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辞树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Y**u
发帖数: 5466
1
☆─────────────────────────────────────☆
danieljoyful (danieljoyful) 于 (Tue May 24 23:21:32 2011, 美东) 提到:
《杂阿含经》节录
《别译杂阿含.第二四四经》
《中阿含.哺利多经》节录
《长阿含.游行经》节录
《增一阿含经》节录
《善生子经》节录
《生经.分卫比丘经第二》
《撰集百缘经》节录
《贤愚经》节录
《杂宝藏经》节录
《大庄严论经》节录
《法句譬喻经》节录
《道行般若经》节录
《修行道地经》节录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节录
《无量寿经》节录
《大宝积经.菩萨藏会》节录
《大宝积经.菩萨见实会》节录
《大宝积经.优陀延王会》节录
《大宝积经.大乘方便会》节录
《大宝积经,文殊师利普门会》节录
《华严经》节录
《优填王经》节录
《摩邓女经》节录
《月上女经》节录
《菩萨诃色欲法经》节录
《佛说法受尘经》
《解忧经》节录
《五无反覆经》节录
《佛名经》节录
《观佛三昧海经》节录
《正法念处经》节录
《法灭尽经》节录
《密严经》节录
《八师经》节录
《海龙王经》节录
《大萨遮尼干... 阅读全帖
m****s
发帖数: 18160
2
☆─────────────────────────────────────☆
almeda (土木工程) 于 (Mon Jun 11 16:28:27 2012, 美东) 提到:
是否已阅读:1)《站规》2)《版务操作简易手册》?:

[申请ID]:
Almeda
[申请版面]:
Gardening
[申请职务]:
版主
[版务经验]:
现任Gardening版版主, 有丰富的版主经验,熟悉telnet, 精华区整理, 文章清水
及组织版面活动
[申请纲领]:
保持花园版的一贯传统,使花园版继续成为买买提上人气鼎盛的版面之一。
鼓励新人, 鼓励版友分享自己的种植心得, 收获, 让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大家的赞
许与肯定。 并一如既往的维护信息共享, 种子交换和学习交流的平台。
[版规草案]:
作为现任版主, 很欣慰的是看到版面从我接手的那个时候版友稀少发展到今天排名已
进入买买提top10之一。 这与我们的版务人员的辛勤劳动和广大爱护花园版的新老id的
付出分不开。 首先我要表扬下前不久刚辞职的原版四usual, 是他, 在版面风波的时
候百忙之中抽时间协助我们维持了版面秩...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洋务运动史--7
第七章洋务文化教育的开端
一、举办洋务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
洋务文化教育,是指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为适
应洋务活动需要所举办的文化教育事业。这种事业,既与清政府同外国资本
主义国家打交道的外交活动有关,也与办洋务企业的经济活动及一切政治、
军事活动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洋务文化教育涉及面是比较广泛的,它培
养了包括翻译、外交、律例、科学技术、企业管理、电报、矿务、冶炼、机
械制造、水陆军事等等多方面的专门人才。这些文化教育事业,主要是由于
洋务派在洋务活动实践中,意识到培养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性而逐渐举办
的,是适应洋务活动的具体需要进行的。因此,虽有一些计划,但并无远景
规划和战略目标,因而基本上是被动的,尤其在洋务运动开始时是如此。
首先意识到紧迫需要的是通事(翻译)人才。清政府在与洋人打交道中
使用通事,并不是到鸦片战争之后才开始的,更不是到1860年《北京条约》
签订后才开始,而是早已有之。那时的通事,主要是由于广州一口对外贸易
等活动,和澳门一隅同洋人接触及传教士的活动等关系,而自发的出现和形
成的“通事”群。没有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只有在北方因与沙俄交往...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道教十大人物
有人帖了道家十大人物,本来想回复,最后决定还是单开一个。因为我觉得那个帖子有
些混乱,其中传说和历史混淆,后面回复又把道教和道家也混淆。
首先,道教和道家是两个概念,不是完全一回事。许地山先生的《道教史》说“古代的
道家是讲道理,后来的道教是讲迷信。” 不过许先生作为五四时代砸烂孔家店,破四
旧风气熏陶的小将,也是有其偏激处的。但是分离道家和道教确实应该的。
道家是哲学,道教是宗教;道家是南方楚国的精神,而道教是两个传统的合一(北方燕
国的方士神仙术传统和南方楚国的道家传统)。
下面是我认为的道教十大人物,没有老庄,肯定的:
1)张道陵
道教由东汉张道陵创始,后世乃称他为“天师”或“祖师爷”,其子张衡为“嗣师”,
其孙张鲁为“系师”,被尊为“三师”。他的孙子张鲁在刘焉的帮助下,割据汉中,实
践了一个道教的乌托邦社会。不过张鲁和割据益州的刘璋从小就是死对头,因为张鲁的
母亲和刘璋的父亲刘焉通奸,然后小张鲁被刘焉收养为养子。刘璋认为他们夺走了自己
的父亲,害了自己的母亲,张鲁也认为是奇耻大辱。这个仇恨可以用弗洛伊德心理分析
来解释的,是不死不休的。两人后来也同归于尽,不过下场都还好,分别在... 阅读全帖
P****S
发帖数: 2286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道教十大人物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olen (molen),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道教十大人物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13 14:13:25 2015, 美东)
有人帖了道家十大人物,本来想回复,最后决定还是单开一个。因为我觉得那个帖子有
些混乱,其中传说和历史混淆,后面回复又把道教和道家也混淆。
首先,道教和道家是两个概念,不是完全一回事。许地山先生的《道教史》说“古代的
道家是讲道理,后来的道教是讲迷信。” 不过许先生作为五四时代砸烂孔家店,破四
旧风气熏陶的小将,也是有其偏激处的。但是分离道家和道教确实应该的。
道家是哲学,道教是宗教;道家是南方楚国的精神,而道教是两个传统的合一(北方燕
国的方士神仙术传统和南方楚国的道家传统)。
下面是我认为的道教十大人物,没有老庄,肯定的:
1)张道陵
道教由东汉张道陵创始,后世乃称他为“天师”或“祖师爷”,其子张衡为“嗣师”,
其孙张鲁为“系师”,被尊为“三师”。他的孙子张鲁在刘焉的帮助下,割据汉中,实
践了一个道教的乌托邦社会。不过张鲁和割据益州的刘璋从小就是死对头,因为...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7325
6
☆─────────────────────────────────────☆
anthony2012 (anthony2012) 于 (Mon Mar 22 07:36:35 2010, 美东) 提到:
我的老家安徽在“自然灾害”的那几年饿殍遍野。还是说说我这个家族的情况吧。
我们家族饿死3人,其中我的爷爷和外公都是在“自然灾害”期间因饥饿去世的,表哥
是刚能说话的时候饿死的。爷爷临死的时候,我爸爸才10岁。临终前,爷爷教导爸爸好
好读书,“以后能到城里站柜台(当售货员),就不会挨饿”。爸爸每天撑着拐棍去学
校上学,就是为了能喝两碗有些米粒的汤。外公没能等到小姨从野外采回几个荸荠就饿
死了,临死前跟外婆和孩子们说,“要是有一把米就好了”。外公去世后,家里人平时
主要靠野菜和糠充饥。有一次我妈妈饿的不行了,幸亏已经工作的亲戚不知怎么搞来一
小碗米,熬成粥喝了几天生存下来。听我妈妈说,她的小伙伴饿死很多,有的前一天还
能扶墙走路,第二天就死了。甚至村里有个别人家死绝了。
那个时候,农村的干部及其近亲们基本不会饿死。有工作的或者是在集体食堂干活的也
不会。最苦的还是什么都没有、本...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7
我引用曾子的那句话,不主要是针对你,是因为版面上充斥了互相谩骂攻击的帖子,对
古人包括民国时期/文革时期或者更近时期的人物,包括政治的人物,学术的人物, 也
包括普通的士兵和老百姓,他们很多人死于战场,也有些死于非命,不管怎样,很多都
是值得纪念的。民国时期的学术,因为个人喜好有争论也是正常的,钱穆先生说中国每
800年应该出一个圣人(周公-孔子-朱子),期待中国再出一个类似的圣人。也许民国
时期的人物学术还不曾达到这样的要求,但是王国维陈寅恪梁启超包括钱穆本人的学术
贡献还是有目共睹的。
转了陈寅恪先生的这篇文章,你有兴趣就看看吧。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8881727/
义宁陈寅恪先生:对科学院的答复
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中⑵。王国维死后,学
生刘节等请我撰文纪念。当时正值国民党统一时,立碑时间有年月可查⑶。在当
时,清华校长是罗家伦,是二陈(CC)派去的,众所周知。我当时是清华研究
院导师,认为王国维是近世学术界最主要的人物,故撰文来昭示天下后世研究学
问的人。特别是研究史学的人。我认为研究学术,最主要的是要...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3402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马悲鸣大战方舟子
送交者:马悲鸣 2012年02月06日08:14:39于[史地人物]
大战方舟子
马悲鸣
~~~~~~~~~~~~~~~~~~~~~~~~~~~~~~~~~~~~~
【方舟子】:汉奸低能学
自从几年前某历史学家写了篇《汉奸发生学》,借研究之名为汉奸辩护便成时髦,乃至
愈演愈烈,终于演变成了对汉奸的公然颂扬。从古代已跟我们无切身关系的李陵(这人
大概是算不得汉奸的,因为并没有将屠刀调转过来对准自己的族人。硬将他拉入汉奸队
伍,不过是借以讨得读者对“汉奸”的同情)、秦桧、吴三桂,愈推愈近到近代的周作
人、汪精卫;从当初引经据典多少还带点学术研究性质的辩护,到现在根据道听途说、
胡搅蛮缠的歌颂,越来越低能。朱海军之流的网上妄人的“秦桧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英
雄”的疯话,我们也应该以疯话视之;倒是最近在网上见到的《华夏文摘》主笔王伯庆
和“旅美作家”赵无眠一唱一和的汉奸翻案戏,还值得赏鉴一番。
王伯庆现在大概已经对父老乡亲们说腻了他在美国的幸福生活,要换换胃口改给乡亲们
上历史、思想课了。在《三百年间同晓梦》一文中,王伯庆给我们算了一笔领土账,算
出了明朝只有可怜巴巴的35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如...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540
9
尹隆河大战:清朝最诡异的决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y 17 19:45:36 2012, 美东)
1866年(清同治五年)10月21日,新捻军为打破曾国藩“以静制动,重点防河”的平捻
计划,联络各路反清义军,实施经略根本的决策。于河南中牟兵分两路,梁王张宗禹率
领所部(西捻军)西入陕西,遵王赖文光、鲁王任化邦等率部(东捻军)东向山东,前
往运河以东地区,以便筹粮扩军。至12月2日,历经数十战,无法攻破清军的运河防线
,只得转趋河南。12月3日攻打归德府不成,旋即南下,一路转战,突破曾国藩原设的
贾鲁河——沙河防线,12月22日到达湖北麻城地区做修整补充。这时,东捻军的战略企
图是以主力循荆州、宜昌挺进四川,以一部屯驻湖北为声援,另一部攻占豫、陕交界之
荆子关,联络西捻军,然后以图川蜀之地为根基,可北出汉中、东向湖湘、西入云贵,
逐步扩展力量,重建太平天国;若各部皆不得手,则入荆子关以趋陕西,结合西捻军和
回民军在陕西建立基地。
清廷鉴于曾国藩劳师无功,已于12月7日将曾撤回两江总督原任,另委李鸿章为钦差大
臣,节制湘淮军,专办剿捻军务。李鸿章上任轶始,仍遵照曾国... 阅读全帖
d******n
发帖数: 12850
10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
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遗风矣。顾自以为身残
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抑郁而无谁语。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
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若仆大质已亏缺
,虽材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
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今少卿
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上雍,恐卒然不可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
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请略陈固陋。阙然不报,幸勿为过。
仆闻之,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
立名者行之极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故祸莫憯于欲利,
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
从来远矣。昔卫灵公与雍渠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爰丝
变色:自古而耻之。夫中材之人,事关于宦竖,莫不伤气,况忼慨之士乎!如今朝虽乏
...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3402
11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马悲鸣大战方舟子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2 (共産豬2),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马悲鸣大战方舟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pr 14 12:44:10 2012, 美东)
送交者:马悲鸣 2012年02月06日08:14:39于[史地人物]
大战方舟子
马悲鸣
~~~~~~~~~~~~~~~~~~~~~~~~~~~~~~~~~~~~~
【方舟子】:汉奸低能学
自从几年前某历史学家写了篇《汉奸发生学》,借研究之名为汉奸辩护便成时髦,乃至
愈演愈烈,终于演变成了对汉奸的公然颂扬。从古代已跟我们无切身关系的李陵(这人
大概是算不得汉奸的,因为并没有将屠刀调转过来对准自己的族人。硬将他拉入汉奸队
伍,不过是借以讨得读者对“汉奸”的同情)、秦桧、吴三桂,愈推愈近到近代的周作
人、汪精卫;从当初引经据典多少还带点学术研究性质的辩护,到现在根据道听途说、
胡搅蛮缠的歌颂,越来越低能。朱海军之流的网上妄人的“秦桧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英
雄”的疯话,我们也应该以疯话视之;倒是最近在网上见到的《华夏文摘》主笔王伯庆
和“旅美作家”赵无眠...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1169
12
1971年的「九一三事件」震惊中外,中国政府不久就发布了〈1971〉57号文件等一些相
关材料,对此事件加以解释,但是基本的档案至今仍未开放,而多年来海内外许多学者
对此事件抱有强烈的研究兴趣,近年来更有一些反思性文章问世,当年和林彪事件有涉
的一些相关人员及其家属,也以不同形式披露了若干口述材料1。这些文章和数据的共
同特点是:修正了官方对「九一三事件」的解释框架,对该事件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角
度,其中有些文章对林彪抱有强烈的同情。对此现象可以理解,因为当年下发的官方材
料,「四人帮」曾经参与其事,其基本结论在1979年后仍旧维持了下来,若干论断确实
有疑点。本文的看法是:历史研究强调客观公正,研究者对当年涉案人员亲属的材料要
有分析和鉴别;对林彪事件需从一个纵深的角度来观察,尤其应考察林彪事件的体制因
素,以及这个事件所反映的50年代后国家发展的方向等问题。
一 林彪出山是完全被逼的吗?
文革之初,毛选中林彪做他的「接班人」是和废黜刘少奇同步进行的。刘少奇原是毛的
接班梯队的第一号人选,1970年12月18日,毛对斯诺(Edgar Snow)说,在1965年1月
制定〈二十三条〉时... 阅读全帖
x***u
发帖数: 6421
1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毛泽东:寻乌调查
寻乌调查
毛泽东
一九三○年五月
我做的调查以这次为最大规模。我过去做过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永
新、宁冈七个有系统的调查,湖南那五个是大革命时代(一九二七年一月)做的,永新、
宁冈两个是井冈山时代(一九二七年十一月)〔1〕做的。湖南五个放在我的爱人杨开慧
手里,她被杀了,这五个调查大概是损失了。永新、宁冈两个,一九二九年一月红军离
开井冈山时放在山上的一个朋友手里,蒋桂会攻井冈山〔2〕时也损失了。失掉别的任
何东西,我不著急,失掉这些调查(特别是衡山、永新两个),使我时常念及,永久也不
会忘记。寻乌调查是一九三○年五月四军到寻乌时做的,正是陂头会议〔3〕(二月七日
四军前委与赣西特委的联席会议)之后,汀州会议〔4〕(六月四军前委与闽西特委的联
席会议)之前,关于中国的富农问题我还没有全般了解的时候,同时我对于商业状况是
完全的门外汉,因此下大力来做这个调查。在全部工作上帮助我组织这个调查的,是寻
乌党的书记古柏同志(中学生,破产小地主,曾任小学教师、县革命委员会及县苏维埃
主席,篁乡区人)。在材料上与我以大量供给的,是郭友梅(五十九岁,杂货店主,曾任
县商会长,本城人)、范大...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21641
14
你找过马悦然翻译么
(下面章节摘自北岛论诗文集《时间的玫瑰》中的《特朗斯特罗默:黑暗怎样焊住灵魂
的银河》一文。)
(1)
蓝房子在斯德哥尔摩附近的一个小岛上,是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
Tomas Transtromer)的别墅。那房子其实又小又旧,得靠不断翻修和油漆才能度过瑞
典严酷的冬天。
今年三月底,我到斯德哥尔摩开会。会开得沉闷无聊,这恐怕全世界哪儿都一样。临走
前一天,安妮卡(Annika)和我约好去看托马斯。从斯德哥尔摩到托马斯居住的城市维
斯特若斯(Vasteras)有两个小时路程,安妮卡开的是瑞典造的红色萨巴(Saab)车。
天阴沉沉的,时不时飘下些碎雪。今年春天来得晚,阴郁的森林仍在沉睡,田野以灰蓝
色调为主,光秃秃的,随公路起伏。
安妮卡当了十几年外交官,一夜之间变成上帝的使者——牧师。这事对我来说还是有点
儿不可思议,好像长跑运动员,突然改行跳伞。安妮卡确实像运动员,高个儿,短发,
相当矫健。我1981年在北京认识她时,她是瑞典使馆的文化专员。西方,那时还是使馆
区戒备森严的铁栏杆后面一个相当抽象的概念。我每次和安妮卡见面,先打电话约好,
等她...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3875
15
同感,找一个好中医太难了。我知道de好一点的中医都是父子相传的,不是纯粹中医学院学出来的。感觉中医适合学徒制,临床经验积累。现在的大学体制不行。
对于啥都不懂,一味相信“科学”的科学教徒们,真的没法跟他们对话。他们以为心中的“科学”是唯一正确的了解世界的方式,殊不知他们的“科学”的基础是多么空虚。真正严肃的对这个世界有兴趣的的人请阅读以下文章,看看严肃的科学家们对于“大多数人理解中的科学”已经有多么怀疑。只对抬杠感兴趣的人,就请免了。
3篇文章,一篇比一篇生涩。
1 ----------------------
物理学的革命: 宇宙只是幻象
一个世纪以来,物理学家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支配着无限小的规律似乎难以理
解。然而,如果我们承认量子现实只是一种错觉的话,那么一切就清楚了!这一认识将
掀起一场全面的革命。
“我们应该修改物理学教材了!”2005年8月,在德国康斯坦茨湖畔一所大学的最
高建筑的顶楼,美国物理学家克里斯托弗·福熙(Christopher Fuch)用这样一个大
胆的提议作为其组织的系列研讨会的开场白。康斯坦茨大学出资邀请了50多位美国、加
拿大、英国以及意大利、法国和...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18592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DOA (Dead or Alive),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高华:革命政治的变异和退化--“林彪事件”再考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25 17:21:45 2012, 美东)
1971年的「九一三事件」震惊中外,中国政府不久就发布了〈1971〉57号文件等一些相
关材料,对此事件加以解释,但是基本的档案至今仍未开放,而多年来海内外许多学者
对此事件抱有强烈的研究兴趣,近年来更有一些反思性文章问世,当年和林彪事件有涉
的一些相关人员及其家属,也以不同形式披露了若干口述材料1。这些文章和数据的共
同特点是:修正了官方对「九一三事件」的解释框架,对该事件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角
度,其中有些文章对林彪抱有强烈的同情。对此现象可以理解,因为当年下发的官方材
料,「四人帮」曾经参与其事,其基本结论在1979年后仍旧维持了下来,若干论断确实
有疑点。本文的看法是:历史研究强调客观公正,研究者对当年涉案人员亲属的材料要
有分析和鉴别;对林彪事件需从一个纵深的角度来观察,尤其应考察林彪事件的体制因
素,以... 阅读全帖
G*******d
发帖数: 605
17
秋天的颜色
有人说秋天是黄色的,有人说秋天是红色,也有人说秋天是金色的。在我眼里,秋天是
颜色最丰富的季节。
一个从小在山林里长大的人,心中的自然秋色就是五彩缤纷的。你看,秋松是绿色,野
猕猴桃是半透明的浅绿色,野核桃是黄绿色,野梨是金黄透红色;而秋枫是金红色,五
味子是半透明的血红色,山丁子是幽中透明的暗红色,野葡萄则是紫色;还有野蘑菇,
它有黄褐色,有金黄色,有黄色,有青色,有白色,野木耳则是黑色。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特别是在北方的林区。除了收获庄稼外,还能收获大自然的恩赐,
野物。地处白山黑水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野生物产是极其丰富的。那里有各类的
野生水果,野生坚果,野生菌类和野生药材。所以人们用金秋来形容它一点都不为过。
早晨,天刚亮,弟兄几个一伙,就踏着薄雾出发了。当煦日东升的时候,也差不多到达
山顶了。有人说一轮红日喷勃而出,用在这里显得十分贴切。金黄的树叶上挂了一层白
色的露。在和煦的阳光下,白露渐渐地融化,在地心引力作用下向叶子的一端聚集,并
同时挥发着微细的水气,晶莹地闪着各色的光,给人一种垂涎欲滴的感觉。随手收来一
把露滴,洗把脸,精神为之一振,一天的采山活动就... 阅读全帖
G*******d
发帖数: 605
1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iterature 讨论区 】
发信人: Greenfood (Greenfood),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风满楼诗文社之夜雨寒] 秋天的颜色
关键字: 野梨,老哥,松树塔,秋,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13 12:45:56 2011, 美东)
秋天的颜色
有人说秋天是黄色的,有人说秋天是红色,也有人说秋天是金色的。在我眼里,秋天是
颜色最丰富的季节。
一个从小在山林里长大的人,心中的自然秋色就是五彩缤纷的。你看,秋松是绿色,野
猕猴桃是半透明的浅绿色,野核桃是黄绿色,野梨是金黄透红色;而秋枫是金红色,五
味子是半透明的血红色,山丁子是幽中透明的暗红色,野葡萄则是紫色;还有野蘑菇,
它有黄褐色,有金黄色,有黄色,有青色,有白色,野木耳则是黑色。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特别是在北方的林区。除了收获庄稼外,还能收获大自然的恩赐,
野物。地处白山黑水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野生物产是极其丰富的。那里有各类的
野生水果,野生坚果,野生菌类和野生药材。所以人们用金秋来形容它一点都不为过。
早晨,天刚亮,弟兄几个一伙,就踏着薄...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430
19
来自主题: _Exile版 - 高州缅茄 (转载)
http://www.gdf.gov.cn/smqg/smqg-95.asp
千古传奇"含冤树" http://www.gdf.gov.cn/smqg/images/97.jpg
在高州市西岸区观山山麓西岸村池塘旁,耸立着一棵颇具传奇色彩的古缅茄树(
Afzelia xylocarpa)。它是我国缅茄树中的老寿星,树高18米,胸围8.5米,冠幅
33米,虽经420多年风雨沧桑,仍苍翠挺拔,枝繁叶茂。
该缅茄树的身世曲折离奇。据清嘉庆(己卯)《茂名县志》载,明朝万历年间,祖
籍高州西岸村的太仆寺少卿李邦直"自滇携种归"。李辞官还乡后,试种一颗久不发
芽,另一颗配系金丝银线给娇儿佩戴,以示荣耀华丽和富贵长命。不久缅茄籽失落
,遍寻无踪,诬为侍婢梁凤薇所偷,严刑拷打至死。事隔三年,竟在儿子的床下砖
缝中长出一缅茄幼苗,李邦直令人拆除府北,让其生长。有人道,这颗缅茄籽不愿
在地下沉默,毅然冲出地面为婢女伸冤,真是“恶人无情树有情”,并将此树称为
“含冤树”。旧社会那些含冤负屈、投 诉无门的平民百姓,常到树下诉求,望能
伸冤昭雪。1988年高州市人民政府在古缅茄树周围兴建了缅茄公园,塑建缅茄女像
j****f
发帖数: 381
20
也许,只有李先念的女婿、国防大学政委刘亚洲上将,能用这种俯视历史的作家应有气
度,来写毛、刘、周这三个人物!
《广场的见证》
刘亚洲
“四·五天安门事件”
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把魔鬼放出瓶子,再也收不回去。古老的民族染上狂热,犹如
老年人坠入情网。小伙子,想想你被一个老太婆发疯似地追求的情景。那发烧的眼睛和
干瘪的乳房。这就是文化大革命。
林彪事件后,全国人民惊讶地注意到一个现象:毛泽东势不可挡地见老。这个星期见外
宾的照片和上星期照片比较,准有别。从这个意义上说,林彪没全输。他毕竟折了毛主
席的寿。打击是沉重的,但不是最重的。最重的打击来自——天安门广场,“四·五天
安门事件”。
一九七六年的中国是玩味深沉的中国。人民在思考,五四运动以后的几十年里,他们不
被允许思考。领袖已经替他们思考好了。有思考的奴隶是危险的奴隶。他们总体是不爱
思考的。一九七六年他们当中一部分人稍稍动脑思考了一下,就弄出了个“四·五天安
门事件”。然后华国锋一举粉碎“四人帮”,他们又不思考了。
文化大革命是纸老虎,不要说经不起戳,它甚至经不起思考。一思考它就崩溃了。...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21
——李先念女婿、最有灵气和智慧的军事作家刘亚洲上将记毛、刘、周
2016-07-29高层内部参考 微信号qingbeigaocan
功能介绍
依托清北强大的学术背景,联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
研究院、清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等,聚焦现实问题,争做高端智库发布。
也许,只有李先念的女婿、国防大学政委刘亚洲上将,才能用这种俯视历史的作家应有
气度,来写这三个人物!以下是刘亚洲上将令人震撼的三篇文章:论毛刘周。
《广场的见证》
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把魔鬼放出瓶子,再也收不回去。古老的民族染上狂热,犹如
老年人坠入情网。小伙子,想想你被一个老太婆发疯似地追求的情景。那发烧的眼睛和
干瘪的乳房。这就是文化大革命。
毛泽东原来的时间表是:一至两年,文化大革命胜利结束,刘少奇们成战俘,他领着全
党继续上路。他万没料到这场革命野马奔腾,他已完全驾驭不住。林彪的背叛给了他漂
亮的一击。他那样信任林彪,把能给的全给他了,可林彪不满足,居然还想要更珍贵的
:他的性命。不错,林彪最后是仓惶出逃了。可在林彪仓惶出逃之前,毛泽东是否也仓
惶了一回?为了躲避林彪的袭击,毛泽东视察南方回北京...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22
以下为冯唐译《飞鸟集》后记全文:
翻译泰戈尔《飞鸟集》的二十七个刹那
冯唐/文
1/
中国传统培养文人的指导思想是:培养出的文人应该是严格意义上的通才,可以从事各
种职业,地方官吏、盐铁专卖、纪检监察,甚至包括制造武器、修筑大坝等等理工科技
术要求很高的职业。
对于偏文科的职业,培养出的文人运用常识、逻辑、对于人性的洞察,上手几个月可以
粗通,干了两三年可以小成,磨砺七八年成为干将。对于理工科技术要求很高的职业,
作为通才的文人通过选、用、育、留专业技术人员也可以完成。
通才的培养看上去虚,但也有相当的讲究,常用的纬度可以归纳为管事、管人、管自己
。管事和管人不容易,涉及常识、逻辑,把事儿想明白、说清楚,让一个团队听话、出
活儿,都是需要修炼的地方,以德服人或者以缺德服人都不容易,所以《红楼梦》里强
调“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管自己更难,如何发挥自己的潜能、驾驭自
己的欲望、管理自己的情绪等等,是需要几十万字解释的东西,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
天下”中第一位、第一步是修自己的身,对自己狠。
有意思的是,MBA的教育原则和麦肯锡的培养原则也是:经理人应该是严格意义上的通
才,管... 阅读全帖
j****i
发帖数: 68152
23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人生哲理小故事
六十五
第二天早晨上班的路上,张达特意注意了一下那段路。确实是有一家在盖房子。边上也
有那座工棚。他心里总算稍微地松了一口气。但是那老头怎么能在二十分钟之内让那堆
剩下的沙土消失,真是不能想象。
随着公墓越来越近,张达的心也提在嗓子眼。果然没出他所料,十多名警察早就在那边
勘察现场了。张达的心里又紧张了起来。
下了出租车,张达一边向管理处的门口走一边向松树林那边张望。山坡上拉了长长的隔
离带,还有警察在带相机在地上拍来拍去。
“来了啊,早啊。”张达只注意看那边的情况,连别人和他打招呼都没注意到,吓了一
大跳。
张达转过身来,看到眼前和自己打招呼的人吓得差点跳起来。眼前不是别人,正是昨晚
已经死掉的关老师。
“你,你……”
“我怎么啦?”关老师虽然脸色很白,但还保持着谦谦的君子风度。
“没事。”张达的汗已经滴落了下来。
被送到刑警队以后,他也被问了不少的常规问题。还好终于没被看出什么来,顺利地给
送回了公墓。
所有人就这样静静地呆着,在回忆徐会计的音容笑貌,在感叹人世的桑海浮沉,在猜疑
到底谁是凶手。时间就这样停留在这个难熬的下午不肯离去。
我实在有些受不了孙所长那犀利的目光。拿起毛笔和...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王康:重庆谈判70周年祭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王康:重庆谈判70周年祭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18 01:24:44 2015, 美东)
http://hx.cnd.org/?p=116509
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
贤贱不孝,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重庆谈判落幕70年了。
很少有哪次事件像重庆谈判那样,闪耀着那麽令人眩目的戏剧性光环,唤起过那麽巨大
的希望,又终如一首即兴叙事曲转瞬即逝,徒然留下难以言表的历史悬问,藏匿在无数
尘封档案后面的无法复位的记忆,以及至今无人真正述及的历史启示。
重庆谈判也许是传统中国最后一次以战争解决政治争端的替代方式,是现代中国第一次
具有显豁的国际背景和公众舆情参予的试图以民意制衡党争、以理性驾驭武力而终归失
败的历史性尝试。
很少有哪次事件像重庆谈判那样,闪耀着那麽令人眩目的戏剧性光环,唤起过那麽巨大
的希望,...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5
感谢各位来到《罗辑思维》,今天我们跟大伙要聊一个中国近现代史上非常重要的历史
片段当中的一个不为人所知的侧面,那这个片段是啥呢,就是五四运动。1919年的5月4
号这一天,一帮北大学生冲出了校园,喊出了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还我山东,
还我青岛。到天安门广场转了一圈,火烧了赵家楼,这就是著名的五四运动。
那这个历史事件通常我们接受的那个版本,是这么描述的,它的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结束,这是1918年的事情,然后紧接着呢,就开巴黎和会,列强在巴黎开会,决定战后
的全世界的政治格局的安排,那中国作为战胜国,我们当时也是协约国的一份子,自然
要参会。
可是万恶的列强欺我中华无人,居然要把战败国德国在中国山东的那些权益,包括胶州
湾的一些权益,包括对青岛的占领,不还给中国人,还给谁啊?还给中国人的世仇日本
人,那我们能干吗,所以消息传回国内,爱国学生就很激动啊,当大家听到,万恶的北
洋军阀政府居然要在这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上签字的时候,于是群情愤慨,就引发了五四
运动,这就是我们知道的一个通常的版本。
但是熟悉《罗辑思维》的朋友都知道,任何历史事件当你把镜头一旦推近的时候,当你
看到细节的时... 阅读全帖
K******g
发帖数: 1093
26
本书下载于触电七村电子书网,如需更多好书,请访问:www.cd7c.com
《李逵日记》
《李逵日记》 第1节
作者: 仓土
日期:2010-9-18 12:25:00
(1)
扈三娘生了,是个大胖小子,我心里十分纳闷,二月份才结婚,这才刚刚进八月、
、、这里面肯定有古怪、、、
聚义厅照例聚会,烦透了,本不想去,但强盗圈就这么大,抬头不见低头见,不去
说不过去,去了就得随礼,哎!我区区一个堂级干部,一月俸禄才二十两银子,前几天
秦明结婚随了十两,他是厅级干部,给少了不好看,何况我以后可能要归他大舅子花荣
管。不过心里想想,秦明这厮忒不要脸,二婚还搞的这么隆重,咒你生儿子没屁眼。
扈三娘和王矮虎都是堂级干部,跟我平级,王矮虎武艺有限,人品也不咋地,估计
没多大前途,本来想给二两银子意思意思行了,不过扈三娘好像在宋大哥那边说得上话
,最近中层干部要调整,这是关键时刻,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给五两吧。
听说张顺的爹快死了,剩下的五两得给预备着。
幸亏这个月下山干了票大的,山寨规定按百分之十提成,估计有十两银子分红,明
天先预支一下,不然得喝西北风了。
王矮虎那厮脸笑的跟花似的,越看越恶心,扈三...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3048
2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Zz被误读的文史常识
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2015-11-04 历史重读
“丰碑”自古不是碑
碑本来指的是没有文字的坚石或桩,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是立于宫庙前以观日影、辨时
刻。《仪礼·聘礼》曾说:“上当碑南陈”,郑玄的注释就是:“宫必有碑,所以识日
影,引阴阳也”。二是竖于宫庙大门内拴牲口。三是古代用以引棺木入墓穴。最早的碑
上有圆孔,施轳辘以绳被其上,引以入棺也,亦即下棺的工具(和现在工地上上楼板所
用的叼板机的工作原理很相似)。古时往往用大木来引棺入墓,这大木的特定称呼就是
“丰碑”.秦代以前的碑都是木制的,汉代以后才改用石头。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用丰碑来牵引自己的棺材。《周礼》有云:“公室视丰碑,三
家视桓楹。”所谓“公室视丰碑”,就是公室成员死后,要用以大木立于墓圹的四周,
上设辘轳,用以下棺于圹。该规格本来为天子之制,后来诸侯也僭用之。即使到了春秋
战国时代,对于丰碑的使用范围仍然有着严格的限制。季康子的母亲去世之后,公输般
劝说季康子用丰碑来下棺,结果就遭到了别人的一番挖苦(事见《周礼·檀弓》)。
显然,所谓的丰碑在当时的语境之下,就是一种特殊的葬礼规格。先是只有天子才可使
用,后来发展到公...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28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佛经写成史的伪造ZT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neohorizon (horizon), 信区: Wisdom
标 题: 佛经写成史的伪造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23 13:56:26 2015, 美东)
佛教史上的伪造──佛经写成史的伪造
陈义宪
相信读过佛教史的人都知道,在佛教的历史中,自释迦牟尼涅槃,到公元前后大略有四
次的结集,这四次的结集,按照佛教史都说前面的三次结集,都是当场由主讲人,把所
知道的佛所说经诵出,再由当时参加的人加以质疑提出讨论纠正,就结束了。直到第四
次的结集时,才笔之于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读的佛经,这是包括经藏和律藏。
从一般现有的佛书上,所看到的都是这样说,给人的感受是:这些说法都是真实的,都
是正史,因为不管是大作家或小作家都这么说;甚至连大法师、小法师也都这么说,而
且也都说得差不多,因此让许多没有读过佛经的人,不得不相信他们所说的话是真实的
;以为他们的这种说法就是佛教的正史。当笔者在研究佛书时,竟然发现所有的佛教史
都这么说。他们的说法竟然都是在为佛教伪造历史!在众口铄金的情况下,上上下下的
作者都是你说...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29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佛经写成史的伪造ZT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neohorizon (horizon), 信区: Wisdom
标 题: 佛经写成史的伪造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23 13:56:26 2015, 美东)
佛教史上的伪造──佛经写成史的伪造
陈义宪
相信读过佛教史的人都知道,在佛教的历史中,自释迦牟尼涅槃,到公元前后大略有四
次的结集,这四次的结集,按照佛教史都说前面的三次结集,都是当场由主讲人,把所
知道的佛所说经诵出,再由当时参加的人加以质疑提出讨论纠正,就结束了。直到第四
次的结集时,才笔之于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读的佛经,这是包括经藏和律藏。
从一般现有的佛书上,所看到的都是这样说,给人的感受是:这些说法都是真实的,都
是正史,因为不管是大作家或小作家都这么说;甚至连大法师、小法师也都这么说,而
且也都说得差不多,因此让许多没有读过佛经的人,不得不相信他们所说的话是真实的
;以为他们的这种说法就是佛教的正史。当笔者在研究佛书时,竟然发现所有的佛教史
都这么说。他们的说法竟然都是在为佛教伪造历史!在众口铄金的情况下,上上下下的
作者都是你说...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30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聊斋两篇:野狗与笑之以鼻
通脱我的理解是参透生死;外儒内道这个我倒不记得了,等回头翻出来看下,他对陶哲
学高度记得,极其推崇。陶侃那个, 我手头刚好有中华书局出的陶渊明传,关于曾祖
孙关系有这些:宋书本传里有,想必沈约有根据,陶自己写过孟嘉传,孟嘉是他外祖父
,陶母是孟第四女,孟嘉自己又娶陶侃女儿,陶"赠长沙公"里有"同出大司马"之语
,长沙公陶延寿为陶侃五世孙,这又是旁证。所以应该蛮可信的。索性贴一下以前乱写
的一篇,关于托体同山阿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一直觉得将生死说得通透的无过于陶渊明这一句,“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魏晋
时期庄老思想占主导地位,生命的话题在那个纷乱的年代,更是诗歌文赋的永恒命题。
早一些汉代的流行挽歌薤露唱道,薤上露,何易唏。露唏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人的一生果然如草叶上的露珠一般短暂,瞬息即逝。古诗十九首,则感叹生命的短暂
,故需及时行乐: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31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聊斋两篇:野狗与笑之以鼻
通脱我的理解是参透生死;外儒内道这个我倒不记得了,等回头翻出来看下,他对陶哲
学高度记得,极其推崇。陶侃那个, 我手头刚好有中华书局出的陶渊明传,关于曾祖
孙关系有这些:宋书本传里有,想必沈约有根据,陶自己写过孟嘉传,孟嘉是他外祖父
,陶母是孟第四女,孟嘉自己又娶陶侃女儿,陶"赠长沙公"里有"同出大司马"之语
,长沙公陶延寿为陶侃五世孙,这又是旁证。所以应该蛮可信的。索性贴一下以前乱写
的一篇,关于托体同山阿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一直觉得将生死说得通透的无过于陶渊明这一句,“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魏晋
时期庄老思想占主导地位,生命的话题在那个纷乱的年代,更是诗歌文赋的永恒命题。
早一些汉代的流行挽歌薤露唱道,薤上露,何易唏。露唏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人的一生果然如草叶上的露珠一般短暂,瞬息即逝。古诗十九首,则感叹生命的短暂
,故需及时行乐: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 阅读全帖
b*********k
发帖数: 35031
32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合集] 风满楼词社之《水龙吟》
☆─────────────────────────────────────☆
Microsystem (clam) 于 (Sat Apr 18 01:45:52 2009) 提到:
光阴荏苒,春去夏来,咱们的词社又有一段时间没有活动了。:)上次是SlowRabbit组
织的短歌行,组织得很成功,可是,一直没有评论,也没有做合集。过去一直很忙,也
没有说清楚。
词社的形式是这样的:每次都是社主命题,大家来写诗填词,互相评论。写得好的,由
社主选出,组织下一次的诗词活动。当社主的好处就是,可以不用写诗词,出一些尖钻
古怪的点子,难为大家,然后赏鉴大家的努力。如果没有参加活动呢,社主也可以想个
点子来罚他。词社每月组织一次,月中出题,下个月的月中结社。
要不,这次我权当社主,邀请大家来品品家中的陈酿?:)咱们来尝试一下长词慢调。
《水龙吟》是豪放派的词牌,四字一顿,慷慨激荡,历来都有不少佳作。我们来指点江
山,评古论今,时事争论,都可以。韵脚呢,可以在这里找到。
http://www.xys.org/xys/classics/poetry/ciyun.txt
我喜欢下面这首辛弃疾... 阅读全帖
l*****d
发帖数: 7963
33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有愿意参加诗词大赛的吗?
201
临江仙 除夕夜
远客匆匆归故里,华灯初上阑珊。入襟飞雪不觉寒。心思千里外,飞越万重山。
试问苍天明我意,缘何不见君还?天涯望尽梦难圆。悠悠空对月,意恐度年关。
202
临江仙 携手百年融
情锁辽城心挽梦,馨香沉醉穹空。凭栏伫望炫霓虹。凤楼留夙愿,惬意绕东风。
把盏推杯邀北雪,夕阳西下嫣红。伊人笑靥惹琼衷。潇潇疏雨润,携手百年融。
203
临江仙 心事诉弦筝
北雪苍茫空际远,银蛇舞醉晶莹。雕栏玉砌韵华生。玉波横贯处,律曲掩清明。
河畔冰封难起舵,行船停滞旗旌。青州路远更难行。佳期无定日,心事诉弦筝。
204
鹊踏枝 寂寞空虚冷
黄叶离枝风几片。移步云楼,一望秋无限。雁阵低徊悲路远,渔人闲钓清江畔。
谁送流年偷曲换。传报鱼书,游子归来晚。夜半沉吟倾酒盏,倚窗独醉星光暗。
205
苏幕遮 秋夜思
桂香飘,云旖旎。碧月秋波,波荡凉枝系。一抹清辉窗影腻。风逸含情,抚柳飘飘醉。
瑟音噎,蛩唱细。思韵悠悠,曲在心头济。绣阁吟诗寒月寄。飞白淋漓,鸿雁徘徊意。
206
江城子 那时候哥还小之忆相知
别来三载隔音颜。日相牵,夜难眠,一片芳心,无寄恨长天。纵使云笺传不尽,千种意
,万... 阅读全帖
c**r
发帖数: 2019
34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唐诗汉史 -- 再贺woa上任
顾名思义,就是唐代诗词当中涉及的汉代历史和典故。咱不会作诗,只好在摘抄上动点
儿鬼心眼儿。其实下面的很多诗词,与其叫做 “汉史”,不如称为“汉典”,更贴切
一些。诗词,或者诗词的作者,在大众文化中的知名度,是摘抄的主要标准(当然这无
疑是很主观很模糊的,因人而异)。因此呢,很多单纯的怀古诗都不曾列入,甚至一些
大家之作,也因内容重复而被忽略,如白乐天的《答四皓庙》,显然就同元微之那首内
容重叠严重(废话,这本来就是此二人没完没了的倡和之作之一嘛)。“诗词”的定义
也不是很严格,例如按照较为公认的看法,《滕王阁序》就是“骈文”,而非诗词。排
序大致上以典故人物在历史上的时间先后为主--当然出于某些综合考虑,对时间线的遵
守也不会太严格。至于具体内容么,虽说打打杀杀自然是免不了,但佳丽以及文人的成
份,还是尽可能多加一些。
由于摘抄范围仅限于唐朝作品,其他朝代的诸多适宜佳作,如易安居士的夏日绝句,苏
子瞻之“铜琵琶铁绰板”,就都只好很无奈地被排除在外了。此外,一些诗词当中多个
汉代典故人物并举,象《比红儿诗》当中的陈阿娇李夫人等,出于综合考虑,也就略掉
了;另有很多摘抄当中还存在着汉代以外... 阅读全帖
m******y
发帖数: 392
35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摩合罗传 (全本)
天终于亮了,后羿睁开双眼。玉蟾的面颊立刻但映入了他的眼帘,他不由地又是一怔,
好美的女子,美得不食人间烟火。
他目不转睛地看着她,直到她终于感觉到异样,垂下头。
两人目光轻轻一触,不由相视一笑。
后羿一跃而起,“好了,一夜过去了,让我们来试一试你的弓吧!”
玉蟾大喜,连忙站起身,但脚下一个踉跄,险些摔倒。后羿连忙扶住她,玉蟾皱起
眉:“腿麻了。”
后羿笑道:“你真地一动没动?”
玉蟾道:“你说得不可以动嘛!”
后羿道:“说你笨还真不是一般地笨,腿麻了就站起来好了。”
玉蟾道:“可是那样你就会被吵醒了。”
后羿心里有一丝感动:“你一夜没睡吗?”
玉蟾道:“我是神仙,不用睡觉的。”
后羿道:“那你不会觉得无聊吗?”
玉蟾道:“不无聊啊,看看星星,看看月亮,再看看,”她迟疑了一下,再看看你
,“一夜就过去了。”
后羿拿起玉蟾身边的弓,好重的弓,就象是金子做成的。
玉蟾有些担心地说:“你能拉开吗?”
后羿长笑一声:“若是这世上真有一个人能够拉开此弓,那个人必然是我。”
...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36
悬 论
一 释题目
此经题,即是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此题中佛说二字,显说经之主。
说经有菩萨、弟子、诸天、鬼神等所说,与佛理相应、为佛印可者,皆为佛说;一切
经首云佛说者,即此意也。此经皆优波离与佛相问答之辞,阿难结集者也。梵语佛陀
,简称曰佛,华言觉者,即觉悟宇宙一切真实谛相;故凡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者,皆名
曰佛,此是通称。但此佛是指本师释迦牟尼也;以释尊应化此土为娑婆教主,故此世
一切经典皆释尊所说,是以佛说者即释尊所说也。佛云何说法?诸法性相离一切相,
所谓『离文字相、离言说相、离心缘相』,微妙难思,自内所证。法华经云:『诸法
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为诸众生说』。佛以大悲愿力,为诸众生开示悟
入佛之知见,令未解脱者解脱、未悟者悟。佛已无一切生死烦恼,已证涅盘菩提,但
诸众生犹没在苦则所愿尚未满足,亦即为佛果未圆满;一切经皆是将佛所证境,以方
便善巧而施设之教化。现所讲者,即诸经中之一经尔。
观、即能观之智,所观之境即是弥勒上生。菩萨是通名,发菩提心,集修福慧资
粮,行菩萨行,由十信至等觉五十一位皆名菩萨;故菩萨名字极其广泛。同一世界有
无量无...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第5章 沩仰法脉
第5章 沩仰法脉
一、怀海及《古清规》
中唐时期,安史知乱,藩镇割据日益加强,江西地区的地方官僚又对佛教采取扶
植政策,并且使之保持了相当的连续性,这就为道一禅系成为中唐最大的禅系创造了良
好的外部条件。道一门人“亲承弟子八十八人。”其徒以江西南昌为中心,分布于潭州
(长沙)、朗州(常德)、沣州(沣县东)、池州(安徽贵池)、杨州、常州、越州(
绍兴)、泉州(福建)、杭州、处州(江西赣州),韶州(广东韶关)、鄂州(武汉)
、随州(湖北隋县)、荆州(沙市)、襄阳(襄樊)、唐州(河南泌阳)、两京等地。
道一(709——788)俗姓马,汉州什邡(今四川什坊)人。于资州唐和尚处
寂门下削发,受俱于渝州圆律师。曾师事金和尚无相,后入衡岳怀让的“顿门”,禅诵
于抚州西里处州龚公山,悍戾之徒,无不受感化。又得刺史裴公的信奉,闻名于世;大
历中路嗣恭连帅请其至“里所”,贞元四年(788)坐化,春秋八十,长元元年(8
21)谥大觉。权德舆碑文载,道一最后之说曰:“大抵去三就一,舍权以趋实,示不
迁不染之性,无差别次第之门。”常曰:佛不远人,即心而证;法无所著,触...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经写成史的伪造ZT
佛教史上的伪造──佛经写成史的伪造
陈义宪
相信读过佛教史的人都知道,在佛教的历史中,自释迦牟尼涅槃,到公元前后大略有四
次的结集,这四次的结集,按照佛教史都说前面的三次结集,都是当场由主讲人,把所
知道的佛所说经诵出,再由当时参加的人加以质疑提出讨论纠正,就结束了。直到第四
次的结集时,才笔之于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读的佛经,这是包括经藏和律藏。
从一般现有的佛书上,所看到的都是这样说,给人的感受是:这些说法都是真实的,都
是正史,因为不管是大作家或小作家都这么说;甚至连大法师、小法师也都这么说,而
且也都说得差不多,因此让许多没有读过佛经的人,不得不相信他们所说的话是真实的
;以为他们的这种说法就是佛教的正史。当笔者在研究佛书时,竟然发现所有的佛教史
都这么说。他们的说法竟然都是在为佛教伪造历史!在众口铄金的情况下,上上下下的
作者都是你说我抄,大小法师这么抄,居士们也这么抄,甚至连教授和佛学大师也这么
说,就这样的,你说我说,竟然就把佛经的史实改变了,让大家都深信这种说法是真的
。为使有心的读者可以继续研究,笔者从书架上找到了二十个有关早期佛经结集的记载
,胪列于后。(注一)
以下...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9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王康:重庆谈判70周年祭
http://hx.cnd.org/?p=116509
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
贤贱不孝,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重庆谈判落幕70年了。
很少有哪次事件像重庆谈判那样,闪耀着那麽令人眩目的戏剧性光环,唤起过那麽巨大
的希望,又终如一首即兴叙事曲转瞬即逝,徒然留下难以言表的历史悬问,藏匿在无数
尘封档案后面的无法复位的记忆,以及至今无人真正述及的历史启示。
重庆谈判也许是传统中国最后一次以战争解决政治争端的替代方式,是现代中国第一次
具有显豁的国际背景和公众舆情参予的试图以民意制衡党争、以理性驾驭武力而终归失
败的历史性尝试。
很少有哪次事件像重庆谈判那样,闪耀着那麽令人眩目的戏剧性光环,唤起过那麽巨大
的希望,又终如一首即兴叙事曲转瞬即逝,徒然留下难以言表的历史悬问,藏匿在无数
尘封档案后面的无法复位的记忆,以及至今无人真正述及的时代启示。
历经70年苍黄翻覆的今代国人蓦然发现,那场遥远的谈判,那些早已作古的主角们并未
如烟而去,那些挥手、微笑、合影、握别,那些称兄道弟、信誓旦...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40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托体同山阿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一直觉得将生死说得通透的无过于陶渊明这一句,“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魏晋
时期庄老思想占主导地位,生命的话题在那个纷乱的年代,更是诗歌文赋的永恒命题。
早一些汉代的流行挽歌薤露唱道,薤上露,何易唏。露唏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人的一生果然如草叶上的露珠一般短暂,瞬息即逝。古诗十九首,则感叹生命的短暂
,故需及时行乐: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而在庄子看来,”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这是庄
子的超脱,超脱于生死,是“自不变者而观之”。王羲之也说死生亦大矣,却与庄子不
同,死固不同于生:“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所以作为生命的个体: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这是从变者而观之,故死生
有异。庄子以为生死是自然之理... 阅读全帖
G********C
发帖数: 456
41
胡志伟
1923年2月20日,孙中山先生应香港大学校监、港督葛罗斯汾之邀前往发表演说。当何
东爵士陪同中山先生进入大礼堂时,全体学生与来宾起立鼓掌欢迎,达数分钟之久,且
挥动帽子,欢呼声与拍凳声夹成一片。港大学生会主席何世俭首先致欢迎词云:“用任
何言语介绍孙中山先生皆无必要,因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就是中国的同义字,孙中山先生
的经历如用书本记载下来,无疑的将是最吸引人的事迹,如果爱好自由是伟大的考验,
那么孙中山先生将与伟大共存,因此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么一位中国的伟人,一个
真正的君子,和一个胸怀广阔的爱国者”。 (1)
这是上世纪20年代,居住香港的知识份子对孙中山先生的评语。 17年后,在陪都重庆
的国民政府明令全国,尊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再过16年,毛泽东主席发表《纪念孙中
山先生》(2)一文,盛赞他“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
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说:“我听过他多次讲演,感到他
有一种宏伟的气魄。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知道他是很虚心
的。”对于他的缺点,“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 阅读全帖
S**m
发帖数: 53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英雄莫问出处 富贵当问缘由
盛唐中国强健的精神大概就来源
这些鲜卑战士吧.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二,记载北魏权臣尔朱荣把北魏胡太后和三岁的小皇帝扔进黄河
淹死,在河阴诛杀朝臣两千多人,派兵又把自己刚刚立为魏帝的元子攸两个亲兄弟杀害,
把元子攸劫持于一个帐蓬内,准备处理掉。一不做二不休,尔朱荣军士高呼“元氏既灭,
尔朱氏兴”。“时都督高欢劝荣称帝,左右多同之。”《周书·贺拨岳传》关于此段历史
的记载也如此。可如果翻看《北齐书》和《魏书》中高欢的帝纪《神武纪》,倒成了“献
武王(高欢)等曰:‘未若奉长乐王以安天下’,于是还奉庄帝”、“荣将篡位,神武(
高欢)谏……”——史书记载大相抵触:《周书》、《资治通鉴》说高欢为了巴结尔朱荣
而劝他篡位自立,《北齐书》、《魏书》反而把高欢说成是一个心存魏室宗高的忠臣大好
人!为什么会如此呢?《魏书》的作者是魏收,他本来就是灭亡了魏朝的北齐臣子,加之
北齐帝王个个凶残荒淫,高压高爵之下自然要美化老皇帝,否则也说不通高欢日后起兵反
叛尔朱氏的理由;加之魏收本人也是个无良文人,谁和他关系好他就在史书中美化这些人
的先人前辈,谁和他不好他就故意不给这些官员的家人入传或有意丑化人家,并狂...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7325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说说毛泽东诗词-周泽雄
☆─────────────────────────────────────☆
fead (fead) 于 (Sun Feb 7 11:10:12 2010, 美东) 提到:
毛泽东本色是诗人。诗人而兼一国之尊,于国于民是否有利,当然可以探讨。西哲
柏拉图当年将诗人请出“理想国”,想必有他的道理。中国帝王史上真正堪称大诗人的
,只有两位,魏武帝曹操和南唐后主李煜,其余种种,不过雅喜涂鸦而已。曹操雄才大
略,鲁迅先生对他都敬佩有加。李煜则昏聩懦弱,以泪洗面,别说摆帝王的谱,质之以
普通男人的标准,也难说够格。他如乾隆之辈涂鸦族,涉艺与做秀无异,书摹二王而格
不肖,诗耽唐宋而气不逮,徒见雅音靡靡,情思昏昏,遂把父祖辈打下的铜铁江山,逐
渐摩玩成一张柔丽宣纸,终成一代不如一代,一朝崩塌一朝的坏局。可见,诗人而兼国
君,慨乎言之或可,概乎言之则非。
比如开国之君与守成之主,生命气象就可能天差地别。后者不过赖先祖荫庇,黄袍
加身匹似现代社会高中六合彩,所以除了有数几位中兴之主外,多不足挂齿。而前者,
无论“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的曹孟德,“一条杆棒... 阅读全帖
G********C
发帖数: 456
44
胡志伟
1923年2月20日,孙中山先生应香港大学校监、港督葛罗斯汾之邀前往发表演说。当何
东爵士陪同中山先生进入大礼堂时,全体学生与来宾起立鼓掌欢迎,达数分钟之久,且
挥动帽子,欢呼声与拍凳声夹成一片。港大学生会主席何世俭首先致欢迎词云:“用任
何言语介绍孙中山先生皆无必要,因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就是中国的同义字,孙中山先生
的经历如用书本记载下来,无疑的将是最吸引人的事迹,如果爱好自由是伟大的考验,
那么孙中山先生将与伟大共存,因此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么一位中国的伟人,一个
真正的君子,和一个胸怀广阔的爱国者”。 (1)
这是上世纪20年代,居住香港的知识份子对孙中山先生的评语。 17年后,在陪都重庆
的国民政府明令全国,尊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再过16年,毛泽东主席发表《纪念孙中
山先生》(2)一文,盛赞他“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
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说:“我听过他多次讲演,感到他
有一种宏伟的气魄。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知道他是很虚心
的。”对于他的缺点,“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 阅读全帖
y**a
发帖数: 9065
45
刚刚离开大学的我站在北京三里屯使馆区的一座不起眼的建筑前,那是1999
年9月21日
的早晨,此时就见铁门上挂着鹰的国徽,门口的牌子上面写着“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
主义民众国人民
办事处”,在这里,我已经消耗了两个星期的时间,为的是拿到利比亚的签证。可是使
馆里面阿拉伯式
的工作程序我实在不适应,每次都提出要新的文件,每次都是相同对话:“等等吧!”
“等多
久?”“Insha Allah (托靠真主)!”终于不厌其烦的我在前一天拿起了电话,拨通
了杭州我的
利比亚兄弟--核电站的工程师,浙江大学博士生穆夫塔和贾马勒的电话,作为极力邀请
我去利比亚工
作的人,他们答应今天会飞来北京帮我拿到签证。
我在使馆前面已经转悠了个把小时,哨兵也已经以百倍警惕的眼光盯着我看了几回
了,尤其是在
我把黑色的皮包抱在胸前,低头打火点燃香烟的时候。使馆的门开了,里面走出了几个
穿着时髦的姑
娘,个个身材一级棒,都是前两天来使馆参加卡扎菲同志九一革命胜利三十周年的招待
会的利比亚人
家属,一个金黄色头发身材凸凹有致的小姑娘还和我说过话,此时笑嘻嘻的用我仅有的
能听懂的几句
阿拉... 阅读全帖
G********C
发帖数: 456
46
胡志伟
1923年2月20日,孙中山先生应香港大学校监、港督葛罗斯汾之邀前往发表演说。当何
东爵士陪同中山先生进入大礼堂时,全体学生与来宾起立鼓掌欢迎,达数分钟之久,且
挥动帽子,欢呼声与拍凳声夹成一片。港大学生会主席何世俭首先致欢迎词云:“用任
何言语介绍孙中山先生皆无必要,因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就是中国的同义字,孙中山先生
的经历如用书本记载下来,无疑的将是最吸引人的事迹,如果爱好自由是伟大的考验,
那么孙中山先生将与伟大共存,因此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么一位中国的伟人,一个
真正的君子,和一个胸怀广阔的爱国者”。 (1)
这是上世纪20年代,居住香港的知识份子对孙中山先生的评语。 17年后,在陪都重庆
的国民政府明令全国,尊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再过16年,毛泽东主席发表《纪念孙中
山先生》(2)一文,盛赞他“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
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说:“我听过他多次讲演,感到他
有一种宏伟的气魄。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知道他是很虚心
的。”对于他的缺点,“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5617
4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a4d1101014vtt.html
胡乔木诗词二十六首
(2012-07-10 00:09:55)

六州歌头[二首] 一九六五年新年
江山万里,一派好风光。天日朗,人心畅,奋图强。比和帮,大野争驰荡。空依
傍,开兴旺,催能匠,添奇象,巧梳妆。刮目相看,古国呈新样,赤帜威扬。羡参天大
树,傲骨斗冰霜。桀犬徒狂,吠何伤! 莫非非想,全无恙;知风浪,辨康庄。侵凌
抗,兵民壮;病虫防,斗争长。文武勤劳尚,披荆莽,事农桑。险同上,甘相让,苦先
尝。身在茅庐,举世烽烟望,血热中肠。欲闻鸡起舞,整我战时装,共扫强梁。
其二
寒山远望,春暖越重洋。春潮莽,连天壤,震遐荒。战歌昂,凌厉山河壮。干戈掌
,方针讲,人民仰,同仇广,阵容强。触目惊心,败叶纷纷降,兔死狐伤。直冰崩瓦解
,何计逞猖狂?两大分赃,梦徒香。 纵添兵将,夸大棒,嚣尘上,陷泥塘。纷说项
,宣忍让,舌如簧,愿难偿。大宇东风旺,无遮挡,任飞扬。争解放,坚方向,锐锋芒
。何世人间,虎豹容来往?众志金汤。教红旗遍地,万国换新...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8
天竺热风录
第一回 唐太宗 遣使至天竺 王玄策 奉旨赴异域
【一】
本书要说的是王玄策在唐朝时千里迢迢前往天竺,立下罕世奇功的故事。突然提起
王玄策这个人,大家对他应该很陌生,甚至可能会想“他是何方神圣啊?”为此,本书
将先从举世闻名的伟人,也就是那位曾经造访天竺的玄奘三藏法师说起,内容并不长,
还请各位听笔者说下去。
有一天,三藏法师在自己的房间醒来。当然,诸位势必会对这一天是几时?房间又
是何处感到疑问。在此立刻说明,这一天是唐太宗执政时期的贞观二十一年,换算成西
历为西元六百四十七年,时逢一月,详细日期不明,房间则是在长安城内弘福寺的一处
室内。
也许有人会说:“玄奘的居所是慈恩寺吧?”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慈恩寺在此年尚未完成。
追根究底,玄奘法师从漫长的天竺之旅归来的时间正好是两年前,即为贞观十九年
一月,当时唐太宗刚好为远征高句丽而暂居东边的洛阳,但是他立刻就亲切地接见玄奘
法师并慰劳他的辛劳,而且命其留在长安的弘福寺。玄奘法师从天竺带回大量佛经,百
姓俗称这些经书为“善经”,不过这些经文全都是梵文,也就是天竺的文字,所以必须
一一翻译成汉文,而弘福寺就被选为进行这项浩大工程... 阅读全帖
v***o
发帖数: 1554
4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丐汕
高玉成,故家子,居金城之广里。善针灸,不择贫富辄医之。里中来一丐者,胫有废疮
,卧于道。脓血狼籍,臭不可近。居人恐其死,日一饴之。高见而怜焉,遣人扶归,置
于耳舍。家人恶其臭,掩鼻遥立。高出艾亲为之灸,日饷以蔬食。数日,丐者索汤饼,
仆怒诃之。高闻,即命仆赐以汤饼。未几,又乞酒肉,仆走告曰:“乞人可笑之甚!方
其卧于道也,日求一餐不可得,今三饭犹嫌粗粝,既与汤饼,又乞酒肉。此等贪饕,只
宜仍弃之道上耳。”高问其疮,曰:“痂渐脱落,似能步履,故假咿嘎作呻楚状。”高
曰:“所费几何,即以酒肉馈之,待其健,或不吾仇也。”仆伪诺之而竟不与。且与诸
曹喁语,共笑主人痴。次日。高亲诣视丐,丐跛而起,谢曰:“蒙君高义,生死人而肉
白骨,惠深覆载。但新瘥未健,妄思馋嚼耳。”高知前命不行,呼仆痛笞之,立命持酒
炙饵丐者。仆衔之,夜分纵火焚耳舍,乃故呼号。高起视,舍已烬。叹曰:“丐者休矣
!”督众救灭。见丐者酣卧火中,-声雷动。唤之起,故惊曰:“屋何往?”群始惊其
异。高弥重之,卧以客舍,衣以新衣,日与同坐处。问其姓名,自言:“陈九。”居数
日,容益光泽。言论多风格,又善手谈。高与对局辄败。乃日从之学,颇... 阅读全帖
G********C
发帖数: 456
50
胡志伟
1923年2月20日,孙中山先生应香港大学校监、港督葛罗斯汾之邀前往发表演说。当何
东爵士陪同中山先生进入大礼堂时,全体学生与来宾起立鼓掌欢迎,达数分钟之久,且
挥动帽子,欢呼声与拍凳声夹成一片。港大学生会主席何世俭首先致欢迎词云:“用任
何言语介绍孙中山先生皆无必要,因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就是中国的同义字,孙中山先生
的经历如用书本记载下来,无疑的将是最吸引人的事迹,如果爱好自由是伟大的考验,
那么孙中山先生将与伟大共存,因此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么一位中国的伟人,一个
真正的君子,和一个胸怀广阔的爱国者”。 (1)
这是上世纪20年代,居住香港的知识份子对孙中山先生的评语。 17年后,在陪都重庆
的国民政府明令全国,尊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再过16年,毛泽东主席发表《纪念孙中
山先生》(2)一文,盛赞他“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
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说:“我听过他多次讲演,感到他
有一种宏伟的气魄。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知道他是很虚心
的。”对于他的缺点,“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