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摩诃萨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共9页)
l*****a
发帖数: 38403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elief 讨论区 】
发信人: Mohesa (摩诃萨), 信区: Belief
标 题: 说“天地之间有上帝”是违背圣经的!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Fri Jan 3 01:11:53 2003), 站内信件
如果是“上帝创造天地”是真,
那么“天地之间有上帝”必为假。
如果“天地之间有上帝”是真,
那么“上帝创造天地”必为假。
两者之间至少有一个在说谎!!!
l*****a
发帖数: 38403
2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Re: 无为和信主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ustcleven (ustcleven),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无为和信主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13 22:51:44 2014, 美东)
你怎么知道祈祷不能代替禅定? 禅定的定义是什么? 非要打坐气住脉停 一念不生才叫
禅定?
执着于禅定不禅定,祷告不祷告的,没资格说禅定,着相!
请读:
金刚经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
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
相,即见如来。”
执着于东方宗教西方宗教,内修祷告啥的,好好读读金刚经第七品
金刚经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
“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
而有差别。”
既然非法非非法,为啥妄分彼此?
金刚经 第八品 依法...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4976
3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信佛教呢?还是信基督教?

==================
《地藏菩萨本愿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尔时十方无量世界·
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赞叹释迦牟尼佛。」
佛经说佛陀登忉利天为母说法三个月。
三个月是人间时间。
又说忉利天一日等如人间一百年,
人间三个月会是忉利天时间多长?
(不够4分钟)
地藏经都未够时间念完就要走
你可以用4分钟读毕地藏经全文吗?
佛陀只用不足4分钟去度老妈去彼岸, 都好孝顺
z*f
发帖数: 139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地藏菩萨礼赞
地藏菩萨礼赞
顶礼大愿力, 地藏摩诃萨!
因地孝慈亲, 发愿度众生,
众生不度尽, 不欲证菩提,
地狱不度空, 誓不成佛道。
光华惊天地, 悲力铄古今!
不疲与不倦, 不停与不息,
一再度众生, 再再度从生,
众生不回头, 援救永不休。
频频化顽愚, 旷劫赞不已!
累累拔痴迷, 九界同钦礼,
大哉地藏尊, 幽冥之日月,
大哉地藏尊, 苦海大慈舟。
b******s
发帖数: 184
5

大方广圆觉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
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
于不二境现诸净土。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
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
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等而为上首,
与诸菩萨眷属皆入三昧,同住如来平等法会
(贤善首菩萨: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l******d
发帖数: 120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文殊菩萨十大愿
《文殊菩萨十大愿》
           曼殊室利十种无尽甚深大愿


能海上师译
  佛告大众、诸大菩萨摩诃萨∶若有初发意菩萨及一切四部
众善男子、善女人等,若发菩提心者,曼殊室师菩萨当有誓言∶"我
有十种诸佛无尽甚深大愿,所有一切菩萨及一切有情众生,入我愿
者,则是世尊诸佛之子,亦是我父母。于意云何?我有先誓大愿,
依我十种大愿者,先为父母、兄弟姊妹、妻子眷属,得令富贵,
果报圆满,兄友弟恭,慈心不杀,听学大乘,读诵尊经,转教群品,
愿至菩提。我亦作师僧子弟、和尚阿洒梨、同学、伴侣,受我法教、
学我威仪、取我礼节,令发胜愿,回向大乘,学习菩提,渐成佛道。
于是我作他作、大臣官长、理务世俗、一一清正、于国忠孝,悉共
有缘,归向菩提,得值三宝,令发菩提之心。
  云何名为十种无尽甚深大愿?
  一者大愿∶若有一切众生,所生三界,或我作他作,随缘
受化,四空五净之主、八定四禅之主、梵王六欲之主、帝释诸天之
主、四天四轮之主、诸神龙王之主、八部鬼神之主、守护佛法之主、
伽蓝宫殿之主、四大持世之主、金刚坚牢之主、护国善神之主、大
国小国之主
g**r
发帖数: 425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第十六
行品第十六
尔时正念天子。白法慧菩萨言。佛子。一切世界。诸菩萨众。依如来教。染衣出家。云何
而得梵行清净。从菩萨位。逮于无上菩提之道。法慧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修梵行
时。应以十法。而为所缘。作意观察。所谓。身。身业。语。语业。意。意业。佛。法。
僧。戒。应如是观。为身是梵行耶。乃至戒是梵行耶。若身是梵行者。当知梵行。则为非
善。则为非法。则为浑浊。则为臭恶。则为不净。则为可厌。则为违逆。则为杂染。则为
死尸。则为虫聚。若身业是梵行者。梵行则是行住坐卧。左右顾视。屈伸俯仰。若语是梵
行者。梵行则是音声风息。胸舌喉吻。吐纳抑纵。高低清浊。若语业是梵行者。梵行则是
起居问讯。略说广说。谕说直说。赞说毁说。安立说。随俗说。显了说。若意是梵行者。
梵行则应是觉是观。是分别。是种种分别。是忆念。是种种忆念。是思惟。是种种思惟。
是幻术。是眠梦。若意业是梵行者。当知梵行则是思想。寒热饥渴。苦乐忧喜。若佛是梵
行者。为色是佛耶。受是佛耶。想是佛耶。行是佛耶。识是佛耶。为相是佛耶。好是佛耶
。神通是佛耶。业行是佛耶。果报是佛耶。若法是梵行者。为寂灭是法耶。涅槃是法耶。
不生是法耶。不起是法耶。不可
g**r
发帖数: 425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七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七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普贤三昧品第三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于如来前坐莲华藏师子之座。承佛神力。入于三昧。此三昧名一切
诸佛毗卢遮那如来藏身。普入一切佛平等性。能于法界示众影像。广大无碍同于虚空。法
界海旋靡不随入。出生一切诸三昧法。普能包纳十方法界。三世诸佛智光明海皆从此生。
十方所有诸安立海悉能示现。含藏一切佛力解脱诸菩萨智。能令一切国土微尘普能容受无
边法界。成就一切佛功德海。显示如来诸大愿海。一切诸佛所有法轮流通护持使无断绝。
如此世界中普贤菩萨于世尊前入此三昧。如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微细无碍广大光明佛
眼所见佛力能到佛身所现一切国土。及此国土所有微尘。一一尘中。有世界海微尘数佛刹
。一一刹中。有世界海微尘数诸佛。一一佛前有世界海微尘数普贤菩萨。皆亦入此一切诸
佛毗卢遮那如来藏身三昧。尔时一一普贤菩萨。皆有十方一切诸佛而现其前。彼诸如来同
声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入此一切诸佛毗卢遮那如来藏身菩萨三昧。佛子。此是
十方一切诸佛共加于汝。以毗卢遮那如来本愿力故。亦以汝修一切诸佛行
a*******g
发帖数: 867
9
显无边佛土功德经(与华严经寿量品同)(乾隆大藏经·大乘华严部)
http://www.qldzj.com.cn/htmljw/0091.htm
唐三藏法师 玄奘 奉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摩揭陀国闲寂法林。坐妙菩提金刚坚固无量妙宝共所庄严红莲
华台师子座上。与十不可说俱胝那庾多百千佛土极微尘数大菩萨俱。及诸天人。阿素洛
等。无量大众。前后围绕。
尔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不可思议光王。承佛威神。从坐而起。顶礼佛足。合掌
恭敬。而白佛言。世尊。诸佛国土。时分庄严。有胜劣不。
佛言。善男子。我此索诃世界。释迦牟尼佛土一劫。于极乐世界无量光佛土。为一昼夜。
极乐世界一劫。于袈裟幢世界金刚坚固欢喜佛土。为一昼夜。
袈裟幢世界一劫。于不退轮音世界极妙圆满红莲敷身佛土。为一昼夜。
不退轮音世界一劫。于绝尘世界法幢佛土。为一昼夜。
绝尘世界一劫。于明灯世界师子佛土。为一昼夜。
明灯世界一劫。于妙光世界遍照佛土。为一昼夜。
妙光世界一劫。于难超世界身放法光佛土。为一昼夜。
难超世界一劫。于庄严世界一切神通慧光王佛土。为一昼夜。
庄严世界一劫。于镜轮世界月觉佛土。为一昼夜。
善男子。如是世界。
a*******g
发帖数: 867
10

"菩萨摩诃萨初发三菩提心时。立大誓愿作如是言。若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当
大利益一切众生。要当安置一切众生大涅槃中。复当教化一切众生悉令具足般若波罗蜜
。是则名为自利。亦名利他。"
目前可以先发这个誓愿。
攀援心也不要紧。因为众生不可能一下子就体会到圆觉妙心并且用圆觉妙心来发菩提心。
一开始大家都是用攀援心、幻心来修行。所谓“以幻修幻”。即使是打坐,一开始也只
能用幻心来修。
《圆觉经》
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
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
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
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
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实际上真心、攀援心本来一如。借用一下圆觉经的逻辑,“依妄说真,亦名为妄,若说
有真,犹未离妄,说无真者,亦复如是。”
p****y
发帖数: 23737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达摩大师破相论
http://bookgb.bfnn2.org/books/0850.htm
达摩祖师著
渝州华岩寺沙门释宗镜校刻
问曰:若复有人志求佛道者,当修何法最为省要?
答曰: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
问曰:何一法能摄诸法?
答曰:心者万法之根本,一切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则万法俱备;犹如大树,所有
枝条及诸花果,皆悉依根。栽树者,存根而始生子;伐树者,去根而必死。若了心修道,
则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费功而无益。故知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问曰:云何观心称之为了?
答: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了四大五阴本空无我;了见自心起用,有二种
差别。云何为二?一者净心,二者染心。此二种心法,亦自然本来俱有;虽假缘合,互
相因待。净心恒乐善因,染体常思恶业。若不受所染,则称之为圣。遂能远离诸苦,证
涅槃乐。若堕染心,造业受其缠覆,则名之为凡,沉沦三界,受种种苦。何以故?由彼
染心,障真如体故。十地经云: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
;只为五阴重云所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又涅槃经云: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无明
覆故,不得解脱。佛性者,即觉性也。但自觉
a**u
发帖数: 8107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如何发菩提心
☆─────────────────────────────────────☆
advancing (摧邪显正) 于 (Fri Aug 8 03:21:17 2008) 提到:
《庄严菩提心经》(乾隆大藏经,大乘华严部)
http://www.qldzj.com.cn/htmljw/0095.htm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人俱。菩萨万人。其名
曰智光菩萨。法光菩萨。月光菩萨。日光菩萨。无边光菩萨。跋陀婆罗等。十六正士。
如文殊师利本所修行。复有六十菩萨。如弥勒菩萨本所修行。此贤劫中菩萨摩诃萨等。
尔时世尊与无央数大众围绕。而为说法。
尔时会中有菩萨名思无量义。即从坐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以种种宝华而
散佛上。散佛上已合掌白佛言。世尊。欲有所问。唯愿世尊。哀愍听许。佛告思无量义
菩萨。恣汝所问。思无量义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修菩提心。何者是菩提心。佛
告思无量义菩萨。菩萨修菩提心者非于众生。菩提心者不可得。此心非色非见。法亦无
有得者。何以故。众生空故。思无量义菩萨白佛言。世尊。法相如是甚深。菩萨当云何
修行。
a**u
发帖数: 8107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达摩大师破相论
☆─────────────────────────────────────☆
purity (purity) 于 (Tue Aug 12 04:50:51 2008) 提到:
http://bookgb.bfnn2.org/books/0850.htm
达摩祖师著
渝州华岩寺沙门释宗镜校刻
问曰:若复有人志求佛道者,当修何法最为省要?
答曰: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
问曰:何一法能摄诸法?
答曰:心者万法之根本,一切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则万法俱备;犹如大树,所有
枝条及诸花果,皆悉依根。栽树者,存根而始生子;伐树者,去根而必死。若了心修道,
则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费功而无益。故知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问曰:云何观心称之为了?
答: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了四大五阴本空无我;了见自心起用,有二种
差别。云何为二?一者净心,二者染心。此二种心法,亦自然本来俱有;虽假缘合,互
相因待。净心恒乐善因,染体常思恶业。若不受所染,则称之为圣。遂能远离诸苦,证
涅槃乐。若堕染心,造业受其缠覆,则名之为凡,沉沦三界,受种种苦。何以故?由彼
染心,障
c***i
发帖数: 15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的研究> by 沈家桢
http://www.bookgb.bfnn2.org/books2/1806.htm
金刚经的研究
沈家桢居士著
缘起
(一)读《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建议
(二)《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三)为什么劝您念《金刚经》
(四)《金刚经》的功德
(五)《金刚经》能消业障
(六)为什么《金刚经》只列了千二百五十大比丘而没有列菩萨?
(七)为什么有‘尔时,世尊食时’这一段日常生活的记录?
(八)‘云何应住’和‘应云何住’
(九)为什么佛答‘诸菩萨摩诃萨’和先答‘应云何降伏其心’?
(十)降伏其心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十一)为什么佛列了那么多众生的类别?
(十二)什么叫做‘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十三)既然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为什么佛又叫我们去度无量无边的众生呢?
(十四)什么是‘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十五)为什么佛要问‘虚空可思量不?’
(十六)为什么佛要问‘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十七)为什么佛要问‘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十八)万里长江直泻大海祝各位福慧双修
(十九)‘而实无来’与‘而实无不来’
(二十)燃灯佛在《金刚经》中的重要意义
(二十一)《金刚经
j********u
发帖数: 15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十善业道经》
唐于阗三藏法师实叉难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尔时世
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
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
见取。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
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智者知已应修善业。以是所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见者无
厌。龙王。汝观佛身。从百千亿福德所生。诸相庄严光明显曜蔽诸大众。设无量亿自在
梵王悉不复现。其有瞻仰如来身者。莫不目眩。汝又观此诸大菩萨妙色严净。一切皆由
修集善业福德而生。又诸天龙八部众等大威势者。亦因善业福德所生。今大海中所有众
生。形色粗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种种想念。作身语意诸不善业。是故随业各自受报。
汝今当应如是修学。亦令众生了达因果修习善业。汝当于此正见不动。勿复堕在断常见
中。于诸福田欢喜敬养。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养。龙王。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
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
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
o*****s
发帖数: 193
16
地藏菩萨本愿经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尔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
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赞叹释迦牟尼佛,能于五浊恶世,现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
力,调伏刚强众生,知苦乐法。各遣侍者,问讯世尊。
是时如来含笑,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所谓大圆满光明云、大慈悲光明云、大智慧
光明云、大般若光明云、大三昧光明云、大吉祥光明云、大福德光明云、大功德光明云
、大归依光明云、大赞叹光明云。
放如是等不可说光明云已,又出种种微妙之音,所谓檀波罗蜜音、尸波罗蜜音、羼
提波罗蜜音、毗离耶波罗蜜音、禅波罗蜜音、般若波罗蜜音、慈悲音、喜舍音、解脱音
、无漏音、智慧音、大智慧音、狮子吼音、大狮子吼音、云雷音、大云雷音。
出如是等不可说不可说音已,娑婆世界及他方国土,有无量亿天龙鬼神,亦集到忉
利天宫。所谓四天王天、忉利天、须焰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
、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福生天
、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摩醯首罗
天,乃至非想非非
o*****s
发帖数: 193
17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
菩萨摩诃萨三万六千,及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量大众,
恭敬围绕,而为说法。
尔时曼殊室利法王子,承佛威神,从座而起,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向薄伽梵,曲
躬合掌白言:世尊,惟愿演说如是相类诸佛名号,及本大愿殊胜功德,令诸闻者业障消
除,为欲利乐像法转时诸有情故。
尔时世尊赞曼殊室利童子言:善哉善哉!曼殊室利,汝以大悲,劝请我说诸佛名号
、本愿功德,为拔业障所缠有情,利益安乐像法转时诸有情故。汝今谛听,极善思惟,
当为汝说。
曼殊室利言:唯然愿说,我等乐闻。
佛告曼殊室利:东方去此过十殑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净琉璃,佛号药师琉璃光如
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薄伽梵
。曼殊室利,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道时,发十二大愿,令诸有情,所求皆
得。
第一大愿:愿我来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自身光明炽然,照耀无量无数无边
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形,庄严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无异。
第二大愿:愿我来世
b**d
发帖数: 7644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阿弥陀经里对净土的描述
药师佛土的描述:
琉璃为地。金绳界道。城阙(quē)宫阁。轩窗罗网。皆七宝成。亦如西方极乐世界。功
德庄严。等无差别。于其国中。有二菩萨摩诃萨。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
b**d
发帖数: 7644
19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白地藏菩萨言:仁者,愿为天龙四众,及未来现在一切众生,说娑
婆世界,及阎浮提罪苦众生,所受报处,地狱名号,及恶报等事,使未来世末法众生,
知是果报。
地藏答言:仁者,我今承佛威神,及大士之力,略说地狱名号,及罪报恶报之事。
仁者,阎浮提东方有山,号曰铁围,其山黑邃,无日月光。
有大地狱,号极无间,又有地狱,名大阿鼻。复有地狱,名曰四角;复有地狱,名曰飞
刀;复有地狱,名曰火箭;复有地狱,名曰夹山;复有地狱,名曰通枪;复有地狱,名
曰铁车;复有地狱,名曰铁床;复有地狱,名曰铁牛;复有地狱,名曰铁衣;复有地狱
,名曰千刃;复有地狱,名曰铁驴;复有地狱,名曰烊铜;复有地狱,名曰抱柱;复有
地狱,名曰流火;复有地狱,名曰耕舌;复有地狱,名曰剉首;复有地狱,名曰烧脚;
复有地狱,名曰啖眼;复有地狱,名曰铁丸;复有地狱,名曰诤论;复有地狱,名曰铁
呋;复有地狱,名曰多嗔。
地藏白言:仁者,铁围之内,有如是等地狱,其数无限。
更有叫唤地狱,拔舌地狱,粪尿地狱,铜锁地狱,火象地狱,火狗地狱,火马地狱,火
牛地狱,火山地狱,火石地狱,火床地狱,火梁地狱,火鹰地狱,锯牙地狱,剥皮地狱
o*****s
发帖数: 193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法修行的四原则。
(四依无尽)语出「无尽意菩萨经卷第三」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有四依法亦不可尽。何等为四?
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o*****s
发帖数: 193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法修行的四原则。
「 云何依法不依於人?人者,摄取人见、作者、受者;法者,解无
人见、作者、受者。人者,凡夫善人、信行人、法行人、八人、须陀桓
人、斯陀含人、阿那含人、阿罗汉人、辟支佛人、菩萨人,一人出世多
所利益多人受乐,怜愍世间生大悲心,於人天中多所馀润,所谓佛世尊
。如是等名,佛依世谛,为化众生故作是说,若有摄取如是见者,是谓
依人。如来为化摄人见者,故说依法不依於人。是法性者,不便不易,
无作非作,无住不住,一切平等,等亦平等,不平等者亦复平等,无思
无缘、得正决定,於一切法无别无异,性相无碍犹如虚空,是名法性。
若有依止是法性者,终不复离一相之法,入是门者观一切法同一法性,
是故说言依一切法不依於人。舍利弗!是名菩萨摩诃萨四依无尽。」
a*******g
发帖数: 867
22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
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
心。”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
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
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
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仔细体会一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果然是真实语,智慧语。
a*******g
发帖数: 867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我所理解的大乘佛教
1、大乘佛教的根本是“十善业”,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行、不妄语、不两舌、
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
依据经典:《佛说十善业道经》唐于阗三藏法师实叉难陀译
“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
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业道。”
“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
见。”
此经中明确指出,十善业是无上菩提的根本。
2、大乘佛教的修行方法是“六度波罗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依据经典:《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五百七十九至五百八十四卷,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菩萨摩诃萨欲证无上正等菩提,应缘一切智智,以大悲为上首,修行布施波罗蜜多”
“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作意,应知是为菩萨行处。”
《未曾有因缘经》
六波罗蜜。其义云何。
第一布施。破悭贪心。无遗惜故。
二者守善。不行恶故。
三者遭逢恶事心能堪忍不怀报故。
四者精进修行。道业不懈退故。
五者收摄其心不邪念故。
六者修习智慧。照除烦恼无明闇故。
是则名为六波罗蜜。
3、大乘佛教修行的发心是发菩提
a*******g
发帖数: 867
24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第二饶益行。
此菩萨持戒清净。于色声香味触法。心无染着。广为众生说无染法。不求生于人天胜处
尊贵之家。不求利养不求端正不求帝王。但坚持净戒。作如是念。我持净戒。离一切缠
烦恼炽火忧悲苦恼。不负众生。诸佛欢喜。究竟成就无上菩提。
菩萨如是持净戒时。于一日中。若有无量无数阿僧祇诸大魔王。一一魔王。各将无量无
数阿僧祇诸天女众。皆悉端正颜貌姝妙。姿容妖艳倾惑人心。又复赍持一切乐具。欲来
惑乱菩萨道意。尔时菩萨作如是念。此五欲者是障道法。乃能障碍无上菩提。
是故菩萨。乃至不生一念欲心。心净如佛。除其方便教化众生。内不离菩萨一切种智。
坚固正念。不为五欲因缘故。起一恶念恼乱众生。宁舍身命不加恶于人。若加恶于人无
有是处。
菩萨自见佛已来。未曾有心起一欲想。何况从事。若或从事无有是处。
尔时菩萨作如是念。众生长夜在生死中。忆念五欲贪着五欲。爱乐五欲。心常流转五欲
境界。永没五欲莫之能出。我今应当作如是学。令诸魔王天女眷属及一切众生立无上戒
。立净戒已。又教令得不退转地一切种智成等正觉。乃至究竟无余涅槃。
何以故。此是我业。一切诸佛皆如是学。离诸非行计我无知。观一切佛平等深法。
a*******g
发帖数: 867
25
乾隆大藏经·大乘华严部·第0095部
《庄严菩提心经》一卷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菩萨发菩提心有十法。何等为十?
发第一心,成就众善本,譬若须弥山以众宝庄严;
发第二心,行檀波罗蜜,譬若大地长养众善法;
发第三心,行尸波罗蜜,喻若师子王能降伏众兽,灭除邪见故;
发第四心,行羼提波罗蜜,喻若那罗延坚固不可坏,灭除烦恼故;
发第五心,行毗梨耶波罗蜜,现行众善法喻若天华,如意说法故;
发第六心,行禅波罗蜜,喻若日光明灭除众闇故;
发第七心,行般若波罗蜜,诸愿得满足,喻若商贾客得离众难故;
发第八心,行方便波罗蜜,灭除诸障碍,喻若月盛满清净无秽故;
发第九心,欲满足本愿,游净佛国土乐听深妙法,灭除贫穷故;
发第十心,喻若虚空其智无穷尽,譬如转轮王成就一切种智故。
善男子,如是能发十种心名为菩萨,亦名摩诃萨,亦名无为众生,亦名无障碍众生,亦
名已得度众生,亦名不思议众生,然于此中亦无有心亦无菩提。
a*******g
发帖数: 867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初发心即成等正觉
乾隆大藏经·大乘华严部·第0095部
《庄严菩提心经》一卷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菩萨发菩提心有十法。何等为十?
发第一心,成就众善本,譬若须弥山以众宝庄严;
发第二心,行檀波罗蜜,譬若大地长养众善法;
发第三心,行尸波罗蜜,喻若师子王能降伏众兽,灭除邪见故;
发第四心,行羼提波罗蜜,喻若那罗延坚固不可坏,灭除烦恼故;
发第五心,行毗梨耶波罗蜜,现行众善法喻若天华,如意说法故;
发第六心,行禅波罗蜜,喻若日光明灭除众闇故;
发第七心,行般若波罗蜜,诸愿得满足,喻若商贾客得离众难故;
发第八心,行方便波罗蜜,灭除诸障碍,喻若月盛满清净无秽故;
发第九心,欲满足本愿,游净佛国土乐听深妙法,灭除贫穷故;
发第十心,喻若虚空其智无穷尽,譬如转轮王成就一切种智故。
善男子,如是能发十种心名为菩萨,亦名摩诃萨,亦名无为众生,亦名无障碍众生,亦
名已得度众生,亦名不思议众生,然于此中亦无有心亦无菩提。
a*******g
发帖数: 867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戏论的二十种过失
乾隆大藏经·大乘华严部·第0095部
《庄严菩提心经》一卷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菩萨发菩提心有十法。何等为十?
发第一心,成就众善本,譬若须弥山以众宝庄严;
发第二心,行檀波罗蜜,譬若大地长养众善法;
发第三心,行尸波罗蜜,喻若师子王能降伏众兽,灭除邪见故;
发第四心,行羼提波罗蜜,喻若那罗延坚固不可坏,灭除烦恼故;
发第五心,行毗梨耶波罗蜜,现行众善法喻若天华,如意说法故;
发第六心,行禅波罗蜜,喻若日光明灭除众闇故;
发第七心,行般若波罗蜜,诸愿得满足,喻若商贾客得离众难故;
发第八心,行方便波罗蜜,灭除诸障碍,喻若月盛满清净无秽故;
发第九心,欲满足本愿,游净佛国土乐听深妙法,灭除贫穷故;
发第十心,喻若虚空其智无穷尽,譬如转轮王成就一切种智故。
善男子,如是能发十种心,名为菩萨,亦名摩诃萨,亦名无为众生,亦名无障碍众生,亦
名已得度众生,亦名不思议众生,然于此中亦无有心亦无菩提。
Y**u
发帖数: 5466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
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
,洗足已,敷座而坐。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
!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
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
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
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
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
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
H******9
发帖数: 2766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拜偶像吗?
拜佛像愚昧的话,下面岂不是也很愚昧吗?
"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
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是故汝等应
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
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a*******g
发帖数: 867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生活中的大乘修行:慈悲喜舍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五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奉诏译
梵行品第八之二
“复次,善男子,云何名为真实思惟?谓能断除诸烦恼故。
善男子,夫修慈者能断贪欲,修悲心者能断瞋恚,修喜心者能断不乐,修舍心者能断贪
恚及众生相,以是故名真实思惟。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四无量心,能为一切诸善根本。
a*******g
发帖数: 867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生活中的大乘修行:四弘誓愿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
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
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
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
a*******g
发帖数: 867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生活中的大乘修行:六波罗蜜
《未曾有因缘经》卷上
萧齐三藏沙门释昙景译
天帝白曰。六波罗蜜。其义云何。唯愿说之。
野干答曰。第一布施。破悭贪心。无遗惜故。
二者守善。不行恶故。
三者遭逢恶事心能堪忍不怀报故。
四者精进修行。道业不懈退故。
五者收摄其心不邪念故。
六者修习智慧。照除烦恼无明闇故。
是则名为六波罗蜜。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
云何名为六种波罗蜜多。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为六种波罗蜜
多。
...常离悭贪,给施一切,能除有情贫穷困苦。所以者何,诸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
有情故。
...普为怜愍一切众生。所谓不怖地狱,不求生天,不为已身自求解脱,护持禁戒。
...若有愚下狂乱众生。来骂辱者安忍受之。譬如醉象难可禁制。应以铁钩而调伏之。
嗔心醉象亦复如是。以忍辱钩而制御之。令其调伏名为安忍波罗蜜多。
...所谓修余五种波罗蜜多。皆精进力而能成就。精进波罗蜜多,谓身口意。此三善业
皆因精进方得发生。
...佛道悬远无人能到。唯有一法饶益有情。所谓正定。如是静虑清凉之风。能除性空
妄想云翳。正定满月出现世间。大悲光明能除有情诸烦恼热。使得清净安乐涅槃。
...菩萨
r*****d
发帖数: 922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悔过好病(39)
顶礼上师三宝
顶礼王凤仪菩萨摩诃萨
“欲得见正道,行正即是道”
随喜版副转贴
b*****l
发帖数: 3821
34
中国佛教主要表现为大乘形态,而大乘佛教的核心内容在于菩萨道的实践。对此,姚
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卷第二·譬喻品第三》说:「若有众生,从佛世
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谓,愍念安
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
」这就是说,大乘的表现是「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
知见、力、无所谓,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有悖于此者应不是大
乘。具体到现代禅与印顺法师就菩萨道的争论,我们判断的依据将是《妙法莲华经》对
大乘的这一表述。
在现代禅与印顺法师的相关争论中,双方的焦点在于菩萨的资格问题。也就是说,
究竟行大乘菩萨道的主体应当是法眼清净的菩萨还是凡夫菩萨?双方之所以在此问题上
发生争论,导火索当是印顺法师主张(凡夫的)人菩萨行,而现代禅创始人李元松先生
持否定的看法。李元松先生说:
针对禅师们这种「言过其实」的说法,印顺法师曾给予批评,大意是:「禅师们太
过于强调修证了,以致无法了解大乘佛教的精神,菩萨道的本意是人乘的菩萨行,以五
戒十善的凡夫身来力行菩萨道
a*******g
发帖数: 867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玩小游戏发包子了
我来猜一下啊。这段经很长啊,这样可能性大一些。呵呵。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
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
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
心。”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
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
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
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
h*********0
发帖数: 31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
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
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
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善财白言:大圣,云何礼敬,乃至回向?
  普贤菩萨告善财言:善男子,言礼敬诸佛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
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深心信解,如对目前,悉以清净身
语意业,常修礼敬。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
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虚空界尽,我礼乃尽。以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
尽。如是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
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复次善男子,言称赞如
S**U
发帖数: 7025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法不是泛神论
你认为这一段不是鼓励称名求观音?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车磲马瑙珊瑚虎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若复有人。临当
被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彼所执刀杖。寻段段坏。而得解脱。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夜
叉罗刹。欲来恼人。闻其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恶鬼。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杻械枷锁检系其身。称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赍持重宝经过嶮路。其中一人作是
唱言。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当得解脱。众商人闻俱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名故即得解脱。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若有众生多于婬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 阅读全帖
d**********l
发帖数: 647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法不是泛神论
常念恭敬,一心称名 are all ways to rid ourselves of other trashy ideas and
only keep in our minds the name of Guan Shi Yin, so that we can be
constantly reminded of compassion and wisdom.
you are so Nan Chuan now. sorry for you.

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
故。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车磲马瑙珊
瑚虎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
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若复有人。临当
害。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杻械枷锁检系其身。称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
解脱。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赍持重宝经过嶮路。其中一人作是
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当得解脱。众商人闻俱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
名故即得...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掌中之叶·清净道论实修手册
掌中之叶
止禅(禅修)的基础 清净道论实修手册
——悉达多学院 编译

【掌中之叶――止观】
一时,世尊在憍赏弥黄檀树林里。那时世尊捡起几片黄檀树叶放在手中,然后问比丘们
说:「诸比丘,你们认为如何?是我捡起来放在手中的这几片黄檀叶子比较多呢?还是
头顶上黄檀树林里的叶子比较多?」比丘们回答说:「世尊捡起来放在手中的黄檀叶子
很少,而头顶上黄檀树林里的叶子很多。」世尊说:「同样地,诸比丘,我所了悟但没
有宣说的法很多,而我(志在)宣说的法很少……。」――出自《相应部.56谛相应.
第 31经》为何世尊只对弟子们宣说「掌中之叶」这般少的法呢?因为这「掌中之叶」
的法是有利益的、与梵行的基础相关、导向厌离、离贪、灭尽、寂静、胜智、正觉、涅
槃,所以佛陀志在对弟子们宣说「掌中之叶」的法。这便是本书的缘起。这「掌中之叶
」的法又是什么呢?这「掌中之
叶」的法就是四圣谛。只有四圣谛才是真正导向厌离、离贪、灭尽、寂静、胜智、正觉
、涅槃的法。虽然世尊还宣说其它如布施、持戒、生天、感官享受过患、出离殊胜等善
巧法门,但是一切善巧法门都志在归向这究竟解脱法门――止观禅法。四圣谛是诸佛不
共(特有)的...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4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怎样赴龙华三会 (太虚大师) zz
究竟真实的佛法,是唯亲证的诸佛乃能知之,所谓“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
,绝非我们思量分别之所能解,言语文字之所能到的。不过慈悲为怀的佛陀,欲摄化一
切众生皆证其所自证之法,推己及人,故随各人的根性不同,所好各别,而从不可思议
的第一义谛中,方便施设无量的教法,千差万别。
佛法在我们中国,现在总算是普及的了,对佛法稍有认识的人, 皆知有“龙华三
会”一语;就是平常寺院里唱的“佛宝赞”中,也有 这么一句:“龙华三会愿相逢”
。所以,现在就关于龙华三会的命名 和意义及怎么赴龙华三会,略为说明。
什么是龙华三会?
“龙华三会”的意义,必须从弥勒佛将来下生此士的关系上来说 明。因为弥勒佛
当来下生成佛,是在龙华树下,亦犹现在的释迦牟尼 佛的菩提树下证果一样。其树名
龙华者,言其枝干高大如龙盘空,且 能开灿烂之华,结丰硕之果。言三会者,亦与释
迦牟尼佛的三转法轮 相似。其转第一次法轮,遇弥勒佛听经闻法授记度脱者,是为龙
华初 会;经若干时期,有若干众生,又闻弥勒佛说法而得超凡入圣者,是 为龙华二会
;到最后一会,则大转法轮,凡为弥勒佛所度之机,皆度 尽无余,是为龙华三会。其
实,弥勒佛当来下生...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4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怎样赴龙华三会 (太虚大师) zz
往生兜率天的难度要比往生极乐净土小的多,内院就不好说了。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是诸大众。若有得闻弥勒菩萨摩诃萨名者。
闻已欢喜恭敬礼拜。此人命终如弹指顷即得往生。”
b*****l
发帖数: 3821
4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怎样赴龙华三会 (太虚大师) zz
这个去哪儿都要发愿啊。就是去趟walmart也要发愿才能动身啊。
这和难度似乎没什么关系。
而且只要闻菩萨名,恭敬礼拜,就可以往生兜率陀天听说弥勒菩萨说法。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佛灭度后我诸弟子。若有精勤修诸功德威仪不缺扫塔涂地。
以众名香妙花供养行众三昧深入正受读诵经典。如是等人应当至心。
虽不断结如得六通。应当系念念佛形像称弥勒名。
如是等辈若一念顷受八戒斋。修诸净业发弘誓愿。
命终之后譬如壮士屈申臂顷。即得往生兜率陀天。
....是时菩萨随其宿缘为说妙法。令其坚固不退转于无上道心。
如是等众生若净诸业行六事法。必定无疑当得生于兜率天上
值遇弥勒亦随弥勒下阎浮提第一闻法于未来世值遇贤劫一切诸佛
于星宿劫亦得值遇诸佛世尊于诸佛前受菩提记。
佛告优波离。佛灭度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
是诸大众。若有得闻弥勒菩萨摩诃萨名者。闻已欢喜恭敬礼拜。
此人命终如弹指顷即得往生。如前无异。
b*****l
发帖数: 3821
4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怎样赴龙华三会 (太虚大师) zz
究竟真实的佛法,是唯亲证的诸佛乃能知之,所谓“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
,绝非我们思量分别之所能解,言语文字之所能到的。不过慈悲为怀的佛陀,欲摄化一
切众生皆证其所自证之法,推己及人,故随各人的根性不同,所好各别,而从不可思议
的第一义谛中,方便施设无量的教法,千差万别。
佛法在我们中国,现在总算是普及的了,对佛法稍有认识的人, 皆知有“龙华三
会”一语;就是平常寺院里唱的“佛宝赞”中,也有 这么一句:“龙华三会愿相逢”
。所以,现在就关于龙华三会的命名 和意义及怎么赴龙华三会,略为说明。
什么是龙华三会?
“龙华三会”的意义,必须从弥勒佛将来下生此士的关系上来说 明。因为弥勒佛
当来下生成佛,是在龙华树下,亦犹现在的释迦牟尼 佛的菩提树下证果一样。其树名
龙华者,言其枝干高大如龙盘空,且 能开灿烂之华,结丰硕之果。言三会者,亦与释
迦牟尼佛的三转法轮 相似。其转第一次法轮,遇弥勒佛听经闻法授记度脱者,是为龙
华初 会;经若干时期,有若干众生,又闻弥勒佛说法而得超凡入圣者,是 为龙华二会
;到最后一会,则大转法轮,凡为弥勒佛所度之机,皆度 尽无余,是为龙华三会。其
实,弥勒佛当来下生...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怎样赴龙华三会 (太虚大师) zz
往生兜率天的难度要比往生极乐净土小的多,内院就不好说了。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是诸大众。若有得闻弥勒菩萨摩诃萨名者。
闻已欢喜恭敬礼拜。此人命终如弹指顷即得往生。”
b*****l
发帖数: 3821
4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怎样赴龙华三会 (太虚大师) zz
这个去哪儿都要发愿啊。就是去趟walmart也要发愿才能动身啊。
这和难度似乎没什么关系。
而且只要闻菩萨名,恭敬礼拜,就可以往生兜率陀天听说弥勒菩萨说法。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佛灭度后我诸弟子。若有精勤修诸功德威仪不缺扫塔涂地。
以众名香妙花供养行众三昧深入正受读诵经典。如是等人应当至心。
虽不断结如得六通。应当系念念佛形像称弥勒名。
如是等辈若一念顷受八戒斋。修诸净业发弘誓愿。
命终之后譬如壮士屈申臂顷。即得往生兜率陀天。
....是时菩萨随其宿缘为说妙法。令其坚固不退转于无上道心。
如是等众生若净诸业行六事法。必定无疑当得生于兜率天上
值遇弥勒亦随弥勒下阎浮提第一闻法于未来世值遇贤劫一切诸佛
于星宿劫亦得值遇诸佛世尊于诸佛前受菩提记。
佛告优波离。佛灭度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
是诸大众。若有得闻弥勒菩萨摩诃萨名者。闻已欢喜恭敬礼拜。
此人命终如弹指顷即得往生。如前无异。
G**W
发帖数: 1865
46
【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
如来在经典中说,「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这重要的句子在玄奘法师的
翻译典籍中,就有八部经论提到,一般众生没有办法区别如来藏和我有何不同。《楞伽
经》一再说如来藏是无我,称之为「无我如来之藏」,实叉难陀翻译为「无我如来藏」
。经典说的「阿陀那识」就是执持身根的识,就是阿赖耶识,就是执藏一切种子功能作
用的识,就是如来藏,就是能够发起如来一切德能的宝藏,就是真心,每位众生都有的
真心,祂不是现下的我,不是我目前见闻觉知的心,不是这个第六意识心。
到了《大般涅盘经》说如来的境界是「我」,让这些「凡愚」更无法理解,而《
大般涅盘经》说的如来的我,是甚深的境界,以如来的真如可以有五别境心所有法,又
有善十一的心所有法,连一般的学者都不清楚,何况是一般众生呢?这样哪里有能力来
对此议论说「有我」,说「无我」。
而一般经典所要说的「我」,是因为佛教的观点是在宣说其根本的内涵。如来藏
本身没有世间人「瞭解的我」的特性,因此从这一个观点,就无法说祂是「我」,可是
祂是真实永恒不坏灭,这又是一般住在世界...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47
学术界认为‘如来藏’和‘佛性’的思想是受到《奥义书》的影响,对吗? http://www.xuefo.net/show1_24397.htm
在早期婆罗门教经典《奥义书》中,建立了一个恒常不变的‘我’,以此作为恒常的本
源和解脱的依据,并提出‘梵我一如’的思想。而佛教则提倡‘无我’,并以 ‘无我
’作为佛教的重要特色。可是在一些大乘经典中,又提出‘如来藏’和‘佛性’的思想
,并以此为‘我’,于是学术界便认为‘如来藏’和‘佛性’的思想是受到《奥义书》
的影响。怎样看待学术界的意见?
无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在不同根基的所化众生前,示现了三转法轮的弘法历程:第一转法
轮的受众主要是小乘根基的众生,佛陀为他们重点宣说了四谛法门;第二转及第三
转法轮的对象主要是大乘种姓的利根者。佛陀在二转法轮的过程中,重点宣说了般若空
性。龙树菩萨依据佛的密意作了《中观六论》,显发阐扬了佛陀万法为空的理念;月称
菩萨等后继者,又以《入中论》等论典对之作了进一步的发挥。至于如来藏的观点则是
佛陀在第三次转法轮时所著重宣讲的内容,释迦牟尼佛面对最利根的众生,向其广讲了
有关清净显现方面的法门,而龙树菩萨的《赞法界论》以...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顿悟大乘正理决
怎么什么都能扯到攻击到‘如来藏’上去。
<诸法无行经>宣说的是诸法实相,毕竟空寂,一切法皆空的般若思想。
空性也是不生不灭的。
就如《大般若经》里:“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
如实知一切从缘所生法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去。”
凭几个词句,就能能扯到‘如来藏’,真是让人无语。
跟着一些糊涂'导师'的作品来学习经论,
就容易这样先入为主的缺乏鉴别力。
d*******r
发帖数: 3875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人能自由选择么?
佛教说得很清楚了,不是自由选择。
地藏菩萨本愿经--
尔时,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祇世界
诸分身世界地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吾于五浊恶世,教化如是刚强众生,令心
调伏,舍邪归正,十有一二,尚恶习在。吾亦分身百千万亿,广设方便。或有利根,闻
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劝成就;或有暗钝,久化方归;或有业重,不生敬仰。如是等辈
众生,各各差别,分别度脱。。。。”
a***n
发帖数: 1993
5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第3章 北宗正义
第3章 北宗正义
一、神秀门庭
弘忍之后,神秀一系成为北方势力最大、范围最广的一宗,是当时中国禅门之中心
,迨至唐中期以后,慧能一系方反攻北方,取代了北宗的地位,从此改写了中国禅宗史
。宋代以来的禅史灯录,基本以南宗谱系来写。推崇慧能一系,尤其对日后兴起的五家
七宗之禅的弘传,更是铺天盖地,使曾经盛行一时的神秀一系几近湮没,弘忍门下的传
禅之史亦被修正。长期以来,人们只能从南宗所传典籍中了解北宗禅法,这不免产生许
多不符史实之处,而曲解神秀一系。
神秀(605-706)生于隋大业元年(605),俗姓李,陈留尉氏(河南尉
氏县)人,年十三,“属隋季王世充扰乱,河南山东饥疫,因至荧阳义仓请粮,遇善知
识出家。便游东吴,转至闽,游罗浮、东、蒙、台、庐诸名山,嘉遁无不毕造。学究精
博,采《易》道,味黄老及诸经传。自三古微赜,靡不洞习。”他在游历期间,内外兼
修,博综多闻,受老庄玄学、《书》、《易》大义、三乘经论和《四分》律仪等儒释道
的全面熏陶,使他“说通训诂,音参晋吴,”具备了日后成为一代教主的才学。神秀二
十岁时,在东都天宫寺受戒,四十六岁至蕲州黄梅...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