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罢官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t*******y
发帖数: 21396
1
按照官方叙事,华国锋压制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但相关材料和著述,大多也是
讲的汪东兴,涉及华国锋往往语焉不详。
许多材料显示,汪东兴的确是压制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但是华国锋与汪东兴不
同,充其量是不积极,现有的材料很难看出他“压制”了这场讨论。这恐怕与华历来对
意识形态问题谨慎有关。从地方到中央,华长期从事政府工作,分管过文教、农业、财
贸、科技,事务性特点突出而意识形态色彩较淡。1970年代,毛泽东曾提醒华:“你满
脑子是农业,我满脑子是路线斗争,两个司令部的问题。要抓路线。路线不对,抓了农
业也不行,脑袋掉了还不知为什么。”毛的批评可以算是一个佐证。
1978年,理论界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多,议论蜂起。中宣部的官员顾虑甚多,希望华国锋
能出面讲讲理论问题,以统一思想。华的看法是:现在议论多,思想活泼,知识分子从
“臭老九”变成了“香老三”,又一步登天了,成了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至于理论
问题,诸如“资产阶级法权”、“按劳分配”,华认为讲早了不好。他还是主张让大家
讨论,各抒己见,他讲早了人们会认为党中央主席讲了,大家就不好说了。中宣部负责
人再三请华讲一讲争论的问题,华仍坚...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9677
2

照你那么说老毛也犯不着批海瑞罢官了
R***a
发帖数: 41892
3
批海瑞罢官可以整吴晗等人给彭翻案的。
批大闹天宫老毛这次是想整谁啊。
整几个上影厂小技术官僚老毛犯不着啊
D*A
发帖数: 1169
4
1971年的「九一三事件」震惊中外,中国政府不久就发布了〈1971〉57号文件等一些相
关材料,对此事件加以解释,但是基本的档案至今仍未开放,而多年来海内外许多学者
对此事件抱有强烈的研究兴趣,近年来更有一些反思性文章问世,当年和林彪事件有涉
的一些相关人员及其家属,也以不同形式披露了若干口述材料1。这些文章和数据的共
同特点是:修正了官方对「九一三事件」的解释框架,对该事件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角
度,其中有些文章对林彪抱有强烈的同情。对此现象可以理解,因为当年下发的官方材
料,「四人帮」曾经参与其事,其基本结论在1979年后仍旧维持了下来,若干论断确实
有疑点。本文的看法是:历史研究强调客观公正,研究者对当年涉案人员亲属的材料要
有分析和鉴别;对林彪事件需从一个纵深的角度来观察,尤其应考察林彪事件的体制因
素,以及这个事件所反映的50年代后国家发展的方向等问题。
一 林彪出山是完全被逼的吗?
文革之初,毛选中林彪做他的「接班人」是和废黜刘少奇同步进行的。刘少奇原是毛的
接班梯队的第一号人选,1970年12月18日,毛对斯诺(Edgar Snow)说,在1965年1月
制定〈二十三条〉时... 阅读全帖
s******a
发帖数: 318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周恩来还干过这种缺德事啊?
怪不得毛泽东要批判海瑞罢官啊。我现在才知道。
T*****y
发帖数: 18592
6
俺一直奇怪,政治上,人事上,权力上不搞周
单纯不点名地用这种含沙射影的方式批判
搞得倒周吗?
是不是有人认为这是这是政治上打倒周的先声?
犹如批判海瑞罢官和三家村?

25
d*****0
发帖数: 68029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历史上下野又复出的事例多了
蔡京就曾经四次拜相四次罢官。瓜爹过两年说不定又复出了。
m******r
发帖数: 4351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心中三大痛
崖山有啥好痛的?
宋朝文人地位和待遇极高,结果流于对官员的放纵。这么多年的恩遇,结果怎么样呢?
伯颜率大军逼近临安。临安守卫空虚。谢后下诏,要各地起兵“勤王”。勤王诏下,各
地大批官员都在准备投降元朝,不予响应。立即起兵勤王的只有张世杰和文天祥。张世
杰其实还不是南宋的,他本来是张柔的部下,后来投宋的。
一二七五年三月间,临安危急。主管军事的枢密院官员和御史官都相继逃跑,朝中一片
萧条。谢后急切下诏说:“我国家三百年,待士大夫不薄。吾与嗣君遭家多难,尔小大
臣不能出一策以救时艰,内则畔官离次,外则委印弃城,避难偷生,尚何人为?亦何以
见先帝于地下乎?
苦苦哀求也不管用,士大夫们,只求降元作官,并不顾什么面目。跑到后来,上朝的文
官,只有六人。
对比金,南宋的差距很明显。金亡的时候,女真统治阶级自己尽是庸才,作为少数民族
压迫者,汉族和契丹又不一心,又缺乏南宋那种地利,但是仍然打得可歌可泣,自杀的
,被俘不屈的,数不胜数。可以说是站着死的,力不如人,尽力了。
而南宋呢,应该说是趴着死的。虽然战力和形势并不弱,襄阳,合州,潭州等几个打得
还像回事,但总的来说,给人的感觉就像中国足球队一样,...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3897
9
邓拓:1912年生,福建闽侯人。1930年加入中共。曾任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人
民日报》总编辑和社长等职。1966年5月因“三家村”冤案受迫害,5月16日,戚本禹发
表文章公开点名批判邓拓,称邓拓“是一个叛徒”;5月17日晚,邓写下《致北京市委
的一封信》和《与妻诀别书》后,于5月18日自缢身亡,成为在那段非常的岁月里,第
一个以死抗争的人。
老舍:生于1899年。北京人,满族。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抗日战争期间曾主持中
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1949年后历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
主席等职。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1966年8月24日因不堪
迫害投北京太平湖自杀。
陈笑雨:1917年生,江苏靖江县人。著名文艺评论家。1949年后历任《文艺报》副
主编、《新观察》主编、《人民日报》编委兼文艺部主任。文革初期即遭批斗,因不甘
屈辱,于1966年8月24日投永定河自尽。
陈梦家:1911年生,浙江上虞县人。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16岁开始写诗,师从
徐志摩、闻一多,1931年出版《梦家诗集》,为新月派重要成员之一。1949年后先后在
清华大学、...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10
秦王朝建立过程中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
——兼论儒法论争的社会基础
罗思鼎
《人民日报》(1973.11.14)
秦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始皇所建立的封建统一事业,以及他所采
取的一系列政治措施,都不能单纯归结于偶然的原因,而是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
果。
毛主席在《矛盾论》中指出:研究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运动,必须注意“在过程
发展的各个阶段 中,也有其特点”。秦国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开始于秦孝公,
完成于秦始皇,其间整整经历了七代国君。在这一百五十年中间,充满着激烈的变法与
反变法、 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秦始皇由于适应了封建制一定要代替奴隶制的社会发
展趋势,才能“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①,统一了中国,开创了中国历史上
第 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汉承秦制”②,这说明秦所创立的地主阶级专政的封建主义的社会制度是逆转不
了的。研究中国 封建社会的历史,批判尊儒反法思潮,必须认清儒法论争的社会基础
和秦始皇的历史作用。而要正确认识儒法论争的社会基础和秦始皇的历史作用,就必须
弄清从秦 孝公到秦始皇这一百五十年间复辟和反复辟斗争的历史及其各个阶段的特点。

“秦行... 阅读全帖
g********d
发帖数: 641
11
邓拓:1912年生,福建闽侯人。1930年加入中共。曾任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人
民日报》总编辑和社长等职。1966年5月因“三家村”冤案受迫害,5月16日,戚本禹发
表文章公开点名批判邓拓,称邓拓“是一个叛徒”;5月17日晚,邓写下《致北京市委
的一封信》和《与妻诀别书》后,于5月18日自缢身亡,成为在那段非常的岁月里,第
一个以死抗争的人。
老舍:生于1899年。北京人,满族。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抗日战争期间曾主持中华全
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1949年后历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
等职。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1966年8月24日因不堪迫害
投北京太平湖自杀。
陈笑雨:1917年生,江苏靖江县人。著名文艺评论家。1949年后历任《文艺报》副主编
、《新观察》主编、《人民日报》编委兼文艺部主任。文革初期即遭批斗,因不甘屈辱
,于1966年8月24日投永定河自尽。
陈梦家:1911年生,浙江上虞县人。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16岁开始写诗,师从徐志
摩、闻一多,1931年出版《梦家诗集》,为新月派重要成员之一。1949年后先后在清华
大学、... 阅读全帖
s*****V
发帖数: 21731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王八蛋,滚出去”
我觉得这个只是事务的一方面,这个姓樊的武将肯定是某方面比较废材,所以才被罢官
。否则就因为没有请安,左可以让他滚,但是断无可能就让他丢官吧
c*****1
发帖数: 3240
13
☆─────────────────────────────────────☆
askquestion (ask) 于 (Fri May 11 10:44:48 2012, 美东) 提到:
郭沫若的一部<蔡文姬>,通过高度赞扬曹操,不动声色的把老毛拍的舒舒服服.
相比吴晗,不知道水的深浅就去参与创作,一部<海瑞罢官>,拍在了马蹄子上,要了自己的
小命.
☆─────────────────────────────────────☆
hairi (搞一个女机器人当情妇) 于 (Fri May 11 10:45:33 2012, 美东) 提到:
你拍自由主义的马屁,能挣到什么?

☆─────────────────────────────────────☆
askquestion (ask) 于 (Fri May 11 10:47:37 2012, 美东) 提到:
没功夫理你 自己玩去
☆─────────────────────────────────────☆
hairi (搞一个女机器人当情妇) 于 (Fri May 11 10:49:34 ...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1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龙应台集“后蒋时代”错误思想的大成,似正而妖,言伪而辩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y 17 01:25:41 2012, 美东)
■“李敖秘密谈话录”,要出多少本呢?
□不知道。第一,要看我活多久;第二,要看我兴之所至,拾遗到什么地步。
■为什么第一本谈话录就好像锁定龙应台呢?
□因为她“横亙”在我眼前。
■你用“亙”字,多么老去的一个字,它的意思是从这端到那端,横在你眼前。亙是什么?拦路虎吗?
□不是拦路虎,拦路虎是国民党;也不是过街鼠,过街鼠是民进党。龙应台只是一块木头、“残山剩水”中横亙的一块木头。
■你的意思是她也拦过路、也过了街?
□她的问题是正在拦路、正在过街。她是现在进行式,是代表头脑不清中国人的“文化现行犯”。并且这种“文化”,也是卧虎藏鼠的,洋溢著鼠疫。
龙应台提议与我拥抱
■我还是有点纳闷,纳闷你出这本书。你在“九一一”第九周年,写了一部“大书”──“阳痿美国”,明显把你的写作方向,指向全世界了,为什么又有回头的跡象,出这本“...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79
15
刚看了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不对--是《关云长》,
里面处处透着给曹操洗白、到结尾处更是赤裸裸暗示刘备+猪哥亮联手做掉关老爷的丑
恶嘴脸
话说最新的历史研究成果真的到了推翻尊刘抑曹这种程度了?
各位不吝指点!谢!
s****7
发帖数: 2507
16
孙之獬(1591—1647),山东淄博淄川县人。明天启2年(1622年)进士,初为庶吉士
,继为翰林院检讨。天启7年(1627)充顺天乡试正考宫。崇祯元年(1628),被列入
魏忠贤阉党逆案,革职为民。满清入关后,召他入京,授官礼部右侍郎,又命以兵部尚
书衔招抚江西。后以“久任无功,市恩沽誉”,应“革招抚江西尚书孙之獬职,永不叙
用。”
据野史笔记载,孙之獬投清居官时,有过一段臭名昭著的“上疏建议清廷下达削发令”
的历史,人称中国第一汉奸。
《研堂见闻杂记》载:
“有山东进士孙之獬,阴为计,首薙发迎降,以冀独得欢心。乃归满班,则满以其为汉
人也,不受;归汉班,则汉以其为满饰也,不容。于是羞愤上疏,大略谓陛下平定中国
,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于是削
发令下,而中原之民,无不人人思挺螳臂、拒蛙斗,处处蜂起。江南百万生灵尽膏野草
,皆之獬一言激之也。原其心,止起于贪慕富贵;一念无耻,遂酿荼毒无穷之祸。”
《清稗类钞》载:
“世祖初入关,前朝降臣皆束发,顶进贤冠,为长袖大服。殿陛之间,分满、汉两班,
久已相安无事矣。淄川孙之獬,明时官列九卿。睿亲王... 阅读全帖
r****p
发帖数: 1854
17
孝文帝病逝于南征的军中后,十六岁岁的太子元恪继位, 这就是北魏世宗宣武帝。这
个登基的年龄相对于北魏前面的几位皇帝, 比如太武帝拓跋焘文成帝拓跋浚,已经不
算小了。但是我前面说到过,他的皇位来自于元恂被守旧派利用而被废了太子位。元恪
作为皇次子十四岁才被立为太子,两年后就登基。不管从政治经验,还是朝中的威望上
看,这都是很有疑问的。
出于这个考虑,孝文帝临终指定了六个托孤大臣。咸阳王元禧,北海王元详,任城王元
澄,广阳王元嘉,尚书令王肃,吏部尚书宋弁。我估计这个安排大概是为了平衡各方的
势力:元禧,元祥作为孝文帝的弟弟,是宗室近支;元澄,元嘉则属于威望较高的宗室
元老,分别是孝文帝的堂叔和叔祖;宋弁的背景是久居北方的汉人世族大户,王肃则是
南边投降过来的, 从代表先进文化上说比较对孝文帝的胃口。
不料宋弁不久后也病逝了,剩下的五个人也是勾心斗角,内部矛盾重重。元澄就很看不
起王肃,绕着弯子说:“朝廷以王肃加我上尚可。从叔广阳(指元嘉),宗室尊宿,历
任内外,云何一朝令肃居其右也?”后来有人向元澄报告说王肃暗中和南齐裴叔业来往
打算谋反,元澄想都不想就把王肃给抓了起来。不料螳螂捕蝉黄雀在...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2526
18
一百年了还没读懂袁世凯,不如回家面墙去
——《为袁世凯辩护:以保守主义的视觉》·自序|
在私德愧于满清王室、公德愧于革命党人的主流视觉笼罩下,大张旗鼓的为袁世凯
(1859-1916)辩护,既需要良知,更需要勇气。何况还是以保守主义的视觉。众所周
知,在革命主义、激进主义、进步主义的光辉照耀下,保守主义直接被视作了顽固守旧
、复辟倒退甚至反革命的代名词。当然,我这里所谓的保守主义是英美式的保守主义,
尽管保守主义千差万别,尽管英美式的保守主义某种程度上就是自由主义,保守的是自
由的大传统,但是鉴于自由主义在西方常常被激进主义者或者社会主义者窃去以至于被
指责已蜕变为社会主义,鉴于古代中国深受轮回的暴力革命的危害、近代中国更是被一
波高过一波的激进主义与社会主义拖进历史的岔路口甚至苦难的深渊,所以保守主义被
我首选为理论的武器。
不管是体制之因,还是文化之故,总之,中国民众在智力上是很懒惰的。网名三七
、笔名刀尔登的邱小刚称之为“道德下降”。他说中国人“道德下降的第一个迹象,就
是不关心事实,毕竟,……辨别真相,也是累人的事。容易的办法,还是把自己从这一
负担解脱,让别人来告诉我谁是坏人...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
汉昭帝、宣帝、元帝:
汉纪十六
孝昭皇帝下元平元年(前74年):夏四月,昭帝崩。大臣辅昌邑王刘贺为新帝,称帝二
十七日,废。史皇孙刘病已即位,许广汉女为皇后。
中宗孝宣皇帝上之上本始元年(前73年):卫太子谥为戾太子。
二年(前72年):武帝立庙。夏侯胜、黄霸入狱,讲学《尚书》。
三年(前71年):霍夫人显杀许皇后。汉兵入匈奴不得,乌孙大败匈奴。后乌孙与乌桓
夹击匈奴,大败之。赵广汉为京兆尹。
四年(前70年):霍光女为皇后。复启用夏侯胜、黄霸。
地节二年(前68年):霍光薨。宣帝亲政。
汉纪十七
中宗孝宣皇帝上之下地节三年(前67年):立许皇后子为太子,丙吉为太傅。霍显欲毒
杀太子不得。路温舒上书要求行仁政。郑吉击车师,车师降。
四年(前66年):霍家自取其祸,事发,灭族。坐连灭族数十家,皇后霍氏废。龚遂治
勃海。
元康元年(前65年):正月龟兹王来朝。京兆尹赵广汉被腰斩。冯奉世平车莎。
二年(前64年):匈奴围车师。徙车师国民于渠犁。宣帝始知丙吉之功。
三年(前63年):封故皇帝昌邑王贺为海昏侯,封对帝微渺时有恩之人。
汉纪十八
中宗孝宣皇帝中神爵元年(前61年):王褒上贤臣颂。赵...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
汉成帝、哀帝、平帝:
汉纪二十二
孝成皇帝上之上建始元年(前32年):石显贬,死。封王姓外戚六人。
二年(前31年):里皇后许氏。
三年(前30年):秋,关内大雨四十余日。丞相匡衡免为庶人。
四年(前29年):陈汤境遇前后起落,莫府事壹决于陈汤。
河平元年(前28年):王延世治河。成帝教训皇后节俭。
二年(前27年):拒绝匈奴伊邪莫演避难。六月同日封王氏五侯。陈立杀夜郎王兴,平
西夷乱。
三年(前26年):刘向等集天下书,刘向上洪范五行传论。王延世治黄河缺口。
四年(前25年):王凤与丞相王商斗争。王商免相,呕血薨。严宾国与中国外交贸易关
系。
阳朔元年(前24年):王凤权大:去定陶共王,逼死王章,免冯野王。
二年(前23年):刘向上书劝削王氏势力,成帝不用其言。
汉纪二十三
孝成皇帝上之下阳朔三年(前22年):八月王凤薨,以王音为大司马、车骑将军。
四年(前21年):平乌孙之内乱,安日为小昆弥。
鸿嘉元年(前20年):成帝开始微服出行。
二年(前19年):博士行大射礼,飞稚集于庭、三公之府。
三年(前18年):王氏奢侈,成帝怒,而实无意诛。赵氏姐妹进宫得宠,许皇后废、死
。班婕妤服侍...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
汉明帝、章帝、和帝:
汉纪三十六
世祖光武皇帝下 建武二十三年(47年):大司徒司空皆薨。玉况为大司徒,张纯为大
司空。
二十四年(48年):汉匈和议,复孝宣故事。南单于奉藩称臣。武陵蛮乱,老将马援请
命征蛮。
二十五年(49年):马援卒于军中。监军梁松构陷马援,朱勃上书保援,帝稍解其意。
马援继任宗均平群蛮。
二十六年(50年):诏南单于入居云中,后移居西河郡。
二十七年(51年):司徒、司空去“大”名,大司马改为太尉。北匈奴求和亲不得。臧
宫、马武上奏议伐北匈奴,上罢止。
二十八年(52年):北匈奴复请和亲。
三十年(54年):上东巡,罢群臣言封禅泰山事。
中元元年(56年):上封泰山,禅梁阴。桓谭非议谶文,几死。
二年(57年):二月,帝崩于南宫,年六十二, 葬原陵。诸羌叛。窦固、马武等讨羌。
显宗孝明皇帝上 永平元年(58年):邓禹、耿弇薨。故太子东海王刘强薨。马武等破
羌兵。
二年(59年):天子行大射礼。
三年(60年):立马氏(马援女)为皇后。拜云台二十八将(后改为三十二将)、朝廷
充悚栗之气。
汉纪三十七
显宗孝明皇帝下 永平四年(61年):梁松下狱死。
五年(62年)...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
和帝、殇帝、安帝
汉纪四十
孝和皇帝下 永元四年(92年):帝与清河王、郑众收捕窦宪党人,窦宪等自杀,郭璜
等下狱死。迷唐羌复反。
五年(93年):鲜卑转徙故北匈奴地,匈奴余者十余万皆自号鲜卑。
六年(94年):南匈奴杀单于安国,立师子为新单于。前单于屯屠何子逢侯叛,亡出塞。
八年(96年):二月,立贵人阴氏为皇后。南匈奴右温禺犊王畔出塞,度辽将军庞奋等
击破之。汉阳太守史充为迷唐所败。
九年(97年):皇太后窦氏崩。追尊梁贵人为皇太后,谥皇太后父梁竦,封诸梁氏、宋
氏为侯。梁氏自此盛。烧当羌寇陇西。班超遣甘英使大秦,至安息西海而还。
十一年(99年):中大夫鲁丕言“和而不同承师教”辩论之道。
十二年(100年):是岁,迷唐复叛。
十三年(101年):侯霸击破迷唐,迷唐病死。鲜卑寇右北平。
十四年(102年):荆州巫蛮许圣等乞降。废阴皇后,立邓氏为皇后。班超“生入玉门
关”,九月卒。任尚继承西域都护。
十五年(103年):上罢岭南旧贡龙眼、荔枝。
元兴元年(105年):高句骊王寇入辽东,辽东太守耿夔破之。十二月,和帝崩于章德
殿前。少子刘隆生始百日,为帝。雒阳令王涣卒,民为之立祠作诗... 阅读全帖
v*****s
发帖数: 20290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安史之乱中的安西军 (1)
忘了交待边令诚的结局了,潼关大败之后,他逃回长安,并献城于叛军,后又逃归,最
后被肃宗诛杀。
安西系的宿将很多,但正史可考的非常少。高仙芝前后的几任安西节度使,盖嘉运,田
仁琬,夫蒙灵察,王安见等人,除了夫蒙灵察以外,其他人都不知所终。盖嘉运后转任
陇右河西节度使对抗吐蕃,因为丢失了石堡城,被罢官。田仁琬攻小勃律失败,被贬任
舒州刺史,王安见按薛宗正的说法是卒于任上,不知出处。
夫蒙灵察后来改任安东副大都护,受平卢节度使节制,安史之乱时,因为忠于大唐,被
吕之晦诱杀。平卢军在安史之乱期间的故事也很多,有机会可以好好写写。
J*******l
发帖数: 133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JohnSMill (John S Mill),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我梦见了汉武帝、唐太宗、明太祖、孙中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19 11:56:57 2012, 美东)
昨夜入寐,忽觉形神漂移,乘风而行。至一广厦,琼楼玉宇,耸然有切云之崔巍。仆望
之良久,不知所在。忽又有四人携手谈笑而来。为首一人,头戴十二旒冕,身着交领右
衽之玄色上衣下裳,容貌俊伟,气宇拔群。第二人戴黑色幞头,身着明黄圆领衫,眉目
清朗,英武不凡。第三人衣裳形制与第二人相同,头戴翼善冠,昂然伟器,龙啸鹰扬。
第四人身着灰色硬挺中山装,面容可亲,目光坚毅。
仆惶惧甚,手足无措。四人趋前,其为首服玄衣裳者笑问曰:“子下界凡人乎
?神明乎?鬼魅乎?”
仆答曰:“下界凡人尔,敢问四位尊者何人?”
玄衣裳者曰:“吾大汉孝武皇帝也,此戴幞头者大唐太宗文皇帝也,翼善冠者
大明太祖高皇帝也,末者中. 华. 民. 国大总统孙文也。”
仆大惊,战栗欲拜,武帝笑而止曰:“吾非子之君,子非吾之民,毋拜,长揖
可矣。”
仆揖四人,... 阅读全帖
J*******l
发帖数: 133
2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JohnSMill (John S Mill),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我梦见了汉武帝、唐太宗、明太祖、孙中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19 11:56:57 2012, 美东)
昨夜入寐,忽觉形神漂移,乘风而行。至一广厦,琼楼玉宇,耸然有切云之崔巍。仆望
之良久,不知所在。忽又有四人携手谈笑而来。为首一人,头戴十二旒冕,身着交领右
衽之玄色上衣下裳,容貌俊伟,气宇拔群。第二人戴黑色幞头,身着明黄圆领衫,眉目
清朗,英武不凡。第三人衣裳形制与第二人相同,头戴翼善冠,昂然伟器,龙啸鹰扬。
第四人身着灰色硬挺中山装,面容可亲,目光坚毅。
仆惶惧甚,手足无措。四人趋前,其为首服玄衣裳者笑问曰:“子下界凡人乎
?神明乎?鬼魅乎?”
仆答曰:“下界凡人尔,敢问四位尊者何人?”
玄衣裳者曰:“吾大汉孝武皇帝也,此戴幞头者大唐太宗文皇帝也,翼善冠者
大明太祖高皇帝也,末者中. 华. 民. 国大总统孙文也。”
仆大惊,战栗欲拜,武帝笑而止曰:“吾非子之君,子非吾之民,毋拜,长揖
可矣。”
仆揖四人,...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王安石变法 札记
我对王安石变法的一点心得,贴在下面。
一、青苗法
变常平法为青苗法。这一项内容在朝中和各地的争议最大,反对声也最为强烈。
青苗法的主要目的是本着抑制富人的高利贷,实行国家借贷,扶助农人。目的是好的,
但是在王安石变法推行全国的时候,由于各地政令失策导致了很大的问题,给无论穷富
的农人都造成了困苦。
青苗法最早是参考了仁宗时陕西转运使李参在陕西发放“青苗钱”的经验,而王安石在
浙江鄞县任地方官时也推行过,效果良好。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制置三司条例
司颁布青苗法,规定凡州县各等民户,在每年夏秋两收前,可到当地官府借贷现钱或粮
谷,以补助耕作。启动资金的基本来源是过去的《常平仓钱》和《广惠仓钱》。当年借
款随春秋两税归还,每期取息二分。本质上青苗法是一种国家借贷形式,而借贷的利息
二分要低于一般民间富人的借贷利息。为了保证借贷顺畅,实行担保政策如下:借户贫
富搭配,十人为保,互相检查。贷款数额依各户资产分五等,一等户不超过十五贯、二
等户十贯、三等户六贯、四等户三贯、末等户一贯五百文。
虽然梁启超称青苗法的本质为“国家银行”的借贷,但是实行过程中出现了大问题。问
题的本质是国家垄断... 阅读全帖
n*******w
发帖数: 6708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岳飞和秦桧:两个奴才的区别
下令杀岳飞的并非秦桧
《帝国政界往事》提出观点,认为下令杀岳飞的其实是高宗赵构。岳飞统帅全国五分之
三的兵力后,莽撞要求皇帝早日解决皇位继承人问题,高宗当时不悦:“握重兵于外,
此事非卿所当预也”。岳飞触犯了皇家最大的忌讳:手握重兵的武将对皇位继承感兴趣
,令皇帝相信他野心太大,遂起杀心。
此外,《中国人的历史误读》认为岳飞主张“迎请二帝还朝”,威胁到赵构的地位,才
是他被杀的原因。
其实古人早怀疑是高宗下令。《宋史纪事本末》说:“高宗忍自弃其中原,故忍杀飞。
”“握重兵于外,此事非卿所当预也”
岳飞在北伐中能否再下一城的疑问
与岳飞共同在第四次北伐中出兵的宋朝将领尚有吴玠和韩世忠,但二者与金朝的战斗陷
入胶状。
岳飞虽在朱仙镇一役取得胜利,但再深入金朝腹地会犯上孤军深入﹑孤立无援的兵家大
忌,而金朝的抵抗亦会有所加强。
故岳飞北伐能否顺利直捣黄龙是个疑问。
满江红一词作者的争议
岳飞孙子岳珂所编《金伦粹编·家集》中没有收录满江红一词。这首词最早见于明徐阶
所编的《岳武穆遗文》,怀疑是伪作或托名之作。
以下全文转载自D8,据信,以下全文系转载自草6:
秦桧和岳飞,实在是一座富矿,我一直...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28
☆─────────────────────────────────────☆
northsnow (北雪飘) 于 (Sun Dec 2 10:59:10 2012, 美东) 提到:
下令杀岳飞的并非秦桧
《帝国政界往事》提出观点,认为下令杀岳飞的其实是高宗赵构。岳飞统帅全国五分之
三的兵力后,莽撞要求皇帝早日解决皇位继承人问题,高宗当时不悦:“握重兵于外,
此事非卿所当预也”。岳飞触犯了皇家最大的忌讳:手握重兵的武将对皇位继承感兴趣
,令皇帝相信他野心太大,遂起杀心。
此外,《中国人的历史误读》认为岳飞主张“迎请二帝还朝”,威胁到赵构的地位,才
是他被杀的原因。
其实古人早怀疑是高宗下令。《宋史纪事本末》说:“高宗忍自弃其中原,故忍杀飞。
”“握重兵于外,此事非卿所当预也”
岳飞在北伐中能否再下一城的疑问
与岳飞共同在第四次北伐中出兵的宋朝将领尚有吴玠和韩世忠,但二者与金朝的战斗陷
入胶状。
岳飞虽在朱仙镇一役取得胜利,但再深入金朝腹地会犯上孤军深入﹑孤立无援的兵家大
忌,而金朝的抵抗亦会有所加强。
故岳飞北伐能否顺利直捣黄龙是个疑问。
满江红一词作者的争议
岳飞孙子岳珂... 阅读全帖
j*******7
发帖数: 6300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rustInJesus 讨论区 】
发信人: jmsma2007 (James), 信区: TrustInJesus
标 题: 从考古学看古代以色列人在埃及及出埃及的历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3 19:14:22 2013, 美东)
http://chinesemahan.blog.163.com/blog/static/102842034201031117
从考古学看古代以色列人在埃及及出埃及的历史
Chinesemahan
古代以色列人在埃及及摩西带领以色列民族出埃及的故事,究竟是神话还是历史,一直
存在很大的争论。不过,随着愈来愈多考古资料的发现,促使人们应重新思考圣经记载
的真确性。
有关古代以色列人在埃及及出埃及的历史,考古学者发现的证据包括如下:
(1)外族人迁至埃及 公元前 1,800年
在 3,900年前的埃及墓穴的壁画记录中,发现当时有大批闪族人(就是亚伯拉罕同族人
)迁到埃及居住。后来更取替了埃及原居民,成为埃及历史中,唯一一个不由埃及人当
埃及王帝(法老)的皇朝,这时代称为喜克索(Hyksos)时代。不光是...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解:崖山以后无中国
别把宋朝士大夫想得多好,大多数和明朝的文人一样,贪生怕死而已。
宋朝文人地位和待遇极高,这么多年的恩遇,结果怎么样呢?
伯颜率大军逼近临安。临安守卫空虚。谢后下诏,要各地起兵“勤王”。勤王诏下,各
地大批官员都在准备投降元朝,不予响应。立即起兵勤王的只有张世杰和文天祥。张世
杰其实还不是南宋的,他本来是张柔的部下,后来投宋的。而张来的原因一半还是因为
他守的鄂州丢了。结果张被赶鸭子上架,跳了N多级去指挥全国的兵马,根本不管他之
前从来没有指挥大部队的经验,和作为步军将领没有水战经验,在焦山一战把家当丢了
大半。
一二七五年三月间,临安危急。主管军事的枢密院官员和御史官都相继逃跑,朝中一片
萧条。谢后急切下诏说:“我国家三百年,待士大夫不薄。吾与嗣君遭家多难,尔小大
臣不能出一策以救时艰,内则畔官离次,外则委印弃城,避难偷生,尚何人为?亦何以
见先帝于地下乎?
苦苦哀求也不管用,士大夫们,只求降元作官,并不顾什么面目。结果上朝的文官,只
有六人。
对比金,南宋的差距很明显。金亡的时候,女真统治阶级自己尽是庸才,作为少数民族
压迫者,汉族和契丹又不一心,又缺乏南宋那种地利,但是仍然打得可歌...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解:崖山以后无中国
别把宋朝士大夫想得多好,大多数和明朝的文人一样,贪生怕死而已。
宋朝文人地位和待遇极高,这么多年的恩遇,结果怎么样呢?
伯颜率大军逼近临安。临安守卫空虚。谢后下诏,要各地起兵“勤王”。勤王诏下,各
地大批官员都在准备投降元朝,不予响应。立即起兵勤王的只有张世杰和文天祥。张世
杰其实还不是南宋的,他本来是张柔的部下,后来投宋的。而张来的原因一半还是因为
他守的鄂州丢了。结果张被赶鸭子上架,跳了N多级去指挥全国的兵马,根本不管他之
前从来没有指挥大部队的经验,和作为步军将领没有水战经验,在焦山一战把家当丢了
大半。
一二七五年三月间,临安危急。主管军事的枢密院官员和御史官都相继逃跑,朝中一片
萧条。谢后急切下诏说:“我国家三百年,待士大夫不薄。吾与嗣君遭家多难,尔小大
臣不能出一策以救时艰,内则畔官离次,外则委印弃城,避难偷生,尚何人为?亦何以
见先帝于地下乎?
苦苦哀求也不管用,士大夫们,只求降元作官,并不顾什么面目。结果上朝的文官,只
有六人。
对比金,南宋的差距很明显。金亡的时候,女真统治阶级自己尽是庸才,作为少数民族
压迫者,汉族和契丹又不一心,又缺乏南宋那种地利,但是仍然打得可歌...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8403
3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tnc (long shot),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生不如死,文革自杀的国家人才不完全名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12 19:07:58 2013, 美东)
十年文革,惨案无数,“非正常死亡”的人数以千万计,有人估计其中死于自尽的
至少也有几十万、上百万之多。编制个百人名单,完全是挂一漏万之举。但是,在缺乏
全面普查、而且在有关当局压根儿不想开放档案、不想作任何认真普查的情况下,我们
这些草民也只有通过这种“举一知万”的办法,来记录历史,记录下这个万恶的年代。
梳理并编制这一名录的过程,我的心情一直是压抑和沉重的。我仿佛再次看到了当
年的恐怖和残暴。众多鲜活的生命,众多年富力强充满创造活力的生命,竟然如此无奈
又如此壮烈地毁于一旦,这是多么巨大的悲哀!任何一个普通人的自戕,都是让人悲痛
的;何况那么多国家民族的精英和栋梁之材,其中不少还是所在领域的权威、泰斗、大
师级人物啊!他们的离去给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民族带来的损失,更是无可估量的
,那是历经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时间都是无法...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40861
33
不必美化赵宋王朝——宋代顶峰论献疑
张邦炜
2011-11-23 09:36:19 阅读 2211 次
刊《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刊载时略有删节),蒙邱志诚先生提供完整
版,象牙塔网络发布
一、“往前多走了一步”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赵宋王朝真可谓时来运转:30年前,备受贬损:“
守内虚外,积贫积弱”;30年后,博得赞美:“空前绝后,登峰造极。”宋朝顶峰论,
据说出自史界泰斗。的确,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
赵宋之世。”[1]邓广铭讲过:“宋代的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截至明
清之际的西学东渐的时期为止,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值得注意的是
,邓氏强调“历史不能割断”,既重视隋唐两代的“传承”,又在时间上严格予以限制
,“截至明清之际”。[②]至于陈氏的论断,只怕应当正确理会,不能无限引申。正如
那句名言所说:“真理往前多走一步就是谬误。”
宋朝顶峰论的代表作,当推萧建生先生所著《中国文明的反思》一书。此书号称“
当代中国的《盛世危言》”,某些媒体在高度评价之余,也曾指出:“作者对每个时代
史料的把握真切与否,有... 阅读全帖
j********p
发帖数: 9680
34
明朝比清朝究竟强在哪些方面
新浪历史论坛
朱家雄/文
明亡清兴是中国历史的倒退,是华夏文明的倒退,这是无数铁的事实所证明的。就清朝
和明朝的区别做一个比较的意义就在于能使我们对这种倒退看得更清楚,从而吸取历史
教训。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1689—1755)在其代表作《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对清
朝时期的中国这样评价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那里笼罩着不安全与恐怖。它的
统治只能靠大棒才能维持……”而明朝呢?在其中后期,似乎已经“人在曹营心在汉”
一般,在与专制渐渐拉开了若干距离。
有的网友曾在我的博客上留下评论,大意是说:现实问题这么多,为什么要谈历史而不
谈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呢?历史谈得再那个,不也是在逃避吗?这样的质疑当然
不无道理,那我就在这里做个回应,叨咕几句现实问题吧。
我以为中国的社会政治制度,还是应该尽早与西方民主国家接轨才对,毕竟西方发达国
家的政府官员都是围绕着老百姓(选民)在转悠,而中国的情形却是所有的老百姓都围
绕着当官的转。这显然是很多社会问题不能从根本上给予解决的原因所在。如果当官的
都要看多数老百姓的眼色行事,都要时刻追踪民意并以此作为自己行政的驱动...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63
35

彭59年上书被罢官,湖南的书记跟着一起被打倒。所以湖南老百姓知道彭是替
他们讲话的,饿死人之后才喊彭万岁。彭61年返乡时方圆百里都有人饿着肚子
赶来相见。影响力之大让毛蜡震怒,所以一直不给他平反到死。
g******t
发帖数: 18158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冤冤相报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1956年至1957年期间,北京市长吴晗主持下挖明定陵,墓中文物遭到严重破坏,万历帝
、后的尸骨亦被红卫兵焚毁。
十年后吴晗因为《海瑞罢官》这部剧而被当权者批斗,精神上和肉体上都惨遭摧残。
1968年3月被捕入狱,1969年10月在狱中被迫害致死,死因不明,死前头发被拔光,其
骨灰至今下落不明。
c***h
发帖数: 1862
3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看看毛泽东 对照蒋介石
看看毛泽东 对照蒋介石
佚名
如果历史镜头被定格在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毛泽东登上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的那一刻,毛泽东“英明伟大”的形象与蒋介石“独夫民贼”的 形象,将被盖
棺论定烙进青史。其实这一天是两人的人生转捩点。就在这一刻起,这两位历史人物不
意间互换了方向,各自向着与原来相反的方向走去。
二十世纪的中国政治舞台,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蒋介石与毛泽东这两个历史人物你死
我活的争雄战场。在隆重纪念毛的诞辰之际,让我们对照蒋介石来看看毛泽东,是很有
意义的。
评价一名建筑师,不是看他拆掉了什么,而是看他建设了什么。同理,评定一个政治人
物,亦不是他破坏了什么,而是他建设了什么,他给国家与人民带来的是什么?
两个“花园”的对比
一篇谈及毛比国民党更专制的文章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当年在国统区的胡绩伟办了一份
进步刊物,因批评国民党而遭查禁。胡绩伟换了一个刊名继续出版,再遭查禁。前后一
共换了十个刊名仍然能够继续出版。这在毛统治下只能是天方夜谭。
也许蒋介石终是行伍出身,他感兴趣指挥的是军队与国家,而不去染指文艺。因此,在
他统治下的台湾文艺花园能够有某种生长空间,也允许独立的民...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33562
38
网上一个关于许世友和曲阜会议的帖子:
http://wenbei.blogchina.com/2179177.html
许世友自济南战役以后的去向成为许多文章讨论的焦点,有说被粟裕罢官了了,有说因
为没有当上华野司令而赌气“养病”。这此说法都没有根据,真实情况是许世友留在山
东继续担任指挥山东军区部队完成解放山东全境的任务
济南战役以后,许世友没有率领他的山东兵团参加淮海战役(由政委谭震林和副司令王
建安指挥参战)。1949年2月6日整编第三野战军时,许世友任山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兵
团司令位置由原副司令员王建安继任。他也失去了参加解放南京、上海等重要战役。
当时的山东军区高于兵团建制。
历史上有四个山东军区。
第一个山东军区成立于1942年1月,其前身是由山东地区八路军游击队组建而成的山东
纵队。,黎玉任政治委员(司令员空缺)、王建安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江华任政治部
主任。此时许世友任胶东军区司令员。
第二个山东军区成立于1943年3月,第115师与山东军区领导机关奉命合并组成新的山东
军区。罗荣桓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黎玉任副政治委员、萧华任政治部主任(林彪、萧
劲光曾于1945年8月...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评陶铸的两本书> -- 姚文元
评陶铸的两本书
姚文元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如阵阵疾风骤雨,震荡着全中国,震撼着全世界。
形势大好。从文化领域中的大批判开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经过了一年激动人
心的战斗,现在正胜利地进入对党内最大的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群众性的大
批判。这个大批判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它是无产阶级革命派夺权斗争的深入发展,是
清除修正主义毒素的重大步骤,是动员千百万群众投入斗、批、改的思想动力,是在政
治、经济、文化、军事各个方面深入贯彻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一场声势浩大的
群众性的斗争。
放在我们面前的这两本书:一九六二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理想,情操,精神
生活》(简称《理想》),和一九六四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感情·文采》
(简称《思想》),就是我们展开大批判极好的反面教材。它们是黑《修养》的“姊妹
篇”,活龙活现地刻划出陶铸这个修正主义者的反动而丑恶的灵魂。
在八届十一中全会之前,陶铸是以中国赫鲁晓夫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忠实的
执行者。在八届十一中全会之后,当两个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反动面目被全
党揭穿之后... 阅读全帖
L*********2
发帖数: 10195
40
老麦可没觉得你鳖有啥了不起,丫可是要打到底的。连38线都想不顾了,才被罢官了。
你鳖在朝鲜最后能撑到停战,偶然性很大。二次战役,如果美军被你共突袭后不是全线
后撤,而是坚守防御,后来的砥平里就已经证明,你鳖根本啃不动。5次战役,你鳖溃
不成军,自己都准备放弃平壤的时候,美国政府不授权美军向北越过38线太远,你鳖才
得以稳固战线,最后才是这么个结果。得了便宜,回家偷着乐就完了,别不知深浅在这
穷拽。
N********n
发帖数: 8363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毛泽东还接见过马连良
当初毛蜡假惺惺的鼓励讲真话,马连良等人看不透毛的真实嘴脸搞了个
“海瑞罢官”的戏。结果庐山上彭德怀当海瑞讲真话摸了腊肉的老虎屁
股被打倒,马连良这些人文革时被牵连一起整死。
l******a
发帖数: 2273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替袁崇焕辩护+分析其功过
1:明朝在万历皇帝时已经患了癌症,到崇祯已经算是癌症晚期,一个垂死的病人,把
希望寄托在袁崇焕的“化辽”,显然,疗效有限。死了要怪医生吗?
朱重八的基因是不是有问题?明朝出的奇葩皇帝很多:炼丹皇帝,贪财皇帝,木工皇帝
,春药皇帝,万历长期不上朝,内阁首辅李廷机有病,连续上了一百二十次辞呈都得不
到消息,最后不辞而别。但是朱重八那一套八股教条,对读书人忠心思想禁锢还是挺大
的,明朝是虽是个烂摊子,但是几千年来,文官制度的完善,大明虽变成了无头僵尸,总体
还算运转自如.
2,袁崇焕所遇到的对手太强大了.中国朝代大概300年更迭一次,袁崇焕遇到的对手是大
清的开国太祖太宗,300年才出一次的人物,都是人中之龙.袁崇焕纵使人中之虎,也咬不
过龙啊.
3,袁崇焕仅仅是兵部尚书,蓟辽督师.换成现在的话是国防部长兼任沈阳军区司令.手中
权力极其有限,很多地方都受牵制,鞭长莫及,并且皇帝历来疑忌手握重兵的将军.但是
后金就不一样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既是行政统帅又是军队统帅,怎样作战,自己的主导
权很大.所以后来,袁崇焕所费苦心建立的辽东防线,被皇太极绕过,经道蒙古,直接包围
崇祯所在的京师.崇祯疑忌袁...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43
胡绩伟:欲用非常手段废止六四戒严向党说不(图)
文章来源: 纵览中国 于 2015-05-11 09:22:5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 (被阅读 177 次)
更多新闻请进入文学城“六四事件”专题页面
胡绩伟,先后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
员会副主任委员。曾因发起征集全国人大常委集体联署反对“六四”戒严一事被撤销一
切职务、留党察看两年。2009年,他与其他中共退休高官联合在香港出书,呼吁为胡耀
邦、赵紫阳彻底平反。2012年9月16日,胡绩伟在北京病逝,其子女拒绝将骨灰安放八
宝山。
2012年10与27日,纵览中国网站发表前全国人大常委顾明的秘书俞梅荪撰写的文章《危
难时刻的智勇者胡绩伟——全国人大常委行使权力第一人》,文中披露,学潮持续一月
,赵紫阳总书记反对戒严镇压而被软禁;20万大军被百万市民拦截和抗议,面临流血冲
突;党政军各方处于乱局之中。胡绩伟提议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紧急会议,行使宪法赋
予最高权力机关的委员们的基本权力,试图用民主与法治的方式解决问题。
胡绩伟自我评价的名言“醒时老,老时...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1975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叶挺如果不死会安排什么位置
还朱德?徐向前都不能跟彭德怀林彪比,叶挺凭什么跟朱德比?元帅绝对没有他的份,
他应该早已离开新四军。可能延安整风就完了。也有可能49冬在广东随陈济棠这些人再
次投共,但最好的出路是去台湾,其次,再去澳门。
他等不到文革,不入党还好说,入党后,延安整风他就过不了。周恩来陈毅彭德怀都被
整得够呛。周陈还可说和毛又历史旧账。彭德怀是毛的救命恩人(富田事变),且一路
支持老毛,就是性格脾气大点,没等毛的批示,打了个百团大战,即被罢官(撤销八路
军司令部,华北局书记交邓小平代理)回延安接受整风。
叶挺什么人?说话不如彭德怀冲,但行事也远不如彭德怀谨慎。多次离队出走。更大的
问题是
1.新四军军长一职不仅是蒋介石任命的,而且是蒋介石提名的。
2.因为不被信任,多次离职也就罢了,还打算回广东去领导国民党游击队。没有皖南事
变,应该就去了。如果最后没去,延安整风时,这就是叛党投敌,这是什么性质?还有
以前的临阵脱逃。有好果子吃?
共产党同意蒋介石提议叶挺任军长,是双方妥协的结果,双方都是出于无奈,蒋本来是
要委派国民党军长。因为叶挺实蒋介石提名任命的,在新四军只是个花瓶,党委会没有
资格参加,没有军事...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45
陈毅之子陈小鲁:六四令我心灰意懒脱离体制(图)
文章来源: 史海钩沉 于
2015-05-31 09:22:54 -
陈小鲁,陈毅元帅之子。1986年从解放军总参二部以副师职军官身份,借调被誉为赵
紫阳御用机构的中共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工作,次年升任政改研究室社会改革局
局长,深刻参与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中共政改,也亲身经历了“六四事件”及之后整
改研究室的整肃。在《陈小鲁:陈毅之子痛说革命家史》一文中,陈小鲁回顾了这段历
史。“在对政改研究室重点审查期间,杨尚昆也找过我,也是要我揭发”。在陈小鲁看
来。“我认为赵紫阳并不支持动乱。你要是说,他处理动乱不力,这可以,但是他绝对
不支持。支持动乱,就等于反党啊,他显然不属于反党。其次,赵紫阳没有反对老邓。
”整改研究室的这段经历,令陈小鲁心灰意懒,“没法奉陪了。我下了个决心,就是从
此不在体制里干了。换句话说就是,我不能再说违心话了。”
陈毅元帅之子陈小鲁
参与政治体制改革
不久,中央正好要搞政治体制改革研究。有个同学问我,你想不想参加政治体制改
革的研究?我觉得这是中国的一件大事,值得参与。后来他就向鲍彤和陈一咨推荐了我
,把我从...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Joke
标 题: Re: 科举制度的时候,代考会砍头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n 10 01:14:26 2015, 美东)
他不是代考代的,而是装屄装的。
他本来考秀才、举人都是第一名,而且早就名满天下,所以去北京考会试,认为自己必
中状元。
你牛屄就牛屄吧,别瞎牛屄啊。
他去拜访一个同乡前辈,那人早年中进士,已经是很大的京官。京官一看大名鼎鼎的小
同乡上门拜访,也很高兴,就拿出几道题目让他做。
明清两朝,秀才举人考的都是八股文,进士考的是策论,类似于时政议论文。
他照着命题写文章,写得很好,那京官看了很高兴。
他在北京,也有很多粉丝,出门的时候后面跟着一大帮。
他就把他根据同乡前辈命题写的文章给这些粉丝,说是请他们“指正”,其实就是在牛
屄,在炫耀。
要命的是,那个京官不知道,自己就在这年被皇帝任命为会试主考官(唐伯虎去拜访他
、他给唐题目时还不是),他也没多想,就把自己给唐的题目出在会试上了。
结果可想而知,有人就给举报了,说主考官给唐伯虎漏题。
这可是... 阅读全帖
x**s
发帖数: 534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朝灭亡时的囧事(zz)
崇祯死催就坏事
明朝最后一次可以免于灭亡的机会,发生在明朝崇祯十六年(1643年)夏天,由陕西总
督孙传庭指挥的河南之战。
这场战争前,已经兵穷财尽的明朝,最好的选择其实是稳守潼关,但猴急的崇祯不顾现
实,死催孙传庭进兵河南决战。结果孙传庭虽然初战得胜,但明王朝却已无钱粮支援前
线,孙传庭只得率部撤回陕西筹粮,留当地河南总兵陈永福断后。但没想到河南明军听
后大怒,纷纷大骂说“你们陕西人跑了,留俺们河南人垫背啊”。结果明军立刻哗变,
被李自成反戈一击,不但河南没保住,连生命线一般的潼关都丢了。大势已去的孙传庭
,单枪匹马勇闯敌阵,最终壮烈牺牲。他的妻子闻讯后,带着两个女儿和小妾,在家乡
投井自杀。然而对这位为大明浴血奋战到最后的忠臣,崇祯居然怀疑他投敌,一直到崇
祯煤山上吊了,都没给他追赠谥号。
叛变专业户
李自成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初一建立大顺王朝后,随即发动了灭亡明王朝的战
争,一路之上,大多数明军望风而逃,极少有人做有效抵抗。主动卖身投靠的更多。比
如宣府总兵王承胤,他在李自成打来之前,不但送上了降表,还把堡垒上所有大炮的引
信都拆了。李自成兵临城下时,宣府巡抚朱之冯誓死... 阅读全帖
q*****k
发帖数: 586
48
作者:金满楼
雍正当政时,有个御史谢济世弹劾田文镜,这让雍正觉得十分不爽,于是将奏章退回,
希望谢不要再多事,孰料后者却是个牛脾气,非要坚持上劾。这下,把雍正是气得够呛
,他不得不亲自站出来为之辩护,说“田文镜秉公持正,实心办事,乃天下督抚中所罕
见者”,什么贪赃坏法之事,我可以保证田文镜绝对没有;我倒是纳闷了,天下督抚这
么多,为什么谢济世非揪着田文镜不放,究竟是何居心?
不惜以皇帝之尊而为田文镜拍胸脯、打包票后,雍正又说:科道无私,方能弹劾人之有
私,这是我此前一而再、再而三说过的;若是自恃为言官,听人指使,颠倒是非,扰乱
国政,那将为国法所不容;我并非不知诛戮谏官乃史书所戒,但要是言官为私利而危害
人心世道,那此等区区小节,我必不在乎。说到这里,雍正越想越气,随后下令:先将
谢济世的御史革去,然后查他究竟受谁指使、又与何人结党,这事不查个水落石出,决
不罢休!
谢济世,广西全州人,康熙五十一年进士,后为翰林院检讨,卷入田文镜案时刚升为浙
江道监察御史。究竟是刚升职想有所表现呢,还是出于读书人的正义或意气使然,总之
审讯过程很具戏剧性:雍正令大学士及各部院高官组成联合法庭进行审问,... 阅读全帖
q*****k
发帖数: 586
49
NO.5 廖化——文武双全,岂是平庸之辈
中国有一句尽人皆知的俗语:“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比喻办事缺乏好手,让能力一般的人出来负责。一句话盖棺论定,把廖化说成了一钱不值的平庸之辈:廖化这个人能力一般般,纯属“矬子里面拔将军”,任用他当先锋是没办法的办法。
实际情况是这个样子吗?曾看陈寿的《三国志》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廖化不但不象成语中说的那样窝囊,而且他“高调精彩亮相,武艺无比高强,也曾千里走单骑,差点活捉司马懿”,是一位叱咤疆场的三国英雄。 廖化一生,先后跟着关羽、诸葛亮、姜维南征北战,屡立战功,以勇敢果断著称,最后官封至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
在三国时就有“前有王、句,后有张、廖”之誉。王是王平,句是句扶,张为张翼,廖就是指的廖化。蜀国后期人才缺乏不假,但把廖化这样文武双全,有勇有谋的人才比喻成“平庸之辈”,只能是伯乐瞎了眼,岂不是历史上一桩冤案!
NO.4 周瑜——雅量高致,反诬心胸狭小
因为一部“七分虚构、三分真实”的《三国演义》,周瑜让人家喻户哓。但人们所知晓的这个周瑜却与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判若两人。《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是一个风流倜傥、有些才干,但心...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50
张玉凤与江青之间鲜为人知的战争
大中小 2015-08-22 02:33:18 多维历史
由于毛泽东晚年根本不愿见江青,江青曾不断地对张玉凤“巴结”、“献殷勤”,即便
如此,张和江的关系仍然不和谐。一方面,她们之间的“大妇”和“小妾”的争宠夺利
关系极难缓和;另一方面,张也是个醋劲十足的泼辣女人。据中共中央文件披露,张玉
凤和江青自1973年末起多次因张保管的毛泽东的几百万稿费发生严重冲突。江青甚至公
开叫嚷,毛的存款“不要小张管,要远新管”。文革中毛对江青最严厉的批评(即批评
“四人帮”)正是发生在此次冲突之后。不难猜测,张玉凤在毛严厉批评江青一事上很
可能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摘自2008年第4期《当代中国研究》,作者宋永毅,
原题为《文化大革命和非理性的毛泽东》。
文革期间,江青与张玉凤合影
现代心理学认为,理性是人所特有的一种思维属性,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理性起着极大
的作用。但是,人的精神生活并非纯理性的,人们同时还受情感、欲望、意志、直觉、
理想、幻想、灵感、潜意识、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这些不自觉的、自发的、偶然的、非
逻辑的精神现象便是人的非理性因素和非理性的精神活动。[...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