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终途
首页 6 7 8 9 10 末页 (共10页)
S*******C
发帖数: 7325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邓颖超致宋美龄的信
☆─────────────────────────────────────☆
NYUChicago (NYUChicago) 于 (Sun Feb 7 22:23:13 2010, 美东) 提到:
下面是一九八八年邓颖超致宋美龄的信
(见为纪念邓颖超同志诞辰90周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邓
颖超文集>>中1988年5月邓颖超致宋美龄的信)
蒋夫人美龄先生大鉴:
庐山初识,忽忽五十年矣。山城之聚,金陵之晤,犹历历如昨。别后音问阔绝四十余年
,诚属憾事。幸友谊犹存,两心相通。每遇客从远方来,道及夫人起居,更引起怀旧之
情。近闻夫人康健如常,颇感欣慰。
令姊孙夫人生前,极为思念夫人。每每言及夫人爱国情切,必将致力于中国之统一。孙
夫人手足情深,亟盼生前能与夫人一晤;曾亲笔致□□□,然未能如愿,终成遗憾。
尝读夫人之《我将再起》,思感殊多。回首当年,国难方殷,夫人致力全民抗战,促成
国内团结,争取国际援助,弘扬抗日民气,救助难童伤兵,厥功至伟。今夫人年事虽高
,犹时时关心国家之强盛,民族之再起,于海峡两岸关系之缓和,亦多所推动。
夫人谋国之忠,诚如令姊孙夫...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纪实文学《蒯大富》ZZ
纪实文学
蒯 大 富
要宝钟著
卷 首 語
蒯大富其名何意?
"蒯"乃齊心協力,披荊斬棘;
資本主義是小富,
只有社會主義才是大富,
此乃共同富裕。
(蒯大富同薄一波辯論語)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前三十年睡不醒,後三十年睡不著。
《蒯大富》序言
唐 少 杰

蒯大富,何许人也?凡是当年在"文化大革命"(以下简称文革)故乡参与或经历或置身
于文革历史及文革运动的人们,都熟悉这个名字,都熟悉这个人物对于文革初期历史所
起的作用。今天,出生在1980年代(更不用说1990年代)之后的中国大陆青年人,大多
数可能对蒯大富的名字和事迹比较陌生。然而,无论怎样,正如在当年苏联共产党历史
上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一些以人物名称为标志的并有其特定政治功能的"文化现象"(
诸如"日丹诺夫现象"、"斯达汉诺夫现象"、"苏斯洛夫现象"、"周扬现象"、"雷锋现象"
等等),蒯大富或曰"蒯大富现象"是文革1966年夏季涌动和突起、1967年经历高潮和狂
飙、1968年底陷于低潮和衰落的一个政治标记或一个...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87
3
钱穆先生说:满清政权是“部族政权”[1],满清贵族入据中原后,为保障满洲主体统治,奉行“首崇满洲”政策,给予旗人以诸多法定特权,在制度上保证全体旗人在长达二百六十多年时间里,享受着高于国内其他民族的待遇,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满人这个名词,是代表特权的记号 ”[2]。
一、旗人制度性特权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一)、政治方面
“……清代政治,和中国传统政治不同,因它背后有一批特别拥护皇帝的,这便是皇帝的同部族,就是满洲人。照理皇帝是一国元首,他该获到全国民众之拥护,不该在全国民众里另有一批专门拥护此政权的。这样的政权,便是私政权,基础便不稳固。清代政权,始终要袒护满洲人,须满洲人在后拥护,才能控制牢固,这便是这一政权之私心”[3]。基于这种“私心”,满清统治者在政治上给予满人以远高于汉人的特权。
1、入仕条件
清代汉人入仕基本要通过科举考试,这种作法本无可非议,但与之相反的是,清代满人入仕,则无此限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学校、荐举、议叙、捐纳、世袭、荫子、翻译科举等等,不一而足。清末朱彭寿说:清代“二百余年来,旗人由科举入仕而为一、二品...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7325
4
☆─────────────────────────────────────☆
daye (rouge) 于 (Thu Oct 7 11:10:09 2010, 美东) 提到:
西藏高寒之地,怎么养的起那么多兵?当时的生产力更低,
高原生活应该更艰苦。
后来英国人打西藏的时候,十个英兵在夜里可以对抗一千个拿枪的
藏兵,然后天亮以后击败他们。怎么突然那么怂?解放军进藏的
时候打士气高昂的藏军好像也是摧枯拉朽一般。
☆─────────────────────────────────────☆
Reynold (相濡以沫) 于 (Thu Oct 7 11:13:57 2010, 美东) 提到:
按照大众化的解释,是因为喇嘛教腐蚀了英勇善战的Tibeteans.

☆─────────────────────────────────────☆
dhzdhz (敦厚之大胡子教主) 于 (Thu Oct 7 11:14:04 2010, 美东) 提到:
据说唐朝天气暖和,长安都可以种二季稻,四川可以种荔枝啥的。
☆───────────────────────... 阅读全帖
l*****d
发帖数: 7963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胡乱咏史,请大家批评~~
1. 金蝉脱翠壳,英烈竞折腰。谁闻黄鹂鸟,啼声灞上娇。
2. 抛砖引玉兔,月隐嫦娥哭。营连千万帐,雾散见金乌。
3. 借刀杀何人,白刃来去沉。金鞘凝碧血,千年落红尘。
4. 以逸来待劳,将军何逍遥。三千骁勇士,早已埋伏悄。
5. 擒贼先擒王,三军何须忙。单于纵插翅,难逃此一桩。
6. 趁火须打劫,莫把气来歇。功成身退后,自在清秋节。
7. 关门捉贼盗,贼盗何惊忙。东突又西躲,终被一扫光。
8. 浑水摸鱼去,敌人一锅端。友朋分酒肉,残羹尽余欢。
9. 打草惊蛇怒,嘶嘶毒牙长。击其三寸处,剥取皮一张。
10. 瞒天过海去,难逃百万兵。整舰击穷寇,江山万里宁。
11. 反间需用计,无须一时急。蒋干盗书后,好戏方开题。
12. 笑里藏刀箭,粉光蕴柔情。美人软语俏,将军万里行。
13. 顺手牵羊去,只留毛一根。万民感此德,言恩比海深。
14. 调虎离山坳,松间不闻风。打虎真英雄,醉卧青石中。
15. 李代桃花僵,花落难闻香。蔡侯好颜色,伤心岂息娘?
16. 指桑骂槐意,何人不得知?莫云清风短,书上字不... 阅读全帖
G********C
发帖数: 456
6
胡志伟
1923年2月20日,孙中山先生应香港大学校监、港督葛罗斯汾之邀前往发表演说。当何
东爵士陪同中山先生进入大礼堂时,全体学生与来宾起立鼓掌欢迎,达数分钟之久,且
挥动帽子,欢呼声与拍凳声夹成一片。港大学生会主席何世俭首先致欢迎词云:“用任
何言语介绍孙中山先生皆无必要,因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就是中国的同义字,孙中山先生
的经历如用书本记载下来,无疑的将是最吸引人的事迹,如果爱好自由是伟大的考验,
那么孙中山先生将与伟大共存,因此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么一位中国的伟人,一个
真正的君子,和一个胸怀广阔的爱国者”。 (1)
这是上世纪20年代,居住香港的知识份子对孙中山先生的评语。 17年后,在陪都重庆
的国民政府明令全国,尊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再过16年,毛泽东主席发表《纪念孙中
山先生》(2)一文,盛赞他“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
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说:“我听过他多次讲演,感到他
有一种宏伟的气魄。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知道他是很虚心
的。”对于他的缺点,“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 阅读全帖
g******4
发帖数: 6339
7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当《共产党宣言》最初用德文在1848
年出版时,“共产主义同盟”还是一个秘密团体,其影响局限在英、法等欧洲国家。过
了半个世纪,到19世纪末叶,这个“幽灵”出现在中华广袤的大地上。又过了半个世纪
,到20世纪中叶,社会主义已经变成滚滚洪流,席卷全球。以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
的中国共产党也在此时夺取了全国政权,神州大地开始英姿勃发地迈向社会主义。再过
半个世纪,到20世纪末叶,一度红红火火的社会主义陷入前所未有低谷,以至有人大胆
断言:历史已经终结,人类社会只有资本主义一途,别无选择。
在过去二十多年里,“市场原教旨主义”甚嚣尘上。它的许诺很简单、也很诱人:只要
将财产权交给私人,将决策权交给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私人业主,将政府干预减至最
低程度,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就会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无尽的财富,“下溢效应”最
终会让所有人受益。
然而,正如卡尔•波兰尼指出的那样,“这种自我调节的市场的理念,是彻头彻
尾的乌托邦。除非消灭社会中的人和自然物质,否则这样一种制度就不能存在于任何时
期;否则,它将摧毁人类并将其环境变为一片荒野”。[... 阅读全帖
s******i
发帖数: 870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转发:毛泽东和张国焘的斗争
http://www.wyzxsx.com/zazhi/no.151.htm#_Toc316325067
郭建波:雪山弥雾、草地惊雷——长征期间毛泽东和张国焘斗争的历史考察
谨以此篇献给我们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诞辰一一八周年 。同时也献给为了中
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英勇牺牲的先烈,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浇灌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
之花,用自己人生的壮举谱写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史的光辉篇章,用自己短暂的生命铸造
了共和国大厦的辉煌。
在艰难的革命斗争年代,如果没有毛泽东多次把党和革命从危难中解救出来,我们就不
会取得一九四九年的胜利,甚至党和革命的前途就会被葬送。本文所论述的毛泽东和张
国焘长征期间就北上和南下的斗争就是其中的一次。
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他在临终前总结自己的一生时
说,他一辈子办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建立新中国,一件是文化大革命。在他心目中文化
大革命要比建立新中国还重要得多,因为这是关系到无产阶级政权的兴亡大事,这是人
类发展史上的一个空前壮举,对于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筑固无产阶级专政,保证社会主
义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他看到,对这件事赞成...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312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隋书 帝纪第四
八年春正月辛巳,大军集于涿郡。以兵部尚书段文振为左候卫大将军。壬午,下诏曰:主
刑典天地大德,降繁霜于秋令;圣哲至仁,著甲兵于刑典。故知造化之有肃杀,义在无
私;帝王之用干戈,盖非获已。版泉、丹浦,莫匪龚行,取乱覆昏,咸由顺动。况乎甘
野誓师,夏开承大禹之业;商郊问罪,周发成文王之志。永监前载,属当朕躬。粤我有
隋,诞膺灵命,兼三才而建极,一六合而为家。提封所渐,细柳、盘桃之外,声教爰暨
,紫舌、黄枝之域,远至迩安,罔不和会。功成治定,于是乎在。而高丽小丑,迷昏不
恭,崇聚勃碣之间,荐食辽“之境。虽复汉魏诛戳,巢窟暂倾,乱离多阻,种落还集。
萃川薮于往代,播实繁以迄今,眷彼华壤,剪为夷类。历年永久,恶稔既盈,天道祸淫
,亡征已兆。乱常败德,非可胜图,掩慝怀奸,唯日不足。移告之严,未尝面受,朝觐
之礼,莫肯躬亲。诱纳亡叛,不知纪极,充斥边垂,亟劳烽候,关柝以之不静,生人为
之废业。在昔薄伐,已漏天网,既缓前擒之戮,未即后服之诛。曾不怀恩,翻为长恶,
乃兼契丹之党,虔刘海戍,习靺鞨之服,侵轶辽西。又青丘之表,咸修职贡,碧海之滨
,同禀正朔,遂复夺攘琛”,遏绝往来,虐及弗辜,诚而遇祸。輶轩奉... 阅读全帖
b**********u
发帖数: 2817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秀成:天国兴亡的见证人
太平军失败与李秀成剖因
? 裴毅然
军事乃政治的延续,战争只是政治较量的最后格斗,而政治较量的基础又在经济与
文化,比拼的不仅是人力物力,更有综合调配的管理能力与设计全盘的文化智力。应该
说,无论从哪一方面来分析,太平军最后的军事失败都是必然的。
一、政治上陈腐恶化
1851年金田举事之初,政治设计上即无新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不过是“均贫富”的老套套,虽能号召饥民于
一时,却无力支撑以长久。
太平天国运动早期创始人实为南王冯云山,最艰苦最基础长达七年的紫荆山传教聚
众,均为冯云山奔走策划。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核心人物的加入,也是
冯的功劳。包括最初的典章制度,亦由冯撰稿拟定。《李秀成自述》内云:“谋立创国
者出南山之谋,前做事者皆南王也。”既有毅力又有能耐,极受信徒尊重,按说冯云山
完全可以自立,他之所以一再“让贤”于四考秀才不售、“日售赌博”的洪秀全,乃是
因为冯根据星相术,认为洪秀全“多异相”、“有王者风”,生辰八字当贵为“九五之
尊”,而自己的面相却不行,再四动员洪秀全参与其事。
1... 阅读全帖
z******4
发帖数: 4716
11
脱水版
http://www.tieku001.com/74052/1.html
很长,大家硬着头皮看吧,欢迎指出文中错误的地方啊
---------------------------------------------------------------------
东汉永平二年(公元59年),年仅26岁的原重庆市江洲县县委书记张陵,正式向朝廷提
出辞职申请。
这件事对于朝廷来说,是件小事。但对于中国历史来说,却是件影响深远的大事。
张陵,字辅汉,祖籍江苏省丰县,汉光武帝建武十年生,相传为西汉贤相张良的
八世孙。从这一点看得出,他的基因是很过硬的。
和所有后来有出息的人一样,张陵从小就显出与众不同的天赋:七岁时就精通《
道德经》,而且“天文地理河图洛书无不通晓”!这就很了不起了,请问在座的看官,
你们年纪也是一大把了,有哪个敢拍胸脯,说自己“粗通”《道德经》?
当时还没有兴科举考试,但朝廷也有自己的办法,叫“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
也就是让地方上的三老四少,看看自己周围有没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如果有
,就推荐给朝廷做官。张陵读《道德经》读出了名,于是给推荐上去当了县级领导干... 阅读全帖
x*****z
发帖数: 787
12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耻辱、羞愧、畏惧或者种种不堪,我都难以理解,父亲何以如此
持久地回避提及他的父母兄姊。即使在他暮年的平淡岁月里,也始终保持着拒绝回忆的
习惯,而不像大多数老人那样爱唠叨过去的痕迹。他像一个纯粹凭直觉而熟稔行路的盲
人,总能巧妙地避开坑洼一样躲闪着那段凹陷的岁月。以致于让人误会他几乎像陨石一
样来到这个星球,他的身后是一片巨大的虚空;他来时的路飘渺无迹,只是仅供凝思而
永远难以洞彻的沉沉星云。
这似乎意味着我的血液之河只上溯到父辈就枯涸了,我像一条没有源头的细流般在大地
上慢慢洇干。但这是不合逻辑的,不管祖父母的存在怎样如同传说一样难以亲近,我相
信父亲和我都永远根据在那个庞大家族的废墟上。它在若干年的隐秘梦影里,在浩淼难
问的冥冥之中,默默地提供了我们两代人在苦难泥土上存活的力量。
我真正得以窥见父亲的家史是在他不治而逝之后。那是一九九四年的冬天,我在警察的
陪同下赶回恩施奔丧。父亲在一面血红的党旗下似乎安详了,带着他隐忍一生的巨大秘
密等待着最后的火焰——他几乎已决意要将一切胸中块垒都花为灰烬——他唯一的遗嘱
是把骨灰撒向清江,让流水带他回到老家。
老家?老家?我... 阅读全帖
G********l
发帖数: 574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武则天如何挑选男宠?
众所周知,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女皇帝,不但权力在握,更是享受男女之情
。事实上,根据史书的记载,历史上成为武则天男宠的男人并不在少数,今天,小编为
你揭秘这些男宠,一起看看武则天都是如何挑选男宠的吧。
在古代,男人可以光明正大地招妻纳妾,可以堂而皇之地招嫔纳妃;而作为男人的附属
品,女人只能与其他几个,几十个,几百个,几千个,甚至几万个女人共同分享一个男
人,能不能分得一杯羹还两说。
究其本质,还是一个“权”字
男人打盹的时候,女人偶尔也会掌权,但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教以及女性在传统观念下因
长期压制生理需求而形成的特有的矜持,决定了女人不能像男人在占有异性方面那样大
张旗鼓,为所欲为。
于是,秘密招纳男宠或者说秘密情人,成为她们用来解决身心欲望的最佳方式和主要途
径。显然的:年轻、貌美、健壮,是武则天挑选男宠的三个必备条件。
上有需求,下必投其所好
那么,是不是符合这三个条件的男子,就可以充当武则天的男宠呢?非也。唐代文人宋
之问就吃了武则天的闭门羹。
宋之问很有才华,且“伟仪貌,雄于辩”(《新唐书》),各方面条件都不错。武则天下
令“选美少年为左右奉宸供奉”,宋之问蠢蠢欲动,也... 阅读全帖
s**x
发帖数: 266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古代十大美女
西施
西施浣纱西施,名夷光,春秋战国时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天生丽质,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时越国称臣於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的作用。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后吴国终被勾践所灭。吴被灭后,越王勾践班师回朝,携西施以归。越王勾践的夫人潜使人引出,负以大石沉于江中,曰:“此亡国之物,留之何用?”后人不知其事,讹传与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终。遂有“载去西施岂无意?恐留倾国误君王”之句。又有言范蠡恐越王复迷其色,乃以计沉于江中,此是错误的说法。
西施是个浣纱的女子,她在河边浣纱时,清彻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流传开来。中国历史中西施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因此她排第一毫无疑问。
貂蝉
貂蝉画像貂蝉,在关汉卿的剧本里记载此女名为任红昌,山西并州(今忻州)人。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428
15
张德信
朱元璋由贫穷的牧童到皇帝,尤其是他在与元朝和群雄的拼杀中,往往能出奇制胜
,逢凶化吉;他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军事才能,常常令 人叹为观止;他振兴破
败的雄心,反腐倡廉的执着,治世理乱的雄心,以及开规模、立条章、审形势、构框架
之中表现出来的局器宏阔、处事条理等等的较高文化素 养,无不使人惊服。然而,又
不得不使人产生怀疑:他的文化知识,以至深厚的文化素养,从何而来?如何聚积、升
华?他何以对传统文化有如此的认识与理解,等 等。本文拟由此入手,予以探讨,姑
为引玉之砖。
(一)
文化如积沙,越积越 厚。它沉淀了过往的经验与智慧。书册是文化的主要载体。
文化必须通过长期艰苦学习而后得,因而一般是有闲者的专利品。文化人,或地主阶级
知识分子,就是那 些有闲者中间的一个特殊集团。这个集团也正是封建王朝立法行政
的主要依靠力量。元朝政府推行民族压迫政策,维护固有习俗,固有治法,歧视汉人,
歧视汉文化 和汉族知识分子,使这些文人学士中的大多数仕进无门,岐路徘徊,不得
不隐身巷陌,和光同尘。这就使他们比较容易地卷进农民造反的大潮。大量落拓书生背
叛朝 廷,作贼作寇,是元末农民起义的一大特...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老钱:波里比阿的政治理论
http://hx.cnd.org/?p=128330
“将单纯政体的所有优势和特点结合在一起,使每一方都不得逾越自己的界限,蜕变为
相应的堕落政体。每一方面的权力都受到对立的一方的钳制,任何一方都不使某一方偏
向或超越某一方。因为权力钳制原则的存在,这样的政体得以长期处于和谐、平衡状态
,历久而不衰。”
——《历史》,波里比阿(Polybius)
对于古罗马的历史,有四位古代历史学家的作品是人们无法回避的,他们是波里比阿、
李维(Titus Livius)、狄奥多罗斯(Diodorus)、和普鲁塔克(Plutarch)。其中,
第一位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位是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阿。波里比阿生活的时代正是罗马崛
起的时代,作为摧毁迦太基的罗马统帅小西庇阿(Scipio Amilianus)的挚友,他亲身
见证了罗马的崛起。作为一个有着希腊贵族血统的当时最出色的人文学者、军事家、和
前希腊的行政官员,他对罗马由一个默默无闻的、位于地中海一角的未开化小国,在53
年之内征服了几乎当时整个人类所居住的地方的业绩,极为好奇。为此,他写出了一部
古代最出色的罗马史——《历史》(The Historie...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7
古代小说诗词中总是会出现这样的描写,女子与情郎偷情,却要带上自己的枕头。
古代男女幽会偷情的绯闻事件经常可见诸史料,但是人们仔细翻阅这些史料后就会发现
,古代的女子不论是大家闺秀,还是皇室公主,她们之中的一些人经常是带着自己的枕
头前往与情人幽会偷情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呢?细细分析一下,无外乎有以下三大原因:
第一大原因:鸳鸯枕上枕鸳鸯,古代男女寻欢作乐的实用之物。
在人们最为熟知的王实甫的元代着名杂剧《西厢记》中,相府小姐崔莺莺与张生夜
半幽会时就带着一个叫做鸳鸯枕的枕头。书中写道:鸳鸯枕,翡翠衾,羞搭搭不肯把头
抬,弓鞋凤头窄,云鬓坠金钗。那么,崔莺莺带的这个鸳鸯枕究竟是什么样的枕头呢?
是枕套上绣着一对鸳鸯的枕头,还是绣着鸳鸯的一对枕头,或者是那种很长的双人枕?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种鸳鸯枕就是给这一对偷情的鸳鸯枕的,也就说要两个人同时用。
第二大原因:玲珑枕枕上留香,古代风流才女的浪漫之作。
崔莺莺是这样,三国时的洛神甄妃也是如此。建安七子之一的曹植曹子建七步成诗
,可谓独步天下,但是他却与自己的嫂嫂甄氏互相爱慕,情投意和,恨不能日夜相守。
然而甄氏乃其兄长魏文帝曹丕的妃... 阅读全帖
K*****2
发帖数: 9308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六朝建都与军事重镇的分布(zz)
作者:郭黎安
一、守卫建康的重镇——京口和历阳
都城的选址与确立,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皇朝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大事,因为它将影响
到政权的稳固和国祚的长短。六朝定都建康(今南京),除了一般都城所考虑的交通条
件、经济腹地以及有利于控制其所统治的地区等因素外,基于南北分裂的形势和限江自
保的基本国策,则更注重防卫。而防卫所持者重在长江。古人云:“长江千里,险过汤
池,可敌十万之师。”(注: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卷上《江河门》注引《江南野
史》,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但是,能否守住这一天险,确保首都安全,关键
又在京口和历阳。
京口(今镇江)位于建康以东八十公里的长江南岸,除本身山水险峻,可资设防外,在
地理位置上尚有以下特点:其一,六朝时期,建康—京口段的长江江面十分宽广(注:
乐史:《太平寰宇记》卷八九引《舆地志》:“天景清明,登之(指北固山)望见广陵
城如在青霄中,相去鸟道五十余里。”光绪八年金陵书局刻本。),风高浪急,而江的
南岸正是宁镇丘陵所在,矶石绵延,“高岗逼岸,宛如长城,未易登犯”(注: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卷二五,中华书局1955年版,下同。)。京口以下接近长江喇...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doxso (doxso),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穿越回古代怎么写好一份劝进表--马伯庸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l 22 08:25:56 2017, 美东)
异教徒告解室
首发于
异教徒告解室
写文章
穿越回古代怎么写好一份劝进表
穿越回古代怎么写好一份劝进表
马伯庸
马伯庸
10 小时前
劝进是一个政治举动,写劝进表则是一门技术活儿。
“劝进”这个词,本意是劝勉、促进,诸如“上下同心,劝进农业”、“砥砺藩屏,劝
进忠信”等等,偶尔也会用在劝人喝酒吃药上,像宋代皇帝阅完兵,要赏管军的三盏劝
进酒,即是这种用法。
可一旦这个词出现在政治语境里,气氛立刻就变得不一样了,因为它往往预示着皇权更
迭——在古代政治里面,没有比这更严肃的事情了。
皇权更迭有很多形式,具体来讲,大部分古代“劝进”会发生在这样一种场景下:有人
想当皇帝了,但慑于某种规矩和舆论,不好自己主动开口。这时就会有一班贤臣急主公
之所急,站出来论证其称帝的举动是多么正确合理,敦促他尽快践祚。这种举动,叫做
“劝进”,所形成的正...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2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马伯庸:穿越回古代怎么写好一份劝进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Sep 13 16:38:22 2017, 美东)
劝进是一个政治举动,写劝进表则是一门技术活儿。
「劝进」这个词,本意是劝勉、促进,诸如「上下同心,劝进农业」、「砥砺藩屏,劝
进忠信」等等,偶尔也会用在劝人喝酒吃药上,像宋代皇帝阅完兵,要赏管军的三盏劝
进酒,即是这种用法。
可一旦这个词出现在政治语境里,气氛立刻就变得不一样了,因为它往往预示着皇权更
迭——在古代政治里面,没有比这更严肃的事情了。
皇权更迭有很多形式,具体来讲,大部分古代「劝进」会发生在这样一种场景下:有人
想当皇帝了,但慑于某种规矩和舆论,不好自己主动开口。这时就会有一班贤臣急主公
之所急,站出来论证其称帝的举动是多么正确合理,敦促他尽快践祚。这种举动,叫做
「劝进」,所形成的正式文本,则被称为「劝进表」。
再接下来,劝主要反复辞让,表示谦逊不受,贤臣们要反复坚持劝进,来回三次。走完
这个流程,就可以... 阅读全帖
w*l
发帖数: 754
21
劝进是一个政治举动,写劝进表则是一门技术活儿。
“劝进”这个词,本意是劝勉、促进,诸如“上下同心,劝进农业”、“砥砺藩屏
,劝进忠信”等等,偶尔也会用在劝人喝酒吃药上,像宋代皇帝阅完兵,要赏管军的三
盏劝进酒,即是这种用法。
可一旦这个词出现在政治语境里,气氛立刻就变得不一样了,因为它往往预示着皇
权更迭——在古代政治里面,没有比这更严肃的事情了。
皇权更迭有很多形式,具体来讲,大部分古代“劝进”会发生在这样一种场景下:
有人想当皇帝了,但慑于某种规矩和舆论,不好自己主动开口。这时就会有一班贤臣急
主公之所急,站出来论证其称帝的举动是多么正确合理,敦促他尽快践祚。这种举动,
叫做“劝进”,所形成的正式文本,则被称为“劝进表”。
再接下来,劝主要反复辞让,表示谦逊不受,贤臣们要反复坚持劝进,来回三次。
走完这个流程,就可以称帝了。
“劝进表”的性价比相当高。它的政治风险很小,因为那些有“劝进”需求的人,
本身实力已足够强大,距离皇位只差个名分而已,你押错宝拍错马屁的概率很低;同时
收益却很大,一纸劝进表交上去,就算不是嫡系出身,也能摇身变成从龙之臣,坐收拥
立之功。
西晋灭亡之后,好多人...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2
文:徐慧君
所谓“管仲陷阱”,核心就是“利出一孔”——只有一个获利的孔道、途径。即国家采
用政治经济法律手段,控制一切谋生渠道同时垄断社会财富的分配,那么人民要想生存
与发展,就必然要事事仰给于君主(国家)的恩赐,这样君主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奴役支
配其治下的民众了。这一思想为春秋前期著名的政治家、先秦法家先驱管仲首创。
管仲的原话是:“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半屈;出三孔者,不可以举
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先王知其然,故塞民之羡(多余的钱财),隘(限制)其利
途,故予之在君,夺之在君,贫之在君,富之在君。故民之戴上如日月,亲君若父母。
”[1]这一思想被历代专制君主奉为统治民众的金科玉律,成为实施中国特色的人身控
制的黄金法则。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诺,将人的需要分为几个依次递进的层次,最下面是生理
需要(食物、居所、睡眠、性等),然后依次是安全与保障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
他人的尊重与自我尊重的需要,最上面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低一级的需要得到满足
以后,新的更高一级的需要才会出现。[2]中国的先贤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
下攘攘,皆为利往”[3]。人的天性是... 阅读全帖
S*******s
发帖数: 13043
2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人的春节密码
滚动新闻: 东方网>>中国频道>>滚动新闻>>正文 保护视力色: 解读中国
人春节密码:回家祭祖成为部分人群信仰2011年1月27日 14:39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李静睿 钱炜 陈薇 葛剑雄 刘炎迅 选稿:张侃理
中国人的春节密码
——我们是谁?我们来自何处?
不管其他的节日怎样被虚度,不管长长短短的假期怎样被“宅”与“消费”浸染,
华夏子民,无论身处我们地球的哪个角落,总是对农历正月初一——“春节”有着不可
替代的记忆和期盼。
这个绵延2000余年的华人“大节”,曾经被我们的民族赋予太多的寄托,国运的昌
隆、家族的凝聚、神灵的护佑
100年前,当新生的共和政府改传统农历的元旦为春节至今,一个世纪的沧海桑田
,中国经历了太多的战乱、革命、运动和变革。旧风俗的消失、新风俗的确立,世俗和
物质主义的盛行,使得春节,这个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节日在当今一些人心目中,也变
得平淡,不复记忆中的厚重。
近30余年来,空前未有的大变革让中国人经历了历史上少有的大范围迁徙流变。一
代、两代、三代的中国人,离开自己的父母之乡,在外面的世界打拼、奋斗,寻求机会
、财富和成功... 阅读全帖
z**********0
发帖数: 224
24
[导读]翻开1948年的日记,我们没有看到他为食物短缺而苦的记载,相反,多的倒是下
面一些文字:"饮藕粉少许,立即呕吐";"饮牛乳,但甚痛苦";"晚食过多";"食欲佳
,终因病患而克制";"吃得太饱";……
资料图:朱自清
原载《中国历史的宿命》 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
朱自清真的是被饿死的吗
1948 年是朱自清人生的最后一个年头。对于一个学者、作家,这意味着思考和创作的
终结,对于曾经从其思想文化遗产里受益的人,意味着深长的思念和不尽的感戴。但朱
自清1948年的意义绝非仅止于此,因这一年里他的某些言论、文字和行动,他被塑造为
接受人民呼唤,终于从象牙之塔里走出的斗士,其晚年的"选择"和" 转变"被界定为知
识分子走什么样的道路的宏大命题。
1948年,中国发生了什么?在朱自清的生命年轮里,又发生了什么?
按照通行的说法,1948年是两个阶级搏斗初见分晓的一个特殊年代。对于知识分子来说
,不论他们曾经持何政治立场,一个旧时代即将被埋葬,这一点,哪怕终日兀坐书斋不
问世事的人都会有所感知。于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摆在了面前,这就是面对这样的历
史巨变与转折,你兴奋也好,沮丧、惶惑也罢,无... 阅读全帖
l*****d
发帖数: 7963
2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oet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adyred (落红万点,好运名:小旺红), 信区: Poetry
标 题: 【七月战火飘飞】36计藏头古诗咏史兼瞎掰 (36首)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l 8 21:49:49 2011, 美东)
平仄比较难调整,就这样了,哈哈
1. 金蝉脱翠壳,英烈竞折腰。谁闻黄鹂鸟,啼声灞上娇。
2. 抛砖引玉兔,月隐嫦娥哭。营连千万帐,雾散见金乌。
3. 借刀杀何人,白 刃来去沉。金鞘凝碧血,千年落红尘。
4. 以逸来待劳,将军何逍遥。三千骁勇士,早已埋伏悄。
5. 擒贼先擒王,三军何须忙。单于纵插翅,难逃此一桩。
6. 趁火须打劫,莫把气来歇。功成身退后,自在清秋节。
7. 关门捉贼盗,贼盗何惊忙。东突又西躲,终被一扫光。
8. 浑水摸鱼去,敌人一锅端。友朋分酒肉,残羹尽余欢。
9. 打草惊蛇怒,嘶嘶毒牙长。击其三寸处,剥取皮一张。
10. 瞒天过海去,难逃百万兵。整舰击穷寇,江山万里宁。
11. 反间需用计,无须一时急。蒋干盗书后,好戏方开题... 阅读全帖
G********C
发帖数: 456
26
胡志伟
1923年2月20日,孙中山先生应香港大学校监、港督葛罗斯汾之邀前往发表演说。当何
东爵士陪同中山先生进入大礼堂时,全体学生与来宾起立鼓掌欢迎,达数分钟之久,且
挥动帽子,欢呼声与拍凳声夹成一片。港大学生会主席何世俭首先致欢迎词云:“用任
何言语介绍孙中山先生皆无必要,因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就是中国的同义字,孙中山先生
的经历如用书本记载下来,无疑的将是最吸引人的事迹,如果爱好自由是伟大的考验,
那么孙中山先生将与伟大共存,因此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么一位中国的伟人,一个
真正的君子,和一个胸怀广阔的爱国者”。 (1)
这是上世纪20年代,居住香港的知识份子对孙中山先生的评语。 17年后,在陪都重庆
的国民政府明令全国,尊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再过16年,毛泽东主席发表《纪念孙中
山先生》(2)一文,盛赞他“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
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说:“我听过他多次讲演,感到他
有一种宏伟的气魄。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知道他是很虚心
的。”对于他的缺点,“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4465
2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而 今 迈 步 从 头 越
而 今 迈 步 从 头 越
·散宜生·
在 中 共 的 历 史 上 , 遵 义 会 议 是 一 个 重 大 的 转 折 。 按 中
共 的 标 准 说 法 , 这 次 会 议 奠 定 了 毛 泽 东 的 领 袖 地 位 , 从 此
中 国 的 共 产 主 义 革 命 就 从 胜 利 走 向 胜 利 。 毛 泽 东 长 征 时 的
一 首 词 — — 《 忆 秦 娥 · 娄 山 关 》 , 写 的 就 是 此 次 会 议 后 的
一 次 战 斗 。
忆 秦 娥   娄 山 关
1 9 3 5 . 0 2
西 风 烈 ,
长 空 雁 叫 霜 晨 月 。
霜 晨 月 ,
马 蹄 声 碎 , 喇 叭 声 咽 。
雄 关 漫 道 真 如 铁 ,
而 今 迈 步 从 头 越 。
从 头 越 ,
苍 山 如 海 , 残 阳 如 血 。
大 家 都 知 道 , “ 郭 大 不 要 脸 ” 郭 沫 若 对 毛 泽 东 诗 词 的
讲 解 , 与 其 称 之 为 文 学 评 论 , 还 不 如 叫 献 忠 信 或 表 态 书 。
但 是 这 首 《 忆 秦 娥 》 却 是 个 例 外 , 郭 老 自 称 ...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1985
28
坚强守卫祖国每一寸领土的中华民国
作者: 南方系吹吧(冯.城.红.茶) [197930:17055], 11:47:41 03/28/2012:
- 论剑谈棋 豪杰尽聚 -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既然KMT如此坚强的保卫南海国土,为什么会把鸿庥岛、南子岛、敦谦沙洲、
景宏岛、南威岛和安波沙洲这些岛屿沙洲都丢失了呢?只剩下一个太平岛还好意思说保
卫国土
----------------------------------------------------------------------
-------
通过抗战,中国光复了全部大陆国土,收回了台湾和澎湖,这已经众所周知了,
而过去很少提到、但意义同样重大的,是南海诸岛的归我版图、陆地一些争议地区主动
权的获得和新疆的内附,这几件事对于后来的影响,都非同小可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上篇回顾:抗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二战结束之际
,盟国方面原拟安排中国赴日受降并参与占领...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5617
2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a4d1101014vtt.html
胡乔木诗词二十六首
(2012-07-10 00:09:55)

六州歌头[二首] 一九六五年新年
江山万里,一派好风光。天日朗,人心畅,奋图强。比和帮,大野争驰荡。空依
傍,开兴旺,催能匠,添奇象,巧梳妆。刮目相看,古国呈新样,赤帜威扬。羡参天大
树,傲骨斗冰霜。桀犬徒狂,吠何伤! 莫非非想,全无恙;知风浪,辨康庄。侵凌
抗,兵民壮;病虫防,斗争长。文武勤劳尚,披荆莽,事农桑。险同上,甘相让,苦先
尝。身在茅庐,举世烽烟望,血热中肠。欲闻鸡起舞,整我战时装,共扫强梁。
其二
寒山远望,春暖越重洋。春潮莽,连天壤,震遐荒。战歌昂,凌厉山河壮。干戈掌
,方针讲,人民仰,同仇广,阵容强。触目惊心,败叶纷纷降,兔死狐伤。直冰崩瓦解
,何计逞猖狂?两大分赃,梦徒香。 纵添兵将,夸大棒,嚣尘上,陷泥塘。纷说项
,宣忍让,舌如簧,愿难偿。大宇东风旺,无遮挡,任飞扬。争解放,坚方向,锐锋芒
。何世人间,虎豹容来往?众志金汤。教红旗遍地,万国换新...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3107
3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童之伟:风雨过后看重庆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zgyj/dfzl/article_2012102969874.
【作者按:此文摘要版载于2012年10月26日《经济观察报》,现发表该文完整版。】
2012年9月21日至9月24日,我应一些朋友之邀,到重庆进行了为期4天的讲学和考
察,那时薄熙来先生还没有“双开”。这是重庆事件之后我首次去这座山城,也是在过
去差不多5年中第一次去那里。回来后,我把自己那几天在重庆的一些见闻和感受,在
重新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整理成此文,相关文字或许可供对重庆事件感兴趣的读者参
考,也可算是我对曾关注拙作《重庆打黑型社会管理方式研究报告》[ 该研究报告于
2011年10月在中国宪法学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西安)首次公开发表,2012年2月在
“中国选举与治理网”和“共识网”发表。]或对该报告表达过不同意见的读者所做的
一点回应。
一、终于再次来到了重庆
回想一下,2008年之前,我至少到重庆去过四次,在那里有不少学生和朋友。
过去5年中,我曾数次打算再去重庆,但每次都因故未能成行。第一次是2010年秋
,当年我应邀去某大学讲学,大体日期已经... 阅读全帖
K*****2
发帖数: 9308
31
全相朝鲜半岛评话
第十五回:匹夫报国恩鲁尼战死 朱门失晚节女王请降
却说当年八月间,朝鲜人民军地中海舰队明攻马赛,暗渡直布罗陀海峡,一夜屯兵爱尔
兰海,千百门火炮直指利物浦。那厢正日英雄团逞威诺尔,号为三日五百,六日一千,
于敦刻尔克大破英国远征军,英军覆亡,十不存一,生者无不悚然,皆曰:撼山易,憾
思密达难!于是英吉利海峡已失。又不数日,人民军北海舰队奇袭爱丁堡,郡守不战而
降,遂对不列颠岛成三面合围。是日斥候来报,言人民军已于伦敦城东十里安营下寨,
朝野震惊,女王两股战战,群臣几欲先走,杂食将军贝尔格里尔斯出班奏曰:“俺虽是
一介荒野匹夫,却也不忍坐视社稷倾覆,望陛下准俺出城行‘斩首’奇谋,俺虽不才,
口中一副铁齿铜牙却也不是吃素的!定教那宽屏扁脸贼子一百个来,一百个没!嘎嘣脆
!鸡肉味!”女王大喜,遂赐温蜘蛛卵一杯与之壮行,贝尔拱手道:“卵且放下,还可
提供一月蛋白质,某去去便来!”遂剔牙而出。未几,小军慌忙入帐曰:“贝尔将军又
被思密达斩了!”众皆失色,女王哀叹:“三胖不死,我无葬身之地也!”座下多有说
女王降者,忽见一人大步上堂,戟指怒斥道:“有不战而欲降者,当先斩此人祭旗!...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40861
3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iyu1234 (中午吃什么好), 信区: History
标 题: [ZZ]〖天涯头条〗张天师的兴起与没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30 23:21:53 2014, 美东)
脱水版
http://www.tieku001.com/74052/1.html
很长,大家硬着头皮看吧,欢迎指出文中错误的地方啊
---------------------------------------------------------------------
东汉永平二年(公元59年),年仅26岁的原重庆市江洲县县委书记张陵,正式向朝廷提
出辞职申请。
这件事对于朝廷来说,是件小事。但对于中国历史来说,却是件影响深远的大事。
张陵,字辅汉,祖籍江苏省丰县,汉光武帝建武十年生,相传为西汉贤相张良的
八世孙。从这一点看得出,他的基因是很过硬的。
和所有后来有出息的人一样,张陵从小就显出与众不同的天赋:七岁时就精通《
道德经》,而且“天文地理河图洛书无不通晓”!这就很了不起了,请问在座的看官,
你们年纪也是一大把了,有哪... 阅读全帖
b***0
发帖数: 373
3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谁抢走了我的女儿?
题記:是泪的文字,是血的凝结,仅把我几十年历经的痛苦生涯,倾吐在纸上,以唤起
社会的良知,我们不能再恐惧下去了,要勇敢面对历史……
开篇
人的一生中要经历很多人和事,有些很快忘记,有些却留在脑海里,而留在脑海里最深
的莫过于是自己的父母和儿女。
我是个较早失去父母的穷孩子,是在姐姐的照看下长大成人的。1949年底,正当我姐姐
不能供养我这张嘴巴的时候,我和众多苦命的徒工一样,流着眼泪涌进了“革命”阵营
。如果有人问到我:“小鬼,你为什么要参加革命?”我只能用当时视为最朴素的“阶
级情感”语言回答:“消灭剥削,消灭压迫,保卫翻身果实。”其实“剥削”是什么?
根本闹不清;说到压迫吧,似乎还有点门,那就是老板常常打我、骂我,对我吹胡子瞪
眼。所以说,我对旧社会的愤慨倒不是来源于生活的困苦,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凌辱歧视
。可谁能想到历史会在我身上重演呢?
1957年“整风反右”我被定成“极右”,列入中共四川省委红头文件“四川省文艺界二
十四人反革命集团”中成员,还是“钦定”的“七君子”中“一君子”。“在劫难逃”
,接着开除公职送专政机关改造。时间也流逝得快,一晃就十五年了。临近解系的时候
,我思想... 阅读全帖
S*********4
发帖数: 5125
34
"后美国时代"中国大战略--当美国打不败的敌人
文章来源: 观察者 于 2014-11-11 10:08:0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
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 (被阅读 7942 次)
2
【APEC会议正在北京召开,这场汇集亚太地区诸多领导人的会议,也成为步入“后
美国时代”的中国思考、实践新战略的契机。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式体系衰落的趋势
难以逆转,美国追求排他性利益将导致中国脱美化。这一背景下中美新型大国的关系内
涵将如何界定落实,新一轮“习奥会”牵动着全球的目光。而中俄领导人签署了17项内
容丰富的双边文件,也表明了中俄之间战略合作的互补性更高、稳定性更强。面对正在
发生巨变的全球局势,中国领导人及时提出“一带一路”区域战略构想,加速推进亚太
自贸区建设,表明中国有参与重建全球秩序的抱负和行动。中国应选择“共同体战略”
,最重要的工作是建立自信、内修民生、外引资源、制造为本,顺应世界的变化趋势。
本文由凤凰卫视出版中心主笔玛雅采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湘穗教授
后整理成文。】
美国的全球霸权走向“终结阶段”
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一场终结美式... 阅读全帖
l*****7
发帖数: 56
35
yty
(一) 改革派没有好下场的根源
这里的改革,就是历史上讲的改良。确切地说就是“改良与革命赛跑”时期的改良。在
专制社会里,当社会矛盾由于既得利益集团的整体腐败导致的民怨沸腾到了革命一触即
发的地步,体制内的改良派想遏制革命的发生,便搞改良,想力挽狂澜扶大厦于既倒。
由于改良的本质是通过变法或精兵简政直接或间接把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让出一部分给
予劳苦大众。这必然导致既得利益集团的竭力抵抗,一旦有机会便疯狂反扑。
那么,既得利益集团就不怕革命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革命,便是剥夺既得利益集团
的利益与他们获得利益的权力。那为何既得利益集团反而对遏制革命发生的改良誓死反
抗呢?这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简述如下:
1. 既得利益集团不认为革命会很快发生,在判断上与改良派大相庭径。所以,在人类
历史上,几乎所有的革命爆发之时,既得利益集团里的绝大多数都目瞪口呆.
2. 即使革命的烈火已经燃烧,既得利益集团里的绝大多数依然认为可以通过暴力镇压
而扑灭烈火。远的不说,就是当蒋介石面对共产党的军队迅猛增长的时候,他的幕僚陈
布雷劝告他如果不搞土地改革不把富人的财富拿出来救济挨饿的穷人,共产革命的烈火... 阅读全帖
a****h
发帖数: 6153
3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伟大的唐朝 - 中日白江口之战
苏定方平百济塔碑铭[编辑]
正式名称为《大唐平百济塔碑铭》,现位于韩国忠清南道扶余市定林寺的五层石塔底层。
大唐平百济塔碑铭
显庆五年岁在庚申八月己巳朔十五日癸未建
洛州河南权怀素书
原夫皇王所以朝万国,制百灵,清海外而举天维,宅寰中而恢地络,莫不扬七德以驭遐
荒,耀五兵而肃边徼。虽质文异轨,步骤殊途,揖让之与干戈,受终之与革命,皆载劳
神武,未戢佳兵。是知汹水挻祅,九婴遂戮;洞庭构逆,三苗已诛。若乃式鉴千龄,缅
惟万古,当涂代汉,典午承曹。至於任重凿门,礼崇推毂,马伏波则铸铜交阯,窦车骑
则勒石燕然,竟不能覆鳀海之奔鲸,绝狼山之封豕。况丘树磨灭,声尘寂寥?圆鼎不传
,方书莫纪?蠢兹卉服,窃命岛洲;襟带九夷,悬隔万里。恃斯险厄,敢乱天常?东伐
亲邻,近违明诏,北连逆竖,远应枭声。况外弃直臣,内信祅妇?刑罚所及,唯在忠良
;宠任所加,必先谄幸。标梅结怨,杼轴衔悲。我皇体二居尊,通三表极,珠衡毓庆,
日角腾辉。辑五瑞而朝百神,妙万物而乘六辩。正在柱于西北,回地纽于东南。若夫席
龙图,裒凤纪,悬金镜,齐玉烛。拔穷鳞于涸辙,拯危卵于倾巢。哀此遗甿,愤斯凶丑
,未亲吊伐,先命元戎。使持节神丘、嵎...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37
2016-05-22出鞘军事微信号cqjs123
功能介绍
打造军事原创内容,掌握最新军事资讯.和大家互动交流!
记者:您提出了俄罗斯国家三级底线的概念及其分布规律,三级底线是什么?有哪些分
布规律?
张文木:俄罗斯民族从蒙古人那里汲取了巨大的扩张能量并因此赢得了世界最大的国家
版图,这个版图曾从波罗的海沿岸直抵阿拉斯加,横跨东经20度到西经145度之间。但
也正是由于这过于巨大的国家版图使俄罗斯人在历史上不堪重负,以至从19世纪60年代
后开始一次次后退收缩。收缩总是较多地发生在离其政·治中心——莫斯科——较远的
远东部分。俄罗斯比较自觉的因而也是和平的收缩发生在1867年3月30日,俄罗斯和美
国以720万美元成交正式签订了向美国出售阿拉斯加的协议。
1867年3月30日,美俄正式签订了购买阿拉斯加的协议。1867年4月9日,美国参议院以
37:2的绝对多数表决批准该协议;次年,国会则以113:43通过该协议。在当时的俄罗斯
看来,出售阿拉斯加既赚了些钱,又赢得了与美国基于共同反英立场的友谊。在此之后
,俄国便出现了被迫因而也是流血的收缩。先是1905年败于日本并被迫在与日本签订的...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4465
38
1933年3月,由于负责党中央政治保卫工作的领导人顾顺章和总书记向忠发的先后叛变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中央机关正处在非常艰难的时刻。
两个月前的一个夜晚,中共中央临时负责人、二十六岁的博古已离开上海,转移到中央
苏区。实际上,在此之前,整个党中央的机关都已陆陆续续地搬迁到了江西瑞金。博古
在上海签发的最后一份文件是中共中央《关于反对叛徒斗争的提纲》。
就在这份文件中,中央以极大的愤怒痛斥了这些中共历史上的大叛徒。可是谁也不曾想
到,文件中提到的一个人却悄然活着,始终游走在光明与黑暗之间。一直到六十年以后
才寿终正寝,走完了他极为尴尬的人生旅途。他叫胡均鹤……
1907年夏天,胡均鹤出生于江苏与上海之间的江南小镇甪直。胡均鹤是在苏州长大的,
他从小便失去了父亲,靠母亲替大户人家当佣人挣钱糊口。他的叔叔见他聪明伶俐,便
出钱帮助他念完了小学。胡均鹤从十四岁开始,就到上海的一家小酱油店去当学徒,以
后还曾到卖旧衣服的小店里当过店员,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无产阶级。
1923年,中国工人运动的早期领导人刘华在沪西办了所工友俱乐部,胡均鹤时常到俱乐
部里去活动,与刘华成了好朋友。1925年,上海爆发... 阅读全帖
y***k
发帖数: 9459
39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sdbd/20130617/100815810300.shtml
没有隆重的剪彩仪式,也没有媒体发布会。6月4日,中石油集团仅在其官网发布了一则
600余字的消息:中缅天然气管道缅甸段工程建设全面完成,达到投产试运条件;中缅
原油管道缅甸段工程完成94%,投产目标可控。
作为中国第四大能源进口战略通道,中缅油气管道缅甸和中国段分别于2010年6月3
日和9月10日开工建设。原油管道中国段全长1631公里;天然气管道中国段全长1727公
里;缅甸段油气管道并行敷设,全长771公里。正式投运后,该油气管道每年将向中国
输送2200万吨原油和120亿立方米天然气。
然而,自中缅油气管道动工开始,就遭到缅甸一些非政府组织(NGO)和当地居民强
烈反对。这些人多次聚在该管道的起点——缅甸西海岸的皎漂市和马德岛,反对该项目。
除了环保方面的指责,NGO和当地居民的另一不满,是项目沿途地区的多数居民未
能从油气资源中获益。
诸多阻力背后的原因,在于中国对缅政局变动的战略误判。因为对缅战略偏隘地执
行“上层路线”,中国企业对缅社会... 阅读全帖
d***o
发帖数: 7006
40
异教徒告解室
首发于
异教徒告解室
写文章
穿越回古代怎么写好一份劝进表
穿越回古代怎么写好一份劝进表
马伯庸
马伯庸
10 小时前
劝进是一个政治举动,写劝进表则是一门技术活儿。
“劝进”这个词,本意是劝勉、促进,诸如“上下同心,劝进农业”、“砥砺藩屏,劝
进忠信”等等,偶尔也会用在劝人喝酒吃药上,像宋代皇帝阅完兵,要赏管军的三盏劝
进酒,即是这种用法。
可一旦这个词出现在政治语境里,气氛立刻就变得不一样了,因为它往往预示着皇权更
迭——在古代政治里面,没有比这更严肃的事情了。
皇权更迭有很多形式,具体来讲,大部分古代“劝进”会发生在这样一种场景下:有人
想当皇帝了,但慑于某种规矩和舆论,不好自己主动开口。这时就会有一班贤臣急主公
之所急,站出来论证其称帝的举动是多么正确合理,敦促他尽快践祚。这种举动,叫做
“劝进”,所形成的正式文本,则被称为“劝进表”。
再接下来,劝主要反复辞让,表示谦逊不受,贤臣们要反复坚持劝进,来回三次。走完
这个流程,就可以称帝了。
“劝进表”的性价比相当高。它的政治风险很小,因为那些有“劝进”需求的人,本身
实力已足够强大,距离皇位只差个名分而已,你押错宝...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1
马伯庸:穿越回古代怎么写好一份劝进表
劝进是一个政治举动,写劝进表则是一门技术活儿。
“劝进”这个词,本意是劝勉、促进,诸如“上下同心,劝进农业”、“砥砺藩屏,劝
进忠信”等等,偶尔也会用在劝人喝酒吃药上,像宋代皇帝阅完兵,要赏管军的三盏劝
进酒,即是这种用法。
可一旦这个词出现在政治语境里,气氛立刻就变得不一样了,因为它往往预示着皇权更
迭——在古代政治里面,没有比这更严肃的事情了。
皇权更迭有很多形式,具体来讲,大部分古代“劝进”会发生在这样一种场景下:有人
想当皇帝了,但慑于某种规矩和舆论,不好自己主动开口。这时就会有一班贤臣急主公
之所急,站出来论证其称帝的举动是多么正确合理,敦促他尽快践祚。这种举动,叫做
“劝进”,所形成的正式文本,则被称为“劝进表”。
再接下来,劝主要反复辞让,表示谦逊不受,贤臣们要反复坚持劝进,来回三次。走完
这个流程,就可以称帝了。
“劝进表”的性价比相当高。它的政治风险很小,因为那些有“劝进”需求的人,本身
实力已足够强大,距离皇位只差个名分而已,你押错宝拍错马屁的概率很低;同时收益
却很大,一纸劝进表交上去,就算不是嫡系出身,也能摇身变成从龙之臣,... 阅读全帖
s*x
发帖数: 8041
42
​​罗兴亚MSL,百度词条上写着:“一般认为,罗兴亚人是阿拉伯人、阿
富汗人、摩尔人、波斯人、土耳其人、印度人和孟加拉人等国人的直接后裔。”
此刻,你要敢骂一句,老朱你个粘糕,坭玛直接说罗兴亚人是YSL世界的一个杂种不就
得了,罗嗦这么多干嘛?
你敢说这话试试,信不?我一把掌拍死你!
你懂个鸟!名族团结,名族团结懂不懂?再敢瞎说大实话,一顶破坏名族团结的大帽子
扣给你!不服儿是吧?好,拘留15天,罚款1000元!
不逗了,开片!
罗兴亚MSL,自称孟加拉人,是史上到孟加拉来做生意的阿拉伯人的后裔。
听上去是不是有点儿耳熟?是的,阿拉伯人当年的商队着实了得,隔三岔五的漂洋过海
来看你,只是现在不行了,天天就靠那点油儿活着,哪天没油了,估计屎都吃不上热儿
乎的。
要说许多事情,还真无法按正常人的思维去理想。你说就阿拉伯人这种智商提不起裤子
来的鸟样子吧,却丝毫不能减少全球各路马瓦里们对他们的崇拜,就连被阿拉伯人眼屎
里都不夹的罗兴亚人,也纷纷表示,自己的祖先就是从阿拉伯过来做生意的。
罗兴亚人的祖先是不是阿拉伯人咱不知道,但他们是从孟加拉过来的却是事实。
如果你读过...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43
劝进是一个政治举动,写劝进表则是一门技术活儿。
「劝进」这个词,本意是劝勉、促进,诸如「上下同心,劝进农业」、「砥砺藩屏,劝
进忠信」等等,偶尔也会用在劝人喝酒吃药上,像宋代皇帝阅完兵,要赏管军的三盏劝
进酒,即是这种用法。
可一旦这个词出现在政治语境里,气氛立刻就变得不一样了,因为它往往预示着皇权更
迭——在古代政治里面,没有比这更严肃的事情了。
皇权更迭有很多形式,具体来讲,大部分古代「劝进」会发生在这样一种场景下:有人
想当皇帝了,但慑于某种规矩和舆论,不好自己主动开口。这时就会有一班贤臣急主公
之所急,站出来论证其称帝的举动是多么正确合理,敦促他尽快践祚。这种举动,叫做
「劝进」,所形成的正式文本,则被称为「劝进表」。
再接下来,劝主要反复辞让,表示谦逊不受,贤臣们要反复坚持劝进,来回三次。走完
这个流程,就可以称帝了。
「劝进表」的性价比相当高。它的政治风险很小,因为那些有「劝进」需求的人,本身
实力已足够强大,距离皇位只差个名分而已,你押错宝拍错马屁的概率很低;同时收益
却很大,一纸劝进表交上去,就算不是嫡系出身,也能摇身变成从龙之臣,坐收拥立之
功。
西晋灭亡之后,好多人...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4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穿越回古代怎么写好一份劝进表
穿越回古代怎么写好一份劝进表
马伯庸
马伯庸
7 个月前2017 年 7月 22 日星期六上午 10 点 10 分
劝进是一个政治举动,写劝进表则是一门技术活儿。
“劝进”这个词,本意是劝勉、促进,诸如“上下同心,劝进农业”、“砥砺藩屏,劝
进忠信”等等,偶尔也会用在劝人喝酒吃药上,像宋代皇帝阅完兵,要赏管军的三盏劝
进酒,即是这种用法。
可一旦这个词出现在政治语境里,气氛立刻就变得不一样了,因为它往往预示着皇权更
迭——在古代政治里面,没有比这更严肃的事情了。
皇权更迭有很多形式,具体来讲,大部分古代“劝进”会发生在这样一种场景下:有人
想当皇帝了,但慑于某种规矩和舆论,不好自己主动开口。这时就会有一班贤臣急主公
之所急,站出来论证其称帝的举动是多么正确合理,敦促他尽快践祚。这种举动,叫做
“劝进”,所形成的正式文本,则被称为“劝进表”。
再接下来,劝主要反复辞让,表示谦逊不受,贤臣们要反复坚持劝进,来回三次。走完
这个流程,就可以称帝了。
“劝进表”的性价比相当高。它的政治风险很小,因为那些有“劝进”需求的人,本身
实力已足够强大,距离皇位只差个名分而已,你押错宝拍错马屁的概率很低...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45
谌旭彬 短史记 微信号 tengxun_lishi
功能介绍
腾讯新闻原创栏目《短史记》,疑今察古,鉴往知来。
文|谌旭彬
公元前81年,距今约2100年前一个初春,长安城发生了一场永垂不朽的思想交锋。
交锋的对象,一方是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为核心,包括御史丞、丞相史等人在内的官僚集
团,另一方是来自三辅、太常的“贤良”和来自郡国的“文学”,也就是出身底层的中
、小知识分子。
按帝制政治运行的正常轨迹,这两群人——公卿与布衣,本无可能聚到一起,就国家的
经济路线,从核心理念到具体政策,面对面展开唇枪舌战。官僚集团一贯懒得理会底层
知识分子的批评;底层知识分子的声音,也一贯难以抵达庙堂。
契机始于公元前87年。
这一年,汉武帝死了。
武帝死后,受遗诏辅政的大将军霍光与御史大夫桑弘羊,分据内廷与外朝,呈对峙之势
。桑弘羊深耕朝堂垂60年,掌控财权近30年,以其为核心结成的利益集团盘根错节,非
轻易可以撼动。霍光遂施展手段,于庙堂之上,给予不满“桑弘羊经济路线”已久的底
层知识分子(亦即“贤良”与“文学”)以发声渠道,对其实施打击。
汉昭帝始元六年二月,60余名“贤良文学”,终于首次有机会站到汉... 阅读全帖
L*****d
发帖数: 5093
46
周五国际赛赛期,两支东亚劲旅主场分途出击,其中有大量新兵担正的日本以3:0轻取
巴拿马,而有孙兴民及奇诚庸等坐阵的南韩,则爆大冷以2 :1击败乌拉圭,为新帅保罗
宾度上任后第2场胜仗。
新帅保罗宾度上任后第2场胜仗。
日本今仗于新泻出战,教练森保一派出了富安健洋、权田修一、伊东纯也,及南野拓实
等国家队资历较浅的球员上阵,大半场时间占优下,终在42分钟由近期状态勇锐的南野
拓实接应青山敏弘传送,左脚射入领先。换边之后,日本仍为占上风一方,终在66分钟
伊东纯也把握南野拓实射门被对方门将扑出不远,门前射入领先两球。其后在85分钟,
后备入替的川又坚碁令对手后防摆乌龙,最终以3:0顺利赢出。
而南韩在首尔出战世界排名第5的乌拉圭,对手虽然有苏亚雷斯缺阵,但卡云尼、宾坦
古亚,卢卡斯托雷拉等猛将悉数正选。双方上半场打成平手,而换边后16分钟,南韩搏
得12码,孙兴民操刀被梅斯利拿扑出,但亚运有出色表现的黄义助补中,领先一球。但
6分钟后,旋即被国际米兰中场马泰斯云仙奴门前接应卢卡斯托雷拉右路传中追和。但
79分钟,南韩开出角球,乌拉圭门前一轮混乱,郑又荣后上补中破网,锁定2:1胜局。
两军将... 阅读全帖
g******4
发帖数: 6339
4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ogo2004 (挑灯看剑),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王绍光:坚守方向、探索道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60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14 19:31:18 2012, 美东)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当《共产党宣言》最初用德文在1848
年出版时,“共产主义同盟”还是一个秘密团体,其影响局限在英、法等欧洲国家。过
了半个世纪,到19世纪末叶,这个“幽灵”出现在中华广袤的大地上。又过了半个世纪
,到20世纪中叶,社会主义已经变成滚滚洪流,席卷全球。以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
的中国共产党也在此时夺取了全国政权,神州大地开始英姿勃发地迈向社会主义。再过
半个世纪,到20世纪末叶,一度红红火火的社会主义陷入前所未有低谷,以至有人大胆
断言:历史已经终结,人类社会只有资本主义一途,别无选择。
在过去二十多年里,“市场原教旨主义”甚嚣尘上。它的许诺很简单、也很诱人:只要
将财产权交给私人,将决策权交给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私人业主,将政府干预减至最
低程度,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就会源... 阅读全帖
G********C
发帖数: 456
48
胡志伟
1923年2月20日,孙中山先生应香港大学校监、港督葛罗斯汾之邀前往发表演说。当何
东爵士陪同中山先生进入大礼堂时,全体学生与来宾起立鼓掌欢迎,达数分钟之久,且
挥动帽子,欢呼声与拍凳声夹成一片。港大学生会主席何世俭首先致欢迎词云:“用任
何言语介绍孙中山先生皆无必要,因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就是中国的同义字,孙中山先生
的经历如用书本记载下来,无疑的将是最吸引人的事迹,如果爱好自由是伟大的考验,
那么孙中山先生将与伟大共存,因此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么一位中国的伟人,一个
真正的君子,和一个胸怀广阔的爱国者”。 (1)
这是上世纪20年代,居住香港的知识份子对孙中山先生的评语。 17年后,在陪都重庆
的国民政府明令全国,尊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再过16年,毛泽东主席发表《纪念孙中
山先生》(2)一文,盛赞他“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
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说:“我听过他多次讲演,感到他
有一种宏伟的气魄。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知道他是很虚心
的。”对于他的缺点,“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49
来自主题: Talk版 - 崇善广德 恩泽四方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崇善广德 恩泽四方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ug 6 23:10:04 2016, 美东)
唐太宗在《帝范》中有这样的论述,“人有云,非知之难,惟行之不易;行之可勉,惟
终实难。是以暴乱之君,非独明于恶路;圣哲之主,非独见于善途。良由大道远而难遵
,邪径近而易践。小人俯从其易,不得力行其难,故祸败及之;君子劳处其难,不能力
居其易,故福庆流之。故知祸福无门,唯人所召。欲悔非于既往,唯慎祸于将来……。
若崇善以广德,则业泰身安;若肆情以从非,则业倾身丧。且成迟败速者,国基也;失
易得难者,天位也。可不惜哉?”
其大意是:有人说,难的不是明白道理,而是不易实行;更难的不是一时能够实行,而
是能否坚持始终。所以说,暴虐荒乱之君,原本不是只懂得作恶,而是不能把善行推延
下去;圣明哲智之主,也不是没有缺点和错误,但他们能始终行善备恶。确实是正道幽
远而难以遵行,邪路近在眼前而极易循行。小人因为只选择那些容易的事情去做,不愿
努力去做较为...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15629
50
这文章写得很好,涨见识了。
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104063192016968
由图上可知,若干邦位于缅甸西部,面临印度洋。英国殖民印度后,不断向周围扩张,
1826年,第一次英缅战争爆发,缅甸战败,不得已,当时的缅甸政府将若开邦中的阿拉
干地区割给了英属印度。
有地界儿了,就得要人不是?于是,需要对这片土地进行沿海大开发的英国人各处搜罗
劳动力。他们需要年轻劳动者,可又不相信当地人,怕当地人闹事,重新回归缅甸,于
是从孟加拉找了一批MSL过来,并将这片土租给了MSL,租期99年。
孟加拉MSL租了这片土地之后,学了英国,不雇佣当地人,却将他们赶出了家园,然后
从孟加拉弄来更多的MSL,加上自己的生生生,MSL人口迅速扩大,而被赶出了家园的都
是缅甸的佛教徒,仇恨的种子由此埋下。
二战时期,英国为阻止日本进军印度,成立了一只由孟加拉MSL组成的部队——孟加拉V
支队。英国撤离印度后,这支军队并没有抗击日军,而是将驱赶、杀害佛教徒当成了使
命,前前后后杀了十多万佛教徒,仅在一个名为磨豆的边境小镇,就一次屠杀了3万多
名佛... 阅读全帖
首页 6 7 8 9 10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