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妇孺皆知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o***s
发帖数: 42149
1
宋丹丹,知名老艺术家,在影视剧跟喜剧小品方面颇有成就,还曾搭档张本山多次登上春晚的舞台,给大家带来欢声笑语,相信不知道她的人应该没有吧?
但现如今的宋丹丹已经很少出现在舞台上了,而是更多的出现了综艺节目上。前一段时间还因浙江卫视的《演员的诞生》袁立事件而饱受争议。
最近,一段2014年的《笑傲江湖》中演员恶搞《黄河大合唱》的片段被网友扒出,再次将宋丹丹推到了风口浪尖。只因当时身为评委的宋丹丹说了这么一句话:喜剧,没什么不可以调侃,非常好玩。
对于此事,人民日报的微信平台也发文进行了痛批:“恶搞”《黄河大合唱》是对历史的亵渎!
更是有大部分的网友表示:《黄河大合唱》不仅仅是一首歌曲这么简单,它更多的饱含了中国人的一种情节,是几代人看做精神食粮的作品,是反应民族救亡之声的代表作!不应该被拿来“糟蹋”。
也有好心的网友提醒宋丹丹,想想当年的毕福剑“毕姥爷”,小心祸从口出啊!
妇孺皆知的“毕姥爷”,栽在一场外事酒会上。他在饭桌上辱骂开国领袖毛泽东的视频被曝光,立即引起网民强烈反感。第二天,央视决定,从4月8日起,停播4天毕福剑的节目。
i****1
发帖数: 84
2
都说娱乐圈的爱情不保鲜,离婚是家常便饭,三婚四婚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可田震和的“小丈夫”,却一直长相厮守,尽管田震久病不能生育,“小丈夫”依然不离不弃。
《风雨彩虹 铿锵玫瑰》、《干杯朋友》,因为这些歌的广为传唱,田震的名字几乎妇孺皆知。田震是中国流行歌坛的开山鼻祖之一,其独特的嗓音,让人难以复制。
就在田震在歌坛红得发紫时,不料突然患病。田震患上了“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这种慢性血液病也够折腾人的,需要的是静养,田震不得不淡出歌坛。
田震“归隐”后,她的“小丈夫”一直对其悉心照顾,不离不弃。说到“小丈夫”,您一定以为是田震养的“小白脸”吧?不是的,是因为田震的病,使其看上去很苍老,而她的丈夫张卫宁,相比而言显得很年轻。
田震的名头,似乎比丈夫张卫宁响亮,熟知田震,您不一定熟知张卫宁。张卫宁可不是吃软饭的哦,也是实力派人物,2006年担任sougo女声成都站海选和全国总决赛评委,田震的好几张专辑,少不了张卫宁的功劳。
张卫宁与田震,因为音乐而相爱,十年后走入婚姻殿堂。在田震人生出于出于低谷时,张卫宁坚守这份真爱,对田震不离不弃,在娱乐圈似乎是不可多见的。
f*n
发帖数: 48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岳飞被杀真实原因揭密
zz
因了刘兰芳的评书联播之赐,岳飞在中国可算得上个妇孺皆知的人物。前一阵教
育部人们闲着没事儿干,或许是想学学日本人修改教科书的样儿,把岳飞从民族
英雄的宝座上拉了下来,惹得网上网下纷纷声讨,岳大帅着实又红火了一把。
评书和正史上都说岳飞死于秦桧的陷害。秦桧嫉妒岳飞屡建大功,于是怂恿皇帝
赵构连下十二道金牌召岳飞回都,然后诬陷岳飞要造反,把他害死在监狱里。当
时另一个元帅韩世忠曾经去问秦桧:岳飞到底犯了什么罪?秦桧说:“飞子云与
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
莫须有,就是也许有、可能有的意思,换句话说也就是没有什么证据。韩世忠听
了以后当然不服,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这里就有点儿奇怪了。秦桧要置岳飞于死地,肯定和岳飞仇深似海,为什么不编
造点儿证据出来呢?‘莫须有’ 三个字连韩世忠这样的武夫都骗不过去,怎么能
取信于天下?常言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词”,那秦桧是个状元出身、满肚子典
故的人,要捏造出点儿证据来整岳飞还不是小菜一碟?为什么偏偏要说出个“莫
须有”的千古笑话来?秦桧的“莫须有” 三个字,会不会有弦外之音呢?真实意
思是想告诉韩世忠——岳飞有没有罪我也不清楚
d********l
发帖数: 161
4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谜底到最后才揭开.
首先一个名为司马戡的在某处(转的太多,不知始发处)发帖,讨论国府授予的一位神秘上
将,原帖如下:
"最神秘的国军上将
据统计,国民政府自1935年重整军阶制度到1949年去台为止,共授予现役特级上将1名
,一级上将12名,二级上将34人,加上将衔46人。这其中不少人大名鼎鼎,妇孺皆知;
略次一些的也可以算做知名历史人物,只有一位例外。这位上将在我能见到的历史资料
书籍中,没有一篇传记,没有一张照片,甚至没有一句评论。有的,只有这么几个字:
国民政府令
伯达马宁尔特授予陆军上将衔。此令。
(见国民政府公报2674号,1946年11月14日)
这也是这位上将在国民政府公报中仅有的一次现身,此前此后,均无踪影,一切都是谜。
第一个问题,他叫什么?
问题很愚蠢,却不得不先提出来。这段国民政府令有两种断句的方法,1、伯达马宁尔
特|授予陆军上将衔,2、伯达马宁尔|特授予陆军上将衔,关键在一个“特”字。常见
工具书中,郭卿友主编的《中华民国时期军政职官志》记为前者,刘国铭主编的《中华
民国国民政府军政职官人物志》记为后者。而国民政府公报上直接使用“授予
t********j
发帖数: 37
5
谶纬(chen wei)起于战国, 兴于东汉,亡于民国. (建国以后,麻将再也没有看到过著
名的谶纬流传于民间了)
谶源于方士,纬源于儒生。(麻将常寻思,焚书坑儒运动,有多少是针对谶纬而发起的?)
除东汉一朝,推谶纬一学为尊;其他朝代太平年间,谶纬都是为君者所厌恶,甚至禁止的。无他,谶纬的破坏力太大了!
麻将谨列下历史上最著名的几个谶语。
历史上第一个妇孺皆知的谶纬,“亡秦者胡也”,于是乎,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麻将也不知道,抛开史书的修饰,这个谶语和修长城到底有多大的关联度。
第二个著名的谶纬是王莽乱政时代,“刘秀当为天子”。史书上的说法,此谶语流行的时候,天下有两个刘秀,而真命天子此时只是一个书生而已。麻将第一次看到这段历史的时候,正目结舌,目瞪口呆,逢人便走近两步,放低声音问,“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灵魂的”。 :-)
也难怪,要是真实的历史果然如史书所记载,谶纬学东汉成尊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了。
下一个著名的谶纬是东汉末年的“代汉者当涂高也”。此谶语,实在是太隐晦了,以至于很多野心家在局势不明朗的时候就因此暴露自己,纷
R********n
发帖数: 3601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oneWolf (孤独的狼),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世界之涡中国之福:奥斯曼帝国废墟圈(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n 13 21:25:02 2010, 美东)
本妞不久前在加勒比遇见一位中国同胞成功人士。此君亦官亦商亦儒,经历见闻和腰缠
的银子都很闪亮。他指点着阳光下沙滩上海浪中众多的靓丽华人,豪迈地宣称:中国举
办奥运世博,中国人潮涌“占领”加勒比,证明中国已经崛起,成为了世界中心!
此君强烈的中华民族豪情感染着俺。于是俺与他就“世界中心”这个话题海阔天空,针
尖麦芒地在天涯海角阳光下热烈友好会谈。俺的一个歪招,就是偷换概念,跟他讨论世
界的另外一种中心:漩涡中心。俺的谬论是, “你我这样油光闪亮的华人男女能在世
界到处逍遥,不管是否三哥戴表还是三妹不代表,很大程度上是拜托我们大中华从近古
到现在,从帝国到党国,都还不处在世界真正的漩涡中心。而这个中心,说远即远,远
在西域,说近就近,近在近东。”
下面是俺跟他海侃的浓缩浆糊。
说近古,就是现在中国彩电前妇孺皆知官民津津乐道的大
r*****d
发帖数: 1924
7
http://www.mitbbs.com/mitbbs_article_t.php?board=Detective&gid=65301
全文在以上link
【 以下文字转载自 Detective 讨论区 】
发信人: joycee (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结网), 信区: Detective
标 题: 长帖连载:真实的汪精卫(作者:林思云)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y 26 13:54:19 2010, 美东)
中国经常有这样一种怪现象,提到某个人的名字是妇孺皆知,但问起该人的生平和事迹
时,却又是鲜为人知。汪精卫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物。汪精卫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
晓的大汉奸,可是大家对汪精卫的“卖国事迹”却是一问三不知。这也是中国历史教育
的一大特色;只告诉大家他是坏人,却又不告诉大家他作过什么坏事。好在中国学生头
脑比较简单,不喜欢刨根究底,所以历史老师还不至遇到太大的麻烦。
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
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
历史中实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 阅读全帖
c**********r
发帖数: 199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林彪这事最可疑的地方
1971年9.13事件发生后,周恩来总理心急如焚,多次请示毛主席应该如何处理。而主席
却十分反常得镇定自若,说出了一句‘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传遍全党全
国。本人认为这里有两个问题十分值得注意
问题1。主席为何如此镇定?林总是军队的副统帅,在军队中拥有极高的威望,如果他
不是去苏联,而是去广州或其他什么地方,降落后集结军队造反,可怕不可怕?林彪在
文革中充当打手,干了很多坏事,谁指使的?他知道的幕后秘密多不多?如果他将来把
这些龌龊的事情全说出来,可怕不可怕?
可主席为什么偏偏就不怕呢?
答案一:主席是2B
答案二:主席心中有数,他跑不掉
问题2:林彪事件发生后,中央的处理过程应该是绝密的,是不应该让外界所知的,可为
什么‘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这句话妇孺皆知?一定是故意泄露出去的,并
生怕你不知道,为什么要让你知道?
答案一:主席心胸十分宽广,林秃子如此大逆不道,仍然以无产阶级革命家广阔的胸怀
原谅了他的错误,更加彰显主席的伟大。
答案二:这是个障眼法,让周总理背黑锅。
大家都知道总理曾请示是否要击落三叉戟,主席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
。最后三叉戟不明不... 阅读全帖
c**********r
发帖数: 199
9
1971年9.13事件发生后,周恩来总理心急如焚,多次请示毛主席应该如何处理。而主席
却十分反常得镇定自若,说出了一句‘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传遍全党全
国。本人认为这里有两个问题十分值得注意
问题1。主席为何如此镇定?林总是军队的副统帅,在军队中拥有极高的威望,如果他
不是去苏联,而是去广州或其他什么地方,降落后集结军队造反,可怕不可怕?林彪在
文革中充当打手,干了很多坏事,谁指使的?他知道的幕后秘密多不多?如果他将来把
这些龌龊的事情全说出来,可怕不可怕?
可主席为什么偏偏就不怕呢?
答案一:主席是2B
答案二:主席心中有数,他跑不掉
问题2:林彪事件发生后,中央的处理过程应该是绝密的,是不应该让外界所知的,可为
什么‘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这句话妇孺皆知?一定是故意泄露出去的,并
生怕你不知道,为什么要让你知道?
答案一:主席心胸十分宽广,林秃子如此大逆不道,仍然以无产阶级革命家广阔的胸怀
原谅了他的错误,更加彰显主席的伟大。
答案二:这是个障眼法,让周总理背黑锅。
大家都知道总理曾请示是否要击落三叉戟,主席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
。最后三叉戟不明不...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9589
10
史上最冤李鸿章:生前背黑锅 死后被拖尸
送交者: 鬼少爷
文章摘自:《重读晚清六十年》
常说时世造英雄,其实时世也造替罪羊的!
个人认为,中国历史上最冤的替罪羊当数李鸿章。大清的卖国贼只有一个,那就是掌握
大清实际权力的老太后,这是从所有权方面来讲的。当然,没有所有权的人,也不是没
有卖国的念头,但那仅限于谋求执政的在野者。
蒋廷黻先生在《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中笼统地说:北洋政府的执政者也有民族意
识,也不想卖国,可是内政又逼着他们都得卖国,因为他们需要外援。大体说来,在朝
者付出的代价较低,因为他需要的外援相对少;在野者付出的代价较高,为了上台,不
惜把卖国的支票开得更大些。
澳籍华人学者雪珥在他的《绝版甲午》中直接点名说:“那导致袁世凯被万民唾骂的‘
二十一条’,很多条款之前早就和南方的革命党人达成了共识,只是革命党一直没有机
会掌握政权,未及付诸实现而已。”
幸好,李鸿章跟他的老师曾国藩一样没有司马昭之心。否则他完全可以做些交易,拉些
外援,从两广自立开始,过把帝王瘾也不是不可能!
大清国是谁的?大家可别跟我说,大清是所有大清国民的。做奴才不能这么自作多情!
龚自珍的儿子带领... 阅读全帖
h**********n
发帖数: 279
11
一位绝色美女使三个国家兵祸相接,其中两个国家分崩离析。尽管有人称她为“祸
水”,后世却始终把她当作主宰桃花的神仙祭拜。这个女人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息夫人,
又称“桃花夫人”。
祸起萧墙皆为妫息夫人原名陈妫,是春秋时期陈国国君的女儿。息夫人目如秋水,
面若桃花;丽如芙蓉,雅若蕙兰。她和姐姐都是当时妇孺皆知的大美人。
姐姐嫁给蔡侯做妻,妫嫁给息侯为妇。一年,息夫人从息国回陈国省亲,途经蔡国
,进城探望姐姐。蔡侯是一好色之徒,听说息夫人有绝世之貌,早就对她垂涎三尺。获
此机会,自然不肯放过。蔡侯对夫人说:“我小姨子来了,哪能不见呢?”夫人同意了
蔡侯的要求。
蔡侯迫不及待地邀请息夫人至宫中,命人设宴款待。他亲自作陪,兴奋之情溢于言
表。息夫人果然名不虚传。她举世无双之色,曼妙窈窕之姿让蔡侯如痴如醉。蔡侯起初
还能保持主人的礼仪,几杯酒下肚,便飘飘然起来,逐渐露出戏谑的态度,言谈举止变
得轻浮起来,竟然拉住息夫人的柔荑不放。息夫人不待盛筵结束,便匆匆离去。
息侯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后,顿时火冒三丈。是可忍孰不可忍!他决心找机会报这个
辱妻之仇。可是息国力量薄弱,根本不是蔡国的对手。息侯整日冥思苦想,自...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1924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joycee (买买提头号女魔头),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转贴]梦魇照进现实:中国古代那些稀奇古怪事 『天涯』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r 1 22:03:46 2011, 美东)
发信人: dancooper (诚能见可欲而思谦冲以自牧), 信区: Ghost
标 题: [转贴]梦魇照进现实:中国古代那些稀奇古怪事 『天涯』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28 23:57:48 2011, 美东)
01、干宝家的鬼怪事
提起干宝,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头的确不太响,而且还起了一个比较现代的可爱
名字,可是,一旦提到中国志怪小说的开山之作《搜神记》,大家都不免惊呼:原来是
这哥们写的啊!
没错,就是这位“宝哥哥”写的。
干宝是河南新蔡人,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后,干家举族南迁,在东晋朝廷占据一席之地,
也称得上是名门望族了。干宝哥哥首先是个历史学家,曾经写过史书《晋纪》,治史严
谨行文缜密,算得上上乘史学著作。而后,才是志怪小说的始作俑者,当然,他和他...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震惊中外的“周总理遗言”
http://news.qq.com/zt2011/ghgcd021/index.htm?pgv_ref=aio
1976年疯狂流传的“周恩来遗言”手抄本(部分)
1976,丙辰年,注定是中国历史上永远不会被忘却的一年。这一年,天崩地裂,伟人谢
世。这一年,是十年动乱的结束,也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这一年,孕育着新时期的到来。
在众多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中,有一件可能已经被人们遗忘,这就是发生在“十里长街送
总理”与“四五天安门事件”之间的,震惊中外让当权派全力追查的“伪造总理遗言”
案。
为什么一个23岁普通工人炮制的“总理遗言”,让数以千万计的人们疯狂传抄?为什么
这份遗言让当权派惊恐万分?
多年后,记录这个案件的作家杨匡满在“总理遗言案”的标题下抄上了1976年清明节的
旧作:我已做了父亲 / 但我刚刚长大 / 我和我的人民一起成熟。1976年的“总理遗言
”,不能遗忘。
【经过】“周恩来遗言”引起了巨大震动
炮制“总理遗言”的李君旭
周恩来去世,23岁青年工人炮制总理遗言
1976年1月8日,巨星陨落,在病房与病魔斗争了半年的周恩来与世长辞。这位担任了二
十多年共和国总理的党内元勋,本... 阅读全帖
r*******3
发帖数: 10886
14
唉,本来想去易经里给娃抓个名字,后来发现凑合点的全被用的妇孺皆知了
w********9
发帖数: 8613
15
马谡是先锋。街亭是个咽喉,一直到祁山附近是大片腹地(相对周围区域而言)。粮草经西汉水一大带再运出祁山不易。马谡败后应该失去了不少粮草,而且变成了敌军的补给。如果继续出征,在那前军几乎完败后,后军变得更容易被暴露。如果出战再失利,就要从那很长的西汉水一带的大腹地(相对周围区域而言)退回。因而只好决定退回。这次春天的出征以大败结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72badf0100fixz.html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对于诸葛亮最为神化的莫过于《空城计》,戏剧性地使他以
纸上谈兵的形象定格在历史的天幕上,妇孺皆知;再则就是95、96回《马谡拒谏失街亭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描写马谡立下军令状,以王平为副将,率兵25000人出守
街亭。抵达街亭后,以兵法云:“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及“置之死地而后生”等理由
,拒绝遵守诸葛亮于路口扎营的吩咐,并置王平的“魏军断我水源”的警告于耳后,屯
兵山头。后来禁不住王平苦谏,分5000兵与王平,让其于山下扎寨。魏名将司马懿及张
郃率军到达后,一面敌住王平,一面围马谡而不攻,并断其水源,马谡不战自乱,司马
懿最...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16
解放区卖鸦片证据:民主革命时期的镇原县边区政府 -新华网
民主革命时期的镇原县边区政府
1939年至1940年初,国民党发动了第一次反共高潮,破坏了统一战线,对陕甘宁边区推
行颠覆蚕食政策。1940年下半年又发动了第二次反共高潮,调集几十万军队包围陕甘宁
边区,从西到东,从南到北形成了多道封锁线,阻绝了边区与外界的一切来往,企图饿
死、困死边区军民。
在第二次磨擦事件中,国民党镇原县长孙宗濂,受国民党西峰公署钟成竟旨意,多次在
镇原境内制造流血事件,1939年底国民党顽固派调动大批部队包围镇原县城,对中共驻
军发起攻击,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边区军政人员被迫退出镇原县城,撤到马渠镇。
为了维护抗日统一战线,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团结各方面力量加强地方领导,1940
年3月1日,镇原县边区政府在马渠镇成立。县政府成立后,首先发布了一号通报,确定
政府当前的主要工作是:(1)改选保甲长,以民主方式清洗坏的保甲长;(2)扩大边区保
安队;(3)继续开展民运工作,按边区政府提出的“三三制”建立地方政权。
镇原县边区政府在马渠占2个联保,约3万人口,南北约60里,东西约120里,地域狭窄
,人口较... 阅读全帖
R*********r
发帖数: 1855
17
民国精英中的精英,蒋百里先生,酝酿积累了一生,用了千言万语来阐述的观点,被现
代奇才企鹅蛋先生花几分钟三言两语就说明白了,原来蒋百里所谓的持久战理论只不过
是妇孺皆知的“不能速胜,不能灭亡,不能投降,那还有别的选择?”的同义语,了不起。
p****y
发帖数: 23737
18
文/佐藤谦一(日本)
前两日与好友饮茶,朋友是华人的缘故,不免聊到了华和之间的历史,此文为部分
札记。
中国人自称“汉人”,在欧洲则称中国人为“秦人”(拉丁文Sina,法文Chine,
北欧文Kina,英文China,本字皆为“秦”),而在日本,则向来称呼华夏人为“唐人
”。
在我的印象中,唐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完美的时期,虽然事实上(想必)并非如此,
但终究不妨碍我对於唐的那种完美性的误解。与唐朝相对的,在日本大致同时期的平安
朝,也是一个优雅的时代。不得不说,日本人对自己的历史越了解,对平安朝的从容与
风雅越理解,就会越向往唐朝。
甚至在今日的现代日本社会中,仍然能够发现许多能追溯到那个年代的风俗与器物
:日本的抹茶与茶道,佛寺与禅宗,相扑与蹴鞠,白居易的汉诗,和服中最高规格的唐
衣……都依然坚持着一千年前的大唐遗风。而唐朝人对於美与精致事物的追求,也历经
千年而融入了日本人的性格之中。
在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的文明能如此温柔而非侵略性的被其他周边民族所接
受。日本遣唐使中的留学生与留学僧们,在学成归朝後带回了大唐的文明与风俗,使日
本吸收了从佛道哲学到典章制度在内的所有中... 阅读全帖
b*s
发帖数: 82482
19
熟悉岳飞故事的人都知道,岳飞在绍兴十年( 1140 )郾城战役中,命步兵持长斧入阵
,专斫金军马足,建立了大破“拐子马”的奇功。很长时期内,人们把“拐子马”解释
为“穿着铁甲的连环骑兵”,即连环马。这一说法最早见于岳飞之孙岳珂所编的 《 鄂
王行实编年 》 :“兀术有劲军,皆重销,贯以韦索(皮绳),凡三人为联,号拐子马
,又号铁浮图,堵墙而进,官军不能当,所至屡胜。”此说既出,官私史书及通俗小说
无不沿用,“连环马”成了妇孺皆知的一种作战形式。直至清代乾隆皇帝组织文人,以
他的名义编纂 《 御批通鉴辑览 》 时,才察觉此说不合情理,于是写了一段“御批”
,指出:“北人使马,唯以控纵便捷为主。若三马联络,马力既有参差,势必此前彼却
;而三人相连,或勇怯不齐,勇者且为怯者所累,此理之易明者。 …… 况兀术战阵素
娴, …… 岂肯羁绊己马以受制于人?此或彼时列队齐进,所向披靡,宋人见其势不可
当,遂从而妄加之名目耳。”清人对旧说的批驳,可谓切中要害,很有说服力,只是对
“拐子马”一词的解释,仍令人不甚了然。
“拐子马”究竟指什么?宋史专家邓广铭所著 《 有关“拐子马”的诸问题的考释 》
一文... 阅读全帖
f****s
发帖数: 276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某些令人震撼的历史残片
某些令人震撼的历史残片,虽然和课本里教的正好相反,但足以清洁人的心灵。
1)军歌:袁世凯小站练兵,徐世昌帮写了《大帅练兵歌》,用的是德皇威廉练兵曲。
歌成,被两湖总督张之洞抄走,歌名不变。张作霖不知什么时候听到了,也不改歌名,
抄走。又被冯玉祥听到了,抄走,改名为《练兵歌》。现在我们还经常能听到这支曲子
,只不过歌词改成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2)周恩来的学历问题:考清华,南方省籍的分数线高于北方,拒之门外,操蛋分数线
的受害者之一;读南开,是中学而不是大学;在日本,被三所大学拒收;回南开,入学
但因参加学运被开除。所以周恩来这辈子都是中学生。
3)爱国:曾昭抡,曾国藩侄重孙,与妻子俞大絪,都是民国知名学者,“建国”时两
人滞留于香港,蒋介石欲抢救二人去台湾,两人断然拒绝,归来报国。文革时,红卫兵
将俞大絪教授上衣剥除,用皮带死命抽打,俞教授悲愤难抑,是夜仰药自尽。4个月后
曾昭抡也被折磨死,兴盛百年的曾氏传承,至此不复见于神州故国。
4)抗日:西南联大有两个孩子要去延安抗日,钱穆说,“去那里干嘛?你们好好上学
得了。打仗不是你们的事,再说,延安不是前线是后方啊!”
5)报应:秦城... 阅读全帖
t***u
发帖数: 368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真实的汪精卫 (ZT 超长 慎入)
真实的汪精卫
作者:林思云
(《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中国经常有这样一种怪现象,提到某个人的名字是妇孺皆知,但问起该人的生平和事迹
时,
却又是鲜为人知。汪精卫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物。汪精卫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大
汉奸,可是大家对汪精卫的“卖国事迹”却是一问三不知。这也是中国历史教育的一大特
色;只告诉大家他是坏人,却又不告诉大家他作过什么坏事。好在中国学生头脑比较简
单,
不喜欢刨根究底,所以历史老师还不至遇到太大的麻烦。
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中国历
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实
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政府。这种出于主观愿望而
随意修改历史的作法,使中国人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虚假的理解,实在有碍于中国的发展
与进步。
历史上真实的汪精卫,曾是近代中国有数的叱吒风云的历史人物,对中国的历史走向有举
足轻重的影响。在历史走到21世纪的今天,应该考虑还汪精卫的本来面目,重新认识历
史上真实的汪精卫。
要为汪精卫写一个比较... 阅读全帖
B***6
发帖数: 787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ZZ) 谈谈 佘太君
《浩学历史网》
佘太君,名赛花,和其他传说中的杨门女将不同,历史上确有其人。曾祖父曾任后唐麟州
(今陕西神木县北十里)刺史,隶属李克用;祖父折从远,公元930年后唐明宗授他为府州(
今陕西府谷县)刺史;父折德扆,后汉隐帝特任府州团练使。据清代兵部尚书毕沅《吴
中金石记折克行碑 》中记载:折恭武公克行神道碑,在府谷县孤山堡南,叙折太君事,世
以此碑为折太君碑。考折太君,杨继业妻折德扆女也,墓在保德州南折窝村。折太君即是
历史上的佘太君。佘姓是后来说书人以讹传讹,用了同音字所致。
杨门女将中少数民族不少。例如有人考证穆桂英的姓“穆”是鲜卑大姓慕容氏的转
音。姓氏考略云:折氏出匈奴折兰王之后。为古代匈奴族折兰氏、鲜卑族折娄氏所改。
而五代西河郡麟府折氏是羌族折掘氏后裔,党项族;祖籍云中(今天的大同,注:云中
为大同在历史上的一个称谓),远祖折华。党项族是隋唐时期部分羌族为拓展生存空间
东进并融合其他当地民族演变而成的新种族,西羌是其前身。西元六世纪有羌族“莫折
大提、莫折天生、莫折念生起义称王秦州;莫折也是折姓来源之一,后改为单字折姓。
虽然折氏与后来的西夏同族,但是在宋朝抗击外侮的战争中,...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1148
23
先听首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IpB4RjfKzQ
八十年代早期的中国大陆,此歌响彻大街小巷。会唱这首歌但没看过天方夜谭的,恐怕
大有人在。九十年代,迪斯尼的阿拉丁也曾风靡一时。网络时代到来之后,与上面那首
歌大致同名的某网上交易平台,成为了我国人民心目中最易同阿拉伯古典文化发生关联
的事物。此外,航海家辛巴德的故事,也借助于从小儿书到欧美大片等一系列媒介,深
入人心。然而,可能令某些读者失望的是,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妇孺皆知的虚构人物
,大多不是本文灌水的重点。如同序章所暗示,本章主要将讨论一千零一夜当中的一些
较多涉及真实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故事,所以呢,现在我们需要经历一个很无奈的剧变,
从倍感亲切的流行老歌跳到枯燥乏味的二十四史。
“宝应、大历中频遣使来。恭拂卒,子迷地立。迷地卒,子牟栖立,牟栖卒,弟诃论立”
- 《旧唐书 列传第一百四十八 大食》
旧唐书当中的这个“诃论”,才是天方夜谭当中出场频率最高的人物,称之为该书的大
主角并不过分。按照纳训老先生--一千零一夜... 阅读全帖
g*********n
发帖数: 808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9月9日,巨星毛泽东陨落
9月9日,对一代伟人毛泽东来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日子。他的生命定格于1976年的这
一天,他一生中许多重要事件都发生在这一天。
这一个个“9月9日”,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伟人波澜壮阔一生的大致轨迹。从投身
革命至1949年9月9日前后,是他参与领导党和人民推翻三座大山、  完成民主革命任
务、成立新中国的奋斗历程;到1965年9月9日的一系列“9月9日”,则是在完成社会主
义改造后努力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奠定了基础;
再到逝世的诸多9月9日时间串里,当是他着重于巩固政权而搞了“文革”,当然其中仍
穿插着继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之路的努力。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也正是这天,遭遇了唯一一次被捕,后机智
逃脱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和中共湖南省委根据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的决定,以中共
中央特派员的身份领导和发动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这天,是毛泽东开始走上军事家征
程的日子。
参加起义的主力有原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湖南平江
、浏阳的农民军,湖北崇阳、通城的部分农民军和安源的工人武装等。起义部队合编为
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共... 阅读全帖
e**a
发帖数: 2169
2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东汉都干了些什么?
东汉在文学上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妇孺皆知的《孔雀东南飞》。
j****o
发帖数: 4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东汉都干了些什么?
许慎的说文解字。

东汉在文学上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妇孺皆知的《孔雀东南飞》。
e**a
发帖数: 2169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东汉都干了些什么?
东汉在文学上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妇孺皆知的《孔雀东南飞》。
j****o
发帖数: 4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东汉都干了些什么?
许慎的说文解字。

东汉在文学上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妇孺皆知的《孔雀东南飞》。
r**********g
发帖数: 22734
29
敖少保,索额图得感谢老查,搞得妇孺皆知。
s*******w
发帖数: 2257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zt 祭奠司徒雷登 作者:李茗公
祭奠司徒雷登 作者:李茗公 转自共识网來源:電子郵件 2014 年06 月15 日
一 我正要去买鲜花,看到西湖边上坐着一个老人,守着两竹筐刚成熟的莲篷
,就改变了主意:用莲蓬祭奠司徒雷登,更意味深长。 我曾是个狂热的红卫兵,对
毛泽东的无限崇拜“溶化在血液里”,特别敬仰那篇喜笑怒骂的《别了,司徒雷登》。
在学校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里,我和表哥分别扮演尼克松和蒋介石,把他们丑化得愚
蠢透顶,让极度贫困的乡亲们笑得前仰后合。大家不叫我李茗公而叫尼克松,不叫他朱
好礼而叫蒋光头。40多年后,我还清楚记得辱骂司徒雷登的唱词:“解放军百万雄师打
过长江,吓坏了美国大使司徒雷登。他妄想和我国继续建交,耍诡计搞阴谋恶贯满盈。
为帮助蒋介石他赖在南京,想不到照妖镜下露了原形!” 后来研究历史,我知道了
司徒雷登对中国教育与和平事业的特殊贡献,也明白了那些唱词的漏洞百出,因此产生
了深深的愧疚。 《别了,司徒雷登》谈“中国人有骨气”时举例说:“闻一多拍案
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但闻一多被杀害前的《最后
一次讲演》却赞扬说:“现在司徒雷登出任美驻... 阅读全帖
h****3
发帖数: 339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原来慈禧是个矮个子女人
慈禧太后在中国可谓妇孺皆知。这个心狠手辣的老太婆,统治中国好几十年。​
从正面来评价:慈禧太后是中国历史的帝制时代中,少数长期当政的女性,政治手腕堪
称干练,尤其擅长操弄亲贵朝臣之间的权力平衡,以维系自身的绝对权威,清朝因为她
的能力而续命数十年。从反面来评价:个人的人格方面,慈禧从宫廷斗争中夺得政权的
手法残忍。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于热河避暑山庄后,甫成为皇太后的叶赫那拉氏,联
合恭亲王奕等皇室近支,发动政变从以皇室远支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为首,实际以
能臣肃顺为核心的顾命八大臣集团手中夺得政权,并将其中三位(载垣、端华、肃顺)
处死。后为建立及维系其独裁权力,慈禧皇太后对于政敌之整肃绝少留情,即使对亲生
儿子同治皇帝,以及继位皇帝光绪皇帝的操控及管制,亦相当高压严峻。从中国国家主
权的角度出发,慈禧当政的结果亦受到不少负面评价,包括1885年在对法战争中赢得镇
南关大捷,并成功阻止法军登陆台湾的优势局面下,却以主动求和、签订了一系列丧权
辱国的条约。
这个女人,近年来多次出现在影视剧中。导演们选用了一些优秀演员扮演慈禧,给观众
的印象是,形象高大,庄重庄严,不可一... 阅读全帖
k****n
发帖数: 780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被黑惨的10大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真象一个被人任意打扮的小姑娘,有人被洗白,也有人被抹黑。下面就为大家说道说道那些被抹黑的历史人物。
一、商纣王
纣王是商朝的亡国之君,他的名字并不叫纣,他的正式名字叫子辛,也叫帝辛。〝纣〞是后人硬加在他头上的丑恶諡号,〝残义损善曰纣〞,也就是指凶恶不义的意思。其实帝辛也做过功在千秋的事。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他开拓了山东、淮河下游和长江流域。当时这些地区生产力低下,小部落还处在原始社会,正向中原地区伸展,纣王的祖父、父亲都在步步退让。直到纣王时期,组织大规模军队与之对抗,最终平定东夷,打到长江下游,中原文化也随之传播到淮河下游和长江流域一带,这为后来中国形成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创造了先决条件。孔子的弟子之一子贡就为纣王平过反,他说纣王的罪行不像史书所言那样夸张。
二、周瑜
《三国演义》中,周瑜是一个风流倜傥、有些才干,但心胸狭窄,总想算计诸葛亮却总是搬起石头砸自已的脚的大都督,是一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是一个性格暴躁,政治、军事才能远逊于诸葛亮最后被诸葛亮活活气死的人,是与〝三气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既生亮,何生瑜〞这样一些典故相联系着的人。
其实大都督年轻有为,气量宽宏...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3343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民易代时旗人状况
“濒临绝境的他们,忍受着别人的讥笑、指责,更看不懂书上的批评和辱骂。”
电影《一步之遥》让民初上海热议一时的“阎瑞生案”重又嚣闹了一回。被阎
瑞生谋杀的黄莲英,并不是电影中的贵胄后人,而是杭州驻防旗营一个贫苦人家的女儿
。辛亥光复后,军政府没收旗营土地,驱逐了所有的旗兵及家眷,莲英一家无处可去,
父亲不久死了,母亲改嫁,将莲英送与饮马井巷一个地保做女儿,这个地保叫黄咬脐,
年老妻亡。后来养父也死了,莲英流落到上海。时装戏“枪毙阎瑞生”当时妇孺皆知,
但时人并未注意,黄莲英是旗人的女儿。
这个故事,联系到“马走日”“覃赛男”在电影中的角色设定,他们是亡清后
依旧维持上层身份的前朝旗人贵胄。但回到真实的历史,一场革命,流亡者并未归来,
绝大多数的“马走日”“覃赛男”四处逃散、隐姓埋名,和真实的黄莲英一样,隐没得
无声无息。这段历史,可构成一部族群与政治建构意义上的“遗民史”。
清、民易代,除去造就了一群政治遗民和文化遗民,这是我们熟知的“清遗民
”,还包括,将一个民族整体性地变成“遗民”。所不同的是,前者的诗酒惆怅、黍离... 阅读全帖
q*d
发帖数: 22178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宋教仁
孙大炮的私货早就被宣传的妇孺皆知,
以至于被大部分人想当然的当成公货了。
另外,我发现一定律:
凡是看见一观点就叫私货的人,
都是已经塞满了其它私货当公货的。
z****3
发帖数: 396
35
古典“四大美女”,尽管在民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客观地说,其真实性需要大打折扣。她们身上承载的应该是一种人文负荷,掺杂着诸多后世附会的演义色彩。其中的貂婵即是一个文学形象,史书上未见其任何记载。
而这“五大艳后”,则大抵是中国古代真正“横绝千古之丽”,又贵为皇(王)后的古典美女。
一、春秋第一艳妇:夏姬
春秋时期的第一艳妇,当数夏姬。夏姬自幼生得杏脸桃腮,蛾眉凤眼。长大后更是体若春柳,步出莲花,具骊姬、息妫之美貌,更兼妲己、褒姒之狐媚,人称“一代妖姬”。史书上说“公侯争之,莫不迷惑失意”。她曾三为王后,七为夫人。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据传夏姬懂“采补术”。嫁给陈国夏御叔后,不足九月,便产一子,即夏征舒。御叔虽存疑惑,但早已被夏姬的美艳弄得神魂颠倒,无暇去深究。后夏御叔正值壮年而亡,有人说可能死于夏姬的“采补术”。夏姬一直到四十多岁,仍容颜娇嫩,皮肤细腻,保持着青春少女模样,以其罕有的独特魅力为国君士大夫倾倒。
守寡后的夏姬先是让大夫公孙宁、仪行父魂不守舍,后又将国君陈灵公卷入其间难以自拔。史载,每当夏姬之子夏征舒上朝后,陈灵公、公孙宁、仪行父三人便轮流与夏姬幽会。夏姬还把自己的内... 阅读全帖
m*****o
发帖数: 408
36
刘备于207年“三顾茅庐”,请出智者诸葛亮为其效力。据史料记载,此二人一见如故
,刘备曾说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后人自然认为此君臣二人是“鱼水”
关系。据《三国演义》中的描写,刘备对于雄才大略的诸葛亮是十分信任的,遇到军政
大事无不请他出谋划策,刘备对其简直就是言听计从。那么,历史上,此二人这种君臣
相得、犹如鱼水的关系果真如此吗?
“三顾茅庐”的故事在中国早已经是妇孺皆知,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君臣关系更是
后来君臣效仿的楷模。但事实是不是如此呢?他们之间的关系真的如《三国演义》中讲
述的鱼水关系吗?古今学者对这一现象产生了很大的疑问,根据各种史料进行了研究,
并从中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史料显示,他们之间的关系未必如此。
第一,从三顾茅庐后到白帝城托孤前,诸葛亮与刘备之间的关系并非像《三国演义
》中写的那样亲密无间,诸葛亮在蜀国的地位也并非是第一人。因为在夺取西川的战争
中,刘备只是让诸葛亮守住荆州,以庞统、法正作为主要谋士,辅佐自己西取巴蜀,后
来才调诸葛亮率兵入川。
第二,在夺取汉中的战争中,法正为谋士,诸葛亮却只是留在后方做点儿后勤工作
而已,在此战役中,诸葛亮并没有起... 阅读全帖
w*****s
发帖数: 387
3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红颜祸水是哪位绝色美人?
祸起萧墙皆为妫息夫人原名陈妫,是春秋时期陈国国君的女儿。息夫人目如秋水,面若桃花;丽如芙蓉,雅若蕙兰。她和姐姐都是当时妇孺皆知的大美人。
姐姐嫁给蔡侯做妻,妫嫁给息侯为妇。一年,息夫人从息国回陈国省亲,途经蔡国,进城探望姐姐。蔡侯是一好色之徒,听说息夫人有绝世之貌,早就对她垂涎三尺。获此机会,自然不肯放过。蔡侯对夫人说:“我小姨子来了,哪能不见呢?”夫人同意了蔡侯的要求。
蔡侯迫不及待地邀请息夫人至宫中,命人设宴款待。他亲自作陪,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息夫人果然名不虚传。她举世无双之色,曼妙窈窕之姿让蔡侯如痴如醉。蔡侯起初还能保持主人的礼仪,几杯酒下肚,便飘飘然起来,逐渐露出戏谑的态度,言谈举止变得轻浮起来,竟然拉住息夫人的柔荑不放。息夫人不待盛筵结束,便匆匆离去。
息侯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后,顿时火冒三丈。是可忍孰不可忍!他决心找机会报这个辱妻之仇。可是息国力量薄弱,根本不是蔡国的对手。息侯整日冥思苦想,自以为想到了一条借刀杀人的妙计。
息侯派遣使者向楚国进贡,并趁机向楚文王献计:“蔡国自恃和齐国友好而不向楚国进贡。如果楚国兴兵攻打息国,息侯求救于蔡国,蔡侯必念在与息侯是连襟的关系而慨然出兵... 阅读全帖
h**********n
发帖数: 279
38
《史记》中所载“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凭借那种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侠义情怀,原本只是普通人的荆轲,成为了
千古咏颂的英雄。但荆轲死后葬于何处?清代《蓝田县志》中记载:“荆轲墓在县西北
三十里,今位于华胥乡支家沟西北……”,根据这一标识,位于陕西省蓝田县华胥镇支
家沟村西北约500米处的一个大墓,长期以来都被当地人视为“荆轲之墓”。那么尚未
考古证实的荆轲墓的墓主人究竟是不是荆轲呢?11月13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该墓进
行了发掘,通过对考古资料的整理以及现场发掘情况,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段毅
证实说,荆轲墓其实为近年来少有的高等级汉代大墓,墓主人的身份极有可能是汉武帝
之女、汉昭帝的姐姐鄂邑长公主。
“荆轲墓”实为汉代大墓
为配合西安至商州的高速公路建设,2009年至2010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考古人
员对蓝田境内的工程建设用地进行了考古钻探,共发现 3处史前遗址,4处古代墓葬群
,共计70余座古墓葬,蓝田县支家沟村的“荆轲之墓”便是其中的重要发现之一。
“从墓葬形制及出土文物看,这显然不是荆轲之墓,而是一座平面略呈‘甲’字形
的高等... 阅读全帖
g*****p
发帖数: 790
39
7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首那段让中国人民付出惨痛代价的战争的时候,视线一定要在
湖南停留一下,并要为湖南鼓与呼,在那个中华民族奋起抗争的时代,正如湖南人杨度
在其《湖南少年歌》中说:“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
抗日战争中日双方打到湖南就相持不下了。抗战相持阶段,湖南是抗战的前哨阵地,是
战斗最多、最惨烈的主战场之一。在此期间,侵华日军总兵力的35%夹击湖南,国民党
正面战场总兵力的四分之一集中在湖南抵抗。中日双方在湖南先后展开了四次长沙会战
、常德会战、衡阳会战、湘西会战等大规模的绞杀战。
凤凰卫视曾经有一个节目讨论这个问题说,不管中国其他省份是否会沦亡,湖南一定不
会沦亡,因为湖南人绝不会投降!中日投入20万人以上的大规模会战超过20次,中国鲜
有胜绩,但是湖南境内就有6次大会战,中国四胜一平一负。经历战事之多,战绩之盛
,为全国各省区所仅见。嚣张气焰的日寇在湖南的万千血性军民面前,撞得头破血流,
敲响了日寇走向失败的丧钟!
湖湘文化中有着强烈的地域特色。楚国虽然是一个包含今天湖南在内的更大的地域,但
是从春秋战国开始,湖南是楚文化重要的发源地,其民风彪悍,崇文尚武。早期的... 阅读全帖
h****3
发帖数: 339
40
飞将军李广的大名真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李广射虎的故事更是妇孺皆知。但今天
要说的是另一件事,这事情不那么光彩,通过这件事情,反映出李广这人心胸太狭窄,
没有容人之心。
事情还得从马邑设伏讲起。大行令王恢和大商人聂壹共同策划了在马邑设伏匈奴大军的
计划。这个计划非常周密,如果计划成功,可以一举击破匈奴主力。但是百密一疏。眼
看匈奴大军就要进入设伏圈,却不料匈奴前军俘获了雁门尉史。这个尉史投降匈奴,把
王恢的计划全盘托出。匈奴大军立即撤退。王恢的计划就此落空。汉军无功而返。王恢
下狱被迫自杀。李广当时担任护军将军,参与了设伏。四年后,公元前129年(汉武帝
元光六年)匈奴大军再次袭扰汉边境。汉武帝大怒,决心与匈奴一较高下。他派出当时
比较强悍的四个将军:李广、公孙敖、公孙贺和卫青。四人率四万大军分别从雁门、云
中、代郡、上谷四个方面同时进攻入侵的匈奴军。李广领军从雁门出击。
四人中李广名气最大,卫青最年轻。当时匈奴惧怕李广,便将主力军放在雁门这边。以
数倍于李广军的军力对付李广率领的汉军。虽说李广名曰“飞将军”,但他也不是神。
面对强大的匈奴军,李广大军被攻破,李广也受了伤,撤退中被匈... 阅读全帖
C****o
发帖数: 172
41
这篇文章20年前就读过了

飞将军李广的大名真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李广射虎的故事更是妇孺皆知。但今天
要说的是另一件事,这事情不那么光彩,通过这件事情,反映出李广这人心胸太狭窄,
没有容人之心。
事情还得从马邑设伏讲起。大行令王恢和大商人聂壹共同策划了在马邑设伏匈奴大军的
计划。这个计划非常周密,如果计划成功,可以一举击破匈奴主力。但是百密一疏。眼
看匈奴大军就要进入设伏圈,却不料匈奴前军俘获了雁门尉史。这个尉史投降匈奴,把
王恢的计划全盘托出。匈奴大军立即撤退。王恢的计划就此落空。汉军无功而返。王恢
下狱被迫自杀。李广当时担任护军将军,参与了设伏。四年后,公元前129年(汉武帝
元光六年)匈奴大军再次袭扰汉边境。汉武帝大怒,决心与匈奴一较高下。他派出当时
比较强悍的四个将军:李广、公孙敖、公孙贺和卫青。四人率四万大军分别从雁门、云
中、代郡、上谷四个方面同时进攻入侵的匈奴军。李广领军从雁门出击。
四人中李广名气最大,卫青最年轻。当时匈奴惧怕李广,便将主力军放在雁门这边。以
数倍于李广军的军力对付李广率领的汉军。虽说李广名曰“飞将军”,但他也不是神。
面对强大的匈奴军,李广大军被攻... 阅读全帖
q*****k
发帖数: 586
42
NO.5 廖化——文武双全,岂是平庸之辈
中国有一句尽人皆知的俗语:“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比喻办事缺乏好手,让能力一般的人出来负责。一句话盖棺论定,把廖化说成了一钱不值的平庸之辈:廖化这个人能力一般般,纯属“矬子里面拔将军”,任用他当先锋是没办法的办法。
实际情况是这个样子吗?曾看陈寿的《三国志》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廖化不但不象成语中说的那样窝囊,而且他“高调精彩亮相,武艺无比高强,也曾千里走单骑,差点活捉司马懿”,是一位叱咤疆场的三国英雄。 廖化一生,先后跟着关羽、诸葛亮、姜维南征北战,屡立战功,以勇敢果断著称,最后官封至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
在三国时就有“前有王、句,后有张、廖”之誉。王是王平,句是句扶,张为张翼,廖就是指的廖化。蜀国后期人才缺乏不假,但把廖化这样文武双全,有勇有谋的人才比喻成“平庸之辈”,只能是伯乐瞎了眼,岂不是历史上一桩冤案!
NO.4 周瑜——雅量高致,反诬心胸狭小
因为一部“七分虚构、三分真实”的《三国演义》,周瑜让人家喻户哓。但人们所知晓的这个周瑜却与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判若两人。《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是一个风流倜傥、有些才干,但心... 阅读全帖
x**b
发帖数: 290
43
在中国,提起“包青天”包拯可谓妇孺皆知,家喻户晓,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已成为“正义之神”,大家无不敬仰。戏剧舞台上或电影、电视屏幕上的“黑脸包青天”,头戴乌纱帽,身穿衮龙袍,坐镇开封府,他斩国舅,救皇太后,怒铡陈世美……。其清正廉洁、刚正不阿、铁面无私、断案如神、执法如山的形象通过戏曲、小说和影视剧的传播,早已深入人心,就连人间至高无上的皇帝和阴间掌人生死的阎王也怕他的三口铜铡。而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大家通过传说和影视作品也都已经了解了很多,前段时间的古装侦探大剧《神探包青天》正是以著名的“狸猫换太子”奇案为主线,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绝伦、令人屏息凝神的探案传奇。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历来众说纷纭,古典侠义小说经典之作《三侠五义》中用了好几个回目渲染这个故事,使得“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更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但是,传说毕竟只是传说,有着很多的虚构的成分,那么,历史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今天,小编就来与大家聊一聊著名的“狸猫换太子”,看看“包青天”是如何误了我们近千年之久的。
狸猫换太子,顾名思义就是“用狸猫将真正的太子掉包”。最初只是一个民间传说,《三侠五义》中将传说补充完整,成了一个完整的...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44
毛泽东打倒刘少奇 打着反政变的旗帜搞政变
大中小2016-01-27 20:44:54
多维历史
中共中央的516通知和林彪5月18日讲话,奠定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基础。文化大革命的
目标是打倒刘少奇,而刘少奇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按
照宪法程序产生的国家元首。绕开宪法,绕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用军队支持的群众运
动废黜国家元首,这本身就是一场政变。毛泽东和林彪是打着反政变的旗帜搞政变。本
文摘自《红太阳的陨落》,作者辛子陵,书作坊出版。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与刘少奇在天安门城楼
在1966年4月杭州会议上,毛泽东提出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解决彭真、罗瑞卿、陆定
一、杨尚昆问题,被扩大进来的人都有表决权。毛是想把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力
、关锋、戚本禹等“左”派干将弄到会上示威。刘少奇强调党内人事变动必须经中央全
会通过。如召开中央全会,毛泽东不一定能取得多数的支持。毛觉察到这一点,所以坚
持不开中央全会。不让各中央局、省市自治区负责人参加。毛紧紧抓住林彪,抓住军队
,决心必要时“枪指挥党”挽回颓势。抓军队主要是拉林彪,建立毛林联盟,以压住政
治局常委、政治局...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5
从反蒋英雄到毛的叭儿狗
——关于文化班头郭沫若的若干问题透视
郭沫若,四川乐山人,与宋代文豪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的老家眉山相距不远,可
算大同乡。四川自古人才辈出,特别是文人,以李白、苏轼为代表可谓名冠千古。“蜀
江水碧峨眉秀,幻出文君与相如”,也许这与四川的山水灵气有关。应该说郭沫若也沾
了一点山水灵气,他有点才,可总体看来,更多地则是“缺德”,这就让他的才黯然失
色了。关于郭沫若的人品,鲁迅曾以“流氓才子”概括之,那主要是指其生活品性方面
的问题。但那时郭政治上的品性、投机小丑和流氓本质尚未充分暴露,所以我们在此主
要展示一下他后来、主要是在毛统治下这些方面的表现。
本来郭沫若确也可算当时中国一个文化方面的人才,中共就封给他诗人、剧作家、翻译
家、历史学家、金石考古学家、书法家以及“社会活动家”等一大堆头衔和官衔。他的
官衔一般人不大清楚,只是其中两个最基本的头衔:中国文联主席和中国科学院院长,
人尽皆知。通俗地说,他是当时官、民双方都认可的毛政权下的“文化班头”。
郭这个文化班头在毛泽东当政时代可谓中国文化界的不倒翁。这一现象是很奇特的,因
为在毛统治下的中国,文化精英几乎被...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6
并不“震撼”的冬宫之夜
在二月革命后直到1917年年底的整个期间,包括所谓“十月革命”的前后,俄国政坛上
的斗争焦点除了对外关系上的“和平”与经济上的“土地”外,政治体制上就是尽快召
开、还是推迟召开立宪会议的问题。虽然苏联时期的官方史学声称那时出现了“无产阶
级的苏维埃”和“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状态,然而实际上,不但
二月以后相当时期内布尔什维克并未在苏维埃中占优势,也并不主张“一切权力归苏维
埃”,而只是强烈指责临时政府拖延召开立宪会议。甚至就是在他们控制了彼得格勒苏
维埃并据以发动推翻临时政府的“十月革命”时,虽然提出了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的口号
,但也只是把它作为革命措施,而并未宣布苏维埃是永久性政府。相反,当时苏维埃代
表大会通过的决议明确宣布:“工人和农民的临时政府在立宪会议召开之前掌握国家政
权”。他们继续指责临时政府终于宣布的立宪会议选举日期是靠不住的,宣称只有苏维
埃才能保证立宪会议选举如期举行。在十月革命前两周,列宁指示布尔什维克控制的军
队要给士兵放假,以便组织他们回乡进行“关于立宪会议的鼓动工作”,争取农民选票
以便“在立宪会议中获得多数”。而在十...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毛时代的衣着
毛时代,全家人不管男女老少,衣裤都是黑蓝灰三色。男的都穿圆口布鞋或胶鞋,女的
都是方口偏扣黑布鞋,三代人站在一起就像是部队一样。即使女孩子有件鲜艳点的衣裳
,也必须穿在里面,因为露出来就是资产阶级思想。那年,有外宾来家属大院采访,为
了表现服装色彩的丰富,同事老张的大妹妹只好向一位刚结完婚的新娘子借了件红衣裳
,二妹妹则到邻居家借了件紫色暗格上衣。
那时,无论走到哪里,大人孩子的屁股、膝盖上都有一块大补丁,大家都习以为常,见
怪不怪了。你想,每人每年就那么几尺布票,还要买床单、缝被里。而且纯棉布本来就
不结实,若一坏了就扔,那得需要多少布票才能供得上需要?所以,“新三年,旧三年
,缝缝补补又三年”成了人们的口头禅。
那时,弟弟妹妹穿哥哥姐姐的旧衣称为“捡旧”。“捡旧”有不少清规戒律,一般是妹
妹捡姐姐的旧,弟弟捡哥哥的旧。如果妹妹穿哥哥的旧衣服,或者弟弟穿姐姐的旧衣服
,就会让人笑话。如果是裤子,那更不得了。因为以前的裤子,男女是不同的。男裤前
开口,女裤侧开口,不像现在,男女裤都在前面开口。
一家有几个孩子,衣服都是从大到小往下传。到了老末,简直就成了和尚的百衲衣了。
有一年,父亲买...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8
作者:
胡赛萌
趁着夜色,崇祯在近侍的护卫下企图乘乱混出宫去,刚骑着马出东华门,就被内城守军
的乱箭所阻,再跑到朝阳门,守门的成国公朱纯臣却闭门不开。崇祯无奈,只好再转向
安定门,然而此门的守军早已作鸟兽散,宫门被巨大的铁锁锁住。这时候,宫中早已是
大火四起,崇祯之后再返回内宫。
凌晨,该是上朝的时间了。崇祯亲自在前殿鸣钟召集百官上朝,然而却无一人前来。崇
祯听着城外传来若隐若现的喊杀声悲怆地说道:“可惜苦了我大明的百姓啊!”说完涕
泪横流。
此时的崇祯早已明白,悲伤是没有用的。是的,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崇祯把3个
儿子叫到跟前,命令太监将他们分别送往外戚家藏起来,叮嘱他们一定不要落入李自成
手中。崇祯又流着泪对身旁周皇后说:“你是国母,理应殉国。”周皇后哭了,说:“
妾跟从你18年,陛下没有听过妾一句话,以致有今日。现在陛下命妾死,妾怎么敢不死
?”说完解带自缢而亡。
崇祯又召来15岁的长平公主,流着泪痛心地说:“可怜我儿,可是你为什么要生在这帝
王之家啊!”说完左袖遮脸,右手拔刀向长平公主砍去,由于衣袖遮眼,崇祯只砍中了
长平公主的左臂,鲜血直流的长平公主昏死了过去。接着,崇祯...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4465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ingya (bing),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大清朝丢失150万平方公里领土,真实原因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Sep 12 23:27:24 2017, 美东)
Belomorsky
1、中俄之间不存在任何领土问题! 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
东段的补充协定》 (此条约由江泽民和普京签署)
2、关于150万具体说分为江北60万,江东32万,萨哈林7万,外西北44万。
2.1、先说江东:
第一个在此地建设了行之有效的管理的是高句丽遗民和靺鞨人建立的渤海国,江东南部
分别建立了安远、安边、定理、率宾四个府,按照“常驻军、完整政府、稳定税收”三
原则看,这是一个绝对意义上的第一个控制此地区的国家,按照中华史观算是中华帝国
的边疆民族政权,南北朝鲜对此有异议;
渤海亡于契丹,渤海设的州府基本被废,人口内迁,仅有位于今乌苏里斯克的率宾府留
存,后来为了控制女真地区,在合江的位置设立剖阿里军州,但是存在时间很短,其余
地方一片空白。总体来说辽朝虽然名义上还控制着江东,但是基本上算...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5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Re: 关帝庙是否应该拆除
在我国古代的众多武将当中,要说谁是最勇敢的,或者说谁的武功最高,很可能每一个
人都会提出不同的答案。但是如果要说哪名武将最忠义,可能很多人都会异口同声的答
道,关羽。所以关羽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大英雄。许多人为了纪念关羽,建了好
多的关帝庙,在全国各地比比皆是。
历史上关羽确有其人,据史料记载,关羽是河东人,也就是现在的山西。因为当时杀人
,所以才逃到今天的河北,之后便认识了刘备和张飞。桃园三结义的故事,也很可能确
有其事,之后刘关张三人便参加了黄巾起义,开始着手争夺地盘。
后来,关羽镇守下邳,由于寡不敌众,从而被曹操所俘。曹操认为关羽是一个及其忠义
之人,所以便想收到麾下。
对于关羽的所作所为,历史学家也是争论不休,毕竟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认为关羽到
底是一种怎样的人,有人说政治立场不同,与气节毫无瓜葛。但是我们仔细想想,在那
个战火纷飞的日子,关羽没有选择权倾一方的曹操,而是选择了一穷二白的刘备,实属
不易。
虽然我们在全国各地都可以看到关帝庙,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近几年关帝庙却渐受
冷遇。有些地方的关帝庙形象已经坍塌,所以有许多专家建议拆了关帝庙,不过更多的
人反对专家的意...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