《六大以前》、《两
条路线》等重要党史材料,并参与起草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文件。
1945年8月胡乔木随同毛泽东来到重庆参加国共谈判,就在此时发生了一件有意思
的事,他的同乡、同学乔冠华此时也在重庆,老友相见甚欢,此时的乔冠华也是个笔杆
子,发表文章也使用“乔木”作笔名,而胡乔木当时也正使用这个名字,两个 “乔木
”聚集在一起,他们发文章时叫人搞不清到底是哪一个“乔木”。
乔冠华曾经到德国土宾根大学哲学系进修,获得了博士学位,回国后在《时事晚报
》工作,撰写时事评论,就是此时他给自己起了笔名——乔木,当时他并不知道老同学
胡鼎新进入延安并且也取名字叫“乔木”,好在一个“乔木”在香港,一个“乔木”在
延安,距离遥远,倒也不相干,...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24964
27
韩素音是大陆人啊,只在香港短期居住,还是你们毛轮自己人啊,你咬错人了
而且人韩素音她妈本来就是比利时人
wh
发帖数: 141625
28
嗯,海外华人作家要分两类,中文写作和英文写作的。哈金李翊云都是英文写作。李翊
云在千年敬祈里不是还说她无法用中文交流内心和写作,只有英文才能表达自己。这话
有点极端,不过也可以理解她对那种压制人性的年代的反感。我看到刘瑜回国的消息时
就想李翊云是决不可能回去的。
另外还有几个鼻祖级的华裔作家楼主没提,像谭恩美amy tan,汤亭亭maxine hong
kinston, 任璧莲gish jen,还有最初的水仙花,都是英文写作的,大部分是二代移民
。qicheji介绍过水仙花的《春香太太》:
http://74.53.4.74/bbsann2/entertainment.faq/LeisureTime/ID/qich
韩素音好像主要写英文,聂华苓好像主要写中文。近年的严歌苓以中文发家,然后转写
英文。
拍成影视作品的了解不多,谭恩美的喜福会最出名。韩素音的love is a many
splendid thing也有电影。严歌苓写过很多影视剧本,像梅兰芳。
wh
发帖数: 141625
29
发现未名观察网页保存了买卖提的所有帖子,包括版面删水删掉的。但每个帖子最多只
保留500字,所以长帖无法全部保存。上次说起ggzsfz的海外作家和影视作品帖,跟帖
里有很多内容,版上删水全删了。今天在未名观察网页上找到一些,收集保留一下:
http://www.weiming.info/zhuti/LeisureTime/209665/
发信人: ggzsfz (blg),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说说在海外的中国作家及其(影视改编)作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an 14 18:48:48 2011, 美东)
1. 高行健 这个重量级的拉来充数,作品没看过,那个《灵山》怕是太沉重,写文革的
吧?说实话我对文革实在是没啥兴趣,距离人性太远已经脱离我审美的底线。BTW,高
出国前好像是搞话剧的。
2. 严歌苓 很喜欢,看过《白蛇》《金陵十三钗》《小姨多鹤》及电影《天浴》,她的
语言未必多么好,但我觉得她的东西里头有一种华丽的苍凉感,尤其喜欢她视角的刁钻
,比如那个《也是亚当,也是夏娃》,这个作品还没看,但看简介实在是给力得不行。
严是在哥大读过书吧?...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30
http://history.people.com.cn/GB/205396/17754753.html
2012-05-07 10:34:21 人民网
摘要:在追查「政治谣言」的风波中,江青把这一记录稿在钓鱼台进行了销毁。好
在当时广州方面还保留有一份,江青与维特克夫人的谈话记录遂得以保存下来。由此可
见,周恩来处理「维特克事件」是谨慎和克制的,也是经过毛泽东授意的,他不可能会
借此去「策划离间毛泽东与江青」……
延安时的毛泽东和江青(资料图)
张颖女士曾先后著有两本回忆录:《风雨往事:维特克采访江青实录》(河南人民
出版社出版的「沧桑文丛」之一,1979年版)、《走在西花厅的小路上--忆在恩来同志
领导下工作的日子》(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以及在香港凤凰电视台的《口述
历史》节目中作了一场关于「《红都女皇》事件」的采访谈话。
由于张颖曾长期在周恩来身边工作(如战争年代的中共南方局以及新中国的外交部
。在外交部时,她曾任外交部新闻司、西欧司副司长,她还是周恩来手下著名外交人士
章文晋的夫人,并以大使夫人的身份随同章文晋赴美履新),遂能够以事件见证人的身
份披露和辨析一些历史...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31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在“文革”中
http://news.sina.com.cn/zl/zatan/2014-12-04/11222765.shtml
2014年12月04日11:22新闻专栏
作者:方可成
西哈努克一家(资料图)
文/新浪专栏观察家方可成

“八个样板戏,外加一个‘西’游记。”
“样板戏,老三战,西哈努克到处转。”
文化大革命期间,除了翻来覆去放映的《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这
“老三战”,电影银幕上最常见的便是“新闻简报”,而“新闻简报”中最常见的消息
之一则是西哈努克亲王在中国各地访问。于是,民间开始流传这样的顺口溜。
从1970年开始,西哈努克曾长期流亡中国。虽然正逢文革期间,但身为中国政府认
可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得到的待遇并没有打折。
中国政府将漂亮宽敞的前法国驻华大使馆(东交民巷15号院)提供给他作为官邸,
请来上海著名西餐厨师、全国人大代表郭万棠为亲王主厨。为了照料西哈努克的身体,
中国政府还特别安排了北京医院的金玉如医生担任他的保健大夫。根据金玉如后来的回
忆,医疗专家组为亲王制定了严格的饮食计划和健身计划,这个计划详细到对于亲王的
体重也有明确的要求:最好是73公斤...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4877
32
据外交部网站报道,2013年6月18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华春莹表
示,韩国总统朴槿惠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朴槿惠总统将于6月27至30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届时她将与中方领导人会见、会谈
,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目前双方正就此访相关安排
进行密切沟通与协调。
华春莹说,中韩互为重要近邻,保持中韩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中韩两国和两国人民根
本利益,也有利于促进本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朴槿惠总统就任以来,中韩保持着高
层沟通的良好势头。朴槿惠总统高度重视发展对华关系,多年来致力于促进中韩友好合
作,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我们期待并相信朴槿惠总统此访将为双方进一步增进战略互
信、规划未来双边关系发展方向、推动两国各领域交流合作发挥重要作用。
韩国总统朴槿惠6月访华 外交部称其为中国人民老朋友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历年出现频次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人数最多的十国
“老朋友”被提及次数排名
2011年3月,《南方周末》盘点“谁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以下为报道全文:
过去六十余年,共有601人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们来自五大洲123个国家。
早... 阅读全帖
s*******l
发帖数: 8210
33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延安性事
[导读]1934年1月,高岗因奸污妇女受到严厉处分,但他仍每到一处都找女人。中央红
军到延安后,他见党内一些高干与自己“同好”,自然不但不收勒自羁,还有所发展。
延安“性”事很有特色。南方十年闹红,提着脑袋闹革命,牺牲之事经常发生,不可能
对部属在情恋方面约束过紧。1933年5月18日,陶铸在上海亭子间被捕,下了南京大狱
。其妻曾志(1911~1998)在闽东任临时特委组织部长,同时相好于宣传部长叶飞(后
为上将、福建省委书记)、游击队长任铁峰,遭组织处分,“当时我思想不通,为什么
要我负主要责任?!只因为我是女人吗?我并没有去招惹他们,但我承认在这个问题上
确实有小资产阶级浪漫情调,我认为恋爱是我的权利……我对叶飞是有好感的……当时
,我与他们两人关系较好,工作之余较常来往……陶铸来信说,他被判处无期徒刑,恢
复自由遥遥无期。而那时我才23岁,我是共产党员、职业革命者,为革命随时都要做出
牺牲;同时也早将‘三从四德’、贞节牌坊那种封建的东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因此
,重新找对象是我的自由,我有权利作出选择。”
高岗在西安看到省委领导逛妓院,起初很惊讶,后来理解了——环境险恶,说不定哪... 阅读全帖
s*******l
发帖数: 8210
34
来自主题: ChinaNews2版 - 延安性事
[导读]1934年1月,高岗因奸污妇女受到严厉处分,但他仍每到一处都找女人。中央红
军到延安后,他见党内一些高干与自己“同好”,自然不但不收勒自羁,还有所发展。
延安“性”事很有特色。南方十年闹红,提着脑袋闹革命,牺牲之事经常发生,不可能
对部属在情恋方面约束过紧。1933年5月18日,陶铸在上海亭子间被捕,下了南京大狱
。其妻曾志(1911~1998)在闽东任临时特委组织部长,同时相好于宣传部长叶飞(后
为上将、福建省委书记)、游击队长任铁峰,遭组织处分,“当时我思想不通,为什么
要我负主要责任?!只因为我是女人吗?我并没有去招惹他们,但我承认在这个问题上
确实有小资产阶级浪漫情调,我认为恋爱是我的权利……我对叶飞是有好感的……当时
,我与他们两人关系较好,工作之余较常来往……陶铸来信说,他被判处无期徒刑,恢
复自由遥遥无期。而那时我才23岁,我是共产党员、职业革命者,为革命随时都要做出
牺牲;同时也早将‘三从四德’、贞节牌坊那种封建的东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因此
,重新找对象是我的自由,我有权利作出选择。”
高岗在西安看到省委领导逛妓院,起初很惊讶,后来理解了——环境险恶,说不定哪...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Re: 延安时期的“芳华”
作者: 裴毅然
12 月16 日,《芳华》终于上映。经历过国庆换档风波,让这部电影反而更加勾起来观
众去影院一探究竟的欲望。任何一部电影都必然遭遇褒贬不一的境遇,冯小刚今年的作
品尤其如此。有些人说他们喜欢这部电影是因为他们都曾经从那个时代中过来,怀念《
雪绒花》的美好旋律和那熟悉的军号嘹亮。也有人说冯小刚的社会批判似乎总陷入这样
不战自降的境地,看起来很硬,其实很软,批判的尝试最终都成了虚晃一枪的姿态,悲
剧甚至没有他早年间喜剧的力量足。我们相信未来这段时间,我们将被《芳华》的各种
影评和分析类文章所湮没,然后过了这段时间,我们又陷入对现实的妥协中,作鸟兽散
。正如,那些我们已经忘记了的,在延安时期的一群“芳华”少女,他们在那时被称为
“红色爱情之都”的延安里,自己的婚姻却是由组织出面介绍,而且还有着严格的规定
。恋爱结婚的条件有“二五八团”和“三五八团”之说。前者为:25岁,8年军(干)
龄,团级干部,后者为:男女双方必须有一方是八路军的团职干部,双方男女必须是党
员、且有3年党龄,双方年龄之和为50岁,这听上去有些可笑的条件,却真实的在那个
时代发生了。
延安“性”事很有特色
南...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2048
3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六四事件各国反应
"六四"惨案的发生,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头号大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在公开谴责的
同时,宣布对中国实施制裁。一些著名人士、亲华友人也纷纷发表声明,不问国事的宋
美龄发表了声明,素与中共高层有良好关系巨频繁走动的陈香梅、韩素音也予谴责,亲
华友人伊东正义、樱内义雄集会发表抗议声明,长期在中国生活的美国著名农学家威廉
.欣顿(韩丁),公开发出要求国际社会禁止向中国出口粮食的呼吁,中国在海外的留
学人员中有六百八十三人声明公开退党,其中在美国及加拿大就读的三百O七人于六月
二十九日宣布集体退党。现将一些主要国家、国际组织及台湾、香港、澳门的谴责声明
、制裁措施摘要如下。
美国:六月五日上午,布什总统宣布对中国采取五项行动:一,暂停政府对政府的一切
武器销售和商业性出口;二,暂停美国和中国军事领导人之间的互访;三,同情地重新
研究中国留美学生要延长逗留时间的请求;四,通过红十字会向那些在突然袭击中受伤
的人提供人道主义的医疗援助;五,在中国的事态不断揭开的同时重新研究我们的双边
关系的其它一些方面。当天中午,布什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会见了四名中国留美学生,
并进行了四十分钟的会谈。五日,美众议院以...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芳华》终于上映
作者: 裴毅然
12 月16 日,《芳华》终于上映。经历过国庆换档风波,让这部电影反而更加勾起来观
众去影院一探究竟的欲望。任何一部电影都必然遭遇褒贬不一的境遇,冯小刚今年的作
品尤其如此。有些人说他们喜欢这部电影是因为他们都曾经从那个时代中过来,怀念《
雪绒花》的美好旋律和那熟悉的军号嘹亮。也有人说冯小刚的社会批判似乎总陷入这样
不战自降的境地,看起来很硬,其实很软,批判的尝试最终都成了虚晃一枪的姿态,悲
剧甚至没有他早年间喜剧的力量足。我们相信未来这段时间,我们将被《芳华》的各种
影评和分析类文章所湮没,然后过了这段时间,我们又陷入对现实的妥协中,作鸟兽散
。正如,那些我们已经忘记了的,在延安时期的一群“芳华”少女,他们在那时被称为
“红色爱情之都”的延安里,自己的婚姻却是由组织出面介绍,而且还有着严格的规定
。恋爱结婚的条件有“二五八团”和“三五八团”之说。前者为:25岁,8年军(干)
龄,团级干部,后者为:男女双方必须有一方是八路军的团职干部,双方男女必须是党
员、且有3年党龄,双方年龄之和为50岁,这听上去有些可笑的条件,却真实的在那个
时代发生了。
延安“性”事很有特色
南... 阅读全帖
s*******l
发帖数: 8210
38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延安性事
[导读]1934年1月,高岗因奸污妇女受到严厉处分,但他仍每到一处都找女人。中央红
军到延安后,他见党内一些高干与自己“同好”,自然不但不收勒自羁,还有所发展。
延安“性”事很有特色。南方十年闹红,提着脑袋闹革命,牺牲之事经常发生,不可能
对部属在情恋方面约束过紧。1933年5月18日,陶铸在上海亭子间被捕,下了南京大狱
。其妻曾志(1911~1998)在闽东任临时特委组织部长,同时相好于宣传部长叶飞(后
为上将、福建省委书记)、游击队长任铁峰,遭组织处分,“当时我思想不通,为什么
要我负主要责任?!只因为我是女人吗?我并没有去招惹他们,但我承认在这个问题上
确实有小资产阶级浪漫情调,我认为恋爱是我的权利……我对叶飞是有好感的……当时
,我与他们两人关系较好,工作之余较常来往……陶铸来信说,他被判处无期徒刑,恢
复自由遥遥无期。而那时我才23岁,我是共产党员、职业革命者,为革命随时都要做出
牺牲;同时也早将‘三从四德’、贞节牌坊那种封建的东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因此
,重新找对象是我的自由,我有权利作出选择。”
高岗在西安看到省委领导逛妓院,起初很惊讶,后来理解了——环境险恶,说不定哪...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说起吐火罗,不能不提林梅村
他灌过很多考古的水,可能也挖过坟
专著
《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合著)。
《楼兰尼雅出土文书》,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沙海古卷——中国所出佉卢文书初集》,北京: 文物出版社,1988年(1990年4月获
英籍华裔女作家韩素音设立的“中印友谊奖”)。
《西域文明——考古、语言、民族和宗教新论》,北京: 东方出版社,1995年(1996年
12月获北京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楼兰》,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
《古道西风——考古新发现所见中外文化交流》(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第六辑),北京:
三联书店,2000年。
《丝绸之路散记》,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
《都兰吐蕃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合著)。
论文
《藏文古籍所述于阗王迄始年代研究》,《新疆社会科学》1985年第5期,页83-90。
《敦煌出土粟特文古书信的断代问题》,《中国史研究》1986年第1期,页87-99。
《斯坦因四次中亚考察的经过》,《文物天地》1986年第6期,页26-27。
《... 阅读全帖
n****b
发帖数: 744
40
我开了个头,也结个尾。统一一下思想,分清主次。
梁启超家族纵横百年:国家民族命运的投影
1873年,梁启超出生于广东新会茶坑村。在《三十自述》里,他交代了自己出生的时代
背景:“太平天国亡于金陵后十年,清大学士曾国藩卒后一年,普法战争后三年,而意
大利建国罗马之岁也。”
清末民初,帝国的衰亡,极权的崩溃,从政治到社会,从生活到心态,从思想到学术,
都显现出一种半新半旧、亦新亦旧又互渗互动的状态。梁启超半个世纪中的所有追求与
惶惑,困境与出路,误解和洞见,皆因时代而起。正如萧公权先生在《中国政治思想史
》中的概述:
“综其一生,悉于国耻世变中度过,蒿目忧心,不能自已。故自少壮以迄于病死,始终
以救国新民之责自任。享年虽仅五十有七,而其生活则云变波折,与清末民初之时局相
响应。”
梁启超以“善变”闻名于世。从戊戌年的变法开始,到庚子勤王,再到创办《新民丛报
》,宣传“新民”思想,为开启民智鼓与呼。辛亥革命后,他回国参与政治,两次讨伐
复辟,再造共和。他继承了晚清思想中儒家经世致用的传统,并将这一传统转变成新的
人格和社会理想,在不断的“变”里,其宗旨和目的始终不变,“其方法虽变,然其所
以...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41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谁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http://www.infzm.com/content/55879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方可成 2011-03-03 12:01:18
编者按:在中国的外交语汇中,有一个特殊的称谓:“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南方周末记者检索了1949年至2010年的《人民日报》并加以统计,寻找如下问题的答案
:有哪些人被中国官方认定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们何以跻身老友行列?中国政府和
人民又是如何维持友谊的?
从“中国人民老朋友”的变迁亦可一窥新中国外交的轨迹。
过去六十余年,共有601人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们来自五大洲123个国家。
早年,反帝、反殖、反侵略是辨识“老朋友”的依据。而“随着中国外交不断走向务实
,‘老朋友’称呼的意义也逐渐淡化”。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们。(梁伟驰/图)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历年出现频次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人数最多的十国
“老朋友”被提及次数排名
有这样一群外国人,大多数中国民众一辈子未曾与他们谋面,但这些人的名字一旦出现
,几乎所有中国人的脑中都会条件反射地出现一个称谓:“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这些“老朋友”包括了埃德加·斯诺、西哈努克亲王、基辛格、李约瑟、...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3633
42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南周最近调子怎么低了
是不是又被整顿了?前段时间有个力挺高铁的文章。
最近又来一个给中国人民老朋友正名的文章。考虑到不少
网友认为上校/正日是当之无愧的老朋友,南周在这个问题上
本来可以不表态的。
记者:方可成,选自:南方周末
原题:谁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编者按:在中国的外交语汇中,有一个特殊的称谓:“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南方周末记者检索了1949年至2010年的《人民日报》并加以统计,寻找如下问题的答案
:有哪些人被中国官方认定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们何以跻身老友行列?中国政府和
人民又是如何维持友谊的?
从“中国人民老朋友”的变迁亦可一窥新中国外交的轨迹。
过去六十余年,共有601人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们来自五大洲123个国家。
早年,反帝、反殖、反侵略是辨识“老朋友”的依据。而“随着中国外交不断走向务实
,‘老朋友’称呼的意义也逐渐淡化”。
有这样一群外国人,大多数中国民众一辈子未曾与他们谋面,但这些人的名字一旦出现
,几乎所有中国人的脑中都会条件反射地出现一个称谓:“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这些“老朋友”包括了埃德加·斯诺、西哈努克亲王、基辛格、李约瑟、萨马兰奇……
“中国人处理外交关... 阅读全帖
M*******o
发帖数: 632
43
发信人: MonkeyBro (猴哥), 信区: Salon
标 题: 毛是怎样成为亚非拉领袖的?--(反思中共之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y 5 11:24:11 2011, 美东)
克里姆林宫一九五九年二月签约帮助毛建造核潜艇等先進武器,是苏联军事技术转让的
高峰。但就在协议的酝酿过程中,赫鲁晓夫心里已经打退堂鼓了。促使赫鲁晓夫改变主
意的有这样一件事。一九五八年九月,一枚美国最新式的“响尾蛇(Sidewinder)”空对
空导弹从一架台湾飞机上完整未爆地落在中国国土上。
赫鲁晓夫紧急要求中方让苏联专家研究这枚导弹,但中方声称他们找不到导弹。赫鲁晓
夫的儿子、本人也是导弹专家的谢尔盖(Sergei Khrushchev)回忆道:“第一次,父亲
感到“兄弟般的友谊”上有著很深的裂痕。第一次,他思索到底该不该向中国提供最新
军事技术,教他们怎么造导弹和核弹头。”
一九五九年二月,赫鲁晓夫决定施加压力,“他按下R-12导弹的技术说明不发。这下问
题解决了,“响尾蛇”马上就找到了。”“响尾蛇”已被中方拆开,关键的导向系统不
见了。赫鲁晓夫在回忆录里写道:“我们认...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44
吉尼斯世界纪录中的中国三年大饥荒
《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是举世公认的权威书籍。中国国家图书馆有原版的
GUINNESS WORLD RECORDS 2001,如果翻译成中文就是《2001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在该书第185页有这么一段文字:
MOST PEOPLE KILLED IN A FAMINE
Between 1959 and 1961,approximately 40 million people died of
starvation in China.

把这段英文翻译成中文就是:
饿死人最多的一次饥荒
在1959年到1961年之间,在中国大约有4000万人死于饥饿。
1994 年红旗出版社出版、吕廷煜所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纪实》一书,在大饥
荒一文中说:“1959年至1961年的非正常死亡和减少出生人口数,大约在 4000万人左
右。”廖盖隆任中共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有接触机密资料的权力,他在《炎黄春秋》
2000年第三期曾撰文说,大跃进中国非正常死亡人数是 4000万人。1993年,上海大学
金辉教授以国家... 阅读全帖
d***o
发帖数: 3770
45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韓素音逝世 (转载)
很好听,是对韩最好的纪念。

发帖数: 1
46
发表时间: 2016-08-30 18:59
中共当代史上的第一个反党集团──“高(岗)饶(漱石)反党集团”。(网络图片)
众所周知,中共是一架残酷无情的绞肉机,置身其中的高层官员大都逃脱不了被绞杀的
命运。习仲勋早年“战友”、被打成“反党集团首领”的原中共副主席高岗从中共“东
北王”到“反党集团”主角被逼自杀。高岗的悲剧命运只是无数悲剧中的一个缩影。
当年高岗被打成“反党集团”,习仲勋因“高岗”而被关押16年。
高岗──“东北王”的突然跌落
网络曾热传过一篇题为〈跌落的高岗:从东北王到反党集团主角〉的文章。该文原载于
2011年中共官媒《人民日报》主办的《文史参考》题为〈高岗,一个身影的起落〉,作
者李辉。
文章披露了高岗在中共体制内悲剧的人生经历。文章称,作为东北王的高岗还不到五十
岁,是北京政府六位副主席之一,是满洲无可争辩的头号人物。
在一九五二年的中国,高岗的确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中共政坛要人。朝鲜战争期间,东北
特殊的地理位置,其经济实力,乃至与苏联的特殊关系,构成了一个广阔的场景。在这
一场景中,高岗的身影,赫然而立。
文章称,据一九五二年《时代》报导,时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7
来自主题: Detective版 - 党史上周恩来处决过多少叛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e4bfc1cf0102vfg5.html
史料微集 http://blog.sina.com.cn/u/3837772239 2015-05-14 23:06:04
成立中共中央最早的情报保卫机构——中央特科,最初的酝酿是在廖仲恺遇刺事件之后
。1925年8月20日,国民党左派代表廖仲恺遇刺身亡,而此前,没有任何预防和保卫措
施。尽管刺杀的不是共产党人,但为中共保卫工作敲响了警钟。当时,中共广东区委决
定要建立自己的内部保卫工作,而亲自参与处理此事的周恩来更意识到情报保卫工作的
重要性。
党史上周恩来处决过多少叛徒?
1926年,经周恩来建议,党中央派陈赓、顾顺章等人赴苏联学习政治保卫业务,以培养
党的公安保卫骨干力量。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批中共党员和
进步群众被逮捕杀害,上海、广州等地党组织遭到破坏,中共中央机关立即从上海迁至
武汉。脱险后的周恩来冷静分析了政变发生的前前后后,意识到必须吸取惨痛教训,建
立与开展党的情报保卫工作已刻不容缓。不久,以周恩来为首的沪区特务委员会受命于
危难之际,在白...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8
在中国的外交语汇中,有一个特殊的称谓:“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南方周末记者检索了1949年至2010年的《人民日报》并加以统计,寻找如下问题的答案:有哪些人被中国官方认定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们何以跻身老友行列?中国政府和人民又是如何维持友谊的?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们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历年出现频次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人数最多的十国
“老朋友”被提及次数排名
从“中国人民老朋友”的变迁亦可一窥新中国外交的轨迹。
过去六十余年,共有601人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们来自五大洲123个国家。
早年,反帝、反殖、反侵略是辨识“老朋友”的依据。而“随着中国外交不断走向务实,‘老朋友’称呼的意义也逐渐淡化”。
有这样一群外国人,大多数中国民众一辈子未曾与他们谋面,但这些人的名字一旦出现,几乎所有中国人的脑中都会条件反射地出现一个称谓:“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这些“老朋友”包括了埃德加?斯诺、西哈努克亲王、基辛格、李约瑟、萨马兰奇……
“中国人处理外交关系往往从感情、关系出发,羞于谈利益,而是代之以朋友的称谓。”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清敏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老友”遍天下
601人――...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49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1/29/c_121037737.htm
2011年01月29日 08:36:21  来源: 人民网
开始访问莫斯科时,毛泽东没有带“谈判专家”周恩来同行。与斯大林的多日僵持
,桦树林里的无奈等待,令毛泽东承受着从未经历过的另外一种精神折磨。在此情形下
,他特地电召周恩来前来,由周恩来具体负责谈判……
从隔阂到“一边倒”
自抗战以来,从延安到北京,不同时期里,西方不少人早已习惯于把注视中共的目
光,掠过黄土高原,或掠过紫禁城的红墙黄瓦,一直延伸到遥远的莫斯科,落在红场上
,落在克里姆林宫高处那颗赫然闪耀的红五星上面,最后落在斯大林的身上。他们试图
从中寻找支持、指导乃至指挥中共的蛛丝马迹。或者说,他们始终相信,克里姆林宫和
它的主人斯大林,才是最终可以决定中共走向的关键所在。
但是,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者?毛泽东与斯大林之
间是否有所区别?毛泽东是否会成为“东方的铁托”?围绕这些疑问,世界上也曾议论
纷纷。这足以令《时代》为之困惑。
一九四九年二月七日,《时代》第一次选定毛泽东作... 阅读全帖
m****5
发帖数: 1131
50
江青找到了自己的“斯诺”——维特克
《红都女皇》中的真实访谈
维特克关于江青的传记《红都女皇》,书名为《Comrade Chiang Ching》,
1972年8月,文革中的江青会见了美国作家维特克。
维特克拍摄的江青生活照。
江青找到了自己的“斯诺”——维特克
在韩素音那里碰了一鼻子灰之后,江青仍在继续物色、寻觅着自己的“斯诺”。
在尼克松总统访华之后,随着历史性的文件——《中美上海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走
上了正常化的轨道。
1972年7月19日,一架波音客机降落在北京机场,一群在当时中国罕见的穿高跟鞋的女
郎款款走下舷梯。这是访问中国的第一个美国妇女代表团。
内中有一位三十四岁的女士,是代表团中的“中国历史学家”。她名叫露克珊·维特克
(Roxane Witke)。她在美国纽约州宾翰顿大学讲授中国 近、现代史、古代史以及日
本历史。当时中国报纸称她是副教授,实际上她只是“助教授”。直至1978年,她才升
任正教授。她的丈夫叫恩特洛·纳森,也研究 东亚问题。
据维特克自述:她学过中文,能说简单的汉语,但是只能说略懂而已。
她曾在亚洲和欧洲做过两年研究,对中国问题很有兴趣。她对中国的... 阅读全帖
1 2 下页 末页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