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 发帖数: 1480 | 1 在你面前,不敢提文笔。想当年你当文学社长时,文笔迷倒万人罢。 |
|
E********t 发帖数: 2447 | 2 ☆─────────────────────────────────────☆
qingshi601 (青石村) 于 (Sun Feb 24 16:25:29 2013, 美东) 提到:
我是“舞刀弄枪版”的新丁。从2003年买第一枝枪起, 玩枪已有十年,但知道卖买提
的枪版,是在十个月前。对它的了解,只如管窥冰山的一角。按说最没有资本写“枪版
与我”,但新人的立意视角或许与众不同 , 故大胆作文,或能拾遗补阙,填一个感悟
枪版的缺口。
同志者,志同道合,趣味相投之士也。当前社会流行的进柜出柜的同志,不在本文所指
之列。枪版众生芸芸,面貌大不相同:有人老持成重,言必有据;有人血气方刚,气概
飞扬;有人慷慨豪迈,一诺千斤;也有个别人锱铢必较,言行猥琐。 有人纯粹玩儿枪
,枪是玩具;有人注重枪的日常实用性,枪是工具;有人怀末日危机感,枪是反抗暴政
、保障家人安全的最后屏障;有人具经济头脑,枪是增值保值的赚钱机器。更多的人是
各种动机兼而有之,除了想持刀拥枪本身,说枪版上人人“同志”,看似颇不着边际。
其实不然。
男人爱兵器,直如女人爱珠宝衣妆。“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阅读全帖 |
|
k********5 发帖数: 2321 | 3 I haven't read it myself. please start 888
射手和天蝎是同一个年级的学生,射手读职业,而天蝎读高中。射手她是个文静、优秀
的女生,又是
学校里文学社的社长;天蝎则是个学习平平,无一特长的男生,这两个人本应该象平行
线那样,不会
有交点的,但是,世间的事情是很难预测的。
一天,天蝎一个人在闲逛着,面前出现了一个身影,在向路人发派传单。原来
这正是和他同一
学校的射手女生。那时,射手穿着青绿色的上衣,牛仔裤。微风轻轻地吹动她那飘逸的
长发。这一幅
美丽而又青纯的画面,深深的刻在天蝎的心里!
天蝎终于开始了他人生新的路程……
在学校,天蝎用了大半个学期来打听她,让她注意自己。在朋友的介绍下,射
手认识了天蝎。
然而,时间过的很快,一个学期一下子就只剩下2个星期了,天蝎决定写一封表白信,
交给了射手!
过几天,射手回信了,信上射手说,现在是读书的时候,不想想这写些事情,只希望和
天蝎做朋友。
于是天蝎对她说,他会等她的,可是,射手却对他说,不要等她了,她已经有了喜欢的
人了。不过,
天蝎 |
|
R*Q 发帖数: 179 | 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rose 讨论区 】
发信人: cindy1129 (jiajia), 信区: Prose
标 题: 驰骋网络这些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26 15:16:09 2012, 美东)
和网络真正的触碰可以追溯到和老公谈恋爱的时候,当时他读研究生的一个同学是
Q坛高手,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所有时间都在QQ上呼风唤雨。我好奇,于是申请了一个
QQID,“天使泪珠”(中学时代文学社的名字),我第一次开始聊天,找到一个陌生人
,一字一字缓慢敲出了:“你好,我是第一次上网聊天……”对方回复:“骗鬼呀,”
我的网络生涯从此开启。这个QQ号一直沿用到现在,按我的话,本人不做亏心事,生不
改名,死不改姓。
网络是个神奇的东西,他给人类提供大量的信息,拉近了人们的距离。白天带着面
具的都市人,夜晚可以卸下一切伪装到网路里找寻一份安逸。都说网络没有真相,但我
身边不乏有网恋成功的例子,我大学好友还网络了一个洋老公,加上现代社会形形色色
的网络名人,我真的相信网络可以制造神话。
我是喜欢动笔杆子的人,除了网络查阅需要的信息,我喜欢看网络文... 阅读全帖 |
|
l****i 发帖数: 20439 | 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两首好歌 提起这些大学文学社或者文学刊物 我就牙根发痒啊 那帮家伙泡妞太方便了 |
|
H******e 发帖数: 4682 | 6 请勿置顶,勿上首页
WH让我写点啥交流交流, 虽然才思枯竭, 也得勉为其难。 请问版上曾经的文艺青年,
在你们的文青时代, 都做过些什么离经叛道的行为? 现在还在文艺的路上吗? :)
曾经的文艺青年
在中学时期, 和男生A、B, 都曾经是校文学社的栋梁啥的。 A来自遥远的山区, B来自
市区。 A中学后见过一面, B中学后未曾谋面。 因着一点旧事, 联系了A, 聊到B, A提
到, B后来曾经在冬天, 穿着棉布拖鞋, 散步经过市区通往A的山区的渡口, 心血来潮,
就穿着棉布拖鞋, 渡轮过江, 再坐几个小时的长途车, 拜访A。 A的口气中, 隐隐约约
有炫耀两人交情的味道。
在那些为诗歌和文学痴狂很多时候又分不清对错的中学时期, 我大概也是极其喜欢这些
离经叛道的行为举止并且有可能模仿的吧。 现在听来, 觉得拜访A, 一个很熟的朋友,
另当别论, 但是并非紧急情况, 穿着棉布拖鞋渡轮、坐长途车很不符合社会规范, 很
不得体。 再回想中学时期, 分不清对错, 不听教导, 又欠缺八面玲珑的能力, 一意沉
溺于诗歌、文学和一些偏激的西方哲学, "潦倒不通世务", "行为偏僻性乖张", 成为老 |
|
|
m**********7 发帖数: 355 | 8 唉,那是你们文学社的小圈子list,我哪有资格? 人给我个站短,还看到娃相片了,
知足了... |
|
M**********t 发帖数: 1842 | 9 看怎么定义成名了,他成名的两本书火与冰,铁屋中的呐喊都是98年出版的,
黑马丛书,那个系列包括孔庆东的47楼207,摩罗的什么。 那仨就是那时候被捆在一起
销售的。 估计你那时候不在北京,又忙于风花雪月五香粉之类的,没太关注吧,西西。
你说的那些事情都是他成名之后的,工作被解聘,余秋雨怎么不忏悔之类。
我对余杰关注很少,上一次还是有朋友说起侨报的任寰在讽刺他,因为提到五四文学社,
过去瞅了一眼,呵呵。 不过这次对他被国保粗暴对待深表同情。 |
|
a*********7 发帖数: 30080 | 10 刚刚又认真读了一遍,发现那段话不是韩爸说的,是他摘录1999年10月27日,《文汇报
》刊载题为《语文60分的孩子写出长篇小说》的文章。所以不存在文学家夸大的问题。
在这一章,后面还提到一段挺有意思的当时的松江二中老师的话,
http://book.kanunu.org/files/chinese/201101/1003/7121.html
媒体对韩寒的关注和报道,引起了松江二中一些老师和领导的担心和不快。松江二中政
教主任洪韵焘在《少女》杂志2000年第8期上呼吁:《千万不要再炒作韩寒了》。
-------------------------
“曾记得,去年(1999年)11月份期中考试刚结束,我校文学社组织了一次南浔之行,韩
寒随队前往。途中,他很高兴地对我说,这次期中考试我进步了,物理肯定及格,数学
也比以前好,而且很自信地说,期末我的目标是消灭红灯,看着韩寒真诚而兴奋的目光
,我打心底里为他高兴。因为韩寒是否能把功课学好的关键在于他自己。况且,他要将
功课学好,并非像某些媒介不负责任的断言,会牺牲他的"个性化发展"。
然而此后,报界、电视台对韩寒的炒作日益火爆,随之而来的副产品... 阅读全帖 |
|
C***3 发帖数: 2226 | 11 温学古太多恐怕很难开宗立派吧?从前金古看完,郁闷了好长一段时间的时候,突然看
到了温的杀楚,不知道算不算四大名捕系列,因为现在内容全都忘了,很惊艳的感觉,
好象古龙再世的样子。卧龙生就没看过乐。话说也就古龙的调调好学,金梁都不好学,
学金没他的文化修养,学梁没他的古诗词修养,他的古诗词创作是名家传授,经过专业
训练的说,连带着传统文化的修养也就上去乐。俺在中学写武侠小说也是学金,大概在
文学社的墙报登了也不是一次还是两次,就被老师让撤下来乐,不是因为学古,是因为
学校根本不让登武侠小说,哈~ |
|
j******n 发帖数: 21641 | 12 杨银波:踏上摇滚路的底层草根
难忘那台破旧录音机
“你一个来自中国贫困农村最底层、最边缘、最草根的人,怎么就成了立志要进入大众
主流视野的摇滚歌手?”在27岁签约公益歌手以后,两年以来,这是我听到的最直接的
质问。摇滚乐其实与出身无关,与贫富无关,只与灵魂相连。29年的坎坷人生路,充满
了无数的艰辛、挣扎、奋斗、怒放和不妥协,这样一个我,就拥有这样的灵魂。去年和
今年两次到香港,两次都获悉香港社会运动中各种人群齐声高唱Beyond乐队的歌,联想
到Beyond乐队的草根出身、追求正义、抗衡主流,且具备世界人文关怀精神,几乎成了
香港自由火炬的代表,回过头来我再重新面对传统农村农民的孩子向摇滚歌手挺进的问
题,感慨尤深,忆起往事点点滴滴,不由得黯然泪下。
我的童年,可能比更多同龄人的精神资源更显枯竭,更感孤独,亦更为早熟。如今回想
起来,音乐的最初启蒙,其实来自八叔家的那台破旧录音机。八叔的少年时代,有两个
热爱听歌的朋友,他们三人如同死党,会些霹雳舞,也常带来一盘盘磁带。每天早上5
、6点钟,在荒凉落寞的山顶瓦房,八叔都会将录音机的声音开到最大,即使爷爷数次
痛骂也未有收敛。我第一次走... 阅读全帖 |
|
b***e 发帖数: 15201 |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rose 讨论区 】
发信人: cindy1129 (jiajia), 信区: Prose
标 题: 驰骋网络这些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26 15:16:09 2012, 美东)
和网络真正的触碰可以追溯到和老公谈恋爱的时候,当时他读研究生的一个同学是
Q坛高手,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所有时间都在QQ上呼风唤雨。我好奇,于是申请了一个
QQID,“天使泪珠”(中学时代文学社的名字),我第一次开始聊天,找到一个陌生人
,一字一字缓慢敲出了:“你好,我是第一次上网聊天……”对方回复:“骗鬼呀,”
我的网络生涯从此开启。这个QQ号一直沿用到现在,按我的话,本人不做亏心事,生不
改名,死不改姓。
网络是个神奇的东西,他给人类提供大量的信息,拉近了人们的距离。白天带着面
具的都市人,夜晚可以卸下一切伪装到网路里找寻一份安逸。都说网络没有真相,但我
身边不乏有网恋成功的例子,我大学好友还网络了一个洋老公,加上现代社会形形色色
的网络名人,我真的相信网络可以制造神话。
我是喜欢动笔杆子的人,除了网络查阅需要的信息,我喜欢看网络文... 阅读全帖 |
|
g*******4 发帖数: 1889 | 14 看到标题差点眼眶就湿润了。。。
这是当年小弟我和几个自称的”文学青年“的接头暗号。。 后来还骗了经费场地组了
文学社,油印了诗集+散文集。几个小屁孩还找来舒乙做”顾问“。 |
|
x*******a 发帖数: 11067 | 15 找一段吧。第一句,除了学生物课的高中生,谁还记得原生动物的伪足是啥?
林雨翔就太平多了。他的爱意就像原生动物的伪足,随处可以萌生,随时又可以收
回到身体内。操控自如的快乐是罗天诚所没有的。
林雨翔另一方面被逼在抓学业,家里的作业每天都要做到半夜,白天在学校里接受
素质教育,晚上在家里大搞应试教育。人的精力一少,爱意就少。林雨翔宁愿这样按兵
不动。
文学社这里,林雨翔已经逃了几次。上回那篇参加全国征文比赛的大作已经凑出了
交了上去,杳无音讯。
一天他收到他表哥的信。他大哥现就读于一所名牌大学中文系,高二时,他就把唐
寅的招牌抢掉,自封“江南第一大风流才子”,自夸“妙文无人可及,才华无与伦比”
。高考如有神助,竟进了一所许多高中生看了都会垂涎的高校。进中文系后狂傲自诩是
中国第一文章巨人,结果发现系里的其他人更狂傲,“第一”都排不上名次,那里都从
负数开始数了。和他同一寝室的一位“诗仙”,狂傲有方,诗才横溢,在床头贴一幅自
勉,写道“文思如尿崩,谁与我争峰”,吓得众生俯首认输。这自勉在中文系被传为佳
话,恨不能推为本系口号。中文系在大学里是颇被看不起的,同是...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16 我把结尾的链接里的新闻其他部分也贴一贴——监狱里的图书室比我家还整洁,羞愧…
…犯人“平均每月阅读达50小时以上”——更加惭愧了……
梅州监狱数据显示,普通犯偏爱励志和技术类书籍,职务犯多爱看领导学和《易经》
新快报记者昨日从梅州监狱采访了解到,不少服刑人员闲暇时间喜欢读书,平均每月
阅读达50小时以上。相较一般犯人偏爱励志和技术类书籍,职务犯的喜好“高端”不少,
他们多喜爱领导学和《易经》等。
新快报记者 黄 琼 通讯员 尹华飞 阚淼 陈远泉
《武媚娘传奇》《刑法》借阅量居高不下
梅州监狱教育科林主任向新快报记者介绍,上世纪90年代,不少犯人爱看《知音》、
《故事会》等偏小说类书籍,如今不少80后犯人更倾向于读一些趣味性和实用技能类书
籍,如科幻类、电脑类、种植类等,“有意识地为自己以后出狱作累积”。
从梅州监狱统计的书籍借阅总排名来看,《电脑》、《刑法》、《武媚娘传奇》和
《心理健康指南》等书籍的借阅量居高不下,而其中十监区的借阅榜显得截然不同,其借
阅量排名前三的书籍分别为:《企业领导者》、《易经》和《黄帝内经》。
在梅州监狱集中关押了70余名职务犯,其中不乏厅局级高官。该监区罗... 阅读全帖 |
|
N********e 发帖数: 3048 | 17 蝉蜕 - 王安忆
北岛嘱我写顾城,纪念纪念他。一转瞬,顾城他已经走了二十年。二十年的时间,正是
从青年到中年,倘若活着,应是向晚的年纪,而如今,留在记忆中的,还是大孩子的形
貌。不知道老了的顾城会是什么模样,要是小去二十年,却能想得出来。
顾城的父母与我的父母是战友兼文友,尤其是他父亲诗人顾工,常到我家来。“文
革”期间,带来他在上海的堂妹,顾城应该称表姑的。巧的是,这一位亲戚与我们姐妹
同在安徽一个县份插队落户,那个县名叫五河。后来我离开了,我姐姐则招工在县城,
顾家妹妹凡进城都会上我姐姐处休整休整,过年回沪,也要聚,之间的往来一直持续到
现在。所以,要这么排,我又可算在顾城的上一辈里去。事实上,这些关系最终都烂在
一锅里,结果还是以年龄为准则,又因相近的命运和际遇,与顾城邂逅在八十年代末。
之前我并未见过顾城,他父亲虽为熟客,双方的儿女却没有参与大人的社交。我母
亲见过顾城,仿佛是在北京,诗人顾工招待母亲去香山还是哪里游玩,顾城也跟着。顾
工带了一架照相机,印象中,他喜欢拍照,在那个时代拥有一架照相机也是稀罕的。有
一回到我们家,进门就嚷嚷着要给我们拍照,不知哪一件事情不遂意,我当... 阅读全帖 |
|
a*o 发帖数: 25262 | 18 鲁迅﹕族魂还是汉奸?(之一)
清水君
本刊主编前言:清水君先生的文章“鲁迅──汉奸还是族魂?”,在网路发表之后
,引起很大反响。作者在修改定稿之后,又将该文投寄给了本刊,希望能够发表。本刊
在阅读了修改稿之后,认为,这无疑是一篇很出色的反思文章,选中的又是鲁迅这么一
尊“文神”,揭示的则是历史的真实,和对鲁迅崇拜的历史性荒唐。应该说,它不仅是
中国大陆人民反思现代历史的一个杰出成就,而且,也是中国大陆文学界反思中国新文
学史的一个重大成果,更是对大陆文学界姗姗来迟的文学史反思,敲了一记响亮的警钟
。本刊既以澄清中国现代史为己任,则澄清中国现代历史的一个部份──中国新文学史
,也就是应有之义了。所以,本刊十分高兴地发表清水君的这篇文章,并将这篇文章当
作“鲁迅研究和批判专题”的开篇力作,来予以郑重的推荐,以使我们从反思鲁迅为始
的新文学史反思工作,能够卓有成效地开展起来。
从小的时候,我们就被强加了一种观念:鲁迅是中华民族之魂!这不仅有毛主席他
老人家所高度颂扬的“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为证,也有1936年鲁迅逝世时,其身躯上
所覆盖的“民族魂”旗帜为证。
后来读书,几乎每个学期都能读到鲁... 阅读全帖 |
|
x5 发帖数: 27871 | 19 ☆─────────────────────────────────────☆
xuaner223 (队长) 于 (Thu Dec 15 11:30:45 2011, 美东) 提到:
从现在开始只叫你skydive
☆─────────────────────────────────────☆
foolsgold (想戒宅) 于 (Thu Dec 15 11:32:28 2011, 美东) 提到:
何必发这大火呢?我也不知道这片子拍的啥,如果你问我怎么看这片子,我会说no
idea。
☆─────────────────────────────────────☆
tyning (Mens et Manus) 于 (Thu Dec 15 11:33:32 2011, 美东) 提到:
肿么了?
☆─────────────────────────────────────☆
xuaner223 (队长) 于 (Thu Dec 15 11:34:16 2011, 美东) 提到:
☆─────────────────────────────────────... 阅读全帖 |
|
s*****e 发帖数: 21415 | 20 高中的时候主编过校报,中学六年玩了六年文学社
高中生作文啥样,我还是知道的。
呵呵,不过办报纸还真的挺欢乐。HH如果靠代笔,在文坛时混不长久的,要不怎么去开
赛车了呢?
反正一个人不可能骗所有人一世,以后岁月还长,大家可以等着看。 |
|
s*****e 发帖数: 21415 | 21 我觉得,红衣大叔唱的好啊,假的就是假的。。。
呵呵。。 我不太看重学历,不过hh自己写的赛车博客文字颠三倒四,几乎句句不通。
我一个自诩初中一年级开始玩文学社,写影评,办校报的文化人,是不能fall for这么
明显的trap的。。
文化人要有一定的文字敏感性。。 呵呵
了。 |
|
|
s******l 发帖数: 5529 | 23 说说给老师的歌吧。也说说你印象深刻的老师,有包子:)
我爱米兰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Zo4-uP95Ho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语文老师是初一时的李老师,她是北方人,高高大大,戴一副眼睛,
头发有些花白,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笑声爽朗,她是我们学校唯一的北方人。李老师很
受学生欢迎,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她总是站在我们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比如没有哪个老
师支持我们听流行歌曲的,都说那是低级趣味,但是李老师恰恰相反,她不但不鄙视流
行歌曲,还爱唱,我到现在都还记得她唱小虎队的《爱》,“让我们自由自在的恋爱”
,觉得这个老师真可爱!
李老师非常善于鼓励学生,在她的鼓励下,我参加了几次作文比赛,拿了几个小奖,记
得其中有一篇是写金鱼的,我在一个同学家盯着她家的大鱼缸看了一下午,写了一篇作
文,在市里比赛只拿了优秀奖,本来没信心了,但是在老师的帮助下修改了一下,增加
了一些内容,参加全国比赛居然拿了二等奖,把我高兴坏了。看来老师的修改很重要阿
!:p
李老师办了一个文学社,叫“荒地”,每个月都会出一期刊物贴在学校的橱窗里,我也
加入了这个社。“荒地”办了十年,刊物也 |
|
h*******y 发帖数: 304 | 24 方老师说“《三重门》的作者是一个中年猥琐男。”
给了我很大启发,我运用方老师的方法经过考据,终于证明了方老师这一观点,并进一
步核实该代笔者为一名“中年猥琐秃头男”
请看证据链:
证据一:
------------------
雨翔进文学社的愿望自然实现了,庄老师就是那个挑蟋蟀的主考官,笔名庄周,研究历
史的人习惯了古书的自左到右读法,大家都戏谑地叫他“周庄”,市南三中一个资深历
史老师与“周庄”是挚友,看到这个名字触动了历史神经,觉得叫“周庄”还不爽,再
深入一层,叫沈万三,为显示亲昵,扔了“沈”字,改三为山,直呼“万山”。老师之
间如此称呼,学生当然不会客气,碰面都叫万老师。
万老师的年纪远没有表面上伪装的那么大,书写出了三四本。自古文人多秃头,万
山噩运难逃,四十岁开始微秃,起先还好,头上毛多,这里秃了,顶多那里梳过去一点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后来愈秃愈猛,支援部队力不从心,顾此失彼,照顾不周,终
于秃到今天这个成绩。万山戴过假发,教师运动会上掉了一次,成为千古笑料,不敢再
戴,索性放逐那个脑袋。
点评:据各种图片资料,韩寒自己一直头发很长,从来没有脱发过,不可能对秃发的症
状... 阅读全帖 |
|
h*******y 发帖数: 304 | 25 关于《三重门》代笔人就是方舟子的考证二)
上一回考证说道《三重门》的作者是一个”中年猥琐脱发男”,
但很多网友指出”中年猥琐脱发男”很多啊,怎么能证明就是方舟子老师呢?
我也思考很久,决心回到文章中去考证,这一考证不要紧,坏了!这里面问题大了!
请看证据链:
证据一:
------------------
万老师的年纪远没有表面上伪装的那么大,书写出了三四本。自古文人多秃头,万
山噩运难逃,四十岁开始微秃,起先还好,头上毛多,这里秃了,顶多那里梳过去一点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后来愈秃愈猛,支援部队力不从心,顾此失彼,照顾不周,终
于秃到今天这个成绩。万山戴过假发,教师运动会上掉了一次,成为千古笑料,不敢再
戴,索性放逐那个脑袋。
点评:这是之前大家看到过的,这位脱发中年男子“万老师”名叫“万山”,取这个名
字“万老师”有啥含义没?
其实很简单,脱发“万老师”是暗指“方老师”头上少了一点东西。
那“万山”又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是出自李白的“轻舟已过万重山”...不得不让人
佩服方舟子老师文笔的巧妙
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方老师暗喻现在自己一个人遇到了难处,八个方教徒前来
帮忙的感人... 阅读全帖 |
|
p******e 发帖数: 897 | 26 "韩寒描述退学到2008年那段生活,蹦出两个短语:“孤独,深深的孤独。”"
"他总在悄悄地、故作轻松地、但拼命地写。他害怕“如果不坚持写,有一天世界就把
他忘了”。"
2000年,十几岁的少年韩寒要处理的是与整个成人世界的紧张关系,这个巨大难题逼迫
他做出回应,有时候用无所谓的态度,有时候用无礼的语言,有时候干脆拒绝对话。
这是个死结,世界和他彼此都不会退让一步。
一本《三重门》依然没有彻底地证明自己,“差生”韩寒退学了。当他走出学校大门的
时候,头上插满了各种标签:“问题少年”、“差生”和“异端”。他和教育制度格格
不入,互相轻蔑。
如今身陷舆论中心的韩寒曾经“非常孤独”,曾经“害怕被世界忘记”。他的应对办法
是努力地赛车,同时拼命地写。 (南方周末记者 王轶庶/图)
在后来央视的《对话》栏目里,韩寒和在场的成人们各说各话,差一点直接吵起来。
退学事件连带地羞辱了家庭,父母在同事和朋友的不断询问下十分难堪。这一点对所有
背景普通的家庭都可想象。有很长一段时间韩寒和父母关系紧张,他干脆住在乡下爷爷
奶奶家里。
在《萌芽》主编赵长天眼里,一直存在着两个韩寒,一个态度激烈粗野无礼口无遮拦,... 阅读全帖 |
|
a*******o 发帖数: 372 | 27 2000年,十几岁的少年韩寒要处理的是与整个成人世界的紧张关系,这个巨大难题逼迫
他做出回应,有时候用无所谓的态度,有时候用无礼的语言,有时候干脆拒绝对话。
这是个死结,世界和他彼此都不会退让一步。
一本《三重门》依然没有彻底地证明自己,“差生”韩寒退学了。当他走出学校大门的
时候,头上插满了各种标签:“问题少年”、“差生”和“异端”。他和教育制度格格
不入,互相轻蔑。
如今身陷舆论中心的韩寒曾经“非常孤独”,曾经“害怕被世界忘记”。他的应对办法
是努力地赛车,同时拼命地写。 (南方周末记者 王轶庶/图)
在后来央视的《对话》栏目里,韩寒和在场的成人们各说各话,差一点直接吵起来。
退学事件连带地羞辱了家庭,父母在同事和朋友的不断询问下十分难堪。这一点对所有
背景普通的家庭都可想象。有很长一段时间韩寒和父母关系紧张,他干脆住在乡下爷爷
奶奶家里。
在《萌芽》主编赵长天眼里,一直存在着两个韩寒,一个态度激烈粗野无礼口无遮拦,
另一个文质彬彬温文尔雅勤奋好学。只有站到像赵长天这样的温和宽容的老者面前,前
一个韩寒才放下防卫,让后一个韩寒站到前面来。
“也许,一直到他在年龄上已成为成年人之前,... 阅读全帖 |
|
l*********1 发帖数: 2971 | 28 韩寒北漂时曾拼命写作 称“读者嗷嗷待哺等我乳汁” 南方周末
如今身陷舆论中心的韩寒曾经“非常孤独”,曾经“害怕被世界忘记”。他的应对办法
是努力地赛车,同时拼命地写。 (南方周末记者 王轶庶/图)
韩寒描述退学到2008年那段生活,蹦出两个短语:“孤独,深深的孤独。”
他总在悄悄地、故作轻松地、但拼命地写。他害怕“如果不坚持写,有一天世界就把他
忘了”。
2000年,十几岁的少年韩寒要处理的是与整个成人世界的紧张关系,这个巨大难题逼迫
他做出回应,有时候用无所谓的态度,有时候用无礼的语言,有时候干脆拒绝对话。
这是个死结,世界和他彼此都不会退让一步。
一本《三重门》依然没有彻底地证明自己,“差生”韩寒退学了。当他走出学校大门的
时候,头上插满了各种标签:“问题少年”、“差生”和“异端”。他和教育制度格格
不入,互相轻蔑。
在后来央视的《对话》栏目里,韩寒和在场的成人们各说各话,差一点直接吵起来。
退学事件连带地羞辱了家庭,父母在同事和朋友的不断询问下十分难堪。这一点对所有
背景普通的家庭都可想象。有很长一段时间韩寒和父母关系紧张,他干脆住在乡下爷爷
奶奶家里。
在《萌芽》主编赵长天眼里... 阅读全帖 |
|
k*****o 发帖数: 1972 | 29 转摘
以下为本人为各路准备采访韩寒的记者归纳的大家最关心的问题。目前正陆续添加之中
。恳请采访韩寒的记者朋友不要回避这些问题的提问。
【提问1】韩寒在公开场合曾说过:其实《围城》我都没看完。可韩仁均说:家里
的一本《围城》不知被他翻过多少遍,第一本翻烂后我又买了一本。因为喜欢。父子之
中肯定有一个是说了假话。为什么说假话?
【提问2】韩寒在07年有人指其有枪手的时候,曾在博客里回应说:早就料到会有
被人怀疑的这一天。所以每次写作,都会摆个DV在后面拍。然后就举行记者招待看片会
,届时参加会议的记者务必要带好帐篷和干粮。问:那些记者看过这些DV?为什么到现
在没有公布??
【提问3】韩寒说:《围城》我都没看完,因为看不懂。一个看不懂围城的你是如
何看懂《管锥编》的?
【提问4】韩寒自己说 小破文一篇是写了10个小时。而且反复修改。10个小时写出
来的东西没有丝毫文采。可《杯中窥人》却能在1小时写出来。请问:是你退化了?还
是本身就是这个水平?
【提问5】你的作品:《一起沉默》:分手的原因不外乎“我们现在正是搞研究为
建设祖国四化而努力的时候”。建设祖国四化是1964年周恩来提出来的。搞四... 阅读全帖 |
|
M****u 发帖数: 4504 | 30 得了吧,就那种拿血卡一代的玩伤痕,
也就是校内文学社的初级水平,还传递野火呢,
透着小家子气。 |
|
a**********u 发帖数: 28450 | 31 来源日期:2012-2-22
作者按:今天是正月最后一天,如不出意外,这将是我关于韩寒代笔门的最后一个
总结性的帖子。不管将来发生什么,至少在我的心目中,这出春节大戏该落幕了。本文
并非新作,实乃以《“公知”们为何纷纷跳进韩寒挖的大坑?》一文为主,以我的另外
两三个帖子为辅,加以补充修改而成。不当之处,尚请网友批评指正。
利用春节长假,我看了韩寒早年的文章,看了媒体以前采访韩寒的五六个视频,翻看了
大量质疑和反质疑帖子,我不得不相信,《三重门》、《求医》、《书店》、《杯中窥
人》等韩寒出道时的作品不可能是少年韩寒写的。良知也告诉我,不管什么借口,都不
是阻止网友们追求真相的理由。
随着方舟子和网友们质疑的深入,我认为,只要认真看过那些质疑文章,只要不是抱有
成见、预设立场,只要有起码的判断能力,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而令我不解的是,在
韩寒已经被扒得体无完肤之时,竟然还有些“公知”飞蛾投火般地出来挺韩,比如易中
天先生、张鸣先生、信力健先生,以及还算不上“公知”的鲍鹏山先生等等。
我怀疑,“公知”们可能忙于思考着怎么解决国际、国内大事,对所谓“方韩之争”这
类“没有意思”(张鸣先生语)的... 阅读全帖 |
|
t*******y 发帖数: 21396 | 32 扫了一眼,看到有这样一段“缜密的逻辑分析”:
“比如,初中、高一学生整天忙着参加“文学社”等社团活动、忙着谈恋爱吗?”
事实材料:
http://zh-tw.facebook.com/note.php?note_id=369386426411381
韩寒当初读高中时期的室友谭旭东写的有关韩寒的故事,发表在2000年第十二期的《中
文自修》
真正认识,了解韩寒是在戏剧社。当时任戏剧社副社长的我正在需找一个可以
出演话剧《海的女儿》中王子的演员。在剧中出演七个公主的七位“美女”竟然一致向
我推荐韩寒。我问她们为什么,她们的回答让我喷饭,只因为韩寒是当日第七个经过戏
剧社办公室门口的男生。我怎么看韩寒都不像个王子。但“美女”们大概琼瑶小说看多
了,一口咬定非韩寒不演。排练的时候韩寒故作深沉故作幽默故作天真故作痴情的表演
让我鸡皮疙瘩掉了一地。不得已,在全校公演之前我们特地准备了一大堆垃圾袋供各位
观众呕吐之用。所幸在场的人无一发生不良反应,看来,人不愧为最能适应环境的高等
动物。 |
|
t****v 发帖数: 9235 | 33 韩粉还是先把自己满头虱子捉干净
几十个质疑一个都没敢回应
又涎着二皮脸出来招摇
真是死猪不怕开水烫
----------------------------
作者按:今天是正月最后一天,如不出意外,这将是我关于韩寒代笔门的最后一个
总结性的帖子。不管将来发生什么,至少在我的心目中,这出春节大戏该落幕了。本文
并非新作,实乃以《“公知”们为何纷纷跳进韩寒挖的大坑?》一文为主,以我的另外
两三个帖子为辅,加以补充修改而成。不当之处,尚请网友批评指正。
利用春节长假,我看了韩寒早年的文章,看了媒体以前采访韩寒的五六个视频,翻看了
大量质疑和反质疑帖子,我不得不相信,《三重门》、《求医》、《书店》、《杯中窥
人》等韩寒出道时的作品不可能是少年韩寒写的。良知也告诉我,不管什么借口,都不
是阻止网友们追求真相的理由。
随着方舟子和网友们质疑的深入,我认为,只要认真看过那些质疑文章,只要不是抱有
成见、预设立场,只要有起码的判断能力,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而令我不解的是,在
韩寒已经被扒得体无完肤之时,竟然还有些“公知”飞蛾投火般地出来挺韩,比如易中
天先生、张鸣先生、信力健先生,以及还算不上“公知”... 阅读全帖 |
|
h*******y 发帖数: 304 | 34 有大量图片,直接点链接吧。
无脑教徒直接略过宣布铁证和胜利去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fc0caa010109ek.html
本文由新浪@破破的桥撰写。欢迎大家指正。文章篇幅很长,很长,仔细读完大概需要
一个小时,不太适合网络上的快餐式阅读。但读完这篇,天涯凯迪那种几十个马甲水军
们使吃奶劲儿刷版盖楼的帖子就不必看了。如果你的智力正常,又比较理性。本文大致
可以回应(当然不是说服)绝大部分的质疑。但是,本文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回应质疑
,而是说明这些质疑产生的原理,为什么会有人信有人不信。所以,如果你是个关注方
韩大战的人,花这点时间还是值得的。由于本文图片很多,建议大家看博客而不是长微
博。
按理,传播至此,阵营应该不会有啥变化了。首先回应方也没有什么新证据出来了,质
疑方也没啥新手段了。依靠不断地自我暗示和心理反馈,信者恒信,疑者恒疑,人们对
反向信息应该早已完全油盐不进。所以如果有哪些朋友不同意我观点,却能读完本篇,
我在此额外表示感谢。
在讨论之前,首先分离问题,讨论的是“韩寒的作品有人代笔”,而不是“韩三篇和时
政评论写得很臭”,“... 阅读全帖 |
|
A*****1 发帖数: 1029 | 35 所以是弱证据啊,不然还不成了铁证
但整个故事连起来看
韩寒看书,而且有不少稀奇古怪的书(看多看少另议)
韩寒展示的手稿没有让同学惊讶,怀疑。如果你一个草包同学,作文从来狗屁不通,忽
然每天给你看连载小说,还写的很好,你会相信么?原文作者明显不喜欢韩寒,有提到
过半句韩寒的那个同班文学爱好者怀疑没有?
你们不是相信证据链么?
你觉得是一个爱看各种闲书(可解释三重门中的引用),加入文学社多年,写作才能被
大家默认,亲自写出来一个主题为高中生活的小说的概率大
还是一个草包,从来没有任何写作才能,忽然每个星期拿着老写的手稿,每天晚上抄几
页拿去跟同学卖弄而不穿帮的概率大?
你觉得是一个看很多“闲书”(极有可能和三重门中的引用有,写作才能被大家默认,
,每天更新手稿的人亲自写出来的概率大
还是一个草包,写作从来狗屁不通,忽然拿着老爹写的稿子到学校去卖弄,每天抄一些
内容来装作是自己写的概率大? |
|
x***s 发帖数: 851 | 36 我在天涯看到,韩寒吧也放了这个小说,可是有一层楼删掉了,从24直接到了26层,有
人就奇怪,什么删掉了哪。结果找到说文学系跳楼的那段。那时候,韩粉还希望人们认
为这个是写中学生活的,所以韩寒吧的吧主可能觉得这段有中文系暴露了说大学生活就
删掉了。我也看过韩粉说就算中学说个中文系也没啥吧,不是还有文学社吗,文理分科
说中文系可以理解。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韩粉接受了说大学的生活,又改口说韩寒虽
然还是个中学生,经常听他爸爸说大学生活,当然可以写出大学生活来。反正总有解释
。算了,韩寒连自己亲口说过的话都能否认还能指望韩粉什么? |
|
s*****h 发帖数: 995 | 37 作者声明:任何组织、个人,均可在不改动原意的情况下,以署名“破破的桥”或“断
桥”的形式无偿使用本文的全部或部分。
在讨论之前,首先分离问题,讨论的是“韩寒的作品有人代笔”,而不是“韩三篇
和时政评论写得很臭”,“媒体过度拔高或消费韩寒”,“韩寒被神话了”,“中国需
要韩寒”这些话题。然后明确定义,“代笔”是什么意思?编辑勘误订正?旁人的少量
修改润色?还是大面积的由别人操刀或者口述?这个大家自己想。考虑到本文目的是揭
示逻辑问题和忽悠原理,由于形式逻辑成立与否并不依赖于内容本身,因此这些细节就
不冗述了,节省篇幅。另外,一些简单的忽悠方式,比如歪曲原意,少量造谣,暗示误
导等,手法过于低端,本文并不涉及。
一、忽悠的原理
在方韩大战中,最让我感到吃惊的是:这是个阴谋论和道德感都特别旺盛的民族。——
喷嚏网创始人铂程
有句老话说的好:事实胜于雄辩。
信这句话的傻子们,都挂了。
《让子弹飞》里,六子,向黄四郎的打手,和围观群众们,痛苦地挖开肚子,证明
自己付了一碗粉条的钱,吃的也是一碗粉,不是两碗。当然,电影里他的结局还是有点
光明的,因为他死后大家毕竟相... 阅读全帖 |
|
s*****h 发帖数: 995 | 38 作者声明:任何组织、个人,均可在不改动原意的情况下,以署名“破破的桥”或“断
桥”的形式无偿使用本文的全部或部分。
在讨论之前,首先分离问题,讨论的是“韩寒的作品有人代笔”,而不是“韩三篇
和时政评论写得很臭”,“媒体过度拔高或消费韩寒”,“韩寒被神话了”,“中国需
要韩寒”这些话题。然后明确定义,“代笔”是什么意思?编辑勘误订正?旁人的少量
修改润色?还是大面积的由别人操刀或者口述?这个大家自己想。考虑到本文目的是揭
示逻辑问题和忽悠原理,由于形式逻辑成立与否并不依赖于内容本身,因此这些细节就
不冗述了,节省篇幅。另外,一些简单的忽悠方式,比如歪曲原意,少量造谣,暗示误
导等,手法过于低端,本文并不涉及。
一、忽悠的原理
在方韩大战中,最让我感到吃惊的是:这是个阴谋论和道德感都特别旺盛的民族。——
喷嚏网创始人铂程
有句老话说的好:事实胜于雄辩。
信这句话的傻子们,都挂了。
《让子弹飞》里,六子,向黄四郎的打手,和围观群众们,痛苦地挖开肚子,证明
自己付了一碗粉条的钱,吃的也是一碗粉,不是两碗。当然,电影里他的结局还是有点
光明的,因为他死后大家毕竟相... 阅读全帖 |
|
N***c 发帖数: 1090 | 39 主要是体现出来的时代感,这玩意儿真不是装出来的。
韩仁均的几篇故事,连小说都算不上。可是这么短的文章,很容易就能看出是在7,80年
代生活过的人。而且主题也有那个时代特有的正义感,说白了就是很传统,鼓励做人要
实在,要老实。但是这一套到了韩寒那个年代就完全行不通了。所以三重门里面充满了
装逼耍酷,而且是80后的那种风格。因为那个年代上中学的人觉得自己读的文学书多,
就很酷。而且文青们都向往加入学校里的文学社。这一套心理跟90后又不太一样。这种
细微差别是韩仁均那种“老实人”装不出来的。事实上这次方韩之争韩仁均的表现就是
很老实,把家信都发出来了,结果人家还是说是假的。
这种时代感在方韩之争当中也能很明显的表现出来。很多家庭教育很传统的,比较容易
相信韩寒作假,因为他们看不惯不接受正统教育的人。尤其70年代那一批,根本不能接
受不好好读书也能出人头地。但是对90后那一批人,跟他们说新概念作弊让韩寒得奖是
为了忽悠,为了炒作,他们就特别容易相信。老实说,赵长天在98年那会儿可能连什么
是炒作都不知道。 |
|
t******n 发帖数: 2939 | 40 ☆─────────────────────────────────────☆
Novac (Keep Balance) 于 (Sat Mar 10 16:09:24 2012, 美东) 提到:
不知道方舟子哪儿来的勇气居然有脸说韩寒的小说是韩仁均写的
韩仁均的作品的都是典型的故事会文章,他要是能一下子写出三重门那种吸引80后的小
说,那才真叫不世出的天才。
抢夺冠名权
作者: 韩仁均 推荐人:《故事会》杂志社 来源:《故事会》2000年1月
白家村原先是一个贫困的小村。前几年,村中有个青年叫白米饭的,带头做起假货,一
时间,村民们都生产起各种假烟假酒,许多人发家致了富。村民们有了钱就想出风头。
村里原来只有几间破祠堂改做的教室,于是有人发起为希望工程捐款,大家踊跃掏钱。
很快,村里就用大家捐的钱建造了一座像模像样的小学,校名就叫“白家村小学”。
这一天是白家村小学的开学典礼。白米饭的儿子白小弟参加完开学典礼,回来把新书包
往地上一扔就赌气不出声了。
这时,白米饭正好从外地推销假烟回来,见状忙问:“小弟,你妈给你买新书包了?”
白小弟不高兴地说:“不是妈买的,是... 阅读全帖 |
|
f*******8 发帖数: 3612 | 41
如果你对比着读赵长天和叶兆言的发言才能知道赵长天是在糊弄,
把难做的事都推给了叶兆言。这也是叶兆言在《也算多余的话》里最后一段
为什么忍不住暗骂粗口。
根据多余的话,事情是这样的:
“一直被大家忽视的是第二届大赛,韩寒只得了个二等奖,知道内情的都知道,二等奖
其实就是没得奖,记得当时长天让我回答记者他为什么不能得奖,我便说了理由,这个
当时有报道,大家可以查报纸,具体说什么,忘了,反正韩寒可以通过报道知道我不赞
成得奖。后来她红了。。。喝茶,不说话...说老实话,我当时确实有些尴尬,因为他
的走红,文章的名声越来越大,似乎简介说明评委第二次不给奖是看走眼了。”
从叶兆言的话里面,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第二次比赛韩寒的文字确实不行(不是如赵长天和韩寒说的为了照顾别人),
为什么我这么说。
1. 叶兆言的新闻发布会相当于是评委的正式公告,作家对作品的意见当然是重头。
因为评价的基础就是作品。
正式公告里他如果说我们是爱惜人才,不想捧杀韩寒,或给别人多点机会。
这对韩寒没有任何个人伤害,也不会有后面叶兆言说的个人冲突。
作家只说他们对作品的看法。至于怎么保护年轻人,那...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716 | 42 韩寒身边好多人出来说话的,你看了那篇差生韩寒没有?
转自马锐拉的博客:
南方周末的《差生韩寒》,至少采访了:同桌陆乐,同学沈宏伟,潘超安,高中语文老
师戴金娜,初中语文老师彭令凤,萌芽主编赵长天,李其纲,高中文学社指导老师邱剑
云,寝室长沈杰,作家叶兆言,方方,程郁缀,编辑林青。没有一个人怀疑韩寒成名前
早期作品有人代笔。质疑者,你们能找哪怕一个证人吗?
你先去看看那个报道吧。 |
|
W**H 发帖数: 716 | 43 给你个link:http://cul.cn.yahoo.com/ypen/20120217/869931.html
摘录几段:
“初中时候韩寒刚进罗星中学,写的第一篇作文《我》就被当时的语文老师彭令凤赞赏
不已。彭令凤如今已经退休,住在上海市区,她在电话里头说,在教学生涯里从来没见
过这么早熟的学生。“初中开始写作文风就很老练、诙谐,而且他看问题的角度跟同龄
人完全不同。”彭令凤发现,闭卷考试的时候其他学生花半小时才能写好的作文,韩寒
通常十分钟就写好了,而且接题就做,下笔成文,基本上不做改动。”
“韩寒由于功课成绩严重不平衡,并没有获得老师推荐,他自己又去找到了邱剑云要求
参加,邱剑云最终答应韩寒来参加考试,之后给了他一个“特殊编外社员”的身份。
韩寒给文学社写了不少文章,现在找得到的有两篇,一篇是《戏说老鼠》,一篇是《三
轮车》,后来都被邱剑云收录到一本二中学生优秀作文集锦里,书名叫《山阴道上》,
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少年韩寒对钱锺书的崇拜在这两篇文章里到处可见,《三轮车》开篇第一句就是“我有
个和钱锺书先生一样的毛病”。《戏说老鼠》里面则学着钱锺书吊了很多书袋,引用了
《诗经》...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716 | 44 “韩寒给文学社写了不少文章,现在找得到的有两篇,一篇是《戏说老鼠》,一篇是《
三轮车》,后来都被邱剑云收录到一本二中学生优秀作文集锦里,书名叫《山阴道上》
,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我早说了,很多人都只能看到他想看到的。呵呵。
”。 |
|
d****r 发帖数: 95 | 45 《三重门》里林雨翔参加的学校文学社名唤“初露”,跟“萌芽”真是绝配。想来不应
该是凑巧。韩寒父子打“萌芽”新概念的主意很难是一日之寒吧。 |
|
|
|
A*****1 发帖数: 1029 | 48 忽然想到很多人常说,三重门是韩寒父子合著的,韩爹润笔云云
我觉得这个可能性非常不大。从各方面的资料来看,韩寒那时候非常叛逆,而且自视很
高。不大可能看得上韩仁君的故事会文笔。而且一般那个年纪叛逆的孩子非常不吊父母
,宁愿信任外面的老师,朋友什么的。所以就算韩仁君想给韩寒改动文字什么的,我很
怀疑韩寒会同意 |
|
f*****h 发帖数: 692 | 49 到现在我也没弄明白,韩寒到底是看很多书,还是不看书。
说他看很多书,从采访上实在看不出来。说他没看书(他自己说的话已经不能算了,因
为他一会儿说不看,一会儿说看很多),又有人出来说他看。
恩。很诡异啊。 |
|
A*****1 发帖数: 1029 | 50 方粉这智商。。。。。
1. 看没看书,未必会从访谈体现出来
2。高中看书,现在未必还看
3. 自己说啥,要看场合。我不信你一辈子从不说假话。比如无数nerd在考试前会说没
复习,考试后都会说考砸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