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蕴处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Y**u
发帖数: 5466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当代南传大师及其教法
修禅的真正目的是为心灵带来宁静,
如果一个人无法用初步的方法缓和心境,
就必须用强制的方式驯服它。
换句话说,
依个人智能的熟练度,
来寻找与检查出那些事物让心黏着,
找到一个有效的方法来管制不驯的心,
直到心屈服于智能,
而且看到黏着事物的真相,
然后不再混乱、不安。
进入一个宁静的状态。

(注:戒是 Sila 的翻译,它包括身体与语言的所有动作,依据这些动作引起一个人多
少情感的程度,
而评价为善的或恶的。)
戒就是对身体与语言活动的外放行为(注:外放行为是翻译自泰文的 Kanong,此字通
常翻译为「精
神愉快的」、「丰富的」,不过,此字在本文的用意较特殊,它指的是身、口、意的自
我展现,包含对自我
的幻想,以宣示自己与别人)设限,负责这些活动与其结果的是心(注:本文出现的
heart 都是翻译自泰
文 chai,此字通常翻译为「心」,由于心与思考器官──大脑的关系较近,容易引起
误导,泰文chai 较具
感情,心不是肉体或其中之一部分,甚至不是其功能──虽然与它有关,且两者之间有
很强的影响)。
对正确实践戒律的人而言,戒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以愉快与自在的心情,清凉地生活
...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有关无我的一个问题
http://www.ebusa.org.tw/?p=1411
第七选 欲令如是、不如是
经号∶33(145)[ 79]
一、经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色非是我,若色是我者,不应于色病、苦生;亦不应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
以色无我故,于色有病、有苦生;亦得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比丘!于意云何?色为常,为无常耶?」
比丘白佛∶「无常,世尊!」
「比丘!若无常者,是苦不?」
比丘白佛∶「是苦,世尊!」
「比丘!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于中宁见是我、异我、相在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是故,比丘!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麤] 、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非我所,如实知。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比丘!多闻圣弟子,于此五受阴非我、非我所,如实观察。如实观察已,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取故无所著,无所著故自觉涅盘∶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解说
色蕴不是我,... 阅读全帖
a***s
发帖数: 12296
3
墓主:“盐场鲁班”——颜蕴山,自贡盐业史上一位重要人物
守墓人:祖孙三代为董昭君爷爷生前好友颜蕴山守墓117年
墓主后人:对董家人知恩图报、三代人守墓的举动深受感动
未来:介于现实问题,守墓或将止于第三代
荣县高山镇黄桷湾村有一位八旬老人,名叫董昭君。他一生居住在山上的老房子里,上了年纪后,儿子多次邀请他进城一起生活,都被他拒绝。老人说,之所以留下来,不仅是因为自己多年习惯了山里的生活,更重要一个原因在于他曾向父亲许下的一句诺言:“要给恩人守墓。”
董昭君说的恩人,是他从未谋面的墓中人颜蕴山。颜蕴山又被称为“盐场鲁班”,是自贡盐业史上一位重要人物。1899年至今,从董昭君的爷爷开始,到其父亲,再到他本人,董家祖孙三代已经在这座山头上,为董昭君爷爷的生前好友颜蕴山守墓117年。而这个百年约定的背后,是一段董家祖上铭记的恩情。
当地村民:董家多年守墓,当地人都知道
从自贡前往荣县高山镇黄桷湾村7组颜蕴山墓地,驱车要一个多小时,然后,沿着曲折山路上行,直至山头,山头上几乎没有人烟。86岁的村民龚策良(音)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他只知道此处小地名叫高坎子。
不过,当记者问及董三公时,龚大爷马上指着...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540
4
尹隆河大战:清朝最诡异的决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y 17 19:45:36 2012, 美东)
1866年(清同治五年)10月21日,新捻军为打破曾国藩“以静制动,重点防河”的平捻
计划,联络各路反清义军,实施经略根本的决策。于河南中牟兵分两路,梁王张宗禹率
领所部(西捻军)西入陕西,遵王赖文光、鲁王任化邦等率部(东捻军)东向山东,前
往运河以东地区,以便筹粮扩军。至12月2日,历经数十战,无法攻破清军的运河防线
,只得转趋河南。12月3日攻打归德府不成,旋即南下,一路转战,突破曾国藩原设的
贾鲁河——沙河防线,12月22日到达湖北麻城地区做修整补充。这时,东捻军的战略企
图是以主力循荆州、宜昌挺进四川,以一部屯驻湖北为声援,另一部攻占豫、陕交界之
荆子关,联络西捻军,然后以图川蜀之地为根基,可北出汉中、东向湖湘、西入云贵,
逐步扩展力量,重建太平天国;若各部皆不得手,则入荆子关以趋陕西,结合西捻军和
回民军在陕西建立基地。
清廷鉴于曾国藩劳师无功,已于12月7日将曾撤回两江总督原任,另委李鸿章为钦差大
臣,节制湘淮军,专办剿捻军务。李鸿章上任轶始,仍遵照曾国...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5

我是认为
不是脱离五蕴(五取蕴),而是,它就是在说五取蕴(也就是贪爱的生生灭灭)
脱离五取蕴(被贪爱污染的身心(名色))
就可以观察到纯净的身心,  这是苦灭呀,苦灭当然可以观察到。
e.g. 初禅离五盖
也许有人说  离五盖,身心纯净空荡荡叫"空"
我觉得,不是。  "空"不是这样说
空 “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
眼也好,眼看到色的贪爱也好,无所谓。 要观察它是缘起不实而生
(没有上一世对眼的贪爱,这一世也不会有眼)
(但是,佛法是现见,这一世当下可见,
你能观察到上一世对眼的贪爱,而这一世眼生吗? 不能
或是观察 眼球、眼神经,生,无有来处吗?
你能观察这一世眼球不见了,无有去处吗? 好像也没人这样观察。
我们只能观察这一世的眼作用,或眼看见色的贪爱)
也就是说,关于眼的作用、或眼的贪爱,是不实而生。
我认为,有两点要注意 (不一定正确 仅供参考)
1 这都是说缘起法,也就是内观时,观察缘起法。 这个基础来说”空”。
杂阿含在说六入处时,都说缘起法。
因此,主要还是说 眼看到色的贪爱,我想。


眼的生灭,依据二一一、三...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ibetan_Buddh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zoun (Konchog Gyamtso), 信区: Tibetan_Buddhism
标 题: 《生死之轮》六道轮回图释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23 23:41:12 2014, 美东)
大藏寺 祈竹仁波切 开示
生死之轮图的起源
衲由今晚开始一连数天,应求为大家讲述有关西藏佛寺中常见的生死之轮绘画的种种。
为了能得到最大的闻法利益,听者应在听法前思维:「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我必须成佛
;为了成佛,我必须学习成佛之道;故此,我现在要好好地听受佛法!」生死之轮,藏
文中称为「轮回之轮」(Sipay korlo,梵语Bhava-chakra),但西方人称它为「生死之
轮」或「生命之轮」(The wheel of life, the wheel of life and death )等(注
:汉传佛教中称其为「五趣生死轮」、「五道轮」、「生死轮」及「十二缘起图」)。
这种图画,我们常常会在西藏寺院的外墙上见到。对佛法不理解的人,只会以好奇的目
光欣赏它,却不知道这幅画其实蕴藏着描述众生...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ibetan_Buddh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zoun (Konchog Gyamtso), 信区: Tibetan_Buddhism
标 题: 《生死之轮》六道轮回图释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23 23:41:12 2014, 美东)
大藏寺 祈竹仁波切 开示
生死之轮图的起源
衲由今晚开始一连数天,应求为大家讲述有关西藏佛寺中常见的生死之轮绘画的种种。
为了能得到最大的闻法利益,听者应在听法前思维:「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我必须成佛
;为了成佛,我必须学习成佛之道;故此,我现在要好好地听受佛法!」生死之轮,藏
文中称为「轮回之轮」(Sipay korlo,梵语Bhava-chakra),但西方人称它为「生死之
轮」或「生命之轮」(The wheel of life, the wheel of life and death )等(注
:汉传佛教中称其为「五趣生死轮」、「五道轮」、「生死轮」及「十二缘起图」)。
这种图画,我们常常会在西藏寺院的外墙上见到。对佛法不理解的人,只会以好奇的目
光欣赏它,却不知道这幅画其实蕴藏着描述众生...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ibetan_Buddh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zoun (Konchog Gyamtso), 信区: Tibetan_Buddhism
标 题: 《生死之轮》六道轮回图释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23 23:41:12 2014, 美东)
大藏寺 祈竹仁波切 开示
生死之轮图的起源
衲由今晚开始一连数天,应求为大家讲述有关西藏佛寺中常见的生死之轮绘画的种种。
为了能得到最大的闻法利益,听者应在听法前思维:「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我必须成佛
;为了成佛,我必须学习成佛之道;故此,我现在要好好地听受佛法!」生死之轮,藏
文中称为「轮回之轮」(Sipay korlo,梵语Bhava-chakra),但西方人称它为「生死之
轮」或「生命之轮」(The wheel of life, the wheel of life and death )等(注
:汉传佛教中称其为「五趣生死轮」、「五道轮」、「生死轮」及「十二缘起图」)。
这种图画,我们常常会在西藏寺院的外墙上见到。对佛法不理解的人,只会以好奇的目
光欣赏它,却不知道这幅画其实蕴藏着描述众生...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密空性见之略评
第一节 学密者的省思
学密宗多年,各种开示都指称:密宗的戒定慧、见修行果、信解行证都较显教超胜
,利根精进者甚至可以即身成佛,比起显教需一大阿僧祇劫才能入初地,三大阿僧祇劫
才能成佛,差距实在难以想象。藏密强调自己观成佛菩萨的果位观修,来自历代成就上
师的灌顶与加持,因此精进求法修持,上焉者心契空乐明,证悟大手印;中焉者本尊观
想坚住,佛慢坚固;下焉者每天观修咒念不断,严戒精进,坚信临终时,必能光明解脱
或往生本尊刹土。
藏密典籍开示、观行知见,许多与显教不同;遇到戒律开遮持守、修学知见显密恰
好相反时,强调应依止胜妙的果地金刚乘见解,舍弃下劣的因地般若乘知见。“藏密超
胜显教”如果是事实的话,则密续开示、口诀导引开示,都应超胜或等同 释迦牟尼佛
的经典开示;藏密祖师证量,亦都应超胜或等同显教祖师证量。但为什么学了大手印、
大圆满、诵观空咒、入无分别平等住多年,执意识心不起妄念即是佛地真如,能离于三
界系缚,住于涅槃之境,即是轮涅不二,即身成佛;却连流通最普遍的《心经》都弄不
通,只知道“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在讲十八界的根源──第八识如来藏
,整篇《心经》都在描述第... 阅读全帖
l*******g
发帖数: 286
10
请GoLost同学指正下面对佛法所说的“空”的观点。
佛教只想强调的是:万物(或凡物)无「实体」(Reality),仅仅都只是一种因缘和
合而成的假存在而已。所以只是一种 Sunya 的存在。这个梵文 Sunya,中译「空」,
译得不好,容易使人误会。难怪最近有一位八十四岁的台湾佛教徒余绍坡先生大胆地提
出异议说:「……常发现凡讲『空』字,就容易出毛病。『空』字在直觉意识中,很容
易认为『空无,断灭』。用之则自误误他,不用则太太平平。」(见氏着「佛法义理中
不应沿用『空』字」,台湾佛教《海潮音月刊》,一九八五年四月)。这是笔者研究佛
教四十年来,第一次看到有中国佛教徒如此勇敢地向佛教﹁空﹂观开刀的文章。本文后
半段中还要引用他的反「空」文章。
关于万物(诸法)因缘生的教义,我们不得不引用佛经:「诸法亦如是,因缘合乃成,
因缘离散即灭」(《增壹阿含经》第二「七邪聚品」)。对于「空」,佛经则说:「从
缘生势,无有是处。从缘生者,则是无我,则是空也。从缘生者,则是无来无去,从缘
生者,则非真实。」(《自在王菩萨经》卷上)经中之无我的「我」,乃指物的本体,
亦即婆罗门教所讲的「梵我一如」的那个... 阅读全帖
d*********d
发帖数: 192
11
以下是不成立人我的理由:
【“我”的施设处 五蕴本为多体、无常,而认为我者,从前世到今生、由今生去后世
的常一之我,除了只是对五蕴聚假立之外,实际中并不成立。】
一般人承许五蕴是我,这个我是否成立,只有通过观察才能下结论,不能随便说。也就
是,观察时,观察到有此法的实体,则承认此法存在;观察到根本没有此法的实体,那
就没有此法。同样,如果“蕴是我”的观点正确,则必须在蕴上见到有我。
以下先讲我和蕴的体相,再看我和蕴的关系:
一般人认为我是常一,“一”是不可分,可分的决定不是一(比如一法可以分成三部分
,就不是实有的一体);“常”就是不变,有变异就不是常(比如,后面不同于前面,
说明不是前面,前面的法不再安住,不能说是常)。
一般怎么认为我是“常”和“一”呢?比如,我从童年到青年再到中年,随着岁月的流
逝,我的身体在不断变化,不应是常的,同时我的思想也在变化,原先持这种思想,后
来持那种思想,这也不是常法,但是排除身体和思想,还有一个不变的我的实体,而且
推广至三世,这个我从前世到今世再到来世始终不变,这就是认为我是“常”。
所谓“一”,就是在人们观念里认为“我”是一体。谁也不会说有两个...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12
谢谢提点, 我也是初学佛法,说说我的观点,
--佛法的最终目的,是要明心见性,离苦,得大自在,修证涅槃。
不能同意更多, 没错!!
--修行者拜佛外在是动的, 内心是静的,为的是要"信心清静,则生实相"。
× 内心已经静了, 自然见得实相, 那你还求什么, 如果内心没有静, 你觉得仅仅
是求佛
有用吗?靠地还是修行, 不是吗?
--普通人求佛拜菩萨,是有福报的,参见了凡四训。甚至是一点清静愿力,也可以增加
福报。
× 我去求佛希望可以中乐透, 后有豪宅香车宝马美人, 我这样去求有福报吗?
应该是没有, 但是如果我求父母平安, 免祸消灾, 你可能会说这样是有福报的, 但是
如果你想着有福报了, 那也是心动了, 就是为自己了, 而且个人认为求父母平安,
免祸消灾,
归根结底还是为自己求, 为什么, 为自己心安理得, 看不得自己爱的人受痛苦,多
和自己的亲人
交流交流, 和气的说说心理话, 比求佛好一些, 个人愚见
当然, 我也没说不要求佛, 之时求佛不能是表面文章,如何求, 我也不知道
只不过我知道用我10年阳寿换我爱的人免入“地狱”, 这种求, 应该是没有效果的
--故事里讲的天人,要...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3
穆正新
一、让我们“善搞”黄继光事迹。
本文对“黄继光堵枪眼”事件进行查证剖析,力求剥去伪装,还历史真相。本文决不属
于“恶搞”。要说“搞”,只能算“善搞”。求真与尽善是一致的。还原历史真相,无
论对于受骗的民众还是被利用的黄继光本人来说,均属善举。
本人在近几年里不断思考过“黄继光堵枪眼”事迹的真伪。见到一些资料也随手存下来
阅读对照。越读越发现这个故事破绽很多,作假嫌疑很重。开始时,本人曾觉得自己的
怀疑或许有错。毕竟这个故事如雷贯耳地教育了我们几代中国人,其“神圣”地位在心
目中相当牢固。即使到了后来本人已经确信该故事为假时,也还觉得这看法只能属于自
己,说给别人听时不易被接受。那么多人从幼年起就敬仰的英雄竟是个骗局,这对多数
中国人来讲无疑是很残酷的嘲弄。要人们接受下来又谈何容易?
近来多次在国内论坛上见到网民对“黄继光堵枪眼”事迹的议论。众多网民的态度让本
人感到意外。每当有人提起这类话题,比如“堵枪眼在军事上是否有意义?”的时候,
跟帖总是十分踊跃。其中多半为质疑其真实性的帖子。神圣了几十年的“黄继光堵枪眼
”故事,现在几乎处处遭到网民的非议。这类话题引起的“颠覆性”评论如...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4
穆正新
一、让我们“善搞”黄继光事迹。
本文对“黄继光堵枪眼”事件进行查证剖析,力求剥去伪装,还历史真相。本文决不属
于“恶搞”。要说“搞”,只能算“善搞”。求真与尽善是一致的。还原历史真相,无
论对于受骗的民众还是被利用的黄继光本人来说,均属善举。
本人在近几年里不断思考过“黄继光堵枪眼”事迹的真伪。见到一些资料也随手存下来
阅读对照。越读越发现这个故事破绽很多,作假嫌疑很重。开始时,本人曾觉得自己的
怀疑或许有错。毕竟这个故事如雷贯耳地教育了我们几代中国人,其“神圣”地位在心
目中相当牢固。即使到了后来本人已经确信该故事为假时,也还觉得这看法只能属于自
己,说给别人听时不易被接受。那么多人从幼年起就敬仰的英雄竟是个骗局,这对多数
中国人来讲无疑是很残酷的嘲弄。要人们接受下来又谈何容易?
近来多次在国内论坛上见到网民对“黄继光堵枪眼”事迹的议论。众多网民的态度让本
人感到意外。每当有人提起这类话题,比如“堵枪眼在军事上是否有意义?”的时候,
跟帖总是十分踊跃。其中多半为质疑其真实性的帖子。神圣了几十年的“黄继光堵枪眼
”故事,现在几乎处处遭到网民的非议。这类话题引起的“颠覆性”评论如... 阅读全帖
kx
发帖数: 16384
15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矢量发动机的海监船
http://news.sohu.com/20120722/n348756590.shtml
解说:一般船舶都是用舵来改变方向的,而海监83船没有舵它是完全依靠改变螺旋桨的
推进方向来使船转向的,而且在船头还有两台螺旋桨提供转向动力,这样的装置可以让
船原地旋转360度,常规的船舶根本无法做到。
王云:它主要体现在四点:第一个,83船颠覆了一般船舶,那种推进概念,它是电力推
进;第二个就是,其它的船都是转向,需要用操舵,我们这个船它没有舵,它是通过改
变螺旋桨的方向来调节航向;第三个就是它有动力定位系统,就是这套动力定位系统。
外国公务船与中国海监船对峙 称不滚开就消灭你
正文我来说两句(674人参与)
2012年07月22日23:13来源:央视网
打印
字号
保存到博客
巡航南海
解说:6月26日下午,中国海监83船从三亚港启锚,与84、71、66组成编队航行。
记者:我现在登上的是中国海监83船,这艘船是现在中国海监最先进的船只之一。
那在接下来的十几天,中国海监将会展开他们在南海上的又一次定期巡航,我们《新闻
调查》也会跟他们在一起在这艘船上同吃同住,记录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那这次...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6
一、让我们“善搞”黄继光事迹。
本文对“黄继光堵枪眼”事件进行查证剖析,力求剥去伪装,还历史真相。本文决不属
于“恶搞”。要说“搞”,只能算“善搞”。求真与尽善是一致的。还原历史真相,无
论对于受骗的民众还是被利用的黄继光本人来说,均属善举。
本人在近几年里不断思考过“黄继光堵枪眼”事迹的真伪。见到一些资料也随手存下来
阅读对照。越读越发现这个故事破绽很多,作假嫌疑很重。开始时,本人曾觉得自己的
怀疑或许有错。毕竟这个故事如雷贯耳地教育了我们几代中国人,其“神圣”地位在心
目中相当牢固。即使到了后来本人已经确信该故事为假时,也还觉得这看法只能属于自
己,说给别人听时不易被接受。那么多人从幼年起就敬仰的英雄竟是个骗局,这对多数
中国人来讲无疑是很残酷的嘲弄。要人们接受下来又谈何容易?
近来多次在国内论坛上见到网民对“黄继光堵枪眼”事迹的议论。众多网民的态度让本
人感到意外。每当有人提起这类话题,比如“堵枪眼在军事上是否有意义?”的时候,
跟帖总是十分踊跃。其中多半为质疑其真实性的帖子。神圣了几十年的“黄继光堵枪眼
”故事,现在几乎处处遭到网民的非议。这类话题引起的“颠覆性”评论如此之多,... 阅读全帖
r****r
发帖数: 755
17
止观的实践-兼评《菩萨道次第广论》的奢磨他及毗钵舍那
林崇安
一、前言
「奢摩他」汉译为寂止,简称为「止」。 「毗钵舍那」汉译为胜观、内观,简称为「
观」。止与观是佛法的二大主题,其内容依次相同于定与慧。西藏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大
士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在上士道的最后段落,特别详译止与观,本文一方面探讨止与
观的实践,一方面评论宗师的观点。
二、止的实践
什么是止?广义的说,止是心意的集中,由浅而深分成九种心住:(1)内住、(2)等
住、(3)安住、(4)近住、(5)调顺、( 6)寂静、(7)最极寂静、(8)专注一
趣、(9)等待。狭义的说,止是达到第九心住的等待之后,并且产生了「身轻安」及
「心轻安」,这时才算是修成了「止」。 [注一]
修止的时候,心中专注的对象,称作「所缘」。所缘的种类有很多种,依据《阿含经》
的记载,有五种重要的净行所缘:(1)不净所缘、(2)慈愍所缘、(3)缘性缘起所
缘、(4)界差别所缘、(5)阿那波那念所缘。这些所缘,依个人的习性来选用,依次
是(1)贪行者、(2)瞋行者、(3)痴行者、(4)慢行者、(5)寻思行者。这是《
瑜珈师地论》中〈声闻地〉的解说[注二...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8
转贴:几代大师前辈的简单故事
(相信这里有不少朋友读本文时会感到格外亲切。即使不是与中关村有过比较紧密联系
的朋友,读来也会唏嘘不已。虽然本文谈到了许多前辈大师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的贡献和
不公的遭遇,更可以联想到整整几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为国为民整体的牺牲奋斗。他们应
该但是未必都被大家所记得,可是他们的努力绝没有白费!我们衷心地感谢他们!)
中关村回顾
蔡恒胜
(中国知识分子在毛泽东统治下的一部血泪史)
中关村是我青少年时代成长的地方,1953年我随父母从杭州迁往北京后,不久就住进中
关村,直到1984年远赴加拿大,近三十年几乎就沒离开过这塊土地。
2006年5月,与1953年相距整整五十三年,我又回到了这里,回到了15楼前。多巧的是
二个“53”的数字呀,它们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吗?触景生情,一幕幕往事呈现在眼前。
父母亲人,叔伯邻里一个个音容笑貌浮现在脑海里,仿佛我又回到了青少年时代。往事
如烟,真是弹指一挥间。
回到北美后,总是不能忘怀以往的一切。我决定写点中关村的事和人,抒发自己思乡的
情感,也愿与所有海外的中关村游子和关心中关村的人们共享。
中关村回顾(一) - 中关村的狼圈
上个世... 阅读全帖
b*********k
发帖数: 35031
19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合集] 风满楼词社之《水龙吟》
☆─────────────────────────────────────☆
Microsystem (clam) 于 (Sat Apr 18 01:45:52 2009) 提到:
光阴荏苒,春去夏来,咱们的词社又有一段时间没有活动了。:)上次是SlowRabbit组
织的短歌行,组织得很成功,可是,一直没有评论,也没有做合集。过去一直很忙,也
没有说清楚。
词社的形式是这样的:每次都是社主命题,大家来写诗填词,互相评论。写得好的,由
社主选出,组织下一次的诗词活动。当社主的好处就是,可以不用写诗词,出一些尖钻
古怪的点子,难为大家,然后赏鉴大家的努力。如果没有参加活动呢,社主也可以想个
点子来罚他。词社每月组织一次,月中出题,下个月的月中结社。
要不,这次我权当社主,邀请大家来品品家中的陈酿?:)咱们来尝试一下长词慢调。
《水龙吟》是豪放派的词牌,四字一顿,慷慨激荡,历来都有不少佳作。我们来指点江
山,评古论今,时事争论,都可以。韵脚呢,可以在这里找到。
http://www.xys.org/xys/classics/poetry/ciyun.txt
我喜欢下面这首辛弃疾...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关于自由
☆─────────────────────────────────────☆
Yisu (yisnotme) 于 (Tue Jul 13 11:13:55 2010, 美东) 提到:
一点思考
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 说的人可能还没有意识到, 听到的人就已经产生了厌恶。 是
说话的人不应该如此自由呢, 还是听的人不自由呢?自由是不是有条件的行为? 没有
条件的自由又是怎样的? 除了当皇上, 还能做些什么, 或是不做什么。
念佛, 吃斋, 杀人, 放火。 做是为了什么? 有利益? 不做又是为了什么? 不能
, 不愿, 没必要, 还是不敢?
如果解脱就是真自由, 看来思量的确不可得呀。。
☆─────────────────────────────────────☆
SeeU (See you) 于 (Tue Jul 13 12:32:49 2010, 美东) 提到:
解脱是心的自由。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在自他主观愿望冲突的时候(「大声讲个痛快」vs.「不干扰别人
」)会认为自由受到限制。
阿罗汉成就无诤三昧的,心的自由不干扰别人。
☆────────────────... 阅读全帖
r****b
发帖数: 110
21
未知“死”,焉知“生”?
[4]
在古代那些有修有证的禅者们“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的教诲的鼓舞下,我
从97年开始大量地阅读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的原始经论,正式地开始了对我所接受的
佛教义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生死轮回——的全面检验和思考。
根据南传佛教阿毗达摩(论典)中的义理,人类的六种感官(眼、耳、鼻、舌、身、意
)所能感受或认识的客观世界都可以用名、色,或更细致一点的,色、受、想、行、识
五蕴来涵盖。其中“色”对应于色蕴,而“名”则包括受、想、行、识四蕴。而人类肉
体的死亡——佛家称之为“分段生死”——只相当于色身(属于色蕴)和依色身而起的
种种“身受”(属于受蕴)的消亡而已,而作为有情众生的特有标志的心理学意义上的
想、行、识三蕴以及与“心受”相应的那部分受蕴并不随之而消失。换句话说,死亡的
不过只是人类的“色身”和一部分“名身”而已,而其他属于“名身”的成分则继续存
在。而与这些“名身”的活动相应,可能会有新的业报色身和与之相关的新的“名身”
随之而出现,使得生命以一种新的形式继续下去。不管这个新的生命有没有色身,他都
是有情众生的一种存在形式。
有趣的是,世俗意义... 阅读全帖
w**u
发帖数: 311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未完成的小愿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riya_sacca 俱乐部 】
发信人: wuyu (wuyu), 信区: ariya_sacca
标 题: 未完成的小愿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n 12 16:09:28 2012, 美东)
呈经雄心勃勃跟SeeU说要写一篇关与现代神经神经生物学对禅修机制研究的综述。但发
现现代的科学研究总体还是在验证阶段,再加上自己也没时间完备的学好佛法,就觉得
写机制综述还是太早了。特向SeeU道个歉。
我把绌文的全稿贴在这儿了。也不想去投稿了。等到自己有新体会,再修改。
其中有很多部分是来自于SeeU,JeanIris,和 CPath 法友的意见。在此谢过。
日常生活的止观修行--一个神经生物学者的叩道之路
关键词:行禅,安般息念,慈心禅,神经生物学.
文摘:两千五百年以前,佛陀的证悟为人类身心的完全自由指明了一条实修实证的道路
。其内容主要包括在“四圣谛,八正道,十二缘起的”的教诲中。佛法修行方法以戒清
静为基础,通过止观修行以增强“心”的定力和念力,最终培养其对世间万物本质的洞
察力,即“慧”力。时迁世移,...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23
南传尼柯耶就是四阿含, 以下阿含諸經明指有中陰, 南傳如果不見記載, 可能是漏悼了
,或者可能早先的南傳宏法者認為中陰這部份的法義和解脫並無直接關連 :
===
阿含经
《中阿含经·大品·嗏帝经》:
复次三事合会入於母胎。父母聚集一处。母满精堪耐。香阴已至。此三事合会入於母
胎。[22]

《中阿含经·七法品·善人往经》:
『佛言。云何为七。比丘行当如是。我者无我。亦无我所。当来无我。亦无我所。已
有便断。已断得舍。有乐不染。合会不着。如是行者。无上息迹慧之所见。然未得证。
比丘行如是。往至何所。譬如烧麸。缠燃便灭。当知比丘亦复如是。少慢未尽。五下分
结已断。得中般涅盘[23]。是谓第一善人所往至处。世间谛如有。[24]』
《杂阿含经·九五七经》:
『婆蹉白佛。众生於此命终。乘意生身往生馀处。云何有馀。佛告婆蹉。众生於此处
命终。乘意生身生於馀处。当於尔时。因爱故取。因爱而住。故说有馀。[25]』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26]记述了十七中阴有。如:
『复次诸天子。云何名曰第八中阴有道相续。若欝单越人临命终时。则有相现。诸天
子。其人见於园林行列游戏之处。香洁可爱。闻之悦乐。... 阅读全帖
y****w
发帖数: 39
24
一篇因果观察的文章。
包含阿秋喇嘛的观察,亚青寺白玛呈列活佛的观察,阿松活佛的观察。
还有通过回忆,催眠等方式追忆到前世等等情形的。
一系列公案,让我们在诚信因果的同时,回顾自己的所作所为,或欣慰,或惭愧。
一一对应,比照自身,过咎自改,功德增上。
本文分作八类(一,杀生之异熟果;二,对世间物质生贪之异熟;三,说粗暴语之异
熟;四,享用僧财之异熟;五感受诸业之异熟;六,善业异熟;七,因业力而真实回忆
前世之情况。八,依催眠而忆前世者。)大神通者讲述148例真实的前世今生因果故事
!请见者多多转载,利益有缘!
前世今生因果分类直指
(来自阿秋喇嘛、白玛呈列活佛、阿松活佛的观察)
先发殊胜菩提之心,
继攒三阿僧祗二资,
终获究竟圆满佛果,
敬礼第四佛释迦佛!
其无欺教言之甘露精华,
惠施法恩于堪忍刹众生。
然因众生业显不思议力,
而有不悟或错解之士夫。
故以佛经典及正法教言,
成就者所见境界之实证,
对现前之无欺因果分类,
而成此圣者教言之汇编。
一般而言,古往今来,传播到南瞻部洲许多国家的佛法。虽有兴有衰,但其精华至今
未泯灭!不仅皈依三宝之世风尚存,且有具缘众生依... 阅读全帖
J******s
发帖数: 7538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内观道与出世间八正道-zz
一、经中内观道出现的地方
” 内观道“一词出现在《长部14*大本经》中,其内容指的是十支缘起的还灭门,只是元亨版的译法
是”观道“而不是”内观道“:
诸比丘! 尔时,毗婆尸菩萨如是思惟:“此正觉之观道,由我所证悟:名色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
灭,名色灭则六处灭,六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受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
灭,生灭则老、死、愁、悲、苦、忧恼灭,如是此等全苦蕴灭。”
诸比丘! 于 “灭尽!灭尽” 之思惟,毗婆尸菩萨,于诸前未曾闻之法,眼生、智生、明生、光明生。
此经英译本的译者Maurice Walshe 的用词是:insight (vipassana) way ,所以译成观道或
内观道都应该是正确的,不过insight或vipassana通常都译为内观,所以译成内观道更为清楚。
二、内观道亦是八正道
和上面同样的内容,在相应部12.65经被称作八正道。过去由于没有见 到相应部12.65经的中文版,
我对此经英文版(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t ... /sn12.065.than.html )的
相关段落作了翻译,下面是这部分... 阅读全帖
y****w
发帖数: 39
26
一篇因果观察的文章。
包含阿秋喇嘛的观察,亚青寺白玛呈列活佛的观察,阿松活佛的观察。
还有通过回忆,催眠等方式追忆到前世等等情形的。
一系列公案,让我们在诚信因果的同时,回顾自己的所作所为,或欣慰,或惭愧。
一一对应,比照自身,过咎自改,功德增上。
本文分作八类(一,杀生之异熟果;二,对世间物质生贪之异熟;三,说粗暴语之异
熟;四,享用僧财之异熟;五感受诸业之异熟;六,善业异熟;七,因业力而真实回忆
前世之情况。八,依催眠而忆前世者。)大神通者讲述148例真实的前世今生因果故事
!请见者多多转载,利益有缘!
前世今生因果分类直指
(来自阿秋喇嘛、白玛呈列活佛、阿松活佛的观察)
先发殊胜菩提之心,
继攒三阿僧祗二资,
终获究竟圆满佛果,
敬礼第四佛释迦佛!
其无欺教言之甘露精华,
惠施法恩于堪忍刹众生。
然因众生业显不思议力,
而有不悟或错解之士夫。
故以佛经典及正法教言,
成就者所见境界之实证,
对现前之无欺因果分类,
而成此圣者教言之汇编。
一般而言,古往今来,传播到南瞻部洲许多国家的佛法。虽有兴有衰,但其精华至今
未泯灭!不仅皈依三宝之世风尚存,且有具缘众生依...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法中“空”的含义

再用合手声喻经证实一下我的看法
这里,比丘一开始就思维”我”是甚么,佛陀则不谈概念上的”我”
而做分解,常与无常,实在与不实在(空)
用这两个破”我”的概念
而四念处,由身、受、心、法 观察五蕴与因缘法
则做另一个分解,把”我”分解为 色受想行识,一个一个破解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273.htm
杂阿含273经[正闻本396经/佛光本272经]
(入处相应/六入处诵/修多罗)(庄春江标点)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独静思惟:
「云何为我?我何所为?何等是我?我何所住?」
从禅觉已,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
「世尊!我独一静处,作是思惟:『云何为我?我何所为?何法是我?我于何住?
』」
佛告比丘:
「今当为汝说于二法,谛听!善思!云何为二?
眼、色为二,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为二,是名二法。
比丘!若有说言:『沙门瞿昙所说二法,此非为二,我今舍此更立二法。』彼但有
言数,问已不知,增其疑惑,以非境界故,所以者何?缘眼、色,生眼识。
比丘!彼眼者是肉形,是内,是因缘,是坚,是受,是... 阅读全帖
u****u
发帖数: 229
28
http://news.sina.com.cn/c/nd/2017-11-09/doc-ifynnnse0274056.shtml
时间定格在2017年11月8日,紫禁城在秋日和煦的阳光中,迎来了尊贵的客人——美国
总统特朗普夫妇,中方为此做了一番周到细致的安排。特朗普喜欢金碧辉煌的大场景吗
?他在故宫的参观路线如何?每一处地方有什么亮点?不用再怀揣满满的好奇,快来跟
随在现场报道的人民日报记者,一起去看看吧。
宝蕴楼茶叙:在中国茶香中聊聊知心话
习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在故宫宝蕴楼迎接特朗普和夫人梅拉尼娅。两国元首夫妇互致
问候,亲切寒暄,共同步入宝蕴楼落座茶叙。
宝蕴楼,顾名思义,与宝物有关。溥仪退位后,北洋政府决定将沈阳故宫及河北承
德避暑山庄所藏文物运到北京,就临时决定在紫禁城原来的咸安宫旧址上建造一处库房
,用以存放文物。因为要存放的这批文物多是金石玉宝和珍贵的秘籍,就把库房命名为
“宝蕴楼”。2013年经过全面修缮,宝蕴楼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和历史风貌得以保存,
于2015年对游客开放。
图为宝蕴楼全貌。 摄影:翁奇羽图为宝蕴楼全貌。 摄影:翁奇羽
在宝蕴楼内,习近平主席热烈欢迎特...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4116
29
邪师萧平实独创魔法名词“入胎识”(之十三)
——撕下“神我外道”画皮之萧邪瞎扯“十因缘”
“无实不坚固 无有我我所 于此苦阴身 大智分别说”——释迦佛陀
拣魔辨异X32:
对《杂阿含·二八七经》解释时,★邪师萧平实:“‘我作是思惟时,齐识而还不
能过
彼,谓缘识名色……如是纯大苦聚集。(这里只作十因缘的逆观而推知名色由本识生…
…)
’”(《阿含概论》P187)悲智注:括号中的话是邪师萧平实特意加注的。
★邪师萧平实:“本识入胎识(如来藏)”(《阿含概论》P139)
邪师萧平实擅于穿凿附会,只要见到“识”字,就肆意曲解,努力往其独创的魔法
名词
“入胎识”上靠,历数已经扒下的十二张“入胎识”画皮:外识、识界、识神、本识、
本心
、不系识、取阴俱识、阿赖耶识、第八识、真我、如来藏、第一因等等,皆非子虚乌有
的不
坏“我”。
近两千年来,魔王使化身伪菩萨,大肆编造邪说,极尽惑乱、践踏真大乘法之能事
,可
谓无所不用其极。邪师萧平实亦复如是,仅其魔子一人十数年间所独创魔词与邪说就已
数不
胜数,像法以降又何止千年,万千魔使所篡造的相似伪经谬论真可谓浩若烟海。
邪师萧平实瞎扯之“十因缘”,又可...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30
阿含经中,舍利弗入灭,佛告阿难∶"佛不久亦当入灭,自依止、法依止、修四念住",
可供参考。
「阿难!当作自洲而自依,当作法洲而法依,当作不异洲、不异依。」
It's pretty clear what that means.
长阿含的大般涅盘经,佛也是告诉比丘,大师(佛)入灭后,以法为师。
如果佛灭后还能度众,当说佛灭非真灭,继续以佛为师。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638.htm
北传:杂阿含638经
...
尊者阿难闻纯陀沙弥语已,往诣佛所,白佛言∶
「世尊!我今举体离解,四方易韵,持辩闭塞,纯陀沙弥来语我言∶『和上舍利弗
已涅盘,持余舍利及衣鉢来。』」
佛言∶
「云何,阿难!彼舍利弗持所受戒身涅盘耶?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涅
盘耶?」
阿难白佛言∶「不也,世尊!」
佛告阿难∶
「若法我自知,成等正觉所说,谓∶四念处、四正断、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
觉支、八道支涅盘耶?」
阿难白佛∶「不也,世尊!虽不持所受戒身,……乃至道品法而涅盘,然,尊者舍
利弗持戒多闻,少欲知足,常行远离,精勤方便,摄念安住,一心正受,捷疾智慧、... 阅读全帖
l******z
发帖数: 804
31
七、秦基伟否定了黄继光。
黄继光是前志愿军十五军四十五师135团的士兵。但该军军长秦基伟却在他的回忆文
章里不留余地地排除了黄继光事迹的可能性。2000年《解放军报》组织了《纪念抗
美援朝50周年》大型专题,其中有一篇秦基伟较早时写的《鏖战上甘岭 难忘的七天
七夜》(http://www.chinamil.com.cn/item/kmyc50/huiyi/qjw.htm)。根据秦在文中的说法,黄继光阵亡于其中的那次战斗其实在黄继光介入之前几个小时就已胜利结束了。他在文中说到志愿军1952年10月19日黄昏发起收复阵地的战斗时,称部队“激战到半夜,全部恢复了表面阵地”。而中国大众所熟知的黄继光事迹是在几个小时后的凌晨发生的。秦基伟的“提前胜利”排除了黄继光作战所需要的时间。使得堵枪眼壮举成为不可能事件。关于黄继光的阵亡时间,最早提到的是上面那个新华社的“各方仔细核查”版:“这时天快亮了,四十分钟的期限快到了,而我们的突击队还在敌人的火力压制之下冲不上来”。几十年来此说法基本没变。中国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中的《黄继光》说,黄继光出发前“东方升起了启明星,指导员看看表,已经4点多了”。1990... 阅读全帖
l******z
发帖数: 804
32
七、秦基伟否定了黄继光。
黄继光是前志愿军十五军四十五师135团的士兵。但该军军长秦基伟却在他的回忆文
章里不留余地地排除了黄继光事迹的可能性。2000年《解放军报》组织了《纪念抗
美援朝50周年》大型专题,其中有一篇秦基伟较早时写的《鏖战上甘岭 难忘的七天
七夜》(http://www.chinamil.com.cn/item/kmyc50/huiyi/qjw.htm)。根据秦在文中的说法,黄继光阵亡于其中的那次战斗其实在黄继光介入之前几个小时就已胜利结束了。他在文中说到志愿军1952年10月19日黄昏发起收复阵地的战斗时,称部队“激战到半夜,全部恢复了表面阵地”。而中国大众所熟知的黄继光事迹是在几个小时后的凌晨发生的。秦基伟的“提前胜利”排除了黄继光作战所需要的时间。使得堵枪眼壮举成为不可能事件。关于黄继光的阵亡时间,最早提到的是上面那个新华社的“各方仔细核查”版:“这时天快亮了,四十分钟的期限快到了,而我们的突击队还在敌人的火力压制之下冲不上来”。几十年来此说法基本没变。中国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中的《黄继光》说,黄继光出发前“东方升起了启明星,指导员看看表,已经4点多了”。1990...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传教士对中国计量的贡献
传教士对中国计量的贡献
作者:关增建
来源:北大科学史与科学哲学
摘 要:明末清初,在传教士带来的西方科学的影响下,中国计量领域出现了一些
新的概念和单位,以及新的计量仪器。它们的出现,扩大了传统计量的范围,为新的计
量分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这些新的计量分支一开始就与国际相接轨,它们的出现,标
志着中国传统计量开始了向近代计量的转化。
明末清初,中国传统计量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计量领域出
现了一些新的概念和单位,以及新的计量仪器,它们扩大了传统计量的范围,为新的计
量分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这些新的计量分支一开始就与国际接轨,它们的出现,标志
着中国传统计量开始了向近代计量的转化。这一转化,是传教士带来的西方科学促成的

一、角度计量的奠基
中国传统计量中没有角度计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古代没有可用于计量的角
度概念。
像世界上别的民族一样,中国古人在其日常生活中不可能不接触到角度问题。但中
国人处理角度问题时采用的是“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的办法,他们没有发展出一套抽象
的角度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出统一的角度体系(例如像西方广泛采用的360°圆心
角分度体系那样...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3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ibetan_Buddh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zoun (Konchog Gyamtso), 信区: Tibetan_Buddhism
标 题: 佩玛·丘卓的《当生命陷落时——与逆境共处的智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l 20 12:28:24 2014, 美东)
佩玛·丘卓是创巴仁波切最杰出的大第子之一,是西藏金刚乘比丘尼,同时也是甘波修
道院院长,该修道院是北美第一座藏密修道院。
佩玛·丘卓的书有许多有用的建议,她告诉我们佛法如何帮助读者面对现代生活的
严峻现实——包括恐惧、绝望、愤怒,还有控制不了的自己的生活感觉。
内容简介
本书能打开你的慧眼,让生活更踏实、喜乐。它是西藏金刚乘比丘尼佩玛t丘卓对弟子
的开示记录,全书共22篇,看起来是一篇篇独立的开示,实际上是一盏盏精神生活的明
灯,能照亮你心中的晦暗,打开无名的心结,是最具启发性的现代实修经典。
佩玛·丘卓以信手拈来、才华横溢的弘法风格,将藏密大手印直下透视的立断智慧,融
合西方心理学对内在现象的诠释技法,帮助现代人在日常生活中以平和、慈悲而又充满
着幽默的无求之智,勇敢而...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3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ibetan_Buddh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zoun (Konchog Gyamtso), 信区: Tibetan_Buddhism
标 题: 佩玛·丘卓的《当生命陷落时——与逆境共处的智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l 20 12:28:24 2014, 美东)
佩玛·丘卓是创巴仁波切最杰出的大第子之一,是西藏金刚乘比丘尼,同时也是甘波修
道院院长,该修道院是北美第一座藏密修道院。
佩玛·丘卓的书有许多有用的建议,她告诉我们佛法如何帮助读者面对现代生活的
严峻现实——包括恐惧、绝望、愤怒,还有控制不了的自己的生活感觉。
内容简介
本书能打开你的慧眼,让生活更踏实、喜乐。它是西藏金刚乘比丘尼佩玛t丘卓对弟子
的开示记录,全书共22篇,看起来是一篇篇独立的开示,实际上是一盏盏精神生活的明
灯,能照亮你心中的晦暗,打开无名的心结,是最具启发性的现代实修经典。
佩玛·丘卓以信手拈来、才华横溢的弘法风格,将藏密大手印直下透视的立断智慧,融
合西方心理学对内在现象的诠释技法,帮助现代人在日常生活中以平和、慈悲而又充满
着幽默的无求之智,勇敢而...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念死无常
我们要探讨《广论》的下士道。三士道的第一类下士之人,是指在生死当中只追
求自身利乐的人,也就是人天乘。宗喀巴的下士是指能够修行十善业,然而以后世安乐
为目的的修道人;下士道的课程设计,是教导希求来世善趣安乐为目标,也就是要下士
追求未来世人天的安乐,作为他们修学佛法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可是这个阶
段性的目标,却是因为对无常法的错误执著而有所损害,根本无法到达《广论》上说:
“如是于其有暇身时,取心藏中有四颠倒,于诸无常执为常倒,即是第一损害之门。”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3)宗喀巴认为在我们有暇的身心当中,执藏有常乐我净四种
颠倒,其中将无常的世间,错执为常住不灭——这个常倒,是第一个损害之门;因为第
一个错误的常倒执著,后面就跟著乐倒、我倒、净倒,一一跟著发生。
宗喀巴的无常有粗跟细两种分别,在下士道他只讨论了粗的部分;《广论》说:【
于其粗劣死无常中,分别不死是损害门。此复仅念今后边际,定当有死,虽皆共有,然
日日中,乃至临终皆起是念,今日不死,今亦不死,其心终执不死方面。若不作意此执
对治,被如是心之所盖覆,便起久住现法之心。其中有二,谓粗及细,于其粗劣死无常...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37
佛教最基本及最重要的教义是讲「空」(sunya),并由此派生出许多佛教的重要教义
。佛教所讲的空,绝非如基督教旧约圣经《传道书》所讲的空(传一 2),亦非如一般
人所讲的「没有了」那种「无所有」的空(emptiness)。我们若能彻底了解佛教的「
空」,便可说是已摸到了佛教教义的核心,对于我们向泰半信佛教的中国人传道时,会
有很大帮助的。
对抗婆罗门教的世界观
我们要先从释迦牟尼时代的婆罗门教信仰(BrahmaiSm)说起。婆罗门教相信梵天神(
Brahma)创造世界万物,并进入人的身体,而人成了梵天神的一部分,「梵即我,我即
梵」。人若能苦修并不停念梵语 OM 咒文,最后,人的「自我」(Atman)或人的灵魂
(Manas)便能与梵天神合而为一而得解脱,此称「梵我一如」,这有点像中国人所讲
的「天人合一」说。
婆罗门教信多神多鬼多灵,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多神教。他们信天神(Dyaus)、太阳神
(Surya)、雷神(Indra)、火神(Agni)、酒神(Soma)……,以及许多山川草木及
无数动物等为神。古代印度人拜神时能随心所悦,选择自己所喜欢拜的神。在「宗教学
」上称为「交换神教」(...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8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心与物
学人对宇宙器世间及六道众生存在之种种现象、差别叹为观止的同时,不禁会问:
“三界众生及器世间都是哪里来的?”“难道真的有一个造物主?”依佛教的教理来说
,三界里的一切——器世间及众生,都是由“心”——“识”变现出来的,乃至解脱成
佛也是“心”、“识”的作用,这就是佛教最上也是最根本的教理——“三界唯心”、
“万法唯识”。如佛教根本经典《华严经》(八十卷本)卷十九载,觉林菩萨承佛威力
,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佛教所说之能造三界的“心”、“识”不是一般人所感受到的那个有见闻觉知、能思考
、能作主的心——意识、末那识,而是“本心”“根本识”——不生不灭、能生万法之
第八识阿赖耶识(异熟识)。
本心阿赖耶识能变现出四大极微,复能执持四大极微,使之积聚成宇宙器世间及有
情的色身。有情有了色身,接触外境,根尘相触,阿赖耶识又能生出有情的见闻觉知心
——识蕴的六识,来了知各种境界,故云“三界唯心造”。
一、心
所谓的“心”,是指精神活动的主体。先...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39
☆─────────────────────────────────────☆
imper (Imper) 于 (Sat May 7 14:38:15 2011, 美东) 提到:
大迦叶尊者的悲心
释恒强
一、自利利他的头陀行
二、以清净心说法
三、佛陀嘱法大迦叶
四、结集三藏
五、呵责是爱护
六、结语(含注释)
☆─────────────────────────────────────☆
imper (Imper) 于 (Sat May 7 14:39:00 2011, 美东) 提到:
【提 要】 大乘佛教的信奉者一直以来对大迦叶等声闻众存在误解、偏见,说他们自利
独善,贬斥他们为“小乘”,讥毁他们为“痴犬”、“焦芽败种”,这都是不实、不公
的。大迦叶尊者行头陀行也有利他的一面,也常以清净心说法,乃至为正法久住而说法
。尊者人间乞食,随缘教化,也经管精舍,领众共修,利益大众。佛陀常常赞叹尊者、
维护尊者,以便在僧团中树立起尊者的威信,最后将佛法付嘱于他及阿难。佛陀涅槃后
,尊者即发起僧众忠实地结集佛陀的...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40
怎么给删了?? 重贴。:-))
----------------
佛教最基本及最重要的教义是讲「空」(sunya),并由此派生出许多佛教的重要教义
。佛教所讲的空,绝非如基督教旧约圣经《传道书》所讲的空(传一 2),亦非如一般
人所讲的「没有了」那种「无所有」的空(emptiness)。我们若能彻底了解佛教的「
空」,便可说是已摸到了佛教教义的核心,对于我们向泰半信佛教的中国人传道时,会
有很大帮助的。
对抗婆罗门教的世界观
我们要先从释迦牟尼时代的婆罗门教信仰(BrahmaiSm)说起。婆罗门教相信梵天神(
Brahma)创造世界万物,并进入人的身体,而人成了梵天神的一部分,「梵即我,我即
梵」。人若能苦修并不停念梵语 OM 咒文,最后,人的「自我」(Atman)或人的灵魂
(Manas)便能与梵天神合而为一而得解脱,此称「梵我一如」,这有点像中国人所讲
的「天人合一」说。
婆罗门教信多神多鬼多灵,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多神教。他们信天神(Dyaus)、太阳神
(Surya)、雷神(Indra)、火神(Agni)、酒神(Soma)……,以及许多山川草木及
无数动物等为神。古代印度人拜神时能...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1
ㄧ、绪論
西方哲学二千多年來的第一哲学論题──「存有」(being)
,经过无數着名的哲学家提出无數的理論來定义其意
义。然而,人類面对着共同的宇宙及生命的现象,但是这个现象根源的事实真&#
63972;应该只有一个。具有悠久歷史的东方哲思之一的佛教对「存有」的定义是
如何?本文希望提出具操作性意义的定义,能为东西方共同的哲学思想提供新的养分,
为所有生命指引出最终的归依处。
「存有」(being/existence)本來并不具现代所理解的义涵,只
具「是者」(being/to be)之义;「是者」这个概念,來自希臘
文的「einai」动词;在希臘哲人巴门尼德(Parmenides, 500 BC)的思辨下,&
#63965;用此动词的普遍用法,說明其普遍性。因为思想的内容需要由「是」&#
63789;表述,思想的...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心与物
学人对宇宙器世间及六道众生存在之种种现象、差别叹为观止的同时,不禁会问:
“三界众生及器世间都是哪里来的?”“难道真的有一个造物主?”依佛教的教理来说
,三界里的一切——器世间及众生,都是由“心”——“识”变现出来的,乃至解脱成
佛也是“心”、“识”的作用,这就是佛教最上也是最根本的教理——“三界唯心”、
“万法唯识”。如佛教根本经典《华严经》(八十卷本)卷十九载,觉林菩萨承佛威力
,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佛教所说之能造三界的“心”、“识”不是一般人所感受到的那个有见闻觉知、能思考
、能作主的心——意识、末那识,而是“本心”“根本识”——不生不灭、能生万法之
第八识阿赖耶识(异熟识)。
本心阿赖耶识能变现出四大极微,复能执持四大极微,使之积聚成宇宙器世间及有
情的色身。有情有了色身,接触外境,根尘相触,阿赖耶识又能生出有情的见闻觉知心
——识蕴的六识,来了知各种境界,故云“三界唯心造”。
一、心
所谓的“心”,是指精神活动的主体。先哲孟子谓...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3
昨日,回想起悲壮的家庭历史,张蕴仁潸然泪下。
张蕴仁(前中)家中唯一一张家庭合影照。
77年前,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是“国殇”,而对于身处漩涡中的家庭而言,这也是“家难”。
家住重庆北部新区的张蕴仁老先生,这几天每天守在电视边,收看关于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的新闻。张蕴仁的姐姐、奶奶,在南京大屠杀中没能逃离厄运,成了那场人间惨剧的受害者。
由于大家族四处逃散,亲人分离。直到今年,93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堂姐张淑仁,才联系上家住重庆的张蕴仁,两位老人在电话里失声痛哭。
这个四分五裂的大家庭,是当年社会的缩影,也是历史的见证。
昨日,城市里吹着凛冽的寒风,重庆晨报记者来到张蕴仁老先生家中。一张张老照片、一封封旧家信,都是张蕴仁老先生珍藏的宝贝,也揭开了那一段国家与家庭的记忆。
一个电话
失散堂姐打来相认电话
张蕴仁老先生今年61岁,退休前在渝中区建筑一公司工作。1953年出生的他,以前从来没把自己的家庭,与南京大屠杀那场灾难联系起来。直到今年上半年接到的一个神秘电话,才让张蕴仁知道了家族历史,也解开了藏在心底多年的谜团。
电话是一个外地口音的老人打来的,说话哽哽咽咽。“我找你们找了好久!... 阅读全帖
l*****d
发帖数: 7963
44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有愿意参加诗词大赛的吗?
本帖最后由 三清居士 于 2011-12-7 19:49 编辑
001
五律 夜
天地胡生倦,慵眸渐阖之。沉喧归阒寂,抟念付禅思。
更柝催眠熟,钟沙促夜亏。谁人偏烛火,相照鬓毛衰。
002
七绝 寂寞空虚冷
孤鹜行藏忍独飞,心期比翼屡相违。江头一渚看兰芷,却又清霜著羽衣。
003
五绝 铁网中的玫瑰
铁藜横木栅,直欲绞春心。杀伐残如是,一花谁忍禁。
004
五绝 铁网中的玫瑰
一网春何锁,玫瑰困有枝。宁教陷囹圄,不肯放花迟。
005
七律 夜
久疏雁信独登台,望断离鸿更可哀。栏石霜皮凝泣涕,檐牙月眼看徘徊。
几砧声里家山梦,一树红中客驿梅。便有暗香堪佐饮,别生况味满斟杯。
006
七绝 寂寞空虚冷
冻云层压北山低,细数归鸦到眼非。七尺乾坤知又是,昏灯一夕照缁衣。
007
五绝 题铁丝网玫瑰花儿
带血悄开后,嫣然一缕霞。不知荆棘里,还住几枝花?
008
七律 夜
飒飒金风满蓼汀,行人无绪数流萤。酒逢寂寞天心月,诗叹飘零水上萍。
那夜琴歌耽旧迹,此间醉影上窗棂。家山万里寻何处,但记梦中斜岫青。
009
七绝 夜
羁途日日酒销忧,枫叶纷纷满客舟。怕看他乡中夜月,何人独倚...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45
中观宗关于"安立业果"与"名言中许有外境"的问题
法尊法师
--佛护、月称中观宗问题讲座之二与三
我国西藏佛教所传习的佛护、月称二大论师的中观宗八大问题是:
第一是中观宗"不许有阿赖耶",但是要安立业果不失坏、这是很难搞通的
一个问题。

第二是中观宗"不许一切法有自相(自性、自体等实体)",但是要安立一切
世俗因果作用,这更是中观宗最根本的问题。
第三是"许有离心的外境",但不是实有自相的。

第四是在破立的时候,不许有'自续'的宗因,但用他许比量。这是和清辩
论师等有极大区别处,也是最难弄懂的一点。
第五是"不许自证分",而能建立我知我见等世俗知识。

第六是"许二乘圣者也须通达法无自性(法空)"方能得解脱,否则不能解脱
生死。
第七是"如何安立烦恼障和所知障的二障差别。"
第八是"佛果位的尽所有智,如何观照世俗谛的道理"。

这八个问题中,有四个(一、二、四、五)是偏重于否定的。也就是别的宗派
或别的论师所承认的,而佛护和月称却认为是龙树菩萨不承认的。其余四个(三,
六、七、八...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法中“空”的含义

漂亮
有关于”我”,目前我体会的最核心是一种”主体感” (不知要怎么说,姑且用这个词)
”主体感”很难解释,但我发现的可以用 ”恒常不变”+”真实实在”+“自身独特性
” 三者来分解描述它
当我们脑袋做生物反射动作时,
也会自动认为由六入处传入的六识所代表的东西是”恒常不变”&”真实实在”
而脑袋自己也认为这个生物体自身是”恒常不变”&”真实实在”
脑袋对自身与外界,两边都会自动以”恒常不变”&”真实实在”看待,也就”自身独
特性”
由”恒常不变”&”真实实在”这两者为基础出发,开始维护生物体
接着,指导一切身心之行为
接着,出现贪(有利生物体生存), 因为自动确定了自身是”恒常不变”&”真实实在”
,必须维护
嗔(阻止生物体被伤害),
至于是否会自动确定外界他人是”恒常不变”&”真实实在”? 我还不确定
也可以继续用其他词来加强描述”主体感” (不知要怎么说,姑且用这个词)
但我观察佛陀说的佛法主要是打破”恒常不变”&”真实实在”这两者
特别是打破”恒常不变”(也就是无常)是佛陀的主轴
“自身独特性”(自他、自身与外界的区分),依阿含看起来佛陀没有强调要去除,原因
我不知道
修...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何才是真放下?
有提到放下问题 这里转一篇"如何才能真正放下"文供参考
有人问到:如何真正的放下?

为什么会有人有这个疑问呢?因为很多人常常会听到要放下,但是如何才算真正的
放下呢?要探讨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我们要来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放下呢?要放下
,当然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为我们有所提起,而且所提起的这个东西,会造成一些
负担,会造成一些困扰,甚至于会有让我们造成一些不良的后果,所以我们必须要把它
放下;所以我们之所以要放下,是因为我们已经有所提起。
接下来,我们来想一个问题:我们怎么去体会把一件事情放下呢?这个放下是有一
些功德的。我们来举一个例子来说,比如说,假使我们拿个重物,左手拿了一个袋子,
这个袋子有十几公斤重,右手也提了一个袋子,这个袋子也有十几公斤重,在路上刚好
碰到一位好朋友,于是就开始聊天,聊啊!聊啊!时间一久,我们就会觉得我们提的重
物怎么越提越重,这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物品放下,我们就会觉得
非常的轻松,所以这是有功德受用的。同样的,有些人在搬运公司工作,当他背著电冰
箱爬楼梯的时候,突然间碰到熟人,这个熟人跟他聊天,时间一久,他越背是越辛苦...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顿悟大乘正理决
摩诃衍撰 (依据敦煌本辑校)
问曰:今看心除习气,出何经文?
谨答:准佛顶经云:一根既反源,六根成解脱。据金刚经及诸大乘经皆云:离一切
妄想习气,则名诸佛。所以令看心,除一切心想妄想习气。
问:所言大乘经者,何名大乘义?
答:楞伽经曰:缘有妄想,则见有大小乘,若无妄想,则离大小乘,无乘及乘者,
无有乘建立,我说为大乘。
第一问:或有人言,佛者无量多劫已来,无量(一九)功德,智聚圆备,然始成佛
;独离妄想,不得成佛。何以故?若只离(二〇)妄想得成佛者,亦不要说六波罗蜜,
十二部经,只合说令灭妄想,既若不如是说,于理相违。
答:一切众生,缘无量劫已来,常不离得三毒烦恼,无始心想习气妄想,所以流浪
生死,不得解脱。准诸法无行经上卷云:若一切法中,除却其心缘相不可得故,是人名
为已得度者。又金刚三昧经云:佛言一念心动,五蔭俱生,令彼众生,安坐心神,住金
刚地,既无一念。此如如之理,具一切法,又金光明经第二云:一切烦恼,究竟灭尽。
是故法如如,如如之智,摄一切佛法。又楞伽经第二云:但离心想妄想(二一)㈨则诸
佛如来法身不思(二二)议智慧,自然显现。又法身即顿现,示报身及以化身。又诸法
无行经:佛... 阅读全帖
m*******u
发帖数: 30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乘和密教
这是300万字拙作《道德经新论》第九篇第三章(老子与佛陀)的附录。论坛排版不便
,可下载全书或去博客阅读。
一、大乘佛教
1,自利和利他
2,菩萨与六度、四无量心
3,净土
4,补特伽罗与中阴身
5,空与有
6,阿赖耶识与如来藏
二、密教
附录:大乘与密教
佛陀说法四十多年,足迹遍布半个印度。弟子学成之后各自分散,一些长老级的人
物也自组僧团,长年追随佛陀的寥寥无多。由于佛陀没有以文字形式撰著教义,弟子们
的理解领悟略有不同、记忆也有差错、各地方言有异,这就给后来的教理分歧和僧团分
裂埋下伏笔。佛陀涅槃后百余年,因为戒律和教理的分歧,教团分裂为大众部和上座部
。这次根本分裂后教团继续分化,至纪元前后已有各自独立互不统属的二十部派(又说
十八部派),其中属于大众部分化而成者九部,属于上座部分化而成者十一部。公元1
世纪左右以降,陆续出现了大乘独有的经典,如般若经、维摩诘经、法华经、华严经、
无量寿经等。这些经典的出现,意味着大乘佛教的诞生。大乘佛教将早前的部派佛教甚
至原始佛教贬称为小乘佛教(小乘原意下劣乘。小乘佛教自称上座部,绝不认为自己是
劣质根性者奉行的下劣教。今日小乘佛教...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