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直捣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p******o
发帖数: 9007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抚远大将军出征
康熙五十年,胤祯随父皇出巡塞外,时年二十三岁;康熙五十七年春,准噶尔部首领策
妄阿喇布坦出兵进攻西藏,拉藏汗请求清朝发兵救援。五十七年十月胤祯被任命为抚远
大将军统率大军进驻青海,讨伐策妄阿喇布坦,如同天子出征一般,十分威武气派。
当时,康熙决意由皇子领兵远征策旺阿拉布坦,尽快平息西北地区的战火。他环顾诸皇
子,选中了年轻有为、颇具军事才干的胤禵,从而给了他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的极好机
会,引起人们的瞩目。五十七年(1718年)闰八月,胤禵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并由固
山贝子超授王爵,“用正黄旗之纛,照依王纛式样”。十二月,胤祯统帅西征之师起程
时,康熙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出征之王、贝子、公等以下俱戎服,齐集太和
殿前。其不出征之王、贝勒、贝子、公并二品以上大臣等俱蟒服,齐集午门外。大将军
胤祯跪受敕印,谢恩行礼毕,随敕印出午门,乘骑出天安门,由德胜门前往。诸王、贝
勒、贝子、公等并二品以上大臣俱送至列兵处。大将军胤祯望阕叩首行礼,肃队而行。
”五十八年(1719年)三月,胤祯抵达西宁,开始指挥作战。他统帅驻防新疆、甘肃和
青海等省的八旗、绿营部队,号称三十余万,实际兵力为十多万人... 阅读全帖
p******o
发帖数: 9007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胤禵(十四)当时根本没戏
“大将军王”。有的地方直接写超授王爵,还有说他背授多罗郡王。
具体困难见胤祯传,这里是一段文字叙述:
“六十年五月,胤祯移师甘州(进陕西张掖),企图乘胜直捣策旺阿拉布坦的巢穴伊犁
。但由于路途遥远,运输困难,没有取得进展。十月,胤祯以军务重大,密奏暂停进剿
,得到康熙的赞同。十一月,胤祯奉命回京述职。经反复研究磋商,康熙决定争取和平
解决准葛尔问题,特致书策旺阿拉布坦,令泽卜尊丹巴胡土克图选派喇嘛位使,赉书前
往招抚。翌年四月,胤祯离京再赴军前。”
注意,此时胤祯在甘肃新疆作战,而年羹尧还在川藏协助延信处理西藏事务。所谓康熙
用他牵制胤祯并无根据。
c********g
发帖数: 15629
3
不代表本人观点,转过来供大家参考。
http://bbs.tiexue.net/post_3725498_1.html
鞑子——屠蜀的真凶
孙次舟
一、《明史·张献忠传》的诬妄
清朝在征服中国和统治中国的过程中,很早就懂得文化统治的重要性。清朝为
了防止顺治十六年(1659)郑成功、张煌言大举反攻,进逼南京之威胁的再度发生,因此
制定了“迁海”、“告密”、“奏销”三项政策,对汉族人民进行政治上与经济上的多
方面迫害。由于奖励“告密”的结果,发生了康熙二年(1663)的庄廷鑨私修“明史”案
,许多无辜者遭到杀害(株连而被杀者七十余人,被害之家的妇女均发边)。由此发生了
两方面的影响:在汉族知识分子方面,感到明朝的历史变成禁物,不能公开写作,公开
谈论了;在清朝方面,开始认识到文化统治的需要,对“明史”要来一番“钦定”工作
,对民间保存的明史资料,也要大力搜查一番。康熙十八年(1679)开“明史馆”,地方
官假借修史为名,向东南一带世家大族强索明史资料。人民惧祸,大批的明史资料被湮
没或窜改了。康熙五十年(1711),戴名世《南山集》案发生。为了《南山集》中有南明
的历史记事,触犯“忌讳”... 阅读全帖
r****p
发帖数: 1854
4
☆─────────────────────────────────────☆
msgc (为了下一代免遭变态残害) 于 (Sun Nov 10 11:37:11 2013, 美东) 提到:
满清王朝――驰骋在历史逆行道上的特快列车
发表于 2010-09-01 和 09:40:30 | 作者: 向海的风 |
近来,由“改革家”李鸿章引发了不少辩论,为李鸿章叫好者、鸣冤叫屈者不少。闲来
一直在思考,笔者认为,李鸿章卖国的帽子是断然不能摘掉的。
诚然,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很特别很重要的人物,他倡导的“洋务运动”在一
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工业的发展,但作为那段历史的制造者之一,李鸿章软弱卑的劣行
径正是腐朽的满清王朝的缩影。很多文章为李鸿章翻案,还摆出一幅教训人的架势,说
什么在那个历史时代,李鸿章已经做的够好了,李鸿章很无奈,不过是慈禧太后的替罪
羊而已… …还有大力吹捧李鸿章外交才干的,称其为“东方的卑斯麦”,据说卑斯麦
先生闻听此言,不以为然的说道“幸亏我不是西方的李鸿章” … …呵呵,这些文章还
是有些水平的,作者还知道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论历史人物,但这些文... 阅读全帖
n*******w
发帖数: 6708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萨尔浒之战
萨尔浒之战是1619年女真族的后金政权和明朝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市东大伙房水库东
南岸,是一座山
名)进行的一场大战,后金军大败明军,从而改变了辽东的战略格局。后金亦即大清的
前身。
目录
1 战争起因
2 战前准备
2.1 双方兵力比较
2.1.1 双方战略与战术计划
3 战争过程
3.1 先败杜松
3.2 再破马林
3.3 歼灭刘铤
3.4 逼退李如柏
4 后记
5 军队资料
6 注释
7 参考文献
7.1 引用
7.2 书籍
7.3 其他
战争起因
1599年,女真族(当时被中国人称为东鞑靼,至于西鞑靼则为今日蒙古)本年前为无文
字之民族并于该年始创满文,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创立后金国,(清朝前身),并
且于明朝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天命三年(1618年)正月进攻明朝[注 1],并以“七大恨
”誓师,历数中国明朝对后金国(建州女真)的七大罪状以及向明朝宣战。以后便出兵偷
袭辽东... 阅读全帖
n*******w
发帖数: 6708
6
王韶 (宋朝)
王韶(1030年—1081年),字子纯,江州德安(今江西德安)人,北宋名将。足智多谋
,富于韬略。初任新安主簿,后为建昌军司理参军。
熙宁元年(1068年),上《平戎策》,提出收复河湟(今甘肃西部、青海东部和东北部
一带)等地,招抚沿边羌族,孤立西夏的方略,为宋神宗所纳,被命为秦凤路经略司机
宜文字。后率军击溃羌人和西夏的军队,置熙州(今甘肃临洮),收复河、洮、岷、宕、
亹五州,对西夏形成包围的之势。
熙宁五年(1072年)王韶收复今临洮与临夏,设熙河路。熙宁六年(1073年)、夏天率
兵攻占武胜城(今甘肃临洮),乘胜追击,进攻河州(今甘肃东乡西南),直捣定羌城
(今甘肃广河)。熙宁七年,收回被吐蕃侵略的二十万平方公里故土,史称:“宋几
振矣!”曾一度当上枢密院使等中央大官,以奇计、奇捷、奇赏著称,京师好事者称之
“三奇副使”。
王安石下台后,王韶被贬知洪州知州(江西南昌)。又落职鄂州知州(湖北武昌)。元
丰二年(1079年)知洪州,晋封太原郡开国侯。元丰四年(1081年)六月二十四日,发
病生疽,洞见五脏而死[1]。享年五十二岁,谥号襄敏。有十子,以王厚、王采最为知
...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24
7
同意最后关于长城一段。至于指望关宁军炼成直捣巢穴,估计练到清朝退位也完成不了。
g*****w
发帖数: 1824
8
袁督师那点关宁军在北京或山海关下打打还行,指望他去直捣沈阳,一出关估计野战1
万八旗就可以把他给灭了。
d*******g
发帖数: 3972
9
李成梁水平虽然高,但是有没有高过朱棣还是值得商榷的吧。虽然打败小日本很不错,
但是考虑到对方是跨海作战,本身难度就很高,这个比起朱棣直捣蒙古人老巢还是要逊
色不少
d*******g
发帖数: 3972
10
李成梁水平虽然高,但是有没有高过朱棣还是值得商榷的吧。虽然打败小日本很不错,
但是考虑到对方是跨海作战,本身难度就很高,这个比起朱棣直捣蒙古人老巢还是要逊
色不少
k**a
发帖数: 1181
11
第二次冲突[编辑]
第二次朝鲜之役
描绘朝鲜之役海战(推测为鸣梁海战)战况的图画
日期:
1597年2月—1598年12月
地点:
朝鲜半岛
结果:
明、朝鲜联军胜利,日军撤退
参战方
大明
朝鲜
日本丰臣政权
指挥官和领导者
大明:
经略杨镐
总督军务邢玠
总兵麻贵
李如梅
董一元
杨元(阵亡)
刘綎
副总兵解生
水师副总兵陈璘
水师副总兵邓子龙(阵亡)
陈愚忠
副总兵吴惟忠

朝鲜:
柳成龙
权栗
金命元
元均(阵亡)
李舜臣(阵亡)
惟政
李亿祺(阵亡)
崔湖(阵亡)
柳崇仁(阵亡)
徐礼元(阵亡)
倡义使(阵亡)
黄世得(阵亡)
李宗张(阵亡)
尹兴信(阵亡)
朝鲜民兵:
郭再祐

军团编制同第一次冲突
兵力
大明:约75,000人
朝鲜:220,600人
(包含民兵)
约140,000人
伤亡与损失
大明:约3万人
朝鲜:约30万人
(均为两次冲突合计)
超过14万人(部分为病死)
(两次冲突合计)
朝鲜平民约100万人死亡(两次冲突合计)
在战争平息了一年多后,1596年4月,明朝的使者李宗城因为犯了贪淫罪,被日本守臣
所逐,奔还汉城,朝鲜方面随即下诏逮捕其入狱,但已惹... 阅读全帖
M****h
发帖数: 4405
12
直接进攻重庆,或者拿下延安
1942年冈村在华北扫荡,当时八路军招架不住,损失严重,那干嘛不直接攻入陕北呢
还有1943年日军豫湘桂之战,国军溃不成军,根本抵抗不了,如果日军猛攻重庆,是不
是就拿下了呢
冈村一直到1945年4月份都有攻入重庆的想法,但是东京不支持他
K**********n
发帖数: 10466
13
不值得而已。
山地不好攻击,占领了也没多大意义,人穷地烂,游击队烦死你,再加上驻守还需要兵
力。
后面有美军支援,补给线切不断。
d**********0
发帖数: 13081
14

你可以先读读简单的介绍。。
长沙会战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5%BF%E6%B2%99%E4%BC%9A%E6%88%
z**********e
发帖数: 22064
15
不是想不到,而是做不到。
日本早就想一口吃掉美国太平洋舰队,人家比楼主聪明多了。
s**********e
发帖数: 33562
16
四川的山地太不适于进攻了。
同样,日军也不是没有想过进攻延安,但是估计手头兵力也不够,而且打下延安又能如
何?
z**********e
发帖数: 22064
17
我老记得前几年有人鉴于三年内战时期国军很容易投降、武器弹药都供应了解放军的事
情,设想当时常校长应该发布一条命令,说军队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投降,但是在投
降之前必须毁掉全部武器弹药。
此人聪明到什么程度?一个总统居然可以告诉自己的军队“可以投降”?
而且,人家都要投降了,凭啥还要听你的?
kx
发帖数: 16384
18
因为爱惜士兵生命,宁愿打败仗也允许士兵投降,只是提了一个不是很过分的要求,让
士兵在投降之前销毁下武器弹药而已,所以士兵感激校长愿意做点举手之劳的事
老美不都是这个逻辑么,弹药打光了就允许投降
s**********e
发帖数: 33562
19
其实常公很多时候还是对投降比较宽容的,例如方先觉在衡阳投降,宋瑞柯在羊山集投
降,常公都表示可以理解的。
z**********e
发帖数: 22064
20
这两种投降不一样。
美军投降后,不会变成对方的战斗力。
你觉得这种设想现实么?没有进见礼,人家凭什么相信你的投降有诚意?
c******n
发帖数: 663
21
拿下延安意义不大,内战时期老蒋不是拿下了嘛,又怎么样呢。
拿下重庆,可以对比拿下南京武汉。
e*******0
发帖数: 335
22
推荐看一看战长沙。看看日本人在长沙吃了多少亏
l*******g
发帖数: 27064
23
尼玛共产党口号抗日,背地里和日本勾结,小日本当然不会去打了
至于国民党,小日本不一直在打么
K**********n
发帖数: 10466
24
"至于国民党,小日本不一直在打么"
后期基本休战了。
国民党怕鬼子,鬼子没兵力,所以打不起来。
r***e
发帖数: 10135
25
延安啥资源都没有,占了干啥
l*********n
发帖数: 1676
26
老蒋肯定不是爱惜生命, 他只是拦不住人, 只是希望有个别的不把武器带过去, 忽悠一
个算一个。
K**********n
发帖数: 10466
27
算是止损割肉。
其实老蒋当时应该投降,争取当李将军。
或者最后来个崖山也行。
r***e
发帖数: 10135
28
有滇缅公路和驼峰航线输血,还有老美帮着练兵
干嘛投降
m***n
发帖数: 12188
29
因为常校长的英明决策和河南人民的坚毅勇敢。
校长果断挖开了花园口,让黄河堵住了鬼子西去的道路。看地图就知道,攻延安最好是
先取长安,入关中;再北伐,西征都好一些。
河南人民坚决表示:宁为黄河鬼,不做亡国奴。
想想,不能从河南西征,鬼子怎么去打红蓝两个中心?走山西的话,山西西部没有道路
不说,你怎么过黄河?
沿着长江向上也一样。鬼子是要放弃一切机械化,和支那人比拼原始战斗。鬼子的命可
不是支那贱民。不能去和你拼刺刀的。
K**********n
发帖数: 10466
30
止戈为武。
交换比不划算,伤亡太大,而且耗空了国力。
而且老蒋要知道日本怎么也得成美国的附属国、二战后是美苏争霸的话,他怎么抵抗都
不如安心发展打酱油然后两边逢源。
战争打到不行的时候就要停止,否则非常不智。割地有时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有领土
宣称在,随时准备重新开战。
K**********n
发帖数: 10466
31
擦,我被你拐歪了。
我明明是说内战中常工当李将军。
不是跟鬼子。
跟鬼子也该早点讲和、外交上斡旋,而不是拿人命堆。
r***e
发帖数: 10135
32
相持阶段都不怎么打了吧
老蒋专心套美援,冈村宁次安心在炮楼等秋收
八路在山里猫着
K**********n
发帖数: 10466
33
差不多。
老蒋骗美元黑市倒卖存美元吃利息;
冈村泡妞收税征粮食抽调送死鬼去太平洋;
八路扩张内斗游击整风整人准备内战。
其实八路夺得天下你不得不服,老蒋那种存美元行为,类似恒玄存古玩名画,根本没有
死战到底的信心和决心;八路一心发展两手准备三年卧薪四面扩张,心态上就准备大干
一场。
最后结果可知。
K**********n
发帖数: 10466
34
妈的还好当时没三峡,否则哪天老蒋守不住了玩玉碎,估计连三峡也掘了。
这种人能当中国元首,真是国家民族之幸。
d**********0
发帖数: 13081
35
珍珠港事件(1941.12.7) 之后, 日本的主要注意力都放到太平洋, 以及南洋了。
同时期的大战,就是这个。 达到长沙, 就过不去了。
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1年12月24日-
1942年1月16日 薛岳、李玉堂,兵力超过300,000:阿南惟几,兵力约120,000
中方伤亡28,116人:日方伤亡约57000人(中方战报)或约6000(日方战报)
f****i
发帖数: 9419
36
LOL,看看当时的战略地图不就知道了?延安外面重重包围的是胡宗南部,想打延安,
可以呀,先克西安,你看看胡宗南和你急不急?胡宗南包围延安是本着统一战线的民族
情怀,保护延安不被攻占的。你想小看国共之间的革命友谊?
x**********g
发帖数: 3276
37
到二十一世纪,雄心勃勃的美国中情局的新世纪任务就是解体中国和俄罗斯并进行全方
位的部署。美除了实际上纵容支持台独藏独外,还允许疆独在美成立流亡政府,至于蒙
独有些麻烦,由于内蒙的生活水准远高于外蒙,外蒙有议员提议和中国组成比港澳更为
松散的联邦,以提升外蒙德经济水平。尽管只是个别议员提议,但却吓坏了美国人,这
可了得?美国立即对蒙提供大量的经济和政治和军事的援助,大有要用美元把三百万外
蒙人养起来的气势。另一方面指使日本以民间的形式在外蒙大搞什么挖掘成吉思汗陵墓
,以宣示外蒙才是蒙族人的正宗。   那么满独呢?美国人想到了韩国,美国将支持
韩国吞并满洲。有了美国人的承诺,韩国把吞并满洲,从文化?去’,更重要的是为了
‘未来’”。要重新“设计民族的未来”。   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清楚,公元9世纪
立国的高丽王朝究竟何时何日,何分何秒统治过满洲?!让我们来看看韩国忠南大学考
古学教授朴洋震是如何论证“满洲历史上属于高丽”的。   朴洋震在“满洲和韩半
岛属于一个文化共同体”一文里,拿出两个据他说是在新石器时期在满洲和韩半岛出土
的青铜器,说这两件文物相似,又举出一件据说是中原出土的文物,说...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817
38
哈哈。广渠门下九千破十万的月经神话又来了。
九千就可以破十万。明明坐拥关宁军主力五万以上。
不直捣辽阳三月平贼。偏偏说要修碉堡五年复辽。还卖粮食出关。
这不是养贼自重是什么。这更说明袁该杀。
尼玛的手下带的都是超人。有能力九千破十万。不出关寻敌主力决战。
还把敌人引到北京城下来了。
还岳飞呢?岳飞有过下大棋把金军引到临安城下的时候吗?
h****3
发帖数: 339
39
崇祯之前的三个皇帝简直匪夷所思,绝对是皇帝中的奇葩:神宗30年不上班,好几
茬高干到退休都没见过领导;光宗是个花痴,上台不到一个月,直接牺牲在床上;熹宗
的木工和瓦工手艺绝对一流,本职工作统统交给魏忠贤代劳。
崇祯帝却一反常态,是个勤政廉政的模范,工作17年,病假都没请过;对家属和身
边工作人员要求很严,为减轻财政负担,让老婆做饭织布。
这样一个不错的皇帝,却于甲申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八日深夜,在离紫禁城一箭
之遥的煤山(今景山)悬树自尽,在遗书中要求李自成不得伤害广大群众。300多年后的
今天,人们在景山公园崇祯自缢处,看着冰冷的纪念碑,不禁替他抱屈:老天爷咋不让
他多干几年呢?
一个王朝的灭亡自有其必然性,山都挡不住,但历史不是一条直线。老天爷曾经给
过崇祯两次机会,哪怕抓住一次,他就可能不用上吊,不用当大明的末代皇帝,甚至有
可能成为复兴王朝的英雄。但是,僵化的大脑、无休止的会议和一个又一个文件,还是
把他和他的国家逼上了煤山。
南迁计划如何泡汤
第一次机会。甲申年正月,李自成大军挺进山西,两个月就可攻进北京,形势瞬息
万变。大年初三,崇祯叫来太子办公室的李明睿开小会,研究... 阅读全帖
g*****p
发帖数: 790
40
开国定都,一向是中国历朝历代的传统。大凡开国定都总要考虑当地的地理形势和
交通方便与否等因素。西汉定都长安,因为关中号称天下膏壤,地势险要,挟制东方郡
县好象按着别人的脊背。东汉定都的洛阳虽然不如长安,这是因为长安经西汉末年兵燹
,残破不堪。何况洛阳却也是有山有水的好风光,亦算有险可凭,况且历来就是古都。
东晋的京都南京,号称石头城,虎踞龙盘,扼长江而挡北方,自然是风水宝地。北宋的
京都汴梁虽地处中原,但无险可守,金兵南下,一举就把北宋灭亡了。明朝开国时定都
南京,但是,后来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目的是为了对抗蒙古的兵马,不得不如此。
说起来,首都是一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中央政府的所在地。从中国的历
史看,历朝历代关于都城的选择,多是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位置适中、交通便捷,而
且地势险要之地。统治者对都城的选择均十分慎重,主要是从有利于巩固统治和经济发
展的角度去考虑。孙中山要创建中华民国自然也必然有定都何地的选择。但是,他开始
选择的并不是南京。
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1887年,孙中山就对中国首都的选择有过缜密的考虑,他曾
主张“一都四京”,一都即武汉,四京即... 阅读全帖
j****7
发帖数: 667
41
毛文龙在守备任上呆了十几年,因“不肯妄杀一人,妄报一功[15]”,一直没有得到升迁
七月初,毛文龙率197名死士出发,深入敌后,先收复了长山岛、广鹿岛、石城岛、鹿
岛等二千余里沿海岛屿,擒绑后金守岛军官胡可宾、任光先、何国用等人[21]。七月十
四日抵镇江(今辽宁省丹东市)城下,探知城中后金军主力已出城抄杀百姓,遂暗通镇
江中军陈良策为内应,率一百余人夜袭之,擒努尔哈赤正室佟佳氏的堂弟佟养真及其子
佟丰年、其侄佟松年等,随派陈忠等袭双山,擒斩后金游击缪一真等,史称“镇江大捷
”。此战后,宽奠、汤站、险山、叆阳等城堡相继归降毛文龙[22],“牛酒迎劳者,不
下数十万余。[23]”,全辽震动,后金大恐。
林畔之战后,毛文龙以皮岛、铁山及宽叆山区为根据地,招募难民,以老弱者屯种,精
壮者为兵,从无到有,逐渐发展成一支海外劲旅。天启二年(1622年)六月,明廷正式
任命毛文龙为平辽将军总兵官[41],挂征虏前将军印,开镇东江。天启三年二月,加都
督同知衔,赐尚方剑[42]。天启四年(1624年),后金首领努尔哈赤遣使东江议和[43]
,毛文龙将来人绑送京师[44],朝廷又升毛文龙为左都督。
东...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676
42
你说呢?引得鬼子从上海进攻,势如破竹,直捣首都,坑杀军民三十万。明智吗?
w*****n
发帖数: 368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朱棣这天下得的不可思议
这和政变不一样。政变讲究突然袭击造成既成事实。靖难还是打了好几年。同时朱棣不
是朝廷内圈的人。所以说是叛乱不是政变。
靖难之后明朝也有过藩王发难。朝廷不费吹灰之力就镇压了。
唐朝安史之乱规模要大多惨多,最后朝廷还是翻盘。即便明朝最后腹背受敌两个烂摊子
同时应付,南方还是有相当的实力来复盘。结果自己搞砸了。
靖难之役有几点难想通:
1.这么一个大国打仗没有一点预备队,一仗输了结果整个就垮了。
2.朱棣最后的策略是绕过城池直捣京师。可是先不先有后勤的问题吧。也有老窝给官军
端了的问题吧。也有淮扬长江一带的天然防线的问题吧。
3. 即使最后南京给攻破,建文帝有充分的时间离开京城避难同时号召勤王,也是有很
大的翻盘可能,怎么会束手无策在南京等死呢?
l**h
发帖数: 998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赵括究竟是不是纸上谈兵
如果赵括真是被逼出击, 背上"纸上谈兵"的骂名当然冤.
不过当时的情形会不会是: 老廉跟秦军抗了三年, 把赵国快吃垮了, 借钱借粮的外交企
图又遭失败, 众臣纷纷说壮士断腕, 东西地盘都不要了, 先把人撤下来. 这时候, 赵括
跳出来, 像个印度阿三一样对大家说, shut up, 看我的PPT, 有我出马定能全歼秦军
直捣咸阳. 于是赵王大喜, 立刻把个没有任何指挥经验的大嘴提为全军统帅, 负责出击.
等到了前线, 赵括骑虎难下, 想变卦也没辙了. 长平一战赵国不仅是断腕而是被打成生
活不能自理, 邯郸都差点保不住.
我承认以上都是凭常识推测 - 赵括忽悠领导的可能远大于赵王先拍板定策再挑指挥官.
如果史料证明是后者, 我相信史料.
m*t
发帖数: 2464
45
其实也没有怎么吹。
那个时代的人心,北魏鲜卑汉化,人心浮夸,大部人都是爱吹牛爱打酱油。碰上硬仗,
大部分人选择都是溃或者投诚——反正保住小命才能够继续汉化、享福、吹牛皮。
不管怎样,陈庆之从江南开始北伐打下了洛阳是事实。
陈庆之真正的对手只有一个,那就是山西太原人尔朱荣。尔朱荣当年是以七千人平定北
方六镇叛乱的军事天才,七千山西子弟兵VS几十万叛军,尔朱荣七千人挥舞狼牙棒中央
突破、穿插、分割包围,打的是震慑,是勇气,是心理。然后尔朱荣收复了几十万叛军。
当尔朱荣面对陈庆之的时候,虽然尔朱荣军队虽多,但是真正的核心还是那七千山西子
弟兵,其他人都是啦啦队,都是来镀金长个资历的,都是来打酱油的。但是陈庆之的七
千人却很齐心。所以尔朱荣部经常溃败,没办法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同时因为尔朱荣
的山西子弟本阵还在,所以每次溃了都能重新约束并收拢溃兵,重新再战。无论如何,
除了本阵,谁都不肯拼命,于是再溃、再收拢、再战......一直这么耗下去。
为什么尔朱荣不用本阵跟陈庆之拼呢,精锐对精锐?你以为尔朱荣傻啊,朝廷大权在握
,把自己的亲兵拼掉了还怎么威慑朝廷掌控局势?所以最理智的是让其他人打先。
... 阅读全帖
v*****s
发帖数: 20290
46
明君。。。。。。赵九最大的毛病就是胆子小,都被金人吓成阳痿了。
你以为打游戏呢,a过去a回来,还可以微操跳龙骑舞。岳飞这次北伐是精心准备了快十
年的一个大动作,几路并进,和手下都是约定要直捣燕京的。岳飞花了五天等高宗回心
转意,都没等到。撤退也是个大动作,需要设计好路线和交互撤退的,撤军令一下,全
军士气崩坏,重要的战略要地都被重占,怎么可能说重新进兵就重新进兵,你怎么通知
其他各路,怎么重新设计进军路线,侦察敌情?
r*****t
发帖数: 7278
47
淞沪会战后,胡琏升任第67师步兵第119旅旅长。第二年胡琏随部挺进苏南开展游击战
,重创敌寇。其部401团团长邱行湘直捣潥阳、宜兴一带,直逼苏浙边境张渚诸地,使
日寇沪宁铁路交通大受威胁。
1938年6月,胡琏司令部设在九华山,他亲自到前沿阵地了解情况,发现日寇在江
岸各地修碉堡,并有重兵把守。他为了配合海军特种部队在长江布雷,将沿线据点中的
敌人引开。一天胡琏指挥部队突然向敌人据点发动攻击,迫使敌人放松对沿江的巡逻。
扮成“船夫”“渔民”的海军特种部队乘机在江面布下水雷。一天夜晚,胡琏又派出一
支部队向敌人碉堡突击,日寇摸不清中国军队的虚实,不敢出击,海军特种部队又一次
在江面布下水雷。在胡琏部和其他部队掩护下,海军特种部队一年内在长江皖赣江面炸
沉日军舰船60余艘。

二十九年5月,贼犯鄂北。21日,陷襄阳。贼将园部和一郎为第11军司令官,道宜
城、南漳,逼宜昌。琏奉上令发长沙,星夜驰援当阳。时,琏部改归李延年第2军节制
。贼破肖之楚第26军于襄河,琏部遂孤立,或云当弃城走。琏曰:“当阳为宜昌东北屏
障,若陷,则宜昌北门虚矣!吾等必固守当阳,以迟滞敌锋。我大军... 阅读全帖
i******m
发帖数: 229
4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慈禧搜刮了海军军费吗?
读史最无趣的是什么?就是对某段历史或某位历史人物,只有一种声音、一种评价。一直以来,主流宣传对慈禧的评价,无一例外地说她好奢华,善权谋,顽固守旧,祸国殃民。确实,慈禧统治中国的时间长达近半个世纪,在这四十多年里,要找出一个人的善恶之迹,易如反掌,但要以某件事来概括她的一生,就需要谨慎了。一个人从青年渐渐成长,迈入中年、老年,思想、生活习惯、脾气性格等都会发生诸多变化,风华正茂时所作出的考虑与决定,会与古稀之年大不一样。分析历史人物,不仅要有“阶级分析”,还要有性格分析、家庭分析、师承学历分析等等。慈禧一生的每个时期、每个决策,都与她当时的年龄、健康、见识、心情以及谁在她身边等细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非“顽固守旧,祸国殃民”可以盖棺论定的。
慈禧当政时,正值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四方云扰幅裂,慈禧作为最终的决策者,固然要为中国一步步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悲惨命运负主要责任,但只要客观地对待史料,不难发现,其实在每一次事件初起时,慈禧的判断与决定大体上都是切合实际的,至少不那么糟糕,最后却总经不住耳边大言炎炎,小言詹詹,令她陷入惑乱,改变了初衷。总体说,在对内的问题上,慈禧较能坚持自己的定... 阅读全帖
x******a
发帖数: 97
49
杨玉环(公元719年-公元756年):号太真。 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
廷音乐家、舞蹈家,其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
她先为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公爹唐玄宗册封为贵妃。天宝十五
载(756年),安禄山发动叛乱,随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杨玉环于六月十四
日,在马嵬驿死于乱军之中,香消玉殒。
杨玉环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
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描述其为:天生丽质难自弃,一
朝选在君王侧。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武惠妃逝世,李瑁的母亲武惠妃是玄宗最为宠爱的妃子,在宫
中的礼遇等同于皇后。玄宗因此郁郁寡欢,十分颓丧。后宫数千人中,又没有一个中意
的。最为贴心的高力士深知主上的心意,遂到外宫寻觅,在寿王府见王妃杨玉环花容月
貌,盖世无双,立即禀报玄宗“姿质天挺,宜充掖廷”。
开元二十八年十月,玄宗派人把杨玉环接到临潼温泉宫。一见果然姿质丰艳,而且能歌
善舞,聪颖过人,尤善逢迎。玄宗愁怀顿开。他已不顾什么老公公娶儿媳妇了,礼义廉
耻已不复存在,先将杨玉环度为女道士,赐号“太真”,收入后宫受...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101
50
本文作者为我们爱历史团队成员、中国作家协会协会会员张嵚。
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汉唐是两个公认武功强盛的王朝,比起汉朝横扫匈奴的威武,
大唐战无不胜的风光,大明军队,在史料的纪录中,貌似是相对低调的。事实上,低调
只是表面现象,低调的明军,是一支威武之师,光荣之师。对比明军的发展历程,这绝
不是溢美之词。
明军开国的起点是非常高的,甚至说对比之前其他历代封建王朝,明军在大明开国战争
中所遭遇到的对手,是极其强大的。他所战胜的,是在中世纪曾横扫欧亚的世界最强骑
兵——元朝蒙古骑兵。
而且它还完成了两个奇迹:第一,他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支以农民起义军的
身份脱胎而来,最终完成改朝换代大业的军队。第二,他完成了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一件
空前的壮举,第一次以由南向北的形式北伐成功,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大业。这两件事,
更是绝对的高难度动作。
完成这样一个高难度动作的明军,也并非先天就这样强大,相反也是从一穷二白的基础
上默默积累实力,最终在元末农民战争中破茧而出,啸傲四海。
1、曾经纪律涣散的乌合之众
朱元璋如何打造铁血明军:从乌合之众到铁血雄师发生了什么?元末天下大乱,四方起
义四起,按照评...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