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2 发帖数: 436 | 1 连微波传输的3维波导都能模拟,32KHz当然没问题了。
你去参加seminar,他们会给你一个小册子,上面有些入门介绍。你这个问题很简单的,
就是按照实际的形状做好一个真实尺寸的截面,然后把这个2维截面往z方向延伸到1万
尺,两万尺,按你需要的长度。把各个区域的导电性,介电常数等等什么的设好,边界
条件设好,源端把32KHz的激励信号加上,就可以模拟了,如果要在不同的地方加负载
,那就按需要加。读读comsol的文档和例子,讲的挺不错的。
这个问题在专门做FEA的人那里太简单了,不值一提。我估计是comsol技术支持的人是
搞软件的,不懂具体的专业问题,所以胡乱回答。你看mitbbs有没有FEA版或者科学计
算板,要么在国内找个人做做,无数的人都用这个。你先模拟一下就知道情况怎么样了
,无需费那么多事做实验,最多是模拟完验证一下而已。
型。 |
|
b********d 发帖数: 720 | 2 应该可以直接相除,只是i和u都带虚部而已
感觉要考虑电容吧,做电池的人他们处理问题就要考虑电容,electrode和electrolyte
之间就是个dielectric interface,electrolyte导电性一般的话我觉得又是另外一
个dielectric |
|
w********h 发帖数: 12367 | 3 导电聚合物创造发明过程研究
2000年10月10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化学最高荣誉授予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物理学家
Alan I.Heeger宾夕法尼亚大学化学家 Alan G.Macdiarmid 和日本筑波大学化学家
Hideki shirakawA(白川英树),以表彰他们研究导电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杰出成就[1]。
材料科学与信息、能源和生命一起被称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四大支柱。材料又是各
学科发展的物质基础。其中有机高分妇材料自1856年第一个塑料专利产品——硝化纤维问
世,到20世纪60年代,已有许多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相继工业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
于其产品应用各个方面渗透各个学科领域,所以人类开始进入高分子时代[2]。人们非常
希望易加工、耐腐蚀、密度小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能成为导体,今天已经成为现实。为此3
位教授也获得世界上科技界的最高殊荣。这里从导电聚合物创造发明过程进行研究,让人
能从这些巨人艰辛历程中得到更大的启迪。早在1862年,英国伦敦医学专科学校HLetheby
在硫酸中电解苯胺而得到少量导电性物质(可能是聚苯胺)。从此,高分子科学家从大分
子主链上 |
|
b**s 发帖数: 589 | 4 日本风险企业伊迈克斯公司日前宣布,该公司发明的人造肌肉伸缩性已能和人的肌肉相媲
美,且伸缩性由材料自身性能决定,无需马达、齿轮等复杂装置,体积小、重量轻。
据《读卖新闻》5日报道,人造肌肉使用的材料是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白川英树
合成的导电塑料。
研究人员先把直径为0.25毫米的管状导电塑料集束在一起,制成肌肉一样的复合体,
然后在导电塑料管内灌入特殊液体,通上电流。塑料中的导电性高分子在溶液中放出离子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控制电流强弱,来调整离子多少,改变人造肌肉的伸缩性,从而使其
体积大小能发生明显变化。实验过程中,人造肌肉伸缩率可达15%,相当于人的肌肉20%的
伸缩率。
人造肌肉中一根管状导电塑料可承重20克,1600根绑在一起可承重20公斤。如果人造
肌肉体积和人的肌肉相同,其力量可达后者的100倍。研究人员预计,如果在塑料薄膜的
厚度和人造肌肉体积方面继续努力研究,其性能还可以再提高10倍。 |
|
c***r 发帖数: 3965 | 5 我记得上个月的science上有一篇文章提到类似的过程.是测量小分子碰撞
影响CNT导电性的
请教各位高手:我想用SEM看一下CNT,现在知道的是要买Stub来支撑CNT,和Double-sided
刮这
呢? |
|
|
w********h 发帖数: 12367 |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hotgun1984 (喷子),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科学家首次成功地制成室温下陶瓷超导体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11 09:10:41 2014, 美东)
科学家首次成功地制成室温下陶瓷超导体
发表时间:2014-12-11 09:44:44
字号:A-AA+
关键字: 室温超导超导体超导超导材料陶瓷超导体高温超导晶体激光脉冲
超导性是一种神奇的性质:超导体可以传输电流而不会产生任何电阻,于是也就不会有
电力损耗。在某些尖端领域,这种技术已经开始得到应用,比如在核自旋断层设备或粒
子加速器中充当磁体。然而,要想获得超导性,超导材料必须被冷却到非常低的温度才
可以。“室温超导”之谜长期困扰着科学家。但就在去年,一项实验在这方面取得了突
破,尽管只维持了数百万分之几微秒,但科学家依旧首次成功地制成室温下陶瓷超导体
。12月3日,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物质结构与动力学研究所在其官方网站报道了这一消息。
室温超导材料有着巨大的市场利用价值,这种材料可用于磁悬浮高速列车、高效的核磁
共振摄...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2367 | 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culty 讨论区 】
发信人: tomnjerry (tom jerry), 信区: Faculty
标 题: 石墨烯教父: 从千年博后到物理诺奖的心路历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4 19:42:43 2015, 美东)
石墨烯教父: 从千年博后到物理诺奖的心路历程
安德烈·海姆
石墨烯是最坚硬并极具弹性的材料,其发现者安德烈·海姆 (Andre Geim) 也拥有同样
的属性。卧薪尝胆十几年,脑洞大开万千遍,正是其非同寻常的科研风格为我们带来了
可颠覆全球科技产业的一把钥匙。这个曾以“飞翔的青蛙”荣获搞笑诺贝尔奖的物理学
家怎样看待自己的研究生涯呢?请看石墨烯之父在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亲口讲述他
自己的故事。
如果现在有人想要了解石墨烯的美丽的物理内涵,他们可以从许多相关的学术综述,还
有大众科学杂志上的文章中选择。在此我向读者推荐自己写的几篇相关的文章[1-3],
希望大家能原谅我的“自卖自夸”。为了不重复这些文章的内容,在这次演讲里,我决
定给大家讲一讲我自己曲折的科研道路,以及这条路最终是如何通向诺贝尔奖的。这其
中大部...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149 | 9 SOFC电极材料本身首先是一种催化剂。对SOFC阳极材料,要求电子电导高,在还原气氛
中稳定并保持良好透气性。常用的材料是Ni粉弥散在YSZ中的金属陶瓷。SOFC阴极材料
在高温氧气氛环境工作,起传递电子和扩散氧作用,应是多孔洞的电子导电性薄膜。要
求阴极材料具有高电导率、高温抗氧化性以及高温热稳定性,并且不与电解质发生化学
反应。大量实验证明LaxSr1-xMnO3,是较好的阴极材料。
制备SOFC电极的方法很多,主要分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以及陶瓷成型方法。制备SOFC
电极薄膜的各种工艺方法的比较见下表。 |
|
R****i 发帖数: 2387 | 10 嗯,我没做过polymer based electrolyte相关的工作,
我觉得这个也可能确实能解决一部分电解液的问题。
但是,
polymer本身的导电性也不是很好,是吧?
电流还是比较难做大的。
碳是理想的材料,不过就我以前的工作的我的结论是,
纳米的,不合适。比表面积太大的不太合适。
晶粒尺寸要能长大到一定程度,
合作的一个老师认为,5um左右是个临界点。
现在的容量包括循环性能好象都不是热点了,
用锂电做电动汽车似乎还是太不现实。
现在好像大家更关注安全性吧?
上次sony的事件以后,
其实还挺想知道sony内部对于这个事情的分析的。 |
|
m******i 发帖数: 834 | 11 日本物质材料研究机构近日宣布,该机构成功开发出一种纳米材料新加工技术,能够把
碳素系纳米材料富勒烯加工成任意形态。
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物质材料研究机构超分子小组的研究人员利用富勒烯自
发集合并形成微小构造的方法,合成了拥有3个烃基锁的富勒烯,烃基锁发挥黏着剂功
能。富勒烯以环型和带状等各种各样的形态集合在一起。
富勒烯是由碳原子形成的一系列笼状分子的总称,其中最常见的是由60个碳原子形
成的球形笼状分子“碳60”。“碳60”是一种典型纳米材料,直径不到1纳米(1纳米
等于十亿分之一米),具有导电性,可直线排列成为非常细的电线,也可以环绕排列形
成极小的电容器。虽然富勒烯有望应用到纳米单位的电子线路产品等方面,但要将其加
工到想要的形态,需要特殊的加工手段。
位于日本科学城筑波市的物质材料研究机构说,新加工方法简单且成本低廉,是纳
米技术实用化研究的一大进步。 |
|
n*****n 发帖数: 6 | 12 基于纳米材料的太阳能电池很难有前途,
半导体纳米材料的优势:1)表面积大,这类如 DSSCs电池,但是效率太低,也许文献的
的效率很高超过10%,但是那是实验室的效率,模块后的效率减半,做成固体电池后效
率再减半,这样就很难有市场了,大家想想,DSSCs的成本那么低,寿命还行,但是做
了那么多年,为什么市场上面还没出现就清楚了。
2)制备电池成本低,(可旋涂或打印成膜),这几乎是纳米太阳能电池骗funding的法
宝。但是想想,此路不通,要想旋涂或打印必需用有机配体来capping纳米粒子,这样
纳米
粒子才能溶解,但是旋涂或打印成膜后,如何除去有机配体,是一个大问题,不比TiO2,
一般的窄带隙的半导体,在空气中容易氧化,但是在氮气下烧的话,有机配体变成C,
这样
膜的导电性很差,效率极低。这类如alivisatos他们做的,实验室效率都低的惨不忍睹。
关于他们用的吡啶交换TOPO后,因为吡啶的沸点低,在低温下,半导体被氧化前,除去
有机配体(吡啶)的方法,做一下元素分析就可以知道,发现不了N元素。另外一是自
封为第三代太阳能电池leader,马上要在湾区建厂的nanosolar公司 |
|
x********8 发帖数: 167 | 13 原文图片: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8351
MITBBS上看来研究PV的大侠不少,有位NANOHEN的朋友发表了她的评论,很有意思,贴
过来大家再读一读。
‘基于纳米材料的太阳能电池很难有前途,
半导体纳米材料的优势:1)表面积大,这类如 DSSCs电池,但是效率太低,也许文献
的的效率很高超过10%,但是那是实验室的效率,模块后的效率减半,做成固体电池后
效率再减半,这样就很难有市场了,大家想想,DSSCs的成本那么低,寿命还行,但是
做了那么多年,为什么市场上面还没出现就清楚了。
2)制备电池成本低,(可旋涂或打印成膜),这几乎是纳米太阳能电池骗funding的法
宝。但是想想,此路不通,要想旋涂或打印必需用有机配体来capping纳米粒子,这样
纳米粒子才能溶解,但是旋涂或打印成膜后,如何除去有机配体,是一个大问题,不比
TiO2,一般的窄带隙的半导体,在空气中容易氧化,但是在氮气下烧的话,有机配体变
成C,这样膜的导电性很差,效率极低。这类如alivisatos他们做的,实验室效率都低
的惨不忍睹。关 |
|
K*******e 发帖数: 58 | 14 最近期末做课程报告,选择了ZL Wang的nanogenerator作为论题
看了板上对于去年底Gosele在Adv Mater发表的对Wang的质疑文章,
Wang后来给了reply,板上某大侠立即指出Wang的两个问题,
自己阅读了一些文章,有几点不得不吐,希望与大家讨论:
1) Gosele认为Wang考虑了ZnO的半导体性,用Pt-ZnO构筑Schottky接触,但恰恰
忽视了正因为半导体性,压电效应产生的束缚电荷极化会被自由载流子所屏蔽,也
即压电势能将会被ZnO本身的有限的导电性所释放掉。因此是否能提取出压电势能,
取决于ZnO本身压电势能释放的time constant。Gosele等人认为这个time constant
是10E-2 ps,太小以致于不可能提取出压电信号。Wang回复认为Gosele故意取较小
的载流子浓度从而获得很小的时间常数,应该取两个数量级大的数。
关于这一点的质疑是:就算大两个数量级,时间常数还是ps量级,这个怎讲?并且
Wang对于ZnO电导抵消压电势含糊其辞,用一句不会全部抵消掉带过,令人不解 |
|
j********1 发帖数: 628 | 15 欧当年搞欧莱德的时候,这个导电层一般是pss-pedot.emissive layer 直接放在ITO上
,有dewetting的问题,要有中间层解决这个问题。同时emissive layer的polymer或
small molecules导电性不好,跟ITO不能形成ohmic contact,也要有一个导电中间层
。貌似pss-pedot可以提高ITO的work function,有利孔穴注入emissive layer (欧一
直怀疑)。 |
|
d**********t 发帖数: 82 | 16 多谢,其实我们之前也试过用EDT置换。按理说,短链的ligand应该改进导电性,可是
效果不是很明显,而且降低了荧光性。不知道是不是litho的技术不过关还是样品本身
的问题,文献只有屈指可数的几篇,CVD的样品稍微多点。这边有人说这个项目基本就
是死路,哎,试了好久了。 |
|
s******r 发帖数: 144 | 17 本人是化学系的,Maxwell's equation都没搞明白。但是碰到几个棘手的问题。
半导体材料(导电性很差):
薄膜
厚度: 10 nm
折射率: 2.9
带隙:2.1 eV
入射光:400 到 700 nm 的可见光,一定角度从真空入射。
如何求出反射折射的边界条件?或者说,如何计算反射折射的强度和方向?
顺便问一下,光如何在这么薄的介质中传播?应该不存在什么全反射的概念了吧?
如果把这一层材料覆盖在金属上(金银铜铝之类的),如何评估这层材料对光在金属表面
的行为的影响?比如反射?比如surface plasom?比如E(平行)是否依然为0?
谢谢了! |
|
|
w********i 发帖数: 795 | 19 小人我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由于我物理基础不好,百思不得其解。请哪位先驱为我解
惑。我一定会非常感恩。
我的疑惑是这样的:
对于一个固体材料来说,怎么定义它的电子是局域还是非局域呢?
现在我有两种矛盾的认识:
(1) 在费米面附近的电子是活跃的,所以此处的电子越多,越是非定域。
(2) 从空间上看,有的电子轨道角动量很小,跑得非常远,弥散在好几个原子距离之
外的浩瀚空间之中,这算不算非定域呢?
一种是从能量的角度来认识,还有一种是从空间的角度来体会。到底哪一个错误了呢?
或者两个都错误了?实验上又是通过什么指标来衡量呢?难道是导电性吗?
谢谢各位阅读我的帖子。
祝各位吉祥! |
|
g*********n 发帖数: 808 | 20 锂电池特辑1:迈向超级电池[物理]
锂离子电池,也许是下一代能源和交通问题解决的方法
1801年,伏打把他的“电堆”装置公开给拿破仑,他不可能想到两个世纪之后,他的发
明可能成为人类生活的中心。由被盐水浸泡的锌和银电极的原始电池使得小型电化学能
源-锂电池成为了现代消费电子市场的中心。
在《瓶瓶装闪电》中,科学记者森斯-费莱彻解释了锂电池的工作原理,并且对致使锂
电池盛行的研究节奏进行了描述。每年数十亿的元件生产和数十亿的美元利润,可见移
动电子市场正在繁荣。在绿色能源中,锂电池也受到了新的挑战。费莱彻描述到发展下
一代锂电池的激烈竞争,但是可能更多的人选择现有的技术。
日益减少的石油资源以及备受关注的气候变化迫使我们使用更多的替代能源,比如太阳
能、风能,也不得不用混合动力车、油电混合车以及最终的全电动汽车来替代污染的内
燃汽车。由于我们的太阳不能按照我们的要求发光,风不能按照我们的意愿吹来,这些
可再生能源的成功应用依赖于我们高效的储电能力。电化学电池,特别是锂电池,成为
了最佳选择,因为它们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效率很高并且无有毒物质释放。
玻利维亚和南美国家巨大储量的碳酸锂盐可使汽... 阅读全帖 |
|
J*******3 发帖数: 1651 | 21 物理学年谱
公元前~公元元年
公元前650~前550年,古希腊人发现摩擦琥珀可使之吸引轻物体;发现磁石吸
铁。
公元前480~前380年间战国时期,《墨经》中记有通过对平面镜、凹面镜和凸
面镜的实验研究,发现物像位置和大小与镜面曲率之间的经验关系(中国 墨子和墨子学
派)。
公元前480~前380年间战国时期,《墨经》中记载了杠杆平衡的现象(中国 墨
子学派)。
公元前480~前380年间战国时期,研究筑城防御之术,发明云梯(中国 墨子学
派)。
公元前四世纪,柏拉图学派已认识到光的直线传播和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
角。
公元前350年左右,认识到声音由空气运动产生,并发现管长一倍,振动周期
长一倍的规律(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三世纪,实验发现斜面、杠杆、滑轮的规律以及浮力原理,奠定了静力
学的基础(古希腊 阿基米德)。
公元前三世纪,发明举水的螺旋,至今仍见用于埃及(古希腊 阿基米德)。
公元前250年左右,战国末年的《韩非子·有度篇》中,有“先王立司南以端
朝夕”的记载,“司南”大约是古人用来识别南北的器械(或为指南车,或为磁石指南
勺)。《论衡》叙述司南形同水勺,磁勺柄自... 阅读全帖 |
|
|
|
r**t 发帖数: 27 | 24 楼主可能是要找好的高温下的绝缘体。
很难找到比它更好的了吧?即使是高温。 |
|
w*******n 发帖数: 841 | 25 我们希望它是绝缘的,但是高温炉子用它的时候总是有问题, 怀疑高温下可能导电。
各位有测试经验吗? |
|
|
s***e 发帖数: 7166 | 27 呵呵,非真空环境?那个就不是al2O3的问题了。 |
|
w*******n 发帖数: 841 | 28 no. It matters? Could you explain a little? Thanks. Sorry that could not
type Chinese from this computer. |
|
m*******e 发帖数: 119 | 29 由于存在大量的缺陷,粉末状的Al2O3的bandgap比单晶的低。玻璃态Al2O3的bandgap是
3.2eV,晶态的bandgap是4.3 eV,这样在高温下由于热激发, 都成半导体和导体了。另
外如果Al2O3不纯,杂质会生成mid-gap能级,也会大大增加Al2O3的导电能力。 |
|
w*******n 发帖数: 841 | 30 :)。非常感谢,跟想象的差不多, 因为从炉子里(〉1200C)接出来的THERMOCOUPLE
(连接到Al2O3 粉末粘接剂)和炉子之间测到有很高的电压,手无意碰到的。 |
|
h*****w 发帖数: 750 | 31 哈哈,有意思,不是Al2O3的问题,才1200oC(《1800oC)算得了什么。认真想想!
再者,千万不要再用手碰了,很危险。
不过似乎没那么高的电压,你手碰了都没事!嗬嗬。
THERMOCOUPLE |
|
w*******n 发帖数: 841 | 32 电压表测过了,〉200V。 炉子周围有很强的电磁场, 这个也测到了, 应该是加热丝
产生的。想要炉子的温度很稳定,也就是Thermocouple出来的信号很稳定,不知道怎么
控制。Thermocouple周围要用什么材料才可以把电磁场屏蔽掉呢? |
|
c******a 发帖数: 2 | 33 sapphire?
semiconductor |
|
h*****w 发帖数: 750 | 34 你用的那个公司的炉子?还是自治的?电磁场屏蔽很简单,就是一个铁管套上去就行了
,外面可以再加上绝热材料比如al2o2管,但铁管一定要连接到earth上,把电流导走。
否则会很危险。
我还是很纳闷,你用的是什么炉子,似乎很不好,现在的炉子做的都还可以,恒温效果
很好的。再者,你的热电偶也是半成品的吧,你可以找一下一些公司,让他们直接给你
加上sheath得那种。
似乎你是在做炉子? |
|
w*******n 发帖数: 841 | 35 谢谢hxrrmfw. 恩,是自己做的炉子,因为里面的特殊元件是自制的。
想要炉子温度浮动不超过20uV(小于1度)。
我想主要问题是不要让电磁场影响到THERMOCOUPLE, 已经尝试的是把THERMOCOUPLE用
塑料管隔离后相互TWIST在一起,另外, 也连了一根导线从THERMOCOUPLE到EARTH上,
效果不大。
炉子内部的电磁场可能没办法屏蔽。 |
|
w*******n 发帖数: 841 | 36 I donot think so, very fine Al2O3 powder, bought more than 5 years ago, now
the manufacuture is gone, the grade is not clear. |
|
h*****w 发帖数: 750 | 37 你不用担心,恒温效果与其他因素也有关系,比如,炉子的大小,炉子的密封性能,绝
热材料的好坏,控制器的好坏等。你如果能做好这些因素,炉子的恒温应该可以达到+
-0.5以内。恒温一段时间后,炉内因为thermal fluctuation引起的感应电流会减小很
多,除非你的热电偶不能正常工作了。如果你的工作温度在1200读以上,铁管是不能用
了。但是,你在炉子外面就能测到那么大的感应电流,说明你的炉子整体就没有屏蔽好
,你需要在上面想点办法。
做好了,就发个帖子,我也想分享你的经验。做了这么多年高温材料,还从来没自己设
计过炉子。哈哈 |
|
|
|
|
|
P**********e 发帖数: 2964 | 42 2010年诺贝尔奖自然科学部分获奖名单
1.化学奖 10月6日 理查德·赫克(美国)、根岸英一(日本)、铃木章(日本)
新京报10月7日报道 瑞典皇家科学院6日宣布,美国科学家理查德·赫克、日本科学家
根岸英一和铃木章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化学奖评审委员会说,三人研究成果
向化学家们提供“精致工具”。
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
在瑞典皇家科学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诺尔马克首先宣读了
获奖者名单。他说,赫克、根岸英一和铃木章在“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研究领域作出
了杰出贡献,其研究成果使人类能有效合成复杂有机物。
随后,诺贝尔化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特兰德和评委拜克瓦尔介绍了3名获奖者的主要研
究成果。
他们说,为制造复杂的有机材料,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将碳原子集合在一起。但是碳原子
本身非常稳定,不易发生化学反应。解决该问题的一个思路是通过某些方法让碳的化学
性质更加活泼,更容易发生反应。这类方法能有效地制造出很多简单有机物,但当化学
家们试图合成更为复杂的有机物时,往往有大量无用的物质生成,而赫克、根岸英一和
铃木章的研究成果解决了这一难题。
向化学家提供精致工具
两... 阅读全帖 |
|
gr 发帖数: 2958 | 43 google 下skin effect。
如果镀的金属比铜的导电性差的化,还是主要走铜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铜管里流过水,通上电。电流是走铜的,水不导电。 |
|
y*****n 发帖数: 5016 | 44 还是那种电子测量的比较准吧。。好像是运用fat和muscle 导电性不同的原理,童叟无
欺的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