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 发帖数: 3821 | 1 归命十方佛 法身及报化
愿共诸众生 速成法界性
轮回三恶道 法界理凝然
本来常清净 诸相不能迁
寂静如虚空 处处悉周遍
体皆离彼此 非深复非浅
乳未转变时 酥醍醐不见
烦恼未伏除 法界无由显
如酥处乳中 酥本妙光莹
法界烦恼覆 圆满体清净
如灯被障碍 非能照余物
无明恒覆心 法界非明了
如灯离障碍 处处物能照
烦恼破坏时 真如恒显现
初中及最后 二障不能扰
如净琉璃珠 恒时光照曜
光明物所障 被障明非见
法界烦恼覆 真如理难显
圆寂体光洁 轮回不能染
勤求趣法界 轮回非能掩
如米糠缠裹 谷体米非无
烦恼覆真如 真如烦恼有
如谷去其糠 米体自然见
若离烦恼糠 法界理方显
妄执有世间 芭蕉终无实
法界非世间 亦非虚妄见
如人饮甘露 热恼悉皆除
若证法界性 烦恼热皆弃
灭除烦恼焰 法界甘露现
一切有情中 高下皆平等
体实果不生 执种果非有
智慧出生时 有为非法界
法界本无处 究竟方可证
清净恒光洁 日月皆莹净
法界无垢染 如龙夜雨尘
况似罗睺面 光明恒灿然
譬如火浣布 处火能离染
垢去布犹存 光明转莹净
贪爱令心染 ... 阅读全帖 |
|
W*********E 发帖数: 197 | 2 阿赖耶识就是生死轮迴的主体
张正圜
各位菩萨,您在佛门中修行多年,是不是常听人提起「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句话呢
?您晓得这句话的意涵吗?其实这句话的真正意思,已经指陈了生命的实相,显示出万
法的本质了。但是由於大多数人未能证悟实相,所以往往会误会「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的真正意思;误以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是等同於外道的神我、梵我思想呢。
譬如有人在他的《以佛法研究佛法》的书中,有这样的一段说法:【如释尊在《阿含经
》中,以及极多的大乘经中,并未说到阿赖耶识,难道就不能安立生死轮迴吗?只要真
正理解缘起性空的真义,无常无我而能成立生死与涅槃,何必再说如来藏与阿赖耶识?
只因眾生根钝,所以為说如来藏或阿赖耶识法门,使其确立生死轮迴与涅槃还灭的信念
,能在佛法中前进,这是极好的妙方便了。】对於这样的一段话,乍听之下似乎没什麼
问题,但是这当中其实是有许多似是而非的地方,值得我们一起来探究探究。為了使菩
萨们能够辨明其中的淆讹,确实瞭解佛法的真实义,我们将逐句做说明,以期能為菩萨
们建立起正确的佛法知见,增益般若智慧。
首先,书中说「释尊在《阿含经》中,以及极多的大乘经中,并未说到阿赖耶...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 众生本来就颠倒,喜欢有境界的神通法门,不喜欢本来就没有境界的智慧法门;
因此当然要将神通加以详细说明。
世俗所谓的神通,乃三界中众生意识境界分段入出之法,它在整个佛菩提道上虽然
也属于佛菩提道上的一部分,但是它占整个佛菩提道很小很小的一部分。虽然佛弟子们
在适当的时机也要修神通,譬如在戒慧直往的菩萨在三地快满心的时候才修,但是绝大
部分菩萨不在神通用心,反而在智慧法门用心,也就是在总相智、别相智、道种智用心
;因为佛菩提道所注重的是没有境界、属于无为法的智慧法门,而不是有境界、属于有
为法的神通。基于如此,分三点来加以说明。
首先要谈的是,神通是依附意识而有,而意识是被生的法,是生灭法,不是常住法
;既然意识是生灭法,依附意识而有的神通当然更是虚妄法。为什么意识是被生的法,
是生灭法,当然要加以探讨,以免被恶知识误导而多走了冤枉路。
佛在《中阿含经》卷五十四开示如下:“缘眼、色生识,生识已,说眼识;如是耳
、鼻、舌、身;意、法生识,生识已,说意识。”经文里说眼根与色尘相接触后出生了
眼识,眼识能够分别色尘之青黄赤白之显色;耳根与声尘相接触后出生了耳识,耳识能
...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566 | 4 问:若是居士家况关系未皈依佛门,照佛戒律修持,未知和皈依功德一样否?(李清水)
答:皈依与修持,不必混为一谈。但既信奉佛,自当皈依,方合事理。惟修持不皈依,
虽有功德,但以无师承,而信奉亦欠诚敬,功德自少。设皈依者,而不修持,或懈怠不
进,亦无多大功德也。
问:昔闻‘三世因果’丝毫不少,则是说或数世而后受报,或数劫而后受报,敢问此世
间有无永远安宁,和平之可能?待弥勒尊者降生时,此间有无受恶报众生?战争、命案
有无发生可能?若无何故?(莫我虚)
答:此问题浅说不圆,深说难解,兹取折中之说。永远安宁,惟佛净土。此界名曰娑婆
,乃恶心众生其业所现者,原则无常,必经成住坏空阶段。世界尚不能永常,安宁焉有
永远之理。纵至弥勒降生,不过较末法现象少佳耳。五逆十恶,仍旧发生,成住坏空,
依然流转,如果天下太平,弥勒何苦来此。
问:闻已圆寂的章嘉大师是禅宗大德,而敝人是拜章嘉大师的(集体拜师),若依敝人
个性言,自觉宜修禅宗,若依环境言,则宜修净土宗,不知我应该何者为妥?(张维明)
答:章嘉大师实是密宗。应知皈依者,系皈依僧团也。此僧团中诸法皆备,若论修法,
则须视个人之根器,契合为佳。居士既以环境...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566 | 5 问:若是居士家况关系未皈依佛门,照佛戒律修持,未知和皈依功德一样否?(李清水)
答:皈依与修持,不必混为一谈。但既信奉佛,自当皈依,方合事理。惟修持不皈依,
虽有功德,但以无师承,而信奉亦欠诚敬,功德自少。设皈依者,而不修持,或懈怠不
进,亦无多大功德也。
问:昔闻‘三世因果’丝毫不少,则是说或数世而后受报,或数劫而后受报,敢问此世
间有无永远安宁,和平之可能?待弥勒尊者降生时,此间有无受恶报众生?战争、命案
有无发生可能?若无何故?(莫我虚)
答:此问题浅说不圆,深说难解,兹取折中之说。永远安宁,惟佛净土。此界名曰娑婆
,乃恶心众生其业所现者,原则无常,必经成住坏空阶段。世界尚不能永常,安宁焉有
永远之理。纵至弥勒降生,不过较末法现象少佳耳。五逆十恶,仍旧发生,成住坏空,
依然流转,如果天下太平,弥勒何苦来此。
问:闻已圆寂的章嘉大师是禅宗大德,而敝人是拜章嘉大师的(集体拜师),若依敝人
个性言,自觉宜修禅宗,若依环境言,则宜修净土宗,不知我应该何者为妥?(张维明)
答:章嘉大师实是密宗。应知皈依者,系皈依僧团也。此僧团中诸法皆备,若论修法,
则须视个人之根器,契合为佳。居士既以环境...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566 | 6 佛教的大光明与大安乐
以一九八七年讲于美国华府佛教会录音为基础
( 1)光明与安乐,理体并妙用。
今天我有机缘在华盛顿华府佛教会向大家汇报《佛教的大光明与大安乐》十分荣幸
。听起来这个题目好象生一些,新奇一些。其实还都是我们常常说到的“放大光明”,
“光明普照”;“拔苦与乐”,“离苦得乐”。这也就是佛法的基本,自觉觉他,自利
利他。由于光明,方消痴暗,垢障消除,才得真乐。慧光破无明,正是自觉觉他,是觉
心除幻结,正是自他俱利。这个光明与安乐非一切世间诸法所能相比。故称之为大。
光明有两种:(一)色光(指日月火珠及佛菩萨天人的身光)。(二)智光或称智
慧光,心光(指妙法能除众生愚痴的垢暗)。《大智度论》说:“光明有二种,一者色
光,二者智慧光。”昙鸾大师说:“佛光能破无明,故佛又号智慧光。”憬兴师说:“
光从佛无痴善根心起,复除众生无明品心,故智慧。”故《瑜伽论》称之为法光明。以
现法破暗为义,别于色光。但佛光具一切光,故《往生论》说:“佛光明是智慧相也。
”蕅益大师九天写一部《弥陀要解》,人称这是从蕅益大师大光明藏中自然流出。《思
益经》说:“如来身者,即是无量光明之藏。”如来身是... 阅读全帖 |
|
r****y 发帖数: 26819 |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oet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adyred (旺红), 信区: Poetry
标 题: Re: 癸酉本红楼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6 12:20:49 2013, 美东)
第六版修改说明
2011年5月22日,何莉莉在百度贴吧何初本吧透露其堂妹何文艳将精修癸酉本,至今整
整四个月,这次修改终于完成了第一遍增补。何莉莉本来计划等到第二遍全面润色完成
后,再发布这一版,不过考虑到很多关注癸酉本的读者已经等得太久,所以何莉莉接受
我的建议,同意先把第一遍增补的结果发布,让各位读者预览一下,并提出宝贵建议,
以便在第二遍全面润色时予以采纳。此次修改相对前几次力度还是比较大的,基本每一
回都增加了新的内容,对原来版本中明显的缺文也进行了增补。每一回都还原了标题诗
是此次修改最大的的亮点。当然,因为何莉莉和她的堂妹是凭记忆还原增补,所以语言
文采和诗词平仄都与原本有较大差距,还请各位读者见谅。
...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8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六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唐天竺沙门般刺密谛译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
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
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
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
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是故
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何以故?此
非饭本,沙石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途
,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
希冀。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
。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
鬼;中品则为飞行夜叉、... 阅读全帖 |
|
l***o 发帖数: 1111 | 9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六
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
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
。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
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
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
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何以故?此非
饭本,沙石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途,
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
冀。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
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
;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8158 | 10 放狗搜了一个来:
http://www.hawh.cn/html/20090205/106911.html
少林僧兵抗倭事迹考
[作者:程大力/何伟琪] [2009-02-05]
少林武术如果和其它许多武术流派一样,如果一直仅是在下层民间流传,很可能长
时期会默默无闻,不会留下什么文字记载,而绝对不会有后来那样的声名,也绝对不会
“寺以武显”、“武以寺名”。但“执干戈以卫社稷”是士人的最高责任,“修、齐、
治、平”是士人的最高理想,和尚也好,武术也好,一旦同样进入了这个层面,自当刮
目相看,另当别论。明清之际的大儒顾炎武在评价僧兵抗倭时,所说的“嗟乎!能执干
戈以捍疆场,则不得以其髡徒而外之矣”这句话,便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倭寇入侵之初,中国军队连战连败,少林僧兵出马,首次战胜倭寇,使我军民重新
振作,所以时人郑若曾便说:“其安中国之神气,功岂小哉?”①少林僧兵在明代的征
战活动,特别是参加抗倭战争,屡建殊勋,为少林寺、少林僧兵、少林武术赢得了巨大
的名声。这是少林武术史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少林武术真正发展和显扬的重要契机。
一、明代僧兵抗倭事实
嘉靖时,明王朝海防松弛,沿海卫... 阅读全帖 |
|
y******i 发帖数: 98 |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yuanhuai (圆满), 信区: Wisdom
标 题: 普贤行愿品释 第一课 (2) 略说顶礼支;广说身顶礼 索达吉堪布讲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n 14 17:42:59 2013, 美东)
第一课 (2)
索达吉堪布 讲解
下面开始讲经义。《普贤行愿品》包括长行文和偈颂,但这次我们不讲长行文
,只讲偈颂。《普贤行愿品》的核心是十大愿王: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
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
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这十大愿王如果发散出去,就是一切菩萨的十万大
愿,如果归摄起来,就是弘扬佛法和利益众生。在接下来学习的过程中,希望大家好好
体会这些意义。
甲二(经义)分三:一、前行七支供;二、正行广大发愿;三、后行以宣说功德而结尾。
乙一... 阅读全帖 |
|
B*******a 发帖数: 452 | 12 书名《六朝清羽记》22
作者:弄玉X 龙璇
出版:河图文化有限公司
OCR :妖刀手打团无名
出处:失落手打
第一章姊妹聚首
第二章波斯密信
第三章水路禁令
第四章明珠在怀
第五章泊陵鱼毒
第六章夜影入晴
第七章臂助复归
第八章田税三失
第一章姊妹聚首
临安。葛岭
「砰」的ー声,一只白玉碟砸得粉碎。清脆响声打破阁内的宁静,玉屑在青石板上
四处飞溅.
座中男子戴着一顶乌角巾,须发犹如墨染;虽然年逾五十,但狭长的眼中精光闪动
,显露出旺盛精力和勃勃的欲望。此时他面露怒容,旁边一名官员束手不语,噤若寒蝉.
一名男子弯下腰从容捡起玉屑,道:「太师息怒。陛下既然手诏请太师亲自出镇,
以朝廷惯例须建节,授节度使,并无他意。」
「节度使一职乃粗人至极致!老夫节制诸将如弄小儿,何须此职!」贾师宪厉声道
:「应龙!」
旁边那名官员躬身道:「在。」「替老夫上表,辞去节度使职位!」翁应龙道:「
是。」
廖群玉微微叹息。他放下玉屑,挺身望着座中独掌大权十余年的宋国一品太师,良
久说道:「太师不肯领节度使,请朝廷颁赐双旌双节,以明赏罚,如何?」贾师宪余怒
未消,只哼了一声。一名家仆进来。「老爷,夏将军求见。」贾... 阅读全帖 |
|
a******g 发帖数: 13519 | 13 时间回旋
[加]罗伯特•查尔斯•威尔森
公元4×109年
每个人都下来了。我们所有的人分别降落在某个地方。
我们在巴东一家充满殖民地风味的饭店里,订了一间三楼的客房。在这里,我们可
以隐匿一阵子而不被人发现。
一个晚上九百欧元,我们买到了隐秘,买到了阳台上一览无遗的印度洋景观。过去
这几天,一直是风和日丽。在这样阳光普照的日子里,可以看到大拱门距离我们最近的
部分。那是一条云雾般白茫茫的线,从远方的地平线垂直升起,不断向上延伸,消失在
天空的蔚蓝苍茫中。从苏门答腊西海岸看得到的,只不过是整个大拱门结构的一小段。
那景象已是如此迷人。大拱门跨越明打威海沟,遥远的另一端,落在一千多公里外卡本
特海脊的海底山峰上,仿佛一只结婚指环掉在浅浅的小池塘里,半截竖立在水面上。如
果在陆地上,它会从印度西岸的孟买延伸到东岸的马德拉斯。换个很粗略的比方,差不
多从纽约到芝加哥。
黛安几乎整个下午都待在阳台上。阳台有一顶条纹已经褪色的遮阳伞,她躲在伞影
下,流着汗,沉醉在眼前的景致里。我很欣慰,也放心了。在经历过这一切之后,她还
能感受得到这样的情趣。
我陪她一起看夕阳。黄昏时刻无... 阅读全帖 |
|
g**r 发帖数: 425 | 14
GOOGLE一下啦,台宗第十九代祖师。
五是眼耳鼻舌身,前五识。这个是根尘合是的"觉尘"
下面才说堕意识,那是第六。 就掺杂“揽尘斯忆”了。
依我看对其他根也适用。所以有个“舍识用根”的说法,会了就都会了。不然前面费那老大劲七征八辩干啥,那个是一眼根为例的。
较其他根,耳根应该是快一些。
上去 |
|
a**u 发帖数: 8107 | 15 ☆─────────────────────────────────────☆
Yisu (yisnotme) 于 (Tue Jul 13 11:13:55 2010, 美东) 提到:
一点思考
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 说的人可能还没有意识到, 听到的人就已经产生了厌恶。 是
说话的人不应该如此自由呢, 还是听的人不自由呢?自由是不是有条件的行为? 没有
条件的自由又是怎样的? 除了当皇上, 还能做些什么, 或是不做什么。
念佛, 吃斋, 杀人, 放火。 做是为了什么? 有利益? 不做又是为了什么? 不能
, 不愿, 没必要, 还是不敢?
如果解脱就是真自由, 看来思量的确不可得呀。。
☆─────────────────────────────────────☆
SeeU (See you) 于 (Tue Jul 13 12:32:49 2010, 美东) 提到:
解脱是心的自由。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在自他主观愿望冲突的时候(「大声讲个痛快」vs.「不干扰别人
」)会认为自由受到限制。
阿罗汉成就无诤三昧的,心的自由不干扰别人。
☆────────────────... 阅读全帖 |
|
d**********l 发帖数: 647 | 16 在此娑婆世界修行要达到不退转(阿惟越致)很难,但是极乐世界即使下品下生的也是
阿惟越致。实在是难信之法。龙树菩萨也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方
便在于,用极致的环境帮助我们修行。用圣境(六尘说法等)熏染我们的心,就像我们
去了一个风景极美的地方,可以忘掉俗世的烦恼类似。
南无阿弥陀佛!
易行品
龙树菩萨 造
【初、序说】
〔一、举难请易〕
问曰:是阿惟越致菩萨,初事如先说:「至阿惟越致地者:行诸难行,久乃可得,或堕
声闻、辟支佛地。」若尔者,是大衰患,如助道法中说:「
若堕声闻地 及辟支佛地 是名菩萨死 则失一切利
若堕于地狱 不生如是畏 若堕二乘地 则为大怖畏
堕于地狱中 毕竟得至佛 若堕二乘地 毕竟遮佛道
佛自于经中 解说如是事 如人贪寿者 斩首则大畏
菩萨亦如是 若于声闻地 及辟支佛地 应生大怖畏」
是故若诸佛所说,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者,愿为说之。
答曰:如汝所说,是儜弱怯劣,无有大心;非是丈夫,志干之言也。何以故?若人发愿
,欲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未得阿惟越致,于其中间,应不惜身命,昼夜...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144 | 17 我本人还推荐越尘居士的莲舟集。。对初学的朋友树立很多正确的方向很有好处。。内
容很多, 下面是一部分初级的内容目录。。
2、观念与融通
学佛入手在哪里?
从自己现有的因缘条件上做起
理想与信仰
一定要抛弃自己是一个失败者的自我意象
善知识的“显现”
假装的平等也好,慢慢就弄假成真了
关于福慧双修
苦难可以使软弱者沉沦,苦难同样可使强者更加智慧
新习惯代替旧习惯,只有不懈地坚持才能成功
理想主义与浪漫情怀
人各有志,求同存异
磕头和烧香是人们表达对佛尊敬的传统方法
礼佛随笔二则
达则兼济天下之说的眼光尺度
我们应该感谢众生,是众生给了我们积福的机会
3、归依与学佛
致文森善知识:关于皈依三宝。
归依佛门不等于出家
礼敬是皈依的基本含义之一
关于鸡鸣寺的点滴回忆
寻师且等慢慢自己稳定下来再说
在美国中部想三皈依,当去何处?
在新的环境如何学佛
佛法的大门是向任何人敞开的
大学生如何学佛?
学佛从何处入手?
分清个体的行为与团体意志
4、迷信与正信
云何使现世众生生起正信?
善恶的标准:利人还是害人
要改运不如积德
这个地方有什么可糊涂的?
附佛外道的命运如何?
西瓜靠大边的自信
点评某民间... 阅读全帖 |
|
s*******1 发帖数: 191 | 1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5e3f7a0100f33a.html
藏密喇嘛教出兴于世,无论是出于自觉或不自觉,都是在以入簒佛教之正统为手段,达
到稳固喇嘛王国或者恢复喇嘛王国的梦想,试图重新走向政教合一的西藏农奴制,才是
他们真正目的。
直接追溯喇嘛教之教义,以及其事理之修持,可以明显的发现与佛教的真正教
义相违背之处,喇嘛处处曲解佛教大小乘教义。在喇嘛教的教义中,以格鲁派的应成派
中观和宁玛派的自成中观法义通行于世,处处曲解诽谤世尊宣讲的大小乘正义。
在世人面前,藏密喇嘛教外表披着中国大乘佛法的外衣,籍着佛教良好的声誉,同
时又自己说自己是佛教,冠以藏传“佛教”美丽的光环,借此炫惑信仰佛陀的善良人们
,许多人是因为信仰佛教才去接受喇嘛教的。然而,并不是每一位信众和普通人,都能
了解藏密喇嘛教真实的教义,也不了解喇嘛教政教合一血腥而残酷的历史,也不了解喇
嘛教内部荒淫阴森的实际修持。所以有学人称喇嘛教是外面包裹着钻石的垃圾,他们的
一切行持皆违背佛陀所制的根本五戒和楞严经的的四种清净决定明诲。
在中国历史上的道教,有所谓的男女房中...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3893 | 19 http://blog.renren.com/share/309908906/4575561428
【真正佛教与喇嘛教的不同之处,正见正信,修实善业,莫堕邪道,佛子应引以为戒。】
来源: 李元音㊣Avalokit的日志
01、佛教:佛地位是教中最高、最重要。喇嘛教:上师地位最高、比佛还重要重要。佛
教: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间亦无比。喇嘛教:上师高于佛。他们的皈依是四皈依,
要先皈依上师。不是佛经中佛所传的三皈依。
02. 佛教教导“向内求”。喇嘛教总说:
“向上师求法”、“没有上师,没有佛法”。
03. 佛教说:依法不依人。喇嘛教要求:
对上师必须有绝对的信心――依人不依法。
04. 佛教《金刚经》:菩萨应灭度一切众生
而无一众生是灭度者……。喇嘛教:很多法王、上师令多少亿众生得解脱。佛教主张:
宏法利生乃份内事。而喇嘛教总是再再强调:上师的恩德很大、极大、无限大……灌一
次顶、传一次法也是无限大的“恩德”。
05. 佛教注重因果――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喇嘛教认为没有因果、没有善恶――那些都是分别念。
06. 佛教注重戒律――依法不依
人。喇嘛教(藏密的上师)没有戒律――... 阅读全帖 |
|
y******i 发帖数: 98 | 20 第一课 (2)
索达吉堪布 讲解
下面开始讲经义。《普贤行愿品》包括长行文和偈颂,但这次我们不讲长行文
,只讲偈颂。《普贤行愿品》的核心是十大愿王: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
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
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这十大愿王如果发散出去,就是一切菩萨的十万大
愿,如果归摄起来,就是弘扬佛法和利益众生。在接下来学习的过程中,希望大家好好
体会这些意义。
甲二(经义)分三:一、前行七支供;二、正行广大发愿;三、后行以宣说功德而结尾。
乙一(前行七支供)分七:一、顶礼支;二、供养支;三、忏悔支;四、随喜支;五、
请转法轮支;六、请佛住世支;七、回向支。
七支供非常重要。要真正发起普贤行愿,首先必须以七支供来积累资粮、净除罪障。此
外,不管修显宗还是密宗的任何法,都离不开以七支供来积资净障。
丙一(顶礼支)分二:一、略说...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21
再举个例子,
假设一个男孩子昨天看到一个女孩子,非常漂亮,想和她在一起(爱取有,拥有)
那么,那个男孩子昨天看过ㄧ堆人,都没怎么想他们,
对这位女孩子,就会不断的想起她,
其实就是因为无明,而有”行”的推动,不断的去想这个女孩子。
甚至,去查这位女孩子叫什么名字,住哪里….念着女孩子的名字
身口意,
也就是,昨天的贪爱的影响,推动今天” 行”(身口意)。
然后念头波动纷恼,意根(脑袋)触法尘(昨天的记忆),生识,想,受,
生起”乐受” ,再一次 “爱取有”,
以四念处的修行来说,
受念处,会特别注意,根触尘,”受”的升起。
例如 眼睛看到那位漂亮女孩子,生”乐受”,生起”爱取有”
例如 意根(脑袋)触法尘(记忆的影像),”乐受”又升起,再生起”爱取有”
心念处,会特别注意,各种心念的升起,
不只 根触尘,”受”的升起, 这么粗造。
中间的心念 -- 识、行、想, 如何运作,最后升起”受” 也非常清楚
其实,就是
无明 行 识 …受 爱取有 … 忧悲恼苦 再一次 无明 行 识 …受 爱取有 … 忧悲恼苦
整个轮回、再次缘起的过程非常清楚,
前一次贪爱(昨天看到那位漂...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5594 | 22 你这段说的比较清楚,我大致了解了你的观点。我也说一下我的看法。
根, 尘, 相触生识,说的不错。前五识的尘都是色法,根都是名法。名色缘识,识缘名
色,所以,有了根尘,当然就会有识。并且,识是与名色同时产生的,没有识,也就没
有名色,没有名色也同样没有识,这就是三芦相依的道理。最后一识是意识,是意根与
法尘接触而生起的,虽然法尘不是直接的色法,但也是色法的规律,是以色法为基础的
,是构架在色法之上的。而意根则是构架在名法的基础之上的。那么归根结底,还是名
色缘识,识缘名色。
所以,识是缘起的,是由名色缘起的。当有名色的时候,那个识就已经存在了。
但这里要明确一点,就是缘起法说的是五蕴相续的规律,但不是说五蕴相续必须有一个
另外的推动力,或者由另一个什么变化而来。这就是第一义空经。名、色、识生时无有
来处,灭时无有去处。从五蕴的角度来说,不是无生,而是有生有灭,这包括五蕴当中
的任何东西。
如果从五蕴的反(负)面来说,说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把其中的来处、去处
看作是空的话,也可以说五蕴从空处生,并寂灭于空,那么这个空就可以看作是不生不
灭的一个法体。
定.
生 |
|
发帖数: 1 | 23
古代希臘哲学对于「正义」,曾经有不同的定义。例如,「所谓正义,只是强者维护
本身利益的手段」,或者「道德就是弱者用來牵制强者的有力工具」等等不同的說法。
乃至近代英国著名的倫理学家摩尔在二十世纪初受到分析哲学的冲击,以语言分析的方
法主张:善是不可以定义的,善是对于事物的性质的表示,与善的事物本身是不同的,
因为善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因此无法被分析而定义,是直觉就可以判断的。这就是倫理
学中所谓的直觉論。日本的西田几多郎在《善的研究》中描述直觉論:
"关于什么行为是善、什么行为是惡的问题,就像知道火是热的,水是凉的一样,可
以直觉地知道;行为的善惡是行为本身的性质,并不是可以說明的。……直觉論就是以
这种事实为根据的,所以它是最接近事实的学說。而且,不允许用理由來說明行为的善
惡,这在保持道德的威严上是很有效的。"
摩尔所采用的方法本身已经预定其结果,因为以语言分析來看善(good) ,它确实
是一个形容词,在语言的表达上很单纯而易解。然而问题是:我们为何会就某些事物称
之为善呢?就某些事物称之为惡呢?对于某些严重的事情,例如「无故殺人」,人類普
遍认为是惡的。可是对于...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4 旁白:二千五百多年前,人天云集,法会庄严,释迦牟尼佛以微妙音声告诉大众:
我涅槃之后五百年,大乘佛法将开始流布,由天竺传到东北方的震旦;文殊师利菩萨长
久以来,一直住锡在震旦中国的清凉山教化大众,无量菩萨眷属追随著祂,到那时候,
将有许多善男子、善女人一起来拥护大乘佛法。
震旦即是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世代农耕,个性纯朴敦厚,知足常乐,一切大众广
受儒家传统伦理文化熏陶,普遍知道礼义廉耻,自然向往君子德行;往往有德者登高一
呼,便能上行下效,风俗为之丕变;如是尊重有德的华夏民风,便能敬重大乘贤圣,如
实信受大乘至理,而与大乘佛法相应。
陈正源老师:由于儒家提倡孝道,使得中华民族二千多年来以孝传家,成为最重视
孝道的民族,这正好吻合了《地藏菩萨本愿经》中,孝女光目救度母亲的经教所阐扬的
孝顺心,而佛教依众生无始劫以来,除非解脱入涅槃之外,必定都是在三界六道当中,
一世又一世地流转生死的事实,进而了解到一切有情无始以来,都曾经是自己的父亲或
母亲,因而将这种对父母的孝顺心推己及人,所以在佛教出家、在家菩萨戒中,佛陀一
再耳提面命教诫弟子们,对每一个有情众生,都应该要如同自己的父亲、母...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25 11、叶群为什么惶恐?
周恩来1972年8月在向回国述职的大使以及外事部门的负责人作报告时说:我们怎么也
不会想到他(林彪)会跑,因盘问他私调飞机一事,他提心吊胆,逃跑了。(陈扬勇《
重拳出击——周恩来在「九一三」事件之后》,5页)
汪东兴认为,「周总理提出要去北戴河,这一下子叶群警觉了,她慌了。周总理要是一
来,林彪南逃广州、另立中央政府的阴谋也就搞不成了。」(汪东兴《毛泽东与林彪反
革命集团的斗争》,205页)
中国大陆的官方研究者几乎都持与汪东兴类似的观点。
不过,正如笔者前面指出的那样,叶群在与周恩来通话之前就已经决定连夜走,怎么会
因为周恩来要来北戴河就慌了呢?周恩来到北戴河扑个空对叶群的夜行又有什么影响呢?
高文谦则认为:「叶群听说周恩来要来北戴河后,立刻慌了神,她给北京打电话又到处
找不到黄永胜。其实,黄永胜此时已被周以『协助处理』此事为名,留在身边,动弹不
得。这样一来,叶群感到大祸临头,认为毛泽东已经在北京动手,否则一向行事谨慎的
周恩来不会下令扣押林彪的专机,而周又在深更半夜突然提出要来北戴河『看望』林彪
,那不过是奉毛之命前来抓人的托辞而已。一种末日来临的气氛笼罩... 阅读全帖 |
|
j*****x 发帖数: 18139 | 26 玉狐梦话上一章: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1/LeisureTime/892855_0_1.html
这是全文结束前的返场,讲得其实算不上什么悬念,是一种心理。。。
在观音总监的煽风点火下,如来佛爷为了更好的传经天下,安排唐僧同志光荣的经
历了八十二难,终于把一套完整的真经弄成了残本,如来很满意,观音也舒坦了,于是
,金刚又刮起香风,一路就把唐长老吹回长安了。为啥还让金刚刮大风呢?怕的是取经
敢死队再跑回来要求修补残本啊,本来让金刚把他们吹到通天河那么远,就是不给他们
回来的念想,但唐僧同志经过十世的轮回改造,明显脑子已经傻轴傻轴的了,为防止万
一,就不能给他一点机会,还是赶紧送他上路吧。
回顾唐僧同志经历的所有八十二难,我们惊喜的发现,前面号称千辛万苦的八十一
个磨难,其实对取经团队都没造成任何实质性损害,而只有这后补的最后一难,才让唐
僧同志辛苦西行的目的受到了无法挽回的破坏。如果唐僧同志事后明白过味儿来,在写
回忆录的时候,一定会由衷地感叹:跟天斗,跟地斗,千万别跟领导斗。当然,如果他
看的再深入一点,还应该会深刻地总结经验:... 阅读全帖 |
|
h********r 发帖数: 519 | 27 太牛了。
玉狐梦话上一章: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1/LeisureTime/892855_0_1.html
这是全文结束前的返场,讲得其实算不上什么悬念,是一种心理。。。
在观音总监的煽风点火下,如来佛爷为了更好的传经天下,安排唐僧同志光荣的经
历了八十二难,终于把一套完整的真经弄成了残本,如来很满意,观音也舒坦了,于是
,金刚又刮起香风,一路就把唐长老吹回长安了。为啥还让金刚刮大风呢?怕的是取经
敢死队再跑回来要求修补残本啊,本来让金刚把他们吹到通天河那么远,就是不给他们
回来的念想,但唐僧同志经过十世的轮回改造,明显脑子已经傻轴傻轴的了,为防止万
一,就不能给他一点机会,还是赶紧送他上路吧。
回顾唐僧同志经历的所有八十二难,我们惊喜的发现,前面号称千辛万苦的八十一
个磨难,其实对取经团队都没造成任何实质性损害,而只有这后补的最后一难,才让唐
僧同志辛苦西行的目的受到了无法挽回的破坏。如果唐僧同志事后明白过味儿来,在写
回忆录的时候,一定会由衷地感叹:跟天斗,跟地斗,千万别跟领导斗。当然,如果他
看的再深入一点,还应该会深刻... 阅读全帖 |
|
S*******s 发帖数: 13043 | 28 这也太过时了吧。现在已经是36届了
第36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生创新项目】获奖名单-未入终评
序号 项目编号 项目标题 学科分类 项目类型 竞赛组别 项目成员 成员年级 学校名称
指导教师 区县 辅导机构 "获奖
等级"
1 SO162048 素质教育背景下基础书法教育现状研究 行为与社会科学 个人项目 初中组
聂楚瑄 初三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 李 昆 赵 彧 王本喆 东城区 二等奖
2 EV162015 不同园林型植物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生长动态比较 环境科学 个人项目
初中组 耿 畅 初三 北京市第一中学 李 霞 王 彪 东城区 二等奖
3 EV163038 人造沸石对NH4+的吸附特征研究 环境科学 个人项目 高中组 王光普 高
二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 陈晓玲 黄占斌 陈 浣 东城区 北京市东城区崇文青少年科技馆
,中国矿业大学 二等奖
4 ME162005 关于常用品牌洗涤灵的致突变性的初步探讨 医学与健康学 个人项目 初中
组 高子涵 初二 北京市第二中学分校 路 静 许建宁 东城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等奖
5 ME163009 UCHL-1在... 阅读全帖 |
|
x*****3 发帖数: 89 | 29 第六十二回 涤垢洗心惟扫塔 缚魔归正乃修身
(1)洗心塔(2)纸灯笼(3)带枷行乞僧 (4)三年大罪灾(5)玄奘扫塔(6)问(7
)万圣龙王一家竟然不是原住民? (8)三藏变了(9)跟你想的都是反的
(1)洗心塔
懂得了真善,还要有识人之明,识人者当然首先得能深刻的辨识自己内心的种种。就像
前面一关,不懂得真善的家伙,首先祸害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闹得自己阴阳分崩、
五行错乱,空有神通,也终究要堕入魔类、堕入完蛋的深渊。
然后就得需要有识人之明,就是本回直言不讳的事情“涤垢洗心惟扫塔,缚魔归正乃修
身”,是的,善恶不辨的当儿, 是难于真正修心的,修也是只能浅层的打扫打扫。等
到懂得了真善,那么就会发现,自己跟唐僧一样,涤垢洗心只能扫到第七层,到得第十
层,就腰酸背痛,让你往 上去,也没那胆气、也没那力气往上走了。
在火焰山前,四大金刚、金头揭谛、六甲六丁、护教伽蓝与过往众神在收服牛魔王后,
前来叮嘱鼓励唐僧,四大金刚就 说得很清楚,说唐僧是“十分功行将完!”看到四大
金刚这么说,您肯定会觉得,四大金刚的意思是唐僧的修行将要圆满结束了。或者,您
明明知道,这西游路途才 刚刚临近一半,四大... 阅读全帖 |
|
l*****d 发帖数: 7963 | 30 王力诗词格律
第一章 关于诗词格律的一些概念
第一节 韵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从《诗经》到后代
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 。押
韵叫合辙。
一首诗有没有韵,是一般人都觉察得出来的。至于要说明甚么是韵,那却不太简单
。但是。今天我们有了汉语拚音字母,对于韵的概念还是容易说明的。
诗词中所谓韵,大致等于汉语拚音中所谓韵母。大家知道,一个汉字用拚音字母拚
起来,一般都有声母,有韵母。例如“公”字拚成gōng,其中g是声母,ōng是韵母。
声母总是在前面的,韵母总是在后面的。我们再看“东”dōng,“同”tóng,“隆”
lóng,“宗”zōn g,“聪”cōng等,它们的韵母都是ong,所以它们是同韵字。
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
上。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试看下面的一个例子: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常扫凈无苔(tái),
花木成蹊手自栽(zāi)
一水护田将绿遶,
两山排闼送青来(l... 阅读全帖 |
|
T*********s 发帖数: 17839 | 31 在此魔强法弱的时代,不少冒充为佛教徒,诳称为善知识者,挂羊头而卖狗肉,打出佛
教的招牌,实则行持恶法,卑鄙无比。他们公开赞叹男女欲乐双修,谓此即菩提无上道
,即身成佛之真传,专以诡异神通,炫惑世人。
——宣化上人
□ 所谓密和显,“密”并不是像我们人所想像的那个密,“显”也不是像我们所想象
的显。在佛教里,“显”是人人都明白,我为乙说法,甲也会懂;为甲说法,乙也会懂
,这是“显”。“密”就是我为姓张的说法,姓李的他不懂;给姓李的说法,姓张的他
不懂,这叫秘密不定,并不说秘密不叫人知道,讲什么双修呀、单修呀、胡修呀、乱修
呀,不是讲这个。
——宣化上人
□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处。
——《大佛顶首楞严经》
□譬如说,淫欲是不对的,他却赞叹说:‘好啊!这是最妙的法门。’令人都找不到真
理,都迷惑了。以是为非,对的他说不对,不对的他说对了。这就叫邪师。邪知邪见,
他知见不正当,正的他说是不对,邪呢他说这个最好!
——宣化上人
□佛在世时已先说:“我灭度后,末法的时候,到处都充满这般魔民,好像火一样的旺
盛。”专讲贪欲邪淫,正对一般无知青年的机,臭味相投,互相赞叹,反认为自己是善
...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32 「作意」(注意)manasikara 的字根 mana 就是「意」。五蕴中的「识蕴」viñ&
#241;āṇa khanda, viññāṇa 是「识」。
「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的「心解脱」cittavimuti,citta 是「心」,菩提比丘将「
心解脱」译成 liberation of mind。有趣的是,阿迦曼传中阿迦曼某次演讲的题目,
英译本翻成 A Heart Released. 阿迦曼应该是指 cittavimuti,不知道依泰文原文,
该翻成 "heart" or "mind".
印顺法师『佛法概论』
经中以种种名词去说明识,又总括为「此心、此意、此识」(杂含卷二·三五经)。佛
虽总说此三者,但并未给与严密的定义。圣典中有时说心,有时说意,有时又说识。所
以历来论师,都认此三者是同一的;但从他的特殊含义说,可以做相对的分别。
先说意∶意的梵语,即「末那」(mana)(不必作第七识解),是「思量」义。意的
特殊含义,有二∶一、意为身心交感的中枢∶有情的身心自体,为六根的总和,除前五
色根外,还有意根。...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33 马哈希西亚多
密集内观禅训课程能使你达成解脱,
因此,想到它的好处你就该全力以赴,
这样你的修学才能圆满成功。
我们所教的禅修法是以四念处为基础,
四念处是伟大的世尊
以及历代有成就的佛弟子所采用的修行法门。
你该值得庆幸,
因为你有缘与他们采用同样的法门修行。
基本练习
你若真诚想要修习禅定,于今生成就内观智能,在修学期间必须舍弃流俗的知见和作为
。这段期间的
修学是为了净化身心,清净的行持是达到正定的首要步骤。而且你也必须遵守在家人的
戒律(出家人则比
照出家戒律),因为要证得内观智能,戒律攸关紧要。
这些自愿受持的戒律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四、不妄语,五、不服
食乱性物品,
六、过午不食,七、不戴香花华,不观赏歌舞,八、不坐卧高广大床。另一条戒是言谈
之间不可对证得果
位的圣者轻蔑、戏谑、或心怀恶意。
古代的大师们都会指引行者在禅修期间归依伟大的觉者──佛陀,因为在修习期间,假
如你的心出现
不净或恐怖的影像,你可能会受到惊吓。还有,要遵从指导老师的指导,因为关于你修
习的情况他会具实
告知,并适时给予必要的引导。
这项修学最大的利益和目标是去除贪、瞋、痴,因为它...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34
静态来说 内观身心 或者说 内观五蕴
动态来说 内观五蕴的运作
身心或五蕴好端端的在哪里,没事干麻去观察?
我是先思惟,为何学佛法? 灭苦
五蕴好端端的在哪里,不重要,一点也不重要。 不必费力观察。
可,被影响到,胡乱运作而产生苦,这就重要了。
于是,我认为,说观察身心、五蕴、观察五蕴的运作,其实都不太精准。
针对佛陀提出至高无上的目标,灭苦。
针对至高无上的纲领 ,四圣谛。
如何展开?
我思惟,
苦谛,如何观察到这是苦。
集谛,苦从何来。
灭谛,苦灭的情况。
苦灭道迹,是如何一步一步修行而将苦灭去。
苦从何来? 苦又是如何灭去? -- 缘起法
是的,就是缘起法,这是ㄧ个关键, 是理论与实修的双重核心。
于是,我认为,内观是--观察缘起法。 也就是观察苦是这样升起,是这样灭去。
当然是针对自己的身心,于是我观察自己的身心内,苦是这样升起,这样灭去。
内观的具体方法,四念处。
观察 身、受、心、法。
观察这四方面的苦的集、灭、道迹。也就是观察缘起法。
身念处,观察对身体的贪爱,
受念处,观察”受”从何来,来自”触”,根触尘,生受。
六入处、触、受、爱...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35 《方术纪异》 王亭之
王亭之原名談錫永,廣東南海人,雖攻讀化學,但出身八旗世家,少習琴棋書畫、醫卜
星相諸學,對子平、易理更為有研究,雖從事金融,但性喜文史哲學,信仰佛教,後隨
中州派劉惠蒼師父習紫微斗數,得其真傳,使其在香港發揚光大,收門徒四十人,成立
紫微斗數學會,從事學術性研究。然其平生所慕,實為佛學,自大學時代即已研究,二
十八歲時得機緣修習西藏密宗,隱居夷島六年,配合經論修習,近年更編纂《佛家經論
導讀叢書》、《甯瑪派叢書》,甚得好評。
序
对於方术,王亭之一向抱著既不全面否定,亦不全面肯定的态度。为甚么不否定,
因为有些人的确具有超乎常人的根识,例如人的听觉受声波幅度限制,假如能超越这些
限制,那就可以听到一般人所不能听到的声音,在方术的层面,就可以称为「道术」,
或如今人之称为「异能」。
然而为甚么又不肯定呢?
任何方术,包括星相风水,都有它的局限性,是故许多称为「大师」的人,渔色渔
利或者得意,可是其际遇却往往不足为外人道。由是可见方术之不足尽恃。至於不学无
术之辈,假方术之名,迹同行骗,那就更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了解方术的局限,非常重要,否则便会变成迷信。古往今来,许... 阅读全帖 |
|
d**********6 发帖数: 237 | 36 呵呵,在下写的有关明心见性那一段的确有点“bug”, 让师兄一眼挑出来啦, 佩服佩
服。
一开悟就顿修顿证者的,那是古佛再来,对一般的修行者,明心见性后多生积累的习气
尚在,无明壳子只是打个洞而已,我法二执尚存,第八识尚有多生积累的种子,这就是
师兄说的那个“在整体有透亮的状态,依然有的细微灰尘,该如何清扫”的问题。
如《修心诀》云:“凡夫无始劫来,流转六道,坚执我相,妄想颠倒,无明种习,久已
成性,虽到今生顿悟自性,本来空寂,与佛无异。而此旧习,卒难除断,故逢顺逆境,
嗔喜是非,炽然起灭,客尘烦恼,与前无异,若不以般若着力薰修,焉能对治净明,得
到大休大息之地?” “但照惑无本,念念不住;空花三界,如风卷烟;幻化六尘,如
汤销冰。客尘烦恼,自然俱成醍醐。” “学者如能如是念念修习,不忘照顾,定慧等
持,则爱恶自然淡薄,智慧自然增发。若微细流注永断,圆觉大智朗然独存,即现千百
亿化身,于十方国土中应机赴感而无留碍矣。”
这一段突出了一个“照“字。下座后,妄念一来,参禅的,把话头提起;念咒的,提起
咒语;念佛的提起佛号,自然就把妄念转了。
我在这里把心密的修行要点贴出来,希望对大家有益:... 阅读全帖 |
|
d**********6 发帖数: 237 | 37 呵呵,在下写的有关明心见性那一段的确有点“bug”, 让师兄一眼挑出来啦, 佩服佩
服。
一开悟就顿修顿证者的,那是古佛再来,对一般的修行者,明心见性后多生积累的习气
尚在,无明壳子只是打个洞而已,我法二执尚存,第八识尚有多生积累的种子,这就是
师兄说的那个“在整体有透亮的状态,依然有的细微灰尘,该如何清扫”的问题。
如《修心诀》云:“凡夫无始劫来,流转六道,坚执我相,妄想颠倒,无明种习,久已
成性,虽到今生顿悟自性,本来空寂,与佛无异。而此旧习,卒难除断,故逢顺逆境,
嗔喜是非,炽然起灭,客尘烦恼,与前无异,若不以般若着力薰修,焉能对治净明,得
到大休大息之地?” “但照惑无本,念念不住;空花三界,如风卷烟;幻化六尘,如
汤销冰。客尘烦恼,自然俱成醍醐。” “学者如能如是念念修习,不忘照顾,定慧等
持,则爱恶自然淡薄,智慧自然增发。若微细流注永断,圆觉大智朗然独存,即现千百
亿化身,于十方国土中应机赴感而无留碍矣。”
这一段突出了一个“照“字。下座后,妄念一来,参禅的,把话头提起;念咒的,提起
咒语;念佛的提起佛号,自然就把妄念转了。
我在这里把心密的修行要点贴出来,希望对大家有益:... 阅读全帖 |
|
m*******u 发帖数: 30 | 38 这是300万字拙作《道德经新论》第九篇第三章(老子与佛陀)的附录。论坛排版不便
,可下载全书或去博客阅读。
一、大乘佛教
1,自利和利他
2,菩萨与六度、四无量心
3,净土
4,补特伽罗与中阴身
5,空与有
6,阿赖耶识与如来藏
二、密教
附录:大乘与密教
佛陀说法四十多年,足迹遍布半个印度。弟子学成之后各自分散,一些长老级的人
物也自组僧团,长年追随佛陀的寥寥无多。由于佛陀没有以文字形式撰著教义,弟子们
的理解领悟略有不同、记忆也有差错、各地方言有异,这就给后来的教理分歧和僧团分
裂埋下伏笔。佛陀涅槃后百余年,因为戒律和教理的分歧,教团分裂为大众部和上座部
。这次根本分裂后教团继续分化,至纪元前后已有各自独立互不统属的二十部派(又说
十八部派),其中属于大众部分化而成者九部,属于上座部分化而成者十一部。公元1
世纪左右以降,陆续出现了大乘独有的经典,如般若经、维摩诘经、法华经、华严经、
无量寿经等。这些经典的出现,意味着大乘佛教的诞生。大乘佛教将早前的部派佛教甚
至原始佛教贬称为小乘佛教(小乘原意下劣乘。小乘佛教自称上座部,绝不认为自己是
劣质根性者奉行的下劣教。今日小乘佛教... 阅读全帖 |
|
m*******u 发帖数: 30 | 39 这是拙作道德经新论第九篇第三章(老子与佛陀)的附录。论坛排版不便,可下载全书
或去博客阅读,链接见文末。
一、大乘佛教
1,自利和利他
2,菩萨与六度、四无量心
3,净土
4,补特伽罗与中阴身
5,空与有
6,阿赖耶识与如来藏
二、密教
附录:大乘与密教
佛陀说法四十多年,足迹遍布半个印度。弟子学成之后各自分散,一些长老级的人
物也自组僧团,长年追随佛陀的寥寥无多。由于佛陀没有以文字形式撰著教义,弟子们
的理解领悟略有不同、记忆也有差错、各地方言有异,这就给后来的教理分歧和僧团分
裂埋下伏笔。佛陀涅槃后百余年,因为戒律和教理的分歧,教团分裂为大众部和上座部
。这次根本分裂后教团继续分化,至纪元前后已有各自独立互不统属的二十部派(又说
十八部派),其中属于大众部分化而成者九部,属于上座部分化而成者十一部。公元1
世纪左右以降,陆续出现了大乘独有的经典,如般若经、维摩诘经、法华经、华严经、
无量寿经等。这些经典的出现,意味着大乘佛教的诞生。大乘佛教将早前的部派佛教甚
至原始佛教贬称为小乘佛教(小乘原意下劣乘。小乘佛教自称上座部,绝不认为自己是
劣质根性者奉行的下劣教。今日小乘佛教一...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40 发信人: DrSp (链球菌),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关于因果的问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an 10 17:13:38 2017, 美东)
以下我说的不一定对,仅能当参考
不一定,也许是,也许不是,
人的行为、五蕴的运作是六根触六尘而来,许多都属于无常
就像一阵风吹来,把头发吹乱了,无法说这阵风是因为前世的某原因,头发乱是前世的
某原因
因素实在太多了,无法追究一定是甚么
佛陀不会说这是你前世注定,于是如何如何…
如果佛陀这么说,就不是佛陀了,连初果都没有
我所看到,佛陀不太重视前世如何,而是重视现在、当下我们该如何做
不过,从古代外道到现代很多人都一直很重视前世如何,于是现在如何
也许这比较难,又神秘,一般人难解,所以很吸引我们的好奇吧?
老实说,我们都不太探究今世的去年、上个月、昨天发生甚么会影响我们,这个影响还
更大呢。
有甚么理由特别重视起前世呢?
也许因为是今世,所以没甚么特别、神秘,没能吸引我们探究的好奇吧?
再说,如果一定要说
读到我的文章是前世的业
那为何 “读到我的文章” 不是昨天的业? 上个月的业? 去年的业? 非...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41 索达吉堪布依簫平實先生著作而開示:断我见的两种勘验方法,
從堪布能依簫平實著作而開示断我见的勘验方法, 末學於此讚嘆堪布的智慧,
雖然堪布為了其宗派之名聞利養而不能公開贊許正覺同修會法義之正確性, 其世間法不
得不為之顧忌可以理解.
索达吉堪布:断我见的两种勘验方法
http://blog.fjnet.com/lychsh/200812/t20081208_95889.html
lianhuasheng的新浪博客
所谓我见,略述如下:一者,断续分别我见,即是声闻法中初果人所断之我见也。谓如
凡夫、外道之误认意识心为常住不断法者,皆属我见未断之人;或谓南传佛法中错悟二
乘菩提者,同以种种变相境界之意识心作为涅盘心者,即是声闻法中未断我见之人;或
谓大乘法中同以种种变相境界中之意识心(譬如长久安住於一念不生境界中之离念灵知
、或如前念已过後念未起中间之短暂离念灵知、或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觉知心等),
作为第八识真如、如来藏者,皆是大乘法中未断我见之人也。云何谓此为我见未断之凡
夫?
谓佛於四阿含中说:“一切粗细意识皆意法为缘生。”意识是意根与法尘为缘方能出生
之法,是有生必灭之法,堕於意识...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2 “我”与“无我”是佛法里面一个很重要的题目,因为佛法在在处处都在讲无我。
可是无我是不是究竟法呢?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也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课题,但是大
部分的人是很难把它弄清楚的,这不是只有末法时代的今天才这样,而是自古以来就已
经是这样了。
然而什么是“我”呢?一般人所常说的“我”和佛所开示的“我”,究竟是一样
还是不一样?佛法中又常教导众生要“无我”,这个“无我”又是指什么呢?相信您一
定很想要知道这其中的道理所在,现在我们就先简单地为大家略说一下。“我”可以分
成两部分:一个是佛所破斥的“我”,另一个是佛所说“真实的我”。“无我”也可以
分成两部分:一个是佛所说的“真实的无我”,另一个则是“众生假我的无我”。
接下来我们将先为大家介绍,一般人所熟知的“我”与“无我”之后,再继续说
明佛所说真实的“我”与“无我”。希望藉由这个单元的阐述,能够厘清您长时以来的
疑惑,建立正确的佛法知见;若能因此而了知“我”与“无我”的真正意涵,相信对您
今生乃至未来际生的道业,将产生莫大的帮助。
首先我们就先来说明“我”这个题目,“我”可以分成二大类:第一类是讲世俗
的我和常见外道的我,那就...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3
这一帖是论证什么是佛法的“我”与“无我”.
以辩证 "恒常性,主宰性和独立性的本体性存在,这和佛陀最根本的无我(无本体)理
论矛盾".
“我”与“无我”是佛法里面一个很重要的题目,因为佛法在在处处都在讲无我。
可是无我是不是究竟法呢?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也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课题,但是大
部分的人是很难把它弄清楚的,这不是只有末法时代的今天才这样,而是自古以来就已
经是这样了。
然而什么是“我”呢?一般人所常说的“我”和佛所开示的“我”,究竟是一样
还是不一样?佛法中又常教导众生要“无我”,这个“无我”又是指什么呢?相信您一
定很想要知道这其中的道理所在,现在我们就先简单地为大家略说一下。“我”可以分
成两部分:一个是佛所破斥的“我”,另一个是佛所说“真实的我”。“无我”也可以
分成两部分:一个是佛所说的“真实的无我”,另一个则是“众生假我的无我”。
接下来我们将先为大家介绍,一般人所熟知的“我”与“无我”之后,再继续说
明佛所说真实的“我”与“无我”。希望藉由这个单元的阐述,能够厘清您长时以来的
疑惑,建立正确的佛法知见;若能因此而了知“我”与“无我”的真正意涵,相信对您
今生... 阅读全帖 |
|
k*****a 发帖数: 7110 | 44 第七章
“她可能要突破到第九根石柱。”爱思考的花沉吟道。
“怎……怎么算的呢?”
“如果从最初开始算,就是所有的花都完好的话,第一、二、三根石柱根本不顶事,她
在水中就可以完全控制。用水瓢带水攻下第四、五根不成问题。加上湿衣,可以上到第
六根。但这只是第一次。她直接跳入水中,加水的速度相当快,第二次上来时能控制第
七、八根石柱。不过越往上石柱间距越大,看她样子弱不禁风,就算能爬上第八根石柱
,恐怕也要费不少力……”
“已经……上到第七根了!”花儿们惊呼。
“第九根她也许能够控制……”爱思考的花根本没听,眼望着穹顶继续盘算:“但是就
算突破了石柱,还需要突破几丈深的洞穴。要带足够的水,她必须再次下水。嗯……第
一、二、三不用考虑的话……”
茗攀爬时,面具里的水洒了大半,只刚把长得茂盛的第八根石柱清理出来。到了这里,
石柱之间的间距已经大过她的身高,她不得不冒险往上跳,将湿衣甩到第九根石柱上。
甚至等不及支撑衣服的那些可怜根须彻底枯萎,她就扯下衣服,纵身跳入水中。洞壁上
的花儿们一起有节奏地喊起来:“快!快!下面的根须快长起来呀!你们他妈的吃屎的
吗长这么慢?”
第一、二根石柱上的花儿们又... 阅读全帖 |
|
W*********E 发帖数: 197 | 45 印顺法师的「六识论」思想
关於佛法是六识、七识或是八识,在佛教界一直是一个讨论的议题,我们今天将藉由印
顺法师所主张的「六识论」,来讨论佛法中所讲的,有情眾生的心中,到底是有六个识
、七个识还是八个识。
印顺法师在他的《佛法概论》第八章「佛法的心理观」中说:「佛教后期,发展為七识
说,八识说,九识说。佛的区别识类,本以六根為主要根据,唯有眼等六根,那裡会有
七识、八识?大乘学者所说的第七识、第八识,都不过是意识的细分。…意识又向内而
执取根身。这向内而执取根身的,即等於一般所说的阿陀那识。此意识為本的意识,应
為从意而生的意识,不只是六识中的意识。」又说:「从有情為本的立埸说,有情為六
处和合的存在,意处為身心交感、认识活动的源泉。意根与身根的交感,即有情身心的
统一。佛说『依意生识』,应以与根身相依存的『意』為根源。…意与这身根相应而生
起的觉了,或触对外境,从意起身识;或执取身根,执取身心自体,从意生(细)意识
,这二者,无论如何微昧,微昧到不易理会,但是一切有情所必具的。此(细)意识為
『名色缘识,识缘名色』的有取识,即与极微细的我见、我爱、我慢相应的染识。像人
类,意根与根身相...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1249 | 46 我们来看下面一章,第二十一章: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个『中』是讲中根。人有根性不同,根性怎么讲?一般讲智慧、悟性,浅显的来
讲(就是)接受的程度,一般有上中下三根。《雪公讲要》里面讲,「人之智力不平等
,皇邢二疏皆先概分上中下三品。」皇侃和邢昺两位大儒他们的注疏里面,都先概略的
来分上中下三品,这是就人的智力分三品。「每品又分上中下,合为九品」,三三得九
,「此犹粗分」,这还是粗的分法,「若细分则品级更多」。那实在讲,人的品级它是
很多很多,无量,每个人的根性都不一样。这里孔子讲的中根以上我们才能跟他讲上,
这个上是什么?是讲到性与天命之学。一般人不那么好懂,因为它很抽象,不是我们一
般人所能理解的境界。如果根器很差的,你跟他讲讲不明白,对牛弹琴。这讲的道,讲
到自性,我们在《论语》讲解当中也讲了不少。你能听得懂,说明你是中根以上,要是
听不懂,那你就不必要听,这个因为我们这讲,也是要对上中下三根都要普被,我们也
讲到一些好理解的,我们就理解那好理解。慢慢、慢慢要提升自己,对于讲到性与天道
的学问,我们要有几分契入才行。
所以孔子这里讲,不是在那...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31659 | 4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Detective 讨论区 】
发信人: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信区: Detective
标 题: 阴阳先生这几年 2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l 23 23:07:04 2011, 美东)
第四卷 第一百八十四章辞职
这个世间上的事情往往都是虚假的。.没有人能真正的看收飞,这话挺对,起码我心具是这么觉得的。 记得今天刚回哈尔滨的时候,去袁大叔的面馆儿里吃饭,袁大叔聚精会神看着电视,当时我还以为是袁大叔对考古之类的东西感兴趣,但是现在一想却并不是如此。因为他当时看的是黄巢墓的掘现场。 不知道为什么,我现在也十分的怀疑袁大叔了,这个和蔼可亲的面馆老板,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我无话可说,如果不是有石决明的话,恐怕我和老易这俩傻小子想破脑袋也不会想到袁大叔竟然会隐藏的如此之深,一时间我和老易都没了言语。 良久,我抬起了头对着老易和石决明说:“先别想那么多了,你不是也只是猜测而已么?我想过了,张雅欣过几个星期不是要带我和老易去旅游吗?到时候我直接去问那个袁枚好了,我觉得还是摊牌比较好,毕竟咱们手里有...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8 有人经常会提议说,在阿含里面从头到尾就是没有看到如来藏这三个字啊!这样的
质疑其实是非常的荒谬而且是幼稚的。其实在《阿含经》里面,其实它并不以如来藏这
三个字来作为第八识的唯一名相,祂可以称为阿赖耶识、也可以称为本际、也可以称为
是入胎识,祂可以有种种的名。那我们看在《阿含经》里面,我们也可以来说明,其实
在四阿含里面,佛陀把如来藏把祂称为叫作“甚深微妙大光明法”,而这个大光明法祂
是隐藏在五神通里面,特别是在宿命通或是宿命明里面,其实它就涉及到我们现代人在
科学研究上面的记忆研究,也就是现代的人对于记忆是什么?它是如何存在呢?产生疑
惑。可是我们如果翻阅四阿含,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在《阿含经》里面早就已经在作这
样的研究。
有一些沙门或婆罗门他们有禅定,他们可以入定意三昧,然后以这个三昧心可以看
到过去八十个成劫跟败劫,也就是说这些外道他可以依于他的宿命通可以看到过去多生
多劫的生生死死的内容。那这里就产生一个问题了,那为什么过去的八十个成劫败劫里
面的那些记忆可以从过去来到现在呢?显然一定要有个法祂能够留存记忆,使得过去八
十劫的生死的记忆的内容可以来到现在,被这些有...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