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种地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c***s
发帖数: 70028
1
苗卫芳
苗风山后悔支持儿子去读研, 因为没有期望也便没有失望
苗卫芳一看就是个好人。他的急躁、软弱和善良,全挂在脸上。
父亲因其自杀带来的道德舆论双重压力,似乎没让他变得沮丧或者不堪一击。多数时间里他处在一种放空状态:恬静,友善,随遇而安。秋末校园的阳光,街头的熙熙攘攘,出租屋外打桩机的轰鸣,连同网上铺天盖地关于他的争论,一齐被他屏蔽在视线之外。接受各路媒体采访时,他那本教师资格考试辅导教材一直没离身,仿佛他只是不小心被“你幸福吗”栏目记者随机抓到的路人甲。午饭时间,他小心翼翼打开手机两年前花一百块钱买来的诺基亚1110,收了几条短信,连忙按了关机键。这样,世界就被他关在外面了。
“找我的人太多啦,全乱套了。”他用幸存者的口气说道,那种神情意味着形势有些意外,但局面仍在掌控中。显然这样会错失很多:熟人的联络,更多的曝光率,甚至是一些可能的帮助。但他觉得电话多就是该关机对他而言挂断陌生来电太过粗暴,相比之下,关机就显得温和些。
他挑选了一些媒体在他看来“有诚意”,或者运气很好碰巧在他开机时间打进电话的媒体接受采访。即便如此,那些重复的问题还是让他累得够呛,但他始终保持友善的微笑。他的经历...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
图为青岛超银学校农场里种植的大白菜。本报记者 宋学春摄
图为青岛超银学校农场里养殖的鸡群。本报记者 宋学春摄
学校种地,这样的举动多少有些“无奈”。近年来,媒体屡屡爆出的食品安全问题,让不少学校如剑在悬——提供师生餐饮,如何避免“口腹之祸”?压力之下,学校只得自谋出路,自给自足以求安心。学校“兼职”能根治食品隐患吗?自耕其田的生产流程,会否引发新的监管盲区?保障食品安全之责究竟该由谁担负?
日前,青岛超银学校为让学生吃上放心菜,承租了300亩土地30年自办农场,成为全市首家承包土地生产绿色蔬菜、肉类禽蛋的学校。校长张旗称,自己是“让各类食品安全事件给‘逼’的”。
现实·无奈
采购蔬菜唯恐农药超标
学校种地引入家长监督
农场占地300亩,位于远离污染、生态环保的胶州市小寨村。超银学校聘请了专家担任场长和技术总监,雇佣当地村民进行生产,看上去有模有样。
据悉,此前青岛超银学校都是统一在蔬菜批发市场采购,那里的成品蔬菜干净、整齐,且采购单证齐全,但由于媒体报道过农药超标问题,学校对批发市场的菜仍心存疑虑。
“学校无法判断蔬菜是否有残留农药,生产流程是否绿色健康,索性自己种地。”张旗解释,“我...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
喀什东门附近的住所里,阿不拉江搅动锅内熬着的糖浆,妻子在床上把和田进来的核桃仁进行挑选和分类,为制作新一批的切糕做准备。(南方周末记者张涛/图)
喀什东门附近的住所里,阿不拉江搅动锅内熬着的糖浆,妻子在床上把和田进来的核桃仁进行挑选和分类,为制作新一批的切糕做准备。(记者张涛/图)
兰阿不拉江把制作好的切糕搬上平板车,他这一次制作的这块切糕在14公斤左右。按喀什市场的价格,每公斤90元计算,一大块切糕的价格在1200元左右。(南方周末记者张涛/图)
兰阿不拉江把制作好的切糕搬上平板车,他这一次制作的这块切糕在14公斤左右。按喀什市场的价格,每公斤90元计算,一大块切糕的价格在1200元左右。(张涛/图)
南方周末记者前往玛仁糖(切糕的传统名字)的故乡喀什,了解玛仁糖的历史与现状,更探寻玛仁糖买卖背后的年轻人。抛开具体事件的细节与道德评价,远离家乡、沿街售卖“切糕”,至少绝非一份值得羡慕的生活。他们是否还有别的选择?
片面指责于事无补。正如新疆网络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成盛说:“社会需要以更宽容的心态来看待切糕及切糕背后的年轻人,切糕的狂欢化讨论背后,是亟需弥合的民族关系。”
艾尔肯不种地...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4
和从国内过来考察的朱先生(左二)相比,总经理陈超(左一)、董事长李浩然(左三)、副经理焦斌(右一)显得还很稚嫩
留学生种地奋斗初期买不起一个面包 经两年打拼挤垮圣彼得堡最大平菇供应商――
中国“80后”在俄当上蘑菇王
据俄罗斯中文媒体报道,一群中国“80后”竟然以当农民的方式在俄出名。他们的名片上印着“董事长”、“总经理”的头衔,他们种菜卖菜,竟也闯出了一片天地。
“我们的平菇已经占了圣彼得堡超过90%的市场份额,这里大小超市里都有我们的产品。”只有25岁的留学生陈超和李浩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如今,农场里光平菇一项每月的销售额就有60万元人民币。
创业
经商路从办报纸改行到种地
陈超是个山西小伙,2004年从国内高中毕业后就去了圣彼得堡航空航天大学学习经济管理。跟陈超一样,李浩然也是2004年去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学习经济。
两人都是“80后”,但他们并没有把自己局限在学业上,“经商”的念头一直在他们心头挥之不去。
2005年,身为朋友的两人先是办起了圣彼得堡第一份华文报纸,后来,开饭店、足疗店,几个年轻人小打小闹地竟然也攒下了200万元。
为什么又改行去做农民?李浩然说,选择“种菜...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5
前面是挑着两只粪桶的“挑夫”,后面是随行“护驾”的宝马、奥迪——今日上午的成都,从洞子口到大丰客运站的街头,出现了这样一道别样的风景。已经随着城市发展,从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的陈师傅,以这种已经多年没有体验的劳动方式,向自己发起了挑战。
为什么要做这样“另类”的挑战?陈家云坦承,比起当年挑粪种地的日子,如今的生活已经十分优越。与其说挑粪是一种怀念,不如说是一种冲动。一个51岁的男人,“挑战自己毅力和耐力”的冲动。
打赌当真 提前4个小时睡觉备战
今日早晨8时30分,51岁的陈家云一身运动装束,在邻里朋友的簇拥下,来到灵润路18号“一壶水”茶楼前。虽然这是他习惯喝“早茶”的时间,但这天早晨等待他的,却是“重口味”的东西:从茶楼化粪池里掏出的两桶粪水。
事情得从前一天说起。前天上午,陈家云与几位朋友到茶楼喝茶。闲聊间,从现在缺乏锻炼,扯到了当年做农活的日子。自认为身板还不错的陈家云,成了“众矢之的”。聊得兴起,他决定和朋友们打赌:自己挑两桶粪水,两个半小时内,从茶楼走到大丰。朋友拿车跑了一趟线路,实测距离5公里多。
“他是家里的独儿,基本没怎么做过农活,而且这么多年了,肯定不得行。”朋友钟先...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6
春晚是一个明星的舞台,也是一个是实现梦想的舞台,当14岁的岳云鹏只身一人来到北京打工的时候,他做过保洁、做过保安、做过后厨,也做过饭店的服务员。但是今天这个河南农村的小伙子,以相声演员的身份站到了春晚的舞台上。
《我忍不了》是个命题作文
今年春晚,岳云鹏、孙越演出的相声《我忍不了》,是语言类节目的一个亮点。
记者:我很好奇,为什么你要为春晚量身订做这样一个主题?
岳云鹏:不是我量身订做,是我为这个命题写的,当时我第一次见唐浩的时候,他说我给你一个方向。
记者:命题作文?
岳云鹏:对,命题作文,我说行,什么方向,不文明的现象。我一听我蒙圈了。
记者:为什么?
岳云鹏:蒙了,因为这个特别难写,特别难写。
记者:这不是比比皆是吗?
岳云鹏:不是,真不是,你怎么抵制他们。
岳云鹏:这个作品名字,束老师帮我想的,《忍不了》,我说能不能叫《看不惯》,《看不惯》这个作品有人说过,是马志明和黄族民先生的相声叫《看不惯》,这个名字有,看不惯只是你看不惯,有可能你不采取行动,但是忍不了就不一样了,看不惯的前提下,你采取行动了,这叫忍不了。我看见不文明了,然后我去抵制他,我办的事比他更不文明,才能形成包袱。...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7
昨日,王明忠在地里忙碌,为春耕做准备
山里、山外两重天,但不是所有的村民都愿意搬出大山,横山县赵石畔镇圪洞峁村原有200多名村民,但近几年来村民大多搬出了大山,目前只剩下5个村民独居在偏僻的山村。虽然他们也是邻居,但彼此的距离却那么遥远。“根就在这里,所以不想出去住。”他们说,在山上最难忍的不是贫困,而是孤独。
5人仍然坚守着这座小山村
赵石畔镇圪洞峁村位于黄土高原白于山区,这里山大沟深,村民祖祖辈辈都是靠天吃饭。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圪洞峁的村民陆续走出大山,寻求新的生活。20多年来,圪洞峁的30多户200多村民先后离开这里。如今村里只有5人仍然坚守着这座小山村,57岁的王明厚和高生花夫妻俩就是其中的2人。
昨日中午,华商报记者驱车前往圪洞峁探访,前往圪洞峁的通村公路宽度不到3米,车子走在山间的沟壑间,摇摇晃晃。大约40分钟,才到达了这个占地约2平方公里的小山村,村中静悄悄的,偶尔会传来几声狗吠。
“其实已经很好了,10年前这里修了通村公路,以前的路只要下雨就根本不能走。另外冬天下雪后,我们就差不多与世隔绝了,根本没有办法出去采购物品。”王明厚笑着说,城市里的条件虽好,但不能养牲畜... 阅读全帖
a***s
发帖数: 12296
8
蒋来和朱琳是一对三门夫妻。近两年,两人在椒江东山租了些地,种地为生。他们大儿子豆豆今年才3岁。去年下半年,两人又生下一个女儿。但在1月4日,他们夫妻俩去田里干农活,把两个孩子留在家里。不到1小时,他俩回到家,看到豆豆在玩,女儿却没有声响,后来朱琳发现女儿整个脸都紫了,怎么叫都没反应。
不惑之年,好不容易添了个女宝宝。夫妻俩出门种地,留3岁大的儿子和4个月大女儿在家。不料,儿子在玩耍时压在女儿身上,致女儿不幸夭折。
蒋来和朱琳(都是化名)是一对三门夫妻。近两年,两人在椒江东山租了些地,种地为生。
蒋来40岁,朱琳38岁,他们大儿子豆豆今年才3岁。去年下半年,两人又生下一个女儿。有儿有女,生活既艰辛又幸福。
1月4日上午,夫妻俩去田里干农活,把两个孩子留在家里。
不到1小时,他俩回到家,看到豆豆在玩,女儿却没有声响。朱琳便过去想给小家伙喂口奶,却发现女儿整个脸都紫了,怎么叫都没有反应。蒋来赶紧给女儿做心肺复苏,而朱琳则打了120。送到医院后,医务人员发现小孩心跳呼吸都没了。急救半小时,依然回天乏术。
夫妻俩抱头痛哭。
医生检查发现,女婴左侧腹壁、臀部、上下肢都有明显的瘀斑。夫妻俩说,进门时...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9
听说“迪拜乞丐月入47万”,来自四川巴中的16岁少年徐某于5月25日晚悄悄潜入上海浦东机场,钻进阿联酋航空公司的客机货舱,偷渡到迪拜,但在迪拜机场被当场抓获。据成都商报6月1日报道,徐某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徐某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徐父强调说:“家里这个样子,他实在看不下去,想挣钱,想挣大钱。”
徐某在迪拜检察院
偷渡少年 他是谁?
徐某是巴中恩阳人,生于1999年7月,尚未完全年满16周岁。临近初中毕业前的三周,悄悄从学校辍学了。他在家排行老三。家里经济条件一直不好,大姐出嫁了,二姐在成都工作。徐某性格内向,看到家里的窘相,此前曾对家人表示,一直想出去挣钱,挣大钱,把家里的房子盖一下。徐某所在村代理主任说,徐某家位于海拔780多米的山上,全家以务农为生,家庭经济情况在当地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这孩子有一年多没在村里了,平时表现还可以,不讨厌。”
徐某的家
16岁少年迪拜“淘金梦”,未开启即终结
近日,一则“少年听说当乞丐一月挣47万,潜入飞机偷渡去迪拜”的消息引起了国内各大媒体的关注。
据媒体报道,5月25日晚,16岁中国少年徐某偷偷潜入阿联酋航空一客机货舱。该航班于5月26日0:05从上...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0
历史上的大航海时代,水手们面对的最大威胁就是坏血病。哥伦布环游时带了200人,就有170人死在坏血病之下,一直到18世纪,西方人还把坏血病带来的死亡率认为是理所当然、无可避免的。
然而,全世界唯有中国人远航时没有因坏血病出现过人员死亡。
18世纪,因坏血病而死的西方人
很神奇吧?西方人在18世纪以后才从橙子上发现坏血病的秘密缺乏维生素C。然而15世纪初,西班牙、葡萄牙这些后来的海上霸主还在海边玩沙子时,中国人就开启了航海时代(郑和下西洋),却没有人因为坏血病死亡。靠的是什么呢?
郑和下西洋
相对西方人喜爱的大鱼大肉,中国人更讲究膳食搭配,古代中国人远航时带的不光有荤菜,还有各类腌菜泡菜,这都富含维生素。
并且中国人喜欢喝茶,以及我们特有的饮食习惯,都没有给坏血病留出机会。
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大家闲不住就在船上种菜,因为条件所限,只能发豆芽来吃。本是出于民族习惯,意在丰富膳食,但他们却想不到这个习惯让他们抵御了坏血病。
可以说,种菜这个技能,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习惯。
退休的父辈们,哪个没在空地上种过菜?是为了吃菜么?其实是为菜长出来后那种愉悦,觉得对得起土地。
中国人种菜能有多逆天?南极科...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11
福建一对中国姐妹在日本被人残忍杀害的消息,这两天在两姐妹的老家——福清市传开了。除了议论,当地村民也有担心:“我们福清,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在国外打工,出这么个事情,谁不担心?”
据中国日报网报道,7月上旬在日本神奈川县的住宅中失踪的一对中国姐妹——陈某兰和陈某珍,13日夜,她们的遗体在神奈川县秦野市的山林中被发现,遗体被装在旅行箱中,已经部分腐烂。神奈川县警方透露的消息说,这对中国姐妹是在7月6日失去联系的,监控录像显示,一名男子多次进入这一对姐妹居住的公寓楼,并从公寓楼里搬运出多个大箱子。据日本新闻网报道,该嫌疑男子30多岁,家住横滨市,已婚,与遇害两姐妹中的姐姐陈某兰在女孩打工的酒吧相识,两人有感情和金钱上的纠葛。
目前,此案的具体信息还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两姐妹为何去日本?她们生前有着怎样的家庭和经历?出事后,两人的家人是否已经赴日交涉?带着这些问题,红星新闻记者赶赴两姐妹的老家——福建福清。
记者探访遇害姐妹老家
村民:女孩父亲与其他亲人已赴日
16日,红星新闻记者来到福州市福清文房村——两姐妹的老家。红星新闻记者发现,村里大多数村民家的楼房都修建得比较好。“基本上这里的原住民...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53800
12
作战了就不能种地种粮了?那中国和日本作战期间全国都不种地种粮了?日军在新几内
亚,投降时还有十几万,就是靠就地一边作战一边种地坚持下来的。
C********g
发帖数: 9656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说说军饷
挨着贵州。
当兵跟当兵不一样。
给政府打仗的兵,打赢了我回家种地,打输了我还是回家种地。
造反推翻政府的兵,打赢了我要啥有啥,打输了我一反正投诚,回家种地。
这两种兵,打仗的士气能一样吗?
b*****e
发帖数: 5476
14
第一个问题俺也很奇怪,中国是农业民族,种地显然用阳历更合适,但中国一直用阴历
,严格的说叫阴阳历,用加闰月的方法来保证和阳历大体一致,比如中国阴历新年永远
是在阳历一月底二月初,而纯阴历如伊斯兰历的新年在阳历哪个月都有可能。
俺觉得可能是因为中国很早就有了节气,这个是阳历的东西,阳历里每年的节气日期基
本是固定的。古代修订历法除了要预测日食一类的天象,更重要的是定朔和定气,定朔
就是算一个月有几天,保证历法和月亮一致,定气就更重要了,告诉大家今年节气是哪
天,别耽误了种地。沈括比较牛X,认识到对于种地,知道节气就足够了,不用管月亮
的盈亏,所以设计出一种基于节气的阳历,可惜太激进了,没推广开。
古时候历法没那么精确,所以用几百年就得修历,还好江山代有才人出,修历一直没啥
问题。可到了明代,却没人懂历法了,历法准不准最简单的检测方法就是预报日食,明
代钦天监预报日食真是屡败屡战,一直没算准过。直到明末,徐光启利玛窦参照公历搞
了现在这个历法,后来汤若望南怀仁献给清朝。公历这几百年一直没出现啥大的误差(
比如差几天),所以阴历一直也没啥问题。至于定朔定气,有了现代天文技术,都是小
问题了。
a**i
发帖数: 5846
15
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补充规定
(一九五一年三月七日)
近数月来各地土地改革运动的经验,证明政务院一九五0年八月十四日所通过和公布的
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决定是正确的、适用的。但在实践中也发生了若干新的问题,
需要对这一决定加以补充或加以解释。为此特作如下的解释和补充规定:
一、小土地出租者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和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决定均
规定:“革命军人、烈士家属、工人、职员、自由职业者、小贩以及因从事其他职业成
因缺乏劳动力而出租小量土地者,均不得以地主论。其每人平均所有土地数量不超过当
地每人平均土地数百分之二百者,均保留不动。超过此标准者,得征收其超过部分的土
地”。作这种规定的理由是:第一,这些人是因缺乏耕种土地的劳动力而出租土地的。
他们本来可以耕种自己的土地,但因有劳动力的人去当了革命军人,或已在革命斗争中
牺牲,或去从事某种其他劳动职业(对农村来讲其他职业的劳动都需要一些特殊技术),
或丧失了劳动力,或本来就缺乏劳动力,所以不得不把自己的土地出租。为了照顾这种
种情形,所以不把这些人当作地主看待。反之,如果某家既不是革命军人或烈士的家属...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16
http://www.cnd.org/my/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3Farticleid
采写:米鹤都·墨诞、编辑:米鹤都
◇ 前言
又是一度“九一三”,网上到处可见为林彪抱打不平的长篇短语。我对林副统帅素
无好感,当然也并不赞同将文革前期的污水全部倒在他的头上。不过,他确如一些文章
所言那般“睿智”和先知先觉,为何在1959、1962、1966三个历史关键时刻,他却都义
无反顾地站在了错误的一边。其实他的功过都是非常清楚的。不说作为一个真正以人民
利益至上的历史人物,就从爱护个人“羽毛”的角度,他也不至于做出哪些助纣为虐的
勾当。
本文并非评述林彪的功过,而是由此想到那个黑暗时代中曾挺身而出的草根英雄。
文革初起之时,曾经有两个不知名的北京中学生,给林副统帅发出了公开信。此信震动
了全国,也激发了人们对绝对迷信的第一次反思。在这个意义上,他们远比此时正在制
造现代迷信的林副统帅高明得多。尽管他们很快被镇压下去,但是依然对人民而后的反
思留下了火种。
在1976年的那次人民群众奋起反抗文革暴政的斗争中,他们再次率先站了出来。
1977年1月,他们和...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3402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风雨小靳庄
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72/64915/5832243.html
○姜毅然 霞 飞
生长在20世纪70年代的人,很少有人不知道小靳庄的。这个小村庄因为能唱样
板戏,搞赛诗会而闻名。它成了江青的“点”后,在全国广为宣传。后来又在“学习无
产阶级专政理论”、“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中大出风头,江青还把外宾带到小靳庄去
参观。粉碎“四人帮”后,小靳庄的所谓“经验”受到批判。改革开放后,小靳庄重新
崛起。那么,这个本不知名的小村庄,经历了怎样的风雨?
靠实干成了“农业学大寨”的典型
建国后,天津市宝坻县林亭口公社的小靳庄,同中国大多数农村一样,也走过互助
组、合作化、人民公社的道路,也经历过三年困难时期,也搞过“四清”。但在这些运
动中,小靳庄不前也不后,因此也总是不那么出名。上边来宝坻县视察的领导,或者来
宝坻县办事的外地人,大多数不知道有个小靳庄。
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冲击到了小靳庄。小靳庄人同全国其他地方的
人们一样,也是抱着高昂的革命热情参加“文化大革命”的。但是,小靳庄人搞政治斗
争的结果,却是土地荒了,粮食产量少了,后来... 阅读全帖
u*********n
发帖数: 367
1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ungentleman (fraudulent),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Re: 李博士的思路如何?可有高人评论??? (LINK)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4 22:09:53 2012, 美东)
您说的对,我没有看过这俩本书。承蒙提醒,刚才跳读了您的第二本书。我很遗憾地说
,鄙人不得不说,我先前的判断有很大的错误。我现在更改如下:很抱歉,我认为您连
最为浅显的分析都没有。我知道自己的理解能力特别差,您能否先解答我的胡说两道,
我就先不胡说八道了。
1. 您能否浪费一点时间把您论述社会结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您的2005年中国社会阶
级阶层的段落转贴过来?
2. 是什么因素让您把农民工和农民分作两个阶级(或阶层的)?按我对中国社会的了
解,有些农民农忙时务农,农闲时打工;有些农民夫妻俩在外打工,父母种地,孩子在
(外)祖父母身边上学,几年以后,父母年迈,在外务工几年的农民工回家种地;还有
夫妻一人种地,一人在外做工的。
b*****s
发帖数: 1124
19
有可能是指精神上的“玉玺”?
南泥湾,是共军军垦事业的发祥地,是“延安精神”的发祥地。这是一个悲壮又浪漫的
励志故事。1940年5月,朱德从前线回延安后,面临敌人要“困死、饿死八路军”的边
区封锁和严重的经济困难,去了一趟城东南近百里外的荒山野岭。因为土地太肥沃,野
蒿居然长到一人多高。朱德带人经过土壤、水质、森林资源的勘察,向毛泽东汇报了开
垦南泥湾以增产粮食并建议调三五九旅屯垦的打算。毛泽东连声称赞,并补充说,延安
的中央机关、军委机关、学校和留守部队都要抽人进去,还可以动员逃难到边区的外地
农民也进去,在那里开荒种地,安家落户。
南泥湾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百年前,这里人烟稠密,水源充足,土地肥沃,
生产和经济都十分繁荣。到了清明中期,清统治者挑起回汉民族纠纷,互相残杀,使这
里变成野草丛生、荆棘遍野,人迹稀少,野兽出没的荒凉之地。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蒋介石国民党军队向共产党、八路军抗日根据地发动
了大规模扫荡,并调集几十万军队包围陕甘宁边区,实行严密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叫
嚣着要“饿死八路军,困死八路军”。当时,边区地广人稀,土地贫瘠,仅有140万群
众,要担负起几...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7636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朝是中国最自卑的朝代之一
技术性错误也是可以要命的,参见肥水之战的前秦。其实明朝的萨尔扈之战换个统帅比
如熊廷弼,后金很可能也就玩完乐。
同意的一点是国家的整体实力/体制可以弥补技术性的错误。比如沙俄就撑不住一战,
连日俄战争的损失都受不了,苏联就可以。如果把土共穿越到明朝去,当然可以动员得
起一批一批的资源供崇祯去挥霍,试错直到成功。问题是明朝的动员实力为啥弱。 你
说是文官的集团的问题。因为文人的职责当然就是要努力降低他们代表的利益集团的税
收负担。我看作为一个倾向性是有可能的,但是说是有意识的职责就过了。他们要是那
末有组织有思想难道不知道皮之不存毛之严复的道理?
明朝的动员能力低下也不是没人讨论过。先明确一下,所谓动员能力是指能够让社会各
个阶层依照各自的承受能力贡献资源。明朝似乎只能一刀切。你说这是官员出于利益抵
制。黄任与认为是没有数字管理的能力。吴思认为是台面下的前规则防止朝廷进行有效
的动员。我看黄和吴的说法比较合理。举个例子,杨斯昌要加征练饷,当时卢像生说要
因粮,就是税收加在现在缴税超过5两(2-3万人民币)的大户上,这个显然比较合理。
杨斯昌反对。我不认为他反对是因为代表啥阶级的利益。他的...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21
合着你就没看我的帖子。每次扁你们这些袁黑都得一遍又一遍地把话重复说
斩首的事情说过多少次了,两次都是后金控制战场,尸体直接烧了,哪有多少首级让你
砍。但是两次后金伤亡很重也是事实,这在后金自己的一贯吹嘘自己神武的满文老档也
说自己伤亡很大,还有若干高级将领阵亡了。
后金围城围了很久的事情,前面我已经说了,是因为明朝先把自己的援军送掉了。
结果后金无后顾之忧,放心围攻。
“明朝修堡垒,一次次的被后金消灭”,袁崇焕在的时候修的堡垒都好好的,该守的都
守住了。是他之后的人太弱好不好。洪承畴卢象升等就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祖大寿
根据上次长山之战的经验,都告诉洪承畴等“逼以车营,毋轻战”了,结果呢,被个傻
逼皇上一催,先轻敌冒进,之后动摇逃跑。十万大军就这么没了。
还是那句话,都说袁崇焕不行,到头来才发现,谁都不如袁崇焕。
山海关我比你看得多多了,每次回家都要经过那里。如果真的是铁闸般的天下第一雄关
,王在晋也不用提出要耗费一百万两巨额白银修重关了。之所以直到明亡的时候后金还
没有冲进去,是因为有宁远卡在那里。
至于”后金在辽西种地就更扯了,只有关宁军种地,后金来收割的,没听过后金在辽西种
地... 阅读全帖
q******3
发帖数: 55
22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世界级的大富翁,他们或因贪致富,如和珅、刘瑾,或依靠皇
权致富,如邓通、梁冀;或抢劫致富,如石崇、成吉思汗;或弃官从商致富,如陶朱公
;或因祖上留下巨额遗产致富,如巴郡寡妇清。他们用较短的时间,积累的财富动辄百
万乃至千万亿万,其致富积累速度之快、致富量之大于中外皆属罕见。在这些富翁界闪
耀的名星里,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猗顿独树一帜,他没有任何背景,完全靠白手起家,
其所用时间之短、积累的财富数额之大比其他富豪毫不逊色,在当时就与全国首富陶朱
公齐名了。
猗顿姓王,因为在“猗地停顿”发家致富而被后人称为猗顿,其本名反被人们忘记了。
他本是鲁国的一个穷书生,史载他“耕则常饥,桑则常寒”,种地养蚕都不行,不是务
农的料。就象一个农村出来的大学学子,好不容易考上大学毕业了,却没有关系、没有
门子找不到工作,上了半天大学,你再翻回来让他回家和父辈一样种地养蚕,要力气没
力气,要心情没心情,一是干不下去,二是干不好。但猗顿并没有破罐子破摔,怨天尤
人,他的很多白手起家致富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
穷则思变,拜师求教。俗话说:学得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大学毕业后当公务员当然是
第一首选...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23
第一,上面说的只是农业,你以为一个国家生存只需要农业就行了是吧。东北那时非常
不发达,陶瓷丝绸纸张药品什么都得要从中原获得。知道上一次庚戌之变蒙古人后来撤
走的条件是什么么?明朝答应了和蒙古人正式贸易。(虽然蒙古人发现受了欺骗,只是
一部分产品而已)
第二,你这就是典型的中国人的思维。能抢为啥不抢?确实,中国人都是像你这样爱好
和平贪图安逸 ,打了胜仗也要把地盘和俘虏都要交还对方。不过世界上大多数民族可
不这么想。比如中国周边的国家,哪一个不是贪婪和得寸进尺,得了便宜还要卖乖的?
老家没有不要。直到清朝灭亡,清朝起家的地方还在呢。清朝不过是吸取了金的教训,
当年入关的女真人没了后路,结果灭族了。所以特意留下关东这个地方作为backup。既
然能做backup,这个地方当然要能养活关内的满人了;西藏地方够大,做backup有用吗?
我之前论述了,袁崇焕的罪名是硬栽上去的,缺乏实质性的证据。顺便说一个事实,明
朝对边境外的走私是常态。当年明朝封锁蒙古,明朝的宗室带头走私,为什么,因为明
朝财政困难,宗室繁衍过多(比如大同的代王两百年就整出二十多个郡王,大同地方贫
瘠根本装不下),宗室有禄米...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代的“望天收”
作者:
孙雅彬
《雍正耕织图》之布秧(局部)
公元1738年,两江总督那苏图在安徽凤阳、庐州等地经过时,发现“沿途目击地方广阔
,但田亩土色不能肥沃”——土地很广阔,看起来却不肥沃。那大人动了心思,下了轿
子直接奔到地里仔细察看,发现麦子、豆类等庄稼一概萎靡不振,长势都不怎么样。
庄稼不好,责任肯定在人。那苏图把目光转向考察当地百姓,发现“男妇半习嬉游,不
事工作”,老百姓根本没尽心尽力在地里干农活,人家的主要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嬉游
”一类的寻欢作乐上了。
那苏图找来熟悉当地政务的布政使一番询问,这才知道,不好好种地竟然是江北地区的
一大传统,而“凤、庐、颍、泗等府州为尤甚”。
不好好种地,不是那块地方风调雨顺不用花费心思就能年年丰收,也不是因为当地人东
跑西颠忙着做生意挣钱,到当地转悠转悠,发现本地百姓生活并不宽裕。那为什么不专
心种地呢?
原因竟然是“该处地土广阔”——土地太多。既然家家户户都有用不完的土地,于是扬
手撒种,坐待收割,打心眼里就没琢磨过怎样开展精耕细作,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像灌
溉水利、修筑堤坝、春夏耕耘、储粪施肥一律没人操心,民间一贯有“望天收”的俗谚。
那苏图把所... 阅读全帖
h***n
发帖数: 1275
25
那看来任继愈主编的书是言不由衷,被中共强奸意志喽。
寺庙土地多了,收租而不交税
你刚才不还说和尚种地吗?
你种过地吗?没种过就别跟我讲了
和尚种地,真是千古奇闻
你去农村问一问上了年纪的,见过和尚的,你说和尚种地
中国当和尚的都是社会底层的地痞流氓,神婆武汉,骗子打手,好吃懒做,拉帮街拍,
跟黑社会一样,政府也没那多精力去管,才不交税。
这一点,新加坡和香港的寺庙到今天都这操行。
t******e
发帖数: 2504
26
那就叫手艺人或工匠吧,原创或重大改良毕竟很少, 绝大多数工匠是师傅教什么就会
做什么,所谓传承。
不管什么社会,农耕还是游牧,也不是所有成员都去种地或放牛羊,是有工匠存在的,
农民或牧民一般不会炼铁, 铁匠一般也不会去种地或放牛羊, 他们之间是互惠互利
的贸易关系,这也是一般常识。
阿尔泰附近,都是说突厥语,所谓各个民族,实际上他们之间说话是相互可以理解的,
比中国各地之间的方言区别都小得多, 也就是没有像中国那样有个强力政府把他们长
期统一起来。
阿尔泰有铁矿资源,自然就有人去炼铁, 历史记载是阿史那氏, 阿氏部落走了去统治
别人或去游牧了,又有shors部落游来了去炼铁, 以此和周边需要铁器的人群作交换做
贸易。
这本是一个十分正常的现象,但还偏偏有人说,这些炼铁的,不是以放羊或种地为生,
所以,游牧或农耕社会是不会炼铁, 这不是扯蛋吗!
k*********u
发帖数: 2897
27
政府当然知道民主国家一直干预经济,要不是美帝大把的补贴
农民,大把的补贴农业,农民的生活过得不错,美国普通人能
吃上这么便宜的粮食?但问题是,国家不想花钱补贴农民,尤其
是邓先富等买办,哪有功夫管农民呀。
但是我们政府给农民什么了?不仅不补贴,还压榨,收人头税,
也就是胡总温相才给取消了一些。不补贴也就罢了,任农产品
随市场价格波动就是了,结果还要压制农产品价格。
这就是把农民往死路上逼。
现在计划生育导致的新生人口减少,老农民要退休,干不了了,
新农民又没有,或者不够,没人种地了,农产品自然不够吃。
你说你涨不涨价?你不涨价,压价,更没人种,结果有价无市,
饿死人,不信你可以试试。
至于中间的炒作问题,我觉得国家可以查。
但是炒作只是推波助澜而已,中国农产品的涨价浪潮已经无可
阻挡了,农产品的短缺时代马上就要到来。
你要涨价,农民还能好好种地,你还有得吃;
你要是压价,没人种地,你就等着挨饿吧。
发信人: Warfare (German==Arschloch),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准备回国的兄弟,听兄弟一声劝,还是早点准备买房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
x*********g
发帖数: 11508
28
以前是10亿农民,大家都在种地。现在是5亿人种地,5亿人从事别的生产,可以给中国
换来石油,生产农业用的机械,化肥,种子,农药等等。
这样转化一下,粮食产量并没有减少,而且还增多了啊。那不比10亿人一直种地好吗?
k**a
发帖数: 1181
2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粮食危机正在到来?
粮食危机正在到来?
蒋高明
读到下面一篇文章,结合最近几年到山东、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
、辽宁、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四川、广东、海南等地实地考察情况,我对当前我
国粮食安全问题非常担忧,甚至心焦。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粮食危机,如果处理不好,这
个危机可能会引发战争乃至政治动荡。我认为中国粮食安全的隐患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大降低。以前是“湖广熟,天下足”,现在是江浙一
带农民不愿意种地,甚至海南等三季稻地区,农民仅种一季。南方产粮区农民种地,仅
仅为了保障自身的粮食安全。
第二,18亿万亩耕地上,种的不都是粮食,还有房子,厂长,城镇。即使种地
,多愿意种植高附加值的蔬菜,烟草等,但这些作物不能当粮食吃。山东一带长期种植
反季节蔬菜已造成耕地和地下水严重污染。过去是“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现在是什
么赚钱种什么。种粮食如果算劳动力,是赔本的,因此农民不愿意种粮食,种自己够吃
的就行了。
第三,国家重视粮食收购的重要性,但一些粮仓吃空额,套取国家经费,实际
上国有粮仓里可能没有那么多粮食。关于这
c***y
发帖数: 446
3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转载:回国感受北京人的新生活
20年前的8月,我离开生活了20多年的北京,走出了国门。20年后的今年8月,我又回到
了北京。从1990到2010,这20年,有太多的事情发生。中国,北京已经和正在经历着巨
变。虽然20年间也曾回去过几次,前几次回京印象最深的就是到处都在大兴土木。这次
回去,建筑工地见的不多了,仔细体会,北京人的生活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
回国前,姐姐嘱咐让我买一些加拿大特有的蔬菜种子,特别是父亲以前来加拿大探
亲时喜欢的几种加拿大的生菜种子。我知道在多伦多,有很多人在家里的后院种蔬菜。
我家也是,每年春天,和孩子一起挖地,施肥,播种,浇水,体会耕种的艰辛和收获的
乐趣。
没想到,现在北京城里的人也种地啦,原来姐姐家今年在农民公社租了一分地,一
年1200元,自己种植农作物,这可说是北京城里人的一件新鲜事儿。
“现在很多城里人都想自己亲手种些农作物,一是自己种的,吃着放心,二是体验
一下种地的滋味儿,特别是家里有小孩儿的,帮助他们了解一些农业常识。再说那里空
气也新鲜。如此这般,很多农村人也从常年的土地束缚中解脱出来,他们再提供适当的
技术指导,租地赚的钱也不比他们种地赚钱少。这真是一举好几得的事。”姐... 阅读全帖
T*******e
发帖数: 6425
31
杜德清家的住房,耗了他整整7年心血。
他从2000年筹备建房。头年卖点粮食买点砖,第二年再卖点粮食换些檩。就这样,
建筑材料积攒了4年,2004年终于把新房盖起来了。他又积攒了3年,到2007年,5间正
房装修完毕了。
今年,杜德清接到通知,村里的住宅全部都要拆除。
“这不是糟践东西吗?”10月14日,这位53岁的农民说,村里的房屋多数是2000年
之后新盖的。
杜德清是廊坊市永清县大麻子村农民。现在,村边农田里建起了“新民居”,六七
栋6层高的住宅楼。
这片楼房,将安置大麻子和小麻子两个村的村民。按政策,原来的村庄,将复垦为
耕地。
这是近几年河北省新民居建设的一个缩影。河北计划利用3年时间,“改造”15%的
村庄。
去年,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农村新民居示范工程建设用地管理工作的实施
意见》提出,新民居建设中,“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
减少’相挂钩的政策”。
根据国土资源部(下称国土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在农村整理复垦建
设用地,增加了耕地面积,可在城镇置换相应建设用地。
根据《河北日报》报道,至2012年,河北将完成7500个新民居建设示... 阅读全帖
T*******e
发帖数: 6425
32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5日02:21 新京报
● 李昌平:农村不大拆大建怎么发展?
● 于建嵘:圈地是城市对农村的掠夺
● 郑风田:农民宅基地不是“唐僧肉”
【访谈】近日,在全国开展的拆村运动引起社会极大关注。这场拆村运动的政策背
景是,国土资源部2006年推行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随着这一政策推出,
地方上违背民意的强拆在日益增多,曲解政策现象时有发生,地方的土地财政冲动愈发
高涨。
本报邀请三位农村专家于建嵘、郑风田和李昌平,详细剖析诸多违规现象的深层根
源。专家形成一致观点,问题不在政策本身。他们分别认为,财政体制缺陷不能保证地
方政府为民服务、宅基地财产权的不明确、宅基地未能按市场化流转等问题的存在,最
后导致农民土地权益被剥夺。
圈地是城市对农村掠夺
于建嵘表示,土地纠纷已成影响农村社会稳定首要问题
农村土地制度中存在着政府的行政权力强制侵蚀民权,这一本质性问题。如果不限
制某些官员在征地时拥有的无限权力,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征地拿走差价2万亿
新京报:当前以各种名义圈走农民宅基地,换取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的现象... 阅读全帖
z***y
发帖数: 13818
3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人民币为何不能升值
回家种地?
你以为是个人就会种地?
现在新一代农民有几个肯种地?

高中国进口的成本?
r*****n
发帖数: 4844
3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我给你们介绍一个真实的农村
我老家在山东的山区的一个小县城,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 后来住在县城,但是由于亲戚很多在农村,所以对乡下农民的情
况还是很清楚的。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目前,我们那里农村的情况。
(我说的是多数人的情况,别拿个别人和华西村来烦我)
Ps: 要继续往下看的请在我左边形象打分那里,选择10分,然后确定。
首先我要说:现在农村的收入确实提高了,但是提高的很有限,关键问题费用在涨。
然后说一下减免农业税,他妈的,一家3口人一年顶多交200元(或者是60)的农业税,
减了是减了,但形式大于实际作用!我不是说减的不好,但是真的没用。为什么呢?还
有那个种地补贴, 一亩地要么是补贴50,要么是补贴100。一家也就1亩多地,你以为
能干嘛啊?
现在我说问题:
问题1:种子在涨价
问题2:电费在涨价
问题3:化肥在涨价 (一顿折腾, 你以为那亩地几个钱??)
问题4:饲料在涨价(养猪赚的钱,不够折腾饲料的,很多人都不养了,现在知道为什
么有几年猪肉嗷嗷涨价了吧?农民都不养猪了,赚不到钱!!)
其实,说到底, 种地赚的钱比以前一点没多!反而在减少。
但是农民能干,什么活都干,家里只要有个壮力,还是可以打工的(... 阅读全帖
V*U
发帖数: 2226
3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我给你们介绍一个真实的农村
又看了一边,楼主台偏激了
你说花生台便宜不买,这个花生我知道,不会立刻贬值
后来你说花生涨价了,涨价了他们也不买?
另外仇肉的说法绝对是以点带面了.
到底百分之际的肉最后丑了?
现在人均猪肉消费到第和毛时代比如何了?

我老家在山东的山区的一个小县城,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 后来住在县城,但是由于亲戚很多在农村,所以对乡下农民的情
况还是很清楚的。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目前,我们那里农村的情况。
(我说的是多数人的情况,别拿个别人和华西村来烦我)
Ps: 要继续往下看的请在我左边形象打分那里,选择10分,然后确定。
首先我要说:现在农村的收入确实提高了,但是提高的很有限,关键问题费用在涨。
然后说一下减免农业税,他妈的,一家3口人一年顶多交200元(或者是60)的农业税,
减了是减了,但形式大于实际作用!我不是说减的不好,但是真的没用。为什么呢?还
有那个种地补贴, 一亩地要么是补贴50,要么是补贴100。一家也就1亩多地,你以为
能干嘛啊?
现在我说问题:
问题1:种子在涨价
问题2:电费在涨价
问题3:化肥在涨价 (一顿折腾, 你以为那亩地几个钱??)
问题4:饲料在涨价(养猪赚的钱,...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4844
3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我给你们介绍一个真实的农村
我老家在山东的山区的一个小县城,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 后来住在县城,但是由于亲戚很多在农村,所以对乡下农民的情
况还是很清楚的。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目前,我们那里农村的情况。
(我说的是多数人的情况,别拿个别人和华西村来烦我)
Ps: 要继续往下看的请在我左边形象打分那里,选择10分,然后确定。
首先我要说:现在农村的收入确实提高了,但是提高的很有限,关键问题费用在涨。
然后说一下减免农业税,他妈的,一家3口人一年顶多交200元(或者是60)的农业税,
减了是减了,但形式大于实际作用!我不是说减的不好,但是真的没用。为什么呢?还
有那个种地补贴, 一亩地要么是补贴50,要么是补贴100。一家也就1亩多地,你以为
能干嘛啊?
现在我说问题:
问题1:种子在涨价
问题2:电费在涨价
问题3:化肥在涨价 (一顿折腾, 你以为那亩地几个钱??)
问题4:饲料在涨价(养猪赚的钱,不够折腾饲料的,很多人都不养了,现在知道为什
么有几年猪肉嗷嗷涨价了吧?农民都不养猪了,赚不到钱!!)
其实,说到底, 种地赚的钱比以前一点没多!反而在减少。
但是农民能干,什么活都干,家里只要有个壮力,还是可以打工的(... 阅读全帖
l**m
发帖数: 5113
3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从罗马历史看待西方民主制度
作者注:
1、本文的资料来源系来自西方公开的影音资料,所以人名翻译采用音译,可能与
其他中文资料上的略有不同。
2、对于历史人物前所加的形容词,比如“政治家”、“军事家”、“独裁者”等
,系直接采用原材料中的描绘,作者没有进行任何加工。
3、作者对罗马历史的描述基本上没有大的错误,但对罗马与西方民主制度间的反
思可能限于自身水平而没有理解透,因此欢迎各位踊跃发言。
要探讨罗马的制度,就要从台伯河畔的小村庄开始说起。当时统治此地的是伊鲁利
亚王国。试图独立的罗马人梦想建立一个以自制、信赖与法律约束为基础的政府。并且
,他们在公元前509年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立了罗马共和国——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代
议制政府。这个政府的座右铭是“SPQR”,这个词是缩写,意即:“元老院与罗马人民
”。富人进元老院,穷人当兵,最终的结果(据说是):“在决定政府事务时每个人都
有发言权”。当然,女性是没有政治权利的。
这个阶段,罗马的军队主要是民军。农民在外地入侵时集结起来保卫祖国,战争结
束后回家种地。
这种制度曾经创造过一个英雄典范:盖厄昆提厄.辛西纳瑟思。为抵抗侵略罗马的
一支部落武装,此人曾被授予绝对权力... 阅读全帖
g*********o
发帖数: 4653
38
自动化是可以,但是得分地区,大规模化就更得分地区了。
比如南方一些地方,田都在山上山里,有时候自动化都很难,这些地方农民们还是不乐
意种地。
我和我舅舅他们都聊过,他们一般都只种够自己吃就行了,所以很多地还是荒着。
一是觉得人力成本也不低,如果他们可以进城打工赚到钱;, 他们就只管种够自己吃的
,有的甚至都不种。
二是如果让农民种果树、蘑菇等其他不自己吃的,他们最痛苦的就是自己市场信息有限
,可能花了大力气大投入,最后卖不出去或者赚不了什么钱,没信心种地。
如果政府能够真正走入农村,进行技术、市场信息等指导和调控,保障他们有稳定的利润,农民们还是愿意种地的。
e********3
发帖数: 18578
39
http://news.sina.com.cn/c/sd/2011-02-16/033921960631.shtml
记者走访河南安徽发现 留守儿童问题是许多农民工不愿再外出主因
腊月二十七,是每个中国家庭忙着准备过节的日子。可这一天,烟台得士立服饰有
限公司的姜淑艳带着司机来到豫东一个偏僻小县城,她的任务是要在当地招聘超过100
名农民工。
“春节前,农民工都返乡了,这个时候过来招聘,人最多,也最容易招到,”姜淑
艳说,“两年前,我也是年前过来招工,当时计划招聘100人,结果有200多人抢着来报
名。”可让她大跌眼镜的是,春节后直到年初六,她仅仅招聘到十几个人,“现在招人
太难了!”姜淑艳无奈地说。
在长三角、珠三角用工荒的背后,是国人生活观念的转变:80后逐渐变为“人父人
母”,不再外出打工,90后也不愿意再做农民工;用工荒也是中国产业转移和中西部大
发展的必然,中西部地区承接大量转移过来的企业,吸收了农村的富余劳动力。
文/图 本报特派河南、安徽记者王飞
5800万留守儿童成农民工牵挂
全国妇联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
农村留守儿童约... 阅读全帖
a*******m
发帖数: 14194
40
对于中国,我们要的是总产量。不管你有多少人种地,3亿还是两亿农民,
你每年得给我搞出5亿吨粮食,否则就得有人挨饿,这就是现实。
你要是学美国人种地法,那就得一半人饿死,你说饿死谁好吧? 或者说,
你说谁先死吧?
现在,在中国有些煞笔经济学家认为农村的劳动力可以无限转移,农业的
产值也不高,完全可以不鸟。茅于轼这个煞笔就是煞笔中的战斗机,丫的
直接说,种地有屁前途,全盖成楼房,经济水平就会迅速提高,国家就
发达了。我们发达了有钱了,就可以买进口的粮食吃。
这不是脑残吗?
谁有本事帮你养活13亿人口?你找谁买那么多粮食?
发信人: concept (ironowl),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谁来告诉我,这样的山田怎么机械化?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13 15:18:24 2011, 美东)
中国的农业永远也不可能达到美国的生产效率。
a*******m
发帖数: 14194
41
我来问你个最基本的问题。
你说就拿你们村子来说。是全村子几十个人种地的时候,粮食产量多,还是
现在给两户人,几个人种产量高?
按你的结论是,现在种地的人少,几个种地比以前产量高。
那岂不是说,原来你们村子除了那几个人以外的人,全是废柴,或者全
是捣乱的?你觉得他们是捣乱的吗?
发信人: douniu85 (斗牛),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回:新隆中对:中国崛起的十胜之策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l 11 16:36:04 2011, 美东)
我告诉,不说黑龙江,就是吉林,现在每个村里,虽然地都是各家的,但是每个村都有
一家或两家中天专业户,报种所有的地,别的户里,一般不是去城里大工,就是做买卖
。只要家里有个大学生的,一般就会全家搬进城。
S*********4
发帖数: 5125
42

你要跟我讨论文明史是吧?你知道不知道古希腊人、罗马人跟今天的西方人根本不是一个种族?现代的西方人,祖先是住在森林里面的法兰克人、汪达尔人、伦巴德人和哥特人,在希腊时代和古罗马时代都是近乎于原始人的野蛮民族,直到西罗马灭亡以后,也就是公元5世纪才走出森林,自称为日耳曼尼亚人。
就算他们继承了希腊和罗马文明一部分成果,其所谓的西方文明也很难被称为人类最杰出的。闲话少说,跟你讲一讲西方历史。
(原创连载) 扯淡出来的“西方文明”
欢迎参加本文在天涯社区 > 天涯论坛 > 国际观察 的讨论,请点击: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281217.shtml
一、前面的话
1、谁在编织谎言
近些年来,由于一些“历史学家”、“文化学者”等专家的偏执与偏心,国内出现
了一个怪现象:某些中国学者撰写的欧洲史,比欧美学者编写的要光鲜照人,中国专家
的评价,比欧美学者的高出N倍。
古罗马,在欧洲专家笔下,美好的东西自然不会遗漏,而屠杀、战乱、夺权、饥荒
、无视科学等等,也无一漏网;到了我们的专家手中,罗马只有...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4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为什么清朝的皇帝明君比较多?

乾隆能在平定准格尔之后,在维吾尔人反抗的时候进行坚决镇压,同时力排众议,由国
家出资从甘肃陕西一带移民到北疆,这就是大功一件
屯田促进了新疆的农业开发,推动了民治机构的建立。清代新疆东西七千余里,南北六千余里,周两万余里,清统一新疆之后,乾隆就提出移民开发的政策。二十五年,乾隆主张迁移“甘肃等处无业贫民前赴营生耕作”,认为这样既有利于开发新疆,又可以缓和内地人口矛盾,可以一举两利。他多次指示陕甘总督杨应琚招募甘肃民人到新疆种地。三十六年初,乾隆得知甘肃省连年受旱灾之苦,从乾隆二十三年至三十五年,共欠仓粮四百零四万石,折色银一百三十二万两时,作为最高统治者,他不能不考虑“似此日累月多,势将何所底止,是旧逋固不可不及时清厘,致令积疲不振”。但他更注意到“边陲生计艰难,尤当急为筹画以裕久长”,使甘肃灾区人民改善困境。乾隆认为,新疆统一以后,大兴屯田已成乐土,“商民辐辏,风景不殊内地”,但没有出现内地民人踊跃前往的局面,是因为他们缺乏对新疆开发情况的具体了解,所以裹足不前。他要求地方官员设法劝导甘肃民人出嘉峪关种地,“将来关外生聚滋蕃,兼可酌添郡县,而此等待食之民向外多移一人,即少耗内地一日... 阅读全帖
G******e
发帖数: 9567
4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创世纪的进化 ZT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elief 讨论区 】
发信人: septaphobia (恐妻症), 信区: Belief
标 题: 创世纪的进化 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25 01:06:07 2008)
创世纪的进化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iewthread.php?tid=700315&extra=
也和话

人类在什么时候开始问“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个世界为什
么存在?”“我们从哪里来的?”这样的问题,已经无从考证,因为,人类三百万年的
历史里(从露西 Lucy 开始),有文字记录下来的,实在是少得可怜。
我们可以猜想,当人类能够制造一些简单的工具时,他们突然得到了启示:或许,这个
世界是由什么东西造出来的,同样类比,我们人也是被造出来的。这个猜想,也无从证
实了。可以肯定的是,自从人类在六千年前发明了文字以来,创世纪这些神话已经相当
详细地被记录下来。
六千年的说法,来自美索不达米亚人遗留下来的泥板图形文字和后来进化成的楔形文字
,这是我们至今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在西亚流行长达三...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4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社会调查:小岗VS南街(ZT)
本来机械化之后就只要少数人种地,其他人必然发展工业和服务业。比如南街村只要2
0多人种地,其他人全在企业。70年代农村机械化是大力推进的,结果邓小平搞单干
后就停滞并倒退了。
灌溉面积、化肥用量、机耕面积和小水电发展变化情况
时间 灌溉(万公顷) 其中机灌(万公顷) 化肥用量(万吨) 机耕(万公顷)
1952 1995.9 31.7 7.8 13.6
1957 2733.9 120.2 37.2 263.6
1965 3305.5 809.3 194.2 1557.9
1980 4488.8 2531.5 1269.4 4099.0
1985 4403.6 2462.9 1775.8 3444.2
(出自《中国统计年鉴》)
(从表中可以看...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46
我国平均每天消失20个行政村 土地撂荒现象严重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28日06:14 金羊网-新快报
从2005年至2009年全国的村民委员会数目每年减少7000多个
如果有一天这个世界不再有乡村……
在广东清远连州市文化广场旁,乘四十五分钟的公共汽车, 再徒步走四十分钟的
山路,穿过连绵山坳, 便到了河背村。
这是一个普通的粤北小山村。现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春节,也未能给它带来一丝生
机——原本23户人家的村庄,如今搬迁得只剩下两户村民。
年轻人成了稀罕物
“如果不算留守儿童,村里常住的劳动力里边,最年轻的是一对46岁的夫妇。”这
是在河北省崇礼县狮子沟乡西毛克岭村调查的情况,如今全村在册人口458人,实际常
住人口216人,村里青壮年均外出务工,60岁以下劳动力屈指可数。
在山西省临汾市永和县赵家沟村,情况大致类似。赵家沟村户籍人口数234人,在
村常住约130人,基本上也都是老年人和儿童。2011年6月,中央国家机关青年“百村调
研”发现,河北、山西、湖南、内蒙古等其他省(区)的情况,大致都是如此,本来是农
业大省的中部广大农村地区,年... 阅读全帖
a*******m
发帖数: 14194
47
http://news.sina.com.cn/c/2011-10-28/061423375647.shtml
从2005年至2009年全国的村民委员会数目每年减少7000多个
如果有一天这个世界不再有乡村……
在广东清远连州市文化广场旁,乘四十五分钟的公共汽车, 再徒步走四十分钟的
山路,穿过连绵山坳, 便到了河背村。
这是一个普通的粤北小山村。现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春节,也未能给它带来一丝生
机——原本23户人家的村庄,如今搬迁得只剩下两户村民。
年轻人成了稀罕物
“如果不算留守儿童,村里常住的劳动力里边,最年轻的是一对46岁的夫妇。”这
是在河北省崇礼县狮子沟乡西毛克岭村调查的情况,如今全村在册人口458人,实际常
住人口216人,村里青壮年均外出务工,60岁以下劳动力屈指可数。
在山西省临汾市永和县赵家沟村,情况大致类似。赵家沟村户籍人口数234人,在
村常住约130人,基本上也都是老年人和儿童。2011年6月,中央国家机关青年“百村调
研”发现,河北、山西、湖南、内蒙古等其他省(区)的情况,大致都是如此,本来是农
业大省的中部广大农村地区,年轻人变得越来越少。
土地撂荒现象严重... 阅读全帖
a*******m
发帖数: 14194
4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一锅端掉计生委的日子不远了
zz我国平均每天消失20个行政村 土地撂荒现象严重
http://www.mitbbs.com/pc/pccon_6913_190177.htm
从2005年至2009年全国的村民委员会数目每年减少7000多个
如果有一天这个世界不再有乡村……
在广东清远连州市文化广场旁,乘四十五分钟的公共汽车, 再徒步走四十分钟的
山路,穿过连绵山坳, 便到了河背村。
这是一个普通的粤北小山村。现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春节,也未能给它带来一丝生
机——原本23户人家的村庄,如今搬迁得只剩下两户村民。
年轻人成了稀罕物
“如果不算留守儿童,村里常住的劳动力里边,最年轻的是一对46岁的夫妇。”这
是在河北省崇礼县狮子沟乡西毛克岭村调查的情况,如今全村在册人口458人,实际常
住人口216人,村里青壮年均外出务工,60岁以下劳动力屈指可数。
在山西省临汾市永和县赵家沟村,情况大致类似。赵家沟村户籍人口数234人,在
村常住约130人,基本上也都是老年人和儿童。2011年6月,中央国家机关青年“百村调
研”发现,河北、山西、湖南、内蒙古等其他省(区)的情况,大致都是如此,本来是农
业大省的中部广大农村地区,年轻... 阅读全帖
a*******m
发帖数: 14194
4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一锅端掉计生委的日子不远了
zz我国平均每天消失20个行政村 土地撂荒现象严重
http://www.mitbbs.com/pc/pccon_6913_190177.htm
从2005年至2009年全国的村民委员会数目每年减少7000多个
如果有一天这个世界不再有乡村……
在广东清远连州市文化广场旁,乘四十五分钟的公共汽车, 再徒步走四十分钟的
山路,穿过连绵山坳, 便到了河背村。
这是一个普通的粤北小山村。现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春节,也未能给它带来一丝生
机——原本23户人家的村庄,如今搬迁得只剩下两户村民。
年轻人成了稀罕物
“如果不算留守儿童,村里常住的劳动力里边,最年轻的是一对46岁的夫妇。”这
是在河北省崇礼县狮子沟乡西毛克岭村调查的情况,如今全村在册人口458人,实际常
住人口216人,村里青壮年均外出务工,60岁以下劳动力屈指可数。
在山西省临汾市永和县赵家沟村,情况大致类似。赵家沟村户籍人口数234人,在
村常住约130人,基本上也都是老年人和儿童。2011年6月,中央国家机关青年“百村调
研”发现,河北、山西、湖南、内蒙古等其他省(区)的情况,大致都是如此,本来是农
业大省的中部广大农村地区,年轻...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50
吉林现“俄罗斯新娘村” 22名小伙娶回异国新娘(图)
文章来源: 新文化报 于 2011-11-16 20:28:2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
不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 EmailTweetFacebookYahoo!(被阅读 382 次)
四合村村委会
四合村村民李英超(左一)带着俄罗斯籍妻子尤利基娅(右一)和女儿(中)回村,他
的舅舅和大姨非常高兴 本组图片除署名外 本报记者 袁静伟 摄
莫斯科的“一只蚂蚁”市场曾是华商聚集地,四合村人也曾在这里打拼 资料图片
村民淘金俄罗斯
舒兰四合村787户中出了220户富翁,有22位村民娶了俄罗斯姑娘
10月末,正是农忙时节,自舒兰市区沿着210省道向南,路边农田当中码放着收割的玉
米和水稻,烧荒的火苗和黑烟伴随一路。距舒兰市区20公里处,会看到竖立在路边的路
牌和石碑,石碑上刻着“四合村——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这个处于长白山余脉的小村庄,是舒兰市小城镇四合村,村民们从1993年陆续赴俄罗斯
打工或经商,18年间诞生出一群富翁,据该村统计,资产达亿元的有2户,千万元的有
20户,百万元的有220户。有22位村民娶到了俄...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