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1 发帖数: 1329 | 1 韩寒,中国文坛的最大骗局?
最近这两年读到大约有七、八篇海外网站上转载的韩寒的杂文。那些文章不能说有什么
深刻,行文也往往不够完整,层次也经常混乱,但他敢于嘲讽时弊,文字也时常有些幽
默调侃,表达了中国百姓的怨气、不满,对激起民众的反抗情绪起到了一种独特的擦边
球作用,尤其是他那么年轻,所以我是满欣赏他的。去年台湾那个妖婆陈文茜骂他,我
还在台北《自由时报》写了篇专栏抨击陈文茜,也有意让更多的台湾读者了解韩寒。
但看到他那三篇“论革命/民主/自由”的文章后,顿感其观点既错误又陈腐,所以写了
篇文章批驳(“从梁启超到韩寒”)。在撰文时就有点纳闷,怎么韩寒的“新三篇”文
字这么平庸,甚至“没一个干净利索的句子,更不见任何昔日的小幽默,连年轻人的清
新都不见了。”只好自我猜测,“看来真是逻辑一糊涂,文字就浆糊了。”对韩寒从思
维到行文的自我矛盾也没多想。
最近读到麦田等人的质疑博文,指出韩寒的文章可能“有人代笔”,于是再回头看一遍
韩寒那“新三篇”。可不是吗,这三篇从行文到思维/心态,也不像个喜笑怒骂,满不
在乎的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写的,反而像一个老成持重的、有我们这一代人经历的、心有
余悸的... 阅读全帖 |
|
a***x 发帖数: 1303 | 2 最近这两年读到大约有七、八篇海外网站上转载的韩寒的杂文。那些文章不能说有什麽
深刻,行文也往往不够完整,层次也经常混乱,但他敢於嘲讽时弊,文字也时常有些幽
默调侃,表达了中国百姓的怨气、不满,对激起民众的反抗情绪起到了一种独特的擦边
球作用,尤其是他那麽年轻,所以我是满欣赏他的。去年台湾那个妖婆陈文茜骂他,我
还在台北《自由时报》写了篇专栏抨击陈文茜,也有意让更多的台湾读者了解韩寒。
但看到他那三篇“论革命/民主/自由”的文章后,顿感其观点既错误又陈腐,所以
写了篇文章批驳(“从梁启超到韩寒”)。在撰文时就有点纳闷,怎麽韩寒的“新三篇
”文字这麽平庸,甚至“没一个干净利索的句子,更不见任何昔日的小幽默,连年轻人
的清新都不见了。”只好自我猜测,“看来真是逻辑一糊涂,文字就浆糊了。”对韩寒
从思维到行文的自我矛盾也没多想。
最近读到麦田等人的质疑博文,指出韩寒的文章可能“有人代笔”,於是再回头看
一遍韩寒那“新三篇”。可不是吗,这三篇从行文到思维/心态,也不像个喜笑怒駡,
满不在乎的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写的,反而像一个老成持重的、有我们这一代人经历的、
心有余悸的、精明圆滑的人写的东西。再顺... 阅读全帖 |
|
i***0 发帖数: 8469 | 3 韩寒填空题目测试 (欢迎转载添加)
作者联系 G*********[email protected] 畅贷网(www.51qian.com) 风险顾问
顾颖琼
所有句子原型来自韩寒作品
1. 林雨翔老家在农村,这村倚着一条铁路。前几年火车提速,但那里的孩子却不
能提速。
一次在铁路上玩时一下被轧死两个,亏得那时五岁的林雨翔在家里被逼着读《 X 》,
幸免于
难,成为教条主义发展至今惟一成就的一件好事。
X 代表
a西游记 b 毛泽东选集 c尚书 d 唐诗选
2. 林雨翔不得不捧一本《x》牵强引用,比如作文里“我用三寸不烂之舌说得他痛
人骨髓”,别人可以这么写,林雨翔迫于颜面,只能查典后写成:“我用《史记•
;平原君列传》里毛先生的三寸不烂之舌说得他像《战国策•燕策三》那样的痛入
骨髓。”
X 代表
a古汉语词典 b 史记 c红楼梦 d 古诗选
3. 第二封远自 X ,看得出这封信经过... 阅读全帖 |
|
h**e 发帖数: 410 | 4 作者:知名不具
最近这两年读到大约有七、八篇海外网站上转载的韩寒的杂文。那些文章不能说有什麽
深刻,行文也往往不够完整,层次也经常混乱,但他敢於嘲讽时弊,文字也时常有些幽
默调侃,表达了中国百姓的怨气、不满,对激起民众的反抗情绪起到了一种独特的擦边
球作用,尤其是他那麽年轻,所以我是满欣赏他的。去年台湾那个妖婆陈文茜骂他,我
还在台北《自由时报》写了篇专栏抨击陈文茜,也有意让更多的台湾读者了解韩寒。
但看到他那三篇“论革命/民主/自由”的文章後,顿感其观点既错误又陈腐,所以写了
篇文章批驳(“从梁启超到韩寒”)。在撰文时就有点纳闷,怎麽韩寒的“新三篇”文
字这麽平庸,甚至“没一个干净利索的句子,更不见任何昔日的小幽默,连年轻人的清
新都不见了。”只好自我猜测,“看来真是逻辑一糊涂,文字就浆糊了。”对韩寒从思
维到行文的自我矛盾也没多想。
最近读到麦田等人的质疑博文,指出韩寒的文章可能“有人代笔”,於是再回头看一遍
韩寒那“新三篇”。可不是吗,这三篇从行文到思维/心态,也不像个喜笑怒駡,满不
在乎的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写的,反而像一个老成持重的、有我们这一代人经历的、心有
余悸的、精明圆滑的... 阅读全帖 |
|
a****o 发帖数: 6612 | 5 从医药角度对《求医》一文的质疑
其实原标题应该是从医学及卫生系统业内人士角度对《求医》一文的质疑。
大年初七,开始收拾放假的心境准备开始工作。之前有空看了几天的方韩大战,抱持的
大多还是看热闹的心理。唯一有点疙瘩的是书店一文,但事不关己高挂起,韩的文字不
是我的年龄层所喜读的,平日看过他的博客也寥寥。直至前日看到了对求医一文的质疑
,由于专业和职业的关系,细读原文和质疑再三,再遍示同僚朋党,出离愤怒者有之,
呲之以鼻的有之,摇头叹息者有之,议论纷纭,遂作文以摘抄之。
以下黑字红字为韩的《求医》一文原文,红字为重点标记出质疑的词句。绿色字为本人
评论及质疑。蓝色为外部链接。
求医
http://book.sina.com.cn/longbook/ele/1109827988_hanhan5nian/116
连载:韩寒五年文集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韩寒
读书在外,身心疲惫,难免某日起床或腮边凸起一块或腿边红肿一片。笔者寝室如
猪窝,奇脏无比,上铺更是懒得洗衣服。传闻一条内裤穿两个礼拜,第一个礼拜穿好后
第二个礼拜内外翻个身穿,最终他得疥疮。由于他整日踏我的床而上,我也不能... 阅读全帖 |
|
w*****i 发帖数: 196 | 6 不知道有没有人能有耐心看完
-----------------------------------------------------------
病人方舟子
以前是偶有传闻,现在亲眼看到刘华杰写下的跟方舟子交往的往事,还是很让人一
惊。最后刘华杰悲观的说了一句“也许没有也许”。我当时就想回复“也许有也许”。
看到方舟子的网络前传,又看到方舟子回国找工作的历程,然后看到现在方舟子演
变成“斗士/英雄”。或许能对方的前世今生后世有一个概然的全貌了。可以说方舟子
的心灵历程我最懂。因为我跟他共享很多东西。
以前跟老吴聊天的时候,我就说过,方舟子其实活在自己的狭小世界里走不出来了
。并说方舟子会不会在某一天晚上睡不着的时候恍然惊醒:自己所作的一切其实是没有
价值的,对自己,对社会都是如此。自己的行为看起来似乎掀起了很多的波澜,其实只
是历史/社会的噪声而已。方舟子能足够强悍到走出自己的天地吗?我似乎有点悲观。
因为没有足够的动力机制促成。
1、方没有工作,他不必有任何的顾忌。
2、方有个粉丝妻子,从刘菊花的两篇文章可以看出来。我曾经说过,方很幸福,... 阅读全帖 |
|
t****v 发帖数: 9235 | 7 散文杂文本来属于non-fiction
如果不是真实经历
为啥要特意编造几个硬币细节?
比如我写80年代去学校路上
特别描写拉黄包车的
或者是亲眼所见
或者是为了情节编造细节
(虽然散文杂文是non-fiction,虚构是大忌)
韩寒这里是实际情况
还是为了情节编造细节? |
|
b*********r 发帖数: 501 | 8 昨天看了韩寒陈丹青的对话视频,大体的感觉是两个装13的人互捧臭脚。
两人在访谈中狠批语文教育,更对语文书收录的作家老舍茅盾冰心巴金等嗤之以鼻。说
这些所谓的大师文笔臭得读不下去。之后两人又提到了一些现代作家,韩寒说人家的书
他只看了一页就看不下去了。可笑的是陈丹青在不停的赞成韩寒之余还提到他小时候看
过巴金,现在都已不记得了(都不记得了还好意思批人文笔臭阿)。
两人毫不深入地痛贬了一堆大师,一大堆读不下去的作家,韩寒只提到鲁迅,梁实秋,苏轼
等他可以接受的作家。当然,一如既往地,他没有具体谈这些人的作品为什么好,只是
点到即止。
看完视频,韩寒给我的感觉更可疑了。骂大师谁不会,只要你骂得有见地,大家都服。
看都没看下去就轻率的发言只会引人反感。一味的只用干巴的好与不好来评价文笔,即
使不认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韩寒的词汇也太乏味,不像个文人。
再说说自证。为啥大家会质疑韩寒?
1.作品描写的环境与心态和韩寒创作年龄不符。
2.韩寒没有真才实学,写不出小说,杂文。
第一点很难自证,像韩寒自己说的,拿出什么都不顶用。不过也用不着自证,我的小说
我做主嘛,我爱咋写咋写。在虚幻的世界里方舟子又... 阅读全帖 |
|
y****g 发帖数: 36950 | 9 下面是数名医生对文章逐段评论的总结。文章来自网络
作者: 馫朤
大年初七,开始收拾放假的心境准备开始工作。之前有空看了几天的方韩大战,抱持的
大多还是看热闹的心理。唯一有点疙瘩的是书店一文,但事不关己高挂起,韩的文字不
是我的年龄层所喜读的,平日看过他的博客也寥寥。直至前日看到了对求医一文的质疑
,由于专业和职业的关系,细读原文和质疑再三,再遍示同僚朋党,出离愤怒者有之,
呲之以鼻的有之,摇头叹息者有之,议论纷纭,遂作文以摘抄之。
《求医》原文【 】包括黑字和红字,红字为重点标记出质疑的词句。绿色字为本人评
论及质疑。蓝色为外部链接。
http://book.sina.com.cn/longbook/ele/1109827988_hanhan5nian/116
连载:韩寒五年文集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韩寒
【读书在外,身心疲惫,难免某日起床或腮边凸起一块或腿边红肿一片。笔者寝室如猪
窝,奇脏无比,上铺更是懒得洗衣服。传闻一条内裤穿两个礼拜,第一个礼拜穿好后第
二个礼拜内外翻个身穿,最终他得疥疮。由于他整日踏我的床而上,我也不能幸免,一
到晚上挠得整张床吱吱有声,睡衣上鲜血淋淋... 阅读全帖 |
|
t********j 发帖数: 37 | 10 春节前后“韩寒代笔门”热闹非凡,不仅方舟子与韩寒吵得不可开交,韩粉和方粉相互
叫骂也难分难解。一位女韩粉在我微博上跟帖说:“我多年的偶像韩寒眼看着就要倒塌
,以后怎么过呵?”还有一名叫“@莫小二儿”韩粉说:“其实其实我们只是心里好怕
韩寒是人造的……那么多年的偶像。”看到这样的微博我非常难过,韩寒已经成了她心
中的“上帝”,看到韩寒偶像即将倒塌,就像当年欧洲人预感“上帝死了”一样惶惶不
可终日。
中华民族大多数人没有宗教信仰,虽然新儒家谈什么“内在超越”,但事实上我们的精
神生活基本上没有超越这一维度,我们没有超越于世俗之上的上帝。即使敬神,即使信
教,即使礼佛,也有极强的功利目的,你看台湾各大寺庙信众大年初一抢头香的疯狂,
更不要说大陆各地庙观承包经营的笑话,最低要求是图个辟邪消灾,最想要的还是升官
发财。
总之,在现实生活中是否闹得“春风得意”,是评价我们人生成功与失败的最高标准,
也是我们生活的终极目的。要实现这一世俗生活目的自然要使用世俗的谋略手段,于是
,要想在社会上春风得意,可以下跪磕头,可以吹牛拍马,可以吮痈舐痔,可以出卖灵
魂……1949年之前,中国人心中虽然没有上帝,... 阅读全帖 |
|
w*p 发帖数: 16484 | 11 当然这个也好理解。
小将们是巴不得看见韩寒出丑的。一直以来小将就是看不起韩寒的,等他真出了丑,自
然愿意再踩上一脚。
老将们呢,一直是把韩寒真当作公知、青年意见领袖的。虽然后来写了韩三篇,有点转
向,但是毕竟只有3篇,也不算太明显。一个自己一直看好的人,称赞的人,居然是个
骗子,这个的确有点不能接受。还有一个可能性,老将里面的文科生,不能接受以肘子
为代表的理科生的那一套分析方法,或者是对肘子非常反感,导致不能接受韩寒造假的
观点。当然也有部分老将很快就接受了韩寒造假这个现实,比如坑王,战斗在买买提倒
韩的第一线。
其实韩寒造假这个问题跟政治立场真没关系。很多人都抛弃了政治立场来分析问题,连
著名反共人士曹长青都放下了政治立场,开始倒韩了。其次,挺韩的不少人士,那是铁
杆“五毛”,跟政府关系密切的很。最极端的表现,就是上海作协的副主席陈村。这土
鳖为了攻击肘子和菊花,居然威胁用方舟子20多年前写的支持64学生运动的“反诗”向
政府告黑状,这个简直让人大跌眼镜,完全是文革做派。继续往政治立场上扯,那是自
己承认在辩论中落败的表现。
说实在的,把韩寒包装成公知的路金波,的确有眼光,也有水平... 阅读全帖 |
|
w*p 发帖数: 16484 | 12 当然这个也好理解。
小将们是巴不得看见韩寒出丑的。一直以来小将就是看不起韩寒的,等他真出了丑,自
然愿意再踩上一脚。
老将们呢,一直是把韩寒真当作公知、青年意见领袖的。虽然后来写了韩三篇,有点转
向,但是毕竟只有3篇,也不算太明显。一个自己一直看好的人,称赞的人,居然是个
骗子,这个的确有点不能接受。还有一个可能性,老将里面的文科生,不能接受以肘子
为代表的理科生的那一套分析方法,或者是对肘子非常反感,导致不能接受韩寒造假的
观点。当然也有部分老将很快就接受了韩寒造假这个现实,比如坑王和marclee,战斗在买买提倒
韩的第一线。
其实韩寒造假这个问题跟政治立场真没关系。很多人都抛弃了政治立场来分析问题,连
著名反共人士曹长青都放下了政治立场,开始倒韩了。其次,挺韩的不少人士,那是铁
杆“五毛”,跟政府关系密切的很。最极端的表现,就是上海作协的副主席陈村。这土
鳖为了攻击肘子和菊花,居然威胁用方舟子20多年前写的支持64学生运动的“反诗”向
政府告黑状,这个简直让人大跌眼镜,完全是文革做派。继续往政治立场上扯,那是自
己承认在辩论中落败的表现。
说实在的,把韩寒包装成公知的路金波,的确... 阅读全帖 |
|
b*******d 发帖数: 227 | 13 鲁迅的文章从教科书里消失了,花60年时间终于弄明白了他是在骂谁
鲁迅的文章从教科书里消失了,花60年时间终于弄明白了他是在骂谁
近来,由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新版语文教材中逐步剔除鲁迅的文章,引来一片争议,赞
者有之,阻者有之。而笔者认为,在近年来对鲁迅话题经历了沉默、回避、冷淡过程后
,现在让其滚蛋,已经是时候了。
鲁迅之所以滚蛋,是因为那些曾经被其攻击、痛斥、讥讽、怜悯的人物又一次复活
了,鲁迅的存在,让他们感到恐惧、惊慌、卑怯,甚至无地自容。
看看:
孔乙己们复活了。并且以一篇《‘茴’字有四种写法》的论文,晋级为教授、学者
、国学大师;也不再提心吊胆地“窃书”了,而是平心静气地在网络上“窃文”了;不
仅可以舒坦地“温一碗洒”,而且还能以其博导的诱惑力对“伊”来一把潜规则了,他
岂能让鲁迅揭了他前世的底?!
“资本家的乏走狗”们复活了。尽管它们披上了精英、专家的外衣,但依然“看到
所有的富人都驯良,看到所有的穷人都狂吠”,他们或装神弄鬼地玩弄数字游戏,鼓吹
物价与美国接轨、工资与非洲接轨的必然性与合理性;或干脆作了外国人欺诈中国的“
乏走狗”,与其里应外合、巧取豪夺。它... 阅读全帖 |
|
h****5 发帖数: 233 | 14 花60年时间终于弄明白了鲁迅是在骂谁
来源: 河里的石头1 于 2012-09-10 06:43:30 [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客] [给
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561次
字体:调大/调小/重置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查看当前最热讨
论主题
花60年时间终于弄明白了鲁迅是在骂谁
中华网论坛 网友
近来,由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新版语文教材中逐步剔除鲁迅的文章,引来一片争议,赞
者有之,阻者有之。而笔者认为,在近年来对鲁迅话题经历了沉默、回避、冷淡过程后
,现在让其滚蛋,已经是时候了。
鲁迅之所以滚蛋,是因为那些曾经被其攻击、痛斥、讥讽、怜悯的人物又一次复活了,
鲁迅的存在,让他们感到恐惧、惊慌、卑怯,甚至无地自容。
看看:
孔乙己们复活了。并且以一篇《‘茴’字有四种写法》的论文,晋级为教授、学者、国
学大师;也不再提心吊胆地“窃书”了,而是平心静气地在网络上“窃文”了;不仅可
以舒坦地“温一碗洒”,而且还能以其博导的诱惑力对“伊”来一把潜规则了,他岂能
让鲁迅揭了他前世的底?!
“资本家的乏走狗”们复活了。尽管它们披上了精英、专家的外衣,但...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10589 | 1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th1978 (数学),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报社戏弄大总统——轰动民国的诽谤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25 11:54:29 2013, 美东)
刘典
在古代,辱骂皇帝可不是罚款就能打发的小事。老百姓经常挂在口头的“十恶不赦
”,也就是中国古代法律中的“重罪十条”,其中有一条叫做“大不敬”,指的就是严
重侵害皇帝个人尊严的行为,不但自己掉脑袋,九族还要受到株连。
而在民国,却有一家报社,戏称当时的大总统为日本子孙的“私生子”,一时名扬
四海,最后也只是罚款两百大洋了事,这起轰动民国的诽谤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亲日的安福系军阀
袁世凯死后,皖系军阀头子段祺瑞控制了北京政府,1918年3月,段祺瑞指使亲信
徐树铮、曾毓隽、王揖唐等,在北京安福胡同组织安福俱乐部,由此形成了一个民国初
年影响力颇深的政治团体——安福系,而这个派系也正是因为其成立及活动地点在北京
宣武门内安福胡同而得名。
从成立到1920年直皖战争皖系失败止,该系作为皖系军阀左右北方政局的政治力量
在政界颇为活跃,甚至一度... 阅读全帖 |
|
d**e 发帖数: 2420 | 16 这个排版没法看,下面这个好些。
blog.caijing.com.cn/expert_article-151278-43440.shtml
腾讯微博达人脱口秀2012年9月25日20:00~21:30
周欣 : #提问方舟子聊鲁迅#林语堂女儿林太乙说鲁迅的笔是可以杀人的,老师你
是否认同?
方舟子 : 笔杀不了人,杀人的是权力。鲁迅无权无势,文笔再犀利也杀不了人。
Sagittarius :#提问方舟子聊鲁迅#请问方先生,鲁迅在你的人生中,是一个什么
样的角色,或者说起到了什么作用?
方舟子 :在我人生观形成的阶段,鲁迅的著作起到了人生老师的作用。我没在中国
社会上混过,无多少中国社会的阅历,对中国社会的了解很多都来自于鲁迅著作。
liusf969 : #提问方舟子聊鲁迅#在20年代那样如火如荼的年代里,鲁迅这样的性
格和作为,为什么没有加入国民党或共产党?
方舟子 :鲁迅是个特立独行的人,又对中国社会和人性看得透,不至于狂热地投身
到政治当中去。即使在晚年被视为共产党同路人,仍然没有丧失独立、批判立场。
花甲凡童 :#提问方舟子聊鲁迅#鲁迅没活到1966年代是幸运。老舍没投湖就不是老... 阅读全帖 |
|
v*******e 发帖数: 11604 | 17 网上随便转一篇:
【孔乙己们、阿Q们、润土们复活了】鲁迅被剔除出教科书
近来,由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新版语文教材中逐步剔除鲁迅的文章,引来一片争议,赞
者有之,阻者有之。而笔者认为,在近年来对鲁迅话题经历了沉默、回避、冷淡的过
程 后,现在让其滚蛋,已经是时候了。 鲁迅之所以滚蛋,是因为那些曾经被其攻击、
痛斥、讥讽、怜悯的人物又一次复活了, 鲁迅的存在,让他们感到恐惧、惊慌、卑怯
,甚至无地自容。 看看:
孔乙己们复活了。并且以一篇《‘茴’字有四种写法》的论文,晋级为教授、学者
、国 学大师;也不再提心吊胆地“窃书”了,而是平心静气地在网络上“窃文”了;
不仅可 以舒坦地“温一碗洒”,而且还能以其博导的诱惑力对“伊”来一把潜规则了
,他岂能 让鲁迅揭了他前世的底?!
“资本家的乏走狗”们复活了。尽管它们披上了精英、专家的外衣,但依然“看到
所有 的富人都驯良,看到所有的穷人都狂吠”,他们或装神弄鬼地玩弄数字游戏,鼓
吹物价 与美国接轨、工资与非洲接轨的必然性与合理性;或干脆作了外国人欺诈中国
的“乏走 狗”,与其里应外合、巧取豪夺。它们岂容鲁迅再一次把它打入水中?!
...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1862 | 18 傅国涌:延安窑洞中的特权 (图)
早已成名的作家萧军来到延安,看到很多看不惯的丑恶现象。感到中国革命的路还
是遥远的,但是他没有想到革命只是权力的更迭,而且洪流将裹挟很多人同流合污。
王实味在延安发表杂文《野百合花》,批评共产党治下的“革命圣地”——“衣分
三色,食分五等”而惹祸上身。当时延安的等级制其实不是什么秘密,那些为追求平等
、公正理想而投奔延安的知识青年,用不了多久都会经历理想幻灭的过程,只是多数人
不会像他那样公开直言,更多的人是私下抱怨,萧军日记中记录了大量耳闻目睹的事实
,他也是牢骚满腹。之所以他会拍案而起,为他并不认识的王实味说几句公道话,根本
原因还是他们有许多同感,对延安的等级制、特权现象一样有诸多不满。
看到丑恶在这里集中
萧军在延安多年,内心一直在挣扎,渴望离开,一次次又没有走成,拖到抗战结束
。早在一九四一年五月十二日,他就说“自从到延安以来,一直是被不愉快追袭着”,
“我怕这里的:医院、传达室、戏院、饭馆……这表现着官僚、凌乱、卑俗、无教养…
…啊!丑恶到这里来集合了!”这些地方,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特权在那里或隐或现... 阅读全帖 |
|
d*******3 发帖数: 8598 | 19 撸主很有两腚道理 lol
顺手百度到一些资料
今年《杂文月刊(选刊版)》第7期,发表了署名“饕餮”的《秘术——贪官之用与弃》
。此文曾载自2009年第11期《杂文月刊》,题目是“用贪官——政治权术的艺术”,作
者吴大江。编者注明原载于《茶余饭后》2009年第9期。吴大江在前面写有一段引子:
宇文泰是北周开国的奠基者。当他模仿曹操,作北魏的丞相而“挟天子令诸侯”之时,
遇到了可与诸葛亮和王猛齐名的苏绰。宇文泰向苏绰讨教治国之道,二人密谈三日三夜
。其中到底说了些什么,史籍中并无记载。而在下有幸得到一部千古不外传的秘籍,是
专门讲述治国之道的书。其中就有一段专门说到这次对话,现为读者节录如下。首先,
中国没有史书《南北史》,笔者用多种手段检索《四库全书》,未识其出处,不敢断言
其真伪。但,察“宇文泰击掌再三,连呼曰:妙!妙!妙!”之行文,类似当代语气。
笔者以为,很可能是今人对当前官场贪赂之甚,以及惩贪不力的讽刺之作。其次,这段
对话与苏绰其人生平言行相去甚远。
苏绰是北周重臣,被宇文泰(小名黑獭)视为“王佐之才”。举两件事可见一斑:1.
与宇文泰定“租、庸、调”制,其影响直到隋唐。竟至... 阅读全帖 |
|
M****e 发帖数: 262 | 20 "韩寒是一位很好的社会批评家,其出色程度远超过他作为作家的表现。 ”
这句话说明了两个信息:
1.韩寒是一位很好的社会批评家。
2.韩寒作为社会批评家,出色于其作为作家。
对于一位写作者,评论一个写作者,其实是在评论这个作者的作品。
所以,1.的实际意思是,署名韩寒的杂文是很好的社会批评。
在韩寒被打假之前,肖鹰,以及众多的知识或者非知识分子,认为署名韩寒的作品(包
括杂文及文学作品)是出身于1980年代的青年韩寒的写就的。所以,肖鹰以及其它众多
评论者都作出了如1的评价。
事情的发展是,肖鹰以及其它的知识分子,都认识到署名韩寒的作品并非青年韩寒的作
品,由此,肖鹰及其它知识分子指责青年韩寒不学无术。
——而这,并不否认1这个命题。
综上,你觉得可以把这件事情类比于你说的那件事情? |
|
M****e 发帖数: 262 | 21 "韩寒是一位很好的社会批评家,其出色程度远超过他作为作家的表现。 ”
这句话说明了两个信息:
1.韩寒是一位很好的社会批评家。
2.韩寒作为社会批评家,出色于其作为作家。
对于一位写作者,评论一个写作者,其实是在评论这个作者的作品。
所以,1.的实际意思是,署名韩寒的杂文是很好的社会批评。
在韩寒被打假之前,肖鹰,以及众多的知识或者非知识分子,认为署名韩寒的作品(包
括杂文及文学作品)是出身于1980年代的青年韩寒的写就的。所以,肖鹰以及其它众多
评论者都作出了如1的评价。
事情的发展是,肖鹰以及其它的知识分子,都认识到署名韩寒的作品并非青年韩寒的作
品,由此,肖鹰及其它知识分子指责青年韩寒不学无术。
——而这,并不否认1这个命题。
综上,你觉得可以把这件事情类比于你说的那件事情? |
|
m********3 发帖数: 3280 | 22 一头延安,一头北京,两个文艺座谈会的历史出典和出席资格,足以令荣登庙堂的文艺
圈人士心醉神驰。1942年5月2日,毛泽东在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先后开会三场,发言
四十余人次;毛氏前有引言,后有结论。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
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听取七位文艺界人士发言后,发表了约两小时的讲话。
那一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早已发表,至今被奉为金科玉律。这一头,通
稿仅披露了“在北京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部分内容,官媒颂歌四起,艺人尤擅造势,
掀起的“学习高潮”,不免重落造神运动窠臼。惟炒作多系花絮,令人分不清哪是原话
,哪是诠释。要想“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邓小平语),恐怕只有等到讲话全文正式发
表之后。只好凭藉已有史料,略作爬梳以便日后学习。
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政治大背景,首先是延安整风。这是一场毛泽东率中共“农村派”与
原共产国际支持的王明等“国际派”的权力斗争。在1941年9月政治局会议上初战告捷
后,毛于1942年2月正式发动延安整风,将斗争之火烧向党内中下层。
其次是延安文化人宗派及文艺思想纷争的背景。时任毛泽东秘书的胡乔木说,延安文艺
界存在五...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23 人民日报1976年11月26日第2版
姚文元是典型的反革命两面派——评《鲁迅——中国文化革命的巨人》
甘竞存
姚文元这个“四人帮”反党集团的文痞,长期以来,披着“左派”的外衣,招摇撞骗,
以鲁迅的“继承者”自居,欺世盗名。他写过一本《鲁迅——中国文化革命的巨人》(
以下简称《巨人》),把自己打扮成“正确路线的代表”。
我们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对鲁迅的评价,应该是我们学习和研究鲁迅必须永远遵循
的。而姚文元在《巨人》一书中多次吹嘘机会主义路线的头子瞿秋白,把瞿秋白说成是
“马克思主义者”,“一向就重视鲁迅的贡献”。姚文元认为毛主席的著作,仅是对鲁
迅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作了“评价”,而瞿秋白却是“对鲁迅的思想发展和他的杂文
的革命意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总结,粉碎了各种贬低、攻击鲁迅杂文的谬论”。这真是
颠倒黑白,在光天化日之下伪造历史。
伟大领袖毛主席最了解鲁迅,他和鲁迅的心是相通的。毛主席不但对鲁迅战斗的一生作
了极高的评价,指出: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
家。”而且对鲁迅的作品进行了十分深刻、十分精辟的科学分析和概括。特别是对鲁迅
站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546 | 24 柳州官场现形记
(丹麦)陈默
(一)楔子
“新官上任不到一年的柳州市委书记刘和平被捕了!罪名是‘政治骗子’” 。一九九
六年夏初,从北京传来这一轰动性消息,顿时令已波澜不兴的广西柳州官场,再次掀起
轩然大波。
这种官场上“假作真时真亦假”的吊诡,令柳州的升斗小民如坠烟云雾里,搞不清楚中
央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各种传闻甚嚣尘上,市民聊天又有几分谈资。
这也难怪,近年来,柳州官场好戏连台,官场上走马灯似地上演“将出相入”的折子戏
,使市民百姓真有点应接不暇。讲“刘和平事件”,就不能不提到他的前任蒙仁周“因
公殉职”的事迹。其一波三叠的戏剧性情节,比拍案惊奇式的故事
还要曲折跌宕。
(二)“风流市长”撞死“糊涂书记”
一九九四年八月中旬的一个星期天,一条爆炸性的小道消息在广西柳州的街头巷尾不胫
而走——“风流市长”陈明贵开车撞死“糊涂书记”蒙仁周!市民竟相传言,奔走相告
,上至机关干部,下至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流皆众口一词:死得活该!死有余辜!
这真称得上史无前例的事件!须知这可是中共建政以来,首开在同一事故中,肇事者和
死者级别最高之先河。老百姓为何额手称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究竟如何?
...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5 很心寒的感觉,有些人真是无耻到家了,比如之前先是官方把鲁迅的文章从教科书里
给删除了,开始是慢慢删,后来是全删了,鲁迅是彻底从教科书里给删除了。
这还不够,这些宣传部门又找了一些御用文人来抹黑鲁迅的文学作品,说小说怎么的不
好,杂文怎么的不好。不好你妹,你们这些狗腿子,连鲁迅的一根毛都比不上。
不过王朔这家伙还是说的有点点道理的,那就是鲁迅的小说太沉闷了,这是事实,因为
鲁迅的文学是比喻意义很强的,那时候的国家是那个情况,当然会显得很沉闷。可是鲁
迅的杂文是非常好的,我反复读过,不是一般的好。
最搞笑的是,那时候鲁迅是被老蒋给骂,还说要暗杀,是GD说鲁迅是伟大文学家,现在
过了这么些年,竟然是这些人来骂鲁迅先生,真是无语到家。
然后最搞笑的还有,有些人还请了一些人来抹黑鲁迅,说先生的人品不好,怎么骗人。
唉,真是全方位无死角的抹黑呀。实在看不过眼。
之前还在买买提看到一个说,余华最讨厌的就是鲁迅的文章。妈的,日了狗。无耻无耻
无耻。 |
|
M******a 发帖数: 6723 | 26 2016-10-18 陈丹青 看理想
80年前的今天,1936年10月18日,鲁迅的肺病再次猛烈发作,第二天病逝。
鲁迅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早已成为一个符号。人们记得《三味书屋》《祝福》《阿Q正
传》《纪念刘和珍君》…以一种“标准答案”的姿态。他一度被树立成“纪念碑”,现
在渐渐成为一块蒙灰的“牌位”。
陈丹青谈鲁迅多矣,今天分享他在浙大“纪念鲁迅诞辰130年”的演讲。我们今天如何
阅读鲁迅?又该如何认识他?或许丹青老师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维度。
是为念。
中国现代文化与鲁迅
陈丹青 | 文
选自《草草集》,本文有删节
今天又给令飞兄拉来这里,讲鲁迅。每次见到令飞,我很难装作不知道他的祖父是鲁迅
,不知道他的父亲是海婴先生。海婴先生与我父亲几乎同龄,对我慈霭。周家的邀请,
我很难拒绝。
当然,我愿意继续讲,还有别的理由。
1.
大家知道,D不再利用鲁迅了。譬如说,今年是鲁迅诞辰130周年,换在早先,从五十年
代到八十年代,凡是鲁迅纪念日,绝对国家大事,哪轮得到令飞过问;举办地点在哪里
呢:北京人民大会堂。台上的鲁迅像,和毛泽东像一样大小,朱德、周恩来等国家首脑
,茅盾周扬等文艺高官,坐在台...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10589 |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KU 讨论区 】
发信人: Math1978 (数学), 信区: PKU
标 题: 钱理群:发生在未名湖畔不应忘记的往事—记1957年的三个学生刊物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Sep 1 21:29:07 2018, 美东)
作者 钱理群
一、《红楼》:“山雨欲来”前的青春歌唱
1957年的第一个早晨,北京大学大餐厅(今大讲堂的原址)前,两张大餐桌上堆满了刚
刚出版的大型学生文艺刊物《红楼》的创刊号。参加了通宵狂欢的北大儿女们,晚妆未
残,微有倦意,便围购如堵。只见一位衣着淡雅、步态轻盈的女大学生和几位男同学在
那里忙碌着。
这位女生就是后来以其壮烈之举震撼全国、并终将载入北大史册的林昭,当时她就已经
在燕园文坛上颇有诗名,诗友们都亲呢地称她为“林姑娘”。但此时的读者却对她并不
注意,他们已经被新出的刊物封面所吸引:这是一幅木刻图案,是一个牧羊人正驱赶着
羊群走下山岗,山上草木摇曳,山外浓云翻滚,题名是:“山雨欲来”——多年以后,
人们才意识到这竟是一句“谶语”。
打开刊物,第二页便刊登着著名的1930年代校园诗人、如今是北大中文系教授的林庚先
... 阅读全帖 |
|
d******w 发帖数: 2213 | 28 感觉好悲凉啊。那开头的两端就是我回老家时极致的感受。鲁迅把他时间都投入到写那些
皮里阳秋的杂文真是浪费。只有小说诗歌才有超越时空超越作者本意解读的力量。杂文
就是泼妇骂街。 |
|
d******w 发帖数: 2213 | 29 我不喜欢他的杂文。对国民性的批评是个伪概念。所谓国民性说白了就是人性。国家落
后,国民教育程度低,人性烂的那面就有更多人表现出来而已。所以,我说他写杂文是
浪费了。他的小说虽然还是被大家从民族性批判角度解读,但你抛开这个角度,他的小
说一样能引起共鸣,并且深刻。
说。 |
|
M******8 发帖数: 10589 | 30 原创:狮子之桑提阿果 骆驼到狮子21
很长一段时间里,文艺界、思想界、社会上对鲁迅推崇备至。特别是50岁以上的学者,
包括一些很让人钦佩、也很有思想的人物,大多对鲁迅顶礼膜拜。他们把鲁迅树立为一
个不可逾越的高峰,一个所谓“大写的人”,代表着“民族之魂”,值得永远膜拜。
他们认为,鲁迅品德高尚,秉性可贵,思想深刻,意识超前,水平高明,把中国人的特
性写透了,把中国人性格中的不足之处也写尽了,最后拜倒的鲁迅创造的“国民劣根性
”标签之下,中国的各种问题,他们总是能够在所谓的“国民劣根性”里找到答案与原
因。
从国家角度来看,国民性相当于“民族性”,“劣根”是指根深蒂固的恶劣品质。那么
,鲁迅笔下的“国民劣根性”到底有什么特征呢?
鲁迅写了很多批评文章,后人进行了总结归纳,认为鲁迅先生笔下中国人的“国民劣根
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奴性专制。努力遵守道德,维护奴隶地位,而被压迫的人一旦站上权力位置,往往
表现得更为专制与凶恶。因循守旧,反对改变现状,盲从迷信。对新鲜事物仇视否定,
反对革新。
二是麻木愚昧。对身受的压迫,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对他人的痛苦,视而不见,无动
于衷。
三... 阅读全帖 |
|
L*******e 发帖数: 2202 | 3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ainbow 讨论区 】
发信人: alecindc (Alec), 信区: Rainbow
标 题: Re: 从我的一次GV经历看韩寒产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9 22:38:08 2012, 美东)
以下这篇刊于2月5日,离上篇《一个非韩粉看韩寒》过了两个星期。这个期间对韩寒的了解增多,包括署名韩寒的书籍,访谈录像,等等,再结合自己原先的阅读经历。
我现在已经认为韩寒不仅有代笔,而且是迄今为止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坛的最大骗局。他的营销路线图:网络热点文章=〉畅销书作者=>商家代言。这是一条很长的利益链。署名韩寒的网络热点文章是这条利益链的营销设计之一,而且很成功。
--------------------------------
勾勒“韩寒营销路线图”——一位韩寒产品消费者的体会
二言
十几年前的一次暑期回国时,正值《三重门》热销,我也买来一本来读。当时最大感觉是作者模仿钱钟书过了头:虽然很多比喻本身很精彩,但堆砌过多,没有做到收放有致,看得出是一位新手之作。不过从照片上来看,韩寒的形象很帅气清新,让人心生好感。
每年回国时都会买几... 阅读全帖 |
|
m******1 发帖数: 19713 | 32 到现在,捣韩派们还各执一词,有人说是早期作品代写的,有人说是后来的时评是代写
的。到底他们是啥观点啊?自己先统一了再来捣韩吧。至少我觉得韩寒的时评杂文写得
风格非常统一,有时候网上有假冒的韩寒文章,我一看就知道是假的,特色这么鲜明的
文章不可能是一个团队弄出来的,要是代笔也是自始至终都有一个人代笔。而这些杂文
与早期的三重门,在语言的俏皮生动上的风格也是极其统一的,我认为就是一个人写的。
如果说韩寒真的一直就是一个草包,实际上他所有的文章都不是他写的,那他有那么多
的朋友比如王朔徐静蕾他们又怎么解释?这些人长了毛比猴都精,都是那么好糊弄的?
如果韩寒是假的,一早就被这些人揭穿了,还轮得上方肘子? |
|
s********n 发帖数: 26222 | 3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mokinggun (硝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方舟子习惯性剽窃和一稿多投的历史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ug 10 09:11:02 2011, 美东)
ZT自亦明
方舟子生于福建省云霄县。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我小时候我家住在一家大院里。这
座大院是原来当地首富的住宅,三层的楼房,非常的气派,当街的墙上有守卫用的枪眼
,护家的大门则足足有三寸厚。一九四九年当地首富全家乘自己的汽船逃到台湾,房子
便充了公,分给三户干部,每户一层,我家住二楼。”(方舟子:《公安局长与父亲》
,见1994年4月26日《中央日报》,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gongan.txt)
亦明注:这样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无所顾忌地偷、抢别人的东西打下了牢固的思
想基础。
【1974-1980年左右】
上小学。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据说我小时候长得人见人爱,是真心喜欢呢,还
是看在父母面子上的假意应承,早熟的孩子最清楚不过了。”(方舟子:《汤经理》,
见... 阅读全帖 |
|
D***n 发帖数: 6804 | 34 所以杂文就可以随手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是么?敢情我居然10岁就是一个杂文大家,LOL。 |
|
z*****3 发帖数: 15515 | 35 这世界上写杂文的人有多少?数不过来。能写得让人看懂的有多少?少了很多。写成大
家的有多少?那就数的过来了。我从没说韩寒是个杂文大家,我也不知道他是否自封了
专业作家,我向你求证,你避而不答也就罢了,不过你要觉得会写就等于大家,我劝你
还是醒醒。
LOL。 |
|
D***n 发帖数: 6804 | 36 嘿,你怎么偷偷在鸡窝上打引号?韩寒的文体同意你这么做了么?万一别人说的是他家
的养鸡场要扩建,需要赶紧挪车到别的地方去咋办?你不就理解错了?
这可是杂文,杂文就是什么省略都可以来,懂么? |
|
j*********n 发帖数: 6034 | 37 我很少看小说,尤其长篇。耐不住性子,不喜欢编织过分的情节。
喜欢CSI那种短平快的逻辑分析推理。
很多以前课本都是后来长大了才明白鲁迅说的是啥,虽然语文课能拿第一名,作文能让
老师当范本,主要是我听明白了老师要什么,按照做数学题的思路做的语文。。。
我们这代人很多人根本谈不上文学,完全没有正确的深入的教过。就是初高中水平。
所以,也只能写杂文。方舟子那样的按照学术论文标准,考古韩寒的初中水平的杂文(
我不觉得韩寒写作语文水平有多高),那显然韩寒稍微经过修辞的作品都是代笔。
方一开始的逻辑就不成立。 |
|
D***n 发帖数: 6804 | 38 我来帮你贴,不用劳你在那里断章取义:
发信人: Decon (Decon), 信区: Automobile
标 题: Re: 韩寒:6号赛车的故事---顺便黑了一下肘子,大家能看出来不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13 19:04:44 2013, 美东)
所以杂文就可以随手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是么?敢情我居然10岁就是一个杂文大家,LOL。 |
|
z*****3 发帖数: 15515 | 39 敢情我居然10岁就是一个杂文大家
这话是你自己说的吧? 来,你给我分析一下这话是什么意思。你是杂文大家,还是不
是? |
|
s********n 发帖数: 26222 | 40 ZT自亦明
方舟子生于福建省云霄县。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我小时候我家住在一家大院里。这
座大院是原来当地首富的住宅,三层的楼房,非常的气派,当街的墙上有守卫用的枪眼
,护家的大门则足足有三寸厚。一九四九年当地首富全家乘自己的汽船逃到台湾,房子
便充了公,分给三户干部,每户一层,我家住二楼。”(方舟子:《公安局长与父亲》
,见1994年4月26日《中央日报》,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gongan.txt)
亦明注:这样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无所顾忌地偷、抢别人的东西打下了牢固的思
想基础。
【1974-1980年左右】
上小学。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据说我小时候长得人见人爱,是真心喜欢呢,还
是看在父母面子上的假意应承,早熟的孩子最清楚不过了。”(方舟子:《汤经理》,
见《方舟子诗文集》,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tang.txt)
亦明注:被人哄着、捧着,至今被方舟子视为“理所当然”。
【1980年-1983年】
上初中。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上了初中,文学才能开始显露...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26222 |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mokinggun (硝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方舟子习惯性剽窃和一稿多投的历史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ug 10 09:11:02 2011, 美东)
ZT自亦明
方舟子生于福建省云霄县。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我小时候我家住在一家大院里。这
座大院是原来当地首富的住宅,三层的楼房,非常的气派,当街的墙上有守卫用的枪眼
,护家的大门则足足有三寸厚。一九四九年当地首富全家乘自己的汽船逃到台湾,房子
便充了公,分给三户干部,每户一层,我家住二楼。”(方舟子:《公安局长与父亲》
,见1994年4月26日《中央日报》,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gongan.txt)
亦明注:这样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无所顾忌地偷、抢别人的东西打下了牢固的思
想基础。
【1974-1980年左右】
上小学。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据说我小时候长得人见人爱,是真心喜欢呢,还
是看在父母面子上的假意应承,早熟的孩子最清楚不过了。”(方舟子:《汤经理》,
见... 阅读全帖 |
|
k****a 发帖数: 7077 | 42 那个叫鲁迅的终于滚蛋了
近来,由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新版语文教材中逐步剔除鲁迅的文章,引来一片争议
,赞者有之,阻者有之。而笔者认为,在近年来对鲁迅话题经历了沉默、回避、冷淡的
过程后,现在让其滚蛋,已经是时候了。
鲁迅之所以滚蛋,是因为那些曾经被其攻击、痛斥、讥讽、怜悯的人物又一次复活
了,鲁迅的存在,让他们感到恐惧、惊慌、卑怯,甚至无地自容。
看看:
孔乙己们复活了。并且以一篇《‘茴’字有四种写法》的论文,晋级为教授、学者
、国学大师;也不再提心吊胆地“窃书”了,而是平心静气地在网络上“窃文” 了;
不仅可以舒坦地“温一碗洒”,而且还能以其博导的诱惑力对“伊”来一把潜规则了,
他岂能让鲁迅揭了他前世的底?!
“资本家的乏走狗”们复活了。尽管它们披上了精英、专家的外衣,但依然“看到
所有的富人都驯良,看到所有的穷人都狂吠”,他们或装神弄鬼地玩弄数字游戏,鼓吹
物价与美国接轨、工资与非洲接轨的必然性与合理性;或干脆作了外国人欺诈中国的“
乏走狗”,与其里应外合、巧取豪夺。它们岂容鲁迅再一次把它打入水中?!
赵贵翁、赵七爷、康大叔、红眼阿义、王胡、小D们复活了。有的混入警察队伍,
有的当上... 阅读全帖 |
|
p*****c 发帖数: 20445 | 4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iology 讨论区 】
发信人: methanol123 (meoh), 信区: Biology
标 题: 饶毅其人其事 by 施一公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9 20:55:15 2013, 美东)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6212-748521.html
施一公
【序言:从我听说和认识饶毅算起,已经有十五年了,但直到2005年才把他当作自己的
朋友。而我们真正一起做事、我比较深入地理解饶毅的想法并成为莫逆之交,则发生在
2008年我全职回国以后。在别人面前我常常主动提起饶毅,评论他和他做过的事情,因
为我总觉得他留给大家的印象过于片面或偏激,他的另外一面很少为人所知,所以也一
直想写篇关于饶毅的文章。但真正开写,才发觉要把饶毅丰富多彩的性格、行事方式和
做过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写出来,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篇博客从起意动笔到完成
历时一年多,也不过是择其一二,讲讲我眼中的饶毅。】
“闲人”饶毅:1998-2001
说实在的,1998年,刚刚听说和认识饶毅的时候对他印象欠佳。当时,我刚刚开始
... 阅读全帖 |
|
f*********n 发帖数: 292 | 44 我看王朔
文章提交者:苏三 加贴
苏三
读《狗眼看人低》
一.
我没有想过把王朔与余杰放在一起做对比。但是我手中恰好有两本“金刺猬丛书”,一本
是余杰的《谁是白痴》,另外一本是王朔的《狗眼看人低》,看着王朔我就想起来刚刚读
过的余杰,觉得他们俩还是有许多可以比较的地方。
首先,这两人都是中国上个世纪末著名的文化人,尽管一个主要是写小说的,另外一个是
写杂文的,但他们俩共同从不同的侧面对中国造成了一定的文化冲击,其实他们俩都既写
小说又写杂文随笔,都关注社会。
这两人都以鲜明的个性著称,否则他们也不会名列“金刺猬从书”了。刺猬,刺儿头也。
据说两个人以骂人闻名。看来是这样。
但论文学成就,以及对中国社会深层的冲击王朔应该说远远超过余杰,两人根本就不在一
个层次上。假如说余杰是那种一眼就让人就望穿了的人,对于王朔我真的有说不准的感觉
,甚至不敢说,王朔太复杂了。
我喜欢王朔。但也可能是年龄的缘故,我在年龄上更接近王朔,王朔是50年代生人,我是
60年代生人,都知道“文革”是什么模样。按说余杰是70年代生人,但我死活就是看不上
余 |
|
C***r 发帖数: 759 | 45 里面有提到一些他在哥廷根求学的经历,但比“留德十年”里的记叙简洁。
《论世文聚》简介: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文成一体,年届耄耋,仍时有佳作问世,深
受读者欢迎。其杂文随笔说理入里,抒怀真切,字里行间,透露出温馨、亲切、机趣、厚
实、深刻来,可谓是杂文作品的“另类”。本集收文一百余篇。
我现在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他虽已长眠地下,但是他那典型的“我的朋友”式的笑容
,仍宛然在目。可我最后一次见到这个笑容,却已是五十年前的事了。
1948年12月中旬,是北京大学建校五十周年的纪念日。此时,解放军已经包围了北平
城,然而城内人心并不惶惶。北大同仁和学生也并不惶惶,而且,不但不惶惶,在人们的
内心中,有的非常殷切,有的还有点狐疑,都在期望着迎接解放军。适逢北大校庆大喜的
日子,许多教授都满面春风,聚集在沙滩孑民堂中,举行庆典。记得作为校长的适之先生
,作了简短的讲话,满面含笑,只有喜庆的内容,没有愁苦的调子。正在这个时候,城外
忽然响起了隆隆的炮声。大家相互开玩笑说:“解放军给北大放礼炮哩!”简短的仪式完
毕后,适之先生就辞别了大家,登上飞机,飞往南京去了。我忽然想到了李后主的几句词
:“最是 |
|
h******o 发帖数: 207 |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stjoseph (亲亲小鸭头),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焦国标简历
发信站: Unknown Space - 未名空间 (Fri Apr 9 18:29:00 2004) WWW-POST
http://www.qikan.com.cn/gbqikan/teyuearticle.asp?authorid=2812
焦国标
1963年生,河南杞县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报刊言论作家,杂文
家。河南大学文学学士、古代汉语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博士。出版有《奉献与义务
的边际》、《新闻之外的敏感》、《独立的悲伤》和《你根本吓不住人家》四部言论、杂
文作品集,以及新闻史读物《名士风流——文化名人的报刊生涯》。近年发表言论和杂文
上百万言,许多大型新闻综合类网站,如新浪网、中青网、千龙网、新华网、人民网等等
,都能搜索到他的作品。出版著作: 《奉献与义务的边际》,报刊言论集,中国华侨
出版社,1998年。 《文化名流的报刊生涯》,新闻史传,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
《新闻之外的敏感》 |
|
q*********8 发帖数: 5776 | 47 他的杂文更多体现思想的力量,到小说思想的力量被发酵,更直接的是文字的美,
包括语言的节奏,结构的巧思,那种整体萦绕的氛围。从前在水木跟人聊这个话题
举过一个不甚恰当的比喻,小波的杂文相当于男女摸摸手摸摸脚,小说就是真的
男欢女爱了。衷心希望所有喜爱小波的人都能享受他的小说。我的宠儿是万寿寺,
虽然黄金时代很好。可能就是前面那位老兄提到的初恋情结,第一次读小波就是
从万寿寺开始。这部小说承载我私人的回忆,也被它打上烙印,从而对我来说变成
独一无二。今天突然看到小波的影像有点激动,胡乱感慨一通。我们每人都被岁月
挟裹,一去不复返 |
|
b**********e 发帖数: 5571 | 48 放狗搜,你想看小说还是杂文啊?
杂文的话我最近在看沉默的大多数,挺不错的 |
|
t******1 发帖数: 404 | 49 野百合花
作者:王实味
王实味(1906—1947),河南潢川人。曾在延安中央研究院文艺院研究室任特别研究
员。写过一些文艺评论和杂文,如《政治家·艺术家》、《野百合花》,还翻译过一些
作品。
王实味是建国前第一个因为写文章而蒙难的人。这篇文章就是著名的《野百合花》。事情已经过去快60年了,虽然以后也发生过类似的文字狱,但现在来看王实味因为一篇文章而招来杀身之祸的过程,仍然觉得触目惊心。它赖以发生的思想、文化和社会基础值得人们思考。同时,这一事件也颇具典型性和代表性,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在人文关怀的目光中,日渐显示出那九死不悔的精神光芒。
前记
在河边独步时,一位同志脚上的旧式棉鞋,使我又想起了曾穿过这种棉鞋的李芬同
志——我所最敬爱的生平第一个朋友。
想起她,心脏照例震动一下。照例我觉到血液循环得更有力。
李芬同志是北大1926年级文预科学生,同年入党,1928年春牺牲于她的故乡——湖
南宝庆。她的死不是由于被捕,而是被她的亲舅父缚送给当地驻军的。这说明旧中国的
代表者是如何残忍。同时,在赴死之前,她曾把所有的三套衬衣裤都穿在身上,用针线
上下密密缝在一起:因为,当时宝庆青年女共产... 阅读全帖 |
|
u**c 发帖数: 17972 | 50 杨恒均
----就我的一段经历和思想变化与青年网友交流
我为什么不删除愤青们的留言
今年三月份在国内和讯网站开了第一个博客,九月份又在网易开就了第二个博客。在这
两个博客上,我写了一些评论、杂文和日记,我以前只写过小说。在读者和网站管理员
的支持下,两个博客都还热闹。
青年网友中很多是认同我的观点的,这让我大喜过望,但也有不少网友无法接受我的观
点,特别是对我文章中处处批评中国大陆政治腐败和社会丑恶现象表示不理解甚至反感
。支持和反对我的网友在我博客留言中也就形成了旗帜鲜明的两极:支持的相见恨晚,
赞扬有加----有些过誉之词让我都不好意思;反对的慷慨激昂,口诛笔伐,有些更是竭
尽侮辱之能事。至于我,当然不能免俗,自然也是对赞誉的沾沾自喜,对批评的心有不
甘和心有余悸,但我得私下承认,批评的留言往往让我过目难忘。
不少读者的批评确实值得我揣摩和深思,有些弥补了我经历和认识不足造成的缺陷,我
在这里表示衷心感谢。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批评和攻击完全是无厘头,其中大部分是一些
青年网友,一看到我批评中国的文章甚至标题就义愤填膺,激起了平时深藏难露的爱国
热情,对我一通攻击甚至辱骂。看过我博客留言...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