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禪修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G**W
发帖数: 1865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阿罗汉,杀贼,无生
阿罗汉到底有哪些定义?阿罗汉如果直接翻译就叫作应供,又称為杀贼,或称為无生,
一般民间有时也会把阿罗汉简称為罗汉。
如果以声闻的修行果位来讲,是从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当他证得四果,也就是在
声闻人的最高果位时,他就是阿罗汉。阿罗汉是依照 佛所教导的四圣諦、八正道,他
在蕴、处、界裡面去作观行;他去观一切法苦、空、无我、无常,渐渐地、慢慢地去断
尽三界贪爱;从断我见断掉我见烦恼,再来断掉我执烦恼,所以在这一生捨寿的时候,
他愿意将自己、自我把他灭尽;所以当自我灭尽以后,他就不在三界中出生,所以就脱
离生死轮迴的苦,就直接入无餘涅槃,这样的一位圣者,我们就称他叫作阿罗汉。
所以阿罗汉是经过须陀洹、斯陀含和阿那含,来成就阿罗汉。须陀洹我们一般称他為初
果,斯陀含就是二果,阿那含就是三果,最后成就阿罗汉,就是我们俗称的四果。所以
阿罗汉很简单的一个定义是说:他能解脱於三界的束缚,所以阿罗汉又称呼為应供;恰
巧佛的十种称号当中也有一种叫作应供;阿罗汉也叫应供,佛也叫应供,所以有些人就
误认為,佛就等同於阿罗汉,阿罗汉就等同於佛,所以会有这样一个误解。有机会再进
一步说明。
应供的意思其实就是...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2
大乘密嚴經簡捷的告訴行者賴耶識與修行的關係 :
佛說如來藏,以爲阿賴耶 :
《大乘密嚴經》卷3:
「佛說如來藏,以爲阿賴耶;
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
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
如金與指環,展轉無差別。」經文語譯:
【佛陀所開示的如來藏,就是阿賴耶識;佛門內外許多的的知識們,都不能知道.「如
來藏就是阿賴耶識」如此甚深的義理。十方諸佛所證如來無垢識,其實就是由因地時的
阿賴耶識輾轉所修成的。由因地的阿賴耶識修成三大阿僧祈劫以後的如來無垢識的過程
,就顯示出阿賴耶識心體就是如來無垢識心體,是沒有差別的;就如同將黃金打造成金
指環的過程,金指環是由金體輾轉打造而成,金指環還是原來的金體,所以金體與金指
環體是沒有差別的。】
行者在因地時證得阿賴耶識,雖然能觀見阿賴耶識體如同黃金一樣的清淨無染,但卻
是函藏著無明貪愛等業種、函藏著七識心所相應的不淨種、所知障隨眠…等,所以透過
福慧雙修、定慧等持而努力修行三大阿僧祈劫,把阿賴耶識體中的所有不淨種子修除淨
盡、把阿賴耶識體中所有一切法種都全部證得,成爲如來無垢識而成就佛道。過程如同
在找到黃金以後,把黃金打造成金指環。所以經文中的「金」是比喻阿...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3
http://www.xianmifw.com/book/newsview.php?id=27
庚一、修波羅蜜願
勤修清淨波羅蜜,
願我生生世世之中,都能精進不懈地修持各種清淨波羅蜜多。
波羅蜜是梵語,譯成漢文是到彼岸。生死輪迴是此岸,煩惱妄念是中間的水流
,大空離戲是彼岸。眾生沒有空性智慧,安住在生死的此岸,沉溺在煩惱的水流之中起
惑造業,陷於沒有邊際的輪迴大海中。但依靠修持無相般若智慧,照見五蘊空無一物,
就是離開此岸;寂滅一切妄念分別,即是跨越中流;證得法性真如,可以說是到達彼岸
。《唯識論》中認為:「現在發起苦諦與集諦就是此岸,沒有生起苦集的二乘果則為中
流,菩提涅槃是彼岸。六度作為船筏,把修行人度到彼岸。」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
中指出此岸與彼岸有三種意義:「一、生死為此岸,菩提為彼岸。一切如來都是從生死
此岸,越過生老病死的中流,到達菩提彼岸。二、有相為此岸,無相為彼岸。三、六種
障蔽為此岸,對治彼等的六度為彼岸。」
...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4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bailianhual/default.php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xm/xm11.pdf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xm/xm12.pdf
不貪美色
釋迦牟尼佛曾有一世為梵施國王太子時,名為嘎西美男。以前世精進修持之智
慧串習引發,王子正當青春韶華之時,就對美女等一切能引生貪欲之對境無有絲毫貪執
。他還把國王王位當成大過失之源泉,並因此而捨棄自己繼承王位機會,前往一寂靜山
林專修禪定。
一次從禪定中出定後,王子前往山野園林,途中見一美麗非常之人非人美女。
美女一見王子,立即就被其相好端嚴吸引,她便主動跑到王子面前搭訕。為引誘王子,
美女打妄語道:「我有一朋友也為人非人美女,她之美色即便天人見之也難免生貪。今
日她見到你後,立刻就傾心於你,我正是她派來傳情達意者,希望你也能對她心生喜愛...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5
☆─────────────────────────────────────☆
insight007 (insight007) 于 (Tue Sep 11 12:14:02 2012, 美东) 提到:
☆─────────────────────────────────────☆
tmouse (猪头) 于 (Tue Sep 11 13:20:09 2012, 美东) 提到:
'第一因理论和现实的矛盾之一在于善恶问题',人有了分别心,才会有善恶,而且喜欢
用人自己的大脑去定义善恶。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
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
☆─────────────────────────────────────☆
insight007 (insight007) 于 (Tue Sep 11 13:23:00 2012, 美东) 提到:
猪头,欢迎回来继续和我们混,呵呵~~~
☆─────────────────────────────────────☆
tmouse (猪头) 于 (Tue...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一切法从心想生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這是《六祖壇經》講的,但卻是五祖說的,是五祖弘忍告訴
六祖慧能說:「如果沒有認識本心所在(沒有親證本心),修學佛法都將落於玄想與空談
,所以學法無益。」古今所有的證悟祖師們都同樣會這樣講的,這是因為禪宗是依如來
藏的清淨、涅槃、自性而說般若,不是依意識心想像或思惟的認知境界來說般若的;是
因為中觀是以如來藏不落斷常、垢淨、來去、一異……等兩邊而說中觀的,不是意識覺
知心依佛法知見起心作意離開兩邊的中觀,也不是覺知心在事相上離兩邊的中觀,所以
如來藏是法界實相心。法界萬法的根源既然是祂,那麼佛法的修證就必然是依繞著法界
實相的這個根本心來修證的,這才是般若正確而且唯一的修證標的,禪宗正是這樣修證
的;若離開對如來藏的修證,就沒般若的證悟可說了!般若的修證是如此,第三轉法輪
的方廣諸經講的唯識增上慧學,也仍然是如此修證的,都依如來藏為根本才有可能進修
方廣唯識增上慧學的。
『禪宗是依如來藏的清淨、涅槃、自性而說般若,不是依意識心想像或思惟的認知境界
來說般若的』
『中觀是以如來藏不落斷常、垢淨、來去、一異……等兩邊而說中觀的,不是意識覺知
心依佛法知見起心作意離開兩...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慧明:禅宗与密宗之流弊 Zz
这个立意是很好的,只是作者本身可能不是很明白中国禪宗証悟的标地是如来藏,这个如
来藏在很多经典都指明就是三转唯识期所述之阿赖耶识 (第八识).
然藏密一般所述及教导的所谓証悟是在讲意识 (第六识),并诽谤没有六识之外的阿赖耶
识.
根本的立论就完全不同, 并不是禅密兼修,不偏执事坛的问题.
更况大乘禪宗说的是悟后起修, 须经五十二阶位,三大阿僧祈的修行, 也没有藏密即身
成就这回事.
诸多基本差异,在大乘禪法上实修与深入经藏的行者,是一眼能分办的,如果藏密立论是
正确,那就代表所有中国禪宗祖师悟错了. 所以并不是主文所说的那麼单纯.
再举个明显例子,月称这位中观应成派祖师在他的著作《入中论》明白的这麼说 :
『“虽云:‘余大乘经说有阿赖耶识’,亦唯举其名,未释其义。审其文义,亦不许彼离
六识身别有异体。且彼宗亦是许外境者,故是于意识上假立彼名也。”』.
月称的意思是说阿赖耶识只是个假名, 六识外并没有阿赖耶识这个东西,然而
大乘《解深密经》有经文:『广慧。此识亦名阿陀那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随逐执持
故。 亦名阿赖耶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摄受藏隐同安危义故。亦名为心。何以故。
由此识色... 阅读全帖
C*******r
发帖数: 10345
8
禅那(梵文:ध्यान dhyāna,巴利文:झ&#
2366;न jhāna),又譯為馱那演那,佛教術語,意譯為思维修或静慮。它有兩
個意義,它可以是一種三昧的境界,專指色界以上的四禪境界,但它也可以指修行進入
四禪境界的方法,也就是奢摩他與毗婆舍那的合稱。
這個詞語原出自《奧義書》,為印度教術語,為“六支瑜伽”的第三支、“八支瑜伽”
的第七支,是修習瑜伽的高級階段。後為佛教所吸收,為「三無漏學」與六度之一。漢
傳佛教中也將其譯為止觀。漢傳佛教中的禪,原先源自於禪那,為禪那的簡稱,但隨著
禪宗的發展,逐漸形成一個獨特的思想體系。
n********n
发帖数: 8336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zt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的感官欲樂
──阿梨吒比丘的邪見
有一次,佛陀遊化到故鄉迦毘羅衛城,住在城南的尼拘律園中。
這天,佛陀的堂兄弟摩訶男來禮見佛陀,問佛陀說:
「世尊!我修學佛法已經有好一段時日了,也深知佛陀所教導的法:貪、瞋、癡是
內心的染污障礙,應當完全斷除,但有時心中卻還不免會生起貪、瞋、癡來,無法完全
根除,不知這是因為還有哪一法尚未斷盡所導致的呢?」
「摩訶男!你心中對來自眼、耳、鼻、舌、身等感官上的五欲之樂還喜歡著,所以
還會有貪、瞋、癡的生起。一旦斷除了感官五欲這一法,你甚且不會再過著在家的欲樂
生活。
不過,摩訶男!即使能以正慧如實知『感官五欲是樂少、苦多、失望多、帶有多少
危險禍患』的聖弟子,只要還未能經驗到離欲、惡的踊動之喜與溫馨之樂,或者,比這
喜樂更寧靜的境界,那麼,還是會喜歡這感官上的五欲之樂的。」
接著,佛陀為摩訶男居士,詳盡地分別說明了這五種來自感官的欲樂,以及其所帶
來的危險禍患,例如,佛陀說:
「因為欲的緣故;以欲為根源,所以,國家與國家共諍;族群與族群共諍;家庭與
家庭共諍;母子、父子、兄弟、姊妹都不免共諍,乃至因共諍而引起征戰與殘酷的殺戮
。」
※ ...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10
http://www.xianmifw.com/book/newsview.php?id=30
子貳、戒為諸功德之依處
諸異生及佛語生,自證菩提與佛子,
增上生及決定勝,其因除戒定無餘。
該頌是講五乘行者所欲求之生處,唯依淨戒之功德。如欲求人天、梵天善趣的
彼諸異生,及佛語生之聲聞,自證菩提之獨覺以及大乘菩薩,彼等分別能獲得增上生與
決定勝之根本因,唯有清淨戒律之功德,其因若除戒律以外定無餘事。
《華嚴經》云:“人中隨意得受生,乃至頂天禪定樂,獨覺聲聞佛乘道,皆因
十善而成就。”《十地經》云:“造殺生等十不善業,依次在三惡趣中感受痛苦之果報
,以此餘業,後生人中,得種種不可愛樂之事,諸如下賤人身、短命、多病等。斷除十
惡修行十善業者,當於人天善趣的可愛樂處受生。若厭離輪迴,心意狹窄,依善知識聞
受聖教,了達無我的智慧,修十善業道,成就聲聞菩提果。不從他教,志求獨覺菩... 阅读全帖
i********7
发帖数: 808
11
杂阿含经65:
佛陀指出禅观是如实观察: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所以者何?
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如實觀察。
云何如實觀察?“
那么如实观察的内容呢?
”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滅;此是受……想……行……識,此是識集,此是識滅。
云何色集?受、想、行、識集?“
观察五阴的集与灭为如实观察,不是自己在静坐中自己想象,比如不净观,慈心观之类。
那么什么是五阴的集?
”愚癡無聞凡夫於苦、樂、不苦不樂受不如實觀察此受集,受滅,受味,受患,受離;
不如實觀察故,於受樂著生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
如是,純大苦聚從集而生,是名色集,是名受、想、行、識集。 ”
那么什么是五阴的灭?
“云何色滅?受、想、行、識滅?
多聞聖弟子受諸苦、樂、不苦不樂受如實觀察受集,受滅,受味,受患,受離;如
實觀察故,於受樂著滅,著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
憂、悲、惱、苦滅,如是,純大苦聚皆悉得滅,是名色滅;受、想、行、識滅。”
“是故,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
比丘!禪思住,內寂其心,精勤方便,如實觀察。」
佛... 阅读全帖
i********7
发帖数: 808
12

这些经文是特别引给你看的,大部分法友不喜欢看这么多的经文。
在杂阿含和相应部里有共说什么是五阴的集:
相应部蕴相应56经:
“。。。以食集而有色集;以食滅而有色滅。。。”
“。。。以觸集而有受集;以觸滅而有受滅。。。”
“。。。以觸集而有想集;以觸滅而有想滅。。。”
“。。。以觸集而有行集;以觸滅而有行滅。。。”
“。。。以名色集而有識集;以名色滅而有識滅。。。”
杂阿含59经:
"云何色集?云何色滅?云何受、想、行、識集?云何受、想、行、識滅?
愛喜集是色集;愛喜滅是色滅。
觸集是受、想、行集,觸滅是受、想、行滅。
名色集是識集;名色滅是識滅。"
关于五阴的集与灭:
佛陀指出禅观是如实观察: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所以者何?
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如實觀察。
云何如實觀察?“
那么如实观察的内容呢?
”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滅;此是受……想……行……識,此是識集,此是識滅。
云何色集?受、想、行、識集?“
观察五阴的集与灭为如实观察,不是自己在静坐中自己想象,比如不净观,慈心观之类。
那么什么是五阴的集?
”愚癡無聞凡夫於苦、樂、不苦不... 阅读全帖
B**M
发帖数: 74
13
禪宗本來圓頓,單刀直入,直指見性,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但根器不利的人修禅不易
相应。。。
不論修什麼法,起初修,入手雖有不同,譬如淨土宗從念佛入手;禪宗從參話頭入手;
密宗從持咒結手印入手,但修到後面都是歸於禪,都歸入禪定,但到最後無不歸於淨土
。我們的心是土,土就是心,心清淨了,才是真正的淨土,心上還有一點東西,就不是
淨土了。。。。
t******g
发帖数: 17520
14
你如果去密集禅修的话,个人经验只有少数老师和禅师会跟你说脊柱的这个问题
我直接和间接接触到的只有Gil Fronsdal 和 Bhante Yogavacara Rahula
等,有在他们的教导中提到。。。其他不说的或许觉得大家应该自己去调整, 又或者
认为都是打坐经年, 如果连这件事都做不好, 那还谈什么其他的内?

===========================================
首先要说的是, "相好" 在汉传中是常用来表示对佛陀的赞叹,很多人赋予之超越自然
的意义, 这些在对佛陀“神化”的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2在中阿含和长阿含中出
现过 ,
80 只在大乘经典中出现,或许是32延造而出。。。《大智度論》卷88是这样说的32的
「隨此間閻浮提中天竺國人所好,則為現三十二相。天竺國中人於今故治肩髆,令厚大
頭上皆有結為好,如人相中說,五處長為好。眼耳鼻舌臂指髀手足相,若輪若蓮華若具
若日月。是故佛手足有千輻輪、纖長指、鼻高好、舌廣長而薄,如是等皆勝於先所貴,
故起恭敬心。」
那么对现代人如何来接受古人要传递的信息内, 如何取其精华, 如何暂... 阅读全帖
f****a
发帖数: 847
1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乔布斯与他的禅》
好像话题扯远了。
关于中国的禅宗
禅宗的这个“禅”字由於梵文「禅那」()音譯而來,意為「靜
慮」、「思維修」、「定慧均等」[7]。它是指經由精神的集中(奢摩他,samādhi,
又譯為止、定、禪定、心一境性),以進入有层次冥想(即毗婆舍那)過程。它是佛教
很重要而且基本的修行方法,被稱為三無漏學之一,也是大乘六波羅密之一。但是禪宗
所謂的「禪」非謂修證「四禪八定」的「禪定」,而是六度波羅蜜的第六度-「般若」
,亦即指能夠引導學人參究,因而證悟到的本來自性清淨心。
请自行参考
zh.m.wikipedia.org/wiki/%E7%A6%85%E5%AE%97
t******h
发帖数: 177
16
转自:http://big5.xuefo.net/show1_9806.htm
從最初發菩提心,中間集積福慧資糧、最後現證圓滿正覺。修行任何宗派法門都需要資
糧,資糧不夠生不起善法欲,無法精進,即使能精進也是原地踏步。《菩提道次第廣論
》雲:修集資糧生德順緣。複應學習四種資糧,是易引發奢摩他道,毘缽舍那道之正因
。《本生論》亦雲:若由聞法發信意,成妙歡喜獲堅住,啟發智慧無愚癡,用自肉買亦
應理。
日常法師是這樣說:
究竟修行的資糧是什麼,我們不一定能夠體會得到,可是到僧團來的人,大家都有經驗
,就是剛來的時候會不太習慣。這有兩種狀態:一種是會想家,覺得家裏的一切都很好
;還有一種雖然不想家了,可是對寺院生活不習慣。第一種狀況就是跟佛法不相應,內
心所希求的不是正確的佛法而是世間的那些東西,這是一個違緣。另一種雖然不想家了
,可是對寺院的生活不太習慣,比如說我們這裏要學很多法器,要學很多經典、要背書
。人家在梵唄唱念,自己卻傻傻地一竅不通,那怎麼辦?只有努力地學。還有就算是你
很想學,但是學不來,怎麼辦呢?只有不斷地練,這是大家都有的經驗,只要你肯不斷
地努力,自然慢慢就會有改善,這個就...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17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四
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淨行品第十一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佛子!菩薩云何得無過失身、語、意業
?云何得不害身、語、意業?云何得不可毀身、語、意業?云何得不可壞身、語、意業
?云何得不退轉身、語、意業?云何得不可動身、語、意業?云何得殊勝身、語、意業
?云何得清淨身、語、意業?云何得無染身、語、意業?云何得智為先導身、語、意業
?云何得生處具足、種族具足、家具足、色具足、相具足、念具足、慧具足、行具足、
無畏具足、覺悟具足?云何得勝慧、第一慧、最上慧、最勝慧、無量慧、無數慧、不思
議慧、無與等慧、不可量慧、不可說慧?云何得因力、欲力、方便力、緣力、所緣力、
根力、觀察力、奢摩他力、毘鉢舍那力、思惟力?云何得蘊善巧、界善巧、處善巧、緣
起善巧...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观行断三缚结……实证初果
三、如何断我见
意识心体者,举凡现起时,必定会与五尘与法尘相触,亦必定会与五种了别境界相之心
所有法相应;又必定会有人间境界中五位(眠熟位、闷绝位、正死位、灭尽定位,无想
定位)暂时断灭之现象,当知符合如是体性之觉知心,必定即是意识心也。
欲断我见者,当先了知我见之意涵;我见者即是误认意识心為常住不坏法,若将意识觉
知心认定為常住不坏法时,即是堕於『识阴我』之中;以如是见解而坚执觉知心…意识
…常住不坏者,如是见解即名我见。所以欲断我见者,当先了知意识心,莫『堕於意识
心中而自以為不堕於意识心中』,莫将意识心变相境界错认為第八识如来藏境界,是故
应先了知「勘验意识心之方法」,方能真断我见无餘。如何勘验「所悟是否為意识心?
」答:可以增上慧学一切种智中所说较為粗浅之心所有法勘验之,即可正确勘验。
先说第一种勘验法:观察所悟之心,是否為觉知心?若是觉知心,则非真实心。復观察
所悟之心,是否能领受五尘与法尘?若是能领受痛痒冷暖之心,能领受色、声、香、味
之心,能了知法尘之心,当知即是意识心,不论所住境界相如何胜妙,都仍然是意识境
界;综而言之,若是一念不生之际,仍然能领受六尘,仍然能触知六尘...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19
其实汉传佛教 也在潜移默化地变动着
国内静坐的风气也是越来越浓,正如市场经济
有了消费者, 自然汉传的寺院很多也开设了禅修班。
但是汉传僧团的问题依旧积重难返。。。首先一个问题就是“厌智”。
如果大陆汉传如果连印顺法师的著作都没有中肯中道的学习和理解
想要发展是很难的。 尤其是现在政府对意识形态的洗脑甚嚣尘上, 想要利用佛教
对抗基督教的兴起。
转贴
========================================
印順佛學與大乘是佛說
2017. 1. 30 Mon.
* 以下修改自本部落格舊文,刊於2017/2《弘誓》雙月刊以及鳯凰佛教網
印順佛學與大乘是佛說——2016無錫「批印」研討會之回應
去年(2016)十月底本人參加江蘇無錫惠山寺為期兩天的佛教義學研討會,會議主題是
「印順法師佛學思想研討」;我是極少數「躬逢其盛」而與主辦單位持相對立場的學者
,不少人問起我這次的會議,在此簡短表示一些看法如下。
推動印順思想深入探討?
該研討會「邀請函」表示:印順法師是現代最著名的僧人學者,著述浩繁影響深遠,在
兩岸佛教學術界、思想界堪稱泰斗,共尊為導師;在印順法師誕生...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20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baiyejing/default.php
(67)胖子──願力成熟 信心第一
一時,佛在舍衛城。城中一商主一直膝下無子,祈禱諸天尊後終得一莊嚴之子
,父母為孩子舉行了隆重的賀生儀式,因他生來體胖,故取名胖子,並以牛奶、酸奶、
油餅等精心餵養。胖子很快長大,精通了世間的史學曆算、觀察布施等十八種學問。因
受近鄰給孤獨施主虔誠信佛的熏陶,胖子一家對佛法生起很大信心。
父母年邁壽終後胖子外出路經舍衛城和續巴熱嘎之間的一片森林,林中安住著
一位他認識的苦行仙人。胖子此次見到仙人即生起信心,恭敬頂禮,仙人讚歎出離心的
功德,略作開示後胖子即依仙人出家。日久,胖子所得之法不少,但尚未得成就(
Sidhi),仙人便辭世而去。胖子即獨自在山洞裡終年精進修持。
一日,世尊路經此地,胖子遙見佛陀即欲親迎,因山高路曲,若沿路下山恐佛
陀走過自己所在山洞的路口而錯失良機,便不顧一切從山崖跳下去。世尊立即加持整個
大地柔軟如棉,胖子沒... 阅读全帖
d******y
发帖数: 3668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美东有没有南传师傅?
在缅甸南传出家的华人
弘扬的是所谓“原始佛法”(第一次结集以前),不是现在的“南传佛法”

copy一段通告里的简介:
隨佛法師 Ven. Bhikkhu Vūpasama
隨佛法師簡介
一、隨佛法師為華人,出家於緬甸上座部僧團,為緬甸BADDANTA ZAGARA BHIWUNTHA 長
老的弟子,現為中華原始佛教會、臺灣內覺禪林、美國內覺禪覺會、馬來西亞中道禪林
之導師,相近共學之僧團,為奉守原始佛法的「中道僧團」。
二、隨佛法師修學佛法已三十餘年,熟習漢傳佛教各宗宗義,印度菩薩道之「般若」、
「瑜伽」與「如來藏」等三系思想,特別是對『般若經』、『中論』思想與「禪宗」的
禪法,有著深入的體會與教學經驗。
三、隨佛法師對於佛教教法的探究與修行,主要的義旨是「從佛教傳承的最古老教義中
,探尋佛教初始時期的教法,並致力於 釋迦佛陀教法、禪法及菩提道次第原貌的探究
、闡揚與實踐」。經過多年的探究與努力,已經清礎、正確的還原失傳於世約有二千一
百餘年的正覺禪法──十二因緣法與十二因緣觀,引攝世人復歸於 佛陀之道,正向於
正覺、離貪、具足「慈悲喜捨」、解脫、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四、隨佛法
a*****y
发帖数: 33185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传佛教--百度百科
藏傳佛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藏传佛教
藏傳佛教,或称藏语系佛教,又称为喇嘛教(贬义),是指傳入西藏的佛教分支。藏傳佛
教,与漢傳佛教、南傳佛教并称佛教三大地理体系。藏傳佛教属于大乘佛教,修习上先
顯教传授后密教传授。雖然藏傳佛教中並沒有小乘佛教傳承,但是說一切有部及經量部
對藏傳佛教的形成,仍有很深遠的影響。
藏传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
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莲花生大师来
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渐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
一时期称为前弘期。此后经过朗达玛灭佛的波折,佛教经过灭佛运动的破坏后重新振兴
,并逐渐形成了宁玛、噶举、噶当、萨迦、格鲁、觉囊等各派的传承,此一时期称为后
弘期。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现了政教合一的特殊
局面。13世纪,开始流传于蒙古地区,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传佛
教。近现代,藏传佛教逐渐流传到世界各地。
维基主题:佛教
目录 [隐藏]
1 詞語釋義
2 起源
2.1 前弘期
2.2 後弘期
3... 阅读全帖
E*********g
发帖数: 185
23
096 幫助餓鬼和地獄眾生
尊者阿迦曼給予各種境界和不同種類的肉眼所看不見的眾生們的幫助,是他的生命中不
可或缺的一部份,尤其是當他住在曠野中的時候,愈是偏僻和隱密的地方,他們就愈常
來訪,來訪的肉眼所看不見的客人數目也就愈多,他們來親近他,不是為了聽法和詢問
就是為了從危險和痛苦中得到援救。後面這一群包括了餓鬼,他們等著接受由他們的親
戚所分享給他們的功德果報。這些在悲慘境界的餓鬼和眾生,已經長期等待著去享受由
他們的親戚們所做的功德果報,然後迴向他們,讓他們能夠,至少局部地,解除強烈的
痛苦,因為他們已經受苦多麼長久了,那是人間的日曆所不能計量的。同樣的,他們將
來還要受苦多久,也是不能計量的。
這些在痛苦和悲慘中的眾生,其中能夠來陳述他們的苦境者,經常親近尊者阿迦曼,請
他幫忙轉告他們的親戚們有關他們的痛苦,讓那些親戚們能夠在做功德的時候,想到他
們並將果報迴向他們。但是當尊者阿迦曼問起他們親戚的名字時,他們所給他的名字,
他或那時期的任何人都完全不認識。他們已經在那些境界裡痛苦了幾百或幾千年(時間
的計算是根據那些境界本身的計時),它的長久是不能以人間的時間來計算的。即使在
...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异性相吸的奥秘
这个也不见得完全是这样,欲界眾生是因淫欲而生,然而三界眾生含色界,无色界.
色界,无色界的眾生是因為没有了淫慾,断除了慾界爱,加上有禪定証量 (初禪,
2禪,3禪,4禪),所以在人间捨报后生到色界,无色界.
色界没有男女相,所以生到那里是叫化生,而不是像人间经由父母行淫胚胎受精而生.
然不论色界,无色界,虽然没有了淫慾,他们也还在生死门内,还是在三界六道中的天道,
福报尽了一样下坠轮迴.
能出三界的是断了我见,我执的四果圣人,也就是阿罗汉,他们当然有禪定的証量,但是他
们能出三界的原因是在於佛法中不共外道的解脱慧 (正确的我见内容及修断五下,五上
分结),
而能断淫欲这一道坎,的确是最重要的.因為如果还有欲界爱,就提昇不到初禪,更何论更
高的层次了.

。有
就在
r****n
发帖数: 8253
25

这位法师的观点是很值得参考的。尤其他说证初果后再修四禅八定,因为如果没有正见
,那所修四禅八定实在太容易走偏了。
据我所知,经中并无此说法,我也没查到,须深经当中直接说慧解脱阿罗汉没有初禅,
但是在有的《论》中,确实提到这个,但不统一。大多数《论》,直接说不修禅那就可
以直接修观,
关于经论的一些证据我还没贴出来,
正确的是,没有足够的“不乱”,确实没法观,但这个不乱,未必必须得修到初禅,这
一点,雷迪尊者和马哈西尊者说的都非常清楚。
“证二禪之后方修内观也是可以的。或者在证初禪之后,或在近行定之后,或者随息的
阶段之后,甚至可在数息阶段克服心散乱的倾向之后,即修习内观。”
其中近行定,就是马哈西尊者说的刹那定,这种定,并不是初禅的定,特征是不一样的。
对,判断修止,还是修观,所缘非常重要,修止的所缘是固定的,单一的,而修观的所
缘是五蕴,是在快速变化的,是流动的,是自发"现起"的,没有排斥,没有忽略,没有
固定,绝不锁定目标,绝不“依靠”某个东西。
懂得修观后,就知道他和修止是完全不一样的。
w*****r
发帖数: 7106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印順法師否定淨土法門(ZZ)
印順法師說:「仔細研究起來,阿彌陀佛與太陽是有關係的。印度的婆羅門教,有以太
陽為崇拜對象的。佛法雖本無此說,然在大乘普應眾機的過程中,太陽崇拜的思想,也
就方便的含攝到阿彌陀中。
這是從哪裡知道的呢?一、『觀無量壽佛經』第一觀是落日觀;再從此逐次觀水、觀地
、觀園林、房屋,觀阿彌陀佛、觀音、勢至等。這即是以落日為根本曼荼羅;阿彌陀佛
的依正莊嚴,即依太陽而生起顯現。
『無量壽佛經』(即大阿彌陀經)說:禮敬阿彌陀佛,應當『向落日處』,所以,阿彌
陀佛不但是西方,這實在就是太陽崇拜的淨化,攝取太陽崇拜的思想,於一切——無量
佛中,引出無量光的佛名。」(摘自印順法師一九九八年著《淨土與禪》22頁)
---
對於淨土法門,臺灣關懷生命協會理事長昭慧法師的觀點應當能夠反映印順法師的思想
。她說:
《《現代一些閱讀印公導師所著作的《妙雲集》之士,都非常排斥「淨土法門」,
而完全抹煞它的應機性,筆者以為:這未必是印公的本意!因為,如果導師完全否認淨
土法門的正當性,應該會與密教法門同等對待;但是不然,在其著作的字裏行間,對「
淨土」與「密教」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對往生淨土的法門,他在批判偏鋒、簡...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27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搜索 本條目屬於佛教系列

维基主题:佛教
明心,佛教術語,明證本心之意。
指的是大乘修學,需先見道-明自本心也。五祖告六祖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1]。五祖復曰:『昔達磨大師,初來此土,人未之信,故傳此衣,以為信體,代代相
承;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2]。
何謂明心?
禪宗的 明心,是「證阿賴耶識」,就是「親證阿賴耶識」,也就是實證,亦即可現觀
阿賴耶識真實與如如之體性,而非思惟推理的思想。明心亦是證得不生不滅、不來不去
、不增不減、不斷不常、不一不異的真實心-如來藏也。在禪宗典籍-《人天眼目》中
說到阿賴耶識即是真心,也名之為含藏識,因其能含藏一切萬法,亦含藏從凡夫修至成
佛之一切法,故亦名為如來藏識[3]。唐朝六祖惠能大師亦說本自清淨的自性心能含藏
萬法,故又名之為含藏識,而五陰十八界諸法更是依於此一清淨自性心而能生起諸多作
用[4]。北宋克勤圜悟禪師除了說明六、七識心之各別功能外,更直說第八識心即是阿
賴耶識,又名之為含藏識,能含藏一切善惡染淨種子[5]。在《大乘密嚴經》裡,佛說
明阿賴耶...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28
敬錄自《入菩薩行論廣解》 寂天菩薩 造頌 索達吉堪布 譯講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77
辛二、其他無有如此加行(在整個世間中,沒有比菩提心更殊勝的利他加行了
):
眾生欲除苦,反行痛苦因,
愚人雖求樂,毀樂如滅仇。
不管什麼樣的眾生,無論是行為還是心理,都願意遣除一切的痛苦。可以看得
出來,不管是地獄、旁生、餓鬼,還是世間的人類,他們都不願意感受痛苦,每個人都
想消除疾病、瘟疫、戰亂、災難等,並全力以赴忙著這些事情。然而,儘管心裡是這樣
想,但實際上大多數人在因果取捨方面非常愚癡,行為上行持痛苦的因,反而成了不斷
尋找痛苦。
比如說,有些人想發財就去搶劫、偷盜,結果不但得不到財物,自己反而被關
進監獄,即生痛苦、來世也痛苦;有些人想遣除自己的貧困,就通過一些非法的行為來
謀取,但後來也不能...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29
敬錄自《入菩薩行論廣解》 寂天菩薩 造頌 索達吉堪布 譯講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77
辛二、其他無有如此加行(在整個世間中,沒有比菩提心更殊勝的利他加行了
):
眾生欲除苦,反行痛苦因,
愚人雖求樂,毀樂如滅仇。
不管什麼樣的眾生,無論是行為還是心理,都願意遣除一切的痛苦。可以看得
出來,不管是地獄、旁生、餓鬼,還是世間的人類,他們都不願意感受痛苦,每個人都
想消除疾病、瘟疫、戰亂、災難等,並全力以赴忙著這些事情。然而,儘管心裡是這樣
想,但實際上大多數人在因果取捨方面非常愚癡,行為上行持痛苦的因,反而成了不斷
尋找痛苦。
比如說,有些人想發財就去搶劫、偷盜,結果不但得不到財物,自己反而被關
進監獄,即生痛苦、來世也痛苦;有些人想遣除自己的貧困,就通過一些非法的行為來
謀取,但後來也不能...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30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搜索 本條目屬於佛教系列

维基主题:佛教
明心,佛教術語,明證本心之意。
指的是大乘修學,需先見道-明自本心也。五祖告六祖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1]。五祖復曰:『昔達磨大師,初來此土,人未之信,故傳此衣,以為信體,代代相
承;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2]。
何謂明心?
禪宗的 明心,是「證阿賴耶識」,就是「親證阿賴耶識」,也就是實證,亦即可現觀
阿賴耶識真實與如如之體性,而非思惟推理的思想。明心亦是證得不生不滅、不來不去
、不增不減、不斷不常、不一不異的真實心-如來藏也。在禪宗典籍-《人天眼目》中
說到阿賴耶識即是真心,也名之為含藏識,因其能含藏一切萬法,亦含藏從凡夫修至成
佛之一切法,故亦名為如來藏識[3]。
唐朝六祖惠能大師亦說本自清淨的自性心能含藏萬法,故又名之為含藏識,而五陰十八
界諸法更是依於此一清淨自性心而能生起諸多作用[4]。北宋克勤圜悟禪師除了說明六
、七識心之各別功能外,更直說第八識心即是阿賴耶識,又名之為含藏識,能含藏一切
善惡染淨種子[5]。在《大乘密嚴經》裡,佛說明阿賴耶...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走出虚拟世界 证悟法界实相
美国大片 “Matrix”译为《骇客任务》,《黑客帝国》,主要包括三部作品. 第一集于
1997上演.
故事是说,二十一世纪初,人工智能的技术有重大的突破,计算机能够自行学习
,代替人类做很多事,但是计算机却发展出自我意识,不愿再听命于人类。人类企图关
闭电源,结束计算机的自我意识,计算机却抢先一步宰制人类的命运,培植人类做为电
力的来源。每一个人从出生开始,都被放在一个个的电池槽里,全身插满了管线,计算
机建构一个称之为“母体”( Matrix )的庞大系统,产生虚拟实境的讯号,欺骗人类
的大脑,人類從小到大所經驗的各種感官知覺,全部都是「母體」發送腦波程式給大腦
所造成的假象。例如,吃一塊牛排,眼睛見到的肉質色澤、口中咀嚼的口感,都由電腦
所控制安排著。「母體」甚至還控制著時間觀念,它讓所有人都以為生活在廿二世紀的
時空下。 只有少数反抗军没有被计算机奴役,他们扮演骇客( Hakers ),不断侵入
母体,企图拯救被奴役的人们.
主角尼欧( Neo )被解放之后,离开电池槽,来到骇客的宇宙飞船。为了了
解什么叫做“母体”,他再度进入虚拟实境。在虚拟实境中,...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32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經傳釋詞
經傳釋詞
作者:王引之[清]
《經傳釋詞》,王引之撰,共十卷。是一本解釋經傳中所出現虛詞的專著。

卷一

㠯、以、已

由、猶、攸
繇、由、猷




于(簡繁轉換有誤此節待校正)
卷二

粵、越

欠(音聿)、聿、遹、曰
安、案



卷三
惟、唯、維、雖
云(簡繁轉換有誤此節待校正)、員


抑、意、噫、億、懿
一、壹

伊繄



台(音飴)
卷四
目录
惡、烏

遐瑕
號(音豪)
曷害
盍、蓋、闔


況、兄、皇
鄉(音向)、嚮
汔(音迄)
歟、與
邪(以遮反)




於(音烏)

噫、意、懿、抑
嘻、譆、唉、誒、熙
竽(簡繁轉換有誤此節待校正)
卷五



憖(魚覲反)

宜、儀、義



豈、幾




其(音記)、記、忌、己、䢋(正文此字待改)
其(音姬)、期、居

詎(巨遽二音)距、钜、巨、渠、遽
固、故、顧




卷六
乃、迺(正文此字待改)








儻、黨、當、尚




疇、[C120]、[1234]
卷七


... 阅读全帖
o**a
发帖数: 472
33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八風吹不動,何謂「八風」呢?ZZ
我是不信宗教的人,换句话说,我这个人可能没有信仰。我猜想这是我的最大的问题之一
,但偶尔品茶之余,看到人家信佛或者别的什么的人,说出一些话来,也觉得很有意思。
看了这个,我觉得自己,总是在八风中打转,好象一个陀螺一样,不爽。
宋朝的大學士蘇東坡居士,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因他為人耿直,以致仕途並不順利。
當他被貶到江北瓜州做官的時候,和一江之隔的金山寺高僧佛印禪師相處
得很好,經常談經論道,那已成為他公餘寂寞的心靈最佳的安頓處。
有一天,東坡居士的靈感來了,隨即寫了一首自許為不朽的五言詩偈: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他再三吟詠,感到非常的得意,認為這首頗具修持工夫的創作,如果讓佛印禪師看到,一
定會讚不絕口,於是趕緊派書僮過江,專程送給佛印禪師去欣賞印證。誰知禪師看後,不
禁莞爾而笑,略一沉吟,只批了兩個字,便交給書僮原封帶回。
蘇東坡在期待中接回「佳音」,總以為禪師會讚歎一番,急忙打開一看,只見禪師歪歪斜
斜地寫了「放屁」兩個大字。
「豈有此理」!蘇東坡拍著桌,鬍子都氣得翹了起來:
「好,我要找佛印去理論!」
蘇東坡忍不住這一招,隨即叫書僮趕忙再備船過江,要
z*******a
发帖数: 57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智海浪花-飞向全世界的佛法
索达吉堪布 著
飞向全世界的佛法
在科技发达的当代,许多科学家、思想家、理论家都把探寻、求索的目光对准了佛教。
人们普遍认识到,在佛陀二千五百年前创立的古老思想里,实际蕴含有超越时空的永远
不会过时的大智慧。不过可惜的是,很多知识分子开始潜心研究佛法的精彩人生并没有
被记录下来,否则的话,这些历史一定会成为研究当下人类精英灵魂嬗变史的第一手资
料。
本着这一初衷,最近一段时间,我开始有意识地把接触到的一些知识分子学佛的经历记
录下来并介绍给世人,这种目击人们的精神演变,并将之留存在人们的历史记忆中的角
色与任务,可能是我注定要承担的。这两年我感触特别深的一点是,西方知识界人士研
究佛法的人日渐增多起来。他们对佛教,特别是藏传佛教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有些人
甚至不惜花费巨大的精力、时间去啃汉语、藏语以期能了解到藏传佛教的真面目。我就
碰到过一些来自美国、比利时、加拿大等西方国家的修行人,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不惜
一切代价来到藏地求学佛法。每每看到他们那一张张充满求道、求真神情的面孔,我的
内心就感受到一种欣慰与感动。
艾泽生博士就是这众多求法者中的一员,而且是其中的佼佼者。在我的印象中,...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异性相吸的奥秘
欲界─从人间(包含三恶道)到欲界天, 这是意识所住的第一种境界。意识一旦现行
在欲界中,都是领受欲界中法,这是第一种意识所住的境界。那為什麼要称為住?因為
在这裡面的境界中,意识有所爱著;或者虽无爱著, 但是却不能离开而必须要去领受
,所以称為意识所住的境界,就 是欲界境界。
意识所住的第二种境界是初禪天的境界。有的修行人厌恶 欲界,他认為欲界到处充满
不净,所以他不喜欢;譬如人间连 吃个食物都是土长出来的,他不喜欢!不喜欢时该
怎麼办?要 离开欲界啊!当他想要离欲界时要怎麼办?要修定。经由修定 而获得未到
地定,是因為他定力很好;但他始终到不了初禪 定,所以就叫作未到地定啊!那他想
一想:「我為什麼始终进 不了初禪定境?為何都证不到梵天的境界呢?」他想一想:
「啊!原来我对欲界的五欲还有贪爱。」有贪爱就离不开欲 界,所以就成為污垢不净
的欲界心,最多只能住在欲界天中, 继续领受欲界法。喔!想通了!於是他把五盖修
除,对欲界 法不再贪爱了;由於不贪爱的缘故,就使他的未到地定转变成 為初禪,自
然转变进入初禪定境中了。这个初禪境界就是眾生意识的第二种所住境界。
q****n
发帖数: 4574
36
“不落因果”与“不昧因果”的区别
------------------------
百丈禪師升堂講法完畢後,眾僧皆已退,獨有一老者站著不走,禪師便問其原因。 老
者回答︰「我現在是一隻野狐,並非人類。因在很久以前曾在百丈山修行,當時一位學
問僧問我︰『大修行的人還落因果嗎?』我回答︰『不落因果。』因此後來便落入畜牲
道五百年,至今仍身為狐身,因慕大師修為,特請大師開示。」 百丈禪師默許了。 於
是老者合掌問道︰「大修行的人還落因果嗎?」 禪師回答︰「不昧因果。」 老者當下
大悟,行禮告退。次日,禪師在後山巖洞中發現一狐身,便用往生之禮葬了
j*******m
发帖数: 92
37
来自主题: Talk版 - 大法弟子看過來
1、李師父在其一系列的歪理邪說中總是把鐵叫做“鐵分子”,認為“分子構成微量
元素”。
凡讀過初中化學的人都知道,金屬都是原子結構。鐵是金屬,是由原子構成的,不是分
子結構,元素也并非分子構成。
2、李師父說“按照達爾文進化論,人類是從水生植物到水上動物;然后爬上陸地
;又爬到樹上……”
按照達爾文進化論,植物的進化分為單細胞植物和多細胞植物兩個進化階段,動物
的進化則分為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兩個階段,動物和植物的進化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過
程,并非李洪志所說的人是從植物進化來的。
也許師父他自己是從植物進化來的,要不怎么會成為人類中的異類呢?
3、李師父說“釋迦牟尼當時講過,他在多少億劫之前就修成得道了。一劫是多少
年啊?一劫就是多少億年,這么龐大的數字,簡直不可思議。”在李洪志的眼中,釋迦
牟尼就是好多億年以前的古董。
查閱佛教典籍,關于釋迦牟尼的生活時代有兩種不同的記載。南傳上座部佛教一般以公
元前624年至公元前545年或公元前623年至公元前544年為釋迦牟尼的生卒年代;北傳佛
教一般采用《眾圣點記》的說法,認為釋迦牟尼的入滅之年應該為公元前486年,據其
壽80的傳統說法推算... 阅读全帖
l***5
发帖数: 3433
38
来自主题: Taiwan版 - 米其林台灣綠色指南
米其林綠色指南 9大評星標準
米其林《綠色指南》對如何挑選旅遊目的地,獨立制定了9項標準來衡量,並授予一個
城市、地區或景點一星、兩星或三星的等級。所有的作者在撰寫所有指南時都延用著相
同的方法和標準,這9個標準包括:
1. 參觀者的第一印象
2. 知名度或受歡迎的人氣指數
3. 可造訪的名勝/ 博物館的數量 (指文化類的旅遊目的地),或活動的數量(指休閒類
的旅遊目的地)
4. 獲得的榮譽和其他官方認可
5. 該地點或藝術作品本身的藝術價值或歷史意義
6. 美感和美學特徵
7. 是否名符其實、富有魅力
8. 便利性且是否方便遊客(基礎設施、便利性、維修狀況等)
9. 接待及參觀服務的水準
38個 米其林台灣三星景點
==台北市==
台北市 Taipei City
木柵 Muzha
北投 Beitou
中山區 Zhongshan District
萬華區 Wanhua District (Old Taipei)
陽明山國家公園 Yangmingshan National Park
中正紀念堂 Chiang Kai-shek Memorial Hall 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號
國立故...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别和人争论修行

禪宗,淨土,密宗,這些都不過是披著大乘的衣服而已,實際即不是大乘,也不是小乘。
禪宗是老莊思想,婆羅門思想和佛教結合的產物,本質是神我外道,而且急切的尋求成
佛,哪裡有大乘的風貌?而且禪宗的所謂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毒非常厲害,讓一大堆
人變成口頭禪,狂禪。
淨土,是低級弱智的民間信仰,修淨土的人,滿腦子都是極樂世界和阿彌陀佛,所謂的
發菩提心,根本就是自欺欺人。
密宗,那是極其黑暗的邪教,說都不用說了。
遺憾的是,現在的大乘,基本就剩這些根本不是大乘的所謂大乘了。
G**W
发帖数: 1865
40
心所是说当心识在运作时,会与心识同时发生的各种名法皆可称為心所, 心所法又不是
色法,那里有光来观 ? 而以光来呈现而让眼识来了别 ? 是你听错还是帕奥老人家说错
?
LA来的师姐从初禅一步一步修到三禅, See弟你是如何判断那位师姐到了三禅 ?
这种事情很重要,不要人家自已没这麼认為, 而你说她到了三禪,你虽然是善意,
对她可能不好. 三禪必须从欲界定,未到地定, 初禪,二禪地地转进,
她的次地禪观你都看的清清楚楚 ?
r******4
发帖数: 178
4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魔王的原形:提婆達多
提婆達多是世尊、阿難尊者和難陀尊者的親族兄弟。公元前約499年,他對佛法生起信
敬之心,於是隆重而光采地穿著貴重的衣冠,騎乘金網披飾的寶象前去出家,他的動作
似乎要昭告世人:「你們看哪!一個有財有勢的王子要出家囉!」
出家作比丘開始的十二年之間,他善心修行─誦讀經法、請問疑難、受持教法、靜
坐禪思,對佛陀所說的法義都能誦念。後來,他看到有些比丘有神通力,能夠從遙遠的
地方取得美食,於是生起貪心,分別要求世尊及諸上座長老教他修習神通的方法。世尊
及諸上座長老均告訴他:「何必要用神通呢﹖應當觀察無常、苦、無我的真相才是。」
但是,提婆達多不以為然,他以兄弟之情,利用阿難尊者的多聞,聽取了神通法,然後
在山林、曠野、坑谷之中精勤修習,得到了世俗的四禪,藉此四禪而發起了神通力。
得到神通之後,志得意滿的提婆達多就忘了我是誰。他認為自己和世尊都出生於釋
家,世尊是因為有神通力才受到摩竭陀國王(頻婆沙羅王)與人民的信心供養。於是他
就選定了摩竭陀王子阿闍世,為他現神變,甚至變成小嬰兒去吞食阿闍世的唾液,終於
贏得了王子的信心。阿闍世每天都以500鍋豐富的飲食供養提婆達多和他的徒眾們。相
反的,許多
r****n
发帖数: 8253
4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别和人争论修行

阿姜查所說的這一切的前提是什麽?前提是已經建立起正見(南傳的人幾乎一出生就開
示接受正見的教育,沒有大乘那些邪知邪見的燻陶),就沒有必要圍繞具體的修法而爭
辯。上面所說的止觀,是南傳的止觀,專注腹部起伏是馬哈希的禪法,而念佛念法念僧
是南傳的佛隨念,和大乘的念佛法門有本質的不同。
可是如果沒有建立正見,那麼必須要去明辨到底哪個是正確,此時如果悶頭修,那麼幾
乎一定會掉到陰溝裏面。
還有些無知的人,甚至把阿姜查所說的禪法理解成禪宗的了,而不知道根本就是兩回事
。。。
前面阿姜查說的本心就是涅槃,可是大乘人卻把阿姜查的本心理解成大乘的如來藏。。。
s********h
发帖数: 938
4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南传佛教不是原始佛教?
ZT:
何謂原始佛教
選自Ven.Bhikkhu Vùpasama隨佛尊者著《原始佛教與法教之流變》部分內容
近二百年來,中外佛教圈有「回歸佛陀本懷」的溯源運動,這是在現有的南傳佛教、
漢傳菩薩道、藏傳菩薩道以外,致力尋求釋迦佛陀住世時親說傳授的教法。此一追溯佛
教法源的思惟,逐漸盛行於佛教的緣由,外在的原因是「佛弟子在學習佛法的道路上,
希望在「傳說」及「信仰」之外,能夠有更為可信、可證的史獻考證,作為探研佛法的
基礎」,而內在的因素則是「傳統佛教的學派教說極為分歧,不僅相互對立,更各有一
套論述及修行體系,因而促成學習者希望能夠藉由佛陀的原說,盡釋學說分歧的疑慮及
障礙」。因此,對於「佛陀原說」的探究,即逐漸發展成為近代佛教圈的顯學。
近代最先對印度佛教史實進行科學考證,是西方的學界,而西方學界的研究又多偏向
南傳佛教的史料,對於漢譯藏經中印度初期佛教諸部派的經史文獻,難有深入的了解,
遂造成西方學界認定南傳佛教即是同於「佛陀原說」的「原始佛教」。此一觀點影響所
及,使得一向以「上座部佛教」自居的南傳佛教,亦自視等同於「原始佛教」,而多數
未深入了解部派佛教分流史者,也將南...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1037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浅讲
--半部金刚经的威力!
http://book.bfnn.org/books/0109.htm
關於「無住生心」的重要性,我們可以從禪宗六祖慧能大師的因緣事蹟中看得很清楚!
六祖是一個大字不識的勞動者,很孝順!自己用砍柴擔水掙錢來養活母親。他之所以信
佛就是因為聽了半部的《金剛經》,也就是聽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一句話。當時
,六祖給小旅店裏頭送水來正欲出門,一個店客在念經,他就聽,當他聽到此人念到「
無住生心」的時候,心中豁然,於是便問:「你這經是從哪來的?」客人告訴說是從五
祖黃梅處聽來的,於是六祖便要去黃梅。從廣東(嶺南)去黃梅路還不是太遠。六祖就
是聽了這一句「無住生心」便去了黃梅的。
一個不識字的,也從來沒聽到過佛法的人,就聽了半部的《金剛經》,一句「應無所住
而生其心」,就是這樣一個基礎水平,可是大家都知道他後來見到五祖時的對答的這宗
公案,我也常提起這個公案,因為這則公案實在太有意思了。不老去提,咱們總是體會
得不親切。
我們看,六祖當時就是這麼個水平,既沒有多少年的修持,也還是一個字都不識的勞動
者。等他見了五祖,五祖一看他就說:「你這茖獠,你也來學佛呀!」「茖獠」當... 阅读全帖
f**********4
发帖数: 2617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晚罗杂谈:鲁菲努斯之死
鄙人龟速更新的陋作《查士丁尼 时代》的前奏篇中曾经提到一位权臣叫做鲁菲努斯(
Flavius Rufinus)。最近读布里(Bury)的《晚期罗马帝国史》重温了他的事迹,发
觉颇有意思。这里单拿出来八一八。
鲁菲努斯可能是晚期罗马帝国最遭人痛恨的权臣。若放眼大约同时的天朝,略可比作东
晋的司马道子,但恐怕名声还要更糟。与仅靠 出身高贵掌握朝政的司马道子不同的是
,鲁菲努斯是凭借自己的能力受到皇帝提奥多西大帝的赏识而开始自己的权力之路的。
鲁菲努斯生于高卢,凯尔特族,成年后前往君士坦丁堡学习法律并成为一名律师。罗马
法是现代文明世界法律体系的基础。与现代国家一样,在重视法律的罗马帝国,法学也
是一门“帝王之术”。律师这个行当做得好,就很容易进入政府部门开始掌握权力。大
律师鲁菲努斯凭借自己的才华,辅以他高大的身材和富于男子气概的长相所带来的魅力
,进入宫廷,相继担任了“Master of Offices”和 “Praetorian Prefect of the
East”这两个当时帝国最重要的文官职位。
爱德华∙吉本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给鲁菲努斯的权力生涯下了评语:“他践
...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14458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晚罗杂谈:鲁菲努斯之死
这哥们死得比董卓痛哭

鄙人龟速更新的陋作《查士丁尼 时代》的前奏篇中曾经提到一位权臣叫做鲁菲努斯(
Flavius Rufinus)。最近读布里(Bury)的《晚期罗马帝国史》重温了他的事迹,发
觉颇有意思。这里单拿出来八一八。
鲁菲努斯可能是晚期罗马帝国最遭人痛恨的权臣。若放眼大约同时的天朝,略可比作东
晋的司马道子,但恐怕名声还要更糟。与仅靠 出身高贵掌握朝政的司马道子不同的是
,鲁菲努斯是凭借自己的能力受到皇帝提奥多西大帝的赏识而开始自己的权力之路的。
鲁菲努斯生于高卢,凯尔特族,成年后前往君士坦丁堡学习法律并成为一名律师。罗马
法是现代文明世界法律体系的基础。与现代国家一样,在重视法律的罗马帝国,法学也
是一门“帝王之术”。律师这个行当做得好,就很容易进入政府部门开始掌握权力。大
律师鲁菲努斯凭借自己的才华,辅以他高大的身材和富于男子气概的长相所带来的魅力
,进入宫廷,相继担任了“Master of Offices”和 “Praetorian Prefect of the
East”这两个当时帝国最重要的文官职位。
爱德华∙吉本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给鲁菲努斯的权... 阅读全帖
t***h
发帖数: 5601
47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8761428/
2009-11-23
王亭之读《推背图》文章一组
眼看浩劫無由挽
當「特異功能」突然變成「社會現象」之時,王亭之為之憂心,不斷為文,叫千祈不可
將之渲染,弄到成為「怪力亂神」。那時候,還有人誤會王亭之是對人不對事。
王亭之的劣徒,幫嚴大師一行打開泰國市場,王亭之聞訊,怫然不悅,其時那些劣徒,
大概還以為是師父脾氣僵。
其實通通不是。只是因為王亭之識歷史,又識「大玄空」,故甚為擔心大陸會有亂局耳
。──現在,果不幸而測中,王亭之可謂枉拋心血,枉開罪人。
不談術數,只談歷史,每逢世變,「怪力亂神」心然成「社會現象」,而讀書人亦必隨
而有邉樱y治者亦必加以鎮壓,國邚拇司蜁ソ撸瑖乙啾匾蛑畡颖U。
以清末為例,明明是標榜「反清復明」的義和拳,會忽然受到清廷扶掖,改為標榜「扶
清滅洋」,此豈非怪事也耶。而當日的義和拳,刀槍不入,咒水戒煙,其非「特異功能
」而何耶?
至於知識分子的邉樱瑒t有「公車上書」,「百日維新」。清廷捉人,殺人,最後弄到
自己覆亡。
比對今日歷史,**一向反迷信,竟然會忽然提倡「特異功能」,而... 阅读全帖
w***s
发帖数: 7132
4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ZZ唐代的亡妻與亡妾墓誌
唐代的亡妻與亡妾墓誌
陈尚君
本文研究唐人親自執筆為其妻或妾撰寫的墓誌,亡妻的提法偶亦見於托人撰寫的墓誌中
,多數情況下則是夫君指稱的專利。亡妾的說法則不見於墓誌的正式表達中,是從亡妻
的提法延伸出來的。
墓誌在东漢出現時,僅記死者姓名字里和死期享年,很簡單。西晉時墓誌文體已趨成熟
,後南朝禁止埋銘,北朝則蔚為風氣,現在能見到的唐以前的一千多方墓誌,大多是北
朝、隋代的作品:雖已有一些知名文人參與墓誌寫作,但迄今還沒有見到由配偶親自執
筆撰寫的墓誌。唐代傳世文集中,為配偶撰寫的墓誌也很少,所知亡妻墓誌,只有柳宗
元為其妻楊氏所寫的一篇,亡妾的墓誌,也僅有元稹和沈亞之的兩篇。宋以後地下稍有
出土,數量仍不多。近代以來因大規模基本建設和科學考古的實施,形成有規模有計劃
的墓羣發掘,得以有機會成批出土同屬一家族的墓誌石刻,由配偶親筆撰寫的墓誌也頗
有發現。據本文附表所作的不完全統計,今得見的亡妻墓誌已達八十七篇,亡妾墓誌也
有近二十篇,數量均很可觀。這些墓誌因出於最親近的配偶之手,對妻妾的描述和評價
都出自平日的感受,所述亡妻之慟也出於切身的情感,對了解唐人的家庭生活、夫妻關
係及情感表達方...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49
☆─────────────────────────────────────☆
runsun (runsun) 于 (Sat Jan 3 09:31:55 2009) 提到:
以下文章是上座部佛教的法师对于证得涅槃或者说慧解脱阿罗汉是否需要修禅那的一些
论述,在这里,禅那,jhāna 通常指透过奢摩他修行(samatha-bhāvanā)而获得的色
界四禪那和无色界禪那,即我们说的四禅八定,中文也叫禅定。根据我个人的了解,目
前在整个上座部佛教,尤其是缅甸,支持慧解脱阿罗汉不需要修行任何四禅八定(包括
初禅)的已经成为绝对主流,比如马哈西尊者,雷迪尊者,乌巴庆尊者、莫因尊者,韦
布尊者、莫哥尊者,德宝尊者,向智尊者,金刚智尊者,以及葛印卡等。
以下是我搜集的某些法师在相关著作里面的片段,这些是证明慧解脱阿罗汉不需要任何
修任何四禅八定(包括初禅)的充分证据。
不过请注意,说慧解脱阿罗汉不需要修任何禅那,意思不是指不打坐,而是指不需要修专注禅定,不需要四禅八定。只是单纯修观,这种在上座部佛教被叫做纯观行者,或者干观行者。
纯观,是可以时时刻刻,分分秒秒修行的,不局限于打坐
=
q****n
发帖数: 4574
5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慈经 -- 很好听的音乐
【慈經 Metta】 中文唸誦版 9分07秒
◇ 作曲:黃慧音 (Imee Ooi)
◇ 編曲:黃慧音 (Imee Ooi)
◇ 唱頌:黃慧音 (Imee Ooi)
◇ 唸誦:黃慧音 (Imee Ooi)
願我無敵意、無危險。
願我無精神的痛苦。
願我無身體的痛苦。
願我保持快樂。
願我的父母親,我的導師、親戚和朋友,我的同修,
無敵意、無危險,
無精神的痛苦,
無身體的痛苦。
願他們保持快樂。
願在這寺廟的所有修禪者,
無敵意、無危險,
無精神的痛苦,
無身體的痛苦。
願他們保持快樂。
願在這寺廟的比丘、沙彌,男教徒、女教徒,
無敵意、無危險,
無精神的痛苦,
無身體的痛苦。
願他們保持快樂。
願在我們四資具的布施主,
無敵意、無危險,
無精神的痛苦,
無身體的痛苦。
願他們保持快樂。
願在我們的護法神,
在這寺廟的,在這住所的,在這範圍的,
願所有護法神,
無敵意、無危險,
無精神的痛苦,
無身體的痛苦。
願他們保持快樂。
願一切眾生,
一切活著的眾生,一切有形體的眾生,
一切有名相的眾生,一切有身軀的眾生,
所有雌性的,所有雄性的,
所有聖者,所有非聖者,
所有天神,所有人類,
...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