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水经注
首页 上页 1 2 3 4 (共4页)
r****y
发帖数: 26819
1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Nature Writing
Walden哪里不是作者个人的感受?平和的入世感慨和算帐嘛,何曾没有一点功利的心态。
要看中文的游记,怎么也应该去看看徐霞客游记之类的吧
小鸟在林中歌唱,山上参天的树木,动物吃植物了是哪本中文游记里的?
想看动物的习性,有山海经,想看植物的习性,有本草经,本草纲目,想看地质啊之类的
可以去看水经注,梦溪笔谈。。。虽然都没提到拉丁文,但照样渊博,没有一本是卖弄
的文字。
中国人对自然的态度,传统的是天人合一。至于写法嘛,比如有我无我之分,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哪一种的都有。随便都能举出来吧。
s*****2
发帖数: 3103
2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Nature Writing
你提到梦溪笔谈、徐霞客游记,我读过,这些算是Nature Writing,我承认,但我主要
是针对近、现代文学来说(我自己没讲清楚,这算是我的错;“采菊南山下”的例子是
我用来引申追朔中国人对自然的心态)。
本草之类,没读过,但觉得应该算是Techinical Journal之类。我讲的,当然是带文学
性的作品。水经注,只读过很小的片断,但觉得还是有文学性,应该可以算作Nature
Writing。
除了这些古文之外,比如说,我们将时间的框架缩小一点:近一百年来,中文里有真正
的Nature Writing么?
既然是带文学性的作品,当然不会没有作者的感受、观点。我的主要意思在于,我提到
的这些书里面,它们对自然现象、生物习性、地质结构等的描写都非常细腻而且准确(
是否用了拉丁文当然也并不是评判的依据)。比如说回到Walden上来,Thoreau的主旨
是说,人生中所必需的其实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少得多,其实很多人一年忙到头只不过是
舍本逐末。然后,第一章,他列了很多数据,无非是说,看,我就是买几块木板、一些
钉子也可以造一间小屋,而且他说,他一年工作六个星期就可以有足够的收入供给一年
T*****n
发帖数: 2456
3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中国名著精华全集 - 李敖
总类:
俞樾:《春在堂全书》
纪昀:《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阮元:《揅经室集》
英廉等:《禁毁书目》
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
胡应麟:《少室山房全集》
姚际恒:《庸言录》
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永瑢等:《四库全书》
刘勰:《文心雕龙》
刘知几:《史通》
章学诚:《章氏遗书》
章炳麟:《章氏丛书》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哲学类:
李耳:《老子》
孔丘:《论语》
列御寇:《列子》
庄周:《庄子》
荀况:《荀子》
吕不韦:《吕氏春秋》
刘安:《淮南子》
扬雄:《太玄》
桓谭:《新论》
王充:《论衡》
王符:《潜夫论》
仲长统:《昌言》
柳宗元:《柳河东全集》
周敦颐:《周子通书》
张载:《张子全书》
程颢·程颐:《二程全书》
胡宏:《知言》
陆九渊:《象山全集》
陈亮:《龙川文集》
叶适:《水心集》
刘基:《诚意怕文集》
陈献章:《白沙子全集》
李顒:《二曲全集》
颜元·李塨:《颜李丛书》
戴震:《戴氏遗书》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
王廷相:《王氏家藏集》
顾炎武:《亭林先生遗书汇辑》
金人瑞:《唱经堂才子书》
何心隐:《何心隐集》
李贽:《李温陵集》
焦循:《焦氏丛书》
严复:《侯... 阅读全帖
f*l
发帖数: 742
4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世界那么大 还要多读书
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从哲学角度看,这句话强调的是实践的重要意义,应了另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但是仔细想一想,纸上得来的真的是浅的吗?恐怕未必。纸上得来觉得“浅”恐怕只是因为这知识没有和自己的人生体验发生碰撞,没有和自己的人生阅历产生共鸣,所以在读书时有一种囫囵吞枣的感觉,但我们不能就此偏颇地忽视“读书”的重要意义。
“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并不矛盾,而是有机统一的。甚至更多的时候 ,“行万里路”是比较困难,这也是为什么一封简短而任性的辞职信能引起大家共鸣而走红网络的原因,而“读万卷书”恰恰可以弥补这种困难带来的不足。“行万里路”所要达到的愉悦身心、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广交朋友等功能,我们同样都可以通过读万卷书来实现。相反,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作支撑,世界再大与你有啥关系吗?有人或许会说我有钱!没错,有钱者可以在世界上任意行走,行十万里路都无妨,可是空有一副躯体的旅行和行尸走肉有什么区别?也有的人为了增加人生体验,放弃学业、事业甚至是孩子读书的最好年龄,而是选择“在路上”,这样的“行万里路”充其量只是一种流浪。试想一下,如果徐霞客和郦道元没怎么读过书,...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鬼谷子--维基百科
百科名片
鬼谷子,姓王名诩,一说为春秋时代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淇县)人;一说为战国时代卫
国(今江西省贵溪市)人;但具体生卒日不详,是“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家的鼻祖,主要
著作有《鬼谷子》及《本经阴符七术》。
中文名: 王诩
别名: 鬼谷子
国籍: 卫
民族: 华夏
职业: 教师
代表作品: 鬼谷子 本经阴符七术
目录
简介
人物生平
史籍记载
鬼谷子身世
个人作品
作品选录
逸闻典故
史上培养奇才最多的人
纵横术体系
社会评价
简介
人物生平
史籍记载
鬼谷子身世
个人作品
作品选录
逸闻典故
史上培养奇才最多的人
纵横术体系
社会评价

简介

鬼谷子,姓王名诩(或利),又名王禅,号玄微子,春秋时卫国朝歌人。常入云梦山采药
修道。因隐居周阳城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王禅老祖”是后人对鬼谷子的称
呼,是先秦诸子之一。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
《战国策》)。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见《孙庞演义》)。 他通天彻地,
兼顾数家学问,人不能及。一是神学:日星象纬,占卜八卦,预算世故,十分精确;二
是兵学,六韬... 阅读全帖
a*a
发帖数: 1295
6
来自主题: AHU版 - 历史名城--合肥
“合肥”地名的由来
“合肥”名称之由来,说法有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夏水暴涨,施
(今南淝河)合于肥(今东淝河),故曰合肥。这是一种说法。唐代有人提出
另一种说法,淝水出鸡鸣山,北流二十里分而为二,其一东南流(南淝河),经
过这里入巢湖;其一西北支(东淝河),二百里出寿春入淮河。《尔雅》上指出
“归异出同曰肥”。二水皆曰肥,合于一源,分而为二,故曰合肥。
“合肥”地名的沿革
秦置合肥县,属九江郡。西晋属淮南郡。东晋改汝阴县。隋初复改合肥县,
为庐州治所。宋为庐州,元为庐州路,明为庐州府治。清为江南省庐州府治,
1912年废合肥县,分置肥东、肥西县。1988辖东市、西市、中市、郊区4区和长
丰、肥东、肥西3县。
合肥地理位置
合肥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长江 ⒒春又 间的华东丘陵地区中部。江淮分水岭
南测,巢湖北岸,淝河之水穿流而过。 合肥是安徽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
科教、文化中心和水陆交通枢纽。
合肥历史地位
合肥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战
争时期常为兵家必争之地。稳定时期,合肥是千樯鳞次,商贾辐凑的商业都会。
s******0
发帖数: 13782
7
传统文化版
《诗经》:《苦命的痴情女啊,用千百篇诗歌也唤不回薄情郎》
《论语》:《恩重如山的孔爷爷,渴望上学的孩子们不能没有你》
《中庸》:《告诉你一个真理:人生就是一场游戏一场梦而已》
《史记》:《一个遭受阉割的男人,你的记录成就宏伟业绩》
《孙子兵法》:《男人无腿也无悔 用热血书写打赢的奇迹》
《三国志》:《绝世美女大小乔:我们看到了三个男人帮的血腥恩怨》
《二十四史》:《纵欲无度的陛下啊,你让你的多少爱人为你心碎》
《礼记》:《避免职场性骚扰,你的防线不如这些礼节》
《聊斋志异》:《鲜为人知的人兽恋,感天动地多少年》
《山海经》:《美丽精灵的哭诉:我是禽兽还是人?》
《搜神记》:《搜!搜!搜!你所不知道的社会百态录》
《战国策》:《军事会客厅 会见战争当事人》
《庄子》:《想要翱翔的你,别忘记逍遥背后的泪》
《老子》:《老子不一定是孩子他爹——一位“带头大哥”的真心寄语》
《吕氏春秋》:《我的二奶是太后:留给皇帝私生子的治国宣言》
《水经注》:《踏遍祖国的锦绣河山后,我就成了著名作家》
《楚辞》:《离骚的我和发骚的你,无奈这个闷骚的世界》
m****a
发帖数: 394
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eattle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mimosa (马瘦毛长), 信区: Seattle
标 题: [zz]济南 一座城市的成长代价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Sun Nov 17 23:36:31 2002) WWW-POST
http://www.sina.com.cn 2002/11/18 10:55 南方周末
作为济南人,我更愿意听老人们讲过去的老济南。他们操着纯正的济南口音絮絮叨叨
的,济南的骄傲历史就恍若眼前。
关于老济南,与老人们所讲一致对应的是古人的描写:“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再
就是那副著名的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济南三面环山,形成
摇篮状;摇篮里的济南,就难免露出几分娇嗲之情。幽幽青山的怀里,一汪烟波浩淼的湖
、婀
娜的荷叶、含羞的水莲、“水涌若轮”(《水经注》)的72眼泉、高低不平错落有致的青石
板、莺穿柳带枝条拂地的垂杨———这一切构成了济南的基本要素。这样的景致在江南也
许没什么大惊小怪的,然而在北方,这番娇柔与洇润难怪引得多少文人墨客驻足,留下赞
美的诗篇。江南和江北到底
z****l
发帖数: 377
9
来自主题: Anhui版 - [转载] 历史名城--合肥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HU 讨论区 】
【 原文由 ada 所发表 】
“合肥”地名的由来
“合肥”名称之由来,说法有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夏水暴涨,施
(今南淝河)合于肥(今东淝河),故曰合肥。这是一种说法。唐代有人提出
另一种说法,淝水出鸡鸣山,北流二十里分而为二,其一东南流(南淝河),经
过这里入巢湖;其一西北支(东淝河),二百里出寿春入淮河。《尔雅》上指出
“归异出同曰肥”。二水皆曰肥,合于一源,分而为二,故曰合肥。
“合肥”地名的沿革
秦置合肥县,属九江郡。西晋属淮南郡。东晋改汝阴县。隋初复改合肥县,
为庐州治所。宋为庐州,元为庐州路,明为庐州府治。清为江南省庐州府治,
1912年废合肥县,分置肥东、肥西县。1988辖东市、西市、中市、郊区4区和长
丰、肥东、肥西3县。
合肥地理位置
合肥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长江 ⒒春又 间的华东丘陵地区中部。江淮分水岭
南测,巢湖北岸,淝河之水穿流而过。 合肥是安徽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
科教、文化中心和水陆交通枢纽。
合肥历史地位
合肥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战
z****l
发帖数: 377
10
始终认为城市和人一样有着复杂的性格。正如一本名为《二十四重人格》的书所描绘 的
,人往往有多重人格,了解一个人不容易,而识城尤难于识人也。所以我不敢轻言一 个
城市的人与生活,因为知其难。我是合肥人,一个在合肥生活多年,走过一些城市, 近
来又居住于南京的合肥人。今天勇于提笔,也许就是有了“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 双
重视角可以让我少一点胡说的风险。
如果做一个社会调查,合肥的知名度也许与贵阳、西宁、银川差不多,甚至没有安庆的
名气响。我在介绍自己的家乡时,往往会反问一句:“听说过合肥吗?”如果我举例说
那里是包公、李鸿章、段祺瑞、杨振宁的家乡,是美菱冰箱、容事达洗衣机、芳草洗衣
粉的产地,也是黄山所在的安徽省的省会,可能很多人才有比较具象的感觉。
有个关于合肥地名的笑话说:两个胖子在一起就是合肥,这当然是一种调侃。合肥的历
史其实很长。文字记载始见于司马迁著《史记》,至今已逾二千二百年。地名的来历,
缘由淝水。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施合于肥,故曰合肥”。从地理角度来看,南北
向上合肥位于长江与淮河之间,东西向上又居于吴楚相夹之地,所谓“吴头楚尾”。合
肥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中间
f**********r
发帖数: 18251
11
来自主题: Hebei版 - 古都邺城寻访记
提起中国的几大古都,人们最先想到也最熟悉的就是北京、
南京、洛阳、西安,对那里的名胜古迹、风物传说可以说是津津
乐道、耳熟能详。可是你知道吗?位于河北邯郸临漳县西南部的
邺城,魏晋南北朝时曾经是北方乃至全国的名城。它创造的辉煌
与繁华可与另外几大古都媲美,其建筑风格、布局对后来的西安、
北京等许多城市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从春秋时期齐桓公始建到北周大象2年被毁,邺城在中国历史
上存在了1200多年,曹魏、后赵、冉魏、前燕和东魏、北齐6个朝
代先后在这里建都,邺城的城市布局格式更奠定了中国魏晋以后
都城建设的基础,对后来洛阳、西安和北京的城建,均产生了深
远影响。
可惜的是,公元580年一把大火烧毁了邺城的壮丽繁华,一些
著名遗址又几经洪水冲击被毁大半,人们只能在《水经注》、
《魏都赋》、《邺中记》、《彰德府志·邺都宫室志》等史籍和
历代文人的诗篇中远眺它模糊而又壮观的身影。直至1983年中国
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合作组成考古队对邺城进
行勘探和发掘,才使这座古城从重重历史尘烟中,再现其雄伟的
轮廓。
“其实中外学者一直在关注着邺城的存在。”当年曾参加邺
城考古的一位考古工作
w****8
发帖数: 322
12
来自主题: Hebei版 - 河北人必看
河北是没什么可牛的,只是最古老的皇帝占全了而已。(黄帝、炎帝)
河北是没什么可牛的,只是战败了唐后主建立了宋朝而已。(赵匡胤)
河北是没什么可牛的,只是早早的写了写水经注而已。(郦道元)
河北是没什么可牛的,只是有个在一个妃子死了的地方建一个将来最大泊位最具震撼的
巨大港口而已。(曹妃甸)
河北是没什么可牛的,就是闲着没事就发明了种叫围棋的东西。(保定唐县)
河北是没什么可牛的,只是一帮农民和八国联军干了一战而已。(廊坊大捷)
河北是没什么可牛的,只是有个中国人民解放军革命根据地而已。(西柏坡)
河北是没什么可牛的,只是有个我国现存庞大的古建筑群。(清西陵)
河北是没什么可牛的,只是有我国难得的岩溶造型“博物馆”。(白云洞 )
河北是没什么可牛的,只是战国七雄占了两个而已。(燕、赵)
河北是没什么可牛的,只是出了一个会打老虎的好汉而已。(武松)
河北是没什么可牛的,只是有个武术之乡并走向世界的城池而已。(沧州)
河北是没什么可牛的,只是盖了全国第一所大学城而已。(东方大学城,廊坊)
河北是没什么可牛的,只是
s*******r
发帖数: 2697
13
来自主题: Hebei版 - 转:河北特产
河北特产世界名牌:邯郸的美女,保定的饭,秦皇岛的帅哥满街窜,邢台的花,廊坊的
草,石家庄的小偷满街跑,沧州的淑女,唐山的汉,定州的痞子到处转,承德的露露,
衡水的酒,张家口的女生吓死狗。
河北是没什么可牛的,只是最古老的皇帝占全了而已。(黄帝、炎帝)
河北是没什么可牛的,只是战败了唐后主建立了宋朝而已。(赵匡胤)
河北是没什么可牛的,只是早早的写了写水经注而已。(郦道元)
河北是没什么可牛的,只是有个在一个妃子死了的地方建一个将来最大泊位最具震撼的
巨大港口而已。(曹妃甸)
河北是没什么可牛的,就是闲着没事就发明了种叫围棋的东西。(保定唐县)
河北是没什么可牛的,只是一帮农民和八国联军干了一战而已。(廊坊大捷)
河北是没什么可牛的,只是有个中国人民解放军革命根据地而已。(西柏坡)
河北是没什么可牛的,只是有个我国现存庞大的古建筑群。(清西陵)
河北是没什么可牛的,只是有我国难得的岩溶造型“博物馆”。(白云洞)
河北是没什么可牛的,只是战国七雄占了两个而已。(燕、赵)
河北是没什么可牛的,只是出了一个会打老虎的好汉而已。(武松)
河北是没... 阅读全帖
b***F
发帖数: 604
14
来自主题: HuNan版 - 【双黄】三湘四水
搜了个比精华区更详细的来骗包子
////////
“三湘四水”一词对中国人来说是非常熟悉的,无论是媒体还是人们
在日常交流中都爱用“三湘四水”来代指湖南。不过对“三湘四水”一词
也有很多种提法与解释,“三湘四水”中的“四水”是指湘江、资江、沅
江、澧水四条河流,这基本取得了共识。但对“三湘”一词的理解却各有
不同。
据考证,“潇湘”一词始于汉代。《山海经·中山径》言湘水“帝之
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到唐代中期,“潇
湘”不单意指湘水,而是被诗人们衍化为地域名称。而自宋代以来,人们
就多以“三湘”代指湖南。究竟何为“三湘”,一般有下面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指:湘水发源与漓水合流后称漓湘,中游与潇水合流后称
潇湘,下游与蒸水合流后称蒸湘,故名“三湘”。
一种说法是指:湘乡为下湘,湘潭为中湘,湘阴为上湘,合称“三湘”。
一种说法是指:用作湘东、湘西、湘南三地区的总称,泛指湖南全省。
但是以上三种说法都各有缺陷,似乎都无法基本概括湖南全省。据《
水经注》称:“湘水出零陵始安县阳海山”。广西北部地区,在汉代属零
陵郡管辖,始安县即现在广西的兴安县。阳
C****e
发帖数: 12294
15
来自主题: HuNan版 - 【新年】2012来临之前
我去年曾对过此联:
进九嶷,觅酒驿,酒驿藏九嶷,久矣酒驿
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
九嶷:九嶷山,又名苍梧山。位于湖南省南部永州市宁远县境内。《史记·五帝本纪》:
“舜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水经注》云:“苍梧之野,峰秀数邵之间
,罗岩九峰,各导一溪、岫壑负阻,异岭同势。游者疑焉,故曰:九嶷山。”
b*********n
发帖数: 1938
16
来自主题: Jiangsu版 - 江都风情zz
高邮双黄蛋大家都吃过,不知道有没有人听说过花香藕,很嫩啊。
三面环湖说水乡
在江都市北部,大运河东岸,古时是一片沼泽水网地区,滨湖乡就座落在其中,它
南接艾菱湖,西邻荇丝湖,北倚渌洋湖,东傍盐邵河。“湖水阔无际。苍茫兼落晖;客
帆东北下,水鸟来去飞”。这是清代江都诗 人程湄行经共菱湖所留下的诗句。今天艾
菱湖已不复存在,解放初期经过围垦已成为邵伯镇的一个村和江苏油田指挥部机关所在
地。现在邵伯到杨庄的公路,就是建造在当年的湖心中。
荇丝湖又名恒子湖、封塞湖,湖中生有“荇菜”,嫩时可食用,群众俗称“荇丝草
,湖因水划而得名。建国后围垦辟为农场,现已成为我市研究繁育水稻良种的基地。当
年江都诗人郭元针曾作过一首《封塞湖牛鸣双村》诗,其中前四句是:“石架瓜篱白竹
门,桔槔声歇打场喧;老农八十今闲得,捕虱残阳倚废垣”正反映了当时湖边农村的破
落衰败情景。
郭元针的诗很有名气,曾受到康熙皇帝的奖谕。
渌洋湖《水经注》作陆阳湖,是三湖中最大的一个。《甘棠小志》注:南北长十八
华里,东西阔十华里。扬州《冶春后社》著名诗人李伯通曾作过一乎《雨过渌洋湖》长
诗,其中有“东风吹雨不肯住,满卷湖光扑烟树;水
z*****a
发帖数: 9790
1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ruomu (ruomu),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西安各地名的由来(转)...一直很想找到这个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pr 14 10:37:54 2011, 美东)
湘子门
那是原来八仙之一韩湘子修炼成仙的地方。传说原来韩湘子在洒金桥碰见铁拐李和吕洞
宾受到点化之后就来到湘子庙这修炼。后来就在这里得道了。之后他修行的这个地方就
被后人盖了一座庙叫湘子庙。
粉巷
叫“粉巷”,是因为这里自盛唐时期就是长安城内有名的烟花柳巷,这里的“粉”取青
楼歌女们“涂脂抹粉”之意。相传唐代诗人白居易曾时常到粉巷与歌女们把酒言欢,推
心置腹。
粉巷东面是南大街了,虽然粉巷名字比较有暧昧的味道,但目前是比较有特色的美食场
所。
东木头市
东起东厅门,西至南大街,长890米。此街宋代时称菜市,金时称草场。明时这里成为
府城的木头市、枋板市,故更名为木头市。明末,因其与聚居木器作坊的西木头市相对
,改称为东木头市。
东厅门
西起东木头市,东至东县门,长400米。因清代咸宁县在东,称为东县,当时清军厅同
知... 阅读全帖
B****2
发帖数: 8892
18
来自主题: Shaanxi版 - 陕西各市县地名的由来
不知以前有人贴过没有。
陕西历史悠久,每一寸土地,无不散发着厚重的历史气息,西府文化积淀深厚,
作为宝鸡人,都应该知道这些,若有远方的朋友问起家乡,应能对答如流。
陕西:起于西周。西周成王时,周公与召公分陕而治。陕,指古之陕塬,今河南陕
县。当时规定,周公治陕之东,召公治陕之西。陕西始见于史。
秦:最早指今甘肃天水一带。西周时,秦人先祖非子因养马有功,受封于“秦
地”,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因护驾周平王东渡有功,受封“歧山以西之地”,建秦国
。从此,陕西始有“秦”的概念。
三秦:最早为楚汉战争之际项羽在关中设置的三秦王。楚汉战争初期,项羽封
刘邦为汉中正王,为防止他北上,将三员秦国降将分封在以咸阳为中心的关中地区。他
们分别是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这就是最早的“三秦”概念。
现在的“三秦”,是指陕北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和陕南秦巴山区。
西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
镐京的合称。至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含意,立名“长安”,意即
“长治久安”。
... 阅读全帖
c*******r
发帖数: 238
19
来自主题: Shanxi版 - 7/19问题
http://hi.baidu.com/lisicheng44
手中有一本“曲沃县地名志”,闲暇之际,常常翻阅,今摘录其要,与大家共享。
曲沃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境内有里村西沟旧石器时代遗址,属丁村文化范畴
。浍河两岸的安鸪、望绛为仰韶文化遗址,滏河两岸的方城、下坞为龙山文化遗址,说
明我们的祖先早在十多万年以前就集居劳动生息在这里。曲沃春秋时为古晋国所都之地
,因而又有不少古晋遗址。如东韩的古晋国遗址,曲村--天马古晋遗址,晋诸陵,晋恭
世子墓,齐姜墓,荀息墓,里克墓等。
曲沃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自西周早期就有曲沃这个地名。其名称来历及含
义出之于沃泉。《尔雅.释氺》“沃泉县出。县出,下出也”,《水经注》“青岩若点
黛,素湍如委练”是对沃泉的写照。沃泉(古称绛氺)出自绛山之麓,西北经青玉峡,
东流白石山,悬而为沃泉(即景明瀑布)。《诗经.唐风.扬之氺》“白石凿凿”,“白
石皓皓”,“白石粼粼”即记此地。泉水九曲入浍、汾,取其曲、取其沃故名曲沃。(
待续)
d******l
发帖数: 1145
20
来自主题: Shanxi版 - 讨论一下
我yahoo的结果,不知道能不能算作一种解释。
关于晋祠的故事,说来话长,据《史纪·晋世家》的纪载,周武王之子成王姬诵封同母
弟叔虞于唐,称唐叔虞。叔虞的儿子燮,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号为晋。后人为了奉祀叔
虞,在晋水源头建立了祠宇,称唐叔虞祠,也叫做晋祠。晋祠的创建年代,现在还难以
考定。最早的记载见于北魏郦道元(公元466或472 ?——527年)的《水经注》,书中
写道:“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坐时的风景文物已大
有可观,祠、堂、飞梁都已俱备了。由此可见,晋祠的历史,即使是从北魏算起,距今
也有一千好几百年了。
A*********u
发帖数: 8976
21
来自主题: Shanxi版 - 讨论一下
赞!
可是没有回答我的疑问:)

我yahoo的结果,不知道能不能算作一种解释。
关于晋祠的故事,说来话长,据《史纪·晋世家》的纪载,周武王之子成王姬诵封同母
弟叔虞于唐,称唐叔虞。叔虞的儿子燮,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号为晋。后人为了奉祀叔
虞,在晋水源头建立了祠宇,称唐叔虞祠,也叫做晋祠。晋祠的创建年代,现在还难以
考定。最早的记载见于北魏郦道元(公元466或472 ?——527年)的《水经注》,书中
写道:“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坐时的风景文物已大
有可观,祠、堂、飞梁都已俱备了。由此可见,晋祠的历史,即使是从北魏算起,距今
也有一千好几百年了。
A*********u
发帖数: 8976
22
来自主题: Shanxi版 - 讨论一下
我觉得大上造说的有道理

赞!
可是没有回答我的疑问:)
我yahoo的结果,不知道能不能算作一种解释。
关于晋祠的故事,说来话长,据《史纪·晋世家》的纪载,周武王之子成王姬诵封同母
弟叔虞于唐,称唐叔虞。叔虞的儿子燮,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号为晋。后人为了奉祀叔
虞,在晋水源头建立了祠宇,称唐叔虞祠,也叫做晋祠。晋祠的创建年代,现在还难以
考定。最早的记载见于北魏郦道元(公元466或472 ?——527年)的《水经注》,书中
写道:“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坐时的风景文物已大
有可观,祠、堂、飞梁都已俱备了。由此可见,晋祠的历史,即使是从北魏算起,距今
也有一千好几百年了。
wh
发帖数: 141625
23
来自主题: Zhejiang版 - 西湖对联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uNan 讨论区 】
发信人: Claike (老客), 信区: HuNan
标 题: Re: 【新年】2012来临以前。。。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14 00:21:34 2011, 美东)
我去年曾对过此联:
进九嶷,觅酒驿,酒驿藏九嶷,久矣酒驿
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
九嶷:九嶷山,又名苍梧山。位于湖南省南部永州市宁远县境内。《史记·五帝本纪》:
“舜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水经注》云:“苍梧之野,峰秀数邵之间
,罗岩九峰,各导一溪、岫壑负阻,异岭同势。游者疑焉,故曰:九嶷山。”

发帖数: 1
24
2017-05-10 刘正 考古暨历史语言通讯 考古暨历史语言通讯
考古暨历史语言学会常务会长刘正教授
科学出版社最近出版了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
授、伦敦大学考古学博士唐际根教授的大作《考古与文化遗产论集》一书,我虽治商周
彝铭研究有年,然才疏学浅加之缺乏田野考古实践,所以至今也不敢归队到专业考古学
科研人员行列之中。蒙唐兄不弃,使我有机会在第一时间内就得到了他的赠书。通读之
下,多有振聋发聩、耳目一新之感,骨鲠在喉,欲吐之而快,因成是文!
该书收录了唐际根教授从事商代考古学专题研究的学术论文共33篇,从内容上看,作者
先后分为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商研究、铁器与冶金术、文化遗产四个部分。其中,“考
古学理论与方法”收论文9篇,“商研究”收论文18篇,“铁器与冶金术”收论文3篇,
“文化遗产”收论文3篇。内容上虽然分为四个部分,但是全部论文皆为围绕殷墟考古
和商代编年的考古学实证这一核心而来,可说主题集中。从时间上看,本论文集所收最
早的一篇论文是1993年6月发表在《考古》上的《中国冶金术的起源问题》一文,到此
论文集出版时最新发表的《殷墟早期田野工作... 阅读全帖
d*x
发帖数: 125
25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内经》生气通天论篇第三(2)
【上期医案的解答】
喜好薰香的富家小姐突然不能动弹说话一案。
医生的治疗方法是:step1.扔掉或处理掉小姐屋内所有的香料,香包,等等。
step2.将小姐屋中地面凿开,挖深直见泥土,令小姐坐在坑中。
一段时辰后,小姐病愈,可以说话并活动了。
原因(我看到的解释大意为):薰香至极令人九窍全开,故无法动弹。且香为
甘甜,入脾,而脾主四肢。之所以小姐坐入坑中,是因为脾属土,故直接接触
地气入脾,则自愈。
【原文】
阳气者若天与日[1],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2],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
阳因而上,卫外者也[3]。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4]。
因于暑,汗[5],烦则喘喝,静则多言[6],体若燔炭,汗出而散[7]。因于湿,
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緛(ruǎn)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弛长为痿[8]。
因于气,为肿[9],四维相代[10],阳气乃竭。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
辟积于夏,使人煎厥[11]。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
汩汩乎不可止[12]。
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13],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14]。有伤于筋,纵其
若不容[15],汗出偏沮[16],使人... 阅读全帖
g******e
发帖数: 210
26
来自主题: GeoSpace版 - 温泉-造福人类的源泉
温泉在地质学上称热泉,是指温度明显高于当地年平均温度的泉水。随着水热活动
强度的不同,可以表现为沸泉、沸喷泉、间歇喷泉、喷气孔、硫气孔以及水热爆炸等形
式。其形成机制是由地下水在径流过程中不断吸取围岩热量形成温度不等的热水,在适
当的构造部位出露地表即形成热泉。
我国云南的热泉  中国是热泉广布和利用热水历史悠久的国家之一,据考证,最早报
道温泉的文献可追溯到东晋时代,当时常璩在《华阳国志》中首先描述了川西安宁河谷
的喜德红妈温泉。此后,北魏的《水经注》和唐代的《元和郡县志》也有相应的记载。
人们早期对热泉的利用多以洗浴治病为主,以后又用来灌溉农田。人们懂得从温泉中提
取矿物质,则是很晚的事情。元顺帝至正九年(公元1349年),汪大渊首次报道台湾大
屯火山地热区盛产硫磺。明末徐霞客也曾对云南腾冲人民如何从地热流体中提取硫磺做
过详细描述。但是,在以木材为主要能源的时代,谁也不曾想到可以从温泉之下储存的
地热能中提取出绿色能源来造福人类。
M**********t
发帖数: 1842
27
来自主题: _LoTaYu版 - 给刀刀听点老歌
渔家姑娘在海边 《海霞》插曲 陆青霜原唱
杀气太重,颇有主席的中华儿女多奇志的风范。 蔡明小朋友那时候多可爱啊,包括<戴
手铐的旅客>里, 后来怎么就那样了呢...... 吴海燕也在。
驼铃
虽然当年俺很不待见李双江的哑嗓子,没想到20年后还有刀狼的破嗓子来演绎这首歌,
哈哈。 真有趣。 再次感慨一下蔡明。
满山红叶似彩霞 《待到满山红叶时》插曲 朱逢博原唱 吴海燕主演
在这个电影里,俺第一次看到了三峡的红叶,知道了川江夜航。那时只有三峡,何来工
程。
十多年后,沿江而下,看着几年后就将没入水底的两岸的风景,想起小时候练字,一再
抄写的水经注三峡,有点难过。
再十来年后,又在小贾同学的电影里又听到这首老歌。近距离的看看小贾和金狮,觉得
这也许是我看的小贾的最后一部片子了。
(其实俺也记不清是先看的《巴山夜雨》还是《满山红叶》,看到的川江,前者让俺记
住了吴贻弓,虽然他的电影不多,但俺多还比较喜欢。 还有朝天门码头。 )
首页 上页 1 2 3 4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