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疾病基因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a******g
发帖数: 13519
1
2015-10-28 20:19:26 来源: 澎湃新闻网(上海)
中药经煎煮后进入人体的除了化学成分还有什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
儿科专家沈朝斌课题组经过研究发现,煎煮后的中药里,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小核糖核酸
分子,这些微小RNA起着重要的基因调控作用,可以为传统中药治病提供理论依据,甚
至还能印证中国古人所说的“吃啥补啥”。10月27日,沈朝斌课题组向媒体公布了这一
成果。
700多年古药方为何有用?医学专家激烈辩论
“好好研究玉屏风散这张古典经方,这个方剂在中国已应用了700多年,对儿童反复呼
吸道感染、小儿多汗盗汗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但作为现代医学,希望能用科学手段把免
疫机理说清楚。”沈朝斌告诉澎湃新闻(http://www.thepaper.cn)记者,20年前,中国著名的儿科免疫专家应大明教授曾经对他提出这样的研究建议。
中药究竟如何发挥作用,多年来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3年多前,沈朝斌与复旦大学
药学院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教授俞培忠也曾有过一次辩论。俞培忠认为,中药材经炮制
和煎煮后,最可能的药理药效作用是化学成分,而沈朝斌对此并不认同,他认为不排除
中药经处理... 阅读全帖
t*******a
发帖数: 4055
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医学重大突破:基因可以改写
医学重大突破:基因可以改写 家族遗传病从此终结?
央视财经 2018-01-22 09:55:51 本文作者:本网编辑:欧文
分享到: 邮件 有道云笔记 微信 QQ空间 新浪微博 QQ好友 复制网址 打印
更多
0
blob.png
大数据等计算机技术的渗透,已经使得生命科学逐渐走进普通人的生活。但和IT、互联
网类创业公司相比,生命科学创业公司则相对较为低调,极少自我宣传和炒作。其中一
个原因是,生命科学研究从实验室走到市场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
基因编辑技术有望根除人类疾病基因世代间的传递?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对生物的DNA序列进行修剪、切断、替换或添加,效率高、速度快
,也有望根除人类致病基因在世代间的传递。也就是说,CRISPR这种基因编辑工具能够
精确地改变人类的DNA,能够“关闭”某些基因,也能够给人增加特定的基因,从而彻
底根除人们患上某些疾病的可能。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詹妮弗·杜德纳说,有一种疾病叫镰状细胞性贫血,很多人都
有这种病,它导致红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结构缺陷,让细胞变成镰刀状,从而不能有效
通过血管。“但很不幸的是,现在我们拿这种病没有办法,即使能治疗也效果... 阅读全帖
q******o
发帖数: 17
3
赛福解码(北京)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赛福基因”)坐落于中关村核心区域,是
微软创投加速器孵化的唯一一家针对医疗健康基因大数据深度挖掘与精准分析的初创团
队,并已于近期完成天使轮融资。赛福基因由顶级美国生物信息学和转化医学的海归博
士组成,公司高级顾问团包括美国唯一生物医学信息科学院院士、美国精准医疗联盟技
术负责人以及美国遗传咨询师等。
赛福基因专注于中国人基因大数据在健康管理与疾病诊疗领域的产业化应用,致力于推
进中国的精准医疗事业,让每个中国人都拥有一本基因使用说明书。
我们为医院、科研单位和三方检测机构提供数据分析解读服务及各类疾病基因检测产
品的研发服务,同时我们也正在开发自动化基因数据分析平台,并着手建立专属于中国
人的疾病数据库。
在赛福基因,等待你的除了有增长空间的报酬,更有一帮有才、有趣、敢想、敢拼的同
事,会用心向你传授经验,期待与你共同成长!
如果你热爱生命,期望去影响甚至改变数亿中国人的健康事业,请联系我们,期待你的
加入!
具体招聘职位及招聘要求如下:
1. 生物信息分析师
工作地点: 北京
数量:2名
岗位职责:
· 肿瘤及遗传疾病相关的NGS数... 阅读全帖
q******o
发帖数: 17
4
赛福解码(北京)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赛福基因”)坐落于中关村核心区域,是
微软创投加速器孵化的唯一一家针对医疗健康基因大数据深度挖掘与精准分析的初创团
队,并已于近期完成天使轮融资。赛福基因由顶级美国生物信息学和转化医学的海归博
士组成,公司高级顾问团包括美国唯一生物医学信息科学院院士、美国精准医疗联盟技
术负责人以及美国遗传咨询师等。
赛福基因专注于中国人基因大数据在健康管理与疾病诊疗领域的产业化应用,致力于推
进中国的精准医疗事业,让每个中国人都拥有一本基因使用说明书。
我们为医院、科研单位和三方检测机构提供数据分析解读服务及各类疾病基因检测产
品的研发服务,同时我们也正在开发自动化基因数据分析平台,并着手建立专属于中国
人的疾病数据库。
在赛福基因,等待你的除了有增长空间的报酬,更有一帮有才、有趣、敢想、敢拼的同
事,会用心向你传授经验,期待与你共同成长!
如果你热爱生命,期望去影响甚至改变数亿中国人的健康事业,请联系我们,期待你的
加入!
具体招聘职位及招聘要求如下:
1. 生物信息分析师
工作地点: 北京
数量:2名
岗位职责:
· 肿瘤及遗传疾病相关的NGS数...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5
11月28日,“基因编辑婴儿”项目牵头人、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现身第二届人类
基因组编辑国际峰会,亲口承认“基因编辑婴儿”露露和娜娜已在中国出生的消息。
此前,在11月26日,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
健康诞生,由于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
,报道称,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中国工程院28日晚间发声:我们深切关怀据称已出生的两名婴儿。呼吁社会各界对她们
的隐私给予最严格的保护,研究制定细致的医学与伦理照护方案,防范这种基因编辑可
能产生的健康损害,以社会所能提供的最充分的关怀方式,使她们能够在心理上和生理
上健康快乐成长。国家卫健委、科技部28日晚联合回应称,相关部门正在进行调查核实
,国家卫健委、科技部始终重视和维护人民的健康权益,开展科学研究和医疗活动必须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进行,对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予以查处。全国人大宪法和法
律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孙宪忠在微信朋友圈中发消息称:在法律上,
自然人就是自然状态下的人,这是生命健康的自然伦理。这也是全...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6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宣布,在今后四年内投资1亿美元,力争用基因疗法治愈艾滋病和
镰状细胞病(即贫血)。为此,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将与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合
作,该基金会也将为这一项目投资1亿美元。此次合作的主要目标是,让全世界人民都
能承担起治疗费用、且具备获得治疗的途径,尤其是在疾病负担最重的发展中国家。
该机构计划在接下来7至10年之内做好在美国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开展临床试验的准备。
目前全球约有3800万人感染HIV病毒,其中大多数都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约三分之二居
住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镰状细胞病也是如此。
数十年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一直在努力寻找治愈艾滋病的方法。虽然目前使用的抗
逆转录病毒疗法能够有效抑制体内病毒,但无法真正治愈艾滋病,并且必须每日服药才
能保证疗效。此外,全球有多达数百万人并不具备接受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条件。
虽然科学家们正在研发针对艾滋病毒的基因疗法,但这些疗法往往成本高昂,无法大规
模实行。例如,有些疗法需要将细胞从患者体内取出,然后重新注入体内,成本既高、
耗时又长。
出于这一原因,此次开展的新项目将着重研发“体内”疗法,如移除细胞中的CCR5受体
... 阅读全帖
b**********t
发帖数: 353
7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科普一下:进化与疾病
进化与疾病
武汉大学 孟生荣
摘要:
疾病的原因有“近因”和“进化史的原因”,其中“进化史的原因”是为了解决人类这
个物种为什么会易患某些疾病的问题。人类是进化的产物,服从进化的基本原则,即有
利于基因的生存。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经过漫长的进化,从而导致了人类现在所能看
到的这些疾病,包括衰老、癌症等一直困扰着人类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进化,疾病,基因
我们的身体设计得十分精巧:骨骼的解剖、激素的生理学、神经系统的网络——我们的
身体里有上千个美仑美奂、令人惊喜、令人感叹的完美的设计方案。然而,也有不少地
方似乎是不可饶恕地粗率,例如:为什么把食物送进胃里去的食管和把空气送进肺里去
的气管会在咽喉交叉,为被呛埋下隐患?为什么近视的基因没有在进化中淘汰掉?为什
么免疫系统会攻击我们自身的组织?为什么孕妇会呕吐?为什么人人都会衰老?
通常人们所说到的疾病的原因是“近因”。近因所阐明的问题,是机体现在怎样在运转
,为什么有的人得病而另外一些人不得病。但是,就整体而言,为什么人类对某一些疾
病易感,对另一些又不易感。我们要知道为什么人体的某些部分那么容易衰竭,为什么
我们会患某些病而不患另外那
f****y
发帖数: 737
8
4月24日消息,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之所以能够生长成其现在的样貌、体型、器官,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基因。这些在胚胎孕育过程中就已经决定的事情,往往能够决定
其一生的命运。然而,近日中国科学家成功修改了人类胚胎中的基因,这在全世界范围
内尚属首次。而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引起了西方医学界的广泛争议。
以下是来自媒体的报道:
在中山大学副教授、基因功能研究员黄军就的带领下,科研人员利用CRISPR/Cas9技术
,试图修改人类胚胎中可能导致β型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研究所选用的胚胎均无法发育
成婴儿,不能正常出生。这些胚胎均来自当地医疗机构。
这项研究在学术界引发道德争议。哈佛大学干细胞生物学家乔治·戴利表示,这是世界
上首例运用这一技术修改人类胚胎基因的尝试,是个里程碑,也是个警告。戴利称,如
果有学者自以为科学技术已经准备好清除人类的致病基因的话,这项研究对他们就是一
个严重的警告。
支持者认为,修改人类胚胎基因能够在婴儿出生之前就清除致命疾病,因而拥有广阔的
未来。反对者则表示,修改后的基因可以遗传,将来可能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黄军就说,希望和全世界分享研究数据。他还表示,有关研究... 阅读全帖
c*******u
发帖数: 12899
9
☆─────────────────────────────────────☆
catmonkey (catplusmonkey) 于 (Mon Feb 28 18:06:53 2011, 美东) 提到:
这两天读了很多关于自闭症的帖子,对这个问题有了个基本了解,同时也明白了家里一
个亲戚的问题。
我的舅舅有一个儿子,从小不爱说话,不过貌似智力没有问题。你和他说话,他不喜欢
回答,但是涉及吃饭、穿衣和玩耍的事没有问题,大家俗称这个“蔫淘”。我很清楚的
记得小时候和他一起在我姥姥家,大人偏心只给他一个人吃水果罐头。一个罐头分几次
吃,他每次都记着还剩几块罐头,因为怕我偷吃了。我的姥姥和姥爷直夸大孙子聪明。
因为他是一大家人唯一的根,大家都格外的高看他。可是他学习特别不好,在小学就找
老师补习,可怎么补习都没有用,怎么重复好像也达不到及格。小学毕业后,他靠着家
里的关系当了工人。在单位,一般事情能够随大流,工人的工作很辛苦,他也能胜任。
到了找对象,靠着家里的关系找了很多都谈不成。后来,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给他支招
,告诉他什么时候该拉手了,该说什么了。终于一家没钱但是本分,长相性... 阅读全帖
f**u
发帖数: 346
10
也不能这么说吧,抗生素什么的也都是天然的,你如果能筛到一个新的肯定能专利。
另外我也听有人说现在发现个疾病基因什么的很容易,所以可以算obvious的。
这也有问题,发现疾病相关的突变可能需要侧记是个tumor sample,
或者用几千个人作GWAS,后面还需要valid,我不觉得这个能算明显。
g******n
发帖数: 167
11
来自主题: Pharmaceutical版 - 有人了解基因技术的应用市场的吗?
读书看书的时候,总觉得基因技术是多么多么有前景,合成蛋白呀,RNAi呀都说可以用
于临床。有人知道这些应用在临床上倒底占多少百分比吗?最近国内有人问我做基因检
测的前景,在美国好像都没怎么听说过,感觉就是骗国人的钱,查什么疾病基因,天才
基因的。自认孤陋寡闻,到版上来问问有没有人知道的。
z****g
发帖数: 3340
12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housekeeping基因的调控
这个问题其实问得很好,这些基因basal transcription很强,activated
transcription上可能调控比较少。我曾经发现过一
个重大疾病基因可能调控一个这样的基因,但后来发现更有意思的现象,就没有深入下
去。
t********s
发帖数: 374
13
这事哪有确切答案呢。就算是没有什么疾病基因的夫妇,生出的孩子也不一定都健康。
如果想要孩子还是得尽早。年龄越大,孩子有基因病的可能性越大。所以想要就尽快,
不然可以考虑领养。
s*****r
发帖数: 11545
14
长得丑,生得蠢,有先天性器质性疾病。基因无法改变,一名二运三风水的命也。
h**b
发帖数: 343
15
请教下贵版
遇到诊所给怀孕或者备孕妇女推荐的counsyl.com公司的“Family Prep Screen”,据
说可
以检测100多种疾病基因。诊所本来说一般用血液做样本,但问到是否可以用唾液,他
们勉强回答说也可以。不知道这两者是不是有准确度的差别?唾液检测时,是对唾液中
脱落的表皮细胞检查么?
x*****8
发帖数: 10683
16
来自主题: Fashion版 - 23andme基因测试结果分享
23andme是最早开展个人DNA测序的公司,并且今天仍然是这个领域最领先的公司。
不过,自从去年FDA禁止该公司提供疾病基因预测以来,个人DNA测序的用处就大大降低
了。
F******p
发帖数: 2099
17
绝大多数的疾病基因突变都是用纳税人的钱在公立研究机构发现的
h**b
发帖数: 343
18
请教下贵版专家
诊所给怀孕或者备孕妇女推荐的counsyl.com公司的“Family Prep Screen”,据说可
以检测100多种疾病基因。诊所本来说一般用血液做样本,但问到是否可以用唾液,他
们勉强回答说也可以。不知道这两者是不是有准确度的差别?唾液检测时,是对唾液中
脱落的表皮细胞检查么?
M*****e
发帖数: 1827
19
来自主题: Pharmaceutical版 - 有人了解基因技术的应用市场的吗?
应用在临床上的很多
查疾病基因的也很多
m*********r
发帖数: 2456
20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有谁认识这个NCI出来的CEO?
64位博士组团盯上基因数据分析,能让癌症变得可控吗?
分类:创投2016-02-24 14:59:25来源:新京报作者:王鹏
2月3日,已临近新年,余伟师还在公司忙得不可开交,下午5点,见完投资人,他又匆
匆赶回微软创投加速器工作,目前,他和他10多名创始团队都在这里办公,赛福基因是
入驻微软创投加速器的第7期项目之一,这份机会也来之不易,1400份申请,最后只有
20个项目成功入围。
当然,历经半年,他们不得不从这里搬走,一是因为他们将从微软创投加速器“毕业”
,新的项目将入驻,二是因为公司的核心团队将陆续回国,他们需要更大的“战场”。
创客ABC
A. 他们是谁?
这是一支跨专业有机整合了64位海外华人博士的技术团队,创始人兼CEO余伟师曾是美
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科学家,技术总监刘湘涛是耶鲁大学应用数学博士,市场负责人贾洪
涛是俄亥俄州立大学生物医学博士,运营负责人梁萌萌是南加州大学病理生物学博士。
B. 他们在做什么?
打造一个基因数据智能分析平台,为医生、患者提供精准的疾病分类和诊疗建议,将癌
症转为可控慢性病,为亚健康人群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措施。
C. 融资状况?
已完成天... 阅读全帖
R****a
发帖数: 6858
21
国防部网站:俄暗防西方基因武器
作者:羿扬 文章发于:中国军网 点击数:6993 更新时间:2011-12-8 顶
荐 【字体:小 大】
【复制本文】 【下载本文】
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big5/xwpdxw/2007-07/12/content
俄罗斯海关部门宣布,根据俄罗斯卫生部的建议,从6月上旬起,禁止向国外出口
俄罗斯人的生物材料,包括血液样本和头发等。俄媒体称,这是因为俄政府担心西方国
家会利用这些材料研究对付俄罗斯人的基因生物武器,从而威胁到俄罗斯民族的生存。
紧盯西方生物战情报
俄罗斯《生意人报》报道称,有情报证实,一些西方医学中心正通过非法渠道购买
俄罗斯公民的器官组织样本,以研制用来对付俄罗斯人的基因生物武器。尽管俄媒体没
有披露其情报来自何处,但据国外媒体报道,俄情报机构一直对西方生物细菌战研究极
为关注。英、美等国生物战的秘密数十年来一直被俄国人掌握着,即使是目前也还有大
量俄间谍潜伏在西方国家高度敏感的生物技术部门。
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说,曾是苏联克格勃高级间谍的亚历山大·寇兹...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22
中国学者发布靶向基因编辑里程碑成果 首对编辑猴在中国出生
字号:小中大2014-02-16 15:38:40
更多
71
关键字 >> 基因靶向基因编辑靶向基因编辑猴CrisperCrisper技术灵长类动物基因治疗
基因疾病中国基础研究
1月30日,《细胞》杂志网站报道,全球首对靶向基因编辑猴子已在中国出生,完成这
一工作的科学家来自南京医科大学、云南省灵长类生物医药研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
等机构。猴子属于灵长类动物,非常接近于人,猴基因编辑的成功将有助于建立猴疾病
模型,这更接近人类疾病的情况,可大大降低药物研究的风险;同时证明,未来有望定
向治疗人类基因疾病。科学家采用的是最新基因编辑技术Crispr,编辑成功的几率比其
他手段高得多,最有希望应用于临床。
在过去的一年里,Crispr/Cas9技术如暴风般横扫整个基因工程领域,研究人员已将这
一技术成功用于体外人类细胞,也成功对小鼠、大鼠和斑马鱼进行在体基因编辑。中国
科学家的实验证明这种技术在灵长类动物中也可以发挥作用。麻省理工学院合成生物学
家张峰(Feng Zhang)是Crispr技术领域的先锋人物,他表示:“这是重要...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23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2/xuxiping_finding4.txt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groups.yahoo.com/group/xys)◇◇
熊蕾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一些机构在中国开
展了若干基因研究项目,涉及大量的血样采集,引起了国内媒介和公众的关注。
这里公布的材料,或许有助于关心这件事的人们了解一些情况。
材料的来源主要是负责这些项目的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徐希平博士
向美国国家卫生所(NIH)申请资助的文书,他与他人联名发表的论文,以及美国
媒介的相关报道。这些材料全部是公开的,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得,也可以向NIH
信息自由办公室(Freedom of Information Agency)直接索取。
NIH资助徐希平的项目有多少?
截止到2001年1月,中国国家遗传资源办公室批准的由徐希平领导的哈佛大
学等美国机构在中国进行的国际合作项目共三项,即:“血压对食盐摄入易感性
及其机制研究”,“吸烟、尼古丁成...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24
你一定对电影《死神来了》记忆深刻,电影中,当死神宣判了一个人的“末日”,无论他以何种方式,逃到天涯海角,都摆脱不了宿命。现在,科学家宣布基因版“死神来了”拉开帷幕。
科学家指出每个人的基因里其实都藏着他的死亡时间,只要读出这些隐藏的秘密,就能知道这个人将死于早晨或是晚上。这些出自严谨科学家之口的“死亡预言”,让人们无法淡定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基因会算命?
研究称:
一类人将死于上午11点以前,另一类人将死于下午6点左右
这则发表于《神经学年鉴》杂志的研究是这样表述的。科学家声称发现了某种基因变体,或许能够精确预测人的死亡时间。
该发现衍生自一项关于老年人睡眠周期的研究,在调查这1200名老年人时,研究人员意外地发现了一个以腺嘌呤(A)或鸟嘌呤(G)为核基的分子。由于DNA是双链结构,人类拥有两组相对的DNA,因此存在三种核苷酸组合:腺嘌呤与腺嘌呤组合(A—A)、腺嘌呤与鸟嘌呤组合(A—G)以及鸟嘌呤与鸟嘌呤组合(G—G)。一个人有36%的可能性是A—A型,有16%的几率是G—G型,有48%的几率是A—G型。那些早上7点之前就起床的人更容易有腺嘌呤(A—A)核苷酸碱基,而喜欢赖床的懒... 阅读全帖
w***7
发帖数: 1637
25
来自主题: Medicalpractice版 - zz: 医学界最具变革潜力的六大趋势
source: http://cn.wsj.com/gb/20130121/opn073445.asp?source=UpFeature
在这个追求即时满足的时代之中,医学界似乎有些格格不入。从一项激动人心的发现到
一种有效治疗方法的诞生,这其中的过程往往要花上十年甚至更长时间。
然而,就在这时好时坏、时阴时晴、最终又拨开迷雾见日出的漫长过程中,孕育而生的
是那些能够改变医学发展进程的深刻见解和科技进步。
11年前,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的完成让人们看到曙光,彷佛衰竭性
疾病(debilitating disease)的治愈良方马上就能出现。如今,灵丹妙药依然难求,但
我们能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成本来绘制人类基因图谱,这种能力带来了关于基因在疾
病产生中扮演何种角色的海量数据,而这些新知识正在持续地让一部分病人受益。在其
他一些方面,科技进步赋予了病人更多的能力,研究人员正在学习如何调动人体自身的
治疗和生长能力来抵抗各种疾病的侵扰。
Foundation Medicine
Foundation Medicine Inc.研究出一种检测突变基因的方法... 阅读全帖
d****n
发帖数: 10034
26
今天很多人都被一则“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诞生”的消息
震撼了。旋即掀起了一阵舆论热潮。
事情大致是这样的,深圳一位科学家使用名为CRISPR-Cas9的基因编辑技术修改了一对
人体胚胎的基因,来达到预防HIV病毒的目的。
提到CRISPR-Cas9,正如它的主要发明者之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生物化学家詹妮
弗·杜德娜(Jennifer Doudna)所说的,这项技术的灵感来源于细菌。它可以驾驭细
菌的免疫系统、截断甚至破坏单个基因,然后在它们的相应位点上插入新的基因。它是
当前最强大的、实用化的基因修改工具。
这么说吧,科学家用它创造出不长角的牛已经根本不是难事。一切的限制,只在于伦理
道德和监管政策。
2017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就发布过一份题为《人类基因编辑:科学、伦理和治理》的研
究报告,是迄今该领域最全面的相关研究报告之一。非常非常令人意外,报告认为在条
件高度受限的情况下,应该允许科学家从事编辑人类活胚胎的研究。这一结论引起了巨
大的争议。
关于中国基因编辑婴儿这一事件,曾光临造就做过专题演讲的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
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吴立... 阅读全帖
r***u
发帖数: 1272
27
那些在人人网上常看常转的谣言们,是时候该粉碎你们了!酸性体质引发疾病?牛奶致
癌?咖啡超三杯胸会变小?手机一格电比平时辐射大千倍?爱尔兰结婚是选择期限的?
女人上床的第一个男人会对后代有遗传?
实在是受不了人人网这个谣言集散地了,以下除特别注明均摘自果壳网的谣言粉碎机并
附有原文链接,谣言粉碎机是个不错的地方,宣传科学破除谣言什么的,非常有价值,
没事可以去逛逛,也希望大家能多一些怀疑和求证的科学精神,让谣言彻底没有市场。
研究表明癌症不能在弱碱性的人体中形成;只能在酸性身体中形成。有一种理论认为
,不管是容易疲劳、脸上长痘、头疼脑热、失眠多梦,还是高血压、糖尿病、甚至是癌
症,都和人的体液偏酸有关,只有身体呈弱碱性才是健康的。你是易得癌症的酸性体质
吗?赶快多吃菜,少吃肉,把体质改造成碱性吧!
1. 酸性体质引发疾病?
流言: 研究表明癌症不能在弱碱性的人体中形成;只能在酸性身体中形成。有一种理
论认为,不管是容易疲劳、脸上长痘、头疼脑热、失眠多梦,还是高血压、糖尿病、甚
至是癌症,都和人的体液偏酸有关,只有身体呈弱碱性才是健康的。你是易得癌症的酸
性体质吗?赶快多吃菜,少吃肉,把体... 阅读全帖
l***d
发帖数: 1828
28
来源:南方都市报
10年前,世界第一只转基因猴子“安迪”在美国诞生。2年前,中国第一例转基因猴子
在昆明落地,但这一消息直到今年10月份才公之于众。
“当时没公布,是想多等等,看看它们的发育会否异常,所转基因能否遗传到下一
代。”项目负责人——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季维智说,首批培育出两只转基因
猴子,一雌一雄,目前发育良好。
中美科学家所用猴子都是猕猴,所转基因都是绿色荧光蛋白。昆明的两只转基因猕
猴尚未到生育年龄,绿色荧光蛋白能否被后代复制仍然未知,但季维智不能再坐等,“
国际上转基因动物研究竞争激烈”。于是,10月12日的《美国科学院院报》上,论文《
以猴免疫缺损病毒为媒介将基因植入早期分裂阶段胚胎造出转基因猕猴》见报。
这标志着继美日之后,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拥有非人灵长类转基因动物的国家,而
季维智选定的下一个攻坚目标是:培育帕金森综合征转基因猕猴。
第一例来之不易
“神经系统的帕金森、老年痴呆症等,代谢系统的糖尿病等,现在无法治愈,根本
原因是尚未弄清这些病的发病机理。转基因动物,特别是非人灵长类转基因动物,可为
人类重大疾病研究提供很好的平台。”
季维智说,有科学家用老... 阅读全帖
b*h
发帖数: 637
29
这个到底有多可靠??
导读】徐峰,前美国Perkin Elmer 生命科学部中国区负责人,于2011年创办了美生生
物。他为这家公司打出的口号是:一张芯片筛查105种疾病。其中包括28个肿瘤、12 个
心脑血管、11个精神及智力疾病筛查,总共涉及413个基因指标。
在徐峰看来,这105种疾病筛查里,包含着单基因病和多基因病,单基因病是可以
明确检测的,多基因病也能通过筛查发现患病的可能性,从而将现有的科学成果服务于
生活。在他之前,中国已不乏类似公司。徐峰在商业计划书里,将自己与联合基因做了
区隔,后者也曾号称提供智力及疾病等的筛查,但其产品及商业模式均遭到了质疑。徐
称,在技术上,联合基因的方法学是SNP stream,是老一代产品,假阳性率高,批间稳
定性差,成本高。美生生物的方法学是Golden Gate,这是第二代产品,稳定性好,成
本也更低。
在商业模式上,联合基因采用了连锁加盟及地区代理的模式,这让其一度卷入传销
、骗局等纠纷里。美生生物则在效仿美国23andMe的基础上融入了本地化色彩,其一是
药房网络营销模式,其二是美生体检中心模式。
相比联合基因动辄上万元的报价,美生... 阅读全帖
l******a
发帖数: 16364
30
☆─────────────────────────────────────☆
break8811 (池蛙) 于 (Thu Nov 8 15:06:11 2012, 美东) 提到:
我最近才开始了解自闭症。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抛出来,请大家指正。
Autistic disorder(严重自闭症)和ASD(autism spectrum disorder,泛自闭症,也包
含Autistic disorder)都是受遗传影响,神经系统发育不全而导致的语言社交能力障碍
。ASD很多症状和汞中毒接近,但后者不是遗传导致的。诊断ASD时都要排除汞中毒的可
能。
ASD和正常小孩之间其实没有明显的界限,本来"正常"就只有统计学意义。很多被诊断
为ASD的小孩的神经发育,只是比较缓慢而已,只要父母有耐心,更大点之后小孩就正
常了。但也有很多ASD小孩的神经系统,如果不人工干预,就永远无法发育正常--其实
即使人工干预,也往往只能做点改善,难以完全正常。
说到这儿,我觉得有必要引入“基因表达”的概念。曾看过一篇报导(对不起原文找不
到了),说某个村庄的风俗,小孩老绑着不让到处跑,导致当地人群的... 阅读全帖
S********6
发帖数: 1264
31
基因武器
百科名片
基因武器基因武器(genetic weapon),也称遗传工程武器或DNA武器。它运用先进
的遗传工程这一新技术,用类似工程设计的办法,按人们的需要通过基因重组,在一些
致病细菌或病毒中接入能对抗普通疫苗或药物的基因,或者在一些本来不会致病的微生
物体内接入致病基因而制造成生物武器,尤其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可实现人工设计与合
成自然界并不存在的生物或病毒等。它能改变非致病微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产生具有
显著抗药性的致病菌,利用人种生化特征上的差异,使这种致病菌只对特定遗传特征的
人们产生致病作用,从而有选择地消灭敌方有生力量。
目录
基因武器的定义
基因武器的分类
基因武器的特点
使用
基因武器对未来战争可能造成的影响
如何面对基因武器的挑战
基因武器的威力
未来的基因武器仿制病毒
攻击农业系统的武器
生物调节剂
合成小儿麻痹病毒
基因武器的定义
基因武器的分类
基因武器的特点
使用
基因武器对未来战争可能造成的影响
如何面对基因武器的挑战
基因武器的威力
未来的基因武器 仿制病毒
攻击农业系统的武器
生物调节剂
合成小儿麻痹病毒
展开 编辑本段基因武器的定义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这个美国小镇奉行一夫多妻制
这个美国小镇奉行一夫多妻制 遭受罕见病困扰(组图)
新闻来源: 网易科学人 于 2018-01-24 23:22:34 大字阅读 敬请注意:新闻取自网络,
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美国犹他州偏远地区的一个小镇正面临由隐性基因引起的可怕健康危机,,原因尚不
清楚,但这里至今仍在奉行一夫多妻制。
从19世纪中叶开始,布列格姆·杨(Brigham Young)就开始领导美国犹他州普罗
沃市(Provo City)的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LDS,或称摩门教)。他的神圣使命就是
宣扬和维护一夫多妻制,也就是1个男人可以娶很多妻子的制度。布列格姆是这种做法
的狂热信徒,他已经成为摩门教徒的典型代表,让信徒们相信与多名女性结合是一件正
确的事。布列格姆喜欢以身作则。尽管他在成年后只娶了一个妻子作为忠诚配偶,但到
他去世的时候,他大家庭已经扩大到55个妻子和59个孩子。
图2:布列格姆·杨(Brigham Young)在犹他州创建盐湖城
退回到1990年,也就是摩门教抛弃一夫多妻制100多年后,糟糕的后果才刚刚开始
出现。在距离布列格姆发表演讲数百公里之外的医生办公室里,一个10岁男孩被送到西
奥多·... 阅读全帖
w****t
发帖数: 1034
33
2010十大科学谣言:日军改造小龙虾基因居首(组图) 综合新闻
2010年岁末,拜金庸所赐,大众媒介对“谣言”问题投注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几乎所
有媒体都在讨论“谣言”的问题,传播渠道、媒体责任、大众心理成了此间的热词。
自新京报新知周刊创刊以来,我们就一直在同各种形式的谣言“作斗争”,从早期
的“韩医真相”、“北京7月飞雪”、“一次性筷子问题”,到新近的 “千年极寒”、
“转基因谣言”“小龙虾事件”……经历了这么多谣言之后冷静地想一想,不难发现,
“金庸被谣死”虽然影响甚大,却算不得什么“大谣言”,也产生不了太大的危害。
首先,这是一类最容易被“粉碎”的谣言。无论谣言如何广泛传播,听者众多,都
会被金庸本人一次公开活动记录瞬间击溃;其次,它传播时间非常短,从兴起到被扑灭
,不过几个小时,完全是“杯中风浪”;最后,它不会对社会生活的任何方面产生有实
际意义的影响,据说它甚至没有对金庸本人的生活产生太多影响。
并非所有的“谣言”都如此“温和”,也并非所有的谣言都这么容易被破解———
甚至很多谣言在被反复破解多次之后,依然到处流传。科学技术领域是这些谣言的“重
灾区”。翻翻过去一年的新知周刊... 阅读全帖
S******t
发帖数: 8388
3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ook 俱乐部 】
标 题: 我转篇实用的预防癌症的,身体健康第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r 8 15:44:39 2013, 美东)
癌症是怎么形成的?2011年再New York Festivals获得金奖的一个记录片CANCER: A
REVOLUTION IS COMING很全面的总结了。短片的连接如下:http://www.newyorkfestivals.com/winners/tvf2011winners/pieces.php?iid=415180&pid=1
这个记录片一开始就说,近10年的研究说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一样,是一种与
生活方式相关的慢性疾病。由吸烟引起的癌症占30%,不良饮食和肥胖引起的占35%。癌
症是一种基因疾病。基因是细胞的遗传物质,癌症是正常的人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后形
成癌细胞,癌细胞失控并且有侵略性地生长引起的。癌细胞生长速度和侵略性的程度决
定它对人体破坏的程度。但癌症却很少遗传。
人体内每天都有基因突变的细胞产生,科学家估计每天大概有100万个基因突变细
胞产生,但... 阅读全帖
b**********t
发帖数: 353
35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科普一下:进化与疾病
2.疾病的原因
2.1.基因导致的疾病
2.1.1不断产生的突变新产生的缺陷基因
目前在自然界中存在的物种都是高度适应环境的物种。但是,遗传与变异仍然是生命的
基本特征,因此对于现存物种,特别是高等生物的大多数变异都是有害的,新的疾病因
此不断产生。由于大多数缺陷的基因都是隐形基因,只有在纯合条件下才能致病,根据
数学计算,这种基因很难在进化中被淘汰。但是,仍然有可能出现纯合情况(比如近亲
繁殖)导致疾病。但这只是疾病的很小一部分原因。
2.1.2有潜在好处的致病基因
引起链状细胞贫血的基因的纯合子患镰状细胞病,他们的红细胞扭曲成新月形或镰刀形
,以致不能正常循环,所以引起出血、气短、骨痛、肌痛、腹痛等症状;但是在杂合时
他便因为这个基因改变了血红蛋白的结构加快了清除循环中被疟原虫感染的细胞而在一
定程度上对疟疾有限制作用。这种“杂合子优势”维持着这个基因在疟疾流行区的基因
频率,但同时也导致了部分人的镰状细胞病。
2.1.3只有特定的环境因素才能产生不良作用的基因
近视是最典型的例子。成为近视的人,必须同时具备有近视的遗传基因型,又必须有近
距离阅读或者工作的后天环境经历。但由于人类
a*****y
发帖数: 33185
36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7/415023.shtm
哈佛讲席教授谢晓亮全职回北大任教
2018年7月1日起,北大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主任、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
主任——谢晓亮正式全职回到母校北大任教,担任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
谢晓亮
1998年,谢晓亮成为改革开放后哈佛大学聘任的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终身教授;2009
年,他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位哈佛冠名讲席教授的中国大陆学者;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
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化学和生物物理界最高
奖获得者,是获得美国生命医学大奖——阿尔伯尼生物医学奖的第一位华人。
附:谢晓亮教授为北大120周年校庆撰写的纪念文章:
梦想的启航与归程——我和北大的故事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历经百廿沧桑,母校北京大学即将迎来120周年华诞。
我生于北大,长于北大,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从北大幼儿园、北大附小、
北大附中到北京大学,我在北大度过了大部分的学生时光,与北大一起经历了中国的历
史变迁,建立了无法割舍的联系。每次回到燕园,我总会感觉到一种温暖的气... 阅读全帖
h*****h
发帖数: 264
37
http://www.pku.edu.cn/ 头条
http://pkunews.pku.edu.cn/xwzh/2018-07/02/content_303545.htm
2018年7月1日起,北大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主任、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
主任——谢晓亮正式全职回到母校北大任教,担任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
谢晓亮
1998年,谢晓亮成为改革开放后哈佛大学聘任的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终身教授;2009
年,他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位哈佛冠名讲席教授的中国大陆学者;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
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化学和生物物理界最高
奖获得者,是获得美国生命医学大奖——阿尔伯尼生物医学奖的第一位华人。
附:谢晓亮教授为北大120周年校庆撰写的纪念文章:
梦想的启航与归程——我和北大的故事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历经百廿沧桑,母校北京大学今年迎来120周年华诞。
我生于北大,长于北大,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从北大幼儿园、北大附小、
北大附中到北京大学,我在北大度过了大部分的学生时光,与北大一起经历了中国的历
史变迁,建立了无法割舍的联系。每次回... 阅读全帖
d****n
发帖数: 10034
38
当天空崩塌了一角,女娲要花整整四年才能炼石补天;当潘多拉的盒子被打开,接踵而
至的灾祸便降临人间,无可挽回。
11月26日,人民网等媒体报道,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女婴已于本月在中国健康诞生。
特殊的是,他们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
贺建奎资料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消息一出,举世皆惊:朋友圈、微博刷屏热搜;普罗大众、科普作者、生物学家众说纷
纭;技术安全、人伦纲常、生命哲学,各个角度的疑问和困惑让一些人忧心忡忡...
然而在喧嚣背后,抛出这个重磅消息的中国科学家贺建奎似乎在刻意回避着镁光灯:截
至北京时间27日凌晨,除了对美联社(AP)留下短短几句评论外,贺建奎并未回复海内
外诸多媒体的置评请求。
根据行程安排,贺建奎将在明天(28日)上午11点半出席在香港举行的第二届国际人类
基因组编辑峰会,他计划现场展示在幼鼠、猴和人类胚胎上取得的实验数据。
也许要等到那时,世人方能更好地一睹这位手术“操刀者”的庐山真面目。
贺建奎其人:学而优则商
公开资料显示,贺建奎于2006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学学士学位;2010年获
得美国莱斯大学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期间师从迈克尔...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8
39
来自主题: Headline版 - "冰桶挑战"的疾病研究突破
休斯敦(2014年8月23日)在一项由ALS协会(肌萎缩侧索硬化协会,“冰桶挑战”活动
的发起组织)资助的研究项目中,研究者们发现一个药物前体,能够减少肌萎缩侧索硬
化症中最常见的一种致病基因所生成的有害物质。同时,研究者们在ALS病人的脊髓液
中发现了这种有害蛋白,这意味着这种有害蛋白可以做为诊断标记,应用于病状的早期
诊断。这项工作8月14日发表在了《神经元》杂志上。
ALS(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又称卢伽雷氏病(Lou Gehrig’s Disease),是一种慢性
神经系统变性病,它影响大脑和脊髓的神经元细胞, 最终,患者失去对肌肉的控制力,
导致患者在患病后的2-5年内瘫痪甚至死亡。目前,这种疾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这项发现的研究团队主要研究C9orf72染色体上携带的重复性基因(GGGGCC)。有40%家
族遗传性和6%偶发性ALS病症,以及大量的额颞叶痴呆症都与这段基因相关。这段致病
基因可以和病人体内内其它的蛋白结合,阻碍这些蛋白的正常功能,从而引发疾病。同
时,这段基因还可以产生一组致病蛋白,c9RAN.这组蛋白是否会进一步引发对神经的损
坏尚属未知。
建立在之前对另...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0
医生正在给肖乐装假牙通讯员刘宇摄
调查发现,常见牙齿畸形:龅牙、反颌、拥挤,半数是呼吸道疾病所致
13岁男孩肖乐(化名)有个很酷的外号——“僵尸牙”。
因为先天只有14颗恒牙,当他张嘴大笑时,能露出的只有4颗牙:上面两颗虎牙,下面一颗虎牙和一颗侧切牙。空荡荡的牙床显得那4颗牙格外细长,小伙伴们就送给他这个外号。
小学毕业时,同学们互相写纪念册,好朋友给肖乐留言祝愿:希望你的牙齿快点长出来。
不过,这个美好的愿望很难实现,因为肖乐的牙齿属于遗传现象,他的爸爸、爷爷、曾祖母都缺失多颗恒牙。目前,医院打算帮他们研究族谱、抽血检验,希望能破译基因密码。
肖乐家住武昌,今年上初一,个头偏瘦,很爱笑。小时候长乳牙,肖乐很快就长齐了20颗牙,一排雪白的小牙齿整齐又漂亮。可到了6岁换牙时,乳牙掉得很慢,恒牙也迟迟不肯长出来。担心儿子缺钙,妈妈整天给他煨排骨汤。12岁,别的小朋友都长齐了恒牙,可肖乐只有14颗牙,其中1颗还是尚未脱落的乳牙。
性格乐天的肖乐并没为此苦恼。和小朋友一起疯玩时,照样哈哈大笑。上下门牙都没有,旁边的虎牙格外显眼。
“我的牙齿又细又长又尖,同学们都叫我‘僵尸牙’。”肖乐笑呵呵地说...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1
基因编辑技术到底应不应该受限?美国国家科学院在一份报告中给出了解答和建议。
11月26日上午,来自深圳的贺建奎团队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已于
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
滋病。这个消息,引发了公众对人类基因编辑中的伦理话题的讨论。
贺建奎在2017年2月19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上周美国科学院发布了关于为人类
基因编辑开黄灯的声明。”“开黄灯”指的是可谨慎地适当展开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研究。
经查询,美国国家科学院(U.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简称NAS)确实在
2017年2月发布了一份长达261页的报告。那么,这份报告究竟是如何看待人类基因编辑
的?
“可以允许科学家修改人类胚胎DNA,以阻止婴儿疾病,但是,这只能在极少数情况下
实施,并且必须在有保障措施,且符合道德标准的情况下进行。”这份报告强烈建议,
“一旦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人类,应当同步设定适当的限制条件。”
严格的限制条件
这份报告强调,要修改人类胚胎DNA,有严格的限制条件。首先,必须有“令人信服的
理由”,且不能... 阅读全帖
d****n
发帖数: 10034
42
人民网消息,11月26日,来自中国深圳的科学家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
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
能天然抵抗艾滋病。当天,贺建奎正在香港参加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
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也意味着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
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
但是,这则科学成果的报道只带来了短暂兴奋,很快便引发了公众对人类基因编辑的伦
理、安全担忧。
基因编辑用于人类生殖细胞是科学界的禁区,就像克隆技术不能用于人身上一样,在各
国都有一条不可随意逾越的伦理红线。
“真的感觉这个太冒进了。”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朱桢告诉《财
经》记者,这次科研完全可以用其他灵长类动物,以其作为抗艾滋病动物模型。你能用
基因编辑人作艾滋病攻毒对象吗?!可以说从实验设计和科学目标上,追求的即是新闻
性,而不是实验总体的完整性;突破的不是科学前沿,而是伦理学的底线,造成人们对
生物技术的恐惧和抵制。
难避伦理追问
基因编辑婴儿诞生的消息传出,被科普作家、生物化学博士方舟子称为,“关键是一开
始就错了”,科学界最关心的莫... 阅读全帖
x****u
发帖数: 44466
43
亨廷顿舞蹈症群像:遗传阴影下的不治之症
2017年08月23日 10:09:04 来源: 新京报
评论0
打印
字大
字小
亨廷顿舞蹈症群像:遗传阴影下的不治之症
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表现为舞蹈样症状、认知和精神障碍,
目前没有治疗方法
8月20日,崔建国在顺义区的家里给患有亨廷顿舞蹈症(HD)的妻子韩爱华喂饭。
新京报记者赵蕾 实习生赵今朝 摄
年轻时候的韩爱华。受访者供图
2016年,华显珍和女儿、孙女、孙子的合影。今年2月,女儿因HD去世。多年来,
这个家庭因HD先后有7个人去世。
崔建国梦见,妻子韩爱华从床上坐起,换上一袭黑裙,戴上银质耳坠,穿着高跟鞋
,去附近小区的公园跳舞。
那是20年前的事了。如今,韩爱华躺在床上,嘴里发出“呜呜”声,手舞足蹈,一
刻不停,体重从105斤降到72斤,她被确诊为亨廷顿舞蹈症。
近日,一段《致命的舞蹈:我只能看着她的病情日渐恶化,直至死亡》的视频在网
络引发关注,让“亨廷顿舞蹈症”这个陌生名词进入大众视野。
视频中,家住北京市顺义区的崔建国烟一根接一根地抽。他说:“希望这个病将来
能被治愈,不要再有人重复我们的悲剧。”
“这...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44
“天生聪明or笨蛋”?很多人相信,基因决定了人的智商。也有人相信“勤能补拙”,后天学习能让人更聪明。到底哪种说法对?科学家的新发现可能对某些人是个打击。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日前报告说,他们首次确认人类大脑中两个与智商有关联的特定基因簇,这一发现不但加深了研究人员对智商的理解,未来或许有助于开发更高效的神经系统疾病疗法。
由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研究人员领衔的团队在新一期《自然·神经学》杂志上报告说,这两个基因簇分别被称为M1和M3,每个基因簇由数百个相互关联的基因组成,它们共同影响人的认知、记忆、注意力和推理等有关智商的方面。
报告说,研究人员对大量患有癫痫症并接受过手术治疗的患者脑部样本进行了基因分析,再把获取的数据与健康人群及患有其他类型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基因进行对比。
“人类智商是由大量进行团队工作的基因共同决定,就好像一个足球队由处于不同位置的球员组成,”参与研究的帝国理工学院神经科学家迈克尔·约翰逊说,他们利用计算机分析上述数据,确认了影响认知和推理能力等智力方面的基因簇。
他们还发现,某些与智商有关的基因如果发生变异,也是诱发癫痫症等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因素。
约翰逊说,这项发现意味...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45
抽管血,就能测出身上有哪些致病基因,测出患癌风险从而进行有效预防?日前,家住武昌光谷的陈小姐听信基因检测公司的宣传,花4万元做了一套关于癌症的风险评估检测,然而结果拿到手后令人瞠目结舌:长达数百页的报告布满密密麻麻的生物学概念,放眼望过去只看到了“乳腺癌”、“基因”、“药物”这几个熟悉的词。
“别说普通市民,就连医生或生物专业的人都不一定能看懂。”同济医院基因治疗中心主任汪道文教授直言,基因测序报告如果没人解读,对被测者来说无异于一本天书。然而,武汉晚报记者走访武汉多家基因测序公司发现,无论是千元亲民价,还是十万元天价套餐,都是“管测不管说”,直接将一堆分析表格丢给客户。不仅如此,有些公司不仅号称能“包测百病”,还能测性格、测天赋,简直成了“算命神器”。
4万元买来一本看不懂的“天书”
癌症风险评估的基因测序报告到底有多难懂?昨天,记者在陈小姐关于乳腺癌基因检测的报告上看到,陈小姐一共测了20个和乳腺癌、卵巢癌相关的基因,在“结果描述”中是这样写的:本样本未检测到具有确定临床意义的基因突变;本样本TP53基因检测到杂合性突变;本样本共检测到其他基因改变14处……
陈小姐有点懵:这段话到... 阅读全帖
b****e
发帖数: 1569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eadline 讨论区 】
发信人: inews (inews), 信区: Headline
标 题: 英国学者:研究发现勤不能补拙 智商由基因决定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Dec 26 19:30:48 2015, 美东)
“天生聪明or笨蛋”?很多人相信,基因决定了人的智商。也有人相信“勤能补拙”,后天学习能让人更聪明。到底哪种说法对?科学家的新发现可能对某些人是个打击。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日前报告说,他们首次确认人类大脑中两个与智商有关联的特定基因簇,这一发现不但加深了研究人员对智商的理解,未来或许有助于开发更高效的神经系统疾病疗法。
由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研究人员领衔的团队在新一期《自然·神经学》杂志上报告说,这两个基因簇分别被称为M1和M3,每个基因簇由数百个相互关联的基因组成,它们共同影响人的认知、记忆、注意力和推理等有关智商的方面。
报告说,研究人员对大量患有癫痫症并接受过手术治疗的患者脑部样本进行了基因分析,再把获取的数据与健康人群及患有其他类型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基因进行对比。
“人类智商是由大量进行团队工作的基因共同决定,就好像一个足... 阅读全帖
b****e
发帖数: 1569
4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eadline 讨论区 】
发信人: inews (inews), 信区: Headline
标 题: 英国学者:研究发现勤不能补拙 智商由基因决定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Dec 26 19:30:48 2015, 美东)
“天生聪明or笨蛋”?很多人相信,基因决定了人的智商。也有人相信“勤能补拙”,后天学习能让人更聪明。到底哪种说法对?科学家的新发现可能对某些人是个打击。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日前报告说,他们首次确认人类大脑中两个与智商有关联的特定基因簇,这一发现不但加深了研究人员对智商的理解,未来或许有助于开发更高效的神经系统疾病疗法。
由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研究人员领衔的团队在新一期《自然·神经学》杂志上报告说,这两个基因簇分别被称为M1和M3,每个基因簇由数百个相互关联的基因组成,它们共同影响人的认知、记忆、注意力和推理等有关智商的方面。
报告说,研究人员对大量患有癫痫症并接受过手术治疗的患者脑部样本进行了基因分析,再把获取的数据与健康人群及患有其他类型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基因进行对比。
“人类智商是由大量进行团队工作的基因共同决定,就好像一个足... 阅读全帖
d********f
发帖数: 43471
4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eadline 讨论区 】
发信人: inews (inews), 信区: Headline
标 题: 英国学者:研究发现勤不能补拙 智商由基因决定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Dec 26 19:30:48 2015, 美东)
“天生聪明or笨蛋”?很多人相信,基因决定了人的智商。也有人相信“勤能补拙”,后天学习能让人更聪明。到底哪种说法对?科学家的新发现可能对某些人是个打击。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日前报告说,他们首次确认人类大脑中两个与智商有关联的特定基因簇,这一发现不但加深了研究人员对智商的理解,未来或许有助于开发更高效的神经系统疾病疗法。
由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研究人员领衔的团队在新一期《自然·神经学》杂志上报告说,这两个基因簇分别被称为M1和M3,每个基因簇由数百个相互关联的基因组成,它们共同影响人的认知、记忆、注意力和推理等有关智商的方面。
报告说,研究人员对大量患有癫痫症并接受过手术治疗的患者脑部样本进行了基因分析,再把获取的数据与健康人群及患有其他类型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基因进行对比。
“人类智商是由大量进行团队工作的基因共同决定,就好像一个足... 阅读全帖
a******9
发帖数: 1192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nengneng (能能),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研究认为混种交配改变人类基因影响人类进化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16 14:31:28 2015, 美东)
http://tech.sina.com.cn/d/c/2015-10-16/doc-ifxivsce6848339.shtm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1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关于人类的进化史,一直
谜雾重重。科学家最新研究认为,当现代人第一次离开非洲大陆后,他们曾经与尼安德
特人进行混种交配,这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基因,并提高了人类的免疫力。正是由于
混种交配,人类才成功进化存活至今,而人类的文化也才得以发展进步。然而,由于目
前尚无法对远古时代人类的基因进行分析,因此很难证明当时非洲大陆上存在混种交配
。一旦科学家能够从更古老的人类标本中提取基因序列,就能真正了解混种交配是如何
影响人类的进化过程。
在祖先来自非洲以外大陆的人群中,很可能就有尼安德特人的血统。当现代人第一
次离开非洲大陆后,他们曾经与尼安德特人进行混种... 阅读全帖
V******t
发帖数: 444
50
天才少年赵博文今年只有21岁,却已拥有深圳华大认知基因组学实验室主任的头衔,他
正致力于一项富有挑战性且可能会引起争议的任务:解开智力的遗传之谜,如果获得成
功,通过胚胎筛选提高婴儿的智商将成为可能。

赵博文准备看的重金属演唱会已经开始了,他和门卫讨价还价将门票价格砍掉了一半。
他走进北京一家酒吧,跟着吉他的尖叫声穿过一条走廊,来到灯光闪烁的摇滚区。这里
的温度高得像地狱,看上去也像———舞台上的男子装扮成魔鬼,用英语在演唱一首关
于魔鬼的歌,观众们在台下疯狂地摇摆头和身体。赵也加入进去。

闪光灯捕捉到身体的碰撞,汗水飞舞。眼镜飞起来,掉到地上被踩坏。人们的表情激动
又疯狂,像是一群暴民。此时,歌曲以一阵奇怪的尖叫结尾,乐队中场休息。人群高举
拳头大喊着“牛逼!”这是最高的赞美。

在这个青少年聚集的场所,赵显得如鱼得水。大眼睛上压着漆黑的眉毛,再配上一副银
边眼镜,让他看上去像个友好的卡通角色,有点婴儿肥的脸颊更加深了这一效果。他看
上去很平凡,平均的身高,平均的体重。

但赵绝不平凡。他很小就被发现具有科学天赋,通过特殊选拔,进入一所天才中学。然
而,在17岁时...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