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 发帖数: 261 | 1 围魏救赵,最有名的三十六计之一,出自《史记》“孙子曰:...今梁赵相攻,轻兵锐
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
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
梁军。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齐攻大梁而邯郸无恙,未提到庞涓。
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膑兵法》之“擒庞涓”一章,有“孙子曰:请南攻平陵,...孙
子弗息而击之桂陵,而擒庞涓”。齐攻平陵而擒庞涓于桂陵,但未提到邯郸。
《战国策》另有说法,“...(齐)乃起兵南攻襄陵。七月,邯郸拔,齐因乘魏之弊,
大破之桂陵。”注意这里是“邯郸拔”,就是魏拿下邯郸以后才回师,败于桂陵,未提
到庞涓。
《竹书纪年》云:“梁惠成王十七年,齐田期伐我东鄙,战于桂阳,我师败逋。”,未
提到邯郸和庞涓。有考证认为桂阳即桂陵。
围魏救赵这件事情居然有这么多说法,但只有齐破魏于桂陵是无疑的,其它的细节都无
法确定。看来史料太多反而可能更添乱,难怪有学者认为武王伐纣年代的考证不是难在
史料缺乏,而是难在相互矛盾的线索太多,可叹可叹! |
|
R*****d 发帖数: 1148 | 2 ☆─────────────────────────────────────☆
kzeng (寱语·民工的夏天) 于 (Sun Jul 29 18:34:59 2007) 提到:
发信人: kzeng (寱语·民工的夏天),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一个成语背后的悬案:围魏救赵(二)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l 28 03:57:29 2007)
魏国是战国初年的第一强国。它的底子本来就不差,三家分晋的时候拿到了馅饼最大的
一块[参见blog里的这张地图],同时它又是最早进行变法改革的,魏国李悝的变法要
比后来比较影响力的齐国邹忌变法和秦国商鞅的变法早九十年左右,比不彻底的楚国吴
起变法也要早五十年左右,所以魏国在战国初年一跃成为强国。但是从地缘政治上讲,
魏国却不占优势,首先它处在中原腹地,战略发展空间有限;其次它的“几”字型的领
土使它东面和齐国相邻,西面和秦国相邻,南面和楚国相邻,同时它还和赵国,韩国,
宋国等国家相邻,因此经常背腹受敌,所以在秦国和齐国逐渐强大起来以后,魏国的光
辉就慢慢的黯淡了。而魏国衰退的开始,其实是... 阅读全帖 |
|
k***g 发帖数: 7244 | 3 几天前用到了这个成语,想到了关于这则成语的故事,断断续续的写了几段。
“围魏救赵”是一个常用的成语, 背后的故事一般都会描述为:魏国围了赵国的都城邯
郸,赵国向齐国求救,孙膑指挥齐军直奔魏国都城大梁而去,魏军急忙回救,在桂陵被
齐军大败,邯郸之围随之也解了。所以是“围魏”而“救赵”。这个大致也是《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中的记述。但是问题真的有这么简单么?
没有这么简单。因为“赵”其实没有被救,邯郸城被魏军攻破了。《史记·魏世家》上
说:“十七年,与秦战元里,秦取我少梁。围赵邯郸。十八年,拔邯郸。赵请救于齐,
齐使田忌、孙膑救赵,败魏桂陵。” 《史记·齐世家》上说:“十月,邯郸拔,齐因
起兵击魏,大败之桂陵。” 《史记·赵世家》上说:“二十二年,魏惠王拔我邯郸,
齐亦败魏於桂陵。” “围魏救赵”所牵扯到的三方的记载是一致的:“邯郸城破在前
,齐国败魏在后。“ 齐国虽然打败了魏国,但是并没有能够救到赵国。事实上,从这
时起魏国就一直占领着赵国的都城,赵国也因此不得不向魏国屈服,三年后两国在漳水
签订盟约,魏国才把邯郸还给了赵国。齐国虽然在桂陵获胜,但是却并没有直接救到赵
国。
那么魏国的都 |
|
k***g 发帖数: 7244 | 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kzeng (寱语·民工的夏天),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一个成语背后的悬案:围魏救赵(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l 28 03:56:39 2007)
几天前用到了这个成语,想到了关于这则成语的故事,断断续续的写了几段。
“围魏救赵”是一个常用的成语, 背后的故事一般都会描述为:魏国围了赵国的都城邯
郸,赵国向齐国求救,孙膑指挥齐军直奔魏国都城大梁而去,魏军急忙回救,在桂陵被
齐军大败,邯郸之围随之也解了。所以是“围魏”而“救赵”。这个大致也是《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中的记述。但是问题真的有这么简单么?
没有这么简单。因为“赵”其实没有被救,邯郸城被魏军攻破了。《史记·魏世家》上
说:“十七年,与秦战元里,秦取我少梁。围赵邯郸。十八年,拔邯郸。赵请救于齐,
齐使田忌、孙膑救赵,败魏桂陵。” 《史记·齐世家》上说:“十月,邯郸拔,齐因
起兵击魏,大败之桂陵。” 《史记·赵世家》上说:“二十二年,魏惠王拔我邯郸,
齐亦败魏於桂陵。” “围魏救赵”所牵扯到的三方的 |
|
e***e 发帖数: 3872 |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kzeng (寱语·民工的夏天),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一个成语背后的悬案:围魏救赵(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l 28 03:56:39 2007)
几天前用到了这个成语,想到了关于这则成语的故事,断断续续的写了几段。
“围魏救赵”是一个常用的成语, 背后的故事一般都会描述为:魏国围了赵国的都城邯
郸,赵国向齐国求救,孙膑指挥齐军直奔魏国都城大梁而去,魏军急忙回救,在桂陵被
齐军大败,邯郸之围随之也解了。所以是“围魏”而“救赵”。这个大致也是《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中的记述。但是问题真的有这么简单么?
没有这么简单。因为“赵”其实没有被救,邯郸城被魏军攻破了。《史记·魏世家》上
说:“十七年,与秦战元里,秦取我少梁。围赵邯郸。十八年,拔邯郸。赵请救于齐,
齐使田忌、孙膑救赵,败魏桂陵。” 《史记·齐世家》上说:“十月,邯郸拔,齐因
起兵击魏,大败之桂陵。” 《史记·赵世家》上说:“二十二年,魏惠王拔我邯郸,
齐亦败魏於桂陵。” “围魏救赵”所牵扯到的三方的 |
|
f****o 发帖数: 8105 |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妒嫉之心 害人害己(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5 09:53:23 2016, 美东)
康熙帝在《庭训格言》中有这样的话,训曰:“凡人持身处世,惟当以恕存心。见人有
得意事,便当生欢喜心;见人有失意事,便当生怜悯心。此皆自己实受用处。若夫忌人
之成,乐人之败,何与人事?徒自坏心术耳。古语云:‘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
失,如己之失。’如是存心,天必佑之。”
这段话的大意是讲,一个人立身处世,应有宽容之心。看见别人有得意的事情,就应该
为他高兴;看见别人有失意的事情,就应该对他表示怜悯、同情。其实这种心态对自己
也很有好处。如果一个人只知道妒嫉别人的成功,对别人的失败幸灾乐祸,那怎么能和
别人一起共事呢?只是坏了自己的心思罢了。古人说过:“看到别人有所得,就如同自
己有所得;看到别人有所失,就如同自己有所失。”存有这种心思的人,上天一定会保
佑他。
与人相处,因为他人在某些方面超过了自己,便耿耿于怀,心理失去了平衡,...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1090 | 7 齐魏两战,
魏惠成王十七年,伐赵,克邯郸。齐魏战于桂陵,魏军失败。
十多年后,魏惠成王二十八年,魏伐韩,齐魏战于马陵,魏军失败。
以上应该没有争议了吧。
有疑问的是庞涓的行迹。《孙膑兵法》称桂陵之战就“擒庞涓”。史记称庞涓亡于马陵
之战。这个虽然不直接矛盾(毕竟被擒了也可能放回来),但也算个疑点吧。 |
|
D*****i 发帖数: 8922 | 8 《孙膑兵法-擒庞涓》的第一句就说“昔者,梁君将攻邯郸,使将军庞涓、带甲八万至
于茬丘。 ”然后就接着写围魏救赵,在桂陵擒庞涓。跟史记记载基本一致。
《竹书》现在流行的是残本,内容估计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残本里没写邯郸不能说明
什么问题。
综合起来,孙庞两次交手,第一次孙膑围魏救赵擒庞涓于桂陵,第二次孙膑增兵减灶斩
庞涓于马陵。两次战役相隔十几年。 |
|
发帖数: 1 | 9 人有善愿,天必佑之。(网络图片)
康熙帝在《庭训格言》中有这样的话,训曰:“凡人持身处世,惟当以恕存心。见人有
得意事,便当生欢喜心;见人有失意事,便当生怜悯心。此皆自己实受用处。若夫忌人
之成,乐人之败,何与人事?徒自坏心术耳。古语云:‘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
失,如己之失。’如是存心,天必佑之。”
这段话的大意是讲,一个人立身处世,应有宽容之心。看见别人有得意的事情,就应该
为他高兴;看见别人有失意的事情,就应该对他表示怜悯、同情。其实这种心态对自己
也很有好处。如果一个人只知道妒嫉别人的成功,对别人的失败幸灾乐祸,那怎么能和
别人一起共事呢?只是坏了自己的心思罢了。古人说过:“看到别人有所得,就如同自
己有所得;看到别人有所失,就如同自己有所失。”存有这种心思的人,上天一定会保
佑他。
与人相处,因为他人在某些方面超过了自己,便耿耿于怀,心理失去了平衡,有甚者因
妒嫉而生恶念行恶事来构陷谋害他人。因妒嫉而生的后果是严重的,害人害己,迫害他
人的同时也注定了自己的下场。古人常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别
人得到的,而自己没有得到,不必因此介怀而愤愤不平,努力的修养... 阅读全帖 |
|
d*******i 发帖数: 1423 | 10 毛泽东评点中国兵法十论
看什么新进----毛泽东评点中国兵法(一)
清姚鼐《古文辞类纂》中收有欧阳修《为君难论》一文,此文从战国时期赵孝成王不用
老将廉颇而任用新将赵括、秦王赢政不用老将王翦而任用新将李信致使战败兵失得出结
论,秦赵二国之君“乐用新进,忽弃老成,此其所以败也”;并阐述说,“大抵新进之
士喜勇锐,老成之人多持重,此所以人主之好立功名者,听勇锐之语则易合,闻持重之
言则难入也。”毛泽东读此评点到,“看什么新进。起、翦、颇、牧其始皆新进也。周
瑜、诸葛、郭嘉、贾诩,非皆少年新进乎?”在毛泽东看来,事业的成败不在于人的新
进老成,而在于人是不是贤、是不是有能,是不是为将之材。
注重为将之材,强调将帅作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研究国家兴亡学说的中国兵法对此作
了深入探讨。《孙子兵法》认为 “道、天、地、将、法”是决定国家兴亡、战争胜败
的基本因素,“将”是其中之一。贤能的将帅是国家的辅弼,辅弼的周全国家就强盛,
辅弼的欠缺国家就衰弱,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六韬》还指出,要把选人任将当作国家存亡安危的大事来认真看待,“兵者,国之大事
,存亡之道,命在于... 阅读全帖 |
|
k***g 发帖数: 7244 | 11 魏国是战国初年的第一强国。它的底子本来就不差,三家分晋的时候拿到了馅饼最大的
一块[参见blog里的这张地图],同时它又是最早进行变法改革的,魏国李悝的变法要
比后来比较影响力的齐国邹忌变法和秦国商鞅的变法早九十年左右,比不彻底的楚国吴
起变法也要早五十年左右,所以魏国在战国初年一跃成为强国。但是从地缘政治上讲,
魏国却不占优势,首先它处在中原腹地,战略发展空间有限;其次它的“几”字型的领
土使它东面和齐国相邻,西面和秦国相邻,南面和楚国相邻,同时它还和赵国,韩国,
宋国等国家相邻,因此经常背腹受敌,所以在秦国和齐国逐渐强大起来以后,魏国的光
辉就慢慢的黯淡了。而魏国衰退的开始,其实是一场阴谋。
桂陵之战爆发在公元前三五四年,这时的秦国和齐国的变法都已经开始几年,国力逐渐
增强,因此两国也日益不满魏国的地位,但是两国又不愿直接去和魏国对抗,因为这是
一个典型的“集体行动”的困境:如果齐国首先和魏国直接对抗,那么秦国就可以趁齐
魏两败俱伤的时候坐收渔翁之利;同样的如果秦国先和魏国对抗,齐国也会占便宜。所
以齐秦都在等待双方首先向魏国发难,相互观望,甚至相互算计(譬如桂陵之战之后商
鞅向魏 |
|
c*****u 发帖数: 174 | 12 古代有句这样的俗话:女不读《素女》,男不读《鬼谷》。
其理由是,素女经是房中术,讲男女交接之道,会把女人教坏,所以女性不宜;
而《鬼谷子》,则是讲权谋之道,会把男人教坏,所以男性不宜。
《鬼谷子》是一个叫做鬼谷子的人写的一本书,且用了他的名字来做书名。
鬼谷子姓王名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
故自称鬼谷先生。纵横家苏秦、张仪和兵家庞涓、孙膑都是他的门生。
“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就是孙膑教训庞涓的力作.
而苏秦、张仪竟然靠舌头把诸侯玩弄与股掌之间.
鬼谷子四个最出名的徒弟,竟然两两成对,名流千古。真的不得不服. |
|
k***g 发帖数: 7244 |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kzeng (寱语·民工的夏天),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一个成语背后的悬案:围魏救赵(二)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l 28 03:57:29 2007)
魏国是战国初年的第一强国。它的底子本来就不差,三家分晋的时候拿到了馅饼最大的
一块[参见blog里的这张地图],同时它又是最早进行变法改革的,魏国李悝的变法要
比后来比较影响力的齐国邹忌变法和秦国商鞅的变法早九十年左右,比不彻底的楚国吴
起变法也要早五十年左右,所以魏国在战国初年一跃成为强国。但是从地缘政治上讲,
魏国却不占优势,首先它处在中原腹地,战略发展空间有限;其次它的“几”字型的领
土使它东面和齐国相邻,西面和秦国相邻,南面和楚国相邻,同时它还和赵国,韩国,
宋国等国家相邻,因此经常背腹受敌,所以在秦国和齐国逐渐强大起来以后,魏国的光
辉就慢慢的黯淡了。而魏国衰退的开始,其实是一场阴谋。
桂陵之战爆发在公元前三五四年,这时的秦国和齐国的变法都已经开始几年,国力逐渐
增强,因此两国也日益不满魏国的地位, |
|
|
p**n 发帖数: 261 | 15 按史记的说法,围魏救赵就发生在桂陵之战,而不可能是马陵之战,但史记与其它几种
史书记载出入很大。《竹书》作为魏国官方史书,没有记载伐赵克邯郸这么大的事情,
可能吗?所以说围魏救赵这事的细节是很难考证的。 |
|
a****g 发帖数: 211 | 16
【孙子吴起列传第五】
其後魏伐赵,赵急,请救於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馀之人不可。」於是
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
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
轻兵锐卒必竭於外,老弱罢於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旻其方虚,彼必释
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於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於桂陵
,大破梁军。
後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於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
,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
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
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
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
庞涓死于此树之下」。於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 阅读全帖 |
|
s*****e 发帖数: 16824 | 17 我一直觉得史记这里搞错了,可能是把一场战役写成了两场,或者是至少混淆两场战役
的史实。按说庞涓不是笨蛋,十几年前在桂陵吃了亏,十几年后居然会败在同样的战略
之下?这种可能性真是不大的。尤其是马陵之战什么扒树皮刻字之类的细节,太传奇了
,不是很可信。 |
|
p**n 发帖数: 261 | 18 其实《擒庞涓》说得很清楚,桂陵一战而擒庞涓,没提魏国打邯郸的事。《史记》中孙
膑对田忌讲的围魏救赵那一大段宏论明显象文学作品啊,文字过于华丽了,论点过于精
辟了,不象原话,多半是司马迁自己添油加醋吧。 |
|
p**n 发帖数: 261 | 19 《擒庞涓》没说魏国打下邯郸,“将攻邯郸”离“拔邯郸”差得远了。
庞涓被擒于桂陵,孙膑是他的大仇人,还能把他放了,过十几年在马陵才杀掉吗?于理
不合。如果那样的话,《孙膑兵法》多半要写个《斩庞涓》了。 |
|
M****7 发帖数: 2334 | 20 魏惠王18年, 魏齐战于桂陵,魏败. 魏惠王30年, 魏将庞涓伐韩. 齐田忌孙膑伐魏以救
韩. 魏大发兵,使太子申将,与庞涓军合以拒齐. 战于马陵, 魏师大败. 太子申庞涓死.
围魏救赵,历史原型是围魏救韩. |
|
D********i 发帖数: 514 | 21 “蛮族”都出来了,是游戏打多了,这么认真干吗。
晋国后期不过停止扩张了,因为实权人物光顾着内战了。三国分家之后,当然分别要继
续扩张伟业,能拿下郑卫,也从侧面反映出晋国整体军事实力根本没受什么损害。但分
则力弱,是常识。著名的桂陵,马陵之战,都是互相攻伐,哪有什么“三晋联手”。赵
国还把魏国辛苦打下的中山给阴去了。 |
|
w*********4 发帖数: 1769 | 22 提到庞涓,大概所有人都只知道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庞涓两次败于孙膑之手的故事吧
。这也成了两个著名的典故:围魏救赵、围魏救韩。
但是我本人很怀疑啊,庞涓身为魏国上将军,如果真的之是打了两次败仗,一点功劳也
没有,魏国能任命他为上将军么?难道就因为庞涓是鬼谷子的徒弟,魏国就敢直接任命
庞涓为大将?肯定应该是先立军功,然后慢慢被提拔成上将军的吧? |
|
y***k 发帖数: 1078 | 23 http://bbs.tianya.cn/post-culture-823026-1.shtml
其实当时魏国开风气之先,贤人争相来投,人才济济。在庞涓之前,武有乐羊,吴起,
文有田文,后有商鞅。可惜魏武侯逼走吴起,魏惠王不用商鞅。美玉之才出走,这才显
出庞涓来,只是志大才疏而已。
如果有吴起和商鞅在,哪还有其他国家的活路。
不过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孙膑发挥太逆天了,全是神仙仗。吴起训练的魏武卒无敌于
天下,都是老兵。庞涓也是成熟的大将了。孙膑只是一军师,出谋划策而已。齐军也不
如魏武卒。结果孙膑靠心理战,调度敌人,炉火纯青的时机掌握,来取得局部优势,将
魏军聚歼。要是吴起还在,估计得气死。 |
|
h*h 发帖数: 27852 | 24 《古本竹书纪年》全文 (2011-05-25 13:01:05)
标签: 文化 分类: 上古三代史
《古本竹书纪年》简介
竹书纪年,相传为战国时魏国史官所作,记载自夏商周至战国时期的历史。据《晋书卷
五十一》可知原书十三篇。竹书纪年是编年体史书,记载先秦时期的历史,与传统正史
记载多有不同,对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竹书纪年又与近年长沙马王堆汉初古
墓所出古书近似,而竹书纪年的诸多记载也同甲骨文、青铜铭文相类,可见其史料价值。
各种版本
自西晋时期出土以后,竹书纪年先后经历晋人荀勗﹑和峤考订释义的"初释本" 竹
书纪年,卫恒、束皙考正整理的"考正本",宋明时期的"今本",清代的"古本"。原文竹
简亡佚,而初释本、考正本也渐渐散佚,今本被清儒斥为伪书。现今较为精准的是方诗
铭《古本竹书纪年辑证》。
版本争议
《竹书纪年》原简可能在永嘉之乱时亡佚﹐但初释本和考正本仍继续传抄流行。直
到唐玄宗开元以前此书仍旧存在。宋《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
》已不加著录﹐可能在安史之乱到唐末五代﹐传抄本也逐渐散佚。元末明初和明朝中期
出现的《竹书纪年》刻本﹐春秋战国部分均以周...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25 原创 2018-03-24 方舟子 方舟子 微信号fangzhouzi
功能介绍
(据报道,四川省网络作家协会昨天开会,没了靠山的周小平辞去主席职务,“周主席
”变成“周前主席”了,特发一篇旧文给“周主席”送行。)
最近四川成立了网络作家协会,“网络作家代表”周小平荣升“网络作协主席”。
他在网上发了一篇《为中华文明平反(周小平担任四川省网络作协主席现场致辞未删节
版)》,被发现里面充斥着历史常识错误,于是他把这篇文章删了,国内各网站的转载
也都被删(“正能量”真大),另发了一篇《关于文明的话语权,文化的虚无与平反(
周小平担任四川省网协主席致辞完整版)》——其实应该叫“修改版”,他悄悄地修改
了“未删节版”中被指出的一些明显错误,但不承认自己有任何错误,反过来却指责给
他纠错的人是“歪曲”、“断章取义”、“与文革时期的大字报是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这种偷偷修改再倒打一耙的伎俩,在“带鱼养殖”、“梦游美利坚”事件中我们都见
识过了。但是即使是这个修改过的“完整版”,仍然充斥着事实错误。
我们先来看一下其中的“火药”问题。在“未删节版”,周主席是这么说的:
【在这种中西方文化对科学的不同...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6 据报道,四川省网络作家协会昨天开会,没了靠山的周小平辞去主席职务,“周主席”
变成“周前主席”了,特发一篇旧文给“周主席”送行。“网络作协主席”梦游中华文明
“网络作协主席”梦游中华文明
Original 2018-03-24 方舟子 方舟子
(据报道,四川省网络作家协会昨天开会,没了靠山的周小平辞去主席职务,“周主席
”变成“周前主席”了,特发一篇旧文给“周主席”送行。)
最近四川成立了网络作家协会,“网络作家代表”周小平荣升“网络作协主席”。
他在网上发了一篇《为中华文明平反(周小平担任四川省网络作协主席现场致辞未删节
版)》,被发现里面充斥着历史常识错误,于是他把这篇文章删了,国内各网站的转载
也都被删(“正能量”真大),另发了一篇《关于文明的话语权,文化的虚无与平反(
周小平担任四川省网协主席致辞完整版)》——其实应该叫“修改版”,他悄悄地修改
了“未删节版”中被指出的一些明显错误,但不承认自己有任何错误,反过来却指责给
他纠错的人是“歪曲”、“断章取义”、“与文革时期的大字报是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这种偷偷修改再倒打一耙的伎俩,在“带鱼养殖”、“梦游美利坚”事件中我们都见
识...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27 http://www.cos.url.tw/tacticspattern/id10001.htm
ID: 10001
大概六歲的時候,我看了第一部戰爭片,叫做「祖魯戰爭(Zulu,1964)」。祖魯
戰爭,是1879年時大英帝國與南非祖魯王國之間的戰爭。我當時對這個歷史事件的看法
,除了覺得祖魯人的戰術實在糟糕之外,對於大英帝國那一個連隊最後用來對抗祖魯人
的用鎗戰術感到驚豔!十幾年後,當我開始研究《孫子兵法》而廣泛接觸中國古代兵法
之後,我才陡然發覺,原來這種「處理方式」,遠在戰國時代就已經出現,考量到記載
在兵書中的時間多數晚於其實際哂玫臅r間,且中國古代兵書失傳者多,加上這是出現
在使用「弩機」時產生的思想,因此可以合理推測對這個使用弩機時所必然遭遇的問題
的相對固定的解決方法,可能早在弩機第一次被頻繁用於戰爭,也就是戰國時期之前就
已經出現了。戰國時期的兵法「齊《孫子》(《孫臏兵法》局部)」就提出了「流弩」
的策略,並且從兵法的文字中我們已可得知,那是當時的將軍們所熟習的術語。後來「
齊《孫子》(《孫臏兵法》局部)」失傳了一千年以上,因此這個在孫臏的時代屬於軍
事常識的策略模式...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8 菏泽是中国著名的牡丹之乡,素有书画之乡、戏曲之乡、武术之乡之称。 胜景推荐 牡
丹观光种植园 曹州牡丹园、百花园和古今园是观赏菏泽牡丹的三个重要景点。谷雨时
节来到这里,你会看到万亩牡丹竞相开放,香飘万里,美艳动人。 曹州牡丹园是目前
世界上品种最多、面积最大的牡丹园,集中了曹州牡丹从古至今的发展成果。花园内有
三个观赏区,若干观赏点,每区各成体系形成园中园。园中还专门开辟了紫牡丹和白牡
丹观赏区,让游客既可观赏到葛巾、玉版这两种名贵的牡丹花,又可看到牡丹仙子的艳
丽姿容,并能联想起蒲松龄在《聊斋志异·葛巾》中描述的神话故事。 适宜人群老人
、青年、儿童 适宜季节春天 门票5元/人 旅游指南 每年4月18日前后在此办菏泽国际
牡丹花会开幕式。 推荐旅游线路东门——迎宾大道——桂陵之战遗址——国花魂雕塑
——九色坡——主题观赏区——国花馆——观花楼——牡丹鼎——西门 ≠狮坊 ≠狮坊
是菏泽市众多古石雕艺术遗存的代表,也是您来菏泽旅游最值得游览的景点之一。它始
建于1778年,因牌坊夹柱上精雕有上百个神态各异的石狮而得名,属全国罕见的清代石
雕建筑。 曹州书画院 曹州书画院创建于1985年... 阅读全帖 |
|
C**F 发帖数: 657 | 29 ●第一计 瞒天过海
一种示假隐真的疑兵之计,用来作战术伪装,以期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比如:发
球中用假动作迷惑对手,做上勾手的动作,发出下旋球使对方推攻下网。相反,触球瞬
间用不易被察觉的微小动作向上摩擦立即做向下切球的假象,若对手以搓摆回接时,则
一板绝杀解决战斗。
㈠古战例
三国时[公元前220年前后],北海太守孔融,被黄巾军的管亥大军围困在都昌城
,终日焦虑不安,却又苦于无法冲出去搬救兵。义士太史慈,气壮山河的决心突围出去
搬救兵,孔融等非常感激。然而,太史慈并没有立刻动身,他先挑选了两名骑士,带着
马拿着弓、箭、靶子出了城门,大摇大摆的来到壕堑。外围的黄巾军都很惊骇,却见他
插好了靶子练习射箭。射了半晌,太史慈收起靶子又大摇大摆的回城里去了。第二天、
第三天太史慈还是照样练箭。黄巾军见他天天如此,也就不以为然了。第四天一早,太
史慈又照样来练射箭,他见黄巾军或坐或卧,互相嬉戏。此刻,他突然向马肚子上狠抽
一鞭,那马腾空而起直向敌围冲去。黄巾军一时惊愕,眼看着太史慈冲出了重围,醒悟
过来后,追赶一番已来不及了。结果太史慈搬来救兵,终于解了
㈡乒乓战例
1964年中国乒乓球队访问日... 阅读全帖 |
|
j******7 发帖数: 1522 | 30 第二计 围魏救赵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共敌不如分敌:共,集中的。分,分散,使分散。句意:打集中的敌人,不如
设法分散它而后再打。
敌阳不如敌阴: 敌,动词,攻打。句意为 先打击气势旺盛的敌人,不如后打
击气势旺盛的敌人。
古人按语说:治兵如治水:锐者避其锋, 如导疏;弱者塞其虚,如筑堰。故当
齐救赵时,孙子谓田忌曰:“夫解杂乱纠纷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击,批亢捣虚,
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列传》)。
对敌作战,好比治水:敌人势头强大,就要躲过冲击,如用疏导之法分流。对
弱小的敌人,就抓住时机消灭它,就象筑堤围堰,不让水流走。孙子的比喻十分生
动形象,想理顺乱丝和结绳,只能用手指慢慢去解开,不能握紧拳头去捶打;排解
搏斗纠纷,只能动口劝说,不能动手参加。对敌人,应避实就虚,攻其要害,使敌
方受到挫折,受到牵制,围困可以自解。
事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是讲战国时 期齐国与魏国的桂陵之战。公元
前354年, 魏惠王欲释失中山的旧恨,便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这中山原本是东周
时期魏国北邻的小国 被魏国收服 |
|
e***e 发帖数: 3872 | 3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kzeng (寱语·民工的夏天),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一个成语背后的悬案:围魏救赵(二)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l 28 03:57:29 2007)
魏国是战国初年的第一强国。它的底子本来就不差,三家分晋的时候拿到了馅饼最大的
一块[参见blog里的这张地图],同时它又是最早进行变法改革的,魏国李悝的变法要
比后来比较影响力的齐国邹忌变法和秦国商鞅的变法早九十年左右,比不彻底的楚国吴
起变法也要早五十年左右,所以魏国在战国初年一跃成为强国。但是从地缘政治上讲,
魏国却不占优势,首先它处在中原腹地,战略发展空间有限;其次它的“几”字型的领
土使它东面和齐国相邻,西面和秦国相邻,南面和楚国相邻,同时它还和赵国,韩国,
宋国等国家相邻,因此经常背腹受敌,所以在秦国和齐国逐渐强大起来以后,魏国的光
辉就慢慢的黯淡了。而魏国衰退的开始,其实是一场阴谋。
桂陵之战爆发在公元前三五四年,这时的秦国和齐国的变法都已经开始几年,国力逐渐
增强,因此两国也日益不满魏国的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