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尧典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下页 末页 (共8页)
m**********e
发帖数: 12525
1
回子既无造纸术,又无印刷术
他妈的用几张羊皮还造就了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
l****o
发帖数: 5435
2
现代学术界都是你这种货在灌水,自然比不得古代
我都懒得给你科普
你爱咋的咋的吧
m**********e
发帖数: 12525
3
ok
只希望你今天学到什么是岁差
t**d
发帖数: 6474
4
你就别班门弄斧了。你说的这些跟中国历半毛钱关系也没有,因为中国历的制定有自己
的法则,每月的初一是通过对月相的观察来定义的,并由此推算短期的月相变化,而不
是通过某个通用公式来算出来的。

发帖数: 1
5
中文古书,比如《明史》,里面说的 回回历, 是阳历或者阴阳合历,是回子籍官员在
中国研究的历法。
现代中文里面的 回回历, 是中东回子现在用的 阴历。
x****6
发帖数: 4339
6
睁眼说瞎话,请你google一下 时宪历
看看清代一直沿用到现在的历法,是不是用西方天文选算法校正过。
l****o
发帖数: 5435
7
和老将讲道理的结果就是感觉大概操了猪了也没这么丧
所以民不可使知之。
t**d
发帖数: 6474
8
你现在可以用天文学知识推算任何历法,也可以来修正任何历法。现行公历也是通过天
文学来修正的,以求准确;中国历也可以用天文学来推算,甚至现用行公历来推算,但
是并不需要用西历来修正,因为中国历是自洽的,不需要任何人为干预,只需要正确观
测天象。
有些朝代的天文比较差,天象的观察不准,会造成跟制定的历法不准的现象,但这个本
质上不是中国历法的问题,是观察或者编制错误。
w***u
发帖数: 17713
9
反正孔老二的门生弄到明朝,连节气都报不准了。既比不过前面的蒙古鞑子朝,又比不
过同时的白皮猴子。
x****6
发帖数: 4339
10
你这不是赖皮吗?
清朝不论是经济、政治和疆域都是天朝各朝代排前的。顺治的时候汤若望主持修订了用
西方历法校正的 时宪历,结果遭到本土知识分子的排斥,最后还是皇帝派人严格比较
了两种历法,发现本土历法误差明显,这才开始全国实行 时宪历。
你要说清朝钦天监观察天象的水平比汉朝还差,谁信呢?

发帖数: 1
11
历法不能仅仅是今年的,要对未来的日期都有精确的安排。
你的历法如果不知道十年后的春节在哪一天,
还需要根据观测以后来矫正
你丢人不丢人?
b***y
发帖数: 14281
12
没有误差那是后来调教的。原先差老远了。古罗马时期西历以为一年只有360天,所以
到了后来都差到姥姥家去了,新年都搞不清楚到底是哪个月。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古
希腊文明纯属扯淡。欧洲用了将近一千年的时间渐渐才调准到汉代中国阴历平均年的水
平。当然到了明朝时期人家是确实比咱们准了,但那是因为已经出现了近代物理学和天
文学。


: 人家公历至少没有延时、误差。我们的阴历走十几年就偏到外婆家去了。得亏了
洋教士

: 用他们的公里来校正才好用。

m**********e
发帖数: 12525
13
主要是明朝的时候欧洲出现了以单摆为基准的现代时钟和天文望远镜,
对天文观察的精度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b***y
发帖数: 14281
14
那是要看现实需要。现代人有电子设备,不太关心月亮周期了。古代人尤其偏僻的农村
很容易把日子过糊涂了,有日历也不管用,你还得记得天天翻,三天不记得就搞不清楚
今天几号了。用阴历的话每天晚上抬头望望月亮就能自我校准了。每月十四十五十六三
天赶集庙会的基本上也就不会错过了,庙会的时候顺便核准一下日子就行了。这就是为
什么古代人需要是用阴历。


: 整那么复杂以至于世实际应用不便,有个J B用。就跟拉丁语把语法玩出了话花
,结果

: 过于复杂,变成死语言一样。然并卵。 当然了,这些复杂没用的东西是装逼犯
用来得

: 瑟的神器,骑马,你说是不是?

: :对

: :


发帖数: 1
15
没那么弱智。真那么弱智,也不需要知道今天是几号。
还你妈逼的庙会,你以为庙会的日子是怎么定的?
还需要抬头看月亮确定?碰上阴天几天就个屁了。
b***y
发帖数: 14281
16
这种都是书呆子瞎JB议论。纸上谈兵。
古代历法每年要靠观察来教准的。每天正午记录一下太阳高度角,看那一天最高和夏至
日对比一下马上就明白了。虽然不能精确到分钟,但古代也不需要啊。至于其人各种辅
助设备都是为了观察提供一些方便而已,只不过适用于几十年上百年时间,慢慢不准了
就推了重建。


: 建议你小买本Jean Meeus的Astronomical Algorithms看看

: http://www.willbell.com/math/mc1.htm

: Astronomical Algorithms代表当今最精密的月地关系测量结果,

: 即使到了现在,月地关系可以用激光测距仪和原子钟精密测量到10位有效数字,

: 今天测定的农历也只能保证50年精度

: 50年后,预测的月相差异就会超过24小时

m**********e
发帖数: 12525
17
跟你们说话真累
屁都不懂也要插一嘴

发帖数: 1
18
操,那把眼睛都看瞎了。
你就是不知道,自己琢磨琢磨,也能像出更好的观测方法。
b***y
发帖数: 14281
19
废话,公历直到今天还是需要靠观察来教准,只不过随着观察越来越精确这个需要再次
教准的周期越来越长了而已。不纯在一个严格的数学公式能用远work的,因为你地球公
转周期不是一个有限小数位的纯数字,始终都有测量误差,这个测量误差只有靠长时间
的观察来后来反复教准,一看你就是个书呆子。


: 历法不能仅仅是今年的,要对未来的日期都有精确的安排。

: 你的历法如果不知道十年后的春节在哪一天,

: 还需要根据观测以后来矫正

: 你丢人不丢人?

b***y
发帖数: 14281
20
把你搁到山村里不让你使用任何电子设备没两个星期你日子就过糊涂了。你这是典型的
现代人把什么事情都想的很简单。实际在古代要是用西历这种历法大多数农民搞不清楚
今天几号。西方人为了避免这个问题解决的办法是没七天去一次教堂,谁不去要被全村
人鄙视。
庙会赶集都定在月初或月中当然是为了方便。阴天当然是个不利因素,但不可能天天阴
天,就算错过了这个月下个月也能赶上。


: 没那么弱智。真那么弱智,也不需要知道今天是几号。

: 还你妈逼的庙会,你以为庙会的日子是怎么定的?

: 还需要抬头看月亮确定?碰上阴天几天就个屁了。


发帖数: 1
21
水平不如人家就承认呗,干嘛的这是。
b***y
发帖数: 14281
22
艹,观察太阳高度还非要对着太阳看啊?你竖个杆子看影子不行啊?到底谁弱智。


: 操,那把眼睛都看瞎了。

: 你就是不知道,自己琢磨琢磨,也能像出更好的观测方法。

b***y
发帖数: 14281
23
废话,西方自打有了牛顿以后当然水平比咱们强了这有什么好否认的。到了清朝那肯定
是西历准了。但非要说自古就是如此那不仅仅是妄自菲薄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忽略了事
物发展规律。


: 水平不如人家就承认呗,干嘛的这是。


发帖数: 1
24
公历怎么可能算错呢?这么简单。
阴历你怎么算?怎么知道春节是那个月的?
还不是要靠交流?
庙会买个月历牌就行了。

发帖数: 1
25
没人用正午太阳高度,大哥,那太不精确了。
m**********e
发帖数: 12525
26
你也太搞笑了
你只要立杆观察过一次就知道了,由于日光的衍射效应,即使你有现代钟表,
对epoch的观察都不可能精确度超过1分钟,所以夏至当天测量的杆影,和夏至
第二天测量的杆影,甚至夏至第三天的杆影,几乎无法分辨
历史上在钟表出现以前的这种测量,都是通过观察夜间明亮恒星东方首现来确定的,
用这种方法,在商朝就知道一年有365.25天,岁差是每50年一分钟

发帖数: 1
27
托勒密的时候人家就知道建模了。
准确不准确不说,这是走在正路上的
是认为自然规律是可以建模的
b***y
发帖数: 14281
28
月历牌你的记住天天翻,一旦忘记翻了就没法搞清楚今天几号了,这是西历古代不如阴
历实用的原因。阴历老百姓能自己教准日子,至少搞得清楚现在大约是一个月里的哪一
旬。但是确实节气这个东西就需要官府通告了。节气有官府负责每年教准。


: 公历怎么可能算错呢?这么简单。

: 阴历你怎么算?怎么知道春节是那个月的?

: 还不是要靠交流?

: 庙会买个月历牌就行了。

m**********e
发帖数: 12525
29
对,
太鸡巴搞笑了,这人屁概念都没有,还用杆影,杆影的精度能达到四分之一小时就不错了
但是历史上,早在商朝就能测量出每50年一分钟的岁差了,远远超越了杆影的理论精度
m**********e
发帖数: 12525
30
古代没有时钟,都是用测角来精确推算时间的
比如浑天仪,就是用来测角,比如观察天狼星首次出现在东方的时候,织女星角度是几度
几分,一推算,就能精确测定岁差到秒
b***y
发帖数: 14281
31
废话。我一开始就说了,不可能精确到分钟。但中国古代也没指望精确到分钟啊,差一
两天都不是个事。
古代历法是历经几千年反复观察总结出来的,一开始一年差几天,两年就要调整了,然
后十几年后出来发现差了两天,就再调整一下,再然后上百年发现差了一天,就再修正
一下,最后一千年发现差了两天,就再调整一下呗,所以并不需要把夏至精确的分钟,
只需要累计误差足够大了之后能观察到行了,
所以我说你反复强调的都是书呆子的理论算法,对古人来说并你重要。当然你算的更准
点大家会觉得你牛B,皇帝会很高兴,能减少一些观测和调整的必要是好事,但并不是
必需的。不存在没有精确历法两百年后就搞不清楚呢春分日的可能。恰恰想反,正是因
为观察到了春分日的移动,皇帝才下旨修订历书。


: 你也太搞笑了

: 你只要立杆观察过一次就知道了,由于日光的衍射效应,即使你有现代钟表,

: 对epoch的观察都不可能精确度超过1分钟,所以夏至当天测量的杆影,和夏至

: 第二天测量的杆影,甚至夏至第三天的杆影,几乎无法分辨

: 历史上在钟表出现以前的这种测量,都是通过观察夜间明亮恒星东方首现来确定
... 阅读全帖
l****o
发帖数: 5435
32
《科学》杂志发表的一篇对吴哥古迹的详细研究报告---吴哥城坐东向西,使它具有“
春分时令”的特性,即在春分时节能指出日出与日落的确实方位。在春分那一天,站在
第一段堤道(西侧入口大门前)南端的观察者,可以看见太阳笔直升至吴哥窟中塔顶端
之上,三天之后同一现象于第一堤道的中点处看见……完全对准春分秋分点的日出日落
方位。研究者还发现春分时节的吴哥古迹中十多个寺庙的布局与北天的天龙座在公元前
10500年的排列吻合,连星体之间的距离都几乎与地面寺庙间距离完全相同。这神秘的
天地对应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疑问,失落的古文明,越接近它,越会感到神秘莫测。
http://travel.qunar.com/p-pl4767994
“骄傲无知的现代人啊~”
放狗很难么?我都懒得打你们脸。
m**********e
发帖数: 12525
33
鸡巴"科学"
是发表在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最初是NASA网站上贴的:
https://sunearthday.nasa.gov/2005/locations/angkorwat.htm
但是人把JSTOR写成journal Science,于是一帮连看都没看过的傻屄
立马说是在science上发表的了
我老人家花了力气,把真正的文章给你找出来了
妈屄的,你们不学无术,人云亦云,跟着起哄
太鸡巴搞笑了
Robert Stencel, Fred Gifford and Eleanor Morón
JSTOR, Vol. 193, No. 4250 (Jul. 23, 1976), pp. 281-287
https://www.jstor.org/stable/1742346?seq=1#page_scan_tab_contents

发帖数: 1
34
什么呀。春分/秋分那一天,日出日落是在正东正西,这有什么稀奇的。
m**********e
发帖数: 12525
35
你这就错了
日出日落正好在黄道赤道交界点
真正的日出位置依赖纬度
所以,什么吴哥窟只说明正好摆在纬度所在角,而不是正好中天

发帖数: 1
36

在交界那一瞬间,
日出日落的地方,
看到太阳都是正东正西的,
与纬度无关。
其他经度的地方,因为日出日落不在这个时间,
那么方位肯定有细小的不同。
但是如果要求到这个精度,
那么一个地方,在不同年份的春分秋分,
日出日落的方位也必定是有变化的
不可能有个固定建筑物指向个固定方位。
m**********e
发帖数: 12525
37

你根本不是一个level的,少说几句
x****6
发帖数: 4339
38
Robert Stencel, Fred Gifford and Eleanor Morón, Astronomy and Cosmology at
Angkor Wat, Science 1976,193:281-287。
骑大马,把脸伸过来,pia!
这篇文章的确是发表在《科学》杂志上。下面是写了数据的几页。
无论文章的论证是否靠谱,这的确是正儿八经在科学杂志发表的学术文章。

发帖数: 1
39
你多说两句。
给个春分那天日出位置的公式
给个春分那天吴哥日出位置的具体数值
l****o
发帖数: 5435
40
也就是你看到“科学”俩字就鸡动。所以才拿它来唬你。这些破文我连看都不会看
我已经说过了:春分时太阳从吴哥窟的塔中升起到塔尖是每个旅游团体都会介绍的事实
。根本不需要什么科学杂志去背书。聪明点的早就知道我什么意思
了。你说那些我实在没有兴趣。
上俩周美国和欧洲观察太阳黑子的天文台都被关了,据说是观察到了什么。这大概就是
古代不用日历用月历的原因之一。

发帖数: 1
41
牵强附会,这种类似的文章太多了。

at

发帖数: 1
42

我不聪明。您是啥意思,说说。
n**********r
发帖数: 4
43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于18日上午10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
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在这次讲话中,习近平提到的这几句古语,意义非凡!
行之力则知愈进
知之深则行愈达
出自宋代理学家张栻的《论语解·序》
阐释了“知”与“行”的相互作用
“知”与“行”相互生发、相互促进
越是深入实践,认识越能精进
而反过来
有了越发深刻的认识
实践越能通达透彻
这是小岗村的稻田。 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宝贵经验
是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周虽旧邦
其命维新
出自《诗经·大雅·文王》
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周虽然是旧的邦国
但其使命在革新
几千年前
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秉持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
开启了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
清晨的深圳。新华网发(阮煜 摄)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发展史上
革新、创新始终是前进的不竭动力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这两句来自《史记·商君列传》
是商鞅推行变法的宣言
治理国家
不能按照死板的方法去做
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
在旧方法已经失效...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632
4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盘龙城发现大规模铸铜遗址
清代以后,学者们逐渐考证清楚,即使公认的最早的文献《尚书》,其中谈论上古史的
《虞夏书》,包括《尧典》、《皋陶谟》、《禹贡》等名篇,也大都是战国时代的作品
,保留古意最多的《商书》之《盘庚》篇,也经周人改写过。进入战国时代,随着周王
朝的式微,谋求重新统一的各诸侯国相互征战,各国的君主都自诩本国为中国之正宗,
因此都把祖先谱系上溯至传说中的圣王,其中伪造圣王传说的例子也不少。
关于夏、商王朝的制度,到春秋时代已说不清楚了。孔子即曾慨叹道:“夏礼,吾
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论语》)。
作为夏人、商人后代的杞国和宋国,都没有留下关于王朝制度的充足的证据。

发帖数: 1
4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一个人穷游中国这视频做的不错
我哪里跑题了
总之 中国历法远远远超过西洋历法
西洋历法的全部思想都在尚书开篇的尧典里面
属于我国陶寺文化的水平
N*****e
发帖数: 1094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NewNote (新天地),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留在大陆的中华民国院士之大结局(四)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an 13 16:35:45 2017, 美东)
1948年3月25日至27日,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代院长兼评议会议长朱家骅在南京主持召
开了最后一轮院士选举会。经过与会者五轮无记名投票,原定要选出的100名院士最后
只有81人通过。这81人也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批院士。
在国民政府1948年3月选出的81名院士中,1949年后,到台湾的只有9位,占院士总数的
11.9%;去美国的有13人,占院士总数的15%;而留在大陆有59人之多,占院士总数
的74%。
当时中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之所以选择留在大陆,以及后来大批留学欧美的科学家放弃
舒适的环境和优厚待遇,毅然回国,其原因很多。这些优秀的中华儿女都满怀着对这片
苦难深重的土地无法自拔地爱,都怀抱着对国计民生地殷切关怀,或是深深眷恋着这片
土地,或是对国民党统治感到失望等。但是,促成他们留守大陆或是回国的一个很大的
原因,就是他... 阅读全帖
k***g
发帖数: 7244
47
来自主题: Mainland版 - 传说时代的历史 (2)
呵呵,有这么多同好啊,那我写慢些,一则可以多些对于细节的讨论,二则可
以省下时间做作业:)
传说时代自然是有历史的,而这段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获得蛛丝马迹,一是考
古,二是文字。对于第一个方面,正如cozofu所说,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和实地经
验,若是真的写了出来,恐怕要变成学术论文了,估计也没有多少人喜欢来读。所
以这儿侧重文字,也就是先秦古书和一些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同时也会结合一些
考古的发现。呵呵,若是有错,还望大家斧正:)
既然要依靠古书,我们不妨把可以作为依据的古书列出来。同时,也可以大致
的对所依据的古书做个介绍(呵呵,希望这个题跑得不是很远)。这些古书按照可
信程度可以分作三类。
第一类包括金文,甲骨文,《今文尚书》中《虞夏书》的《甘誓》(此篇的素
材很可能直接来自夏代,后面有详细的讨论),《商书》,《周书》,《周易》的
卦爻辞,《诗经》,《左传》,《国语》,以及其他先秦的着作。《山海经》虽《
大荒经》以下为东汉人所作,但因起所述古事绝非东汉可以凭空伪造(后面详细讨
论)所以仍列入第一等。
第二类包括《尚书》中的三篇(《尧典》,《皋
wh
发帖数: 141625
4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二泉映月》的几个不同版本
学乐器最主要的作用可能是有个抒发、表达自己感情的途径吧,就像写作(灌水)、唱
歌、抽烟、酗酒一样。郁闷时可以排解,高兴的时候也可以抒发。我的课堂笔记里还有
一段话没写:
《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什么最使人快乐?什么是人
在歌咏自己的心时最感到快乐的原因?是在肯定自己时最快乐,在音乐/自己的作品中
看到/听到自己的善与美。
这一段没抄在主帖里,因为吃不准艺术表达的是否一定是善与美。“肯定自己”也容易
有歧义,不想误导。
P********w
发帖数: 65
49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转载] Re: 再问克增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MacArthur (小胖子), 信区: History
标 题: Re: 再问克增
发信站: Unknown Space - 未名空间 (Tue Jun 29 23:05:05 2004), 站内信件
还是古出来的:
上古历法简介
本文相关图片资料
笑笑眉 文章来源:故乡;发布日期: 2002年6月29日
太阳一周天这一岁。所谓太阳一周天,实际就是太阳过春分点,循黄道东行,复回
到春分点的时间,古人所谓岁,即今日的回归年,《书经.尧典》上说“期三百有
六旬有六日”,“期”就是一周岁的意思,三百六旬有六日说的是一个整数,中国
历法上叫岁实。
年是阴历,岁是阳历,所以说中国古代历法是阴阳合历。
岁的意义来源于岁星,岁星就是木星,岁星约十二年一周天,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
天由西向东分为十二星次,岁星每年行一星次,十二次的名称是:星纪、玄枵、诹
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左传.襄公二
十八年》有“岁在星纪”,《襄公三十年》有“岁在降娄”,都是以岁星纪年,这
是最早的纪年法,后人为文,为了仿古
x*****u
发帖数: 3419
50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中国印度之智慧(共2卷)
偶然在图书馆看到一本当年林语堂的 The Wisdom Of China And India,
Random House. 1942. 搜了一下有中文译本,其目录如下:
[中国卷]
中译本序言/1
序言/1
中国的玄学/1
老子《道德经》/1
序言/1
第一编 道的法则/17
第二编 道的诠释/39
庄子——玄学家和幽默大师/63
序言/63
逍遥游(第一章)/66
齐物论/68
养生主/73
人间世/75
德充符/78
大宗师/81
骈拇/87
马蹄/88
肱箧/89
在宥/91
秋水/95
中国民主文献/101
《尚书》/101
序言/ 101
尧典/111
大禹谟/114
皋陶谟/116
五子之歌/117
汤诰/119
太甲/119
咸有一德/121
说命/121
泰誓/124
金滕/126
召诰/127
秦誓/129
民主哲学家——孟子/131
序言/131
民主哲学家——孟子/134
宗教大师——墨子/156
序言/156
法仪的必要性/158
尚同的重要性(下)/159
兼爱(中)/161
兼爱(下)/162
非攻(上)/163
非攻(中)/164
非攻(下)/165
天志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下页 末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